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
全国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是如何规定的?
![全国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是如何规定的?](https://img.taocdn.com/s3/m/b6af5342f242336c1eb95ebd.png)
全国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是如何规定的?全国人大代表的权利有:提出议案和建议、批评、意见的权利;提出人事罢免案的权利;提出质询案和进行询问的权利等;义务是必须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认真行使职权,保守国家秘密,并且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等;人大代表的任期是五年,其存在的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保护自己的权利,故而人大代表的职权是比较高的,若不加以抑制,会引起民愤事件的发生,所以我国立法机关制定了相关的法律规范,对全国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进行了规定。
▲一、全国人大代表的权利有:1、提出议案和建议、批评、意见的权利;2、提出人事罢免案的权利;3、提出质询案和进行询问的权利;4、在全国人大召开的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受追究;5、在大会开会或闭会期间,非经许可,不受逮捕和刑事审判;6、对围绕人大审议议题及有关内容,有视察的权利;7、在出席全国人大会议和执行其他属于代表职务的时候,国家和社会应根据实际需要为代表提供保障。
▲二、全国人大代表的职责有:1、必须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认真行使职权,保守国家秘密,并且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2、同原选举单位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人大代表的基本职责人大代表应当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法行使代表职权,积极履行代表义务,充分发挥代表作用。
3、人大代表必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努力实践“三个代表”,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4、人大代表要按时出席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自觉遵守大会纪律,依法认真行使大会期间的各项职权,审议各项工作报告并发表意见,积极提出议案及建议、批评和意见,努力做好大会期间的工作。
5、人大代表应当积极参加闭会期间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会议、视察、执法检查、调研、评议等活动,参加代表小组组织的活动,提出议案及建议、批评和意见,协助人民政府推行工作。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2f5814869eae009591bec0d.png)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国家管理形式、我国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一、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委会,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基本内容、优越性,民主集中制的含义及表现1、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拥有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其它国家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
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
2、我国政体: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是由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
3、优越性:有利于保证国家权力体现人民意志;有利于保证中央和地方国家权力统一;有利于我国各民族平等和团结;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维护了国家统业和民族团结。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内容:①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②人民在普选基础上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
③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职能。
④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5、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义务:遵守法律、保守机密、联系群众、接受监督。
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6、民主集中制:(1)含义:民主集中制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2)表现: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关系上,人大代表民主选出,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决策少数服从多数;在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关系上,国家行政、司法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关系上,中央集权,地方分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3)民主和集中的关系:民主与集中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民主是集中的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集中是民主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和保障。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政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政体](https://img.taocdn.com/s3/m/e2cc2b205901020207409c14.png)
2、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能保持我国的国家 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性质。 性质。 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保持我国的 国家性质。因为, 国家性质。因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 本政治制度, 本政治制度,它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 家性质,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所决定的。 家性质,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所决定的。我国人 民民主专政的核心内容和根本准则就是一切权力 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而人民代 表大会制度正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直接体现。 表大会制度正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直接体现。 但是, (2)但是,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某些环节 和具体做法,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和具体做法,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只有通过不断 地完善, 地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越性才可以进一步 得以显示,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才可以真正实现。 得以显示,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才可以真正实现。
