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海南卷)
2017年海南省高考物理试卷【精】

2017年海南省高考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4分)光滑水平桌面上有P、Q两个物块,Q的质量是P的n倍.将一轻弹簧置于P、Q之间,用外力缓慢压P、Q.撤去外力后,P、Q开始运动,P和Q 的动量大小的比值为()A.n2B.n C.D.12.(4分)关于静电场的电场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场强度较大的地方电场线一定较疏B.沿电场线方向,电场强度一定越来越小C.沿电场线方向,电势一定越来越低D.电场线一定是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轨迹3.(4分)汽车紧急刹车后,停止运动的车轮在水平地面上滑动直至停止,在地面上留下的痕迹称为刹车线.由刹车线的长短可知汽车刹车前的速度.已知汽车轮胎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80,测得刹车线长25m.汽车在刹车前的瞬间的速度大小为(重力加速度g取10m/s2)()A.10 m/s B.20 m/s C.30 m/s D.40 m/s4.(4分)如图,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竖直放置并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一带电小球经绝缘轻绳悬挂于两极板之间,处于静止状态。
现保持左极板不动,将右极板向左缓慢移动。
关于小球所受的电场力大小F和绳子的拉力大小T,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F逐渐减小,T逐渐减小 B.F逐渐增大,T逐渐减小C.F逐渐减小,T逐渐增大 D.F逐渐增大,T逐渐增大5.(4分)已知地球质量为月球质量的81倍,地球半径约为月球半径的4倍。
若在月球和地球表面同样高度处,以相同的初速度水平抛出物体,抛出点与落地点间的水平距离分别为s月和s地,则s月:s地约为()A.9:4 B.6:1 C.3:2 D.1:16.(4分)将一小球竖直向上抛出,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到的空气阻力不可忽略.a为小球运动轨迹上的一点,小球上升和下降经过a点时的动能分别为E k1和E k2.从抛出开始到小球第一次经过a点时重力所做的功为W1,从抛出开始到小球第二次经过a点时重力所做的功为W2.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E k1=E k2,W1=W2B.E k1>E k2,W1=W2C.E k1<E k2,W1<W2D.E k1>E k2,W1<W2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7.(5分)三束单色光1、2和3的波长分别为λ1、λ2和λ3(λ1>λ2>λ3).分别用这三束光照射同一种金属.已知用光束2照射时,恰能产生光电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光束1照射时,不能产生光电子B.用光束3照射时,不能产生光电子C.用光束2照射时,光越强,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光电子数目越多D.用光束2照射时,光越强,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8.(5分)如图,电阻R、电容C和电感L并联后,接入输出电压有效值恒定、频率可调的交流电源.当电路中交流电的频率为f时,通过R、C和L的电流有效值恰好相等.若将频率降低为f,分别用I1、I2和I3表示此时通过R、C和L 的电流有效值,则()A.I1>I3B.I1>I2C.I3>I2D.I2=I39.(5分)如图,水平地面上有三个靠在一起的物块P、Q和R,质量分别为m、2m和3m,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用大小为F的水平外力推动物块P,记R和Q之间相互作用力与Q与P之间相互作用力大小之比为k.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若μ≠0,则k=B.若μ≠0,则k=C.若μ=0,则k=D.若μ=0,则k=10.(5分)如图,空间中存在一匀强磁场区域,磁场方向与竖直面(纸面)垂直,磁场的上、下边界(虚线)均为水平面;纸面内磁场上方有一个正方形导线框abcd,其上、下两边均为磁场边界平行,边长小于磁场上、下边界的间距.若线框自由下落,从ab边进入磁场时开始,直至ab边到达磁场下边界为止,线框下落的速度大小可能()A.始终减小B.始终不变C.始终增加D.先减小后增加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1.(6分)某同学用游标卡尺分别测量金属圆管的内、外壁直径,游标卡尺的示数分别如图(a)和图(b)所示.由图可读出,圆管内壁的直径为cm,圆管外壁的直径为cm;由此可计算出金属圆管横截面的面积.12.(12分)某同学用伏安法测量待测电阻的阻值.现有器材为:待测电阻R(阻值约为5Ω)电源(电动势3V)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0Ω)电流表(量程0.6A,3A电压表(量程3V,15V)开关,导线若干.实验要求在测量电路中将电流表外接,滑动变阻器起限流作用.回答下列问题:(1)按照实验要求在图(a)中画出实物连线图.(2)若已按实验要求接线,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的示数始终约为3V,电流表的示数始终接近0.写出产生这种现象的一个原因:.(3)在连线正确后,闭合开关.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b)和图(c)所示.由图可知,电压表读数为V,电流表读数为A.由此可得待测电阻的阻值为Ω(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13.(10分)如图,两光滑平行金属导轨置于水平面(纸面)内,轨间距为l,左端连有阻值为R的电阻。
2017年-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试题(海南卷,无答案)

学霸推荐学习七法一、听视并用法上课听和看注意力集中一、听思并用法上课听老师讲并思考问题三、符号助记法在笔记本上课本上做记号标记四、要点记取法重点要点要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记下五、主动参与法课堂上积极主动的参与老师的讲题互动六、听懂新知识法听懂老师讲的新知识并做好标记七、目标听课法课前预习不懂得标记下,在课堂上不会的标记点认真听讲做笔记带着求知的好奇心听课,听不明白的地方就标记下来,并且课后积极的询问并弄懂这些知识,听明白的知识点也要思考其背后的知识点,打牢基础。
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物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光滑水平桌面上有P、Q两个物块,Q的质量是P的n倍。
将一轻弹簧置于P、Q之间,用外力缓慢压P、Q。
撤去外力后,P、Q开始运动,P和Q的动量大小的比值为A.2n B.n C.1nD.12.关于静电场的电场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场强度较大的地方电场线一定较疏B.沿电场线方向,电场强度一定越来越小C.沿电场线方向,电势一定越来越低D.电场线一定是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轨迹3.汽车紧急刹车后,停止运动的车轮在水平地面上滑动直至停止,在地面上留下的痕迹称为刹车线。
由刹车线的长短可知汽车刹车前的速度。
已知汽车轮胎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80,测得刹车线长25 m。
汽车在刹车前的瞬间的速度大小为(重力加速度g取10m/s2)A.10 m/s B.20 m/s C.30 m/s D.40 m/s4.如图,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竖直放置并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一带电小球经绝缘轻绳悬挂于两极板之间,处于静止状态。
2017年 海南省高考物理试卷解析

