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专业课程设计指导书
机械课程设计指导书

机械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概念,理解并运用机械制图标准。
2.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机械传动、连接和支撑结构的设计方法。
3. 培养学生对机械材料的性能、用途及选材原则的认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绘制机械零件图、装配图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运用机械设计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初步的机械创新设计能力。
3. 培养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机械设计、制作和调试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养成良好的工程素养。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表达能力。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机械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但对机械设计的实际应用尚缺乏经验。
教学要求:1. 结合教材,注重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 强调团队合作,锻炼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4. 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1. 机械设计基本原理- 教材章节:第一章 机械设计概述- 内容: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过程、设计原则及方法。
2. 机械制图与CAD软件应用- 教材章节:第二章 机械制图基础、第三章 CAD软件应用- 内容:制图标准、视图表达、尺寸标注;CAD软件的基本操作、绘图与编辑功能。
3. 常见机械传动、连接和支撑结构设计- 教材章节:第四章 常见机械传动设计、第五章 机械连接与支撑设计- 内容:齿轮传动、带传动、链传动设计;螺纹连接、轴连接设计;轴承、联轴器等支撑结构设计。
4. 机械材料及选材原则- 教材章节:第六章 机械材料- 内容:金属材料的性能、分类及应用;非金属材料的性能、分类及应用;选材原则及方法。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 程设计的实践案例
案例背景:某 机械制造企业 生产过程中遇
到的问题
案例目的:通 过实践案例, 了解机械制造 工艺学的应用
案例内容:包 括产品设计、 工艺规划、生 产管理等环节
案例结果:通 过实践案例, 提高了生产效 率和产品质量
案例一: 汽车制造 工艺设计
案例二: 飞机制造 工艺设计
确定课程目标: 明确课程设计的 目的和要求
制定课程计划:包 括课程内容、教学 方式、考核方式等
实施课程教学:按 照课程计划进行教 学,注重实践操作
课程考核与评价: 对学生的学习成果 进行考核和评价, 及时反馈和改进
制定课程设计的计划和时 间表
设计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实施课程设计和实施方案
确定课程设计的目标和 要求
制定教学 计划:根 据课程内 容,制定 详细的教 学计划和 时间表
准备教学 材料:包 括教材、 教具、实 验设备等
实施教学: 按照教学 计划,进 行课堂教 学和实践 操作
评估教学效 果:通过考 试、作业、 实验等方式, 评估学生的 学习效果和 教学质量
确定课程目标:明确课程设计的目的和预期成果 制定课程大纲:包括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 编写课程教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 准备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教具、实验设备等 实施课程教学:按照课程大纲和教案进行教学 课程评价与反馈:对课程进行评价和反馈,不断改进和完善课程设计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设计报告:要求报告内容 完整,格式规范,语言通 顺
设计质量:包括设计思路、设计方法、设计效果等 工艺水平:包括工艺流程、工艺参数、工艺设备等 创新性:包括创新点、创新思路、创新效果等 实用性:包括实用性、可操作性、可推广性等 团队协作:包括团队协作能力、团队沟通能力、团队协调能力等 报告撰写:包括报告格式、报告内容、报告质量等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设计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专用夹具二、设计内容:1、绘制毛坯图(零件—毛坯合图)(1张)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1份)3、机械加工主要工序的工序卡(1张)4、机床夹具装配总图(1 张)5、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三、原始资料:(零件图样、生产纲领、每日班制、生产条件等)1、零件图:每组一张(4-5人为一组,共用一张零件图)2、生产纲领:5000件/年(中批或大批)3、生产班制:每日一班四、设计要求:1、每位同学都必须认真对待课程设计,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努力使自己的设计具有实用性(既经济合理,又方便可行);2、在设计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之前,首先要熟悉零件图(了解零件图上的全部技术要求,分析其结构工艺性);拟定工艺路线时,应提出两个以上的加工工艺方案,通过分析比较,从中确定一个较合理的方案;3、每个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1份,工序卡1张(即:除辅助工序外,选择其中1道机械加工工序编制工序卡,在工序卡中需确定加工部位、定位基准、夹紧方式、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计算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并绘制工序简图)。
