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合集下载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浅谈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图分类号】g63.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1我在语文教学方面作了一些尝试性的改革,采用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在新课改大力推行的前提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使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和学生都能热爱语文,从而为语文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一、着力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参与意识长期的初中语文教学使我体会到,学生参与语文学习意识的强弱和投入兴趣的浓淡是教学成败的关键。

我曾作过多次调查:语文成绩明显高于自己其它学科成绩的学生,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能积极主动参与各项语文学习活动,对课程投入的时间和精力都多。

因此,必须重视培养学习语文的参与意识。

其方法有:1.在教学中变教师的权威角色为引路人,努力创设一个师生平等、教学相长的教学氛围。

对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坚持采取师生共同研究的方式解决,尽最大可能把找出答案的乐趣留给学生。

比如课文的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人物性格特征等均在教师的启发诱导后,由学生讨论,归纳出来。

这样做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也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2.加强对学生的自学指导。

预习是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的好途径,好办法。

经验证明,学生预习取得好效果的关键是教师事先设计好紧密联系且难易适中的自学思考题;同时,学生解答思考题时应由易到难,逐步深入。

此法既能照顾到成绩较好的学生,也能让成绩差的同学有锻炼的机会,这就激发了他们积极参与自读思考或回答问题的欲望。

3.培养学生动手动口能力。

在一次作文评讲课上,我选择了一篇取材尚好的学生作文印发给他们,并提出明确的修改要求:第一遍用铅笔修改,第二遍用圆珠笔,第三遍用钢笔修改,最后分组讨论并发言。

这样做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多读、多改、多议能使自己的文章越来越好,而且强化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参与意识,还锻炼了学生的竞辩口才。

二、“低起点,分层次”教学,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初中新生语文基础优差多层次的实际情况,决定了教学方式的多层次性。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研究论文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研究论文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的研究【摘要】新课改要求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我们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必须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本人抓住新课改的契机,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语文有效教学新课改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和探究的教学环境下,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因此,我们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必须要改进我们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主动性,更好的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一、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参与教学过去我们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形成了很大的压抑,课堂教学中学生们往往怕出错,因此在课堂上不敢积极发言,甚至老师叫学生起来回答问题时,学生怕出错,也不敢发言,这样就造成了学生学习的被动性,不利于学生积极主动性的发挥。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例如,在《七根火柴》这一课的教学中,为了能够让同学们积极参与到课文的学习中去,我提出了一个问题,让大家都谈谈本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这时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都纷纷说出自己的认识,有的说是弘扬革命军人的故事,有的说是红军长征路上的故事,还有的说是火柴在危难时刻的作用的故事等等。

同学们在争先恐后说出自己的认识的同时,也使同学们进入了一种非常放松和自由的学习环境中,使学生们的思维和意识达到了最佳的学习状态,这样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还锻炼了学生们的思维能力。

二、倡导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交流合作合作学习是新课改积极倡导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初中语文教学中通过合作学习,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我尝试了以下方法:首先,在合作学习前分好合作小组,然后根据课堂教学目标,给学生们提出合作探讨的问题,然后各小组根据老师提出的任务和要求,展开积极的探讨。

这时老师要及时观察了解各小组的合作情况,并对有问题的小组施以耐心的指导和帮助,使每个合作小组都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的完成小组的任务。

走进新课改下语文教学论文

走进新课改下语文教学论文

走进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已实施多年。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新思路、新模式、新方法层出不穷,这既丰富了广大教师的教学经验,又使我们的课堂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我亲历着新课改的发展过程,体会着它为教学工作带来的可喜的变化。

我深切地感到,与新课改同行,既是我学习反思的过程,更是我成长发展的过程。

下面我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四个方面来谈一谈新课改带给我的思考。

一、在阅读教学中陶冶性情,培养语感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的目标指出: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要注重情感体验,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语感。

教学中我的做法是:1.变换读的方式,激发阅读兴趣。

课前安排学生自读,课堂上形式多样地反复读;范读,领读,分角色读,接力朗读,分组朗读,对比朗读。

课后开展朗诵比赛,从而激发学生读的兴趣。

2.创设读的情境,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

配乐配景朗读不失为好方法。

在海伦·凯勒的《我的老师》第12段里,我用琵琶演奏的《十面埋伏》为背景音乐进行朗读,在急促的音乐中营造紧张气氛,学生就能很快体会到主人公在暴风雨来临时那孤独无依,极其恐惧的心理状态,效果颇佳。

3.拓宽阅读空间,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根据新课程标准中要求中学生必读书目录,每学期,我给学生列出必读书目录,指导学生订好读书计划,每学期读不少于2万字的课外书,读后写出故事梗概、人物分析、片断摘录、心得体会等,然后在班上进行交流。

