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的分析与研究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要点及计算分析(详细)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要点及计算分析(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3f1dece177232f60dccca121.png)
11 抗震分析
截面特性取值
◇E1地震作用下,常规桥梁的所有构件抗弯刚度均按毛截面计算. ◇E2地震作用下,延性构件的有效截面抗弯刚度应按下式计算,但其
他构件抗弯刚度仍按毛截面计算.
11 抗震分析
11.2 梁桥延性抗震设计
11 抗震分析
11 抗震分析
11.3 建模原则
单元质量可采用集中质量代 表;墩柱和梁体的单元划分应 反映结构的实际动力特性; 支座单元应反映支座的力学
47括号内的值
要点
通过抗震重要性系数调整设计地震动参数,不同 抗震分类桥梁对应的E1、E2地震作用的重现 期不同
两水平设防、两阶段设计
桥梁分类 A类
E1 不应发生损伤
B类
同上
C类
同上
D类
同上
E2 有限损伤
不倒塌或产生严重损伤,临时加 固后可满足应急交通
10 地震作用
10.3 地震动时程
➢做过地震安全性评价的桥址,设计地震动时程要根据专门的工程场地地 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确定.
➢未作地震安全性评价的桥址,可根据本细则设计加速度反应谱,合成与其 兼容的设计加速度时程;也可选用与设计地震震级、距离大体相近的实 际地震动加速度记录,通过时域方法调整,使其反应谱与本细则设计加速
10 地震作用
当采用时程分析法时,应同时输入三个方向分量的一组地震动时
程计算地震作用效应. 进行直线桥梁地震反应分析时,可分别考虑沿顺桥向和横桥向两
个水平方向地震输入. 进行曲线桥梁地震反应分析时,可分别沿相邻两桥墩连线方向和 垂直于连线水平方向多方向地震输入,以确定最不利地震水平输入
方向.
➢ 地震作用可以用设计加速度反应谱、设计地震动 时程和设计地震动功谱表达.
道路和桥梁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
![道路和桥梁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d30bbf5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da.png)
道路和桥梁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摘要:道路和桥梁结构的抗震性能一直是土木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对道路和桥梁结构的破坏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如交通瘫痪、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研究和提高道路和桥梁结构的抗震性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综述当前关于道路和桥梁结构抗震性能研究的最新进展,包括抗震设计准则、地震模拟和结构改进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深入了解这些方面,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提高道路和桥梁结构的抗震性能,以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地震灾害。
关键词:道路、桥梁、抗震性能、地震模拟、结构改进引言地震是一种具有破坏性的自然灾害,经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在地震发生时,道路和桥梁结构通常处于最前线,因此它们的抗震性能至关重要。
为了减少地震对交通和基础设施的影响,研究如何提高道路和桥梁结构的抗震性能已经成为土木工程领域的一个关键任务。
抗震设计准则是研究抗震性能的出发点之一。
这些准则通常由国际和国家标准机构发布,旨在规定在建设道路和桥梁结构时需要遵守的抗震要求。
这些要求涵盖了材料的选择、结构设计、施工规范等方面。
通过遵守这些准则,工程师可以确保新建或维护的道路和桥梁结构具有一定的抗震性能。
地震模拟是另一个关键领域,用于研究道路和桥梁结构的抗震性能。
通过使用数值模拟技术,工程师可以模拟不同强度的地震事件对结构的影响。
这种模拟有助于确定结构的脆弱点,并指导改进措施的制定。
地震模拟还可以用于评估现有结构的抗震能力,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升级或修复。
结构改进是提高道路和桥梁结构抗震性能的重要方法之一。
这包括采用新的材料、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以增强结构的抗震能力。
例如,使用抗震减震器、增加结构支撑、加固桥墩等方法都可以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此外,定期维护和检查现有的道路和桥梁结构也是确保其抗震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深入探讨上述抗震性能研究的各个方面,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如何提高道路和桥梁结构的抗震性能。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要点及计算分析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要点及计算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e2d2964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01.png)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要点及计算分析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公路桥梁作为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地震力的抗震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是为了保证桥梁结构在地震发生时能够充分发挥其承载力和变形能力,确保桥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以下是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要点及计算分析。
一、设计要点1.建立合理的地震动力学模型:对于公路桥梁的抗震设计,首先要进行地震动力学分析,建立桥梁结构的地震响应模型。
在进行地震动力学模型分析时,应考虑到地震动的频段特性、地震动的荷载形式以及土(场)基地效应等因素。
2.选择合适的荷载组合:在进行荷载组合时,应根据桥梁的结构形式和地震作用特点,选择合适的地震荷载组合。
地震荷载组合应包括惯性荷载、附加荷载和额外荷载等。
3.合理选取桥梁的抗震设防烈度:为了确保桥梁能够承受地震力的作用,应根据桥梁的使用功能和地震区的地震烈度等级,合理选取桥梁的抗震设防烈度。
设计时还应根据桥梁的结构形式、材料性能和施工工艺等因素,确定合理的安全等级。
4.合理选用桥梁结构形式及材料:在选择桥梁结构形式和材料时,应综合考虑桥梁的抗震性能和经济性。
一般情况下,对于长大桥、特大桥和重要桥梁等,应优先考虑采用抗震性能好的结构形式和高强度、高耐久性、高可靠性的材料。
5.合理设置桥梁的支承方式:在设计桥梁的支承方式时,应考虑地震作用对桥梁结构的影响,通过合理的支承方式来提高桥梁的抗震性能。
一般来说,采用承台-支座-桩基或橡胶支座等形式,可以有效减小桥梁结构的刚度和应力,并提高桥梁的整体稳定性。
二、计算分析1.地震荷载计算:地震荷载计算主要包括地震动力学分析和结构响应计算两个方面。
在地震动力学分析时,可以利用有限元法或有限差分法来建立桥梁结构的地震响应模型,计算得到地震荷载的频谱特性和时程特性。
在结构响应计算时,可以采用静力分析和动力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桥梁结构的变形、应力和位移等参数的变化情况。
2.桥梁抗震能力评估:在进行桥梁抗震设计时,应根据桥梁结构的抗震设防烈度和设计荷载等,进行桥梁的抗震能力评估。
公路桥梁结构的抗震设计要点分析
