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群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健康教育资料-(含基本知识、治疗方案、预防措施)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健康教育资料(含基本知识、治疗方案、预防措施)2023年全国乙型肝炎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1-59岁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7.18%。
据此推算,我国现有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约9300万人,其中慢性乙肝患者约2000万例。
2023年中国疾控中心对全国1-29岁人群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1-4岁、5-14岁和15-29岁人群表面抗原检出率分别为0.32%、0.94%和4.38%。
1基本知识乙肝病毒主要经血液、母婴及性接触传播。
目前,由于对献血人员实施了严格的筛查,经血液及血制品传播已很少发生。
经破损的皮肤黏膜传播主要是由于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侵入性诊疗操作、不安全注射特别是注射等。
其他如修足、纹身、扎耳环孔、医务人员工作暴露、共用剃须刀和牙刷等也可传播。
母婴传播主要发生在围生期,大多在分娩时接触HBsAg阳性母亲的血液和体液。
随着乙肝疫苗联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的应用,母婴传播已明显减少。
与HBsAg阳性者无防护的性接触,特别是有多个性伴侣者,其感染乙肝病毒危险性增高。
乙肝病毒不经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因此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接触,如在同一办公室工作、握手、拥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不会传染乙肝病毒。
未发现乙肝病毒经吸血昆虫传播。
2治疗方案 1、抗病毒治疗的适应症抗病毒治疗的适应症主要根据血清HBV-DNA水平、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肝脏疾病严重程度来决定,同时结合患者年龄、家族史和伴随疾病等因素,综合评估患者疾病进展风险后决定是否启动抗病毒治疗。
动态的评估比单次的检测更具有临床意义。
对HBeAg阳性患者,发现ALT水平升高后,建议观察3-6个月,如未发生自发性HBeAg血清学转换,可建议考虑抗病毒治疗。
推荐接受抗病毒治疗的人群需要同时满足以下条件:①HBV-DNA水平:HBeAg阳性者,HBV-DNA≥105拷贝/mL。
HBeAg阴性者,HBV-DNA≥104拷贝/mL。
海南省全国人群病毒性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海南省全国人群病毒性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曾雪霞;曾昭长;孙莲英;潘婷婷;李位鸿;何剑;闫秀娟;邓海英;符振旺【期刊名称】《中国热带医学》【年(卷),期】2008(8)11【摘要】目的了解海南省现阶段人群乙型病毒(HBV)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感染状况,评价1992年我国乙肝疫苗推广接种和2002年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实施效果。
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1~59岁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集静脉血标本,标本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检测乙肝感染标识物。
结果海南省1~59岁人群HBV感染率为40.8%,HBsAg携带率为8.4%,分别较1992年前自然感染期下降了43.6个和9.4百分点。
人群中有乙肝疫苗免疫史者占45.4%。
1~4岁和5~14岁儿童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分别为97.3%和65.4%,及时接种率分别为84.0%和41.1%,HBV感染率为3.7%和20.6%,HBsAg携带率分别为1.1%和4.04%。
15~59岁人群HBV感染率和HBsAg携带率分别为65.9%和13.5%,HBV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
除1~4岁组外,城市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率、首针及时接种率高于农村,人群HBV感染率、HBsAg携带率远低于农村。
农民、工人HBV感染率、HB-sAg携带率高于其它职业人群,人群感染率和HBsAg携带率有随文化程度提高而下降趋势。
人群乙肝感染存在家庭聚集性,聚集率为44.1%。
结论海南省自1992年推广应用乙肝疫苗后,特别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实行免费接种后,有效控制了乙肝的传播,15岁以下儿童乙肝接种率和首针及时接种率大幅提高,HBV感染率、HBsAg 携带率大幅下降,母婴垂直传播导致的家庭聚集感染是海南省人群乙肝感染率高的主要因素。
【总页数】5页(P1894-1897)【关键词】人群;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作者】曾雪霞;曾昭长;孙莲英;潘婷婷;李位鸿;何剑;闫秀娟;邓海英;符振旺【作者单位】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2.62【相关文献】1.浙江省上虞市人群病毒性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J], 张鑫培;章兴祥;贾杰;范建强;万丽君;朱方亮2.天津市不同人群2594例病毒性乙型肝炎感染/免疫状况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J], 何海艳;陈静;吴伟慎;赵莹;李超;单爱兰3.义乌市0~59岁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J], 陈劲华;骆淑英;韦意娜;骆伟彪;周洋4.海南省人群SARS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J], 马焱;陈言;邝继深;曾祥洁;华德;潘先海5.海南省人群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J], 孙莲英;曾昭长;陈海云;符振旺;陈少明;闫秀娟;邓海英;潘正帆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东部沿海农村人群乙肝感染情况调查
