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穆棱市朝鲜族学校高中物理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7 动能和动能定理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第七章第7节动能和动能定理课件高一物理课件

高中物理第七章第7节动能和动能定理课件高一物理课件

12/9/2021
第三十二页,共三十五页。
法二:用牛顿运动定律求解
由于穿过时的位移及初、末速度均已知,由 v22-v21=2al 得:加速

a

v22-v21 2l















F = 600 N,“-”号表示平均阻力 F 的方向与运动
方向相反.
一、动能的表达式 1.动能:Ek=____12_m__v_2 ___. 2.单位:国际单位制单位为____焦__耳_____,1 J=1 __N__·m_______ =1 ___k_g_·m__2_/s_2__. 3.标矢性:动能是标量,只有__大__小_______.
12/9/2021
第三页,共三十五页。
12/9/2021
第十四页,共三十五页。
(1)动能是由于物体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其大小由 Ek=12mv2 决定. (2)理解动能的三性(瞬时性、标量性和相对性),才能较全面地认 识动能这一物理概念.
12/9/2021
第十五页,共三十五页。
(多选)一质量为 0.1 kg 的小球,以 5 m/s 的速度
12/9/2021
第二十六页,共三十五页。
小至 μ2=0.004.在某次比赛中,运动员使冰壶 C 在投掷线中点 处以 2 m/s 的速度沿虚线滑出.为使冰壶 C 能够沿虚线恰好到达 圆心 O 点,运动员用毛刷擦冰面的长度应为多少?(g 取 10 m/s2)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分析冰壶在运动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及各力做功情况; (2)确定冰壶运动过程的始、末动能及动能的变化情况.

高中物理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第7节动能和动能定理课

高中物理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第7节动能和动能定理课

2.两种关系 (1)等值关系:某物体的动能变化量 总等于合力对它做的功。
(2)因果关系:合力对物体做功是引 起物体动能变化的原因, 合力做功的过程 实质上是其他形式的能与动能相互转化 的过程, 转化了多少由合力做了多少功来 度量。
3.普遍性 动能定理虽然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推出, 但 动能定理本身既适用于恒力作用过程, 也 适用于变力作用过程, 既适用于直线运动 的情况,也适用于曲线运动情况。
[解析] 物体的速度发生了变化,则 合力一定不为零,加速度也一定不为零, B、D 正确;物体的速度变化,可能是大 小不变,方向变化,故动能不一定变化, 合力不一定做功,A、C 错误。
[答案] BD
[点评] 动能与速度的关系 1 2 (1)数值关系:Ek= mv ,速度 v 和动 2 能 Ek 均为相对于同一参考系时的数值。 (2)瞬时关系:动能和速度均为状态量, 二者具有瞬时对应关系。
2.内容: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做的 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 动能 的变化。 3.表达式 (1)W=Ek2-Ek1。 1 2 1 2 (2)W= mv2- mv1。 2 2 4.适用范围
不仅适用于 恒力 做功和 直线 运动, 也适用于 变力 做功和 曲线 运动的情况。
[说明] (1) 如 果 物 体受 到几 个力 的共 同作 用,式中 W 为合力所做的功,它等于各 力做功的代数和。 (2)如果外力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 动能增加, 外力对物体做负功, 物体的动 能减少。
1.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研究对 象一般为单个物体)。 (2)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注意哪 些力做功或不做功)。 (3)确定合力对物体做的功(注意功的 正负)。
(4)确定物体的初、末动能(注意动能 增量是末动能减初动能)。 (5)根据动能定理列式、求解。

2019_2020学年高中物理第7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第7节动能和动能定理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2)

2019_2020学年高中物理第7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第7节动能和动能定理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2)

