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过关检测练习题(无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1.1.2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同步练习有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1.1.2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同步练习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c98ae1844769eae109ed0d.png)
第2课时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一选择题1.下列描述中,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盐酸易挥发 B.金属具有导电性C.酒精易溶于水D.常温下,氮气很稳定2.下列叙述,前者是化学性质,后者是该性质表现出来的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易挥发,酒精滴在手心中感到凉意B.汽油能燃烧,人靠近汽车闻到一股刺激性气味C.铁的熔点高达1 535 ℃,熔化的铁极易在空气中变成黑色物质D.蜡烛有可燃性,点燃蜡烛产生黄色火焰,生成了气体3.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铜用于制作导线B.一氧化碳用于炼铁C.天然气用作燃料D.氧气用于气焊4.在日常生活中用适当的方法来区分下列各组物质,其中利用化学性质来达到目的的是( )A.白酒和白醋——闻气味B.铁片和铜片——看颜色C.自来水和酒精——点燃,看能否燃烧D.葡萄糖粉和面粉——投入水中,看是否溶解5.银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密度较大,具有良好的导电性,长期放置会被氧化而发黑。
其中属于银的化学性质的是( )A.银白色B.密度较大C.导电性良好 D.能被氧化6.纯净的铁:①是银白色的;②密度为7.86 g/cm3;③熔点为1 535 ℃;④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在上面的叙述中,你认为属于铁的物理性质的是( )A.①②B.①②③C.①③D.①②③④7.为了辨别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A.把鼻孔凑到容器口直接闻B.把嘴凑到容器口深深吸一口C.取一根小木条在空气中点燃,先后慢慢地分别放入两个集气瓶中D.容器口远离鼻孔,让其自然飘进鼻孔8.下列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甲烷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B.金属汞常温下是液体C.高锰酸钾是紫黑色固体 D.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9.胆矾是一种蓝色晶体,胆矾受热时容易反应失去结晶水,成为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在工业上精炼铜、镀铜等都要用到胆矾。
上述对胆矾的描述没有涉及的是( )A.制法 B.物理性质 C.化学性质 D.用途10.用电设备发生火灾时,可用装有液态四氯化碳的“灭火弹”扑灭。
九年级化学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方法和应用
![九年级化学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方法和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bd2f4170c22590103029da3.png)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例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导电性、溶解性、延展性等等。
具体来说,比如镁是银白色固体。
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比如稳定性、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等。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例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导电性、溶解性、延展性等等。
具体来说,比如镁是银白色固体。
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比如稳定性、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等。
物理性质定义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状态、是否易融化、凝固、升华、挥发,还有些性质如熔点、沸点、硬度、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可以利用仪器测知。
还有些性质,通过实验室获得数据,计算得知,如溶解性、密度等。
在实验前后物质都没有发生改变。
这些性质都属于物理性质。
如水的蒸发;蜡烛质软,不易溶于水,一般石蜡成白色;纸张破碎等。
不通过化学变化就可以表现出来的性质就是物理性质。
经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就是化学性质。
特点物理性质属于统计物理学范畴,即物理性质是大量分子所表现出来的性质,不是单个原子或分子所具有的。
例如:物质的颜色是大量分子集体所具有的性质,是单个分子所不具有的。
判断方法如可燃性、不稳定性、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络合性、腐蚀性、跟某些物质起反应呈现的现象等。
用使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方法可以得知物质的化学性质。
例如,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加热KClO3到熔化,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表明KClO3受热达较高温度时,能够放出O2。
因此KClO3具有受热分解产生O2的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定义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如:可燃性、稳定性、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助燃性、腐蚀性、毒性、脱水性等。
它牵涉到物质分子(或晶体)化学组成的改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1.2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课时训练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1.2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课时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8331292b941ea76e59fa049e.png)
1.1.2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1.下列对甲烷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极难溶于水B.具有可燃性C.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小D.通常为无色、无味的气体2. 下列用途中,主要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铜作导线B. 酒精作燃料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 铁锅作炊具3下列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挥发性 B.溶解性 C.导电性 D.可燃性4下列各项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氢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B.甲烷用作燃料C.干冰用作制冷剂D.石墨用于制铅笔芯5.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用生石灰做干燥剂B.用氢气制造燃料电池C.用铜丝制作导线D.用稀盐酸除去水垢6.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不存在...对应关系的是A.干冰升华人工降雨B.大理石硬度大建筑材料C.钢铁熔点高金属导线D.过氧化氢易分解制取氧气7.下列有关我们所熟悉的物质的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水在常温下是无色无味的液体B.食盐能溶于水C.蔗糖是甜的D.铜制容器久置于空气中会产生铜绿8.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木炭在空气中能燃烧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石灰石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D.胆矾是一种蓝色固体9.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在下列物质的应用中,主要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有(填序号)。
①利用蜡烛燃烧发光,用于照明②利用氦气的密度比空气小,用充满氦气的气球升空悬挂标语③利用铁的导热性,做成铁锅炒菜④利用氢气燃烧放出的能量推动运载火箭⑤利用干冰升华吸热,用于人工降雨10.将①物理性质、②化学性质、③物理变化、④化学变化的序号填在下列横线上。
碳酸氢铵是一种白色固体,加热碳酸氢铵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氨气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加热时产生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凝结成水珠。
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可燃,将其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11.小龙特别喜欢看一些有关战争的书籍,通过看书他了解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在比利时战场上使用了一种叫作氯气的化学武器,使法国士兵大量死亡。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课时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练习题)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课时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9deaba0b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cb.png)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课时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344)1.下列性质中的一种与其他三种有本质区别的是()A.颜色B.可燃性C.硬度D.状态2.下列各组物质中必须利用化学性质的不同才能区别的是()A.铁丝和铜丝B.白醋和白酒C.厨房中的白糖和精盐D.氧气和二氧化碳3.常温下,有一瓶氧气和一瓶二氧化碳,鉴别二者的正确方法是()A.观察颜色B.闻气味C.用燃着的小木条D.观察状态4.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其化学性质的是()A. B. C. D.5.化学与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化学物质的应用非常广泛。
下列物质的应用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石墨非常软,可用于制铅笔芯B.金属铜能导电,可作导线C.氮气不容易和其他物质反应,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D.金刚石非常硬,可以作钻探机的钻头6.下列是对氯气性质的描述:①黄绿色;②有刺激性气味;③能与水发生反应;④常温下是一种气体;⑤能与强碱溶液发生反应;⑥能与金属发生反应。
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填序号)。
7.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酒精易燃烧,常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
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边汽化边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请分析归纳:(1)酒精的物理性质:。
(2)酒精的化学性质:。
(3)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
(4)酒精发生的化学变化:。
(5)酒精的用途:。
8.某地曾发生了一起亚硝酸钠中毒事件。
亚硝酸钠外观酷似食盐,且有咸味,亚硝酸钠和食盐(主要成分为氯化钠)的有关资料如下表:(1)根据上表,请你写出亚硝酸钠的两条物理性质:①,②。
(2)请你写出鉴别亚硝酸钠和氯化钠的方法:。
案鉴别它们:10.充有钠蒸气的高压钠灯发出的黄光射程远,透雾能力强,常用于道路和广场的照明。
钠的化学性质活泼,常温下可以与氧气、水反应。
在实验室里,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放在滤纸上,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投入盛有水(滴有酚酞溶液)的烧杯中,发现钠块浮在水面上,很快熔化成银白色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偶有火星出现,溶液变成红色。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竞赛辅导练习题(无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竞赛辅导练习题(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043ff659eef8c75ebfb354.png)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竞赛辅导练习题(无答案)“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竞赛辅导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方法中,正确的是()A. AB.BC. CD. D2.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