![公路桥梁结构的抗震设计要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53a1b797fd5360cba1adba1.png)
重要性系数 / 规范规定的阶段设计/ 抗震设防目标
小 震 中震 ( 重现期 5 10a ( 0~ 0 ) 重现期4 5a 7 ) 大震 ( 重现期 200a ) 0
数, 其值 与《 规范》 基本相当。《 8 0 抗震 细则》 增加 了
由场地 类 型 及 抗 震 设 防 烈 度 共 同 调 整 的 场 地 系 数 c , 采 用 场 地 类 型 及 区划 图 上 的 特 征 周 期 共 同 调 并
0 —2 0 《 1 08 公路桥梁 抗震 设计 细则 》 以下简称为 《 8 ( 0 抗震细则》 , ) 取代了原 JJ 0 - 18 ( T 4 9 9 公路工程抗震 0 设计规范》 以下简称为《 ( 规范》 中的相应部 分 , ) 对桥
公 路 桥 梁 结构 的抗 震设 计 要 分 点 析
庄 泳 浩, 刘 芳
( 州 市 市政 工 程 设 计 研 究 院 ,广 东 广 州 50 6 ) 广 10 0
摘要 :简述 了 J G TB 2一 1 2 0 《 T / 0 O — 0 8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 细则》 — 的桥梁抗震设计新 思路。按新思路 分析 了昆明东北二 环 立交系统 的抗震 结构计算 、 设计 方法 , 以及 各因素 ( 高 、 墩 墩底 尺寸 ) 的影响 。最后介绍 了抗震设计应 重点注意的细节 。
取 10来考虑 不同的抗 震重 要性 系数 C( 表 1 , ., i见 )以完 成各桥梁类型下 的两 阶段设计及水平设 防 目标 。
表 1 《 8抗震细则》 0 各阶段 设计及抗震 设防 目标下的抗震重 要性 系数 G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JTG T 2231-01—2020》解读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JTG T 2231-01—2020》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01a9fbaf43323968011c92f8.png)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JTG/T 2231-01—2020》解读近日,交通运输部发布了《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JTG/T 2231-01—2020,以下简称《规范》),作为公路工程行业标准,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
原《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以下简称原《细则》)同时废止。
为便于理解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切实做好贯彻实施工作,现将有关修订情况解读如下:一、修订背景原《细则》自2008年实施以来,在公路桥梁抗震设计方面发挥了重要的规范和指导作用。
近年来,我国公路桥梁建设技术发展迅速,桥梁抗震设计技术也取得了重要进展,积累了大量设计经验和成熟的研究成果。
原《细则》已不能全面反映我国目前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的技术水平,为适应公路桥梁建设技术和抗震设计技术的发展,交通运输部组织完成了《规范》的修订工作。
二、《规范》的定位《规范》适用于单跨跨径不超过150m的圬工或混凝土拱桥、下部结构为混凝土结构的梁桥的抗震设计。
斜拉桥、悬索桥、单跨跨径超过150m的梁桥和拱桥的抗震设计,除满足本规范要求外,还应进行专项研究。
《规范》既考虑了当前我国桥梁抗震设计的技术需求及国内外桥梁抗震设计技术的新进展,也重点考虑了与《公路桥涵通用设计规范》《公路工程抗震规范》《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等相关标准的衔接。
《规范》的体系更为完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更强,对进一步提升我国公路桥梁抗震设计水平具有指导作用。
三、特点及主要修订内容《规范》保持两水准设防、两阶段设计,抗震设防标准(地震作用重现期)和性能目标与原《细则》一致。
根据现行《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的规定将计算地震作用常数调整为2.5,对抗震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E1地震作用下,采用弹性抗震设计,要求墩、梁、基础等桥梁主体结构保持弹性状态,主要验算结构和构件的强度以及支座的抗震能力;E2地震作用下,对采用延性抗震设计的桥梁,主要验算结构变形(位移)和能力保护构件的强度以及支座的抗震能力,对采用减隔震设计的桥梁,主要验算结构强度以及减隔震装置的能力。
公路桥梁设计与抗震措施的分析
![公路桥梁设计与抗震措施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e1916284b35eefdc8d333d0.png)
f
桥梁的设计过程中, 经常见到的结构设计形式则是柱式墩的设计 。 例如:
梁 的设 计 过 程 , 一 定 要将 抗 震作 为首 要 的 目标 , 那 么 就要 尽 量 避免 采 用 圆 形 墩结构 , 因为 在 一定 程 度上 所 呈 现 出的 性 能是 相 对 较差 的 , 对 于 矩形 的 截 面
在 控制 的过 程 中 , 把 正 常状 态 下 的工 作 裂缝 有 效控 制 之 后 , 还要 将 非 工 作 裂 对于汶川的地震进行详细的分析可以得出,圆形墩是远远不如矩形墩 的, 桥
缝, 采用构造的措施进行使用过程的控制 , 以及混凝土施工的控制。
二、 公 路 桥梁 的地 震现 象
地震 的产 生 主要 能 够 导致 的灾 害则 是 软 土 的 震 陷 、 沙 土 的液 化 、 滑坡 以 及 地 表 的断 裂等 。地 表 的 断裂 又可 以称之 为 地裂 缝 , 在 地 裂 缝 的领 域 中 又包
就成为最佳的选择 。 同时, 应对位于桥墩中间部位的衡量设置要特别关注 , 为 使 强 梁弱 柱 的效 应 消 除其 发 生 的几 率 , 就要 采 用 稍微 小些 的 横 梁 刚度 , 如 果 横 梁 刚度 选 取过 大 , 就会 导 致第 一 塑 性 铰没 有 出现 在横 梁 上 , 而是 出现 在 了 墩柱的上面, 那么结构就会失去效应。 此外 , 要在抗震性能上使用较为正确的评估方法 , 其 中容许 的应力法为 应 用最 广 的形 式 : ≤【 】 。 在公 式 中 的 所 表 示 的是地 震所 激 起最 为 巨大 的 应力需求 , 【 】 表示 的是结构中所容许的最大应力 , 对 于承载的能力 , 其中的 破坏准则应该为s ≤R,在这个公式中, s 所代表的是地震的需求 , R 所代表的 是 结构 的抗震 能力 。通过 此 能力 的需 求 比法 可 以将抗 震 的能 力有 效提 升 。
公路桥梁结构抗震设计要点分析周壮
![公路桥梁结构抗震设计要点分析周壮](https://img.taocdn.com/s3/m/29185d4e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79.png)
公路桥梁结构抗震设计要点分析周壮发布时间:2021-07-12T09:51:37.883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2期作者:周壮[导读] 多座公路桥梁在过去的地震中受损,公路桥梁的防震减灾技术就是在这种惨痛的震害经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很多相关规范,以防止因土壤不稳定(如土壤液化)造成的损坏武汉华江润世工程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湖北省武汉市 430000摘要:多座公路桥梁在过去的地震中受损,公路桥梁的防震减灾技术就是在这种惨痛的震害经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很多相关规范,以防止因土壤不稳定(如土壤液化)造成的损坏,并进行设计详细说明,包括防脱座装置。
随着抗震设计规范的不断完善,近年来公路桥梁在地震作用下的损伤已逐渐减少。
地震揭示了公路桥梁抗震设计和抗震加固中需要修正的一些关键问题。
地震发生后,成立公路桥梁损坏调查委员会,调查损坏情况,明确造成破坏的因素。
关键词:公路桥梁;结构抗震;设计要点引言如何使桥梁正常履行其工程职能,特别是其承受极端条件的能力,是桥梁设计者应考虑的最重要问题。
