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淋巴细胞治疗
淋巴细胞瘤偏方治疗方案

一、引言淋巴细胞瘤是一种起源于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
由于淋巴瘤的发病机制复杂,治疗难度较大,传统治疗方法如化疗、放疗等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风险。
因此,越来越多的患者开始寻求偏方治疗方案。
本文将介绍一种淋巴细胞瘤偏方治疗方案,旨在为广大患者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二、治疗方案1. 饮食疗法(1)饮食原则淋巴细胞瘤患者应遵循以下饮食原则:1)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低盐、低糖饮食。
2)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3)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4)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进餐。
(2)具体食谱1)早餐:燕麦粥、鸡蛋、牛奶、水果。
2)午餐:瘦肉、豆腐、蔬菜、粗粮。
3)晚餐:鱼肉、鸡肉、蔬菜、粗粮。
4)加餐:坚果、酸奶、水果。
2. 中药治疗(1)中药方剂1)基本方剂:黄芪、白术、党参、枸杞子、当归、白芍、茯苓、甘草。
2)加减方剂:1)气虚血瘀型:加川芎、丹参、红花。
2)阴虚火旺型:加生地黄、玄参、知母。
3)痰湿内阻型:加半夏、陈皮、茯苓。
(2)中药煎服方法将中药按比例配好后,用纱布包裹,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水,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
每日分2次服用,连服3个月。
3. 针灸治疗(1)穴位选择1)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当膝眼下方3寸。
2)气海:位于腹部正中线,当脐下1.5寸。
3)血海:位于大腿内侧,当髌骨内侧上缘,股四头肌内侧头隆起处。
4)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上3寸。
(2)针灸方法采用毫针刺法,每次选3-5个穴位,针刺深度为0.5-1寸,留针30分钟。
每周治疗3次,连治3个月。
4. 气功养生(1)功法选择1)太极拳:太极拳动作柔和、缓慢,有助于调和气血,提高免疫力。
2)八段锦:八段锦动作简单易学,有助于疏通经络,调和阴阳。
(2)练习方法每日晨起或睡前练习,每次30分钟,持之以恒。
5. 注意事项(1)保持良好的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反复性流产的步骤及原理

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反复性流产的步骤及原理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反复性流产的步骤及原理步骤:抽取丈夫静脉血20ml,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提取出淋巴细胞。
用生理盐水洗涤2次后,加生理盐水1ml稀释,于妻子前臀内侧处作皮内放射状6~8点接种,淋巴细胞数为2~×10(7)/ml。
注射后24~72小时局部出现直径3~10mm不等红润硬结,每疗程注射4次,每次间隔3周。
第一疗程结束后鼓励怀孕,怀孕后再注射2次。
对孕期治疗2次后仍有先兆流产症状的患者,再增强治疗2~4次。
原理:从现代生殖免疫观点来看,原发性习惯性流产,可能是由于患者对胚胎父系抗原的免疫低反应性所致。
基于该理论国内外学者采用丈夫或无关个体白细胞、淋巴细胞等对母体进行免疫治疗。
目的是诱导母体对胚胎抗原或相关同种异体抗原产生免疫反应性。
妊娠是成功的半同种异体移植过程,胚胎所携带的夫源性HLA抗原能刺激母体免疫系统,并产生一类IgG型抗体,称之为封闭抗体,它存在妊娠妇女血清中,可抑制针对丈夫HLA特异性抗体的淋巴细胞毒活性,并可抑制异体移植物的排斥,原因不明的习惯性流产妇女血清中缺乏该封闭抗体,但通过注射丈夫的淋巴细胞可获得。
注射部位皮肤反应与疗效的关系,皮肤反应的轻重可判断免疫疗法的效果非常有用的观察指标之一,第1次注射后皮肤反应重,即24~48小时局部出现红润硬结直径为3~10mm,而几次注射皮肤反应逐渐减轻者妊娠预后良好。
免疫疗法治疗习惯性流产的疗效肯定且安全简便。
但由于治疗后并非所有患者封闭抗体都转阳性,而正常妊娠妇女封闭抗体也可能为阴性,作用机理尚待进一步研究。
主动免疫治疗

供血前一天和当天戒酒,低脂饮食。
治疗后注意事项
免疫治疗后24-72小时注射局部可出现直径310mm大小的红润硬结,部分人可能会出现低热, 局部皮肤瘙痒、红肿,甚至出现水泡、脓疱,同 时可能伴有全身不适、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 症状,是正常反应,就像接种其他疫苗一样,无 需特殊处理,局部症状严重者可进行对症治疗。
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的科学依据
免疫因素与复发性流产密切相关:复发性流产 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遗传学、生殖内分泌学等 多种病因,原因不明者约占40%~60%,其中 80%与免疫因素有关。
封闭抗体与复发性流产的发生
现代生殖免疫学认为,在正常孕妇的血清中,存 在一种抗配偶淋巴细胞的特异性IgG抗体,又称为封 闭抗体,它可抑制淋巴细胞反应,封闭母体淋巴细胞 对胚胎滋养层的细胞毒作用,阻止母亲免疫系统对胚 胎的攻击,使妊娠继续。然而复发性流产的妇女约 80%-90%检测不到这种特异性的封闭抗体,体内存 在未被抑制的细胞毒细胞,这些细胞可直接作用于胚 胎,或通过释放炎性介质间接损害胎儿或胎盘,而导 致流产。
免疫治疗的有效性
封闭抗体阴性的复发性流产妇女进行丈夫或 供血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后,约有 70%~90%的患者可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免疫治疗的安全性
目前为止,大量的国内外研究资料未发现淋 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对母儿的毒副作用。
免疫治疗的时间选择
主动免疫治疗从孕前开始,孕后仍需强化治疗。
孕前:每7-15天治疗1次,共治疗3-4次,鼓励患者
在治疗3次后妊娠,如3个月内未妊娠则重新进行 3-4次免疫治疗。
细胞免疫疗法