有关物质的用途叙述错误的是A. 熟石灰可用作改良酸性土壤B. 烧碱可治疗胃酸过多C. 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用途电光源D. 用盐酸可以清除铁锈3.下列有关氧气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内,防止食品变质D. 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燃料6.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选项实验内容操作或所用试剂A 鉴别铁粉和木炭粉观察颜色B 鉴别氯化铵和氯化钾加熟石灰,混合研磨C 除去铜中混有的氧化铜加过量稀硫酸,过滤D 除去氧化钙中混有的碳酸钙高温煅烧A. AB.BC. CD. D二、填空题7.甲、乙、丙三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右图,已知甲是常见的气体单质,乙、丙都只含两种元素,且组成元素相同。
回答下列问题:(1)甲的名称是________ ,丙的化学式________ 甲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2)写出“丙→甲”反应文字表达式________ ,从微观角度看,该反应中没有改变的微粒是________(填符号)。
8.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甲、乙是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化合物,丙是单质;乙通常为液体,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生成丙;它们之间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经略去)。
则:甲的化学式为________ ;乙分解生成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
从微观的角度解释甲、乙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 。
9.1806年英国化学家戴维用电解法从苏打中得到一种新金属。
他对新金属做了以下实验:取一块金属,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小块金属投入水中,它浮于水面,并与水发生剧烈的反应。
它在水面上急速的游动,发出嘶嘶声,立即熔化成一个闪亮的银白色小球,并逐渐缩小,最后完全消失。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考点集训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考点集训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cd0de9d6ed630b1c58eeb5e7.png)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知识点的认识】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是它们是否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是物理性质,如汽油易挥发(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化学性质,如汽油易燃烧(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应用这个差别可以来判别某一性质是化学性质,还是物理性质.对于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应用,是不仅可以用来推断物质及其用途,而且可以用来鉴别具体的物质,等等.【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物质的用途、物质的推断和鉴别”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利用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来判别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利用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来推断物质及其用途和鉴别物质”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产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对于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可以联系着“非负数”的两种情况,从这样两个方面来理解.(1)需要发生物理变化;(2)不需要发生物理变化,也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2.对于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应用,可以联系着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或变化之间的相互联系(即性质用途或变化),根据它们之间的联系来分析、推断、鉴别和解答,将会是事半功倍的.一、选择题(共18小题)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化学物质的应用非常广泛,下列物质的应用是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石墨用于制铅笔芯 B.金属铜作导线C.氦气用作焊接金属保护气 D.金刚石作钻探机的钻头2.下列属于物质物理性质的是()A.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B.铁在潮湿空气中易生锈C.一氧化碳有剧毒 D.木炭能在空气中燃烧3.在实际生活中,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物理性质有关的是()A.氧气用于切割金属 B.稀盐酸能除去水垢C.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剂吸氧剂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4.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石墨作铅笔芯 B.焊接金属用氮气作保护气C.铜丝用作导线 D.干冰作致冷剂5.现有六种物品:钢尺、塑料梳子、2B铅笔、食盐水、玻璃杯、粉笔,小明将它们分成两类,如下表所示,他是按照物质的哪种属性进行分类的()第一类第二类钢尺、2B铅笔、食盐水、塑料梳子、玻璃杯、粉笔A.状态 B.颜色 C.硬度 D.导电性6.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是()A.铜用于制导线,是由于铜有良好的导电性B.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C.铁制品表面涂“银粉”(铝粉),是由于铝的化学性质比铁稳定D.二氧化碳通常用于灭火,是由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且密度比空气大7.以下物质的用途,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氮气填充食品包装袋 B.氧气供给呼吸C.活性炭用于防毒面具 D.生石灰作干燥剂8.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液氮可用作制冷剂 B.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C.稀有气体可制造电光源 D.氧气可用于炼钢和金属焊接9.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干冰易升华 B.浓盐酸易挥发C.氢气可燃烧 D.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10.下面是单质家属“四兄妹”的对话,其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 B.C. D.11.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各物质用途利用到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金属铜用来做导线B.氧气用于炼钢C.用氢气填充探空气球D.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颜色和异味12.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物质挥发性 B.溶液酸碱性 C.物质可燃性 D.金属活动性13.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石墨棒作干电池电极 B.一氧化碳用于炼铁C.稀有气体制成霓虹灯 D.铝用于制造导线14.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的性质是() A.可燃性 B.挥发性 C.不稳定性 D.还原性15.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液氮用作冷冻剂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氧气用于气焊 D.浓硫酸用作干燥剂16.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A.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B.钨用于制作白炽灯丝C.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氮气用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17.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颜色、状态 B.溶解性 C.密度、硬度 D.可燃性18.下列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甲烷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B.金属汞常温下是液体C.高锰酸钾是紫黑色固体 D.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二、填空题(共5小题)(除非特别说明,请填准确值)19.根据物质的性质或用途填下表:物质的性质用途例:NaHCO3溶液显碱性在厨房里用来蒸馒头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还原氧化铜金属铝具有传热、导电性改良酸性土壤20.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一氧化碳、甲烷和氯化钠三种物质中,选择下列相关的物质.(1)用作调味品的物质是;天然气中的主要成分是;(3)香烟的烟气中含有一种能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是.21.生活看、离不开化学,处处留心皆学问.请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①Na2CO3;②Ca(OH)2;③KNO3;④C6H12O6(葡萄糖);⑤HCl(1)糖尿病人血糖含量偏高,其中的“糖”指含作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且可作复某某的是.(3)可用于过量酸性土壤的碱是(4)侯氏联合制碱法所制的“碱”(5)可用于除去铁锈的物质.22.今年4月14日,我国某某某某地区发生7.1级地震.在灾后防预工作中,常用二氧化氯(化学式:ClO2)作消毒剂.二氧化氯在常温下是一种橙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11℃以下为红色液体,易溶于水.见光易分解.请你回答:(1)二氧化氯的化学性质是,物理性质是(各写一条);我国已成功研制出制取二氧化氯的新方法,其反应原理就是将亚氯酸钠与氯气(Cl2)反应反应,生成二氧化氯和氯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3.某班同学做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用到的药品有铁丝、铜丝、银丝、稀硫酸和硫酸铜溶液.实验结束后,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对该实验的废液进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什么物质?【交流表达】(1)小明通过观察,认为废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铜.他观察到的现象是.小红通过分析,认为废液中一定含有硫酸亚铁,她的依据是:.【作出猜想】小华认为废液中还可能含有硫酸.【实验验证】(1)小华测得废液的pH小于7,证明废液中含有硫酸.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方法:.小明取少量废液,向其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小明的实验现象是.通过分析与实验,同学们得出废液中含有硫酸亚铁、硫酸铜和硫酸.【拓展应用】(1)若将废液中的溶质全部转化为硫酸亚铁,应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写出该反应过程中的一个化学方程式.反应完全后,过滤,滤渣中物质为,滤液中溶质为硫酸亚铁.三、解答题(共3小题)(选答题,不自动判卷)24.钠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将其投入水中,它会浮在水面上与水发生剧烈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自身熔化成小球,甚至使生成的氢气燃烧.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但它不与煤油反应,因而可将其保存在煤油里.在一个烧杯中倒入一定量的水,向水中滴入2滴无色酚酞试液,再加入适量的煤油,然后将一块绿豆般大的钠放入烧杯中,钠会悬浮于水与煤油的界面处,并发生反应,直至钠消失.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后水层呈色.反应生成的氢气在钠附近不会燃烧.为什么?(3)由以上事实可以得出钠具有哪些物理性质?25.下面几种物质的具体应用,分别利用的性质是:(1)干冰用于人工降雨;“金粉”(黄铜粉)用于装帧烫金;(3)紫甘蓝汁液用作酸碱指示剂;(4)浓硫酸用作干燥剂.26.二氧化氮是大气污染物之一.通常状况下,它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红棕色气体,这里描述的是二氧化氮的性质(填“物理”或“化学”).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8小题)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化学物质的应用非常广泛,下列物质的应用是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石墨用于制铅笔芯 B.金属铜作导线C.氦气用作焊接金属保护气 D.金刚石作钻探机的钻头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解答:解:A、石墨用于制铅笔芯是利用石墨软、易留下痕迹的特点,没有新物质生成,由物理性质决定,故A错误;B、金属铜作导线是利用铜的导电性,利用了铜的物理性质,故B错误;C、氦气用作焊接金属保护气,利用氦气化学性质稳定,由化学性质决定,故C正确;D、金刚石作钻探机的钻头利用金刚石硬度大,利用了物理性质,故D错误.