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与分子生物学专业课教学大纲-基础教学中心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大纲 (2)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大纲《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I 前言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研究生命化学的科学,它在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的本质,即研究生物体的分子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与调节、及其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由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越来越多地成为生命科学的共同语言,当今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已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学科。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教学任务主要是介绍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知识,以及某些与医学相关的生物化学进展,包括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蛋白质、核酸、酶),物质代谢及其调节(糖、脂、氨基酸、核苷酸代谢、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基因信息的传递(DNA复制、RNA转录、蛋白质生物合成、基因表达调控、重组DNA与基因工程);相关的专题知识(细胞信息转导,血液的生物化学,肝的生物化学,维生素与微量元素,常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基因组学与医学)。
本大纲适合于五年制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检验、影像、麻醉等专业使用,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一本大纲配套使用的教材为全国高等医学院校规划教材《生物化学》(案例版)第1版(刘新光主编)。
二本大纲内容按“掌握、熟悉、了解”三级要求学习及掌握。
其中,考试内容中“掌握”占70%左右;“熟悉、了解”的内容占30%左右。
“掌握”部分要求理解透彻,包括有关概念及其研究进展等内容细节,并能运用其理论及概念于相关学科的学习及今后的临床及科研工作;“熟悉”部分要求能熟知其相关内容的概念及有关理论,并能适当应用;“了解”部分要求能对其中的概念有一定认识,对相关内容有所了解。
三总教学参考学时为125学时,理论与实验比值约为2:1,即讲授理论学时为85学时(第一部分为生物化学部分,48学时;第二部分为分子生物学部分,37学时),实验学时为40学时。
II 正文第一部分生物化学第1章绪论熟悉“生物化学”的概念及其与“分子生物学”的关系。
了解生物化学的发展简史、当代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生物化学与医学的紧密联系。
分子生物学教学大纲
分子生物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分子生物学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是现代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技术,了解分子生物学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和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核酸的结构与功能、基因的概念和结构、基因表达与调控等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熟悉 DNA 复制、转录、翻译等遗传信息传递的过程和机制。
了解基因工程、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分子生物学的前沿领域和研究方法。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生命科学中的实际问题。
具备一定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分子生物学实验。
具有查阅和分析分子生物学相关文献的能力,能够跟踪学科前沿进展。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三、课程内容1、绪论分子生物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历程分子生物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2、核酸的结构与功能核酸的化学组成和一级结构DNA 的二级结构和高级结构RNA 的结构与分类核酸的理化性质和研究方法3、基因与基因组基因的概念和结构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基因组的特点基因家族和基因簇4、 DNA 的复制DNA 复制的基本过程参与 DNA 复制的酶和蛋白质DNA 复制的调控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DNA 复制的特点5、转录转录的基本过程RNA 聚合酶和转录因子启动子和终止子转录后的加工和修饰6、翻译遗传密码和密码子的特点tRNA、rRNA 和核糖体的结构与功能蛋白质合成的过程翻译后的加工和修饰7、基因表达调控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表观遗传学调控8、基因工程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工具酶和载体目的基因的获取和克隆基因工程的应用9、基因组学基因组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基因组测序技术比较基因组学和功能基因组学10、蛋白质组学蛋白质组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技术蛋白质组学的应用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图片、动画和视频等,讲解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实验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