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市2016_2017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测试题

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测试题2017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测试题期末考试马上就要到了,小学生们也要迎来期末考试的紧张复习了,那么如何复习才能取得好的成绩呢?店铺带来的2017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测试题,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第Ⅰ 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50分。
)1.右图为明清两代祭祀社、稷神祗的祭坛。
古籍《考经纬》说:“社,土地之主也,土地阔不可尽敬,故封土为社以报功也。
稷,五谷之长也,谷众不可遍祭,故立稷神以祭之。
”社稷坛的修建突出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 ( )A.封建迷信B.重农抑商C.以农立国D.以民为本社稷坛2.中国古代手工业在许多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下列图片与对应的文字说明错误的是( )A.四羊方尊B.甲骨文C.水排D.唐朝的秘色瓷A.反映出我国商周时期青铜铸造工艺达到很高的水平B.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了汉字“丝”和“蚕”字,说明中国的养蚕和丝织技术是从商朝开始的C.东汉杜诗发明的水力鼓风冶铁工具D.陕西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秘色瓷是青瓷的一种3.“虽然远航的目的是寻找黄金,但……通过实地考察探明了地球上的海洋是相通的,证明了地球是圆形的,这对科学的发展和人们宇宙观念的更新具有重要意义。
”这表明新航路的开辟 ( )①使西欧国家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②反映了西欧工商业发展的要求③推动了地理大发现和科学进步④表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⑤满足了西欧宗教人士传播天主教的愿望A.①③⑤B.②④⑤C.③D.②③⑤4.1602年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成立,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联合股份公司。
通过向全社会融资的方式,东印度公司将社会分散的财富,变成了自己对外扩张的资本。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出现B.是资本主义商业组织形式的创新C.是资本输出的主要方式D.是欧洲“商业革命”的开端5.大本钟是伦敦市的标志和英国的象征,于1859年被安装在伦敦西敏寺北端议会大厦98米高的钟塔内,它著名之处在于它的准确和那重达13吨的巨大的用于报时的铜钟。
2016-2017年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6-2017年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每题1分,共30分)1.金文中的“封”字,写作军守土。
其反映的制度是A.XXX袭制B.内外服制C.分封制D.嫡长子继承制或,“邦”字写作。
意为划定疆界,植树为帜,建筑城堡,驻2.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
”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
这说明宗法制的纽带是A.财产B.血缘3.下图所示的中央机构创立于C.D.地域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提高官员文化素质的制度是A.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5.按照中国史官传统与惯例,宋朝君主与大臣议事的任何场合,都需要有史官在场。
该现象A.体现政治的透明度C.说明史官地位提升B.反映君主权力被削弱D.表明宋代政治民主化6.有关“湖广行省”的文献资料最早可能出现在7.直接民主是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色之一,与这一特色形成直接有关的是A.雅典的农业发达B.小国寡民的城邦C.古希腊民主传统D.斯巴达人的威胁A.秦朝B.汉朝C.唐朝D.元朝8.有学者注意到,罗马的扩张,自共和国起,从无停息,耗费了自己的国民人口资源。
罗马人不够1了,XXX坎人不够了,意大利人不够了。
“公民权”一次又一次不断扩大,一批又一批的异族进入了罗马,也改换了“罗马”的性质。
此后,“罗马”实施了A.惯法B.公民法C.万民法D.自然法9.下列法律文献与其所确立的政体,对应正确的是A.英国《权利法案》——民主共和国B.美国1787年宪法——君主立宪制C.法国1875年宪法——君主立宪制D.德意志1871年宪法——君主立宪制10.针对某国一次革命后采用的政治形式,有学者拟订了以下研究提纲,据此判断,这个国家应该是(1)一个联邦,一个由选举产生的总统(2)以一部成文宪法作为政府的根蒂根基和对政府的管束(3)权力制衡制度(4)立法者的选举在人口比例的基础上产生——若干人中选出代表一名A.英国B.德国C.美国D.法国11.中英《XXX》附件中规定:英国的侨民、商人同中国人发生冲突,犯了法或成为被告,只能由英国驻中国的管事官-----领事去裁判,中国政府不得干涉。
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含解析

河北定州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
据《永禁机匠叫歇碑》记载:“(清前期)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
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
”这表明A。
明朝商品经济发展B。
明朝纺织业发达C. 世人皆以纺织为生D. 出现了雇佣关系【答案】D【解析】由题干中的“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可知出现了雇佣关系的资本主义萌芽,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错误,材料给出的时间是清前期;B选项无法从材料中得出;C选项说法错误,当时主要的劳动形式还是农业生产。
点睛:商品经济的特点在明清时期主要体现就是“机工出资、机户出力”,所以在材料中出现这句话的时候一定是与资本主义萌芽有关。
本题中出现了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因此本题选择的是D选项。
2。
清乾隆二十二年渝令,只准洋商在广州一口通商。
乾隆二十四年又颁行下图所示的防夷措施。
材料反映清政府A。
断绝中外经济交流B。
