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七年级生物上册4-3-2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学案(无答案)鲁科版五四制
(七年级生物)第三章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导学案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导学案[学习目标]1.说出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2.理解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学习重点]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2.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预设难点]1.胸廓与膈肌的运动。
2.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 阅读教材P45—P47页,整体感知全课内容,完成下面任务:(1)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位于腔内。
(2)胸廓横向的扩张和收缩,是肋间的肌肉和的结果。
(3)在吸气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使胸廓的上下径也。
呼气时,膈肌,膈顶部回升,胸廓的上下径。
(4)我们吸入气体和呼出的气体是不同的,我们呼出的气体中,氧的含量,二氧化碳的含量。
2.展示自学成果,小组代表回答上述问题。
二、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学习理解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1.学生阅读教材P45-P4页,结合图4-29,理解呼吸运动与胸廓容积发生变化间的关系。
2.教师演示肋间肌收缩与肋骨、胸骨位置变化的实验,思考讨论:(1)气球在什么情况下涨大?在什么情况下回缩?(明确:肌缩胸扩氧气来,肌张胸缩废气去。
)(2)如果气球破损漏气,或者罩口密封不严,结果会怎样?3.展示交流,小组上台点评,老师点拨。
【学习任务二】理解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1.阅读教材P47页,结合图4-30,描述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2.想一想:氧最后是在细胞中的什么部位被利用的?三、课堂小结四、当堂训练:1.人体内与呼吸有关的主要肌肉是( )A.胸部的肌肉B.腹部肌肉C.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D.背部肌肉2.当我们呼气时,肋骨间的肌肉、膈肌的活动状态是( )A.收缩、舒张B.舒张、收缩C.收缩、收缩D.舒张、舒张3.当我们进行体育活动时,呼吸活动会( )A.呼吸比较深,呼吸频率不变B.呼吸比较浅、呼吸频率增加C.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会加强D.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不会增加4.肺泡壁是由( )A.一层上皮细胞构成B.多成上皮细胞构成C.一层肌肉细胞构成D.多层肌肉细胞构成5.氧气进入体内最终要到达( )A.血液B.肺部C.心脏D.组织细胞6、右图是呼吸时胸廓和膈肌的示意图,把图号填入问题后面的括号内。
鲁科版(五四学制)生物七年级上册 4.3.2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课件 (1)

收缩
探究问题一:
胸廓的变化与呼吸有什么关系呢?是由于胸廓扩大 导致肺扩大引起吸气,还是因为吸气后肺扩大使胸廓扩 大呢?可以通过模拟实验进一步探究:
气管 胸廓
肺 膈
探究问题二:
膈肌变化会引起怎样的呼吸过程呢?
呼气过程:
呼气
膈肌舒张
胸廓的上下径减小
膈顶部上升
吸气过程:
吸气
膈肌收缩
胸廓的上下径增大
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主要是肋间肌 和膈肌)的收缩和舒张而引起的。包 括吸气和呼气的过程。
谢谢观看!
课堂小结
胸廓的扩张和收缩,是肋骨间肌肉的收缩和 舒张的结果。
胸廓容积的变化还和膈的活动有关。吸气时, 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也增 大;呼气时,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胸廓的上 下径缩小。
温暖空气
毛细血管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呼吸时胸廓和膈肌的运动,概括肺与 外界气体交换的过程。 2.通过观看动画视频,概括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 换过程。
小游戏:
测测一分钟你呼吸了几次?
