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3岁以上人群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及趋势分析
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及趋势分析乙型肝炎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肝脏感染。
它是全球范围内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影响着世界各地的人口。
本文将重点讨论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趋势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该疾病的现状和未来发展。
一、全球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乙型肝炎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病毒性肝炎之一。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全球有超过2亿人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其中约有3500万人患有慢性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主要通过血液和其他体液传播,如性传播、母婴传播以及共用注射器等途径。
高感染率地区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和太平洋地区。
二、乙型肝炎的地区差异乙型肝炎的感染率在不同地区存在明显的差异。
亚洲国家是乙型肝炎的高风险地区,其中中国、印度和东南亚国家的感染率最高。
非洲也是乙型肝炎的高负担地区,尤其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
相比之下,欧洲和北美洲的感染率相对较低。
三、乙型肝炎的年龄和性别分布乙型肝炎的感染率在不同年龄和性别之间也存在差异。
儿童和青少年是乙型肝炎的高风险人群,他们易受到母婴传播和儿童间的传播影响。
随着年龄的增长,感染率逐渐下降。
在性别方面,男性感染乙型肝炎的风险通常高于女性,这可能与男性更容易接触到感染源有关。
四、乙型肝炎的趋势分析近年来,全球乙型肝炎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
这一趋势主要得益于疫苗的推广和普及,以及改善卫生条件和医疗设施的发展。
然而,乙型肝炎仍然是一个公共卫生挑战,特别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贫困地区。
此外,慢性乙型肝炎的并发症,如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病率仍然较高,需要引起重视。
五、未来的挑战和应对策略未来,乙型肝炎的控制和预防仍然是一个全球性挑战。
应对策略包括推广疫苗接种、加强乙型肝炎的筛查和诊断、提高公众对乙型肝炎的认识和预防意识、加强卫生教育和改善卫生条件等。
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和资源投入,特别是在乙型肝炎高负担地区,是控制和消除乙型肝炎的关键。
综上所述,乙型肝炎是一种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和年龄性别分布特征。
输血前四项检测指标的临床意义分析
输血前四项检测指标的临床意义分析发表时间:2017-07-06T15:47:56.860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7期作者:刘芳王雷(通讯作者)[导读] 输血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应用于临床挽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
长沙市中心医院检验科湖南长沙 410004摘要:目的探讨输血前四项感染性指标的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LIA)对我院6213例门诊和住院患者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梅毒抗体(TP-Ab)、丙肝抗体(HCV-Ab)、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原抗体(HIV-Ag/Ab)检测,并对这些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6213例患者中,HBsAg(+)性535例(8.61%)、TP-Ab(+)163例(2.62%)、HCV-Ab(+)53例(0.85%)、HIV-Ag/Ab(+)19例(0.31%)。
结论对受血者进行输血前四项检测指标的联合检测,可充分了解受血者输血前感染状况,减少医院感染风险。
关键词:输血前四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梅毒特异性抗体;丙肝抗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原抗体输血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应用于临床挽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但输血也有可能传染乙肝、梅毒、丙肝、艾滋等疾病,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因此,对有输血可能的患者进行上述传染性疾病病原体抗体检测,才能明确所致感染是入院前已经感染还是医源性感染,这对于避免和预防医院内感染、防止出现医疗纠纷、保证医疗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1-2]。
笔者统计了本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月进行输血前四项检测的数据资料,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通过检验科Lis系统,将我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月用CLIA法检测的输血前四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到6213例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153例,年龄1天~98岁,平均(31.8±21.9)岁;女性3060例,年龄1天~94岁,平均(33.2±20.3)岁。