(3)与此同时,要想很好地保持我国的国家性质, 与此同时,要想很好地保持我国的国家性质, 还需要加强、坚持和完善我国的政党制度, 还需要加强、坚持和完善我国的政党制度,即: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 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管理制度、 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管理制度、选举 制度和依法治国的原则等等。 制度和依法治国的原则等等。 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来自人民, 3、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来自人民,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就是人民当家作主。 制度就是人民当家作主。 (1)人民代表大会是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的国家 ) 权力机关, 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这是正确 。(2)但是, 的。( )但是,不能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就是人民 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 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 属于国家性质, 属于国家性质,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的政权组 织形式,是政体,二者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织形式,是政体,二者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不 能把二者混淆。 能把二者混淆。
【高中政治】高中政治知识点:人大代表的权力与义务
![【高中政治】高中政治知识点:人大代表的权力与义务](https://img.taocdn.com/s3/m/292a15cb3169a4517623a350.png)
【高中政治】高中政治知识点:人大代表的权力与义务
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人大代表的权利:
人大代表享有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和质询权。
人大代表的义务:
①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
②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③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人大代表的产生和任期:
①产生:由民主选举产生。
A.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下一级
人民代表大会选出(间接选举产生)。
B.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选
民直接选举产生(直接选举产生)。
②任期:全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每届任期五年。
人民如何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 广大人民通过民主选举
选出各级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
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并由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具体行
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
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
级人民代表大会。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写出全国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
![写出全国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https://img.taocdn.com/s3/m/a1d3632b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aa.png)
写出全国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
全国人大代表的权利:
1、出席全国人大会议并参加表决。
2、发言或提出建议向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提出议案。
3、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依照职能对议案作出处理。
4、向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提出检举。
5、要求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应该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文件。
6、要求和接受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
7、要求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对拟定的立法进行审议、修改。
全国人大代表的义务:
1、遵守宪法及法律,尊重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定;
2、担任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责,实践民主集中制;
3、积极参加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会议,参与立法工作,提出有关意见和建议;
4、承担保护国家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历史使命;
5、勤于劳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6、自觉接受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完成上级派遣的工作任务;
7、严格遵守公务员廉洁从政规定,不得滥用职权或利用职务之便,不得收受礼金或者其他不正当的利益;
8、遵守人大代表的其他义务。
学年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三单元 法治时代 第9课 人大代表的责任 第2课时 人大代表为人民 假如我是人
![学年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三单元 法治时代 第9课 人大代表的责任 第2课时 人大代表为人民 假如我是人](https://img.taocdn.com/s3/m/e284af89f242336c1fb95ea2.png)
第二课时人大代表为人民假如我是人大代表【教学分析】本框内容通过介绍人大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期间和闭会期间的职责履行,进一步阐述人大代表与人民之间的密切关系。
【教学目标】了解人大代表的职责;理解分析人大代表怎样履行自己的职责;培养权利义务观念,增强人某某人翁意识。
【教学重点】人大代表的职责。