一、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肺的外观
左肺 右肺 呼吸频率
两叶 三叶 16次/分钟
肺的位置、结构和功能
肺 位置:位于胸廓内, 左右各一个。
气管 胸廓
肺 膈
(1)用手拉下橡皮膜,气球会_胀__大_,这表示膈肌_收__缩__,膈顶 下__降__,胸腔容积_变__大__,肺内的气压相应_减__小__,于是气体就 被吸入。 (2)松手后,气球会_回__缩_,这表示膈肌_舒__张__,膈顶_上__升__,胸 腔容积_变__小__,肺内的气压相应_变__大__,于是气体就被排出。
退 出
膈顶部下降
吸气活动:
七年级生物第四单元3.2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案(表格式)

3.2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1.说出气体交换的原理。
2.通过资料分析等概述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
3.通过测量胸围差,概述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
二.实施目标目标导学一: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1.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勾画知识点。
2.出示肺的图片,结合教材,讨论以下问题:(1)请简述肺的位置和特点。
教师总结: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的场所。
它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左肺有两叶,右肺有三叶。
(2)感知胸廓的变化主要与哪些结构有关?教师出图示总结:3.亲身体验:用手按在胸部两侧,深深地吸气,你会感觉到肋骨如何运动?胸廓如何变化?深呼气呢?实验:通过测量胸围差来证明胸廓容积的变化思考:(1)胸围差能完全代表胸廓容积的变化吗?(2)胸廓的变化主要与哪些结构有关?教师提示:由此可见: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主要是肋间肌和膈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胸廓有规律的扩大和缩小,进而使肺内气压下降和增加,结果使外界气体进入肺和肺内气体排出。
目标导学二: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1.出示吸气与呼气时的气体成分示意图,请结合教材,分析以下问题:(1)肺泡有哪些结构特点适于进行气体交换?教师出示图片提示:(2)请描述肺泡里的气体交换过程。
教师出示图片总结:(3)请描述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过程。
教师出示图片总结:(4)吸入肺的氧气穿过几层细胞进入血液?(5)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透过哪些结构才能进入肺泡?(6)在气体交换的同时,伴随着血液颜色会发生哪些变化?(7)氧气最终在细胞的什么部位被利用了?教师出示图示总结:(8)人体的呼吸过程包括哪几个环节?教师提示:四个环节。
2.出示呼吸全过程示意图,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回答以下问题:(1)由上述分析呼吸的意义。
(2)技能训练:肺活量的测量和计算教师总结:肺活量:人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
计算公式:圆气球的体积=1/6×C3/3.142。
周长以厘米为单位,算出来的体积(单位:毫升)也就是自己的肺活量。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案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案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案1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该节在本章中是重点内容,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人体只靠营养是不能生活的,人的生活还需要呼吸,因此在人体营养的基础上设置了本章。
呼吸系统是人体和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系统之一,人体通过呼吸作用,为人体的运动和其他生理活动提供能量。
而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是呼吸的重要过程。
教材中设计了实验、图片、模拟演示的教具等来帮助学生探索这一生理过程。
编写意图:因为学生处于迅速发育的时期,对自身的一些生理现象充满好奇,本文通过呼吸这一生理活动的学习,进一步揭示人体的秘密。
依据大纲、新课程标准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发展,确定目标如下:(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测定胸围差,概述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过程并理解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2、过程与方法通过测定胸围差,培养学生测量数据的能力和分析能力,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帮助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和肺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三)教学难点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由于七年级学生没学物理学中的气体的扩散作用,且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是学生看不见、摸不着的,比较抽象)二、教学方法1、教法及依据根据七年级学生活泼好动、表现欲强,集中注意力时间短的特点及其认知水平,设置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分析,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参与创新意识。
依据初中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这一特点,运用演示、图片等直观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使抽象的过程转化为直观的动画。
2、学法: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实验观察、合作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解决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分析、推理完成对事物的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
