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皮祖细胞与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状态时的变化
vegfr2分子量
vegfr2分子量VEGFR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是一种膜受体酪氨酸激酶,其分子量为约180 kDa。
VEGFR2是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家族的重要成员,参与了血管生成和血管重塑的过程。
VEGFR2主要存在于内皮细胞表面,通过与VEGF的结合来介导内皮细胞的生长和迁移。
在血管生成过程中,VEGFR2的激活可以诱导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血管形成。
此外,VEGFR2还可以通过调节血管通透性来影响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
VEGFR2的激活主要通过VEGF的结合和自身激酶活性的调节来实现。
VEGF结合到VEGFR2后,可以激活VEGFR2内部的激酶活性,进而启动一系列下游信号通路,包括Ras/Raf/MAPK、PI3K/Akt 和STAT等信号通路。
这些信号通路的激活可以促进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存活,从而参与血管生成的过程。
除了在血管生成过程中的作用外,VEGFR2在其他生理和病理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肿瘤发生和发展过程中,VEGF 通过与VEGFR2的结合来促进肿瘤血管的生成和生长,从而提供肿瘤所需的氧气和营养物质。
因此,VEGFR2成为了肿瘤治疗的重要靶点,已经开发出一些针对VEGFR2的抗肿瘤药物。
VEGFR2在心血管疾病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VEGF和VEGFR2在心肌梗死后的修复和再生过程中起到关键的调节作用。
因此,通过调控VEGFR2信号通路,可以促进心肌的修复和再生,从而有望成为心血管疾病治疗的新策略。
VEGFR2作为一种重要的膜受体酪氨酸激酶,在血管生成、肿瘤发展和心血管疾病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对于了解VEGFR2的结构和功能,有助于深入理解血管生成和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并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靶点。
大鼠周围神经损伤后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动员及相关因子含量变化
实验研究大鼠周围神经损伤后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动员及相关因子含量变化赵斌,赵志虎,骆巍,马剑雄,马信龙△摘要:目的 探讨大鼠周围神经损伤(PNI)后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变化及EPCs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
方法 42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PNI 1 d组、PNI 3 d组、PNI 5 d组、PNI 7 d组及PNI 14 d组,每组7只,除对照组外其余组均采用钳夹法建立坐骨神经损伤模型。
对每组在预定时间点采用活体心脏穿刺法采血;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单个核细胞,CD34和CD133双阳性细胞标记EPCs,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EPCs数量。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外周血bFGF、VEGF及MMP-9含量,分析EPCs数量与bFGF、VEGF、MMP-9水平的相关性。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PNI 3 d组、PNI 5 d组、PNI 7 d组外周血EPCs数量升高,PNI 3 d组、PNI 5 d组、PNI 7 d组及PNI 14 d组外周血bFGF含量升高,其余各组外周血VEGF含量升高,PNI 5 d组、PNI 7 d组及PNI 14 d组外周血MMP-9含量升高(P<0.05)。
PNI 5 d组和PNI 7 d组外周血EPCs数量与血清bFGF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784和0.788,P<0.05),与血清VEGF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889和0.852,P<0.05);PNI 5 d组、PNI 7 d组和PNI 14 d组外周血EPCs数量与血清MMP-9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788、0.852和0.873,P<0.05)。
结论 EPCs与bFGF、VEGF和MMP-9共同参与了PNI后血供修复的病理生理过程。
关键词:周围神经损伤;坐骨神经;内皮祖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中图分类号:R651.3 文献标志码:A DOI:10.11958/20231111Changes in peripheral blood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 mobilization and related factors afterperipheral nerve injury in ratsZHAO Bin, ZHAO Zhihu, LUO Wei, MA Jianxiong, MA Xinlong△Digital Orthopedic Technology Clinical Application Center, Tianjin Hospital, Tianjin 300211,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changes and correlation of peripheral bold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EPCs) and serum bFGF, VEGF and MMP-9 in rats with peripheral nerve injury (PNI). Methods Forty-two SD ra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the PNI 1 d group, the PNI 3 d group, the PNI 5 d group, the PNI 7 d group and the PNI 14 d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ith 7 rats in each group. The sciatic nerve