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新机场碳酸岩风化区不均匀地基处理

合集下载

山区不均匀岩土地基的处理

山区不均匀岩土地基的处理

山区不均匀岩土地基的处理摘要:山区建筑物的地基基础的不均匀沉降问题必须认真对待,从选点开始,直到工程地质勘察,设计和施工都应建立在摸清地质结构条件的前提下,按照客观规律因势利导地去开展工作。

关键词:岩土地基不均匀岩土地基处理结构措施前言:为确保地基基础工程质量和进度应认真查明和处理各种地下障碍物。

在查明了地下物之后,处理方案要谨慎选择,且要有建设(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大家共同重视、共同努力,方能得到圆满解决。

一、山区地基的特点山区建筑地基,由于地质条件复杂,与平原地区相比,具有如下特点:1、地面高差悬殊很大。

大量的平整场地工作往往使同一建筑物的部分基础置于挖方区,而另一部分基础置于填方区;一部分基础置于河道上,而另一部分基础置于硬上层上,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使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

2、基岩起伏变化较大。

由于基岩起伏,上覆土层的厚度不同,常常使建筑物一部分基础置于坚硬的基岩上;另一部分基础置于土层上,使建筑物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

3、土层复杂。

山区地基由于土层在平面与竖向分布上常有很大的差异,不但层次多,且各种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相差悬殊,在平面上土层厚度变化较大。

4、局部软弱土层。

山区常遇到有古(老)池塘,河道沟渠的淤泥细砂,软塑状粘性土层等局部软弱土层,一般面积不大,对一个建筑物地基的影响虽只是局部的,但如果处理不当,易产生基础不均匀沉降,也应重视。

二、土岩组合地基的处理原则土岩组合地基的处理在山区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抓好这个环节,既能保证工程质量又可节约建设资金。

采用了以下一些处理原则,取得了较好效果:(1) 充分利用上覆土层,尽量采用浅埋基础尤其在上攫持力层上性较下卧层为好时,更应优先考虑;〔2) 充分考滤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的共同工作,采用地基处理和建筑措施、结构措施相结合的综合办法来解决不均匀地基的变形问题;(3) 应从全局出发米考虑处理措施。

如在基底下标高处即为不均匀岩土地基既可以考虑在土质地基部分采取加固措施以适应岩质地基的要求.也可以在岩质地基部分凿去30-50cm,换填可压缩性土来适应土质地基部分变形,以诚少沉降差;(4) 调整建筑物的基底压力以达到调整沉降差的目的〔如在强风化层中采用较高的基底压力,使强风化岩层产生定变形以适应土质地纂的变形要求;反之,也可对土质地基采取较小的承载力,从而减少其变形。

沟塘勘察与治理探讨——以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为例

沟塘勘察与治理探讨——以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为例

心工程技术科技风2021年2月DOI:10.19392/ki.1671-7341.202105057沟塘勘察与治理探讨——以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为例许汉华朱涛槐以高刘文连眭素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051摘要:场区勘察范围內地貌上整体以剥蚀丘陵为主,局部为岩溶洼地地貌和山间槽谷地貌。

在本区域范围內发育有3条大的冲沟,由若干小型支沟组成。

在沟內低洼处由冲洪积、沼泽相沉积形成了分布软弱土沟塘,以及后期人工改造的水塘、水库和弃土场,软弱土主要分布于塘內,均分布于机场飞行区的填方区。

根据软弱土的埋置深度、分布范围、分布厚度,按一般填土区提出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具体处理措施建议。

关键词:沟塘勘察;软弱土;地形地貌;处理措施;昆明长水国际机场1绪论随着工程建设的发展,勘察行业已取得阶段性可喜的成果,但仍有一些理论尚不成熟。

勘察是一项工程基础性工作,涉及的内容多、对象多、范围大,勘察手段是非直观性的,提高勘察水平,充分利用基础地质资料,掌握岩土工程相关的规范规程,才能确保勘察工作的顺利进行⑴$昆明长水国际机场目前机场共有两条跑道,东跑道长4500m,西跑道长4000m;机位数量(含组合机位)161个。

随着旅客吞吐量和货邮吞吐量的激增,现有航站楼、机坪、滑行道等已不能满足机场运营需求,急需进行扩建。

本期改扩建将在现状西跑道西侧建设西二、西三跑道及滑行道系统;在现状东跑道东侧建设东二跑道及滑行道;在现航站区以北建设T2航站楼、卫星厅等;配套建设综合交通中心、停车楼、捷运系统等交通设施;配套建设空管、供油、给排水、供电、供冷供热、生产生活辅助设施设备等。

沟、塘勘察技术要求采用小螺纹钻对场地范围内的沟、明(暗)塘的平面位置、范围大小、形态、深度以及淤泥、填土性质进行勘察,并说明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勘探点位置根据现场工程地质调查情况,布置于沟、塘及可能存在暗塘的区域。

小螺纹钻间距为20叫孔深3m或至淤泥底部。

岩溶地区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处理措施

岩溶地区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处理措施

岩溶地区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处理措施班级:08土木1班学号:**********姓名:刘*岩溶也称喀斯特(karst),是指以碳酸盐为主的可溶性岩石(石灰岩、白云岩、石膏、岩盐)地区,由于地表径流和地下水流对岩石的溶蚀作用和机械破坏作用,在岩体中形成洞穴,或在岩层的表面形成奇峰异石等独特的地貌景观。

南斯拉夫的喀斯特高原是典型地区,并因此得名"喀斯特"。

1966年5月在中国第二次全国岩溶学术会议上将“喀斯特”以“岩溶”作为中国的通用术语。

凡是以地下水为主,地表水为辅,以化学过程(溶解与沉淀)为主。

机械过程(流水侵蚀和沉积,重力崩塌和堆积)为辅的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用都叫岩溶作用。

