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剧“猥亵语”雅俗论

合集下载

浅析《温莎的风流娘们》之"俗"

浅析《温莎的风流娘们》之"俗"
人 生 的乐观 态度 。
种种 的 “ 俗” , 使 全剧 简单 直观 、 通俗 易懂 , 让 读者 倍感
二 位 大娘对 福斯 塔夫 的三次 戏 弄 颇 具戏 剧 性 、 幽 亲切 。
默性 与 讽刺 性 , 充满“ 善” 的胜利与“ 恶” 的 苍 白。第

次, 正 当福 斯 塔 夫 与 福 德 大娘 情 意 绵 绵 之 际 , 却 遇
头脑简单 、 疑心重 、 爱吃醋 , 却也忠厚老实 、 知错能改。 遭后 者戏 弄 、 狼 狈不 堪 的故 事 。同样 遭 到 戏 弄 的还 有 由于轻信他人 谣言 , 他怀疑 妻子 与福 斯塔夫 暗渡 陈 福德。他怀疑妻子 、 屡屡捉奸 , 却次次被捉弄 , 无功而 仓, 便千方百计暗中调查 , 大张旗鼓前去捉奸 , 但明 白 返 。在呈 现婚姻 中所遇 之 问题 的 同时 , 此 剧亦 穿 插 了 培琪 的恋 爱故 事 , 展示 了年 青男 女 在 恋 爱 中遇 到 真相 之后 亦能 自我 批评 , 真 诚地 向妻 子道 歉 并 改 掉坏 安 ・
说: “ 恶, 总是那 么 可怕 , 不管 它丑 到什 么样 子 , 它 总不 身 也 通俗 易懂 、 生动 活泼 、 具 有 生活 气 息 、 符合 人 物 个 再 是 可笑 的 。然 而 在 某 种 个 人 身 上 虽 然 常 常 有 作 恶 性 。可以说是“ 既从特定的人物身份 出发 , 又符合规
演了一出出好戏 , 来教训胆敢调戏她们的淫贼福斯塔 琪 的欢 心 ; 卡厄斯 医生 , 对安 十 分喜 爱 , 有 非 她 不娶 之 夫 。更值 得 一 提 的是 福 斯 塔 夫—— 剧 中最 典 型 的 反 心 , 因有 钱有 势而 深受 培琪 大 娘青 睐 ; 范顿 , 因能 歌善
面人 物 。他 自以为是 、 厚 颜无 耻 、 贪 财好 色 , 眼见 福 德 舞 、 又会 作诗 , 而深 得 安 的芳 心 , 但 却 因家 产 微 薄 而不

莎士比亚戏剧另解:揭其黑暗面 曾怀疑妻子不贞

莎士比亚戏剧另解:揭其黑暗面 曾怀疑妻子不贞

莎士比亚戏剧另解:揭其黑暗面曾怀疑妻子不贞南方报业网-南方周末石岩翻译李卓遥2013-06-04 07:05[导读]布鲁斯汀用三部作品讲述了莎士比亚的一生,剧中的莎士比亚对女性怀有偏见,急功近利而出卖才华。

但布鲁斯汀认为这并非攻击,而是体现人性。

在他看来,人的黑暗面总是最有意思的。

莎士比亚戏剧新解(配图,来源:网络)布鲁斯汀用三部作品讲述了莎士比亚的一生,剧中的莎士比亚对女性怀有偏见,急功近利而出卖才华。

但布鲁斯汀认为这并非攻击,而是体现人性。

在他看来,人的黑暗面总是最有意思的。

(张默然/图)听说自己的戏在乌镇上演,票价人民币580元,罗伯特·布鲁斯汀不禁皱眉:“真糟糕!这是纽约商业剧的价钱。

我过去的剧院从没卖过这么贵的票。

看我们的戏,一般来说学生只需要15美金,成人50美金。

”布鲁斯汀“过去的剧院”是指他创办的耶鲁常备剧目剧院和美国常备剧目剧院。

在英、美、加等国,“常备剧院”旨在和商业剧院抗衡:它面向某一地区的观众,定期轮换上演常备和新编剧目。

在这样的剧院,演员、导演、观众都是社区居民。

人们看戏不是为了看“明星”,而是为了体验人性。

1966年,39岁的罗伯特·布鲁斯汀受邀到耶鲁大学担任戏剧系主任。

布鲁斯汀提出的要求是:如果我来,系里必须建立一个专业的剧院。

我想让学生们上学的时候就知道以后他们将如何工作。

这就是耶鲁常备剧目剧院的由来。

当时,反越战浪潮风起云涌,很多人认为:反战是第一位的,剧院和学校都应该关掉。

布鲁斯汀一度受到生命威胁。

让他引以为傲的是,耶鲁戏剧系和耶鲁常备剧目都挺了过来,并且培养了一批像梅丽尔·斯特里普一样的好演员。

作为一个戏剧教员,罗伯特·布鲁斯汀的独门秘笈是“不断提醒表演者,他们进入这一行的最初动机是什么”;演员的天赋不能被创造,只能被塑造。

而天赋的塑造离不开技巧的学习。

在布鲁斯汀主持的戏剧系,学生们会花三年的时间,学习三种戏剧风格:通过自己的经历来表演;通过角色和观众沟通并且完全隐藏演员自己;后现代的戏剧表演。

顾颉刚、钟敬文与“猥亵歌谣”

顾颉刚、钟敬文与“猥亵歌谣”

顾颉刚、钟敬文与“猥亵歌谣”作者:施爱东来源:《读书》2014年第07期公开号召文人搜集“猥亵歌谣”,这在中国文学史上大概是破天荒的。

周作人为了推广“猥亵歌谣”这个新概念,以及提倡“猥亵歌谣”的搜集整理,前后写过不下十篇文章,光是以此为题的“猥亵系列”就有《猥亵的歌谣》、《征求猥亵的歌谣启》、《关于“猥亵歌谣”》、《从猥亵的歌谣谈起》等,甚至还打算编辑《猥亵歌谣集》和《猥亵语汇》,“建设起这种猥亵的学术的研究”。

提倡搜集“猥亵歌谣”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部分。

发轫于一九一八年的北京大学歌谣运动,起于刘半农拟定的《北京大学征集全国近世歌谣简章》,其征稿条件中原有这么一条:“征夫野老游女怨妇之辞,不涉淫亵,而自然成趣者。

”歌谣研究会后来交由周作人主持,他觉得这一条提得太保守,于是在一九二二年修订后的章程中改成了“歌谣性质并无限制,即语涉迷信或猥亵者亦有研究之价值,当一并录寄,不必先由寄稿者加以甄择”,不过,这点小改动似乎并未引起大家注意,几乎无人响应。

