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版五下《解决问题的策略》课件
《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数学教学PPT课件(3篇)

下时
起
起
起
起
16米 ( )米 ( )米 ( )米 ( )米
16m
15m
14m
如果每次弹起的高度
13m
12m 11m
总是它下落高度的一半
10m
9m
8m
7m
开始落下时 第1次弹起 第2次弹起 第3次弹起 第4次弹起
6m
5m
8
4
2
1
4m
16米 ( )米 ( )米 ( )米 ( )米
3m
2m
1m
0m
3.18个小朋友站成一排。从左往右数,芳芳排在第8; 从右往左数,兵兵排在第4。芳芳和兵兵之间有多少人? (先在图中标出两人的位置,再解答)
苏教版 数学 三年级 上册
5 解决问题的策略
列表
课前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课前导入
小朋友们,这个 故事告诉我们什 么道理?
解决问题要有策略。
探究新知
第一天摘了30个, 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
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
第一天摘了30个, 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
“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 摘5个”,可以这样来理解。
第四天 45个
第五天 50个
第二天 30+5=35(个) 第三天 _3_5_+_5_=_4_0_(__个__)__ 第四天 _4_0_+_5_=_4_5_(__个__)__ 第五天 _4_5_+_5_=_5_0_(__个__)__ 答:第三天摘了__40__个,第五天摘了_5_0__个。
课堂练习
根据已知条件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说说怎样解答。 (1)
答:第三天摘了_4_0__个,第五天摘了_5__0_个。
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二)(课件)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

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1 2
+
1 4
+
1 8
+116
=
1
-
1 16
=
15 16
从 1 开始加起,后一个数 2
是前一个数的
1 2
,都可以转化
为1减去最小的那个数。
知识链接
knowledge link
发现的这个规律对于这样的算式都适用吗?验证自己的发现。
1 2
+
1 4
=
2 4
+
1 4
=
3 4
1 2
+
1 4
达标练习
practice
3.计算 1+2+3······+99+100
1+2+3······+99+100 =(1+100)×100÷2 =101×100÷2 =10100÷2 =5050
结合上面的计算方 法,算一算。
达标练习
practice
4.6支球队用单场淘汰制决出一名冠军,共需比赛多少场?(先画图, 然后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能发现一些计算的规律, 并能已用规律简便计算,培养学生观察、分析、 比较、总结、归纳等思维能力。
课前导入
Lead
in
知识链接
knowledge link
1.看图写分数。
(1 ) 8
(1 ) 4
(
1 2
)
知识链接
knowledge link
2.算一算。
1 2
+
1 4
=
3 4
1 4
8
苏教版四年级下学期数学5 解决问题的策略(课件)

30+42=72(枚) 42−30=12(枚)
所有已知条件都 符合,解答正确。
答:小宁有邮票30枚,小春有邮票42枚。
总结体会:
要根据题目的条 件和问题逐步画 出示意图。
要把条件和问 题都在图中表 示清楚。
观察示意图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之间的关系。
课堂探究
探究一: 梅山小学有一块长方形的花圃,长8米。在修建校园是花圃的长增加了3
米,这样面积就增加了18平方米。原来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根据题中的条件和问题,你能想到什么? 如果用下图表示原来的花圃,怎样画图表示条件和问题?
18
?平方米
平
方
米
8米
3米
随堂检测
李娟在手工课上剪了4条花边。每条短花边长多少厘米?长花边呢?
(90-10)÷4 =80÷4 =20(厘米) 答:每条短花边长20厘米。 20+10=30(厘米) 答:长花边长30厘米。
220×80=17600(平方米) 189000>17600 答:修完后操场的面积比原来的大。
本课小结
解决问题的策略(二)
要根据题目的条件和问题逐步画出示意图。 要把条件和问题都在图中表示清楚。 观察示意图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之间的关系。
感谢同学们积极配合!
随堂检测
小营村原来有一个宽20米的长方形鱼池。因扩建公路,鱼池的宽减少了5米,这样鱼 池的面积就减少了150平方米。现在的鱼池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先在图中画出减 少的部分,再解答。)
150÷5×20
=30×20 =600(平方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50平方米
答:原来的鱼池的面积是600平方米。
2. 小刚:
小华: 小丽:
(完整)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教案

