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九年级物理上册复习资料(精选)

九年级物理上册复习资料(精选)

卢瑟福原子模型第十二章《运动和力》一、运动的描述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

选定参照物后,只看有没有位置的变化。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二、运动的快慢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

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四、杠杆1、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静止不转或匀速转动时,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

2、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F1L1=F2L23、杠杆的应用省力杠杆:L1﹥L2 F1﹥F2省力费距离;费力杠杆:L1﹤L2 F1﹤F2费力省距离;等臂杠杆:L1= L2 F1= F2 不省力、不省距离,能改变力的方向。

等臂杠杆的具体应用:天平。

许多称质量的秤,如杆秤、案秤,都是根据杠杆原理制成的。

五、其他简单机械1、定滑轮和动滑轮:定滑轮在使用时,轴固定不动;动滑轮在使用时,轴随物体一起运动。

定滑轮实质是个等臂杠杆,故定滑轮不省力,但它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故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2、滑轮组: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就组成滑轮组。

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重物,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物体重的几分之一。

且物体升高“h”,则拉力作用点移动“nh”,其中“n”为绳子的段数。

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汇总及复习资料1500字

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汇总及复习资料1500字

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汇总及复习资料1500字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汇总及复习资料:1.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史纲要1. 中国历史分为三个主要时期:古代、近代和现代。

2. 中国古代历史可以分为四大时期:夏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和隋唐五代宋元明清。

3. 夏、商、周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三个朝代,被称为三代。

4.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真实记载的王朝,周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朝代。

5.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一统王朝,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高尚的朝代。

6.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替频繁的时期,隋朝在这个时期结束了南北分立的局面,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盛世的朝代。

7. 宋、元、明、清是中国历史上四大朝代,被称为后四代。

2. 第二单元:中国古代历史的时代划分1. 中国古代历史的划分可以按朝代来分,也可以按历史阶段来分。

2. 按历史阶段划分,中国古代历史可以分为:夏商周、战国时期、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

3. 第三单元: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1.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分为封建制和官僚制。

2. 封建制是以封建主为中心的政治制度,官僚制是以官僚集团为中心的政治制度。

3. 秦朝是中国古代封建制度的结束,汉朝是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的开始。

4. 中国的封建制度和官僚制度共存了两千多年,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制度。

4. 第四单元:中国古代农业1. 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主要依靠农民。

2. 中国古代的农业技术包括水利灌溉、种植技术等。

3. 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农作物有稻谷、小麦、棉花、豆类等。

4. 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影响。

5. 第五单元:中国古代手工业和商业1. 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包括纺织业、陶瓷业、铁器制造业等。

2. 中国古代的商业活动主要集中在城市和集市上。

3. 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的形成和经济的发展。

6. 第六单元:中国古代科技1. 中国古代的科技主要包括农业技术、水利工程、造纸术、火药等。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复习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复习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复习知识点九年级上册化学复习知识1自然界的水一、水的组成1.电解水实验:电解水是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发生了化学反应。

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这两种原子分别两两构成成氢分子、氧分子,很多氢分子,氧分子聚集成氢气、氧气。

2.一正氧、二负氢实验现象:电极上有气泡,正负极气体体积比为1:2。

负极气体可燃烧,正极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水=氧气+氢气(分解反应)2H2O=2H2↑+O2↑3.水的组成:水是纯净物,是一种化合物。

从宏观分析,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水是化合物。

从微观分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氧原子构成的。

4.水的性质:(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没有味道的液体,沸点是100℃,凝固点是0℃,密度为1g/cm3,能溶解多种物质形成溶液。

(2)化学性质: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水还可以与许多单质(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盐等多种物质反应。

二、氢气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是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

2.化学性质:可燃性。

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火焰呈淡蓝色,唯一的生成物是水。

注意:氢气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气体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验纯。

(验纯的:收集一试管的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瓶口向下移进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点火,若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需再收集,再检验;声音很小则表示氢气较纯。

)三、分子1.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分子的特征:(1)分子很小,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不停地运动着,并且温度越高,分子的能量越大,运动速度也就越快。