地震是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对工程师来说也是不利条件。
地震是突然发生的,其特征是强大的破坏力和广泛的破坏面积。
没有目标设计,桥梁将无法承受灾难的破坏,并可能失去其使用能力。
1976年唐山地震造成的破坏震惊了世界,并给桥梁研究人员提出了新的问题。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公路桥梁地震研究已有数十年,并取得了很大突破,与国外基本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1公路桥梁结构震害分析地震对公路桥梁结构的影响是巨大的,会直接导致桥梁结构破坏,进而影响工程安全和质量。
为了更好的做好公路桥梁结构的抗震设计与设防工作,就必须对震害类型及原因有所了解。
公路桥梁结构震害包括结构振动和场地相对位移产生强制变形两种形式。
第一种形式主要由场地运动所引起,在惯性力下会把地震作用施加在桥梁结构上,进而导致公路桥梁结构振动。
桥梁设计中的抗震规范要求
![桥梁设计中的抗震规范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79008f62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55.png)
桥梁设计中的抗震规范要求桥梁是连接两个地点的重要交通设施,其结构稳定性对于交通运输的安全和效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给桥梁带来严重的破坏和风险。
因此,在桥梁设计中,抗震规范要求成为了必不可少的考虑因素。
1. 抗震设计目标桥梁的抗震设计目标是确保在地震发生时,桥梁结构能够保持稳定并限制破坏。
主要目标包括:- 控制桥梁的渐进破坏,避免局部破裂或崩溃;- 限制桥梁结构的变位,确保桥梁对车辆通行的影响最小化;- 确保桥梁的结构完整性,防止桥梁产生全面崩溃。
2. 抗震力学分析桥梁的抗震设计需要进行抗震力学分析,以研究桥梁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和变形情况。
主要分析内容包括:- 桥梁的自振周期分析,确定振动特性;- 桥梁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分析,包括受力、位移和动应力等参数;- 确定桥梁结构的抗震性能指标,如抗震弹性系数和耗能能力等。
3. 抗震设计方法根据抗震力学分析的结果,抗震设计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采用适当的抗震设计参数,如强度等级和位移限制;- 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和材料,以提高抗震能力;- 优化桥梁结构,确保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均匀分布;- 加强桥墩和桥梁连接处的抗震性能,避免发生局部破坏;- 设计合适的减震措施和能量耗散装置,提高桥梁的耐震能力;4. 抗震设防要求抗震设防要求是指桥梁设计中对于地震作用的规定和要求。
根据地震地区的构造特点和地震烈度,抗震设防要求会有所不同。
一般包括以下方面的要求:- 设计地震加速度谱和反应谱,用于抗震力学分析;- 限制桥梁结构的最大变位,确保正常通行;- 确定桥梁的最小抗震强度,以保障结构的安全性;- 要求采用抗震构造措施,如加强桥墩和桥梁连接部位;- 确定抗震设计的控制材料性能和构件尺寸。
5. 抗震施工要求除了设计阶段的抗震规范要求,抗震施工要求也是确保桥梁抗震性能的重要环节。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选用符合抗震要求的材料和设备;-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避免施工质量问题对抗震性能的影响;- 设置合适的监测装置,及时掌握桥梁结构的变化情况。
道路与桥梁工程中的抗震设计规范要求
![道路与桥梁工程中的抗震设计规范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5b2e751e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f6.png)
道路与桥梁工程中的抗震设计规范要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道路和桥梁的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
然而,地震作为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给道路和桥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因此,抗震设计规范成为道路和桥梁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抗震设计规范的背景和意义道路和桥梁的抗震设计规范是为了在发生地震时保证道路和桥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而制定的。
地震作为一种破坏性极大的自然灾害,可以引发土体液化、地基沉陷等问题,对道路和桥梁的结构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制定适当的抗震设计规范,对于确保道路和桥梁的安全运行,减少地震灾害对交通运输系统造成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二、道路工程的抗震设计规范要求1. 岩石基础安全性分析:在道路工程中,岩石基础的安全性是抗震设计的重点。
工程师需要通过对基础岩石的地质勘探和试验分析,评估岩石的承载力和稳定性,确保道路在地震发生时能够保持稳定。
2. 硬质路面设计:硬质路面是指由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构成的道路表面。
在抗震设计中,需要采用合适的路面结构和材料,确保路面在地震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减少沉陷和断裂的风险。
3. 桥梁设计:桥梁是道路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震作用下最容易发生破坏的结构之一。
在抗震设计中,工程师需要考虑桥梁的几何形状、材料的选择以及梁柱的布置等因素,确保桥梁在地震时能够保持稳定。
三、桥梁工程的抗震设计规范要求1. 桥梁基础设计:桥梁的抗震设计从基础开始,工程师需要根据不同地质条件和地震烈度,选择适当的基础形式和强度,确保桥梁在地震时具有足够的稳定性。
2. 结构设计:桥梁结构设计是抗震设计的核心。
在桥梁设计中,工程师需要根据地震力和结构的动力特性,合理选择桥梁结构的形式和尺寸,确保其能够在地震发生时充分吸收和分散地震能量。
3. 钢筋混凝土设计:钢筋混凝土是桥梁结构中常见的材料。
在抗震设计中,需要合理选择钢筋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配筋方案,确保桥梁具有足够的抗震能力和变形能力。
高速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研究
![高速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3efaf7a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70.png)
高速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研究随着交通网络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速公路桥梁的建设和使用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地震灾害对桥梁结构的破坏威胁不容忽视。
因此,高速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研究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其破坏力是巨大的。
在地震发生时,桥梁结构面临着来自地震波的冲击和地表的震动。
这些外力会对桥梁的稳定性和结构完整性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高速公路桥梁的抗震设计至关重要。
首先,高速公路桥梁的抗震设计需要考虑地震波的特性。
地震波是地震时由地壳震动引起的波动。
地震波的频率、振幅和传播速度等参数会对桥梁结构的抗震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设计人员需要对地震波进行详细的研究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地震波对桥梁结构的影响。
