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元素、化学式复习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57a7dd7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d4.png)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一、化学基础知识1.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物质由元素组成,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2. 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不经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熔点、沸点等-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3. 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 化学式表示物质的组成,如H2O表示水- 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如2H2 + O2 → 2H2O4. 原子结构- 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包含质子和中子- 原子序数等于核内质子数,也等于核外电子数5. 元素周期表- 元素按照原子序数排列的表格,分为周期和族- 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按照原子结构和化学性质分类二、化学反应1. 化学反应的类型- 合成反应: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 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分解生成多种物质- 置换反应: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新单质和新化合物- 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2. 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3. 能量变化- 放热反应:反应过程中释放能量,通常伴随着温度升高- 吸热反应:反应过程中吸收能量,通常伴随着温度降低三、常见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 酸碱盐的性质- 酸的性质:酸味、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碱的性质:苦味、滑腻感、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盐的性质:大多数盐可溶于水,可电离出阳离子和阴离子2.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物质失去电子的过程- 还原:物质获得电子的过程- 氧化剂和还原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获得电子被还原,还原剂失去电子被氧化四、实验基本操作与安全1. 实验基本操作- 取用药品:使用药匙、镊子等工具,遵守“三不”原则- 溶解与过滤:溶解要充分搅拌,过滤要用到漏斗和滤纸- 酸碱中和滴定:使用滴定管,记录滴定终点2. 实验安全- 穿戴防护用品:实验服、防护眼镜、手套等- 处理废弃物:按照规定分类处理- 紧急情况处理:了解并掌握基本的急救措施和事故处理方法五、化学与生活1. 化学与健康- 营养素的化学性质和作用- 常见药物的化学成分和作用机制2. 化学与环境- 常见环境污染问题及其化学原因- 环保材料和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3. 化学与材料- 金属与非金属材料的性质和应用- 新型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前景以上为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的知识点总结,涵盖了化学基础知识、化学反应、常见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实验基本操作与安全以及化学与生活的相关内容。
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277d64c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85.png)
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知识点
一、化学基本概念和性质
1. 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3. 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和区别
4. 各种物质的分类和常见物质的特点
二、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1. 原子的结构和性质
2. 原子的核和电子的特性
3. 元素的电子结构和周期表
4. 元素的周期性和化合价
三、化学方程式和化学计算
1. 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法
2.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和平衡常数
3. 化学计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4. 量的关系和摩尔计算
四、物质的变化与能量
1. 物质的热学性质和热量的传递
2. 热力学基本概念和热化学方程式
3.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化学动力学
4. 化学能、电能和光能的转化
五、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应用
1. 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和周期性
2. 酸、碱和盐的概念和性质
3. 酸碱中和反应和溶液的离子反应
4. 酸性、碱性和中性物质的鉴定方法
六、常见物质的合成和分解
1. 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和制备
2. 酸、碱和盐的制备和性质
3. 金属和非金属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4. 物质的电解和重要的电化学反应
七、溶液和溶液的浓度
1. 溶液的概念和性质
2. 溶质的溶解度和溶度
3. 溶液的稀释和浓度的计算
4. 溶质的鉴定和溶液的酸碱性判断
以上是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的主要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化学方程式默写
![九年级化学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化学方程式默写](https://img.taocdn.com/s3/m/56cd83c0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09.png)