(3)分子间有作用力和间隔。

不同的液体混合后的总体积通常不等于几种液体的体积简单相加,就是因为分子间有一定的作用力和间隔。

四、原子1.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的分化和原子的重新组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专题复习(九个专题)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专题复习(九个专题)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专题复习(九个专题)专题一:解一元二次方程1、直接开方解法1)$x-6+\sqrt{3}=2\sqrt{2}$解:移项得$x=6-2\sqrt{2}-\sqrt{3}$2)$(x-3)^2=2$解:两边开方得$x-3=\pm\sqrt{2}$,即$x=3\pm\sqrt{2}$ 2、用配方法解方程1)$x+2x-1=0$解:合并同类项得$3x-1=0$,移项得$x=\frac{1}{3}$2)$x-4x+3=0$解:合并同类项得$-3x+3=0$,移项得$x=1$3、用公式法解方程1)$2x^2-7x+3=0$解: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x=\frac{7\pm\sqrt{7^2-4\times2\times3}}{4}$,即$x=\frac{1}{2}$或$x=3$2)$x^2-x-1=0$解:同样根据求根公式,$x=\frac{1\pm\sqrt{5}}{2}$,即$x=\frac{1+\sqrt{5}}{2}$或$x=\frac{1-\sqrt{5}}{2}$4、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1)$3x(x-2)=2x-4$解:移项得$3x^2-6x-2x+4=0$,合并同类项得$3x^2-8x+4=0$,将其因式分解为$3(x-2)(x-\frac{2}{3})=0$,即$x=2$或$x=\frac{2}{3}$2)$2x-4=x+5$解:移项得$x=3$5、用十字相乘法解方程1)$x^2-x-90=0$解:将其因式分解为$(x-10)(x+9)=0$,即$x=10$或$x=-9$ 2)$2x^2+x-10=0$解:将其因式分解为$(2x-5)(x+2)=0$,即$x=\frac{5}{2}$或$x=-2$专题二:化简求值1、$\frac{x^2+y^2-2xy}{x-y}$,其中$x=2+1$,$y=2-1$解:将$x$和$y$的值代入得$\frac{(2+1)^2+(2-1)^2-2(2+1)(2-1)}{2+1-(2-1)}=\frac{3}{2}$2、$\frac{4x-6}{x-1}\cdot\frac{x-2}{x-1}$,任选一个数$x$代入求值解:将$x$代入得$\frac{4x-6}{x-1}\cdot\frac{x-2}{x-1}=\frac{4x^2-14x+12}{(x-1)^2}$专题三:根与系数的关系1、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4x-2k+8=0$有两个实数根$x_1$,$x_2$。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总复习资料(词语解释)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总复习资料(词语解释)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总复习资料(词语解释)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总复资料第一单元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莽莽:形容广阔无边无际的原野。

2.须晴日:等到晴天。

3.妖娆:形容娇艳美好。

4.折腰:弯腰行礼,这里是倾倒的意思。

5.略输文采:这里是“差、失”的意思。

6.天骄:形容天之骄子。

7.弯弓:拉弓。

8.俱往矣:都已经过去了。

9.风流人物: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10.忧戚:忧伤烦恼。

11.枉然:白白地、徒劳无功地。

二、文学常识。

1.《沁园春·雪》的作者是,他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书法家、新中国的缔造者。

他的诗文大气、开阔、雄浑、磅礴而又洒脱。

2.“风骚”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

3.《我爱这土地》选自《艾青诗选》,作者艾青,原名蒋正涵。

4.《乡愁》的作者是余光中,他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诗人和诗评家。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强烈的思乡爱国之情,表达了华夏儿女盼望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5.《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作者林徽因,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建筑师、诗人、作家。

6.穆旦,原名查良铮,曾用笔名梁真,是现代主义诗人、翻译家,代表作有《探险队》《旗》《穆旦诗文集》等。

第二单元一、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1.亵渎:轻慢,不尊敬。

2.佝偻:脊背弯曲。

3.骈进:并排前进。

4.宽宥:宽恕,原谅。

5.游弋:在水中自由地游动。

6.广袤:开阔、广阔。

7.敬业乐群:专心学业,与朋友和睦相处。

8.断章取义:不顾全篇文章的内容,而只根据需要,孤立地截取其中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9.不二法门:常用来指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10.理至易明:道理非常容易理解。

11.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2.红颜弃置白发垂置:同“弃”,抛弃、放弃3.千里江陵一日还江:同“归”,回来4.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同“齐”,一同、一起5.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同“倍”,更加、更为6.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同“始”,开始、起初7.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同“究”,实在、确实8.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同“缘”,因为、由于9.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同“护”,保护、滋养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同“留”,保留、保存3.鲜明:色彩鲜艳明亮,形象鲜活清晰。