五、时间安排:设计时间共两周,具体安排如下(供参考):1、布置设计任务、查阅有关资料及设计准备(1天)2、拟定工艺路线,填写工艺过程卡,绘制零件—毛坯合图(3天)3、工序设计,填写机械加工工序卡(2天)4、绘制夹具装配总图(3天)5、撰写设计说明书(2天)6、提交及答辩(1天)六、设计选题1、2105柴油机中摇杆座结合部的气门摇杆轴支座2、工具磨床上的尾座体3、凿岩机注油器上的油阀座4、CA6140车床输出轴5、离心式微电机水泵上的连接座6、铣床进给机构中的杠杆7、牛头刨床进给机构中的推动架8、ZW—6/7型空气压缩机的填料箱盖9、“跃进”牌汽车变速器三、四档换挡叉10、1105柴油机中摇臂座结合部的气门摇臂轴支座。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设计目的机械制造技术是机械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机械制造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本课程设计指导书旨在指导学生完成课程设计任务,通过实践操作,巩固和拓展学生在机械制造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课程设计要求1.设计任务的背景和目标:明确设计任务的背景和目标,概述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实现的功能。
2.需求分析和功能设计:对设计所需的功能进行详细分析和设计,并进行相应的需求规格说明。
3.结构设计和组成部件的选择:根据功能设计要求,进行机械系统的结构设计,选择适合的组成部件。
4.工艺流程设计:制定合理的工艺流程,包括加工工艺及其处理方法、检验方法等。
5.零件加工与装配:根据工艺流程进行零件加工和装配,保证设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实施方案和优化设计: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方案,并对所设计的系统进行优化设计。
7.结果分析和评价:对设计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总结经验和提出改进措施。
8.设计报告撰写:将课程设计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详细的书面记录,包括设计目的、设计任务、设计过程、设计结果等。
三、课程设计内容和步骤3.1 设计任务的背景和目标设计任务的背景是指设计项目的来源和背景信息,包括需要解决的问题、实现的功能等。
设计任务的目标是指本次课程设计的具体目标和要求。
3.2 需求分析和功能设计需求分析是指对设计所需的功能和性能进行详细分析和说明,明确设计的基本要求。
功能设计是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设计相应的功能模块和组成部分,如图示设计以及系统模块设计。
3.3 结构设计和组成部件的选择结构设计是根据功能设计要求,进行机械系统的结构设计。
结构设计包括机械结构的选择、参数设计等。
组成部件的选择是指根据结构设计的要求,选择适合的材料和零部件。
3.4 工艺流程设计工艺流程设计是指制定合理的工艺流程,包括加工工艺及其处理方法、检验方法等。
工艺流程设计要确保设计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并满足产品质量要求。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1. 引言机械制造工艺学是机械工程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本课程设计指导书旨在指导学生进行相关课程设计,并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机械制造工艺学的知识。
2. 课程设计目标本课程设计旨在达到以下目标:•理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能够应用机械制造工艺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学生的分析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设计内容本课程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3.1 总体设计要求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学生需要完成以下任务:•确定设计主题和目标;•分析和选择适合的机械制造工艺;•进行设计方案的制定和优化;•完成相应的实验和测试;•撰写设计报告和进行总结。
3.2 详细设计内容本课程设计的详细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材料的机械加工性质和选择;•机械加工过程中的刀具选择和切削力分析;•机械加工中的工艺参数优化;•确定合适的加工工艺流程;•制定整体的机械加工方案;•进行加工实验和测试;•分析实验结果,评估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撰写设计报告并进行总结。