解析:选 C 对上升过程,由动能定理,-(F+mg)h=Ek -Ek0,得 Ek=Ek0-(F+mg)h,h=3 m,Ek=36 J,Ek0=72 J, 即 F+mg=12 N;下落过程,(mg-F)(6-h)=Ek′-Ek0′,h=3 m,Ek′=48 J,Ek0′=24 J,即 mg-F=8 N,联立两公式,得 到 m=1 kg、F=2 N.
4.关于动能定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某过程中外力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总功等于各力做功的绝对值之和 B.只要合外力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动能就一定改变 C.在物体动能不改变的过程中,动能定理不适用 D.动能定理只适用于受恒力作用而加速运动的过程
解析:选B 公式W=ΔEk中W为合外力做的功,也可以 是各力做功的代数和,A错误,B正确;动能不变,只能说明 合外力的总功W=0,动能定理仍适用,C错误;动能定理既适 用于恒力做功,也可适用于变力做功,D项错误.
3.动能的特点 (1)具有瞬时性,是 4 _状__态__量_______. (2)具有相对性,选取不同的参考系,同一物体的动能一般 不同,通常是指物体相对于 5 _地__面_________的动能. (3)动能是 6 _标__量________,只有 7 _大__小_______,没有方向, 只有正值,没有负值.
6.(2019·全国卷Ⅲ)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在运 动过程中除受到重力外,还受到一大小不变、方向始终与运动 方向相反的外力作用.距地面高度 h 在 3 m 以内时,物体上升、 下落过程中动能 Ek 随 h 的变化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取 10 m/s2. 该物体的质量为( )
A.2 kg B.15 kg C.1 kg D.0.5 kg
4.适用范围:既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 13 变__力__做__功__; 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 14 _曲__线__运__动_____.

高中物理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第7节《动能和动能定理》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物理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第7节《动能和动能定理》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我们对动能定理的理解
1、动能定理既适用于恒力作用的过程,也适用 于变力作用的过程
2、动能定理既适用于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情况, 也适用于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情况
3、动能定理的研究对象一般是一个物体,也可 以是几个物体组成的系统
4、动能定理的计算式是标量式,v为相对同一 参考系的速度
精选ppt
14
我们下面看一个例题:
1、动能定理不涉及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和时 间,用它来处理问题要比牛顿定律方便。
2、动能定理能够解决变力做功和曲线运动问 题,而牛顿运动解决这样一类问题非常困难。
精选ppt
17
用动能定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1.明确研究对象、研究过程,找出初末状态 的速度情况.
2.要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明确各个 力的做功大小及正负情况.
动,乙向西运动
精选ppt
10
我国在1970年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质量为173 kg,运动速度为7.2 km/s,它 的动能是多大?
根据计算可以得到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 卫星正常运转的动能是4.48X109J
精选ppt
11
我们得到动能的表达式后
W12mv22 12mv12
可以写成 WEK2EK1
动能定理
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
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
精选ppt
12
我们对动能定理的理解
WEK2EK1
总功 末动能 初动能
动能定理说明了功和能的密切关系,即做功的 过程是能量转化的过程
等号并不意味着“功转化成动能”,而是“功
引起动能的变化”。体会“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精选ppt
13
汽车的动能在汽车与地面的摩擦过程中转化 成内能,以热的形式表现出来,使汽车与地面 间的接触面温度升高.

高中物理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第7节动能和动能定理课件2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物理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第7节动能和动能定理课件2新人教版必修2
(2)动能是状态量,v是瞬时速度。在某一时刻 ,物体具有一定的速度,也就具有一定的动能。
(3)动能具有相对性,相对不同的参考系,物 体速度有不同的瞬时值,也就具有不同的动能, 一般都以地面为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
练习
例 改变汽车的质量和速度,都能使汽 车的动能发生改变,在下列几种情况下, 汽车的动能各是原来的几倍?
确 定 各 力 做 功
Fs-kmgs

1 mv 2 2
F mv2 kmg 2s
5建方程
5 .0 130 620 0 .0 2 5 .0 130 9 .8 2 5 .3 120
1.814 0N
启发:此类问题,牛顿定律和动能定理都适用,但 动能定理更简洁明了。
应用动能定理解题一般步骤(动能定理不涉及物体运动
2、动能定理的表达式:
W=Ek2-Ek1