(完整)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05-10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运用转化策略分析问题,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具体的转化方法。
2.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体会转化的含义和应用,进一步培养转化意识和能力,感受转化策略的价值。
3.进一步积累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对转化策略的体验和主动应用。
教学难点:会用转化策略灵活地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例题图片、剪刀、研究单。
教学过程:一、直观演示,在复中引出转化策略1.抢答游戏:考考你的眼力。
(1)下面这两个图形,哪个面积大一些?(出示课件)用数方格的方法可以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
因为左侧图形有11格,右边是10格,所以左侧图形的面积大。
2.(出示课件)我们已经学过很多平面图形的面积计较,出示课件提问:这两个是甚么图形?怎样可以得到它们的面积?如果老师把它们放到方格纸上,还可以怎样知道它们的面积?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表示1cm,你能判断这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吗?根据计较公式直接计较后比较大小。
相等,因为三角形的面积为8×4÷2=16(平方厘米),长方形的面积为8×3=16(平方厘米)。
3.小结:我们发现,像这样可以用数格子、用公式计算出面积的图形,都比较规则。
我们称之为“规则图形”,这些图形可以用数方格和公式计算来进行面积比较。
(板书出示:规则图形面积——数方格、公式计算)二、自动探究,在交流中明晰转化策略1.课件出示:(105页例1,下面两个图形,哪个面积大一些?)指名回答,学生猜想。
如果要比较下面这两个图形的面积是否相等,还可以直接用公式吗?为什么不可以?你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判断它们面积哪个大呢?2.提出建议。
同学们可以在研究单上画一画、算一算,需要时可以动手剪拼两个实物图,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
(教案)第七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2)-五年级数学下册 (苏教版)

(教案)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2)-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学生了解解决问题的策略,能够灵活运用。
2.学生能够解决一些常见问题,例如比较大小、分组、找规律等。
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1. 教学内容•解决问题的策略•比较大小•分组•找规律2. 重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比较大小、分组、找规律等方法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解决问题的策略(1)”。
•引导学生思考:遇到问题怎么办?有哪些解决问题的方法?2. 学习内容(30分钟)1.比较大小•给出一组数字:6,8,9,3,12,7,13。
请将其从大到小排序。
2.分组•将一个 24 颗糖果分成 3 组,并保证每组糖的数量相同。
3.找规律•1,4,9,16,25,___,49,请填入下一个数。
3. 拓展应用(10分钟)•指导学生利用所学方法(比较大小、分组、找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
4. 总结归纳(10分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解决问题的策略。
并指导学生如何在学习或生活中运用所学方法来解决问题。
四、课堂互动•与学生互动,指导学生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设计任务和练习,让学生通过交流、合作学习与思考。
五、作业批改•对作业进行批改,并对学生的成绩进行点评。
•对于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奖励和鼓励。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次教学,学生们掌握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也掌握了比较大小、分组、找规律等方法。
在教学中,我注重与学生互动,加强了他们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关注学生的需求,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数学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数学教案一、教材分析本次教学所使用的教材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本单元共有四个章节,分别为:1.表格与图像解谜2.图形模式的分析3.必备的画图技能4.布尔代数初步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表格、图像、图形等角度出发,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维方式,学习应用数学策略解决现实问题。
二、教学目标1.理解表格和图像的基本特性;2.锻炼分析图形图案的能力;3.掌握必备的画图技能;4.了解布尔代数基本概念。
三、教学内容及方法1. 第一章节表格与图像解谜1.学习内容:理解表格和图像的基本特性。
2.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总结不同的表格和图像。
3.教学步骤:•导入新课,介绍本章节的学习内容;•分析一组数据表格并让学生讨论其特点;•以餐馆销售数据为例,让学生归纳总结如何分析数据;•通过多组图像的比较,让学生学会如何观察和分析信息。
2. 第二章节图形模式的分析1.学习内容:锻炼分析图形图案的能力。
2.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分类、总结不同的图形。
3.教学步骤:•导入新课,介绍本章节的学习内容;•通过展示多组不同类型的图形,让学生对图形进行分类和总结;•锻炼学生解决形式相同的不同难度题目的能力和策略。
3. 第三章节必备的画图技能1.学习内容:掌握必备的画图技能。
2.学习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学习真实场景下的画图技巧。
3.教学步骤:•导入新课,介绍本章节的学习内容;•以画比例图为例,让学生学习如何确定比例尺、缩放图形;•通过多组场景让学生实践绘制各种图形。
4. 第四章节布尔代数初步1.学习内容:了解布尔代数基本概念。
2.学习方法: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通过真实场景引导学生学习布尔代数知识。
3.教学步骤:•导入新课,介绍本章节的学习内容;•通过灵活的文字与图形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布尔代数的基础概念和应用范围;•通过实际场景和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使用布尔代数进行解决问题。
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

