关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调研报告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调研报告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日益受到重视。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和创造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为了深入了解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情况,本次调研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二、调研目的1.了解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2.分析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不足之处,寻找对策和解决办法;3.提出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和意见。

三、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可以了解广大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和满意度;通过实地调研,我们可以实地观察和了解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建设情况及管理运营情况。

四、调研结果1.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普及率提高,但分布不均衡。

大城市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较为完善,而农村地区和偏远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仍然相对薄弱。

2.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运营效率有待提高。

一些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由于管理不善,导致资源浪费和效益低下。

3.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内容的创新不足。

一些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过于单一,内容和形式较为陈旧,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4.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与社区服务的整合程度有限。

一些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与社区服务是分割开的,互不衔接,导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整体效益不高。

五、调研建议1.加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在乡村和偏远地区的建设。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和偏远地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投入,增加文化服务站点和场馆的数量,提高农村和偏远地区群众的文化获得感。

2.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管理水平。

加强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素质提升,加强设施的维护和保养工作,提高设施的使用效率和服务质量。

3.加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内容的创新力度。

鼓励文化机构和文化企业创新服务模式,发展多样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4.加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与社区服务的整合。

关于某市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共8页】

关于某市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共8页】

关于某市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关于某市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近期,我们对xx 市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特别是对农村文化广场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在调研过程中调研组深入城市社区和镇街和村、居通过听取情况介绍、实地察看和座谈讨论等方式,广泛了解情况、听取群众意见,经汇总整理形成调研报告如下:一、xx市文化广场建设情况“十二五”时期《国家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纲要》,都对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做出重大部署。

顺应上级工作新要求和群众文化新期待,着眼解决农村文体活动场所不足、群众文化生活贫乏的问题,近年来,xx市以创建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县和全省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为目标,以“基层文化服务提升年”活动为抓手,按照国家文化五大惠民工程要求,在高标准建好镇街综合文化站、农村文化大院、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农村电子阅览室和农家书屋等阵地的基础上,自xx年开始又在全市铺开建设农村文体小广场,广泛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惠民活动,搭建起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新平台。

目前,全市有农村文化广场314个,占全市行政村(社区)52%,预计年内可达到70%。

(一)注重多样化,突出实用性,着力建好文化广场。

按照政府主导、分类推进、便民惠民、高效节约的原则,推进文化广场建设。

一是高度重视。

xx市委、市政府每年将农村文化广场建设纳入为民要办的十件民生实事之一,列入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和目标管理考核,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和《关于推进农村文化广场建设的实施方案》,明确责任主体、形象进度,每月一调度、季度一通报,加强日常督查、年终考核。

二是科学规划。

根据村庄布局、经济基础和群众意愿,坚持实际实用、因村制宜、方便群众,充分利用村内空地、废弃荒地、闲置场地建设改造文化广场。

按照面积在200平方米以上、800平方米以上和1500平方米以上设置三类建设标准,实现“七有”:即有活动场地、有绿化亮化、有健身器材、有环卫设施、有宣传橱窗、有文化队伍、有管理人员。

[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近年来,**市政府及有关部门为完善公共文化建设体系,积极出政策、建机制、搭平台、推精品、育人才,初步形成了覆盖面较广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呈现出整体推进、重点突破、氛围良好的发展态势,城乡居民精神文化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为进一步落实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着力解决新形势下公共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高城市整体吸引力和竞争力。

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体系建设,2021年就对市区基层公共文化建设开展了调研,常委会领导赴江苏、浙江考察学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经验。

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左新军主任高度重视,要求把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看作是整改创建文明城市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要作为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市人大常委会根据疫情防控条件,改变了常规的调研、视察方式,在县(市)区人大常委会的协助下,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对6个县(市)区43个办事处进行了抽样调查,占全市总数的79%,基本反映了目前全市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情况。

一、基本特点和主要成绩银川市是国家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截止目前,全市共有图书馆8个、文化馆8个,县级两馆覆盖率100%,乡镇文化站覆盖率100%,农家书屋覆盖率100%,直播卫星“村村通”巩固率达到100%,“户户通”安装率100%。

年均开展广场文化演出1000场次以上,送戏下乡演出1000场次以上,公益电影放映*****场次以上,组织开展各类大型文化活动(赛事)50项,参与群众300万人次以上。

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公共文化政策支持体系基本形成。

市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方案、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方案等政策措施,打好了政策基础。

二是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逐步完善。

现有乡镇(街道)文化站49个、文化广场12个、街道中心图书馆22个、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00个、城市阅读岛30个、农家书屋274个、农民文化大院87个。