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概况
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概况卫生部在2006年开展了全国人群乙肝等有关疾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全国1~59岁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7.18%。
城市、农村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差异不显著,西部地区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高于东部地区。
1~4岁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最低,为0.96%。
5~14岁人群为2.42%。
15~59岁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最高,达8.57%。
1~4岁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明显低于15~59岁人群。
全国人群乙肝抗体阳性率为50.09%。
城市高于农村,西部高于东部地区。
1~4岁人群乙肝抗体阳性率最高,为71.24%,5~14岁人群为56.58%。
15~59岁人群最低,为47.38%。
乙肝疫苗接种情况。
本次调查1~14岁儿童40129人,其中有乙肝疫苗接种史32732人,占81.56%。
1~4岁和5~14岁调查人群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为89.39%和50.59%,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分别为73.37%和43.91%,乙肝疫苗全程和首针及时接种率城市高于农村,东部高于西部,医院出生儿童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高于在家出生儿童。
乙肝疫苗免疫与乙肝表面抗原携带情况。
1发病机制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一种传染病。
本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国,主要侵犯儿童及青壮年,少数患者可转化为肝硬化或肝癌。
因此,它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疾病,也是我国当前流行最为广泛、危害性最严重的一种传染病。
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感染引起的肝脏疾病。
HBV本身对肝脏无明显损伤,主要通过人体的免疫应答造成肝细胞损伤,HBV感染人体后可刺激机体产生一系列抗体和细胞免疫反应,如果机体免疫反应正常,可以清除感染的病毒而痊愈;免疫反应不足以清除病毒,病毒可持续存在,成为慢性乙肝。
医学上肝炎可分为甲、乙、丙、丁、戊、己、庚七种类型,其中乙肝是流行最广泛、危害最严重的一种传染肝炎。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实验
实验流行病学单元1 流行病学实验研究设计评价乙型肝炎(HB)疫苗预防儿童早期HBsAg携带状态的效果:某地方性流行地区的一次对照实验。
一、基础研究某地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呈地方性流行,12%的献血人员HBsAg阳性,90%居民至少一项HBV标志阳性。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HB和原发性肝细胞癌(PHC)明显相关,男性PHC年发病率为30/10万~75/10万。
在实施HB疫苗免疫计划前,曾对该地某农村地区儿童和孕妇的HBV感染流行率进行调查。
现况研究表明,儿童感染HBV的危险性很高。
纵向研究表明,30%新生儿具有从母体被动获得的抗-HBs,当这种被动免疫消失时,HBsAg流行率急剧上升,但在出生6~12月仍有3%婴儿具有抗-HBs,2岁时17%的儿童HBsAg阳性。
在6~7岁时80%儿童至少一项HBV 标志阳性,在13岁时儿童HBV感染率与成人相同(13%HBsAg阳性,91%既往或近期HBV感染)。
因此,在该地感染发生于生命的最早期。
二、实验设计N区离D市160公里,交通方便。
该区为一农业区,人流动较少,医疗卫生机构健全,服务质量较高。
按随机分配的原则进行分组,其中16个村庄接种HB疫苗,18个村庄接种安慰剂,见(实习指导)图6-1。
HB疫苗免疫计划的目的在于降低儿童携带状态的发生率,该地所有从出生至2岁儿童均列为接种对象。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计算样本大小。
证明疫苗保护率为90%,把握度为0.9,α=0.01(单侧),算得需90名既往未曾暴露HBV者随访12个月。
由于34%的1-24个月龄的儿童至少已有一项HBV标志,且失访率为50%,因此,本研究所需儿童数为273名或以上。
问题1:在本实验前,对该地居民HBV感染情况进行基础研究有无必要?有必要,原因:本研究是对乙肝疫苗预防儿童早期HBsAg 携带状态的效果进行评价的一项现场实验。
应选择预期儿童早期感染乙肝病毒较高的地区进行,因而需要对现场进行必要的基础研究。
010年“检验医学新技术”(国家级)继续教育试题(部分)
血清标志物的调查分析 [ ] 职业 与健康 ,0 8 2 J. 2 0 ,4
( ) 303 1 4 :5 —5 .
[ 梁 晓峰 , 2] 陈园生 , 晓军 , 中国 3岁 [ ] 中华 流行 病 学杂 J.
项, 以辅助判 断 H s g的检 测结果 。 BA
参 考 文 献
方 勇. 上海地 区健康体检人员 23 8例乙肝病毒 7
标志物的影 响 [ ] 实 用 医技 杂志 ,0 6 1 (2 : J. 20 ,3 2 )
3 6— 9 7. 96 3 6
[ 王 7]
蕾, 刘
华, 王雯静 , 低 水平乙型肝炎表面 等.
抗原 的检 测及 其 临床 价值 评估 [ ] 微 生 物与 感 J.
染 , 0 , ( ) 91 . 2 9 4 1 :—2 0
[ 杨 8]
松, 成
军. 乙型肝 炎病 毒变异及其 临床意义
[ ]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0 9 8 2 :2 —2 . J. 20 ,( ) 1518 [ 申 林 .3 9] 13例 H V N B D A阳性与 乙肝 五项检测 结 果分析 探讨 HB V变 异情 况 [ ] 中国 医疗 前沿 , J.