机体内具有杀伤作用的淋巴细胞有自然杀伤细胞、杀伤细胞杀伤性T细胞等,它们本身就能够对抗肿瘤细胞的产生。
根据实验观察,一个肿瘤细胞需要上百个淋巴细胞对付它。
而一立方厘米大小的瘤块中约有10亿个瘤细胞。
因此,如果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就能够有效的消灭肿瘤细胞,对抗肿瘤细胞的生成,这就是细胞免疫疗法的基本理念。
[1]简介机体内具有杀伤作用的淋巴细胞有自然杀伤细胞、杀伤细胞杀伤性T细胞等,它们本身就能够对抗肿瘤细胞的产生。
根据实验观察,一个肿瘤细胞需要上百个淋巴细胞对付它。
而一立方厘米大小的瘤块中约有10亿个瘤细胞。
因此,如果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就能够有效的消灭肿瘤细胞,对抗肿瘤细胞的生成,这就是细胞免疫疗法的基本理念。
当前,以细胞免疫疗法为首的细胞生物治疗己经初露锋芒,成为肿瘤生物治疗中重要的发展方向。
细胞免疫疗法,其全称为过继性免疫细胞疗法,(adoptive cellular immunotherapy, ACI或AIT),是指向肿瘤患者转输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免疫细胞(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的),直接杀伤肿瘤或激发机体的免疫应答杀伤肿瘤细胞。
临床上是指将体外激活的自体或异体免疫效应细胞输注给患者,以杀伤患者体内的肿瘤细胞的一种治疗方式。
近年来,细胞免疫疗法一直是肿瘤生物治疗中最活跃的领域。
细胞免疫疗法对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如大剂量化疗、放疗后、骨髓移植后、病毒感染损伤免疫细胞数量及功能的患者,尤其是血液/免疫系统肿瘤的患者更为适合。
发展细胞免疫治疗可选择性地抑制/杀伤肿瘤细胞,而且不依赖于荷瘤者的免疫功能,并可与放、化疗合用,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已进行了大量研究。
该疗法历经LAK、TIL、CD3AK、CIK、DC-CIK、EAAL等发展阶段,其疗效、特异性、整体有效率、副作用反应等方面的情况逐步改善。
分类LAK细胞免疫治疗LAK细胞即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
将外周血淋巴细胞在体外经淋巴因子白介素-2(IL-2)激活3~5天而扩增为具有广谱抗瘤作用的杀伤细胞。
儿自身免疫性淋巴细胞增生综合征的症状,小儿自身免疫性淋巴细胞增生综合征治疗【专业知识】

小儿自身免疫性淋巴细胞增生综合征,小儿自身免疫性淋巴细胞增生综合征的症状,小儿自身免疫性淋巴细胞增生综合征治疗【专业知识】疾病简介自身免疫性淋巴细胞增生综合征(autoimmune lymphoproliferative syndrome,ALPS)是机体CD95/Fas基因APT1突变时,大量活化的淋巴细胞持续存活,产生淋巴细胞增生和自身免疫现象,被称为淋巴细胞增生综合征伴自身免疫(lymphoproliferative syndrome with autoimmunity)和Canale-Smith综合征。
疾病病因一、发病原因APT1基因定位于10q23,外显子2,3,4和5占据Fas在细胞外3个半胱氨酸丰富区。
外显子6定位于Fas的转膜区;外显子7,8和9为细胞内部分,其中外显子9与TNF受体-1的细胞内部分同源,是细胞死亡决定区。
5端的单肽指导其在细胞膜上的表达。
APT1基因的转录产物为CD95/Fas/Apo-1蛋白,属于TNF受体(TNFR)家族。
常见的突变位点为外显子9上的290-bp缺失(细胞死亡决定区),其他均为单个核苷酸改变,包括无义突变、错义突变、插入、移码和拼接。
APT1基因突变与临床表型的关系并不完全一致。
二、发病机制正常人淋巴细胞在被激活时,即开始进行其自身Fas分子表达,FasL与Fas结合,使其将信号传递到Fas分子细胞内死亡决定区,进而触发蛋白酶系统caspases,最终导致淋巴细胞凋亡的发生。
APT1基因突变不能表达CD95/Fas/APO-1,使FasL-Fas诱导的细胞凋亡途径发生障碍,大量活化的淋巴细胞不能进入凋亡程序,产生淋巴细胞增生和自身免疫反应。
症状体征一、症状发病无性别和人种差异。
1、淋巴细胞增生性表现 100%的ALPS病例均有脾脏肿大,多于5岁内发现,甚至发生在胎儿期。
脾肿大的程度不一。
74%的病儿因脾功能亢进或脾破裂而行脾切除术。
67%的患儿有轻到中度肝大,偶尔发现肝功能异常。
自体和同种异体免疫细胞治疗的疗效比较

自体和同种异体免疫细胞治疗的疗效比较自体和同种异体免疫细胞治疗是两种不同的细胞治疗方法,用于治疗一些严重的免疫系统相关疾病。
它们是通过调整免疫系统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尽管两种方法都是利用免疫细胞的特性,但在治疗效果、适应症和安全性等方面存在一些不同。
本文将就这些方面进行比较,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两种治疗方法。
首先,自体免疫细胞治疗是指使用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来治疗疾病。
这些免疫细胞可以是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等,通过收集、扩增和操纵这些细胞,然后再将它们重新注入患者体内,以增强免疫系统的能力。
这种治疗方法的最大优势在于使用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减少了排斥反应的风险,同时也降低了免疫抑制治疗所带来的不适。
同种异体免疫细胞治疗则是指使用一个与患者不同但同种的个体的免疫细胞来治疗疾病。
这些免疫细胞可以是干细胞、造血干细胞等,通过从一个个体中采集这些细胞,然后在实验室中经过处理和培养,最后再将它们注入到患者体内,以达到治疗目的。
同种异体免疫细胞治疗的优势在于可以获得更多和更健康的免疫细胞,并且可以在实验室中进行更完善的处理和培养,提高细胞的治疗效果。
在治疗效果方面,各种研究表明,自体免疫细胞治疗在治疗某些免疫相关疾病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例如,淋巴细胞治疗在治疗某些白血病和淋巴瘤患者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而同种异体免疫细胞治疗则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方法。
虽然两种治疗方法都显示出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实际情况可能因病种、患者状况和其他因素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在适应症方面,自体免疫细胞治疗适用于一些免疫系统相关的疾病,如某些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而同种异体免疫细胞治疗则主要适用于造血系统相关的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等。
这是因为同种异体免疫细胞治疗一般需要进行免疫抑制,而这种处理方法对于一些患者来说可能是具有风险的。
在安全性方面,自体免疫细胞治疗相对较安全,因为使用的是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减少了排斥反应的风险。
血常规淋巴细胞百分比偏低什么原因,治疗方法

