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的困惑
新课改下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新课改下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 创设情境: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实地考察,亲身体验,激发学生对于文本内容的兴趣。
2. 引入多媒体资源: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如电子课本、网络课件等,给学生呈现生动有趣的学习内容。
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3. 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教师在课堂中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如口头评价、书面评价、小组评价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1. 强调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本技能之一。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表达能力,同时提供丰富的阅读素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提倡交流和合作:新课改要求语文教学注重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的培养。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解决问题等活动,通过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注重写作能力的培养: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各种写作实践,如日记、作文、小说创作等,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师可以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指导和反馈,帮助他们提高写作水平。
三、注重思维方式的培养1. 强化思维训练: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一些思维激活和训练,如逻辑推理、问题解决、批判性思维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2. 引导学生学会提问: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学会提问,让他们能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他们的自主学习。
3. 激发批判思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通过教授阅读、辩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精神。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需要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以及注重思维方式的培养等方面入手。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问题思考与对策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问题思考与对策
李 战 防
( 南省原 阳县实验初 中 河 南 新 乡 4 30 ) 河 5 5 0
中图 分 类 号 : 3 文 献 标 识 码 : G6 33 A
一
育, 本人提以下对策 : ( )推进 新课改要转变 教育观念 一~坚持以科 学发展观为指 一 、
导
、
语 文课 改 教 学 中 新 出 现 的 几 个 误 区
长 期以来 , 教师 的课 堂教学知识 的了解 与理解 , 教 而对创造性思维能 力 的培养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或注意。 新课 程实施后 , 课堂教学逐渐冲 破了传统 的束缚 , 变得生动活泼 , 但是 , 一系列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
( )穿 新 鞋 , 老 路 一 、 走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在关注教学 结果的同时 ,更要关注学生 的 情感 、 态度 、 价值观 。但我们教师往往 只关注知识 的传 授 、 考试的分 数. 而忽略了对学生 的情感 、 态度 、 价值 观的引导 、 培养和塑造 。出现 这种情况 , 固然与我们教师 的理念没 有及 时的转变有关 。以往 , 这 我 们 更看重的是教育主管部门 、 学校 、 社会对教 师的评 价机 制 、 标准 、 方 式, 仍然是以考试分数 中考试成绩 为标准 , 样新 课程的实施不可避 这 免的出现“ 穿新鞋 、 走老路 ” 的情况 。 系。 在新课程教学中 , 要重视教师 所在学校初中生在心理、 智力、 体能 ( )教师主导作用过 于弱化 二 、 等方面 的发展 潜力 , 针对其思想活动 的多变性 、 塑性特点 , 尊重 可 在 常 采取启发式 、 探究式等方 当今 . 教育教学都要求做 到“ 教师 引导 , 学生是主体” 。因此 , 有人 学生个 眭差 异和对 其 日 生活关切的同时 , 认 为: 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得越少越好 , 甚至用具体 多少分钟作标准衡 式 , 帮助他 们形 成乐观的态度 ,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 人生观 , 让学生能 量 一节课的质量 , 更有人戏 言, 教师 不讲就 是最高的境界 。新课程强 做到可持续发 展。 调学生的 自主学 习, 并不否定教师讲授 的重要作 用 , 初中语文教学 在 2 在教育科学这中坚持创新性原 则 、 过程中 , 对于脱离学生生活经验 的理论 知识 , 能全部让他们 自己 不可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 是国家兴旺发达 的持久动力。 勇于教育 去思考 、 讨论或者搜集资料 , 否则将浪 费学 生大量 的时间和精力 。在 创新 是时代发展对 我国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是我 国培养具有创新精 这种情况下 。 教师恰 当的讲授 、 生活的举例 , 会在启发学生的 同时 , 神和创新能力的社 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迎接未来挑战的基 就 带来事半功倍 的好效果 。 所以 , 师的讲授和学生 的思考不能割裂开 本要求 . 教 也是新课改应遵循的原 则。 因此我们的教学不能停留在书本 来. 二者必须有机结合 。教师用讲授引 导学生思 考 , 并归纳总结思考 和课堂 上, 我们 的教师要改革并构建新的教学思维模 式 , 做到与时俱 的结果 ; 学生的思考 应该体 验教师讲授 的内容 , 促进 师生的互 动 , 促 进。可以这么说。没有创新 的教育思想 , 就无法创造中国社会发展的 未来 。这就要 求教 师在教 学中必须坚持 创新性原 则 , 必须解放思想 , 进情感的升华。 打破常规 、 树立平等 、 尊重个 『的教育观 , 生 引导学生形成独立思考 , 大 ( 、 三) 综合探 究课 可上可不上 在初中语文教材的每个单元后均 有探 究课 。对综合探究课多数 胆质疑 的自信 的心理品质 。 教师并不十人发 重视 ,仅在课堂把 有关的知识简单地提一提 、议一 新课改给我们带来全新的感受 , 也带给学生全新的感受。用发展 议、 交待一 、 两个简单 的结论 。 不知, 殊 综合探究课是希望通过探究过 的眼光看 , 学生将 是最 大的受益者 , 他们 不再是无奈 的学习 , 不再 感 不再 无望成 功 , 们也就 成了真正的“ 生” 他 学 程让学生了解和体会探究过程 ,把握探究方 法 , 养协 作精神和能 受知识与生活互不相关 , 培 成 为掌握 生存 知识和技 能 , 学会与入和 谐相 处 , 索生命 的价 值 探 力。 