【教学难点】人大代表的权利。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让学生复习回顾第三课第四框P4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由此引出:①人大代表是“官”吗?②人大代表的职责是什么?③人大代表应该怎样履行自己的职责?(学生回答,明确本框题要学习讨论的问题)(布置通读教材P103-110页任务,4-6分钟,板书课题。
)自主学习生成能力人大代表为人民 1.在我国,通过某某选举产生的人大代表,不是“官”,而是代表人民行使权利的“使者”。
这就要求人大代表要积极履行代表职责,充分掌握民情,广泛集中民智,准确反映民意,努力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
2.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着审议权,提案权,选举权,质询权,罢免权,表决权,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等法定权利。
3.人大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活动,是履行神圣职责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代表在会议期间工作的准备、延续和保证。
人大代表是由人民选举产生,必须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的监督。
合作探究生成新知一、交流阅读、自学情况(学生举手发言)二、课堂探究互动环节1.师:引导学生阅读P104“有事就找冯代表”材料的基础上,由学生概括冯代表是如何积极履行代表职责的,并引导学生就“人大代表应怎样履行自己的职责”展开讨论活动。
生:阅读P104材料,并分组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
(各组选出一个学生代表将本组观点进行归纳回答。
)师:进行归纳小结并板书——人大代表是代表人民行使权力的“使者”。
明确笔记:人大代表如何为人民:人大代表要积极履行代表职责,充分掌握民情,广泛集中民智,准确反映民意,努力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
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依法履行代表职责2
![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依法履行代表职责2](https://img.taocdn.com/s3/m/4c3c1e00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bf.png)
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依法履行代表职责——学习贯彻《代表法》的主要精神一、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一)人大代表的权利根据代表法和其他有关法律的规定,代表主要有以下权利:1.出席会议并行使审议权我国宪法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人大代表是由各选区选民或者选举单位选举产生的。
通过选举,选民将管理国家的权利委托给选出的代表,由代表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我国国家权力机关行使职权的主要方式是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因此,为完成人民的嘱托和使命,履行作为人大代表的职责,代表能够出席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是首要的前提条件。
审议是对列入会议议程的各项议案和报告进行讨论、发表意见、表明意愿和立场,给予肯定、否定或者提出修改意见的活动。
在人大会议上,代表参加审议人大常委会、政府、法院和检察院的工作报告,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国家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是代表参与决定国家事务的重要职责,也是行使代表权利的重要方面。
2.提案权代表法第三条第二项规定,代表有权依法联名提出议案、质询案、罢免案。
人民代表大会立法和决定重大问题,一般要经过提出议案、审议议案、表决议案和公布法律法规和决定、决议的程序。
其中,提出议案是审议、决定问题的前提。
议案是指要求人大会议审议并作出决定的建议。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向人大提出的议案分为两类:一类是指依法提出的宪法修正案、法律案、法规案、决定案、决议案等;一类是指依法提出人事任免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案、财政预算案、罢免案、组织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案等。
提案权实际上是一种提议、动议权,某一事项只有经过特定主体提出动议,列入会议议程,才能得以讨论,并有机会获得通过,因此提案权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权利。
3.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的权利我国宪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2019年高中政治《政治生活》主观题必备知识
![2019年高中政治《政治生活》主观题必备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006be52efad6195f312ba6d5.png)
《政治生活》主观题必备知识一、政治生活高考常考“主体”高考对政治生活知识常以“主体”为落脚点进行考查。
政治生活中的“主体”主要有公民、政府、中国共产党、人大与人大代表、政协与政协委员、主权国家与国际组织等。
今年尤其关注监察委员会。
(一)公民与政府【知识归纳】1.公民在材料中常见的称谓有市民、居民、工人、农民等。
涉及的主要知识:①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
②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③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④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⑤公民政治参与的要求:依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2.政府在材料中常见的称谓有国务院(中央政府)、地方各级政府(省、市、县、乡)、政府领导人(省长、市长、县长、乡(镇)长),另外还有公安部、发改委、财政部等。
涉及的主要知识:①性质: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②职能: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此中的公共服务侧重经济领域)、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加强社会建设(此中的公共服务侧重民生领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③宗旨和工作的基本原则:为人民服务是政府的宗旨,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④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⑤必须坚持依法行政,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⑥政府必须接受人民监督,建立健全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机制。
⑦政府要树立威信,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科学决策、依法行政、审慎用权、完善社会管理、优化公共服务,自觉接受人民监督,与人民群众保持和谐关系;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有良好的业绩;政府工作人员要重品行、作表率,牢记权为民所赋,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成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
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
![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https://img.taocdn.com/s3/m/f89a010f5901020207409c83.png)