W =△Ek
问题2:如果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动能定理中
的W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合力所做的总功
例作用3、用下情动下静沿景匀止光能:加于滑定如速粗水理图前糙平所的进水面示一平,由,水般面A一平位式上个拉置的:质力运1量F动k=为g2到的NmB物,的位物体物置体,体,在与在前水水恒进平平力的拉面F位力间的移作
EK
一1、、动能动的能概念: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2、动能的计算式:
Ek

1 2
mv2
3、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也是焦耳(J)。
1J1N m 1 k g m 2/s2
4、动能的特点:
(1)动能是标量,且具有非负性,动能只与物 体的速度大小有关,与速度方向无关,且速度对 动能影响比质量大。
列车的动能如何变化?变化的原 因是什么?它的动能大小与什么因 素有关系呢?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 第7章机械能守恒定律 7-7动能和动能定理应用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 第7章机械能守恒定律 7-7动能和动能定理应用
速度由v1增加到v2试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
学公式。推导出力F对物体做功的表达式
(已知量:v1、v2 和 m。 )。zxxkw组卷网
v2
v1
F m
m
l
推导过程
合力F做的功:
W
1
1
2
2

mv 2
mv 1
2
2


力F做的功等于“ ”的变化。



物理学上就把 这个具有特定意义的物理量叫动能。
总功的求法:
(1) W合= F合l cos(为合外力与运动方向的夹角)
(2) W合=W1+W2 +…+ Wn
2.合外力做正功,动能增加;合外力做负功,动能减少。
3.适用范围:
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
既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变力做功。
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步骤:
(1)明确研究对象及所研究的物理过程。
A到B的水平距离为S,求:
物体与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已知:斜面
体和水平面都由同种材料制成)
D.物体的动能发生变化是由于力对物体做了功
2.(多选)一质量为0.1 kg的小球,以5 m/s的速度在光滑
水平面上匀速运动,与竖直墙壁碰撞后以原速率反弹,
若以弹回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小球.Δv=10 m/s
C.ΔEk=1 J
B.Δv=0
D.ΔEk=0
4. 同一物体分别从高度相同,倾角不同的光滑
斜面的顶端滑到底端时,相同的物理量是:
( ACD )
A.动能
B.速度
C.速率
D.重力所做的功
5. 一质量为1kg的物体被人用手由静止向上
提高1m,这时物体的速度是2m/s,下列说

高中物理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7.7 动能和动能定理课件 高一物理课件

高中物理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7.7 动能和动能定理课件 高一物理课件

答案:×
(2)合外力为零,物体的动能一定不会变化。(
)
答案:√
(3)合外力不为零,物体的动能一定会变化。(
)
解析:合外力不为零,合外力做功可能为零,此时物体的动能不会变化。
答案:×
(4)物体的合外力做正功,则它的动能一定增加。(
)
答案:√
12/9/2021
第六页,共二十九页。
自主(zìzhǔ)阅


2 2-1 2
l= 2 。
把上面 F、l 的表达式代入 W=Fl 得
1
1
2
W=2 2 − 2 1 2。
12/9/2021
第四页,共二十九页。
(2 2 -12 )
W=
,也就是
2
自主(zìzhǔ)
阅读
自我(zìwǒ)检

2.内容: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zhège)过程中动能的变化。
动能定理本身既适用于恒力作用过程,也适用于变力作用过程;既适用于物体做直
线运动的情况,也适用于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情况。
(4)动能定理中的位移和速度必须是相对同一个参考系的,一般以地面或相
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考系。
画龙点睛 动能定理说明(shuōmíng)了合外力的功是动能变化的原因。
12/9/2021
体动能减少。
12/9/2021
第十七页,共二十九页。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变式训练2下列对动能定理表达式W=Ek2-Ek1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物体具有动能是由于(yóuyú)力对物体做了功
B.力对物体做功是由于该物体具有动能
C.力做功是由于物体的动能发生变化

高中物理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第7节 动能和动能定理讲义(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中必

高中物理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第7节 动能和动能定理讲义(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中必

第7节动能和动能定理一、动能1.大小:E k =12mv 2。

2.单位:国际单位制单位为焦耳,1 J =1N·m=1 kg·m 2/s 2。

3.标矢性:动能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只有正值,没有负值。

二、 动能定理1.推导:如图所示,物体的质量为m ,在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恒力F 的作用下发生了一段位移l ,速度由v 1增加到v 2,此过程力F 做的功为W 。

