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八年级文言文知识点整理

合集下载

初二文言文必背知识点总结

初二文言文必背知识点总结

初二文言文必背知识点总结《左传》1. 顺天行道,乱天犯道。

《孟子》1. 民无信不立。

《荀子》1. 人莫不争,争则存。

《庄子》1. 古之人,人居室,言未尝群,行未尝勇。

《论语》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 君子成人之美。

3.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孙子兵法》1.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韩非子》1.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大学》1.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中庸》1. 中庸之道,在天下人。

《孙子兵法》1.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三国演义》1. 顺时而动,谓之轻,违时而动,谓之重。

1. 人不知而不愠,不闻而不怒,不见而不忧,不说而不怨。

《水浒传》1.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西游记》1.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2. 三界无地,二十四番佛。

《儿女英雄传》1.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红楼梦》1. 一夜乍听春去后,几番新雨梦依稀。

《骆驼祥子》1. 人因梦想而伟大。

《海底两万里》1. 世上只有一种真正的乐趣,就是为了认识事物而认识它们。

《浮士德》1. 搞一门业务,重要的不是年年有收获,而是一年比一年的收获多。

《古事记》1. 最险要的不是高山,而是不敢攀登。

《异闻录》1. 人要不自由,宁死也不随便受人摆布。

《安妮日记》1. 生命就像骑自行车,必须保持平衡才能朝前走。

《摆脱吸血鬼》1. 一个勇敢者,一个能活抱希望的人,将会好像一颗星星,永远在漆黑的黑夜中站立发光。

1. 难于革命中的这个时刻来说,我们不应该保留和回避一件无用的东西,包括感情。

《皮囊》1. 世界本和而生,各自依天,各自有贵贱,但到底也没有不平的。

八年级上册文言词汇总结

八年级上册文言词汇总结

八年级上册文言词汇总结一、重点实词。

1. 缘(yuán,名词作动词)- 沿着,顺着。

例句: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2. 夹岸(jiāàn,名词)- 两岸。

例句: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3. 鲜美(xiān měi,形容词)- 鲜艳美丽。

例句: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4. 落英(luò yīng,名词)- 落花。

一说,初开的花。

例句: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5. 缤纷(bīn fēn,形容词)- 繁多而错杂的样子。

例句: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6. 异(yì,意动用法,形容词作动词)- 对……感到诧异。

例句:渔人甚异之。

7. 欲(yù,动词)- 想要。

例句:欲穷其林。

8. 穷(qióng,形容词作动词)- 尽,走到……的尽头。

例句:欲穷其林。

9. 林尽水源(lín jìn shuǐyuán,短语)-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

尽,尽头。

10. 便得一山(biàn dé yī shān,短语)- 便看到一座山。

得,看到。

11. 仿佛(fǎng fú,副词)- 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例句: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12. 舍(shě,动词)- 舍弃,离开。

例句:便舍船,从口入。

13. 初(chū,名词)- 起初,刚开始。

例句:初极狭,才通人。

14. 才通人(cái tōng rén,短语)- 仅容一人通过。

才,仅仅。

15. 复行(fù xíng,短语)- 又走。

复,又。

16. 豁然开朗(huò rán kāi lǎng,成语,形容词)- 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

例句: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17. 平旷(píng kuàng,形容词)- 平坦开阔。

例句: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18. 俨然(yǎn rán,形容词)- 整齐的样子。

八年级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八年级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八年级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八年级语文文言文知识点一一、词语:1)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谪:封建官员降职或远调2)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越:到了。

明年:第二年。

具:通“俱”,全,皆。

3)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乃:于是。

制:规模。

4)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于:在;其:它的。

5) 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托。

予:我;以:来。

6) 予观夫巴陵胜状夫:那。

胜状:胜景。

7) 衔远山,吞长江衔:衔接。

8) 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涯:边。

晖:日光。

9)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大观:雄伟景象。

10) 前人之述备矣述:描述。

备:详尽11)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极:尽。

12) 迁客骚人迁客:降职远调的人;骚人:诗人。

13) 淫雨霏霏淫雨:连绵的雨。

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样子。

14) 连月不开开:放晴。

15) 薄暮冥冥;去国怀乡薄:迫近。

去:离开。

国:京城。

16) 春和景明;沙鸥翔集景:日光。

集:鸟停息在树上。

17) 岸芷汀兰;此乐何极芷:香草的一种;汀:小洲。

极:穷尽。

18) 宠辱偕忘宠:荣耀。

偕:一起。

19) 把酒临风把:持。

临:面对20)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求:探求。

古仁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

21) 或异两者之为或:或许。

为:指两种心情。

22) 庙堂:在朝廷上做官。

江湖:不在朝廷上做官。

23)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在……之前。

后:在……之后24) 微斯人,吾谁与归微:没有;斯:这。

归:归依。

25) 若夫:像那。

至若:至于。

嗟乎:唉。

26) 不以物喜以:因为。

心旷神怡怡:愉快。

二、句子翻译:1)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2)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这洞庭湖上。

