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用油料装备优质课程建设
关于加快推进军队院校装备课程建设的思考
![关于加快推进军队院校装备课程建设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0198fb79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93.png)
关于加快推进军队院校装备课程建设的思考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军事装备的更新换代及作战能力的提升已经成为现代军事制胜的关键之一。
而军队院校是培养军事人才的重要平台,装备课程建设是提高军事人才质量的重要举措。
为了加快推进军队院校装备课程建设,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思考。
一、加强理论研究和教学改革。
军队院校装备课程建设需要有坚实的理论支撑,加强对军事装备的研究与分析,把握军事装备发展的新趋势,形成更加完善、系统的课程体系。
同时,还需要深入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创新教育教学内容和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对学生的专业实践训练,使学生真正掌握装备运用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二、加强产学研合作。
军队院校与装备制造企业之间需要建立稳定的合作机制,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增加军校与装备制造企业的交流和合作,密切关注装备制造行业的最新发展,通过共同研究,解决装备运用的实际应用问题。
同时,通过与装备制造企业的沟通交流,了解企业对军校毕业生的要求,调整军队院校的培养模式,使培养的专业人才更加符合企业的需求。
三、加强教学设施建设。
目前,许多视频鉴定体系、虚拟仿真课堂、综合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教学设施已经在许多军队院校中得到应用。
这些设施可以大大增强学生对装备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要进一步加大投入,优化设备规划和管理,完善和拓展装备教学设施,为师生提供更好的教学环境和条件。
四、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装备课程建设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开设更多的实践课程,加强实际应用技能培训。
培养学生在实际环境下的应急处置能力,提高装备维修和操作的能力。
学生需要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融入到实际工作中,切实增强维护、操作、管理等实际工作能力。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是军队院校装备课程建设的核心力量。
军队院校需要增加引进优秀的装备学科教师,注重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实践经验和课程建设方案的制定能力,开展教师业务竞赛,为教师提供必要的培养和职业发展机会,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关于加快推进军队院校装备课程建设的思考
![关于加快推进军队院校装备课程建设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b441fd43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ea.png)
关于加快推进军队院校装备课程建设的思考随着国防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军队院校装备课程建设显得愈发重要。
军事装备高新技术的发展与更新换代,对军队院校装备课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需要加快推进军队院校装备课程建设,提高军队院校装备课程建设的水平,为军队装备技术的发展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一、加强教学理念创新,注重实战应用军队院校装备课程建设首先需要加强教学理念创新,注重实战应用。
当前,军事装备高新技术的发展需要军队院校拥有更加前沿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具备实战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的人才。
装备课程建设需要突出实战应用,注重在实际装备操作中加强技能的培养,培养学生熟练掌握装备操作和维护技能。
二、优化课程体系,强化专业特色军队院校装备课程建设还需要优化课程体系,强化专业特色。
当前,军事装备的发展日新月异,需要军队院校针对不同专业设立相应的装备课程,确保学生能够全面掌握相关技术和知识。
强化专业特色,使装备课程的教学内容更加贴合实际需求,培养出更多专业人才。
三、加强实践教学,提高教学水平军队院校装备课程建设还需要加强实践教学,提高教学水平。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技能和实战能力的关键环节,需要加大对实践教学的投入力度,完善实践教学基地设施,确保学生在装备操作和维护中能够有更多的实际操作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四、加强学科建设,推动装备课程发展军队院校装备课程建设还需要加强学科建设,推动装备课程发展。
当前,军事装备技术的发展需要军队院校在相关学科领域深入探索,完善相关学科的课程内容和教学体系,扩大学科建设的广度和深度,推动装备课程的发展。
军油工程建设方案
![军油工程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72b52f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f7.png)
军油工程建设方案一、问题陈述军油工程建设是军事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的建设对于保障军队的作战能力和后勤支持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目前我国的军油工程建设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设施陈旧、技术落后、管理混乱等方面。
因此,有必要对军油工程进行合理规划和建设,以满足军队的实际需求。
二、项目背景军油工程是指用于储存、加工和输送军用燃油的设施,包括油罐、罐区、输油管道、加油站等。
作为军事设施,军油工程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和保密性要求,因此其建设需要严格按照行业标准和军队要求进行。
目前,我国军油工程的建设存在以下问题:1.设施陈旧:部分军用燃油储存设施建设时间较长,设施老化,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作战需求。
2.技术落后:部分军油工程的加工设备和管道输油技术较为落后,无法满足大规模作战的要求。
3.管理混乱:部分军油工程的管理体制不够规范,存在安全隐患和管理漏洞。
因此,对军油工程进行合理规划和建设,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项目目标本项目的目标是建设一套安全、可靠、高效的军油工程设施,以满足军队的实际需求。
具体目标包括:1.更新设施:对老化设施进行更新改造,提高设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引进先进技术:引进先进的石油加工设备和管道输油技术,提高设施的效率和运行水平。
3.规范管理: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加强设施的安全监管和维护工作。
四、项目内容本项目的主要内容包括:1.军用燃油储存设施的改造与升级,包括油罐、罐区、储油设备等。
2.石油加工设备的更新和引进,包括油品加工装置、油品储存设施等。
3.管道输油设施的改造和扩建,包括输油管道、输油泵站等。
4.加油站的建设和改造,包括军用汽油加油站、柴油加油站等。
5.设施管理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包括设施运行管理、安全监管等。
五、技术方案1.军用燃油储存设施改造与升级:(1)对老化设施进行全面检修,提高设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对储存罐体进行检测、涂漆和防腐处理,确保罐体的完好无损。