三、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声、色、图、像”等特点,形象生动地展示动态变化的特点,将“胸廓变化、肺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制成一个动态过程,可使抽象的过程转化的更加直观、形象。
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上册生物 4.3.2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同步测试与解析

2021-2021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上册生物4.3.2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同步测试一、单选题1.人体吸入的氧最终的去向是()A. 用来构建组织B. 用来与血红蛋白结合C. 用来分解有机物D. 用来交换二氧化碳2.下图是肺泡与毛细血管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B. Ⅰ和Ⅱ的进出,依赖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C. 气体分子B进入血液最少需要穿过两层细胞D. 当血液流经肺泡处周围毛细血管时,二氧化碳增多3.李静同学在平静状态时,胸围长度为86cm,尽力呼气的胸围长度为80cm,尽力吸气的胸围长度为92cm,她的胸围差是()A. 170厘米B. 158厘米C. 6厘米D. 12厘米4.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其变化是()①温度升高②水分增加③氧气含量增加④二氧化碳含量增加.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5.肺泡适于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是:A. 肺泡数量多B. 肺泡外有丰富的毛细血管C. 肺泡壁薄D. 以上都是6.下列对肺泡结构特点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肺泡由一层薄的上皮细胞构成B. 肺泡壁有平滑肌,故肺泡能舒缩C. 肺泡外面包被着毛细血管D. 肺泡数目极多7.人体呼吸过程中,当肋间外肌和膈肌同时舒张时。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胸廓由大变小B. 膈的位置上升C. 气体排出肺D. 气体进入肺8.体育课进行100米赛跑后,同学们出现的现象是()A. 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不变B. 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增加C. 呼吸比较深,呼吸频率不变D. 呼吸比较浅,呼吸频率增加9.人体吸气时,胸廓容积扩大,呼吸肌的活动状态应该是A. 膈肌舒张,肋间外肌舒张B. 膈肌收缩,肋间外肌收缩C. 膈肌收缩,肋间外肌舒张D. 膈肌舒张,肋间外肌收缩10.人体的呼出气体与吸入气体相比,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是A. 二氧化碳减少,氧气增加B. 二氧化碳增加,氧气减少C. 二氧化碳增加,氧气增加D. 二氧化碳减少,氧气增加11.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A. 肺泡数目多B. 肺泡外缠绕着许多毛细血管C. 肺泡壁与毛细血管壁都只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D. 以上都是二、填空题12.下图是呼吸全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1)过程A叫做________ ,是通过________ 实现的。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三章人体的呼吸第2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课件鲁科版五四制

D.中间值
2.某人的胸围差越大,说明( C ) A.肺容积越小 B.肺泡越多 C.肺与外界气体交换量越大 D.肺越大
3.【中考•泰安】下列关于人体的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过 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胸腔容积增大,完成吸气 B.肋间肌收缩,膈肌舒张,胸腔容积缩小,完成呼气 C.肋间肌收缩,膈肌舒张,胸腔容积增大,完成吸气 D.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胸腔容积缩小,完成呼气
9.肺泡中的氧气进入缠绕在肺泡外的毛细血管中至少 要经过细胞膜的层数是( D ) A.一层 B.二层 C.三层 D.四层
【点拨】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扁平上皮 细胞构成的,肺泡内的气体进入毛细血管时要跨越 这两层上皮细胞,共四层细胞膜。
10.【改编•德阳】根据下表数据,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点拨】呼吸系统由[7]呼吸道和[6]肺两部分组成,肺位于 胸腔内,左右各一,是气体交换的场所,A正确;乙图中 的8表示肺泡,肺由大量的肺泡组成,有利于进行气体交 换,B正确;丙图中的A表示氧气,B表示二氧化碳,C错 误;血液流经肺泡外的毛细血管网时,由于气体的扩散作 用,肺泡外毛细血管网内的血液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 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这样 血液中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减少,D正确。
3.【中考•临沂】如图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与 外界气压差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 A.在曲线AB段的变化中,肋间肌和膈肌处于收缩状态 B.B点是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瞬间,此时肺内气压等 于外界气压 C.在曲线BC段的变化中,胸廓 的前后径和左右径由小变大 D.C点是本次呼吸中呼气结束的 瞬间,此时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差为0
深呼气时 的胸围
80.0 厘米
五四制鲁科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第二课时教案精选汇总

TB 搜:小初高题库
五 四 制 鲁 科 版 初 中 生 物
五四制鲁科版生物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第二课时)
TB 搜:小初高题库
重 点 知 识 精 选
生物 是一 门非 常有 意思 的学 科, 了解
TB 搜:小初高题库
五四制鲁科版生物
万物 的起 源!