故选:C.点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2.下列属于物质物理性质的是()A.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B.铁在潮湿空气中易生锈C.一氧化碳有剧毒 D.木炭能在空气中燃烧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等.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可燃性等.解答:解:A、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B、铁在潮湿空气中易生锈,需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C、一氧化碳有剧毒,需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D、木炭能在空气中燃烧,需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A.点评:掌握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定义,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本质区别﹣﹣﹣﹣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了解二者包括的内容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3.在实际生活中,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物理性质有关的是()A.氧气用于切割金属 B.稀盐酸能除去水垢C.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剂吸氧剂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氧气用于切割金属,是利用了氧气的助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B、稀盐酸能除去水垢,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C、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剂吸氧剂,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D、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4.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石墨作铅笔芯 B.焊接金属用氮气作保护气C.铜丝用作导线 D.干冰作致冷剂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解答:解:A、石墨作铅笔芯,是利用了石墨的物理性质﹣﹣刻画时容易留下痕迹;B、焊接金属用氮气作保护气,是利用了氮气的稳定性,属于化学性质;C、铜丝用作导线,是利用了铜的物理性质﹣﹣导电性;D、干冰作致冷剂,是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故选B.点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5.现有六种物品:钢尺、塑料梳子、2B铅笔、食盐水、玻璃杯、粉笔,小明将它们分成两类,如下表所示,他是按照物质的哪种属性进行分类的()第一类第二类钢尺、2B铅笔、食盐水、塑料梳子、玻璃杯、粉笔A.状态 B.颜色 C.硬度 D.导电性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由题意“六种物品:钢尺、塑料梳子、2B铅笔、食盐水、玻璃杯、粉笔”,分为两类,观察比较、归纳两类物质,可知:第一类为具有导电性的;第二类没有导电性.解答:解:经分析可知,再运用比较、归纳的方法,可知:第一类为具有导电性的;第二类没有导电性.故选D.点评:明确分类是一种化学中常用的学习方法,要抓住分类的依据来认识分类结果,依据不同,得出的结论不同;了解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其应用.6.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是()A.铜用于制导线,是由于铜有良好的导电性B.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C.铁制品表面涂“银粉”(铝粉),是由于铝的化学性质比铁稳定D.二氧化碳通常用于灭火,是由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且密度比空气大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铜、氮气、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和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可用于制导线,故选项说法正确.B、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常用作保护气,故选项说法正确.C、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铝在空气中易被氧气氧化生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不易锈蚀,故选项说法错误.D、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且密度比空气大,通常用于灭火,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7.以下物质的用途,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氮气填充食品包装袋 B.氧气供给呼吸C.活性炭用于防毒面具 D.生石灰作干燥剂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解答:解:A、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可以用于填充食品包装袋中,利用的是其化学性质,故A错误;B、氧气能供给呼吸,利用的是氧气的化学性质,故B错误;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用于防毒面具利用的是其物理性质,故C正确;D、生石灰能与水反应,可以用作食品干燥剂,利用的是其化学性质,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用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8.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液氮可用作制冷剂 B.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C.稀有气体可制造电光源 D.氧气可用于炼钢和金属焊接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液氮气化要吸收大量的热量,使周围温度降低,所以常用作冷冻剂,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B、干冰用作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时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C、稀有气体用于电光源,是利用了通电时它们会发出不同颜色的有色光,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D、氧气可用于炼钢和金属焊接,是利用了氧气能支持燃烧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9.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干冰易升华 B.浓盐酸易挥发C.氢气可燃烧 D.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可以据此结合所给的选项进行解答.解答:解:A、干冰易升华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误;B、浓盐酸易挥发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B错误;C、氢气可燃烧需要通过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C正确;D、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D错误.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果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如果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10.下面是单质家属“四兄妹”的对话,其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 B.C. D.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分析.解答:解:A、钾的活泼性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B、银的导电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C、氢气的密度最小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D、水银的熔点低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果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11.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各物质用途利用到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金属铜用来做导线B.氧气用于炼钢C.用氢气填充探空气球D.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颜色和异味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金属铜用来做导线,是利用了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B、氧气用于炼钢,是利用了氧气能支持燃烧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C、用氢气填充探空气球,是利用了氢气密度小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D、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颜色和异味,是利用了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12.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物质挥发性 B.溶液酸碱性 C.物质可燃性 D.金属活动性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等,化学性质一般包括可燃性、氧化性、稳定性、还原性等.解答:解:A、物质挥发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B、溶液酸碱性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C、物质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D、金属活动性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是看这条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13.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石墨棒作干电池电极 B.一氧化碳用于炼铁C.稀有气体制成霓虹灯 D.铝用于制造导线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石墨棒作干电池电极,是利用了石墨棒具有优良的导电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B、一氧化碳用于炼铁,是利用了一氧化碳的氧还原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C、稀有气体用于电光源,是利用了通电时它们会发出不同颜色的有色光,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九年级化学“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达标检测练习题(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达标检测练习题(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87098170722192e4536f69d.png)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达标检测练习题一、选择题1.实验室里几种物质在互相谈论着.你认为它们的叙述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试管:同学们不爱惜我,我被摔碎了B. 铁钉:好难受啊,我在潮湿空气中生锈了C. 灯泡:我通电后发光了,给学生带来光明D. 蒸馏水:我被酒精灯加热后蒸发了2.下列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 煤加工成气体燃料B. 石油加工成汽油、柴油C. 溶洞的形成 D. 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3.下列变化过程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 镁条导电B. 粉尘爆炸 C. 金属拉丝 D. 活性炭吸附毒气4.在下列变化中,有一个变化与其他变化的本质不同,该变化是()A. 纸张燃烧B. 石蜡融化 C. 酒精挥发 D. 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5.下列变化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 石蜡燃烧B. 加热食盐水有晶体析出C. 动植物呼吸D. 铝片放在空气中变暗6.2010年5月5日,位于美国墨西哥湾的一个石油钻井平台发生爆炸并引发大火,之后发生漏油,每天多达5000桶以上,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很多国家向美国运送了设备及人员,以帮助美国尽快处理污染问题.7月15日,英国石油公司宣布,新的控油装置已成功罩住水下漏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石油燃烧属于物理变化 B. 石油是纯净物C. 此事件已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D. 为杜绝环境污染,人类应停止一切石油开采7.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粮食酿酒B.酒精挥发C.铁水铸锅D.冰消雪融8.臭氧(O3)能够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生命,打雷放电时,空气中有极少量氧气会转化成臭氧(O3),即3O22O3。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①O2和O3都是单质;②O2和O3是不同的物质;③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④相同质量的O2和O3,所含分子的数目一定相同;⑤相同质量的O2和O3,所含原子的数目相同。