类别:必修课适用专业:生态学所属实验室:生物化学实验学时、学分:32学时1学分―、实验教学目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是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同时开设的实验课程,是理论教学的深化和补充,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是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可作为生物技术、生物科学、生态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通过实验教学,观察某些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反应现象,使学生巩固和加深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内容的理解,掌握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实验原理及相关仪器的使用。
通过实践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技能与严谨的科学态度,学生通过准确记录、科学分析并作出实事求是的实验报告能够加强提高自身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设计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实验教学要求本实验课程是生命科学本科实验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自己动手,独立观察并完成实验报告,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
实验通过学习滴定,比色,层析,电泳、PCR等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相关基础实验技术,以及实验方法,操作技术,仪器的使用,来分析生物体中糖,蛋白质,核酸,酶等生化物质及代谢过程,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科学使用能力及严格的科学作风,掌握基本的生化与分子研究技能为深入各学科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三、对学生的指导和要求(一)实验内容的安排实验课程内容涵盖了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在加强学生基本实验技能训练的同时通过设计创新性实验锻炼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并结合所学基本知识进行实验设计,增加学生自身科研主动性,实验设置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及动手能力。
(二)学生任务经过多层次的训练后,学生应达到下列要求:1•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生物化学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生物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如生物化学分离、制备、分析和鉴定技术。
2•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4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大纲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研究生命化学的科学,它在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的本质,即研究生物体的分子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及其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高等医学院校全科医学专业的必修课之一。
本课程主要向学生传授生物大分子的化学组成、结构及功能;物质代谢;遗传信息的贮存、传递与表达;血液、肝的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等生命科学内容,为医学生深入学习其他医学基础课、临床医学课程乃至毕业后的继续教育、医学各学科的研究工作中在分子水平上探讨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及疾病诊断、预防、治疗奠定理论与实验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及理解生物分子的结构与生理功能,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理解生物体重要物质代谢的基本途径,主要生理意义、以及代谢异常与疾病的关系。
理解基因信息传递的基本过程,理解各组织器官的代谢特点及它们在医学上的意义,了解分子生物学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
本课程教材适用于医学高等专科教育三年制全科医学专业,在第一学期开设,理论课55学时、实验课12学时,总学时为67学时。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绪论【教学内容】第一节生物化学发展简史第二节当代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第三节生物化学与医学【教学要求】掌握: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概念.熟悉: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与医学的关系。
了解:生物化学的发展史。
第一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教学内容】第一节蛋白质的分子组成一、组成蛋白质的主要元素,氮的含量及应用。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氨基酸的分类及结构特点;氨基酸的两性电离、紫外吸收性质及茚三酮反应。
二、肽和肽键,多肽链及N、C末端,主链骨架的概念。
第二节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一、蛋白质的一级结构:肽键二、蛋白质的二级结构:维持蛋白质构象的化学键、肽单元、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卷曲。