综合探究课是新课程 理念的重要体现 , 要贯彻新课程 的理念就必 和有意义 的人 。 在新理论指 导下的课程改革 , 为我 国基础教育迎 必将 须高度重视并搞 好综合探究活动 。 二 、 中 语 文教 学 推进 新 课 改 对 策 初 来一个明媚 的春天 , 我们每位基础教 育工作 者 , 别是初 中语 文教师 特 面临着新课 改存在种种困难和问题 , 我们在初 中语 文教 学中 , 如 都应认真研究 、 实践新课程 , 并在 实践中不断地推 动新课 程的变革和 伺冲破传统应试教育的模式 , 以全新的教育理念 为指 导 , 握新课改 发展 , 把 为全面推进 素质教 育 , 为实现 中华 民族 伟大复兴尽 一份 自己的 的重点 , 突破新课 的难点 , 新课改 中容 易产 生的误区 , 克服 积极全 面 神圣职责 1 地推进以学生发展为本 ,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 力为目的的素质教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创新研究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创新研究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育领域也在不断改革和创新。
新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体制的一次重大改革,旨在推动学校教育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
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一部分,初中语文教学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新课改的背景出发,探讨初中语文教学的创新研究。
一、新课改的背景二、新课改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影响1.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新课改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情感的培养。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快乐和成就感。
2.强调跨学科整合新课改倡导跨学科整合的教学模式,要求不同学科之间进行有机结合,实现知识的交叉传递和综合运用。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与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进行整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3.鼓励多元评价新课改倡导多元评价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作业、考试、口头表达、小组合作等,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展现自己的能力和潜力。
1.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来源。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通过多样化的阅读材料和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注重学生的写作训练3.发展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4.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情感体验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支撑。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应该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艺术欣赏能力。
通过文学作品的赏析、情感交流的启发、文学创作的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品味和审美能力。
四、初中语文教学创新研究的策略和方法1.整合资源,打造优质课程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需要整合各种教育资源,打造优质课程。
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课前准备
万事开头难,若想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就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同样,若想让一节课取得预期的效果也应提前做好准备。
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进行备课,提前模拟课堂上可能出现的一些状况以做到“有备无患”,同时向学生发放导学案,要求学生根据导学案进行预习,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个初步了解,以便在课堂上取得更好的听课效果。
二、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应注意采用适当的方法。
首先,做一个巧妙的导入,可以用一个小小的故事来介绍课文的作者,也可以通过近期比较热点的内容引出课本内容,当然也可开门见山,直接介绍所学内容。
其次,注意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乐于动脑的习惯,交给学生书本知识的同时也要交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自学能力。
再次,营造一个良好的、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以此来强化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热情,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三、课后巩固
课后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是必须的,但并不提倡“题海战术”。
作业的目的在于巩固,在于查缺补漏,而不是为了作业而作业。
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作业难度和作业量,在学生进行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得到相应锻炼并且有所收获。
另外,语文向来是极具魅力的,对于初中生来说,课本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其心理需求,不能满足其对文学的渴望。
教师一方面应大力提倡学生多看课外书,从各个方面学习语文知识,获得文学技能;另一方面也可以给学生找一些有意思的历史事件或名家趣事等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的渴望。
语文新课改中的困惑
语文新课改中的困惑语文新课改中的困惑语文新课改中的困惑新课程改革大势所趋,2004年9月终于不容商量的来到我们的面前。
我们县小学、初中的起始年级轰轰闹闹的拉开了课程改革的帷幕。
不再停留,不再观望,不再犹抱琵琶,不再楼外楼,不在山外山,人人都实实在在的参与,人人都真真切切感受。
我也一样,举着语文的大旗,走在全县课改的最前沿。
参与,摸索,一路跌跌撞撞,走过了将近一年的语文课改路程。
自然经验也有,困惑也有。
困惑一:合作互动存困惑以我的经验来看,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绝大部分归于学生在自主状态下的认真阅读与深思熟虑、灵活模仿。
