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流行病学及预防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性接触传播:与HBV阳性者发生无防护的性接触,特别
是有多个性伴侣者,其感染HBV的危险性增高 (Ⅰ)。
•其他:如修足、纹身、扎耳环孔、医务人员工作中的
意外暴露、共用剃须刀和牙刷等也可传播 (Ⅲ)。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2010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国病毒病杂志, 2011,1:9-23
•1~4岁人群 •9.67
•0.96
•5~14岁人群 •10.22
•2.42
•15~59岁人群 •9.80
•8.57
•全人群
•9.75
•7.18
•1992~2001年为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管理时期,期间出生儿童年龄为5~14 岁;2002年起卫生部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2002年以后出生到调查之日满 1岁的儿童年龄为1~4岁
55.8 (45.6-65.9)
1.2 (0.8-1.6)
4.2 (3.3-5.1)
63.5 (60.9-66.0)
0.9 (0.5-1.3)
4.5 (3.4-5.6)
65.7 (63.4-67.9)
0.9 (0.4-1.3)
4.2 (3.1-5.4)
72.9 (70.6-75.1)
0.9 (0.4-1.3)
深圳康泰
北京华尔盾
益可欣 进口
葛兰素史克
疫苗名称(种类) 重组乙肝苗(汉逊酵母) 重组乙肝苗(酿酒酵母) 重组乙肝苗(CHO)
重组乙肝苗(酿酒酵母)
重组乙肝苗(CHO) 重组乙肝苗(汉逊酵母) 重组乙肝苗(酿酒酵母)
剂型 10μg/0.5ml/支 5μg/0.5ml/支 10μg/1.0ml/支 10μg/0.5ml/支 20μg/1.0ml/支 10μg/0.5ml/支 5μg/0.5ml/支 60μg/1.0ml/支 10μg/支 20μg/支 10μg/0.5ml/支 20μg/ml 10μg/0.5ml/支 20μg/1.0ml/支
•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免疫
•“对于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在出生 后24h内尽早 (最好在出生后12h内)注射乙型 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 ,剂量应≥100 IU,同 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0g重组酵母或20g中 国仓鼠卵母细胞 (CHO) 乙型肝炎疫苗,可 显著提高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37,38] (II-3)”
1.8 (1.4-2.1)
6.1 (4.8-7.5)
54.2 (49.8-58.6)
1.0 (0.4-1.6)
5.3 (3.5-7.1)
54.8 (51.0-58.5)
0.9 (0.4-1.5)
3.7 (2.0-5.4)
56.9 (50.4-63.5)
1.1 (0.4-1.8)
4.8 (3.3-6.4)
下降 倍数
14.3 4.1 2.2 1.7 1.3 0.9
•李荣成,等.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4, 25:385387
•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对象
•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对象主要是新生儿,其次为婴幼 儿,15岁以下未免疫人群和高危人群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2010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国病毒病杂志, 2011,1:9-23
•Liang X, et al. Vaccine, 2009,27:6550-7
•1992年和2006年两次血清流行病学 •调查人群HBsAg流行率比较
•2006年与1987年流调结果:不同 年龄组HBsAg携带率比较
•2006年流调结果:不同年龄组免疫和 未免疫人群HBsAg携带率比较
•F. M. Lu, et al. Journal of Viral Hepatitis, 2010, 17, 4–9
•“对HBsAg阴性母亲的新生儿可用 5g重组酵母或10g CHO乙型肝炎 疫苗免疫”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2010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国病毒病杂志, 2011,1:9-23
•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免疫
•“对新生儿时期未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儿童应进行补 种,剂量为5g或10g重组酵母或10g CHO乙型肝炎 疫苗;对成人建议接种20g重组酵母或20g CHO乙型 肝炎疫苗。”
•乙肝疫苗是预防HBV感染的最有效方 法
•1992.01.01 •2002.01.01 •2005.06.01 •2009.04.09 •2010.12.10
•新生儿HBV 疫苗纳入计 划免疫管理 ,但疫苗需 自费