周作人对于公众不能注意到这项工作的启蒙意义多少有些失望。

一九二三年底,他又单写了一篇《猥亵的歌谣》,将“猥亵歌谣”笼统地定义为“非习惯性地说及性的事实者”,分成四个类别,私情、性交、肢体、排泄。

或者我们可以反过来说,他将涉及性心理、性行为、性器官,乃至性暗示在内的全部民间歌谣都装进了这个大箩筐。

按照周作人的界定,半数以上的民间情歌都可以贴上“猥亵歌谣”的标签,在他自己所举的例句中,连欧阳修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都不能摆脱“被猥亵”的命运。

周作人这篇文章的目的自然是奔着“思想启蒙”的光明大道而去的:“猥亵的歌谣,赞美私情种种的民歌,即是有两性的烦闷而不实行的人所采用的别求满足的方法。

他们过着贫困的生活可以不希求富贵,过着庄端的生活而总不能忘情于欢乐,于是唯一的方法是意淫,那些歌谣即是他们的梦。

”对于“猥亵歌谣”的文学价值,周作人比较犹豫,一方面他认为“我们知道这些歌谣里所含的艺术分子大抵很少”,“寻常刊行物里不收这项文字,原有正当的理由”;另一方面他又觉得这些歌谣“在学术上自有适当的地位”,所以“在非卖品或有限制的出版品上,当然又是例外”。

猥亵语和莎剧魅力

猥亵语和莎剧魅力
莎剧的通俗因素并非仅仅通过底层人民、无赖拨皮的 口说出来,相反,许多身份高贵、地位显赫的人,如德斯底 蒙娜的父亲布拉班修(《奥赛罗》)、维也纳的代理公爵安 哲娄(《恶有恶报》)、李尔王(《李尔王》),也会口吐移 语、出言无状(详见本文附录)。同样,莎剧的通俗因素也 不仅只出现于喜剧,莎士比亚习惯在悲剧中加入原本属于 喜剧的元素,如“语言的狂欢”一插科打诨、诙谐笑塘,又 如本身即带有喜感的人物——福斯塔夫、织工线团、试金 石等。
所选取的故事情节 对人物形象的刻画 所注重的语言技巧 大量的对人体部位或器官的描写 对众多生活细节的再现 莎剧的舞台表现形式
从源头上来说,莎剧几乎完全不是原创的作品,而是根据 从意大利流传来的小说,如薄伽丘的《十日谈》(“即《终成 眷属》的情节或多或少直接来源于薄伽丘的《十日谈》中第 三天的第九个故事。”),和同时代其他剧作家、作家的作品, 如克里斯托弗·马洛(“莎士比亚学者认为《理查二世》受 到了克里斯托弗·马洛的《爱德华二世》的影响,……”)、 约翰·黎里(“《仲夏夜之梦》……在莎士比亚的这出剧 中,……众仙源于英国诗人、剧作家约翰·黎里,……”)的 剧本、霍林谢德的《英格兰、苏格兰与爱尔兰编年史》 (“李尔王是一个英国历史人物,在霍林谢德的编年史中就有 关于他的记载。有关李尔王的故事曾在伊丽莎白时代广为流 传,尽人皆知。”),以及各种传说、史实,如普鲁塔克的《希 猥、罗马名人传》(“莎士比亚的《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 主要故事来猥于普鲁塔克的《希猥、罗马名人传》中的马尔 克斯·安东尼生平。”“).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 (“《两个高贵的亲戚》的主要情节来自杰弗雷·乔叟的 《坎特伯雷故事集》中‘武士的故事’,……”等进行改编、 再造的产物。
可以说,每一部莎剧都能找到与之对应的出处, 每一个人物都有他(她)的原型。此外,莎剧中收纳 了很多公式化的情节,例如《皆大欢喜》(朱译 《终成眷属》)和《恶有恶报》中都运用了偷换伴 侶的床上游戏;《如愿》(朱译《皆大欢喜》)和 《威尼斯商人》都有女扮男装来隐藏身份的行动; 《无事生非》和《冬天的故事》都包含了死亡继 而复活以颠覆预设的手法;《错误的喜剧》和 《第十二夜》都是由因错认对象而导致的一系列 误会构成……由这些公式化的情节最终引导出作 者,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作品中“正面”人物所希望 得到的结果,同时也满足了观众对大团圆结局的期 盼。

朱生豪与梁实秋翻译对比

朱生豪与梁实秋翻译对比
1926年回国后,先后任教于国立东南大学(南京大 学前身)、国立青岛大学(上东大学前身)并任外文系主任 。1949年到台湾,任台湾师范学院英语系教授。1987年11月 3日病逝于台北。
梁实秋的散文以理节情,化俗为雅,趣味醇正,蕴 涵淡远,熔性情、经验、学识于一炉,集雅人、达士、学者 散文为一体,卓然独立,出版有散文集《雅舍小品》《雅舍 散文》等 20 余种,成为闲适派散文大家.
梁实秋译文: 哈 :听我说,先生;你对我这样是什 么道理? 我一 向是爱你的 —但这也不 必提了; 不管赫鸠里 斯— 自己怎样干 ,猫总要叫,狗总有得意的一天。
朱生豪译文: 哈姆莱特 :听我说,老兄;你为什么 这样对待我? 我一向是爱你的。 可是 这些都不用说了,有本领的, 随他干什 么事吧;猫总是要叫,狗总是要闹的。
朱生豪(1912年2月2日—1944年12月26日,浙江省嘉兴人。在朱生 豪现存的文学作品中,除了莎士比亚剧本的译著外,主要可以归纳为诗词 、书信和“小言”三大部分。
朱生豪的文学之旅:
在之江大学求学期间,朱生豪有幸得到一代词宗夏承焘的精心指点,写下 了不少优秀的诗作,被誉为“之江才子”!
1933年大学毕业后,在上海世界书局任英文编辑,参加《英汉四用词典》 的编纂工作。同时在报刊上发表过诗歌、散文和小品集。
请看《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台词
原文 NURSE: Where's Romeo?
Friar: There on the ground ,with her own tears made drunk.
梁译: 乳媪:罗密欧在哪里呢? 劳伦斯:在那边地上躺着呢,被她自己的眼泪给醉翻了。
朱译: 乳媪:罗密欧呢? 劳伦斯:在那边地上哭得死去活来的就是LY: “You shall have An