这种作用所造成的地表形态和地下形态叫岩溶地貌。

岩溶作用及其所产生的水文现象和地貌现象统称岩溶。

岩溶在我国分布非常广泛,典型的分布区有广西桂林、阳朔、柳州以及云南东部、贵州的大部分地区,广西的桂林山水、云南的路南石林皆闻名于世。

这些奇异的景观都发育在碳酸盐岩地区。

整个西南石灰岩地区连成一片,面积共达550000km2;全国石灰岩分布面积约1300000km2,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5%。

就整个岩溶地区来说,地貌的发育与地下水面有密切关系,而地下水面又随当地河流或海平面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可以认为整个岩溶地区地貌发育的基面是河流或海平面,但就岩溶地区地下岩溶来说,其发展深度是以可溶性岩石底板为下限。

因此,可溶性岩石的底板就是地下岩溶发育的基面。

假定有一个上升的宽平高地,地壳上升以后,长期稳定,且由产状平缓、岩性致密和厚层的石灰岩所构成,则岩溶地貌的发育大致如下:开始发育成石芽、溶沟、漏斗和落水洞。

地表水部分转入地下,循裂隙进行溶蚀。

此时裂隙扩大不多,地面河流仍居优势。

随着裂隙的不断扩大,岩体内形成许多独立的洞穴系统。

在较大的洞穴系统内,地下水面的位置较低;较小的洞穴系统内,地下水面的位置较高,一般无统一的地下水面。

岩溶地区地基处理

岩溶地区地基处理

岩溶地区地基处理
岩溶的处理
(1)地基不均性的处理。

(2)洞隙塌滑不稳定的处理
1)结构措施关于总平面布置及竖向设计等方面的建筑措施,可参照“场地宏观评价”的有关内容。

在结构措施中,应选用有利于与上部结构共同工作,并可适应小范围塌落变位、整体性好的基础形式,如配筋的十字交叉条基、筏基、箱基等,同时采取必要的结构加强措施,如砖石结构加强圈梁设置、单层厂房基础梁与柱连成整体,并加强柱间支撑系统等。

当洞隙深大,而两侧有可靠岩体时,可采用跨越结构,根据荷载及跨度,可选用调整柱距,有足够支承的梁、板、拱及悬挑等方式。

2)地基基础措施
①当条件允许时,尽量采用浅基,充分利用上覆性能较好的土层为持力层或使基底与洞体间保留相当厚度的完好岩体。

②当以岩石作持力层时,局部加深基础,通过钻孔灌注桩或墩穿过单个洞体,使基础荷载传递到下部完好的岩体上。

③对已外露的浅埋洞隙,可采用挖填置换,清理洞隙后以碎石或混凝土回填。

当洞体深度较大,而两侧岩体完好,可挖填至一定深度,回填体断面呈
倒梯形,对有地下水活动的洞体,应回填反滤层并留有水流排泄之通
道。

④当顶板薄、跨度大时,可在洞底设置附加支撑以减少洞跨,也可加固洞顶,用浆砌块石嵌补洞顶岩体及洞隙边坡。

⑤当洞体开口较小,开挖清理困难时,可用灌浆填塞,灌填材料视要求而定,可选用砂石砂浆或混凝土,也可用小压力灌浆法加固基底下一定厚度的溶隙及破碎岩体。

3)水的整治对水的处理应贯彻宜疏勿堵的原则,对地表水做好有组织的排水,对地下水以疏导为主,即使堵也应留有出路,设置反滤层以减少淘蚀。

机场土方试验方案

机场土方试验方案

一、试验概况昆明新机场建设工程规划用地预处理工程XC标段工程主要以土方试验为主。

总填方约6235000m³左右,其中南侧4042000m ³,北侧2193000m³,其次在总图上排水系统总长为5930.6m,主体结构为砂浆砌筑片石,排水沟平均高度在1~1.5m左右,边坡防护用片块石量为13981.0m³。

主要试验为:1、土工布常规检测2、碳酸盐石料筛分检测3、碎屑岩石料筛分检测4、碳酸盐石料干密度、固体体积率检测5、碎屑岩风化料压实度检测6、碎屑岩风化料干密度检测7、承载力检测8、洞体波速测试9、排水沟用块片石抗压强度检测10、排水沟用砂、石、水泥、砂浆检测11、护坡用块片石抗压强度检测12、护坡用砂、石、水泥、砂浆检测二、编制依据1、民用机场飞行区土(石)方与道面基础施工技术规范MH5014-20022、民用机场飞行区工程竣工验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MH5007-20003、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4、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5、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6、建筑用砂GB/T14684-20017、建筑用碎石、卵石GB/T14685-20018、烧结普通砖GB5101-20039、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10、建筑砂浆评定JTJ70-90三、编制目的根据图纸及设计文件的要求对施工质量进行控制四、质量控制措施本工程除了施工单位根据规范对施工质量进行检验外,还专门对施工单位检测数量的30%由监理单位监督由北京中企卓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进行抽检,在施工单位及抽检单位检测数据同时合格的情况下才可以进入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针对本工程对施工质量进行以下控制:1、盲沟用土工布:对土工布进行自检、抽检,根据设计文件进行质量控制,本土公布单位质量不低于300g㎡,抗拉强度不小于6KN/m,渗透系数为5×10-2~5×10-1cm/s,同时满足以上指标方可报监理单位审批后方可使用。

石灰岩地区地基处理方式及经济比较

石灰岩地区地基处理方式及经济比较

石灰岩地区地基处理方式及经济比较摘要:本文通过工程实践,提出石灰岩地区石坑密集的情况下地基处理的两种方式,通过方案比较和经济比较,最终提出适合石灰岩地区复杂地表情况的地基处理方式。