4. 设计要求和评分标准4.1 设计要求学生在完成课程设计时,需要满足以下要求:•深入理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知识;•综合应用机械制造工艺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设计方案合理,达到预期的设计目标;•实验和测试结果准确可靠;•撰写设计报告规范、详尽、清晰。
4.2 评分标准课程设计的评分将根据以下方面来进行评估:•设计思路和方法的合理性(30%);•设计方案的完整性和创新性(30%);•实验和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20%);•设计报告的质量和完整性(20%)。
5. 实施计划本课程设计的实施计划如下:•第1周:确定课程设计主题和目标;•第2-3周:学生进行相关理论学习,并进行初步方案制定;•第4-6周:学生进行实际实验和测试,并进行数据分析;•第7-8周:学生完成设计报告的撰写和总结。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是对学生在机械制造技术方面课程设计的指导,旨在引导学生规划好课程设计并按时完成,达到培养高素质机械工程师的目的。
设计好的指导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对机械制造技术有一个更深入全面的了解,也可以帮助老师在课堂上更好地教授知识。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本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和应用机械制造技术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加强学生的课程实践能力,并为学生将来从事机械工程师或相关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内容1.题目课程设计首先需要确定一个合适的课题,以便于学生能够在此课题上有所研究和操作。
题目应该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使学生有足够的实践操作,同时还需要考虑到选题的难易程度和可操作性。
2.内容课程设计的内容需要围绕题目展开,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要涉及到具体的实践操作,如材料的选择和加工、机械的组装和调试等。
3、设计思路设计水平是衡量一个学生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志。
设计思路是课程设计的核心,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分析能力,使其在设计时具有透彻的思路,合理的分步骤操作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4、实验及操作实验和操作是课程设计最为重要的一环,能够帮助学生学会基本的机械制造技术,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设计时需考虑到操作的时间、场地和操作所需的专业知识。
5、内容撰写内容撰写是课程设计的最后一环。
必须按照学校的格式规范要求,将整个课程设计报告的内容进行逻辑性、完整性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的评估,保证内容的简洁、清晰和优美,对具体操作和方法进行了掌握,同时,表达出你的独特看法和思考,总结出你对此课程设计所得到的经验和收获。
三、参考书目为了保证课程设计参考书目的价值和可行性,学生应该事先进行资料调查和搜集,将有用的学习资料整理为清晰、有序的参考书目,便于学习和研究。
四、课程设计方案在整个课程设计过程中,需制定出详细的计划和时间表,以便同学们更好地管理和安排自己的时间,掌握好课程设计进度。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简明指导书1.设计目的《机械制造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有通过实践性教案环节,才能使学生对该课程的基础理论有更深刻的理解,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该设计的目的在于:(1)在结束了《机械制造基础》及有关课程的学习后,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并培养学生学会全面综合地应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解决机械制造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熟悉机械制造中的有关手册、图表和技术资料,并学会结合生产实际正确地使用这些资料。
(3)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懂得合理的设计应该是技术上先进的,经济上合理的,并且在实践中是可行的。
(4)通过编写设计说明书,提高学生对技术文件的整理、写作及组织编排的能力,为学生将来撰写技术及科研论文打下基础。
2.设计内容(1)编写规定零件的机械制造工艺规程一份:填写规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一份;填写规定零件某机械加工工艺的《机械加工工序卡》一份。
(2)设计规定零件的某机械加工工序的专用夹具一套,并绘制其总装图一张。
(3)编写设计说明书一份。
3.设计步骤及要求(1)根据给定的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