injury model was established in all groups except the control group. In each group, bl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by living heart puncture at a predetermined time point. Mononuclear cells were extracted by Ficoll density gradient centrifugation. CD34 and CD133 double positive cells were labeled with EPCs, and the number of EPCs in each group was detected by flow cytometry. The contents of bFGF, VEGF and MMP-9 in peripheral blood of each group were detect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number of EPCs and bFGF, VEGF and MMP-9 was analyz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EPCs in peripheral blood were increased in the PNI 3 d group, the PNI 5 d group and PNI 7 d group. bFGF contents in peripheral blood were increased in the PNI 3 d group, the PNI 5 d group, the PNI 7 d group and the PNI 14 d group, and VEGF contents in peripheral blood were increased in the other groups. The content of MMP-9 in peripheral blood was increased in the PNI 5 d group, the PNI 7 d group and the PNI 14 d group (P<0.05). The number of EPCs in peripheral blood in the PNI 5 d group and the PNI 7 d group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serum bFGF level (r=0.784 and 0.788, P<0.05) and serum VEGF level (r=0.889 and 0.852, P<0.05). The number of EPCs in peripheral blood of the PNI 5 d group, the PNI 7 d group and the PNI 14 d group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serum MMP-9 level (r=0.788, 0.852 and 0.873, P<0.05), and it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serum VEGF level (r=0.889 and 0.852, P<0.05). The number of EPCs in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81501061);天津市卫生健康行业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工程-青年医学新锐(TJSQNYXXR-D2-136);天津市卫生健康科研项目(TJWJ2023QN049) 作者单位:天津市天津医院数字骨科技术临床应用中心(邮编300211) 作者简介:赵斌(1988),男,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骨科及周围神经损伤修复方面研究。
vegfr2结构
vegfr2结构VEGFR2是一种受体类型酪氨酸激酶,全名为“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中文名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通常简称为“VEGFR2”。
VEGFR2主要分布在内皮细胞表面,作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主要受体,参与了血管新生、血管重构、血管通透性的调节等多种生理功能。
目前已经有关于VEGFR2结构的多种研究,下面将从VEGFR2的基本结构、信号转导和致病机制等方面介绍。
一、VEGFR2基本结构VEGFR2基本结构包括N端、7个跨膜区域、C端激酶结构域、垂直通道和磷酸化酪氨酸位点。
其中,N端为成熟VEGFR2的序列,含有6个N-糖基化位点。
7个跨膜区域分别包括I、II、III、IV、V、VI、VII七段区域,具有不同的功能。
C端激酶结构域是VEGFR2最重要的功能区域,由1162个氨基酸组成,其结构包含一个N端活性区(包括磷酸化酪氨酸位点)、中间连接区和C端区域。
除此之外,VEGFR2的垂直通道被认为是一个“C-Latch”结构,由内皮特异性蛋白血管内皮细胞桌面(zonula occludens-1, ZO-1)和ABCG2(一个 ATP 结合盒转运蛋白)介导的垂直通道,可通过这一通道,调节血管通透性。
磷酸化酪氨酸位点是基于磷酸化的信号转导阶段中的重要步骤,可通过该位点来激活过氧化物酶体激酶(Src)激酶等多种蛋白酶。
二、 VEGFR2信号传导VEGFR2的主要功能是通过信号传导调节内皮细胞的生长和发育,该过程涉及动态的相关蛋白和信号通路的参与。
与VEGFR2有关的主要信号通路包括PI3K-Akt、Ras-Raf-MEK-ERK、PKC-STAT3、JAK2-STAT3等。
下面就来介绍具体的信号传导机制。
1、PI3K-Akt通路:PI3K-Akt通路是VEGFR与PI3K(磷酸肌醇3激酶)之间的信号通路。
VEGFR2的激活可引起PI3K的磷酸酰化并激活下游效应器分子Akt, 继而促进血管新生、血管生长等生理过程。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19年7月第46卷第4期Int J Cardiovasc Dis,Jul2019,Vol.46,No.4・21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谢林涧李骊华【摘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一种高度特异性的促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通过结合相关受体发挥重要的生理功能,具有诱导内皮细胞迁移和增殖、增加血管通透性、调节血栓形成等重要作用。
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可引起多种心血管疾病并发症。
