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三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学案教学设计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教案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教案教案标题: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教学目标:1. 了解古代中国商业经济的发展历程和重要特点。
2. 掌握古代中国商业经济的主要商业形式和商业区域。
3. 分析古代中国商业经济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重点:1. 古代中国商业经济的主要商业形式和商业区域。
2. 古代中国商业经济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1. 分析古代中国商业经济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 掌握古代中国商业经济的主要商业形式和商业区域的演变。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
2. 教材:《中国古代商业经济史》等相关教材。
3. 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资料或图片展示古代中国商业经济的一些典型场景,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提问:你对古代中国商业经济有什么了解?请谈谈你的观点。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通过PPT演示,向学生介绍古代中国商业经济的发展历程和重要特点。
2. 分析古代中国商业经济的主要商业形式和商业区域的演变。
三、案例分析(20分钟)1. 分组讨论:请学生分组,选择一个具体的商业形式或商业区域,通过查阅资料和讨论,分析其特点和对古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2. 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提问。
四、概念澄清(10分钟)1. 教师解答学生在案例分析中提出的问题,澄清相关概念。
2. 引导学生总结古代中国商业经济的主要特点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五、拓展延伸(15分钟)1. 学生自主学习:要求学生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商业形式或商业区域,进一步深入研究并撰写一篇小论文。
2. 鼓励学生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进行查阅资料,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重点和难点。
2. 提问:你对古代中国商业经济有什么新的认识或收获?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研究能力。
三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教案
作者:丁晓平三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教学教案授课班级:授课时间:课型:新授课课题: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教学目标:1 内容标准:概述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2 知识与能力:结合教材中所提供的史料,了解中国古代商业发展和转运贸易的基本情况;了解中国古代各朝代“市”的基本知识;理解中国古代商人的社会地位,结合文献资料分析中国古代执政集团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培养学生利用历史文献分析和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理解中国古代商业经济的发展和交通的内在关系;深入理解中国古代商业发展过程中“市”的发展历程及其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内在原因,以培养学生的历史知识的迁移能力和理解能力。
3 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法,结合教材中所提供的历史图片和史料对中国古代“市”的发展和演进、古代中国商业中心都市的基本情况分析和论证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注重启发式教学,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组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给以及时而恰当的评价。
4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商业经济的发展状况,认识到商业在中国古代经济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及商人在中国经济进步中的作用;通过对历史上商业传统和商业基础的分析,联系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进程,增强对我国经济建设的信心。
重点: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市”的发展和演变。
难点:中国古代“市”在时间和空间上限制的突破和商品经济的内在联系;中国古代商人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不等的深层次原因。
教具:利用多媒体与传统黑板教学相结合。
教学方法:讲解法、谈话法。
板书设计:三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一)富商大贾周流天下商业发展(远古至清)(二)“市”的发展“草市”的出现夜市的出现(三)商业都会的崛起“商帮”、“会馆”(四)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上两次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经济,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古代商业经济。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教案)
专题一第三课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教案)课程标准: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古代中国商业经济的发展概况,如古代中国的商业活动、市的形成与发展、商人及商业都会的形成。