(2)分析和审查零件图:读懂零件图;审查该零件的结构工艺;了解该零件主要技术要求;区分哪些表面是加工表面,哪些表面是不加工表面;查清各表面的尺寸公差、形状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和特殊要求,区分各表面的精密与粗糙、主要与次要、重要与不重要等相对地位。
在此基础上初步确定各加工表面的加工方法。
(3)根据给定的零件材料,确定毛坯种类。
并确定加工表面的总加工余量。
(4)拟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选择粗基准和精基准;确定各表面的加工方法;确定加工顺序;安排热处理工序及必要的辅助工序。
(5)确定各工艺的加工设备,夹具刀具。
(6)对工艺规程中的某道工序使用的夹具进行设计,手工绘制夹具总装图,图幅为A1。
机械制造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课程设计说明书机械制造课程设计说明书一、课程对象本课程主要面向本校机械制造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设计、开发及制造机械产品。
二、课程目的1、掌握机械制造技术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发展机械设备的技术问题。
2、学习机械制造技术中的设计、计算、制造、装配等技术知识,熟悉机械制造技术中的一般设备技术和机械设备制造技术。
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设计能力,在工程实践中掌握机械设备制造技术。
4、学会使用机械制造技术和工具,熟练运用机械制造技术进行设计、计算和制造。
三、课程内容1、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制造技术、机械设备制造技术和机械设备性能设计等。
2、机械制造设计方法,包括机械设计基础理论、机械零件图学表示法、机械零件设计、机械装配图纸设计、机械部件的加工工艺设计和机械铰接件的设计等。
3、机械设备制造技术,包括机械加工技术、机械装配技术、焊接技术、机械调试技术、机械试验技术、机械质量控制技术等。
四、课程要求1、通过有关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机械制造技术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设计方法,具备设计、制造及调试机械设备的能力。
2、能够按设计要求,进行机械设备的实践设计,并对设计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和改进。
3、能够熟练地运用机械制造技术,制造机械设备。
4、具有良好的安全意识,能正确处理机械设备操作中的安全问题。
五、教学方法1、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专题讨论、报告及实验实践等方式,使学生掌握机械制造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加深对机械设备的设计、计算、制造和装配的理解。
2、实验实践活动主要包括机械装配实践、机械加工实践、机械调试实践等,是学习机械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重视实验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利用机械制造技术设计、制造机械设备,以及熟练运用机械制造技术解决机械设备发展中的技术问题。
六、教学进度安排本课程将采取分块小结的教学方式,在每块中,重点掌握本块的核心知识,并结合实例讲解,使学生充分理解。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教程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教程一、课程设计目的和要求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旨在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机械工艺、机械设计和机械制造等知识,完成一个完整的机械制造项目,并撰写设计报告。
二、课程设计内容1.项目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践需求,选择一个合适的机械制造项目进行设计。
项目可以是机械零件的加工和组装、机械装置的设计和制造、机械系统的调试和优化等。
2.设计方案:学生需要根据项目要求,制定相应的设计方案。
方案包括设计思路、结构设计、工艺流程、材料选择等。
3.设计计算:学生需要根据设计方案,进行相关的设计计算。
计算内容可以包括力学计算、热力学计算、运动学计算等。
4.制造过程:学生需要根据设计方案和计算结果,进行相应的制造过程。
制造过程包括工艺准备、工艺操作、设备调试等。
5.试验验证:学生需要对制造完成的机械制品进行试验验证。
试验内容可以包括性能测试、功能测试、可靠性测试等。
6.设计报告:学生需要撰写一个完整的设计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项目背景、设计目标、设计方案、设计计算、制造过程、试验验证等。
三、课程设计流程1.项目选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个合适的机械制造项目。
2.设计方案:学生根据项目要求,制定相应的设计方案。
3.设计计算:学生根据设计方案,进行相关的设计计算。
4.制造过程:学生根据设计方案和计算结果,进行相应的制造过程。
5.试验验证:学生对制造完成的机械制品进行试验验证。
6.设计报告:学生撰写一个完整的设计报告。
四、课程设计评价评价标准包括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设计计算的准确性、制造过程的规范性、试验验证的有效性和设计报告的完整性等。