实践证明,通过阅读,学生的知识经验扩充了,观点认识了改变了,思想感情升华了,良好语感形成了。

二、在读书中交流信息,启迪思维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尤其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并积极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中我努力实现“三个转变”。

1.由常规性评价向鼓励性转变。

教学中我坚持“学生无错”原则,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己见解,哪怕是错误的、荒谬的。

从而营造敢想、敢说的氛围。

2.由具体提问向适当点拨转变。

教学文言文《论语六则》时,我组织学生对孔子语录的现实意义进行讨论。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几点思考论文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几点思考论文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摘要:新课改让更多的人爱上语文课堂及语文学科,但是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语文课堂出现了一些令人尴尬的教学局面,既不像传统教学中那样扎实地讲授基础,又没有落实新课程的精神实质!关键词:新课改语文课堂教学目前,语文课程改革正在向纵深发展。

从多年来的实验来看,《语文课程标准》和与之配套的语文教材(语文版)深受教师和学生的欢迎。

广大教师认为:新课标的实施,新教材的使用,给语文课吹进了一股春风,给语文教师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之幸,也是千千万万学生之福。

在多年的教学中,根据新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的定位,课程的基本理念及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有一些粗浅的思考和体会,现将它写出来,与各位同行共同探讨。

一、语文教学要重视情感体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情感体验。

就教师而言,有情感是取得课堂教学成功的前提。

一个冷漠、毫无激情的教师,他的教学必定是枯燥无味的。

课堂教学的根本是创设学生乐学的教学氛围。

为此,语文教师就必须根据自身的感悟认真挖掘教材。

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投入感情,就有了体验的基础,就能以此生发出更加开放性的理解,而不会回到过去“结论式”的展现。

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处处留心、善于倾听,学生真切的理解和闪光的发言就会让你吃惊。

教师若能用激励的语言促进学生进一步感悟,课堂就将更加精彩。

学生作文中有独到见解的,语文教师应大加表扬并评上高分。

作文能力有显著进步的,要给予表扬和鼓励并适当加分。

教师的表扬和鼓励,往往成为学生热爱写作和不断进步的动力。

还要鼓励学生对课文和教师讲解的内容质疑或者提出不同意见,允许学生对教师的讲解有不同的理解。

这样师生互相交流,既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能力,又增进了情感。

二、语文教学要加大信息量语文教学要适应当前整个社会需要。

现在已处在信息化时代,学习和工作都需要依靠一定的信息。

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就是有关语文信息积累、掌握和系统化的过程。

我们在教学中要增强信息观念,不作脱离语言文字的架空分析,不重复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不向学生提不加思索就能回答的问题,不能把语文课教成毫无信息价值的教材分析。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优秀5篇)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优秀5篇)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优秀5篇)随着我国教育进程的不断推进,初中语文教学方式以及教学主题在新形式下受到了极大挑战。

为了响应我国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号召,初中语文教学中逐渐融入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本文主要针对初中语文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在初中语文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分析。

初中语文教学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初中语文教学承接了小学语文对于学生的语文基础教育与思维能力培养,另一方面,初中语文渐渐向学生们打开了一扇语文学习的新大门,大门的背后是更多新奇、引入入胜的深层次语文文章鉴赏与审美的形成。

一、初中语文教学现状目前,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更加多元化、现代化、信息化的技术被引入其中,处于初中阶段的青少年们有了更多获取语文知识的机会。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初中语文教学已经根据信息化社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一定创新。

但是在现阶段,我国初中语文教学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创新,但是其在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目前我国的应试教育体制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产生了影响,现在的学生们大多是为了考试而学习,由此导致学生思维僵化,不必谈创新,就连最基本的自主思考都没有办法做到。

其次就是部分教师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这一教学活动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导致无论在初中语文中加入多少新型教育方案与新型教具都无法解决我国初中生在语文学习中缺乏创新能力的现状。

而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学课堂刻板,在语文课堂上甚至出现了“1+1-2”这种固定答案,而语文原本是门富有创造性的学科,难怪,初中语文教学水平一直“居低不升”。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在教师心里树立创新意识。

对于学生来说,只有教师这个引导者明白了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才能让学生找到初中語文学习的方向,否则初中语文难免会“南辕北辙”。

在这一点上,需要学校向教师贯彻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让每一位教师都能明白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究竟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才能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于语文学科的教学论文六篇

关于语文学科的教学论文六篇

关于语文学科的教学论文六篇【篇一】摘要:在深化教学改革背景下加强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成为新课改重要教学任务。

就目前初中教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现状来看,尚存在着几个方面问题,制约语文综合性学习效果提高。