深入理解中国古代商业发展过程中“市”的发展历程及其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内在原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共同探究问题,使学生对古代商业的发展有初步了解,并能在了解史实的基础上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在学习中学会与人合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商业经济的发展状况,认识商人在中国经济进步的作用。
通过对历史上商业传统和商业基础的分析,联系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进程,增强对我国经济建设的信心。
教学重点:1、掌握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市”的发展和演变,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归纳能力。
2、掌握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教学难点:要求学生理解中国古代“市”对时间和空间上限制的突破和商品经济的内在联系。
教学过程:●导入:《清明上河图》●教师介绍:1、商业的概念、要素;2、商业及商人的由来《古代商业的发展》●学生自主学习一一、富商大贾周流天下(古代商业的发展)1、先秦(1)远古时代:出现了早期的商业交换;(2)商代:商业已经有了初步发展;(3)西周:交易活动日益频繁,骨贝和铜贝作为货币流通;(4)春秋战国:商业发展,出现了富足的巨商和繁荣的商业中心;2、汉代(1)商运活跃,史书中有“富商大贾周流天下”的记载;(2)商人成为古代社会交往活动中最为活跃的人群之一,为追逐利润往来奔波。
3、唐代(1)水路:有所谓“俞大娘航船”,规模宏大,航程较远;(2)陆路:商运发达,有客舍、邸店、车坊等服务于商运的辅助性经营场所。
4、宋元(1)海外商运发展迅速,中国商品远销海外,海外贸易税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2)随着商业的发展,北宋时的益州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5、明清(1)在京城、省城和大商埠出现了会馆;(2)出现按地域结成的商帮,其中晋商和徽商的势力最为强大。
最新整理高一历史教案《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教学设计.docx
最新整理高一历史教案《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教学设计《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古代中国商业经济的发展概况,如古代中国的商业活动、市的形成与发展、商人及商业都会的形成,理解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原因及其与农业、手工业的关系。
(2)深入理解中国古代商业发展过程中“市”的发展历程及其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内在原因,以培养学生的历史知识的迁移能力和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有关历史文献,了解中国古代各朝代商业的发展情况,借助互联网查阅更多的信息。
结合教材中所提的历史图片和史料对古代“市”的发展和演进,古代中国商业中心都市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和论证;用比较法对史料和文献进行对比和比较,从而得出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商业经济的发展状况,认识商人在中国经济进步的作用。
通过对历史上商业传统和商业基础的分析,联系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进程,增强对我国经济建设的信心。
二、重难点重点:市场的发展难点:商业发展的特点三、教学课时:一课时四、教学设计导入:春秋战国的两则寓言故事——自相矛盾和郑人买履引出本课的主题——商业提问一:“什么是商业?”答案通过这一提问首先让学生来了解商业的概念提问二:商业的发展跟哪些因素有关?这一提问总领本课是贯穿本课内容的主要线索。
我设计了这样的思路:谁到哪里用什么商品交换?“谁”——商人;“到”——交通;“哪里”——市场;“用什么”——货币;“商品交换”——商品,由此看出,商业的发展跟这些因素有关。
(幻灯片出示)商人——交易主体,商品——交易内容货币——交易媒介,市场——交易场所交通——交易通道接下来,我着重就从以上这几方面展开本节课的内容一、商人(幻灯片材料):“商人”名称的起源故事一:弦高救国。
通过此故事,让学生了解自古以来商人群体具有爱国品质。
故事二:晋商和徽商。
通过介绍以乔家大院为代表的晋商“秤平、斗满、尺满足”和徽商的代表胡庆余堂的“真不二价”,说明古代商人群体具有的诚信品质。
三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人民版必修二教案
三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人民版必修二教案一、古代商业经济发展简史中国的商业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和良渚文化时期。
商业活动在夏商周时期逐步发展,商业日益繁荣,到春秋战国时期,货币已经流通,商业活动愈加繁荣。
秦朝统一中国后,推行货币统一标准,促进商业经济的发展。
汉代开始出现了丝绸之路,商业活动逐渐走向繁荣,唐代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舟车交通通畅,加强了不同地域之间的联系,对国家统一和经济发展都起了很大的作用。
宋代商业经济再次发展,出现了金融、保险、票据等现象,为商业活动提供了保障和方便。
明清时期,随着资本主义商业的出现,商业经济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二、古代商业经济主要内容1.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在古代,交通运输方式主要以河流和陆地两种为主。
商人常常选择从河流的上游运输货物到下游,最后使货物流通于各地。
而从陆地运输则需要人和马匹来完成,运输的时候十分困难,特别是在天气不好的时候。
2.货币的创制和流通货币是商业经济发展的核心所在。
在商业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货币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
最早的货币形式是贝壳和布匹,随后是青铜、银、金等金属铸造的货币。
汉朝时期,开始流通刀币,唐代开始流通铜钱,到了宋代,就出现了纸币,并渐渐取代了金属货币。
3.商业贸易方式的变化古代商业贸易方式主要是赊销和换市。
赊销是指货主先把货物给商人,商人把货物卖出后,再把钱给货主。
换市是指商人把自己的货物和别人的货物交换。
随着金融贸易的发展,又出现了贴款和现汇的交易方式。
4.商会的出现商会是为了共同经营和管理商业事务的组织形式。
商会一般是由同行业的商人组成,共同管理商品的质量和价格,共同担负风险和损失。
商会对商业经济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古代商业经济的影响商业经济在中国的发展史上占据一个重要的地位。