生化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biochemistry & molecular biology)课程类别:专业基础必修课编号:学时:108主编姓名:陶莎单位:基础医学院职称:副教授主审姓名:高国全单位:基础医学院职称:教授授课对象:本科学生专业:医学各专业年级:二年级编写日期:2005年11月一、课程目的与教学基本要求(一)课程目的 生化与分子生物学(biochemistry & molecular biology)是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和生命过程中的化学变化规律的学科。
本课程力图突出医学生化的特点,有别于其他专业开设的“普通生物化学”:以正常人体组成及新陈代谢为主体,主要讲授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各种营养物质的代谢及其调控;遗传信息传递的分子基础与调控规律以及各种生理活动必须依赖的细胞信号传递。
使医学生掌握人体各种化学物质代谢的规律、动态变化和调控原理。
为与医学课程有更紧密的联系,还设立专题,讲授生化知识与医学的关系。
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是医学专业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希望通过课堂讲授、自学和网络课程等教学过程,使学生掌握和了解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与医学相关的生物化学进展,为学习后继的其他医学基础课程及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本大纲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理论分为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层次,以指导学生学习。
1、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生物化学部分:以正常人体组成及新陈代谢为主体,主要讲授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和酶)的结构与功能。
新陈代谢是生物化学的核心内容,医学生必须掌握人体各种化学物质代谢的规律、动态变化和调控原理。
为与临床课程有更紧密的联系,将设立专题,讲授生化知识与医学的关系。
分子生物学部分:这一学科发展迅速,分支学科多。
作为本科生要求掌握扎实和相对有系统的基础,才有可能在后继学科中扩充、深化。
本课程以分子生物学中心法则为线索,对基因信息传递规律、基因表达调控、基因重组与基因工程作较深入介绍。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大纲(中西医)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14232051课程性质:学科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中西医学分:4学分总学时:72学时其中:讲授56学时,实验16学时先修课程:解剖学、组织胚胎、有机化学、医学生物学后续课程: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等临床专业课程授课学期:第2学期选用教材: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生物化学实验指导 2016年( 自编教材)必读书目:[1] 周爱儒,生物化学(第八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2] 陈诗书,医学生物化学(第八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3] 药立波,医学分子生物学(第八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生物大分子的化学组成、结构及其功能等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其代谢过程及其调节规律等生化及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其它后继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在分子水平上探讨疾病发生机理,为中西医结合诊断疾病、制定预防和治疗措施等奠定基础。
作为一名医学院校的学生,只有具备扎实的以生物化学为立足点的医学基础知识,才能学好医学相关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才能更深入理解生理学、病理学等学科的内容。
总之,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全面、系统地领会和掌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其它基础医学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基础。
三、理论教学课时安排、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第一章绪论1、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1)掌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概念。
(2)熟悉: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与医药学的关系。
(3)了解: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史。
2、教学内容(1学时)(1)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发展简史(2)当代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重点阐述当代生物化学的概念,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英文名称:Experiment Technology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课程编号:实验课性质:必修
课程负责人:崔行开放实验项目数:3
一、学时、学分
课程总学时:70
课程总学分:2.0
二、适用专业及年级
本大纲适用于医疗、公共卫生、口腔、护理、预防医学七年制学生。
三、实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掌握人体生命的物质基础,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掌握各种生物物质能量的正常代谢过程,代谢调节,代谢障碍和临床疾病的关系。
通过实验掌握基本的生物化学实验技术及验证部分课堂理论知识。
在实验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电泳技术、层析技术、分光光度法、离心技术、蛋白质及分子生物学等技术。
掌握蛋白质、核酸、酶类的提取、测定,学习血液成分生化测定,以及部分生物化学理论知识的验证。