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三篇

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三篇

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三篇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一篇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为推动文化阵地、文化人才等工程实施,促进文化发展繁荣,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安排,我们在常委会分管副主任带领下,于8月中下旬就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调研中,我们听取了附海镇、匡堰镇和崇寿镇的工作汇报,召开了由市文广局、财政局、人事局、文化商务区指挥部等市级部门和部分街道分管负责人、基层综合文化站负责人、部分文化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实地察看了部分镇的综合文化站和村落文化宫建设情况。

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估价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实施文化阵地工程、文化精品工程、文化保护工程、文化产业工程、文化研究工程、文化人才工程、文化传播工程,加大投入力度,创新体制机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一是全市文化设施渐趋完善。

市体育馆工程基本完工,陈之佛艺术馆竣工开放,文化商务区文化公建群项目顺利推进。

公共文化设施规模全省领先,综合文化站、村落文化宫、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实现全覆盖,20个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创建特级站11个、一级站7个、二级站2个,建立农家书屋297个、文化明珠企业104家、基层文化宣传阅览点500多个,设立图书流通站70个。

二是文化产品供给不断丰富。

实现每一行政村(社区)每年2场戏剧或文艺演出、每月1场电影的目标,每年组织高水准文艺演出50场次以上,推出“三北讲坛”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品牌,各类文化论坛、文化节庆活动的名片效应逐渐积累,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信息资源延伸到468个基层服务点。

三是文化政策机制不断完善。

制定出台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若干政策,形成“1+9”的政策体系,支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文化发展专项资金纳入市财政预算并实行专款专用,2015年起市财政每年安排3000万元文化发展资金用于“七大工程”建设,各镇、街道均有相应的配套政策保障和资金投入。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调研报告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调研报告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调研报告报告名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调研报告摘要:公共文化服务是指由政府主导和参与,以满足公众文化需求为目标的公共服务体系。

公共文化服务包括文化设施建设、文化活动组织、文化产品供给等多个方面。

本调研报告旨在对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一、调研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对文化需求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逐渐增强。

为了满足公众的文化需求,各级政府逐渐加大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和力度。

二、调研目的:1.了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组成和运行机制;2.分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和不足;3.提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议和措施。

三、调研方法:1.文献资料法:分析相关政策文件和调研报告,了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政策框架和实施情况。

2.实地调研法:走访文化设施、参与文化活动,了解公众的文化需求和满意度。

3.问卷调查法:设计调查问卷,对公众进行抽样调研,了解公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态度和需求。

四、调研结果: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组成:文化设施、文化活动组织、文化产品供给。

2.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存在问题:文化设施不足、文化活动单一、文化产品供给不足等。

3.公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多样化、个性化、便利性、参与性。

五、改进建议:1.加大文化设施建设投入,提高文化设施的数量和质量。

2.丰富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提高活动组织的质量和效果。

3.鼓励文化机构和企业加大对文化产品的开发和供给。

4.建立公共文化服务评估机制,及时掌握公众需求和满意度。

结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满足公众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但目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通过加大投入和改进管理,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能更好地满足公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同时,政府、文化机构和企业要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

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报告题目: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摘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是推动文化事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抓手。

本报告通过对多个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调研,总结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为进一步改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一、调研背景和目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民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各级政府加大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力度。

本次调研旨在全面了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决策参考。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观察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向相关部门和单位发放问卷,了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情况。

同时,我们还对一些地区的公共文化设施进行了实地考察,以获取更加全面准确的信息。

三、调研结果分析根据调研结果,我们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情况进行了分析。

首先,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完善,大部分地区都建设了图书馆、博物馆、文化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场所。

其次,公共文化活动的举办程度也有所提升,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为群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然而,调研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利用率较低,存在闲置设备和资源浪费的情况;一些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滞后,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公共文化服务的专业性和品质还有待提高等。

四、建议和对策为了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1. 加强公共文化场所的管理和运营,提高设施的利用率。

2. 加大对基层地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逐步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

3. 增加公共文化活动的数量和质量,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4.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专业水平,加强服务质量和工作人员素质培养。

五、结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对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公共文化服务情况报告

公共文化服务情况报告

一、背景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将其作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举措。

本报告旨在全面分析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总结取得的成绩,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二、现状1. 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全国范围内,公共文化设施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

截至2023年,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1.2万余家,文化馆1.4万余家,博物馆1.1万余家。

各级政府加大投入,改善了公共文化设施的环境和设备,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好的文化服务。

2. 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日益丰富。

各级文化部门积极组织各类文化活动,包括文艺演出、展览、讲座、培训等,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同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文化服务,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便捷性。

3. 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各级文化部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人员的素质。