(3)改善储存设施的防火防爆设施,完善排水排油系统,提高罐区的安全性。
提升军队系统油料储运与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提升军队系统油料储运与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de4fc18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56.png)
提升军队系统油料储运与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摘要:近年来,军队系统根据油料供应管理工作改革形势,始终坚持以实现管理制度化、资料系统化、考核标准化、设施设备配套化为目标,以保障有力为标准,积极适应新形势,按照军队系统高质量发展目标,树立新思路,制定新举措,科学管油、用油,油料供应管理工作实现了供应无间断、管理无违纪、安全无事故的三无目标。
关键词:军队系统;油料管理;有效措施0前言要一步提高油料的储运与管理水平,是军队系统涉油料工作者的重点工作之一,通过改进油料储运与管理模式,创新储运与管理方法,能够有效提升油料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而油料基于自身易燃、易爆的化学性质,日益增加的需求量也为油料运输与管理带来了无形压力。
基于此,为了使部队油料综合管理水平可得到有效提升,通过对部队油料储运与管理进行分析,并对油料管理与储运创进行探讨显得尤为重要。
1影响部队油料储运与管理的客观因素在当今部队油料储运与管理过程中,存在因氧化、吸水、污染、蒸发等因素而造成油料损耗现象,而引起损耗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油料因管理不当而出现与空气接触的现象,加之储运管理对油料因温度而出现蒸发现象预设不当,致使油料品质下降,而与金属材质接触将会出现油料污染现象,严重时会影响油料使用效果,降低油料整体品质,并为部队带来经济损失。
由于油料具有易燃、易爆以及分子不稳定等化学性质,因此会因管理人员操作不当而出现重大安全事故,不仅会损失部分油料,一旦出现大面积泄露问题,将对环境造成极大污染,而且将影响管理者的人身安全。
可见,随着部队对油料的需求量逐渐提升,导致对油料储运与管理压力也日趋增加,为了有效提高部队油料储运与管理工作效率,有关人员应审时度势结合客观情况探究出有效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促使部队油料储运与管理得以有效落实。
2提升油料储运与管理水平的措施基于此,当今部队油料储运与管理工作应规避自然环境等外部因素对油料质量的消极影响,从而使油料储运与管理可以符合部队所规划的油料管储运与管理综合质量,促使油料储运与管理工作可发挥积极意义,可见油料储运与管理对油料综合质量至关重要。
关于加快推进军队院校装备课程建设的思考
![关于加快推进军队院校装备课程建设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a2b57f8d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fb.png)
关于加快推进军队院校装备课程建设的思考1. 引言1.1 当前军队院校装备课程建设的现状当前军队院校装备课程建设的现状并不尽如人意。
虽然在过去几年中有一些进展,但整体来看,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军队院校装备课程的设置和内容相对滞后,无法满足现代装备发展的需要。
很多课程内容过时,无法应对新型装备的需求。
一些院校对装备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投入和支持不足,导致教学设施和教学资源缺乏。
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学习和提高。
由于装备课程的针对性不强,缺乏实践性和专业性,学生在毕业后面临应用能力不足的问题。
当前军队院校装备课程建设的现状需要改善和加强,才能更好地适应国防建设和军事现代化的需要。
1.2 军队院校装备课程建设的重要性军队院校装备课程建设的重要性在于其直接关系到军队人才培养质量和现代化战争胜利能力的提升。
随着军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换代,军队装备的先进性和作战性直接关系到军队的实力和战斗力。
加快推进军队院校装备课程建设,不仅可以为军队培养更加符合实战需要的人才,还可以提升军队的现代化装备水平,增强军队的作战能力和对抗能力。
军队院校装备课程建设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其对国家建设和安全稳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军队装备的现代化水平和先进性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战略安全和发展利益。
通过加强军队院校对装备课程的重视,优化装备课程设置与内容,提升军队院校装备课程建设的针对性,加大装备课程建设的投入,并加快推进军队院校装备课程建设的步伐,不仅可以提高军队人才的质量和水平,还可以加强国家的军事实力,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稳定,推动国家的发展和繁荣。
2. 正文2.1 加强军队院校对装备课程的重视加强军队院校对装备课程的重视,是提高军队人才培养质量和军事实战能力的关键举措。
首先,军队院校应当加强对装备课程的理解和认识,意识到装备课程对军事专业教育的重要性。
只有重视装备课程,才能确保军队人才在实战中具备先进的装备操作和使用能力。
其次,军队院校应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增加有实际装备操作经验的专业人才,提高教学质量和专业水平。
武警工程学院管理工程(油料)专业介绍
![武警工程学院管理工程(油料)专业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d89f2275eefdc8d376ee32ff.png)
武警工程学院管理工程(油料)专业介绍管理工程(油料)专业
管理工程(油料)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四年制本科)
一、培养目标模型
培养德、智、军、体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养,技术精湛、有较强科研和保障能力;军政素质全面,精通本职业务,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适应武警部队现代化建设和信息化条件下执勤、处突和反恐任务需要,能胜任武警部队平时油料供应与管理和应急时油料保障需要的管理、技术性人才。
二、人才培养特色
系统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与应用、专业外语、机械制图、流体力学、机械设计基础、金属材料、电工与电子技术、汽车构造、油料应用、油料分析等课程;掌握油料库站、油料装备及电器设备、武警油料勤务、武警车辆管理和油料信息管理系统等知识,了解本专业范围内科学技术、装备的发展趋势,掌握油料专业技术理论知识,能计划组织执勤、处突和反恐任务的油料保障;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具备良好的警官气质,较强的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与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一定的创新能
力,能够适应科学技术发展和岗位转换的需要。
关于加快推进军队院校装备课程建设的思考
![关于加快推进军队院校装备课程建设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1708c022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3f.png)
关于加快推进军队院校装备课程建设的思考近年来,我国军队装备发展迅速,不仅在数量上有了较大的增加,在质量上也取得了显著的提升。
而军队院校的装备课程建设也变得愈发重要。
为了适应现代战争的需求,加快推进军队院校装备课程建设,已成为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军队装备的更新换代日新月异,装备课程的建设也应与时俱进。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军事装备的日新月异,军队院校的装备课程建设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确保学生们能够了解最新的军事装备和武器系统,并且能够掌握其操作和维护技能。
这就需要军队院校加强对军事装备的研究和学习,加快推进军队院校装备课程的建设,培养更多懂装备、会使用装备的优秀军事人才。
加快推进军队院校装备课程建设,是提高国防科技创新能力和装备研发能力的重要举措。