掌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高速离心机、PCR仪、层析系统、电泳仪系统、电热恒温水浴箱、凝胶扫描仪、电动匀浆器等仪器的使用,了解其性能、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
四、主要仪器设备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高速离心机、PCR仪、层析系统、电热恒温水浴箱、凝胶扫描仪、电泳仪、电动匀浆器等。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大纲
1999 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 科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
黄翠芬 1987 遗传工程理论和方法 科学出版社 盛祖嘉等 1988 分子遗传学 复旦大学出版社 齐义鹏 1989 基因工程原理和方法 武汉大学出版社 吴乃虎 1991 基因工程原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基因工程原理(第二版) 科学出版社 金冬雁 黎孟枫等译 1992 分子克隆实验指南 科学出版社
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
(50学时)
一、 前言
本课程面向生物技术专业和生物科学专业,学时50,学分3,属于专业必修课,先修课程为生物化学。
二、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本课程首先介绍分子生物学的含义,它在生命科学中的位置、发展现状及展望以及基因组织包括DNA结构、复制、突变、修复和重组。同时兼顾学科发展动向,着重涉及当今分子生物学应用技术即分子克隆工具酶、电泳技RAPD,还介绍了蛋白质合成及分析。旨在使研究生了解现代分子生物学理论的新进展并为相关学科从分子水平上阐明问题提供知识和技术。
三、教学基本要求和方法: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基因概念在分子水平上的发展与演变、基因的分子结构和特点、基因的复制、基因表达(在转录、翻译水平)的基本原理、基因表达调控的基本模式、基因发生突变与交换及DNA遗课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教材:
P.C.Turner,A.G.McLennan,A.D.Bates&M.R.H.White
谢友菊 1992 遗传工程概论 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阎隆飞、张玉麟 1993 分子生物学 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阎隆飞、张玉麟 1997 分子生物学(第二版) 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徐洵、刘震乾 1993 DNA重组技术 科学出版社 卢圣栋 1993 现代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高等教育出版社 李德葆 徐平 1994 重组DNA原理和方法 淅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孙志贤 1995 现代生物化学理论与研究技术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林万明等 1995 PCR技术操作和应用指南 人民军医出版社 金冬雁 1996 英汉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工程词汇 科学出版社 1 1998 基因及其操作原理 武汉大学出版社
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介绍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并探讨其在生物科学研究和应用中的重要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并培养分子生物学研究和实验技能。
二、课程目标1. 了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历史和重要科学突破;2. 理解基本的生物分子结构和功能;3. 掌握常见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和方法;4. 培养分子生物学实验的思维和设计能力;5. 培养科学研究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大纲1. 分子生物学基础知识1.1 生物分子的化学组成和结构1.2 生物大分子的功能与代谢1.3 基因结构与功能1.4 受体与信号转导1.5 基因调控与表达调控2. 分子遗传学2.1 DNA的复制与修复2.2 基因突变与遗传变异2.3 基因组学及其应用3. 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3.1 DNA/RNA的提取和纯化技术3.2 PCR技术及其应用3.3 DNA测序技术及其应用3.4 基因克隆技术及其应用4. 分子生物学前沿研究与应用4.1 基因工程与重组蛋白表达技术4.2 基因编辑与基因治疗4.3 生物信息学与基因组学4.4 分子生物学在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课堂讲授,介绍和解释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验原理。
2. 实验操作:通过实验课程,学生将实际操作和实验设计的方式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实验技能。
3. 讨论与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课堂互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科研项目:结合实际科研项目,指导学生进行科研实践,培养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思维。
五、考核方式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
2. 作业和报告:完成课后作业和实验报告,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
3. 期中考试:对课程的理论知识进行统一测试。
4. 期末论文:撰写一篇关于分子生物学领域的论文,展示科研能力和论文写作水平。
六、参考教材1. Alberts B, et al. (2014). 《分子生物学导论》. 北京:科学出版社。
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