同时,加强与国内外文化交流与合作,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国际化水平。

三、存在问题1. 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分配不均。

部分地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滞后,服务能力不足,导致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2. 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单一。

部分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缺乏创新,难以吸引人民群众参与,导致服务效果不佳。

3. 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体制不完善。

部分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体制尚不健全,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导致公共文化服务效率不高。

四、建议1. 加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力度。

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确保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2. 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

鼓励各级文化部门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形式,推出更多具有地方特色、贴近群众生活的文化产品。

3.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体制。

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体制,明确各级文化部门的职责,加强考核和激励机制,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率。

4.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人员的培训和选拔,提高其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汇报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文化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为了满足广大群众对文化的需求,提高文化服务质量,中国政府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本次汇报旨在全面总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进展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展情况1. 建设目标确定政府制定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即提供全民共享的基本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的多元需求,促进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

2. 机构建设政府设立了文化服务中心、图书馆、博物馆、艺术馆等文化机构,扩大了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

例如,截至目前,全国共有图书馆近2万个,博物馆和艺术馆分别达到了2000多个和3000多个。

3. 资源投入政府加大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资金投入,用于购买文化产品、维护文化设施和培训文化服务人才等方面。

同时,通过激励措施,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文化服务行业。

4. 资源共享政府推动建立起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共享的机制,通过网络平台和移动应用程序等方式,方便公众获取文化信息和享受文化服务。

例如,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开放平台已经向社会开放了大量文化资源,供人们免费使用。

5. 创新体制机制政府鼓励创新文化服务体制机制,探索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的长效机制。

例如,将文化服务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社区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等。

6. 提升服务质量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标准,规范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和质量,并监督执行。

政府还加强了文化服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

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1. 资源不均衡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分布不均衡,造成了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差异。

2. 服务内容不够丰富多样目前的公共文化服务主要以图书馆、博物馆为主,其他文化机构和服务形式相对较少,没有满足人们多元化的文化需求。

3. 数字化进程慢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进程相对滞后,尚未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供更多便捷的文化服务。

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一、研究目的公共文化服务是指由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市场机制调节的面向全体公民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情况,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不同地区和群体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和满意度进行调查,实地访谈主要聚焦于重点城市和乡村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和项目。

三、调研结果分析1. 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建设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建设较为普遍,其中大中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建设水平较高,而一些偏远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相对薄弱。

2. 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开展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以图书借阅、展览巡回、文艺演出等形式开展。

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地区的文化服务项目数量较多,但以商业演出为主导的现象明显,且存在内容上的单一性。

3. 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根据调查结果,公共文化服务在城市居民中的普及率较高,但在农村地区和一些边远地区的覆盖面相对较低。

此外,年轻人和老年人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关注度和使用率相对较低。

四、问题分析1. 资金投入不足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

特别是一些地区的财政资金严重不足,导致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建设缓慢,服务项目有限。

2. 内容和形式单一在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方面,内容和形式单一也是一个问题。

以商业演出为主导,忽略了其他文化艺术形式的推广和发展,导致公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兴趣不高。

3. 农村地区覆盖面不足公共文化服务在农村地区的覆盖面较低,导致农村居民尤其是青少年的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

五、建议1. 加大资金投入政府应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资金投入,特别是农村地区和偏远地区,确保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建设和服务项目的丰富多样。

2. 多样化的文化服务项目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应更多地涵盖不同艺术形式和内容,推动文化艺术的多元发展,满足人们的多样化文化需求。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调研报告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调研报告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调研报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调研报告一、研究背景和目的公共文化服务是指政府为满足社会公众的文化需求而提供的各种文化活动和服务。

在建设文化强国的背景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对于提高全民文化素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和增进民族团结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运行状况、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为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参考和依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取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共计发放问卷1000份,涵盖了不同社会群体的代表性人士。

采访对象包括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文化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和群众代表。

三、调研结果1.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根据调查结果,大部分城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相对齐全,包括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剧院等。

然而,在农村地区,文化设施建设还存在滞后现象,需要加大投入力度。

2. 文化活动和展览绝大部分受访者认为公共文化服务活动丰富多样,深受欢迎。

但也有少部分人认为活动内容单一,需要创新和提升。

同时,一些展览活动在宣传方面尚有不足,需要更好地提高知名度。

3. 数字化服务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公共文化服务开始数字化运营。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对数字化服务比较满意,认为方便快捷。

但仍有一部分人对数字化服务存在不了解或者使用不便等问题,需要加强宣传和普及。

4. 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基层文化队伍的建设是发展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保障。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认为基层文化队伍的素质较高,服务态度好。