军校学生作为未来的军事科技人才,他们的科技创新能力和装备研发能力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军事技术水平和国防实力。
军队院校必须着力加强装备课程的建设,注重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装备研发能力,促进军事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提高。
加快推进军队院校装备课程建设,对于提高我国军队的实战能力和作战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战争的形式日益复杂,各种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的使用也越来越频繁,军队装备的先进性和作战效能直接关系到部队的战斗力和战胜敌人的能力。
军队院校必须加快推进装备课程的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军事人才,提高我国军队的实战能力和作战效能,为国防建设和军事斗争做好充分准备。
加快推进军队院校装备课程建设,还可以推动我国军事产业的发展和军工技术的进步。
随着我国军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军事产业的不断发展,军队装备的创新升级将更加迅速,军队院校必须加快推进装备课程的建设,促进军工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为军队装备的更新换代和军事科技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慕课环境下军队优质课程持续性建设的思考
![慕课环境下军队优质课程持续性建设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1540515ee45c3b3567ec8b41.png)
( 一) 持续性建设意识不强
优质课 程 的建设 是集 教育 理念 、 教 师 队伍 、 教 学 内容 、 教学方 法和手段 、 教学 制度于一体 的整体建设 , 是 一项复杂 的系统工程 , 只有不断地对其 进行改进 与 完善, 才能保证 优质课 程 的可 持续性 发展 , 使 其具 有 长期 的示范作用 。然而 , 有些单 位更多关 注 的是优 质 课程 的荣誉性 ,即非常重视优 质课 程 的 申报过程 , 一
的需要 , 贴近军事斗 争准备尤其是 打赢信息化 战争 的 紧迫需求 。 自2 0 0 8 年至今 席卷全球 的慕课 ,具备大规模 、 低 门槛 和开放性等新 型课 程优势 , 被誉 为信息 时代教育 的革命 。 本文针对军 队优质课 程持续 性建设存在 的问 题, 结 合慕 课 的优 势和 特点 , 分析 了慕 课元 素纳 入军 队优质课 程建设 的可 行性 , 并提 出了慕课环境 下军 队 优质课程持续性建设 的几点意见 。 军 队优质 课程持续性建设存在的 问题 课程建设 是 院校教学 的基础性工作 , 是提 高教学 质量 的重要环节 。 为 了在全军 院校建设 一批高水平 的
2 015 年 6 月 第 2 4 期
教 育教 学论 坛
ED U CA TI ON TE A CHI NG F OR UM
dun . 2 O1 5 N O. 24
慕课 环境下军 队优质课程持 续性 建设 的思考
何 缓, 潘谊 春 , 郁 春来 , 王广学 ( 空军预警学 院 信 息对抗系 , 湖北 武汉 4 3 0 0 1 9 )
摘要: 正在 军 内外被强势推动的慕课 , 为军队继续教 育和 学院教 学改革 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本文针对 军队
优质课 程持续性建设存在 的问题 , 结合慕课 的优 势和特 点 , 分析 了慕课 元素纳入 军队优质课程 建设 的可行性 , 并就慕课环境下 军队优质课程 的持 续性建设 问题进行深入 思考。问题 的研 究将对我 院优化现代化教 学手段 、
聚焦岗位需求的装备课程建设与优化
![聚焦岗位需求的装备课程建设与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310f401af12d2af90342e603.png)
课 程教育研究
C o u r s e E d u c a t i o n R e s e a r c h
2 0 1 5 年2 月 上旬 刊
聚 焦 岗位 需求的装备课程建设与优化
王建 明 黄 景 德
( 海 军 大连 舰 艇 学 院舰 炮 系 辽 宁 大连 1 1 6 0 1 8 )
( 2 、 教 材 体 系规 划
着 眼新 装 备新 理 论新 技 术 的发 展 .结合 装 备 实际训 练 和 信 息化 建 设 . 按照“ 突 出任 职 教 育 需 求 、 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出 高新技 术 、 突 出综 合 能
力培 养 ” 的思路。 更 新教 材 体 系 内容 . 实施 精 品教 材 战 略 , 突 出抓
一
( 1 1 课 程 体 系设 计
立足 岗位 任 职教 育 实际 . 着 眼课 程 建设 特 色发展 , 通 过加 强 已有课 程 资 源 整合 、 优 化 课 程 配 置组 合 . 紧跟 装备 技 术 前 沿 深入 课 程 发展 理 论研 究 . 做 好 课 程 建设 规 划 设计 . 围绕 重点 建 设课 程 专业 . 重 点建设 以部队 急 需的 应 用型课 程 . 重点 扶持 优 势课 程 , 协 调 发展 配 套课 程 . 大 力培 育新 生课 程 . 加 强 军事 基 本技 能 、 军 事指 挥、 管理 等 专业 要 素 建设 . 着 力 营造 与部 队 实战化 训 练 相 接 近 的 课 程 实践 环境 。 坚持 装 备类课 程 建设 “ 特 色化 、 针 对化 、 优 势 化” 的 发 展 策略 , 形 成 系统 配套 、 相互 融合 、 创 新发展 的装 备 类课 程 群 专 业群 建设 格局 . 坚定在 军 地行 业领 域 中的 地位
军队院校优质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军队院校优质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769eabe9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f3.png)
军队院校优质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军校航空电气仪表维修工程专业任职教育的培训目标是按照“能打仗、打胜仗”要求,着眼有效履行岗位职责,着眼新形势、新任务、新装备、新战法,围绕保障打赢对航空电气仪表维修人才的需求,培养“三爱一献身”人才。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作为该专业任职基础课程、主干课程的航空仪表原理,其建设必须向实战聚焦,向部队靠拢。
经过多年的教学检验和不断完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课程建设的目标与思路航空仪表原理课程在航空电气仪表维修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该专业的任职基础主要有航空仪表、航空电气和飞行控制等三个知识平台。
航空仪表原理是建立在传感器原理、微机原理基础上的专业基础课,理论性较强,可以较好地补充航空装备特色基础理论,完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航空仪表原理与航空仪表设备组成航空电气仪表维修工程专业“电气、仪表、飞控”三条主线中的“仪表专业”,体现“仪电控制一体化”的人才培养特色。
二、课程内容设计改革教学内容上以知识模块的基本功用、基本原理和专业应用为主线,向各知识单元辐射,内容设计时注重实战化、装备的发展及岗位任职能力。
全过程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能学、能讲、能质疑和分析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备工程应用意识。
(一)贯彻“向实战聚焦,向部队靠拢”的思想,突出实战化教学任职教育的目的不是模仿而是创新。
在课程内容设计中,力争突出实战,贴近岗位。
把“教为战,学为战”贯穿于实战化教学全过程。
课程内容紧密联系部队实战,把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院校学习与部队实习、室内推演与室外演练结合起来,在一个模拟的工作流程中开展教学内容的学习。
(二)实时更新教学内容,适应部队新装备的发展课程教学内容是教学改革的核心,也是人才培养的支柱。
因此教学内容的改革要紧紧围绕“实战化”要求及时补充前沿内容和最新成果,在总体上把握经典与基本理论教学的同时,注重把新设备、新理论、新技术融入教学内容中。
课题组依托“精密仪器及机械”学科专业网站,制作完备的教学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课程,利用教学楼的网络硬件設施,开展教学活动。
