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人教版)2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人教版)42
课时作业(四十二)水土流失的治理荒漠化的防治河流的综合治理(对应学生用书P)331一、选择题(4分×15=60分)(2012长沙质检)下图是水土流失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序号按“地表起伏大、植被条件差、地表侵蚀”顺序排列的是()A.③②①B.②①③C.①②③D.②③①2.水土流失对内河航运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为水土流失会导致()A.地表起伏增大B.河流含沙量增大C.土壤质地变差D.植被条件变差解析:水土流失造成地表侵蚀,故①为地表侵蚀;土壤退化后会使植被条件变差,故③为植被条件差;地表侵蚀后地表起伏变大,故②为地表起伏大。
水土流失会造成河流含沙量增大,从而影响内河航运。
答案:1.D 2.B下图为某沟谷剖面图,读图完成3~4题。
3.按小流域治理模式,剖面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的开发措施分别应该是()A.修筑梯田、平整土地、育林育草、退耕还林B.平整土地、育林育草、修筑梯田、退耕还林C.打坝建库、育林育草、退耕还林、修筑梯田D.打坝建库、育林育草、修筑梯田、退耕还林4.除黄土高原外,小流域治理措施还可以推广到()A.南方低山丘陵B.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C.华北平原地区D.青藏高寒地区解析:小流域是黄土高原最常见的地表区域,图中所示为其剖面图,图中①为沟谷,②为陡坡,③为塬面,④为缓坡,在不同区域其治理措施各不相同,①、②、③、④分别对应的措施为打坝建库、育林育草、退耕还林、修筑梯田。
与黄土高原存在着类似生态环境问题的是南方低山丘陵区,此区水土流失的表现为石漠化,其治理可参考黄土高原小流域的治理措施。
答案:3.C 4.A(2012潍坊质检)读“影响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因素的统计图(下图)”,回答5~6题。
5.图中显示导致我国荒漠化面积扩大因素中影响最大和最小的因素分别是()A.过度开垦自然原因B.过度放牧城市交通建设C.水资源利用不当过度樵采D.城市交通建设自然原因解析:据图可知导致我国荒漠化面积扩大因素中影响最大的因素是过度放牧,最小的因素是城市交通建设。
2013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环境保护配套训练新人教版选修6
选修6环境保护1. (2012 •银川一中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0年8月9日,英国石油公司表示,MC252油井现已不再向墨西哥湾泄漏石油,截至目前事故处理费用已达到61亿美元。
这场生态灾难已造成近30万只海鸟和无数鱼类死亡,有些珍稀动物甚至面临灭绝之虞。
材料二世界石油污染水域图。
(1) 墨西哥湾泄漏石油后,A B两地首先受到污染的是_____________ ,对泄油区的社会经济会造成什么危害?(2) 简述材料二图中所示石油污染严重的海域的分布规律及油污的来源。
解析第(1)题,考虑洋流因素,A地首先受到污染,石油污染不仅降低海滨的生态环境,还会使海洋水产品品质下降,造成经济损失。
第(2)题,沿海水域和海上航道沿线为石油污染区域,污染源来自沿海工业生产、海运航线上的船舶和海上石油开采。
答案(1)A 降低海滨环境的使用价值,破坏海岸的设施;石油污染还会使海洋水产品品质下降,造成经济损失。
(2)分布规律:石油污染区域集中于沿海水域和海上航道沿线。
油污的来源:沿海工业生产、海运航线上的船舶和海上石油开采。
2. (2012 •福建质检)读“吉林省某地1970〜2000年湿地面积、年均温与年降水量的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1) 说出1980年以后该地湿地面积的变化,并分析自然原因。
(2) 简述1990年后湿地变化可能对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并提出对策。
解析第(1)题,从降水量的多少分析湿地面积的变化。
第(2)题,湿地是地球重要的生态系统,号称“地球之肾”,具有调节气候、调蓄水量、净化水体、释放氧气、美化环境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答案 (1)20世纪80年代湿地面积扩大,20世纪90年代湿地面积缩小。
20世纪80年代 降水量增多;20世纪90年代降水量减少,气温升高,蒸发加强。
(2)不利影响: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的大陆性增强;旱涝灾害增多;水质下降。
对策: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退耕; 严禁围垦。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人教版)14
课时作业(十四)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对应学生用书P273)一、选择题(4分×15=60分)(2012郴州四校联考)读我国某区域农业系统水、气、生物相互作用图,完成1~2题。
1.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环节分别是()A.降水增加、大陆性增强、降水减少B.地面蒸发的水量增多、气温变幅减小、降水增加C.气温变幅减小、蒸发增强、降水增加D.地下水位上升、气温变幅变大、土壤表层盐分积累解析:农业生产的灌溉,湿度增加,地表蒸发的水量增多;土壤热容量增大,最高温度降低;蒸腾作用增强,降水会增加,因此选择B项。
答案:B2.该示意图体现了()A.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C.自然环境的相对稳定性D.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量是无穷的解析: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地理环境其他要素发生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答案:B(2012泰州调研)读图,完成3~4题。
3.该图反映了地理环境的()A.整体性特征B.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C.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D.垂直地带性规律解析: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答案:A4.下列叙述中,属于P环节的是()A.降水多集中于夏季—河流有夏汛B.植被破坏严重—易形成红色沙漠C.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积累少D.山区坡陡—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解析:P环节是气候对土壤形成的影响,亚热带季风气候条件下夏季高温多雨,有机质易分解,形成贫瘠的红壤。
答案:C(2012合肥质检)读“某沿海地区的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据图回答5~6题。