五、教学方法可以采用面授讲解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实际的机械制造企业,了解实际的机械制造过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六、课程设计考核可以采用课程设计报告的形式进行考核,对学生的设计方案、设计计算、制造过程、试验验证和设计报告进行综合评价。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_课程设计指导书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1.设计目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综合运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及有关课程内容,分析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一个重要实践教学环节。
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制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与分析工艺问题的能力,与设计机床夹具的能力。
在设计过程中,学生应熟悉有关标准与设计资料,学会使用有关手册与数据库。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作为未来从事机械制造技术工作的一次基本训练。
2.设计的题目与内容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的题目通常定为:制定某一零件成批或者大批生产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也可针对一组零件进行成组工艺与成组夹具设计。
2.1 设计应完成的内容:1)制定指定零件(或者零件组)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编制机械加工工艺卡片,选择所用机床、夹具、刀具、量具、辅具;2)对所制定的工艺进行必要的分析论证与计算;3)确定毛坏制造方法及要紧表面的总余量;4)确定要紧工序的工序尺寸、公差与技术要求;5)对要紧工序进行工序设计,编制机械加工工序卡片,画出的工序简图,选择切削用量:6)设计某一工序的夹具,绘制夹具装配图与要紧零件图;7)编写设计说明书。
2.2课程设计实例3.制定工艺规程步骤与方法1 .分析设计对象阅读零件图,熟悉其结构特点、技术要求及其在所装配部件中的作用(如有装配图,可参阅)。
分析时着重抓住要紧加工面的尺寸、形状精度、表面粗糙度与要紧表面的相互位置精度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2 .确定毛坯制造方法及总余量,画毛坯图确定毛坯种类与制造方法时应考虑与规定的生产类型(批量)相习惯。
对应锻件,应合理确定其分模面的位置,对应铸件应合理确定其分型面及浇冒口的位置,以便在粗基准选择及确定定位与夹紧点时有所根据。
查手册或者访问数据库,确定要紧表面的总余量、毛坯的尺寸与公差。
如若对查表值或者数据库所给数据进行修正,需说明修正的理由。
绘制毛坯图。
毛坯轮廓用粗实线绘制,零件实体用双点画线绘制,比例尽量取1:1。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专业—课程设计指导书

第一篇“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1.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的性质、地位1)必修的实践环节。
2)使学生综合应用所学到的各门知识,综合解决设计、制造和管理中问题。
3)对指定的产品的制造工艺设计、工装设计和机床选择等综合考虑后,进行制造工艺设计。
4)要求学生用计算机机进行绘图和编程。
2.本课程的前置课程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
学完专业基础课、主要专业课: 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机械制造基础、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学、微机技术等、CAD/CAM 课程。
相关课程.3.时间和学时安排学时:两周安排:四年级上学期进行。
4.基本要求1.选择刀具和确定切削用量的能力;2.掌握分析机床的基本知识,具有选择和使用机床的能力;3. 掌握机械加工和装配的基本知识,具有合理选择零件加工方法和产品装配方法的能力;4 掌握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产品工艺规程的方法和步骤,具有制订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机械加工工业规程的能力;5.具有运用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理论进行综合分析和解决机械加工过程中一般工艺问题的初步能力。
5. 设计的任务6.填写工艺文件。
填写要求是:内容完整,层次清楚,语言精练,字迹清晰。
对工艺文件填写作如下规定: (1)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中的工时定额可不填。
(2)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中的工序图。
图中主视图应处于加工位置,用细实线将零件的主要轮廓画出来;用粗实线给出加工表面;用定位符号表示定位基准;用夹紧符号表示出夹紧表面;并标出本工序加工表面位置,注上工序尺寸与公差、表面粗糙度和有关的其他技术要求。