该文介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及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doi:10.3969/j.issn.1673-6583.2019.04.008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促进血管生成,在肿瘤生长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肿瘤治疗的新靶点。
近年来研究发现,VEGF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VEGFR-TKI)等抗癌药物可引起心脏毒性,导致多种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AMI)E等。
研究表明,VEGF参与了某些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本文介绍VEGF在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其临床应用。
1VEGF来源、受体及其生物学作用1.1VEGF家族及其受体VEGF家族包括VEGF-A、VEGF-B, VEGF-C、VEGF-D、VEGF-E、VEGF-F和胎盘生成因子⑵。
血管生成作用主要由VEGF-A介导,除内皮细胞外,成熟心肌细胞等多种类型的细胞均可分泌VEGF-A⑶。
VEGF可与跨膜酪氨酸激酶受体VEGFR-1,VEGFR-2及VEGFR-3相结合,这些受体结构虽相似,但活性以及与配体的亲和力却有所不同。
VEGF-A与VEGFR1结合可调节内皮细胞在血管发育早期的分裂。
VEGFR-1选择性剪切后形成可溶性受体(sFlt-1),对VEGF-A具有高亲和力,可调节VEGF-A的生物利用度。
血管内皮祖细胞与冠心病的研究进展
・114・・综述・!随废匡堂!Q塑生!!旦箜垫鲞笙12期£!型型丛型丝些:旦竺:2Q塑:!!!:垫:盥垒!兰血管内皮祖细胞与冠心病的研究进展严卓综述李结华审校(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干部心内科,合肥230022)冠心病(CHD)是现代社会严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病死率极高。
内皮细胞的损伤与CHD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血管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progenitorcells,EPCs)作为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在组织缺血及血管损伤时动员入血,参与微血管的生成及血管内皮的修复,在冠心病发生及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莺要的作用。
现就|IIL管内皮祖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与冠心病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及目前存在的问题综述如下。
lEPCs的定义及其生物学特性1.1EPCs的起源与分化:血管祖细胞是指能产生成熟的、有功能的血管壁细胞和前体细胞群,主要包括内皮祖细胞(EPCs)、平滑肌祖细胞(smoothmuscleprogenitorcells,SMPC)、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estemcells,HSC)、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和其他来源的前体细胞‘“。
EPCs是一群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发源于中胚层、发源部位邻近并具有发育和分化为外周血细胞和血管壁细胞功能的细胞群‘“。
1997年,Asahara等报道f自成人体内分离纯化的CD34+的造血祖细胞可在体外培养分化成内皮细胞表型.表达内皮细胞标记并整合进缺血部位的新生皿管中,这些细胞即为EPCs。
在体外,EPCs能吸收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结合荆豆凝集素(ulexeuropeaslectin)形成毛细血管管腔样结构;在体内,EPCs能募集、归巢到血管损伤区,分化为内皮细胞,促进血管再生。
1.2EPCs的分离、表面标记和体外诱导分化:EPCs主要集中在骨髓,同时在外周血及胎肝、脐带血中亦有存在。
日前,用于EPCs的体外分离纯化的方法有两种。
内皮祖细胞与冠心病
现治疗 后患 者体 内血浆 VE F水 平增 加 , 环 中的 G 循
E C 数 量也 比对 照组 显著 增 加 】 P s 。近 年来 的研 究
发现 , 小板 源性 生 长 因子 ( D ) 血管 生 成 素 1 血 P GF 、
(n lp it 一 )成 纤维 细胞生长 因子 ( G 、 a go oei 1 、 n F F)干细
它 能特异性 归 巢 于血 管新 生 组织 并 分 化 成 内皮 细 胞, 具有新 生血 管 和修 复血 管 损 伤 的作 用 。除此 之 外 它还分 泌多种促 进 新 生 血管 生 长 的 因子 , 如表 皮
生 长 因子 ( GF) 成 纤 维 细胞 生 长 因子一 , ( GF E , 49F -
关键 词 内皮祖 细胞
冠 心 病
中图 分 类 号 : 3 1 3 , 5 1 4 文 献 标 识 码 : 文章 编 号 :0 17 8 (O 8 O —190 R 3 . 2 R 4 . A 10 —55 2 O ) 20 4—4
冠状 动脉粥 样硬化性 心脏病 ( 冠心病 ) 是一 多危
员 、 外培 养及扩增 使 E C 的数量 增 多 , 些准 备 体 P s 这
密切 的关 系 。随 着对血 管形 成 机制 研究 的深人 ,s I—
前, 体外分 离 E C 的方法有 多种 , P s 主要有 密度梯 度
离 心法 和免疫磁珠 分 选法 , 也有 部 分学 者 将 两种 方
nr l提 出 了“ 疗 性 血 管新 生 ” 念 . 缺 血 性 e等_ 1 ] 治 概 为
疾病 的治疗提供 了新 思 路 , 因其 在 冠 心病 治疗 中 的 巨大潜力 愈来愈受 到 关 注 , 血管 内皮祖 细胞 以及 用 其 作为种子 细胞治 疗冠 心病成 为 目前研究 的热点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200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200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分子,对于血管生长和修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是细胞因子家族中的成员,广泛存在于人体各个组织和器官中。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从而促进新的血管形成和血液供应的增加。
具体而言,VEGF通过结合其高亲和力的受体,如VEGFR-1和VEGFR-2,来启动一系列信号传导通路,如Ras-MAPK和PI3K-Akt等,从而促进血管生成的各个关键步骤,包括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形成细胞间连接以及管腔形成等。
VEGF的表达和调节机制非常复杂。
它可以受到多种刺激因素的影响,包括低氧、炎症和生长因子等。
低氧环境是VEGF表达的主要诱导因素之一,当组织或细胞处于低氧状态时,VEGF的表达会显著增加。