初中化学默写(一)姓名得分一、元素的名称及符号二、离子符号三、化学式姓名得分化合反应:由二种或二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多变一)1.铁在氧气中燃烧:2.铝在空气中加热:3. 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4.红磷在空气中燃烧:5.硫粉在空气中燃烧:6.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7.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8.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9.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10.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11.镁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12.镁在氧气中燃烧:13.铜片在空气中加热:14.氯化氢气体和氨气反应生成氯化铵: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二种或二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
(一变多)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2.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3.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4.水通电分解5.碳酸受热分解6.高温煅烧石灰石7.碳酸氢铵受热分解8.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姓名得分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一、活泼金属和酸反应1、锌和稀硫酸反应(实验室制氢气)2、锌和稀盐酸反应(实验室制氢气)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3、镁和稀硫酸反应 ___ 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4、镁和稀盐酸反应___ 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5、铁和稀硫酸反应___ 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6、铁和稀盐酸反应___ 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7、铝和稀硫酸反应___ 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8、铝和稀盐酸反应___ 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二、金属氧化物和氢气或碳反应,可治炼金属(一氧化碳CO发生的一般不是置换)1、焦炭和氧化铁反应 ___ 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2、焦炭和四氧化三铁反应 ___ ____________ ___ _____3、氢气还原氧化铜 ___ ____________ ___ ______4、氢气还原氧化铁 ___ 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三、金属与某些盐溶液反应,可冶炼金属1、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2、铁和氯化铜溶液反应3、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4、锌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5、铝与氯化铜溶液反应6、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姓名得分四、其他置换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一种氧化物和一种单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复分解反应:1、实验室制二氧化碳2、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3、碱式碳酸铜与盐酸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属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反应一、一氧化碳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1、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炼铁)2、一氧化碳与氧化铜3、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二、其他1、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2、酒精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天然气(甲烷)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绿色植物在光照的作用下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C6H12O6)和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高温煅烧石灰石(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高炉炼铁中焦炭的两个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全解——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全解——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ad487b5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71.png)
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全解——人教版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1 物质的性质与分类知识点1: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等。
- 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知识点2:物质的分类-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知识点1: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规则- 反应物在方程式的左边,生成物在方程式的右边。
-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要写清楚。
-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数量要平衡。