3-0.2 -0.8 =3 -(0.2+0.8) =3 -1 =2
Hale Waihona Puke 理一理:1、平行四边形→长方形; 三角形、梯形→ 平行四边形; 圆→长方形;
形的转化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3、简便计算中用过的式的转化 说一说:这样的转化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陌生的新知为熟悉的旧知)
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
大象体重
转化
同等石头的重量
先把图形经过切割分成上、下两部分,
然后把切割后图形的上半部分(半圆)向下平移8格补在切割后图形的下半部分,使 原图形转化为长方形。
先把图形经过切割分成左、中、右三部分, 然后把切割后左、右部分的半圆分别旋转180°补在切割后的图形上部凹进去的半 圆处,使原图形转化成长方形。
形状变了,大小没变
以前研究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时,哪些地方也用到了转化的策略?
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时,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 方形。
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时,把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
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时,把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
推导圆的面积时,把圆转化成长方形。
45
3
6
2
7
1 16
15 14
• 在倒过来推想的时候要注意变化顺序和变化方式。
45-1×2=43(m) 27-1×2=25 (m) 43×25=1075(m2)
2.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
( )1 ( )4
2.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
( )1 ( )4
2.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
( )1 ( )4
2.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
( )1 ( )4
苏教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课件

答:下一次同一天浇水是9月14日。
练习3:等到时蔬园的黄瓜、冬瓜和生菜成熟时,有 学生准备购买学校的蔬菜,且最少购买1种,最多购 买3种。有多少种不同的购买方法?
如果你是王老师,你会选择哪种围法?为什么?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 9 2 8 3 7 4 65 5 6 4 7 3 8 2 9 1
用1,2,3三个数字能组成哪些不同的三位数?
123 132 213 231 312 321
练习1:王老师准备在时蔬园的菜地上种植一些叶菜类和 瓜类的蔬菜,这里可供选择的瓜类有:黄瓜和冬瓜;叶 菜类有:大白菜,生菜,菠菜。如果他想选择一种叶菜 类和一种瓜类,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择?
黄瓜 大白菜
黄瓜 生菜
黄瓜 菠菜
冬瓜 大白菜
冬瓜 生菜
冬瓜 菠菜
大白菜 大白菜 生菜
生菜黄瓜 冬瓜黄来自 冬瓜答:一共有6种不同的选择。
波菜 黄瓜
波菜 冬瓜
练习2:按照蔬菜的特性,五(1)和五(2)班的学生 分别负责叶菜类和瓜类。五(1)班的学生每3天浇一 次水,五(2)班的学生每4天浇一次水,他们同时在9月 2日浇了水,下一次同一天浇水是几月几日?
购买方法 只买一种
黄瓜
√
冬瓜
√
生菜
√
买二种
√√
√
√
√√
答:有6种不同的购买方法。
买三种
√
√ √
用24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长方形,有多少种不同 的拼法?它们的周长各是多少?拼一拼,算一算。
(优)五级下册数学课件-73 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苏教版ppt文档