21 0 0年“ 验 医 学新 技 术 "( 家级 ) 续 教 育试 题 ( 检 国 继 部分)
一
、
填 空题
( : 细试 题 由编辑部 邮 寄给各 位学 员 ) 注 详
二 、 选题 单
( : 细试题 由编辑部 邮寄 给各位 学员 ) 注 详
三、 问答 题
1 .简述 连接 酶链反 应检 测沙 眼衣 原体 的优点 。
志 ,05 2 ( )6 56 8 2 0 ,6 9 :5 —5 .
儿童乙肝表面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强 弱不 同,同样 接种却 产生不 同的效果 ,抗体 维持 的
时间也 不 同。 因此不 能只 接种 不监 测 。本 资料 显示 , 抗一 HB s 总 阳性率 6 1 %,其 中男性 与女性无 明显差异 ,
而不 同年龄组 抗 一 H B s阳性 率差异 有统 计学 意义 ,特
作者 单位 :2 1 0 0 0 8南京 医科 大学 附属 南京儿 童 医 院检 验科
别是 1 岁组 儿童 抗 一 H B s 阳性率 达 8 5 . 2 %,而 5岁 ,6
・
1 9 9 0・
浙江临床医学2 0 1 5 年1 1 B第 1 7 卷第 l 1 期
岁 组儿 童抗 一 H B s 阳性率 下降 到最低 ,约为 4 0 %。这 与国 内其它文献 报道基本一致 ,同时也就是约有 6 0 %
左右的 6 岁 儿童 无抗 一 H B s 产生 ,出现这 种情况 的原
参考 文献
1 梁晓峰, 陈国生, 王 晓军, 等. 中国3 岁以上人群 乙型肝 炎血清流行 病
学研 究, 中华流行病 学杂志, 2 0 0 5 , 2 6 ( 9 ) : 6 5 5  ̄ 6 5 8 . 2桌 家 同. 免 疫规 划管 理 理念 与 实践 . 第1 版. 北 京: 人 民卫 生 出版
1 临床 资料
1 至2 0 1 4年在 本 院住 院和 门诊 的
患儿 和健康 体检 儿童 6 5 5 4 1 人 ,其 中男 4 2 7 1 3人 ,女
1 . 2 检测 方法 所有儿 童均空腹采集 静脉血 2 m l 至抗
凝管 , 用 白杨离心机 4 0 0 0 r / m i n 离心 1 0 mi n , 分离血清液 ,
例 ,阳性率 0 . 2 %,其中男 8 0 例 ,女 5 4例 。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出版)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 年版)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2015 年10 月22 日本指南为规范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诊断和抗病毒治疗而制定,涉及慢性乙型肝炎其它治疗策略和方法请参阅相关的指南和共识。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学分会于2005 年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制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第一版),并于2010 年第一次修订。
近5 年来,国内外有关慢性乙型肝炎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取得很大进展,为此我们对本指南进行再次修订。
本指南旨在帮助临床医生在慢性乙型肝炎诊断、预防和抗病毒治疗中做出合理决策,但不是强制性标准,也不可能包括或解决慢性乙型肝炎诊治中的所有问题。
因此,临床医生在面对某一患者时,应在充分了解有关本病的最佳临床证据、认真考虑患者具体病情及其意愿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临床经验和可利用的医疗资源,制定全面合理的诊疗方案。
我们将根据国内外的有关进展情况,继续对本指南进行不断更新和完善。
本指南中的证据等级分为A、B 和C 三个级别,推荐等级分为1 和2 级别(表1,根据GRADE 分级修订)表1 推荐意见的证据等级和推荐等级级别详细说明证据级别A 高质量进一步研究不大可能改变对该疗效评估结果的信心B 中等质量进一步研究有可能使我们对该疗效评估结果的信心产生重要影响C 低质量进一步研究很有可能影响该疗效评估结果,且该评估结果很可能改变推荐等级1 强推荐充分考虑到了证据的质量、患者可能的预后情况及治疗成本而最终得出2 弱推荐证据价值参差不齐,推荐意见存在不确定性,或推荐的治疗意见可能会有较高的成本疗效比等,更倾向于较低等级的推荐一、术语慢性HBV 感染(chronic HBV infection)—HBsAg 和(或)HBV DNA 阳性6 个月以上。
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由乙型肝炎病毒持续感染引起的肝脏慢性炎症性疾病。
可以分为HBeAg 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和HBeAg 阴性慢性乙型肝炎。
2003年我国结核病的疾病负担测量
臻誊i曼篓矍鐾熬||黧螽黧曼鐾黧未W杰。
东rl至d蕊He东alt至h象Di歪ge歪st至M豢edⅢica至l黧煞戮歪歪东系杰蚕Ⅲ谢强蚕姿臻舞垂调研分析……‘……__---………-……o……o’’o’’o o’’o o’‘-‘-……。
_………’’o…’…=:=…=!::::::=…二=。
…’=。
:===:=::1=二:=…。