1.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表达式为E k =12mv 2。

动能是标量,具有相对性。

2.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 程中动能的变化,这个结论叫动能定理,表达式为 W =E k2-E k1。

3.如果物体同时受到几个力的共同作用,则W 为合力 做的功,它等于各个力做功的代数和。

4.动能定理既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变力做功, 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

2.内容: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

3.表达式:W=E k2-E k1。

4.适用范围:既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变力做功;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

1.自主思考——判一判(1)速度大的物体动能也大。

(×)(2)某物体的速度加倍,它的动能也加倍。

(×)(3)合外力做功不等于零,物体的动能一定变化。

(√)(4)物体的速度发生变化,合外力做功一定不等于零。

(×)(5)物体的动能增加,合外力做正功。

(√)2.合作探究——议一议(1)歼­15战机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款舰载战斗机,如图所示:①歼­15战机起飞时,合力做什么功?速度怎么变化?动能怎么变化?②歼­15战机着舰时,动能怎么变化?合力做什么功?增加阻拦索的原因是什么?提示:①歼­15战机起飞时,合力做正功,速度、动能都不断增大。

②歼­15战机着舰时,动能减小,合力做负功。

高中物理(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的区别)

高中物理(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的区别)

专题一: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一、基本知识点:1、机械能守恒定律:(1)概念:物体在只有重力和弹力做功的情况下,物体的动能与势能的总和不变。

(2)适用条件:只有重力和弹力做功(3)注意事项:a、这里的势能可以是重力势能,也可以是弹性势能;b、等式的两边,左边表示初始时刻的动能与势能之和,右边为末了时刻的动能与势能之和。

2、能量守恒定律:(1)概念:能量总和不变(2)表达式:(初始时刻各种能量之和)=(末了时刻各种能量之和)(3)注意事项:a、这里的各种形式的能包括动能、势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电势能)、内能(摩擦力产生、电流的热效应产生);b、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功可以全部转化成热,热不可全部转化成功,热一般加在末了时刻一侧。

3、动能定理:(1)概念:外力做的功等于物体的末动能减掉物体的初动能(2)表达式:外力做功=末动能-初动能(3)注意事项:a、功有“正”、“负”之分,一定要注意力与位移的关系,同向为“正”,反向为“负”;b、等式右边是末动能减去初动能,不是初动能减去末动能,也不是初始时刻的能量减去末了时刻的能量。

二、典型习题讲解:如下图所示,光滑的半径R=10cm半圆形导轨BC与AB相切于点B,现有一质量为m=2kg的物体从A点出发,其恰好能够通过C 点,若AB=50cm,其动摩擦因数为μ=0.4,(g=10N/kg)求:(1)物体的最小初速度v0;(2)在B点,轨道对物体的支持力的大小;(3)物体通过C点后,落点D与B的距离。

【解析】:(1)过程分析:在AB段,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只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故可以应用能量守恒定律(物体的初动能=物体的末动能+摩擦力做功)或者用动能定理(摩擦力做功=物体的末动能-物体的初动能);在BC段,物体做圆周运动,在这个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故可以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B点的动能+B点的势能=A点的动能+A点的势能);在AD段,物体只受到重力的作用,做平抛运动,可以将物体的运动分解成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来进行求解。

高中物理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第7节动能和动能定理教案2新人教版必修2(new)

高中物理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第7节动能和动能定理教案2新人教版必修2(new)

7。

7 动能和动能定理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⑴理解动能的概念,会用动能的定义式进行计算;⑵理解动能定理及其推导过程;⑶知道动能定理的适用条件,会用动能定理进行计算。

2.过程和方法:⑴体验实验与理论探索相结合的探究过程。

⑵培养学生演绎推理的能力.⑶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⑴激发学生对物理问题进行理论探究的兴趣.⑵激发学生用不同方法处理同一问题的兴趣,会选择用最优的方法处理问题。