实行重农抑商政策C. 禁止民间贸易往来D。
严格限制外商贸易【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严格限制外商只能在广州一口经商,同时限制条件比较多。
所以正确选项为D.A项错误在于断绝二字。
B 选项中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与材料内容关联度不大.重农抑商主要在于限制国内的商业活动。
C选项中禁止民间贸易往来就不会允许广州通商。
而且从材料来看并未要求外商不能与民间交往,故错误。
3.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决议:“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由此表明土地流转A。
改变了农村土地所有权性质 B. 更有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C。
取消了农民对土地的承包权D。
终止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可知中共中央决议,鼓励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这有利于形成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更有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B项正确.农村土地所有权依然是公有制,排除A.C项说法与题干矛盾,排除。
2017 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人教版 必修一)

2017年高一历史(下)期末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反映的农业生产方式()A.小农经济B.手工工场C.商品经济D.精耕细作【考点】中国古代小农经济.【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小农经济是以个体为单位,以精耕细作、男耕女织为方式,自给自足为生产目的政策.【解答】材料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般的乡村,所体现的是男耕女织,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所以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都不符合题意.故选A.2.1757年,清政府指定外国商船只能在粤海关一口贸易,并对丝绸、茶叶等传统商品的出口量严加限制。
这一现象直接反映了清政府()A.实行闭关锁国政策B.实行重农抑商政策C.压制资本主义萌芽D.重视国内市场开拓【考点】明清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闭关锁国政策.这是高考的重要考点,学习时要注意其原因、影响等的学习.【解答】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1757年,清政府指定外国商船只能在粤海关一口贸易”“对丝绸、茶叶等传统商品的出口量严加限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符合闭关锁国政策.所以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3.《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曰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这直接反映了唐朝城市()A.商品经济的繁荣 B.居民区和商业区严格分开C.商业活动有一定的时间限制D.对外贸易活动频繁【考点】隋唐时期的商业发展.【分析】本题考查唐朝商业发展情况,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文学作品虽然有一定的文学成分,但是也可以作为史料进行参考.唐代的市场有严格的交易时间限制,每天中午时分“击鼓三百声”开市,日落前七刻,“击钲三百声”闭市,体现了政府对市的严格管制,商业活动有一定的时间限制.故C正确.商业活动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商业的发展,故A错误.B材料不能直接反映.故B错误.D是无关项,故D错误.故选C.4.19世纪后期,烟台、青岛等开埠通商,引发了山东省经济结构的调整。
甘肃省武威市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学段考试试题

甘肃省武威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学段考试试题(本试卷共4页,大题2个,小题32个。
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30小题,共 60分)1.欧洲资本主义萌芽最早产生于意大利,但新航路开辟后,“财富流向西葡”,“英国成为海盗”“意大利被晾在一边”。
其中“意大利被晾在一边”的主要原因是A.世界性商业危机B.意大利经济衰退C.世界性商业革命D.意大利金融危机2.19世纪中叶,一位经济学家骄傲地宣称:“我们的船只满载着原料归来,又将满载着制成品返回地球各个角落。
”这位经济学家的国籍最有可能是A.葡萄牙B.荷兰C.西班牙D.英国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就是( )A.蒸汽机的改良 B.计算机的诞生C.相对论的提出 D.电力的广泛应用4. 有论者认为,鸦片战争不但打开了中国的国门,而且打开了中国妇女走出中世纪的大门。
你认为“打开了中国妇女走出中世纪的大门”的武器是A.坚船利炮B.洋纱洋布C.自由平等的观念D.欧洲风俗习惯5.下图是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B处发展高潮出现的原因是A.国际环境有利B.民族独立实现C.社会性质改变D.政府政策的改变6.作家茅盾在其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中提到1948年流行着一个笑谈:“在中国唯一仍然在全力开动的工业是印刷钞票。
”对这句话的正确认识是A.国民政府滥发纸币,通货膨胀B.钞票印刷业技术革新,印刷速度快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果显著D.国统区经济繁荣,货币需求量大增7.1958年,《红旗》杂志转引毛泽东的话说:“我们的方针,应该有秩序地把工、农、学、商、兵组成为一个大公社,从而构成我国社会的基本单位。