海南省2017年高考物理试卷(解析版)2017年海南省高考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光滑水平桌面上有P、Q两个物块,Q的质量是P的n倍.将一轻弹簧置于P、Q之间,用外力缓慢压P、Q.撤去外力后,P、Q开始运动,P和Q的动量大小的比值为()A.n2B.n C.D.1【考点】53:动量守恒定律.【分析】分析撤去外力后的受力情况,明确系统总动量守恒,再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列式即可求得动量大的比值.【解答】解:撤去外力后,系统不受外力,所以总动量守恒,设P的动量方向为正方向,则有:P P﹣P Q=0故P P=P Q=0;故动量之比为1;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要注意明确撤去拉力后的动量大小始终为零,同时在列式时一定要注意动量的矢量性.2.关于静电场的电场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场强度较大的地方电场线一定较疏B.沿电场线方向,电场强度一定越来越小C.沿电场线方向,电势一定越来越低D.电场线一定是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轨迹【考点】A7:电场线.【分析】只有电场线是直线,带电粒子的初速度为零或初速度方向与电场线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时电场线才与带电粒子的轨迹重合;沿电场线方向电势越来越低,而电场线的疏密表示场强的大小,根据这些知识分析解答.【解答】解:A、电场线的疏密表示场强的强弱,那么电场强度较大的地方电场线一定较密,故A错误;BC、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会降低,因此沿电场线方向电势越来越低,但电场线不一定越来越疏,则场强不一定越来越小,故B错误,C正确;D、电场线不一定与带电粒子的轨迹重合,只有电场线是直线,带电粒子的初速度为零或初速度方向与电场线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时电场线才与带电粒子的轨迹重合,故D错误;故选:C.【点评】记住电场线的特点:电场线的疏密代表电场的强弱,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并要掌握电场线的两个意义:电场线的方向反映电势的高低,电场线的疏密表示场强的方向.3.汽车紧急刹车后,停止运动的车轮在水平地面上滑动直至停止,在地面上留下的痕迹称为刹车线.由刹车线的长短可知汽车刹车前的速度.已知汽车轮胎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80,测得刹车线长25m.汽车在刹车前的瞬间的速度大小为(重力加速度g取10m/s2)()A.10 m/s B.20 m/s C.30 m/s D.40 m/s【考点】37:牛顿第二定律;1E: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分析】分析刹车后汽车的合外力,进而求得加速度;再根据匀变速运动规律,由位移求得速度.【解答】解:刹车后汽车的合外力为摩擦力f=μmg,加速度;又有刹车线长25m,故可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得到汽车在刹车前的瞬间的速度大小;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点评】运动学问题,一般先根据物体受力,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得加速度,然后再由运动学规律求解相关位移、速度等问题.4.如图,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竖直放置并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一带电小球经绝缘轻绳悬挂于两极板之间,处于静止状态.现保持右极板不动,将左极板向左缓慢移动.关于小球所受的电场力大小F和绳子的拉力大小T,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F逐渐减小,T逐渐减小 B.F逐渐增大,T逐渐减小C.F逐渐减小,T逐渐增大 D.F逐渐增大,T逐渐增大【考点】AS:电容器的动态分析;2H: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AG:匀强电场中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分析】明确电容器与电源相连,故电容器两端的电势差不变,由U=Ed可分析电场力的变化情况,再根据受力分析明确绳子拉力的变化情况.【解答】解:电容器与电源相连,所以两端间电势差不变,将左极板向左缓慢移动过程中,两板间距离减小,则由U=Ed可知,电场强度E增大;电场力F=Eq 增大;小球处于平衡状态,受重力、拉力与电场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故拉力与电场力和重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T=;由于重力不变,电场力变大,故拉力增大.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共点力平衡、电场强度以及电容器的动态分析问题,只要明确电容器两板间电势差不变,再根据匀强电场的性质即可明确场强的变化,从而再结合平衡条件求解即可.5.已知地球质量为月球质量的81倍,地球半径约为月球半径的4倍.若在月球和地球表面同样高度处,以相同的初速度水平抛出物体,抛出点与落地点间的水平距离分别为s 月和s 地,则s 月:s 地约为( )A .9:4B .6:1C .3:2D .1:1【考点】4F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43:平抛运动.【分析】根据万有引力等于重力,求出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和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关系,运用平抛运动规律求出两星球上水平抛出的射程之比.【解答】解:设月球质量为M′,半径为R′,地球质量为M ,半径为R . 已知=81, =4,根据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得:=mg 则有:g=因此=…①由题意从同样高度抛出,h=gt 2=g′t′2…②,①、②联立,解得t′=t ,在地球上的水平位移s=v 0t ,在月球上的s′=v 0t′;因此s 月:s 地约为9:4,故A 正确,BCD 错误;故选:A .【点评】把月球表面的物体运动和天体运动结合起来是考试中常见的问题. 重力加速度g 是天体运动研究和天体表面宏观物体运动研究联系的物理量.6.将一小球竖直向上抛出,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到的空气阻力不可忽略.a 为小球运动轨迹上的一点,小球上升和下降经过a 点时的动能分别为E k1和E k2.从抛出开始到小球第一次经过a点时重力所做的功为W1,从抛出开始到小球第二次经过a点时重力所做的功为W2.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E k1=E k2,W1=W2B.E k1>E k2,W1=W2C.E k1<E k2,W1<W2D.E k1>E k2,W1<W2【考点】66:动能定理的应用;62:功的计算.【分析】根据上升或下降的高度比较重力做功的大小,对两次经过a点的过程运用动能定理,比较两次经过a点的动能大小.【解答】解:从抛出开始到第一次经过a点和抛出开始第二次经过a点,上升的高度相等,可知重力做功相等,即W1=W2.对两次经过a点的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得,﹣W f=E k2﹣E k1,可知E k1>E k2,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与首末位置的高度差有关,以及掌握动能定理,知道两次经过a点的过程中重力不做功,阻力做负功.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7.三束单色光1、2和3的波长分别为λ1、λ2和λ3(λ1>λ2>λ3).分别用这三束光照射同一种金属.已知用光束2照射时,恰能产生光电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光束1照射时,不能产生光电子B.用光束3照射时,不能产生光电子C.用光束2照射时,光越强,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光电子数目越多D.用光束2照射时,光越强,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考点】IC:光电效应;J4:氢原子的能级公式和跃迁.【分析】根据波长与频率关系,结合光电效应发生条件: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或等于极限频率,及依据光电效应方程,即可求解.【解答】解:AB、依据波长与频率的关系:,因λ1>λ2>λ3,那么γ1<γ2<γ3;由于用光束2照射时,恰能产生光电子,因此用光束1照射时,不能产生光电子,而光束3照射时,一定能产生光电子,故A正确,B错误;CD、用光束2照射时,光越强,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光电子数目越多,而由光电效应方程:E km=hγ﹣W,可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光的强弱无关,故C正确,D错误;故选:AC.【点评】考查波长与频率的关系式,掌握光电效应现象发生条件,理解光电效应方程的内容.8.如图,电阻R、电容C和电感L并联后,接入输出电压有效值、频率可调的交流电源.当电路中交流电的频率为f时,通过R、C和L的电流有效值恰好相等.若将频率降低为f,分别用I1、I2和I3表示此时通过R、C和L的电流有效值,则()A.I1>I3B.I1>I2C.I3>I2D.I2=I3【考点】EF:电容器和电感器对交变电流的导通和阻碍作用.【分析】电容器的特性是通交流隔直流,通高频阻低频.电感线圈的特性是通过直流阻交流,通低频阻高频率.通过电阻的电流与频率无关.根据三种元件的特性分析.【解答】解:将频率降低时,通过R的电流不变,电容器的容抗增大,通过C 的电流减小,则有I1>I2.电感线圈的感抗减小,通过L的电流增大,则有I3>I2.故AD错误,BC正确.故选:B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电容器和电感的特性,知道电流的频率越低时,容抗越高;而线圈的频率越低时,感抗越小.9.如图,水平地面上有三个靠在一起的物块P、Q和R,质量分别为m、2m和3m,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用大小为F的水平外力推动物块P,记R和Q之间相互作用力与Q与P之间相互作用力大小之比为k.