5.若①为落叶阔叶林带,则该山可能位于()A.山东半岛B.欧洲西部C.澳大利亚东南部D.圭亚那高原解析:基带北侧海拔较高,应位于南半球;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应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圭亚那高原主要为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答案:C6.该山地北坡的垂直自然带完整且比南坡高的原因是()A.北坡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且地处迎风坡B.北坡坡度比南坡小,地处阴坡和迎风坡C.北坡的海拔比南坡高,植被覆盖率比南坡高D.北坡相对高差大,地处阳坡和迎风坡,水分条件好解析:北坡地处阳坡和迎风坡,水分条件好,相对高差大,所以垂直自然带比南坡完整。
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球上的大气-作业手册(详细答案)
课时作业(六)1.C 2.B[解析] 第1题,雾、霾天气的形成原因之一是空气中含大量的微小水滴或尘埃,对太阳辐射具有较强的反射作用,从而使地面得到的太阳光少,能见度降低。
第2题,大雾主要发生在晴天,由于晴天云量少,大气保温作用弱,夜晚地面降温快,水汽易凝结。
晴天时大气削弱作用弱,白天温度高,气流上升运动强烈,有利于扬尘产生,空气中凝结核多,促进了雾的形成。
3.B 4.B[解析] 第3题,珠穆朗玛峰峰顶对流运动的直接热源主要还是地面辐射,阳坡岩石裸露带吸收太阳辐射最多,地面辐射强,温度较高,对流运动较强。
第4题,一日之内,11—15时气温最高,空气对流运动最显著。
5.B 6.D[解析] 第5题,结合图示等压面分布可知,近地面湖泊为高压,陆地为低压,所以此时近地面风由湖泊吹向陆地。
该区域位于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转,①②两地之间风由②地吹向①地,根据图中指向标判断其风向为东北风,故两地之间小船上的旗帜飘向西南。
第6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此时陆地气温高于湖泊气温,为白天,则③地气温高于②地的。
①地盛行上升气流。
②地受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为晴朗天气。
7.B8.A[解析] 第7题,结合图示知,该地风向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结合选项确定该地位于北半球中纬度。
第8题,造成图示风向不断改变的直接原因是地转偏向力,其根本原因在于地球的自转。
9.D10.A11.C[解析] 第9题,夏季城市中心区与郊区普遍高温,城市热岛强度相对较小;冬季气温低,但城市中心区供暖条件好,且人口多,人为排放热量多,与郊区平均气温差值大,热岛强度最大。
读图可知,丁曲线所示热岛强度最大,应为冬季情况。
第10题,城市热岛效应主要是由市区人口密集,各类生产、生活活动集中,人为排放热量多导致的。
而随着市区面积的扩大,路面硬化面积增大(下垫面改变),人为排放热量增多,加剧了市区与郊区的温差,使城市热岛强度增大。
大气环流主要影响较大范围地区的热量交换,对城市热岛强度影响不大。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人教版)12
课时作业(十二)海水温度和盐度海水运动(对应学生用书P269)一、选择题(4分×15=60分)(2012福建调研)下图是某河流入海口附近海域高潮和低潮时的等盐度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a点的地理坐标不变,造成此处盐度在河流枯水期某一日内周期性差值变化的原因是()A.径流B.降水C.洋流D.潮汐解析:据图可知,虚线所代表的等盐度线为高潮时的等盐度线,实线代表低潮时的等盐度线。
a点高潮时盐度约为23‰,低潮时的盐度约为13‰。
答案:D2.图中b、c两点盐度差异的产生,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洋流B.径流C.光照D.盛行风解析:由图可知,b点距离河口要比c点近一些,故受河流径流的影响更为明显。
答案:B3.若图示河口为非洲的赞比西河口,不考虑潮汐因素,图中a点表层海水盐度与河口盐度差值最大的时段有可能为()A.1~2月B.3~4月C.5~6月D.10月~11月解析:非洲的赞比西河处于热带草原气候区,10月为干季最后一个月,故a点盐度达一年中最大值,而河口处由于有淡水注入,盐度终年相对稳定,故本月份两处盐度差值最大。
答案:D(2012绵阳模拟)读海水温度和盐度与海水密度关系图,回答4~5题。
4.海水的密度()A.与海水温度呈正相关,与盐度呈负相关B.与海水温度呈正相关,与盐度呈正相关C.与海水温度呈负相关,与盐度呈正相关D.与海水温度呈负相关,与盐度呈负相关解析:注意密度曲线的变化趋势。
密度越大,温度越低,盐度越大。
即密度与温度呈负相关,与盐度呈正相关。
答案:C5.推断下列四海区表层海水密度最小的是()A.南极海域B.红海C.赤道海区D.副热带海区解析:在四个海域中,赤道地区温度最高,盐度较低,因而海水密度相对最小。
答案:C(2012南京调研)下图为理想大陆周围洋流分布的模式图。
读图,回答6~7题。
6.反映“中低纬度海区顺时针方向流动”规律的洋流有()A.③④B.④⑤C.⑤⑥D.⑥⑤解析:依题意,中低纬度为以南北回归线为中心的洋流,其在北半球为顺时针,在南半球为逆时针。
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练练(1)及答案
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练练(1)及答案〔一〕逆光是在被摄主体恰恰处于光源和照相机之间时,极易形成被摄主体曝光不充沛的一种状况。
但有时分逆光发生的特殊效果也不失为一种艺术摄影的技法。
日出日落时分,光线与空中的夹角较小(约为0°-30°),强度弱,对逆光拍摄最有利。
随着自媒体的不时开展,各大手机消费商争相开发和完善〝逆光也明晰〞拍照功用。
2021年北京国际摄影周,某品牌手机拍摄的逆光照片参与了展出。
摄影喜好者们体验之后表示,该手机的逆光拍照功用很弱小,超乎了关于手机拍摄的想象。
据此完成以下各题。
1.位于重庆市(29°N,106°E)的张先生约摄影师于3月20日下午拍摄逆光照片的最正确时间(北京时间)是A. 16:00-18:00B. 17:00-19:00C. 18:00-20:00D. 19:00-21:002.抚慰手机厂商开发〝逆光也明晰〞拍照功用的主要要素是A. 消费技术的提高B. 企业竞争加剧C. 交通运输的开展D. 市场需求的扩展【答案】1.B 2.D〔二〕以下图表示伏尔加河三角洲位置变化及里海海平面变化,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以下各题。
1.1900~1978年伏尔加河三角洲变化的特点有①增速先慢后快②向西南方向扩展③面积不时增大④坡度逐渐趋缓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2.2021年该三角洲的前缘位置能够位于A. 甲处B. 乙处C. 丙处D. 丁处3.假定在该河中下游修建大型水库,将招致河口及左近水域A. 河口盐碱化加剧B. 生物多样性添加C. 三角洲面积增加D. 水位时节变化增大【答案】1.C 2.B 3.A【点睛】打破该题的关键在于把左右两图停止对比,尤其关于第2题至关重要。
另外需求清楚伏尔加河和里海的关系,以及修建水库的普通意义,关于做此类标题十分重要。