()A. ①③④B. ①②⑤C. ②③⑤D. ②③④9.下图所示的家庭小实验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 制取明矾晶体B. 自制净水器净水 C. 自制“叶脉书签” D. 石墨导电实验10.关于物质结构和性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是的()A. 金刚石和石墨是不同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变一定属于化学变化B. 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目前没有大规模做燃料的主要原因是容易发生爆炸C. 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不同之处是二氧化碳比一氧化碳多了一个氧原子D. 有2个微粒,若它们的质子数相同,则它们一定是同种原子11.固体物质受热变为气体,这种变化()A. 一定是物理变化B. 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C. 一定是化学变化D. 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12.下列过程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 雕像受腐蚀B. 铜丝插入硝酸银溶液后C. 镁条燃烧D. 用高分子分离膜淡化海水13.下列图示的实验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 读取水的体积C. 点燃酒精灯 D.称取氯化钠的质量14.下列成语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 死灰复燃B. 积水成渊 C. 木已成舟 D. 磨杵成针15.下列说法你认为错误的是()A. 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B.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C. 化学变化的特征就是一定会有沉淀生成D. 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反映了物质的性质二、填空题16.化学变化又叫________ ,其特征是________ ,常伴随的现象有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等.17.①铜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②铜锈是一种绿色粉末③加热铜绿生成氧化铜、二氧化碳、水④氧化铜为黑色粉末⑤加热时产生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凝成水珠⑥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⑦不可燃⑧但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能使石灰水变浑浊。
初中化学《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考试题带解析.doc
![初中化学《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考试题带解析.doc](https://img.taocdn.com/s3/m/3b39dc0b65ce0508763213f8.png)
初中化学《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考试题带解析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18题) 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化学物质的应用非常广泛,下列物质的应用是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 . 石墨用于制铅笔芯B . 金属铜作导线C . 氦气用作焊接金属保护气D . 金刚石作钻探机的钻头【答案】考点: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解答: 解:A 、石墨用于制铅笔芯是利用石墨软、易留下痕迹的特点,没有新物质生成,由物理性质决定,故A 错误;B 、金属铜作导线是利用铜的导电性,利用了铜的物理性质,故B 错误;C 、氦气用作焊接金属保护气,利用氦气化学性质稳定,由化学性质决定,故C 正确;D 、金刚石作钻探机的钻头利用金刚石硬度大,利用了物理性质,故D 错误.故选:C.点评: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难度:容易 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2.下列属于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A .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B . 铁在潮湿空气中易生锈C . 一氧化碳有剧毒D . 木炭能在空气中燃烧【答案】考点: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 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等.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可燃性等.解答: 解:A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B 、铁在潮湿空气中易生锈,需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C 、一氧化碳有剧毒,需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D 、木炭能在空气中燃烧,需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A .点评:掌握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定义,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本质区别﹣﹣﹣﹣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了解二者包括的内容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难度:容易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3.在实际生活中,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物理性质有关的是()A.氧气用于切割金属 B.稀盐酸能除去水垢C.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剂吸氧剂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答案】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氧气用于切割金属,是利用了氧气的助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B、稀盐酸能除去水垢,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C、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剂吸氧剂,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D、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难度:容易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4.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石墨作铅笔芯 B.焊接金属用氮气作保护气C.铜丝用作导线 D.干冰作致冷剂【答案】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解答:解:A、石墨作铅笔芯,是利用了石墨的物理性质﹣﹣刻画时容易留下痕迹;B、焊接金属用氮气作保护气,是利用了氮气的稳定性,属于化学性质;C、铜丝用作导线,是利用了铜的物理性质﹣﹣导电性;D、干冰作致冷剂,是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故选B.点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难度:容易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5.现有六种物品:钢尺、塑料梳子、2B铅笔、食盐水、玻璃杯、粉笔,小明将它们分成两类,如下表所示,他是按照物质的哪种属性进行分类的()第一类第二类钢尺、2B铅笔、食盐水、塑料梳子、玻璃杯、粉笔A.状态 B.颜色 C.硬度 D.导电性【答案】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由题意“六种物品:钢尺、塑料梳子、2B铅笔、食盐水、玻璃杯、粉笔”,分为两类,观察比较、归纳两类物质,可知:第一类为具有导电性的;第二类没有导电性.解答:解:经分析可知,再运用比较、归纳的方法,可知:第一类为具有导电性的;第二类没有导电性.故选D.点评:明确分类是一种化学中常用的学习方法,要抓住分类的依据来认识分类结果,依据不同,得出的结论不同;了解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其应用.难度:容易知识点:走进化学实验室6.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是()A.铜用于制导线,是由于铜有良好的导电性B.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C.铁制品表面涂“银粉”(铝粉),是由于铝的化学性质比铁稳定D.二氧化碳通常用于灭火,是由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且密度比空气大【答案】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铜、氮气、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和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可用于制导线,故选项说法正确.B、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常用作保护气,故选项说法正确.C、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铝在空气中易被氧气氧化生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不易锈蚀,故选项说法错误.D、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且密度比空气大,通常用于灭火,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难度:容易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7.以下物质的用途,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氮气填充食品包装袋 B.氧气供给呼吸C.活性炭用于防毒面具 D.生石灰作干燥剂【答案】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解答:解:A、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可以用于填充食品包装袋中,利用的是其化学性质,故A错误;B、氧气能供给呼吸,利用的是氧气的化学性质,故B错误;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用于防毒面具利用的是其物理性质,故C正确;D、生石灰能与水反应,可以用作食品干燥剂,利用的是其化学性质,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用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难度:容易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8.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液氮可用作制冷剂 B.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C.稀有气体可制造电光源 D.氧气可用于炼钢和金属焊接【答案】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液氮气化要吸收大量的热量,使周围温度降低,所以常用作冷冻剂,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B、干冰用作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时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C、稀有气体用于电光源,是利用了通电时它们会发出不同颜色的有色光,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D、氧气可用于炼钢和金属焊接,是利用了氧气能支持燃烧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难度:容易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9.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干冰易升华 B.浓盐酸易挥发C.氢气可燃烧 D.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答案】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可以据此结合所给的选项进行解答.解答:解:A、干冰易升华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误;B、浓l10.下面是单质家属“四兄妹”的对话,其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B.C.D.【答案】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分析.解答:解:A、钾的活泼性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B、银的导电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C、氢气的密度最小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D、水银的熔点低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果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难度:容易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1.