知识点2: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从左到右读,反应物在左边,生成物在右边。
- 读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名称。
第二单元空气与水2.1 空气知识点1:空气的成分- 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
-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
- 稀有气体:约占空气体积的0.94%。
- 二氧化碳:约占空气体积的0.03%。
- 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空气体积的0.03%。
知识点2:气体的性质- 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 气体可以被压缩。
- 气体的分子间距离较大。
2.2 水知识点1:水的性质- 水的化学式为H₂O。
- 水的沸点为100°C,凝固点为0°C。
- 水是一种很好的溶剂。
知识点2:水的净化- 沉淀:通过加入沉淀剂使悬浮物沉淀下来。
- 过滤:通过过滤网将悬浮物和溶液分离。
- 吸附:通过吸附剂去除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 消毒:通过加入消毒剂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
第三单元物质的变化3.1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知识点1:物理变化- 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 物质的形态或状态发生改变。
知识点2:化学变化-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 物质的组成发生改变。
3.2 反应类型知识点1:化合反应-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的物质。
人教版初中化学专题复习:元素符号、离子符号以及化学式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化学专题复习:元素符号、离子符号以及化学式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24d3c92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07.png)
(二)讲授新知
1.元素符号的教学:
a.讲解元素符号的命名规则,如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b.引导学生通过记忆口诀、歌曲等方式,熟练记忆常见元素的符号。
b.与同学合作,制作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和化学式的卡片,相互提问、解答,提高记忆效果。
3.研究性学习:
a.学生分组选择一个化学元素,通过查阅资料、网络搜索等途径,了解该元素的发现过程、应用领域及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b.撰写一篇关于所研究元素的小论文,要求包括元素的基本信息、化学性质、实际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3.强化实践操作,提升应用能力:
-设计实验和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化学式的书写规则,如通过实验观察不同化合物的组成,进而推导化学式。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平衡,让学生练习化学式的应用,加深理解。
4.促进合作学习,培养团队精神:
-分组讨论和练习,鼓励学生相互提问、解答,共同解决学习中的难题。
-举办小组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5.注重反馈和评价,提高学习效率:
-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给予个性化反馈,指导学生改正错误。
-定期进行测试,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度,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教学。
6.结合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手段:
-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动画、视频等,直观展示化学用语的书写过程和原理。
-利用网络平台,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互动交流空间,方便学生随时学习和讨论。
b.通过实例分析Βιβλιοθήκη 让学生掌握化学式的书写方法。c.示例演示,说明化学式在物质组成计算中的应用。
初三化学上册分专题复习(人教版)
![初三化学上册分专题复习(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60a063784254b35eefd34ef.png)
初三化学上册分专题复习练习题专题一物质的组成与分类1.现有C、H、O、Na、Cu、S六种元素,从中选出相关元素组成下列类别物质的化学式:(每类各写两例)⑴单质⑵酸⑶碱⑷盐⑸氧化物⑹有机物2.化学来自于生活,用于生活,下表是生活中常用物质溶液的PH值及主要成分的化⑴将上表①~⑤中主要成分进行分类(填序号,下同):属于酸的是__________;属于碱的是_________;属于盐的是__________;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____。
⑵当有人被蚊虫(释放一种酸性物质)叮咬后,为减轻疼痛,可在伤处涂_________⑶用久的铝壶内有水垢(主要成分为CaCO3、Mg(OH)2可用_________少量多次清除。
3.下列物质:①氮气②铜丝③二氧化锰④液氧⑤空气⑥白磷⑦碱式碳酸铜加热完全反应后的固体物质⑧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的固体物质⑨水银。
九种物质中用序号填写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1)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2)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_(3)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4)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__(5)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6)属于金属单质是_____________4.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属于混合物的是()A、海水、水银B、不锈钢刀具、铁矿石C、干冰、冰水混合物D、氧化铁、铁锈5.某物质经分析只有一种元素,该物质不可能是()A、单质B、化合物C、纯净物D、由分子构成的物质6.包裹松花蛋的泥灰料的配料中,含纯碱、草木灰(主要成分为碳酸钾)、食盐、生石灰等,不属于盐类的是()A、纯碱B、食盐C、碳酸钾D、生石灰7.