3)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被降职外调的官员和不得志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4)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八年级文言文字词归纳

八年级文言文字词归纳

八年级文言文字常用词归纳
归纳一、通假字
1.对子通假:如“反”通“返”。

2.音近通假:如“亡”通“无”。

3.形近通假:如“说”通“悦”。

归纳二、古今异义字
1.古:逃跑。

今:迅速逃跑。

2.古:大腿。

今:用于支撑身体的部分。

归纳三、一词多义字
1.“之”:动词,去、往;代词,这、此。

2.“故”:原因、缘故;所以、因此。

归纳四、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如“衣”意为“穿衣服”。

2.形容词作动词:如“苦”意为“苦恼”。

3.动词作名词:如“兵”意为“军队”。

归纳五、固定搭配
1.“食不饱力不足”中,“食”与“饱”为固定搭配,意为“吃食物吃饱”。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中,“学”与“思”、“罔”与“殆”为固定搭配,意为“学习思考则不迷茫,思考学习则不危险”。

归纳六、虚词用法
1.“之”:结构助词,无实际意义,起调整音节作用。

2.“而”:连词,表顺承关系;连词,表转折关系。

3.“其”:代词,他的;语气词,表示推测。

归纳七、特殊句式
1.省略句:如“便舍船,从口入”中,“舍船”后省略了介词“于”,“从口入”前省略了主语“渔人”。

2.倒装句:如“何陋之有”是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有何陋之”。

3.判断句:如“牡丹,花之富贵者也”中,“也”表判断。

归纳八、文化常识
1.称谓:如“君”、“子”、“公”、“卿”、“先生”、“士大夫”等都有特定的称谓和含义。

2.官职:如“太守”、“刺史”、“长史”、“别驾”、“司马”等都有具体的职责和地位。

八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文言文

八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文言文

八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文言文以下是八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之文言文,以供参考:1. 《三峡》作者: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 《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唐贤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 《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4. 《与朱元思书》作者: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5. 《唐雎不辱使命》出自《战国策》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通假字,通“悦”)。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初二八年级语文下册课本文言文古诗词知识梳理

初二八年级语文下册课本文言文古诗词知识梳理

初二八年级语文下册课本文言文古诗词知识梳理一、文言文梳理(一)桃花源记【魏晋】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文学常识1.《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自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

《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的序言,有“田园诗人”之称,他也是田园派的鼻祖。

2.记,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

可记人和事,可记山川名胜,可记器物.建筑等。

写法上大多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抒情成分。

(二)重点词语实词【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明亮的样子。

【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

【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

阡陌:田间小路。

【未果】没有实现。

【无论魏晋】不要说,(更)不必说。

“无”“论”是两个词,不同于现代汉语里的“无论”。

【便扶向路】就顺着旧路(回去)。

扶,延.顺着。

向,从前的,旧的。

【寻病终】随即,不久。

通假字便要还家。

(通“邀”,邀请。

)古今异义(1)芳草鲜美(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食物味道好。

)(2)豁然开朗(古义:地方开阔,光线充足。

初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总结通过初二语文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了解历史文化、提高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初二的学习中,我们系统地学习了文言文的语法、阅读和鉴赏,下面将对初二语文文言文的重点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常见的文言文语法知识点1. 文言文的五种基本句式:(1) 主谓句:主语+谓语。

例如:“康熙元年,祝由传檄征讨”。

(2) 主谓宾句:主语+谓语+宾语。

例如:“岂因祸福避趋之”。

(3) 主系表句:主语+系动词+表语。

例如:“玄德大事已成备”。

(4) 主谓双宾句:主语+谓语+间接宾语+直接宾语。

例如:“将军何不辞冗往就思良策?”(5) 复合句:由两个或多个句子组成的句子。

例如:“进谏如流,出使如神。

”2. 文言文的典型连接词:古文中常见的连接词有:“而、乃、故、则、若、为、以、因、若、虽然、然则”等。

3. 文言文中的修辞手法:文言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夸张、排比、对仗、反问等。

二、文言文的阅读技巧1. 多读文言文经典散文和篇目,加强阅读。

通过多读一些经典的文言文散文和篇目,可以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2. 注意文言文中的成语、典故等。