(3)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中,工时定额只填写基本时间,工人技术等级此项不填。
(1) 分析、了解产品性能、用途;(2) 了解制造规模、方式,生产条件(3) 制订制造方案;(4) 编写工艺(主要任务) ;(5) 设计工装(可以在其他课程设计中进行) 。
(6) 写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报告。
(7) 所有设计资料文挡拷贝电子版一份上交。
机械制造课程设计指导书

机械制造课程设计指导书机械制造课程设计指导书是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机械制造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文档。
本文将介绍机械制造课程设计指导书的重要性、编写原则和必要内容。
一、指导书的重要性机械制造课程设计指导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制定出来的一份具体的教学计划,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机械制造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指导书的制定可以为教学提供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使教学更加有序和高效。
同时,指导书的更新和完善可以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和改进。
因此,编写一份质量高、适用性强的机械制造课程设计指导书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二、编写原则机械制造课程设计指导书的编写要遵循以下原则:1.紧密结合课程目标和教学大纲指导书的编写必须紧密结合课程目标和教学大纲,明确课程学习的内容和目标。
在编写过程中,要突出重点、分类别科学,并根据每个学习时间段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进行安排和分配时间。
2.充分考虑学生的性格和特点学生的特点和性格是指导书编写的重要因素。
编写指导书时,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经历、兴趣爱好等因素,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
3.注重基础、实用性和综合性机械制造涉及到的知识点极其繁多而广泛,因此,在编写指导书时,要注重学生的机械基础知识的重视预处理。
同时,要紧紧围绕实践性、应用性和综合性这三个方面来编写指导书,并运用不同形式的示例和实例,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必要内容机械制造课程设计指导书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课程理论部分该部分应该是系统和完整地介绍机械制造的关键理论和基本原理,以及与实践技能密切相关的计算内容。
2.实践部分该部分应该包括实验指南和实验结果的统计、数据分析等内容。
实验必须与课程毕业要求紧密匹配,要求学生掌握与机械体系相关的具体应用方案,以便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和优化实践操作。
3.作业内容作业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增强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
这一部分应该包括相关的课后任务和习题解答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实际学习和实践机会,同时也可以提供自测和批判性思考的机会。
机械制造课程设计指导书

机械制造课程设计指导书第一节课程设计的目标和义务机械制造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技巧、机械制造设备,进行了临盆练习之落后行的下一个教授教化环节。
它一方面要肄业生经由过程设计能获得综合应用往常所学常识进行工艺及夹具构造设计的全然才能,别的,也为今后作好卒业设计进行一次综合练习和预备。
本课程设计的目标和义务如下:1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设计思惟和工作立场,使他们操纵精确合理的工艺规程设计和夹具设计的方法。
2 .巩固,深化和进步机械制造工艺及夹具设计方面的有关常识。
3 .熟悉并能综合应用有关手册和规范。
4 .进一步进步设计、运算、制图、编写说明书和应用技巧材料的才能。
5 .培养具有按筹划组织本身的工作和自力思虑,自力工作的才能。
第二节课程设计的要求与内容机械制造课程设计标题为:设计某个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某道工序的专用夹具。
临盆纲领为中批或大年夜批临盆,零件难度为中等复杂程度。
具体内容为:毛坯图 1张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1套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1套夹具装配总图 1张夹具零件图 2--3张课程设计说明书 1份为了搞好本课程设计,起重要肄业生充分熟悉本课程设计的重要意义,以严肃卖力的立场参加设计,自力完成各项内容。
设计过程中要肄业生积极思虑,主动提出各类不合筹划的比较,加强查阅参考材料,卖力、过细、精确地设计运算,严格按照制图标准画图。
要求所完成的设计应是技巧上较先辈,经济合理且切实可行,设计图样、工艺文件应做到精确、清晰、完全、同一。
.设计说明书内容周全、说话简洁、文字通顺、笔迹工整。
第三节课程设计的方法及步调一. 工艺设计1.分析、研究零件图,进行工艺审查。