金属钛(Ti)是航空、宇航等方面的重要原料,在生产钛的过程中,可用镁和四氯化钛(TiCl4)在加热条件下制取,则四氯化钛属于……………………()A、金属B、化合物C、混合物D、氧化物8.科学家用计算机模拟后确认,60个N原子结合成N60分子,下列关于N60的叙述正确的是()A、N60是一种新型化合物B、N60和N2性质完全相同C、一个N60分子中有30个N2分子D、N60和N2混合形成的是混合物9.在①MgO、CuO、CaO、SO2;②C、Fe、S、P;③ZnCl2、BaCO3、HNO3、NaNO3三组物质中,每组各有一种物质在分类与组内其它物质不同,这三种物质分别是() A、CuO、Fe、S、ZnCl2 B、SO2、Fe、HNO3C、CaO、C、BaCO3、HNO3D、SO2、S、NaNO310.(07无锡)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A.醋酸 B.酒精 C.食盐 D.葡萄糖11.(07苏州)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是是A.氧气(O2) B.水(H2O)C.乙醇(C2H6O) D.氯化钴(CoCl2)12.(07南通)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可以采取多种分类方法。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化学方程式汇总+知识点提醒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化学方程式汇总+知识点提醒](https://img.taocdn.com/s3/m/f7acc95c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5c.png)
28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 O2点燃CO2 + 2 H2O发出蓝色火焰(同CO),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在上面加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29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 O2点燃2 CO2 + 3 H2O 产生淡蓝色的火焰集气瓶的内壁有水珠出现,并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30 一氧化碳还原三氧化二铁3 CO +Fe2O3 高温 2 Fe + 3 CO2红色的氧化铁粉末逐渐变为黑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此反应较难配平,可直接记住化学计量数31 碱式碳酸铜的分解Cu2(OH)2CO3△ 2CuO + CO2↑ + H2O 绿色变为黑色,试管内壁有水珠,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分解反应,产物有三32 氢气还原氧化铁3H2+Fe2O3高温3H2O+2Fe红棕色粉末变成黑色,有水珠出现氢气验纯试管倾,先通氢气后点灯。
红棕变黑水珠出,熄灯冷却再停氢。
32 碳还原二氧化碳C+CO2高温2CO吸热反应CO2和CO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1.化合价及化学式的书写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单质为零永不变负一硝酸氢氧根负二硫酸碳酸根负三记住磷酸根正一价的是铵根-3 -4 -3 -3 +5NH3 CH4 NH4+ NH4.NO3 易错:Fe2+:亚铁离子(浅绿色) Fe3+:铁离子(棕黄色)书写化学式步骤:一排序二标价三约简四交叉2.根据化学式计算(1)原子个数比:元素符号右下角数字比(相同的元素的原子个数要合并)例:H2O中氢原子与氧原子个数比为2 ∶ 1(2)计算相对分子质量(Mr)=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各原子个数的总和,如Mr(CO2)=12+16×2=44 (注意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中涉及某物质的相对质量需乘以前面的化学计量数)(3)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7dfe6fb76eeaeaad1f3304f.png)
初中化学知识点目录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二、基本知识、理论三、物质俗名及其对应的化学式和化学名四、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五、物质的溶解性六、化学之最七、解题技巧和说明八、初中化学中的“三”九、化学中的“一定”与“不一定”十、化学实验总结十一、基本化学反应初中化学规律总结初中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初中化学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一)初三化学初中总复习——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二)初中化学总复习——化学实验综合初中总复习——化学计算综合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某原子的质量÷(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17.原子的结构:原子、离子的关系: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见文末具体总结)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专练:元素符号、化合价、离子符号、化学式默写和计算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专练:元素符号、化合价、离子符号、化学式默写和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bf63294aa1c7aa00b52acba7.png)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复习专练元素符号、化合价、离子符号、化学式背写与计算➢背写部分一. 写出元素符号1.元素周期表前20个元素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2.常见元素:锰铁银碘钡汞铅溴铜锌金二. 背出常见元素、原子团的化合价:(用符号填写)常见元素化合价:常见原子团化合价:(一定要靠记忆来背写)练习:1. 标出下列物质中N元素的化合价,请标在N元素的正上方①N.2; ②N.O: ③N.O2: ④N.2O5; ⑤HN.O3⑥N.H4N.O32. NaSO4中S的化合价是KMnO4中Mn的化合价为三、写出下列离子的符号氢离子氧离子氟离子钠离子镁离子铝离子硫离子氯离子钾离子钙离子铁离子铜离子亚铁离子氢氧根离子硫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铵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四、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1、单质三原子:臭氧双原子:氧气氯气氢气碘溴单原子:稀有气体:氦气氩气氖气金属:铜银水银锌铁其他:磷金刚石硫碳石墨2、化合物氧化物:氧化铝水干冰氧化铜三氧化硫过氧化氢二氧化硫氧化钾氧化钙一氧化碳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五氧化二磷氯化物:氯化钠氯化铜氯化银氯化氢氯化镁氯化铁硫化物:硫化氢硫化钠硫化锌其他:氯酸钾 硫酸钾 碳酸钙 锰酸钾 高锰酸钾 硫酸 氢氧化钙 氢氧化钾 氢氧化铝 碳酸钠 碳酸铵 综合练习 1、看符号写含义O 5N 3H 2 C Al mC 2、按要求写出下列符号:①氧元素 ②两个氧原子 ③氧气 ④两个氧气分子 ⑤氧离子 ⑥两个氧离子 3、写出下列符号中数字2的意义。