下面本文将总结目前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苏教版初中语文进行有效解决对策探讨,促进语文综合性教学更加完善,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提高。

关键词: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学习活动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区别于传统教学的创新型教学活动,注重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性、开放性以及探究性,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教学模式。

就目前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现状来看,存在着教师重视程度不够、学习活动不够丰富、过分依赖语文教材等问题,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的实现。

下面本文将以此为切入点,着重探讨出有效解决对策,促进初中语文综合性教学进一步完善,提高教学实效性,促进学生语文能力提升。

一、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存在的问题1.重视力度不够就目前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开展现状来看,存在着重视力度不够问题,直接影响语文综合性教学的开展。

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缺乏重视不仅来自教师方面,也来自学生方面。

①教师对综合性教学开展过程中没有深入认识到该教学模式的多层次性,只是在课堂上开展代表性的活动,更偏向流于形式。

②学生对综合性学习缺乏重视,认识不到该教学的重要性,片面认为该教学形式对提高语文成绩没有太大帮助,且在教学活动中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

2.学习活动不够丰富在进行综合性教学时没有准确进行活动设计,活动主题不适合学生实际发展情况,造成活动内容单薄,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七年级语文第四单元的《济南的冬天》时,教师设计活动主题为“别样的冬天”,由于大部分学生并为接触过济南,对北方的冬天也缺少概念,这样主题设计会影响和限制学生思路,且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3.过分依赖教材课改过程中对语文综合性教学的要求是要具有创新性和开放性,充分利用语文教材的同时挖掘多方面语文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拓宽眼界,丰富语文知识。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如何教学论文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如何教学论文

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如何教学多年来,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已经习惯了以教师为中心展开的教学活动,课程改革确实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只是如何改还需要一个思考过程。

这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对广大的语文教师来说是一次大考验。

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人才,首先必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以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课堂教学改革。

一、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实现转换,由指挥者变为指导者,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实现与学生平等交往、平等对话。

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氛围中,通过自己读书、自己体会来了解课文内容,教师的指导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学生忽然间觉得自己把书读懂了,但没觉得是老师在帮助自己。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曾说:师生是平等的,求知不存在尊严,谁说得对,就听谁的,服从谁,这就叫伙伴关系,这就叫合作关系,这就叫和谐发展。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学生才有可能去愉快地学习,才有可能产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在学生的学习经验中渐渐失去了第一主角的地位”。

强调学生的自主性,重在启发,贵在引导,妙在点拨,巧在如何帮助学生设计正确的学习线路,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中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活泼、兴奋的状态,让学生有自己的空间去探究、合作、体验、创造,完成教学活动。

“教师的职责现在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

教学不只是忠实地实施课程计划,而更是课程的创生与开发。

二、确立面向全体的教育思想教师心中必须有整体、全体意识,应该建立开放式的语文教学,培养所有学生的语文能力,使学生各自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也就是说,教学要面对每一个个体,把所有的学生都组织到课堂教学中来。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课堂创新教学[论文]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课堂创新教学[论文]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课堂创新教学从努力实现三个创新、进一步做好两个完善、学生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落实三个方面,就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课堂创新教学进行探讨。

初中语文创新完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黄梅教研室推出的初中语文新课堂,定向、自学、答疑、检测、自信“五环”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予以了灵活的运用,收获颇丰,科学地实现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

因此,当课程方案一旦确定,课堂教学改革就成了课程改革的重头戏了。

那么,语文教学应该如何适应新课改精神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大方向上有必要实现“三创新二完善一落实”。

一、努力实现三个创新1.教师内涵的创新敢于角色创新,由“教师向教育家转变”。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教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

但在语文实际教学中,人们往往走入单纯“老师教,学生学”的误区。

固守着一套陈旧的教学观念,大运动“孜孜乐教”,教师照本宣科,架空教材,成了教材的奴隶,为教而教的机器,毫无艺术性可言。

这貌似对学生的关心负责,实则是对其身心和智力的极大压抑与摧残,是严重违背教育初衷的。

新形势下的教师,应成为科研型、专家型的教师。

他不仅“能”教,而且“会”教;不仅要精通本专业知识,还要了解相关的边缘知识;不仅要钻研新的理论、新的思想,还要善于总结在教育实践中获得的经验与体会,并力求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指导自己更好地实践。

要认清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我们应从根本上实现由机械型的教师到艺术型的教育家的转变创新。

2.教学模式的创新由“课堂讲授型向指导策划型转变”。

利用好定向、自学、答疑、检测、自信,“五环”教学模式。

孔子曾说过,学而不思则罔。

古今中外的大学问家都十分强调思考在学习中的作用。

在旧的模式下,语文教学大都采用“保姆式”教学方式,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放手”“不放心”。