九年级上册数学复习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数学复习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数学复习知识点一、代数与方程式1. 一元一次方程式1.1 解一元一次方程式的基本方法1.2 利用一元一次方程式解实际问题2. 二元一次方程式2.1 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式2.2 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式2.3 应用解二元一次方程式的方法解实际问题3. 不等式3.1 线性不等式的解及图示3.2 用不等式表示实际问题,并求解4. 平方根与平方差4.1 定义和性质4.2 求解平方根的方法4.3 解平方差的方法5. 平方根与二次方程5.1 二次方程的定义和性质 5.2 二次方程的解及图示5.3 利用二次方程解实际问题二、几何1. 平面图形1.1 三角形及其性质1.2 四边形及其性质1.3 多边形及其性质2. 圆与圆周角2.1 圆的定义和性质2.2 圆周角的定义和计算3. 相似与全等3.1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3.2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4. 三视图与投影4.1 顶视图、正视图和侧视图的概念 4.2 通过三视图还原物体的形状和尺寸5. 三角函数5.1 正弦、余弦和正切的概念及计算 5.2 利用三角函数解实际问题三、数据与统计1. 数据的整理和分析1.1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1.2 数据的图示和分析方式2. 概率与事件2.1 事件的概念和性质2.2 用树状图表示事件的组合和概率3. 线段与角度的测量3.1 利用直尺和量角器测量线段和角度 3.2 利用比例关系计算线段和角度的长度四、函数与图像1. 函数的概念与性质1.1 定义和符号化1.2 函数的性质及分类2. 一元一次函数2.1 函数关系及表达式的表示2.2 函数的图像和性质3. 一元二次函数3.1 函数关系及表达式的表示 3.2 函数的图像和性质4. 特殊函数的图像4.1 绝对值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4.2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五、立体几何1. 空间图形的表示1.1 空间图形的名称和性质 1.2 空间图形的展开图2. 空间几何体的计算2.1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计算2.2 空间几何体的体积计算3. 空间几何体的相交关系3.1 空间几何体的轴对称关系3.2 利用空间几何体的相交关系解实际问题六、整式与分式1. 整式的加减乘除1.1 整式的加减法运算1.2 整式的乘法运算1.3 整式的除法运算2. 分式的加减乘除2.1 分式的加减法运算2.2 分式的乘法运算2.3 分式的除法运算3. 整式与分式的应用3.1 利用整式解实际问题3.2 利用分式解实际问题以上是九年级上册数学的复习知识点,通过系统地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有效提高数学学科的学习成绩,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九年级语文上册重点知识复习资料

九年级语文上册重点知识复习资料

九年级语文上册重点知识复习资料沁园春雪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沁qìn园春分fèn外妖娆ráo成吉思汗hán数s hǔ风流人物点拨:“分”“汗”“数”是多音字,要注意课文中读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惟余莽莽惟:只。

(2) 须晴日须:等到。

(3) 略输文采输:差、失。

(4) 俱往矣俱:都。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用原文填空。

(1)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2)点明这首词的中心的句子是: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3)“望”字统领的句子是: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4)全词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5)写出采用比喻、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把静物写动的句子是: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2、解释下列句子。

(1)惟余莽莽。

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

(2)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

(3)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统统都过去了,要说真正的英雄人物,还得看今天。

三、段落背记知识清单。

默写《沁园春雪》下阕词的内容。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四、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沁园春雪》的作者是毛泽东,“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词的题目。

我爱这土地作者简介: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著名诗人,只因一次在写自己姓时,刚写出草字头,便想起了蒋介石,顿生厌恶之情,便在底下划了叉号,从此更名为艾青可见其坚定的政治立场。

1932年,正在巴黎留学的作者因感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便急速回国,投入到救亡运动中,却因从事革命文艺创作而被国民党逮捕判刑6年,但始终没间断创作,狱中创作了《大堰河——我的保姆》,接着创作了《芦笛》,《巴黎》,1937年写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1938年初,又创作了《北方》等诗篇。

九年级上册语文字词、常识、背诵篇目复习

九年级上册语文字词、常识、背诵篇目复习

九年级上册语文生字词复习资料第一单元1.沁园春雪妖娆ráo风骚: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文中用来概括广义的文化,包括政治﹑思想﹑文化在内。

红妆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

一代天骄:指称雄一世的人物。

莽mǎng稍逊 xùn 成吉思汗hán 数 shǔ风流人物今朝 zhāo2.雨说田圃pǔ喧嚷:大声吵闹洗礼:基督教接受入教者的一种仪式主持者把水滴在受洗人得额头上,或让受洗人身体沁在水里,表示洗净过去的罪恶。