东部沿海农村人群乙肝感染情况调查目的:为了充分掌握本辖区人群中乙肝感染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查检验方法,按照统一标准,对每个确定的对象进行乙肝三系血清学检测,统计学分析;结果: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率为5.66%,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阳性率为38.99%,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阳性率为1.26%,,e抗原/e抗体阳性率为1.57%。
结论:1992年国家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后和2002年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的效果显著,乙型肝炎病毒属于感染性较强的病毒当前防控形势仍然严峻。
标签:肝炎病毒;乙型;调查分析为掌握本辖区不同年龄段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和乙肝病毒感染率,评价1992年我国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和2002年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的效果,更好的开展乙肝免疫规划,控制乙肝感染率,特开展乙肝感染情况调查。
1 对象与方法1.1调查对象的抽取在澉浦镇13个村中随机抽取1个村,人群调查数量:按照1-6岁(2003-2008年间出生儿童)、7-17岁(1992-2002年出生学生)和18-59岁(1950-1991年间出生人群)三个年龄组。
1.2调查方法结合新农合农民体检,采集18-59岁人群全血5ml,160名,并进行乙肝病史询问。
书面通知1-6岁及7-17岁儿童,采集1-6岁组60名儿童3ml全血和90名7-17岁人群3ml全血。
1.3实验室检测用ELISA方法对血标本进行检测,检验科对采集的血清标本进行分离血清后乙肝三系定性检测,检测项目:乙肝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HbsAb)、核心抗体(HbcAb)、e抗原(HbeAg)和e抗体(HbeAb)。
1.4数据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2.1调查人群的基本情况本次调查对象为浙江省海盐县澉浦镇1-59岁人群共318人,并对318人进行问卷调查和采血检测,其中1~6岁58人,7~17岁93人,18~59岁167人,男157人,女161人。
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分析
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分析了解肇庆市1到59岁人群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为制订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抽取678人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用固相放射免疫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夹心法进行相应项目检测。
结果678份血清中HBsAg阳性率为10.77%;HBsAb阳性率为64.75% ;HBeAg阳性率为3.54%;HBeAb阳性率为7.23%;HBcAb阳性率为33.78%;男、女性人群HBsAg阳性率分别为11.55%、10.03%,城、乡人群HBsAg阳性率分别为7.12%,14.37%;在HBsAg阳性人群中,HbeAg、抗-HBe标化阳性率分别为32.88%和67.12%;而HBsAb阳性人群中,单HBsAb阳性的占68.34%,HBsAb 和HBcAb都阳性的占31.66%,单HBcAb阳性的占3.87%;小于15岁与大于15岁人群HBsAg 阳性率、HBV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肇庆市HBsAg阳性率与全国平均水平相近,而流行率则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肇庆市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10余年,15岁以下儿童HBV感染率已大幅度下降。
为了解肇庆市1到59岁人群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并为制订肇庆市乙型肝炎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于2006-12/2008-08在肇庆市开展了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法,分3层抽样。
市区作为第1层,县(市)城区作为第2层,每县(市)随机抽取1个乡镇作为第3层。
全市共抽取1到59岁人群共678人。
1.2 调查方法在现场进行调查的同时,对每名调查者采集静脉血4ml,分离血清,-20℃保存,编号后送肇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检测。
1.3 血清标本检测1.3.1检测方法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采用固相放射免疫法(SPRIA)检测;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e抗体(抗-HBe)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夹心法检测。
凤凰县1-29岁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凤凰县1-29岁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摘要】目的:了解凤凰县1-29岁人群HBsAg流行率和HBV感染率,,评价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管理以来的乙肝防控效果。