在阅读文言文的过程中,我们会经常遇到一些成语、典故等,需要注重理解和记忆。

3. 理解句子的结构和语法。

阅读文言文时,要注重理解句子的结构和语法,通过理解句子的结构,可以更好地理解句子的意思。

三、文言文的鉴赏技巧1. 注意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

了解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把握作品的主旨。

2. 注意作品的结构和表达方式。

注意作品的结构和表达方式,理解作品的主题和艺术手法,可以更好地欣赏和鉴赏文言文作品。

3. 善于运用词语词性、句子成分等知识。

在鉴赏文言文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的文言文词性、句子成分等知识,可以更加准确地理解句子的含义,从而更好地鉴赏作品。

通过初二文言文的学习,我们对文言文的语法、阅读和鉴赏等方面的知识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八年级全册文言文知识归纳

八年级全册文言文知识归纳

八年级全册文言文知识归纳八年级全册文言文知识归纳(一)通假字:通假读音字义例句出处要——邀yāo邀请便要还家《桃花源记》具——俱jù详尽具答之《桃花源记》有——又yòu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八分有奇《核舟记》诎——屈qū弯曲诎右臂支船《核舟记》衡——横横着的左手倚一衡木《核舟记》甫——父fǔ男子美称,多附于字之后虞山王毅叔远甫刻《核舟记》简——拣jiǎn挑选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与——举jǔ选拔选贤与能《大道之行也》矜——鳏guān老而无妻的人矜、寡、孤、独《大道之行也》曾——层céng重叠荡胸生曾云《望岳》阙——缺中断略无阙处《三峡》通假的类型:(1)音近通假;(2)形近通假(二)词类活用:类型例句出处解释意动用法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对……感到诧异名词作状语复前行、听妇前致词《桃花源记》往前、上前形容词作动词欲穷其林《桃花源记》穷尽,走到头名词作动词有仙则名《陋室铭》有名气名词作动词有龙则灵《陋室铭》有灵性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使……杂乱使动用法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使……劳累名词作动词不蔓不枝《爱莲说》长枝蔓、长枝节名词作状语箬蓬覆之《核舟记》用箬蓬名词作状语石青糁之《核舟记》用石青名词作动词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戴着高帽、长满胡须名词作动词居右者椎髻仰面《核舟记》梳着椎型发髻名词作形容词其色墨黑的意动用法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大道之行也》以……为亲人、以……为子女形容词作名词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大道之行也》老年人、中年人、幼童形容词作名词造化钟神秀《望岳》神奇、秀丽的景色意动用法一览众山小《望岳》认为……小使动用法恨别鸟惊心《春望》使……受惊形容词作名词虽乘奔御风《三峡》飞奔的马形容词作名词空谷传响《三峡》回声形容词作动词夕日欲颓《答谢中书书》坠落名词作动词相与步于中庭《记承天寺夜游》散步名词作状语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观潮》用银、用玉形容词作动词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观潮》穷尽名词作动词皆披发文身《观潮》画着文彩形容词作动词上下一白《湖心亭看雪》变白名词作动词客此《湖心亭看雪》客居名词作状语拄杖无时夜叩门《游山西村》在夜里词类活用的类型: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形容词作名词、形容词作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八年级上下学期语文文言文归纳整理

八年级上下学期语文文言文归纳整理

八年级上下学期语文文言文归纳整理八(上)21《桃花源记》一、通假字要——邀yāo 邀请便要还家具——俱jù详尽具答之二、一词多义[中] ①年间。

(晋太元中)②中间。

(中无杂树)[志] ①标记。

(寻向所志)②做标记。

(处处志之)[为] ①(wãi)作为(武陵人捕鱼为业)②(wâi)对,向。

(不足为外人道也)[寻] ①寻找。

(寻向所志)②随即,不久。

(寻病终)[闻]①听说。

(村中闻有此人)②听到的事情。

(具言所闻)[舍]①(shě)舍弃,放下。

(便舍船)②(shâ)房舍。

(屋舍俨然)[作] ①劳作。

(其中往来种作)②做。

(设酒杀鸡作食)三、词类活用渔人甚异之:意动用法,对……感到诧异; 复前行、听妇前致词:名词作状语,往前、上前; 欲穷其林:形容词作动词,穷尽,走到头.22、《短文两篇》(《爱莲说》+《陋室铭》三、词类活用【蔓】生枝蔓。

【枝】长枝节。

【亭亭】耸立的样子。

23、核舟记24、大道之行也26、《三峡》一、通假字[阙]通“缺”,空缺。

二、一词多义[绝]①沿溯阻绝[断,断绝] ②绝巘多生怪柏[极] ③哀转久绝[停止;消失]三、词类活用①乘奔御风[飞奔的马] ②素湍绿潭[急流的水] ③回清倒影[清波]27、《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答谢中书书》)四、实词解释月色入户门内念无与为乐者想遂至承天寺就怀民亦未寝睡相与步于中庭一同,共同庭积水空明清澈透明但少闲人只28、观潮29、湖心亭看雪八(下)21、与朱元思书一、通假字:蝉则千转不穷:“转”通“啭”,鸟叫声。