”这反映出当时党和政府A.要变革生产关系,尽快实现“一五”计划的指标B.要加强民族凝聚力,应对严峻的国际形势C.忽视客观规律,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D.忽视生产力发展水平,片面改革生产关系8.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方针带有显著的时代特色,下列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是A.“抓革命,促生产”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9.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主要是由于A.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B.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C.决定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D.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0.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A.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B.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11. 20世纪60年代末,灰、绿、蓝成了中国服装的主色调,肥、大、宽成了中国人服装的基本式样,军装和“干部服”盛行,这反映出A.国人追求舒适的生活方式B.国家贫穷落后C.“左”倾思想盛行D.当时的世界时尚12.1910年上海环球社出版的《图画日报·上海社会之现象》绘有“文明结婚之简便”一画:“自欧化东渐,一般新学界人,每崇尚自由婚姻,屏除中国旧时婚礼之繁。
甘肃省武威五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

2016-2017学年甘肃省武威五中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从汉武帝时代起,政府在产盐地区设置盐官,实行统一生产。
这说明煮盐业是一种()A.家庭手工业 B.田庄手工业C.私营手工业 D.官营手工业2.某领导到农村视察,问党委书记“试验田的亩产多少?”党委书记回答“亩产1万斤”。
领导说“还可以再多点吗?你们这里条件好,深耕下,还能多打点.”这一现象说明()A.领导重视农业生产B.超越历史发展的阶段C.忽视客观经济规律D.农业生产力提高明显3.1988年底,山东临沂九曲乡农民禇延泽承包的72亩田喜获丰收,被授予“全国售粮大户”的荣誉称号,他高高兴兴地贴出一副春联:“吃陈粮烧陈柴承包政策好,迎新春迈大步科技威力大”,横批是“展翅高飞”。
这幅对联本质上反映了()A.人民公社化运动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生产关系的变革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C.农业合作化运动给农民带来了新的希望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起来4.在当今上海,“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的状况已经一去不复返。
这主要是由于()A.长江三角洲的开放B.上海完成住房制度改革C.上海城市交通的改善D.90年代以来浦东的开发5.“上海之有德律风,始于壬午季夏,其法沿途竖立木杆,上系铅线,线条与电报无异,惟其中机括不同。
传递方法,只须向线端传语,无异一室晤言。
"该材料反映的是()A.电话传入 B.电灯传入 C.电报传入 D.英语传入6.西方人普遍认为,哥伦布是“一个将要统治世界的慈善的白人帝国主义之父和一个晚近(最近)被推举为天主教圣徒的候选人”.由此可推测,欧洲主流教科书在叙述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作用时重点写()①确立欧洲对世界的统治②传播天主教③掠夺金银财富④推动商品输出。
A.①②B.②③④C.③④D.①②④7.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是()A.殖民扩张和掠夺B.黑奴贸易C.发展手工业生产D.夺取海上霸权8.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下列最能体现“新的时代"特征的发明是()A.B.C.D.9.“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
甘肃武威二中16-17学年高一下期末考试--历史

(本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6小题,每小题1.5分,共54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小农经济)“一锄、一镰(或者再加上一犁,不是家家都有畜力,那就用人力拉犁)
、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
11.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反映出当时的政策是()
A.禁止走私贩运B.抑商、禁海
C.重农抑商D.保护生态资源
12.恩格斯说:“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新航路开辟前,欧洲人迫切地寻找黄金从根本上反映了:()
A.黄金是欧洲人解决商业危机的主要途径B.掠夺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唯一动力
C.《马可·波罗行纪》对欧洲人的强大影响D.商品经济对掠夺财富加速积累的需求
13.说新航路开辟后人类开始发现“世界”,这个“世界”较恰当的含义应是()
A.连成一体的世界B.地域辽阔的世界C.丰富多彩的世界D.生机勃勃的世界
14.开辟新航路带来的后果中,不包括( )
A.节约生产成本B.便于官府监管
C.带动民用企业D.与洋商争利
22.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看到一座城市中同时并存有洋务企业、外资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三类企业。这座城市应该是()
A.苏州B.重庆C.上海D.沙市
23.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使“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尽占”,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两(白银),美国旗昌行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兼并。材料表明上海轮船招商局成立与运行所起的作用是()
甘肃省武威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甘肃省武威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第一部分。
选择题(20题,每小题3分,分文理科作答)1.(文理)16世纪,来自美洲的玉米、烟草,亚洲的香料、茶叶,非洲的黄金、象牙等源源不断地流入欧洲市场,这一现象的出现得益于()A.新航路开辟 B.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C.汽船的出现 D.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2.(文理)到18世纪70年代,非洲和美洲的大西洋世界比欧洲或亚洲,消耗了更多的美国出口品,消耗了英国几乎全部棉纺织业和冶铁业的出口品。