新课改下中学语文教学如何实施有效教学[论文]

新课改下中学语文教学如何实施有效教学[论文]

新课改下中学语文教学如何实施有效教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行,教学思想、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有了一系列全新的要求。

但不管教学形势如何发展,教学观念如何改变,有效教学是广大教师的永恒追求。

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我们要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全面反思,要彻底摒弃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为学生构建自由开放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主体参与,让学生在教学中得到全面发展与提高。

那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呢?对此,我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精心预设促生成,使课堂教学处于动态生成中有效教学始于备课,备课是对教学各方面的整体规划,是对教学过程的提前预设。

新课改提倡教学的动态生成性,并不是不需要预设。

预设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不管什么情况下都需要课前预设。

但在执行预案的过程中,也就是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要不为预设所束缚,要根据学生的反应情况运用教学机智对预设进行科学有效的调整,从而使具体的课堂处于动态生成中。

备课时,教师要充分考虑教材、学生、教法等重要因素。

首先,树立正确的教材观。

以往教学严格执行教材,照本宣科,不敢越雷池半步,是典型的教教材。

现在,我们要树立用教材教的教学观,明白教材只是教学的重要媒体,是承载知识的载体,是重要的教学依据。

我们既要以教材为本,立足教材,同时又要超越教材,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如对教学内容的增删、教学顺序的调整等。

我们还要将教学与生活相联系,体现教学的时代性、生活性与实践性,让学生学到有用的知识。

其次,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知识的主动构建者,而不是教学的附属、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要坚持以生为本,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智力情况,包括基础知识、认知规律、接受水平、思维特点等,还要了解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包括兴趣、爱好、情绪、情感等。

这样在备课的过程中,我们才能做到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

再次,备教法。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试论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摘要:在我国逐渐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趋势下,初中语文教学也逐渐取得了进步和发展。

如何在新课改背景下不断发展初中语文教学,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是考验我国初中语文新课改的重要内容,也是考验我国初中语文教师的重要内容。

本文在我国新课改的背景下,联系初中语文教学经验,对初中语文教学进行论述。

关键词:初中语文新课改语文教学以“新课程,新理念”为主题的教育改革正在全国教育领域广泛展开,相关的教育实践和教学研究也如火如荼。

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创新。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如何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去追求和完善这一门艺术,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方面进行探索和思考。

1 改进教学方法,强调教师素质提升众所周知,当前初中语文教育还处于一种应试教育的恶性循环之中。

学生在学习上以考试成绩高低为学习的终极目标,这与新理念产生分歧,也不利于学生成长,教师为了达到一定的升学率或者一定的教学任务,在教学方法上趋于保守,填鸭式以教师中心考试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大行其事。

在教学方法上的选取不当,评价也较落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教学的顺利开展。

新课程教学改革,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实践,对老师既有教学方法改进的要求,也有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要求。

从实际情况看,教学方法的改进重在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实践的灵动。

一堂课 45 分钟,只讲 1 分钟的老师不是不好的老师,讲 45 分钟的老师也不一定是好老师。

采用开放式教学方法,把生活的点点滴滴引入课堂教学,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空间,做到有参与的能力、有展现自己的舞台。

语文不是一门纯属书本知识的学科,它来源于生活,贴近每一个人。

例如汶川地震是一个很好的写作素材,相信每一个同学都有畅所欲言的冲动,因此课堂教学中更多地选用这样回归生活的题材,无疑很能提高大家的积极性,在熟悉的生活题材上求师生的互动,老师把角色定位在引导而不是主导,这样的课堂才可谓探索创新,才是与新教改主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创新的精神相吻合的。

新课改理念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论文

新课改理念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论文

浅谈新课改理念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摘要:新课程理念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课程整和能力的提高,是新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最关键的一点。

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不断提升教师的素质;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创新精神的形成;运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

只有这样,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才会成为师生共同发展地崭新领域。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新课改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9—0217—01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和发展成为一种必然。

教师素质的不断提升;宽松学习环境的营造;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创新精神的形成;信息技术的应用是上好语文课的基本前提。

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

作为语文教师应把握课程改革的真谛,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

让他们在语文学习的领域里展翅翱翔,无疑是每位语文教师应该正视并且积极探讨、科学解决的重大问题。

我在近几年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经历了多次的曲折和反复。

从中总结出一些经验教训,认识到要让学生在教学中能真正发挥主体作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

一、营造宽容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学习成了纯粹被动接受记忆的过程,学生体验不到学习的乐趣。