窥谷忘返:“反”通“返”,返回。

二、一词多义:①绝:独一无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停,断,猿则白叫无绝。

②上:向上,负势竞上;上面,横柯上蔽。

直:一直,直视无碍;笔直,争高直指。

③百:数词,十的十倍,一百许里;数词,极言其多,猿则百叫无绝。

三、词类活用:①负势竞上:动词“竞”作“上”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争着。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翻译及解析重点知识点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翻译及解析重点知识点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翻译及解析重点知识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节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广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作战的地形好;作战的地形好比不上作战时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一座方圆三里的内城,有方圆七里的外城,(攻城的)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攻方)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却不能取胜,这是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不如作战的地形好。

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粮食不是不充足,(守城的却)放弃而逃离了城,这是因为作战的地形好比不上作战时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凭借武器的锐利。

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

凭借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主。

所以,行仁政的君主要么不战,战就一定能胜利。

理解:孟子先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论点,然后举同样的一个“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的城作为例子正反说明:第一种情况:小城地理坚固,但天气有利于攻城,攻城的一方四面围攻小城,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天时不如地利”。

第二种情况,同样是这座小城,地理条件非常好,可是攻方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最后守城的一方弃城而逃,这是因为地利不如人和。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文言文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文言文知识点

《三峡》一、文章原文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二、文学常识1.《水经注》介绍《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为补充发展,自成巨著。

全书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由于当时南北分裂,此书记北方河流,综合运用了文献资料与作者实地考察的成果;涉及南方江河,则博采他人记述,精心选择,细致加工,融汇成文。

2.作者介绍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字善长,范阳涿县人。

三、文章主旨作者沿着江水奔腾的方向,以凝练生动的笔墨描写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同时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四、知识点汇总1.重点实词【一词多义】绝:①沿溯阻绝:阻断。

②绝巘多生怪柏:极 (高) 、非常 (高) 。

③哀转久绝:消失自:①自三峡七百里中:在。

②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词类活用】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晴初霜旦:名词用作动词,降霜。

【通假字】略无阙处:同“缺” ,空隙、缺口。

【古今异义】(1) 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或者)(2) 良多趣味 (古义:甚,很今义:良好)2.书下注释自:于,这里是“在”的意思。

略无:完全没有。

阙:同“缺” ,空隙、缺口。

自非:如果不是。

亭午:正午。

夜分:半夜。

曦月:日月。

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襄陵:水漫上山陵。

襄,冲上、漫上。

陵,山陵。

沿溯阻绝: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

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江陵:古城名,在今湖北荆州。

奔:这里指飞奔的马。

不以疾:没有那么快。

素湍: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

湍,急流。

回清:回旋的清波。

初二语文八年级文言文知识点整理

初二语文八年级文言文知识点整理

初二语文八年级文言文知识点整理当你真正想完成一件事时,根本不会在意别人是否看到。

备考漫漫长路.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二语文八年级文言文知识点整理,希望大家喜欢!初二语文八年级文言文知识点整理一一、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解说1.《晏子使楚》选自《晏子春秋杂下》。

《晏子春秋》是后人搜集齐国大夫晏婴的言行编辑而成。

晏子,名婴,字平仲,春秋后期著名的政治家,以有政治远见、外交才能和作风朴素闻名诸侯。

这则故事通过晏子出使楚国,挫败楚王诬齐人为盗的故事,表现了晏子的机智善辩和对祖国的热爱。

2.《人琴俱亡》选自《世说新语伤逝》,作者刘义庆,彭城人,南朝宋文学家。

这则故事写了王子猷对弟弟子敬独特的悼念方式,表现了他对弟弟深厚的情谊。

出自《世说新语》的成语有望梅止渴、口若悬河、一往情深、别无长物、新亭对泣等。

3.《小石潭记》选自《全唐文》,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人,著名文学家,世称“柳河东”,“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柳河东集》。

本文生动地描写了小石潭环境的幽美和静谧,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的孤凄之情。

4.《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东坡志林》,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

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

本文把作者的思想感情与美妙的月色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宁静清滢、离尘脱俗的美好意境,表达了作者在贬谪中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5.《治水必躬亲》选自《履园丛话水学》,作者钱泳,清代江苏金匮人。

工诗,善书画,著有《履园丛话》、《履园谭诗》等。

本文论述躬亲是治水的必要条件,强调亲自登山涉水察看水情的重要性,通过正反对比深刻地指出治水利和义的关系。

二、通假字1.荡胸生曾云 (曾通层)2.缚者曷为者也 (曷通何,什么)3.人非所与熙也 (熙通嬉,开玩笑)三、一词多义1.坐①口技人坐屏障中 (坐在)②满坐寂然 (通“座”,座位)③何坐?曰:坐盗。