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英国工业革命提高工业化水平 B、英国国内市场狭小依赖出口C、交通运输业革命缩短世界距离D、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联系加强3. (文理)历史学家巴若斯在描写一位葡萄牙航海家的航海发现时写道:“船员们惊异地凝望着这个隐藏了多少世纪的壮美的岬角。
他们不仅发现了一个突兀的海角,而且发现了一个新的世界。
”下列有关此次航海叙述正确的是()A、这位航海家是迪亚士B、此次航海路线是向东横渡太平洋C、此次航海抵达了印度D、此次航海促使世界市场基本形成4.(文理)19世纪初,在一位名人的讣告中提及该名人的发明“他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
他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坚实基础,将有助并补偿后代的劳动。
”这位名人及其发明是()A、瓦特——改良蒸汽机B、西门子——发电机C、爱迪生——电灯D、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5. (文理)人们在历史研究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这一事件: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美洲土著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的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的认识。
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A.欧洲/发现,美洲/文明相遇,全球史观/侵犯B.欧洲/文明相同,美洲/发现,全球史观/侵犯C.欧洲/侵犯,美洲/发现,全球史观/文明相遇D.欧洲/发现,美洲/侵犯,全球史观/文明相遇6.(文理)西班牙在美洲的主要黄金来源地是新格拉纳达。
武威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武威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一、基础知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怯弱(qiè)纨绔(kù)戏谑(xuè)敛气屏声(bǐng)B. 拓片(tuó)负疚(jiù)悚然(sǒng)沸反盈天(fú)C. 吞噬(shì)脊髓(suí)撬开(hào)韬光养晦(huì)D. 石栈(zhàn)朔漠(sù)迁谪(zhé)群山万壑(hè)【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多考查生僻字、多音字和形似字。
多音字有时会因为作动词和作名词的不同,读音也不同。
形似字要按照意义的不同,读音也不一样。
在分析思考时,要注意声调、韵母是否正确。
没有把握的可以用排除法,省时省力。
B.拓片(应读tà) C.撬开(应读qiào)D.石栈(应读zhàn)。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李明海已经是高三学生了,还藕断丝连地和他两个初中同学在一起吃饭,尽管三个男孩儿都不在同一个班。
B. 经理表示: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一定要在去年取得巨大成功的基础上,增加产量,拓宽销售渠道,争取更好业绩。
C. 近几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一批批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这同几代科技工作者殚精竭虑、忘我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D. 老实说,大家经过这么多年的艰苦努力,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绩,这的确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项,藕断丝连:比喻表面上好像已断了关系,实际上仍然挂牵着,多指爱情上的关系。
此句对象错。
B项,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往者:过去的所作所为;谏:挽回,规劝;来者:未来的事;犹:还;追:努力争取,赶上。
过去的不能挽回弥补,未来的还是能赶得上的,要努力争取。
甘肃省武威市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练习试题(含解析)-人教版高一全册历史试题

某某省某某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练习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古代世界的三个相隔很远的地区,在大约同一时候都开展着高度的哲学活动。
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
”古代希腊和中国的哲学思想相通的是A. 以人为本,关注社会B. 反对迷信,蔑视神权C. 某某权利,源远流长D. 思想一统,法律至上【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哲学家、智者学派把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到认识社会,强调人的价值和人的作用。
孔子等思想家主X仁爱,孟子主X仁政,体现了对人与社会的关注,由此可见A项符合题意。
故选A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思想2. 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
这一做法A. 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B. 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C. 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D. 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所学知识,孔子兴办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和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故A事正确的;铁制农具、牛耕的使用,生产力发展以及各国的改革,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故BCD项不符合材料的要求。
所以答案选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教育思想3. 下列言论最能体现儒家思想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A. “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