但也有少部分人认为一些基层文化工作人员培训不足,需要加大培训力度。

四、问题和建议1. 加大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投入,提高服务覆盖率;2. 创新文化活动和展览内容,增加群众参与度;3. 提高数字化服务的宣传和普及,解决使用不便问题;4. 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力度。

五、结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国家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需要政府、社会机构和广大公民的共同努力。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调研报告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调研报告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调研报告题目: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和目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指由政府牵头组织,社会力量广泛参与,通过建设文化设施、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对于促进公众的文化素质提高、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情况、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为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和措施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和资料收集等多种方式进行调研。

三、调研结果和分析1. 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情况调研结果显示,各地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相对较好,包括各类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广场等。

但是在一些偏远地区,设施建设不足,存在文化资源不均衡的问题。

2. 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情况调研结果显示,目前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比较丰富,包括展览、演出、培训等,还有一些新兴的文化形式,如线上文化活动等。

但是存在部分地区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

3. 公众满意度调研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公众对公共文化服务表示满意,认为有助于提升自身文化素质。

但是也有一部分公众对公共文化服务存在不满意的情况,主要原因是文化设施和服务的质量不高、内容不丰富等。

4. 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调研结果显示,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政府主导力度不够、社会力量参与度不高、文化资源不均衡、服务质量不高等。

此外,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公共文化服务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四、发展趋势和建议基于对调研结果的分析,我们认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趋势和建议如下:1.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提升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服务质量。

2. 加强社会力量参与,鼓励文化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3. 推动文化资源整合和共享,促进文化资源均衡发展。

4. 加强数字化文化服务能力,积极探索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

5. 关注少数群体的文化需求,提供多样化、包容性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通过以上建议的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将更好地满足公众的文化需求,促进社会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按照示范区创建要求,全力提升全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示范区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现按照会议安排,将我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将建设工作列入“十四五”规划纲要和重点民生工程,作为当前和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

一是坚持党政统领。

成立了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各镇街和区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职责明确、齐抓共管、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

今年以来召开部署调度会议**次,实地督导检查**次,有力推动了体系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二是强化部门联动。

领导小组统筹组织部、宣传部、旅文局、民政局、教体局等成员单位,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和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等工作,全面落实组织联建、阵地联用、队伍联管、活动联办、品牌联创等工作机制,全区上下形成了资源共享、力量互融、优势互补、工作互帮、联合发展的浓厚氛围。

三是强化人财保障。

为确保全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任务有人抓、有钱干,各镇街分别成立工作专班,明确责任人和工作职责,把各项建设责任压实到神经末梢同时,区财政2023年预算安排公服建设资金***万元;2023年以来,累计拨付各类资金**余万元,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始终坚持把建好、管好、用好文化阵地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打造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15分钟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圈”全面形成。

一是加快区级两馆升级。

启动实施了总投资**亿元、总建筑**万平米的***文体活动中心项目,中心内部高标准建设文化馆、图书馆、综合体育馆,建成后将成为我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重要平台和载体。

二是提升镇街文化站质量。

全区*个镇街综合文化站均通过与村(社区)合建方式落实新站选址,使用面积由1816平米增加到4528平米,进一步优化了功能布局。

累计投入IOO余万元,添置图书、乐器等文化设施设备,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不断向基层延伸。

xx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xx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xx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6月15日,市政协副主席文艺、xx带领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部分委员对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委员们视察了xx市图书馆新馆建设项目、沙市区胜利街道办事处王板桥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xx市群艺馆,听取了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关于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汇报,并进行了座谈交流。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发展现状(一)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努力推进。

“十二五”以来,我市纳入省“两馆”建设补助的县级项目共6个,目前,松滋市群众艺术馆、沙市区文化馆已建成投入使用,其余项目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

xx图书馆新馆目前主体结构建设基本完成,力争今年年底为广大市民提供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

以乡镇综合文化站改扩建、村级农家书屋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中心城区社区(街道)文化设施设备配置为标志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建成,当前正在努力推进农村广播村村通及农村智能广播网(村村响)两项建设工程。

(二)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建设继续加强。

近年来,我市全方位实施精品创作工程、活动品牌工程、文化普及工程,催生了《小城大爱》、《我在寻找一颗星》、《有爱才有家》、《优孟衣冠》、《民歌xx》等一批具有xx文化特色的精品力作;小太阳读书节暨全民阅读活动,成为国家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社区消夏文化节获得中国艺术节项目类“群星奖”;沙市区章台梅文化艺术节、公安县三袁文化艺术节、石首农村“快乐广场大家跳”等县市区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形成各自特色。

xx年在xx市创业学校成立的xx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文化部非遗司、省文化厅领导给予高度评价,被授予“非遗+职业教育”传承模式称号。