襁褓qiǎng bǎo :包裹婴儿的布或被。

温声细语:用温和的声音轻轻说话,声温而委婉,多形容女子。

润如油膏gāo:土地肥沃禁锢gù:禁闭不接触外物。

留滞zhì喑哑yīn yǎ忍冬:本文指能够忍受冬寒的意思。

3.星星变奏曲静谧 mì闪烁shuî朦胧 mãnglïng 憧憬 chōngjĭng 劫jiã难凝望 níng 颤chàn动覆fù盖第二单元7.敬业与乐业征引:引用旁骛wù:不专心致志,分心。

亵渎xiâ dú:轻慢,不敬。

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

断章取义:意思是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

不二法门:佛教用语,指直接入到,不可言传的法门。

常用来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言行相顾:言语行为相兼顾。

容赦:容忍。

强聒guō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强聒,过分罗嗦,不舍,不停。

理智易明:道理极易明白。

拣择:挑选。

9.傅雷家书凭吊:面对遗迹,坟墓等怀念。

谀词yú:阿谀奉承扶掖yâ:扶持,提携。

大惊小怪:形容对没啥了不起的事过分惊讶。

廓kuï然无累:空空如也,没有什么牵挂。

重蹈覆辙:重新走上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教训,再走失败的路。

涕泗横流:眼泪鼻涕乱淌一脸,形容极度悲伤或喜极而泣。

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

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

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了解过去的经验和教训,从中汲取智慧,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指导。

九年级历史上册是初中历史学习的重要阶段,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九年级历史上册的复习资料。

一、古代文明的发展古代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它标志着人类从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阶段。

在九年级历史上册中,我们学习了古代埃及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代中国文明等。

这些文明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独特的特点。

我们可以通过复习这些内容,了解古代文明的发展轨迹,以及它们对人类社会进步的贡献。

二、古代帝国的兴衰古代帝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阶段。

在九年级历史上册中,我们学习了古代罗马帝国、古代希腊城邦等。

这些帝国在其鼎盛时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最终都经历了衰落。

通过复习这些内容,我们可以了解帝国兴衰的原因,从中吸取教训,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借鉴。

三、中世纪欧洲的变革中世纪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时刻。

在九年级历史上册中,我们学习了中世纪欧洲的封建制度、宗教改革等内容。

这些变革对欧洲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后来的现代社会奠定了基础。

复习这些内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世纪欧洲的历史进程,以及它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四、近代世界的变革近代世界的变革是九年级历史上册的重点内容。

我们学习了近代欧洲的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等。

这些变革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通过复习这些内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近代世界的发展脉络,以及它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五、亚洲的独立与发展九年级历史上册还包括了亚洲国家的独立与发展的内容。

我们学习了印度、印尼、越南等国家的独立斗争,以及中国的近代史。

这些国家在争取独立和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但最终取得了成功。

复习这些内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亚洲国家的历史,以及它们为亚洲发展做出的贡献。

九年级上册教育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教育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教育知识点语文:
1. 古诗文欣赏
2. 现代文阅读和写作
3. 文言文阅读和写作
4. 修辞手法和常用语言技巧
数学:
1. 数学基础知识
2. 代数式与方程
3. 几何图形的性质和计算
4. 数据分析与统计
英语:
1. 英语基础语法和词汇
2. 阅读理解和写作表达
3. 听力和口语练习
4. 交际用语和文化背景知识
物理:
1. 运动学和动力学
2. 热学和热力学
3. 光学和电磁学
4. 物理实验方法和数据分析
化学:
1. 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和分类
2. 化学反应式和化学方程式
3. 化学反应的能量和速率
4. 化学实验方法和数据分析
生物:
1. 细胞结构和功能
2. 遗传规律和基因工程技术
3. 生命活动和健康保健
4. 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总复习资料附答案

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总复习资料附答案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总复习资料附答案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沁园春雪》中起过渡作用的句子是,。

主旨句是,。

上阕总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具体描写北国雪景句子是,; ,。

,。

写想象之景的句子是, ,。

(2)《雨说》一诗的最后一节中表达这首诗深刻立意的句子是。

(3)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然后我死了, 。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二.文学常识、课文内容填空1.作的《沁园春雪》是一首写景抒怀的(体裁)。

“沁园春”是名,“雪”是这首词的,内容与“沁园春”无关。

此词描写雄伟壮阔而又妖娆美好的北国雪景,纵论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抒发了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作为革命领袖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心.2.《雨说》是一曲动人心弦的爱之歌,作者是诗人。

诗中采用的艺术表现手法,让“雨”对生活在中国大地的儿童喃喃细语,倾诉真情,使人感受到“雨”这位爱的使者亲切温柔的形象。

3.《敬业与乐业》是为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做的一篇。

作者又号,是近代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学者,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