基于实践能力提升军用油料质量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
![基于实践能力提升军用油料质量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77d85f38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a6.png)
Teaching Reform Research of Military Oil Quality Management Based on Improvement of Practical
Ability
作者: 向硕[1];刘坪[1];杨鑫[1];何燕[1];苏鹏[1]
作者机构: [1]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勤务学院油料系,重庆401331
出版物刊名: 化工管理
页码: 37-38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6期
主题词: 军用油料;质量管理;实践能力;教学改革
摘要:针对军用油料质量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重规章制度、轻实践应用、教学模式单一和考核方式不够完善等不足,文章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实践教学环节、采用案例分析法和对学员进行综合考核法等教学改革建议,促进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深度融合,实现油料专业人才培养供给侧与未来战场需求侧精准对接,进一步提升油料专业实战化教学水平.。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军用油料》课程中的应用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军用油料》课程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c1c5684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e6.png)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军用油料》课程中的应用摘要:军用油料是油料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传统教学模式下师生互动交流较少,学员课堂学习主动性不高。
本文针对学情和课程特点,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引入军用油料课程,详细阐述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下军用油料课程的教学教学策略与实践。
实践表明,对分课堂能够改善军用油料课程的教学效果,值得在油料专业课程教学中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对分课堂;油料专业;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作者简介:向硕,1986年03月出生,男,汉族,四川南部人,讲师,研究生,博士,主要从事油料方面教学和科研工作。
军队院校作为培养军事人才的主要阵地,必须全面贯彻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加快转型升级,把培养人才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
在此背景下,院校需审视办学定位、加强顶层规划;各学科需明确教育目标、加强专业建设;而每一门课程也应结合军校自身特点进行改革创新,践行“为战育人”,将人才培养同未来战场需求精准对接。
《军用油料》课程是油料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是各类油料相关课程的敲门砖。
课程涉及化学、化工、物理、机械、摩擦学等多门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学生在先修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化学、机械基础等课程,习得必备的基础知识后学习本门课程,为后续的岗位任职课程夯牢基石,继而为部队输送满足要求的油料专业人才。
“对分课堂”是先进的一种教学模式,已在全国各教育层次推广应用,并取得良好的效果[1-3]。
它不仅将课堂时间分给学生,让学生自主讨论学习;同时将主动权也赋予学生,使学生能够主导掌控学习节奏,形成师生“权责对分”课堂的格局,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创新能力[4-6]。
这种教学模式用于《军用油料》课程,可有效地转变油料课程“讲授为主”的模式,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加深学生对军用油料的全面认识;将讲授与讨论这两大教学方法以全新的方式融合,通过学生自我独立思考与深度交流合作,养成学生解决军用油料实际问题的能力,辅以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手段上的革新,促使本课程实战化教学的落地。
关于加快推进军队院校装备课程建设的思考
![关于加快推进军队院校装备课程建设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d3630f67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2c.png)
关于加快推进军队院校装备课程建设的思考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和国家安全形势的变化,军队装备的现代化建设已成为国家的重要任务。
军队院校作为培养军事人才的重要机构,也应当加快推进装备课程的建设,以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本文将从加快推进军队院校装备课程建设的必要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及加快推进的对策三个方面进行详细的思考。
一、必要性1、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
现代战争的形式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对军队装备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军队院校作为培养未来军事人才的摇篮,必须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加快推进装备课程的建设,培养出懂得使用先进装备的优秀军事人才。
2、提高军事人才的竞争力。
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决定了军队院校培养出来的军事人才必须具备娴熟掌握新型军事装备的能力。
加快推进军队院校装备课程建设,有利于提高军事人才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3、促进学科交叉融合。
军队现代化建设需要军事人才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而装备课程正是学科交叉融合的重要载体。
加快推进军队院校装备课程建设,有利于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出更加全面的军事人才。
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部分军队院校的装备课程建设存在一些问题。
1、课程内容滞后。
部分军队院校的装备课程内容较为滞后,难以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
一些院校依然停留在传统的军事装备知识上,缺乏对现代化装备的系统和深入的学习。
2、教学手段陈旧。
部分军队院校的装备课程教学手段较为陈旧,缺乏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一些院校甚至没有配备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无法进行有效的装备教学。
3、师资力量不足。
部分军队院校的装备课程师资力量不足,缺乏具备现代化装备知识和技能的教师。
由于师资力量的不足,一些院校的装备课程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4、与军事装备部门脱节。
部分军队院校的装备课程建设与军事装备部门脱节,缺乏与军事装备现代化建设的有效对接。