全市文艺院团送戏下乡、戏曲进校园年均800场以上。

(三)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建设步伐加快。

基层群众文化团体(队)如雨后春笋,目前,全市x个县(市、区)及xx开发区共有社会文艺团队xx个,包括公益型x个、经营型x个和自娱型x个。

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一、背景和目的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愈发重要。

为了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我们进行了相关的调研,以期为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有效的参考。

二、调研方法1.问卷调查:通过在社区、图书馆、文化中心等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发放问卷,了解公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和满意度。

2.实地调研:走访一些典型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包括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等,了解其建设情况和服务内容。

3.专家访谈:与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专家和学者进行深入交流,探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方向和优化措施。

三、调研结果1.公众需求: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公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呈现多元化趋势,包括读书、观展、参与文化活动等多方面需求,因此公共文化服务应尽量满足公众不同层次和领域的需求。

2.服务设施:在实地调研中发现,绝大部分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相对完善,各类公共文化机构普遍设有阅览室、展览厅、多媒体演播室等,不同类型的设施为公众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文化体验。

3.服务内容: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也在不断丰富和创新,除了传统的图书借阅、展览等活动外,各地还通过开展文化讲座、文创产品展销等方式拓宽了公共文化服务的范畴,使其更贴近公众需求。

4.人才队伍:充实和培养专业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人才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关键。

专家访谈中,一些专家表示,应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人才培训,并引入相关专业背景的人才,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5.发展机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

应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力度,同时注重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的参与,形成多元化的运行机制。

四、存在的问题和建议1.公共文化服务的地区差异:公共文化服务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差异,一些发达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内容更为丰富,而一些欠发达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仍存在一定滞后。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自查报告A(二篇)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自查报告A(二篇)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自查报告A1.背景介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指由政府主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以满足公众文化需求为目标的文化服务体系。

我市一直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相关工作。

为了全面掌握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进展情况,特进行自查工作,并撰写本报告。

2.自查内容根据相关要求,本次自查主要以以下几个方面为重点:2.1 文化设施建设情况我市在过去几年中,加大了对文化设施的投资力度,新建了一批图书馆、博物馆、剧院等文化设施。

这些设施的建设覆盖面较广,满足了公众的一部分需求。

但是部分设施仍然存在投资不足、设施老化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维护和改进。

2.2 文化活动开展情况我市每年组织了大量的文化活动,如文化节、艺术展、演出等。

这些活动丰富了公众的文化生活,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但是还存在活动内容和形式单一、参与度不高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活动策划和组织。

2.3 文化服务网络建设情况我市积极推进文化服务网络建设,通过建设数字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等来提供更便捷的文化服务。

在这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网络覆盖率和网速仍有待提高,以满足公众对文化服务的需求。

2.4 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情况我市重视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加大对文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科研项目等方式,提高了文化人才的整体素质。

但是与此同时,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人才流失、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等,需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3.自查结果通过对以上内容的调查和整理,我们得出了以下自查结果:3.1 文化设施建设方面,新建设施较多,但是仍存在一些设施投资不足、设施老化等问题。

3.2 文化活动开展方面,活动种类较多,但是内容和形式较为单一,参与度不高。

3.3 文化服务网络建设方面,已经建设了一些网络平台,但是还有待提高网络覆盖率和网速。

3.4 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已经有一定的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但是仍存在人才流失和队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4.建议和改进措施鉴于以上自查结果,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和改进措施:4.1 在文化设施建设方面,继续加大投资力度,改善设施条件,提高文化设施的品质和服务水平。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调研报告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调研报告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调研报告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调研报告》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为了更好地了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们对全国范围内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行了调研。

首先,我们对各地区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中心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进行了问卷调查。

结果显示,大部分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但在服务内容和质量方面仍存在着差异。

一些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仍停留在传统的观念和服务模式上,需要进一步更新和改善。

其次,我们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人才队伍和管理模式进行了深入调研。

发现一些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在人才培养和管理机制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服务质量和效率较低。

因此,这些地区需要加强对人才队伍的培养和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

另外,我们还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社会影响力和持久性进行了评估。

发现一些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在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和互动方面做得较为成功,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但在长期发展和持续性方面,仍存在一定的挑战和问题。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服务内容和质量、人才队伍和管理模式、社会影响力
和持久性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和挑战。

因此,我们建议各地区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对基础设施和人才队伍的投入,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社会影响力和持久性。

希望通过我们的调研报告,能够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调研报告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调研报告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调研报告本报告通过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旨在全面了解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走访以及文献资料收集等方法,对不同群体的需求和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估。

首先,调研发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多样性和普及性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