文章通过对“”“"“”的论述,告诫人们要对自己所做的事情生出敬意,要从专业做事中发现乐趣。

4.“家书”就是.《傅雷家书两则》是我国著名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写给儿子的.一封写于儿子精神消沉时,劝慰儿子如何正确面对感情的创伤,战胜挫折,泰然处之;另一封写于儿子音乐取得巨大成功之时,激励儿子保持谦卑,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的至境,正确对待成功。

5.的《故乡》是一篇(体裁).作品中写“我”眼中的“故乡”与儿时的“故乡”和中的“故乡"的巨大反差,反映了那个时代、那个社会的真实情况。

其中的形象是旧中国农民的典型代表。

6.《我的叔叔于勒》是国作家写的一篇。

文中写了一个普通小市民家庭的日常生活,作者运用的手法,充分描述了对待亲兄弟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画出了一幅资本主义社会里,贫穷则兄不认弟的触目惊心的惨象,艺术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的主旨.7.《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是国实业家的一篇文。

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汇总及复习资料

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汇总及复习资料

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汇总及复习资料提到九年级的历史,很多同学都会说难很难,的确,相对而言九年级上册历史是初中历史中最难的一部分,那么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有哪些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汇总, 供大家参考。

九年级历史知识背诵手册第1课古代埃及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1)兴亡: 位于非洲东北角, 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 古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

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若干小国, 公元前3100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公元前525年, 被波斯帝国吞并。

(2)版图:经历了古、中、新三个王国时代, 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 北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 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 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3)文明: 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

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2.金字塔: 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3.法老的统治(1)统治:法老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 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 国王经常用王杖责打大臣。

(2)危机: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 王权受到挑战, 胡夫金字塔之后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1)范围: “两河”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2)建国: 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3)统一: 约公元前24世纪,实现了初步统一。

2.古巴比伦王国(1)统一: 公元前18世纪, 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2)统治: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加强中央集权, 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3)影响: 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3.《汉谟拉比法典》(1)地位: 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内容: 从法典中可知, 古巴比伦分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 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 也有买卖奴隶的现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复习资料(一)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复习资料(一)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复习资料(一)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第1讲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认识化学1.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没有改变物质的变化(必考)易错易混点(1)物质的变化常伴随一些现象的发生,但不能仅根据现象来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爆炸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

例如,锅炉的爆炸、车胎的爆炸是物理变化;火药爆炸等属于化学变化。

(3)石油的分馏可以得到沥青、汽油、柴油等,属于物理变化,煤的干馏属于化学变化。

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必考)续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特别提醒在描述性质时往往有“能”“会”“有”“具有”“可以”等字眼,而在描述变化时没有这些字眼。

如“木炭燃烧”是木炭的化学变化;“木炭能燃烧”是木炭的化学性质。

物质的变化1.(2021百色第1题)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BA.燃放鞭炮B.干冰升华C.大米酿酒D.食物腐败2.(2020百色第1题)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BA.瓷碗破碎B.纸张燃烧C.芒果切片D.冰雪融化3.(2019百色第1题)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BA.鞭炮燃放B.木材制成桌椅C.钢铁生锈D.葡萄酿酒4.(2018百色第1题)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CA.酒精挥发B.冰雪融化C.动物呼吸D.玻璃破碎5.(2016百色第1题)在人体上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CA.皮肤破损B.骨折C.消化食物D.切除肿瘤物质的性质与用途6.(2018百色第14题)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或事实叙述错误的是CA.碱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由于它们的溶液都含有氢氧根离子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C.用黄铜片(铜锌合金)和铜片相互刻画,黄铜片上留有划痕D.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色7.(2017百色第13题)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合理的是AA.金刚石用于裁玻璃——硬度大B.一氧化碳用于冶炼金属——氧化性C.稀有气体用于制作霓虹灯——化学性质稳定D.氮气用作保护气——没有颜色8.(2021百色第21题)化学与我们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单元复习材料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单元复习材料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单元复习材料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一句话必背】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3.中国的腾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党的初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5.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6.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7.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最重要力量、决定性力量、主导力量,都错。

)8.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共享发展成果。

9.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问答题梳理】1.改革开放的重要性?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2.怎样理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中国人民坚持改革开放,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

改革开放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

3.进入新时代,我国改革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分别是什么?4.青少年怎样为改革开放作贡献?(面对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学生应怎样做?)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改革创新精神。

积极宣传改革开放政策,争做改革开放事业的拥护者、参与者和推动者。

5.为什么要坚持共享发展成果?这是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的标准之一。

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6.为了共享发展成果,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

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一句话必背】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