方法:采取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凤凰县240240名1-29岁人群,计算不同年龄组的HBsAg阳性率和HBV感染率,分析我国不同阶段的乙肝疫苗策略对该人群HBsAg流行率的影响。
结果:HBsAg总阳性率为(5/240)2.08%,其中5岁以下儿童HBsAg阳性率为0.42%,20岁以上人群的HBsAg阳性率为1.66%。
结论:乙肝疫苗免费纳入免疫规划常规接种,15岁以下年龄组人群的HBsAg阳性率明显下降,且成效显著。
前言1.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按照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凤凰县的沱江镇古城社区、禾库镇禾库村为全国1-29岁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点。
将抽中的社区和一个行政村全部按户口户籍序号排序,按照分层多阶段整体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常住人口中的1-29岁人群。
按户口册上的登记顺序以家庭户为单位,将含1-4、5-14和15-29岁组常住人口的家庭户资料逐一录入《村委会(社区)常住人口摸底登记表》。
根据各村委会1-4、5-14和15-29岁常住人口抽样框和分配的标本量,采用简单随机抽样随机数字表的方法确定调查240名调查对象。
1.2 调查方法:统一填写《2014年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个案调查表》,对所有≥5周岁人群采集静脉血5毫升,≥12月龄<5周岁儿童采集静脉血3ml。
县级疾控中心实验室分离血清。
在所有现场调查工作结束后一周内,县级疾控中心将个案调查表和数据库、血清标本采集登记/送检表/血标本保存登记表等资料,与冷藏运输的血清及血凝块标本送省疾控中心,省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负责将样本送往中国疾控中心病毒所开展乙肝五项检测。
1.3 检测结果判定:HBV检测结果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中任何一种或多种阳性判定为HBV感染。
乙肝疫苗应用后不同时期人群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乙肝疫苗应用后不同时期人群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目的调查研究乙肝疫苗应用后不同时期人群血清流行病学,了解乙肝感染状况和乙肝免疫水平。
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长春市某社区于1992—2016年出生的人群3 880人,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HBsAg、抗-HBs、抗-HBc,统计乙肝疫苗首针及时率、全程接种率以及HBV感染率。
结果1992—2003年出生人群的首针及时率为65.17%,全程接种率为72.05%,乙肝病毒感染率为44.04%;2004—2016年出生的人群首针及时率为83.87%,全程接种率为93.78%,乙肝病毒感染率为22.41%,两个时间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自乙肝疫苗的推广应用以来,乙肝疫苗首针及时率和接种率显著提高,HBV感染率显著降低,乙肝的传播得到了有效控制。
标签:乙肝疫苗;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乙型病毒性肝炎是我国当前流行最广泛、对人类健康与生命危害最大的传染性疾病之一。
该病是由一种乙肝病毒(HBV)引起的,病变部位主要发生在肝脏,并可使机体多种器官受损[1]。
乙型肝炎的主要发病人群为儿童或青壮年,流行期不固定,一年四季均可发病,该病的治愈难度较大且部分患者在发病后期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不仅严重影响患者自身的正常生活,还给患者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近年来,乙型肝炎的发病率呈明显升高的趋势,现已被列为我國重点防治的传染病之一,当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合适的防控方案,预防乙型肝炎的常用有效手段主要为乙肝疫苗,应用比较广泛[2]。
该研究为调查研究乙肝疫苗应用后不同时期人群血清流行病学,了解乙肝感染状况和乙肝免疫水平,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长春市某社区于1992—2016年出生的人群3 880人,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选择长春市某社区于1992—2016年出生的人群3 880名,其中男性1 950名,女性1 930名。
全国人群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全国人群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为掌握我国现阶段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和乙肝病毒感染率,评价1992年我国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和2002年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的效果,卫生部在2006年开展了全国人群乙肝等有关疾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我国乙肝免疫预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据介绍,本次调查工作由卫生部统一组织实施,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调查方案设计及技术指导。
为使调查工作更加规范科学,卫生部成立了调查领导小组、专家组和工作小组,先后4次邀请国内外专家对该方案进行论证,并在江苏省和山东省分别开展了现场预试验。
本次调查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60个“疾病监测点”上进行。
调查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城市、农村的1~59岁人群共81775人。
卫生部公布了本次调查的结果:一、全国1~59岁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7.18%。