课堂上,教师不妨学会宽容,学会民主,认真对待他们对问题的独到见解。

给学生提供一个质疑讨论的空间。

如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一课时,讨论“鲁智深该不该打死镇关西”这个问题时同学们各抒其见:“镇关西太坏了,打死他是为民除害。

”“不应该打死他,违反了法律。

”“应该去报警,让警察抓他”。

课堂上不再是鸦雀无声,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表演。

宽容民主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敢于说真话,诉真情,表达自己独到的见解。

关于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分析[论文]

关于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分析[论文]

关于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分析语文,是重要的沟通交流工具,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结晶,是人类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

新课程标准突出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素质培养,强调了语文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应有的丰富内涵,展示了语文本身的无限魅力。

面对新课程的改革发展,初中语文教师起着极其重要的引导作用。

初中语文教学教育改革教学反思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和主题是学生发展,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面对这种新局面,教师不仅应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也应提高自身素质,丰富自身文化修养,改变自身的教学模式来适应新教学。

一、对初中语文在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反思现如今,我国的教育模式还是以传统的教育模式为主,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也不例外。

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师教学中存在的现状和问题有哪些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初中语文教师对自身的教学岗位责任不明确语文是学校教学课程的主要科目之一,其对学生的影响是众所周知的。

所以,我们应该严格把守对语文教师的征集条件。

然而,在一些贫穷落后地区的中学,由于师资匮乏。

一名语文教师可以同时兼任数学教师、历史教师,甚至是学校的管理人员。

这样一个多重身份的职位,会使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对自己的岗位工作和责任表现出混乱与不明确的现象。

2.初中语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工作缺乏自我评估、自我检讨、自我改进对于大多数的初中语文教师而言,很少主动进行教学的反思、检讨、评估和改进,更多地是被动地接受学校教学效果考评以及学生的教学信息反馈。

比如,很多初中语文教师在面对教学课堂上学生反映少,课堂提问不积极,作业上效率低,遇到学生迟到旷课或是考试成绩下降等问题的时候,没有去反思教学模式是否出现问题或是学生是否适应,也没有去找出改善出现状况的方式方法,而是任之发展。

同时,由于部分语文教师不善于自我反思,很难准确掌握学生的动向及进行自我提升,这导致语文教学质量较低。

二、初中语文教师对教学存在问题的改进措施改进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可以从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反思等方面着手,从而推进初中语文教师自身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的不断提升和完善,为新课程改革中初中语文教学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初中语文课改论文(5篇)

初中语文课改论文(5篇)

初中语文课改论文(5篇)学校语文课改论文(5篇)学校语文课改论文范文第1篇1.挖掘每个同学自身的潜能首先要让每个同学在原有语文水平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进展,老师要改进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公正、客观对待同学,给同学参加的机会。

例如转变课堂教学的问答式,将“答题卡”发放给同学,让其他同学做答,老师予以评判和修改,并将信息回馈给同学,这样能够熬炼同学解题力量和记忆力。

其次增加同学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要增加同学使用母语的力量,培育进展汉语语感的思维,提高同学交际、写作和阅读力量。

此外语文教学可以树立同学健全人格,推动身心和综合素养的共同进展。

最终培育同学合作精神,进展探究式学习方式。

同学参加教学的深度、广度和乐观性,影响着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

增加小组学习的形式,通过同学间的探讨、倾听、提问和发言来完成语文学习,让同学学会敬重他人、倾听他人的想法。

2.对教学形式进行改革首先创新课堂教学形式。

要逐步转变以教材、老师为中心的教学形式,提升同学的中心和主体地位。

运用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法,例如自学辅导法、试验探究法、问题情境教学法、争论式教学法、“学案导学式”等方式,转变观念、转变单一教学方式,让同学学会思索,主动发言。

其次丰富学习内容。

新课改后的学校语文不但要学习基础学问,还要向纵深进展,用语文独有的敏锐性去思索和熟悉生活,进行生态理论、环境理论等教育。

新教材增加与实际生活有亲密联系的内容,老师要收集新发觉、新科技资料或者地方资料,并分小组进行讨论和争论,激发同学学习热忱,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力量和意识。

让同学情感自由、创新自由和思想自由,调动同学学习的主动性和乐观性。

3.优化教学方式学校语文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构建起有活力又开放的语文课程。

语文教学要立足于现实,面对将来、面对世界。

要不断拓展语文学习以及语文学问应用的范围,重视现代化教学方式的应用,进行跨学科的学习,让同学在不同方法和内容的整合、渗透和沟通中开阔视野,增加学习效率,得到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实践力量。

谈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感触[论文]

谈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感触[论文]

谈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感触目前,我国政府大力倡导创新精神和创新教育,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新时代的客观要求。