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若μ≠0,则k=B.若μ≠0,则k=C.若μ=0,则k=D.若μ=0,则k=【考点】37:牛顿第二定律;29:物体的弹性和弹力.【分析】先用整体法求出物体的合外力,进而求得加速度;然后再用隔离法对P、R两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即可求得k.【解答】解:三物块靠在一起,将以相同加速度向右运动;则加速度;所以,R和Q之间相互作用力,Q与P之间相互作用力;所以,;由于谈论过程与μ是否为零无关,故恒成立,故AC错误,BD正确;故选:BD.【点评】对物体运动过程中某一力的求解,一般先对物体运动状态进行分析,得到加速度,然后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得合外力,再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即可求解.10.如图,空间中存在一匀强磁场区域,磁场方向与竖直面(纸面)垂直,磁场的上、下边界(虚线)均为水平面;纸面内磁场上方有一个正方形导线框abcd,其上、下两边均为磁场边界平行,边长小于磁场上、下边界的间距.若线框自由下落,从ab边进入磁场时开始,直至ab边到达磁场下边界为止,线框下落的速度大小可能()A.始终减小B.始终不变C.始终增加D.先减小后增加【考点】D9: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的感应电动势;BB: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分析】ab边进入磁场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线框ab边受到安培力,根据受力分析判断出导体框的运动即可判断【解答】解:A、导线框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ab边以一定的速度进入磁场,ab 边切割磁场产生感应电流,根据左手定则可知ab边受到向上的安培力,当安培力大于重力时,线框做减速运动,当线框完全进入磁场后,线框不产生感应电流,此时只受重力,做加速运动,故先减速后加速运动,故A错误、D正确;B、当ab边进入磁场后安培力等于重力时,线框做匀速运动,当线框完全进入磁场后,线框不产生感应电流,此时只受重力,做加速运动,故先匀速后加速运动,故A错误;C、当ab边进入磁场后安培力小于重力时,线框做加速运动,当线框完全进入磁场后,线框不产生感应电流,此时只受重力,做加速增大的加速运动,故加速运动,故C正确;故选:C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线框切割磁场产生感应电流同时受到安培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即可判断速度的变化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1.某同学用游标卡尺分别测量金属圆管的内、外壁直径,游标卡尺的示数分别如图(a)和图(b)所示.由图可读出,圆管内壁的直径为 2.23cm,圆管外壁的直径为 2.99cm;由此可计算出金属圆管横截面的面积.【考点】L3:刻度尺、游标卡尺的使用.【分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游标卡尺读数的方法,主尺读数加上游标读数,不需估读.【解答】解:图a中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22mm,游标尺上第3个刻度和主尺上某一刻度对齐,所以游标读数为3×0.1mm=0.3mm,所以最终读数为:22mm+0.3mm=22.3mm=2.23cm.图b中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29mm,游标尺上第9个刻度和主尺上某一刻度对齐,所以游标读数为9×0.1mm=0.9mm,所以最终读数为:29mm+0.9mm=29.9mm=2.99cm.故答案为:2.23,2.99.【点评】对于基本测量仪器如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要了解其原理,要能正确使用这些基本仪器进行有关测量.12.(12分)(2017•海南)某同学用伏安法测量待测电阻的阻值.现有器材为:待测电阻R(阻值约为5Ω)电源(电动势3V)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0Ω)电流表(量程0.6A,3A电压表(量程3V,15V)开关,导线若干.实验要求在测量电路中将电流表外接,滑动变阻器起限流作用.回答下列问题:(1)按照实验要求在图(a)中画出实物连线图.(2)若已按实验要求接线,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的示数始终约为3V,电流表的示数始终接近0.写出产生这种现象的一个原因:待测电阻R断路.(3)在连线正确后,闭合开关.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b)和图(c)所示.由图可知,电压表读数为 2.20V,电流表读数为0.48A.由此可得待测电阻的阻值为 4.58Ω(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考点】N6:伏安法测电阻.【分析】(1)电流表采用外接,滑动变阻器采用限流法,按照要求连接实物图.(2)抓住电压表的示数始终约为3V,电流表的示数始终接近0,即电压表所测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压,从而分析故障的原因.(3)根据表头读出电压表、电流表的读数,结合欧姆定律求出待测电阻的大小.【解答】解:(1)因为电源电动势为3V,则电压表的量程选用3V,根据欧姆定律知,电流的最大值大约0.6A,则电流表量程选择0.6A,根据实物图进行连线.(2)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的示数始终约为3V,电流表的示数始终接近0,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待测电阻R断路,由于电压表内阻非常大,导致电流表电流接近0,电压表电压测得是电源电压.(3)由图可知,电压表的读数为2.20V,电流表的读数为0.48A,根据欧姆定律得,待测电阻R=.故答案为:(1)如图所示,(2)待测电阻R断路,(3)2.20,0.48,4.58.【点评】在连线图时要注意选择电流表和电压表的量程,掌握故障分析的方法,读数时理清每一格表示多少,从而进行读数.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13.(10分)(2017•海南)如图,两光滑平行金属导轨置于水平面(纸面)内,轨间距为l,左端连有阻值为R的电阻.一金属杆置于导轨上,金属杆右侧存在一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区域.已知金属杆以速度v0向右进入磁场区域,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到达磁场区域右边界(图中虚线位置)时速度恰好为零.金属杆与导轨始终保持垂直且接触良好.除左端所连电阻外,其他电阻忽略不计.求金属杆运动到磁场区域正中间时所受安培力的大小及此时电流的功率.【考点】D9: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的感应电动势;BB: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分析】依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求解感应电动势,再结合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及安培力表达式,再依据运动学公式,求得中间位置的速度,从而确定安培力大小,最后根据功率表达式,即可求解.【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开始时导体棒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E=Blv0,依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则电路中电流为:I=,再由安培力公式有:F=BIl=;设导体棒的质量为m,则导体棒在整个过程中的加速度为:a==设导体棒由开始到停止的位移为x,由运动学公式:0﹣解得:x==;故正中间离开始的位移为:x中=;设导体棒在中间的位置时的速度为v,由运动学公式有:v2﹣v02=2ax中解得:v=则导体棒运动到中间位置时,所受到的安培力为:F=BIl=;导体棒电流的功率为:P=I2R=;答:金属杆运动到磁场区域正中间时所受安培力的大小,及此时电流的功率.【点评】考查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与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内容,掌握安培力的表达式,理解运动学公式的应用,注意电功率的内容.14.(16分)(2017•海南)一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倾角为θ的固定光滑斜面的底部,另一端和质量为m的小物块a相连,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物块b 紧靠a静止在斜面上,此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0,从t=0时开始,对b施加沿斜面向上的外力,使b始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物块a、b分离;再经过同样长的时间,b距其出发点的距离恰好也为x0.