古代商业经济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商业经济的兴起,促进了交通运输、货币的流通,也加速了人们的思想交流、文化升华。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教案(高一历史)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教案(高一历史)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通过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搜集资料、共同探究问题,使学生对古代商业的发展有初步了解,并能在了解史实的基础上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在学习中学会与人合作。
明确商业的产生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反过来又促进经济的发展,两者辨证统一、互相作用。
中国古代商业的产生发展繁荣的表现。
中国古代发展繁荣的原因。
商业并不是天生就有的,商业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商人的积极作用,“商人”又是因何而来?传说周武王灭商后,商朝的遗民为了维持生计东奔西跑地作买卖,日子一长,便形成一个固定的职业。
周人就称他们为“商人”,称他们的职业为“商业”,贩卖的物品为“商品”。
这种叫法一直延续到今天。
商朝商业发展水平较高,初具规模,已经具备了商业的一些基本要素,如出现了职业商人和商业活动的交换媒介——货币。
战国后期,各国铸造流通的铜币种类增多,形状各异,有的模仿农具,有的模仿各种工具,也有的模仿贝的形状。
货币的数量大,种类多,反映了商业较过去发达。
商品交换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繁荣。
原因: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修建驰道;汉初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是商业繁荣的主要原因;汉文帝将抑商政策改为宽商政策,下令“开关梁,弛山泽之禁”,实行“入粟拜爵”;两汉开通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表现:西汉富商大贾周流天下,对外贸易发展,出现了许多商业中心。
隋唐时期,随着政治上的统一和大运河的开通,商业贸易、中外交流蓬勃发展;至宋元时期,古代商业的发展更进入一个新的高峰期。
(陆上丝路不通,造船业发达)商人在古代最初只是个体分散式的经营,没有出现什么大的商人群体。
但到明清时期,由于商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商业竞争的加剧,全国各地逐渐形成了一个个各具特色的以地域为中心的商帮,商人开始以群体形象活跃在历史舞台。
山西商帮、徽州商帮、福建商帮、广东商帮、山东商帮、宁波商帮、龙游商帮、洞庭商帮、江西商帮、陕西商帮古代的“城”是统治者居住的地方,是政治中心,“市”是商品交换的场所。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教案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古代中国商业经济的发展历程与特点;2. 掌握古代商业经济的发展形式与商业组织;3. 理解商业经济对古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二、教学重点:1. 古代中国商业经济的发展历程与特点;2. 商业经济的发展形式与商业组织。
三、教学难点:商业经济对古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问学生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在社会发展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引起学生对商业经济的兴趣。
2. 了解古代中国商业经济的发展历程与特点(10分钟)教师以图表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商业经济的发展历程,从商队贸易到发展壮大的商业中心,再到商业帝国的崛起。
教师从商品流通、商业中心、商业组织等方面介绍商业经济的特点。
3. 掌握古代商业经济的发展形式与商业组织(1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商队贸易、都市贸易和商业中心的发展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商业经济的发展形式。
再通过介绍商业组织的种类,如商帮、行会等,让学生了解商业经济的组织形式。
4. 总结商业经济对古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10分钟)教师让学生总结商业经济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对古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如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交流和文化交流等。
5. 案例分析(15分钟)教师通过案例让学生分析商业经济对古代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影响,如商业帝国的繁荣与衰落、商帮的兴衰等。
6. 知识检测(5分钟)教师出示几道选择题,让学生选择正确的答案,检测学生对商业经济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7.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小结,并与学生共同总结商业经济在古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
五、教学方法:1. 图表教学法:通过图表的形式,将商业经济的发展历程与特点进行直观清晰的介绍。
2. 讲解与讨论相结合:教师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学习兴趣。
3. 学以致用: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加深对商业经济的理解。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教案
第三讲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内容标准】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知识与水平】(1)结合教材中所提供的史料,了解中国古代商业生产和转运贸易的基本情况。
(2)了解中国古代各朝代“市”的基本知识,进而深入了解纵深的发展历史和变化。
(3)了解各朝代文人对当时商业发展的客观性描述,增强历史的直观印象。
(4)了解各朝代作为商业中心的都市,并结合历史文学作品理解其当时的发展或繁荣水准。