虽然城市内文化设施齐全,但在农村地区和偏远地区,仍存在公共文化服务的空白。

另外,一些群体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尚未得到充分满足,需要定制和差异化服务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其次,调研发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服务质量和管理效率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文化设施管理混乱,存在资源浪费和服务不规范的情况,导致了一定的管理效率低下和服务质量下降。

另外,一些设施缺乏更新改造,设施设备陈旧,也影响了公共文化服务的体验和便利性。

最后,根据调研结果,本报告提出了一些建议。

首先,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覆盖面扩大,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和偏远地区。

其次,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多样化和差异化,针对不同群体的需求,提供更加个性化和定制化的服务。

再次,加强对文化设施的管理和监督,提升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最后,加快文化设施的更新和改造,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便利性和体验感。

总之,本报告通过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调研和分析,为相关部门提供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希望能够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改进和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除了以上所提出的建议,另外一项改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举掖是加强数字化和在线化服务。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和在线化已成为提升服务效率和满足群众需求的重要手段。

因此,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可以加强数字图书馆、在线展览、数字化文化资料等方面的建设,让群众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享受到文化服务。

同时,还可以通过建设文化服务APP,提供线上预约、导览、互动交流等功能,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便利性和互动性。

另外,加强对文化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也尤为重要。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自查报告(二篇)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自查报告(二篇)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自查报告1、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加强文化站建设,在新乡政府大院内成立了综合文化站,初步解决了乡文化站的办公活动场地。

配备了5台电脑。

采购了各种声乐器材。

已在7个行政村建成了7个农家书屋。

有2个行政村已基本全面覆盖了有线电视网。

2、文化队伍建设情况。

全乡共有文化站工作人员一人,农家书屋7个,并配有管理员。

目前,全乡组建了舞龙队,秧歌队、老年人协会等文艺队伍,引导组织他们开展健康向上、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3、文化活动开展情况。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群众文化需求的不断增长,我乡的文化活动在各个层面得到广泛开展,每年全乡7个行政村共送戏下乡14场,放电影7场;组织舞龙队进行巡回表演活动,同时村文艺爱好者在重大节假日、春节期间,自发组织各种文艺演出活动。

如秧歌舞、打腰鼓、和舞龙等文艺活动。

4、体制、机制运作保障情况。

目前,本乡有文化站工作人员一名。

按照标准,每个行政村配备了一名文化管理员,乡综合文化站集中对其进行图书管理、文化开展、电脑操作知识等方面培训,便于管理员对村内文化设施和人员进行管理,配合乡综合文化站正常开展工作。

5、近三年来乡、村级文化活动经费投入情况。

乡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不足,特别是公共文化这块难以顾及;我乡经费本来就困难,没有精力来办群众文化;农村集体经济所剩无几,无法投入文化活动;社会捐助缺乏必要的投入机制,有钱不愿投入,使农村文化经费十分匮乏。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农村基层仍然存在重经济发展、轻文化发展的问题。

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缺乏硬性考核评价机制,推进文化跨越发展的意识还不够强。

(二)经费困难是制约农村文化活动开展的瓶颈问题。

由于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无力为各文艺队伍提供必备的演出服装、乐器和音响等保障。

目前,农村文化活动大多是自发性,举行大型活动靠集资化缘形式来开展的比较普遍,缺少必要的、固定的活动经费,严重制约了农村文化工作的开展。

2024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自查报告

2024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自查报告

2024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自查报告一、引言公共文化服务是指由国家、地方政府或其他公共机构提供的广泛覆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关系到推动文化繁荣、增进人民福祉、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

为了评估和总结2023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成效和不足,特制作此自查报告。

二、总体概述2023年,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

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加大了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和支持,进一步完善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制度框架和机制安排。

在数字文化、群众文化活动、文化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三、成效评估1.数字文化服务2023年,我国数字文化服务进一步拓展,为广大公民提供了便捷的文化消费渠道。

各类数字文化产品不断丰富,网络文化平台纷纷推出了优质内容,受众规模持续扩大。

政府积极推动数字化技术在文化创作、传播和保护方面的应用,提升了数字文化的品质和影响力。

2.群众文化活动2023年,各地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文化参与度。

文艺演出、展览、电影放映、书市等文化活动举办频次增加,参与人数明显增加,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同时,文化志愿服务队伍建设也取得了新的突破,志愿者数量和服务质量有所提升。

3.文化设施建设2023年,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持续加大投入,基础设施更趋完善。

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文化设施的投资,新建、改造一批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提高了文化设施的可获得性和服务水平。

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基层文化设施明显改善,满足了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