其次,高速公路桥梁的抗震设计需要考虑土壤条件。
土壤的性质对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和振幅有着重要影响。
不同类型的土壤会对地震波的传播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影响桥梁结构的抗震性能。
因此,设计人员需要对桥梁所在地区的土壤条件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研究,以便更好地了解土壤对桥梁结构的影响。
另外,高速公路桥梁的抗震设计需要考虑结构的合理布局。
合理的结构布局可以降低地震波对桥梁结构的冲击力,并提高桥梁的抗震性能。
例如,通过采用合理的桥墩间距和横向支撑等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桥梁结构的振动幅度,提高桥梁的稳定性。
此外,高速公路桥梁的抗震设计还需要考虑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抗震性能。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以确保桥梁结构的抗震性能。
同时,还需要对材料的使用进行合理控制,以确保桥梁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最后,高速公路桥梁的抗震设计还需要考虑施工和维护过程中的因素。
施工和维护过程中的错误操作可能会对桥梁结构的抗震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施工和维护的方便性和可行性,以确保桥梁结构的抗震性能得到有效保障。
综上所述,高速公路桥梁的抗震设计研究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领域。
浅谈桥梁结构抗震分析及抗震措施
![浅谈桥梁结构抗震分析及抗震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ea203f94afe04a1b171de01.png)
浅谈桥梁结构抗震分析及抗震措施摘要:我国是一个多地震国家,近二十多年来,大批桥梁雨后春笋般涌现,确保桥梁在可能发生的地震中安全可靠运营,最大限度避免人员伤亡,减轻震灾带来的经济损失,且设计上又不过于保守,成为工程界日益关注的话题。
在桥梁设计过程中采取适宜的抗震措施来减小乃至避免地震对桥梁破坏,降低经济损失。
关键词:抗震;桥梁设计;抗震措施1 震害形式“前车之鉴,后世之师”,通过对汶川、玉树地震发生后,桥梁破坏的调查与研究,桥梁震害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1 支撑连接部件(支座)震害支座在地震中破坏形式有锚固螺栓拔出、剪断、支座位移、活动支座脱落等且支座破坏又会引起连锁反应如伸缩缝、挡块破坏、甚至落梁危险等。
1.2 上部结构震害受地震水平力作用桥梁上部结构在纵横向及扭转发生移位。
主要表现形式有梁体间脱离、错位、顶撞;大位移会使梁体超出墩台支撑面造成落梁(如汶川百花大桥、庙子坪大桥落梁)。
落梁的毁坏性是巨大的特别是顺桥向的,梁体掉下来会直接砸到墩台,造成不可修复性的破坏。
1.3 下部结构震害分为桥墩和基础的破坏,该震害是由于桥梁受到较大水平力,瞬时反复振动导致薄弱截面产生破坏而引起的。
1.3.1 桥墩破坏经大量震害实例调查研究,柔性桥墩的长细比较大多为弯曲破坏(延性破坏),表现形式为:混凝土开裂、压溃、钢筋裸露与压弯并会产生很大的塑性变形,原因主要是由于横向约束箍筋配置不足、间距过大,纵向钢筋搭接或焊接不足、失效,钢筋锚固长度不足,箍筋端部没有弯钩等;粗矮墩的长细比小多为剪切破坏(脆性破坏)。
表现形式为:混凝土大裂缝、钢筋切断等,原因主要是由于墩柱抗剪强度和横向箍筋配置不足等。
1.3.2 基础破坏基础破坏主要是基础移位、场地土液化、不均匀沉降或是上部结构的惯性力影响引起桩基剪断、弯曲破坏等。
2 桥梁抗震设计与措施汶川地震后调查显示干线公路桥梁震后破坏程度远小于地方道路桥梁,主要是因为干线桥梁采用了有效的抗震构造措施且结构安全富裕较多,事实表明合理的抗震构造措施可以有效减轻震害,而所耗费的工程代价比较低,因此抗震构造措施在常规桥梁抗震设计作用重大。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JTGT2231-01—2020》解读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JTGT2231-01—2020》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b6e04e2c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5f.png)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解读交通运输部发布了《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JTG/T 2231-01—2020,以下简称《规范》),作为公路工程行业标准,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
原《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以下简称原《细则》)同时废止。
为便于理解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切实做好贯彻实施工作,现将有关修订情况解读如下:一、修订背景原《细则》自2008年实施以来,在公路桥梁抗震设计方面发挥了重要的规范和指导作用。
近年来,我国公路桥梁建设技术发展迅速,桥梁抗震设计技术也取得了重要进展,积累了大量设计经验和成熟的研究成果。
原《细则》已不能全面反映我国目前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的技术水平,为适应公路桥梁建设技术和抗震设计技术的发展,交通运输部组织完成了《规范》的修订工作。
二、《规范》的定位《规范》适用于单跨跨径不超过150m的圬工或混凝土拱桥、下部结构为混凝土结构的梁桥的抗震设计。
斜拉桥、悬索桥、单跨跨径超过150m的梁桥和拱桥的抗震设计,除满足本规范要求外,还应进行专项研究。
《规范》既考虑了当前我国桥梁抗震设计的技术需求及国内外桥梁抗震设计技术的新进展,也重点考虑了与《公路桥涵通用设计规范》《公路工程抗震规范》《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等相关标准的衔接。
《规范》的体系更为完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更强,对进一步提升我国公路桥梁抗震设计水平具有指导作用。
三、特点及主要修订内容《规范》保持两水准设防、两阶段设计,抗震设防标准(地震作用重现期)和性能目标与原《细则》一致。
根据现行《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的规定将计算地震作用常数调整为2.5,对抗震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E1地震作用下,采用弹性抗震设计,要求墩、梁、基础等桥梁主体结构保持弹性状态,主要验算结构和构件的强度以及支座的抗震能力;E2地震作用下,对采用延性抗震设计的桥梁,主要验算结构变形(位移)和能力保护构件的强度以及支座的抗震能力,对采用减隔震设计的桥梁,主要验算结构强度以及减隔震装置的能力。
新《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初步分析研究
![新《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初步分析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bfda8e119e8b8f67c1cb980.png)
0交通 与路政O
S IN E&T C N L YI F R CE C E H O 0G N O MATO IN
20 0 8年
第 3 期 l
新《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 初步分析研究
王 丰 ’ 孙亚刚
(。 1安徽省高速公路试验检测科研中心 安徽 合肥 20 0 ;. 36 12陕西瑞特公路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陕西 西安 706 ) 105
4 新标 准 实 施 中可 能遇 到 的 疑 难 问题 与 解 决措 施 .