古人云:深思熟虑子自知。
这是有道理的。
我不是否认合作互动的必要性。
我以为,合作互动是要以学生的阅读深思为前提的。
忘了这一点,我们的合作只是一种不必要的形式而已。
但我们的老师常常忘了这至要的一点,往往草率的早早的来分组讨论互动,成效并不如人意。
合作学习的另一个误区,就是常被搞成“在一起”学习。
每一个人在同一个问题之下,做了准备没有,有没有自己的独立的思考和见解,这是合作的基本前提。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合作中比较、争辩、求同存异,各得其所。
这样才能体现共同参与、互动互助、共同提高的原则。
困惑二:大班教学存困惑我所任教的班级59人。
大大超过了规定的不高于44人的最高限数。
不到48平米的教室(按新教室的标准要63平米)显得座位拥挤、人声糟杂,空气沉闷,人气窒息。
组织教学耗时耗力,生源的参差不齐,因材施教、后进生转化都困难重重。
合作探究更是举步维艰。
看着一些观摩教学片子里的一个班30人不到的场面,我羡慕死了。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班级模式啊。
想想这样的教学班级,课改的步伐会受到多大的制约啊。
困惑三:课外阅读存困惑根据语文新课标的目标,七-九年级学生“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
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谈对当前初中语文教学新课改的反思
少甚 至 没有 。尽 管教 育专 家 一再 呼 吁要 把语 文 课 获益 ,从 而得 到真正 意义 上 的提高 。
堂还 给 学 生 ,但是 这 并不 意 味着 教 师在 课 堂上 不 需要 发 挥特 有 的 引导作 用 , 不需 要 去讲 解 。在 课 堂上 ,更 需要 教师 的精彩 点拨 ,教 师 的优 美 语言 , 精辟 论 述 ,发 人深 省 的分 析 ,都 能激 发 学 生的 学
( )多写 三
新课 程标 准 中明确指 出:“ 在学 习和 生活 中 能
第 三 ,合 作学 习 被用 得 过滥 。有 的教师 在 课 正确 、熟练 、有 效地运 用祖 国的语言 文字 。 ”新课
师 ,角 色 必须 转 换 ,不 能漠 视 学生 在学 习 中 的主 堂 上不 管 问题 是否 合 适 ,都 让学 生进 行 讨 论 ,合 标具 体要 求学 生 “ 5分钟 能写 6 0 左右 的文 章, 4 0字
线 的教 师,感 触 良多 。
一
组 间游 走 小 组合 作 学 习结 束后 , 教师 听取 各 组
一
定量 的古 代 诗文 会让 他们 收 益 终身 。在背 诵 的
有 些教 师 认 为新 课 改就 是 的 汇报 ; 汇报 完 毕 ,课堂 教 学活 动 便宣 告 结束 。 将 课 堂放 给 学生 ,让 学生 去 自由讨 这 样的 合作 学 习事 实 上只 是 一种 形 式 ,缺 乏教 师 论 、发挥 , 自己少 讲或 不讲 指 导 的学 习 ,其效 果 肯定 不 好 。在 小组 合 作学 习
任意 发 挥 ,有 的甚 至脱 离 文 本主 旨。结 果 是 ,教 学 生思 维和 思想 有 帮 助 的话题 共 同探 究 ,这 样 , 才能 不 断地 提 高 自己 。新课 改 更注 重 学 生 的个性 人和 事 ,还 学 生 以写作 的主 体 地位 。只 有 当你 的 师上 了课 以后 ,学生 在语 文 课 堂上 获得 的 知识 很 在 合作 学 习 中才 能既 使 自己有收 获 ,又 能使 别 人 化表 达 ,也 就 是写 学生 想 写 的东 西 ,写 生活 中 的
谈谈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学
课 改 探 微
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
■ 朱 腊清
当前 ,新课程改革的发展 已经进入了一个新 的 阶段 ,初中语文教学工作 在新课程背景下得到 了长 足发展 。 积极融入这场教学改革的洪流之 中, 立足于 自身的工作 实际进行创新 ,成为广大语文教学工作 者 的 目标 。初 中语 文 教 师应 当对 新 课 程 背 景下 初 中 语文教学工作 的发展 趋势进行全面深入的 了解 , 并 按 照课程改革要 求不断优化和改进 自身教学工作 , 全面有效促进教学成效的提高 。
一
方面的资源 , 有效应用于教学工作中。 ( 3 )积极参加教学研讨。教师不仅要参加科研 组、 学校组织 的教研活动 , 还要积极参加上级教育主 管部 门组织的教育活动 ,在教研活动 中感悟他人 的 成功经验 ,并将其 消化吸收并应用 于 自己的教学工 作中 , 提高语文教学能力。 2 . 深 化 教学 改 革 , 充 分 优 化语 文教 学 过 程 。教 学 改革是教学成效提升 的核心动力 ,初 中语文教师要 新课 程 背 景 下初 中语 文 教 学 的 发展 趋 势 着眼于教学改革工作 , 对教学过程进行全 面的优化 , 1 . 学生 的 主体 地 位 得 到进 一 步尊 重 进 一 步 优 化语 文教 学 过 程 。 体现 学生 的主体地位 是新课 程改革 的重 要要 ( 1 ) 注重改进教学模式 , 体现学生 的主体地位 。 求, 也是各种改革成果 的核心理念 , 学生不再是被动 体现学生 的主体地 位是新课 程改 革提 出的基本 要 接受知识的容器 ,而是语 文教学 中主动参 与的重要 求 ,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再将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 角色 , 学生需要依靠 自己的努力来 实现学习 目标 , 教 的对象 , 而是要努力为他们创设载体 , 引导学生 自主 师 在 教 学 中充 当引 路 人 。 开展学习 。许 多教师采用了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成效 2 . 教 学 现代 化 趋 势 得 到进 一 步体 现 较为 明显 , 按 照 班 级 生 数将 学 生 分 为 多个 学 习小 组 , 随着教学投入的不断增加 ,现代化教学手段 已 将教学活动从 学生个体转变为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 经走进初中语文教学课堂 , 其 中多媒体是主要代 表。 在教学 中给予必要 的指点引导 ,侧重于在重难点方 多媒体手段 的加入让初中语文教学工作迈入信息化 面对 学 生 开 展 思维 方 式 的点 拨 ,基 本 型 学 习 内容 全 的轨道 , 海量的教学信息能够形象展示在课堂之中 , 部交 给 学 生 自己来 完 成 , 学 生 可 以通 过独 立 思 考 、 相 为教学成效 的提升发挥促进作用 。 互交流 的方式寻找 问题的答案。 在这一过程中 , 教师 3 . 教 学 差 异化 原 则 得 到进 一 步 落 实 要充分发挥 自己的启发引导作用 ,并与学生 自主学 新课程改革 中, 教学工作应当面向全体学生 , 兼 习 、 合作 交流有机结合 , 既要让学生充分开展学习交 顾每一位学生 的差异性 ,让每一位学生都 能够得到 流 ,对学生无 法解决 的难点方面也要给予必要的指 充分长足发展 。教师所进行 的分类教学有效适应 了 点 , 通 过 师生 互 动 的 方 式共 同完 成 教 学 目标 。 学生的发展差异 ,并为他们 的整体发展创造 了良好 ( 2 ) 注重兼顾学生差异 , 促进整体成效提升。对 的条件。 于学 生 存 在 的 学 习差 异 ,教 师 一定 要 通 过 差 异 性 的 4 . 教 学 立体 性 框 架 得 到进 一 步 构 建 教学 目标要求及相应 的教学方式来满足学生的发展 现代初 中语文 教学工 作不仅 局 限于 课堂4 5 分 差异要求 , 从整体上提高教学成效。 在教学 目标的设 钟, 还 向课前课后有效延伸 : 在课前进行有效 的针对 计 上 , 教 师要 着 眼 于 优 秀生 、 中 等生 和学 困生 的 实 际 性 预 习 ,在 课 后 通 过 生 动 丰富 的课 外 活 动来 延 长 课 情况 , 分别给予相应难度的教学 目标 , 并在教学 目标 堂教学环节 , 巩固和深化学生的语文学 习成效 , 促进 的引导下组织教学活动 , 不仅包括课堂教学提 问, 还 教学成效提升。 包括语文练习 、 语文考试等 。通过这样的方式 , 全体 二、 当前 初 中语 文教 师 顺 应 教 学 改 革 的建 议 学生在整个语 文教学活动 中全部动起来 ,得到最大 新时期 的初 中语文教 师必须有效适应教学改革 化发 展 。 要求并强化 自主创新 ,将先进 的教学改革成果经验 ( 3 ) 注重 电教手段运用 , 丰富语文教学过程 。