四、问题分析1.数字文化服务质量有待提高尽管数字文化服务已经有了长足发展,但仍存在质量不高的问题。

一方面,网络文化内容的真实性和质量难以保证,娱乐化倾向过重。

另一方面,数字文化产品的传播渠道有限,许多优秀的文化产品很难被广大公众发现和利用。

2.群众文化活动内容和形式有待创新虽然群众文化活动的举办频次增加,但内容和形式相对单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为推动文化阵地、文化人才等工程实施,促进文化发展繁荣,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安排,我们在常委会分管副主任带领下,于8月中下旬就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调研中,我们听取了附海镇、匡堰镇和崇寿镇的工作汇报,召开了由市文广局、财政局、人事局、文化商务区指挥部等市级部门和部分街道分管负责人、基层综合文化站负责人、部分文化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实地察看了部分镇的综合文化站和村落文化宫建设情况。

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估价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实施文化阵地工程、文化精品工程、文化保护工程、文化产业工程、文化研究工程、文化人才工程、文化传播工程,加大投入力度,创新体制机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一是全市文化设施渐趋完善。

市体育馆工程基本完工,陈之佛艺术馆竣工开放,文化商务区文化公建群项目顺利推进。

公共文化设施规模全省领先,综合文化站、村落文化宫、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实现全覆盖,20个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创建特级站11个、一级站7个、二级站2个,建立农家书屋297个、文化明珠企业104家、基层文化宣传阅览点500多个,设立图书流通站70个。

二是文化产品供给不断丰富。

实现每一行政村(社区)每年2场戏剧或文艺演出、每月1场电影的目标,每年组织高水准文艺演出50场次以上,推出三北讲坛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品牌,各类文化论坛、文化节庆活动的名片效应逐渐积累,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信息资源延伸到468个基层服务点。

三是文化政策机制不断完善。

制定出台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若干政策,形成1+9 的政策体系,支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文化发展专项资金纳入市财政预算并实行专款专用,XX年起市财政每年安排3000万元文化发展资金用于七大工程建设,各镇、街道均有相应的配套政策保障和资金投入。

四是文化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明确要求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按人口规模配备专职文化干部,组织和管理各项文化活动的开展,免费培训农村文化业务骨干。

目前,全市有各类文体队伍1292支,总人数超过3万人。

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硬件设施建设、文化服务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主要表现在:(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还不够健全。

尽管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推进文化发展繁荣的 1+9 政策体系,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行建设和管理,但还没有形成系统化、长效化的财政投入机制、运行保障机制、人员培训机制和服务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用的发挥和进一步发展。

特别是在镇级层面,调研中普遍反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决于领导的主观意愿,领导重视的就搞得好、干劲足、活动丰富、群众欢迎,反之就搞得差。

这些现象反映在设施建设、人员配备、活动开展、经费投入等多方面。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资金保障和效用发挥的力度还不够强。

总的来讲,这几年市政府在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非常大,一批场馆陆续建成或开工建设,并且从XX年起每年都安排了3000万元的文化发展资金。

但回过头来,整体力度还不够强,首先,按《市委、市政府关于改革创新推进文化发展繁荣的决定》要求,每年的文化发展资金并没有按不低于经常性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予以增加。

其次,预算安排的3000万元资金每年都有大量结余,也就是说钱花不出去,资金的效用没有充分发挥。

再次,部分镇、街道安排的文化活动经费不足,且没有制定资金配套政策和具体操作规程,配套力度不够。

另外,调研中我们也了解到,这几年市图书馆的购书经费一直维持在100万元,但因书价上涨等因素,实际购书量在减少;每年预算安排的惠民演出经费总额实际上在下降;市文化馆向社会免费开放后,相应费用上升,但财政没有增加补助,影响服务能力等。

(三)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仍有待加强。

一是部分镇、街道并没有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建设的实施意见》(慈政办发〔XX〕157号)要求,配齐综合文化站工作人员。

二是在编的综合文化站干部兼职过多,全市真正专职从事综合文化站工作的仅有14人,其中横河镇3名、龙山镇和观海卫镇各2名,其余17个镇、街道专职干部仅有7人,实际从事文化管理、文化服务工作的人员和精力有限。

三是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宣传文化队伍建设的实施办法》(慈党办〔XX〕64号)规定,龙山镇、观海卫镇和周巷镇要各配备1名文化执法干部,但实际并未到位。

四是基层文艺创作、展演、管理、培训等方面的专业人才缺乏,文艺专业人才和文化活动带头人不多,影响和制约了群众文化活动的深入开展。

(四)基层文化阵地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建设、轻服务的现象还比较突出,对发挥文化阵地作用还不够重视。