血常规淋巴细胞百分比偏低什么原因,治疗方法降低淋巴细胞百分比是指血液中淋巴细胞所占比例低于正常水平,正常成年人的淋巴细胞占血液细胞总数的20-40%。
淋巴细胞是具有免疫反应功能的细胞,它们能通过识别并攻击病原体来保护人体健康。
淋巴细胞百分比偏低常常提示身体免疫系统存在问题,需要及时处理。
引起淋巴细胞百分比偏低的原因有很多,以下是常见原因:1. 病毒感染病毒感染如麻疹、流感等,可以降低淋巴细胞的百分比,特别是CD4+T淋巴细胞。
这是由于病毒感染激活了免疫反应,使许多淋巴细胞在感染区域聚集。
因此,这种情况下,淋巴细胞的数量会下降。
2. 免疫系统疾病若免疫系统长期处于高活性状态下,则会导致淋巴细胞百分比偏低。
典型的例子是自身免疫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和干燥综合征等疾病。
这些疾病会导致机体的自身淋巴细胞自行攻击自己的组织,导致淋巴细胞数量下降。
3. 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化疗药物和类固醇等,对淋巴细胞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在化疗治疗期间,白细胞、淋巴细胞和红细胞数量通常会下降,而这种影响往往可以持续数周到数月时间。
4. 感染某些细菌和真菌的感染可以导致淋巴细胞百分比下降,并导致急性和慢性感染。
5. 其他其他罕见原因如债务综合征、艾滋病等也会影响淋巴细胞的数量和百分比。
治疗方法治疗措施取决于淋巴细胞百分比降低的原因以及病情的严重程度。
以下是常见的治疗方法:1. 接受针对感染的治疗对于嗜中性白细胞减少症、败血症,以及其他感染,必须及时使用抗生素、抗真菌药或其他特异性治疗。
2. 免疫刺激剂针对不同的免疫功能障碍,免疫刺激剂,如转移因子、人鸟苷、G-CSF等可以用于淋巴细胞百分比偏低的治疗。
而免疫抑制剂则可以用于中枢性神经系统疾病和自身免疫疾病患者的治疗。
3. 养生保健生活习惯的调整是很重要的,建议增加运动、保持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以及避免压力过大。
这些因素可以有助于增强免疫系统,提高淋巴细胞数量。
注意事项淋巴细胞百分比偏低可能是身体其他疾病的标志,还可能直接伤害人体免疫系统的健康。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方案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方案
一、概述
说到白血病,相信大家所有人都是很吃惊的,因为在大家的心里都感觉此病就是癌症,是治不好的。
也确实白血病放松以后,也真的是给患者和患者的家庭带来严重的伤害,白血病是一种非常典型的血液疾病,治疗难度很大,很多人都认为它是一种不治之症。
白血病分为很多种类型,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就是很常见的,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方案。
二、步骤/方法:
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首先是需要做化疗,这种治疗方法在白血病的治疗中是比较常见的,一般是采用化疗药物注射到患者体内,杀死恶性细胞,这样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命。
这种治疗方法可以很好的控制患者的病情,减少癌细胞的扩散。
2、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第二种治疗方法就是药物疗法。
大家也都知道,中医博大精深,也有一些治疗白血病的药物,不过因为中药通常发挥疗效要慢,针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应该在后期的巩固治疗中使用,中药也是患者进行巩固治疗的最先选择。
3、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最后一种治疗方法就是做骨髓移植。
目前骨髓移植是治疗淋巴细胞白血病最好的方法,不过这种治疗方法有很大局限性,只能在患者病情稳定的情况下进行,而且要想找到跟患者相匹配的骨髓也很困难,治疗费用特别的昂贵,还有骨髓移植后的排异反应,也是在做手术时候应该考虑的。
三、注意事项: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在治疗时一定要满怀信心,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另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应该适当的进行一下锻炼,最好做些舒缓的运动,不要太剧烈,这样也是有利于治疗的。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法一览,建议收藏!【二】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法一览,建议收藏!【二】《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发表的文章《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从发病机理到几代治疗方法的优缺点比较,详细介绍了CLL的治疗现状和难点。
接下来好医友将为大家继续介绍这些疗法。
4、BCL2拮抗剂维奈托克(venetoclax)是口服给药的强效选择性BCL2抑制剂。
BCL2位于线粒体外膜,并在此抑制促凋亡蛋白,支持细胞存活。
维奈托克治疗复发性或难治性CLL患者的1期试验表明,所有CLL患者亚组均达到高缓解率,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25个月。
除肿瘤溶解综合征之外,中性粒细胞减少也是其常见副作用。
在MURANO试验中,与BR相比,固定用药时长的维奈托克(用药24个周期,每个周期28日,并且前6个周期联用利妥昔单抗)显著改善了患者生存(2年无进展生存率,84.9% vs. 36.3%)。
德国CLL研究组(German CLL Study Group)的CLL14试验也表明,在未经治老年CLL患者中,与苯丁酸氮芥+奥滨尤妥珠单抗相比,维奈托克(12个周期,并且1~6周联用奥滨尤妥珠单抗)具有显著生存获益(2年无进展生存率,88.2% vs. 64.1%)。
FDA批准了维奈托克+抗CD20抗体用于未经治或复发性CLL治疗。
接受维奈托克治疗的患者的缓解持续时间与缓解深度相关;达到完全缓解及缓解且MRD不可测患者的缓解持续时间最长,而不完全缓解、有巨大肿瘤、既往接受过BTK抑制剂治疗或者既往接受过>三线治疗的患者缓解持续时间较短。
如果BTK抑制剂有无法接受的副作用或者如果希望接受有限时长的治疗,则维奈托克是一种吸引人的选择。
此外,对于已对激酶抑制剂(伊布替尼或艾代拉里斯)产生耐药的CLL,维奈托克也有效,其总缓解率为6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24.7个月。
美国已经批准伊布替尼、阿卡替尼和维奈托克用于CLL的各线治疗,因此这些药物的合理用药顺序非常值得讨论。
用于CLL一线治疗时,我们并未观察到伊布替尼和维奈托克治疗后的患者生存期有显著差异,尽管这种比较由于给要时长的不同而不尽合理(长期连续用药vs.有限时长用药)。
血常规淋巴细胞偏低原因和治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血常规淋巴细胞偏低原因和治疗
导语:随着我们医疗改革的不断进展,现在看病价格越来越低,所以很多人,都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特别的关注,而且平常都会通过血液的检查,检查自己
随着我们医疗改革的不断进展,现在看病价格越来越低,所以很多人,都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特别的关注,而且平常都会通过血液的检查,检查自己的身体,那么如果自己通过检查,出现血常规淋巴细胞偏低,就想具体了解一下原因和治疗,那么为了你能尽快的了解这种病的原因以及治疗方法,来看看下面内容解答。
淋巴细胞正常百分比参考值是20--40%。
淋巴细胞是一种免疫细胞,当绝对值高时,人体的免疫力就会低下,这个时期很容易感染一些疾病。
引起淋巴细胞高的原因常见于病毒性的传染病如流感,需要注意的是要增强免疫力动能;至于用药方面不能盲目服用,如果在本身不知的情况下服用某些过敏性药物也会致使淋巴细胞增高,所以要遵医嘱,正确的认知才可以积极预防疾病。
引起淋巴细胞百分比偏高原因很多,如总白细胞数目下降,或淋巴细胞数目增多。
常见于某些病毒性感冒,自身免疫性疾病,一些药物的副作用等,临床还要考虑其他项目指标。
淋巴细胞白血病是骨髓及其他造血组织中有广泛的白血病细胞异常增生,主要是不成熟淋巴细胞,及浸润其他组织器官,导致正常造血功能衰竭,表现为正常造血细胞显著减少。
与淋巴细胞百分比偏高有关系。
确诊需做骨髓穿刺,检查骨髓象其他回答
淋巴细胞减少多见于放射病,免疫缺陷病,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剂烷化剂. 中性粒细胞偏高一点只能说明集体可能存在感染,而自身的一个抗感染过程,
引起白细胞低下的疾患主要有病毒感染,甲亢等。
您服用升白细胞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修饰自体淋巴细胞基因有望治疗皮肤癌