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各物质用途利用到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金属铜用来做导线B.氧气用于炼钢C.用氢气填充探空气球D.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颜色和异味【答案】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金属铜用来做导线,是利用了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B、氧气用于炼钢,是利用了氧气能支持燃烧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C、用氢气填充探空气球,是利用了氢气密度小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D、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颜色和异味,是利用了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难度:容易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2.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物质挥发性 B.溶液酸碱性 C.物质可燃性 D.金属活动性【答案】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等,化学性质一般包括可燃性、氧化性、稳定性、还原性等.解答:解:A、物质挥发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B、溶液酸碱性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C、物质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D、金属活动性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是看这条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难度:基础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3.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石墨棒作干电池电极 B.一氧化碳用于炼铁C.稀有气体制成霓虹灯 D.铝用于制造导线【答案】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石墨棒作干电池电极,是利用了石墨棒具有优良的导电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B、一氧化碳用于炼铁,是利用了一氧化碳的氧还原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C、稀有气体用于电光源,是利用了通电时它们会发出不同颜色的有色光,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D、铝用于制造导线,是利用了铝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难度:基础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4.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的性质是()A.可燃性 B.挥发性 C.不稳定性 D.还原性【答案】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等,化学性质一般包括可燃性、氧化性、稳定性、还原性等.解答:解:A、可燃性,需要通过燃烧这一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B、挥发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C、不稳定性,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D、还原性,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是看这条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难度:基础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5.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液氮用作冷冻剂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氧气用于气焊 D.浓硫酸用作干燥剂【答案】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液氮气化要吸收大量的热量,使周围温度降低,所以常用作冷冻剂,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B、干冰用作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时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C、氧气用于气焊,是利用了氧气支持燃烧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D、浓硫酸用作干燥剂,是利用了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难度:容易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6.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A.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B.钨用于制作白炽灯丝C.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氮气用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答案】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解答:解:A、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是利用镁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所以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是镁的化学性质决定的,故A错;B、钨用于制作白炽灯丝是利用了钨的导电性和熔点高,所以钨用于制作白炽灯丝是由钨的物理性质决定的,故B对;C、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是利用小苏打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所以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是由小苏打的化学性质决定的,故C错;D、氮气用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是利用了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因此是由氮气的化学性质决定的,故D错.故选B.点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难度:容易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7.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颜色、状态 B.溶解性 C.密度、硬度 D.可燃性【答案】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根据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定义判断,物理性质是指不需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解答:解:A、颜色、状态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所以错误.B、溶解是物理变化,溶解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所以错误.C、密度、硬度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所以错误.D、可燃性必须通过燃烧这一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所以正确.故选D.点评: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是初中化学最基本的概念,是考查的热点之一,正确理解定义,明确二者的本质区别: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解题的关键所在.难度:容易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8.下列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甲烷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B.金属汞常温下是液体C.高锰酸钾是紫黑色固体 D.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答案】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等,化学性质一般包括可燃性、氧化性、稳定性、还原性等.解答:解:A、甲烷可以在空气中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B、金属汞常温下是液体,描述的是状态,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C、高锰酸钾是紫黑色固体,描述的是颜色、状态,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D、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是看这条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难度:容易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二、填空题(共7题)1.根据物质的性质或用途填下表:物质的性质用途例:NaHCO3溶液显碱性在厨房里用来蒸馒头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还原氧化铜金属铝具有传热、导电性改良酸性土壤【答案】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具体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即可得出正确的答案.解答:解:碳在通常情况下化学性质稳定,不容易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可以用来写诗作画.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以用来还原金属的氧化物从而得到金属单质.金属铝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可以用来作导线.氢氧化钙显碱性,可以用来中和显酸性的物质,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故答案为:物质的性质用途例:NaHCO3溶液显碱性在厨房里用来蒸馒头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以用来写诗作画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还原氧化铜金属铝具有传热、导电性可以作导线氢氧化钙呈碱性改良酸性土壤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等方面的内容,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难度:容易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盐2.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一氧化碳、甲烷和氯化钠三种物质中,选择下列相关的物质.(1)用作调味品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天然气中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3)香烟的烟气中含有一种能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一氧化碳的毒性;酸碱盐的应用;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烟的危害性及防治.专题:生活实际型;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和物质的组成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食盐具有咸味,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一氧化碳有毒,能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解答:解:氯化钠具有咸味,通常用作调味品.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一氧化碳有毒,能和血红蛋白结合.故填:氯化钠;甲烷;一氧化碳.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有关性质,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3.生活看、离不开化学,处处留心皆学问.请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①Na2CO3;②Ca(OH)2;③KNO3;④C6H12O6(葡萄糖);⑤HCl(1)糖尿病人血糖含量偏高,其中的“糖”指__________________含作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且可作复合肥的是__________________.(3)可用于过量酸性土壤的碱是__________________(4)侯氏联合制碱法所制的“碱”__________________(5)可用于除去铁锈的物质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以及所学的化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到正确的结果,联合制碱法的碱指的是纯碱碳酸钠,氢氧化钙具有碱性,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硝酸钾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料,血糖的糖指的是葡萄糖,盐酸具有酸性,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可以用于除去铁锈.