(16-2)x2+1 计算:1+3+5+ ……+25+27+29。
一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才能产生冠军?
=29(场) 该计算中用了什么策略呢?
有 32支足球队参加比赛,比赛以单场淘汰制( 即每场比赛淘汰1支球队)进行。 =30x7+15=225。 进一步积累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主动克服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 有 32支足球队参加比赛,比赛以单场淘汰制( 即洲冠军联 赛冠军巴塞罗那
16支球队只有1支球队获得冠军,也就是 =宽(相1当+2于9要)圆+淘的((3汰+271)5+支()5,球用+2字5队)母+,表(示6其+是24他() 淘+…)…汰。+ (赛13分+17主)+客15 场2 8x2+4x2场+2x,2+1决赛为1场,所以比赛场数为
课后习题
5.求涂色部分面积:(单位:厘米)
6
12 【参考答案】18 讲评:作两条辅助线,分别连接DE、DF,将涂色部分旋转、 平移转化为一个底是6厘米,高是6厘米的三角形,进而求出涂色部分的面积。
课堂练习
5.有 32支足球队参加比赛,比赛以单场淘汰制( 即每场比赛
有没有更简单的计算方法呢? 有 32支足球队参加比赛,比赛以单场淘汰制( 即每场比赛淘汰1支球队)进行。
淘汰1支球队)进行。 一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才能产生冠军? 【参考答案】120 80 。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教研公开课教学设计(有配套PPT课件)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教研公开课教学设计(有配套PPT课件)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作者:王正会来源:常州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双桂坊校区【教学内容】五年级(下)第88—89页《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用“倒推”的策略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实际的问题确定合理的解题方法,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2.让学生体验“倒推”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一、激活经验,感知策略。
1. 王老师今天6:50起床,洗漱用了10分钟,路上用了35分钟, 你能知道我今天几点到校的吗?你是怎么想的?2.某一位同学早晨起床后洗漱吃饭18分钟,然后在路上用了路上40分钟,7:40急匆匆赶到了学校,你知道他几点起床的吗?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你是怎么想的?引发思考:解决上面两个问题,你觉得在思考方法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像这样倒过来推想就是一种策略,这种策略叫做倒推(板书)。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
(板书)一起读。
二、初步体验,建立模型。
1. 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会用到倒推的策略。
一起来看:(出示题目。
学生读题)小明原来有一些邮票,今年又收集了24张,送给小军30张后,还剩52张。
小明原来有多少张邮票?学生读要求:教师巡视,过程指导:(先整理信息,你准备用什么策略,然后再解答出这个问题吗?你的结论正确吗?能不能想办法验证一下。
)2.呈现资源,组织交流情况预设:(1)用文字整理的能按照数量发展、变化的线索整理信息,谁的作业,自己来说一说你是如何整理信息的?(2)数学表达的,还要一种整理信息的方法,我们来看,你能来说说你是如何想的吗?比较这2种整理,那一种简洁一些?(3)这位同学整理的有问题吗?(不是顺着数量发展、变化的线索整理信息。
新版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优质公开课赛课课件 解决问题的策略(新教材)

7
一年级《十的分与合》
1 9 2 8 4 6 5 5
3
7
二 年 级 《 乘 法 口 决 》
三年级《长方形和正方形》
四年级《搭配问题》
用列举解决问题
1、汽车站有开往A地的班车,每隔一段时间就会 开出一辆。已知上午9:00、9:40、10:20和11:00 发车,那么下面哪些时刻也会有车开往A地?(在 正确的答案下面打“√”) 13:00 14:40 15:40 16:00 √ √
√
B网站
C网站
日期 1 A网站 √ B网站 √ C网站 √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 √
√ √
√ √ √
√
√ √ √
√
王大叔家还有一块长方形稻田,长100米,宽80 米,你知道它的面积是多少吗?
用列举解决问题
王大叔有以下4张面值的人民币,可以表示出多 少种不同的钱数?
1张 2张 3张
100元
20元
100+100=200元
100+100+20=220元
20+20=40元
20+20+100=140元
100+20=120元
4张
100+100+20+20=240元
一共可以表示( 8 )种不同的钱数。
11:40 12:20 13:00 13:40 14:20 15:00 15:40 16:20
有A、B、C三个网站,分别是每两天、 三天、四天更新一次。某月1日三个网站 同时更新后,到这个月15日,哪几天没有 网站更新?哪几天三个网站同时更新?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六、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导入新课 1.曹冲是如何称出大象的质量的?他运用了什么策略? 2.你用什么方法比较大小?
○8
9
78(填“>”“<”或“=”)
(参考答案: 1.略 2.转化成同分母分数 > )
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哪些解决问题的策略? 学生:学过列表、画图、列举等策略。 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图片 同学们还记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么推到出来的吗? 先独立思考,再和同桌交流。
师生互动:平行四边形通过剪拼转化成长方形,根据长方形面积公 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用“转化”的策略解决平面图形的相关问题。 (揭示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激活学生 已有经验。初步感知转化的策略,形成表象。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 垫。】
二、说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转化的策略分析问题,灵活确定解决问题的思 路,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具体的转化方法,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2. 使学生通过回顾曾经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从策略的角度 进一步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转化策略的应用价值。 3. 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 的策略意识,主动克服在解决问题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 经验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 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 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 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说课稿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这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量关系和运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会使用一一列举的策略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一节课中,学生将学习如何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通过一一列举的方法,找出问题的规律,从而解决问题。
这一节课的内容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在五年级的学生中,大部分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量关系和运算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往往还处于依赖直觉和经验的状态,缺乏系统的方法和策略。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学会使用一一列举的策略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一一列举的策略,并能够运用这一策略来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一一列举的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验到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一一列举的策略,并能够运用这一策略来解决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共同探索,从而让学生理解一一列举的策略,并能够运用这一策略来解决问题。
同时,我还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等,来辅助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讲解一一列举的策略,并通过例子演示如何运用这一策略来解决问题。
苏教版教材“解决问题的策略”新授课解读