关键词:嵌岩桩、毛石引深1 工程概况某变电站拟建生产综合楼,长69.47m,宽12.0m,高13.2m,地上二层,地下一层(半地下室)。

框架结构,筏板基础,要求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80kPa。

生产综合楼坐落于采石场中央,场地内多处石坑裸露,部分石坑被废弃的石渣、灰渣和垃圾填满。

该场地主要以石灰岩为主,中等风化,石灰岩表部有较为发育的溶沟、溶槽。

综合楼布置电气设备,结构重要性等级高,从而对地基处理方案提出更高的要求。

2 工程地质条件该站址区上覆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Q4s),岩性为素填土和杂填土,下伏古生界奥陶系中统(O2)石灰岩。

勘探深度内揭露地层的主要特征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地层①杂填土(Q4s):浅灰、灰黄、灰、灰红等色,稍湿。

其主要成分为煤渣,上部混少量碎石,碎石主要为中等风化石灰岩,粒径一般为2~7cm。

该层在场地内仅在#32、#33和#35探井周围揭露,揭露层厚为0.50~2.50m,层底埋深为0.50~2.50m,层底高程为126.57~128.46m。

②素填土(Q4s):棕黄色,稍湿。

其主要成分为粉质粘土,混碎石和植物根系。

碎石主要为中等风化石灰岩,粒径一般为1~5cm,含量10%~20%不等。

该层在站址区域大部分地段存在,层厚0.20~7.00m,层底埋深0.20~9.50m,层底高程118.94~127.06m。

该层主要为后期人工造田堆积而成,结构松散,在场地表层分布普遍。

(2)古生界奥陶系中统(O2)站址区古生界奥陶系中统(O2)地层为石灰岩,浅灰~青灰色,中等风化,隐晶质结构,块状构造,中厚层,岩石致密坚硬、高角度节理裂隙发育,多被方解石脉充填。

该石灰岩地层在场地内局部出露,表部溶沟溶槽较为发育,溶沟溶槽的宽度一般为0.30~0.80m,多被粘性土充填。

昆明新国际机场红粘土工程特性研究

昆明新国际机场红粘土工程特性研究

第39卷第24期2008年12月 人 民 长 江Yangtze R i ve rVol .39,No .24Dec.,2008收稿日期基金项目长江科学院中央级院所基金(Y WF 5)作者简介何晓民,女,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土工研究所;水利部岩土力学与工程重点试验室,高级工程师。

文章编号:1001-4179(2008)24-0049-04昆明新国际机场红粘土工程特性研究何晓民1,2 苏 华3 颜惠和1,2 李汉萍1,2(1.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湖北武汉430010; 2.水利部岩土力学与工程重点试验室,湖北武汉430010; 3.广西华蓝岩土工程有限公司,广西南宁530012)摘要:红粘土是一种特殊土,是碳酸盐类岩石经风化后残积、坡积形成的褐红色粘土。

与一般粘土比较,昆明新国际机场场地内分布的红粘土、次生红粘土具有大孔隙比、高含水量的特征,易失水干裂,受水强度急剧降低,施工时不易压实和控制含水量。

针对昆明新国际机场料场红粘土、粘土、粉质粘土3种填料,进行了物理、力学及胀缩特性试验,重点研究红粘土的工程特性。

关 键 词:红粘土;物理性质;力学性质;胀缩特性;昆明新国际机场中图分类号:P642.13 文献标识码:A 昆明新国际机场位于昆明市东北方向的浑水塘火车站附近,距昆明直线距离约24.5k m ,场址西侧约5km 处有昆曲高速公路穿过,贵昆铁路及320国道从机场场区内通过。

场地基岩之上广泛分布有红粘土;场地地面起伏大,最大高差约210m ,挖填工程量巨大,最大填方高度达50余米。

根据地质勘察资料,针对机场跑道、航站楼的平面布置与功能,结合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综合分析,本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岩土工程问题有:红粘土地基处理、土岩组合不均匀地基的处理、土石方填筑技术、高填方地基变形和高边坡稳定性控制等。

1 红粘土物理及压实特性1.1 物理性质料场红粘土为红褐色,土性特别粘,粘土为黄褐色,土性较粘,粉质粘土为灰黄色,手感为粉质。

风化岩地基处理措施建议

风化岩地基处理措施建议

在处理风化岩地基时,以下是一些建议的处理措施:
1.岩体勘察:进行详细的岩体勘察,了解地质条件和风化程度。

这将有助于确定岩体的稳
定性和风化层的深度。

2.岩体加固:如果风化层较浅且岩体相对稳定,可以考虑进行岩体加固措施,如喷射混凝
土或钻孔灌注桩。

这些方法可以增强岩体承载力和稳定性。

3.风化层清除:如果风化层比较厚且不稳定,可以考虑将风化层彻底清除。

这包括采用爆
破、机械挖掘或冲刷等方法来去除不稳定的风化物质,直到达到较为坚实的岩体。

4.地基改良:对于风化岩地基,可以考虑进行地基改良措施以增强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常见的地基改良方法包括灰浆注入、压实、摊铺加筋等。

5.支护结构:根据具体情况,可能需要采取支护结构来防止岩体的坍塌和移动。

例如,在
施工过程中使用临时支撑结构,如锚杆、钢支撑或混凝土梁等。

6.监测和维护:在地基处理完成后,建议进行定期监测地基的变形和稳定性。

如果存在异
常情况或问题,及时采取维护措施以确保地基的安全。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处理措施,并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与专业的土木工程师或地质工程师合作。