九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提纲

九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提纲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一个报告中的一部分,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文章是围绕“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这个论题进行论述的。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谈读书》作者是英国哲学家、作家培根。他的重要作品有《随笔》《新工具》等。这篇随笔的写法不同一般,论述的范围相当广泛,但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阐述了读书的正确目的;二是阐述读书的方法;三是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的各种缺陷。
九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提纲(一)
一、词汇积累
惟余 风骚 妖娆 忍冬 襁褓 田圃 喧嚷 洗礼 征引 旁骛 亵渎 陨落 灵柩 凌驾 睿智
扶掖 枘凿 垂手 凭吊 谀词 忐忑 繁衍 阴晦 萧索 影像 心绪 易主 值年 无端如许
苏生 愕然 鄙夷 嗤笑 瑟索 打拱 惘然 隔膜 展转 恣睢 厚实 嬉闹 驱除 拮据 栈桥
尴尬去处 喏喏连声 恃才放旷 对答如流 唯唯连声 万贯家私 起承转合 地灵人杰
兴兴头头 茶饭无心 控心搜胆 精血诚聚
二、课文理解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同志的一首写景抒怀之作。它描写雄伟壮阔而又妖娆美好的北国雪景,纵论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作为革命领袖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心。全词熔写景、议论和抒情为一炉,意境壮美,气势恢宏,感情奔放,胸襟豪迈,颇能代表毛泽东同志诗词的豪迈风格。
《不求甚解》选自《燕山夜话》,作者是当代作家马南邨(邓拓的笔名)。这篇杂文是驳论,是在批驳别人观点“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的过程中,阐述自己的主张“不求甚角解——提倡读书要多次反复、虚心领会(读书要把握住精神实质,不要死抠字句,求其表面)的。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且介亭杂文》,作者是鲁迅,这是一篇驳论文,全文为了驳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一错误论点,提出了“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这个正面论点。在批驳错误论点时,作者从公开的文字的三个阶段谈起:先是自夸“地大物博”,后是寄希望于“国联”,再后是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接着,作者又历数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以之作为事实论据,证明他们都是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这样,就间接地反驳了敌论点。

九年级上册词义复习资料

九年级上册词义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妖娆:艳丽多姿。

风骚:借指文学才华。

红装素裹:红日照耀大地,白雪覆盖大地。

攀援:抓着东西往上爬。

慰藉:安慰。

威仪:使人敬畏的严肃容貌和庄重举止。

岚:山里的雾气。

虹霓:雨后或日出、日没之际天空中所现的七色圆弧。

窗棂:窗格子。

骤然:突然、猛然。

茸茸:草又短又软又密。

第二单元羼:混合,掺杂。

间或:偶尔,有时候。

营生:谋生,筹划如何生活。

不屑置辩:认为不值得争辩。

寒碜:丢脸,不体面。

不轨:指违反法纪或搞叛乱活动。

褴褛:(衣服)破烂。

嘟囔:连续不断地自言自语。

拮据:缺少钱,境况窘迫。

端详:仔细地看。

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

第三单元玄虚: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

诓骗:说谎话骗人。

拚命:拼命。

前仆后继:前面的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跟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

怀古伤今:追念古代的事情,感伤现在的事情。

指一种落寞、悲观的思想情绪。

为民请命:泛指有相当地位的人代表百姓向当权者陈述困难,提出要求。

舍身求法:原指佛教徒不惜牺牲自己,远道求经。

后比喻为了追求真理而不惜牺牲自己。

终南捷径:比喻达到目的的便捷途径。

饶舌:唠叨;多嘴。

阑珊:将尽;衰落。

言简意赅:言语简明而意思完备。

焚膏继晷:点燃灯烛来接替日光照明,形容夜以继日地用功读书或努力工作。

磊落:(1)(心地)正大光明;(2)多而错杂的样子。

赎罪:抵消所犯的罪过。

殉难:(为国家或正义事业)遇难牺牲生命。

覆辙:翻过车的道路,比喻曾经失败的做法。

拭目以待:擦亮眼睛等待着,形容殷切期望或密切关注事态的动向及结果。

1.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国家面临分裂时,这位将军与部下戮力同心,试图力挽狂澜,在战争失败后,他与将士们一起殉难..。

B.跨年晚会上,同学们有的唱,有的跳,其乐融融,意兴阑珊..,陶醉在迎接2019年的喜悦气氛之中。

C.认真听课、做好笔记、提升思维能力,是在中考的紧要关头厚积薄发的催化剂,也是提升语文成绩的终南捷径....。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