炎症反应也能刺激VEGF的表达,这在一些疾病过程中尤为明显。
此外,一些生长因子,如乙酰胆碱、肿瘤坏死因子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等,也能促进VEGF的表达。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VEGF是血管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分子。
在器官发育和再生过程中,VEGF也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
此外,VEGF在肿瘤生长和血管侵袭中起着重要角色,因为肿瘤细胞对于新的血管生成和血液供应的需求更加迫切。
因此,抑制VEGF的功能可能成为一种治疗肿瘤的策略之一。
近年来,关于VEGF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通过深入研究VEGF 的生物学功能和调控机制,人们希望能够找到更好地治疗心血管疾病和肿瘤的方法。
例如,一些研究人员正在探索利用VEGF的抗体和受体拮抗剂来阻断其功能,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和血管生成的目的。
总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一个重要的细胞因子,对于血管生长和修复起着关键作用。
通过深入研究VEGF的调控机制和功能,我们可以找到更好地治疗心血管疾病和肿瘤的方法。
内皮祖细胞对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及再内皮化影响的研究进展
内皮祖细胞对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及再内皮化影响的研究进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手段,但支架内再狭窄严重影响了其长期疗效。
研究发现,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主要与内皮损伤、再内皮化延迟有关。
快速完全的再内皮化是预防支架内再狭窄的重要方法。
而内皮祖细胞在受损内皮再修复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有研究发现通过促进内皮祖细胞动员、移植内皮祖细胞或者捕获循环中的内皮祖细胞等方式,促进其增殖、迁移、分化及归巢,可以加速受损血管的再内皮化,这为有效防止支架内再狭窄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研究方向。
[Abstract]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is the major means in the treat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but in-stent restenosis seriously affect its long-term efficacy.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the occurrence of in-stent restenosis is mainly associated with endothelial injury and the delay of re-endothelialization. Fast and complete re-endothelial is an important way to prevent stent re-stenosis. While,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endothelial repair.A study has provided a good research direction to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in-stent restenosis. It is confirmed that promoting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mobilization,transplantation of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or capture circulating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and promoting its proliferation,migration,differentiation and homing,can accelerate re-endothelialization of damaged blood vessels.[Key words]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In-stent restenosis;Re-endothelialization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手段,显著地改善了冠心病患者的临床预后。
内皮祖细胞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诱 导急 性时 相 反应 物及 一 些 炎 症 应 答 相关 的效 应 分
子 的表 达 , 些 物质 进 入 血 循 环 参 与 AS的发 生 、 这 发 展 。动 脉损伤 特别 是 内皮 细 胞结 构 和功 能损 伤 是 AS 发 生 、 展 的始 动 因素 , 贯穿 AS的全 过程 。修 复损 发 并 伤 动脉 是 防治 心 脑 血 管疾 病 的重 要 靶 点 。研 究 发 现
c AD) 当今 危害我 国人 民健 康 和生命 的主 要疾 病 , 是
其 患病率呈 逐年 上升 趋 势 。c AD 的发 病 是 遗传 因素 和 环境 因素 共 同作 用 的结果 , 主要 是 由于动 脉 粥样 硬
化 (teo c rssAS 斑块 导致 的。AS的形 成受 多 ah r sl oi, ) e 方 面因素 的影响 。本文 就 目前 有 关 E C P s与 C AD 的 相关 性作一 综述 。 E C 的生物 学特 性 P s E C 是 来源 于 骨髓 的一 种 前 体 细 胞 , 类 似 于 P s 它
可 以大量增 殖扩 增 。
仅参 与胚胎 血管 生成 , 而且 也 参 与 出生 后 血管 的发 生 过程,P s E C 在缺 血 性 疾 病 、 防止 血 管 再 狭 窄 、 管 创 血 伤 愈合 、 瘤 的生长 等过程 中都有 重 要治 疗 作 用 和广 肿 阔的临床应 用 前 景 。冠 心 病 (o o ayatr i ae c rn r rey ds s e
了表达 于 E C 外 , 表达 于造血 干细 胞 、 经干 细胞 P s 还 神 及 胃肠 上皮 细胞等 。随着 E C 向成熟 血管 内皮 细胞 P s
内皮祖细胞治疗冠脉粥样硬化前景
・
新进 展 ・
内皮 祖 细胞 治疗冠 脉 粥样 硬 化 前 景
林 杰 ,张 怀 勤
【 摘要】 冠脉 内皮的损伤是冠脉 粥样硬化的开始 ,冠脉粥样硬 化斑块破 裂形成血栓是急性冠脉狭 窄引起急性冠
脉 综合征 ( C )的主要病理基础。内皮祖细胞具有干祖细胞 的增 殖、分化 的特点 ,在 一定 的细胞 因子诱 导下可 以分 AS