他们可以根据现场条件和要求提供更详细和准确的建议。

岩溶地区地基处理方法-总结

岩溶地区地基处理方法-总结

岩溶地基的处理措施岩溶是由石灰岩、泥灰岩等可溶性岩石长期受水的化学溶蚀和机械作用而形成的。

岩溶为可溶性岩层的特有现象,基表面形式有溶槽、溶沟、溶洞、石笋等,空隙有的被泥土充填,有的是空洞,一般以隐蔽的形式存在。

岩溶所引起的各种地表变形破坏,会严重影响地基稳定性,会造成公路铁路断道,桥涵下沉开裂,水库渗漏,建筑物损坏等等。

因此,需要根据岩溶情况慎重研究,作出妥善处理,本文结合工程的地质情况、场地特征、工程实际等探讨了针对不同基础采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复杂岩溶地基的问题。

1、岩溶地基处理的一般原则:(1)重要建筑物宜避开岩溶强烈发育区;(2)当地基含石膏、岩盐等易溶岩时,应考虑溶蚀继续作用的不利影响;(3)不稳定的岩溶洞隙应以地基处理为主,并可根据其形态、大小及埋深,采用清爆换填、浅层楔状填塞、洞底支撑、梁板跨越、调整柱距等方法处理(4)岩溶水的处理宜采取疏导的原则;(5)在未经有效处理的隐伏土洞或地表塌陷影响范围内不应作天然地基。

对土洞和塌陷宜采用地表截流、防渗堵漏、挖填灌填岩溶通道、通气降压等方法进行处理,同时采用梁板跨越。

对重要建筑物应采用桩基或墩基;(6)应采取防止地下水排泄通道堵截造成动水压力对基坑底板、地坪及道路等不良影响以及泄水、涌水对环境的污染的措施;(7)当采用桩(墩)基时,宜优先采用大直径墩基或嵌岩桩,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桩(墩)以下相当桩(墩)径的3倍范围内,无倾斜或水平状岩溶洞隙的浅层洞隙,可按冲剪条件验算顶板稳定;2)桩(墩)底应力扩散范围内,无临空面或倾向临空面的不利角度的裂隙面可按滑移条件验算其稳定;3)应清除桩(墩)底面不稳定石芽及其间的充填物。

嵌岩深度应确保桩(墩)的稳定及其底部与岩体的良好接触。

2 、岩溶的处理地基基础措施:①当条件允许时,尽量采用浅基,充分利用上覆性能较好的土层为持力层或使基底与洞体间保留相当厚度的完好岩体。

②当以岩石作持力层时,局部加深基础,通过钻孔灌注桩或墩穿过单个洞体,使基础荷载传递到下部完好的岩体上。

岩土工程:岩溶与土洞一般规定

岩土工程:岩溶与土洞一般规定

岩土工程:岩溶与土洞一般规定第1条在碳酸盐类岩石地区,如有溶洞、溶蚀裂隙、土洞等现象存在时,应考虑其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

第2条在岩溶地区,当基础底面以下的土层厚度大于三倍独立基础底宽,或大于六倍条形基础底宽,且在使用期间不具备形成土洞的条件时,可不考虑岩溶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并可按本规范第五章有关规定进行地基计算。

第3条基础位于微风化硬质岩石表面时,对于宽度小于lm的竖向溶蚀裂隙和落水洞近旁地段,可不考虑其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

当在岩体中存在倾斜软弱结构面时,应按规定进行地基稳定性验算。

第4条当溶洞顶板与基础底面之间的土层厚度小于本规范第6.5.2条规定的要求时,应根据洞体大小、顶板形状、岩体结构及强度、洞内充填情况以及岩溶水活动等因素进行洞体稳定性分析。

如地质条件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可不考虑溶洞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但必须按本章第二节设计。

1.溶洞被密实的沉积物填满,其承载力超过150kPa,且无被水冲蚀的可能性;2.洞体较小,基础尺寸大于洞的平面尺寸,并有足够的支承长度;3.微风化的硬质岩石中,洞体顶板厚度接近或大于洞跨。

第5条对岩溶水通道堵塞或涌水,有可能造成场地暂时性淹没的地段,或经工程地质评价属于不稳定的岩溶地基,未经处理不宜作建筑地基。

第6条对地基稳定性有影响的岩溶洞隙,应根据其位置、大小、埋深、围岩稳定性和水文地质条件综合分析,因地制宜采取下列处理措施:1.对洞口较小的洞隙,宜采用镶补、嵌塞与跨盖等方法处理;2.对洞口较大的洞隙,宜采用梁、板和拱等结构跨越。

跨越结构应有可靠的支承面。

梁式结构在岩石上的支承长度应大于梁高的1.5倍,也可采用浆砌块石等堵塞措施;3.对于围岩不稳定、风化裂隙破碎的岩体,可采用灌浆加固和清爆填塞等措施;4.对规模较大的洞隙,可采用洞底支撑或调整柱距等方法处理。

第7条有地下水强烈地活动于岩土交界面的岩溶地区,应考虑由地下水作用所形成的土洞对建筑地基的影响,预估地下水位在使用期间变化的可能性。

碳酸盐岩地区的岩溶发育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广西某岩溶专项勘察为例

碳酸盐岩地区的岩溶发育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广西某岩溶专项勘察为例

碳酸盐岩地区的岩溶发育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广西某岩溶专项勘察为例摘要:碳酸盐岩广泛分布在广西的大部分地区,在进行工程建设时,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岩溶问题。