作为语文课教师,应在创新素质教育方面作出自己的贡献,把学生培养成善于思考,敢于开拓进取的创造性人才。

就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谈几点认识。

新课程初中语文创造性思维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语文教育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而创造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就是“把各种已有的知识、信息,借助于想象与联想,通过科学的思考方法,进行更新组合与综合,从而形成新知识、新信息的思维活动。

”可见,创造性思维是思维的高级形式,它不同于一般的思维,它的本质在于创新。

要想成为未来的创新人才,必须拥有较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只有从小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才能真正形成这种未来必须具备的能力。

创造性思维区别于其他思维品质的关键在“创造”二字上。

它在学生整个思维能力结构中是至关重要的。

无论是文学家、科学家、发明家,还是企业家,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异想天开”都是必备的素质。

以这种认识为出发点来思考语文教学,能使我们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

一、构筑全新的语文教学价值观初中生兴趣广泛,好奇心强,求知欲强。

在创新思想的前提下,教师要放下权威,积极组织、引导学生思考,大胆展开想象,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敞开心扉,和老师一起去探究、去创新。

给学生布置课前预习作业时,要让学生明确预习课文的要求,除了掌握课文的字词以外,还要找出精美的句段以及本文运用的修辞方法的句子;还有哪些地方存在疑问,反复进行阅读,这样学生对全篇课文的思维就有整体感悟。

对于疑难问题也就如同一层窗户纸,教师一点就会明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树立威信去影响学生,同时要以自己的感染力去影响学生,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最积极、最活跃的主体。

特别要注意对学生学习的水平、态度、情感进行适当的估价,哪怕学生犯错误,老师也要耐心引导,这样才是对学生最大的鼓励,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新课改下农村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新课改下农村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新课改下的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摘要:新课改已迫在眉睫,我作为一个农村初中语文教师,这几年中也在不断尝试教学改革。

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创新精神是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师应该关注的问题。

特别是偏远的农村初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拓宽语文教学内容,给学生留有创新空间,营造创新氛围,使学生能在广阔的语文知识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

关键词:新课改;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创新能力中图分类号:h319新课改的春风吹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

在这股春风的洗礼下,我们的杜郎口中学、昌乐二中率先举起了改革的大旗,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我作为一名偏远县城小镇上的普通农村语文教师,在这几年来的教学中,积极主动学习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提出的新的要求,并进行了一些教学改革。

现将自己一些粗浅的体会写出来,以期与语文界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我认为语文是一门运用最广泛、最接近生活、内容最丰富多彩、最有情趣的一门学科。

新课改就是要更换教学新理念,还原语文的人性美和趣味性,把语文教学活动构建成培育创新人才的”立交桥”,使学生能在广阔的语文知识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

一、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有兴趣就会入迷,入迷就会钻得进去,钻得进去就会有成效。

我国著名思想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1.语文课堂教学调控变”封闭”为”灵活”。

传统的”封闭”式教学脱离实际,阻碍和抑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所以,我们语文教师应把原来封闭的教学内容在课内整体开放。

例如在讲完郑愁予的诗歌《雨说》后,我要求学生以《雨》为题完成片断训练。

有的同学提出把这个环节改个时间来完成,理由是:”下雨的时间我们一起去听雨,认真观察,细心体会,才能写出好文章。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知识教学论文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知识教学论文

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知识教学探索目前,我国的教育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应试教育,过度地强调知识的熟练程度,致使出现了高分低能的局面。

学生从小被灌输了卷纸上没有成绩,考不上学,就没有前途的思想,这样拿高分成了唯一的目标。

.然而在这样的模式下,学校围着各级考试转,分数成了评价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

在这样的环境下,最能引导学生思想的语文教育尤其失败,有些学生卷面上是高分,在下面却说不出几句完整的话,由而造成了学生只会死读书,忽视了真正高素质的人才的培养.语文教育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以后走向社会能提笔成文,说话顺理成章。

现在呢我们的学生怕写作,甚至到了大学都没有一篇文章文从字顺。

如此结果也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却不是教育模式推卸责任的借口。

应付考试每天的课程排的满满的就是要掌握一些死知识。

没有了课外生活,真成了两耳不闻窗外事,哪里还有写作的灵感,哪里还有写作的素材。

初中学生由于年龄小,知识少,逻辑思维能力弱,对课文学习、能力训练、课外活动比较容易接受,甚至还感兴趣,要是不能将学生的内在的求知欲望激发出来。

就会对语文知识不大喜欢,反而造成学生的厌烦,失去对学习的兴趣。

现在语文教学模式提倡的是标准答案,学生们自己没有了思考的空间。

就是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也不会得到赞扬和评分。

这样往往只会打击学生开发大脑的兴趣,死知识反而成了真理。

素质教育喊了多少年,反而是一年不如一年,为什么为了空虚荣誉,为了顺应潮流,为了一时的报酬,造成了不良的不成文的规矩。

新课程改革已经全面铺开,有些教师觉得语文课越来越难教了,有些学生也觉得语文课越来越难学了,针对这些困惑,我想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首先,要学习和领会语文新课程标准。