二、设计思路动能定理是力学中一条重要规律,它反映了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跟物体动能改变的关系,动能定理贯穿在本章以后的内容中,是本章的教学重点。

学习并掌握它,对解决力学问题,尤其是变力做功,多过程问题或时间未知情况下的问题有很大的方便。

本课教学设计的过程为:由于本节内容较多又很重要,所以安排两节课,一节新授课、一节习题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本节教案为新授课教案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⑴动能概念的理解;⑵动能定理及其应用。

2.难点:对动能定理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五、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点评一、引入新课回顾探究功与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提问1:当v0=0时,拉力对小车做的功与速度有什么关系?提问2:当v0≠0时,力对小车做功与速度的变化有什么关系?设计情景:建立模型,如图所示,某物体的质量为m,在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恒力F的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速度由v1增加到v2。

求从动力学和运动学的角度找出F、l、与m、 v2、v1的关系.选择学生的答案,投影学生的解答过程,归纳,总结.学生回答:v0=0时,W∝v2。

当v0≠0时,W∝v22—v12……学生利用所学功的知识和运动学知识理论推导。

在实验的基础上深入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直接参与探究过程,增加感性认识。

22211122Fl mv mv=-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在水平面上滑行了x 的距离停下。

求该过程中汽车受到的阻力。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高中物理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7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高中物理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7
B.甲的质量是乙的2倍,乙的速度是甲的2倍
C.甲的质量是乙的4倍,乙的速度是甲的2倍
D.以上说法都不对
例2、质量一定的物体()
A.速度发生变化时,动能一定发生变化
B.速度发生变化时,动能不一定发生变化
C.速度不变时,其动能一定不变
D.动能不变时,速度一定不变
二、能定理
有了动能的表达式后,前面我们推出的W= ,,就可以写成W=Ek2—Ek1,其中Ek2表示一个过程的末动能 ,Ek1表示一个过程的初动能 .上式表明什么问题呢?请你用文字叙述一下.
A、速度在改变,动能也在改变B、速度在改变,动能不变
C、速度不变,动能不变D、动能、速度都不变
2、足球运动员用力踢质量为0.3kg的静止足球,使足球以10m/s的速度飞出,假定脚踢足球时对足球的平均作用力为400N,球在水平面上运动了20m后停止,则人对足球做的功为()
A、8000J B、4000J C、15J D、无法确定
1、定理内容:____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________.
2、表达式为:____ ______。
思考题1:如果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动能定理中的W表示什么意义?
思考题2:那么,动能定理更为一般的叙述方法是什么呢?
【典题探究】
类型1:恒力+直线运动
例题3、一架喷气式飞机质量为5.0Xl03kg,起飞过程中从静止开始滑跑.当位移达到l=5.3X102m时,速度达到起飞速度v=60m/s。在此过程中飞机受到的平均阻力是飞机重力的0.02倍.求飞机受到的牵引力.(g取10m/s2)
【典题探究】类型2:恒力+曲线运动问题
例4、在h高处,以初速度v0向水平方向抛出一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小球着地时速度大小为()

高中物理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7 动能和动能定理课件 高一物理课件

高中物理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7 动能和动能定理课件 高一物理课件

2021/12/12
第二十四页,共三十三页。
备用(bèiyòng)习题
1.下面有关动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只有做匀速运动时,动能才不变
B.物体做平抛运动时,水平方向速度不变,物体的
动能也不变 C.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重力做功,物体的动能 增加
W总=Ek2-Ek1
4.求解方程,分析结果(解出需要的值,在适当的情况下做些必要的讨论).
2021/12/12
第二十页,共三十三页。
学习(xuéxí)互动
例 3 如图 7-7-1 所示,某人将质量为 m 的石块从距地面 h 高处斜向上抛出,石
块抛出时的速度大小为 v0,不计空气阻力,石块落地时的动能为( )
例2 一辆汽车以v1=6 m/s的速度沿 水平(shuǐpíng)路面行驶时,急刹车 后能滑行x1=3.6 m,如果以v2=8 m/s的速度行驶,在同样路面上急 刹车后滑行的距离x2应为( ) A.6.4 m B.5.6 m C.7.2 m D.10.8 m
[答案(dá àn)] A
[解析] 方法一:急刹车后,汽车做匀减速运动,末 速度为零,且两种情况下加速度大小是相同的,由 运动学公式可得 -v21=-2ax1 -v22=-2ax2
1 -Fx2=0-2mv22
x2 v22 两式相比得x1=v21
v22 8 故得汽车滑行距离 x2=v21x1=62×3.6 m=6.4 m.
2021/12/12
第十九页,共三十三页。
学习(xuéxí)互动
考点(kǎo diǎn)三
动能定理的基本计算
[想一想] 在同一高度以相同的速率将手中的小球以上抛、下抛、平抛三种(sān zhǒnɡ)不同方式抛出,落地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省穆棱市朝鲜族学校高中物理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 7 动能和动能定理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动能的概念,掌握动能的计算式。