修饰 自体淋 巴细胞基 因有望治疗 皮肤癌
一
份发表于美 国 《 科学 》杂 志的基因治疗癌 症
l 7例晚期黑素瘤患 者体中 提取普通淋 巴细 胞 ,这 些
的最新研究报告 指出 ,将 体外 靶向肿瘤细 胞的遗传 工程学修饰 的 自身淋 巴细 胞 回输 给患 者体 内治 疗 ,
据报道 ,欧美国家中黑 素瘤患 者发 病 率在皮肤
癌患者中较为多见 。在 英国 ,1 % 的皮肤癌 为黑素 0
瘤 ,其增长速度超过其 他癌症 ,每年新诊 断黑素瘤
患 者达 8 0 例 。 0 4 , 于 该 疾 病 的 英 国 患 者 00 2 0 年 死
维普资讯
的 希望 ,例如乳腺癌和肺癌。
此项研究负 责人 S vnA oebr t e .R sn e e g博士 报道 说 ,将患者体内 晚期黑素癌 细 胞周围存 活的少 量 T 细胞提取后进行实验室培养 直至达到 数十 亿个 T细 胞 ,从而足以击败患者体 内的 某个 肿瘤 ;但 许多患 者体内却无法 自然生成足够多的抗癌 T细胞 。 研究人员只能从零 开始制造抗 癌细胞 。他们从
维普资讯
损害的研究报 告 。这 些研究发 现将 为 N P E P药 物潜
在治疗 缺 血性卒 中 、多 发性 硬 化、阿尔 茨 海 默病 、 LuG hi氏病和 其他神 经 退化性 疾患 的可 能 性研 o er g
究提供 有力支 持。
生自由基) 和兴 奋刺激 毒性 的作 用。此通 路能够调
国 外 医 学 慵 报 000/1 @ 0
—
—
I 前沿新知 I R NE AI R T .u Ob2— E D LFM I Vm7ce 0 F IM I O A No e.or6 O G C N O l 2 t — 0
小儿自身免疫性淋巴细胞增生综合征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小儿自身免疫性淋巴细胞增生综合征的病因治疗与预防自身免疫性淋巴细胞增生综合征(ALPS)是机体CD95/Fas基因APT1突变时,大量活化的淋巴细胞继续存活,产生淋巴细胞增生和自身免疫现象,称为淋巴细胞增生综合征伴随自身免疫和免疫Canale-Smith综合征。
儿童自身免疫性淋巴细胞增生综合征的发生与基因有关。
APT1基因定位于10q23,占据2、3、4和5的外显子Fas三个半胱氨酸丰富区位于细胞外。
外显子6位于Fas转膜区。
外显子7、8、9为细胞内部,其中外显子9与TNF受体-1细胞内部同源,是细胞死亡的决定区。
五端单肽指导其在细胞膜上的表达。
APT1基因转录产物为CD95/Fas/Apo-1蛋白,属于TNF受体(TNFR)家族。
外显子9上常见的突变位点290-bp缺失(细胞死亡决定区),其他都是单个核苷酸变化,包括无义突变、错义突变、插入、移码和拼接。
APT1基因突变与临床表型的关系并不完全一致。
当正常人的淋巴细胞被激活时,它们就开始自我激活Fas分子表达,FasL与Fas将信号传输到组合中Fas分子细胞内死亡决定区,进而触发蛋白酶系统caspases,最终导致淋巴细胞凋亡。
APT1无法表达基因突变CD95/Fas/APO-1,使FasL-Fas细胞凋亡途径受阻,大量活化的淋巴细胞不能进入凋亡程序,产生淋巴细胞增生和自身免疫反应。
小儿自身免疫性淋巴细胞增生综合征(ALPS)临床表现如下:1、淋巴细胞增生性表现100%的ALPS所有的病例都有脾肿,超过5岁,甚至发生在胎儿期。
脾肿程度不同。
74%脾切除术是由脾功能亢进或脾破裂引起的。
67%儿童轻至中度肝大,偶尔发现肝功能异常。
97%儿童全身性浅表淋巴结肿大,影像学可发现纵隔淋巴结肿大。
2、自身免疫性疾病Coombs阳性最常见的溶血性贫血(75%),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次之一(54%)。
自身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46%。
肾小球肾炎、多发性神经根炎和皮肤损伤(包括荨麻疹和非特异性皮肤血管炎)。
“小儿自身免疫性淋巴细胞增生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