广西某重大项目,其工程场地内的地质环境复杂。

由于岩溶发育使得工程区域的地质环境受到很大的影响,严重阻碍了该大型工程的施工进程,也是工程场地中主要的地质环境问题。

因此对该项目进行岩溶专项勘察,对岩溶的发展特点、发育规律以及构造等进行深入的探究,对基坑开挖及隧道设计施工提供可靠依据。

本文以广西某岩溶专项勘察为例,研究分析碳酸盐岩地区的岩溶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可为类似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岩溶;碳酸盐岩;发育规律;影响因素1前言全球陆地表面 15% 的面积被岩溶覆盖,它们主要表现为峰林、孤峰、残丘、落水洞、溶蚀漏斗、竖井、盲谷、干谷、喀斯特洼地等。

我国是世界上岩溶发育最为广泛的国家之一,岩溶的总面积达346万 km2,其中 91 万 km2的碳酸盐岩裸露于地表[1]。

根据岩土工程详细勘察资料,该场地岩溶发育,地下水水位较高,基于此,该文主要研究岩溶发育的机理及影响因素,旨在为该类型地区的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提供借鉴。

2工程地质条件2.1地形地貌项目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中部,桂中平原的北端,东、西、北三面环山,具有典型的岩溶地貌特征。

市区范围地形平坦,略有起伏,地面标高一般在78~120m之间。

平原内有零星的溶蚀孤峰突起。

柳江为区内主要河流,总体流向从西北至东南,河曲发育。

另有竹鹅溪等支流,水塘及小湖泊局部发育。

柳江在工程区以北蜿蜒流过,距离约500m。

2.2地层岩性经分析对比区域地质资料,柳州地区分布泥盆系、石炭系地层、二叠系、白垩系地层,其中二叠系地层主要分布于柳州市东北部,柳州城区地层以白垩系及石炭系地层为主,地表多覆盖薄层~中厚层第四系地层。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该场区从上到下分为五层:①层填土、②1层硬塑状红黏土、②2层可塑状红黏土、②3层软塑状红黏土、③1层强风化灰质白云岩、③2层中风化灰质白云岩。

昆明新机场施工总承包管理难点和对策

昆明新机场施工总承包管理难点和对策

3、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和优化设计,施工总承包合同 有助于降低工程成本,提高项目整体效率。
4、风险控制:施工总承包合同明确了各方的风险责任,有利于风险的控制和 减轻。
5、促进合作共赢:施工总承包合同强调了合作与沟通的重要性,鼓励发包方 和承包方在工程项目中实现合作共赢。
五、结论
一、岩溶塌陷成因机理
1、地质条件:昆明新机场位于岩溶发育地区,其地质条件为岩溶塌陷提供了 基础。该地区的岩石主要为石灰岩,而石灰岩是岩溶发育的主要岩石之一。此 外,该地区还存在着大量的地下溶洞和暗河。
2、水文条件:地下水的活动是岩溶塌陷的主要诱因之一。在昆明新机场地区, 地下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地表径流和地下暗河。在地下水位下降或地下水 流动平衡被打破时,岩溶洞穴中的岩石和土壤会失去支撑,导致地面塌陷。
施工总承包合同是指发包方将全部或部分施工任务委托给承包方,由承包方负 责工程的设计、采购、施工等全过程工作。这是一种常见的工程建设模式,也 是目前国际上广泛采用的工程承包方式。
三、施工总承包合同的内容
施工总承包合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合同双方的基本信息:包括发包方和承包方的名称、、方式等。
6、加强沟通协调:加强与各参建单位的沟通协调,建立有效的协作机制,避 免出现信息不对称、配合不默契等问题,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7、强化风险管理: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如 制定应急预案、加强风险预警等,降低风险对项目的影响。
8、注重细节管理:细节决定成败,昆明新机场施工总承包管理需要注重每一 个细节的管理。从材料采购到施工工艺,从设备维护到现场管理,都要严格把 控每一个环节的质量和安全。同时,注重对细节的总结和分析,不断完善和提 高项目管理水平。

地质灾害(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

地质灾害(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
精品课件
广西合山电厂灰场塌陷 1999年5月6日
广西玉林莲塘塌陷
桂林体育场塌陷 1996年
岩溶塌陷形成演化过程示意图
4.3 岩溶地基处理方法
1.岩溶地基处理的一般原则
(1)重要建筑物宜避开岩溶强烈发育区; (2)当地基含石膏、岩盐等易溶岩时,应考虑溶蚀继续作用的不利影 响; (3)不稳定的岩溶洞隙应以地基处理为主,并可根据其形态、大小及 埋深,采用清爆换填、浅层楔状填塞、洞底支撑、梁板跨越、调整柱距 等方法处理; (4)岩溶水的处理宜采取疏导的原则; (5)在未经有效处理的隐伏土洞或地表塌陷影响范围内不应作天然地 基。对土洞和塌陷宜采用地表截流、防渗堵漏、挖填灌填岩溶通道、通 气降压等方法进行处理,同时采用梁板跨越。对重要建筑物应采用桩基 或墩基; (6)应采取防止地下水排泄通道堵截造成动水压力对基坑底板、地坪 及道路等不良影响以及泄水、涌水对环境的污染的措施;
地质灾害概述(二)
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
主讲人:赵其华
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精品课件四. 地面塌陷地面塌陷指在人为和自然地质因素作用下,地表岩、土 体中洞穴顶部向下断错坍塌,形成塌陷坑、塌陷洞、塌陷槽 的一种地质现象。
4.1 地面塌陷成因
地面塌陷,实质上是岩、土体内洞穴的抗塌力(洞穴顶 部支撑力)小于致塌力的结果。
精品课件
5.荷载导致地面塌陷
在有隐伏洞穴部位上人为增载(建筑物荷载、人 为堆积荷载等),当这些外部荷载超过洞穴拱顶的承受能 力时,将引起洞穴直接受压破坏,从而致使地面塌陷。
6.矿山采空致地面塌陷
地下采掘活动形成的采空区,其上方岩、土体 失去支撑,导致地面塌陷。这种由于矿山采动引起地面 塌陷的主要原因是人为活动。此类地面塌陷在许多矿区 都有发生,并造成相当程度的危害,即损坏交通设施、 水利设施、建筑物、道路、农田等,甚至引起山体滑坡 和崩塌。