2H Ca 2+ 2SO 3 Cl 2 2H 2O 、2MgO C +2u SO 42-➢ 计算部分一、根据化学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之和1、A12(SO 4)3的相对分子质量=2、下列各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中,正确的是( ) A 、2MgO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2×24+16=64 B 、NO 2的相对分子质量=14×16×2=448C、2N的相对分子质量和=2(14+2)=32D、3O2的相对分子质量和=3×(16×2)=96二、根据化学式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最简整数比)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和之比1:计算硫酸铵【(NH4)2SO4】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及各元素的质量比解:(NH4)2SO4中N、H、S、O原子个数比为:(NH4)2SO4中各元素的质量比:2、在H2SO4中氢、硫、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的计算式正确的是( )A、(1×2):32:(16×4)B、1:32:16C、2:1:4D、(16×4):32:(1×2)三、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例题:计算碳酸氢铵【NH4HC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全集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全集](https://img.taocdn.com/s3/m/ae794e51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bc.png)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全集第一单元绪言1. 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物质的组成:元素、化合物- 物质的分类: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2. 原子和分子- 原子:原子核、电子- 分子:分子中原子的连接、分子的极性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物质状态的改变、物质形状的改变- 化学变化:新物质的生成、能量的释放或吸收2. 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 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分解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 置换反应: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 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第三单元物质的组成和分类1. 元素- 元素的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周期表的结构和特点2. 化合物- 化合物的概念: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的命名: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命名规则第四单元物质的性质和变化1. 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熔点、沸点等- 化学性质: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2. 物质的变化- 化学反应: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 化学平衡:可逆反应、平衡常数、平衡移动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1. 化学方程式的概念- 化学方程式的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质量守恒定律、化学计量数2.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表示:化学式、离子式- 反应条件的表示:温度、压力、光照等第六单元燃料和能源1. 燃料- 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 清洁能源:氢气、太阳能、风能等2. 能源- 能源的分类:可再生能源、不可再生能源-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核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第七单元化学与生活1. 化学与健康- 人体所需元素:常量元素、微量元素- 食品安全:食品添加剂、有毒有害物质2. 化学与环境保护- 环境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 环境保护:垃圾分类、减少化学物质排放等3. 化学与工农业生产- 化肥和农药:合理使用、残留问题-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防腐蚀措施、金属的防护方法以上是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全集,希望能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重要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重要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f76c01c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cd.png)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重要知识点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1原子和分子1.原子的结构: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2.分子和原子的联系、区别:联系: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可分裂成原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
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结合成新的分子,但原子不能再分。