教材研析苏教版教材“解决问题的策略”新授课解读江苏灌云县圩丰中心小学(222235)徐开山[摘要]苏教版教材三到六年级有一个单元的内容属于“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是教材的一大特色和亮点。
通过对苏教版教材 中“解决问题的策略”知识点和例题的梳理,深层次解读编者的意图,给出教学设计思路,实现发展学生的“四能”的目标。
[关键词]苏教版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材解读[中图分类号]G 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6)35-0102011年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提出 了“四能”目标的要求,即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 考,增强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 能力。
“解决问题”专题课是教师实现“四能”目标的重要 途径之一。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加入了解决问题策略的 内容,渗透策略意识,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经历从现实 情境收集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到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
—、教材内容分布对教材进行梳理和统计,苏教版教材在三到六年级 “解决问题的策略”新授课一共有17课时,详细内容见 下表:以上表的课时数为依据,每个年级的教材都有不同 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内容:三年级主要关注从条件或问题 着手解决;四年级主要关注用列表、画线段图解决两积 之和差、和差问题;五年级主要是用一一列举和转化法 解决实际问题;六年级主要是用替换和假设法、转化法 解决实际问题。
苏教版教材“解决问题的策略”新授课分布情况表年级册别例题页码新授课时数知识点例题71~731借助文字描 述从条件想 起小猴帮妈妈摘桃,第一天摘了 30个,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多摘5个。
小猴三天摘了多少 个?第五天呢?三年级上册74~751借助线段图从条件想起绿花有12朵,黄花的朵数是绿花的2倍,红花 比黄花多7朵。
红花有多少朵?78~791间隔排列(1) 20只小兔站成一排, 每两只小兔中间有一个 蘑菇,一共有多少个蘑菇?(2) 把20块手帕像上面 那样夹在绳子上,一共 需要多少个夹子?三年级下册27~281借助文字从问题想起小明和爸爸带300元去 运动服饰商店购物,一 套运动服的价格是130元或者148元,一双运动鞋的价格是85元或 者100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有?张
送出一半
原来?张 1张
再送出1张
25张
一半
25张
练一练:
小军收集了一些画片,他拿出画片的一半 还多一张送给小明,自己还剩25张,小军原来 有多少张画片?
原有?张 原有?张 原有?张
送出一半 -一半
×2
再送出1张 25张 =25张 -1张 25张 +1张
练习
小娟和小磊做纸鹤,裁纸要用5分, 折纸鹤要用25分,把纸鹤用线穿成一串 要用10分。如果要在上午10时全部完成, 那么他们最迟从什么时间开始动手做?
倒过来整理: 原有?张 去掉收集的24张 -24 52+30-24 =82-24
跟小军要回30张 还剩52张 +30 52 检查:58+24-30 =82-30
=58(张)
答:小明原来有58张邮票。
=52
练一练:
小军收集了一些画片,他拿出画片的一半 还多一张送给小明,自己还剩25张,小军原来 有多少张画片?
江老师多大了:把我的年龄加上2岁, 除以3,再加上10岁,最后乘5,刚 好是100岁.你们知道我今年多大了 吗?
+2 ÷3 +10 ×5 100(岁) 年龄 30 10 20 28岁 -2 ×3 -10 ÷ 5
水离开人 磁产生电
地吸引苹果
法拉第根据电能产生 磁场.发明了通过磁 来产生电能的发电 机.
冬冬 /张 现在 原来 芳芳/张
试一试:
冬冬和芳芳原来共有60张画片,冬冬 给了芳芳5张画片偶,两人的画片一样多。 原来两人各有多少张画片?
冬冬 /张 现在 原来 30 35 芳芳/张 30 25
2
小明原来有一些邮票,今年又收集了24张。送给小 军30张后,还剩52张。小明原来有多少张邮票?
摘录条件进行整理: 原有?张 又收集了24张 +24 送给小军30张 -30 还剩52张 52
国标本苏教版五下
解决问题的策略
比比谁的反应快!
18
-8 +8
10
+20 -20
30
÷5 ×5
6
甲
乙
两杯果汁共有400毫升
甲
乙
甲
乙
40毫升 40毫升
甲杯倒入乙杯 40毫升 乙杯倒回甲杯 40毫升
80毫升
11
试一试:
冬冬和芳芳原来共有60张画片,冬冬 给了芳芳5张画片偶,两人的画片一样多。 原来两人各有多少张画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