普 遍 认 为 内 皮 祖 细 胞 ( n o e a 皮 细胞 。从 这 一 点 上 看 ,E C 只 是 基 于 功能 : ( ) 维 持 血 管 正 常 的 舒 缩 功 能 ; edt l l h i Ps 1 poei rcl ,E C ) 是 一 类 能 循 环 、 功 能 的一 个 概 念 。 r nt es P s g o l 增 殖 并 分 化 为血 管 内皮 细胞 ,但 尚未 表 达 2 冠脉 粥样 硬 化 临 床 特征 成 熟 血 管 内 皮细 胞 表 型 ,也 未 形 成 血 管 的
脉血 中。成 体循 环 中 的 E C P s来 源 于 骨 斑 块 是 否 易 破 可 分 为稳 定 型 斑 块 和不 稳 定 完整性被破坏 ,这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 ‘ 髓 ,脐静 脉 中 的 E C 来 源 于 胎 肝 。 由 型斑块 。动脉 粥样 硬化是 全 身 系统性 疾 因素 ,而且内皮细胞的凋亡与动脉粥样硬 Ps 于 E C 可 分 化 为 血 管 内皮 细 胞 ,在 血 管 病 ,各大血管都 可以形成不同程度 的粥样 化又相互促进 ,互为因果。多种疾病如血 Ps
内皮功能不全 的修复和内皮层功能的恢复 斑块 。由于冠状动 脉承受 的血流应力 大 , 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糖尿病、高血压 方面起重要作用 ,推翻了以前认为血管 内 发生缺血时临床症状显著且危害极大 ,因 等 ,都 可 以导 致 内皮 细 胞损 伤 、凋 亡 ,破
内皮祖细胞与冠心病的研究
Al r e : d t ei r g n t e l i I r- e l f e d t ei l . n r e ty a s ma y  ̄ a t En oh l p o e i r c l s te p o c l o n oh l c l I e n e r , n l a o s l l ae v.ua ed td a po e i rcl ( P s C l m ga . rlea n t is v o fm dt t a 2 r n o i rgnt e s E C ) a i t po rt ad u h i h  ̄ l h l o l l re f i e
sa c e u g se I te d t ei l rg n trc l h u d b eae o C r n r e r d 目 s ls — e rh s s g e td ta n oh l o e i el s o l e r ltd t o o a y h a t i l c oe l ap o s e l . P p c vd sa n ie sf r I r ame to oo a y i a t l e iw d t eb oo i a c a - y E C r o i e d a 0 t ete t n f c rn r . s ri e rv e e h ilg c l h r l c a tr t s o n oh l rg n trc lsa d i o n c in wi lc r n r e r e ¥ a e ce i i fe d t ei p o e i l n I c n e t t oo a y h a t l e s . sc l a o e s o I i Ke r s En o ei r g n trc ls o mr e r d sa e;T ea y;Ce r n pa tt n y wo d : d t l p o e i e l;C mr y h a t ie s h a l o h rp Ⅱta s ln ai o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研究进展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研究进展张淑芝【摘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一种有效的血管形成和血管通透性诱导因子,特异性地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具有维持血管正常状态和完整性、增加血管通透性、促进血管生成的作用。
在正常成人和动物组织中表达水平较低,一些代谢旺盛、血供丰富的组织中VEGF表达水平略高,一些病理情况下可以过度表达。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is an essential regulator of angiogenesis and vascular permeability,specifically combines with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VEC),maintains normal vascular structure,increases permeability of the vascular and promotes angiogenesis.VEGF is low expressed in the normal adult human and animal tissue,but hight expressed in metabolic and euangiotic tissue.【期刊名称】《潍坊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00)002【总页数】5页(P54-58)【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器官发育;组织修复【作者】张淑芝【作者单位】潍坊学院,山东潍坊261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2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也称血管渗透因子(vascular permeability factor,VPF),是一种以二硫键相连的寡二聚体糖蛋白化合物[1],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一直被广泛研究和关注。
无论在生理还是病理条件下,VEGF均是血管生成的必须因子,VEGF可维持血管正常状态和完整性、提高血管通透性、促血管生成[2],VEGF对出生早期动物生长和存活极为重要,在成年动物主要表现为对血管生成方面的作用,近年VEGF最受关注的生理功能是其参与肿瘤生长、转移和炎症反应过程。
基因修饰内皮祖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应用
移能 力 也 通 过 T R 的 高 表 达 而 显 著 地 增 强 。 E T 3 内就可见 到 完全 分 化 的 内皮 细 胞 集 落 , 0d 而对 照 组没 有 检 测 到 集 落 。在 异 体 E C P s移 植 体 内试 验 中 , R 高表达 E C 改 善 了肢体 中 的血管 再生 , TE T Ps
【 要 】 内皮 祖 细 胞 是 能 分 化 为 内皮 细 胞 的 前 体 细 胞 , 物 及 临床 试 验 证 实 移 植 内 摘 动
皮祖 细 胞有 益于 治疗动 脉 粥样硬 化 。在病 理状 态下 内皮祖 细 胞 的功 能 受损 , 限制 了其 应
用 。通 过基 因修饰技 术 可 以改善 E C 的功 能 并提 高其 移植 效 率 , P s 为动 脉 粥样硬 化 性 疾
一
方 面可以改善 E C 的功能 , P s 另一方 面也 可 以通 过
外分 泌蛋 白发挥其促 血管生成 的作用 。
3 3 内皮 型 一 氧 化 氮合 酶 基 因 .