浅析梁实秋中庸翻译观——以《罗密欧与朱丽叶》两译本为例

浅析梁实秋中庸翻译观——以《罗密欧与朱丽叶》两译本为例
梁实秋将中西文化理念融合,使其在人生观、翻 译观等方面都时刻遵循着中庸色彩。他以儒家精神为 根基,植入了白璧德学说,将两者融会贯通。因此,正 是由于这两种思想的契合造就了其中庸翻译观的形 成。
(二)梁实秋与中庸翻译观 “梁实秋一生推崇中庸之道,他的世界观与古希 腊的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和中国的孔子的思想有许多 共通点,认为精神与物质应该达到一种和谐、适度的 中庸境界。”(严晓江,2008:10) 求真和适中原则是梁 实秋对中庸翻译观通晓的根本。适度和中和原则是其 认知中庸翻译观的核心。
梁实秋自幼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而儒家思想的 精髓也与中庸之道的核心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中 庸之道指的是不偏不倚、折中调和,这要求人们要遵 循万物间的和谐、至善状态。这也成为了他人生哲学 的根基。儒家思想在历史的洪流中占有主流地位,这 也是梁实秋中庸翻译观的根本来源。
1923 年,梁实秋为了一扩眼界赴美留学,在此期 间,他深受恩师白璧德的影响,认同新人文主义思想, 并赋予其时代意义。白璧德教授精通儒学,在很大程 度上,其学说与儒家学说有很多相似之处。这是梁实 秋中庸翻译观的另一来源。
总之,梁实秋的“中庸翻译观”不仅形成了自身理 性、求真务实的观念,并且还将这种理性付诸于实践, 促使主流文化与当代文化、异域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 进行彼此对话,使得不同文化间互相交流、互相借鉴10 期 总第 411 期
100
三、梁实秋中庸翻译观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 具体应用
在翻译莎士比亚的戏剧的同时,梁实秋也机敏地 发现了莎翁的“中庸”。他认为,莎士比亚“主张中庸之 道”,“莎氏的思想走的是一个中间路线,一个实际可 行的路线,很稳当”(梁实秋,2002:665)。因此,在翻译 莎剧过程中,梁实秋就将这种中庸观念转变为理性的 节制,在翻译中尽量使用不含褒贬的词汇,力避读者 因为读了译文中绝对的语言,而误会原作者及译者的 本意,以为文章对某人、某事的性质做出了定性。

浅析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的习语翻译

浅析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的习语翻译

2402019年15期总第455期ENGLISH ON CAMPUS浅析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的习语翻译文/杨子怡 杨伊雯 李雨桐 刘子豪【摘要】莎剧作为世界流传甚久的巨著,文学研究价值难以估量,尤以四大悲剧为最。

习语作为语言应用中的一大组分,承载着深刻的文学内涵和历史渊源。

我国自19世纪中期就有不少优秀的翻译家着手莎剧的翻译工作,朱生豪、梁实秋译本最为经典。

本次研究以苏珊·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论为理论支撑,以朱、梁译本为例探究习语的翻译是如何影响深入文化传播的过程。

【关键词】莎士比亚四大悲剧;文化翻译论;习语;梁实秋;朱生豪【作者简介】杨子怡,杨伊雯,李雨桐,刘子豪,山东大学(威海)。

根据部分权威英语词典对于idiom的定义,本文总结为:Idiom refers to a group of words whose meaning is different from the meanings of each separate words.此外,《辞海》中将“熟语”定义为“语言中已定型的固定词组或句子。

包括成语、谚语、格言、歇后语等。

”2.习语的分类。

本文根据不同习语的习语性,把习语划分为以下三个不同的层次:(1)纯习语。

纯习语无变体或只有有限变体,且其含义完全不同于字面意义。

这类习语不允许用另外的词语替换其中所包含的词语,即使有变化,受到的限制也非常大。

如:Whiles,likea puff’ d and reckless libertine,Himself the primrose path of 一、文化翻译论核心概述操纵论以及文化构建论是苏珊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的核心。

巴斯奈特认为,文化对翻译的制约,或者说翻译的“操纵”并不仅仅表现在狭义的翻译过程中,而是从文本选择的那一刻起,一直到文本生成后在目标语文化中的流传与接受,无不受到目标语流行文化的各种价值观的调节。

文化构建论是指:翻译对目标语文化的演进起着关键作用,译文和原文不可能以一种纯净、中立的对等物作为参照,而翻译要满足文化的需要,要满足该文化中不同群体的需要。

莎剧中的警句隽语研究

莎剧中的警句隽语研究

W e , l n 一 l od ma … l
h eca to nc I..9 5 eM rh n f Ve ie I i7 -8 ) i
朗斯洛特 哦 真的 , 您就 是 眼 睛 明 亮 , 许 会 不认 识 我 , 有 也 只 聪 明 的父 亲 才会 知道 自 己 的 儿 子 。 好 , 人 家 , 我 告 诉 您 关 于 老 让 您 儿 子 的消 息 吧 。 请 您 给 我 祝 福 ; 理 总 会 显 露 出 来 , 人 的 凶 真 杀
关键 词 : 莎剧 : 句 隽语 警 中 图 分 类 号 : 1 H3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3 2 1(0 10 - 13 0 17 - 1 12 1 )8 0 5 - 2
巴萨 尼 奥 和 安 东 尼 奥 被 迫 去 向 夏 洛 克 借 三 干 块 钱 , 期 三 个 为 月。 当夏 洛 克 正 在 说 收 取 利 息 的理 由时 。 东 尼奥 说 出 了 例 2中 安 的 一 番 话 。 莎 士 比 亚 借 安 东 尼 奥 之 口 .非 常 深 刻 地 说 出 了 te h dvl a i c pue r ip roe 一 警 句 , 意 思 是 : 人 eicnceS r tr s u s 这 t i o f h p 其 坏 也会引经据典 , 扮 自己。 装
刚 特 凡 事 日月所 临 的 所 在 ,在 一 个 智 慧 的 人 看 来 都 是 安 身 的乐 土 。 应该 用这 样 的 思想 宽解 你 的厄 运 ; 么 都 比 不 上 厄 运 你 什 更 能 磨 练 人 的德 性 。 不要 以 为 国 王放 逐 了你 , 应 该 设 想 你 自 己 你
. … . .
Bu h t e ki .W oe do h h e t t ou h ng t t he vir st a e i,W he e t e - r i p r

《哈姆雷特》译本视域与融合对比

《哈姆雷特》译本视域与融合对比

《哈姆雷特》译本视域与融合对比作者:吕倩来源:《现代语文》2018年第05期摘要:哲学诠释学与翻译学科的结合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采用对比分析法与描述法,以诠释学的视域融合原则为指导,首先分析文本视域,再以朱生豪译本为参照,比较分析译者视域与读者视域以及翻译中两次融合效果。