弹簧的形变始终在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1)弹簧的劲度系数;(2)物块b加速度的大小;(3)在物块a、b分离前,外力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考点】39: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2S:胡克定律.【分析】(1)对整体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和胡克定律即可求得劲度系数;(2)分析物体的运动过程,根据运动学规律可明确分离时的位移,从而确定对应的形变量;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即可求得加速度的大小;(3)对整体进行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即可求得拉力随时间变化的表达式.【解答】解:(1)对整体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可知,沿斜面方向上重力的分力与弹簧弹力平衡,则有:kx0=(m+m)gsinθ解得:k=(1)(2)由题意可知,b经两段相等的时间位移为x0;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相临相等时间内位移关系的规律可知:=(2)说明当形变量为x1=x0﹣=时二者分离;对m分析,因分离时ab间没有弹力,则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kx1﹣mgsinθ=ma (3)联立(1)(2)(3)解得:a=(3)设时间为t,则经时间t时,ab前进的位移x=at2=则形变量变为:△x=x0﹣x对整体分析可知,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k△x﹣(m+m)gsinθ=(m+m)a解得:F=mgsinθ+因分离时位移x=由x==at2解得:t=故应保证t<,F表达式才能成立.答:(1)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物块b加速度的大小为;(3)在物块a、b分离前,外力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F= mgsinθ+(t<)【点评】本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应用,解题时一定要注意明确整体法与隔离法的正确应用,同时注意分析运动过程,明确运动学公式的选择和应用是解题的关键.[选修3-3](12分)15.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是液体中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B.液体温度越高,液体中悬浮微粒的布朗运动越剧烈C.在液体中的悬浮颗粒只要大于某一尺寸,都会发生布朗运动D.液体中悬浮微粒的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E.液体中悬浮微粒的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对它的撞击作用不平衡所引起的【考点】84:布朗运动.【分析】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微粒的无规则运动,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形成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分子对悬浮微粒无规则撞击引起的;液体温度越高,悬浮粒子越小,布朗运动越剧烈.【解答】解:A、布朗运动是液体中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故A正确.B、液体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激烈,液体中悬浮微粒的布朗运动越剧烈,故B正确.C、悬浮颗粒越大,惯性越大,碰撞时受到冲力越平衡,所以大颗粒不做布朗运动,故C错误.D、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颗粒的无规则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D错误.E、布朗运动是由液体分子从各个方向对悬浮颗粒撞击作用的不平衡引起的,故E正确.故选:ABE【点评】对于布朗运动,要理解并掌握布朗运动形成的原因,知道布朗运动既不是颗粒分子的运动,也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而是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16.一粗细均匀的U形管ABCD的A端封闭,D端与大气相通.用水银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U形管的AB一侧,并将两端向下竖直放置,如图所示.此时AB侧的气体柱长度l1=25cm.管中AB、CD两侧的水银面高度差h1=5cm.现将U形管缓慢旋转180°,使A、D两端在上,在转动过程中没有水银漏出.已知大气压强p0=76cmHg.求旋转后,AB、CD两侧的水银面高度差.【考点】99: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9K:封闭气体压强.【分析】对封闭气体研究,已知初状态的体积、压强,结合玻意耳定律,通过体积变化导致压强变化求出旋转后,AB、CD两侧的水银面高度差.【解答】解:对封闭气体研究,初状态时,压强为:p1=p0+h1=76+5cmHg=81cmHg,体积为:V1=l1s,设旋转后,气体长度增大△x,则高度差变为(5﹣2△x)cm,此时气体的压强为:p2=p0﹣(5﹣2△x)=(71+2△x)cmHg,体积为:V2=(25+△x)s,根据玻意耳定律得:p1V1=p2V2,即:(81×25)=(71+2△x)(25+△x)解得:△x=2cm,根据几何关系知,AB、CD两侧的水银面高度差为:△h=5﹣2△x=1cm.答:AB、CD两侧的水银面高度差为1cm.【点评】本题考查了气体定律的基本运用,注意在这一过程中,气体的温度不变,结合气体长度的变化得出压强的变化,根据玻意耳定律进行求解,难度中等.[选修3-4](12分)17.(2017•海南)如图,空气中有两块材质不同、上下表面平行的透明玻璃板平行放置;一细光束从空气中以某一角度θ(0<θ<90°)入射到第一块玻璃板的上表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第一块玻璃板下表面一定有出射光B.在第二块玻璃板下表面一定没有出射光C.第二块玻璃板下表面的出射光方向一定与入射光方向平行D.第二块玻璃板下表面的出射光一定在入射光延长线的左侧E.第一块玻璃板下表面的出射光线一定在入射光延长线的右侧【考点】H3:光的折射定律.【分析】根据光在玻璃板上表面的折射角和下表面的入射角相等,结合光的可逆原理分析是否一定有出射光线,以及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关系.【解答】解:A、光线从第一块玻璃板中的上表面射入,在第一块玻璃板中上表面的折射角和下表面的入射角相等,根据光的可逆原理可知,光在第一块玻璃板下表面一定有出射光,同理,在第二个玻璃板下表面也一定有出射光,故A正确,B错误.C、因为光在玻璃板中的上表面的折射角和下表面的入射角相等,根据光的可逆原理知,从下表面出射光的折射角和开始在上表面的入射角相等,即两光线平行,所以第二块玻璃板下表面的出射光方向一定与入射光方向平行,故C正确.D、根据光线在玻璃板中发生偏折,由于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可知第二块玻璃板下表面的出射光一定在入射光延长线的左侧,故D正确,E错误.故选:ACD.【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折射,知道光从空气进入介质,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注意光线从空气进入平行玻璃板,一定能够从下表面射出,且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平行.18.(2017•海南)从两个波源发出的两列振幅相同、频率均为5Hz的简谐横波,分别沿x轴正、负方向传播,在某一时刻到达A、B点,如图中实线、虚线所示.两列波的波速均为10m/s.求(i)质点P、O开始振动的时刻之差;(ii)再经过半个周期后,两列波在x=1m和x=5m之间引起的合振动振幅极大和极小的质点的x坐标.【考点】F5: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F4:横波的图象.【分析】(i)根据频率求出周期,结合波形求质点P、O开始振动的时刻之差;(ii)根据路程差与波长的关系确定合振动振幅极大和极小的质点的x坐标.【解答】解:(i)该波的周期为T===0.2s由图知,质点P、O开始振动的时刻之差为△t==0.05s(ii)该波的波长为λ=vT=10×0.2m=2m根据波峰与波峰相遇或波谷与波谷相遇时振动加强,当波峰与波谷相遇时振动减弱,可知,两列波在x=1m和x=5m之间引起的合振动振幅极大的质点的x坐标为:2m、3m、3m、4m、5m.合振动振幅极小的质点的x坐标为1.5m、2.5m、3.5m、4.5m.答:(i)质点P、O开始振动的时刻之差为0.05s.(ii)两列波在x=1m和x=5m之间引起的合振动振幅极大的质点的x坐标为:2m、3m、3m、4m、5m.合振动振幅极小的质点的x坐标为1.5m、2.5m、3.5m、4.5m.【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波的叠加原理,知道波峰与波峰相遇或波谷与波谷相遇时振动加强,当波峰与波谷相遇时振动减弱.。