•HBV疫苗纳入 计划免疫,疫 苗免费,但需 支付手续费, 约10元人民币
•新生儿HBV 疫苗接种完 全免费
•1992-2005年间不同出生年份的 •儿童HBV感染标志物状况
出生年份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Total
观察人数 1 724 2 285 2 415 2 773 2 647 2 578 2 434 2 326 2 356 2 215 4 175 4 412 4 153 3 636 40 129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2010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国病毒病杂志, 2011,1:9-23
•中国不同地区1992–2005年间出生的儿童乙肝疫苗3针 免疫覆盖率(A)及出生时接种及时率(B)
•Liang X, et al. J infect Dis, 2009,200:39-47
10.5 (8.3-12.7)
53.4 (46.1-60.8)
3.0 (1.8-4.1)
8.7 (6.6-10.9)
61.6 (56.4-66.9)
2.1 (1.1-3.1)
7.1 (5.4-8.7)
60.5 (57.1-63.9)
2.3 (1.8-2.9)
7.5 (5.9-9.1)
55.7 (50.8-60.5)
•乙肝预防措施包括
u 乙型肝炎疫苗预防 u 切断传播途径 u 意外暴露HBV后预防 u 对患者和携带者的管理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2010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国病毒病杂志, 2011,1:9-23
•现有的国产及进口基因重组乙肝疫苗
生产单位 大连汉信 天坛生物
华药金坦 国内
Weighted prevalence, %(95% CI)
HBsAg
抗-HBc
抗-HBs
5.5 (3.7-7.4)
16.5 (13.7-19.2) 50.5 (46.8-54.1)
3.4 (2.5-4.2)
13.3 (10.8-15.7) 57.9 (54.2-61.7)
2.9 (1.9-4.0)
•不同地方性流行区人群 •发生HBV慢性感染的年龄比较
•HBV传播方式
•HBV是血源传播性疾病,主要经血(如不安全注射等 )母婴及性接触传播[14]。
•血和血制品传播:由于对献血员实施严格的HBsAg筛 查,经输血或血液制品引起的HBV感染已较少发生。
•经破损的皮肤粘膜传播:主要由于使用未经严格消毒 的医疗器械、侵入性诊疗操作和手术,不安全注射特 别是注射毒品等。
•全球60亿人口
•WHO and CDC facts sheets, available at www.who.int and www. cdc.gov
•每年因乙肝相关死亡 100万例,占死因第7位
•Van Damme P. Vaccine,2004, 3:249267
•我国HBV感染流行情况
• 约5.4亿人曾感染过HBV,占 全国人口41.3%
n 乙肝疫苗免疫前是否需要筛查HBV感染标志物,主要是从成本效益考虑, 而不是从安全性考虑。自1982年全球实施乙型肝炎疫苗普遍接种以来的实 践证明,该疫苗在接种前不筛查是安全的。
•全球HBV感染流行状况
•20亿人曾感染HBV ,占全球人口1/3
•15%~25%最终将死于 与HBV有关肝病
•慢性HBV感染者3.5~4亿, 占全球人口> 5%,其中亚 洲占2/3,中国占1/3
•全球HBV 流行分布
•WHO/CDS/CSR/LYO/2002.2:Hepatitis B
Baidu Nhomakorabea
•2006年全国乙肝血清流 行病学调查结果: •我国1~59岁人群乙肝表 面抗原携带率为7.18%
•http://www.chinacdc.net.cn/n272442 /n272530/n3246177/23316.html
3.3 (2.3-4.4)
84.5 (82.4-86.7)
2.1 (1.78-2.38)
7.4 (6.8-8.0)
60.0 (58.4-61.5)
•Liang X, et al. J infect Dis, 2009,200:39-47
•《指南》指出: •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前不筛查是安全的
•乙肝疫苗免疫前是否需要筛查HBV感染标志物,主要是从 成本效益考虑,而不是从安全性考虑。自1982年全球实施乙 型肝炎疫苗普遍接种以来的实践证明,该疫苗在接种前不 筛查是安全的。(用具体数据说明)
乙型肝炎流行病学及预防
•2005版与2010版比较修改要点
•流行病学部分
•我国HBV流行率:2010版采用2006年调查数据。
•预防部分
n 乙肝疫苗接种对象: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对象主要是新生儿,其次为婴幼 儿,15岁以下未免疫人群和高危人群
n 免疫低下或无应答者的接种程序:应增加疫苗的接种剂量(如60mg)和针 次;对3针免疫程序无应答者可再接种3针或1针60m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 并于第2次接种3针或1针60mg乙肝疫苗后1~2个月检测血清中抗-HBs,如 仍无应答,可再接种1针60m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
•15%~25%最终将死于与 HBV有关肝病
•慢性HBV感染者9300万, 约占全国人口的7.18%
•全国13亿人口
•Liang X, et al. Vaccine, 2009,27:6550-7
•每年因乙肝相关死亡30万 例,占传染病死因第1位
•Van Damme P. Vaccine,2004, 3:249267