”B. “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则天下治。
”C.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 “即论者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
”【答案】C【解析】A项材料强调的是“威势”,反映的是法家思想。
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命题人注意:本试卷共二大题,36小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Ⅱ卷均答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一、选择题1、北朝儒生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成为很多家族家训的蓝本,流传甚广.在治家篇中,他教育子孙:“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
闭门而为之具以足,但家无盐井耳。
”这主要体现了( ) A.儒者理想化的政治诉求B.人民对安定生活的渴求C.理学对正常欲求的压制D.小农经济对思想的影响2、白居易在《朱陈村》中提到:“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生为村之民,死为村之尘。
”这体现出( )A.古代农民具有较高的集体荣誉感B.经营农业是当时农民的毕生追求C.小农经济有利于宗族的连续性D.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和落后性3、明朝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在很多行业后来居上超过了官营手工业,甚至在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其主要原因是()A.民营手工业与市场的联系更为密切B.民营手工业的技术精良、经营灵活C.民营手工业主要分布于江浙沿海地区D.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腐朽4、明代后期,意大利人利玛窦从岭南北上京师时看到客商往来的情形:“旅客骑马或乘轿越岭,商货用驮兽或挑夫运送,他们好像是不计其数,队伍每天不绝于途,黄金就这样被送来了.”这表明当时( )A.岭南货币经济发达B.商税成为政府财政倚重C.长途贩运贸易兴盛D.岭南地区商帮普遍兴起5、明朝后期,嘉善陈氏告诫族人:“宗族传习不齐,耕读之外,工商经纪,悉从便业。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A.家族宗法观念进一步加强B.读书风气日益盛行C.传统贱商的观念有所改变D.抑商政策发生转变6、“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对这一点最恰当的解释是( )A.否认了航海家们的贡献B.企业家为航海活动提供了物质支持C.突显了企业家的作用D.资本的发展和需求是海外扩张的根本原因7、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武威第十八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含解析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历史期末试卷一、选择题1. 北朝儒生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成为很多家族家训的蓝本,流传甚广。
在治家篇中,他教育子孙:“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
闭门而为之具以足,但家无盐井耳。
"这主要体现了( ) A。
儒者理想化的政治诉求B。
人民对安定生活的渴求C。
理学对正常欲求的压制D. 小农经济对思想的影响【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题干中“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
"并未体现出儒家理想,故A项错误;题干中“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
”并未体现出人民对安定生活的渴求,故B项错误;题干中“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并未体现出理学思想,故C项错误;题干中“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
”体现出了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故D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小农经济的影响。
2。
白居易在《朱陈村》中提到:“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村之民,死为村之尘。
”这体现出()A. 古代农民具有较高的集体荣誉感B。
经营农业是当时农民的毕生追求C。
小农经济有利于宗族的连续性D。
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和落后性【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中国小农经济的特征.材料主要讲述的是古代中国的小农经济,与农民的集体荣誉感强弱无关,A项错误,排除;材料主旨并不在于强调农民的毕生追求是什么,而是强调古代小农经济的状况,B项错误,排除;小农经济有利于宗族的连续性,但和材料主旨无关,C项错误,排除;材料体现了小农经济下农民的生活状况,体现了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和落后性,D项表述准确,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
故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发展·小农经济的特征【名师点睛】小农经济是自然经济的一种类型,也可以说是自耕农经济。
具有以下特点:分散性(家庭为单位)、封闭性(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自足性(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生活需要和纳税)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历史期末试卷一、选择题1. 北朝儒生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成为很多家族家训的蓝本,流传甚广。
在治家篇中,他教育子孙:“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
闭门而为之具以足,但家无盐井耳。