解答:解:(1)糖是指葡萄糖.故选:④;复合肥是指同时含有氮元素、磷元素、钾元素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化肥.硝酸钾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料,故选:③;(3)氢氧化钙具有碱性,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选:②;(4)侯氏联合制碱法所制的“碱”是指碳酸钠.故选:①;(5)稀盐酸能与氧化铁反应,可以除锈.故选:⑤.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一些物质的用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难度:容易知识点:常见的酸和碱4.今年4月14日,我国青海玉树地区发生7.1级地震.在灾后防预工作中,常用二氧化氯(化学式:ClO2)作消毒剂.二氧化氯在常温下是一种橙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11℃以下为红色液体,易溶于水.见光易分解.请你回答:(1)二氧化氯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化学“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达标检测练习题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达标检测练习题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44ee1004693daef5ff73dd2.png)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异及应用”达标检测练习题一、选择题1.以下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 木炭是一种黑色固体B. 浓盐酸的密度是1.19g/cm3C. 硫可以在氧气中燃烧D. 在平时情况下氮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2.以下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 高锰酸钾是紫黑色固体B.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石变浑浊C. 银拥有优异的导电性D. 金属汞常温下是液体3.以下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 氧气用于医疗急救B.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 铜、铝用于制作导线D. 汽油用于衣物除油4.一般食醋中含3%﹣5%的醋酸,以部下于醋酸化学性质的是()A. 常温下为无色液体B. 能溶于水C. 易挥发D.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5.以下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物理性质的是()A. 氧气供人呼吸B. 氢气作为人类的理想能源C. 用金刚石切割玻璃D. 盐酸用于工业除铁锈6.以下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A. 生铁用于铸造铁锅B. 稀有气体用于制造霓虹灯C. 氧气用于急救病人D. 金刚石用作钻探机的钻头7.以下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 木炭的可燃性B. 汽油的挥发性C. 氧气的氧化性D. 碳酸氢铵的不牢固性8.以下对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 浓盐酸的挥发性B. 活性炭的吸附性C. 浓硫酸的脱水性D. 氢氧化钠易潮解9.以下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 石墨棒作干电池电极B. 天然气用作燃料C.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 铜用于制造导线10.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以下物质的用途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 氢气充探空气球B. 酒精作燃料C. 干冰用作人工降雨D. 木材可以制作桌椅11.阅读下文:在平时情况下,硫化氢是一种没有颜色、具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比空气重,能溶于水。
在空气中点燃硫化氢气体有二氧化硫和水生成。
硫化氢的实验室制法是用块状硫化亚铁和液体状稀硫酸反应,则属硫化氢的化学性质的是()A. 无色B. 有臭鸡蛋气味C. 比空气重 D. 能燃12.科学研究表示,氨气在常压下即可液化为液氮,液氨可用作汽车的干净燃料,其燃烧时的主要反应为4NH3+3O22X+6H2O.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 液氨属于混杂物B. NH3中N的化学价为﹣3C. 液氨拥有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D. 液氨燃烧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13.以下生活中的一些做法主要运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A. 用不锈钢制炊具B. 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C. 将米酿成酒D. 将水洒在地上以增加空气湿度14.以下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了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 水作溶剂B. 熟石灰用于改进酸性土壤C. 氦气用于填充气球D. 铜用于制导线15.以下鉴别物质的方法中,不可以行的是()A. 用嗅气味的方法鉴别白酒和食醋B. 用酚酞试液鉴别稀硫酸和Na2SO4 溶液C. 用点燃的方法鉴别羊毛和涤纶D. 用水鉴别NaCl和CaCO3固体二、填空题16.在平时情况下,二硫化碳(cs2)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在空气中完好燃烧生成一种大气污染物和一种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请依照以上信息回答:(1)二硫化碳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 ;碳元素和硫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二硫化碳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 (CS2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17. 请将A物理性质,B化学性质,C物理变化,D化学变化的序号填入合适括号内。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差别及应用”能力提升练习题(无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差别及应用”能力提升练习题(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c704cff8c75fbfc77db2f8.png)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差别及应用”能力提升练习题一、选择题1.胆矾是一种蓝色晶体,化学式是CuSO4•5H2O,胆矾受热时易失去结晶水,成为白色的无水CuSO4粉末,无水CuSO4易吸收水份又变成蓝色,在工业上精炼铜、镀铜等都要用胆矾.上述对胆矾的描述中,没有涉及到的是()A. 物理性质B. 用途C. 制法D. 化学性质2.下列生活中的一些事例只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A. 自来水杀菌消毒B. 石墨制铅笔芯C. 二氧化碳用来灭火D. 氮气做保护气3.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 导电性B. 可燃性C. 稳定性D. 还原性4.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A. 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症B. 氧气用于气焊C. 用食醋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D. 活性炭用来吸附异味5.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 密度B. 颜色C. 硬度D. 还原性6.下列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 导热性B. 延展性C. 氧化性D. 挥发性7.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 氧气有助燃性B. 酒精有可燃性C. 浓盐酸的挥发性D. 稀有气体的不活泼性8.塑化剂是被禁止添加在食品里的,塑化剂的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 无色液体B. 有慢性毒性C. 熔点为﹣50℃D. 能溶于酒精9.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 颜色B. 密度C. 沸点D. 氧化性10.下列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 挥发性B. 溶解性C. 稳定性D. 导电性11.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①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在空气中会生成白雾②浓硫酸具有吸水性③稀硫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放出氢气④硝酸具有氧化性A. ①②B. ②④C. ②③D. ③④12.2012伦敦奥运会火炬的燃料为丙烷(C3H8)。
下列关于丙烷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 无色气体B. 难溶于水C. 沸点为-42.1℃,易液化D. 易燃烧,与空气与一定体积混合遇明火可能爆炸13.物质的用途和性质密切相关。
瑞昌市六中九年级化学“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过关检测练习题无答案新人教版
![瑞昌市六中九年级化学“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过关检测练习题无答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b09c8f4bed5b9f3f80f1c02.png)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过关检测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 干冰易升华B. 浓盐酸易挥发 C. 氢气可燃烧 D. 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2.下列物质性质的表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 碳酸易分解B. 二氧化碳无色无味C. 铝是银白色固体D. 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3.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 氧气助燃——切割金属 B. 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作保护气C.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人工降雨D. 碳具有还原性——冶炼金属4.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物质的用途.以下性质和用途的对应不正确的是()A. 金刚石坚硬用于裁玻璃 B. 氧气能供给呼吸用于医疗急救C. 金属钨的熔点高可作保险丝 D. 一氧化碳有还原性用于冶炼金属5.本次化学期末考试用的纸张,下列性质属于其化学性质的是()A. 白色B. 不溶于水 C. 可燃 D. 易撕碎6.下列叙述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 酒精挥发,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 煤气燃烧,稀有气体用作焊接保护气C. 活性炭去除冰箱异味,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D. 钢铁腐烂,氢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7.下列用途利用了物质物理性质的是()A. 木炭用作吸附剂B. 生石灰用作干燥剂 C. 氧气用作助燃剂 D. 氮气用作保护气8.下面O2和CO2的自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 .B.C.D.9.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与其物理性质相关的是()A. 氧气用于气焊B. 氮气用作保护气 C. 甲烷用作燃料 D. 稀有气体制成霓虹灯10.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密切相关,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 氧气助燃——焊接金属 B.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C. 石墨导电——可作电极 D.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人工增雨11.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①氢气用于填充气球②一氧化碳用作燃料③氧气用于气焊④干冰用作制冷剂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②③④12.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 金刚石制作刀具B. 活性炭作吸附剂 C. 用食盐水选种 D. 氧气供给呼吸13.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化学性质相关的是()A. 铜做导线B. 铁制炊具 C. 黄金压成金箔 D. 煤炭做燃料14.铁锈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 不溶于水B. 呈黄褐色 C. 可溶于盐酸 D. 密度比铁小15.关于电解水实验的叙述中氢气表现出的化学性质是()A. 产生的氢气无色、无味B. 试管中能收集到氢气,说明氢气难溶于水C. 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收集氢气后试管口应向下放置D. 将收集氢气的试管移近火焰,可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二、填空题16.下述描述生活中物质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A.瓷碗易碎 B.轮胎能炸 C.饭菜会馊 D.________17.现有以下常见的物质: A.氯化钠、B.小苏打、C.稀盐酸、D.活性炭、E.熟石灰、F.石灰石。