•Liang X, et al. Vaccine, 2009,27:6550-7
•不同年龄组人群肝癌平均死亡率(/10万)
年龄
10~ 20~ 30~ 40~ 50~ ≥60
人口数
1969-1988
肝癌死亡数 (死亡率)
1585 365 836 197 615 279 530 998 388 921 456 126
91 ( 5.7) 438 ( 52.4) 807 (131.2) 758 (142.8) 469 (120.6) 265 ( 58.1)
1996-2001
肝癌死亡数 人口数 (死亡率)
484 390 415 159 261 755 194 943 159 779 190 543
2 ( 0.4) 53 (12.8) 154 (58.8) 162 (83.1) 145 (90.8) 118 (61.9)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2010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国病毒病杂志, 2011,1:9-23 •廖雪雁, 庄辉.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0,11:973-974
•20µ g与10µ g乙型肝炎疫苗接种 •成人后免疫效果比较
•《全国15岁以下 儿童乙肝疫苗免疫 项目实施方案》: 对全国15岁以下人 群补种乙肝疫苗
•《中国成人 乙肝免疫应 用技术指南 》编写工作 在北京启动
•1992年和2006年两次血清流行病学 •调查人群HBsAg流行率比较
•1992年人 群HBsAg 携带率%
•2006年人 群HBsAg 携带率%
•HBV传播方式
uHBV不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因此,日常学习、工 作或生活接触,如同一办公室工作 (包括共用计算机等 办公用品)、握手、拥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 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会传染HBV。 u经吸血昆虫 (蚊、臭虫等) 传播未被证实[19]。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2010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国病毒病杂志, 2011,1:9-23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2010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国病毒病杂志, 2011,1:9-23
•HBV传播方式
•母婴传播:主要发生在围生 (产) 期,多为在分娩时接
触HBV阳性母亲的血液和体液传播 (Ⅰ),随着乙肝疫苗
或和HBIG联合应用,母婴传播已大为减少[18] 。
是有多个性伴侣者,其感染HBV的危险性增高 (Ⅰ)。
•其他:如修足、纹身、扎耳环孔、医务人员工作中的
意外暴露、共用剃须刀和牙刷等也可传播 (Ⅲ)。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2010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国病毒病杂志, 2011,1:9-23
•1~4岁人群 •9.67
•0.96
•5~14岁人群 •10.22
•2.42
•15~59岁人群 •9.80
•8.57
•全人群
•9.75
•7.18
•1992~2001年为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管理时期,期间出生儿童年龄为5~14 岁;2002年起卫生部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2002年以后出生到调查之日满 1岁的儿童年龄为1~4岁
55.8 (45.6-65.9)
1.2 (0.8-1.6)
4.2 (3.3-5.1)
63.5 (60.9-66.0)
0.9 (0.5-1.3)
4.5 (3.4-5.6)
65.7 (63.4-67.9)
0.9 (0.4-1.3)
4.2 (3.1-5.4)
72.9 (70.6-75.1)
0.9 (0.4-1.3)
深圳康泰
北京华尔盾
益可欣 进口
葛兰素史克
疫苗名称(种类) 重组乙肝苗(汉逊酵母) 重组乙肝苗(酿酒酵母) 重组乙肝苗(CHO)
重组乙肝苗(酿酒酵母)
重组乙肝苗(CHO) 重组乙肝苗(汉逊酵母) 重组乙肝苗(酿酒酵母)
剂型 10μg/0.5ml/支 5μg/0.5ml/支 10μg/1.0ml/支 10μg/0.5ml/支 20μg/1.0ml/支 10μg/0.5ml/支 5μg/0.5ml/支 60μg/1.0ml/支 10μg/支 20μg/支 10μg/0.5ml/支 20μg/ml 10μg/0.5ml/支 20μg/1.0ml/支
•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免疫
•“对于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在出生 后24h内尽早 (最好在出生后12h内)注射乙型 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 ,剂量应≥100 IU,同 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0g重组酵母或20g中 国仓鼠卵母细胞 (CHO) 乙型肝炎疫苗,可 显著提高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37,38] (II-3)”