〔三〕以下图为中国天山冰川面积随海拔散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海拔3800~4800m为天山冰川集中发育区,其缘由能够是该海拔区间A. 降水量最大B. 受西风影响最大C. 受夏季风影响最大D. 降雪量与消融量的差值最大2.天山冰川末端海拔的最小值为2640m,其散布的位置能够为A. 伊犁河流域B. 塔里木河流域C. 准噶尔盆地D. 吐鲁番一哈密盆地3.对近50年间天山冰川面积增加影响最直接的是A. 夏季降水量增加B. 夏季降水量增多C. 夏季气温降低D. 夏季气温降低【答案】1.D 2.A 3.C〔四〕图23为〝某城市总体规划表示图〞。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人教版)及综合测试卷
课时作业(一)地球和地图(对应学生用书P 247)一、选择题(4分×15=60分)(2012福州模拟)甲乙两图为世界著名的三角洲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甲中河流三角洲位于乙图中河流三角洲的()A .东南B .西南C .东北D .西北解析:关键是读准两幅图中经纬网的度数,推断出河流三角洲的具体位置,就可以判断出图甲中河流三角洲位于乙图中河流三角洲的西南方向。
答案:B2.甲乙两图所采用的比例尺()A .甲大于乙B .乙大于甲C .甲乙相同D .无法判断解析:相同纬度差的经线段实际距离相等,依据图上距离的大小即可得出结论,综合分析甲、乙两图的图上距离及纬度差不难得出正确答案。
答案:B(2012兰州模拟)人类的美丽家园—地球是一颗蓝色星球,也是迄今为止我们所发现的仅有的存在生命的星球。
然而,对于我们的地球,我们了解多少呢?亿万年来,地球上演绎了多少动人的故事呢?科学家对地球不同纬度的经纬线长度进行测量,统计结果如下表。
据此回答3~4题。
测量地的纬度(单位:度)经度1度的长度(单位:km)纬度1度的长度(单位:km)0111.322110.5693096.490110.8504578.850111.1328019.394111.6663.A .无论是经线还是纬线,都是随着纬度的增加变长B .纬线的长度随纬度的增加变长,经线长度在变短C .纬线长度随纬度的变化是测量误差所致D .经线长度的变化反映了地球形状的不规则性解析:根据经纬线和经纬度的知识,结合表中数据可以推出,“经度1度的长度(单位:km)”实际上是纬线长度,“纬度1度的长度(单位:km)”实际上是经线长度。
随纬度的增加,纬线长度很快变短,经线长度略微变长,由此可以推出: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答案:D4.在60°N处相距一个经度的两个地点的实地距离最有可能是()A.111.415千米B.55.803千米C.28.904千米D.110.569千米解析:南北纬60°纬线的长度约为赤道长的一半,而由于地势的影响,可能会略大于一半。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人教版)19
课时作业(十九)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对应学生用书P283)一、选择题(4分×15=60分)(2012江苏百校联考)读图,完成1~2题。
1.a、b两地农业()A. a为大牧场放牧业B. b为乳畜业C. a为商品谷物农业D. b为水稻种植业解析:a为中国的水稻种植业,b为荷兰北部的乳畜业。
答案:B2.a处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A.生产规模大B.产品商品率高C.单位面积产量高D.机械化水平高解析:水稻种植业的特点:生产规模小、产品商品率低、单位面积产量高、机械化水平低。
答案:C(2012东北四校联考)北海道(如下图所示)是日本重要的农业地区。
据图,回答3~4题。
3.关于北海道地区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地的农业种植主要集中于该岛中部B.气候的大陆性强,利于农业发展C.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季风水田农业D.该岛的渔业不发达解析:从图中的水系可判断出,北海道中部高四周低,农业种植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沿海平原地区。
答案:C4.为了预防和治理农业环境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北海道采取了许多比较有效的对策,其中包括()A.禁止使用化肥,控制使用农药B.重视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C.限制农业的发展D.调整农业结构,增加粮食种植解析:北海道作为海岛,气候海洋性较强,该岛附近是北海道渔场,渔业发达,该国在农业发展中十分重视农业生态保护。
答案:B(2012韶关模拟)读“美国部分地区轮廓图”,回答5~6题。
5.图中a、b、c、d、e五区域中,不属于商品谷物农业地域类型的是()A. a、bB. c、dC. d、eD. b、e解析:b为乳畜带,e为混合农业区,都不是商品谷物农业。
答案:D6.和欧洲相比,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在生产上的最突出优势是()A.这里的各个环节大都由机器作业B.有五大湖及密西西比河的航运C.地广人稀,可以进行大规模的生产D.科技发达,政府投入较多解析:欧洲人口稠密,美国中部平原原来只是茫茫旷野,欧洲人到来之后才逐渐开发成谷物生产基地,这里地广人稀,能够进行大规模生产,是欧洲无法比拟的,这里的谷物生产比起欧洲有很大的优势。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随堂训练(人教版)人文地理4-1
(对应学生用书P140)(2012济南模拟)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含义不正确的是()A. a表示资源开发B. b表示生产活动C. c表示环境对人类的影响D. d表示废弃物排放解析:据图可知,a表示资源开发,b和c表示生产活动,d表示废弃物排放。
答案:C2.属于a阶段产生的环境问题是()A.煤矿开采——地面沉降B.化工厂——水污染C.火电厂——大气污染D.冰箱使用——臭氧层破坏解析:据图可知a阶段表示资源的开发阶段,因此只有A项说法正确。
答案:A(2012桂林模拟)读“中国环境问题分布示意图”,完成3~4题。
3.丁区域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红色荒漠B.盐碱荒漠C.酸雨D.冻雨解析:丁区域有色金属冶炼发达,降水多,主要环境问题是酸雨。
答案:C4.结合环境因素考虑,图示的四个区域开发中,乙属于()A.优化开发区域B.重点开发区域C.限制开发区域D.禁止开发区域解析:乙区域为我国长三角,开发历史悠久,经济发达,现应属于优化开发区域。
答案:A美国内政部官员称,到2050年,阿拉斯加州和加拿大附近北极海冰的融化将可能导致三分之二的北极熊灭绝。
据此回答第5题。
5.下列现象中,让北极熊感到绝望的是()①植树造林②汽车增多③“太阳能”屋顶推广④“拉尼娜”现象⑤森林面积减少⑥高山雪线上升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③⑤D.②⑤⑥解析:汽车增多、森林面积减少都会使温室气体含量增加,高山雪线上升说明全球变暖进一步加剧,会让北极熊绝望。
答案:D6.(探究学习)2011年7月5日水利站网站报道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启动实施了黄河中游、长江上游、黄土高原淤地坝、京津风沙源、东北黑土区和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等一批国家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工程,水土流失治理成效显著。