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35.5 K39 Fe 56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蔗糖可作调味剂B .细铁粉可作食品抗氧剂C .双氧水可作消毒剂D .熟石灰可作食品干燥剂 2.分别将足量下列气体通入稀Na 2S 溶液中,可以使溶液变浑浊的是A .COB .SO 2C .HClD .CO 23.下列分子中,其中子总数为24的是A .18O 3B .2H 217O 2C .14N 16O 2D .14C 16O 2 4.在酸性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反应:3ClO -+2M 3++4H 2O=27M O n -+Cl -+8H +,27M O n -中M 的化合价是A .+4B .+5C .+6D .+75.下列危险化学品标志中表示腐蚀品的是A .B .C .D .6.能正确表达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 .用醋酸除去水垢:2H ++CaCO 3=Ca 2++CO 2↑+H 2OB .硫化亚铁与浓硫酸混合加热:2H ++FeS=H 2S↑+ Fe 2+C .向硫酸铝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2Al 3++323CO -=Al 2(CO 3)3↓D .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工业废气中的NO 2:2NO 2+2OH -=3NO -+2NO -+ H 2O 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7年海南省高考物理试卷(真题)

2017年海南省高考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4分)光滑水平桌面上有P、Q两个物块,Q的质量是P的n倍.将一轻弹簧置于P、Q之间,用外力缓慢压P、Q.撤去外力后,P、Q开始运动,P和Q 的动量大小的比值为()A.n2B.n C.D.12.(4分)关于静电场的电场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场强度较大的地方电场线一定较疏B.沿电场线方向,电场强度一定越来越小C.沿电场线方向,电势一定越来越低D.电场线一定是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轨迹3.(4分)汽车紧急刹车后,停止运动的车轮在水平地面上滑动直至停止,在地面上留下的痕迹称为刹车线.由刹车线的长短可知汽车刹车前的速度.已知汽车轮胎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80,测得刹车线长25m.汽车在刹车前的瞬间的速度大小为(重力加速度g取10m/s2)()A.10 m/s B.20 m/s C.30 m/s D.40 m/s4.(4分)如图,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竖直放置并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一带电小球经绝缘轻绳悬挂于两极板之间,处于静止状态。
现保持左极板不动,将右极板向左缓慢移动。
关于小球所受的电场力大小F和绳子的拉力大小T,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F逐渐减小,T逐渐减小 B.F逐渐增大,T逐渐减小C.F逐渐减小,T逐渐增大 D.F逐渐增大,T逐渐增大5.(4分)已知地球质量为月球质量的81倍,地球半径约为月球半径的4倍。
若在月球和地球表面同样高度处,以相同的初速度水平抛出物体,抛出点与落地点间的水平距离分别为s月和s地,则s月:s地约为()A.9:4 B.6:1 C.3:2 D.1:16.(4分)将一小球竖直向上抛出,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到的空气阻力不可忽略.a为小球运动轨迹上的一点,小球上升和下降经过a点时的动能分别为E k1和E k2.从抛出开始到小球第一次经过a点时重力所做的功为W1,从抛出开始到小球第二次经过a点时重力所做的功为W2.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E k1=E k2,W1=W2B.E k1>E k2,W1=W2C.E k1<E k2,W1<W2D.E k1>E k2,W1<W2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7.(5分)三束单色光1、2和3的波长分别为λ1、λ2和λ3(λ1>λ2>λ3).分别用这三束光照射同一种金属.已知用光束2照射时,恰能产生光电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光束1照射时,不能产生光电子B.用光束3照射时,不能产生光电子C.用光束2照射时,光越强,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光电子数目越多D.用光束2照射时,光越强,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8.(5分)如图,电阻R、电容C和电感L并联后,接入输出电压有效值恒定、频率可调的交流电源.当电路中交流电的频率为f时,通过R、C和L的电流有效值恰好相等.若将频率降低为f,分别用I1、I2和I3表示此时通过R、C和L 的电流有效值,则()A.I1>I3B.I1>I2C.I3>I2D.I2=I39.(5分)如图,水平地面上有三个靠在一起的物块P、Q和R,质量分别为m、2m和3m,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用大小为F的水平外力推动物块P,记R和Q之间相互作用力与Q与P之间相互作用力大小之比为k.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若μ≠0,则k=B.若μ≠0,则k=C.若μ=0,则k=D.若μ=0,则k=10.(5分)如图,空间中存在一匀强磁场区域,磁场方向与竖直面(纸面)垂直,磁场的上、下边界(虚线)均为水平面;纸面内磁场上方有一个正方形导线框abcd,其上、下两边均为磁场边界平行,边长小于磁场上、下边界的间距.若线框自由下落,从ab边进入磁场时开始,直至ab边到达磁场下边界为止,线框下落的速度大小可能()A.始终减小B.始终不变C.始终增加D.先减小后增加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1.(6分)某同学用游标卡尺分别测量金属圆管的内、外壁直径,游标卡尺的示数分别如图(a)和图(b)所示.由图可读出,圆管内壁的直径为cm,圆管外壁的直径为cm;由此可计算出金属圆管横截面的面积.12.(12分)某同学用伏安法测量待测电阻的阻值.现有器材为:待测电阻R(阻值约为5Ω)电源(电动势3V)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0Ω)电流表(量程0.6A,3A电压表(量程3V,15V)开关,导线若干.实验要求在测量电路中将电流表外接,滑动变阻器起限流作用.回答下列问题:(1)按照实验要求在图(a)中画出实物连线图.(2)若已按实验要求接线,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的示数始终约为3V,电流表的示数始终接近0.写出产生这种现象的一个原因:.(3)在连线正确后,闭合开关.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b)和图(c)所示.由图可知,电压表读数为V,电流表读数为A.由此可得待测电阻的阻值为Ω(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13.(10分)如图,两光滑平行金属导轨置于水平面(纸面)内,轨间距为l,左端连有阻值为R的电阻。
2017年高考物理海南卷及答案解析

物理试卷 第1页(共14页) 物理试卷 第2页(共14页)绝密★启用前海南省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 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光滑水平桌面上有P 、Q 两个物块,Q 的质量是P 的n 倍。
将一轻弹簧置于P 、Q 之间,用外力缓慢压P 、Q 。
撤去外力后,P 、Q 开始运动,P 和Q 的动量大小的比值为( )A .2nB .nC .1nD .1 2.关于静电场的电场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场强度较大的地方电场线一定较疏 B .沿电场线方向,电场强度一定越来越小 C .沿电场线方向,电势一定越来越低D .电场线一定是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轨迹3.汽车紧急刹车后,停止运动的车轮在水平地面上滑动直至停止,在地面上留下的痕迹称为刹车线。
由刹车线的长短可知汽车刹车前的速度。
已知汽车轮胎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80,测得刹车线长25m 。
汽车在刹车前的瞬间的速度大小为(重力加速度g 取210m s )( )A .10m sB .20mC .30mD .40m4.如图,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竖直放置并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一带电小球经绝缘轻绳悬挂于两极板之间,处于静止状态。
现保持右极板不动,将左极板向左缓慢移动。