将 和 自身的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 使它山之石为 己所 用 , 电教手段作用发挥 出来 ,是提高初 中语文教学成效 创造性地设计和组织语文教学活动 。 的重 要 措 施 。 教 师在 教 学 中可 以 运 用 电教 手 段 补 充 1 . 强化 自身学习 , 努力成为研究型的教师。 初 中 信息 , 尤其是在一些学生缺乏感知 的内容教学 中 , 电 语 文 教 师 面对 E t 新 月 异 的 教学 改 革 形 势 ,不能 坐 井 教手段 的运用能够较好地发挥补充 的作用 ,通过生 精美 的图片 、 翔实 的数 据 , 让学生 对课文 观天 , 而要开放眼界 , 及时补充知识 , 完善 自己的知 动的视频 、 识结构 , 进一步提高教学驾驭能力。 的理解从单纯 的文字转变到 丰富的视 频信息之 中 , ( 1 ) 认真学习教学刊物 。 初 中语文教师要广 泛涉 以这样 的信息补充构建起立体化的教学 内容 ,让学 猎各种教学 刊物 , 从 中学 习与语文教学有关的经验 , 生更加深刻直观地领悟 ,有助于加深对教材 内容 的 研究教学工作 的规律与特点 ,吸取他人的成功经验 理解 。 提高 自身的业务能力 。 综上所述 , 在 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 , 广大教 ( 2 ) 经常浏览教学 网站 。随着网络 的普及 , 各种 师应 当深入研究深刻领悟新课程改革的趋势 ,并结 教学网站能够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更多的参考 与 合教学工作实际 , 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 , 提高教学成 建议 , 教师在工作之余要浏览初中语文教学 网站 , 进 效 。 步拓宽 自己的教学思路 ,并从 中搜集习题课件等 ( 作 者 单位 : 湖 北省 孝 感 市黄 麦岭 学校 )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方法探析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方法探析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和推进,初中语文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探索和更新。
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方法要求着教师们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和多元化发展。
本文将探析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方法的变化和发展,并对如何根据新课改要求进行初中语文教学方法的实践和探索进行一些讨论和思考。
一、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方法要求灵活多样,教师不再拘泥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
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使其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实现知识的交流和共享。
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展示、游戏、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方法还要求教师注重创新,通过多种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可以采用多媒体演示、实地考察、实验实践等方式,让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来获取知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
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方法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语文教学不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素质发展。
要通过多种实际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新课改还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多种创新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可通过让学生进行创作、写作、表达、演讲等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表达能力,使其在语文学习中得到全面的锻炼。
三、个性化教学,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新课改还提倡教师注重个性化教学,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特长,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和能力,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实现个性化教学。
对于阅读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通过更深入的阅读和分析来提高其能力;对于写作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采用逐步引导、多次修改等方式来帮助其提高写作水平。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的几点建议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的几点建议摘要:新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我们老师的教学。
本文针对初中语文教学的特点,就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语文;教学建议新课改已经推行了近十年,新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我们老师的教学。
因此,本人就此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一、有效的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应成为教材资源的开发者和教材的研究者,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
新课程改革也给老师们开发利用教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老师们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特点,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增、删等开发利用。
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
二、进行个性化教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基础和能力差异,尊重学生对教学的不同见解,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进行个性化教学。
例如在阅读教学中,我认为读“懂”课文,读出“个性”是语文教师最重要的素养,也是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师的基本功。
教科书为师生的个性化阅读搭建了一些平台,如读《风筝》这一课之后,谈谈对儿童玩游戏的看法;读《勇气》这一课后,思考对美国青年的勇气和法国女人的勇气,更赞赏哪一种;读《黔之驴》这一课,鼓励学生多角度解读等。