2元素1.化学元素就是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元素符号书写原则: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3.元素化合价口诀正一钾钠银氢氨,正二钙铜镁钡锌,铝三硅四磷正五,氯常负一氧负二,铁变二三碳二四,硝酸盐酸根负一,碳酸硫酸根负二,二四六硫均齐全。
3化学式1.化合物的化学式就是表示该化合物的组成元素以及各组成元素的比例。
2.化学式的书写规则(1)单质化学式的写法:首先写出组成单质的元素符号,再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用数字写出构成一个单质分子的原子个数。
稀有气体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通常就用元素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化学式。
金属单质和固态非金属单质的结构比较复杂,习惯上也用元素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化学式。
(2)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首先按正前负后的顺序写出组成化合物的所有元素符号,然后在每种元素符号的右下角用数字写出每个化合物分子中该元素的原子个数。
一定顺序通常是指:氧元素与另一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氧元素符号写在右边;氢元素与另一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氢元素符号写在左边;金属元素、氢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非金属元素符号写在右边。
直接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其化学式常用其离子最简单整数比表示。
4化学方程式配平1.化学反应方程式严格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后,往往左右两边各原子数目不相等,不满足质量守恒定律,这就需要通过计算配平来解决。
2.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1)最小公倍数法①找出原子个数较多,且在反应式两边各出现一次的原子,求它的最小公倍数。
②推出各分子的系数。
(2)观察法①从化学式较复杂的一种生成物推算有关各反应物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和该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复习总结(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复习总结(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47a64a8a8956bec0875e36b.png)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复习总结(含答案解析)第五单元复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3.通过具体化学反应分析,使学生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
4.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的两条原则,能初步掌握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5.学会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一、质量守恒定律1.含义: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②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反应生成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以2H2+O22H2O为例①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角度: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②从各物质的质量比角度: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36份质量的水③从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角度: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2个水分子。
三、书写原则:1.以客观事实为基础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标准:两边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相等)四、方程式的配平1.标准:方程式两边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即配平了2.配平的原则:在化学式前面加上适当的系数来保证方程式两边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
3.方法:最小公倍数法五、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的依据:利用化学方程式能反映物质间的质量比,且质量比呈正比例关系。
六、计算步骤:①设未知数;②根据题意写出方程式;③根据化学方程式找出已知量与未知量的质量比;④列出比例式,并求出未知数;⑤答点燃注意:①由于方程式只能反应物质间的质量比,因此代入方程式中的各个量必须是质量。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7a328e0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af.png)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化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 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是指物质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和行为,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质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形状、硬度、密度等可通过观察和测量来确定的性质。
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不可燃性等。
2. 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主要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
物理变化是指物质在改变条件下,其形态、状态或性质发生改变,但其分子结构并未改变,如溶解、融化等。
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在改变条件下,其分子结构发生改变,生成新的物质,如燃烧、腐败等。