射 血分 数 及 梗 死 边 界 区 域 收 缩 期 室 壁 运 动 增 加 。
上述 这些 动物 及 临 床试 验 显 示 了 E C移 植 用 于 动 P 脉 粥样硬 化 的益处 。
・
21 ・ 0
国 际 心血 管 病 杂 志 2 1 0 2年 7月第 3 9卷 第 4期 I t ado acDsJ l 0 2 Vo 39 , o.4 n C riv s i,uy2 1 , 1 J N
.
基 因修 饰 内皮祖 细胞 在 动 脉 粥样 硬 化 中的应 用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家族及其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家族及其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是庞大的家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包括血管生成亚型家族和抗血管生成亚型家族,而受体有三种,在不同的组织有不同的分布,从而发挥相应的生理功能。
对动脉粥样硬化即有促进作用,也能稳定粥样硬化斑块,减少动脉内膜增殖和预防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促进侧枝循环形成。
VEGF 以及受体的基因多态性决定了其表达的不同,也决定对动脉粥样硬化不同的影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目前已知的功能最强的促有丝分裂素,特异的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诱导内皮细胞的增生、迁移。
它与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关系密切,不仅参与AS的病理生理机制,还可以用来治疗AS,故本文在此就VEGF以及其基因多态性与AS的关系综述如下。
1 VEGF及受体家族VEGF基因全长14 kb,由8个外显子和7个内含子组成,由于外显子剪切的不同形成多种亚型,构成血管生成亚型家族和抗血管生成亚型家族两个家族。
血管生成亚型家族包括VEGF(121)、VEGF(165)、VEGF(189)和VEGF(206)和较少见的变异亚型,如VEGF(145)、VEGF(183)和VEGF(162)等。
抗血管生成亚型家族包括VEGF(165)b、VEGF(121)b、VEGF(145)b、VEGF (183)b和VEGF(189)b[1]。
各亚型都以二聚体的形式被分泌出来。
这种二聚体是由两条N端相同而其它区域存某些差异的多肽链通过二硫键连接而成的高度保守糖蛋白二聚体,分子量34~42 KD。
VEGF亚型在不同组织器官中的表达分布有所不同,VEGF121主要分布于胎盘组织,而VEGF145仅在生殖器官细胞中表达[2]。
而VEGF165主要分布于除胎盘之外的其它组织器官中。
一般情况下VEGF165为最主要的亚型。
在正常组织还是病理中,都以VEGF165的表达最高,提示VEGF165的作用可能更广泛,是其生物学作用的主要形式。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生物学特点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生物学特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一类主要参与血管生成的蛋白质,常以其首字母缩写VEGF来表示。
VEGF通过与其受体结合,调控内皮细胞增殖、生存和迁移,从而在血管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VEGF家族包含多个成员,其中最为重要的成员有VEGF-A、VEGF-B、VEGF-C、VEGF-D和PlGF(胎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这些成员通过与其受体结合,传递胞内信号,促进血管形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主要通过和它们的受体结合来调节血管系统。
VEGF 受体家族包括VEGFR-1、VEGFR-2和VEGFR-3、VEGFR-1和VEGFR-2主要在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而VEGFR-3主要在淋巴管内皮细胞中表达。
VEGF-A是最早发现的和最广泛研究的VEGF家族成员。
它通过结合VEGFR-1和VEGFR-2来介导血管生成过程。
VEGFR-1结合VEGF-A后可以调节血管生成和维持内皮细胞的稳定状态。
VEGFR-2是在血管发生中最重要的受体,它与VEGF-A的结合可以激活多个信号传导途径,包括Ras-MAPK 途径、PI3K-Akt途径和STAT3途径,从而促进内皮细胞生长、迁移和与周围细胞的相互作用,进而促进血管形成。
除了VEGF-A,VEGF-B也是一个重要的成员。
它通过与VEGFR-1结合来调节血管生成,并且与VEGF-A共同调节血管的发育。
VEGF-B还可以增加内皮细胞的存活,并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
VEGF-C和VEGF-D主要与VEGFR-3结合,调节淋巴管生成。
通过与VEGFR-3结合,它们促进了淋巴管内皮细胞的生长、增殖和迁移,从而调节淋巴管扩散和淋巴管形成过程。
PlGF是另一个重要的VEGF家族成员,在孕妇胎盘中高表达。