教师还应为自己搭建广阔的平台,对老课文要联系现实思考它带给我们的新启示;对新课文最好多读几遍,自己摸其韵味,而不要依赖《教师用书》,更不应受其束缚。
总之,只有真正理解了一篇篇课文,理解了一位位作家,理解了一个个单元的教学要点,理解了一册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才能有的放矢,提高教学效率。
三、进行有效的小组讨论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是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或部分交给学生的一种师生、生生多边互动的合作性教学形式。
许多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克服了大班额给讨论互动造成的障碍。
如教《心声》一课时,在预习通读的基础上,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讨论题除了课后思考与练习的两道小题外,还设计了一道:“你碰到过类似李京京、林蓉、赵小祯他们上公开课时的这种情况吗?如果碰到过,你是怎么对待的?”学生讨论异常热烈,连文章中许多内容与形式、情与理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浅析新课程改革下初中语文的教学现状以及应对策略
教学研究浅析新课程改革下初中语文的教学现状以及应对策略吴煜(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白泥中学,四川泸州646500)摘要:从近代语文教学发展史来看,我国的语文教学方式一直未有重大革新。
这种语文教学的尴尬现状不仅反映了我国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理念,同时也表明我国教育工作者在创新教学方面的缺失。
因此,在现阶段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中学语文教师必须意识到语文教学多方面发展的趋势,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努力探索,力求创新教学方式以培养出适应新时代的人才。
倘若教师想要切实做好教学创新,就要从多方面下手,因此本文就中学语文现状做出分析,并为教师指出教学创新方向。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应对策略语文学科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学科,它深刻地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发展道路,因此语文教师身上的担子更重。
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应以语文教材内容为教学的基本参考,应不断思索新版教材的改动之处,体会编者改动内容的目的,把握新课改目标。
此外,写作、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也是一个令学生感到畏惧的项目,接下来,本文将着重探讨如何挖掘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一、初中语文教学现状概述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老师只关注对于知识的传授,丝毫不在乎学生的课堂感受,所以说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能力较差。
而情感教育的推行让老师改变了教学理念,从传统的教育方式老师只关心学生的分数而对学生的情感感受丝毫不在乎,所以说现如今的课堂中老师对于学生的情感以及心理素质进行了多加关注,从而获得了更好的课堂效果。
近年来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语文教材也渐渐向创新型语文教材转变,传统教学方式变得难以满足现阶段的教学要求。
在这种背景下,教师应关注到课改带来的新变化,创新教学方式以求适应新教材的教学要求。
二、新课程改革下初中语文的教学应对策略1.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归根到底学生作文学习的好坏取决于学生自己本身,现代初中生普遍作文学习主动性较差,因此我们也应当培养学生作文学习主动性。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几种不良现象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几种不良现象新课改革实施以来,语文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语文课堂充满了生机,焕发出活力,涌现出一大批新课例和一些好做法,令人欣喜,叫人振奋。
师生们沐浴着新课改的阳光,体验着新课改学习的快乐。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不少老师的课堂“创新”与《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形似神异,貌合神离,徒有形式,没有实效,甚至是背道而驰。
一、倡导合作学习,忽视独立思考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被老师们广泛采用。
那种人人参与、组组互动、竞争合作、时有思维碰撞火花闪现的课堂确实能给人以享受与启迪。
而时下不少教师片面地理解合作学习,追求所谓小组学习的形式,做无用功的甚多。
在学生没有充分阅读、思考的情况下进行合作学习,由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不深入,认识也不很深刻,小组合作加工整理的结果与所得也是肤浅的、片面的,这样的合作只是为个别优生提供展示的机会。
有的把合作讨论当作学生活动的唯一形式,一堂课下来,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收效甚微。
有的教师不管在公开课还是平时教学动辄就安排四人小组讨论,不管内容有无讨论的必要,有些甚至一节课讨论到底。
也有的教师让学生合作学习,但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看到一两个小组有结果就匆匆收场,完成一次合作。
究其原因,是教师没能真正理解合作学习的含义,未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
我们要倡导在自学、自悟基础上的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互相启发,共同探究,培养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只有在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才能使他们互相取长补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
因此,教师要精心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一要组织好学生自学,使每个学生都能独立思考;二要组织好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教给合作的方法,重视对合作学习的评价,做到互动学习与个别辅导相结合;三要组织好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加强引导,全面实现教学目标。
二、提倡探究学习,但却本末倒置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的尝试、体验、实践,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升华认识,学会学习。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的困惑与思考作者:王玉霞来源:《考试周刊》2014年第02期一、存在的困惑笔者多年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工作中,面对当前的新课改及学生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产生困惑。