第2课时 走向共同富裕
一、改革进行时 1.我国过去40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 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 2.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3.改革开放40年,我国经济进入什么阶段? 4.我国为促进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哪 些努力? 5.我国经济发展中还面临哪些问题?应对举 措及意义是怎样的? 6.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 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7.怎样继续深化改革?
第1课时 正式发展挑战
一、发展中的人口问题 1.人口问题----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2.现阶段我国人口现状及特点是什么? 3.实行计划生育的必要性有哪些? 4.正确理解全面二孩政策
二、资源环境面临危机 5.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资源环境的挑战是什么? 6.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状况及形势(我国的资源国情)是 什么? 7.我国所面临的资源问题的影响及对策有哪些? 8.我国面临严峻环境问题的表现有哪些? 9.环境问题的危害有哪些? 10.坚持绿色发展的选择是什么?
二、新型的民主
6.为什么说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民主? 7.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及意义? 8.怎样正确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真谛? 9.我国的人民当家作主是如何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 活之中的?
第2课时 参与民主生活
一、行使民主权利 1.什么是公民参与? 2.我国如何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3.公民通过哪些途径行使民主权利? (1)民主选举(民主选举的形式、原则、对公民 的要求有哪些?) (2)民主决策(民主决策的要求、形式有哪些?) (3)民主监督(民主监督的意义) 二、增强民主意识 4.为什么增强公民民主意识 5.我国公民参与民主生活有何要求? 6.现代公民如何培养民主意识?
第2课时 走向共同富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复习资料世界历史的分期:①世界古代:公元前3500年左右——公元15世纪末(公元1500年):奴隶社会、封建社会②世界近代:16世纪初——19世纪末(公元1500年-公元1900年):资本主义社会③世界现代:20世纪初——至今(公元1900年—至今)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思维导图】第1课古代埃及【课程标准】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1)兴亡:位于非洲东北角,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

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若干小国; 公元前3100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2)版图:经历了古、中、新三个王国时代,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北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3)文明: 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

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2.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3.法老的统治(1)统治:法老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国王经常用王杖责打大臣。

(2)危机: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挑战, 胡夫金字塔之后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课程标准】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1)范围:“两河”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2)建国:约从公元前3500 年起,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3)统一:约公元前2400年,实现了初步统一。

2.古巴比伦王国(1)统一: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2)统治: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3)影响: 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3.《汉谟拉比法典》(1)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内容:从法典中可知,古巴比伦分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 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买卖奴隶的现象。

家庭奴隶制是其一大特征。

(3)意义:法典内容十分广泛,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

法典中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4)评价:《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人类社会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第3课古代印度【课程标准】通过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初步了解古代的印度社会。

1.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1)兴起: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

(2)建国:公元前1500年左右, 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后来出现了许多小国家。

(3)鼎盛: 孔雀王朝统治时期,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2.森严的种姓制度(1)建立: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的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

名称从事职业婆罗门掌管祭祀刹帝利掌管军事、行政权力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商业首陀罗由被征服的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为前三个等级服务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3)特点: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

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不得通婚。

3.释迦牟尼创立佛教(1)创立:公元前6世纪, 乔达摩·悉达多创立。

(2)教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

提出“众生平等”,宣扬“忍耐顺从”。

(3)发展:信仰佛教的民众日益增多,一度成为印度的国教。

(4)传播:公元前3世纪后开始外传。

经中亚传入中国,后传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国。

往南经锡兰,传到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单元总结名称位置统一文明成果古埃及尼罗河流域公元前3100年左右金字塔、象形文字古巴比伦两河流域约公元前2400年《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古代印度印度河流域孔雀王朝统治时期种姓制度、佛教【思维导图】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课程标准】知道希腊城邦和雅典民主,初步了解亚历山大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

1.希腊城邦(1)范围:包括希腊半岛(主体)、爱琴海诸岛等地区。

(2)特点: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岛屿密布,适宜航海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

(3)文明:产生于爱琴海地区,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此后进入荷马时代。

(4)兴起:公元前8世纪,希腊出现了城邦, 斯巴达是最大的城邦。

(5)居民:分为公民和非公民,二者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

成年男性公民有参与统治的权利,只有公民才能占有土地; 参军打仗是公民的义务;城邦各项活动都以公民为主体。

2.雅典的民主政治(1)背景:经过几次改革后,雅典建立了民主政体。

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 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民主达到全盛,奴隶制政治发展到高峰。

(2)表现:雅典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

代表各地的10个主席团轮流主持城邦日常事务;主席团由各地抽签产生,主席团主席也经抽签产生; 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伯里克利还建立了津贴制度。

(3)局限: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3.亚历山大帝国(1)兴起: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成为军事强国。