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1、人大代表的权利人大代表的权利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会议期间的权利;另一类是闭会期间的权利。
代表在会议期间的权利可以概括为十项:(1)出席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权。
(2)审议权。
审议,就是对列入大会议程的各项议案和报告进行讨论、研究和审查,并给予肯定、否定或提出修改意见。
人大代表行使审议权时,一要明确审议工作的性质,特别是审议“一府两院”的工作报告等,是对“一府两院”进行监督的重要手段,不能把审议工作变为学习文件,领会精神。
二要明确审议是人大代表发表自己政见的重要方式,又是权力机关作出决定和决议的前提。
(3)提议案权。
人大代表的提议案权,是指人大代表具有依法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属于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职权范围内的议案的职权。
依法提出议案,是代表在会议期间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代表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重要途径。
(4)选举权。
人大代表的选举权,主要指人大代表有选举本级国家机关领导人和选举上一级的人大代表的权力。
选举权是人大代表的一项重要职权,是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的重要体现。
(5)询问权。
在审议列入大会议程的各项议案和报告时,可以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询问。
(6)质询权。
可以依法向大会提出对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质询案。
(7)罢免权。
可以依法提出对本级国家机关组成人员的罢免案并对其投票表决。
(8)依法提出组织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权。
(9)表决权。
表决就是经过审议以后对列入大会议程的议案和报告以投票方式或按表决器等方式表示自己的态度,赞成还是反对,还是弃权。
在进行表决时,要坚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意志;要坚持实事求是;要敢于表明自己的态度,不能采取不负责的躲避态度。
(10)提建议、批评和意见权。
人大代表的建议、批评和意见,是人大代表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大常委会提出的对各方面工作的看法、建议、主张、批评和意见等的总称,通常被简称为“代表建议”。
代表的建议、批评和意见,相比代表议案,有更灵活,更及时,更方便的特点,因此,也便于人大代表随时提出。
政治生活主体分类(干货)
![政治生活主体分类(干货)](https://img.taocdn.com/s3/m/53365c99e2bd960591c6778b.png)
四、中国共产党为主体
1、地位的确立: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2、地位: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
核心。
3、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
族的先锋队。
4、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7、有序的政治参与:
要遵循宪法、法律、规则和程序的规定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二、政府为主体
1、政府的性质:
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是人民的政府。
2、政府的职能:
①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②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主要进行宏观调控、市场监管) ③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④加强社会建设 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民主管理(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扩大基层民主,是我国发展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能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是 人民当家做主的有效途径,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是发展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
民主监督(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监 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民主监督既有利于改进被监督 者的工作,也有助于激发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 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一方面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 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另一方面,必须采取 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7、执政理念: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 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 创精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
![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https://img.taocdn.com/s3/m/ca45a316fad6195f312ba6bb.png)
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
人大代表权利:
(一)出席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参加审议各项议案、报告和其他议题,发表意见;
(二)依法联名提出议案、质询案、罢免案等;
(三)提出对各方面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
(四)参加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选举;
(五)参加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表决;
(六)获得依法执行代表职务所需的信息和各项保障;
(七)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人大代表义务:
(一)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二)按时出席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认真审议各项议案、报告和其他议题,发表意见,做好会议期间的各项工作;
(三)积极参加统一组织的视察、专题调研、执法检查等履职活动;
(四)加强履职学习和调查研究,不断提高执行代表职务的能力;
(五)与原选区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
(六)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廉洁自律,公道正派,勤勉尽责;
(七)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
人大代表的权利与义务
![人大代表的权利与义务](https://img.taocdn.com/s3/m/9c4e6287ec3a87c24028c440.png)
人大代表的权利与义务为使人大代表履行好代表人民行使权力的职责,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赋予了人大代表应当享有的权利和必须履行的义务。
(一)人大代表的权利1.审议权。