先后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1.6万平方公里,年均减少土壤侵蚀量达15亿吨以上,增加蓄水能力250多亿立方米。
某地理兴趣小组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防治措施进行了探究。
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练练(2)及答案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练练(2)及答案
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练练(2)及答案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练练(2)及答案2019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练练(2)及答案(一)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春季T时刻亚洲部分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1)指出控制图示区域的两个气压系统及位置关系。
(4分)(2)T时刻该区域的锋面数量发生了变化。
推测T时刻前该区域锋面的数量,并分别说明锋面形成的原因。
(8分)(3)预测P点将要发生的天气变化。
(8分)(4)说明该区域春季天气系统活跃的原因。
(4分)【答案】(1)高压;低压;高压位于低压西北。
(2)3个。
在低压(气旋)中,四周空气汇集,北上的暖空气与南下的冷空气之间形成锋面,高压内的冷空气东移南下形成冷锋;第(4)题中解释该区域春季天气系统活跃的原因难度较大,需要抓住气流水平运动的主要动力来自水平气压梯度力分析,该区域春季南北温差大使得气压梯度力大,导致天气系统活跃。
(二)下图为土坡再分配速率等值线图和某地沟谷景观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①②③④四条虚线所在位置冲沟(流水侵蚀形成)最发育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2.下图中沿MN线所作的地形剖面,最有可能是下图中四条曲线中的A. ⅠB. ⅡC. ⅢD. Ⅳ【答案】1.B2.B【解析】(三)据人口统计,中国的生育高峰在1991年停止,此后,全国新生婴儿数目下降趋势一直持续到2019年。
下图为1984-2020年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数变化趋势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时段出生婴幼儿数量下降最快的是A. 1966年~1973年B. 1973年~1980年C. 1980年~1990年D. 1990年~2020年2.由图文材料推断,全国高考人数的下降趋势将持续到A. 2019年B. 2019年C. 2019年D. 2028年【答案】1.B 2.C【解析】(四)水稻“侧深施肥”是在水稻插秧机上安装“侧深施肥”装置,在插秧的同时在离水稻秧苗根部2~3cm处,将肥料施入深度约5cm的土壤中。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中国自然和人文地理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自然和人文地理课时作业新人教版(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读“沿106.5°E经线的地形剖面及相关气候资料图”,完成第1~3题。
1.图中山地②年降水量最多的海拔高度大约位于( )A.山顶2 900米处B.南坡海拔2 200米处C.南坡海拔2 500米处D.北坡海拔2 100米处2.1月,④地气温高于①地的原因除纬度因素外,主要是因为④地( )A.海拔较高B.受夏季风影响较大C.森林覆盖率高D.受冬季风影响较小3.图中④地所属气候类型是( )A.热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地中海气候(2012·江苏高考,7~8)下图是“2006~2011年各年5月中下旬长江中游洞庭湖和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对比图”。
读图完成第4~5题。
4.该时期两湖水体面积变化的特点是( )A.两湖水体面积均持续减少B.两湖水体面积变化基本同步C.洞庭湖水体面积变化逐年减小D.2009~2010年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最大5.该时期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鄱阳湖流域降水量的变化B.鄱阳湖流域蒸发量的变化C.鄱阳湖出水量的变化D.长江干流入湖水量的变化降水变率是指各年降水量的距平数(距平数为当年降水量与多年平均降水量之差)与多年平均降水量之比的百分数,降水变率大表示降水不稳定。
读“我国部分地区降水变率图”,完成第6~7题。
6.图中显示我国降水变率最大的地区是(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C.西北地区D.华南地区7.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降水变率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洋流影响C.地形影响D.季风环流读“某流域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气候要素变化图(图甲)”和“气候变化对该流域农业生产的影响图(图乙)”,完成第8~9题。
图甲图乙8.此流域可能位于我国哪个省级行政区?( )A.冀B.鄂C.甘D.吉9.关于该地区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农作物种植总面积缩小B.农作物品种发生明显变化C.春小麦种植向低海拔地区迁移,种植范围缩小D.玉米种植上限高度升高,种植范围扩大下图为“中国造纸工业分布示意图”。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2讲课时作业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2讲课时作业一、选择题读下表,完成1~3题。
类地行星质量(地球为1)体积(地球为1)平均密度(g/cm3)公转周期自转周期水星0.05 0.056 5.46 87.9 d 58.6 d 金星0.82 0.856 5.26 224.7 d 243 d 地球 1.00 1.000 5.52 1 a23 h56 min 火星0.11 0.150 3.96 1.9 a24 h37 min1.从表中可以看出地球与火星( )A.质量相近 B.体积接近C.公转周期最为接近 D.自转周期相近解析:选D。
由表中地球和火星的两组数据对比可知,最为相近的是自转周期。
2.材料中所反映的太阳系的众行星,其绕日公转方面具有一定的共同性,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同向性——各行星的公转方向都与地球的公转方向相同B.共面性——各行星的公转轨道面与黄道面在同一平面C.近圆性——各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都为近似正圆的椭圆D.各行星都在各自的轨道上按一定规律绕日运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解析:选B。
