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十四 溶液拓展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液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溶液都是由一种溶质和一种溶剂组成的
B.溶液里各部分的性质是相同的
C.只要条件不变,糖水里的糖不会分离出来
D.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是水溶液
2.(2014·青岛)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泥水中,泥是溶质,水是溶剂
B.物质的溶解过程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C.配制溶液时,搅拌可以增大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D.6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 g,则该温度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1∶
21
3.(2014·枣庄)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t2℃时,把50 g甲放入50 g水中得到甲的饱和溶液,且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
B.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是乙>甲=丙
C.将t2℃时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至0 ℃,析出甲最多
D.将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采用降温的方法
4.如果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是( )
A.称取的氯化钠固体质量偏大
B.转移称量好的氯化钠固体时,有少量洒落在桌面上
C.量取水的体积偏小
D.转移配制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5.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15 ℃时,a、b的溶解度均为20 g
B.加水或升温均可使b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C.将30 ℃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15 ℃,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D.分别向100 g水中加入 20 g a和b,升温至30 ℃,所得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6.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现有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无固体存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将原饱和溶液温度由t2℃降到t1℃时,所得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B.将原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水后恢复至t2℃时,析出溶质的质量丙>乙>甲
C.将原饱和溶液温度由t2℃降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甲>丙
D.将原饱和溶液温度由t2℃降到t1℃时,析出甲的质量一定比乙多
7.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t1℃时,50 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解了10 g的甲
B.将t2℃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溶剂的量不变),两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t2℃时,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只能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D.分别将t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降温至t1℃,一定都有晶体析出
8.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t3℃时,将A、B分别溶于100 g水中,各自配成饱和溶液,然后降温。
试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3℃时,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降至t2℃时,A物质的溶液仍是饱和溶液
C.降至t1℃时,B物质的溶液里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D.降至t1℃时,两种溶液的质量均不变
9.下列有关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大
B.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任何饱和溶液升温后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D.一定温度下,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水后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10.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依据溶解度曲线可判断,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B.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析出甲的质量大
C.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的方法
D.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 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11.(2015·烟台)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2所示。
现将两支分别装有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的试管(底部均有少量未溶解的固体)浸入盛有水的烧杯里,然
后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固体,搅拌至完全溶解(如图1),此时对相应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甲溶液可能变成不饱和溶液
B.盛乙的试管中未溶解的固体质量减少
C.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
D.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12.请你各举一个实例,说明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是错误的。
(1)溶液一定是无色的。
实例:________溶液不是无色的。
(2)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实例:________是液体,但不是溶液。
(3)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固体,实例:________可以作溶质,但不是固体。
13.(2014·泰安)KNO3和Na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上表数据,绘制出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图中能表示KNO3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_____(填“A”或“B”)。
(2)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KNO3和NaCl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则温度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
上述实验过程中得到的溶液一定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将⑤继续冷却至10 ℃,过滤,共可回收得到KNO3固体_____g。
(4)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时,可通过______________(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
14.20 ℃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 ℃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
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_。
(2)图2中甲、乙两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甲________乙(填“>”“<”或“=”)。
(3)图3中表示乙的溶解度曲线是__________(填“M”或“N”)。
(4)小明同学根据图3的信息计算得出:30 ℃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50%。
你认为他的计算结果_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如果正确请写出计算过程,如果不正确,请写出你的计算结果:________(计算结果若不能整除,保留至0.1%)。
15.(2014·临沂)A、B、C三个烧杯中盛有相同质量的水(其中A、C烧杯中水温为10 ℃,B 烧杯中水温为30 ℃,不考虑溶解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分别加入甲、乙两物质各10 g,充分溶解后现象如下图所示,试回答:
(1)你认为________烧杯中的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2)下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据图分析,10 ℃时A烧杯和C烧杯中未溶解的溶质质量关系是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其他条件不变,将C烧杯中的温度升到30 ℃时,C烧杯中的溶液是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若将A烧杯中的溶质全部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有: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16.某同学配制60 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准备了下列实验用品。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按下列实验步骤进行:①计算,②称量,③量取,④__________(填步骤名称)。
(2)配制过程还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填名称)。
(3)计算所需NaCl的质量为__________g,称量时,NaCl应放在托盘天平的
__________(填“左盘”或“右盘”)上。
(4)量取蒸馏水操作如下:将蒸馏水注入量筒,待液面接近量取体积对应刻度线时,改用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如图该同学观察方式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5)若用C观察方式量取水的体积,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
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17.(2015·潍坊)探究学习小组在制作“叶脉书签”时,需要将树叶放在质量分数为10%的
氢氧化钠溶液中煮沸。
下图所示为该小组配制1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写出该仪器的另一种用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B中,必须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______里,并置于托盘天平盘(填“左”或“右”)进行称量。
(3)操作D中,用量筒量取所需体积的蒸馏水时还用到________(填写仪器名称)。
某同学在读取量筒读数时的视线如图所示,若其他操作正确,则会造成所配制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4)如果不慎将氢氧化钠溶液沾到皮肤上,要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
__________________。
(5)制作“叶脉书签”结束后,刘强同学想继续测定废液的酸碱度,下列用品不需要的是______________(填写字母标号)。
a.玻璃棒
b.pH试纸
c.酚酞试液
d.白瓷板(或玻璃片)
参考答案
1.A
2.B
3.A
4.B
5.D
6.C
7.B
8.B 9.D 10.D 11.AD
12.(1)硫酸铜
(2)水或酒精
(3)酒精
13.(1)A (2)20 ℃~30 ℃
(3)①③④ 59.1 (4)降温结晶
14.(1)甲(2)= (3)N
(4)不正确 33.3%
15.(1)B (2)相等饱和
(3)①升温②加水
16.(1)溶解(2)玻璃棒(3)3 左盘(4)胶头滴管 A (5)偏大
17.(1)烧杯用作反应容器
(2)玻璃器皿(或小烧杯、表面皿)左(3)胶头滴管偏小
(4)硼酸溶液
(5)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