2.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探索研究和科学思维能力的训练。

3.理解动能定理的确切含义,应用动能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归纳推导方式推导动能定理的表达式。

2.对比分析动力学知识与动能定理的应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动能定理的推导,感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动能的概念。

教学难点:对动能定理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方法】
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上节课我们用实验探讨了在一个特殊情形下动能与2
的关系,这节课我们将用理论进行推导,看理论与实验是否相符。

(观看日本的海啸)提问:洪水为什么具有这样大的破坏性?
[板书]动能、动能定理.
师:我们知道动能的大小是与哪些因素有关?
生: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运动的速度越大,物体具有的动能就越大。

那么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之间有什么定量的关系呢?我们接下来就来探究这个问
题。

[新课教学] 动能的表达式
加多少。

[方法渗透]
由于牵引力所做的功和动能变化之间的等量关系,我们可以根据做功的多少,来定量地确定动能 。

(用投影仪投影下列物理情景及问题,学生自主学习“动能的表达式”并完成相应问题。


一个初速为v 1,质量为m 的物体,在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恒定外力F 的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L ,速度增加到v 2;
1.物体在恒力作用下做怎样的运动?
2.物体加速度为多大?
3.物体的位移可以怎样表示?
4.在这个过程中恒力做的功为多少? 【学生作出相应回答】 W=
21222
121mv mv - 强调这里的力为合外力,这个式子对比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量关系的过程:
重力做的功21mgh mgh W -=表明重力做的功等于“mgh ”的变化,同理这个式子可以用文
2
ν1ν
m
L
F
m
F
字叙述成什么? [学生归纳]
用文字语言表述表中的结论: 力F 所做的功等于“2
1mv 2
”这个物理量的变化。

物理学上就把
2
mv 2
1这个具有特定意义的物理量叫动能。

补充:(鼓励:这位同学总结得非常好,我们都要向他学习)我们在上一节课的实验探究中已经表明,力对初速度为零的物体所做功与物体速度的平方成正比,这也印证了我们的想法。

(板书)一 动能 (K E ) 动能的表达式:2mv 2
1
=
E K 一个新的物理量的学习,除了对它的概念和表达式的学习以外,还要掌握它的其他什么相关内容?请同学们类比“重力势能”这个物理量的学习过程,总结还应掌握哪些动能的相关内容。

学生回答:动能的单位、动能的矢量性、是状态量还是过程量、正负性。

1.单位:焦耳(J ) 2.矢标性:标量 3.状态量 正值
补充:这位同学总结的很好,很全面,只有一点需要补充一下,我们知道,重力势能和弹簧的弹性势能都与相对位置有关,那么动能有没有相对性呢?动能也应该有相对性,它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

以后再研究这个问题时,如果不加以特别的说明,都是以地面为参考系来研究问题的。

课堂练习:
1.质量一定的物体……………( BC ) A.速度发生变化时,其动能一定变化 B.速度发生变化时,其动能不一定变化 C.速度不变时.其动能一定不变 D.动能不变时,其速度一定不变
2.我国在1970年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质量为173Kg,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为7.2km/s ,它的动能是多少?
学生自己计算:2mv 21=
E K =2
1
⨯173⨯(7.2⨯310)2J=J 9105.4⨯ (过渡)有了动能的表达式后,前面我们推出的W =2
1222
121mv mv -,,就可以写成W =E k2—E k1
这个式子表明什么问题呢?请你用文字叙述一下。