( ) 震 设 计 是 对桥 梁 设 计 基 准 期 内 可 能 发生 的地 震 的一 种 预 先 1抗 考 虑并 通 过 设 计 及措 施 以达 到 所 希 望 的桥 梁 性 能 。
2《 路桥 梁 抗 震设 计 细 则 》 点 、 点 . 公 难 重
21抗 震 概念 设 计 .
’
Hale Waihona Puke () 震 加固是对遭受地震损伤的桥梁 , 2抗 在情 势 紧 迫 条 件 下 的 处 根 据 地震 灾 害和 工 程 经 验 等归 纳 的基 本 设 计 原 则 和设 计 思想 . 进 治措 施 。 ( ) 震 设 计 和抗 震 加 固是 在 某种 安 全 富余 程 度 下 桥 梁 能 力 和 抗 3抗 行 桥 梁 结 构 总体 布置 、 定 细部 构 造 的 过 程 。 确 22弹性 抗 震 设 计 - 震需 求 的 比较 。 涉 及概 率 论 、 构 动 力 学等 诸 多 学 科 的专 业 知 识 。 结 () 震发生时间、 点 、 级 、 4地 地 震 序列 ( 震 ) 成 难 以预 测 。 余 构 不 允 许桥 梁结 构 发 生 塑性 变 形 , 构 件 的 强 度 作 为 衡 量结 构性 能 用 ( ) 震 规 范 的 编 写是 被 动 、 后 于地 震 震 害 的 。 5抗 滞 的指 标 . 需 校核 构 件 的 强 度是 否满 足 要 求 。 只 ( ) 震 设 计 规 范 的 局 限 与 不 完 善 以及 对 其 理 解 、 知 和执 行 程 6抗 识 23延性 抗 震 设 汁 . 允 许 桥梁 结 构 发 生 塑性 变 形 , 仅 用 构 件 的 强 度 作 为 衡量 结 构 性 度 的差 异 。 不 ( ) 震 加 固 是 对 地 震 受 损 桥 梁 的 一 种 处 治 措 施 , 他 处 置 措 施 7抗 其 能 的 指 标 , 时要 校 核 构 件 的延 性 能 力 是 否 满 足要 求 。 同 不 钢 筋 混 凝 土墩 柱 桥 梁 , 震 设计 时 , 柱 宜 作 为 延性 构 件 设 计 。 梁基 还 包 括 废 弃 、 处理 而 限制 使 用 拆 除 重 建 。 抗 墩 桥 ( ) 震 加 固应 包 括 震 时 的 应 急 措 施 以 达 到震 时保 通 和 防 止 损 8抗 础 、 梁 、 体 和结 点 宜 作 为 能力 保 护 构 件 。 柱 的抗 剪 强 度 宜 按 能力 盖 梁 墩 伤 扩 大倒 塌 。 保 护 原 则 设计 。 ( ) 震 加 固应 在 科 学 评 估 的 基 础 上 进 行 , 估 涉及 到 方 法 和 程 9抗 评 沿 顺 桥 向 , 续 梁 桥 、 支 梁桥 墩 柱 的 底 部 区 域 , 续 刚构 桥 墩 柱 连 简 连 的端 部 区 域 为 塑性 铰 区域 : 沿横 桥 向 , 柱 墩 的 底 部 区 域 、 柱 墩 或 多 序 等 。 单 双 (0 抗 震 加 固 涉及 到 桥 梁 重 要 性 、 震 因素 、 龄 、 服 役 年 限 、 1) 地 桥 再 柱 墩 的 端 部 区域 为塑 性 铰 区域 。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的延性抗震比较研究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的延性抗震比较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95ab3d1ad51f01dc281f140.png)
张克 郑晖 周金领 (. 连市市政设计 院有限责 1大 研究 任公司 2大 学土木工 ;. 连大 程技术 研究与 发中 开 心)
摘 要 : 年 来地 震活 动 频 繁 发 生 , 建 筑 结 构 物造 成 了极 大 的 破坏 , 人 近 对 给
震设计规范) T O 4 8 )( ( J 0 — 9 以下简称( 9规范》, J 8 )此时的抗震设计依
据 的是 结 构 构 件 强度 , 地 震 力 当 成 静荷 载 考 虑 来 进行 抗 震 设计 。 把 调
Is p y o a a i e in,并 最 早 在 新 西 兰 混 凝 土 设 计 规 范 o o h fC 隐含 的延性设计 措施 《 9规范》 8 中没有明确提
类社 会带 来 了严 重 的危 害 , 而 提 出抗 震设 防 的重 要 性 。 由于 普 通 结 构 大 震 出延 性 构造 细 节 设计 , 进 但是 却 有 一 些隐 含 了延 性 设计 的措 施。 当桥 墩 分析 采 用 强 度 设 防 不经 济 , 出利 用 结 构 的延 性 进 行 设 防 。本 文 对 延 性 的 相 截 面 、 筋 、 提 纵 轴压 比 以及 混 凝 土 标 号 等 设计 参 数 确 定 之 后 , 墩 的延 桥 关概念和量化指标做 了具体 阐述 , 进而对《 9规范》 O 8 和《 8细则》 中的延性抗 震 设 计 方 法 进行 比较 , 旨在 通 过 对 比 , 出对 中 国公 路桥 梁 工 程抗 震 规 范 改 得 进 有 建设 性 的意 见 。
关键词 : 性 延 静 力延 性 指 标 动 力延 性 指 标 延性 抗 震
性 就 主 要取 决 于横 向箍 筋 的 设置 。
公路工程规范中的桥梁抗震设计要求
![公路工程规范中的桥梁抗震设计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ec2f2d1e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6b.png)
公路工程规范中的桥梁抗震设计要求桥梁是公路工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们连接着道路上的交通流动。