五四 制鲁 科版 初中 生物 和你 一起 共同 进步 学业 有 成!
提问:为什么在肺部,静脉血中的氧不向肺泡扩散,肺泡中的二氧化碳不向血
液扩散?
学生推测:这是因为在吸入肺泡内的气体中,氧的含量比静脉血中的多,而二
氧化碳的含量比静脉血中的少。因此,氧由肺泡扩散到血液中;二氧化碳由静
脉血扩散到肺泡中。
这完全符合气体扩散的原理。经过这样的气体交换,静脉血就变成了含氧丰富
的动脉血。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一、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1.吸入气体:氧气含量高,二氧化碳含量少;
2.呼出气体:二氧化碳含量高,氧气含量少;
二、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氧气穿透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中,最
终进入全身组织细胞;
TB 搜:小初高题库
五四制鲁科版生物
相信自己,就能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教师不光要传授知识,还要告诉学生学会生活。数学思维
11.教师:氧进入血液后,绝大部分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通过血液循环
被运输到全身各组织细胞。
TB 搜:小初高题库
五四制鲁科版生物
12.演示动画:组织细胞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提问:组织细胞里的气体交换是 怎样进行的? 13.学生回答:动脉血中的氧向组织细胞扩散;组织细胞里的二氧化碳向血液扩 散。 14.提问:为什么氧和二氧化碳的扩散方向是这样的? 学生推测:这是因为组织细胞里的氧含量比动脉血中的少,而二氧化碳的含量 比动脉血中的多的缘故。 师生总结归纳呼吸的全过程:
鲁科版(五四学制)七年级生物上册:3.2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学案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学习目标】1.学会测量胸围差的方法。
2.描述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过程。
3.描述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4.概述肺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学习重难点】1.描述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过程。
2.描述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学时安排】2学时【第一学时】【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外界的空气经过呼吸道的处理后进入肺,在_____与_____进行气体交换。
2.胸围差的测量方法,测量者需要_____人。
一测量者_____着受测者,用软尺围绕受测者的_____,软尺在胸前下缘要与乳头上缘平齐;另一测量者在受测者_____,将软尺固定在两肩胛骨的下角。
软尺松紧要_____并随着受测者的_____灵活收放。
注意软尺不要有_____。
3.计算胸围差的方法:先让受测者尽力深吸气,记录下吸气终了时的胸围长度,再让受测者尽力深呼气,记录下呼气终了时的胸围长度。
计算两次胸围长度之间的差数(即胸围差数值)。
4.胸廓横向的_____和_____,是肋骨剑的肌肉收缩和舒张的结果。
吸气时,膈肌_____,膈顶部_____,使胸廓的上下径也_____,肺内气压_____。
呼气时,正好相反,膈肌_____,膈顶部回升,胸廓的上下径_____,肺内气压_____。
二、练习1.当膈肌收缩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膈顶部上升B.胸廓容积缩小C.肺内气压增大D.气体进入肺内2.某同学平静时的胸围长度是80厘米,尽力深吸气时达到93厘米。
尽力深呼气时为75厘米,该同学的胸围差是()A.18厘米B.13厘米C.8厘米D.5厘米3.吸气时,能正确反映呼吸肌的活动情况与肺内气压变化的是()A.肋间肌收缩,膈肌收缩,肺内气压减小B.肋间肌收缩,膈肌收缩,肺内气压增大C.肋间肌舒张,膈肌舒张,肺内气压增大D.肋间肌舒张,膈肌舒张,肺内气压减小【第二学时】【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呼出的气体在组成成分上发生了变化:呼出的气体中,_____的含量减少,_____的含量增加。
鲁科版五四制生物七上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第二课时)

课外阅读:
什么是有氧运动 指运动时体内代谢
以有氧代谢为主的耐力性运动。有氧运 动可提高机体的摄氧量,增进心肺功能, 是达到健康效应的最佳方式。
有氧运动包括步行(散步、快走)、
慢跑、打球、游泳、爬山、骑自行车、 健身操、太极拳等。
肺泡中的 氧气 少了, 二氧化碳 多了,血液中的 氧气 多 了, 二氧化碳 少了。
3、如果用以下图示表示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请根据图示回
答:
二氧化碳
肺泡
氧气
外界环境
氧气
肺泡
二氧化碳
血 液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肺泡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讨论
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有哪些?