九年级化学“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差别及应用”竞赛辅导练习题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差别及应用”竞赛辅导练习题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595b212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fe.png)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差别及应用”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的用途是由其化学性质确定的是()A. 用钢铁制作炊具B. 用铜制作导线C. 用液化气作燃料D. 用金刚石刻画玻璃2.物质的性质确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 干冰用作制冷剂B. 木炭用作燃料C. 石墨用作电极D. 金刚石用来切割大理石3.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与物质的化学性质相关的是()A. 铜做导线B. 用氦气充气球 C. 黄金压成金箔 D. 酒精做燃料4.乙醇俗称酒精,有关乙醇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 无色液体B. 挥发性 C. 可燃性 D. 与水能互溶5.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描述中,有一项与其它三项有着本质的区分,它是( )A. 胆矾是一种蓝色的固体 B. 二氧化碳气体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C.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D. 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6.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 木炭是黑色固体B. 碳酸钠粉末易溶于水C. 镁条能在空气中猛烈燃烧 D. 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7.物质的用途只与其物理性质有关的是()A. 氧气作助燃剂B. 一氧化碳做燃料C. 稀有气体作爱护气D. 金刚石切割玻璃8.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的燃料为丙烷。
下列关于丙烷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 无色气体B. 易燃C. 沸点为-42.1℃D. 微溶于水,可溶于乙醇9.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化学性质确定的是()A. 石墨用作电极B. 活性炭除去异味C.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 镁粉用于照明弹10.物质保存的方法取决其性质。
下列药品不须要密封保存的是()A. 氢氧化钠B. 浓硫酸C. 氯化钠 D. 浓盐酸11.下列物质的用途只由化学性质确定()A. 铁质热水壶烧水B. 自然气在燃烧C. 雾霾时戴活性炭面积D. 石墨做轻轨电车车刷12.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及其应用错误的是()A. 金属铁具有导热性用于制作铁锅B.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用作防毒面具C. 氧气具有可燃性用作火箭燃烧D. 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用于除去油污13.下列叙述中,前者属于化学性质,后者是能表现出该项性质的化学改变的一组是()A. 酒精易燃烧,将酒精滴在手心中感到凉意B. 汽油能燃烧,人靠近汽车闻到一股刺激性气味C. 铁的熔点高达1535℃,熔化的铁极易在空气中变成黑色物质D. 蜡烛有可燃性,点燃蜡烛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气体14.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九年级化学“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质量检测练习题(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质量检测练习题(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0819f37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de.png)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异及应用”质量检测练习题一、选择题1.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A. 用金属汞作温度计中的液体B. 用液氮消除面部的小瘤、痣C. 用二氧化碳作温室气体肥料D. 用大理石作装修资料2.在实质生活中,以下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没关的是()A. 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症B.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 用食醋除掉热水瓶中的水垢D. 熟石灰用于改进酸性土壤3.以下物质的用途与该物质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A. 用硫酸除掉金属表面的铁锈B. 用氧气炼钢、炼铁C. 用氢气作高能燃料D. 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4.以下不属于二氧化碳用途的是()A. 灭火B. 制汽水C. 人工降雨D. 填补探空气球5.以下表达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性质的是( )A. 冰消融,铁生锈B. 酒精易挥发,汽油能焚烧C. 苹果榨汁,蜡烛有可燃性D. 气球充气变大,食品变质6.以下物质的用途,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 用石墨做铅笔芯B. 用大理石做装修品C. 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D. 用一氧化碳作气体燃料7.化学肥料碳酸氢铵在加热时简单分解,为保留该化肥,往常应采纳的举措是()A. 储藏库房要注意通风B. 假如受潮要放在太阳下晒干C. 要常常翻动包装袋,防备结块D. 库房要尽量密封,保持低温8.以下描绘物理性质的是A. 氢气、天然气都是可燃气体B. 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C. 水在通电时产生氢气和氧气D. 食品在人体中消化,最后变成水和二氧化碳9.以下性质中有一种与其余三种不一样的是()A. 糖能溶解在水里B. 柴草能点燃C. 铜易生锈 D. 煤炭能发电10.以下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可燃性B. 导电性C. 溶解性 D. 挥发性11.以下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 活性炭可除掉冰箱中的异味B. 干冰用作人工降雨C. 氮气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D. 汽油可用于擦抹衣物上的油污12.物质的用途与性质亲密有关,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 天然气常用作燃料,是因为它拥有可燃性B. 不锈钢常用于制造医疗器材,是因为不锈钢抗腐化性好C. 小食品袋中常用氮气作保护气,是因为常温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开朗D. 铁制栏杆表面常涂“银粉漆”(铝粉)防生锈是因为铝的化学性质比铁稳固13.以下实验现象只好反应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 )A. 紫色石蕊变红色B. 石灰水变污浊C. 蜡烛熄灭D. 杠杆左高右低14.以下物质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 溶解性B. 挥发性C. 导电性 D. 可燃性15.物质的用途和性质亲密有关。
九年级化学“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过关检测练习题(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过关检测练习题(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028a6fe0740be1e640e9a23.png)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过关检测练习题、选择题1 .以下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水制冰块汁烂2 .生活中有太多的变化,以下“变〞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树根“变〞根雕B.葡萄“变〞“变〞印章 D.玩具机器人“变〞形3 .以下表达中,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利用物理性质的是〔A.石蜡熔化、氧气用于炼钢气用于食品包装C.铁生锈、铜用于制电线华、小苏打用于焙制糕点4 .以下在厨房中发生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水果榨汁烂锈5 .以下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汽油燃烧光吸6 .以下变化过程中含有化学变化的是〔〕A.红墨水滴入水中,溶液变红了B.演出时,“干冰〞制造云雾缭绕的舞台效果C.夏天从冰箱拿出的杯子,放置一会,外壁会有水珠出现D.葡萄发酵制取葡萄酒7 .我们生活在绚丽多彩的物质世界里,以下色彩是由化学变化变化呈现出来的是〔〕A.雨后的彩虹B.夜晚的霓虹灯 C.节日的礼B.菠萝榨C.食物腐D.蔗糖溶解美酒 C.玉石〕B.纸张燃烧、氮D.干冰升B.冬瓜腐C.铁锅生D.煤气燃烧B.灯泡通电发C.动植物呼D.水果腐烂花D.彩色的图画8 .以下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抹在墙壁上的石灰浆逐渐变B.用苛性钠枯燥Q、H2C.石蕊溶液遇到酸溶液变成红D.用生石灰制熟石灰9.“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成语是汉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以下成语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百炼成钢B.沙里淘C.火树银D.釜底抽薪10.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化学的开展使人们发现了许多物质,极大的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如:①通过晒海水或煮盐井水得到粗盐,②以天然气等位原料合成塑料,③用铁矿石、煤炭、石灰石等炼铁,④制药厂用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上述发生的变化过程中一定不需要原子重新组合就能实现的A. ③④B.②③C.①③11 .以下在厨房中发生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铁锅生锈烂汁12 .以下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火箭发射电败13 .以下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汽油挥发烧质14 .以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文字D.①④〕B.冬瓜腐C.水果榨D.煤气燃烧B.风力发C.食物腐D.钢铁生锈B.蜡烛燃C.食物变D.铁钉生锈B.对着枯燥的玻璃片哈气15.赣深高速是我国骨干干线-京九客运专线的一局部,它将于 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石块粉碎二、填空题理〞或“化学〞);(2)今年4月25日尼泊尔境内发生地震,高铁酸钾(&FeQ)可用于灾区饮用水的净化,制备&Fe .的化学反响方程式为: 2Fe (OH 3+3C12+10KOI+ 2K 2FeQ+6X+8HO, X 的化学式为 素的化合价为(3)污水处理是预防水污染的重要举措之一,某工厂甲、乙两车间产生的污水中各含有以下四种物质中 的两种:Ba (NQ) 2 , KOH, K 2SO , HNQ ,用石蕊试液和氯化钢溶液分别对两车间污水进行检测, 现象如下表:试齐现象 石蕊试液 氯化钢溶液污水甲车间 变盅色 产生白色沉淀 乙车间 变红色无明显现象那么甲车间产生的污水含有上述四种物质中的,工厂决定将两车间产生的污水排入反响池内充分反响后再排放,写出发生反响的中和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假设反响池内各物质均恰好完全反响, 排放液中的溶质是 〔填写物质名称〕D.C.用高分子别离膜淡化海水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C. 铁轨氧D. 灯泡发光xx 年开工建设.以下关于高铁建设过程中B.扎实路16.水是生命之源,“爱惜水、保护水〞 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1)海水淡化是获取淡水的方法之一, 用如图方法获得淡水的过程中发生的是变化(填写“物,&FeQ 中 Fe 元海水17.以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蜡熔化 B .酒精挥发C.食物腐败D. .18 .以下表达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描述,属于物理变化的描述,属于化学变化的描述.〔用序号填写〕A镁带燃烧B镁带能燃烧C镁带是银白色金属D镁带外表用砂纸打光19 .二氧化碳是我们熟悉的气体之一,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小明同学查阅到的有关二氧化碳气体的资料如下:①二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②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③点燃镁条,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④冒黑烟、发光、生成白色固体;⑤生成了氧化镁和碳.⑥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作制冷剂等.以上表达中:是物理性质;是化学性质;是化学变化;是现象;是用途.20 .化学变化常伴随着一些现象发生,如、、、、等,还伴随着的吸收和释放.21 .空气中氮气的含量最多,氮气在高温、高能量条件下可与某些物质发生反响.图1是以空气和其他必要的原料合成氮肥〔NHNO〕的工业流程.请按要求答复以下问题:国二〔1〕步骤①中发生的是变化〔填“物理〞或“化学〞〕〔2〕写出步骤③中发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3〕上述化学反响中属于化合反响的有个.(4)图2是化肥硝酸钱包装袋上的局部说明:硝酸钱应具有的性质是 (填字母).A.易溶于水B.有挥发性C.