《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英文名称:Experiment Technology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课程编号:实验课性质:必修
课程负责人:崔行开放实验项目数:3
一、学时、学分
课程总学时:70 课程总学分:
二、适用专业及年级
本大纲适用于医疗、公共卫生、口腔、护理、预防医学七年制学生。
三、实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掌握人体生命的物质基础,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掌握各种生物物质能
量的正常代谢过程,代谢调节,代谢障碍和临床疾病的关系。
通过实验掌握基本
的生物化学实验技术及验证部分课堂理论知识。
在实验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电泳技术、层析技术、分光光度法、离心技术、
蛋白质及分子生物学等技术。
掌握蛋白质、核酸、酶类的提取、测定,学习血液
成分生化测定,以及部分生物化学理论知识的验证。
掌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高速离心机、PCR仪、层析系统、电泳仪系统、电热恒温水浴箱、凝胶扫描仪、
电动匀浆器等仪器的使用,了解其性能、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
四、主要仪器设备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高速离心机、PCR仪、层析系统、电热恒温水浴箱、
凝胶扫描仪、电泳仪、电动匀浆器等。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大纲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大纲本大纲教学内容中,有下划线的部分为重点掌握的内容,没有下划线的部分为熟悉或了解的内容。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绪论(一)目的要求:熟悉: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的含义;当代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了解: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发展简史;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和医学关系。
(三)教学内容:1、基本概念或关键词: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2、主要教学内容:(1)生物化学的含义、分子生物学的含义、生物大分子的含义。
(2)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发展简史叙述生物化学阶段,动态生物化学阶段,分子生物学时期,我国科学家对生物化学发展的贡献。
(3)当代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4)生物化学与医学生物化学已成为生物学各学科之间、医学各学科之间相互联系的共同语言,生物化学为推动医学各学科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第一篇生物分子结构与功能第一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一)目的要求:掌握:氨基酸侧链的结构、理化性质特点和分类;蛋白质一级结构和空间分子结构概念和特点,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熟悉:氨基酸共同或特异的理化性质,蛋白质的一级结构、空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了解:蛋白质的分类,蛋白质组学,蛋白质的分离、纯化技术。
(三)教学内容:1、基本概念或关键词:肽键;肽单元;蛋白质二级结构;.蛋白质三级结构;.模体;蛋白质变性;结构域;分子伴侣;蛋白质一级结构;.蛋白质四级结构2、主要教学内容:(1)蛋白质的分子组成组成人体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L—α—氨基酸,氨基酸可根据侧链结构和理化性质进行分类,20种氨基酸具有共同或特异的理化性质,氨基酸通过肽链连接而形成蛋白质或活性肽。
(2)蛋白质的分子结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决定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多肽链的局部主链构象为蛋白质二级结构,多肽链在二级结构基础上进一步折叠形成蛋白质三级结构,含有两条以上多肽链的蛋白质具有四级结构,蛋白质的分类。
(3)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蛋白质一级结构是高级结构与功能的基础,蛋白质的功能依赖特定空间结构。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理论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理论教学大纲(供临床医学5年制专业使用)Ⅰ前言生物化学是研究生命的化学,它从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的本质,即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及其调节、基因信息传递及其调控等。
生物化学和临床医学的关系极为密切。
近代医学经常运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技术进行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而且许多疾病的发病机制需从分子水平上探讨。
重大疾病相关基因的克隆、基因诊断和治疗等都离不开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因此是一门重要的医学专业基础课。
在医学教育中,学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知识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希望医学生通过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学习,掌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并利用所学知识,理解某些疾病产生的临床症状和某些药物作用的机理,为病理生理学、药理学以及后期的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相关知识。
本大纲是按照我校2019版临床医学5年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以2019版国家临床执业医师《生物化学》考试大纲为基本依据编写而成。