城市、农村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差异不显著,西部地区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高于东部地区。
1~4岁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最低,为0.96%。
5~14岁人群为2.42%。
15~59岁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最高,达8.57%。
1~4岁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明显低于15~59岁人群。
二、全国人群乙肝抗体阳性率为50.09%。
城市高于农村,西部高于东部地区。
1~4岁人群乙肝抗体阳性率最高,为71.24%,5~14岁人群为56.58%。
15~59岁人群最低,为47.38%。
三、乙肝疫苗接种情况。
本次调查1~14岁儿童40129人,其中有乙肝疫苗接种史32732人,占81.56%。
1~4岁和5~14岁调查人群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为89.39%和50.59%,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分别为73.37%和43.91%,乙肝疫苗全程和首针及时接种率城市高于农村,东部高于西部,医院出生儿童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高于在家出生儿童。
四、乙肝疫苗免疫与乙肝表面抗原携带情况。
乙肝定量的意义
乙肝定量的意义乙肝“两对半”定量检测的必要性及可行性众所周知,慢性乙型肝炎是我国常见的慢性传染病之一。
2008年4月,卫生部公布了最新的全国人群乙肝等有关疾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我国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7.18%,携带者仍然达9300万人。
调查结果再次表明,乙肝防治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我们应充分认识乙肝危害的严重性和长期性。
根据中华医学会制订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乙肝的实验室检查包括生化学检查、HBV 血清学检测、HBV DNA及基因型和变异检测测、影像学诊断、病理学诊断。
其中,HBV 血清学检测主要指乙肝“两对半”检测,目前常采用酶免疫法 (EIA)、放射免疫法 (RIA)、微粒子酶免分析法 (MEIA) 或化学发光法等。
长期以来,受检测技术水平、检测成本、传统习惯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乙肝“两对半”一直处于手工定性检测,这使得该项目成为实验室众多项目中最难实现自动化定量检测的项目之一。
近几年,国内、国外不少厂家纷纷提出“乙肝定量检测”的概念,应该说这是实验室需求及检测技术发展的必然。
受厂家推广的影响,医务工作者不免存在以下疑问:什么是乙肝定量检测、乙肝定量检测有必要性吗?首先我们来讨论第一个问题,个别厂家在宣传定性/定量检测时,往往会“打擦边球”,试剂说明书里给出的单位明明是“COI”或“S/CO”,却被说成是“完全定量”。
这显然是不正确的,国际上公认的乙肝“两对半”定量的单位应该是ng/ml、IU/ml、IU/L 或PEIU/ml。
如何确定某一方法学是定性还是定量,笔者有一简单方法:打开试剂说明书,找到第一段话便一目了然(完整的试剂说明书在第一段话中,就会描述该试剂盒是作定性/qualitative还是定量/quantitative检测)。
对于“乙肝定量检测有必要性吗”这一问题,在医务工作者中存在两种声音:第一种是乙肝定性已能满足临床需要,乙肝定量没必要了;第二种声音是乙肝定量检测与疾病进程密切相关,定量检测极为重要。
中国乙肝大数据
中国⼄肝⼤数据⼄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中国的⼀个重⼤公共卫⽣问题。
⾃2006年进⾏上⼀次全国肝炎⾎清流⾏病学调查以来,已经过去了⼗多年。
中国缺乏最新的⼄型肝炎数据,使得对⽬前该病的流⾏和负担评估不⾜。
针对上述情况,北京疾病预防控制中⼼今年在BMJ infectious diseases杂志上发⽂进⾏了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中国普通⼈群的⼄型肝炎流⾏病现状。
2006年,中国第⼆次全国肝炎⾎清流⾏病学调查发现,1-59岁⼈群 HBsAg 流⾏率降⾄7.18%,这表明估计有1600万⾄2000万⼈通过⼄肝疫苗预防了⼄肝病毒的感染。
从2006年到2017年,中国缺乏最新的流⾏病学数据。
Aparna Schweitzer 系统性地回顾了从1965年到2013年全世界慢性⼄肝病毒感染的状况,并估计中国⼄型肝炎的流⾏率为5.49%。
因此,研究团队基于过去5年(2013-2017年)发表的数据进⾏了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以更好的提供对中国⼀般⼈群⼄肝流⾏病学的了解。
这项分析按照PRISMA指南,对国际数据库和中国数据库进⾏检索,搜集了2013⾄2017年关于HBV相关⽂献,这些⽂献为关于表⾯抗原阳性率的⾄少800⼈以上的⼤样本随机抽样设计的研究。
通过对这些⽂献数据的提取,对⽂章数据质量进⾏评估得出结论。
这项分析共27篇⽂献符合要求,样本量在904⾄1966013之间,包括中国东部研究16项、中研究部7项、西部研究9项。
根据这些研究的原始数据分析,在2013-2017年中国普通⼈群HBV感染的总流⾏率为6.89%(95%置信区间为5.84%-7.95%)。
其中西藏地区HBV感染率最⾼,达到20.02%,天津市HBV感染率最低为2.62%。
结果还显⽰,HBV普通⼈群流⾏率以西部地区最⾼,达到8.92%,为⾼发地区。
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患病率较低,HBV流⾏率分别为6.61%和5.23%。
这些数据还显⽰,HBV男性患病率(5.88%)要⾼于⼥性患病率(5.05%),农村患病率(5.86%)要⾼于城市患病率(3.29%)。
乙肝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乙肝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篇一:乙肝调查报告关注乙肝 20XX年中国乙肝现状调查报告根据20XX年8月2日的新闻报道,国内权威乙肝专家,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中心病毒肝炎室主任崔富强在成都首次透露,卫生部将出台政策——常规体检表(含入学、入托、就业、健康证申请等)的待选“菜单”中,将统统取消乙肝“两对半”这个项目!消息刚出来不久,网上立刻响起了一片反对之声。