==…一………■J●采取空腹静脉血3~4m l,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 L I SA)检测阳性者63名,为3%、抗H B s阳性者843名,为40.12%.H B s A g和抗H B S、诊断试剂盒由上海实业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2.2八所大、中专院校男女生H BsA g阳性率和抗H B s阳性率提供,检出阳性者、复查确认为H B s A g携带者后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男生H B s A g阳性率男生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结果、均<o.01);抗H B s阳性率中专部分男生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2.1H B s A g及抗H B s阳性率:大学部分H B sA g阳性者为156学意义(P<o.01);大学部分男女生抗H B s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名、4.41%、抗H B s阳性者2324名,65.68%。
中专部分H B s A g意义(O.01<P<0.25),详见表1.寰1齐市八所大中专院校不同性别新生H B s A g、抗H B s阳性率比较2.3八所大中专院校城乡新生H B sA g及抗H B s阳性率比较:城市新生H B s A g阳性率低于农村学生,抗H B s阳性率城市新生明显高于农村学生,详见表2.3讨论调查结果显示:八所大中专院校新生H B s A g阳性率均低于般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率(39.47%)[”.这与大多数新生在中小学阶段接种过乙肝疫苗有关‘“.此次检测H B s A g阳性率男生高于女生,与文献报道致‘2][”,这可能与男生社交面广,个人卫生差有关.是否存在着免疫差别有待进一步研究.抗H B s阳性率中专部分男生高于女我国普通人群阳性率(9.09%)r”.而抗H B s阳性率高于我国一生,与有关报道一致‘钉.大学部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2齐市八所大中专院校城乡新生H B s A g、抗H B s阳性率比较H B s A g阳性率城市低于农村,这与有关报道一致,抗H B s阳性率城市高于农村,大学生抗H B s阳性率取决于他们在中小学阶段乙肝疫苗的注射情况。
三种方法检测乙肝病毒血清标记物的结果比较分析
三种方法检测乙肝病毒血清标记物的结果比较分析目的比较金标快速检测板、酶联免疫法和荧光定量PCR检测乙肝五项结果的一致性,分析其产生原因及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对我单位2004年1月~2008年1月511例疑似乙肝患者血清进行金标快速检测板、酶联免疫法和荧光定量PCR三种方法检测,比较三种方法的一致性。
结果HBsAg(+)、HBeAg(+)、HBcAb(+)组(大三阳组)患者287例经酶联免疫法和荧光定量PCR检测全部检出,符合率100%,金标快速检测板检测出285例,符合率99.3%;HBsAg(+)、HBeAb(+)、HBcAb(+)組(小三阳组)患者210例经酶联免疫法检出208例,符合率99.04%,荧光定量PCR检测全部检出,金标快速检测板检测出199例,符合诊断率94.76%。
结论传统酶联免疫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检出率高,结果准确,出现少见模式时易出现检测错误;荧光定量PCR检测法灵敏度高,可为临床HBV感染、复制及传染性的判断提供可靠的依据;金标快速检测板方法简单、快速,但灵敏度不如前两种方法,较适于急诊检验。
标签:金标快速检测板; 酶联免疫法; 荧光定量PCR检测; 乙肝五项; HBV乙型肝炎是常见的传染病之一,我国是该病的高发区,人群感染率约为10%[1]。
随着临床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乙肝病毒的检测方法随之增加。
我单位自2004年1月~2008年1月对511例疑似乙肝患者血清进行酶联免疫(ELISA 法)法、金标快速检测板法和荧光定量PCR检测法进行比较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2004年1月~2008年1月来我单位就诊的511例疑似乙型肝炎患者,其中男298例,女213例,年龄16~73岁。
511例疑似病例首先经金标快速检测板检测,未检出HBeAb者,采用酶联免疫法补充检测,后经荧光定量PCR检测法进行检测和量化判断。
1.2 方法1.2.1 仪器和试剂金标快速检测板采用艾康生物技术(杭州)有限公司产品,批号为:200405024。
高校新生不检测乙肝标志物乙肝预防仍面临挑战
高校新生不检测乙肝标志物乙肝预防仍面临挑战发表时间:2012-05-30T11:28:29.70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8期供稿作者:瞿运秋刘楠刘以农胡贵华[导读] 乙肝的传播在聚集性集体生活中极易发生,而大学生集体生活接触密切,存在该类传染病流行的隐患。