(5)通过本课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在中国古代商人的社会地位,并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文献资料分析中国古代执政集团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
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学使用水平和历史问题的分析与概括水平。
(6)理解中国古代商业经济的发展和交通发展的内在关系。
(7)深入理解中国古代商业发展过程中“市”的发展历程及其在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的突破的内在原因。
以培养学生的历史知识的迁移水平和理解水平。
【过程与方法】(1)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相关历史文献来了解中国古代各朝代的商品生产和转运贸易的发展情况,并且主动实行查阅和借助互联网获得更多的信息,以此,来对有名的商帮实行深入而有价值的探究学习。
(2)学生还能够通过观察法结合教材中所提供的历史图片和史料对中国古代“市”的发展和演进、古代中国商业中心都市的基本情况实行分析和论证;这个过程中,在有条件的地区,教师还能够组织学生实行实地考察,进而用比较法把所收集的实证资料和文献实行对比和比较以验证书中内容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3)教师能够利用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但在必要的关键环节上还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给予学生以适当的指导;无论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在教学内容结束之后,教师都要即时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学习结果实行客观、恰当的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到中国古代商业经济的发展状况,理解商人在中国经济进步中的作用。
通过对历史上商业传统和商业基础的分析,联系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进程,增强对我国经济建设的信心。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教案和教学反思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教案刘田庄中学高三历史王世波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古代中国商业经济的发展概况,如古代中国的商业活动、市的形成与发展、商人及商业都会的形成,理解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原因及其与农业、手工业的关系。
(2)深入理解中国古代商业发展过程中“市”的发展历程及其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内在原因,以培养学生的历史知识的迁移能力和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有关历史文献,了解中国古代各朝代商业的发展情况,借助互联网查阅更多的信息。
结合教材中所提的历史图片和史料对古代“市”的发展和演进,古代中国商业中心都市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和论证;用比较法对史料和文献进行对比和比较,从而得出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商业经济的发展状况,认识商人在中国经济进步的作用。
通过对历史上商业传统和商业基础的分析,联系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进程,增强对我国经济建设的信心。
二、重难点重点:市场的发展难点:商业发展的特点三、教学课时:一课时四、教学设计导入:春秋战国的两则寓言故事——自相矛盾和郑人买履引出本课的主题——商业提问一:“什么是商业?”答案通过这一提问首先让学生来了解商业的概念提问二:商业的发展跟哪些因素有关?这一提问总领本课是贯穿本课内容的主要线索。
我设计了这样的思路:谁到哪里用什么商品交换?“谁”——商人;“到”——交通;“哪里”——市场;“用什么”——货币;“商品交换”——商品,由此看出,商业的发展跟这些因素有关。
(幻灯片出示)商人——交易主体,商品——交易内容货币——交易媒介,市场——交易场所交通——交易通道接下来,我着重就从以上这几方面展开本节课的内容一、商人(幻灯片材料):“商人”名称的起源故事一:弦高救国。
通过此故事,让学生了解自古以来商人群体具有爱国品质。
故事二:晋商和徽商。
通过介绍以乔家大院为代表的晋商“秤平、斗满、尺满足”和徽商的代表胡庆余堂的“真不二价”,说明古代商人群体具有的诚信品质。
高中历史 1.3《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教案 人民版必修2
1.3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教案(人民版必修2)课程标准: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古代商业生产和转运贸易的基本情况。
了解中国古代各朝代“市”的基本知识,深入理解中国古代商业发展过程中“市”的发展历程、主要表现及原因。
理解在中国古代商人的社会地位及其在中国经济进步中的作用,分析中国古代重农抑商的原因及影响。
过程与方法:在学习过程中通过阅读有关历史文献来了解中国古代各朝代的商品生产和转运贸易的发展情况,通过观察法结合教材中所提供的历史图片和史料对中国古代“市”的发展和演进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和论证。
并且主动进行查阅和借助互联网获得更多的信息,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进行实地考察,进而用比较法把所收集的实证资料和文献进行比较以验证书中内容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历代统治者都通过“重农抑商”政策来限制和压制商业的发展,阻碍了中国新的富有活力的经济形态的诞生。
联系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进程,增强对我国经济建设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市”的发展和演变,培养历史概括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
难点:理解中国古代“市”在时间和空间上限制的突破和商品经济的内在联系;深入分析中国古代商人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不等的深层次原因。
新课导入:“商人”和“商业”名称的由来。
中国人很早就学会经商,商朝人善于经商。
周武王灭商后,商朝的遗民为了维持生计,东奔西跑地作买卖,日子一长,便形成一个固定的职业。
周人就称他们为“商人”,称他们的职业为“商业”。