第二章:原子与分子1. 原子的概念原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基本粒子,具有质量、电荷和能量。
原子由原子核和外部电子构成,原子核带有正电荷,外部电子带有负电荷,整个原子是电中性的。
2. 元素与化合物元素是由具有相同原子数的原子组成的纯净物质,如氧气、金属钠等。
元素通过化学反应可以组成化合物。
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按照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如水、盐酸等。
3. 分子的概念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粒子,分子是化合物的最小单位。
第三章:常见元素和化合物1. 碳的化合物碳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元素之一,具有多种化合物。
碳的化合物主要包括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以碳为主要元素,如烷烃、醇等。
无机化合物主要是碳与非金属元素或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二氧化碳、碳酸盐等。
2. 金属元素和金属氧化物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金属氧化物是金属元素与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氧化铝、氧化钙等。
3. 非金属元素和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元素具有较弱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常见的非金属元素有氧、氮、氢等。
非金属氧化物是非金属元素与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
第四章: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1. 化学反应的概念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转变,旧的化学键断裂,新的化学键形成,物质组成发生改变的过程。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化学方程式总结文字表达式及现象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化学方程式总结文字表达式及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89665ce9fad6195f302ba680.png)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化学方程式总结文字表达式及现象第一二章化合反应为1分解反应为2点燃点燃1.4P+5O2P2O5磷+氧气五氧化二磷1现象:黄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白烟点燃点燃2.S+O2SO2硫+氧气二氧化硫1现象:空气中是淡蓝色的火焰;纯氧中是蓝紫色的火焰;同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点燃点燃3.3Fe+2O2Fe3O4铁+氧气四氧化三铁1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的固体注意:瓶底要放少量水或细沙,防止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下来,炸裂瓶底点燃点燃4.C+O2CO2碳+氧气二氧化碳1现象:生成能够让纯净的石灰水浑浊的气体制取氧气MnO2二氧化锰5.2H2O22H2O+O2↑过氧化氢水+氧气2现象:溶液里冒出大量的气泡MnO26.2KClO32KCl+3O2↑△二氧化锰氯酸钾氯化钾+氧气2加热现象:生成能让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7.2KMnO4K2MnO4+MnO2+O2↑加热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2现象:同上加热8.汞+氧气2HgO1氧化汞2Hg+O2现象:一部分银白色的液态汞变成了红色粉末9.氧化汞汞+氧气2HgO加热2Hg+O2↑2现象:生成银白色的液体金属点燃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10.点燃CxHy+O2CO2+H2O第三四章点燃1.2H2+O22H2O点燃氢气前要验纯1点燃氢气+氧气水现象:淡蓝色的火焰烧杯壁上有小液滴通电通电2.2H2O2H2↑+O2↑水氢气+氧气2现象:正极上产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负极上产生点燃是淡蓝色火焰的气体第五六七章1.Fe+CuSO4FeSO4+Cu铁+硫酸铜铜+硫酸亚铁现象:铁溶解生成红色金属蓝色溶液变为淡绿色点燃点燃2.2Mg+O22MgO.镁+氧气氧化镁1现象: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同时放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粉末3.Na2CO3+2HCl2NaCl+H2O+CO2↑碳酸钠+盐酸氯化钠+二氧化碳+水现象: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泡沫灭火器原理)4.H2+CuOCu+H2O 现象:由黑色的固体变成红色的,同时有水珠生成2.CuSO4+2NaOHCu(OH)2↓+Na2SO4现象:生成蓝色沉淀,溶液由蓝色变无色。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化学常见物质的化学式(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化学常见物质的化学式(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da58d00740be1e640e9aa8.png)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化学式一、常见元素名称及符号元素名称氢氦锂铍硼元素符号H He Li Be B元素名称碳氮氧氟氖元素符号C N O F Ne 元素名称钠镁铝硅磷元素符号Na Mg Al Si P元素名称硫氯氩钾钙元素符号S Cl Ar K Ca 元素名称钡铁铜锌银元素符号Ba Fe Cu Zn Ag 元素名称铂金汞碘锰元素符号Pt Au Hg I Mn 元素名称元素符号二、单质物质名称化学式物质名称化学式物质名称化学式氢气H2氮气N2氧气O2氟气F2氯气Cl2碘I2氦气He氖气Ne氩气Ar 碳C硅Si硫S 磷P镁Mg铝Al 铁Fe铜Cu锌Zn 银Ag钡Ba金Au 汞Hg铅Pb钾K 钠Na锰Mn三、氧化物物质名称化学式物质名称化学式物质名称化学式水H2O五氧化二磷P2O5氧化铁Fe2O3二氧化硫SO2氧化镁MgO氧化亚铁FeO 三氧化硫SO3氧化钙CaO四氧化三铁Fe3O4二氧化碳CO2氧化锌ZnO氧化铜CuO 一氧化碳CO氧化铝Al2O3氧化亚铜Cu2O四、酸物质名称化学式物质名称化学式物质名称化学式盐酸HCl硫酸H2SO4碳酸H2CO3硝酸HNO3磷酸H3PO4五、碱物质名称化学式物质名称化学式物质名称化学式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镁Mg(OH)2氢氧化铜Cu(OH)2氢氧化钾KOH氢氧化铝Al(OH)3氨水NH3·H2O 氢氧化钙Ca(OH)2氢氧化铁Fe(OH)3氢氧化钡Ba(OH)2氢氧化亚铁Fe(OH)2六、盐物质名称化学式物质名称化学式物质名称化学式硝酸钾KNO3氯化钾KCl硫酸钾K2SO4硝酸钠NaNO3氯化钠NaCl硫酸钠Na2SO4硝酸钡Ba(NO3)2氯化钡BaCl2硫酸钡BaSO4硝酸钙Ca(NO3)2氯化钙CaCl2硫酸钙CaSO4硝酸镁Mg(NO3)2氯化镁MgCl2硫酸镁MgSO4硝酸铝Al(NO3)3氯化铝AlCl3硫酸铝Al2(SO4)3硝酸锌Zn(NO3)2氯化锌ZnCl2硫酸锌ZnSO4硝酸铁Fe(NO3)3氯化铁FeCl3硫酸铁Fe2(SO4)3硝酸亚铁Fe(NO3)2氯化亚铁FeCl2硫酸亚铁FeSO4硝酸铜Cu(NO3)2氯化铜CuCl2硫酸铜CuSO4硝酸银AgNO3氯化银AgCl硫酸银Ag2SO4硝酸铵NH4NO3氯化铵NH4Cl硫酸铵(NH4)2SO4碳酸钾K2CO3碳酸钠Na2CO3碳酸钡BaCO3碳酸钙CaCO3碳酸镁MgCO3碳酸锌ZnCO3碳酸亚铁FeCO3碳酸银Ag2CO3碳酸铵(NH4)2CO3碳酸氢钠NaHCO3硫酸氢钠NaHSO4碳酸氢钙Ca(HCO3)2高锰酸钾KMnO4锰酸钾K2MnO4氯酸钾KClO3。