学生叙述: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

补充:(鼓励)而这位同学刚刚归纳的这个结论,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动能定理。

(板书)二 动能定理
内容:力(合外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

1.物体动能的变化:=∆E K 212
22121mv mv -
2.表达式:12K K E -E =W
3.公式中各量的物理意义及单位
学生回答:(老师引导)表示合力做的功,(怎么求合力做的功?)1、先求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在求合外力做的功;2、外力做功之和(这里的力都应该是恒力)。

(那如果我们遇到的是变力怎么办?如动力机器在一恒定功率启动的时候,牵引力随着速度的增大而变小,那怎么求这时合力做的功?)W=Pt 单位J ,
2
K E 表示末动能,
1
K E 表示初动能,(所以我们要
搞清楚初速度和末速度,才能正确的表达出初动能和末动能)1
2K K E -E 表示动能的变化,
这与一过程相对应,右面的单位也是J 。

那中间还有一个“等于”表示什么意思?一个是表示左右两边单位相同,另外引起物体动能变化的原因是因为合力对物体做了功,合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所以物体动能的变化可以用什么来量度呀?合力所做的功。

“=”反映了动能的变化用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来量度。

小组合作讨论: 1.当力对物体做正功时,物体动能如何变化? (课件展示问题) 2.当力对物体做负功时,物体动能如何变化?
拓展:刚才我们推导出来的动能定理,我们是在物体受恒力作用且做直线运动的情况下推出的.动能定理是否可以应用于变力做功或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情况,该怎样理解?
当物体受到的力是变力,或者物体的运动轨迹是曲线时,我们仍然采用过去的方法,把过程分解为很多小段,认为物体在每小段运动中受到的力是恒力,运动的轨迹是直线,这样也能得到动能定理.
正是因为动能定理适用于变力做功和曲线运动的情况,所以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中才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 (板书)三 应用
(投影展示例题,学生分析问题,讨论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1.一架喷气式飞机,质量m=5×103
kg ,起飞过程中从静止开始滑跑的位移为L =500m时,达到起飞速度v=60m/s ,在此过程中飞机受到的平均阻力是飞机重量的0.02倍(k=0.02),求飞机受到的牵引力.
引导学生审题并思考:
1.飞机的初速度多大?末速度多大?
2.飞机运动过程中水平方向受到哪些力的作用?各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如何? (请同学们思考分析,并解决这个问题,给同学们一定时间,老师巡回指导)
抽点学生叙述解题思路。

有的可能用动能定理解决这个问题,有些可能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解决这个问题,(如果没有,教师引导)并正在屏幕上展示这两种解题过程。

0=νmg
N

F 阻
F s
m /60=νL
小组合作讨论:比较上面两种解题过程,分析运用动能定律解题的优点。

引导学生总结:
1.动能定理不涉及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和时间,用它来处理问题要比牛顿运动定律方便。

2.动能定理能够解决变力做功和曲线运动问题,而牛顿运动解决这样一类问题非常困难。

课后思考1:请大家根据这道题总结一下用动能定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课后思考2:完成教材73页例2,并思考:做功的过程是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过程,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的过程。

在例2中,阻力做功,汽车的动能到哪里去了? 【课堂小结】
(让学生自己小结,在屏幕上展示小结内容)
7.7 动能和动能定理
动能的表达式 1.动能的表达式: E k =
22
1
mv . 2.动能的单位和标矢性 动能定理
1.推导过程
2.内容:合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
3.公式表示:W 合=△E k
动能定理的应用 【课外活动】
请同学们收集在实际生活中,什么情况下人们需要增加物体的“动能”,什么情况人们想要减少物体的“动能”? 【布置作业】
问题与练习:P74 2.3.4 【板书设计】
7.7 动能和动能定理
一.动能 动能的表达式E k =22
1
mv 二.动能定理
1.内容
2.公式表示:W 合=△E k 3. 理解 三.应用 【教学后记】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