范蠡(吴越争霸时人物)——商人祖师范蠢辅佐越王勾哉灭吴复仇后,颇为自得地说,我为越国献了七条计策,越王只用五条就获得了成功。
往后,我想把这些策略用到治家上;他放弃官职,来到货物集散交易中心之地陶①,经营商业,改名朱公。
范蠡经商取得了巨大成功,被称为陶朱公。
后世商人尊他为祖师。
商业贸易作为社会经济现象的一个方面,与工农业生产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高二历史教案-高一历史三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学案
高一历史三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学案高一年级历史学科必修ⅱ教学案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三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课程标准】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教学要求】1.概述古代中国在“市”的形成与发展、商业都会的兴盛以及著名商帮等方面呈现出来的商业发展的概貌。
2.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3.描述古代商业发展的一些经典场景。
感受商业的流动性与活跃性。
【知识梳理】一、“市”的形成与发展1、秦代:管理“市”有法律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
2、汉代: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严格管理。
3、南北朝时代:有了民间集市——“草市”,政府对其实行行政管理。
4、唐代:①“草市”作用显著,作为自然形成的乡村集市,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②“夜市”比较繁荣。
5、宋代: ①“市”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形成了繁荣的商业街。
原先不允许设置“市”的城郊和乡村,也出现了“市”。
商业活动也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②“草市”已经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6、明清:都市中的商业区已经相当繁华。
二、商业都会的兴盛1、战国时期:有的城市已经出现称作“市井”的商业区。
2、汉代:都市因商业的集中而繁荣,“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3、王莽执政时期(新朝):① 王莽曾经在长安和“五都”设“五均”官,控制市场物价。
②有“五都”——洛阳、邯郸、临淄、宛和成都,以“市”为重要标志的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已经形成。
4、唐代:①长安的市已经发展为店铺林立的商业区;②洛阳市场的规模远超长安;③扬州也曾经“雄富冠天下”;④杭州、湖州也成为商业都会。
5、宋代:都市商业繁盛。
①汴京商市异常繁荣,②“夜市”连着“晓市”,③还有定时的“庙会”集市。
6、清代:乾隆时期的苏州和盛泽镇非常繁盛,著名的四大名镇是: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
三、著名商帮明清时期,出现以同一地域为纽带的会馆和商帮,其中,晋商和徽商的势力最为强大。
【合作探究】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1、中国人很早就学会经商,商业起源很早,并且在不断地发展;2、农耕时代的中国商业和商人的命运,与政府的商业政策息息相关。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教案(2)(1)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古代商业生产和转运贸易的大体情形。
了解中国古代各朝代“市”的大体知识,深切明白得中国古代商业进展进程中“市”的进展历程、要紧表现及缘故。
明白得在中国古代商人的社会地位及其在中国经济进步中的作用,分析中国古代重农抑商的缘故及阻碍。
进程与方式:在学习进程中通过阅读有关历史文献来了解中国古代各朝代的商品生产和转运贸易的进展情形,通过观观点结合教材中所提供的历史图片和史料对中国古代“市”的进展和演进大体情形进行分析和论证。
而且主动进行查阅和借助互联网取得更多的信息,有条件的地址能够进行实地考察,进而用比较法把所搜集的实证资料和文献进行比较以验证书中内容的靠得住性和真实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熟悉到历代统治者都通过“重农抑商”政策来限制和压制商业的进展,阻碍了中国新的富有活力的经济形态的诞生。
联系现今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展的进程,增强对我国经济建设的信心。
【重难点冲破】重点:把握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市”的进展和演变,培育历史归纳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
难点:明白得中国古代“市”在时刻和空间上限制的冲破和商品经济的内在联系;深切分析中国古代商人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不等的深层次缘故。
教学进程;导入:“商人”和“商业”名称的由来。
中国人很早就学会做生意,商朝人擅长做生意。
周武王灭商后,商朝的遗民为了维持生计,东奔西跑地作生意,日子一长,便形成一个固定的职业。
周人就称他们为“商人”,称他们的职业为“商业”。
范蠡(吴越争霸时人物)——商人祖师商业贸易作为社会经济现象的一个方面,与工农业生产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它是工农业生产进展的产物,它的产生和进展又进一步增进了工农业生产的进步。
历史上的商业贸易现象包括商品经济的进展、货币的进展、城市的进展、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的进展等方面。
一、商业的进展1.产生和初步进展(先秦时期)(1)原始社会:原始商业产生(2)商朝:显现了职业商人和货币。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教案学案【精品】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教案学案【精品】(难度系数:★☆☆高考指数:★☆☆)1.商业起源与发展(1)远古时代,出现早期的商业交换。
(2)商朝时期,商业初步发展。
(3)西周时期,交易活动频繁,货币需求数量增加,可看到流通骨贝和铜贝的情形。
(4)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富足的巨商和繁荣的商业中心。
(5)北宋时期,商业空前繁荣,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6)明清时期,出现会馆和商帮,其中晋商和徽商势力最为强大。
2.商运出现与发展(1)汉代:商运活跃,商人成为古代社会交往活动中最为活跃的人群之一。
(2)唐代:①水路:“俞大娘航船”以规模宏大著称。