岩溶地区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处理措施

岩溶地区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处理措施

岩溶地区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处理措施班级:08土木1班学号:**********姓名:刘*岩溶也称喀斯特(karst),是指以碳酸盐为主的可溶性岩石(石灰岩、白云岩、石膏、岩盐)地区,由于地表径流和地下水流对岩石的溶蚀作用和机械破坏作用,在岩体中形成洞穴,或在岩层的表面形成奇峰异石等独特的地貌景观。

南斯拉夫的喀斯特高原是典型地区,并因此得名"喀斯特"。

1966年5月在中国第二次全国岩溶学术会议上将“喀斯特”以“岩溶”作为中国的通用术语。

凡是以地下水为主,地表水为辅,以化学过程(溶解与沉淀)为主。

机械过程(流水侵蚀和沉积,重力崩塌和堆积)为辅的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用都叫岩溶作用。

这种作用所造成的地表形态和地下形态叫岩溶地貌。

岩溶作用及其所产生的水文现象和地貌现象统称岩溶。

岩溶在我国分布非常广泛,典型的分布区有广西桂林、阳朔、柳州以及云南东部、贵州的大部分地区,广西的桂林山水、云南的路南石林皆闻名于世。

这些奇异的景观都发育在碳酸盐岩地区。

整个西南石灰岩地区连成一片,面积共达550000km2;全国石灰岩分布面积约1300000km2,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5%。

就整个岩溶地区来说,地貌的发育与地下水面有密切关系,而地下水面又随当地河流或海平面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可以认为整个岩溶地区地貌发育的基面是河流或海平面,但就岩溶地区地下岩溶来说,其发展深度是以可溶性岩石底板为下限。

因此,可溶性岩石的底板就是地下岩溶发育的基面。

假定有一个上升的宽平高地,地壳上升以后,长期稳定,且由产状平缓、岩性致密和厚层的石灰岩所构成,则岩溶地貌的发育大致如下:开始发育成石芽、溶沟、漏斗和落水洞。

地表水部分转入地下,循裂隙进行溶蚀。

此时裂隙扩大不多,地面河流仍居优势。

随着裂隙的不断扩大,岩体内形成许多独立的洞穴系统。

在较大的洞穴系统内,地下水面的位置较低;较小的洞穴系统内,地下水面的位置较高,一般无统一的地下水面。

昆明新机场引桥垮塌事故的紧急处理评估报告

昆明新机场引桥垮塌事故的紧急处理评估报告

昆明新机场引桥垮塌事故的紧急处理评估报告昆明新机场引桥垮塌事故的紧急处理评估报告一、事故概述1. 事件背景和发生经过昆明新机场是云南省的重要交通枢纽,为方便乘客通行,机场建设了多座引桥。

然而,在最近的工程施工过程中,一座引桥突然发生垮塌事故。

2. 事故后果与影响事故导致引桥部分路面塌陷,严重影响了机场的正常运营。

事故还造成了交通堵塞、经济损失以及公众对于新机场工程质量的质疑等问题。

二、事故原因分析1. 工程设计问题从事故发生的情况来看,首先需要排除引桥设计存在的问题。

是否存在设计上的疏漏、计算不准确等因素,是否有实施标准与规范的遗漏均需要进行仔细的审查。

2. 施工工艺和质量问题引桥的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可能对事故有重大影响。

施工中是否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操作、是否保证施工质量符合相关标准,都需要进行全面评估。

3. 环境和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对于工程的安全性有一定影响,例如地基条件、气候等。

需要调查和评估事故发生时的环境和天气状况,确定是否存在与该因素相关的问题。

三、紧急处理评估1. 事故现场安全评估首要任务是确保事故现场的安全。

对于塌陷部分的引桥进行抢险处理,确保不会造成二次事故的发生。

2. 搜救与伤者救治针对事故中可能的伤者,进行搜救和救治工作,并迅速将他们转移到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3. 交通组织与疏导采取措施疏导周边交通和人员,减少交通拥堵的影响,确保交通流畅。

4. 事故责任追究针对事故责任的判定,对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和相关单位进行调查,确保责任追究的公正与准确。

四、深层次分析与总结1. 预防性措施加强事故的发生提醒我们,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加强预防性措施,对于建设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进行严格把控。

对于类似工程,应提前进行安全评估与风险分析。

2. 加强施工监管施工监管是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避免施工质量不达标导致事故的发生。

3. 安全意识培训与教育加强工程项目人员的安全意识培养,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从源头上预防事故的发生。

机场工程中混凝土跑道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机场工程中混凝土跑道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机场工程中混凝土跑道地基处理技术规程一、前言混凝土跑道是机场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地基处理是混凝土跑道建设的基础。

本技术规程旨在为机场工程中混凝土跑道地基处理提供具体操作规范,保证混凝土跑道建设质量,提高跑道使用寿命。

二、地基处理前的准备工作1. 勘察:对跑道建设地块进行详细勘察,了解土壤类型、分布、厚度等情况。

2. 测试:对土壤进行物理力学性质测试,如密度、含水率、强度等,以确定地基处理方案。

3. 设计:根据勘察和测试结果,制定地基处理设计方案,包括填方高度、填方坚实度等。

三、地基处理方法1. 填方处理(1)地基填方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包括填方土的质量、颗粒级配、含水率、压实度等。

(2)填方应分层进行,在每层填方后进行压实,保证填方层间的坚实连接。

(3)填方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高度控制,填方高度不宜过高,避免形成“塔式填方”,对跑道建设产生不良影响。