(犯罪)2.都①何以都不闻消息 (总,竟)②都不哭 (全、都)3.乐①心乐之 (以…为乐)②似与游者相乐 (逗乐)4.清①水尤清冽 (清澈)②以其境过清 (凄清)5.曰①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说)②曰恕己,曰奉壹《小石潭记》 (叫做)6.从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自、由)②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跟从,跟随)7.闻①闻水声《小石潭记》 (听说)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听到的)8.道①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正确的方法)②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说)③伐竹取道《小石潭记》 (道路)9.见①明灭可见《小石潭记》 (看见)②才美不外见《马说》 (通“现”,显现)10.许①潭中鱼可百许头 (上下、左右,表估计)②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五柳先生传》 (处所)11.可①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 (大约)②明灭可见《小石潭记》 (可以)12.居①不可久居《小石潭记》 (停留)②居庙堂之高而忧其民《岳阳楼记》 (处在)四、古今异义1.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富贵不能淫》翻译及解析重点知识点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富贵不能淫》翻译及解析重点知识点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富贵不能淫》翻译及解析重点知识点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rǔ)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文: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静下来战争平息,天下就太平。

”孟子说:“这哪里算是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给以训导;女子出嫁时,母亲给以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的丈夫的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丈夫的意愿!’把顺从作为常法,这是妇女遵循的规则。

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

能实现自己的志向时,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能实现自己的志向时,就独自行走自己的道路。

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

”注释1.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诚:真正,确实。

大丈夫: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

2.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是:这,这个。

焉:怎么,哪里。

3.丈夫之冠也,冠:行冠礼,名词作动词。

4.父命之:命:教导、训诲。

5.戒之曰:戒:告诫。

必敬必戒;戒:谨慎,必:一定。

6. 往之女(rǔ)家,之:到,女:同“汝”,你。

7.无违夫子!夫子:丈夫8.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广居:喻“仁”,正位:喻“礼”,大道:喻“义”。

9.居.天下之广居.:第一个“居”:居住,动词。

第二个“居”居所,住宅,名词。

10. 与民由之,★由:遵从。

1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初二语文文言文要点

初二语文文言文要点

一、与朱元思书知识要点:1、通假字蝉则千转不穷。

转:通“啭”,鸟鸣声窥谷忘反。

反:通“返”,返回2、词类活用负势竞上。

竞:动词作副词,争着;上:名词作动词,向上任意东西。

东西:名词作动词,往东往西猛浪若奔。

奔:动词作名词,奔跑的马互相轩邈。

轩邈:形容词作动词,向高处,向远处横柯上蔽。

上:名词作副词,在上面烽烟俱净。

静:形容词作动词,消散,散静3、古今异义一百许里。

许,古义:附在整数之后,表示大约的数量。

今义:应允,或者,可能鸢飞戾天者戾,古义:至,到达。

今义:罪过,乖张4、一词多义绝天下独绝形容词,绝妙猿则百叫无绝动词,断,停绝巘多生怪柏形容词,姿态怪异的百一百许里数词,确数猿则百叫无绝数词,很多自自富阳至桐庐介词,从,由自非亭午夜分连词,如果上负势竞上动词,向上横柯上蔽副词,在上面直直视无碍副词,一直,直接争高直指形容词,笔直5、特殊句式省略句:(高山)互相轩邈。

省略主语(我的小船)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省略主语急湍甚(于)箭。

省略介词二、五柳先生传知识要点1、词类活用亦不详其姓字。

详:形容词作动词,详细地知道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亲旧:形容词作名词,亲戚朋友街觞赋诗,以乐其志。

乐:形容词使动用法,使……乐2、古今异义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造,古义:往,到。

今义:创造,制造等。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赞,古义:专辑结尾处评论性文字。

今义:赞美,夸赞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或,古义:有时,有人。

今义:或者,连词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以为,古义:以之为,把它作为。

今义:认为3、一词多义许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名词,处所,地方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名词,表示大约的数量,左右杂然相许动词,赞同旧亲旧知其如此名词,旧友,老朋友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副词,从前,过去期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期望,希望期在日中,日中不至约定,约会如亲旧知其如此像箪瓢屡空,宴如也……的样子好好读书,不求甚解动词,喜好,爱好秦氏有好女形容词,形容貌美以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介词,把忘怀得失,以此自忠介词,凭借之或置酒而招之代词,他葛天氏之民欤?助词,的其言兹若人之俦乎?结构助词,不译其亲旧知其如此代词,他其言兹若人之俦乎?反问,表示揣测亦不详其姓字代词,他的或或置酒而招之副词,有时或命巾车,或棹孤舟如果,表假设连词于不戚戚于贫贱,不…于…在被动句中引出动作的主动者,相当于“被”“为”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介词,表示比较,相当于“过”4、特殊句式判断句: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倒装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文学常识】作者是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