(2)东征: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东征,先后打败波斯帝国、埃及,进入两河流域,最远到达印度河流域。

(3)成果:建立亚历山大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

(4)局限性: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也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

(5)积极性: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帝国境内建造的新城后来成为新的经济文化中心。

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课程标准】知道罗马城邦,了解罗马帝国的征服与扩张。

1.罗马城邦(1)建国: 公元前509 年,罗马建立共和国。

(2)统治: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元老院手中,两个权力相等的执政官主持日常政务, 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设立两名保民官,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的对平民不利的决议;颁布了《十二铜表法》。

(3)扩张:公元前3世纪初,罗马征服了整个意大利半岛;随后战胜了迦太基,控制了西地中海地区; 公元前2 世纪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的霸主。

(4)危机:公元前73年, 斯巴达克发动奴隶起义,使罗马共和国进一步衰落。

2.罗马帝国(1)政权更迭:公元前49年, 凯撒控制元老院。

公元前31年, 屋大维成为最后的胜利者,他首创“元首制”,掌握最高统治实权。

(2)建国: 公元前27 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

屋大维采取了许多措施解决矛盾,罗马帝国进入了和平发展的时代。

(3)扩张: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

帝国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 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湖”。

3.罗马帝国衰亡(1)原因:3世纪,罗马帝国陷入长期的政治经济大危机; 日耳曼人侵入罗马帝国。

(2)灭亡: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

476 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

第6课希腊罗马古典文化【课程标准】以建筑艺术、公历为例,初步理解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逐渐产生新的文明。

1.文学和雕塑(1)文学:《荷马史诗》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

(2)雕塑:奥林匹亚神庙中的宙斯像是世界古代七大奇迹之一。

《掷铁饼者》是希腊雕塑艺术中的杰作。

2.建筑艺术(1)希腊:体现在神庙建筑,雅典的帕特农神庙是典型代表。

(2)罗马:特点是石拱门、穹顶等。

代表性建筑有罗马大竞技场、引水道工程、凯旋门、方尖碑和万神庙等。

3.哲学和法学(1)哲学: 德谟克里特提出了“原子论”; 苏格拉底指出求得知识的最好办法是有系统的问和答,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 亚里士多德创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

(2)法学:《十二铜表法》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万民法、经济法以及众多的法律概念,构成了完整的罗马法学系统。

4.公历的缘起: 凯撒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新的历法,称“儒略历”。

儒略历后来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

4世纪,罗马皇帝以此作为基督教历法。

古希腊古罗马出现公元前8世纪,出现许多城邦公元前509年建立共和国,公元前27年进入帝国时期文明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元老院,人民大会,颁布了《十二铜表法》灭亡公元前4世纪被马其顿控制395年帝国分裂,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文化《荷马史诗》,宙斯雕像,《掷铁饼者》,帕特农神庙,哲学家德谟克里特、苏格拉有罗马大竞技场、引水道工程、凯旋门、方尖碑和万神庙等;罗马的《十二铜表法》,底、亚里士多德“儒略历”关系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罗马是其继承者,两者构成了地中海文明【思维导图】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课程标准】了解基督教的兴起。

以法兰克王国为例,初步理解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逐渐产生新的文明。

1.基督教的兴起:1世纪时,兴起于巴勒斯坦地区。

传道者宣传说, 耶稣是“救世主”。

4世纪末,罗马皇帝确定基督教为国教,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

2.法兰克王国(1)建国: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 日耳曼人建立的许多王国中最强大的是法兰克王国。

(2)统治:克洛维皈依了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

保留了原来罗马大地主的土地,把原属罗马国有的土地和无主土地赐给自己的亲兵和官吏。

(3)版图:延伸至高卢南部地区以及莱茵河以东至多瑙河之间的大部分地区。

3.封君与封臣(1)形成: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改革。

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

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成为封臣。

(2)关系:封臣对封君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 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提供保护。

(3)特点: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

(4)影响: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普遍存在。

4.查理曼帝国(1)继位:8世纪,法兰克国王丕平之子查理继承王位,成为法兰克国王。

(2)扩张:800年前后,版图扩展到今天的意大利北部、西班牙北部和德国西部的广大地区,成为当时西欧最大的王国。

(3)统治:实行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命令人民贡献“什一税”。

(4)加冕:800年的圣诞节,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加冕礼,因此查理又称“查理大帝”或“查理曼”,法兰克王国史称“查理曼帝国”。

(5)分裂: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

第8课西欧庄园【课程标准】了解西欧庄园生活,知道庄园是欧洲中世纪社会的基础。

1.庄园的领主与佃户(1)形成:9世纪开始形成,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