“小儿自身免疫性淋巴细胞增生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一概述自身免疫性淋巴细胞增生综合征(ALPS)是一种Fas基因介导的凋亡受损导致淋巴细胞增殖的疾病。
由于淋巴细胞凋亡障碍,患者出现慢性淋巴细胞增殖、自身免疫反应和致瘤倾向。
1967年Canale和Smith首次报道此病,故又称Canale-Smith综合征。
二病因约70%患者存在明确的遗传学突变,目前已确认几乎所有突变都与FAS凋亡通路有关。
机体CD95/Fas基因APT1突变时,大量活化的淋巴细胞持续存活,产生淋巴细胞增生和自身免疫现象。
APT1基因突变与临床表型的关系并不完全一致。
三临床表现1.淋巴细胞增生性表现ALPS病例均有脾脏肿大,多于5岁内发现,甚至发生在胎儿期。
脾肿大的程度不一。
部分患儿有轻到中度肝大,偶尔发现肝功能异常。
2.自身免疫性疾病Coombs阳性溶血性贫血最为常见,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次之。
还可发生自身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其他有肾小球肾炎、多发性神经根炎和皮肤损害(包括荨麻疹和非特异性皮肤血管炎)。
3.其他表现淋巴结肿大,胸腺高度萎缩,绝大多数ALPS患者最终发展成为淋巴瘤。
四检查1.CD3+细胞数量增多。
2.T细胞表型为CD45RA+,CD45RO-,CD57+,多数表达DR或HLAⅡ抗原。
Th2类细胞因子如IL-4、IL-5和IL-10活性增高,而TH1类细胞因子如IL-12、IL-2和IFN-γ则下降。
3.皮肤迟发型过敏反应和抗多糖抗原的抗体反应减弱,血清IgG、IgA和IgM升高,且多呈单克隆性,以IgG1类抗体为主。
4.自身抗体主要针对红细胞和血小板,Coombs实验多为阳性。
其他自身抗体有抗中性粒细胞抗体、低滴度的抗平滑肌抗体、抗磷脂抗体、抗核抗体和类风湿性因子。
5.发生溶血危象时,血色素可低于30g/L。
一旦发生脾功能亢进,血小板数量明显下降,并发生出血倾向。
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增高,一般为(8~90)×109/L,甚至更高,大多数患者不同程度嗜酸性细胞增多(3%~32%)。
小儿自身免疫性淋巴细胞增生综合征的科普知识

如何诊断小儿自身免疫性淋巴细胞增生综合征?
临床检查
医生会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来评估症 状。
淋巴结、肝脾的触诊尤为重要。
如何诊断小儿自身免疫性淋巴细胞增生综合征?
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可帮助发现淋细胞增多、贫血及免疫 功能异常等。
生化指标异常也可能提示该病。
如何诊断小儿自身免疫性淋巴细胞增生综合征?
什么是小儿自身免疫性淋巴细胞增生综合征?
定义
小儿自身免疫性淋巴细胞增生综合征是一种罕见 的自身免疫疾病,主要表现为淋巴细胞的异常增 生。
该病通常影响儿童,可能导致多脏器损害。
什么是小儿自身免疫性淋巴细胞增生综合征?
病因
该综合征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环 境因素以及免疫系统的异常有关。
某些病毒感染也可能是诱因。
什么是小儿自身免疫性淋巴细胞增生综合征?
流行病学
目前的研究表明,该病在儿童中的发病率较低, 男女发病率相近。
通常在2岁至10岁之间发病。
小儿自身免疫性淋巴细胞增 生综合征的症状有哪些?
小儿自身免疫性淋巴细胞增生综合征的症状有哪些?
常见症状
患者常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等症状 。
症状可能随病情发展而加重。
确保儿童按时接种疫苗,以预防可能引起免疫系 统失调的感染。
咨询医生了解适合儿童的疫苗接种方案。
谢谢观看
支持治疗
需关注营养支持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定期复查和随访是必要的。
小儿自身免疫性淋巴细胞增生综合征的治疗方法?
心理支持
由于长期治疗,患者及家属需心理支持以应对疾 病带来的压力。
专业心理咨询可以帮助改善心理状态。
如何预防小儿自身免疫性淋 巴细胞增生综合征?
免疫疗法和淋巴细胞的研究和治疗