【重点字词】1. 略无阙处:“阙”同“缺”,空隙、缺口。

2.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不是。

亭午,正午。

夜分,半夜。

3. 不见曦月: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4. 至于夏水襄陵:襄,升到高处。

陵,山陵。

5. 沿溯阻绝: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6. 虽乘奔御风:奔,这里指飞奔的马。

7. 不以疾也:疾,快。

8. 则素湍绿潭:素湍,白色的急流。

9. 回清倒影:回清,回旋的清波。

10. 绝巘多生怪柏:绝巘,极高的山峰。

11. 飞漱其间:飞漱,飞速地往下冲荡。

12. 清荣峻茂:清,水清。

荣,茂盛。

峻,山高。

茂,草盛。

13. 良多趣味:良,甚,很。

14. 每至晴初霜旦:晴初,天刚放晴。

霜旦,下霜的早晨。

15. 林寒涧肃:肃,肃杀,凄寒。

16. 属引凄异:属,连接。

引,延长。

凄异,凄惨悲凉。

17. 空谷传响:响,回声。

18. 哀转久绝:绝,消失。

【句子翻译】1.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在三峡七百里当中,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

2.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重重叠叠的岩峰像屏障一样,遮住了天空和太阳。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3.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两岸的山陵,上行和下行的航路都被阻断了。

4.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5.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在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中有回旋的清波,绿色的潭水中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6.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山峰之间有悬泉瀑布飞速地往下冲荡。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有很多趣味。

7.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每逢天刚放晴的日子或者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常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连续不断,非常凄惨悲凉,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文言文初二知识点归纳总结

文言文初二知识点归纳总结

文言文初二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文字表达
1. 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一种写作体裁,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2. 文言文的文字表达以古代汉语为基础,使用古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进行书写。

二、文言文语法
1. 文言文使用古代汉语的语法和句式,例如:“夫……,夫……”之类的句式。

2. 文言文的动词词态较为丰富,包括“之、乎、余、吾”等词。

三、文言文的阅读理解
1. 阅读文言文需要有较高的文字词句理解能力,能够理解古代汉语的表达含义。

2. 阅读文言文要能够理解古代汉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 阅读文言文要能够理解古代汉语的行文特点和文学风格。

四、文言文的应用
1. 文言文在古代是广泛使用的书面语言,涉及政治、文学、哲学、历史等领域。

2. 文言文在今天仍然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如文言诗歌、经典文学等领域。

五、文言文的学习
1. 学习文言文需要对古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2. 学习文言文需要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古代汉语的意思和表达方式。

3. 学习文言文需要有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能够用古代汉语进行书写和表达。

初二文言文必考知识点归纳

初二文言文必考知识点归纳

初二文言文必考知识点归纳初二文言文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文言文的阅读能力,还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文言文的深层含义和文化背景。

以下是初二文言文必考知识点的归纳:1. 文言文阅读能力:学生需要能够流畅地阅读文言文,理解其基本含义,包括生僻字词的解释、句子结构的分析等。

2. 文言文词汇:掌握文言文中的常用词汇和成语,了解其在现代汉语中的变化和应用。

3. 文言文句式结构:熟悉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结构,如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等,并能够正确地翻译成现代汉语。

4. 文言文修辞手法:了解并掌握文言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并能够识别和分析这些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5. 文言文文化背景:了解文言文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背景,包括作者的生平、作品的时代背景、文中所反映的社会现象等。

6. 文言文思想内容:深入理解文言文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包括作者的观点、情感态度以及文中所蕴含的哲理。

7. 文言文写作特点:掌握文言文的写作特点,如简练、含蓄、典雅等,并能够模仿文言文的风格进行写作练习。

8. 文言文翻译技巧:学习并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技巧,如直译、意译等,能够将文言文翻译成流畅的现代汉语。

9. 文言文鉴赏能力:培养对文言文的鉴赏能力,能够欣赏文言文的文学价值和艺术魅力。

10. 文言文综合运用:将所学的文言文知识综合运用到阅读理解、写作、口语表达等各个方面。

结尾:通过系统的学习和练习,初二学生不仅能够提高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能力,还能够深入领略古代文学的魅力,增强自身的文化素养。

希望以上的知识点归纳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言文,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语文八年级文言文知识点整理当你真正想完成一件事时,根本不会在意别人是否看到。

备考漫漫长路.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二语文八年级文言文知识点整理,希望大家喜欢!初二语文八年级文言文知识点整理一一、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解说1.《晏子使楚》选自《晏子春秋杂下》。