一天之后,再有报道,卫生部表示“这只是专家的观点,并不代表政府的官方意见。
”据调查显示,全国超过1亿人是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
但由于乙肝知识宣传力度薄弱,大部分人对乙肝的传播缺乏足够的了解,甚至一些机构为了利益而过度渲染、歪曲乙肝的危害??使现在一般人都谈乙肝色变,乙肝患者以及病毒携带者受到广泛而公开的歧视。
乙肝歧视,是一种无知的表现,不仅使一个庞大的群体受到被不公平对待的伤害,丧失了平等的入学、就业、社交、婚嫁的权利;甚至带来了社会群体之间的分化和隔阂,给社会安定、团结与和谐造成了负面影响。
要消除乙肝歧视,首先,对乙肝知识需要更多了解,对乙肝歧视需要更多关注。
乙肝的现状调查报告如下:一、乙肝病毒携带者基本情况乙肝病毒携带者数量庞,但无隐私超过90%的人表示知道自己身边有乙肝病毒携带者在参与调查的非乙肝病毒携带者中,表示知道自己身边有乙肝病毒携带者并且有好几个的占了49%;知道自己身边有一两个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占%;表示自己身边没有乙肝病毒携带者和不知道有没有的人只占%和%。
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区,堪称“肝炎大国”。
根据卫生部统计资料显示,我国乙型肝炎的现患率为277/万,是美国的40多倍,年发病率为95/万。
在法定传染病中,其发病率仅次于感染性腹泻与流行性感冒而居第三位。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至少有8亿人感染过乙型肝炎,而我国人群中的乙肝表面抗原的携带率高达%,也就是说,我国约有亿人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占全球感染人数的1/3。
另外,由数据可见,大部分人知道身边的人谁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并且所知数量较多,除了从一个方面反映出我国乙肝病患群体的众多之外,更反映出这一项健康隐私并没有得到信息保护,反而成为了广泛流传的“公共信息”。
绍兴县人群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中 图 分类 号 :R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10 -9 1(08 50 1.2 070 3 20 )0 - 80 - 0
我 国是 乙型肝炎的高流行 区 ,自 19 92年将 乙肝疫 苗预
防接 种 纳 入 免 疫 规 划 管 理 以 来 ,我 国 乙 肝 控 制 已取 得 显 著 成 效 ,主 要 表 现 为 乙肝 表 面 抗 原 ( BA )携 带 率 、H V感 H s鼻 B 染 率 均 有 不 同 程 度 地 下 降 … 。 为 了 解 我 县 现 阶 段 HB如 携 s 带 率 、H V感 染 状 况 ,掌 握 人 群 感 染 现 状 、变 化 趋 势 和 免 B
人1 3、流 动 人 1 的抗 . B 、H V 3 H s B M、H e g B A 、抗 H e阳 性 率 B 的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O0 ) P< . ;而 H sg 5 BA 、抗 H e阳性 率 B 的差 异 则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00 ) P .5 。
30 ( 11 90 8.%),工 人 5 1人 ( 13% ) 民 工 2人 ( . %) 4 1. , 01 ,
和居 住 3个 月 以 上 的 流 动 人 口共 5 4 16人 。 第 一 阶段 在 绍 兴
县随 机 抽 取 1 乡 镇 ;第 二 阶 段 在 乡 镇 采 用 单 纯 随 机 抽 样 个
采 用 多 阶段 随 机 抽 样 方 法 ,调 查 绍 兴 县 常 住 人 口
54 份 ,问 卷 合 格 率 为 9 .% 。 有 效 问 卷 中 , 常 住 人 口 16 61
40 87份 , 流 动 人 口 39 份 。 常 住 人 口 中 , 男 性 27 人 3 87
中国流行病学调查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国流行病学调查篇一:流行病学调查计划附件20紧急流行病学调查方案一、目的(一)界定疫病发生情况,分析可能扩散范围,提出防控措施建议,提高突发动物疫情处臵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二)探寻病因及风险因素,分析疫情发展规律,预测疫病暴发或流行趋势,评估控制措施效果,提出政策措施建议。
二、范围出现以下情况时,省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组织本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根据本方案要求启动紧急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并及时填报紧急疫情调查表:(一)疑似或确认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情;(二)疑似或确认发生疯牛病、痒病、非洲猪瘟等外来动物疫病或新发病病例的;(三)疑似或确认发生牛瘟、牛肺疫等已消灭疫病;(四)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新城疫、布鲁氏菌病、结核病、蓝舌病等主要动物疫病发病率等流行特征出现异常变化;(五)局部地区或养殖场(小区)较短时间内出现导致较大数量动物发病或不明原因死亡,且蔓延较快疫病的:(六)其他需要开展紧急流行病学调查的情形。
三、工作程序(一)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疑似紧急疫情报告后,应立即核实信息,进行初步调查并按规定报告疫情。
省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本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现场调查。
(二)现场调查人员进一步核实情况后,参照相应紧急流行病学调查表,采集有关信息,填写调查表。
(三)现场调查人员应根据调查获取的信息,描述动物疫情现状(空间、时间和群间分布等),分析疫病来源,判断疫情发展趋势,提出控制措施建议,形成评估报告。
怀疑疫情扩散时,应在高风险地区开展追踪调查。
(四)省级专家组要对现场调查人员形成的调查评估报告和结论进行审核。
(五)必要时,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及相关分中心要派出专家组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并组织开展经济损失和防控措施评估工作。