它通过与VEGFR-1结合,促进胎盘血管的发生和生长,并且在胎盘形成和维持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血管再生基因治疗心肌梗死的研究进展
血管再生基因治疗心肌梗死的研究进展目前大量研究着眼于基因治疗心肌梗死,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动脉粥样硬化的基因治疗、血管再生的基因治疗和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基因治疗。
其中血管再生的基因治疗发展最快,现已成为国内外心血管领域研究热点[1].先将其做如下综述。
标签:基因治疗心肌梗死血管再生1 概述血管再生的基因治疗心肌梗死可分为单独基因治疗和基因联合细胞治疗[2]。
两者主要采用诱导血管再生的方法,将具有促血管新生的蛋白或多肽经过载体包装并注射或灌注到目标区域,以促进微血管的再生;基因治疗主要是将含有相关基因的载体或其他物质直接注入心肌内[3],不依耐细胞作用,隔段时间观察心肌修复及功能恢复情况[4]。
基因联合细胞治疗主要是联合基因转染细胞,移植至梗死心肌,隔段时间观测其表达情况,目前转染的细胞主要有年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遗传工程处理过的老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巨噬细胞、脂肪来源的干细胞、单核细胞、内皮祖细胞、肌细胞等。
目前研究发现联合后具有很强的协同促进血管生成作用,但程序较前者更复杂且耗时。
2.目前研究较明确的基因2.1人类生长因子基因它表达的人类生长因子是一种生物活性肽复合物,有多个特殊氨基酸组成的肽链,进入人体血液后,促进下丘脑自行分泌人体生长素,而人体生长素对我们的生长发育、各种蛋白质的合成、细胞的修复和分裂繁殖、激发胸腺恢复功能,增强人体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人体排毒功能、再造老器官功能、抗击衰老、整体增进健康水平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研究发现心肌内低剂量注入人类生长因子质粒和结合声波的微气泡是治疗心肌梗死的一种有效方法[5]2.2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基因它表达的产物包括23种亚类多肽,在血管再生中起作用的主要是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它是细胞生长和分化的重要调节因子,促进血管生成是bFGF的重要功能之一,有显著促进血管侧支循环的作用[6],促细胞增值,细胞趋化及细胞迁移作用,研究证明过表达bFGF促进大鼠急性缺血心肌的毛细血管增生作用[7]。
内皮祖细胞 生物学功能
内皮祖细胞生物学功能
内皮祖细胞是一种干细胞,它们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
首先,内皮祖细胞在血管内皮细胞的形成和修复中起着重要作用。
内皮细胞是构成血管内膜的细胞,而内皮祖细胞可以分化为内皮细胞,从而参与新血管的形成和修复受损血管的过程。
其次,内皮祖细胞还可以参与组织再生和修复。
它们具有多能性,可以分化为多种不同类型的细胞,包括骨骼肌细胞、心肌细胞等,因此在组织损伤或疾病的情况下,内皮祖细胞可以参与组织的再生和修复过程。
此外,内皮祖细胞还具有调节免疫反应的功能。
它们可以释放多种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从而影响免疫反应的过程。
总的来说,内皮祖细胞在血管内皮细胞的形成和修复、组织再生和修复以及免疫调节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对于这些功能的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内皮祖细胞进行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的研究,促进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冲击波原理及使用说明
冲击波疗法冲击波(Shock Wave)是利用能量转换和传递原理,造成不同密度组织之间产生能量梯度差及扭拉力,并形成空化效应,产生生物学效应。
冲击波分为机械波和电磁波,作用于局部组织而达到治疗效应。
它在穿越人体组织时,其能量不易被浅表组织吸收,可直接到达人体组织的深部[1]。
体外冲击波(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ESW)是一种兼具声、光、力学特性的机械波,它的特性在于能在极短的时间(约10 ns)内达到500 bar(1 bar=105Pa)的高峰压,周期短(10μs)、频谱广(16Hz~2×108Hz)[2]。
自从1979年德国Dornier公司研制成功第一台Dornier HMI型体外冲击波碎石机,并于1980年2月7日成功用于肾结石患者治疗以来,人们对冲击波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同时冲击波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人们对冲击波的物理学特性及其对组织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开始试图用高能冲击波来治疗肿瘤,并在体外实验中取得一定的疗效。