八大行星绕日公转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的特征。
而共面性指的是各行星的公转轨道面与黄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
3.如果把太阳系中地球和水星的位置互换一下,则( )A.地球上将会被水淹没,人类无法在地球上生存下去B.地表温度太高,原子无法结合起来形成生物大分子,也就不会有生命物质C.地球上将不会有大气D.地球上将只有固态和晶体物质解析:选B。
地球和水星的位置互换,会对地球地表温度有较大的影响。
因白天气温过高,夜晚温度过低,而使表面无液态水存在,亦不利于生命物质的合成。
大气的存在与地球质量和体积有关。
图中四地为中国重要的航天基地,读图回答4~5题。
4.从发射节省能源角度考虑,最合适的地点是( )A.① B.②C.③ D.④解析:选D。
在四个航天基地中,④地纬度最低,发射时获得的初速度最大,可以节省能源。
5.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飞船在酒泉发射升空,此季节对发射最有利的气象条件是( )A.昼短夜长,有利于观察B.风力较大,有利于升空C.晴天多,对发射干扰少D.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考验飞船适应太空的情况解析:选C。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随堂训练(人教版)自然地理2-3
(对应学生用书P40)(2012菏泽模拟)读下图,回答第1题。
1.若此图表示地球上的风带分布,则正确表示南半球风带的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可先从图中表示风向的箭头根部补绘出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箭头,然后比较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之间的关系,再考虑西风带的风向,则②图可以表示南半球风带分布情况。
答案:B(2012海淀模拟)读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回答2~3题。
2.关于图示各纬度带气流运动与干湿性质的正确叙述是()A.0°~10°盛行下沉气流,干燥B.10°~20°盛行东北风,干燥C.20°~30°盛行西南风,湿润D.30°~40°盛行下沉气流,干燥解析:图中0°~10°为赤道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湿润;10°~30°为东南信风带,盛行东南风;30°~40°为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干燥。
答案:D3.当气压带、风带位于图示位置时()A.印度半岛吹西南风B.欧洲西海岸温和少雨C.亚欧大陆内部寒冷干燥D.非洲热带草原进入干季解析:图中的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出现了南移,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为北半球的冬季,亚欧大陆内部寒冷干燥。
答案:C(2012江苏百校联考)读图,回答4~5题。
4.①②③④四地的气候主要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是()A.①B.②C.③D.④5.②地常年盛行风()A.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B.由副极地低气压带吹向副热带高气压带C.由极地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D.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解析:④为季风气候,成因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相关。
①②③的气候成因均与气压带、风带有关。
②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
答案:4.D 5.D6.(探究学习)不同地区、不同时间,风向、风速会有所不同,人们在进行航海、军事、飞行等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必须考虑风向、风力带来的影响。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随堂训练(人教版)自然地理2-5
(对应学生用书P51)(2012成都模拟)读右图,回答1~3题。
1.有关a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特有B.雨热同期C.盛夏伏旱D.冬雨夏干解析:图中a地气温7月最高,且此时降水量大,因此具有雨热同期的特点。
答案:B2.b地肯定位于()A.北半球大陆东岸B.北半球大陆西岸C.南半球大陆东岸D.南半球大陆西岸解析:从气温情况来看,图中b地1月均温高于7月,故位于南半球。
排除A、B项;从降水量来看,b地1月降水量大于7月,即雨热同期,可判断b地为季风气候,应分布在大陆东岸。
答案:C3.a、b、c三地的纬度从低到高依次为()A.a-b-c B.b-c-aC.c-a-b D.c-b-a解析:判断三地的纬度高低,对比图中三地1月或7月气温即可。
答案:D科技日报北京2011年3月20日电,今天正值周日,为纪念“3·23”世界气象日,中国气象局全天对外开放,有近万名社会公众参观了中国气象局科技展厅、华风气象影视信息集团等,并安排了气象专家现场咨询、气象节目主持人合影签名等多项活动。
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人与气候”。
下图是“全球温度上升3℃后,世界不同区域靠雨水生长粮食产量的增减状况”示意图。
读图,回答4~5题。
4.有关升温3℃对靠雨水生长粮食地区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A.全球变暖对全球各地区粮食生产都有害无益B.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部分地区粮食产量会增加C.低纬度和南半球地区粮食产量有小幅增产D.西半球粮食产量普遍会增产,东半球相反解析:结合图示可以看出,升温3℃,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粮食产量会增加40%。
答案:B5.据图推断,如果全球温度升高3℃,下列几个地区全年降水量增幅最大的可能是() A.澳大利亚B.西亚C.南美洲D.中亚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如果全球温度升高3℃,西亚地区的粮食增产40%以上,主要是降水增加所致,故西亚地区全年降水量增幅最大。
答案:B6.(探究学习)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想用实验模拟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请你协助完成该实验。
2013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海洋地理配套训练新人教版选修2
选修2海洋地理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1年8月2日,在牙买加召开的国际海底管理局第17届会议批准了中国大洋协会提出的1万平方千米具有专属勘探权的多金属硫化物资源矿区的申请。