四、工作要求(一)省级专家组要对现场调查评估报告和结论进行审核,审核意见作为重大动物疫情解除封锁的重要依据。
820名医务人员乙肝病毒血清学调查结果论文
820名医务人员乙肝病毒血清学调查结果及分析【摘要】目的:了解乙型肝炎在医务人员中的感染状况。
方法收集820份医务人员血清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的检测。
结果医务人员hbsag阳性率2.4%,抗-hbs阳性率47.8%,全阴性为25.24%;随着工龄增加,hbsag阳性率递增;不同乙肝疫苗接种史hbsag阳性率有差异。
结论由于医务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较强等原因,医务人员hbsag阳性率较低。
乙肝疫苗接种是医务人员预防乙型肝炎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医务人员;乙肝【中图分类号】r51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413-01乙肝传播途径复杂,医务人员是感染乙肝病毒(hbv)危险性高的人群[1],为了解乙型肝炎在医务人员中的感染情况和分布,对2009年820名医务人员的乙肝血清学标志物进行了检测和分析。
1 对象和方法1.1对象:共搜集11家医疗机构自愿检测的医务人员样本820份,其中男性154名,女性666名。
年龄在19~67岁。
1.2 方法:检测hbv5项血清学指标。
采用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elisa试剂盒,严格按说明和操作规程进行检测。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5.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2.1 性别分布:820名医务人员中,hbsag携带率为2.4%,其中:男性3.9%,女性2.1%,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69,p>0.05)。
抗-hbs阳性率为47.8%,其中:男性47.4%,女性47.9%,男性低于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1,p>0.05),见表l。
2.2 工龄分布 :”0~”工龄组的hbsag携带率最低,抗-hbs阳性率最高。
不同工龄组的hbsag携带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26,p>0.05)。
抗-hbs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78,p0.05)。
乙肝流行现状研究报告
乙肝流行现状研究报告
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肝脏疾病,目前
全球范围内乙肝感染的人数仍然很高。
本研究旨在研究乙肝的流行现状,包括感染率、风险因素和防控策略。
首先,研究结果显示,乙肝感染在全球范围内仍然存在较高的流行率。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显示,全球约有2
亿人感染了乙肝病毒,其中约有3500万人处于慢性感染状态。
乙肝主要存在于亚洲、非洲和西太平洋地区,这些地区的感染率较高。
其次,风险因素是乙肝感染的重要原因。
乙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途径传播。
一些行为习惯,例如共用注射器、性行为不安全和接触感染者的血液等,都会增加感染乙肝的风险。
此外,没有接种乙肝疫苗、早年受感染、长期接触HBV患者以及存在其他基础性疾病的个体也容易感染乙肝。
最后,防控乙肝的策略是非常必要的。
乙肝疫苗的接种是预防感染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全球范围内推广乙肝疫苗接种,特别是针对新生儿和儿童的全面接种,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此外,加强公众教育,提高人们的乙肝健康意识,采取避免共用注射器、正确使用安全套等措施也是防控乙肝的重要手段。
综上所述,乙肝在全球范围内依然存在较高的感染率。
风险因素如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途径都是导致乙肝感染的重要原因。
采取乙肝疫苗接种、加强公众教育以及避免某些高风险行
为等防控策略,能够有效降低乙肝的传播和感染风险,进一步控制乙肝的流行。
乙肝调查报告
乙肝调查报告乙肝调查报告乙肝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全球范围内有数以百万计的人感染了乙肝病毒。
为了更好地了解乙肝的流行情况和影响,我们进行了一项乙肝调查。
本报告将总结我们的调查结果,并提出相关建议。
调查范围和方法我们的调查范围涵盖了不同年龄、性别和地理位置的人群。
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以了解受访者对乙肝的了解程度、感染风险以及是否接受过疫苗接种等情况。
我们共收集了1000份有效问卷,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
调查结果1. 乙肝知识了解程度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对乙肝的知识了解程度较低。
只有30%的受访者能正确回答乙肝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这表明,乙肝的宣传教育工作亟待加强,以提高公众对乙肝的认知水平。
2. 乙肝感染风险调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受访者存在乙肝感染风险。
其中,与乙肝高风险行为相关的因素包括性行为不安全、与乙肝感染者共用注射器等。
这些结果提示我们,应该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提醒他们避免乙肝传播的高风险行为。
3. 疫苗接种情况调查显示,只有不到一半的受访者接种过乙肝疫苗。
其中,年轻人的接种率较高,而中老年人的接种率相对较低。
这可能与疫苗推广力度不够和宣传不到位有关。
我们建议相关部门加大力度推广乙肝疫苗接种,特别是针对高风险人群。
建议与措施基于我们的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措施,以应对乙肝问题:1. 宣传教育加强加强对公众的乙肝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乙肝知识水平。
可以通过媒体、社区活动和学校教育等多种途径,向公众传递正确的乙肝知识和预防措施。
2. 高风险人群重点关注针对高风险人群,如性工作者、吸毒人员和医务人员等,加强宣传教育和定期筛查工作。