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1.面对新课改,课堂互动该怎么办?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确实让学生耳目一新、热情高涨。
但是,在课堂上真正参与课堂教学互动的只是少部分个性张扬、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还有部分学生始终游离于教学活动之外。
而且,这种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严重。
2.面对农村学生,阅读空间该如何拓展?阅读能力提高带来的影响就是学生的阅读空间将更广阔。
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其所需求的阅读信息是成正比的。
因此,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农村初中非常有限的阅读条件和相对闭塞的信息渠道已严重制约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
我们在阅读教学中遇到资源不足的情况,伤了不少脑筋。
但最后带给我们的,依旧是一次次遗憾。
3.面对弱势群体,我们该怎么做?新课标在学习方法上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但由于同班学生存在智力、性格等方面的差异。
在课堂交流活动中,那些性格内向、生性胆怯、基础差的学生表现得很不主动,学习动机明显不强。
久而久之,成为课堂活动中的旁观者。
这样就出现比传统教育更为严重的两极分化,弱势群体增多。
而对这些弱势群体,我们该怎么做?4.面对新课改,作文教学怎么教?一提起作文,老师们就感到头痛,目前,学生害怕作文,一布置写作文就愁眉苦脸,于是编造作文、抄袭作文现象较为普遍,加之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基本功较差,写出的作文内容干瘪,语句平淡,没有一点真情实感。
老师们也尝试许多方法,如:积累好词好句好段、范文引路、讲解写作技巧、开展活动等。
采用这些方法,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作文水平有一定提高,但对少数特困生收效甚微。
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丰富写作素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写作水平呢?老师们还在进一步探究。
二、思考以上困惑,是我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真切感受,也是我们在教学中所遇到的新课程要求与现实情况的距离。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方法的改进措施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方法的改进措施摘要:推进考试录取机制改革和推进高等教育整体改革,是十九大以来对高等教育发展作出的一项全新的奋斗目标。
语文课程作为三大核心课程中最为关键的学科,又是学校与社会联系的首席课堂,在这一新的课程语境下,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和不断创新语文课程的道路,以便为国家梦想的实现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制度研究;教学模式;课程改革初中语文教学在中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作为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前沿学科而引起了社会普遍的重视,同时由于初中语文的教学方法已成为中国初中课程教育的前沿,因而语文教学改革也势必与语文教学模式的变革分不开。
一、初中语文教学内容大变革的背景1.1十九大以来新课改的背景步入二十一世纪后,在国家领导人的带领下,国家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展,高等教育变革作为"科学技术"变革的核心正在逐渐展开。
网络信息化的背景下,网络技术不但渗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同时也越来越向教育界渗透,随着电脑教学的普及,投影仪的广泛应用以及信息网络教育的发展等都对教育教学产生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而初中语文教育也很有必要在这个形势下,从传统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并与崭新的技术手段相结合,对初中语文教学方法进行创新[1]。
1.2促进全面素质教育,培养全面人才,已成为十九大以来,中国教育的另一项新目标。
期间间国家教育部也按照十九大报告的要求出台了部分新课改措施和办法,而这一次按照新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是对上一次课改中所存在的问题加以归纳和进一步解决,而说到底,这一次教育课程改革的成果,也就是对中国二十世纪以来教育经历的又一个总结。
二、新课程改革中初中语文教学现状2.1教学理念滞后初中时期的中学语文教学任务相比小学时期的教学任务要重很多,所以语文任课老师要想实现教学目标,就必须对每节课进行精心设计,以最快的速度训练学生构建语文知识体系。
在新课改进程中,由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占据了主体地位,对教师的讲课能力也有了较高要求,即教师一方面需要完成教学任务并确保讲课涵盖了全部的知识点;另一方面,学校也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策略探析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策略探析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语文教学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制定更加有效的初中语文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成为了当下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出发,探索初中语文教学的策略,并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以期能够为广大语文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1. 注重学生主体性和实践性。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2. 强调任务型教学。
新课程改革倡导“以任务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通过设置具体的任务,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应用所学知识。
3. 综合素养的培养。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的提升。
1. 强化学生主体性。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语文教学中。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讨论、解答等方式,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2. 采用任务型教学。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任务的设置,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思考、探究,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