而在地震频发的地区,桥梁的抗震设计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公路工程规范中的桥梁抗震设计要求,以确保桥梁在地震发生时能够保持结构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1. 桥梁抗震设计的背景和目的公路桥梁是工程结构中最容易受到地震破坏的部分之一,而且其破坏往往会导致严重后果,如交通中断、人员伤亡等。
因此,在进行公路桥梁设计时,抗震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其目的是确保桥梁能够在设计地震力的作用下,保持结构的稳定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2. 桥梁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桥梁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强度、刚度和延性。
强度要求桥梁能够承受由地震引起的地震力,刚度要求桥梁在地震时保持结构的稳定性,延性要求桥梁在地震作用下能够发生塑性变形,吸收和分散地震能量。
3. 设计地震动参数在进行桥梁抗震设计时,需要确定设计地震动参数,包括地震的面谱加速度、周期和地震动强度指标。
这些参数是根据具体地区的地震活动性、地质条件和土壤特性来确定的。
4. 桥梁结构抗震设计桥梁结构抗震设计是基于地震作用下的结构性能要求进行的。
主要考虑的因素包括桥梁的强度、刚度和延性。
结构抗震设计要求桥梁具有足够的强度来抵抗地震力的作用,同时要有足够的刚度来保持结构的稳定性。
此外,桥梁还应具备一定的延性,以吸收和分散地震能量。
5. 桥梁抗震设计的材料要求在桥梁抗震设计中,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也是至关重要的。
一方面,材料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满足结构的抗震性能要求;另一方面,材料还应具备良好的延性,以保证结构在地震作用下能够发生塑性变形。
6. 桥梁基础抗震设计桥梁基础是桥梁结构的支撑和传力部分,其稳定性对整个桥梁结构的抗震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桥梁基础抗震设计要求确保基础能够承受地震力的作用,同时还要保持基础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7. 监测与维护桥梁的抗震设计不仅仅是在设计阶段进行,还需要在桥梁的使用和维护过程中进行监测和维护。
我国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我国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0ac483319e31433238689378.png)
我国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摘要:在我国公路桥梁抗震规范设计规范的修订中,是借鉴了国外的成功方法和经验,在分析我国桥梁抗震设计后,找出我国公路桥梁设计规范的中的突出问题,并提出相关的解决建议,以期能够加快我国桥梁抗震设计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公路桥梁;抗震设计;问题;建议工程的安全性是工程结构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尤其是保证偶然荷载下工程的安全,地震属于主要的偶然荷载,因为人们难以预测地震发生,而且地震造成后果极其严重。
这就要求科学设计工程结构的抗震设计,制定科学的设计指标与方法,以保证桥梁结构设计的经济性与安全性。
我国已经出现较多起地震,地震的发生会对桥梁结构造成那个严重损坏,以至于耽误抗震救灾的最佳时机,导致灾害的损失继续扩大,所以需要保证地震作用下桥梁机构的安全性就是桥梁研究人员和设计人员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我国桥梁设计特点和震害特点我国的桥梁大多是中小跨径的混凝土桥梁,主要是使用简支或者连续梁桥的结构型式,桥梁的上部结构主要是使用多肋式界面,而且板式橡胶支座的应用是最普遍的,但在地震作用下,最容易受损的就是支座,在支座受到损坏后,就切断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之间的传力,使上部结构的保持较好,下部结构受到的惯性力也能控制,可以保证整体结构的安全性。
从零八年汶川地震的调研中得出:中小跨径桥梁受到的震害主要是支座和挡块被破坏、主梁移位、桥墩局部的混凝土开裂等一些情况,在调查中的两千多座简支梁桥中出现桥墩受损的只有几十个,约占百分之五,远远小于主梁、支座以及挡块的受害比例,这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我国使用的是多肋式桥梁配合板式橡胶支座,可以将地震作用从底部桥墩传送到支座,因为板式橡胶支座所具备的耗能特性以及变形特性,就会使上部和下部的结构变形,以导致板式橡胶支座出现位移以及病害,从而致使挡块破损,但因为上下部结构的联系被切断,地震作用就不会传送到上部结构,但下部结构的桥墩主要表现出根部局部受损的情况[1]。
公路桥梁设计与抗震措施分析
![公路桥梁设计与抗震措施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10aa31459eef8c75fbfb377.png)
至被压碎 、或是护栏混凝土产生撞击破坏等情况。 2公路桥梁设计与抗震措施分析 . 21 .公路桥梁上部结构的抗震措施设计 在高烈度地震 区尽可能采用整体规则性好的桥梁 结构 ,
3结 语 .