1、肺泡数目多 (表面积大)
2、肺泡壁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
空白演示
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一、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外界空气 吸气 肺
呼气
每分钟大约16—18次。 呼吸频率 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 器官,位于胸腔。 胸腔由皮肤、肌肉、胸廓共同围成
胸廓的组成
胸骨 肋骨
胸椎
体验:
用手按在胸部两侧,深深地 吸气,再深深地呼气,有什么 感觉?
(4)请说明在AB段、BC段中,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情况:AB 段,呼吸肌 舒张 ;BC段,呼吸肌 收缩 。
2、下图是某人一次平静吸气时,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请分析
回答: 肺内气源自压大气压 AB
C 时间
(1)曲线AB段表示的是吸气过程还是呼气过程?此时肺内压 与外界大气压有什么关系?
曲线AB段表示的是呼气过程,此时肺内压大于外界大气压
鲁科版(五四学制)七年级生物上册:3.2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教案

演示气筒给气球打气的实验:模拟肺容积的变化引起肺内气压的改变。(气筒相当于肺)肺的容积扩大→外界气体入肺→肺的容积缩小→肺内气体排出
(七)学生分析、归纳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原理和过程: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使胸廓扩大和缩小,引起肺被动地扩张和回缩,形成肺内气压与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才使气体能够进出肺泡。
4.引导学生观察环境中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成分对照表:
气体成分
环境中的气体%
呼出的气体%
氮气
78
78
氧气
21
16
二氧化碳
0.03
4
水
0.07
1.1
其他气体
0.9
0.9
5.学生从表中分析出:呼出气体中的氧含量,少于吸入气体中的氧含量;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多于吸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根据呼出的气体中氧减少,二氧化碳增多的数据,推测其原因与体内进行气体交换有关。
二、探究:
(一)肺内气体是如何发生变化的?
1.教师演示喷洒香水的实验,引导学生领会气体交换的原理:一种气体总是由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扩散,直至平衡为止。
2.学生实验、观察:四位同学为一组,一位同学按课本实验的图示吹气。其他同学注意观察。
3.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甲乙瓶中石灰水的浑浊程度不同说明了什么?学生回忆做种子呼吸时释放二氧化碳的实验,也见到了试管中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分析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由于澄清的石灰水遇到二氧化碳后会变得浑浊。甲乙瓶中石灰水的浑浊程度不同说明了呼出的气体中含二氧化碳多于吸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
二、新授:
(一)学生实验:测量胸围差,用数据证明胸廓容积的变化。
测量方法:三人一组、设计表格,做好记录。为了数据准确,应测定三次,取最大值。师生讨论测胸围差的用具、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在达成共识后,请学生示范操作。
4.3.2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鲁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1.教学方法
(1)讲授法:在课堂上,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和实例,向学生讲解肺的结构和功能、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肺内的气体交换过程等知识点,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2)讨论法:教师组织学生就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和解答,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表达能力。
首先,我意识到在导入新课时,我提出的问题“你们是否曾经有过运动后感到呼吸急促的经历?”并没有让学生充分思考,就急于进入新课。在未来的教学中,我计划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其次,在理论介绍环节,我虽然详细解释了肺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气体交换的过程,但并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消化和理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课堂互动,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适时调整教学节奏。
学生可以参观医院或实验室,观察和了解呼吸系统的设备和实验操作,亲身体验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的过程。
学生可以参加一些与生物学或医学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活动、科普宣传活动等,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教学反思与改进
在刚刚结束的《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课堂上,我尝试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和掌握呼吸系统的知识。现在,我将对我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并考虑未来的改进措施。
答案:
1.肺的结构和功能:肺由无数的肺泡组成,肺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的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2.气体在肺内的交换过程: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中,肺泡中的氧气扩散到血液中。这一过程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实现。