审议是对列入会议议程的各项报告和议案进行讨论、发表意见、表明意愿和立场,给予肯定、否定或者提出修改意见的活动。
在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上,代表参加审议人大常委会、政府、法院和检察院的工作报告,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国家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是代表参与决定国家事务的重要职责,也是行使代表权利的重要方面。
代表应当本着为人民负责的精神,对报告和议案实事求是地肯定成绩,指出问题,提出修改意见。
2.提案权。
人民代表大会立法和决定重大问题,一般要经过提出议案、审议议案、表决议案和公布法律(法规)和决定、决议的程序。
其中,提出议案是审议、决定问题的前提。
法律除规定有关国家机关和人大的机构有权提出议案外,还规定了代表有权联名提出议案,提议组织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
3.表决权。
表决,是指代表大会在通过报告和议案、决定有关事项时,由代表明确表示赞成或反对意见,并以法定标准来确定结果的行为。
表决权则是指代表对交付表决的报告和议案、有关事项表明各种意愿(包括赞成、反对或弃权)的权利。
表决权利的行使,会直接产生法律后果,是表决结果的直接依据。
根据全国人大议事规则的规定,全体代表过半数是衡量一件议案是否获得通过的标准。
只有两类问题的决定更严于过半数标准:一是在修改宪法时,宪法修正案的通过,需要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赞成。
二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任期届满时,如遇不能进行选举的非常情况,可以决定推迟选举,延长本届全国人大的任期。
延长任期的决定,须由常委会组成人员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参加表决,是人大代表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大代表应当珍惜这一权利,“投好神圣的一票”。
首先要积极参加表决。
由于表决采用绝对多数原则,即通过议案的标准是“全体代表过半数”,而非“到会代表的过半数”,不参加表决表面看是既非赞成也非反对,但在确定表决结果上,与投反对票作用相同。
人大代表学习资料
![人大代表学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385132376a20029bd642df0.png)
阳春镇滥坝片区小组人大代表培训学习材料代表执行代表职务需要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当好人大代表,发挥权力机关组成人员应有的作用,依法认真履行职责,不辜负党的期望和人民的重托,需要付出的努力是多方面的。
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总结多年来人大代表履行职责的实践经验看,一般需要处理好以下多种关系.(一)集体行使职权与代表发挥作用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的是国家权力,包括重大事项决定权、国家机关重要人事选举和任免权和对它所产生的其他国家机关的监督权,因此,它所审议和决定的问题,是关系到国家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根本性的问题。
这就要求在决定问题的方式上,必须采取合议制的方法,经过来自各民族、各阶层、各方面代表以民主的方式充分讨论,最后按多数人的意愿决定问题。
集体行使职权,是人大及其常委会、乡镇人大主席团职权行使的原则,也是人大代表执行职务的准则。
因此,个人或少数人都不能以人大及其常委会、乡镇人大主席团的名义,决定和处理问题。
代表个人也不干涉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的正常工作,人民群众向代表反映的问题和意见,代表可以交人大常委会办事机构统一办理。
同时,人大代表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人员,只有每个代表充分发挥作用,充满活力,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才会有生气、有活力.在人大及其常委会、乡镇人大主席团审议和决定问题时,任何一个工作环节,包括议案的提出和说明、议案的审议、议案的表决等,都需要代表或委员以对人民负责的高度热忱和使命感,专心致志地思考问题,深入调查研究,提出自己的意见,最后投出神圣的一票。
每个代表都有发挥作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能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国家权力机关所作出的决定、决议,或通过的法律、法规,才能更符合实际,体现人民利益和意愿。
(二)代表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在我们社会主义制度下,权利与义务是平等的,公民平等地享受权利,又平等地承担义务,正如宪法所规定的:“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权利和义务又是统一的,公民在享受法定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法定的义务。
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
![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https://img.taocdn.com/s3/m/f71b43e6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aa.png)
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1、人大代表的权利代表在会议期间的权利可以概括为十项:(1)出席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权。
(2)审议权。
审议,就是对列入大会议程的各项议案和报告进行讨论、研究和审查,并给予肯定、否定或提出修改意见。
人大代表行使审议权时,一要明确审议工作的性质,特别是审议“一府两院”的工作报告等,是对“一府两院”进行监督的重要手段,不能把审议工作变为学习文件,领会精神。
二要明确审议是人大代表发表自己政见的重要方式,又是权力机关作出决定和决议的前提。
(3)提议案权。
人大代表的提议案权,是指人大代表具有依法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属于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职权范围内的议案的职权。
依法提出议案,是代表在会议期间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代表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重要途径。
(4)选举权。
人大代表的选举权,主要指人大代表有选举本级国家机关领导人和选举上一级的人大代表的权力。
选举权是人大代表的一项重要职权,是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的重要体现。
(5)询问权。
在审议列入大会议程的各项议案和报告时,可以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询问。
(6)质询权。
可以依法向大会提出对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质询案。
(7)罢免权。
可以依法提出对本级国家机关组成人员的罢免案并对其投票表决。
(8)依法提出组织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权。
(9)表决权。
表决就是经过审议以后对列入大会议程的议案和报告以投票方式或按表决器等方式表示自己的态度,赞成还是反对,还是弃权。
在进行表决时,要坚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意志;要坚持实事求是;要敢于表明自己的态度,不能采取不负责的躲避态度。
(10)提建议、批评和意见权。
人大代表的建议、批评和意见,是人大代表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大常委会提出的对各方面工作的看法、建议、主张、批评和意见等的总称,通常被简称为“代表建议”。
代表的建议、批评和意见,相比代表议案,有更灵活,更及时,更方便的特点,因此,也便于人大代表随时提出。
第六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复习(共26张PPT)