1.8 (1.4-2.1)
6.1 (4.8-7.5)
54.2 (49.8-58.6)
1.0 (0.4-1.6)
5.3 (3.5-7.1)
54.8 (51.0-58.5)
0.9 (0.4-1.5)
3.7 (2.0-5.4)
56.9 (50.4-63.5)
1.1 (0.4-1.8)
4.8 (3.3-6.4)
下降 倍数
14.3 4.1 2.2 1.7 1.3 0.9
•李荣成,等.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4, 25:385387
•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对象
•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对象主要是新生儿,其次为婴幼 儿,15岁以下未免疫人群和高危人群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2010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国病毒病杂志, 2011,1:9-23
•Liang X, et al. Vaccine, 2009,27:6550-7
•1992年和2006年两次血清流行病学 •调查人群HBsAg流行率比较
•2006年与1987年流调结果:不同 年龄组HBsAg携带率比较
•2006年流调结果:不同年龄组免疫和 未免疫人群HBsAg携带率比较
•F. M. Lu, et al. Journal of Viral Hepatitis, 2010, 17, 4–9
•“对HBsAg阴性母亲的新生儿可用 5g重组酵母或10g CHO乙型肝炎 疫苗免疫”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2010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国病毒病杂志, 2011,1:9-23
•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免疫
•“对新生儿时期未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儿童应进行补 种,剂量为5g或10g重组酵母或10g CHO乙型肝炎 疫苗;对成人建议接种20g重组酵母或20g CHO乙型 肝炎疫苗。”
•乙肝疫苗是预防HBV感染的最有效方 法
•1992.01.01 •2002.01.01 •2005.06.01 •2009.04.09 •2010.12.10
•新生儿HBV 疫苗纳入计 划免疫管理 ,但疫苗需 自费
•HBV疫苗纳入 计划免疫,疫 苗免费,但需 支付手续费, 约10元人民币
•新生儿HBV 疫苗接种完 全免费
•1992-2005年间不同出生年份的 •儿童HBV感染标志物状况
出生年份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Total
观察人数 1 724 2 285 2 415 2 773 2 647 2 578 2 434 2 326 2 356 2 215 4 175 4 412 4 153 3 636 40 129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2010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国病毒病杂志, 2011,1:9-23
•中国不同地区1992–2005年间出生的儿童乙肝疫苗3针 免疫覆盖率(A)及出生时接种及时率(B)
•Liang X, et al. J infect Dis, 2009,200:39-47
10.5 (8.3-12.7)
53.4 (46.1-60.8)
3.0 (1.8-4.1)
8.7 (6.6-10.9)
61.6 (56.4-66.9)
2.1 (1.1-3.1)
7.1 (5.4-8.7)
60.5 (57.1-63.9)
2.3 (1.8-2.9)
7.5 (5.9-9.1)
55.7 (50.8-60.5)
•乙肝预防措施包括
u 乙型肝炎疫苗预防 u 切断传播途径 u 意外暴露HBV后预防 u 对患者和携带者的管理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2010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国病毒病杂志, 2011,1:9-23
•现有的国产及进口基因重组乙肝疫苗
生产单位 大连汉信 天坛生物
华药金坦 国内
Weighted prevalence, %(95% CI)
HBsAg
抗-HBc
抗-HBs
5.5 (3.7-7.4)
16.5 (13.7-19.2) 50.5 (46.8-54.1)
3.4 (2.5-4.2)
13.3 (10.8-15.7) 57.9 (54.2-61.7)
2.9 (1.9-4.0)
•不同地方性流行区人群 •发生HBV慢性感染的年龄比较
•HBV传播方式
•HBV是血源传播性疾病,主要经血(如不安全注射等 )母婴及性接触传播[14]。
•血和血制品传播:由于对献血员实施严格的HBsAg筛 查,经输血或血液制品引起的HBV感染已较少发生。
•经破损的皮肤粘膜传播:主要由于使用未经严格消毒 的医疗器械、侵入性诊疗操作和手术,不安全注射特 别是注射毒品等。
•全球60亿人口
•WHO and CDC facts sheets, available at www.who.int and www. cdc.gov
•每年因乙肝相关死亡 100万例,占死因第7位
•Van Damme P. Vaccine,2004, 3:249267
•我国HBV感染流行情况
• 约5.4亿人曾感染过HBV,占 全国人口41.3%