②陆路:客舍、邸店、车坊等服务于商运的辅助性经营场所生意兴隆。
(3)宋元:海外商运发展迅速,中国商品远销到东亚、南亚、西亚以及东欧、北非等地区。
3.商运发展障碍:旅途盗劫为患十分普遍,商人们经常面临着人身财产安全威胁。
[深化拓展]明清时期商帮出现的原因有哪些?(1)明中期以后,由于商业竞争激烈,一些商人为壮大队伍,扩大资本,增强竞争实力,便以地域为中心,以血缘乡谊为纽带,自发组成了既“亲密”又松散的群体。
(2)明清时期,商人想借助群体力量,操控某些地区、行业的商业贸易,从而赢得高额利润。
阅读课本第一目第二至第四自然段及下面材料。
材料“明清两朝,都是延续了数百年的统一王朝,政治统一和社会相对安定”,“(明万历年间)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指徽州),江北则推山右(指山西)。
新安大贾,鱼盐为业。
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粟。
新安奢而山右俭也”。
——《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和特点》(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明时期中国古代商业发展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
[提示]海外贸易发展迅速;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明清时期出现了按地域结成的商帮。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商帮的出现对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提示]按地域组成,规模更大,实力更强;商品经营内容更丰富;贸易活动范围更广;影响更大。
三_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我国古代各历史时期商业开展的概况,理解商业的开展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2、理解我国古代商业开展的原因及其与农业、手工业的关系;3、认识和理解坊与市、交子、徽商与晋商等重要概念。
认识柜坊与飞钱和后世的银行与汇票的关系。
4、探究中国古代城市开展的演变特点和中国对外贸易萎缩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归纳法,比拟法,分析插图,问题探究,历史比拟,阅读法和讨论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明确商业的产生是经济开展的结果,反过来又促进经济的开展,两者辨证统一、互相作用;2、了解商业活动在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商业的开展,是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的结果;3、通过两宋时期商业开展与当时政局的关系,表达政府控制商业和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
2. 教学重点/难点1、中国古代商业的产生开展繁荣的表现。
2、中国古代开展繁荣的原因。
3.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4. 标签新授课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问题导入法:学习了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进步和手工业的开展,有没有同学思考过:商业到底在中国古代农耕文明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新课设计一、古代中国商业开展历程思考:商业并不是天生就有的,商业的产生和开展离不开商人的积极作用,“商人〞又是因何而来?1、商业兴起于先秦时期①“商人〞的来历:商朝人善于经商,经商的人被称为“商人〞。
使用贝为货币。
商业由官府控制。
〔工商食官〕②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繁荣——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
范蠡被称为陶朱公,尊为祖师。
〔板书〕商朝时期:“商人〞出现、货币为贝壳、商业由官府控制;春秋战国:由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商人;2、秦汉以来商业困难开展思考:秦汉以来商业困难开展的原因是什么?商业开展的表现有哪些?原因:统治者重农抑商政策。
概况:秦汉到隋唐,经商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商业总体水平不高,但还是得到了开展。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教案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教案教案标题:探索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教案目标:1. 了解古代中国商业经济的发展背景和重要性;2. 掌握古代中国商业经济的主要特点和运作方式;3. 分析古代中国商业经济对社会发展的影响;4.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描述古代中国商业经济的发展过程;2. 学生能够解释古代中国商业经济的特点和运作方式;3. 学生能够分析古代中国商业经济对社会发展的影响;4.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重点:1. 古代中国商业经济的发展过程;2. 古代中国商业经济的特点和运作方式;3. 古代中国商业经济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1. 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2. 古代中国商业经济对社会发展的深层次影响的理解。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2. 古代中国商业经济的相关资料和案例;3. 学生参考书籍和互联网资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视频或故事等方式引入古代中国商业经济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2. 提问学生对商业经济的理解和认识,引导他们思考商业经济对社会的重要性。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通过PPT演示文稿,介绍古代中国商业经济的发展背景和重要性;2. 解释古代中国商业经济的主要特点和运作方式,包括货币交换、商业网络、商会组织等;3. 分析古代中国商业经济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如促进城市发展、推动文化交流等。
三、案例分析(20分钟)1. 分发相关资料和案例,让学生小组讨论和分析;2. 引导学生分析古代中国商业经济案例中的商业模式、经营策略和影响因素;3. 学生展示分析结果,并进行讨论和互动。