可以利用课外阅读、多媒体资源等方式,设置各种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积极地学习、实践。
2. 注重多元化评价。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能力。
可以通过作业、实践活动、作品展示等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语文能力。
3. 注重实践应用。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语文知识的实际应用,通过设置具体的任务,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文能力。
可以通过课外拓展、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初中语文课改反思
初中语文课改反思一、引言语文课作为学生繁重课业中的一门主科,在中学阶段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然而,在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初中语文课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过重的书面表达训练、传统的诗词文学理论灌输以及缺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等。
本文将对初中语文课进行反思与改革,并提出一些相应的措施。
二、问题分析1. 过重的书面表达训练目前的初中语文课以作文和阅读理解为主要形式,使用的教材和训练材料多以文言文和古代文学作品为主。
这种做法导致学生过分追求文字表达的华丽与正确,而忽视了思维的发展和实际生活的体验。
2. 传统的诗词文学理论灌输传统的文学理论是初中语文课的主要内容之一,但这些理论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距甚远,使得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理解度降低,甚至产生了厌倦的情绪。
3. 缺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现实生活中,学生们接触到的大部分内容与课本所讲授的文学作品和诗词并无太大关联,这导致学生对课堂上的内容产生了距离感和学习的动力不足。
三、改革措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在初中语文课改革中采取以下措施:1. 强化实践与体验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我们可以在语文课堂上加入更多实践与体验的元素,让学生亲自参与活动,感受语文的乐趣。
例如,组织学生去参观相关文化活动、展览、剧院演出等,让他们能够通过亲身经历理解课本中的文化内涵。
2. 培养综合素养语文不仅仅是一门文字表达的课程,它还涉及到对人文思考和价值观的培养。
因此,我们应该通过引入社会热点、伦理道德等内容来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
例如,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正确应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使他们更好地理解文学、社会和人生的关系。
3. 鼓励创新与表达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而不仅仅注重文字的正确和格式的规范。
我们可以通过开设写作工作坊、组织辩论赛等方式,让学生们自由发挥,展示自己的想法和才能。
4. 引入多元化的文学作品为了提高学生对文学的兴趣,我们可以引入多元化的文学作品,包括现代文学、当代小说、影视作品等。
浅谈新课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迷失
生心里肯定不服 , 说不定会 闹情绪 。这种幽 沟通 , 让学生真正地 明白:我们现在 的生活 “ 重 心 足学 习科 学知识 , 我们 要学 会约束 自 二、 想方设 法亲近 自己学 生的心灵 , 时 己 , 控制 上网 时间 , 限制上 网 内容 , 每次 上 刻捕捉他 们 的上 网心态 。 以利 于对症 下药 网前 , 定要先 明确上 网的任务 和 目的 , 一 把
的好境界 。
无 意识 和 随 心所 欲 的 上 网 。
信息 技术 老师可 以从 生活 中 、 网络上
当然 , 对于少数 网瘾很大 的同学 , 我们
挖掘 、 撷 、 采 提炼 出让学生可 以愉 悦轻松感 信息技术老 师 自然需要在课 前做好相关 准
的言论 和 行 为 , 课 堂教 学 过 程 中 , 话 备 , 索相关 资料 先武 装一下 自己 , 在 用 探 要多关
涵, 品味 着语 文课本 散发 着清新 而悠 长的 还学 会 了参 与 、 听 、 倾 尊重 他人 , 但是在美 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但如果使用不当 , 就会 馨香 !新课改让更多 的人爱上 了语 文课堂 好 的愿望下 伴随而来 的是 小组讨论运 用的 起到喧宾夺 主 、 不知所云 、 画蛇添足 的反作 及语文学科 !但是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 , 不 当 , 致讨 论形式 化 , 语 导 为讨 论 而讨论 , 用。主要表现有 : 为 表演不适合中学生的身份 , 文课 堂出现 了一些 令人尴 尬 的教学 局面 : 做 课而讨论 ,为了课改而讨 论 ,主要 表现 活动无 目的 , 动脱离语文本 身 , 动方 式 活 活
制定科学合理的引导方法
[] 1 陈雪 勇. 堂 需要 幽默 . 田县章旦 课 青
中学.
[ ] 兴乃, 2严 史焕文. 寻找信 息技 术课 的
在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应避免的误区
试论在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应避免的误区摘要: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育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尽力避免这些误区。
本文结合笔者教学实践,从几个方面,对这些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应避免的误区进行总结。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语文教学误区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0-0075-01新课改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已全面推行,不少教师已经认识到了传统教学模式已并不再适应于当下,并积极加入到全新教学模式改革的探讨中来。
笔者走访了周围的一些学校,发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误区,综合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1 盲目保持师生距离,认为过于接近不易管理很多老师认同“严师出高徒”的理论,而实际上确是这个理论并不适用于当下。
笔者曾劝导过周围的老师要去主动融洽与学生的关系,可是很多老师却表示他们也曾想过去接近学生,可是却又担心,与学生的过度接近会使得学生“不听话”、难管理。
这确实是个问题,所以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一个度。
这个度就要求既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
保持良好的沟通交流,可能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所想所感,更容易及时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但这个良好沟通,并非是要与学生做“哥们儿”,课上课下可以没大没小,感情有了,学生也彻底耽误了。