![第六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复习(共2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046813a51e79b89680226d6.png)
人 民 全国人大人民代表大会
代
地方各级人大
表
以它为基石形成 大
会
法律地位、产生、任期
制 度
职责(义务)
1、是什么 2、为什么 3、怎么做
职权(权利)
一、人 民 地位
重点扫描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 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当家作主,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1)我国的国家制度包括国体和政体。 (2)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它是社会主义经 济、政治、文化等制度的总称。 (3)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5)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 济共同发展、
(3)优越性: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 于社会主义建设;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维护了国 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4)实践证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的政体,是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符合我国 国情。发展社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和完善,决不照搬西 方的政治制度。
(三)、怎样做
最管用的民主 我国建立了一整套保障人
民当家作主的制度
二、人大代表
法律地位: 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人
产生方式:
直接选举 间接选举
县、乡(镇)两级的人大代表 县级以上人大代表(不包括县级)
大 任期: 五年 审议权 代 表 人大代表的 表决权
权利(职权) 提案权
审议各项议案(报告、草 案、规划纲要等)
例:目前,我国的立法重点由制定新法转到修订旧法、抓紧
配套方面。国务院计划完成“商标法修订草案”等33项法律
6人大代表为人民第三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统编版
![6人大代表为人民第三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统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a8a08eb7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14.png)
4.案例分析:
5.小组讨论:
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提高其批判性思维和沟通协作能力。
典型例题讲解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我将结合教材内容,讲解一些典型的例题。
例题1:
【题目】请简述人大代表的产生方式和任期。
6人大代表为人民第三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统编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Hale Waihona Puke 授课地点授课时间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的第三课时“人大代表为人民”。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人大代表的职责和义务,明白他们是人民意志的表达者,是人民权力的受托者。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人大代表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人大代表与人民的关系:把握人大代表的代表性、权力来源和责任等,理解人大代表如何为人民服务。
(3)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意义:培养学生行使选举权、被选举权、提出意见和建议等能力,提高其政治参与意识。
(4)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人大代表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人大代表的工作和责任。
(5)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提高其批判性思维和沟通协作能力。
-行使选举权、被选举权:参与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
-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各种途径向国家和政府反映问题和提出建议
-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和国家作出贡献
课堂
1.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人大代表的产生和职责、人大代表与人民的关系、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意义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观察: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等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参与程度、批判性思维和沟通协作能力。
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权利和义务
![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权利和义务](https://img.taocdn.com/s3/m/c2aaf40990c69ec3d5bb7526.png)
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权利和义务
人大代表的权利
1出席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参加审议各项议案、报告和其他议题,发表意见
2依法联名提出议案、质询案、罢免案等
3提出对各方面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
4参加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选举
5参加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表决
6获得依法执行代表职务所需的信息和各项保障
7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人大代表的义务
1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2按时出席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认真审议各项议案、报告和其他议题,发表意见,做好会议期间的各项工作
3积极参加闭会期间统一组织的视察、专题调研、执法检查等履职活动
4认真参加履职学习,加强调查研究,不断提高执行代表职务的能力
5与原选区选民或者选举单位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
6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廉洁自律,公道正派,勤勉尽责
7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
政协委员的权利
1在本会会议上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有对本会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3有通过本会会议和组织参加讨论国家大政方针和各该地方重大事务的权利
4有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提出建议和批评的权利
5有对违纪违法行为检举揭发、参与调查和检查的权利
6有声明退出政协的自由