四、思考与扩展(10分钟)1. 提出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2. 引导学生探讨古代中国商业经济与当代商业经济的异同;3.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1. 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总结;2. 鼓励学生评价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并提出改进建议。
高中历史2教学案:专题一三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三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一、富商大贾周流天下1.先秦:商业在商代已经有了初步发展.西周时期,骨贝和铜贝被当作货币来流通。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足的巨商和繁荣的商业中心。
2.汉代:商人成为古代社会交往活动中最为活跃的人群之一。
3.唐代:水陆商运都十分发达,其中在陆路商运中还出现了客舍、邸店、车坊等服务于商运的辅助性经营场所。
4.宋元:海外商运发展迅速,中国商品远销海外。
北宋时在益州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5.明清:在京城、省城和大商埠出现了会馆和按地域结成的商帮。
其中晋商和徽商的势力最为强大。
二、“市”的发展1.秦代:管理“市”的法律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2.汉代: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3.南北朝:民间集市“草市”出现,由政府对其实行行政管理。
4.唐代:“草市"的作用已经十分显著,“夜市”也比较繁荣。
5.宋代:不仅“市"突破了时空的限制,而且“草市”已经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6.明清:都市中的商业区已经相当繁华.三、商业都会的崛起1.战国:有的城市已经出现称作“市井"的商业区。
2.汉代:都市出现繁荣景象。
3.王莽执政时期:以繁荣的“市”为重要标志的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已经形成.4.唐代:长安、洛阳的商业最为繁盛,扬州以“雄富冠天下”,杭州、湖州成为商业发达的都会。
5.宋代:都市商业繁盛,北宋京城汴京商业的繁荣最有代表性,此外,夜市、庙会集市的商品种类也十分繁多。
6.清代:乾隆时期的苏州财富“甲于天下”;盛泽镇、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等都是著名的商业都会。
[轻巧识记]1.古代商业发展2.古代城市的发展与演变[概念阐释]市、草市、夜市、晓市城市中的市是指城市中集中贸易的地点或场所,有时间和地域上的限制,同时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这种情况到宋朝时发生改变。
草市主要是指农村交通便利的地方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打破了市的地域限制.夜市冲破了政府对市的时间限制.晓市即早市,也冲破了政府对市的时间限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历史三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学案教学设计
Case teaching design of Business Economics i n ancient China
高一历史三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学案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历史是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活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研究和诠释。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文学家们如何书写历史,历史都以自己的方式存在,不可改变。
是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进程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
本教案根据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高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三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课程标准】
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教学要求】
1.概述古代中国在“市”的形成与发展、商业都会的兴盛以及著名商帮等方面呈现出来的商业发展的概貌。
2.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3.描述古代商业发展的一些经典场景。
感受商业的流动性与活跃性。
【知识梳理】
一、“市”的形成与发展
1、秦代:管理“市”有法律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
2、汉代: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严格管理。
3、南北朝时代:有了民间集市——“草市”,政府对其实行行政管理。
4、唐代:①“草市”作用显著,作为自然形成的乡村集市,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
②“夜市”比较繁荣。
5、宋代: ①“市”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形成了繁荣的商业街。
原先不允许设置“市”的城郊和乡村,也出现了“市”。
商业活动也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
②“草市”已经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6、明清:都市中的商业区已经相当繁华。
1、战国时期:有的城市已经出现称作“市井”的商业区。
2、汉代:都市因商业的集中而繁荣,“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3、王莽执政时期(新朝):
① 王莽曾经在长安和“五都”设“五均”官,控制市场物价。
②有“五都”——洛阳、邯郸、临淄、宛和成都,以“市”为重要标志的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已经形成。
4、唐代:
①长安的市已经发展为店铺林立的商业区;
②洛阳市场的规模远超长安;
③扬州也曾经“雄富冠天下”;
④杭州、湖州也成为商业都会。
5、宋代:都市商业繁盛。
①汴京商市异常繁荣,
②“夜市”连着“晓市”,
③还有定时的“庙会”集市。