关于小球所受的电场力大小F 和绳子的拉力大小T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F 逐渐减小,T 逐渐减小B .F 逐渐增大,T 逐渐减小C .F 逐渐减小,T 逐渐增大D .F 逐渐增大,T 逐渐增大5.已知地球质量为月球质量的81倍,地球半径约为月球半径的4倍。
若在月球和地球表面同样高度处,以相同的初速度水平抛出物体,抛出点与落地点间的水平距离分别为s 月和s 地,则:s s 月地约为( )A .9:4B .6:1C .3:2D .1:16.将一小球竖直向上抛出,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到的空气阻力不可忽略。
2017年全国高考,海南卷物理试题,原题创新改编测试卷

目录一、题记:一七高考已成云,各科题型终易寻。
身临高三处一线,埋头物理题数遍。
选择知识点单一,实验稍缺新创意。
计算设置显陈旧,略少选拔区分度。
前沿科学欲发展,物理学科需做强。
今时改编海南卷,愿君斧正献霓裳。
二、2017年全国高考海南卷物理试题原题创新改编测试卷三、2017年全国高考海南卷物理试题原题创新改编测试卷答案解析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物理原题创新改编测试卷.........题记:一七高考已成云,各科题型终易寻。
身临高三处一线,埋头物理题数遍。
选择知识点单一,实验稍缺新创意。
计算设置显陈旧,略少选拔区分度。
前沿科学欲发展,物理学科需做强。
今时改编海南卷,愿君斧正献霓裳。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光滑水平桌面上有P、Q两个物块,Q的质量是P的n倍,将P、Q分别连接在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左右两端,用外力缓慢压物块P、Q。
当施加在物块P、Q上的两外力大小分别为F1、F2时,撤去两外力的作用,P、Q开始运动,经历时间t0,弹簧恢复原长,则()A.两外力F1、F2之比为n1B.在时间t0内的任意时刻,P、Q两物体的动量之比始终为n1C.在时间t0内的任意时刻,P、Q两物体的动能之比始终为nD.在时间t0内,P、Q两物体的位移之比为n2.如图所示,将带等量同种正电荷的两个点电荷分别固定在A 、B 点,其中OC 是AB 连线的中垂线,D 点处于OC 之间。
袁梦同学对这两点电荷的电场分A .电场线在C 点的分布一定比D 点的分布稀疏B .C 、D 两点处的电场强度方向均背离O 点C .C 点处的电势比D 点处的电势低D .若在C 电荷在之后的运动过程中多次经过D 点3线。
2017年高考物理海南卷及答案

物理试卷 第1页(共14页) 物理试卷 第2页(共14页)绝密★启用前海南省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光滑水平桌面上有P 、Q 两个物块,Q 的质量是P 的n 倍。
将一轻弹簧置于P 、Q 之间,用外力缓慢压P 、Q 。
撤去外力后,P 、Q 开始运动,P 和Q 的动量大小的比值为( )A .2nB .nC .1nD .1 2.关于静电场的电场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场强度较大的地方电场线一定较疏B .沿电场线方向,电场强度一定越来越小C .沿电场线方向,电势一定越来越低D .电场线一定是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轨迹3.汽车紧急刹车后,停止运动的车轮在水平地面上滑动直至停止,在地面上留下的痕迹称为刹车线。
由刹车线的长短可知汽车刹车前的速度。
已知汽车轮胎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80,测得刹车线长25m 。
汽车在刹车前的瞬间的速度大小为(重力加速度g 取210m s )( )A .10m sB .20m sC .30m sD .40m s4.如图,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竖直放置并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一带电小球经绝缘轻绳悬挂于两极板之间,处于静止状态。
现保持右极板不动,将左极板向左缓慢移动。
关于小球所受的电场力大小F 和绳子的拉力大小T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F 逐渐减小,T 逐渐减小B .F 逐渐增大,T 逐渐减小C .F 逐渐减小,T 逐渐增大D .F 逐渐增大,T 逐渐增大5.已知地球质量为月球质量的81倍,地球半径约为月球半径的4倍。
若在月球和地球表面同样高度处,以相同的初速度水平抛出物体,抛出点与落地点间的水平距离分别为s 月和s 地,则:s s 月地约为( )A .9:4B .6:1C .3:2D .1:16.将一小球竖直向上抛出,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到的空气阻力不可忽略。
海南省2017年普通高中基础会考考试卷(物理)

罪蒙海南省2017年普通高中基础会考考试卷物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第丨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全卷共5页,满分100分,考 试时间为6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在试卷和答题卡指定住置填写本人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在 答题卡上粘贴条彤码。
2.选择题的答题,必须使用2B 铝笔将所选项方框涂黑。
如果修改答案,应使用橡皮将错选方框涂点擦干净,并将改选的方框涂黑。
3.非速择题的答题,使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号指定的区域书写答棠,在题号指定答题区域以外以及草稿纸、试卷上书写的答案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 卷 选择题(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 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A. 长度B. 功 C . 电荷量 D. 速度2. 小明和弟弟小亮分别沿a 、b 两条路线上学,如图所示,关于他们从家到学校的路程和位移,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他们的路程相等B. 他们的位移相等C. 小明的位移大于小亮的位移D. 小明的位移大小等于他的路程3. 如图所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受到水平向右的推力F 作用,则箱子所受摩擦力的方向是( )-A. 水平向右 C. 竖直向上B.水平向左D . 竖直向下4. 小兰在乘坐海南环岛高铁D7116次列车时,在7号车厢内拍下了如图所示的电子显示5. 乘坐电梯时,人受到重力和电梯底板的支持力,同时人对底板也施加压力。
当电梯加速上升 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人处于超重状态,支持力大于重力B. 人处于平衡状态,支持力等于重力C. 人处于失重状态,支持力小于重力D. 人处于超重状志,支持力大于压力6. 如图所示,洗衣机在甩干衣物时,衣服P 紧贴简壁随转简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
该衣物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 A. 由重力G 提供 B. 由支持力Fx 提供C. 由摩擦力f 提供D. 由重力G 和支持力E FaI 的合力提供7. 相比于酒泉、西吕、太原,文昌航天发射基地具有纬度低、随地球自转线速度较大的优势, 更利于大型人造天体的发射。
(完整)2017高考物理部分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将质量为1.00kg 的模型火箭点火升空,50g 燃烧的燃气以大小为600 m/s 的速度从火箭喷口在很短时间内喷出。
在燃气喷出后的瞬间,火箭的动量大小为(喷出过程中重力和空气阻力可忽略) A .30kg m/s ⋅B .5.7×102kg m/s ⋅C .6.0×102kg m/s ⋅D .6.3×102kg m/s ⋅15.发球机从同一高度向正前方依次水平射出两个速度不同的乒乓球(忽略空气的影响)。
速度较大的球越过球网,速度较小的球没有越过球网,其原因是 A .速度较小的球下降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多B .速度较小的球在下降相同距离时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较大C .速度较大的球通过同一水平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少D .速度较大的球在相同时间间隔内下降的距离较大16.如图,空间某区域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与纸面平行),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量,三个带正电的微粒a ,b ,c 电荷量相等,质量分别为m a ,m b ,m c ,已知在该区域内,a 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b 在纸面内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c 在纸面内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a b c m m m >>B .b a cm m m >>C .a c bm m m >>D .c b a m m m >>17.大科学工程“人造太阳”主要是将氚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用来发电,氚核聚变反应方程是22311120H H He n ++→,已知21H 的质量为2.0136u ,32He 的质量为3.0150u ,10n 的质量为1.0087u ,1u =931MeV/c 2。