3.呼吸作用的意义:呼吸作用是生物体获取能量的过程,通过呼吸作用,生物体能够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转化为能量,以维持生命活动。
七年级生物《4-3-2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案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教案学科:生物年级:七学期教时总编号:课题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使用人审阅人课时第 1 课时课型新授主备人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概述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和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
(2)通过测量胸围差,感知呼吸时胸廓容积的变化;通过演示实验说明胸廓容积变化与气体进出的关系。
2、能力目标:通过实验和资料分析提高观察、判断、推理以及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同学之间胸围差的差异,认同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1.外界气体如何进出肺,肺内的二氧化碳如何排出。
2.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
教法学法观察、探研、讨论相结合,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生物素养,并将情感态度与能力培养渗透于过程中。
教学准备教师用具:多媒体课件、模拟膈肌模型、石灰水、等。
学生用具:软尺等。
板书设计第二节1、呼吸机收缩→胸腔增大→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吸气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2、呼吸机舒张→胸腔减小→肺内气压大于大气压→呼气2、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肺泡血液教学过程环节知识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估时二次备课导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展示成果质疑深化强化训练巩固提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一、测量胸围差测量方法:三人一组(男女分开)、设计表格,做好记录。
为了数据准确,应测定三次,取平均值,然后计算胸围差。
二、呼吸运动我们每个人一来到人世间就离不开空气,需要不断呼吸,外界的空气经过呼吸道的处理后是如何进入肺部的?在肺中发生怎样的变化?气体又是如何达到全身各处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部分内容。
教师出示多媒体画面,让学生观看肺的位置结构图,说出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位于胸腔内,肺有节奏地呼气和吸气,每分钟大约呼吸16次。
教师指导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讨论后得出结论。
教师演示模拟膈肌的运动实验,学生讨论:小气球代表什么?橡皮膜代表什么?气球在什么情况下涨大?在什么情况下回缩?然后播放多媒体,演示肋间肌的收缩和舒张,膈肌的收缩和舒张。
鲁科版(五四学制)生物七年级上册 4.3.2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教案

课题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课型练习课授课日期月日授课年级八序号
教学目标知识
目标
1、通过观看视频,回忆呼吸的第一个环节——肺与外界的气体交
换的过程,完成相应的练习。
2、通过图解回忆呼吸的四个环节以及相关的六个结构,完成巩固
练习和综合练习,总结综合习题的解题方法。
能力
目标
通过观察视频、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分析、
推理能力、思维和想象能力。
德育
目标
通过综合题的练习是学生形成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生物观,
教学重点呼吸的四个过程的练习。
教学难点呼吸的四个过程和练习。
教学过程设计思路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导入
每个人都是啼哭着来到这个世界,啼哭意味着外界空气开始进入肺,开始在肺内发生了气体交换,婴儿开始独立呼吸。
这节练习的内容就是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主动探究,构建知识
一、回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教师播放呼吸运动的视频,回忆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过程。
引导学生重点观察胸廓、膈肌的状态。
共同总结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
学生进行巩固练习。
二、呼吸的四个环节——注重学科知识整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通过视频回忆呼吸运动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利用流程图或概念图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 使学生学会学习, 学会认知, 准确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 促进所学知识构成网络, 形成有机整体, 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同时有效促进教师注意改进教学方法, 加强对学生学习方。
鲁科版(五四学制)七年级生物上册:3.2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课件(共46张PPT)

吸气
膈肌收缩
胸廓的上下径增大
膈顶部下降
肋间肌和膈肌收缩 肋骨和胸骨向上向外移动,膈顶部下降 胸腔的容积扩大 肺扩张 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 气体进入肺(吸气)
肋间肌和膈肌舒张 肋骨下降,膈顶部回升 胸腔的容积缩小 肺收缩 肺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 气体排出肺(呼气)
由此可见:
吸气时,“收缩大大小” 呼气时,“舒张小小大”
仔细观察: 甲、乙两个瓶 的装置有什么 不同吗?