受热易分解施用该类肥料时,要预防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写出硝酸俊与熟石灰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三、综合题22 .乙烯利(GHC1QP)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成效.一般情况下,香蕉采收后必须经过催熟环节各种营养物质才能充分转化.乙烯利催熟是多年来全世界香蕉生产广泛使用的技术,使用乙烯利是利用其溶水后散发的乙烯(GH)气体催熟,并诱导香蕉自身快速产生乙烯气体,加速自熟.(1)乙烯利由种元素组成,其中碳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乙烯利溶水后散发出乙烯的过程为 (填“化学〞或“物理〞)变化.23 .空气中氮气的含量最多,氮气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可与某些物质发生反响.以下图是以空气和其他必要的原料合成氮肥(NhkNQ)的工业流程.请按要求答复以下问题:(1)步骤①中发生的变化是.(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2)写出步骤②中发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3)步骤④中,反响前后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是.24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谈到氨气(NH3),首先让我们想到的是它的刺激性气味,其实NH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十分广泛.NH与食品工业黄曲霉毒素具有很强的致癌性,广泛存在于霉变的花生、玉米等粮油及其制品中.在食品工业生产中,常利用氨气熏蒸法降低食物中滋生的黄曲霉毒素.该方法是利用NH与食物中的水反响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再与黄曲霉毒素反响,从而有效的降低黄曲霉的毒性.实验人员通过实验寻找氨气熏蒸法的最正确条件.将50 g花生破碎成粉末,包裹密封并注入NH ,置于恒温箱进行熏蒸.图1是在相同熏蒸时间、NH浓度和花生含水量的条件下, 熏蒸温度对降解某种黄曲霉毒素的影响.O 5 10 15 202330154043NH与无机化工近年来,CO捕集与封存被认为是减少CO2排放的有效途径.NH3溶于水后形成的氨水可作为吸收CO的新型吸收剂.以下图为工业吸收CO的装置示意图.实验研究说明, CO的脱除率受到反响温度、氨水流量、氨水浓度等多种因素影响.当喷雾塔内的反响温度低于40 C时,CO的脱除率随着氨水流量和氨水浓度的增加而明显升高,最高可到达85%大大减少了CO的排放,降低其对环境的影响.*1口至此,你对NH是不是又有了新的熟悉呢?希望在今后的化学学习中你还会对依据文NT有更全面的熟悉!章内容答复以下问题.(1)请列举出NH的物理性质(答1条即可).(2)氨气熏蒸法中,NH与食物中水的结合过程属于 (填“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3)依据图1答复:①当温度为40 c和45 c时,降解率分别为84.34%和84.35%,考虑到经济性原那么,应选取的最正确熏蒸温度为.②在25 c〜45 c的范围内,随着熏蒸温度的升高, 黄曲霉毒素的降解率逐渐 (填“增大〞或“减小〞).(4)喷雾塔中利用氨水吸收CO.氨水以雾状喷洒的目的是.(5)以下关于氨水吸收CO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填序号).A.从喷雾塔出气口排放出的气体中不含COB.吸收过程中,喷雾塔内的反响温度对CO脱除率没有影响C.反响温度低于40 c时,喷洒浓度较高的氨水,有助于提升CO的脱除率。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过关练习题(无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过关练习题(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f409f2a2161479161128af.png)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过关练习题(无答案)一、选择题1.以下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冰雪消融B. 胆矾研碎C. 葡萄酿酒D. 铁水铸成锅2.以下成语与化学变化有关的是〔〕A. 沙里淘金B. 滴水成冰C. 木已成舟D. 钻木取火3.以下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米酿成酒B. 石蜡熔化C. 灯泡发光D. 胆矾研碎4.以下是描画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 碳酸氢铵是白色固体B. 铁块热胀冷缩C. 二氧化碳能使廓清石灰水变混浊D. 铝丝能弯曲5.成语是中华文明的珍宝。
以下成语触及化学变化的是〔〕A. 绳锯木断B. 滴水成冰C. 死灰复燃D. 聚沙成塔6.以下变化进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百炼成钢B. 风吹草动C. 玉石摔碎D. 滴水成冰7.以下各图所示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 对着枯燥玻璃呼气C. 木炭在O2中熄灭D. 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CO28.以下进程中发作了化学变化的是〔〕A. 干冰升华,构成白雾B. 咸菜临时放置在空气中外表有一层〝白霜〞C. 廓清石灰水临时露置在空气中液面有一层〝白膜〞D. 冷却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9.以下生活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石蜡熔化B. 纸张熄灭C. 玻璃破碎D. 车胎爆炸10.同窗们进入初三了,除了用〝洪荒之力〞好好拼搏一年外!还要讲学习方法。
学习化学需求运用迷信的方法,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学习化学的方法是〔〕A. 停止化学实验B. 停止迷信探求C. 运用化学符号D. 运用占卜手腕11.铁是我们生活中罕见的金属之一。
关于铁的以下效果,不属于化学研讨范围的是( )A. 如何把铁矿石炼成铁B. 钢铁为什么会生锈C. 如何将钢板轧成汽车外壳D. 铁锈是由什么组成的12.以下物质性质的描画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 干冰易升华B. 纸张能熄灭C. 蔗糖易溶于水D. 酒精易挥发13.打雷放电时,空气中极大批的氧气会转变为臭氧〔O3〕,这个反响可以表示为氧气臭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过关检测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干冰易升华
B. 浓盐酸易挥发
C. 氢气可燃烧
D. 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
2.下列物质性质的表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碳酸易分解
B. 二氧化碳无色无味
C. 铝是银白色固体
D. 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
3.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氧气助燃——切割金属
B. 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作保护气
C.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人工降雨
D. 碳具有还原性——冶炼金属
4.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物质的用途.以下性质和用途的对应不正确的是()
A. 金刚石坚硬用于裁玻璃
B. 氧气能供给呼吸用于医疗急救
C. 金属钨的熔点高可作保险丝
D. 一氧化碳有还原性用于冶炼金属
5.本次化学期末考试用的纸张,下列性质属于其化学性质的是()
A. 白色
B. 不溶于水
C. 可燃
D. 易撕碎
6.下列叙述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 酒精挥发,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 煤气燃烧,稀有气体用作焊接保护气
C. 活性炭去除冰箱异味,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 钢铁腐烂,氢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
7.下列用途利用了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A. 木炭用作吸附剂
B. 生石灰用作干燥剂
C. 氧气用作助燃剂
D. 氮气用作保护气
8.下面O2和CO2的自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 .
B.
C. D.
9.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与其物理性质相关的是()
A. 氧气用于气焊
B. 氮气用作保护气
C. 甲烷用作燃料
D. 稀有气体制成霓虹灯
10.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密切相关,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 氧气助燃——焊接金属
B.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
C. 石墨导电——可作电极
D.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人工增雨
11.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①氢气用于填充气球②一氧化碳用作燃料③氧气用于气焊④干冰用作制冷剂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②③④
12.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 金刚石制作刀具
B. 活性炭作吸附剂
C. 用食盐水选种
D. 氧气供给呼吸
13.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A. 铜做导线
B. 铁制炊具
C. 黄金压成金箔
D. 煤炭做燃料
14.铁锈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不溶于水
B. 呈黄褐色
C. 可溶于盐酸
D. 密度比铁小
15.关于电解水实验的叙述中氢气表现出的化学性质是()
A. 产生的氢气无色、无味
B. 试管中能收集到氢气,说明氢气难溶于水
C. 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收集氢气后试管口应向下放置
D. 将收集氢气的试管移近火焰,可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
二、填空题
16.下述描述生活中物质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
A.瓷碗易碎B.轮胎能炸C.饭菜会馊D.________
17.现有以下常见的物质:A.氯化钠、B.小苏打、C.稀盐酸、D.活性炭、E.熟石灰、F.石灰石。
请按要求填空(填字母):
(1)能吸附冰箱的异味的是________ ;(2)能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_ ;(3)蒸馒头时常用到的物质是
________ ;(4)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________ ;(5)生活中可用作调味品的是________ 。
18.科学家证明了“一氧化氮气体分子是保持心血管系统健康的信号分子”,通常情况下,一氧化氮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经,难溶于水,常温下易与氧气反应生成有毒的二氧化氮气体;二氧化氮又能与水反应生成硝酸(HNO3)和一氧化氮,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一氧化氮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回答一点即可),不能直接排入大气中的理由是________ .(2)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
19.下列叙述中________属于物理性质的描述,________属于化学性质的描述,________属于物理变化的描述,__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描述。
(用序号填写)
A镁带燃烧B镁带能燃烧C镁带是银白色金属D镁带表面用砂纸打光
20.了解物质的用途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生活。
请按下列要求选择合适的物质,用其编号填空。
①氧气②稀硫酸③氯化钠④碳酸氢铵⑤醋酸⑥二氧化碳
(1)能支持燃烧的是________;
(2)用来腌制食品的是________;
(3)用来除铁锈的是________;
(4)在农业上做氮肥的是________。
(5)食醋中的酸________。
(6)光合作用需要的是________。
21.化学世界绚丽多彩,请选择适当的序号填空。
A无色B绿色C黑色D白色E紫黑色F淡黄色
① 高锰酸钾固体________ ② 五氧化二磷________③ 碱式碳酸铜________
④ 氧化铜________⑤ 稀盐酸________⑥ 木炭________
三、综合题
22.鸡蛋腐败会发出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H2S).硫化氢气体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它在空气中点燃能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水,把硫化氢气体通入浓硫酸中,发生的反应为:H2S+H2SO4(浓)
=SO2+S↓+2H2O
(1)从上述叙述中,归纳出硫化氢的物理性质:①________、②________;硫化氢的化学性质是:
①________、②________.
(2)若工厂排放的尾气中含有硫化氢,用浓硫酸来吸收是否可以?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23.【科普阅读】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木糖醇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
(2)木糖醇入口有清凉感觉的原因是________。
(3)木糖醇在人体内发生的反应可以用文字表达式表示为(反应条件略去)________。
24.将下列物质的序号填入适当的空格中:①石灰石;②氢氧化铝;③消石灰;④稀硫酸;⑤氢氧化钠;⑥氢气
(1)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________;
(2)在农业上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_;
(3)理想的高能燃料是________;
(4)常用作建筑材料的是________;
(5)用来治疗胃酸过多的是________;
(6)可用于制肥皂的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