这导致了装备课程的建设与实际军事装备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鸿沟。
三、加快推进的对策为了加快推进军队院校装备课程的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优化课程内容。
关于加快推进军队院校装备课程建设的思考
![关于加快推进军队院校装备课程建设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ef970f04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7a.png)
关于加快推进军队院校装备课程建设的思考随着军事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军队院校装备课程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军事装备技术是军队实力的重要标志,而军事院校是培养军队科技人才的重要基地,所以加快推进军队院校装备课程建设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就此话题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加快推进军队院校装备课程建设提供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加快军队院校装备课程建设的重要性军队院校装备课程建设是军事科技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军队人才的需要。
随着军事装备的不断更新换代,军事技术的发展速度日新月异,军队院校的教学内容也必须与时俱进,紧跟军事技术的发展步伐。
只有不断完善和提高军队院校的装备课程建设,才能更好地培养出适应新形势下作战需求的优秀军事人才。
目前我国一些军队院校的装备课程建设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一些军队院校的装备课程设置缺乏前瞻性和针对性,不能有效适应军事技术的快速更新换代。
一些军队院校的教学资源和设备条件有限,不能满足军队培养人才的需求。
一些军队院校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对滞后,教学质量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军队院校装备课程建设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和改进。
在加快推进军队院校装备课程建设的过程中,需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改进:1. 加强装备课程建设的前瞻性和针对性要加快推进军队院校装备课程建设,首先需要加强对军事技术发展趋势的研究和分析,及时调整和更新装备课程设置,以确保其具有前瞻性和针对性。
只有把握军事技术发展的方向,才能更好地指导装备课程的建设和改进。
2. 加大对教学资源和设备的投入要加快推进军队院校装备课程建设,还需要加大对教学资源和设备的投入。
通过建设和更新实验室、购置和更新教学设备,提高教学条件和设施,以提升军队院校的装备课程建设水平。
3. 推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当前,信息化技术已经深度融入到教育教学中,要加快推进军队院校装备课程建设,需要推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积极探索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浅谈油料化验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
![浅谈油料化验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https://img.taocdn.com/s3/m/aa296821a58da0116d174907.png)
浅谈油料化验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油料化验员是油料质量的把关人,其岗位任职能力直接影响着用油车辆等装备的性能的充分发挥。
传统的培训方式注重偏重于学历教育和理论知识的灌输,使得化验员毕业后适应岗位周期长,岗位任职能力不高。
为解决当前油料化验员培训存在的不足,本文借鉴职业教育成功经验,构建了油料化验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给出了具体实施措施及实施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 油料化验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设置原则1.1 坚持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原则以油料接收、储存、输转和加注等环节中的油料化验工作为核心,对培训内容进行选择和整合,删减实用性不强、与实际工作联系不紧密的课程内容,突出油料化验操作、油料质量保障等工作重点,有的放矢地设置课程单元模块。
1.2 坚持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原则按照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科学编排课程顺序。
复杂模块会分层设计成不同层次的子模块,使学员通过逐一学习理解较容易子模块,最终掌握一个复杂的教学模块。
1.3 坚持鼓励学员自主思考的原则课程将以油料化验实践活动为线索,构建教学训练情景模式,课程内容选材于真实的油料化验员工作任务,突出工学结合的特点。
将活动涉及的认知过程、素质基础、职业态度、能力养成以一個专题的编排方式整合在一个单元模块中。
每个模块教学内容完成后,教员会布置相应的思考与讨论题,以利于模块内容的消化吸收。
在课余时间,学员可以带着教材布置的课后思考题进行自学1.4 坚持内容灵活性与开放性原则课程具有一定的弹性和伸缩性,允许使用者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取舍和补充。
课程除了包含课程标准规定要求掌握的内容以外,还会提供一定量的额外内容,供学有余力的学员自主学习。
2 油料化验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在对油料化验员岗位进行分析归纳的基础上,构建了油料化验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见图1)。
2.1 基础知识模块基础知识模块设置油料化验专业必需的课程。
一是对理论课程进行分析,取消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等学历教育课程;二是对保留课程教学内容以“满足技能需要”为原则进行内容选择和压缩,只讲与油料化验员岗位最基础、最主要、最实用的内容,其余的留给学员自学或参考;三是强调理论的讲解要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最后落实到提高从事油料化验基本技能。
军队院校油料保障方式改革探析
![军队院校油料保障方式改革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5aad8169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bd.png)
军事物流 MILITARY AFFAIRS LOGISTICS新一届军队院校会议结束以来,军队院校的规模和数量得到了极大优化,科学发展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不断降低办学成本,成为推进军队院校教学资源整合、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的必然要求。
军队院校消耗的各类教学物资中,武器装备需要的各类油品占有相当的比重。
研究军队院校油料保障问题,构建节约型的油料供应保障方式,对于提高油料保障效益,建设资源节约型军队院校具有重要意义。
一、军队院校现行油料保障方式分析军队院校种类多,油料保障方式较多。
总体来说,军队院校油料保障分为依靠部队油料保障力量和依托地方油料保障力量两大类型,保障方式可归纳为自建加油站独立加油、联勤加油站集中加油、油料社会化保障、油料经费保障等四种方式。
每种油料保障方式都有其优势,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1.依靠部队油料保障力量加油(1)自建加油站独立加油 自建加油站独立加油,是在军队院校营区内设立加油站点,为院校车辆实施油料保障的方式。
一般来说,飞行类院校、重装备类院校油料消耗量大,油料保障要求高,大多采取自建加油站独立保障方式。
这种油料保障方式,具有加油方便、保障及时、效率较高等特点。
但是,在油料管理上存在一些自身难以克服的问题:①安全隐患突出。
油料库站本身是危险作业场所,是城市安全监察的重点目标。