2. 压实处理(1)压实处理是地基处理的重要环节,应根据填方材料的性质、填方厚度、压实设备等因素制定压实方案。

(2)压实设备应使用符合相关标准的设备,保证压实效果。

(3)压实处理应分层进行,每层压实后应进行检查,确保压实达标。

四、地基处理质量控制1. 填方材料质量控制(1)填方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如土壤质量标准、颗粒级配标准等。

(2)填方材料应进行取样检测,检测项目包括含水率、密度、压实度等。

2. 填方质量控制(1)填方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高度控制,填方高度不宜过高,避免形成“塔式填方”。

(2)填方应分层进行,在每层填方后进行压实,保证填方层间的坚实连接。

(3)填方后应进行密实度检测,检测项目包括密度、含水率、压实度等。

3. 压实质量控制(1)压实设备应使用符合相关标准的设备,保证压实效果。

(2)压实处理应分层进行,每层压实后应进行检查,确保压实达标。

(3)压实后应进行密实度检测,检测项目包括密度、含水率、压实度等。

五、安全措施1. 填方过程中应注意坑洼、裂缝等情况,及时进行修补,避免产生不良影响。

昆明石林碳酸盐岩红色风化壳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昆明石林碳酸盐岩红色风化壳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昆明石林碳酸盐岩红色风化壳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张涛;季宏兵;温月花;张晓娟;冯晓静;熊凯;李亚翠【摘要】以昆明石林两个典型红土剖面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主量元素及稀土元素在化学风化作用下的迁移特征及分布规律,为进一步认识碳酸盐岩风化剖面的演化过程以及红土剖面的物质来源提供地球化学依据.两个红土剖面的研究结果显示:(1) SiO2、A12O3和Fe2O3T是两个剖面红土样品的主要成分,三者占到总量的80%以上,其中又以SiO2的含量最高;(2)化学蚀变指数CIA(90以上)较高,硅铝系数和硅铁铝系数较低,显示出两个红土剖面经历了较强的风化淋溶作用,体现出研究区亚热带高原气候,温暖湿润的化学风化环境;(3)两个剖面稀土元素含量较高,范围分别在211.51×10-6~416.40×10-6和290.67×10-6~626.89 × 10-6之间,其稀土配分曲线均具有Eu亏损的轻稀土显著富集型特征,两个剖面都表现出轻稀土元素间分异较大而重稀土元素间分异较小的特征,这主要与剖面风化成土过程中的三价氧化物的强烈固定作用有关,且KP剖面的轻稀土元素分异更明显;(4)两个剖面经历了相似的风化迁移过程,结合元素对Al2O3-TiO2 、Al2O3-Fe2O31、Y-Yb相关性分析以及SiO2/Al2O3-Na2O/Al2O3相关图解可以得出,KP和CH剖面是由于下伏基岩风化而来.%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alteration process of carbonate weathering and the origin of the weathering profile in Karst area,two laterite profiles (KP and CH) from Shilin County of Kuming,Yunnan Province are reported to analyze concentrations of major elements and rare earth elements (REEs).The results of element behavior during chemical weathering and 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arbonate-derived laterite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1) The major element compositions of the two profiles are dominated by SiO2,At2O3,Fe2O3T(more than80%),with abundant SiO2.(2) The range of chemical index of alteration (CIA) is above 90 with low ratios of SiO2/Al2O3 and SiO2/(Fe2 O3 + Al2O3),indicating that there is an intensive leaching during chemical weathering in the subtropical warm and humid climate.(3) The KP and CH profile showed relatively h igh contents of REE,ranging from 211.51 × 10-6 to 416.40 × 10-6 and from 290.67 × 10-6 to 626.89 × 10-6,respectively.The REE patterns are consistent with enriched LREE,negative Eu anomalies,and significant fractionation in LREE and less in HREE.These characteristics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fixation of trivalent oxide during alterations.The KP profile is distinctive with more intensive fractionation in LREE.(4) Similar weathering processes in the two profiles are suggested.Further evidence from Al2O3-TiO2,Al2 O3-Fe2 O3T,Y-Yb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SiO2/Al2O3-Na2 O/Al2 O3 diagrams support the hypothesis that the two profiles are derived from the underlying bedrock.