瞿运秋刘楠刘以农胡贵华(江西农业大学医院江西南昌 330045)【中图分类号】R512.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8-0371-02【摘要】目的根据国家教育部的规定2010年以后,对高校入学新生不作要求检测乙肝(乙型病毒性肝炎)标志物,高校学生集体生活接触比较密切,存在乙肝传播和流行的隐患,通过对两届新生乙肝表面抗原和表面抗体检测分析,了解高校新生乙肝感染和携带乙肝病毒状况,为今后高校开展乙肝的预防,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对江西农业大学2008级和2009级新生入学时抽取2~3毫升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抗-HBs)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08级和2009级新生HBsAg阳性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学生高于城市学生,男生高于女生。
抗-HBs阳性率略低于我国一般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率,09级学生高于08级学生,女生高于男生,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没有差异。
结论部分高校新生HBsAg阳性率依然偏高,特别是来自不发达地区的学生携带乙肝病毒的形势不容乐观,高校的乙肝预防仍面临挑战。
【关键词】大学新生乙肝标志物挑战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是我国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其发病率高、传染性强、流行面广,乙肝病毒携带者众,严重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来自全国各地,在极短时间内聚集到一起,容易造成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和流行。
为了解大学入学新生乙肝感染情况,笔者对江西农业大学2008级和2009级大学新生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和表面抗体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分析如下。
乙型肝炎流行病学分析
乙型肝炎流行病学分析摘要:乙型肝炎流行病是一种传播性很强,且危害性很大的传染病之一。
乙肝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伤的一种传染性疾病。
本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国,主要侵犯儿童及青壮年,少数乙肝患者可转化为肝硬化或肝癌。
乙肝无一定的流行期,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多属散发。
近几年来乙肝发病率呈显著增高趋势,主要与流行状况、卫生习惯、居住条件、人群免疫水平及防治方法等有关。
近年来,通过病学专家的不懈努力,我国乙型肝炎流行病学取得了新的成果。
本文就乙型肝炎流行病进行了分析,希望对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的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乙型肝炎流行病、传播病、发病率1、资料与方法1.1资料疫情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人口学资料来源于巴州统计局。
1.2统计学分析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描述性分析2012—2015年巴州乙型肝炎报告病例,不同组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水准α=0.05。
1.3质量控制病毒性肝炎诊断由临床医生参照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确诊,确诊病例录入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最终由巴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审核并删除重复报告病例。
2、结果2.1发病情况2012—2015年巴州共报告乙型肝炎57230例,其中死亡2例,年均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436.27/10万和0.15/100万;乙型肝炎占病毒性肝炎比例由2012年的93.05%降低到2015年的37.57%;2012—2015年乙型肝炎发病率和乙型肝炎占病毒性肝炎构成比均呈逐年下降趋势。
2.2流行病学特征2.2.1时间分布全年各月均有病例发生,其中1—3月病例较多(分别占10.64%、10.53%和10.25%),而9—11月病例较少(分别占6.12%、5.75%和6.51%)。
2.2.2地区分布各区(县)均有病例报告,年均发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且末564.23/10万、若羌县374.48/10万、尉犁县311.68/10万和轮胎县182.78/10万。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和治疗(一)
~