6、清代:乾隆时期的苏州和盛泽镇非常繁盛,著名的四大名镇是: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
明清时期,出现以同一地域为纽带的会馆和商帮,其中,晋商和徽商的势力最为强大。
【合作探究】
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1、中国人很早就学会经商,商业起源很早,并且在不断地发展;
2、农耕时代的中国商业和商人的命运,与政府的商业政策息息相关。
3、春秋战国时期,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然而整体看来,古代中国商业发展始终处于封建政府的抑制之下。
4、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促进了经济的进步,商业繁盛促使了古代都会的大量兴起。
一、选择题。
( c )1、唐朝政府规定,凡不是州治、县治的地方,
禁止设置商品交易市场。
这表明
a、乡村地区没有设置市场的必要
b、城市是商品交换的唯一场所
c、政府力图控制民间商业活动
d、州治、县治具备设立市场的条件
( a )2、中国古代的“城市”是由“城”(城墙及城
墙所包围的地区)和“市”(商品交换的场所、城墙内的一个区域)连称而来。
中国古代的城修筑得相当雄伟,有深广的护城河,数量相当多,遍及全国,但自都城、省城、府城至县城,城市的
建筑规格和面积依次减小。
由此能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①中国古代城市兼具政治、经济功能
②筑城是为了维护统治秩序
③古代政治体系具有森严的等级
④政府非常重视城市商业贸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b )3、“凡市,以日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
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唐朝这种政策反映出
①市有严格的空间限制
②市有严格的时间限制
③本质上体现出政府的抑商政策
④夜市的繁荣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 b )4、下列对“草市”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出现于南北朝时期
②政府对“草市”未实行行政管理
③“草市”在唐代逐渐演变成为相对集中的商业中心
④宋代的“草市”已有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 c )5、“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
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材料所反映的场景发生在
a、汉都长安
b、唐都洛阳
c、宋都东京
d、元都大都
( b )6、下图是明朝小说《醒世恒言》里描写的苏州盛泽镇三的施复夫妇,靠养蚕织绸生活,本是小户人家……几年后他们增买了三四张织机,雇人织绸。
由小说说描写的情景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施复夫妇是机户
②当时江南一些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③ 明代手工业还比较落后
④封建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a、①③④
b、①②
c、①②④
d、②③④
( b )7、阅读下图,北宋东京城与唐朝长安城的主要不同是:
①形成了繁华的商业街
②商业繁荣
③出现了“夜市”
④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⑤长安城是“棋盘格”结构,东京城是“回”字形结构
a、①③④⑤
b、①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④
( d )8、下图是反映宋代社会经济状况的著名画卷《清明上河图》(局部),从中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是
①政府对商业活动的监管取消
②出现了按地域集成的商帮
③是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写照
④打破了坊市界限,城市商业面貌变化大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
d、③④
二、材料题。
9、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孕育了中华民族以农耕为主体的经济形态。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电影《天仙配》歌词
材料二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材料三著名的(晋商)旅蒙商号大盛魁(注:创始人最初是肩挑小贩)……成为有影响的大商号后,还在店内供奉着一条扁担、两个木箱、一块石头(曾作秤砣用),其用意是警示商号后人不忘当年创业之艰难。
……晋商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谚语,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买卖成不成,仁义都要在”等。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生产怎样的一种基本模式?请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种基本模式的特点。
基本模式:小农经济。
特点:
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③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材料二是如何看待商业和农业关系的?
农业是本业,商业是末业。
(3)材料三反映了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有何新现象?依据材料概括晋商发达的主观因素。
现象:出现区域性商人群体,商业资本活跃。
原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诚信为本的经营道德等。
(4)综合以上问题,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
正确处理好农、工、商业的关系,重视商业的作用;要遵循
诚信为本的经商之道,要有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等。
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中国人很早就学会经商,商业起源很早,并且在不断地发展;农耕时代的中国商业和商人的命运,与政府的商业政策息息相关。
春秋战国时期,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然而整体看来,古
代中国商业发展始终处于封建政府的抑制之下。
古代中国的商业
发展促进了经济的进步,商业繁盛促使了古代都会的大量兴起。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