军队院校以教学科研为重点,油料保障作为后勤保障的一部分,机构设置相对薄弱,大多存在“三无三难”问题,即无制式油料库站、无制式运油车辆、无专职油管人员,面临储油难、运油难、加油难等问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是各个院校安全管理上的老大难问题。
②管理松散薄弱。
军队院校后勤管理人员编制少,油料专业人员较为短缺,很多单位只有一个人兼管加油站,拉油、加油、记账、核算只有一个人清楚,这就为人情油、关系油等打开了方便之门。
③设备设施简陋。
一些院校的加油站,设备设施较为简陋,直接把加油机建在房间里,油蒸气无法及时排出,着火爆炸的风险较大;一些院校在房间内放几个油桶,用刮板泵手摇加油,安全隐患大;一些院校的加油设备超期服役,使用的还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加油机。
军用油料装备优质课程建设
![军用油料装备优质课程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82e893d976eeaeaad1f3301a.png)
Value Engineering0引言油料是现代战争的血液,油料装备是实施油料保障的重要手段和物质基础,是部队战斗力形成的重要保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战争的进程和结局。
军用油料装备作为我军油料储运工程专业的重点核心骨干课程,担负着培养懂技术、善管理、会使用、能研究军用油料装备的高素质油料装备人才任务,对油料专业人才培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优化教学内容、教材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教学条件建设以及教学管理六方面着手,对该课程进行多年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
课程总体处于军内领先水平,被评为总后院校百门优质课程。
1优化教学内容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研究制定了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依据军事斗争后勤准备的发展变化和装备发展情况,不断完善和优化教学内容。
1.1突出部队建设与发展的重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军用油料装备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我军现已建立起地面部队、航空兵部队、舰艇部队三大油料装备体系,装备的种类、数量以及技术水平均已大大提高[3],与之相适应,课程教学内容调整为以地面部队油料装备为主,航空兵部队、舰艇部队油料装备并重,突出装备共性研究,兼顾典型代表性油料装备介绍。
同时,为适应“技指合一”型人才培养需求,在教学中及时补充了装备设计、运用和训练部分内容,全面提高人才的专业素质与能力。
1.2突出现代高新技术,扩大知识面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推动了世界军事的发展和变革,知识化军队、智能化武器、数字化战场、信息化战争,成为21世纪军事发展的基本趋势。
战时油料装备的运用与组织指挥手段等也在不断出现新的变化,因此,必须紧密结合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要求,密切关注近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油料保障的动态,追踪世界油料装备新技术的发展,不断将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充实到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去,从而保持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先进性和前瞻性。
通过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1.3注重技指合训,培养学员的油料装备运用与组织指挥能力为了增强学员的油料装备运用与组织指挥能力,可通过在野战供油综合演练实施过程中,将油料储运工程、油料机械与装备等专业学员进行混合编组,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既重视培养学员对油料装备的实际操作能力,又注重培养学员油料保障组织指挥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部队油料教案模板
![部队油料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ce16c8b6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6e.png)
部队油料教案模板教案标题:部队油料教案模板教案目标:1. 理解和掌握油料在部队中的重要性和使用方法;2. 学习正确的油料储存和保管技巧;3. 培养学生对油料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1. 油料的种类和用途;2. 油料的储存和保管;3. 油料的安全使用和环保措施。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复习油料的种类和用途。
二、新知讲解(15分钟)1. 介绍不同种类的油料,如燃油、润滑油、液压油等,以及它们在部队中的具体用途;2. 讲解油料的储存和保管方法,包括储存环境、储存容器的选择、储存期限等。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油料使用问题和安全隐患;2.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如加强油料使用的监管、定期检查储存容器等。
四、实践操作(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配备一定数量的油料样品和相关工具;2. 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包括正确使用油料、储存油料、保管油料等;3. 强调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和环保措施。
五、总结归纳(10分钟)1. 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油料的重要性和正确使用的方法;2. 提醒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对油料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包括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意识;2. 组织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案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份关于油料的使用和保管方法的报告。
教学资源:1. 油料样品和相关工具;2. 实际案例材料;3. 学生笔记和教材。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观部队油料储存和保管设施,加深对实际操作的理解;2. 组织学生参与环保宣传活动,提高环保意识。
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全面了解油料的种类、用途和正确使用方法,并培养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同时,通过实践操作和小组讨论,学生得到了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机会,提高了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基于PBL的《军用油料装备管理学导论》课程教学改革
![基于PBL的《军用油料装备管理学导论》课程教学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48cbd1e0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24.png)
基于PBL的《军用油料装备管理学导论》课程教学改革
徐洋;何德安
【期刊名称】《训练与科技》
【年(卷),期】2008(029)002
【摘要】《军用油料装备管理学导论》是我院针对油料储运本科学员的一门专业课程。