2017海南卷高考物理试题下载_真题抢先版

距离高考14天,专家为你推荐以下3所高校:重庆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国人民大学2017年高考临近,填报志愿成为考生和家长焦虑的大事。
在每年众多高校中,有其中的三所一直以来广受考生们的欢迎。
小编今日为你一一揭开他们到底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
1、 重庆大学,受欢迎指数4.5。
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重庆大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办学历史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
学校地处中国长江上游经济文化中心、有着承东启西地缘优势和雄厚工业基础的历史名城、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新区——重庆直辖市。
设有17个重点学科,教学实力雄厚。
近年来,录取平均分在570分左右。
除了优质的教学资源,重庆大学还有良好的生活环境。
公寓式学生宿舍,4人间,住宿费1200元/年。
重庆物产丰富,物美价廉,生活好但消费低,适宜生活和学习。
重庆大学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以及海内外,学校各食堂、餐厅的菜品上百种,味道多样化,既有极具地方特色的麻辣味、又有清淡可口的包括清真一类有特色的食品,可以满足来自于不同地方学生的口味重庆大学所在的城市重庆市,最年轻的直辖市 1997年重庆成为继北京、天津、上海之后的中国第四个中央直辖市,成为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也是中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中央直辖市。
看了以上的介绍,想必也可以知道为什么重庆大学广受考生们的喜爱了。
2、 哈尔滨工程大学,受欢迎指数4.02。
哈尔滨工程大学坐落于美丽的松花江畔——北国冰城哈尔滨市。
学校是首批入选国家“211工程”建设和设有研究生院的全国重点大学,是我国“三海一核”(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开发、核能应用)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设有5个重点学科,教学实力雄厚。
近年来,录取平均分在624分左右。
除了优质的教学资源,哈尔滨工程大学还有良好的生活环境。
800元/年——1200元/年不等大学生美食城,大学生美食广场哈尔滨工程大学所在的城市哈尔滨市,新兴工业城市 哈尔滨市是是一个以工业为主体,大力发展医药、汽车、食品、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现已成为国家重要工业基地。
2017年海南高考真题及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历史试题第Ⅰ卷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考古工作者在河南辉县琉璃阁发掘了一座春秋时期的诸侯墓,出土了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九鼎。
这反映了A.宗法制度的瓦解B.分封制度的崩溃C.等级制度的颠覆D.礼乐制度的破坏2.“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下列各项中,最接近这一说法的是A.其身正,不令而行;其不正,虽令不从B.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C.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3.东汉实行察举制,“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州、郡都必须定期向朝廷举荐一定数量的人才,而判断孝廉、茂才的标准包括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的高低等。
这客观上A.推动了独尊儒学局面的出现B.促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C.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D.动摇了郡县制的基础4.“唐初,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镇将只掌防戍守御。
宋代,诸镇“置于管下火烟繁盛处,设监官,管火禁或兼酒税之事”。
镇的功能变化反映了A.商品经济的发展B.坊市制度被逐渐打破C.地方行政机构权力扩大D.边患问题得到解决5.图1是我国出土的古代杂剧砖雕图案。
据此可知,元杂剧图1A.已经有明确的角色分工B.演变为后来的京剧C.以歌舞为主要艺术形式D.基本取材于宫廷生活6.明清时期,在江南、华南的一些地区,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传统的粮食生产比重降低。
这一现象表明,明清时期上述地区A.农业生产出现衰退B.人口变动导致粮食需求减少C.普通农户收益锐减D.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7.在中国历史上,人们习惯以“夷”称呼西方国家。
然而,徐继畬《瀛寰志略》(1848年)对西方各国的称谓是“外国”“英吉利”“葡萄牙”等,很少称“夷”。
同治初年,清廷下旨不再以“夷”称呼西方各国。
(完整版)2017年高考海南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推荐文档

n 1 F F 2017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 物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4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
【2017 年海南,1,4 分】光滑水平桌面上有 P 、 Q 两个物块, Q 的质量是 P 的 n 倍。
将一轻弹簧置于 P 、之间,用外力缓慢压 P 、 Q 。
撤去外力后, P 、 Q 开始运动, P 和 Q 的动量大小的比值为( )C .D .1 【答案】D【解析】当撤去外力后,物块 P 的动量大小为 P P = m P v P ,物块 Q 的动量大小为 P Q = m Q v Q ,轻弹簧与物块 P 、Q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m P v P = m Q v Q ,则 P 和 Q 的动量大小的比值为 1,故选 D 。
【点评】本题考查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要注意明确撤去拉力后的动量大小始终为零,同时在列式时一定要注意动量的矢量性。
【2017 年海南,2,4 分】关于静电场的电场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场强度较大的地方电场线一定较疏B .沿电场线方向,电场强度一定越来越小C .沿电场线方向,电势一定越来越低D .电场线一定是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轨迹【答案】C【解析】电场线的疏密表示场强的大小,电场线密的地方电场强度大,电场线疏的地方,电场强度小,选项 A错误;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而电场强度不一定越来越小,选项 B 错误,选项 C 正确;电场线是为了直观形象地描述电场分布,在电场中引入的一些假想的曲线。
曲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和该点电场强度的方向一致,电场线不是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故 D 错误;故选 C 。
【点评】记住电场线的特点:电场线的疏密代表电场的强弱,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并要掌握电场线的两个意义:电场线的方向反映电势的高低,电场线的疏密表示场强的方向。
【2017 年海南,3,4 分】汽车紧急刹车后,停止运动的车轮在水平地面上滑动直至停止,在地面上留下的痕迹称为刹车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物理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光滑水平桌面上有P、Q两个物块,Q的质量是P的n倍。
将一轻弹簧置于P、Q之间,用外力缓慢压P、Q。
撤去外力后,P、Q开始运动,P和Q的动量大小的比值为A.2n B.n C.1nD.12.关于静电场的电场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场强度较大的地方电场线一定较疏B.沿电场线方向,电场强度一定越来越小C.沿电场线方向,电势一定越来越低D.电场线一定是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轨迹3.汽车紧急刹车后,停止运动的车轮在水平地面上滑动直至停止,在地面上留下的痕迹称为刹车线。