语文新课程标准是指导教师教学的纲领性文件,上新课程之前,教师必须学透。

很难想像,对新课程标准不熟悉的教师,能把语文新课程教好。

教师在学习新课程标准时要在学透的基础上进一步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精神。

语文新课程标准只是一个教学原则性、方向性、计划性的指导文件,教师既要严格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去进行教学,又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师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等诸多因素去实施教学。

对新课改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一些论文

对新课改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一些论文

对新课改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些探讨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语文课堂充满了生机,焕发出活力,涌现出一大批新课例和一些好做法,令人欣喜,叫人振奋。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不少老师的课堂“创新”与《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形似神异,貌合神离,徒有形式,没有实效。

笔者认为表现在语文课堂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第一,必须进一步明确语文学科性质和语文教学任务。

语文是一门以语言文字为主要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学科。

它具有工具性、思想性、文学性和知识性,但基本性质是工具性,其他性质都是因为有了工具性才形成的。

语文学科性质决定语文教学任务。

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是工具性,决定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文字工具的能力,也就是进行读写听说的语言教学。

语文学科的其他性质,决定语文教学还有思想教育、文学教育和知识传授(包括语文知识、科学知识、理论知识和历史社会生活知识等文化知识)的任务。

总起来说,进行读写听说的语言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思想教育是它的重要任务,文学教学是它的特有任务,知识传授是它的必要任务。

思想教育、文学教育和知识传授都是以读写听说的语言教学为基础和核心来进行的。

因此可以归结为:语言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基础和核心。

明确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和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并根确基本性质与其他性质的关系,明确性质与任务的关系,明确基本任务与其他任务的关系,这两个“基本”和三种“关系”就构成整个语文教学比较切合实际的理论认识框架。

两个“基本”和三种“关系”的理论认识对当前语文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其一,总结了建国以来在处理语文学科性质和语文教学任务问题上的历史经验。

历史上的语文教学长时间强调思想性,有时强调文学性,有时只提工具性,有时还并提知识性,但处在不同阶段的不同历史条件下,这些强调各有所偏,或多或少地影响当时的语文教材和实际教学。

现在总结出两个“基本”和三种“关系”,只要坚持以工具性为基本性质,以语言教学为整个语文教学的基础和核心,正确处理三种“关系”,就有可能避免各种偏向,把语文教学研究和改革工作引上方向明确的轨道。

新课改下语文教学论文

新课改下语文教学论文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内容摘要通过对课改的学习,认识了改的方向,从而找到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教和对本地学生的学所需要的方法,经过大家的研究和一段时间的体会,总结一些工作体会,和大家一起再研究,具体内容看正文。

关键词认识;教学;有效;课改中图分类号:h319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位初中语文教师的责任和希望,但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却困扰了较多的教师。

我本人认为,要想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开展教学工作。

一、让学生认识语文在生活中的凸显语文源自于生活,生活中孕育着语文。

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教学走近生活,是优化课堂激活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

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可以有以下两种方法。

1.合理引导,体现生活中存在语文。

生活中有很多地方存在语文,如优秀的广告词中,大街小巷上的标语中,与人的交往中……然而,这些在课本之外的语文资源如果老师不加以合理引导的话,学生很容易就会视而不见。

相反如果老师适当的点拨一下,学生就会有意识的去发现,在无形之中学到语文知识。

2.营造情境,再现生活。

我在网络上看过这样一堂课,课题是一首古诗《观沧海》的欣赏。

该诗的篇幅不长,容量也不大,但这节课的课堂内容却很丰富,学生参与积极,兴致很高,气氛非常活跃。

原因就在于这位老师善于营造生活化的情境:他一开始不是急于讲解诗的内容,而是让学生看了一些有关沧海的图片,这些图片主要是沧海波澜壮阔,气势澎湃的画面,接着老师又介绍了曹操到沧海时他自己的状况,然后再借助诗歌的伴乐朗诵,将学生一步步引入诗歌的美妙境界,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去体会诗人当时的心情。

通过这样的方式,老师很好地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有效激活了课堂。

二、“教”与“学”转变的误解目前许多语文老师在备课时认识到不仅要备教材而且要备学生,但从教学实际行为中反映出来的情况却往往是以教的效率来代替学的效率。

“备教材”主要是记住教材上的标准答案,“备学生”就是如何把学生引向“标准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学
面对新一轮的课程教育改革,给初中语文教学又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