逐 渐增加 , 2 0 到 0 4年中 国患 H e g 一 慢性 乙型肝炎 的人数 占 BA ( ) 慢 性 乙型 肝炎总人 数的 比例 已升至 5 .%, B A ( ) 性 乙型 37 H e g 一 慢 肝炎 已成为对肝病科 医生 的重要挑 战。慢性 乙型肝炎 H s g阳 BA 性 , e g阴性 , I HB A AJ T升高 , V D A阳性 患者 有下 列几 种情 HB — N
个月 、2 1 个月 时应答 的指标 。
细胞性肝癌。
期 的特点是 HB — V V D A复制活跃 ,乙型 肝炎 e 抗原 ( s g HB A )
阳性 , 氨酸 氨基 转移 酶 ( L ) 常 、 织学炎 症坏 死轻 或 丙 AT正 组
肝硬化和肝癌 , 临床上必须重视此类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因此亚 太地 区、欧洲及美 国有关 乙型肝炎治疗 的最新指南都将其作 为
的强激发者。
注 : ORF Op nRedn r s开 放 编 码 区 ) 为 c C— ( e aigFa , me 分
H t肝炎 活动指数 ) 4 或 G 炎症坏死者 , A( > I , : 应进行抗病毒治 疗。 由于难 以确定治 疗终点 ,因此 ,应治疗至检 测不 出 HB — N VD A (C 法 , I P R) A J T复常 , 此类 患者 复 发率 高 , 疗程 宜 长 , 少 1 至 年 () C 。另外 , 由于患者本来 H e g B A 就为 阴性 , 不能再将 HB A 血 eg 清转换作为治疗 的终点 ,国外 指南也多将血 清 HB — N V D A转 阴 ( 低于检测 限)同时氨基 转移酶复常作为治疗结束时及停药后 6
核酸检测技术在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中的应用分析
核酸检测技术在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中的应用分析冯秀梅;王艳【摘要】目的探讨我国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采用核酸检测技术的必要性.方法采用Roche Cobas S201系统对血站常规ELISA 检测阴性的献血者18 751份标本进行HBV、HCV 和 HIV 3 项联合筛查,并对NAT 筛查阳性的标本做确证实验.结果 18 751份ELISA 检测阴性标本中,用NAT 检测共检出阳性15 例,阳性检出率为0.08%.结论 NAT 系统应用于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有助于提高献血者的血液质量,保证输血安全.【期刊名称】《中国医药科学》【年(卷),期】2011(001)019【总页数】3页(P16-17,27)【关键词】核酸检测;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窗口期【作者】冯秀梅;王艳【作者单位】吉林省吉林市红十字中心血站,吉林吉林,132001;吉林省吉林市红十字中心血站,吉林吉林,132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6近年来,国内已有部分血站使用NAT筛查献血者。
根据我国现行的法定要求,采供血机构对献血者病毒血清学检测项目主要为HBsAg、抗-HCV、抗-HIV和抗-TP,ELISA方法检测[1]的筛查模式已极大地降低了输血传播疾病的风险,但因输血而患传染病的情况仍然时有发生[2],主要因为我国属于肝炎的高发区,人群中HBsAg携带率为9.09%,HBV流行率>60%[3],抗-HCV阳性率也达到了3.2%[4],艾滋病也有快速发展的趋势。
现有的血清学方法避免不了对病毒感染“窗口期”的漏检,而近年来发展的高度敏感、特异的核酸扩增技术(NAT)可使HBV、 HCV和 HIV病毒的“窗口期”明显缩短[5],大大提高了输血和血液制品的安全。
现将笔者所在血站2010年12月~2011年7月ELISA检测阴性献血者的标本进行NAT检测的情况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2010年12 月~2011年7月采集的无偿献血者全血标本中,经ELISA方法检测阴性的标本共18 751份,其中男10 230人,女8 521人。
高校招生体检HBsAg检测结果分析
Z  ̄i gPe d h a ryMe ,Ma h2 1 ,V 2 ,N . n r 00 d 2 o3 c
・
2 ・ 5
55 % 。经 过 l 的 努力 ,HBA .7 0 sg平 均 阳性率 从
业时经常有肢体刺伤、碰伤现象,伤口出血的机会
较 多 ,而往往 小伤 口得不 到及 时 的包 扎处理 ,人与 人之 间交 叉 感 染 的 机 会 就 增 多 。高 中 乙 学 生 的
剂, 所有操作严格按照操作说 明书,在有效期 内使
用 。酶标仪 和洗板机 由美 国伯 乐公 司提供 。 3 统计方 法 组 间结果 比较采用 检验 。
结 果
1 H sg BA 阳性 率 20 20 00— 09年奉 化 市高 校 招生
体检的学生共 264人 ,H sg阳性 29 67 BA 46人 ,平
( 1.6 尸 . 1 , 05 , <00 ) 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 ; 高中 甲与高中丙比较 ( =27 , >00 ),两组结果 .6P .5
无差异 。
讨
论
检测 结果 显 示 ,20 00—20 09年参 加 高 校 招 生 体检 的学 生 H s g 均 阳性 率 为 93 % ,仍 为 乙 BA 平 .6
作者单位 :奉化市疾病预 防控制 中心 ,浙江 奉化
3 50 15 0