”这主要体现了( )A. 儒者理想化的政治诉求B. 人民对安定生活的渴求C. 理学对正常欲求的压制D. 小农经济对思想的影响【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题干中“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
”并未体现出儒家理想,故A项错误;题干中“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
”并未体现出人民对安定生活的渴求,故B项错误;题干中“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
”并未体现出理学思想,故C项错误;题干中“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
”体现出了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故D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小农经济的影响。
2. 白居易在《朱陈村》中提到:“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生为村之民,死为村之尘。
”这体现出( )A. 古代农民具有较高的集体荣誉感B. 经营农业是当时农民的毕生追求C. 小农经济有利于宗族的连续性D. 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和落后性【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中国小农经济的特征。
材料主要讲述的是古代中国的小农经济,与农民的集体荣誉感强弱无关,A项错误,排除;材料主旨并不在于强调农民的毕生追求是什么,而是强调古代小农经济的状况,B项错误,排除;小农经济有利于宗族的连续性,但和材料主旨无关,C项错误,排除;材料体现了小农经济下农民的生活状况,体现了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和落后性,D项表述准确,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
故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发展·小农经济的特征【名师点睛】小农经济是自然经济的一种类型,也可以说是自耕农经济。
具有以下特点:分散性(家庭为单位)、封闭性(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自足性(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生活需要和纳税)等。
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比如封建社会时期的社会经济情况就是小农经济占主导,现在偏远的农村,也都大量存在这种经济现象。
但小农经济并不完全等同于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强调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而自然经济主要与商品经济相对。
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背景下,而自然经济早在原始社会就产生了。
3. 明朝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在很多行业后来居上超过了官营手工业,甚至在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其主要原因是( )A. 民营手工业与市场的联系更为密切B. 民营手工业的技术精良、经营灵活C. 民营手工业主要分布于江浙沿海地区D. 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腐朽【答案】A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手工业的经营形态4. 明代后期,意大利人利玛窦从岭南北上京师时看到客商往来的情形:“旅客骑马或乘轿越岭,商货用驮兽或挑夫运送,他们好像是不计其数,队伍每天不绝于途,黄金就这样被送来了。
”这表明当时( )A. 岭南货币经济发达B. 商税成为政府财政倚重C. 长途贩运贸易兴盛D. 岭南地区商帮普遍兴起【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该题属于史料阅读理解类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并调用相关史实加以分析理解的能力。
材料中的利玛窦是从岭南北上京师时看到的情形,不是在岭南地区的情形,故A、D两项无法看出,错误;材料中只能看出这一路商品贩运不计其数,故C项说法符合题意;也看不出政府倚重商业税款的结论,故B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长途贩运5. 明朝后期,嘉善陈氏告诫族人:“宗族传习不齐,耕读之外,工商经纪,悉从便业。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A. 家族宗法观念进一步加强B. 读书风气日益盛行C. 传统贱商的观念有所改变D. 抑商政策发生转变【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宗族传习不齐,耕读之外,工商经纪,悉从便业”说明嘉善陈氏并不反对族人从事农业、读书之外的工商业,说明传统贱商的观念有所改变,故选C。
AB与题干不符。
题干没有体现这是政府的行为,排除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
【名师点睛】随着商业的发展,在服饰上突破了传统的礼制和等级制度;衣食住行、嫁娶等方面出现奢靡风气和及时行乐的消费观;商贾社会地位得到提高(传统贱商观念有所改变)。
6. “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
”对这一点最恰当的解释是( )A. 否认了航海家们的贡献B. 企业家为航海活动提供了物质支持C. 突显了企业家的作用D. 资本的发展和需求是海外扩张的根本原因【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开拓海外市场和寻求原料产地,这才是资本主义海外扩张的根本原因所在,同时也是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动力,故答案选D;A项说法与题干不符,B C两项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主旨不符,故排除。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原因7.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原始积累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提和起点,下列史实属于资本原始积累方式的是( )①开拓海外殖民地大肆掠夺②圈地运动剥夺农民的土地③黑奴贸易聚敛大量财富④用经济手段诱使农民脱离土地成为雇佣劳动者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东西”是指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充满了血腥和掠夺,①开拓海外殖民地大肆掠夺、②圈地运动剥夺农民的土地、③黑奴贸易聚敛大量财富等都体现了资本原始积累始的血腥性,正确;用经济手段诱使农民脱离土地成为雇佣劳动者没有体现血腥和掠夺,排除④,排除BCD,所以选A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资本原始积累·特点8. 布罗代尔在《15到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一文中指出:“由于15世纪地理大发现,欧洲一鼓作气地(或几乎如此)挪动了自己的疆界,从而创造了奇迹。
