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关注国内外的教学现状,我们深刻的认识到当今国际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乃是数学课堂普遍采用的建构主义观点下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模式,特别是活动课教学(Activities)。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改革、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重要时期。活动课程同必修课程一样,成为小学教育中课程结构的两大支柱。而活动课与数学课相整合又应该具有鲜明的新课程特色,有着重要实践意义,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课程方案》对小学阶段的教育提出了明确的培养目标,这个培养目标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为体现小学阶段性质和任务而设计的国家要求,也就是国家关于知识和能力的质量标准;另一方面是为体现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个性发展要求。要求小学生具有初步的运算技能、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以及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直以来,小学数学课程基本上是学科本位主义课程,大家也默认唯有数学学科课程才是最科学的趋向,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提出,开放性的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数学教学越来越为大家所接受。“生活化”、“活动化”和“个性化”是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一种趋势,对数学课程、数学学习、数学教学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改革,广大数学教师已经基本达成共识,新课程的全面推进,实验教材使得教师对数学课有了全新的认识。老师们的课堂开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

数学教学中一直都存在科学化与人文化如何统一问题;工具性与人文性如何统一问题;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如何统一问题;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如何统一问题等等,这些困惑的核心是思考如何以人的发展为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特别是如何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综合性数学素养和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我们课题组认为研究活动化数学课堂教学有利于和谐的解决以上一系列问题。我们确立“活动化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课题也正是立足于此。

二、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新课程标准以学生发展为本,就是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仅仅关注少数“精英”的发展;注重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获得发展,而不是仅仅关注知识或能力的发展;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不是使所有学生“模式化”发展;重视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而不是仅仅关注某一阶段的发展;注重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而不是仅仅关注个人的发展。而这些都不是传统的忽视学生本体的教学模式所能完成的,所以需要建构开放式、活动化的数学教学模式。

2、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获取知识的过程及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同时构主义认为:课本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较为可靠的假设,学生对这些知识的学习是在理解基础上对这些假设作出自己的检验和调整的过程。

3、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数学教育认知科学的研究,深入探究了学习过程的内在机制与特征;发现数学的学习过程不是一个被动的吸收过程,而是一个以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

4、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的根源在于普通的常识”。教师应想方设法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感悟知识的本来面目,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获得知识背后蕴藏着的某些更为重要更有价值的东西。“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的目标

1、通过研究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中实践活动的意义。传导生活就是学习,数学学习为生活服务的理念。学会在生活中寻找数学原型,在生活中自觉应用数学知识。

2、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让学生学习的数学内容来源于生活,更贴近生活,以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的思想;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爱好,扩大数学视野,拓宽认知领域;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合理的思维习惯;发展个性特长,激发潜在智能;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通过研究提高教师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能力。更好地整体把握教材体系,对现行数学教材中的内容及呈现方式进行再思考:或进行内容重组、或进行内容的重新选择、或优化内容的呈现方式等,以逐步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在教学中体现实践性、思考性、趣味性、自主性、开放性、层次性。渗透操作能力、创造能力、应变能力、交往能力、组织能力,合作意识和培养思维能力。同时通过对数学学习内容呈现方式的研究,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体现数学教学的三维目标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以让我们有更多的外出学习机会和在校实践机会,快速的提高自己,从而提高全校数学教师的综合素质。使得一线数学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选择与呈现方式有自主的认识,初步具有驾驭的能力。使我们的数学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方式更具有“新”“实”“活”的特点。

(二)研究的内容和重点

本课题以小学阶段数学课程教材开发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为研究重点,研究突出三个方面:一是理论前沿,二是创新设计,三是实践模式。课题研究始终以新基础教育需要的新课程教材,包括新课程教材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模式为切入点展开,研究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活动化数学课堂教学”学习资源开发的研究

新的课程标准,需要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来支撑。新课程提倡的是一种课程共建文化,留给教师的空间很大,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地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因此,我们课题组把用好教科书,做教材的开发者定为课题组每位教师的首要任务。我们在精心备课,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大胆地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增减和改善,用各种教学媒体,激“活”,活用新教材所提供的情景,寓教于乐的用好教科书之外,我们尽可能的探索适合本校学生实际的“教材”。

2、“活动化数学课堂教学”的课堂结构和一般教学模式的研究

实践活动教学在数学中很早就有尝试,但是放在新课程改革大潮下每一位数学教师所面临认识又是相当具有挑战性的。在教学资源只有一个例题的情况下,如何引导好学生,激发其探索生成有价值数学问题,而不是只顾开放而不讲目标,甚至散得无法控制。我们课题组也旨在这方面探索出一种教学的一般模块。形成“创设生活情景、感性体验→形成大胆猜想→引导合作研究→实践活动、反馈交流评价→重构生活→运用体验成功”的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活动教学模式。

3、“活动化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合作学习研究

小组合作学习是活动教学中一种最有效的形式。研究者众多。我们把合作学习的研究重点放在学习中学生自主产生合作要求,以及合作学习中各个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而产生的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的研究上。具体细化为以下几点:1.合作学习的必要性;2.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3.明确自己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4.对于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分工;5.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精神,在合作中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4、“活动化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和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研究让学生联系生活学数学,运用活动经历数学、体验数学。从而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培养数学意识,把知识用于生活,增强应用意识,培养实践能力。在实践活动中构建数学知识,探索数学规律。让学生亲身经历实践活动,通过观察、活动、猜测、假设等方式,使学生充分体验,从而通过实例体会和感悟数学思想方法,有所收获。

5、“小学数学活动体验式教学研究”作为《活动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的子课题,抱着让学生经历数学建模的过程,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为目的的《小学数学活动体验式教学研究》于2004年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