由刹车线的长短可知汽车刹车前的速度。
已知汽车轮胎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80,测得刹车线长25 m。
汽车在刹车前的瞬间的速度大小为(重力加速度g取10m/s2)A.10 m/s B.20 m/s C.30 m/s D.40 m/s4.如图,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竖直放置并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一带电小球经绝缘轻绳悬挂于两极板之间,处于静止状态。
现保持右极板不动,将左极板向左缓慢移动。
关于小球所受的电场力大小F和绳子的拉力大小T,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F逐渐减小,T逐渐减小B.F逐渐增大,T逐渐减小C.F逐渐减小,T逐渐增大D.F逐渐增大,T逐渐增大5.已知地球质量为月球质量的81倍,地球半径约为月球半径的4倍。
若在月球和地球表面同样高度处,以相同的初速度水平抛出物体,抛出点与落地点间的水平距离分别为s月和s地,则s月:s地约为A.9:4 B.6:1 C.3:2 D.1:16.将一小球竖直向上抛出,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到的空气阻力不可忽略。
a为小球运动轨迹上的一点,小球上升和下降经过a点时的动能分别为E k1和E k2。
从抛出开始到小球第一次经过a点时重力所做的功为W1,从抛出开始到小球第二次经过a点时重力所做的功为W2。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E k1=E k2,W1=W2B.E k1>E k2,W1=W2C.E k1<E k2,W1<W2 D.E k1>E k2,W1<W2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7.三束单色光1、2和3的波长分别为λ1、λ2和λ3(λ1>λ2>λ3)。
分别用着三束光照射同一种金属。
已知用光束2照射时,恰能产生光电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光束1照射时,不能产生光电子B.用光束3照射时,不能产生光电子C.用光束2照射时,光越强,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光电子数目越多D.用光束2照射时,光越强,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8.如图,电阻R、电容C和电感L并联后,接入输出电压有效值恒定、频率可调的交流电源。
当电路中交流电的频率为f时,通过R、C和L的电流有效值恰好相等。
若将频率降低为12f,分别用I1、I2和I3表示此时通过R、C和L的电流有效值,则A.I1>I3B.I1>I2C.I3>I2D.I2=I39.如图,水平地面上有三个靠在一起的物块P、Q和R,质量分别为m、2m和3m,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
用大小为F的水平外力推动物块P,记R和Q之间相互作用力与Q与P之间相互作用力大小之比为k。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若μ≠0,则k=56B.若μ≠0 ,则35k=C.若μ=0,则12k=D.若μ=0,则35k=10.如图,空间中存在一匀强磁场区域,磁场方向与竖直面(纸面)垂直,磁场的上、下边界(虚线)均为水平面;纸面内磁场上方有一个正方形导线框abcd,其上、下两边均为磁场边界平行,边长小于磁场上、下边界的间距。
若线框自由下落,从ab边进入磁场时开始,直至ab边到达磁场下边界为止,线框下落的速度大小可能A.始终减小B.始终不变C.始终增加D.先减小后增加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
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11.(6分)某同学用游标卡尺分别测量金属圆管的内、外壁直径,游标卡尺的示数分别如图(a)和图(b)所示。
由图可读出,圆管内壁的直径为_______cm,圆管外壁的直径为_______cm;由此可计算出金属圆管横截面的面积。
12.(12分)某同学用伏安法测量待测电阻的阻值。
现有器材为:待测电阻R(阻值约为5Ω),电源(电动势3 V),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0 Ω),电流表(量程0.6 A,3 A),电压表(量程3 V,15 V),开关,导线若干。
实验要求在测量电路中将电流表外接,滑动变阻器起限流作用。
回答下列问题:(1)按照实验要求在图(a)中画出实物连线图。
(2)若已按实验要求接线,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的示数始终约为 3 V,电流表的示数始终接近0。
写出产生这种现象的一个原因:_______________。
(3)在连线正确后,闭合开关。
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b)和图(c)所示。
由图可知,电压表读数为_______V,电流表读数为______A。
由此可得待测电阻的阻值为_____Ω(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
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
13.(10分)如图,两光滑平行金属导轨置于水平面(纸面)内,轨间距为l,左端连有阻值为R的电阻。
一金属杆置于导轨上,金属杆右侧存在一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区域。
已知金属杆以速度v0向右进入磁场区域,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到达磁场区域右边界(图中虚线位置)时速度恰好为零。
金属杆与导轨始终保持垂直且接触良好。
除左端所连电阻外,其他电阻忽略不计。
求金属杆运动到磁场区域正中间时所受安培力的大小及此时电流的功率。
14.(16分)一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倾角为 的固定光滑斜面的底部,另一端和质量为m的小物块a相连,如图所示。
质量为35m的小物块b紧靠a静止在斜面上,此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0,从t=0时开始,对b施加沿斜面向上的外力,使b始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经过一段时间后,物块a、b分离;再经过同样长的时间,b距其出发点的距离恰好也为x0。
弹簧的形变始终在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求(1)弹簧的劲度系数;(2)物块b加速度的大小;(3)在物块a、b分离前,外力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
五、选考题:共12分。
请考生从第15~16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5.[选修3–3](12分)(1)(4分)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填入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3分,选对3个得4分;有选错的得0分)A.布朗运动是液体中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B.液体温度越高,液体中悬浮微粒的布朗运动越剧烈C.在液体中的悬浮颗粒只要大于某一尺寸,都会发生布朗运动D.液体中悬浮微粒的布朗运动使液体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E.液体中悬浮微粒的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对它的撞击作用不平衡所引起的(2)(8分)一粗细均匀的U形管ABCD的A端封闭,D端与大气相通。
用水银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U形管的AB一侧,并将两端向下竖直放置,如图所示。
此时AB 侧的气体柱长度l1=25 cm。
管中AB、CD两侧的水银面高度差h1=5 cm。
现将U形管缓慢旋转180°,使A、D两端在上,在转动过程中没有水银漏出。
已知大气压强p0=76 cmHg。
求旋转后,AB、CD两侧的水银面高度差。
16.[选修3-4](12分)(1)(4分)如图,空气中有两块材质不同、上下表面平行的透明玻璃板平行放置;一细光束从空气中以某一角度θ(0<θ<90°)入射到第一块玻璃板的上表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
(填入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3分,选对3个得4分;有选错的得0分)A.在第一块玻璃板下表面一定有出射光B.在第二块玻璃板下表面一定没有出射光C.第二块玻璃板下表面的出射光方向一定与入射光方向平行D.第二块玻璃板下表面的出射光一定在入射光延长线的左侧E.第一块玻璃板下表面的出射光线一定在入射光延长线的右侧(2)(8分)从两个波源发出的两列振幅相同、频率均为5 Hz的简谐横波,分别沿x 轴正、负方向传播,在某一时刻到达A、B点,如图中实线、虚线所示。
两列波的波速均为10 m/s。
求(i)质点P、O开始振动的时刻之差;(ii)再经过半个周期后,两列波在x=1 m和x=5 m之间引起的合振动振幅极大和极小的质点的x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