此外,目前西欧各国已经将体外冲击波疗法(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ESWT)应用于10余种骨科疾病,ESWT已经成为治疗特定运动系统疾病的新疗法。
近年来,国内也在陆续开展此疗法。
一、冲击波的物理基础冲击波的压力波形包括一个在冲击波前沿迅速升压随后逐渐衰减的压力相(正相),和一个持续时间较长的张力相(负相)。
通过对冲击波压力分布的测量,可以引出以下几个临床上常用的概念和治疗参数[1,3]:(1)焦点、焦斑和焦区:焦点是指散射的冲击波经聚焦后产生的最高压力点,焦斑是指冲击波焦点处的横截面,焦区是指冲击波的正相压力≥50%峰值压力的区域;(2)压力场;(3)冲击波能量;(4)能流密度:表示垂直于冲击波传播方向的单位面积内通过的冲击波能量,一般用mJ/mm2表示;(5)有效焦区能量:是指流经焦点处垂直于z轴的圆面积内的能量,即作用平面。
内皮祖细胞在冠心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别 媛媛 综述)郭志 军 审校) 、 ( , (
( . 建 医 科 大 学 2O 1福 O4级 硕 士 研 究 生 , 州 300 ; . 建 省 泉 州 第 一 医 院 华 侨 干 部病 房 , 福 5 04 2 福 福建 泉 州 320 ) 600
中 囤 分 类 号 : 5 14 R 4 . 文 献 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62 8 ( 凹 7o _ l00 l o -0 4 2 ) 2o 1 -3
应 用 方 面 的研 究进 展 作 一综 述 。
鉴定 。
关键 词 : 内皮 祖 细胞 ; 心 病 ;P 冠 E C移 植 ;P E C基 因治 疗
E d t c a h e R r( l n t e Tr a me to n o h U llmg n o I si h e t n fCo o a He r s a e S rn ̄ a tDi s UN u n y d , e Y a - u n GUO
维普资讯
・
10 ・ 1
医学 综 述Biblioteka 20 O 7年 1 第 1 第 2期 月 3卷
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机制
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机制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是心血管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因素之一,其机制复杂且多方面。
本文将探讨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的机制,分析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及其潜在的治疗策略。
一、血管内皮细胞概述血管内皮细胞是血管内壁的一层细胞,它们不仅构成了血管的物理屏障,还具有调节血管张力、凝血和炎症反应等多种功能。
内皮细胞的健康状态对于维持血管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1.1 血管内皮细胞的生理功能血管内皮细胞通过释放一氧化氮(NO)、前列环素(PGI2)和内皮素-1(ET-1)等血管活性物质,参与血管的舒张和收缩。
此外,它们还通过表达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s)和选择素等,参与白细胞的滚动、黏附和迁移,从而调节炎症反应。
1.2 血管内皮细胞的病理变化在心血管疾病的发展过程中,血管内皮细胞可能会遭受氧化应激、炎症因子、高血压等多种因素的损伤,导致其功能障碍。
这种功能障碍表现为血管活性物质释放失衡、细胞黏附分子表达增加、细胞凋亡等。
二、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的机制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涉及多种机制,包括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内皮细胞凋亡和自噬等。
2.1 氧化应激氧化应激是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的一个重要因素。
活性氧(ROS)的过量产生可以损伤细胞内的脂质、蛋白质和DNA,导致细胞功能障碍。
ROS还能通过抑制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减少NO的生成,从而影响血管的舒张功能。
2.2 炎症反应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等,可以激活内皮细胞内的信号通路,增加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促进白细胞的黏附和迁移,从而加剧炎症反应。
2.3 内皮细胞凋亡内皮细胞凋亡是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的另一个重要机制。
多种因素如氧化应激、炎症因子和细胞因子等,可以通过激活caspase家族蛋白酶,触发细胞凋亡程序。
2.4 自噬自噬是一种细胞内部的清理机制,它通过形成自噬泡来降解损伤的细胞器和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