我国申请的多金属硫化物资源矿区位于西南印度洋的长990千米、宽290千米的长方形范围内。
材料二2011年7月30日,在约7.5万平方千米的东北太平洋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蛟龙”号5 000米级第四次下潜试验顺利完成作业,采集到在海底分布广泛的多金属结核(又称锰结核)。
1991年3月5日,我国的申请获得了批准,我国成为继法、日、俄、印之后的第五个多金属结核资源的先驱投资者,并获得了东北太平洋的15万平方千米的多金属结核开辟区。
(1) 说出材料一中多金属硫化物分布地区与材料二中东北太平洋中的锰结核分布区的地形差异。
(2) 我国继获得东北太平洋锰结核矿产区开采权以后,又获得西南印度洋多金属硫化物矿产区的开采权,取得这些开采权的意义有哪些?答案(1)多金属硫化物分布于大洋中脊,锰结核分布于大洋洋盆;大洋中脊地势高,地势崎岖,大洋盆地地势低,地势平坦。
(2) 增加资源的保有量,缓解陆上矿产资源的紧张状况;维护了我国的海洋权益,强化国民的海洋意识。
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1年7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
这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和重庆两江新区后,设立的又一个国家级新区,也是中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战略层面新区。
45 SO' iS'35r40fl-印度痒达加—1 | '(1) 说出图示舟山群岛的海岸类型及特点。
(2) 舟山群岛作为首个国家级海洋经济新区,其资源优势有哪些?(3) 舟山群岛应主要从哪些方面进行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的建设? 答案(1)类型:基岩海岸。
特点:岸陡水深。
(2)舟山群岛海洋旅游资源丰富;海域内渔业资源丰富;舟山群岛的风能、潮汐能以及海 底油气,海底矿产等资源非常丰富。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章 配套课后作业(二十四) 新人教版必修2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章配套课后作业(二十四)新人教版必修2(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2013届德州一模)京杭运河的开凿带动了沿线经济的发展,使德州段的运河、码头也更加繁荣。
1979年运河因水源枯竭断航,德州航运局因此而解散。
读德州市位置图,回答1~2题。
1.明代诗人朱德润的诗中描绘德州漕运:“日中市贸群物聚,红毯碧碗堆如山。
商人嗜利暮不散,酒楼歌馆相喧阗”。
但后来德州发展速度缓慢,其主要原因是( ) A.矿产资源日趋枯竭B.商人大量外迁C.海运和铁路运输的出现D.人口增长速度变慢,市场需求减少2.关于交通条件对德州市空间形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德州空间形态南北扩展,京杭运河成为德州城的唯一发展轴B.京沪铁路的修建不会影响德州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C.德州可以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D.京沪高速铁路的兴建可能引起德州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读我国南方某平原城市示意图,回答3~4题。
3.2011年与1981年相比,该城市( )A.交通发展促使城区面积向东大规模扩展B.对外交通没有变化C.多层次的立体交通网络尚未形成D.老商业中心服务范围变小4.2011年,该城市新建商业中心( )A.沿河流两岸分布 B.沿环线高架路分布C.位于城市交通干线交会处 D.围绕老商业中心均匀分布下列四幅城市形态图是在不同的交通运输工具下形成的。
据图回答5~6题。
5.关于下列城市空间形态所处时期,说法正确的是( )A.①是火车、电车时期B.③是汽车时期C.②是高速公路时期 D.④是步行、马车时期6.图中所示城市形态出现最晚的是( )A.①B.②C.③D.④7.(2012·惠州调研)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以广州为核心,连接了珠三角9个地级市中心城区,下面表述与该工程建设主要目标及实际效果最无相关性的是( ) A.改善城际交通,加强城际联系B.促进轨道交通沿线商业开发C.改善城市投资环境,促进就业D.强力带动粤东、粤北、粤西山区经济发展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人教版)32
课时作业(三十二)城市功能分区的结构和成因、城市合理规划(对应学生用书P)309一、选择题(4分×15=60分)1.(2012海淀模拟)下图为“我国某大城市平面示意图”,2005年与1981年相比,该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与其主导因素对应正确的是()①老城区范围的变化——社会因素②工厂位置的变化——环境因素③大型商场的布局变化——交通因素④交通线的变化——历史因素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老城区范围变化不大,其主导因素是历史因素;由于城市环境要求提高,工厂趋向于沿交通线向城市外围移动;大型商场布局在城市外围,反映交通因素的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线在不断发生变化。
答案:B(2012桂林模拟)下图为某工业部门在某城市及其附近地区两种要素成本变化曲线,这两种要素都只与城市中心的远近、交通的通达度有关。
据此回答2~3题。
2.a、b分别表示的是()A.运费、土地成本B.劳动力成本、运费C.劳动力成本、科技成本D.科技成本、土地成本解析:a曲线表示的要素在市中心的价格最低,离市中心越远,价格越高,应表示运费因素。
b要素相反,在市中心最高,随着距离的延长,价格逐渐降低,应表示土地成本。
答案:A3.如果综合考虑a、b两要素的综合成本要素,该工业部门的工厂应布局在()A.①B.②C.③D.④解析:综合比较两个要素成本,在②处价格总和最低,工厂应布局在此地。
答案:B如图为美国芝加哥大学学者提出的“城市内部地域结构模型”。
读图,回答4~6题。
4.城市用地主要考虑的因素是()A.地租与劳动力资源B.市场与租金C.市场与环境D.地租与环境解析:城市用地主要考虑的因素是经济因素,即地租,其次还有社会、历史、环境等因素。
答案:D5.高级住宅区向外延伸依赖的主要条件是()A.高速交通运输线B.洁净优美的环境C.良好的治安条件D.郊区廉价的地租解析: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小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影响下,发达国家城市各功能区出现沿交通线呈扇形或楔形向外扩展的趋势。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人教版)21
课时作业(二十一)工业地域的形成传统工业区与新兴工业区(对应学生用书P)287一、选择题(4分×15=60分)(2012德州模拟)读“某工业地域生产示意图”,回答1~2题。
1.导致众多工业部门在该工业地域集聚的主要原因是()A.各企业之间存在生产联系B.企业经营者的个人因素C.当地政府的行政规划D.区域内雄厚的科技力量解析:读图可知,导致众多工业部门在该工业地域集聚的主要原因是各企业之间存在生产联系。