同时,提供免费的疫苗接种服务,以降低感染风险。
3. 疫苗推广加强加大对乙肝疫苗的推广力度,提高接种率。
可以通过补贴疫苗费用、设立接种点等方式,方便公众接种疫苗。
4. 数据监测和研究建立乙肝感染数据监测系统,定期收集和分析乙肝感染情况,以便及时调整相关防控措施。
宣威市2022年5岁以下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
宣威市2022年5岁以下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摘要: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全身性传染性疾病,按病原学分类,可以分为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戊型肝炎。
各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相似,以疲乏、食欲减退、厌油、肝大、肝功能异常为主,部分病例出现黄疸。
甲型和戊型肝炎多表现为急性感染;乙型、丙型、丁型大多呈慢性感染,少数病例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
目前对病毒性肝炎尚缺乏特效治疗方法。
甲型和乙型肝炎可通过疫苗预防。
2007年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后,乙肝疫苗纳为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适龄儿童按照出生24小时内、一月龄、六月龄进行免费接种。
为了解乙肝疫苗接种效果情况,开展了2022年5岁以下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预防;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引言:乙型病毒性肝炎是通过性接触传播、母婴垂直传播、血液传播的传染性疾病,易成慢性感染。
我国属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高流行区。
1992年全国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居民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平均约10%,乙肝病毒总体流行率平均约60%[1]。
乙型病毒性肝炎可通过接种乙肝疫苗有效预防。
最新版(即2021版)的国家免疫规划程序,要求新生儿严格按照出生24小时内、1月龄、6月龄接种乙肝疫苗;对于未能按时接种乙肝疫苗的14岁以下儿童,按照“0-1-6个月”补种乙肝疫苗;母亲为HBsAg阳性的儿童接种最后一剂乙肝疫苗后的1-2月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若HBsAg阴性、抗-HBs阴性或小于10mIU/ml,可按程序免费接种3剂次乙肝疫苗。
综上所述国家强力推进运用乙肝疫苗防控乙型病毒性肝炎。
为掌握现阶段我市5岁以下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状况及免疫抗体水平情况,宣威市开展了5岁以下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1 对象和方法1.1调查范围和对象根据省、市两级要求,按照PPS抽样方法在全市29个乡(镇、街道)随机抽取30个行政村(居委会)为调查地区,调查对象分<1岁、1-2岁、3-4岁三个年龄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人群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时间:2008-04-23字体:大中小
为掌握我国现阶段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和乙肝病毒感染率,评价1992年我国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和2002年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的效果,卫生部在2006年开展了全国人群乙肝等有关疾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我国乙肝免疫预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据介绍,本次调查工作由卫生部统一组织实施,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调查方案设计及技术指导。
为使调查工作更加规范科学,卫生部成立了调查领导小组、专家组和工作小组,先后4次邀请国内外专家对该方案进行论证,并在江苏省和山东省分别开展了现场预试验。
本次调查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60个“疾病监测点”上进行。
调查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城市、农村的1~59岁人群共81775人。
卫生部公布了本次调查的结果:
一、全国1~59岁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7.18%。
城市、农村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差异不显著,西部地区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高于东部地区。
1~4岁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最低,为0.96%。
5~14岁人群为2.42%。
15~59岁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最高,达8.57%。
1~4岁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明显低于15~59岁人群。
二、全国人群乙肝抗体阳性率为50.09%。
城市高于农村,西部高于东部地区。
1~4岁人群乙肝抗体阳性率最高,为71.24%,5~14岁人群为56.58%。
15~59岁人群最低,为47.38%。
三、乙肝疫苗接种情况。
本次调查1~14岁儿童40129人,其中有乙肝疫苗接种史32732人,占81.56%。
1~4岁和5~14岁调查人群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为89.39%和50.59%,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分别为73.37%和43.91%,乙肝疫苗全程和首针及时接种率城市高于农村,东部高于西部,医院出生儿童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高于在家出生儿童。