【期刊名称】《高校地质学报》【年(卷),期】2017(023)003【总页数】13页(P465-477)【关键词】红土剖面;主量元素;稀土元素;化学风化【作者】张涛;季宏兵;温月花;张晓娟;冯晓静;熊凯;李亚翠【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首都圈生态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8;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首都圈生态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8;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北京100083;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首都圈生态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8;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首都圈生态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8;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首都圈生态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8;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首都圈生态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8;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首都圈生态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95全球碳酸盐岩出露面积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区(袁道先, 1992),其中位于东南亚片区的中国南方分布着全球面积最大的碳酸盐岩,这些地区广布着厚薄不匀的红色堆积物,其来源还存在着争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பைடு நூலகம்差。
由表 1和 图 1可知 : 验 区地基 土层分 布不均 匀 , 试
基岩 面起伏 较大 。在 天 然竖 向剖 面上 , 粘 土 含水 量 红 呈上 部小 、 部 大 的 特点 , 表 层 红 粘 土 的 含 水 比为 下 即 0 6 , 于硬 塑红粘 土 ; 部红 粘 土 的含 水 比为 0 8 , .8属 下 .3
第4 1卷 第 2 1期 20 10年 1 1月 文 章编 号 :0 1 4 7 ( 0 0 2 — 0 9一 4 10 — 1 9 2 1 ) 1 0 6 O
人 民 长 江
Ya g z Ri e n te vr
Vo . 141, . No 21 NO .. V 2 0 0l
近, 是大型枢 纽机 场和辐 射东南 亚 、 亚地 区的 门户枢 南
纽机 场 , 区 内多 为荒 山和林地 , 场 地形起 伏较 大 。场区
下 部 基 岩 多 为 碳 酸 盐 岩 , 部 覆 盖 层 主 要 为 碳 酸 盐 岩 上
风化 物——红 粘土 , 根据 场区 的地形特 征 , 在该 场 区修
1 场 区 工程 地 质 条 件
所 选 试 验 区场 地 地 基 土 层 主 要 包 括 碳 酸 盐 岩 残 积
。 图 1 工 程 地 质 剖 面 示 惫
土层 和岩层 , 土体 的厚度 、 密度 、 状态等 分布不 均匀 , 下 伏基 岩面 的坡 度 高达 2 . 。 场 地 地 基 岩 土 体 均 匀 性 46 ,
摘 要 : 昆明 新 机 场 为 不 均 匀地 基 , 直接 修 建机 场 跑 道 , 异 沉 降 不 能 满足 设 计 要 求 。 采 用振 动沉 管碎 石 桩 因 若 差
对 不 均 匀地 基 进 行 处理 , 对 处理 后 地 基 进 行 沉 降 计 算 、 降观 测 和 原 位检 测试 验 , 判 别 处理 后 地 基 的 工后 并 沉 以
属于 可塑性 红粘土 。
根据钻 孔资料 , 试验 区分 层工 程 地质 特 征 描述 该
如下 :
收稿 日期 :0 0— 4— 6 修 回 日期 :0 0— 5— 4 21 0 0 ; 21 0 2
作者 简 介 : 任佳 丽 , , 理 工 程 师 , 士 研 究 生 , 要 从 事 地基 与基 础 工程 的科 研 和 设 计 工 作 。E—m i rna @ 13 tm 女 助 硕 主 a : gl 6 .o le y
7 0
21 0 0丘
表 1 红 粘 土 的物 理 力学 特 性 指 标
2 地 基 处理 技 术 及 方 案
昆 明新 机 场 按 国 际 民 航 4 级 标 准 兴 建 , 道 地 E 场
基要求 均匀 、 密实 、 定 。为了从 根本上解 决土基 区可 稳 能产生 的严重 不均 匀沉降 问题 , 以满 足 飞行 区 2 0a使
建机 场面临 的主要 问题 是 : 由于 土 岩组 合 地基 的不 均
① 硬塑 红粘土 , 红 色 , 湿 , 强 度 及韧 性 较 高 , 棕 稍 干 层
厚 0 5~ 3 9m。② 可 塑红粘 土 , 红色 , , . 1 . 棕 湿 可塑 , 干 强度及 韧性较 高 , 厚 0 3~ 0m。 层 . 2 ( )基 岩为灰 岩 、 3 白云质灰 岩 。
工时桩 长可变 , 能较好 地适应 不均 匀地基 的急剧 变化 。 为 了确保 该机场 飞行 区 的差异 沉 降和工后 沉降 能够满 足跑道设 计要求 , 在飞 行 区的西部 , 道 与滑行 道之 间 跑
选择有代 表性 的区域 作 为试 验 区 , 用振 动 沉 管碎 石 采
桩进行地基 处理 。
中 图法 分 类 号 : V 2 T 23
文献标志码 : A
昆 明新 机 场 位 于 昆 明市 大 板 桥镇 浑 水 塘 车 站 附
( )耕植 土 。褐 红 , 1 松散 , 湿 , 稍 含植 物根茎 、 有机 杂质 等 , 度一 般在 0 3— . 厚 . 0 6m。 ( )残坡积 土 。以红粘 土为 主 , 2 可塑 一硬塑 , 层厚 与石 芽分 布及岩 面起伏 关系 密切 , 化较 大。可分 为 : 变
沉 降 和 差异 沉 降 能否 满足 机 场 跑 道 的设 计要 求 。 结果 表 明 , 用 振 动 沉 管碎 石 桩 的 处理 方 法 , 够 成 功 解 决 采 能 由地基 不 均 匀 引起 的 差 异 沉 降 问题 , 为 类 似 工 程提 供 设 计参 考 。 可
关 键 词 : 酸 盐岩 风 化 区 ;不 均 匀地 基 ;地基 处理 ;沉 降检 测 与监 测 ;昆明 新机 场 碳
用期 限 内工 后 沉 降 不 大 于 10 m 差 异 沉 降 不 大 于 5 m、
15 的要求 , 试验 区采用振 动沉管 碎石桩 进行地 基 .‰ 在
处理 。
振 动沉管碎 石桩 是 在振 动 作 用下 , 套 管打 入 规 把 定 的设计 深度 , 管 人土 后 , 密 了套 管 周 围土 体 , 套 挤 然
昆明新 机 场碳 酸 岩 风 化 区不 均 匀地 基 处理
任 佳 丽 , 青 芝2 林
( . 江科 学 院 水 利 部 岩 土 力 学 与 工 程 重 点 实验 室 , 北 武 汉 4 0 1 ; 2 广 州 市城 市 规 划 勘 测 设 计 研 究 院 , 东 广 州 5 0 6 ) 1长 湖 3 0 0 . 广 10 0
地 质剖 面情况见 图 1 。红粘 土 的主要 物 理力 学性
质 指 标 见 表 1 。
匀性 , 将导致 机场 飞行 区 的差 异沉 降不 能满 足 设 计要
求。
振 动沉管 碎石桩 作 为 一种 地 基 处理 方 法 , 仅 能 不
加快 红粘土地 基的 固结速率 ÷ 高地基 承载力 , 提 而且施
图 3 碎石桩地基处理剖面( 位 : 单 m)
2 2 碎石 桩 复 合 地 基 的 沉 降分 析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