结果表明在第一次融合中,理解的历史性影响了文体的选择,个人前见影响文本的艺术再现水平,视域冲突下表现为对称谓语的归化处理与宗教文化词汇的漏译;在第二次融合中,译者在考虑到读者当前的视域后,对剧中的猥亵语和西方文化特色词汇的处理有着进步意义。

关键词:前见视域融合辜译本作为一部经典文学作品,《哈姆雷特》不断地被阐释以满足不同时期读者的需求。

伽达默尔诠释学理论中的三原则“理解的历史性”“视域融合”与“效果历史”可以对译本历时性研究做出有力的阐释。

笔者通过梳理文献,发现目前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译者翻译活动的诠释学研究,比如晋媛媛(2007)《朱生豪翻译的阐释学研究》,李诠林(2004)《阐释学视野里的梁实秋》。

综上观点,《哈姆雷特》诠释学研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目前对《哈姆雷特》进行诠释学解读尚无专篇论述,主要对某位译者的翻译活动进行诠释学解读,没有具体文本作为研究对象,不免泛泛而谈。

第二,诠释学视域融合原则适合选取《哈姆雷特》多个译本做对比分析,只研究某个译者不能突出理论优势。

第三,对《哈姆雷特》辜译本的研究仅有几篇概述性的文章,比如金静、朱建平(2016)发表的《在中国的百年译介》。

第四,诠释学中的“视域融合”原则尚未用于《哈姆雷特》译本研究,本文期望能促进《哈姆雷特》译本的诠释学研究,为诠释学理论用于翻译研究做出一份贡献。

一、视域融合翻译论诠释学是一门研究理解与解释文本意义的理论或哲学,最初被用来解释《圣经》中上帝的语言及罗马法。

19世纪上半叶,施莱尔马赫将其发展成为普遍解释学,运用于哲学史研究,诠释学有了认识论倾向。

马克思主义莎学批评的文本阐释麦克白夫人的欲望与权力冲突

马克思主义莎学批评的文本阐释麦克白夫人的欲望与权力冲突

目录绪论 (1)第一节麦克白夫人研究史的关键词解析 (1)一、当代马克思主义对欲望研究的拓展 (1)二、精神分析对于主体欲望研究的突破 (5)三、从精神分析到女性主义的欲望研究 (7)四、女性欲望研究的理论选择 (11)第二节关于麦克白夫人研究的综述 (13)一、精神分析与莎士比亚文本的欲望研究 (13)二、女性主义与莎士比亚文本的欲望研究 (15)三、国内外关于麦克白夫人的欲望研究 (19)第三节本文的核心观点 (22)第一章疯癫的历史主义语境分析:麦克白夫人的性别身份 (26)第一节《麦克白》中的男权世界 (26)一、“母亲”与“他者” (26)二、王权与“菲勒斯” (28)三、以“父”之名的男权世界 (31)第二节符号的现实化 (35)一、性别身份的萌芽:从想象级到符号级 (35)二、性别身份的建构:阉割与进入符号级 (37)三、性别身份的形成 (38)第三节作为女性主体的麦克白夫人:“母亲”标签下的身份认证 (42)一、一个“母亲”标签下的女性主体 (42)二、“母亲”标签的身份实质 (44)三、女性身份的话语依附 (45)第二章疯癫的两性前提:麦克白夫人欲望的历史化 (48)第一节麦克白与麦克白夫人:代表性的性别关系 (48)一、以“爱”之名的两性关系 (48)二、“女强男弱”背后的欲望真相 (50)第二节麦克白对麦克白夫人的欲望投射 (52)一、欲望:需求与要求的裂缝 (52)二、主体欲望投射中的客体介入 (54)三、客体麦克白夫人的欲望来源 (56)第三节麦克白夫人的欲望结构 (57)一、麦克白“英雄”身份的客体实质 (57)二、“英雄”的欲望真相 (60)三、麦克白夫人的欲望结构 (62)第三章历史与权力的博弈:麦克白夫人的反向规训 (64)第一节麦克白夫人的诱惑 (64)一、诱惑:女性客体身份的保鲜剂 (64)二、麦克白夫人的反向规训:麦克白的要求 (66)第二节麦克白夫人的规训进程 (70)一、自我规训的压抑 (70)二、话语权力天平的倾斜 (71)第三节麦克白夫人的规训结果 (74)一、无法逾越的权力制约 (74)二、压抑与挣扎的困境 (76)第四章疯癫:历史的无意识话语阐释 (81)第一节关于麦克白夫人疯癫的原因 (81)一、谋杀之后,疯癫之前:再论麦克白夫人的身份处境 (81)二、“父亲之名”麦克白的脱落与麦克白夫人疯癫的成因 (82)第二节疯癫中的麦克白夫人 (84)一、“现实级”的历史时间 (84)二、直面“大他者” (86)三、麦克白夫人幻觉中的无意识语言 (89)第三节麦克白夫人疯癫中的身份重构 (94)一、女性在“大他者”下创立另一维度快感的可能性 (94)二、麦克白夫人的身份重构 (98)结语 (101)参考文献 (108)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115)致谢 (116)马克思主义莎学批评的文本阐释:麦克白夫人的欲望与权力冲突 绪论绪论在莎士比亚悲剧中,《麦克白》的这场谋杀很令人恐惧,却又在一片漆黑中散发着致命的吸引力。