一是部分镇级综合文化站建成后,实际开放率低,除广场外,其他设施如图书室、练功房,因图书量少、设施不全、缺乏活动组织者或经费等原因,少有群众使用。

二是全市村落文化宫、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虽然已基本实现全覆盖,但部分村落文化宫、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作为村、社区综合服务站使用等情形较多,存在建而不用、挪作他用的现象。

三是大型设施的利用率低。

市体育场建成以来举办活动数量少,近年来设施日渐陈旧,需要维修的经费无法落实,功能发挥得不够好。

由于经济效益等原因,市人民大会堂长期租给夜总会使用,影响惠民演出和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群众对此时有反映。

二、意见建议为进一步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文化大市建设水平,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调查组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一)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运行机制。

要对我市近年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做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分析,总结经验,通过制度加以固定。

一要探索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财政投入机制、运行保障机制、人员培训机制和服务管理制度,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尽快走向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二要研究制定一套切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综合文化站、村落文化宫、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的日常管理使用制度,确保群众文化活动的有序开展。

三要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考核评价机制,重点对硬件设施的运行和活动经费的保障、专兼职人员配备、服务功能发挥及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考核。

(二)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资金保障力度。

一要针对市财政每年文化发展资金有积余而镇级文化资金安排不足,影响基层文化活动开展和设施运行的现状,加强市镇两级资金的联动,扩大市文化发展资金奖励补助的覆盖范围,充分发挥政策资金的导向作用。

二要针对调研中普遍反映的奖励补助资金兑现手续繁杂、速度慢的情况,市级相关职能部门要引起重视,尽量简化手续、加快兑现速度。

三要重点加大对公共文化活动开展、设施管理和运行经费的投入,进一步明确镇级文化投入机制并加大投入力度,市级政策补助的方向要逐步调整到直接补助公共文化活动开展上,将综合文化站、村落文化宫、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农家书屋的管理、维护、运行经费等纳入市镇两级文化发展专项资金。

对调研中反映的图书馆购书经费不足、惠民演出经费下降、市文化馆免费开放后相应设施运行费用上升等问题,建议市政府和相关部门能够予以重视和解决。

四要在增加财政资金投入的同时,出台优惠政策,引入民间资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通过政府购买、企业服务、广大群众享受的方式,解决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相对不足的问题。

(三)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

加强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是保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发展和运营的关键。

一要严格落实相关政策规定,按照人口规模和文化建设实际需要配齐综合文化站专职管理人员,逐步解决综合文化站人员兼职过多、业务不精等问题。

对基层反映的社会文化人才申报职称时,有关部门办理不及时的问题,要引起注意。

二要优化文化人才政策,在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的同时,更要注意招录适合基层实际需求的文化人才,吸引具有相应专业或经历的人才投身基层公共文化事业。

三要通过培训,提高基层公共文化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造就一批基层文化骨干,培养一批文化活动热心人,做到每个村、社区都能有文化活动骨干和文化活动组织者。

另外,对调研中了解到的龙山镇、观海卫镇和周巷镇尚未按要求配备文化执法干部的问题,建议尽快落实。

(四)充分发挥文化阵地作用。

目前,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已经作了安排。

今后,工作重心要转移到丰富文化内容、提升文化服务、加强文化管理上来,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内容和服务管理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要管好、用好现有公共文化设施,对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利用率不高或挪作他用的问题,市、镇两级政府要高度重视,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以解决,特别是综合文化站、村落文化宫、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阵地作用要发挥好。

对市体育场、人民大会堂等大型文化设施运营问题,建议作些研究。

文化商务区中几个大型文化设施建设的功能配置中,要借鉴市体育场运营的经验教训,注意结合市民性、日常性功能配置,如书店、影视厅等。

同时,针对调研中了解到的街道一级无规划权限、文化场所难以落实的情况,在城区文化设施布局上要更加注意xx区文化点的保留,做到统盘谋划、多点布置,不要建了大的拆了小的,避免出现文化设施规模变大但布点不增加的现象。

关于目前我市图书馆已呈现满负荷的问题,要研究单独建立少儿图书馆的问题。

小区建设中,配套社区用房往往是最差的,影响功能发挥,建议在小区建设方案会审时有镇、街道有关同志参加。

要探索以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为平台,以总分馆形式建设市、镇两级图书馆共享机制,互通借阅网络,提高图书的利用率。

市文化馆、镇级综合文化站要坚持免费对外开放,提升自身服务能力,大力开展各项文化活动,扩大群众参与。

要针对不同人群的文化消费需求,有针对性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产品,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要根据社会发展实际,适当增加老年人文化活动场所。

以上报告,供常委会会议审议时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