免疫疗法和淋巴细胞的研究和治疗淋巴细胞是血液中最重要的免疫细胞之一,主要负责识别和攻击体内的异物,从而保护人体免受感染和疾病的侵袭。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人体的淋巴细胞可能出现异常,导致免疫系统失去平衡,从而引发各种疾病和病变,如癌症、自身免疫疾病等。
为此,科学家们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探索淋巴细胞的特性和功能,发掘其在疾病治疗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其中,免疫疗法和淋巴细胞治疗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亮点,正在为人类健康事业带来重大机遇和希望。
免疫疗法是一种通过激活人体免疫系统来攻击和消灭癌细胞的治疗方法。
该方法利用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选择特异性较高的抗原(如肿瘤抗原),诱导淋巴细胞产生对该抗原的应答,从而在体内形成一种杀伤癌细胞的免疫环境。
该方法具有针对性、副作用小、持续时间长等优点,已成为目前新一代抗癌药物的代表之一。
其中,基于CAR-T细胞的免疫治疗是目前最为热门的免疫疗法之一。
CAR-T细胞是一种经过基因工程改造的淋巴细胞,具有较高的针对性和杀伤性,能够有效攻击肿瘤细胞。
近年来,CAR-T细胞疗法在临床治疗中已获得较好的效果,成为一种被广泛关注和认可的新型抗癌手段。
除了免疫疗法,淋巴细胞在许多疾病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在自身免疫疾病治疗中,淋巴细胞可以通过去除、抑制或重置异常的免疫细胞,达到治疗效果。
对于病毒感染等疾病,淋巴细胞则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作为人体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直接攻击病原体,遏制病情发展。
在这些治疗中,淋巴细胞的选择、活化和监测等环节都尤为关键,需要借助先进的生物技术手段和精细的治疗策略,才能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在淋巴细胞的研究和治疗过程中,科学家们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
其中,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是如何确立合适的治疗指标和评估方法。
由于淋巴细胞在不同疾病中的作用和特点有所不同,因此需要准确判断其在不同疾病中的运作机制和特异性,开展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此外,由于淋巴细胞具有较高的异质性和可塑性,其复杂性和多样性也给研究和治疗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需要不断优化和提升研究手段和技术,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潜在的应用价值。
淋巴瘤的干细胞移植治疗介绍

淋巴瘤的干细胞移植治疗介绍淋巴瘤是一种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淋巴系统中的淋巴细胞上。
传统的淋巴瘤治疗方式包括放疗、化疗和免疫疗法等,然而,对于一些高危患者来说,这些治疗方法往往效果不佳。
近年来,干细胞移植治疗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本文将介绍淋巴瘤的干细胞移植治疗。
一、什么是淋巴瘤的干细胞移植治疗?干细胞移植是一种通过将患者自身或捐献者的干细胞移植到患者体内,以达到治疗淋巴瘤的目的的治疗方式。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它可以分化成各种不同类型的细胞,包括淋巴细胞。
因此,通过干细胞移植治疗,可以促进患者体内新的健康细胞生成,以替代受损的淋巴细胞。
二、干细胞移植治疗的原理干细胞移植治疗主要依赖于干细胞自我更新和再生的能力。
在治疗前,医生会通过放疗或化疗等手段,将患者体内受损的淋巴细胞清除。
然后,从患者自身或合适的供体中采集到干细胞,经过处理和净化后,再注入到患者体内。
这些干细胞会迅速扎根骨髓,开始分化成新的淋巴细胞。
这些新的淋巴细胞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免疫力,同时抑制淋巴瘤的发展。
通过这种方式,干细胞移植治疗可以有效治疗淋巴瘤,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三、适应症和禁忌症干细胞移植治疗适用于以下情况的淋巴瘤患者:1. 高危或复发性淋巴瘤:对于高危患者或已经接受过传统疗法但仍然复发的患者,干细胞移植可以是一个有效的治疗选择。
2. 年轻患者:干细胞移植通常适用于年龄较轻的患者,因为他们具备更好的身体条件和更强的恢复能力。
干细胞移植治疗有一些禁忌症,包括:1. 心脏病或肺病:患有严重心脏病或肺病的患者不适合接受干细胞移植治疗,因为该治疗可能会给他们带来更大的风险。
2. 病情过于严重:对于病情过于恶化的患者,干细胞移植可能无法带来明显的好处。
四、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效果和风险干细胞移植治疗在治疗淋巴瘤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研究发现,干细胞移植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无疾病生存率。
然而,干细胞移植治疗也存在一些风险和并发症。
202X年扩增活化的自体淋巴细胞技术

CD3+CD8+
P=0.0036
50
40
Percentage
30
20
10
0
PRE
POST
第十八页,共七十三页。
Percentage
CD3-CD56+
50
P=0.0485
40
PRE
30
POST
20
10
0
PRE
POST
第十九页,共七十三页。
Percentage Percentage
第十五页,共七十三页。
EAAL为CD8+ T细胞 为主 (xìbāo)
细胞表面分子
CD3 CD4 CD8 CD4/CD8 CD3+CD56+ CD3-CD16+ CD4+CD25+
培养前的百分比 (均值)
65.0 33.2 22.8 1.9 5.4 12.6 3.3
第十六页,共七十三页。
培养后的百分比 (均值)
Percentage
Percentage
CD3+IFN-γ +
P=0.0060 55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PRE
POST
CD3-IFN-g+
65 60 55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第二十二页,共七十三页。
P=0.0145
PRE
POST
Percentage Percentage
• 单独 使用 (dāndú)
–手术后预防复发 –稳定肿瘤 –改善生活质量
中药治疗淋巴细胞减少的方剂