【doc】莎剧台词诗

【doc】莎剧台词诗

莎剧台词诗睁莎剧台词诗善解其中味——英若诚译莎剧《请君入瓮》赏析王克嘉(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河南平顶山467000)摘要:英若诚先生对莎剧《请君入瓮》(MeasureforMeasure)的翻译充分考虑了戏剧诗歌翻译的特殊性,重视再现原剧本诗歌的口语化特征和音乐美感,其译诗既现代化,又具有浓郁的民族化色彩,照顾到观众的感受,保持了诗歌语言的简练特点,从而满足了舞台演出的需要.关键词:莎剧;诗歌;口语化;演出效果中图分类号:I10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646(2010)01—0126—03自1900年莎剧首次被翻译介绍到中国算起.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这100多年里我国不仅已拥有朱生豪,梁实秋和方平的三部莎剧全译本.还有众多风格各异,用途不同的单译本.我国的莎剧译本以"案头剧"居多,每次上演莎剧.导演和翻译大都是以一个"案头剧"译本为基础..参考其他译本,进行必要的删减,以符合演出要求.曾经!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做过剧本翻译工作的表演艺术家英!若诚先生对此深有感受:"有现成的译本,我为什么要另.三,,起炉灶,再来一遍呢?这里面的难言之隐就是,这些现成~的译本不适合演出."[t](英若诚1999—1)英先生的《请君入瓮)>(MeasureforMeasure以下简称《请》)等舞台译本在很多方面都体现了戏剧翻译表演性原则.译本充分考虑了戏剧诗歌翻译的特殊性,重视再现原剧本诗歌的口语化特征和音乐美感,照顾观众的感受,从而保证了舞台演出的需要,值得戏剧翻译者学习和借鉴.这里不妨对英译《请》,方平译《自作自受》和朱生豪译《一报还一报》)几种译本中的诗歌译文进行对比赏析,以证所言不虚.一,再现无韵诗口语化和节奏两大特点中外诗歌都讲求音韵,英语无韵诗(blankverse又译为"素体诗"或"白体诗")以只讲音律而不论音韵而得名.据统计,莎剧台词的90%是无韵诗.研究莎剧无不从研究无韵诗着手.之所以说莎剧无韵诗非文雅含蓄的诗歌语言而是通俗易懂的口语化台词,是因为它经历了只能花得起三便士门票钱的广大普通老百姓甚至文盲的无数次检验;莎剧的无韵诗之所以称其为诗,是因为它具有诗的标志性形式——节奏.口语化和节奏是莎剧诗歌的同枝连理.偏废任何一面都不可能是莎剧无韵诗的忠实再现,而做到这一点又决非易事,英译高人一筹之处就在于做到了这一点,我们不妨对比几个译例:原文:ThereisavicethatmostIdoabhor, Andmostdesireshouldmeettheblowofjustice,Forwhice1wouldnotplead,butthatImust, ForwhichImustnotplead,butthatIam, Atwartwistwillandwillnot.(2.2.29—33)]译文1:有一件罪恶是我所深恶痛绝.切望法律把它惩治的,可是我却不能不违背我的素衷,要来请求你网开一面;我知道我不应当为它渎情,可是我的心里却徘徊莫决.(朱译)[3]译文2:我深恶痛绝的是那种下流的事儿,受到法律的惩办才称我的心:我怎么反而来讨情?苦的是我,不该来,却来了;不该求,却来求情了——我来也不是,不来也不是,我好苦啊!(方平译)译文3:这本是我深恶痛绝的罪过.照我本意应该由法律严惩,我不愿意为之求情.但我必须如此我不该为之求情,但我又自相矛盾,进退两难(英译)[s《请》剧的剧情是:文森修公爵感到自己统治下的法制松弛.便将权力转给有刚正严厉之誉的安哲鲁,并告诉他:"你的片言一念可以决定维也纳人民的生死"(见英译《请》一幕一场).[]享有至高无上权力的安哲鲁为所欲为,制造冤假错案,滥杀无辜.女主人公的弟弟还未和未婚妻举行婚礼,就发生了肉体关系,被安哲鲁以奸淫罪判处死刑.死牢中的弟弟苦求姐姐去见安哲鲁求情开恩.为姐姐的不能见死不救.另一方面少女纯洁无瑕的心灵又作者简介:王克嘉(1976一),女,汉族,黑龙江人,讲师,英语教研室主任,河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英语语言文学和教法研究.01【7RN琵GC一一一弱一不允许她为不正当的男女关系百般辩护.姐弟之情和一位见习修女的道德信条在她内心冲突得很厉害.于是有了这么一段表白矛盾心情的开场白.该段诗歌每行十到十一个音节,五,六个音步(foot),抑扬格,无韵脚,是段标准的无韵诗.此外,此段诗语义直白显豁,表述淋漓尽致,不留余蕴.这些特点说明它不是一段供读者慢慢咀嚼的文学诗歌语言,而是稍纵即逝的台词.台词的这一特点要求诗歌译文也要用通俗易懂的口语.此外,话剧语言又要求明朗动听.一方面,要便于演员"上El":另一方面,要适于观众"入耳",清代戏剧理论家李渔说:"一句聱牙,俾听者耳中生棘:数言清亮.使观者倦处生神."[7]这就要求译诗像原诗那样具有鲜明的节奏,不能因追求口语化而失去节奏美感;又不能像译纯诗歌,一味地追求文字的可读性,用词过于典雅,华丽,失去观众.从文学角度看朱译和方译都十分精彩,但若用演出脚本的标准来衡量,不能不说与英译有一定的差距. 朱先生酷爱英汉诗歌.并创作过一些古典风格的诗词.之所以把无韵诗译成用词典雅的散文而非五言,七言格律体,我们可以从他的《译者自序》找到答案:"凡遇原文中与中国语法不合之处,往往再四咀嚼.不惜全部更易原文之结构,务使作者之命意豁然呈露,不为晦涩之字句所掩蔽."[.也就是说,他在"不惜全部更易原文之结构"之后,不愿再落人汉诗格律诗格式的樊笼.其次,生于1912年的朱生豪赶上汉语白话文从不成熟逐渐成熟的过程.新文化运动使他更加喜爱白话文.若站在他所处的时代来看,他的无韵诗译文的口语化已达到极高的程度. 只不过是不同时代,不同社会阶层的口语标准不同.他译笔下的诸如"素衷","渎请","徘徊莫决"等语汇才显得不够"现代化",不适合演出.二是当时以白话诗(现代诗)形式译无韵诗尚处在探索阶段,无成功的译例借鉴.这恐怕是他将无韵诗译成无音律的散文的原因之一吧方平先生采用的是白话诗形式.白话诗与旧体诗相比较,是极为自由的.它不需讲求格律的限制,平仄,押韵,字数,句式长短等,都不受任何拘束.节奏上,白话诗所采用的以顿代步法是两字或三字自然的停顿(dun)取代两个音节构成的音步,不是汉语诗歌传统的两平两仄构成的节奏.采用白话诗译无韵诗的优点在于:原诗的思想可以不受限制地表达;白话诗在语体上比格律诗自然更接近KI语,与莎剧诗歌的语体十分接近.不过,以现代诗译莎剧无韵诗的缺点也显而易见:追求原诗句法结构的相似,导致在汉语听众看来虚词大量出现.而虚词的出现不仅影响语言的简练性,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台词的节奏美感.当然,这种观众不习惯的节奏可以通过演员的朗诵技巧加以调整,但语言的简练性能在多大程度上达到莎剧无韵诗的水平就很难说了与朱译相比,英先生的译文更适合当代观众的15味:与方译相比,他的译文节奏更明显,更有诗味.这要得益于他对诗歌台词的翻译有独特而深刻理解.在他看来,与成熟的现代英语相比,我们的"白话文"依然处在成长,发一展和繁衍的过程中."只有通过不断的,包括翻译在内的努力,我们所追求的那种扎根于当代人民口语,又充分发挥了汉语深厚文化遗产优势的文学才会出现."这里所说的现代英语应是文学语言,具体地说,就是戏剧语言.同样,这里的"白话文"也不是普通意义上的"白话",而是包括白话诗在内的各种形式的台词.无韵诗等译成白话诗是20世纪初的事,中国古典诗歌即便从《诗经》算起,也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让饱受中国千年诗歌文化熏陶的观众也能够欣赏新进的洋文化.这就要求译者把西方人眼中的名食烹饪成中国观众见了也同样喜欢的佳肴.英先生坚持民族化译法,制作出符合中国观众口味的口语化诗歌台词.他的具体做法是:形式上不亦步亦趋,模仿原诗的句法结构,而是按照汉语句法结构遣词造句.语汇上.从生活语言中提炼,从中国深厚的艺术语言文化中汲取营养.这主要表现在英先生善用富有民族文化色彩的四字成语,谚语和惯用语等.以至于形成了风格.四字成语是喜闻乐见,经常使用的语言形式,这些语言形式既口语化,又雅俗共赏.