综上所述 ,作为世界上一个地 震多发 国家,我 国的地震
通 常 具 有 发 生 频 繁 、 震 害 强 烈 、 范 围 广 泛 等 特 点 。 因此 对 于 公 路桥 梁 这 一 类 的 线 型 工 程 而 言 ,遭 受 地 震 破 坏 的可 能 性 就
要比其他 工程大得多。 由此可见 ,我们必须对 以往的地震震 害进行认真、全面的分析 ,并从曾经的灾难中吸取宝贵的经
梁 ,采 用支 座 连 接 方式 。
座被掀翻的情况发生。
13 国 公路 桥 梁 上部 结 构 的 主 要震 害 .我 通 过 对 公 路 桥 梁 上 部 结 构 在地 震作 用 中产 生 震害 的原 因 进 行 分 析 ,可 以 将 其 大 致 归 纳 为 滑 移 震 害 、 撞 击 震 害 以及 结 构 震害 三 大 类 。 其 中 ,最 为 普 遍 、 发 生 最 频 繁 的 就 是 滑 移 震 害 ,但 当 滑移 达 到 一 定程 度 时 ,甚 至还 会 造 成 “ 梁 ” ;而 落 最 为严 重 、 影 响最 恶 劣 的 就 是 结 构 震 害 ,不 过 在 有 统 计 数 据
桥 台所 能 承 受 的范 围 ,就 会导 致 “ 落梁 ” 的 发 生 。 而 公 路桥 梁 上 部 结 构 产 生 的撞 击震 害 ,主 要 就 是 地 震作 用 导 致 公 路桥 梁 上 部 结 构 在 其 伸 缩 缝 位 置 的桥 面 混凝 土产 生开 裂 、 变 形 甚
论新旧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的对比和分析
![论新旧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的对比和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a50afe4482fb4daa58d4bd4.png)
论新旧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的对比和分析摘要:本文针对新旧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进行了对比与分析,首先对两者抗震设防思想与标准进行了对比与分析,然后对两者在地震作用下的具体反应谱方法进行了计算与对比分析,希望对相关行业有所借鉴。
关键词: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对比分析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old code of seismic design of highway bridges a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the first of two seismic fortification and standard a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and then the two under the action of earthquake in specific response spectrum method were calculated and analyzed, hoping to draw lessons from somewhat related industry.Key words: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pecifications for seismic design of Highway Bridges我国新版《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公布与实施之后,反响十分强烈,很多科研工作者将其与老版规范(旧规范)进行了一系列的对比与分析。
新版《细则》为现代化的公路桥梁抗震设计提供了先进的理念与思路,为了更好的践行新版设计方法与思想,大量科研工作者展开了新旧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的对比与分析。
旧规范从1990年元月一日便开始实行,距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随着公路桥梁建设进程不断加快,旧规范在使用中出现的缺陷与不足越来越多,这就使得规范必须做出改变。
在2008年8月29日,我国交通运输部发布了《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即新规范),并于同年10月1日开始正式实行。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分析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957dadc67ec102de2bd89f0.png)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那么分析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那么分析摘要:本文对公路桥梁抗震细那么进行了分析,并例举实际案例进行说明解析,以供大家借鉴参考。
关键词: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那么中图分类号:U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前言公路桥梁是交通重要通道,在抗震救灾过程中更是发挥重要作用。
在地震中,一些公路桥梁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
让我们感印象最深的是四川汶川发生8.0 级大地震,交通中断,桥梁崩塌,造成了极大经济损失。
一地震对桥梁的破坏1上部结构的破坏上部结构自身因直接受地震力而破坏的现象极为少见,但因支撑面过小、支承连接件失效或下部结构失效等引起的落梁现象在破坏性地震中常有发生。
而在落梁破坏中,顺桥向的落梁占绝大多数。
梁在顺桥向发生坠落时,梁端撞击下部结构常常使桥墩受到很大的破坏。
要防止上部结构的破坏,应该从如何使梁与支撑连接件连接更可靠、使下部结构以及根底更稳定、变形更小来考虑。
2支座的破坏桥梁支座是桥墩与梁体联系、传力的关键部位,它的破坏直接影响到梁体和桥墩。
强大的地震力导致支座连接件的破坏,严重的造成桥梁上下部结构失去联系,引起落梁。
支座的破坏形式主要表现为支座锚固螺栓拔出、剪断、活动支座脱落及支座本身构造上的破坏。
地震中桥梁支座的破坏较为普遍。
3下部结构的破坏下部结构的震害是由于受到较大水平地震力瞬间反复的震动,引起下部结构损坏,轻微的破坏造成混凝土保护层剥落、墩台身开裂和纵向钢筋屈曲等,严重的破坏造成墩台的严重倾斜、剪断或折断、倒塌等。
公路桥梁中广泛采用的钢筋混凝土柱式墩,在历次地震中的破坏大多发生在盖梁下方或柱身与根底的连接处。
4根底的破坏扩大根底自身的震害很少发生,主要由于地质条件不良而出现根底沉降、滑移和倾斜等;桩根底的破坏现象那么时有发生,而且不易及早发现。
根底是直接建在地基上的,因此选择适宜的桥位能给桥梁抗震减少很多的麻烦。
二桥梁抗震设防标准过去几十年里, 研究者和工程师都提出分级抗震设防的原那么: 即小震不坏; 中震发生有限的结构或非结构构件的破坏; 大震发生严重的结构和非结构构件的破坏, 但不产生严重的人员伤亡; 而在可能袭击工程场地最严重的地震作用下,结构不倒塌。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的分析与研究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的分析与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a1b231a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1d.png)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的分析与研究
肖飞
【期刊名称】《黑龙江交通科技》
【年(卷),期】2017(40)11
【摘要】随着新版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的颁布与实施,使新形势下的公路桥梁抗震设计在设计理念以及设计方法上得到了明显的改进与提升.为进一步指导公路桥梁抗震设计工作的开展,从新版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与旧版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的对比角度入手,就抗震设防思想以及地震作用计算方面的差异进行分析与探讨.【总页数】2页(P104,106)
【作者】肖飞
【作者单位】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42
【相关文献】
1.新旧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的对比和分析
2.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的延性抗震比较研究
3.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对比研究
4.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对比研究
5.海峡两岸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比较与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的分析与研究
肖 飞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0000)
摘 要:随着新版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的颁布与实施,使新形势下的公路桥梁抗震设计在设计理念以及设计方法上得到了明显的改进与提升。