中药治疗淋巴细胞减少的方剂淋巴细胞减少是指人体免疫系统中淋巴细胞数量不足的情况,容易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易感染各种疾病。
中药治疗淋巴细胞减少可通过调整免疫功能、促进淋巴细胞生成等途径来改善病情。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药方剂,可供参考:一、养血生发方剂:1. 四物汤:川芎、当归、白芍、熟地黄等。
2. 六味地黄丸:山药、山茱萸、丹参、熟地黄、牡丹皮等。
3. 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半夏等。
二、益气健脾方剂:1. 补中益气汤:黄芪、茯苓、白术、半夏等。
2. 八珍汤:人参、黄芪、白术、当归、熟地黄等。
3. 保和丸:黄芪、白术、茯苓、甘草等。
三、清热解毒方剂:1. 白虎汤:石膏、知母、黄芩、甘草等。
2. 黄连解毒汤:黄连、黄柏、黄芩、黄莲等。
3. 三黄石膏汤:石膏、黄连、黄芩等。
四、活血化瘀方剂:1. 桃红四物汤:桃仁、红花、川芎、赤芍等。
2. 报乳丸:桃仁、红花、山楂、赤芍等。
3. 血府逐瘀汤:当归、桃仁、红花、川芎等。
五、激活免疫方剂:1. 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茯苓、白术、半夏等。
2. 防风通圣丸:防风、桑叶、辛夷等。
3. 活血化瘀汤加减:当归、桃仁、红花、川芎等。
六、辨证施治方剂:1. 归脾汤:当归、茯苓、白术、半夏等。
(因脾胃虚弱而导致淋巴细胞减少)2. 小青龙汤:黄连、半夏、茯苓、黄芩等。
(因湿热瘀阻而导致淋巴细胞减少)以上方剂仅供参考,并非具体治疗方案。
在使用中药治疗淋巴细胞减少之前,建议您咨询中医专家或医生进行具体的辨证施治,以确保疗效和安全性。
同时,遵医嘱合理搭配药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营养,有助于提高淋巴细胞数量和免疫力。
淋巴细胞免疫治疗流程

淋巴细胞免疫治疗流程
1、病人门诊就诊后医师选择合适的病人进行免疫治疗;
2、治疗前与患者夫妻双方谈话、签字并书写病历、备档(做随访用,建好档案
者可在门诊病历中注明)。
3、由医师开免疫治疗单(孕前治疗者可先行4次治疗)交由病人向实验室人员
预约、安排治疗时间,实验室人员可核查病历、双方姓名、双方近期抽血结果(输血前四项、肝肾功能)后安排治疗时间。
4、治疗4次后复查封闭抗体,取结果后门诊就诊,必要时可进行加强治疗,同
时指导病人孕前准备,必要时指导受孕。
5、患者测尿HCG阳性后门诊就诊,必要时加用保胎药物,医生开单继续免疫
治疗。
2周后门诊B超检查有胎心后再次进行免疫治疗致孕16周。
此期间由门诊医生进行保胎检查(尿HCG阳性、第一次B超后、11-14周彩超后需到病案管理者登记,并由病人复印彩超单存档)。
16周后交由产科门诊定期产检。
6、对于紧急保胎病人,由门诊医师完成一定检查后,必要时开单进行免疫治疗,
必备双方近期抽血结果(输血前四项、肝肾功能)。
CIK 细 胞 治 疗 知 情 同 意 书