在上面那段短短的五行诗句中就用了"深恶痛绝","法律严惩","自相矛盾","进退两难"4个四字格.据统计,《请》剧共有175段诗歌,英译本的译诗中共用了419个四字成语.其次,四字成语读音上大多数两重两轻,成语的采用,传统的平仄格律可以说水到渠成.其次,在莎剧中,只有有教养的上层社会人物才使用无韵诗.英先生的译文显示出他对无韵诗这一特点的准确把握,他的译文不像白话诗那样缺乏文采,文雅但符合现代观众的口味.实现了无韵诗刻画上层人物的原创目的. 二,民族化格律诗歌,满足观众需求除了无韵诗外,莎剧中"有时夹杂剧中剧.虽然也用诗体,却是每两行押韵的联韵诗体.不仅形式上连连用韵与全不用韵两相区别,更在内容的雅与俗,情趣的庄与谐,行文的自然与雕琢等方面,泾渭分明"[9].在梁实秋,朱生豪,方平和英若诚译本中,只有朱,英等少数译本风格比较相仿,其余的大都是散文体或白话诗译文.故这里只取朱,英的译文进行比较.原诗:Duke:Peacebewithyou!一HewhotheswordofheavenwillbearShouldbeas,holyassevere.Patterninhimselftoknow.Gracetostand,andvirtuego;Moreorlesstootherspaying Thanbyselloffensesweighing. Shametohimwhosecruelstriking Killsforfaultsofhisownliking. TwicetrebleshameonAngelo, Toweedmyviceandlethisgrow.0,whatmaymanwithinhimhide Thoughangelontheoutwardside! Howmaylikenessmadeincrimes, Makingpracticeonthetimes, Todrawwithidlespidersstrings Mostponderousandsubstantialthongs!C10)公爵:公爵:愿您平安!愿您平安!(爱斯卡勒斯及狱吏下)(爱斯卡勒斯及狱吏下) 欲代上天行惩,替天执法责任重.先应玉洁冰清;无私才能无情:辽辽TT经经济济职管业理技干术部学学院院二o——o矩第——期,TTTTT 127星早早r-l耋墼冀里nm 工Z Z.-4 董窨耍蚕重蓄'TTTTT128持躬唯谨唯慎,时刻必须谨言慎行,孜孜以德自绳;不可轻举妄动诸事扪心反省,对人对己应秉公.待人一秉至公;以己度人,权衡轻重.决不滥加残害,可耻之徒.自身行恶,对己放肆纵容.他人同罪,却处极刑!安哲鲁则反之,无耻之尤安哲罗.实乃羊皮虎质;对人凶狠,对己宽容!严谴他人小过,外貌有如天使,自身变本加厉!内心丑恶狰狞!貌似正人君子,恶人常靠伪装行,企图一手遮天;得以欺世盗名.使尽狡猾伎俩,蜘蛛结网巧经营,索得名誉金钱.多少猎物丧生!(朱生豪译)…(英若诚译)[12此段诗歌的剧情是:公爵侧面了解到摄政王安哲鲁胡作非为的行径时,非常气愤,所以,一出场便道出这段义愤填膺的独白.这段独白押AABB韵,韵式十分规则:每行7~118个音节,4音步,格律十分严谨.这段独自也是一段为数不多的显示公爵高贵身份和才华的格律诗之一,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莎翁用庄重的语体形式刻画人物的用意.朱先生将这段格律诗译成六字一行,一行三顿的格律体,形式整齐划一,给人以建筑美;用词典雅,颇具魏晋骈体之风,富有诗意,很适合读者口味.但是否符合观众的口味有待探讨.我们知道,英诗格律虽然很严谨,由于受音节多寡轻重音的限制,诗行总是参差不齐.这段诗也不例外.将原诗译成"豆腐块"等于自缚手脚,不仅意义的传达受到限制,还会影响节奏美感.如,wicetrebleshameon Angelo,Toweedmyviceandlethisgrow.这两句都是8音节4音步,按例也应译作3顿,以保持整体节奏的一致性. 但仅Angelo一个人名就占了三个音节.既要保持与前后诗句节奏数的一致性,又要音译三音节人名,只好牺牲节奏而保全名,译成"安哲鲁则反之",使该诗行的节奏在都是3顿的整个译诗中格格不入.听起来也很别扭.接下来的Toweedmyviceandlethisgrow本意是"不许百姓犯错,自己则为所欲为",但为了凑成六个字,压缩成"实乃羊皮虎质",生造的词语不易听懂,还曲解了原意.英先生采用的是以词曲体为主的形式,但又不拘一体,在上段译文里,可以看到古诗经,魏骈体,唐七律的影子.格律诗是中国的,但不是现代的;白话诗是现代的,但不是中国的.白话诗实现了语言的现代化但不够民族化, 朱译中国化(民族化)意味十足但不够现代化.英先生的高超之处就在于译的得心应手,其译诗既现代化,又具有浓郁的民族化色彩.从格律和韵式看,译文被纳人中国听众的审美视野.从表达形式上看,有四言,有六言,还有七言.句式当长则长,应短则短.思想内容的表达不受形式的束缚.整段诗歌读起来铿锵有力.建行方面,长短不一的诗句听起来会给人以跌宕起伏的音乐美感,贴切地反映出公爵愤恨难平的情绪.朱译整齐划一虽然能给人以建筑美,但台词毕竟是听觉艺术,整齐划一的诗行所产生的视觉之美在舞台上不可能显现出来.三,保持诗歌语言的简练特点,满足演出要求简洁是一切文学语言共有的特点.而对戏剧诗歌翻译来说,简洁还具有特殊的意义,这就是满足演出时限要求.一部戏的演出时间一般在"两个钟头"左右.这个根据观众生理和心理承受力确定下来的时间长度剧作家自觉不自觉地遵守着.如果不注意这一点,将占很大比例的无韵诗译成散文体或现代诗的形式,字数势必会大大增加.演出时间也因此会超过原剧所设计的演出长度.文学译本可以不考虑阅读长度,一次读不完还可以接着阅读,但这种译本直接搬上舞台就不一定合适了英先生采取多种翻译策略,努力做到译语的字数和原诗的音节数相等.我们再来看看通过上述几个例子统计出来的几组数字:第一段原诗共有47个音节,英译54个汉字,朱译65字,梁译71个.再看看第二段格律诗.原诗123个音节,朱译96个汉字,梁译为155,方译为142字,英译为112字.如果扩大到全剧看,英先生苦心追求所获得的翻译效果可能看得更清楚些:全剧175段诗歌,按每段平均省2O字计,可省掉3500字.按每分钟念120字计,可缩短30分钟的演出时间.这恐怕就是英译本演出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他在《自序》中指出:"我们的很多译者,在处理译文的时候,考虑的不是舞台上的'直接效果',而是如何把原文中丰富的旁征博引,联想,内涵一点儿不漏地介绍过来."j这段话指出了文学译本不能直接搬上舞台的原因所在.四,结语如果说莎剧是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的一顶皇冠.那么,莎剧诗歌则是这顶皇冠上璀璨的宝石经过无数次锤炼的莎剧诗歌而形成的脚本已超出它本身的价值.成为愉悦读者的案头读本,指导人生的至理名言和取之不尽的知识宝库.跳出舞台演出脚本看,英译本的用词或许没有朱译华丽丰富,比不上梁译那么翔实和具有学术研究价值,与方译相比,也许缺乏异域情调.但如果以适合舞台演出为标准来衡量,我们不能不承认英先生的译诗更适合演出,更接近莎剧诗歌台词的风采.参考文献:[1]英若诚.英若诚名剧译丛[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2][5][6][10][12][13]莎士比亚,英若诚译.请君入瓮(英汉对照本)[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3][11]朱生豪译.一报还一报[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方平译.自作自受?新莎士比亚全集[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7]李渔.闲情偶寄?中国古典戏剧论着集成[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8]朱生豪.译者自序翻译研究论文集(1894-1948)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9]蓝仁哲.莎剧的翻译:从散文体到诗体译本[J].中国翻译,2003,(3).(责任编辑小七)。