n 乙肝疫苗免疫前是否需要筛查HBV感染标志物,主要是从成本效益考虑, 而不是从安全性考虑。自1982年全球实施乙型肝炎疫苗普遍接种以来的实 践证明,该疫苗在接种前不筛查是安全的。
•全球HBV感染流行状况
•20亿人曾感染HBV ,占全球人口1/3
•15%~25%最终将死于 与HBV有关肝病
•慢性HBV感染者3.5~4亿, 占全球人口> 5%,其中亚 洲占2/3,中国占1/3
•全球HBV 流行分布
•WHO/CDS/CSR/LYO/2002.2:Hepatitis B
Baidu Nhomakorabea
•2006年全国乙肝血清流 行病学调查结果: •我国1~59岁人群乙肝表 面抗原携带率为7.18%
•http://www.chinacdc.net.cn/n272442 /n272530/n3246177/23316.html
3.3 (2.3-4.4)
84.5 (82.4-86.7)
2.1 (1.78-2.38)
7.4 (6.8-8.0)
60.0 (58.4-61.5)
•Liang X, et al. J infect Dis, 2009,200:39-47
•《指南》指出: •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前不筛查是安全的
•乙肝疫苗免疫前是否需要筛查HBV感染标志物,主要是从 成本效益考虑,而不是从安全性考虑。自1982年全球实施乙 型肝炎疫苗普遍接种以来的实践证明,该疫苗在接种前不 筛查是安全的。(用具体数据说明)
乙型肝炎流行病学及预防
•2005版与2010版比较修改要点
•流行病学部分
•我国HBV流行率:2010版采用2006年调查数据。
•预防部分
n 乙肝疫苗接种对象: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对象主要是新生儿,其次为婴幼 儿,15岁以下未免疫人群和高危人群
n 免疫低下或无应答者的接种程序:应增加疫苗的接种剂量(如60mg)和针 次;对3针免疫程序无应答者可再接种3针或1针60m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 并于第2次接种3针或1针60mg乙肝疫苗后1~2个月检测血清中抗-HBs,如 仍无应答,可再接种1针60m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
•15%~25%最终将死于与 HBV有关肝病
•慢性HBV感染者9300万, 约占全国人口的7.18%
•全国13亿人口
•Liang X, et al. Vaccine, 2009,27:6550-7
•每年因乙肝相关死亡30万 例,占传染病死因第1位
•Van Damme P. Vaccine,2004, 3:249267
•Liang X, et al. Vaccine, 2009,27:6550-7
•不同年龄组人群肝癌平均死亡率(/10万)
年龄
10~ 20~ 30~ 40~ 50~ ≥60
人口数
1969-1988
肝癌死亡数 (死亡率)
1585 365 836 197 615 279 530 998 388 921 456 126
91 ( 5.7) 438 ( 52.4) 807 (131.2) 758 (142.8) 469 (120.6) 265 ( 58.1)
1996-2001
肝癌死亡数 人口数 (死亡率)
484 390 415 159 261 755 194 943 159 779 190 543
2 ( 0.4) 53 (12.8) 154 (58.8) 162 (83.1) 145 (90.8) 118 (61.9)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2010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国病毒病杂志, 2011,1:9-23 •廖雪雁, 庄辉.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0,11:973-974
•20µ g与10µ g乙型肝炎疫苗接种 •成人后免疫效果比较
•《全国15岁以下 儿童乙肝疫苗免疫 项目实施方案》: 对全国15岁以下人 群补种乙肝疫苗
•《中国成人 乙肝免疫应 用技术指南 》编写工作 在北京启动
•1992年和2006年两次血清流行病学 •调查人群HBsAg流行率比较
•1992年人 群HBsAg 携带率%
•2006年人 群HBsAg 携带率%
•HBV传播方式
uHBV不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因此,日常学习、工 作或生活接触,如同一办公室工作 (包括共用计算机等 办公用品)、握手、拥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 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会传染HBV。 u经吸血昆虫 (蚊、臭虫等) 传播未被证实[19]。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2010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国病毒病杂志, 2011,1:9-23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2010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国病毒病杂志, 2011,1:9-23
•HBV传播方式
•母婴传播:主要发生在围生 (产) 期,多为在分娩时接
触HBV阳性母亲的血液和体液传播 (Ⅰ),随着乙肝疫苗
或和HBIG联合应用,母婴传播已大为减少[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