2.选择毛坯制造方法,画毛坯图.3.拟定工艺路线。
4.确信各工序所用的机床设备和工艺设备。
5.确信机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
6.确信切削用量及全然工时。
7.填写工艺文件。
二. 夹具设计1.分析加工对象,明白设计要求。
2.收集国表里同类夹具材料并进行分析比较。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全解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2016年6月11日陕西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课程设计前请认真阅读本指导书一、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和方法本次课程设计,以问题为导向,学生通过自主、小组的方式,学习、研讨完成典型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设计任务,所涉及的主要内容:零件、加工要求分析,机床、刀具、量具的选用、切削参数的选择、装夹方案设计、工艺过程、工序卡的设计等。
按照“完整行动模式”,分阶段、按步骤完成各小组课程设计任务。
“完整行动模式”的内容为:1。
资讯学生结合设计题目,根据提供的参考资料和网络资源,各小组完成以下内容:资料、信息收集,学习,归纳,分析、进行研讨总结。
2。
计划明确课程设计的任务和要求,通过"头脑风暴“,研讨工艺设计方案,小组工作计划。
主要内容:工艺分析、提出方案(建议最少3种以上),任务分析、分解,明确每个同学的任务、主要的时间节点划分, 3。
决策小组将制订的工艺方案与指导教师进行讨论,确定最终工艺方案,再次明确小组课程设计的工作内容,小组分工和每个学生的任务,完成各阶段任务的时间节点。
4.实施按照小组分工,通过协作完成课程设计任务,并对存在的问题首先小组研讨,提出解决方法,并接受指导教师的答疑.按照标准,完成工艺分析、毛坯设计、工艺过程、工艺卡设计等各项工作,并做好讨论记录。
5。
检查、评估小组首先对照任务进行自查,相互检查,并完成个人和小组总结,提交讨论记录和个人总结。
指导教师和学生分别对课程设计的实施工程和结果进行评估,包括对前面各个环节的执行情况,设计完成质量的基本情况等。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之后进行的下一个教学环节。
它一方面要求学生通过设计获得综合运用所学过的课程进行工艺和结构设计的基本能力,另外,也为以后作好毕业设计进行一次综合训练和准备。
1.课程设计的相关技术资料:1)刀具、定位装夹等方面的相关国家标准文件;2)机床夹具设计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电子版);3)机械加工工艺师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电子版);4)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工程材料与热处理、材料成型基础等相关教材;5)《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6)学生还可通过网络、图书馆等查询车工、铣工、磨削加工等方面的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制造专业方向课程设计指导书仅供参考
一、设计目的
“机械制造专业课程设计”是在本专业方向学生已学习了专业技术基础课程之后进行的一次技能综合训练;这次专业课程设计是整个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机构设计的能力和工艺设计的能力,为后续的毕业设计作一次基本训练;
二、设计要求
1.能正确应用专业技术基础知识,分析零件的工艺可行性,制定零件的工艺路线;
2.能正确应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及夹具设计原理中的基本理论,根据被加工零件
的加工要求,拟定夹具方案,设计夹具结构;
3.能够按照机械制图规范绘制夹具装配图和零件图;
4.熟悉和运用有关机制工艺、夹具等手册和资料,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基本工作
方法;
三、设计内容和步骤
本设计题目为:”指定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及其工艺装备设计”;
(一)每位学生明确自己的工艺设计对象由指导教师指定
二研究分析零件
1.了解该零件在机械装备中的地位与作用;
2.对零件的图纸表达及结构特点分析;
3.对零件主要加工面的尺寸、形位精度、表面粗糙度及设计基准等进行分析; 4.对零件的材料、热处理及工艺性进行分析;
5.确定毛坯尺寸及其制造方法
三确定生产类型及批量
所有零件按照批量设计;生产条件假定为本校已有设备;
四确定毛坯制造方法
毛坯选择应按生产批量大小,非加工面的技术要求,以及零件的复杂程度,技术要求的高低等几方面综合考虑,它对整个工艺过程经济合理影响甚大;
分析毛坯时,注意余量的分配,浇冒口、分型面的位置等,毛坯的结构形式,对以后安排工艺和采取必要工艺措施有关;
用红笔在所发零件图上画出毛坯外形,如孔等未加工前的部位要全部涂红,最后,要在这张毛坯图上注全毛坯尺寸;
五制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1.制定工艺路线;在对零件分析基础上,至少拟出二个工艺方案,然后进行分析比
较,选择其中较为合理的一个;
2.选择定位基准,进行工序尺寸计算
根据粗精基准选择原则,合理选定各工序的定位基准,当工序中所用的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时,则需要工序尺寸计算;
3.选择机床及工、夹、量、刀具
机床设备的选用,应是既要保证加工要求,又要经济合理,在成批生产条件下,一般是采用通用机床和专用工艺装备;