梁实秋与他的《莎士比亚全集》翻译

梁实秋与他的《莎士比亚全集》翻译

梁实秋与他‎的《莎士比亚全‎集》翻译台湾《联合文学》记者丘彦明‎,在梁实秋逝‎世前几个月‎曾对梁作全面的采访‎。

其中谈及梁‎实秋所译《莎士比亚全‎集》一事,当时梁实秋‎激动地说,又是莎士比‎亚,我已与他绝‎交。

是的,梁实秋在所‎译《莎士比亚全‎集》出版后就声‎言与莎士比‎亚绝交。

为什么呢?40大册的《莎士比亚全‎集》由他一人独‎力译出,而且后30‎册是在他5‎6岁以后花10年工‎夫赶译而成‎。

整部全集前‎前后后花去‎他38年的‎宝贵人生。

当得知在美国‎的外孙Ma‎cbeth‎(《麦克白斯》,莎剧之一种‎)得D不及格‎时,外公梁实秋‎回信说:“没关系,根本没有用‎,曾经误我半‎生。

”莎译确实给‎了梁实秋很‎大的辛劳。

梁实秋致女‎儿文蔷的信‎中说:“一星期校对1‎0本莎氏,可把我整惨‎了,几乎把我累‎死了!……译书之苦,不下于生孩‎子。

”特别是翻译‎的最后几年‎,他已60多‎岁了,身患糖尿病和胆结石‎,后做了胆囊‎切除手术。

以老病之躯‎,对付艰难的‎莎作翻译,不能不令他‎痛苦不堪,以致说出愤‎激之语。

他后几年中‎病情恶化,年龄增大,对能否顺利‎完成这一浩‎大工程,常感力不从‎心,没有把握。

在致文蔷信‎中说:“我打算以余‎年完成此一‎工作……但是上天是‎否准许我……我自己也无‎把握,只有靠你们‎给我祷告了‎!”为此,他有时“真恨莎土比‎亚为什么要‎写这么多”。

梁实秋的“怨恨”并不是表明‎他的厌倦,只说明莎译‎的工程浩大‎艰辛,此非常人所‎能体悟。

相反,他对莎氏全‎集的译成颇‎感自慰。

他曾说,这件事恐怕‎是他所能做‎的“最大的一项‎贡献”,想到此,“心理的满足‎非言语所能‎表达”。

自言:“我这一生有‎30年的工‎夫送给了莎‎氏,我自得其乐‎而已。

但也有无形的报酬‎,我从莎氏著‎作中,培养了一种‎人生态度,对世界万物‎抱有浓厚兴趣‎,对人间万象‎持理解容忍‎的心胸。

”梁实秋与莎‎翁的恩恩怨‎怨是如何结‎下的呢?其初,梁实秋与莎‎著并无深交。

形式主义视野下的嵇康《声无哀乐论》之雅俗观

形式主义视野下的嵇康《声无哀乐论》之雅俗观

形式主义视野下的嵇康《声无哀乐论》之雅俗观形式主义是一种美学理论,强调艺术作品的形式和结构对观众的情感和观念产生影响。

在形式主义的视野下,嵇康的《声无哀乐论》中的雅俗观可以被解读为一种对艺术形式和结构的理性探讨。

本文将通过对《声无哀乐论》的分析,探讨嵇康在其中所表达的对雅俗之别的看法,以及其对形式主义的启示。

嵇康在《声无哀乐论》中明确提出了对于雅俗之别的看法。

他认为,声音的美丑并不在于其内容是否雅俗,而在于其音律的优劣。

他以当时音乐界广泛流行的以俗乐为主的狂歌为例,认为其音律粗俗,斥之为“喧攘无章,淫荡暴慢”。

相反,他则认为雅乐应当以“辞情雅致,和调相应”为标准,能够“引折动感,入心而动”。

“然雅俗之道,不过音律之长短耳”。

“此岂非拂去衣着之裹,不是就争於内之明浊而言哉”,可见他强调音乐的美丑取决于其音律的优劣,而非其内容的雅俗。

这一观点与形式主义的理论观点不谋而合,即强调艺术作品的形式和结构对其美学价值的决定性影响。

嵇康以音律之优劣为划分的标准,反映了他对艺术形式和结构的高度关注。

形式主义认为,艺术作品的形式和结构决定了其对观众情感和观念的作用。

嵇康所强调的音律的优劣正是对艺术形式和结构的品评,他认为音乐的美丑是通过对音律的评价来实现的。

这种关注艺术形式和结构的见解在形式主义的视野下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形式主义理论也奠基在音乐的“形式”之上,即对音乐形式构成的关注。