课程内容以介绍我军油料装备全系统全寿命管理为主,包括军用油料装备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组织实施油料装备管理活动的思想原则和基本方法,油料装备各寿命阶段管理活动的基本要求、指导原则、工作方法,以及油料装备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要素、实现方法等内容。
课程培养目标是要求学员掌握油料装备全系统全寿命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了解军用油料装备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了解我军油料装备各寿命阶段管理工作的相关内容,为更好地掌握我军油料装备管理技术人员的基本工作,满足部队后勤油料技术岗位的需求而奠定良好的专业基础。
【总页数】3页(P46-48)
【作者】徐洋;何德安
【作者单位】后勤工程学院军事供油工程系;后勤工程学院军事供油工程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E2;G64
【相关文献】
1.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军用油料装备采购初探
2.基于Multi-Mobile Agent的军用油料装备供应管理研究
3.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下的专业导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广东白云学院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导论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4.基于PBL的软件工程导论教学改革设计
5.基于PBL的《护理学导论》学习效果评价指标的构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海军航空装备保障运筹”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海军航空装备保障运筹”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c1a9e9c4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0e.png)
“海军航空装备保障运筹”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海军航空装备保障是保证海军飞行器、设备和技术装备能够正常运行、维修和维护的一项重要工作。
为了更好地开展这项工作,海军对海军航空装备保障运筹的课程进行了建设探索与实践。
首先,为了确保课程的质量,海军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包括课程设计、教材编写、教学管理等方面。
海军还大力引进国内外优秀的教师和学者,加强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其次,海军在课程教学中加强了实践环节的设计和开展。
通过组织学员参观、交流和实习等活动,帮助学员深入了解海军航空装备保障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再次,海军注重课程与实际工作的紧密结合,深入挖掘海军航空装备保障运筹的实践案例,同时加强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使“理论联系实际”得以贯彻到课程教学的每个环节。
最后,海军还积极探索课程教学的创新模式,推广“互联网+”教学模式,借助先进的网络技术,将课程内容和教学资源进行优化升级,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让学员能够更加深入地掌握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综上所述,海军航空装备保障运筹课程的建设探索与实践,不仅加强了海军航空装备保障人员的业务素质培养,提高了实践能力和水平,还为海军航空装备保障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alue Engineering0引言油料是现代战争的血液,油料装备是实施油料保障的重要手段和物质基础,是部队战斗力形成的重要保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战争的进程和结局。
军用油料装备作为我军油料储运工程专业的重点核心骨干课程,担负着培养懂技术、善管理、会使用、能研究军用油料装备的高素质油料装备人才任务,对油料专业人才培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优化教学内容、教材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教学条件建设以及教学管理六方面着手,对该课程进行多年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
课程总体处于军内领先水平,被评为总后院校百门优质课程。
1优化教学内容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研究制定了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依据军事斗争后勤准备的发展变化和装备发展情况,不断完善和优化教学内容。
1.1突出部队建设与发展的重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军用油料装备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我军现已建立起地面部队、航空兵部队、舰艇部队三大油料装备体系,装备的种类、数量以及技术水平均已大大提高[3],与之相适应,课程教学内容调整为以地面部队油料装备为主,航空兵部队、舰艇部队油料装备并重,突出装备共性研究,兼顾典型代表性油料装备介绍。
同时,为适应“技指合一”型人才培养需求,在教学中及时补充了装备设计、运用和训练部分内容,全面提高人才的专业素质与能力。
1.2突出现代高新技术,扩大知识面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推动了世界军事的发展和变革,知识化军队、智能化武器、数字化战场、信息化战争,成为21世纪军事发展的基本趋势。
战时油料装备的运用与组织指挥手段等也在不断出现新的变化,因此,必须紧密结合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要求,密切关注近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油料保障的动态,追踪世界油料装备新技术的发展,不断将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充实到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去,从而保持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先进性和前瞻性。
通过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1.3注重技指合训,培养学员的油料装备运用与组织指挥能力为了增强学员的油料装备运用与组织指挥能力,可通过在野战供油综合演练实施过程中,将油料储运工程、油料机械与装备等专业学员进行混合编组,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既重视培养学员对油料装备的实际操作能力,又注重培养学员油料保障组织指挥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建设结构合理、完善配套的教材体系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员教学和学员学习的基本依据,教材质量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建设高水平的教材体系是学科和课程建设的重要任务。
近年来,围绕新军事变革特点和军用油料装备发展的情况,教研室组织出版专著、教材、讲义10余部,涵盖主教材、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刊、辅导材料、战(案)例等多个方面,形成了完善配套、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特色鲜明的教材体系。
主讲教材《军用油料装备》是全军重点教材,该教材总结了多年的教学经验,吸收了国内外、军内外有关的学术研究成果,有很强的创新性,对我军典型油料装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操作使用作了全面、科学的阐述,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权威性;对培养我军战时油料保障的中初级技指合一的综合性人才,提高我军战时油料装备的管理、组织、指挥水平,充分运用现有油料装备的战术技术性能,增强战时油料保障能力,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1]。