肝 高发 区 ;但 是 H s g阳性 率 呈 逐 年 下 降 现 象 , BA 近 3 年 H s g 阳 性 率 在 6 左 右 ,20 年 为 BA % 09
浙 江预 防医 学 2 1 第 2 0 0年 2卷第 3期
中图分类号:R 9 . iR 1 . 2 14 3 5 26
乙型 肝炎 病 毒 ( B H V) 感染 是 引起 肝 硬 化 和
延长反应时间提高梅毒TRUST试验的阳性率
梅 毒 是 由梅 毒螺 旋 体 感 染 引 起 的 一 种 经 性 和 血 液 传 播 的
疾病 , 近几年来呈现上 升的趋势 _ 1 ] , 为有效监控 梅毒 在人群 中
性, 阳性符合率为 8 9 . 3 , 阳性率提高 了 7 . 6 ( 5 0 / 6 5 4 ) , 与 未 延 长 时 间 观 察 结 果 差 异 有 统计 学 意 义 。
】9 4 — 1 95 .
工 作 范 围 进 一 步 扩 大 和 高 龄 患 者 就 诊 意 识 增 强有 关 。
参 考 文 献
( 收 稿 日期 : 2 0 1 2 - 0 9 — 2 1 修 回 日期 : 2 0 1 2 — 1 2 - 2 9 )
[ 1 ] F a t t o u i c h G, B o r t o o t t i F , D o n a t o F O . N a t u r a l h i s t o r y o f
联 免 疫 双抗 原 夹 心 试 验 ( TP — E L l S A) 确认 , 以 减 少梅 毒 的 漏 检 。 方 法 采 用 T RUS T 进行 非特异性 抗体 定性检 测, 6 5 4例 阳性 结 果 中延 长反 应 时 间后 的 5 6例 弱 阳性 标 本 再 经 TP — E L I S A 做 特 异 性 抗 体 定性 检 测 。结 果 TR US T 试
延 长 反 应 时 间提 高梅 毒 TRUS T 试 验 的 阳性 率
粟 明丽( 桂 林 医学 院 附属 医院输血 科 , 广 西桂 林 5 4 1 0 0 1 )
【 摘要】 目的 通 过 延 长 反 应 时 间 , 提 高梅 毒 甲苯 胺 红 不 加 热血 清 试 验 ( T RuS T) 的 初 筛 阳性 检 出 率 , 结 合 酶
中国乙型肝炎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
中国乙型肝炎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乙型肝炎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病毒性肝炎,全球范围内都存在着乙型肝炎的流行。
中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国家之一,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在中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一、乙型肝炎的感染途径乙型肝炎主要通过血液和其他体液传播,主要途径包括:垂直传播、接触传播、性传播和血液传播。
在中国,母婴传播是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大约有70%以上的乙型肝炎患者是通过母婴传播感染的。
此外,医疗器械不洁、血液制品污染、注射药物滥用等也是乙型肝炎传播的重要途径。
二、乙型肝炎的感染人群乙型肝炎可以感染任何年龄段的人群,但在中国,乙型肝炎的感染人群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新生儿和儿童:由于母婴传播的高风险,乙型肝炎在中国的新生儿和儿童中较为常见。
婴幼儿期感染乙型肝炎后,容易发展成为慢性感染者。
2. 青少年和青年人群:青少年和青年人群由于性行为活跃,性传播成为乙型肝炎感染的重要途径之一。
此外,青少年时期的注射药物滥用也容易导致乙型肝炎的传播。
3. 医务人员:由于医务人员的职业特殊性,他们更容易接触到乙型肝炎病毒,因此医务人员是乙型肝炎的高危人群之一。
4. 长期输血者和血液制品受污染者:在过去的血液安全管理不完善的情况下,长期输血者和血液制品受污染者容易感染乙型肝炎。
三、乙型肝炎的地域分布中国乙型肝炎的地域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东部、中部和西南部地区。
这些地区的乙型肝炎感染率相对较高,主要原因是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较好,人口流动性大,医疗资源相对集中,乙型肝炎的传播条件较为有利。
四、乙型肝炎的病程和转归乙型肝炎的病程和转归因个体差异而异。
一部分患者在感染后可以自愈,但大部分感染者会进展为慢性感染。
部分慢性感染者可能会出现肝功能异常、肝硬化甚至肝癌等并发症。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肝功能状况、病毒载量和病毒基因型等因素都与疾病的进展和预后密切相关。
总结起来,中国乙型肝炎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主要表现为:感染途径以母婴传播为主,感染人群主要包括新生儿、儿童、青少年、青年人群、医务人员、长期输血者和血液制品受污染者;地域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东部、中部和西南部地区;病程和转归因个体差异而异。
苍南县2007年高考学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调查
11 一般 资 料 .