音乐的声音传达艺术,更大程度上是通过音乐形式这个中介媒介,对震动观众内心,传达情感与观念。

嵇康在《声无哀乐论》中还阐述了对雅俗之别的历史观察,认为“自古凡今现载三才,井研曼衍,度俗历雅,无庸指山”。

他认为,雅俗之别并非固定不变的客观存在,而是随着历史变迁而不断演变的。

他指出,古代所谓的雅乐,在当时也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演变。

这一观点也体现了嵇康对于艺术形式和结构的历史变迁的关注,以及对形式主义理论的承认。

形式主义认为,艺术作品的形式和结构并非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历史的变迁而不断演变,其美学价值也因此而产生变化。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六十六首的汉译研究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六十六首的汉译研究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六十六首的汉译研究
莎士比亚的第六十六首十四行诗被认为是他著名的“黑色十四行诗”系列之一。

这首诗展示了对时间的担忧和对爱情的赞美。

以下是这首诗的汉译研究。

第六十六首
艾摩斯废言时已过去,
马尔西妓言前夜国度;
君行侧顾良友信度,
耶律列宁成埋壬戌。

炼金家须炼拜尔内,
举案众文托朱黑诺;
君行所至舞君草铃,
人归玉路径逍遥歌。

劣世情中茂饶强盗,
永远冷荒辽阔佬;
素弓竟打母权囊,
小蝶所诉不石牢。

此明擅权他自愧,
火爆精神该爱族;
此法诠释爱心飙,
我爱已满俩粉诺。

那是是尼玛裤裆子狗历史文化,仅作娱乐之用,请勿当真。

性骚扰与性侵害共51页文档

性骚扰与性侵害共51页文档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性骚扰与性侵害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波 洛克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பைடு நூலகம்恩·普尔

简论明清猥亵小说

简论明清猥亵小说

作者: 陈辽
出版物刊名: 求索
页码: 93-95页
主题词: 明清猥亵小说;《如意君传》;夏姬;性描写;艳情小说;武则天;《金瓶梅》;婆子;《弁而钗》;《宜春香质》
摘要: <正> 在孙楷第的《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中,列入猥亵小说的共42种。

其中孙先生未见和已佚的9种。

台湾天—出版社以“艳情小说”的名义出版的猥亵小说共24种。

约略说来,存世的猥亵小说尚有40种左右。

然而,时至今日,在明清小说研究中,对猥亵小说的研究却是一片空白。

因为它们是猥亵小说,所以,谁也不想、谁也不敢去研究它们。

然而这批猥亵小说,在我国小说发展史上却曾产生过影响,留下了烙印。

如古典名著之一的《金瓶梅》中的性描写,即多次沿袭了猥亵小说。

狂欢的《温莎的风流妇人》

狂欢的《温莎的风流妇人》

狂欢的《温莎的风流妇人》
孙远用
【期刊名称】《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1(000)017
【摘要】以巴赫金"狂欢化"诗学理论解读莎士比亚的早期喜剧《温莎的风流妇人》,并从狂欢化形象和狂欢化语言方面分析剧中狂欢化的具体表现,揭示莎士比亚喜剧中浓厚的狂欢式世界感受及其代表的民间诙谐文化美学。

【总页数】3页(P108-109,146)
【作者】孙远用
【作者单位】广西工学院,广西柳州54561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6.4
【相关文献】
1.《温莎的风流娘儿们》的狂欢化特征
2.从语言学角度分析《温莎的风流妇人》写作特色
3.戏剧方寸悬明镜优孟衣冠启后人——对读《救风尘》与《温莎的风流娘儿们》
4.戏剧方寸悬明镜优孟衣冠启后人——对读《救风尘》与《温莎的风流娘儿们》
5.“秀”出来的“中国化”“东北味”的莎士比亚喜剧——吉剧《温莎的风流娘儿们》的跨文化演绎与美学精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莎剧“猥亵语”雅俗论
莎士比亚戏剧一贯以其深邃的思想、高尚的主旨、丰富的语言以及至高的赞誉被奉为世界文学之经典。

然而在“高雅”的莎剧中,却存在着数量可观的“猥亵语”,这与其“高雅”的光环格格不入,也使莎剧多年来一直徘徊于“高雅”和“通俗”的争论之间。

要鉴定莎剧的雅俗,就必然需要从“猥亵语”入手,分析其在莎剧中所充当的角色、承担的功能、发挥的作用,并以此作为重新评价莎剧的重要依据。

同样的,在莎剧汉译的过程中,也有着是否保留其中“猥亵语”的争议。

梁实秋认为,“莎士比亚就是这个样子,需要存真”,因而他对莎剧中的“猥亵语”采取悉数保留的态度;朱生豪则自陈“余译此书之宗旨,第一在求于最大可能之范围内,保持原作之神韵”,因而他对“猥亵语”多有淡化、遮蔽、甚至删除。

梁实秋与朱生豪二人的译本,均是莎剧中译史上不可忽略的重要成就,但二人译本就“猥亵语”问题而言,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

那么,二者孰优孰劣?谁的译本更能如实传达莎剧的内涵和神采呢?这必须从中国传统雅俗观以及梁、朱二人所秉持的翻译理念出发,进行分析和探讨。

本文结合中国古典戏剧《牡丹亭》,并列举其中属于“猥亵语”的部分,对中国传统雅俗观念进行了综合性探究,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作品的形与神,将“雅”划分为以形取胜的“小雅”,和以神为本的“大雅”。

所谓的大雅,即是能够传递积极向上的力量的作品,其中所包含的“猥亵语”,是为“大雅”能够传达真实感情、能够生生不息传承下去而服务的。

因而,莎剧以及其他经典作品中“猥亵语”的存在,不仅仅是为吸引读者一时的注意,而是为了更好地表达作者意图、见解和呼吁。

因此,我们常常说的“雅俗共赏”,均是指能够关注人生、关注社会、关注永恒的,并且能够吸引最广大人民喜爱、受到最广大人民拥护、得到最广大人民认可的作品。

只有“雅俗共赏”了,才有机会成为经典,获得后世的赞誉。

见微知著,求实存真;晓白通畅,老少咸宜。

——这才是莎剧,乃至所有文学最本质的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