4.加工余量及工序间尺寸与公差的确定
根据工艺路线的安排,首先确定一个加工表面的工序加工余量,其工序间尺寸公差按经济精度确定;一个表面的总余量,则为该表面各工序间余量的总和;因时间有限,每个学生只计算其中一个主要表面的各工序间余量及公差;其余表面可直接查阅相关手册中的“工序间的加工余量”部分;
5.切削用量和时间定额的确定
在机床、刀具、加工余量等确定的基础上,可按有关公式进行计算;因时间有限,本次设计内容仅限于指定工序;
6.设计工艺文档
将上述各项内容填入“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至于各工序的加工简图定位夹紧示意图,可选择主要工序,画在说明书上,内容包括:
1工件外形及加工部位用红线,并注上工序要求的尺寸,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
2按规定符号,表示出工件的定位,夹压部位和约束的自由度;
3在加工开始位置,画上刀具及标上切削运动,进给运动等方向以箭头表示;
4每一工序图上,应示清与工艺过程卡中相同的“工序号”、“工序名称”、“机床型号”、“夹具名称”;
六夹具结构设计
每一学生必须按照指导教师的指定工序设计专用夹具;
1.确定设计方案要求至少提出二个进行比较后正式确定;
2.选择定位元件,计算定位误差;
3.计算所需的夹紧力,设计夹紧机构;
4.绘制夹具装配图
装配图比例:1:1,工件用双点划线,加工面用加粗实线,其它要求见相关教材;七撰写设计说明书
希望每个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及时整理和书写自己的设计说明书;要求:字迹工整、语言简练、文字通顺、插图正确;说明书统一用十六开纸书写,四周留出边框,最后用学校统一印发的封面将报告正文和图纸一起装订成册;
设计说明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零件分析;2.生产类型及批量的确定;3.毛坯的确定;4.工艺方案分析和有关计算工序尺寸等计算;5.夹具方案分析和有关计算定位误差,夹紧力计算等;6.小结 7. 参考文献等;
八课程设计资料的提交
设计说明书装订的大致顺序如下:
1.封面课程设计专用,黄颜色封面,学校教材科领取
2.目录
3.设计说明书的正文见七
4.小结
5. 附录:
1指导教师指定零件的零件图
2毛坯图
3指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
4机械加工工序卡
4夹具总装配图
5“夹具体”或“底座”零件图
四、成绩考核
本课程设计应在规定的时间内结束,由学生本人亲自交指导老师验收,否则不与接收;指导老师最后抽查部分同学质疑,形式可以是个别进行或以小组形式集体进行;课程设计的成绩评定,应根据平时的设计态度和独立工作能力,工艺分析和夹具设计的水平及图画和说明书的质量,进行综合衡量;
五、参考资料
1.柯建宏等主编;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2.于骏一主编;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3.邹青主编;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教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4.尹成湖, 李保章, 杜金萍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王小华;机床夹具图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2
6.李名望主编;;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7.胡凤兰主编;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8.陈宏钧主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9.王绍俊主编;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手册;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10.冯辛安,黄玉美等编着;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11.刘文剑等编;;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12.东北重型机械学院等编;机床夹具设计手册第二版;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13.张进生;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设计指导;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
14.赵家齐;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
15.李旦等编着;机床专用夹具图册;黑龙江: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16.刘文剑等编;夹具工程师手册;黑龙江: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六、设计安排
本课程设计共两周合计十天,具体分配参照如下:
1.布置任务、分析工艺、画毛坯图由指导教师指定 2天
2.制定工艺路线、计算工序尺寸1天
3.夹具方案装配草图设计通过指导教师审核并确认1天
4.定位误差、夹紧力计算 1天
5.夹具结构的详细设计总装图,夹具体或底座的工程图
通过指导教师审核并确认 3天
6.整理设计说明书 1天
7.提交文档并考核 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