l ~2 岁 。 7 l
1 0 39 9人 , 中男 生 79 3人 , 生 59 6人 , 龄 见表 1 其 2 女 8 年 。
表 1 1 1 例 HBA 67 s g阳性 者血 清 HB V感 染模 式 及 构 成
H V 血清 标 志 物 B 人数
5
9 5
∞
3
,
1 方法 . 2
空 腹抽取 静 脉血 3~ 1分 离 血清 后 , 4m ,
构 成 比
采 用 酶 联 免 疫 吸 附试 验 ( LS 检 测 H s g 对 检 E IA) BA , 测 出 H s g阳性 者 , 作 乙肝血 清标 志物 的 5项检 BA 再
全科 医学临床与教育 2 0 0 9年 1月 第 7卷第 1 Ciia E uaino e ea Pat e a .0 9 o., 01 期 l cl d ct f nrl rci Jn 20 ,V 1 N . n o G c 7
・Hale Waihona Puke 调 查 研究 ・ 苍南县 2 0 0 7年 高 考 学 生 乙型肝 炎 病 毒 感染
状况 调查
厉 惠莉 郑元 回 章 华权 谢 玉程 陈体 盛
我 国是 乙型 肝炎病 毒 ( eais i sH V) hp ti Bv u , B 感 间 阳性 率 比较 ,差异 有 统计 学 意 义 ( 5 .1 P< t r X= 31 ,
.5) 染的高 发 区, 2 0 据 0 2年全 国 3岁以上 人群 乙型肝 炎 00 。
意 义。
2 结果
由表 2可见 ,男性 H s g阳性 率 比女性 高 , BA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z 别 =5 . ,90 , 1 7 x分 35 4 . 4 . , 0 7 6
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现况调查
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现况调查发表时间:2016-04-28T11:14:49.557Z 来源:《心理医生》2015年10期供稿作者:张亚琼刘永华王丽王晶马爽程春晓李珂欣[导读] 包头医学院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
张亚琼刘永华王丽王晶马爽程春晓李珂欣(包头医学院内蒙古包头 014040)【摘要】通过对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的分析及发病趋势,了解不同人群流行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乙型肝炎的防治提供策略依据;从近几年的人群乙型肝炎的流行病研究可以看出,该病的发生呈逐年下降趋势,说明近年来对传染病的防疫工作卓有成效。
【关键词】乙型肝炎;流行病学;发病趋势【中图分类号】R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0-0216-02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1]。
HBV主要是经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传播、医源性传播、母婴传播和亲密接触传播等方式[2]。
目前没有治愈乙肝的特效药,乙肝病程迁延,易转变为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
我国人群HBV感染率为57.63%,HBsAg携带率为9.75%,后者约25%最终传化为慢性肝病,包括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3]。
乙型肝炎已被WHO列为要加强控制并最终消灭的传染病[4]。
1.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本研究以三所综合性医院为单位,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不定期抽取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3月1日期间门诊血液乙肝五项检测患者共3536人。
1.2 方法采用自编的调查问卷,以一人一表方式,按统一的方法和标准到现场采集信息,共发放3536份调查表,收回有效调查问卷3394份,应答率为96%。
1.3 结果与分析1.3.1不同性别人群HBsAg阳性率分析调查人群中,平均HBsAg阳性率为8.5%,男性阳性率为11.9%,女性为6.3%,二者比较有显著差异,(χ?=16.357,P<0.05),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