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本课程,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1、大纲每一章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
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2、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专业要求和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
3、总教学参考学时为104学时,理论与实验比值9:4,即理论72学时,实验32学时。
Ⅱ课程基本信息一、教学目标:学习本课程后,学生应建立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基础理论的整体性框架,对从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现象的本质有较全面的理解,掌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熟悉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外语词汇,了解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发展和应用趋势,为后期学习其他医学基础课程、临床医学课程及毕业后的继续医学教育奠定基础。
专业基础课-《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英文班)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适用对象:2016级药学1班(全英班)(学分:3.5 学时:36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性质:学科基础课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要全面了解生物的化学组成、结构及生命过程中各种化学变化。
运用诸如电子显微镜、同位素标记等物理学、化学技术,对重要的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等)进行分析,说明这些大分子的多种多样的功能与他们特定的结构关系。
以期为今后从事药学和医学基础研究和应用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含每章教学目的、基本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第一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教学目的:介绍氨基酸的种类和分类、肽键的形成及结构、蛋白质的各级结构及理化性质。
介绍蛋白质的分离纯化。
基本教学内容:氨基酸种类及分类;肽键与肽链;α-螺旋和β-折叠;蛋白质两性解离与等电点;胶体性质与变性;电泳、层析、盐析和离心。
教学要求:理解氨基酸的种类和分类、肽键的形成及结构、蛋白质的各级结构及理化性质。
掌握蛋白质的分离纯化。
第二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教学目的:介绍核酸的结构、理化性质和核酸酶。
基本教学内容:核酸的化学组成;结构与命名;理化性质;DNA的复性和杂交;核酸酶。
教学要求:理解核酸的结构、理化性质和核酸酶等知识。
第三章酶教学目的:介绍酶的概念、组成、命名及分类。
酶活性中心及酶促反应等知识点。
基本教学内容:酶的分子组成;辅酶与辅基;维生素;酶的活性中心;酶促反应;酶促反应动力学;酶的命名与分类;酶的调节。
教学要求:掌握酶的概念、组成、命名及分类。
酶活性中心及酶促反应等知识点。
第四章:聚糖的结构与功能教学目的:介绍糖蛋白的合成过程、聚糖结构中生物信息等知识点基本教学内容:糖蛋白合成过程;糖胺聚糖;糖脂;聚糖结构中生物信息教学要求:掌握糖蛋白的合成过程、聚糖结构中生物信息等知识点第五章:维生素与无机盐教学目的:介绍维生素的命名与分类、多种维生素的结构与功能、微量元素等知识点基本教学内容:维生素的命名与分类;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B1;微量元素教学要求:掌握维生素的命名与分类、多种维生素的结构与功能、微量元素等知识点第六章糖代谢教学目的:介绍糖的有氧和无氧氧化及其意义;糖原合成与分解的途径及意义基本教学内容:糖的无氧氧化和有氧氧化;磷酸戊糖途径;糖原的合成与分解;糖异生教学要求:掌握糖的有氧和无氧氧化及其意义;糖原合成与分解的途径及意义第七章脂质代谢教学目的:介绍甘油三酯、胆固醇等的分解代谢过程基本教学内容: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脂肪酸氧化分解时的能量释放;酮体的生成及利用;甘油三酯的合成代谢;甘油磷脂的代谢;鞘磷脂的代谢;胆固醇的代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化学实验课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0822005
学时:36
学分:1
可成熟型:独立设课
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
先修课程:动物学、植物学、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
一、实验性质
生物化学专业实验是配合生物化学理论教学而设置的一门基础课程,分为基础实验、综合实验与创新实验。
实验按照一学期进行设置,主要实验设置为生化基础实验和部分创新、综合实验。
基础实验可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技术,一般实验在3学时内完成;综合实验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实验由学生自己动手查阅资料,拟定具体实验方案,提倡学生多思多问,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加强了收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室全天开放。
二、实验教学目的和要求
生物化学专业实验是配合生物化学理论教学而设置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实验课的教学,力求使学生能够对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激发学生对探索生物化学规律的浓厚兴趣。
更为重要的是,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实验项目名称和学时分配
四、实验项目具体内容
生物化学实验技术
实验项目一:皂化价的测定
实验目的:使用酸碱滴定法通过脂肪皂化价来推断分子量。
