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紫琅状元实业家——张謇

张謇生在一个新旧社会交替的时代,封建清王朝逐渐没落,列强侵略致使山河破碎。在这动乱的时代,张謇用实业救国,办起一个又一个事业。胡适认为他在建设南通的过程中“养活了几百万人、造福于一方、影响及全国”。

一、张謇的实业贡献

●张謇除在通海、盐阜等地区围垦大片土地、开办盐垦公司外,在东台县境曾和他的哥

哥张謇办了5所公司。这些公司投资多的超过百万元,少的数十万元,垦地数十万亩。废灶兴垦,发展棉植,解决了办纱厂所需要的原料。19世纪末近代经纺工业的出现,使南通的城市功能由交换为主转为生产为主,南通成为中国早期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基地之一。与江苏连云港沈云霈、赣榆许鼎霖并称苏北三大实业家。

●发展民族工业需要科学技术,这又促使张謇去努力兴办学堂,并首先致力于师范教

育。张謇1911年任中央教育会长,1905年,张謇与马相伯在吴淞创办了复旦公学,这就是复旦大学的前身。1917年,张謇支持下,同济医工学堂(同济大学的前身)在吴淞复校。还有南京大学,南通大学,上海海事大学等学府的成立,都少不了张謇的功劳。

●张謇在南通所做的实业众多,大多是与民生相关的各类工厂,逐渐形成工业区,还建

了码头、发电厂、公路,成为中国早期民族资本主义的基地之一。张謇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许多学校与事业单位的兴办在当时都是全国第一。他为民族工业和教育事业的贡献,被人们称为“状元实业家”。

二、张謇的政治生涯

●科举受挫

张謇从16岁录取生员起,中经18岁、21岁、23岁、24岁、27岁前后5次赴江宁府应江南乡试(俗称南闱)均未中试。直至光绪十一年(1885年)33岁,因孙云锦官江宁府尹,子弟依例回避,转赴顺天府乡试(俗称北闱),才取中第二名举人,于是张謇在41岁的时候,终于得中一甲第一名状元,授以六品的翰林院修撰官职。

●“清流”派主张君主立宪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民族危机促使帝后两党矛盾有所激化。以翁同龢为首的“清流”拥戴光绪帝,好发主战议论,其主要抨击目标为畏日如虎的李鸿章,实际上都是借以冲击主和的后党,企图为虚有“亲政”其名的皇帝争取若干实权。名噪一时的新科状元张謇,由于历史渊源和政见相近,很快就成为“清流”的佼佼者,是“翁门”弟子中的决策人物。

1904年,清政府授予他三品官衔。1909年被推为江苏咨议局议长。1910年,发起国会请愿活动,但以皇室毫无诚意的“皇族内阁”告终。

●改变理念

在辛亥革命之前,张謇一直是帝党成员,主张君主立宪。但是辛亥革命之后,他迅速地转向共和,剪掉辫子,日记换成阳历,并且受孙中山邀请担任实业总长。

●务实的政治选择

作为前清状元和帝党成员,张謇在武昌起义刚刚打响的时候曾经找到当时的江苏总督,希望把革命镇压下去。这时他并不主张革命,因为革命代价太大。而他代表的是企业家,尤其是棉纺织业的立场——他们最需要的就是市场和社会的稳定。市场是他们的命根子,这

时候,张謇对于国家的关心已经从效忠君王转移到对市场稳定的维护上来了。但很快社会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革命成为一种时尚。张謇是个有着清醒头脑的人,一旦看到趋势无法逆转,他务实的一面就出来了。他务实的态度就是:顺应共和,但并不完全接受革命,只是希望以和平方式尽早结束动荡,维护市场稳定。他务实的政治选择就是:第一,和孙中山见面,应孙之邀担任民国内阁实业总长;第二,选择支持拥有军权的实力派人物袁世凯。

与袁世凯从合作到一刀两断

张謇认为孙中山很难收拾局面,政府虽然成立了,但是很难长久维持。“这种情况下,他更愿意和实力派的现实人物袁世凯合作。于是张謇离开了南京,北上加入了袁世凯的阵营。袁世凯将宣统帝逼下帝位时所颁发的《清帝逊位诏书》就是张謇草拟的。

1913年袁世凯成为正式总统,任命张謇为农商总长。但不久袁世凯便下令解散国会,复辟之心初露端倪。张謇曾经劝阻袁世凯,表示解散国会、穿戴衮冕祀天等行为将会诱发新的动乱。到1915年袁世凯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的第一至四条号要求时(袁世凯并未完全同意“二十一条”),张謇愤然辞职,在袁世凯复辟称帝之前彻底与袁世凯斩断了联系。

三、社会评价

张謇常常以企业家之力,办社会化之事,严重拖累了大生。1926年8月24日,张謇在南通病逝。出殡之日,南通万人空巷,近乎全城民众都赶来为张謇送行。

很少有人简单地把张謇称为“商人”,他似官而非官,似商而非商,既无大权,也无巨富,但政治和社会声望极高,所以被称为“绅商”。用今天的视角来看,他是一个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理想主义色彩的职业经理人兼公益家。

四、总结

张謇是故乡南通一位德高望重的实业家。他开垦土地,建造公路,兴办企业工厂。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于工业发展的重要性,他又兴办学堂。比如上海著名的两所高等学府——复旦和同济大学,均与其有着密切的关系。正是因为他的不懈努力,开创了南通乃至中国的教育以及各项社会事业。除此之外,他有着坚定的政治追求以及敏锐的政治嗅觉。一开始他主张立宪、建立国会,发起三次国会请愿活动——虽然以失败告终,却给长期封闭的中国大地的政治制度带来了一种新的可能,他的努力并不是毫无结果的。辛亥革命之后,他很快意识到局势的趋向,顺应共和。作为一个实业家,他不仅仅考虑到国家制度,还考虑到维护市场的稳定。百日维新中恩师的失败以及袁世凯的复辟使他一时失去对官场的信心,然而他并没有“归去来兮”、从此销声匿迹,而是更加热情地投入到社会建设之中。以上材料也许并没有体现他事业途中遇到的困难,但他的曾经五次参加科举,曾经筹资困难到卖字三天以赚取旅费,曾经四处碰壁,甚至最后债台高筑走向衰落,在南通病逝。这位伟大人物的人生精彩却坎坷,这也告诉我们要不畏艰难,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今天回乡,我仍能看见街头上、报刊中出现张謇的名字——是的,他给南通人民做出的贡献太多,我们永远忘不了他。我时常骄傲地说自己的家乡是纺织之乡——这都是状元实业家张謇先生带来的结果。作为新时代的南通人,我们应当怀有感激之情,以张謇为榜样,努力为自己的故乡献出一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