如何让初中语文教学在新课改下深化改革,全面落实贯彻素质教育,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追求的目标,而且笔者认为也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应该完成的教学任务。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以完成新课改的全新要求。

一、转换角色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都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教学的要求了,因为新课标的要求不仅仅是要求教师给学生“授业、解惑”,更需要让学生们学会学习,让学生喜爱学习,积极主动学习,倡导民主、开放,强调开启智慧、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因此,在新课改下,教师要学会转换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向参与者和引导者转换。

在新课改全新的要求下,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仅是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习知识,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开启学生的智慧之窗。

笔者在教学中,就像学生的学习伙伴一样,在他们的学习道路上只是一个引路人,不直接告诉他们最终的答案,但是会教他们如何去寻找答案,帮助他们寻求最佳途径寻找目标。

同时也帮助他们制定一个适当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让他们有目标、有计划的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采用激励教学法
在教学中采用激励法教学能够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因为激励,
可以带给学生成就感,感受成功带来的喜悦,进而增强学生学习的学习积极性,加大学习动力。

任何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特别是对于成长的学生来说,他们更希望能够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认可。

如果学生在教师的赞扬下学习,那学生对学习会越来越有兴趣,积极性会越来越高,学习效率也会明显提高;但是如果学生在教师的批评和斥责中学习的话,会逐渐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更甚者还有厌恶的情绪。

新课改下,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尊重学生,欣赏学生,理解学生,鼓励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课上,教师对学生的思想或回答应给以大力的鼓励,肯定学生的思维能力,鼓励他们大胆发言,大胆想象和猜测,如果学生的思维有偏差,教师也不要持否定态度,而是要进行巧妙的转化,或者进行婉转的改正,但是首先都应该肯定学生的思考能力,只有这样,才不会磨灭学生的思维火花,不会抹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增加学生有勇于思考问题,敢于发表自己观点的勇气。

课下,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个人爱好和特长,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之余让自己拥有一技之长,增强学生的自信。

三、优化学习环节
新课改下,教师和学生都需要更注重“学”,所有活动都应该围绕“学”而展开,笔者在此处所说的“学”不是传统的教师传授,学生记忆,因为笔者认为这种方式只能是一种“了解”的行为,而不是学习的过程。

所谓“学”,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学习”,在此学习过程中,教师是一个引路人,指引学生从哪个方向走,具体如何
走还需要学生自己来体验,这样才是真正的“学”。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学”的环节,做好学生课前预习、课上学习、课后复习的指导工作,指导学生提炼中心,抓住重点,并让学生完成课后习题。

对于课文中出现的生字、新的词语或者成语,教师要让学生利用各种工具书认识生字,理解并掌握词语、成语的意思和用法。

对于课文中学生不理解的地方,教师可以叫同学们做好标记,课下再去阅读一些相关书籍,或者是网上搜寻一些相关资料,以了解作品的相关背景,然后大家在课堂上一起各抒己见,或许会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进行个性化教学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差异和能力上的差异,尊重学生对教学中出现的不同的见解,其实也就是给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空间。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全班同学的共性,也要关照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而语文也比较容易实现教学的个性化,因为它不像数学上的1+1就只能等于2如此硬性,而是“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想法,对于一篇文章而言,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感受,而作者或许又是另一种感受。

比如一篇文章,有人看的是动人的故事情节,觉得催人泪下,有人看的是华丽的辞藻,觉得那字眼生动、形象、贴切,有人看的是表达的中心思想,觉得可以流芳百世。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不论学
生从哪一个角度去欣赏文章,都是值得肯定的,而且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给学生搭建足够广阔的思考平台,让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去思考问题,这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也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散。

五、适当开展课外活动
适当的给学生开展课外活动,打破了传统教学中单纯的“教室课堂”,把课堂搬到室外,让学生走进生活、亲近自然,感受语文,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也锻炼了学生的适应能力,还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积极性、能力。

因此,不论是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还是对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适当的给学生开展课外活动都是十分有利的,而且在新课改下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现在我们都提倡以人为本,而传统的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中心,显然不能实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因此根据发展形势的需要,新课改自然而然出台了。

在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师应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被尊重、被理解、被肯定、被支持、被关注、被在乎,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在快乐中成长,在成长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进而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完成新课程标准要求,为社会输送“过关”人才。

参考文献:
[1] .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初探[j]
[2] . 推进新课改之初中语文教学应如何落实“以人为本”[j].
[3] .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的几点建议[j]
[4] . 试论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