7在受到警告或撤销参加资格的处分时,如果不服,有请求复议的权利
政协委员的义务
1遵守和履行政协章程
2遵守和履行本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和常务委员会会议决议
3地方政协委员还应遵守和履行政协全国委员会的全国性决议和上级地方委员会的全地区性的决议。
《人大代表为人民》教案
![《人大代表为人民》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3ee80b0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6a.png)
3.强化责任担当:引导学生认识到人大代表肩负的责任与使命,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勇于担当、为民服务的品质;
4.增进国家认同感:让学生了解我国人大代表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增强国家认同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其次,在教学难点和重点的把握上,我发现学生们对于人大代表权利与义务的区分以及对难点内容的理解仍有不足。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后续的教学中采用更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加深理解。
此外,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在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过程中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在讨论时过于依赖课本,缺乏独立思考。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鼓励学生们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多角度分析问题。
《人大代表为人民》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大代表为人民》教案,本章节内容选自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七单元“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中的第三节“人大代表为人民”。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了解人大代表的产生和职责,掌握人大代表的权利与义务;
2.学习人大代表如何履行职责,为人民服务,探讨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3)认识公民如何依法行使监督权:让学生了解公民在支持人大代表履行职责过程中,如何行使监督权,维护自身权益。
举例:探讨公民如何通过合法途径向人大代表反映问题,以及如何对人大代表的工作进行评价。
2.教学难点
(1)理解人大代表的权利与义务:区分人大代表的权利与义务,使学生明白代表们如何在法律框架内行使权力,承担义务。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人大代表有哪些权利和义务?
![人大代表有哪些权利和义务?](https://img.taocdn.com/s3/m/a98699f2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78.png)
人大代表有哪些权利和义务?
陈文婷
【期刊名称】《时代主人》
【年(卷),期】2011(000)011
【摘要】<正>为了便于代表全面、准确地了解自己的职责,增强代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执行代表职务的积极性与主动性,2010年修改后的代表法对代表的权利义务作了集中系统的规定。
【总页数】1页(P43-43)
【作者】陈文婷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921.11
【相关文献】
1.人大代表有哪些权利和义务? [J],
2.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 [J], 怡琳
3.企业发展不忘回报社会人大代表履职真情为民\r——记西安市人大代表、莲湖区人大代表、常委会委员、陕西星火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袁振涛 [J], 陈明
4.人大代表有什么权利和义务? [J], 阚珂
5.人大代表有哪些权利和义务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权利 审议各项报告 提出议案和建议批评意见
2、义务 3、与党代会代表、全国人大代表的区别
二、虹口代表团的产生、组成和特点
1、产生
2、组成 3、特点
三、本次大会的议程
四、本次会议的重点
1、选举 2、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全面推进上海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继续又好 又快发展。 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坚决贯彻落实中央 宏观调控决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 进了速度与结构、效益相协调。全市生产总 值年均增长12.6%,2007年预计达到1.2万亿 元,比2002年翻了一番多,地方财政收入五 年累计完成7155.9亿元,年均增长23.9%。
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与目标:
积极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更好地服 务长江三角洲地区,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 国。 “四个中心”形成基本框架,并朝着2020年 基本建成“四个中心”的目标迈出坚实步伐。 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 国际贸易中心、国际经济中心
教育问题
1、关注教育公平,教育和谐发展 2、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义务教育生 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 把市级基础教育资金增量主要用于郊区农村和 人口导入地区,推动中心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向 郊区辐射。 切实提高教师特别是郊区中小学教师待遇。
3、关注弱势群体
对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课本费和作业本费。 进一步改善来沪从业人员子女义务教育条件,做到来 沪从业人员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为主。 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4、其他 高中阶段教育要在继续保持全面普及的基础 上,进一步提高质量。 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 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实施素质教育, 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五、感大对社会 事业的投入,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全面落实科教兴市战略,积极推进科技创新, 制定实施《上海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 纲要》,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全社会研 究与开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 例达到2.6%,五年共有210项重大科研成果获 得国家科技奖励。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在全 市实行了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杂费,全市特 别是郊区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明显改善,高中 优质教育资源继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