《晏子春秋》是后人搜集齐国大夫晏婴的言行编辑而成。

晏子,名婴,字平仲,春秋后期著名的政治家,以有政治远见、外交才能和作风朴素闻名诸侯。

这则故事通过晏子出使楚国,挫败楚王诬齐人为盗的故事,表现了晏子的机智善辩和对祖国的热爱。

2.《人琴俱亡》选自《世说新语伤逝》,作者刘义庆,彭城人,南朝宋文学家。

这则故事写了王子猷对弟弟子敬独特的悼念方式,表现了他对弟弟深厚的情谊。

出自《世说新语》的成语有望梅止渴、口若悬河、一往情深、别无长物、新亭对泣等。

3.《小石潭记》选自《全唐文》,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人,著名文学家,世称“柳河东”,“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柳河东集》。

本文生动地描写了小石潭环境的幽美和静谧,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的孤凄之情。

4.《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东坡志林》,作者苏轼,字子瞻,1/ 17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

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

本文把作者的思想感情与美妙的月色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宁静清滢、离尘脱俗的美好意境,表达了作者在贬谪中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5.《治水必躬亲》选自《履园丛话水学》,作者钱泳,清代江苏金匮人。

工诗,善书画,著有《履园丛话》、《履园谭诗》等。

本文论述躬亲是治水的必要条件,强调亲自登山涉水察看水情的重要性,通过正反对比深刻地指出治水利和义的关系。

二、通假字1.荡胸生曾云(曾通层)2.缚者曷为者也(曷通何,什么)3.人非所与熙也(熙通嬉,开玩笑)三、一词多义1.坐①口技人坐屏障中(坐在)②满坐寂然(通“座”,座位)③何坐?曰:坐盗。

(犯罪)2.都①何以都不闻消息(总,竟)②都不哭(全、都)3.乐①心乐之(以…为乐)②似与游者相乐(逗乐)4.清①水尤清冽(清澈)2/ 17②以其境过清(凄清)5.曰①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说)②曰恕己,曰奉壹《小石潭记》(叫做)6.从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自、由)②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跟从,跟随)7.闻①闻水声《小石潭记》(听说)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听到的)8.道①策之不以其道《马说》(正确的方法)②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说)③伐竹取道《小石潭记》(道路)9.见①明灭可见《小石潭记》(看见)②才美不外见《马说》(通“现”,显现)10.许①潭中鱼可百许头(上下、左右,表估计)②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五柳先生传》(处所)11.可①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大约)②明灭可见《小石潭记》(可以)12.居①不可久居《小石潭记》(停留)②居庙堂之高而忧其民《岳阳楼记》(处在)四、古今异义1.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3/ 17(其实,古义:它们的果实今义: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2.左右对曰(左右,古义:侍臣、近臣今义:表方位或方向)3.因恸绝良久(因,古义:于是今义:因为)4.语时了不悲(了,古义:完全今义:语气助词)5.泥于掌故(泥,古义:拘泥今义:泥土)6.泥于掌故(掌故,古义:指古代典章、制度今义:历史上的人物事迹、制度沿革等)7.盖地有高低(盖,古义:连词,表原因。

今义:遮盖或遮盖的东西)8.非咨询不穷其致(穷,古义:追究今义:①生活困难②穷尽)9.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举,古义:完成、成功今义:举起、举动等)10.是以比得躬历山川(躬,古义:亲自今义:弯腰)11.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尝,古义:曾经今义:尝试)1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古义:只是今义:但是,表转折)13.月色入户(户,古义:门、窗今义:人家、住户)五、词类活用1.子敬素好琴(琴:名词用作动词,弹琴)4/ 172.心乐之(乐: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乐)3.凄神寒骨(凄: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凄清)(寒: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寒冷)4.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名词作状语,向西)5.潭西南而望(西南:名词作状语,向西南)6.斗折蛇行(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那样)(蛇:名词作状语,像蛇爬行那样)7.犬牙差互(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8.皆若空游无所依(空:名词作状语,在空中)初二语文八年级文言文知识点整理二陋室铭1.统领全篇并点明主旨的句子(词语)是:惟吾德馨(德馨)。

2.文章的前四句,既是形象的比喻,又是事物的类比,表面陋室也具有“名”、“灵”的性质。

3.文章的点题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文章是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方面表明陋室的景色之雅、交往之雅、情趣之雅,见“惟吾德馨”,而明“陋室不陋”的。

5.写陋室环境,突出景色之雅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由此可知其环境特点是:恬静雅致。

5/ 176.写室中人,突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由此可知室主人也是一位鸿儒。

用一成语概括室中情景:谈笑风生。

7.写室中事,突出情趣之雅的语句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从前两句正面实写的句子可知室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致;从后两句反面虚写可知室主人不受世俗羁绊之情。

8.以古代名贤自况的语句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运用类比的目的是:表明室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与抱负,进一步突出“德馨”。