辅助教材《外军油料装备》、《军用油料装备概论》及《Petroleum Equipment of Foreign Armies 》等使学员在学习过程中能及时了解军内外油料装备的最新发展,把握外军油料装备动态。
与主教材相配套,开发了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配套的多媒体辅助教材获全军优秀电教教材二等奖;此外,还利用军队院校网络教学应用系统,开设了虚拟教室和网上课堂,实现了网络教学。
3打造朝气蓬勃、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作者简介:叶有义(1973-),男,安徽安庆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油料装备及其信息化教学与科研。
军用油料装备优质课程建设探讨Investigation of High-quality Course Construction about Military Refueling Equipments叶有义YE You-yi ;陈军CHEN Jun(后勤工程学院军事供油工程系,重庆401311)(Dept.of Petroleum Supply Engineering of LEU ,Chongqing 401311,China )摘要:文章从教学内容优化、教材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教学条件建设以及教学管理六方面着手,探讨了军用油料装备优质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通过上述建设实践,优化了课程体系,使课程总体处于军内领先水平,被评为总后院校百门优质课程。
Abstract:In this paper,the main content of high-quality course construction about military refueling equipments was introduced,which included optimization of teaching content,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 system,supply of teachers,as well as teaching innovation,teaching conditions and administration of teaching process.Through above constructions,the system of course was optimized and leaded the level in the military,at last chosen as one hundred high-quality courses of colleges affiliated to the prime logistic department.关键词:军用油料装备;课程建设;探讨;优质课程Key words:military refueling equipments ;construction of course ;investigate ;high-quality course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6-0265-03·265·价值工程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员队伍是搞好课程建设的根本保证。
教研室始终注重提高教员的素质,多渠道引进人才,优化教员梯次配备,强化中青年教员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
经过多年建设,军用油料装备课程已经形成了一支学历层次高,职称、年龄和学缘结构合理的教员队伍。
形成了以中青年为骨干的学术梯队;教员分别毕业于后勤工程学院、清华大学、重庆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及福州大学等,涉及油料储运工程、机械设计、材料工程等专业,学缘结构合理、专业互补性强。
注重公平竞争,鼓励成才、冒尖,形成人人敬业爱岗、自觉拼搏奉献的激励机制;提倡科学创新,形成了团结协作、求真务实的学术研究氛围。
4教学改革4.1结合教学内容,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军用油料装备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内容结合紧密的课程,同时也是一门军事、技术与管理的交叉课程,不能因强调一方而失之偏颇。
因此,在注重启发式教学的同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发挥学员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极其重要。
在教学中,采用了英语学习与专业教学相结合,把外军油料装备作为辅导资料[2],并在部分章节的授课中采用双语教学,使学员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提高专业英语的水平;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课程教学中,开发系列配套多媒体教材,开设网络课堂并采用了讨论式教学、发现式教学、自主式学习等多种教学方式,成效显著。
4.2积极创造条件,不断改革教学手段强化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坚持通过形象的动态仿真介绍课程研究对象及内容,激发学员学习兴趣;通过精彩的三维动画介绍油料装备的组成、原理、结构和动态运动过程,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通过设置场景和人机交互,调动学员主动参与学习进程,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发挥多种媒体的综合优势,介绍学科的最新发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教学手段的运用要坚持为内容服务、与讲授衔接、讲实际效果。
多媒体方式教学要采用,本着适当、适时、适量的原则,要求授课教员做到精美课件与规范板书相得益彰,图像视频与精彩讲解相辅相成,课堂学习与课下观看经典影视互为补充。
4.3重视实践环节,开展油料保障综合演练让该专业学员参加院油料保障综合演练,主要做法是:一是明确岗位压担子,在综合演练中,让参演学员轮流充当司泵员、油料保障部(分)队队长和油料专业兵等不同的角色,负责计划拟定、组织指挥、实施保障等不同环节的各项工作。
在整个演练中,始终以学员为主,使学员的组织指挥能力、装备操作技能得到锻炼提高。
二是多出情况练能力,在演练中,根据演练课目和战场油料保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意识地设置一些特定情况,锻炼学员的应变能力。
三是总结提炼谋创新,在演练结束时,学员一起对演练得失进行总结、为下一次演练的改进作好铺垫;讨论构思具有创新性的演练课目,综合演练年年搞,年年有新意。
这样,通过实践环节的锻炼,增强对军用油料装备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4.4适应教学环节、内容,丰富课程考核方法、命题丰富课程考核方法,考试组织形式灵活多样,改变单纯以试卷论优劣的标准,注重对学员知识运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核,达到以考促学、以考促用的目的。
主要做法是:调整试卷考核的内容比重,增加实践环节的考核;建成试题库,采用试题库随机组题方式,教学组长和教研室主任把关,实现教考分离。
5建设功能齐全、水平一流的教学保障条件良好的教学保障条件是优质课程建设顺利发展的必要条件。
目前,军用油料装备课程教学设施与教学设备完备,拥有油料装备大型野外综合训练场1个,实验室8个,野战油料装备库房5个,训练油料装备200余台(套),油料装备专修室1个,油料装备资料信息中心1个,部队实习基地若干个,新建实验室5个。
油料装备野外综合训练场占地面积400亩,可模拟战场环境,具备开设野战油库、铺设野战输油管线和配置油料保障力量的各种条件,配备了完善的战时油料装备实践教学设施,完全能满足课程实践教学和野战供油综合演练的需要。
现有8个实验室分别具备油料装备性能检测、拆装、计算机辅助设计、模拟训练、实物操作等多种功能,不仅可以满足课程教学中的各类实验和实习需要,还可为油料装备科研工作提供完善的检测试验条件。
实验室建设达到国内一流水平,供油装备性能检测实验系统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其他实验室先后多次获得院实验室建设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