答案:A2.该地域工业生产联系的突出优点是()A.增加产品产量,提高产品质量B.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降耗减排C.减少劳动力数量,降低劳动成本D.减轻运输压力,节约运输费用解析:读图可知,该地域工业生产联系的突出优点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物质多次利用,实现降耗减排。
答案:B读“某城市集聚规模随时间变化示意图”,回答3~5题。
3.该城市工业集聚规模的变化规律是()A.市中心工业规模持续扩大B.市中心的工业规模始终是最大的C.远离市中心地区的工业规模始终最大D.工业化后期,郊区的工业规模大于市中心解析:本题组考查读图分析能力。
从图中信息可以看出,从T1到T5,城市中心的工业规模先变大然后变小,在T3规模达到最大,从T2开始工业在远离市中心的地方布局,而且随着时间的变化,工业越来越远离市中心,到T5时郊区工业规模已经超过市中心。
这个发展过程也是城市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城市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过程。
综合各选项,只有D项是正确的。
答案:D4.伴随着该城市工业规模的扩大()A.工业集聚规模越来越小B.城市人口的规模与比重不断增大C.生态环境得以改善D.传统工业地位越来越高解析:城市工业规模不断扩大,工业的集聚规模也越来越大,城市规模也越来越大,传统工业地位下降,新兴工业地位不断上升,故B项正确。
答案:B5.自T1至T5阶段,导致工业集聚区布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减轻市区环境压力,缓解市区交通紧张B.带动城区人口向郊区迁移,降低市中心人口密度C.降低市区经济实力,实现区域发展平衡D.强化城市聚落功能,增强设施利用效率解析:为了改善城区环境,也为了降低生产成本,缓解城区交通紧张状况,工业不断向郊区迁移,故A项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作业(二)人类认识的宇宙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对应学生用书P249)一、选择题(4分×15=60分)美国航空航天局2011年11月28日宣布,在太空“宜居带”中发现一颗迄今为止最像地球的小行星—Gliese 581g。
结合下图,回答1~2题。
1.小行星带位于图中哪两颗行星之间()A.3和4B.4和5C.5和6 D.6和72.距离位置3行星的最近的一个恒星是()A.太阳B.哈雷彗星C.织女星D.火星解析:图中1表示水星,2表示金星,3表示地球,4表示火星,5表示木星,6表示土星,7表示天王星,8表示海王星,9表示彗星。
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
答案:1.B 2.A中新网2011年8月16日报道据日本新闻网16日报道,日本国立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和东京药科大学等合作,已经开始一项火星生命探测计划,并准备在2020年前后发射一颗火星探测卫星,寻找外星生物。
读下表,完成3~4题。
A.重力加速度大小B.公转周期长短C.表面温度高低D.昼夜交替周期长短解析:从表中数据可看出火星与地球最接近的是自转周期,而自转周期的长短决定着昼夜交替周期的长短。
答案:D4.人类深空探测对火星情有独钟的原因是()A.有生命存在B.是距地球最近的行星C.有昼夜交替D.是八大行星中与地球自然环境最相近的行星解析:因为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火星与地球的环境最为类似,是太阳系中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天体,故人们对它的探索极有兴趣。
答案:D据英国《每日邮报》最新报道天文学家发现一颗绕昏暗恒星运转的类地行星,距地球仅40光年。
它是一个热气腾腾的“水世界”,体积是地球的6倍。
据推测,这个“水世界”同样拥有大气层,且75%的表面区域被水覆盖,但由于温度太高,它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
据此回答5~7题。
5.“水世界”类地行星所在的天体系统是()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解析:银河系的直径为10万光年,而“水世界”类地行星距离地球仅40光年,说明该行星在银河系之中。
答案:C6.天文学家推测“水世界”类地行星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存在,该行星无生命存在的原因为()A.上面没有水B.距离恒星太近C.温度太低D.不存在大气层解析:结合题目提供的材料可知,该行星上不存在生命是因为温度太高,这是由于其距恒星太近导致的。
答案:B7.人类正设法探寻太空生命。
如果某颗星球上存在生命,那么这颗星球必须具有()①足够大的体积和质量②与所绕转的恒星之间有适宜的距离③与地球完全相同的各种化学元素④大致与地球相似的地质历史过程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足够大的体积和质量,会使该星球有大气层的存在;与所绕转的恒星之间有适宜的距离,会使该星球有适宜的温度;大致与地球相似的地质历史过程,会使该星球表面有水的存在。
答案:B(2012郑州模拟)下图为太阳辐射量随纬度分布示意图。
可能总辐射量是考虑了受大气削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效总辐射量是考虑了大气和云的削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据此完成8~9题。
8.云量最多的地区是()A.赤道地区B.北纬20°地区C.北纬40°地区D.北纬60°地区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赤道地区可能总辐射量与有效总辐射量的差值最大,说明被削弱的最多,可判断出云量最多。
答案:A9.影响可能总辐射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大气云量B.大气厚度C.太阳高度D.通过的大气路径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可能总辐射量随着纬度的增加而递减,这是由于纬度增高,太阳高度减小,太阳辐射减弱所致。
答案:C新华网南京2011年6月9日报道太阳物理学专家、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季海生9日向记者表示,今年以来不断发生的太阳风暴预示着太阳活动峰年即将到来。
目前,新一轮太阳活动周处于快速上升期,太阳活动峰年很可能出现在2012年~2013年。
据此回答10~11题。
10.关于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太阳黑子和耀斑都产生在色球层上②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大约是11年③太阳活动增强与否,对地球无大的影响④耀斑爆发时间短,释放的能量巨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1.当太阳活动达到高峰期时,下列叙述的现象正确的是()A.黑子活动减少,耀斑活动增强B.黑子活动增强,耀斑活动减弱C.太阳活动产生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会扰乱地球大气对流层,影响地面无线电通信D.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会扰乱地球磁场,使地球磁场出现“磁暴”现象解析:太阳活动黑子出现在光球层上,耀斑出现在色球层上。