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必记的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基础,必须掌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必记的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基础,必须掌握)](https://img.taocdn.com/s3/m/3c408af4650e52ea551898ef.png)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必记的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基础,必须掌握)九年级上册必须记住的化学式一、单质的化学式:(25个)1、气态非金属单质: 氧气O 2 、氮气N 2 、氢气H 2 、氯气Cl 22、固态非金属单质: 碳C 、磷P 、硫S 、硅Si3、稀有气体单质: 氦He 、氖Ne 、氩Ar4、金属单质:铁Fe 、铜Cu 、锌Zn 、铝Al 、银Ag 、镁Mg 、钡Ba 、铂Pt 、金Au 、汞Hg 、钾K 、钙Ca 、锰Mn 、钠Na二、化合物的化学式:(37个)1、氧化物:水H 2O 、 二氧化碳CO 2、 过氧化氢H 2O 2、 二氧化锰MnO 2、 一氧化碳CO 、 二氧化硫SO 2二氧化氮NO 2、 氧化铜CuO 、 氧化铁Fe 2O 3、四氧化三铁Fe 3O 4、 氧化镁MgO 、 氧化钙CaO 、 一氧化碳CO 、 五氧化二磷P 2O 5、 氧化铝Al 2O 3、 二氧化硅SiO 2、氧化汞HgO 、 氧化亚铜Cu 2O 、 氨气NH 3 2、酸:硫酸H 2SO 4、碳酸H 2CO 3、盐酸HCl 、硝酸HNO 3 3、碱:氢氧化钠NaOH 、氢氧化钙Ca(OH)2、氢氧化钾KOH 4、盐:氯化钠NaCl 、 氯化钾KCl 、 硫酸铜CuSO 4 、 碳酸钠Na 2CO 3、 氯酸钾KClO 3、 高锰酸钾KMnO 4、锰酸钾K 2MnO 4、 碳酸钙CaCO 3、 硫酸亚铁FeSO 4、 硫酸铁Fe 2(SO4)35、有机物:甲烷CH 4、乙醇(俗名酒精)C 2H 5OH九年级上册必须记住的化学方程式(34个)CH4+2O2CO2+2H2O (蓝色火焰) 28、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3O22CO2+3H2O29、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CuO Cu+CO230、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Fe2O32Fe+3CO231、二氧化碳通过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Ca(OH)2+CO2==CaCO3↓+H2O(变浑浊)32、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除去二氧化碳):2NaOH+CO2==Na2CO3+H2O33、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CaCO3+2HCl==CaCl2+H2O+CO2↑34、碳酸钠与浓盐酸反应(泡沫灭火器的原理): Na2CO3+2HCl==2NaCl+H2O+CO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二、化学式及其意义
表示两个水分子
2H2O
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
考点二、化学式及其意义
表示化合价的 数值、正负
α
表示粒 子个数
R
+ m -
n+ b
一个离子所 带电荷的数 值、正负
一个分子 中所含原 子的个数
今天, 你的收获是什么?
名称
化合价符号
离子符号
氢氧根 硝酸根
-1 OH -1 NO3 +1 NH4
OHNO3-
硫酸根 碳酸根
2SO4 -2 CO3 -1 Cl
SO4-2 CO32-
铵根
NH41+
氯离子
Cl-1
名称
化合价符号
离子符号
名称
化合价符号
离子符号
氢氧根 硝酸根
-1 OH
-1 NO3 +1 NH4
OHNO3-
硫酸根 碳酸根
-2 SO4
-2 CO3 -1 Cl
SO42CO32-
铵根
NH4+
氯离子
Cl-
离子符号与化合价符号在书写上有什么异同点?
名称
化合价符号
离子符号
名称
化合价符号
离子符号
氢氧根
硝酸根
-1 OH -1 NO3 +1 NH4
OHNO3-
硫酸根
碳酸根
-2 SO4 -2 CO3 -1 Cl
SO42CO32-
铵根
Fe
一个铁原子 铁这种物质
考点一:元素符号及其意义
H、O、N、Cl
金属单质 稀有气体单质 非金属固体单质
这种元素 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这种元素 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还表示这种物质
名称
化合价符号
离子符号
名称
化合价符号
离子符号
氢氧根 硝酸根
-1 OH
OH-
硫酸根 碳酸根
铵根
-1 Cl
名称
化合价符号
离子符号
NH4+
氯离子
Cl-
相同点:(1)元素符号相同 (2)数值、正负相同 不同点:(1)书写位置不同 (2)数值与正负顺序不同 (3)“1”的省留不同
考点二、化学式及其意义
①表示一种物质:(水) 宏观 化学式 (H2O) 微观 ②表示该种物质的元素组成: (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③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 (一个水分子) ④表示物质的分子构成: (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 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化学用语复习
主号 三 离子符号 号 化合价符号
化学式 三 化学方程式 式 离子方程式
两 原子结构示意图 图 离子结构示意图
考点一:元素符号及其意义
考点一:元素符号及其意义
说出下列两种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氢元素
这种元素
H
一个氢原子 铁元素
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这种元素 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还表示这种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