医师陈述:
我已经告知患者(患方)有关CIK细胞治疗的目的、方法、治疗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以及治疗费用等事项,解答了关于治疗相关的问题。并已明确告知本次住院期间同样的治疗,视为患者同意,不再签署知情同意书,如有异议请事先声明。
回输在化疗或放疗的间歇期进行,次数由医生根据病人的病情决定,每次间隔一周或更长。
三、CIK治疗的副作用:
目前尚未见由于CIK治疗引起的明显不良反应或导致死亡的病例报道。
治疗后,可见自限性发热,偶见头痛,恶心,头晕,瘙痒及心动过速等症状,主要原因是机体免疫系统被活化引起。若感觉不适需及时告知医生或护士,医生将根据情况对症处理。
XXXXXXX医院
CIK细胞治疗知情同意书
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
签署日期
疾病介绍和治疗建议:
医师已告知我目前诊断为,根据我的病情,需要行CIK细胞回输治疗。
一、CIK治疗的目的:
本项目是一项细胞免疫治疗,其目的是结合放、化疗对肿瘤患者进行治疗。另外对放、化疗治疗效果不理想的,目前没有明确的有效治疗方法的肿瘤患者也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有效的治疗方法。CIK(Cytokine Induced Killer,CIK)是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免疫细胞的简称,可结合放、化疗,提高治疗效果,对肿瘤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率等方面的具有一定的作用。
医师签名
患者的知情选择:
医师已告知我有关CIK细胞治疗的目的、方法、治疗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以及治疗费用等事项,并解答了关于治疗相关的问题。我已详细阅读并充分了解以上内容,我同意接受CIK治疗,并愿意承担可能出现的医疗风险及相应经济负担。
患者签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病 人功能 状态也 好 肾床有 复发 的 病人 对 制
,
大 肿瘤 病人或 肾切 除 后 效果 差
。
医 院 / C Uc o
Bf o
a c
r e
,
中心 已 有 1 0 另有
20
、
0
例 病人 接
受 收 费的 验治疗
o a r
。
ALT
治疗
例 免费 临床试 加 利 福 尼亚
研 究 人 员 尚 不 能 确 定淋 巴 细 胞活 化 的机
子 和 细 胞 因 子刺激 其免疫 系 统
。
L I
人
一2
,
中
再将浸泡过的
L A K 细 胞 输 回 给病
第
,
1
几
期
,
通过
同时给予更 多 的
淋 巴 除 去法取 出病人 的某些 白细 胞 感 染 和 攻 击 肿瘤 细 袍的 白细 胞
CD 3
。
即 帮助拉
。
虽 然 这 两 种 方法都 是 免疫治疗
,
但后 果 不
,
当 新增 殖的
细 胞输 回 病 人时
。
,
首 先 识别 肿瘤细
( 阿 霉素
。
、
环磷酞胺
,
、
白细 胞介素 一 2
、
单克 隆
,
胞
然后 开 始 免疫反应
Se t
抗体及 干 扰素 ) 效 接受
A LT
但还没有 一 种标准治疗证明 有 其 任
6一 9
。 ,
虽 然 A L T 与 美 国 国家癌 症研 究所 外科 主
。
统 或骨 髓 基 质 中肿 瘤 的发 生 率 应 当 是 比 较 低 的
LAK 和天
将 这些细 胞在
。
同
L A K 对 肿 瘤 无 特 异性 反 应
,
,
实验 室 与刺 激 产 生 淋 巴 因 子 和细 胞 因 子 的抗 促分 裂 单 克 隆抗 体 一 起培 养
。
然杀 伤细胞 可杀死 肿瘤 细 胞 性抗原
。
但不能 识别 特异
。
生成 的琳
,
另外
T
,
o
b s
a
n 等 人现 在 正 在 设法 恢 d
,
,
很多 在诊 断时 最 常 见 的年
的特 点有 本质 的 区 别 细胞 (
LAK
,
。
R
s o
e
b n
0 每 年死亡 约 1
例
L
是从 病 人 血 液 中分 离 出 淋 巴 因 子 一 激 活 的 杀 伤 )
,
龄是
50、
0 岁 7
男女 之 比为 :2
在 实验 室 将
I L 一2
。
LAK 细
胞放人
自身淋 巴 细胞 治疗是 用 病 人 自 己 的淋 巴 因
一 l
水 平 高于
。
甲睛 咪呱
死亡 率仅 为单独 用 甲睛 咪呱 的对 照 平均 生 存期 是 对 照 组 的 2 5 倍
, 。
病人 存 活 期是 I L 的
6
,
水 平不足 5 0
。
Op g / m l I L一 1
病人 高水
组 的一半
至今
e
倍
很多病 人 可存 活 4 ~ 6 年
ALT
在 美 国 波 士 顿 的新 英 格 兰 B a tP i t s
自
身
淋 巴
细
胞
治
疗
自身 淋 巴 细 胞 治 疗 ( 晚 期 肾癌 病 人 的 生 存
。
ALT
) 可 明显延 长
,
。
痛
强
。
目 的是 刺 激 淋 巴 细 胞
,
使 其 抗 癌 活 力更
7
,
至 19 1 年 底
。
美 国全
Cl a
u
培养
。
5 天后
,
给予
50a r d T 细胞
射线 照 射 以 然 后 给病 人
治疗者 的平均 生 存期为两年 个月
《 X又 )
v e
n
A R o s
e n
r 所 采用 的淋 巴 因 子 一 激 e g b
,
他方法治疗 的病人 为 年约 有 2 5
已 为晚期
。
目前
,
美国每
活 杀 伤 细 胞 / I L 一 2 治 疗有 关
但 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两 种方 法
r g 的原始方 法 e
仪旧
肾细 胞癌 新病例
i t
M
G
o
i
:
n k 我 们假设 端粒 丢 失 对特 殊癌症 如 结 直肠 癌
v
等推测
,
由于 生 理 耗 损 ( 衰
。
产生 s 遗传不 稳定性 有 部分 的作 用
。
J k o n
o
。
c 等 i v
当然
老 ) 的 染 色体 端粒 缺 乏 可 能 发 生 肿 瘤
但是
,
,
将我们 的 研究 尚未 得 到 的结 论 归 于 我们 素 (一 种 靠 不 住 的意 见 ) 低 细 胞 更新 的 组 织
R
o
国将 有五个 中心 开展使 用 马 州 牛 顿市 C e l c o
R
u r
减少 放 射 敏 感 的 抑制 性
di a J
治疗 公 司 的
输回
Ka r
s e l l
报告
、
,
19 0
,
年
6 月 开 始对 转移 性 肾 细
波 士 顿 大 学 医 学 院泌 尿 科 主 任
n e
e b
t r
J
胞癌 病 人进 行 治疗 进行 随机
性
所有接 受治疗 的病 人均有 严重 副反应
、
如
胞 因 子 的混 合液 体 中培 养
高烧
液 体漪 留 和 意 识模 糊
。
,
相反
。
AL T 可
含 有 可 减少 抑制 细 胞 活 性 的 甲 睛 咪 呱 及 消 炎
延 长 病人 存 活 时 间 而无 毒 性
0 % 病 人 有轻 4
—
8
—
端
粒
缺
失
和
癌
南斯拉夫血液研究所 的 等认 为
目前 盛行 的假说 是 自身淋 巴 因 子 混 合物刺
T
,
。
本 年 内将在 亚 特 兰 大
n
e g
,
芝 加 哥 及 达 拉 斯 或休 斯 敦 开 展 治
激记忆
T
细胞
以 记 忆 T 细 胞能 记住 应攻 击
,
疗
虽 然 已 用 很 多 方 法 治疗 转 移性 肾细 胞癌
的病变 并 能识 别癌 的 淋 巴 细 胞系 记忆
。 , , ,
如果 由衰老 ( 或 高度组 织更新 ) 引起 的端粒 序
列 丧失 或缺失是 肿瘤 生 成 的 主 要 因 素的话 一
若端粒 的长 度是 主 要 的 和 唯 一 的 发 生 肿 瘤 的 因 我们 可 以 预 料在 一 些
般情 况 下
。
,
不 能进行再 生 的 组 织如 中枢神经 系
如 中央 神经 系统肿瘤 发生 若端 粒减少 确是 反 映细胞
6
然后 又对 9 0
例 肾癌病 人
,
报告
,
自身淋 巴 因 子 白细 胞 介 素 一 1
。
/
细胞 因 子 混合 物
IL一 l )
,
对 照 1 期 临床试 验研究
ALT
病 人接受
中有 高 水平 对
ALT
(
的病人
5 0师 g / m l
个 月疗 程 的
, ,
治疗
,
同时 加用 抗 溃疡 药
.
效果 好
IL一 1
巴 因 子 / 细胞 因 子混合 物平 均分 为 6 部分
冷
复 记忆
,
细胞 对 肿 瘤 的抗 原 特 异 性 反 应 治疗 的 一 个 主 要 缺点 是有 严 重 毒
,
冻 以 备将来 应用
次 白血 细 胞
,
第二 期病人 在 门诊 每 月 取 一
5 天
,
L A K / IL一2
将此 白细 胞放在 有淋 巴 因子 / 细 此混 合液 中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