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大约是11年。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很大。
耀斑爆发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耀斑随黑子的变化同步起落。
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会扰乱地球磁场,使地球磁场突然出现磁暴现象。
答案:10.C11.D美国国家科学院称2012年地球将遭遇强太阳风暴袭击,其破坏力将远远超过“卡特里娜”飓风,而且地球上几乎所有的人都将难逃其灾难性的影响。
在发出警告的专家看来,太阳风暴届时给地球带来的影响很可能是“多米诺骨牌式”的,其影响力将渗透到现代社会的每一个方面。
读下图,回答12~13题。
12.读太阳外部结构示意图可知,这次到达地球的带电粒子流来自图中的()A.A处B.B处C.C处D.A处和C处解析:太阳风暴引发的带电粒子流来源于日冕层。
答案:C13.除美国外,下列国家中最有可能欣赏到极光的一组是()A.英国、墨西哥B.挪威、芬兰C.意大利、西班牙D.印度、巴基斯坦解析:此时北极地区出现极夜,高纬度地区的挪威、芬兰等国家可能欣赏到极光。
答案:B中新网西昌2010年10月1日报道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技术先导星“嫦娥二号”,1日傍晚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宇宙探测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2020年中国有望实现载人登月。
据此回答14~15题。
14.我国正在海南文昌建设航天基地。
与已建成的三大航天基地相比,其优势条件主要表现在()A.晴天多B.水资源丰富C.纬度低D.科技实力强解析:海南文昌航天基地与我国已建成的酒泉、西昌、太原三个航天基地相比,最大的优势是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可以降低卫星发射时的初速度。
答案:C15.研究月球对人类未来的意义,表述不正确的是()A.研究月球表面的沉积岩有利于探索太阳系的形成B.在月球建天文观测站效果更好C.从月球发射航天器会节省很多燃料D.开发3He能源,缓解地球能源紧张状况解析: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因而也就没有风、流水等的外力作用,故月球表面的岩石不应是沉积岩。
答案:A二、综合题(40分)16.太阳是地面能量的源泉。
太阳辐射的时间和空间差异引起了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布和春夏秋冬的循环变化。
下表是海平面上太阳辐射日总量(×4.2焦/厘米2·日),下图是我国与全球总辐射量对比图。
分析图和表,回答问题。
(24分)(1)在春分日,太阳辐射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______;影响其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______。
(2)北纬90°在夏至日较南纬90°在冬至日获得的太阳辐射日总量少73×4.2焦/厘米2·日,为什么?(3)我国东部的南方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为什么比全球同纬度地区平均值少?(4)我国北纬30°东部与西部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差异悬殊,但为什么东部地区年平均气温较西部高得多?解析:该题侧重考查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第(1)题,读表中数据分析即可,原因主要受太阳高度影响。
第(2)题,夏至日、冬至日太阳辐射总量差异主要体现在远日点、近日点附近的日地距离及直射点的位臵(太阳高度角)的差异。
第(3)题,从气候类型的差异及气候特征上分析。
第(4)题,注意把握分析西部地区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的原因。
答案:(1)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太阳高度(2)夏至日,地球运行到远日点附近,获得的太阳热量相对较少;冬至日,太阳运行到近日点附近,地球获得的太阳辐射相对较多。
(3)我国东部南方地区大致在北回归线附近,同纬度世界大部分地区属于干旱气候,天气晴朗,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较少;我国夏季受季风气候影响,处于雨季,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较大。
(4)西部为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较少,获得的太阳辐射总量大,但大气的保温作用较弱,所以气温较东部低,东部相反。
17.(探究学习)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6分)材料一我国拥有世界上最早的黑子记录,但人类系统观测黑子的历史不足300年。
黑子数量高峰年称为太阳活动峰年,人类系统记录的第23个太阳活动周期于1996年开始。
材料二太阳活动周期预报图。
(1)黑子发生在太阳大气的______层,它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图中信息可以看出,______年是第23周期太阳活动高峰年。
(3)______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与黑子活动同步的太阳活动还有______。
(4)太阳活动是太阳风暴的诱发因素。
请举例说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本题以太阳活动周期预报图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太阳活动的类型及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第(1)题,黑子发生在太阳大气的光球层,由于黑子的温度比周围低而显得较暗。
第(2)题,可直接从图中读出。
第(3)题,耀斑往往与太阳黑子同步发生,太阳黑子的多少、大小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第(4)题,太阳活动对地球电离层、磁场、气候都有影响,同时还可能在两极地区形成极光。
答案:(1)光球由于黑子的温度比周围低,所以看起来比较黑,其实仅是暗一些(2)2000(3)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耀斑(4)耀斑爆发会发射强烈的电磁波,会强烈干扰地球高空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甚至使各类无线电通信发生短暂的中断。
电磁遥感测量在磁暴期间常常发生错误;电波路径发生位移,全球定位系统(GPS)定位、导航产生误差。
高能带电粒子流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产生“极光”现象。
(其他答案合理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