吸气(空气)
澄清的 石灰水
呼气 二氧化碳
对比气体含量的区别:
1.甲瓶、乙瓶中石灰水的浑浊程度不同说明了什么? 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较多。
2.该实验中为什么要设置甲瓶? 作为对照。
结论: 呼出的气体在成分上发生了变化:氧气的含
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
1.学会测量胸围差的方法; 2.通过观察呼吸时胸廓和膈肌的运动,概括肺 与外界气体交换的过程。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请你这样做: 用手按在胸部两侧,深深地吸气,你可以
感觉到肋骨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扩大;再深 深地呼气,你又会感觉到肋骨在向下向内运动, 胸廓缩小。这样的感觉是不是准确呢?
肺的外观
左肺两叶 右肺三叶 呼吸频率:16次/分钟
人体通过呼吸运动,使胸廓容积有规 律地扩大与缩小,从而完成外界气体与肺 内气体的交换。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第二课时
我们每天不停地呼吸,我们呼吸的目的是什 么?仅仅是肺需要氧吗?
1.阐明气体扩散的原理; 2.概述肺泡内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3.验证呼出的气体里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2.肺泡壁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
3.外面缠绕着毛细血管(壁薄,只有一层上皮细 胞)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四单元第三章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学案(无答案)鲁科版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课题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课型课时划分总第()课时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鲁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发生在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和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两部分内容,要求学生理解(概述)。
肺与外界气体交换原理的内容比较抽象,教材先让学生仔细体验自己在吸气和呼气时胸廓的变化,使学生感觉到呼吸的存在。
这只是一个粗略地认识。
通过对胸围差的测量和计算进入科学的认识。
学生通过切实的测量和计算,再和教材P48 图IV-26所表示的内容结合起来,完善学生的对呼吸运动使胸廓容积变化的认识。
使学生真正认识到胸廓的变化,而不是“听”到胸廓容积的如何变化。
对于呼吸运动的完成,通过演示肋间肌收缩与肋骨、胸骨位置变化的实验、模拟膈肌运动的演示实验,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对于气体为什么能进出肺,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关于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的内容,教材先从吸入和呼出的气体成分有差别的资料分析入手,通过讨论分析,让学生得出肺泡与血液间进行了气体交换的结论。
通过分析教材P50图IV-27,使学生明确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后,分析说明了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是如何进行交换的。
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知道了气体交换后,是经过血液循环的运输而到达组织细胞的,血液成分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可以加深对第四章中有关血液循环,以及动脉血和静脉血概念的理解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测量胸围差等活动,会描述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过程。
2.通过资料分析等活动,会描述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模型与演示实验,提高观察、判断、推理以及科学实验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理解生物体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特点。
教学重点外界气体如何进入到肺,肺内的二氧化碳如何被排出。
教学难点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学习目标预习设计课前准备导入设计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呼吸,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一样吗?它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有关这方面的知识。
鲁科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上册生物第四单元第三章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导学案有答案

七年级上册生物导学案第三章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第1课时)【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概述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过程。