主要仪器:电子天平、水浴锅、冷凝管、酸碱滴定管。
教学方式:讲授、操作。
预习要求:预习滴定分析法的基本原理,熟悉实验操作基本流程。
实验项目二: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实验目的:掌握使用基本滴定原理和方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和凯氏定氮仪的使用。
主要仪器:凯氏定氮仪、电子天平、通风橱、电炉、酸碱滴定管。
教学方式:讲授、操作。
预习要求:预习“滴定分析的计算”章节内容,熟悉凯氏定氮法的基本原理。
实验项目三:Vc的含量测定
实验目的:用滴定法测定并掌握水果和蔬菜中维生素C的测定方法。
主要仪器:电子天平、研钵、移液管、酸碱滴定管。
教学方式:讲授、操作。
预习要求:预习“滴定分析的计算”和“标准溶液”章节内容。
实验项目四:蒽酮比色法定糖
实验目的:学习分光光度计的原理合使用方法。
掌握总糖定量测定的操作方法。
主要仪器: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水浴锅。
教学方式:讲授、操作。
预习要求:预习分光光度法基本原理,了解分光光度计的基本构造。
实验项目五:血清总胆固醇的测定
实验目的:学习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中总胆固醇(脂肪)含量及标准曲线的制作。
主要仪器: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水浴锅。
教学方式:讲授、操作。
预习要求:预习分光光度法基本原理及其定量和定性的基本方法。
实验项目六:考马斯亮兰染色法测蛋白质
实验目的:学习利用染色方法提高蛋白质消光系数,以提高分光光度法检测灵敏度。
主要仪器: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水浴锅。
教学方式:讲授、操作。
预习要求:预习分光光度法基本原理及其定量和定性的基本方法。
实验项目七:紫外吸收法测定蛋白质/核酸含量
实验目的:学习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生物大分子进行定量分析度。
主要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
教学方式:讲授、操作。
预习要求:预习紫外分光光度计相关内容及其定量和定性的基本方法。
实验项目八:血清丙氨酸氨基移换酶测定
实验目的:学习利用比色法测定酶的活性。
主要仪器:分光光度计、冰箱、电子天平、水浴锅。
教学方式:讲授、操作。
预习要求:预习“酶活力及其动力学数据的测定”章节。
实验项目九:大蒜SOD酶的提取及酶活力和含量测定
实验目的:学习生物大分子的分离及活性酶活力和含量的测定,学习离心机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主要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离心机、冰箱、电子天平、水浴锅。
教学方式:讲授、操作。
预习要求:预习“生物大分子的纯化分离”及“酶活力及其动力学数据的测定”章节
实验项目十:氨基酸的纸层析
实验目的:学习用纸层析进行氨基酸的分离和定性。
主要仪器:层析缸、分光光度计、微量注射器、吹风机。
教学方式:讲授、操作。
预习要求:预习“分配层析”相关内容。
实验项目十一:凝胶层析测定蛋白质的Mr
实验目的:学习凝胶层析原理和设备使用。
主要仪器:普通层析装置、自动部分收集器、检测仪、恒流泵。
教学方式:讲授、操作。
预习要求:预习“凝胶层析”相关内容。
实验项目十二:香菇多糖的提取与分离
实验目的:学习生物大分子的超声提取原理。
主要仪器:组织捣碎机、离心机。
教学方式:讲授、操作。
预习要求:预习“生物大分子的纯化分离”章节内容
实验项目十三:HPLC法测定生物类黄酮含量
实验目的:学习HPLC方法对生物大分子进行分离和收集并进行定量。
主要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微量进样器。
教学方式:讲授、操作。
预习要求:预习“高效液相色谱”及“生物大分子的纯化分离”章节内容。
实验项目十四:血清蛋白的醋酸薄膜电泳
实验目的:学习电泳基础知识并对血清蛋白进行电泳分离。
主要仪器:电泳仪、电泳槽、分光光度计、PH计、吹风机。
教学方式:讲授、操作。
预习要求:预习电泳技术的基本原理和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的操作流程。
实验项目十五:从肝脏中提取DNA
实验目的:学习生物组织DNA的提取和分离方法。
主要仪器:离心机、冰箱、电子天平、水浴锅。
教学方式:讲授、操作。
预习要求:预习“生物大分子的沉淀分离技术”和“离心分离技术”章节。
实验项目十六: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
实验目的:学习生物组织DNA的电泳检测方法。
主要仪器:电子天平、电泳仪、电泳槽、微波炉。
教学方式:讲授、操作。
预习要求:预习“琼脂糖电泳”章节内容。
五、实验课考核方式
(1)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格式应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仪器和试剂、实验步骤、数据处理、结果讨论六部分。
实验报告使用的语言要简明清楚,抓住关键,各种实验数据都要尽可能整理成表格并作图表示。
实验结果的讨论要充分,尽可能多查阅一些有关的文献和教科书,充分运用己学过的知识和生物化学原理,进行深入的探讨,勇于提出自己独到的分析和见解,并欢迎对实验提出改进意见。
(2)实验课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办法:本门实验课的成绩满分为100分。
考核方式包括两部分,课堂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成绩。
其中实验操作占40%,由实验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操作过程当堂打分;实验报告成绩占60%,由教师根据实验数据和处理,以及结果讨论进行评分。
六、实验指导书
杨建雄.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教程(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七、主要参考书
(1)张龙翔.生化实验方法和技术(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王镜岩、朱圣庚、徐长法.生物化学(第三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孙志贤.现代生物化学理论与研究技术(第一版).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出版,1995 (4)吴冠芸、潘华珍、吴辇.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常用数据手册(第一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