笔者认为,与学生的这份感情,更应该看做是一种亲情,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恩威并重,既要对学生严格要求,又要尽可能地满足学生合理的要求,学生有心里话会选择对你说时,你的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半了。
2 反对学生自由讨论,感觉任由发展是不负责任如果让我们来想象一下传统教的教学,肯定是一把戒尺,三尺讲台,先生本分讲课,学生认真听讲。
那种教学模式,虽已不复存在,而其姊妹版仍然存在于各校园中。
许多教师认为,让学生在课堂上发挥主动性,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课上应该是老师亲力亲为,全程为学生负责。
其实不然,素质教育要求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求教师“授之以渔”,而非简单的“授之以鱼”,将课堂交由学生可有效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升其个人能动性。
新课改条件下初中语文隐藏的困惑与反思
新课改条件下初中语文隐藏的困惑与反思作者:林岷雪来源:《文理导航》2013年第04期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当语文教学不再仅仅是把佳作名篇详剖细讲,不再仅仅是字句段篇、标点修辞,也不再仅仅是师授生收、记录考核,对很多语文教师来说,这似乎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终结。
一、课程改革中存在的困惑1.为了实施新课标中“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一建议,笔者力图将课堂还给学生。
于是,课堂上活动多多,形式多多,笔者使出浑身解数,力求通过创设热闹、活泼、多姿多彩的课堂氛围来实现新课程的改革,一段时间以后,问题随之而来:“繁华”落尽,学生的课堂收获却少之又少,纷繁的活动形式吸引了他们更多的注意力。
2.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拓宽他们的视野,激活他们的思维,笔者在课堂注入了大量的课外相关信息,笔者让学生信马由缰,畅所欲言,对他们能想别人所不能想,说别人所不能说大加赞赏。
对每一篇课文,笔者让他们把握自己最喜欢、最感动的内容,他们的理由就成了笔者课堂的“标准答案”,都能得到笔者的赞扬和认可。
可有时,做老师的笔者就会被学生的与课堂风马牛不相及的观点牵着走,盲目讨论,结果背离了教学目标和思路,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
而字词标点、重点句段的具体分析,文学创作手法及规律的讲解在语文课堂上渐渐隐退了。
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的作文中别字、病句比比皆是,一学期下来,他们分不清什么叫表达方式,什么叫写作手法;不知道文章的结构与顺序有什么区别。
阅读、写作能力的提高在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收效甚微。
3.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笔者对每单元之后的综合性学习,都要上语文活动课。
课堂上学生吹拉弹唱、小品演讲、辩论竞赛,热闹红火。
可同时笔者很疑惑:综合性学习怎样体现语文学科的特色?难道新课改的诞生竟意味着语文学科知识的没落?二、课程改革的架构构建1.抓好阅读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的困惑和思考
车辋中学刘波
语文教学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祖国语言文字的无限魅力,品味着语文课本散发着清新而悠长的馨香!但是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语文课堂出现了一些令人尴尬的教学局面:
1. 课堂教学评价新课改提倡多鼓励、多表扬和多肯定学生,帮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树立深入学习和研究语文的信心。
当表扬鼓励在课堂中发挥了它的重要作用的时候,不当的现象又随之诞生了:语言苍白。
教师的评价语言要丰富,要有情,让学生感到亲切,可信,从而备受鼓舞。
但在课堂中有些老师评价语言单一,苍白,经常是你答的“太对了”、“真棒”“好”“了不起”。
滥用表扬。
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并不意味着课堂上教师脱口而出的随意表扬。
过多的表扬会导致学生随意应付。
评价形式单一。
老师和学生都是评价的一员,学生的自评和互评能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得失,学生的自评和互评是他们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过程。
但是在课堂中多数老师包办了对学生的评价,忽略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
2. 小组合作讨论新课程极为关注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小组学习是体现团队精神的良好渠道,它能使学生学会参与、倾听、尊重、团结他人,但是在小组讨论运用中往往不当:
讨论内容不合理。
讨论的内容没有什么含金量,没有思维的价值。
学生一听即会,但是为了老师的要求,在不值得讨论的地方开始了讨论,造成时间的浪费。
讨论时间不合理。
要么是讨论时间过少,只是蜻蜓点水,要么是讨论时间过多,造成时间过剩,讨论成了学生的休闲时间。
讨论分工不明确。
小组成员之内没有具体的分工,讨论没有组织,小组成了开小会的场所。
或是,小组内成了优秀者的一言堂,落后者永远是听众。
老师成了旁观者。
讨论中,需要老师科学点拨,帮助学生向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进行探索。
否则,其讨论必定是无序和低效的。
3 课堂活动体验新课程要求用“以活动促学生发展”的指导思想来设计与组织活动,使活动真正具有教育价值并适合于学生,使活动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但如果使用不当,就
会喧宾夺主、不知所云、画蛇添足。
主要表现有:
表演不适合中学生的身份。
比如让学生表演见到罗敷的神情,让学生表演狼的目似瞑、意暇甚,表演没穿衣服的皇帝……充斥在课堂中的不是思维的火花,而是滑稽的丑态,无益于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活动脱离语文本身。
有些语文课堂中,非语文化现象突出,上成了思品课、自然课、法律课等。
荒了自家的地,种了别人的田。
活动方式单一。
现在有些语文课堂中,只要是活动,总是生硬的表演课文内容,造成了学生的视觉疲劳。
根据课文及课堂情形,老师可灵活、恰当的运用比赛、点评、欣赏等形式。
4. 信息技术运用信息技术的使用可以从时间、容量、资源上,为课堂呈现了一片广阔的视野天地。
但是我们也不能抛弃传统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否则,现代信息技术的过度应用将大大削弱了语文的魅力!主要表现为:
课件是板书的复制。
鼠标取代了粉笔,老师所要写得东西全部实现输入电脑,在“请君入瓮”式的引导下,依次将课件展示。
这违背了新课程的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
图片取代了语言文字。
大部分老师在课堂中将优美的语言文字转化成了图片,满足了对学生的感官刺激,致使学生体会不到文字的无穷魅力。
录音代替老师的朗读。
课堂中,再也听不到老师朗读课文的声音,再也看不到学生听朗读时的如醉如痴的眼神。
多媒体手段贯穿教学始终。
从始至终,图片、文字交替着在学生的眼前晃动,取消了老师、学生动笔,动口的权利。
学生成了观看表演的观众,而不是学习的参与者。
新课程将教学本质定位于交往,打破了传统教学中的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形式。
课堂上是不是讲,并不一定是教学观念落后与先进的标志,真正的问题在于讲什么,怎么讲,什么时候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