2、理解肺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3、学会测量胸围差,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能力目标:通过演示实验、实验教具、观看动画课件等活动,进一步理解胸廓的变化与呼吸的关系,培养学生思考、判断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对肺的结构与功能的学习,认同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学习重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学习难点】通过自身感受,找出胸廓容积变化与呼吸的关系,【学习建议】可采取自制教具、模型和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动画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通过师生列表归纳学会本节的内容。
【预习新知】任务一:1、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位于腔内,左右各一个,左肺有叶,右肺有叶,一分钟大约呼吸次。
2、当你深吸气时,肋骨向上向运动,胸廓扩大;深呼气时,肋骨向下向运动,胸廓缩小。
在吸气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使胸廓的上下径也。
呼气时,膈肌,膈顶部回升,胸廓的上下径。
3.胸廓横向的扩张和收缩,是肋间的肌肉和的结果。
胸廓上下径增大与缩小是由于收缩和舒张的结果。
4、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胸腔的容积扩大,肺便扩张,肺内气压缩小,外界空气肺。
任务二:尝试课下三人一组学测胸围差,体会深呼吸自身胸廓的变化,课下准备气球、打气筒等。
【学习过程】情境导入:由演示实验(分别用打气筒向气球内打气和用嘴向气球内吹气,再把气球内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观察实验察现象)导入。
活动一:感受呼吸的存在1、观察实验现象,小组合作探究并阅读课本50页资料,分析表中的数据,思考文后讨论题1、2题。
2、在实验装置中,为什么要设置甲瓶?【跟踪练习1】1、用玻璃管向澄清的石灰水里吹气,石灰水将变()A 、红色 B、蓝色 C、浑浊 D、无变化2、人呼出的气体和环境中的气体比较,人呼出的气体是()A、含二氧化碳多、氧气少B、含二氧化碳多、氧气多C、含二氧化碳少、氧气少D、含二氧化碳少、氧气多活动二:测量胸围差,用数据证明胸廓容积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学习目标】:
1、说出气体交换的原理。
2、通过资料分析等概述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
3、通过测量胸围差,概述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
【学习重难点】:
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2.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3、通过模拟实验,找出胸廓容积的变化与呼吸的关系。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学习新知)
1、外界的空气经过的处理后进入,在这里与进行气体交换。
其结果是血液中气体减少,气体增加。
2、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位于内,左右各一个,左肺有叶,右肺有叶。
每分钟呼吸次。
3、胸廓横向的扩张和收缩,是肋间的肌肉和的结果。
胸腔底部是,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
4、在吸气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使胸廓的上下径。
呼气时,膈肌,膈顶部回升,胸廓的上下径。
5、当肋骨间的和收缩使得胸腔容积时,肺便扩张,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于是外界气体就被吸入。
当肋骨间的和舒张使得胸腔容积缩小时,肺便收缩,肺内气压相应,于是气体就被呼出。
这就是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6、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扁平的组成,在呼吸时,空气中的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也透过这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然后随着的过程排出体外。
二、合作探究(小组讨论)
7、呼吸运动时胸廓容积是否发生变化?
7、呼吸运动时胸廓容积变化的原因。
9、容积的变化与吸气和呼气有什么关系?
10、气体是如何发生变化的?
11、气体是如何进行交换的?
三、小组交流(成果展示)
(针对探究问题,小组之间展示交流,并要求学生点评,教师适时补充)
四、拓展延伸(知识拓展)
12.人体内与呼吸有关的主要肌肉是( )
A.胸部的肌肉
B.腹部肌肉C .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 D.背部肌肉
13.当我们呼气时,肋骨间的肌肉、膈肌的活动状态是( )
A.收缩、舒张
B.舒张、收缩
C.收缩、收缩 D .舒张、舒张
14、某人平静时的胸围长度是85厘米,尽力吸气后胸围长度是95厘米,尽力呼气后胸围的长度是83厘米,这个人的胸围差是( )
A 、2厘米
B 、8里面
C 、10厘米
D 、12厘米
五、课堂小结(知识回顾)
1、
2、气体交换的原理: 扩散作用
①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肺泡————血液②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血液————组织细胞
六、随堂测试(知识巩固)
15、呼吸时气体膈肌、胸廓、肺内气压是如何变化的?
例:左图表示人在吸气、呼气时胸廓上下径、膈、肺的变化,回
答下列问题。
(1)图中[1]代表 ,[2] 代表,[3] 代表,[4] 代表。
(2)A 图表示 动作,B 图表示 动作。
(3)吸气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 ,胸腔容积 ,肺随着 ,
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 ,气体便被吸入。
(4)呼气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 ,使胸腔容积 ,肺随着 ,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 ,气体便被排出。
(3)A 、B 过程合起来表示肺与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4)古代有些女子将胸部和腰部束得很紧,以保持苗条的身材,但是会直接影响(填“图A ”或“图B ”)所示生理过程的进行,经常这样会引起体质下降。
【课后反思】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