”作者所指的“奇迹”主要是指( )A. 欧洲人对地理概念认识逐渐清晰B. 美洲新大陆的发现C. 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形成D. 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答案】C【解析】根据“15到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可知“疆界”是一个形象化的比喻,喻指商业活动范围,新航路开辟导致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初现。
故C正确。
美洲大陆的发现是地理大发现的成果,不是影响。
故B错误。
欧洲人对地理概念认识逐渐加深是新航路开辟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不是奇迹,故A项错误。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的时间是在19世纪70年代左右,与“挪动了自己的疆界”没有直接关系,故D错误。
9. 19世纪最后30年,出现了近代社会的第二次现代化浪潮。
作为这次现代化浪潮的结果,形成现代意义的经济模式。
在现代意义的经济模式基础上,现代意义上的政治模式趋于成熟。
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完善B. 科学和技术的紧密结合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C. 经济模式定型促使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成熟D. 生产力进步推动了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解读材料的能力。
由材料可知,19世纪最后30年,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垄断资本主义逐渐形成,在此基础上现代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不断发展完善,故A项正确。
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D均错误。
由材料可知促使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成熟的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而非经济模式定型,故C项错误。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影响10. 1693年,康熙患疟疾,服御医药无效。
欧洲传教士献上原产美洲的金鸡纳,康熙服用后疟疾速愈。
这反映了( )A. 传统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转移B. 闭关锁国下的朝贡贸易繁荣C. 殖民扩张使美洲社会遭到破坏D. 地理大发现后洲际间物种的交流【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从材料“1693年”“欧洲传教士献上原产美洲的金鸡纳”中可以看出,17世纪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各大洲间的物资交流比较频繁,故D项正确;AB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
所以答案选D。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的影响11. 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的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家庭手工业开始与农业分离②农村商品开始进入到城市市场③近代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开始出现④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
鸦片战争后,由于外国经济入侵,中国的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小农经济开始解体,故①正确;外国大量掠夺中国农产品导致中国农产品大量出口,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④正确;在外国企业利益刺激下,中国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开始出现,故③正确。
②项说法错误,鸦片战争之前就有,故排除。
所以正确答案选择D项。
考点: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晚清经济结构的变动·小农经济解体12. 1866年郭嵩焘建议:“欲使中国火轮船与洋人争胜,徒恃官置之一二船无当也。
使商民皆得置造火轮船即能与争胜无疑矣。
”这表明郭嵩焘主张( )A. 提高洋务企业效益B. 建立官商合办企业C. 抵制列强轮船运输D. 发展近代民族工业【答案】D【解析】材料中郭嵩焘认为依靠洋务派的官置企业无法与外国相争,建议“使民皆得置”,故选D。
材料没有涉及提高洋务企业效益的信息,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建立官商合办企业,排除B;材料是要与列强轮船竞争而非抵制,排除C。
点睛:郭嵩焘虽然是洋务派代表,但是本段材料的重心是建议政府允许民间办厂。
13. 1876年开设在上海虹口一带的西餐馆有“华人间亦往食焉”……到八九十年代,天津、北京的西餐馆也相继开设,名声愈来愈大。
翻阅当时的《大公报》,常可看到“品升楼”“德义楼”“番茶馆”的广告,称它们专办“英法大菜”“请得巧手外国厨房精调西菜”。
这表明( )A. 中国饮食文化在碰撞中渐变B. 西式餐饮渗入中国普通百姓家C. 西餐经营由洋人变为中国人D. 中国餐饮行业营销手段西方化【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题干中“上海”“天津、北京的西餐馆也相继开设”“请得巧手外国厨房精调西菜”等信息可知西餐逐渐影响到部分居民的饮食结构,故A项正确; B项“渗入中国普通百姓家”是不符合史实的,C项材料没有体现,D项“营销手段”材料中没有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