为进一步指导公路桥梁抗震设计工作的开展,从新版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与旧版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的对比角度入手,就抗震设防思想以及地震作用计算方面的差异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
中图分类号:U44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3383(2017)11-0104-01
收稿日期:2017-05-11
1 抗震设防思想分析
在抗震设防标准上,新旧两版公路桥梁抗震设
计规范并无较大差异,但抗震设防思想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
对于旧版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而言,抗震设防采取的是一水准设防,一阶段设计的基本理念,即根据设防水平下的地震参数确定地震作用,并通过线弹性设计方法进行抗震设计与验算工作。
但对于新版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而言,抗震设防采取的是二水准设防,二阶段设计的基本理念,即针对两个抗震设防水平的地震参数确定地震作用,针对发生概率较高的低水准地震采用弹性设计方法进行结构强度验算,以确保结构承载力的有效性;同时针对发生概率较低的高水准地震则采用弹塑性设计方法对屈服后强度以及变形作用力进行验算,以确保结构位移以及变形作用力严格控制在规定值范围内。
2 地震作用计算分析
(1)从抗震设防烈度上进行对比,新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中所涉及到的地震动力加速度幅值(A)与旧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中所涉及到的水平
地震系数(
Kh)均根据基本抗震设防烈度进行计算,新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中针对6级、7级、8级以及9级设防烈度对应的地震动力加速度幅值分别为0.05g、0.10/0.15g、0.20/0.30g以及0.4g。
旧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中针对7级、
8级、以及9级基本烈度对应的水平地震系数分别为0.1/0.2、以及0.4。
对比上述数值,两个版本的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中主要存在以下差异:①新版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中规定抗震设防烈度自6度开始必须进行抗震设计,而旧版规范中仅考虑7度以上的设防烈度;②新版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中根据现
行《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评估一般公路桥梁结
构在抗震设防烈度方面的差异性,新增7.5°设防区以及8.5°设防区,进一步细化了抗震设防烈度的设计标准。
(2)从桥梁类别上进行对比,新版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当中根据公路桥梁重要性以及受地震作用力影响下的修复难度将桥梁抗震设防类别划分为四类,分别定义为A类、B类、C类、D类,并在抗震设防设计上采取不同方案。
以公路桥梁结构桥墩相对水平地震力为例,新规中针对不同类别桥梁的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类别桥梁结构桥墩相对水平地震
力计算结果示意表
T(s)B类
C类D类旧版E1E2旧版E1E2旧版E1E20.10
1.00
0.95
2.95
1.00
0.75
2.25
1.00
0.50
0.00
0.201.000.952.951.000.752.251.000.500.000.301.000.952.951.000.752.251.000.500.000.501.001.253.921.001.003.001.000.670.000.701.001.223.671.001.002.891.000.670.000.901.001.293.711.001.002.861.000.710.001.00
1.00
1.33
3.83
1.00
1.00
3.00
1.00
0.67
0.00
根据表1中数据不难发现,在新版公路桥梁抗
震设计规范中,B类桥梁以及C类桥梁按照E1地震作用力计算所得桥墩水平地震力与旧版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中的计算结果无明显差异。
但在按照E2地震作用力计算情况下所得桥墩水平地震力明显较高,且该数值与结构自振周期呈正相关关系。
根据这一规律提示:对于超越概率较低的罕遇类地震作用力而言,新版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中通过增加防倒塌验算的方式显著提高了抗震设计
的水平。
而对于D类桥梁而言,
新版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中所计算得到的桥墩水平地震力较旧版规范更低,这一规律提示:与旧版公路桥梁抗震设
(下转第106页)
·
401·
桥梁工程中伸缩缝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
王 蕾
(遵义市播州区交通运输局,贵州遵义 563100)
摘 要:桥梁在人们生活中一直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它作为人们在交通路径中常常用到的媒介工具,需要工程师要对其质量严格把关,以此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伸缩缝作为桥梁中的重要部件,其设计是否得当以及质量是否过关,直接决定了桥梁的安全问题。
关键词:桥梁工程;伸缩缝;施工工艺;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U44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3383(2017)11-0105-02
收稿日期:2017-05-23
作者简介:王蕾(1988-),女,贵州遵义人,初级,研究方向:桥梁施工。
1 桥梁工程中伸缩缝的施工工艺
无论是水泥混凝土还是沥青混凝土路面,均应
采用反开槽施工,通常第一步为预留槽口放样,第二步为切割伸缩缝预留槽,第三步为调整伸缩缝预埋钢筋,第四步为清除槽口杂物,第五步为安放伸缩装置,第六步为标高检查,第七步为锁定绑扎钢筋,第八步为支模并且检查浇筑混凝土。
在这些步骤流程中,应当尤其注意调整伸缩缝预埋钢筋的施工步骤,这一步通常难度最大,耗时最长,同时也对桥梁质量好坏起到决定性作用,在调整的过程中,工程师要根据桥面的承重能力以及桥梁各部件的长度参数来调整预埋钢筋,此外,工程师还应充分意识到当地环境气候的变化以及人流密度如何,在理论操作的基础上,结合施工的实际情况,使钢筋预埋得精准得当,在这一步骤中,工程师需要采集桥梁的数据,做大量计算来确保实施的理论精确性。
例如,某工程师带领团队在北京重工业区建造一座桥梁,他们需要进行充分的实地考察工作,采集桥梁设计的长宽高,占地面积,负载量等等数据,进行整合比较,利用伸缩缝公式
△L=△L
t+△Ls+△Lc+△Ld+△ALe,△Ltf=△taL式中:△Lt为温度变化产生的伸缩量;a为线膨胀系数。
混凝土的a
值为1.0×10-5
,钢的a值为1.2×10-5,凭借相关数据来对预埋钢筋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
而在第四步清除槽口杂物时,相关工作人员也不能掉以轻心,这一步是对桥梁设计工作的后期完善内容,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细心地将相关金属类杂物清除干净,一方面,这样通过细致的后期处理工作的桥梁不仅在视觉上给游客精致的视觉享受,另一方面,经过彻底清理的伸缩缝有利于之后的浇筑混凝土的施工步骤,只有在伸缩缝里没有
杂物的情况下,混凝土才会更顺利地浇筑进去,同
时混凝土也不会因为掺杂有金属杂物而减缓凝固速率。
工程师切忌为了加快施工进度而敷衍完成清除杂物的步骤,在施工中,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再三确保伸缩缝中没有杂物才能进行之后的施工流程。
在第六步标高检查过程中,工程师除了要前往实地进行考察,测定桥梁的相关数据外,还要制定出详细适当的数据表格,列出测点位置,设计标高,实测以及误差等项目,并且适当选取单位长度以及坐标轴以便于后期数据分析工作。
在标高检查中,数据表格相当于一份计划书,决定了工作人员前往实地后需要采集哪些数据,从而提高检查过程的测量目的性和施工的效率。
伸缩缝的施工工艺是桥梁设计的核心部分,工程师一定要在施工前储备充分的数据资源以及专业技能,切实拟定恰当的施工流程以及工作计划,才能在施工工艺中有的放矢,创造出性能优良的伸缩缝。
2 桥梁工程中伸缩缝的质量控制
伸缩缝质量的好坏对于桥梁运输性能的强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对其的控制可以分两个方面来进行。
第一个方面是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对技术的精细化处理以及对步骤流程的严格把关来实现对其的质量控制,这需要相关工作人员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感以及在各方面的能力,技术人员应当意识到,桥梁作为横架于水上衔接两个陆地范围的运输工具,必须对其伸缩缝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才能确保其交通安全性,并且延长其使用寿命。
对于施工过程的每一个步骤,工程师都要按照施工要求来严格执行,投入充分的人力和物力来确保伸缩缝的质量;第二个方面是通过后期对伸缩缝各方面性能的检测来实现对其的质量控制,工程师要从各方面来检验伸缩缝的性能,伸缩缝作为桥梁伸缩性能的
·
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