四、乙肝疫苗免疫与乙肝表面抗原携带情况。
有乙肝疫苗接种史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明显低于无乙肝疫苗接种史人群。
在有预防接种史的儿童中,首针乙肝疫苗及时接种者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低于未及时接种人群。
卫生部的调查结果表明,乙肝免疫预防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一、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大幅下降。
本次调查我国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7.18%,与1992年调查发现的9.75%的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相比,下降26.36%,而且年龄越小,下降幅度越大。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提出的<5岁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2%的目标已经实现。
我国《2006~2010年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提出的<5岁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1%的控制目标也已经实现。
根据1992年和2006年两次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估计,1992年以来儿童感染乙肝病毒的人数减少了近8000万人,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减少了1900万人。
专家分析认为,《2006~2010年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中提出的要在2010年将全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控制在<7%的目标,按照当前的控制策略和保持高的乙肝疫苗接种率,2010年我们一定能实现预定目标。
二、乙肝疫苗接种率大幅度提高。
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由1992年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管理时的30%提高到2005年出生儿童的93%;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由1992年的22%提高到2005年出生儿童的82%,接种率有大幅度提高。
卫生部的调查结果也显示,我国乙肝防治工作仍然面临严峻形势。
按本次调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7.18%推算,我国仍然有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约9300万人。
尽管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出现下降,但是我国人口众多,并且随着人均寿命的提高,大量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终身携带,成人的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不会出现明显下降。
受预防保健服务可及性的限制,快速、大幅度提高西部地区、边远农村地区和流动人口聚集地新出生的儿童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特别是提高首针及时接种率难度较大。
结合本次调查结果,卫生部将进一步加大乙肝预防控制工作。
一是充分认识我国乙肝危害严重性和长期性。
加大贯彻落实《2006~2010年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的力度,加大对乙肝预防控制的投入。
二是继续坚持新生儿乙肝疫苗预防接种策略。
认真落实儿童乙肝疫苗免疫规划,做好重点地区新生儿乙肝疫苗预防接种,特别要提高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
逐步开展新生儿以外人群乙肝疫苗预防接种工作,鼓励对重点人群、高危人群接种乙肝疫苗。
三是加大对薄弱地区的支持力度。
通过提高中西部农村地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以提高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
资料链接:用语解释
1、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指人群中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所占的百分比,是表示人群感染水平高低的指标,携带率越高显示人群感染越严重。
2、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指人群中乙肝表面抗体阳性者所占的百分比,是衡量人群免疫水平的指标。
抗体阳性率高显示人群免疫水平高。
3、行政地区划分
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9个省(直辖市);
中部地区:包括河北、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海南10个省;
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4、乙肝疫苗全程接种: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在1周岁以内完成3针乙肝疫苗接种。
5、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1针乙肝疫苗。
6、1992~2001年为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管理时期,期间出生儿童年龄为5~14岁;2002年起卫生部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2002年以后出生到调查之日满1岁的儿童年龄为1~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