9.全文画龙点睛的句子是:孔子云:“何陋之有?”引用孔子的话有以君子自居之意,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

”10.本文通过描写陋室,表达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11.《陋室铭》和《爱莲说》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

本文以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比喻陋室,引出主旨。

“德馨”立意贯穿全篇。

12.写出文中的骈句,散句。

骈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6/ 17散句:孔子云:“何陋之有?”13.“仙”和“龙”比喻品德高尚的人,能概括出全文大意的词语是:德馨。

14.本文写陋室,却没有一个表现“陋”字,请用四个字概括本文的意思:陋室不陋。

迁移拓展1.本文中含有“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的意思,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为什么?同意。

品德高尚者追求的不是物质条件的.好坏,而是精神世界的纯洁与充实。

他们鄙弃功名利禄,不趋炎附势,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保持着坚贞的操守,所以身居陋室而不觉其陋。

2.作者做此铭主要表明自己的抱负和情操,也流露出讽刺现实的意味。

你能看出当时的现实是怎样的吗?官僚士大夫阶层思想庸俗、颓废,居豪宅,寻欢乐。

3.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从本文表达的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来看,作者的思想是积极的;从他独善其身,避而不和庸俗的官僚往来,使自己与污浊的社会隔离开来等做法来看,又是消极的。

(也可有自己的看法)初二语文八年级文言文知识点整理三《爱莲说》7/ 17基础知识1文学常识本文选自《周元公集》。

作者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

元公是周敦颐的谥号。

2文言词语u常规词语【蕃(fán)】多。

仅。

大规模。

我。

沾染。

洗涤。

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美丽而不端庄。

立。

【亵(xiè)玩】玩弄。

亵,亲近而不庄重。

认为。

隐居的人。

品德高尚的人。

少。

应当。

多。

u词类活用生枝蔓。

长枝节。

耸立的样子。

1阅读探究1.在第一段中,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莲的可爱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意在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操?从环境习性、体态香气、清高气质等方面,表达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操。

2.“陶后鲜有闻”中的“陶”指谁?文中的“鲜”与哪个词语构成反义词?指陶渊明。

文中与“鲜”构成反义词的是:众(蕃)。

3.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这种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格?鄙弃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风,洁身自好,保持坚贞的气8/ 17节和高尚的品德。

6.“予独爱莲”中的“独”表现了作者什么态度?遗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

7.“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表现了莲花什么特点?庄重、高雅(清高)。

8.作者把莲和牡丹对举,其用意是什么?批判贪图名利、追求富贵的世风,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品格。

9.作者不愿隐逸,也不贪图富贵,他追求什么?在污浊的世间,坚贞不渝的保持自己的操守。

10.作者以莲自况,表现了他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委婉地批判了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

11.文中的莲花的象征意义是什么?不追求名利,在污浊的环境中,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的高尚品德的君子。

12.作者写莲表白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写菊表白自己不愿隐逸的生活态度,写牡丹表白自己对追逐名利世风鄙弃的生活态度。

13.“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慨叹品德高尚的君子太少,含蓄地表明追逐名利、趋炎附势的人太多。

14.怎样理解作者在文尾的慨叹?9/ 17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既不想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向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15.用原文语句回答。

1)莲象征什么?君子的美好品德。

2)文中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随俗浮沉,又庄重、质朴,不孤高自许、哗众取宠(或表现莲的高洁,概括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高贵品德和坚贞操守)的名句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高度概括莲高贵品质的句子(点明中心的主旨句)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4)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或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因而美名远扬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5)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的句子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6)“世人甚爱牡丹”,这是因为牡丹是:牡丹,花之富贵者也;“予独爱莲”的根本原因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16.请在文中找出一句骈句。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0/ 1717.衬托分正衬和反衬两种。

本文用菊花和牡丹来衬托莲,其中菊花属于正衬,牡丹属于反衬。

迁移拓展1.细细考虑,“菊之爱”可以有两重含义:①做一个避世的隐士;②像陶渊明那样保持独立的人格。

你赞成哪一种说法?谈谈看法。

(自圆其说既可。

)如:赞成两重都有道理。

作者意思是:避世者不染世尘之埃固然可喜;而入世者“出淤泥而不染”境界更高。

2.鲁迅有诗:“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

好问濂溪称净植,英随残叶坠寒塘。

”这首诗称颂的是哪一种花?莲花。

3.喜欢哪一种花是人的志趣的表现。

你喜爱哪一种花?说明喜爱的原因(包含骈句)。

梅花。

它顶风冒雪,“凌寒独自开”。

(傲雪盛开人皆颂,迎寒绽放世堪扬。

)蒲公英花。

花朵虽小,却遍布各地,有极强的生命力。

(花小能怡情,叶瘦能医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