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商大学本科培养方案3-人力资源管理
工商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工商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引言工商管理专业是为了培养具备商业思维和管理才能的综合型人才而设立的本科专业。
本文将针对工商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详细阐述,包括核心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安排以及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
二、核心课程设置1. 企业管理课程:包括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等。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
2. 财务管理课程:包括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等。
通过学习此类课程,学生将掌握财务报表的分析和解读方法,培养财务决策能力。
3. 市场营销课程:包括市场调研、市场营销策划等。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市场运作规律,掌握市场营销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4. 战略管理课程:包括战略规划、战略管理等。
通过学习此类课程,学生将了解企业战略规划和竞争优势的建立方法,培养战略思考和定位的能力。
5. 国际商务课程:包括国际贸易、国际市场营销等。
通过学习此类课程,学生将了解国际贸易政策、跨国公司运作等方面的知识,培养跨文化交流和国际商务能力。
三、实践教学安排1. 实习课程:学生将在企事业单位进行为期一定时间的实习。
通过实习,学生将学到实际工作的技能和经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2. 课程设计:学生将在课程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团队合作完成一定的课程设计任务。
通过课程设计,学生将锻炼团队合作和项目管理能力。
3. 实践活动:学校将组织一系列与工商管理相关的实践活动,如企业参观、行业调研等。
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学生将加深对实际工作环境和社会需求的了解。
四、学生综合素质培养1. 学科知识:通过系统的学科知识培养,学生将掌握工商管理专业所需要的基本知识。
2. 专业技能:学生将通过实践教学和实习课程的安排,培养和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如数据分析、项目管理等。
3. 创新能力:学生将通过课程设计和科研活动的参与,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4. 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团队合作式的实践教学模式,学生将学会与他人合作、协调和沟通的能力。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实际应用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要求学生具备以下能力:(一)人力资源管理基本理论、方法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与应用能力。
(二)熟悉人才工作、社会保障和劳动法规等方面的政策与法律法规,具有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
(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够快速适应企业职业环境。
(四)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敬业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培养内容(一)学科基础1.必修课程:经济学原理、会计学原理、法律概论、管理学原理、社会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组织行为学、劳动法律与劳动关系、社会保障制度、职业道德与职业发展、社会调查方法、实践人力资源管理等。
2.选修课程:人力资源开发、员工关系管理、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员工招聘与待遇、福利保障、矛盾管理、职业安全管理等。
(二)实践教学1.实地考察、调研和实习:通过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实地调查和研究,让学生了解行业发展情况和企业实际情况,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2.课程设计与竞赛:在学校内部或行业内部开展课程设计与竞赛,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技术和管理技能。
3.实习:在企业或各类机构中进行实习,增强学生的工作经验和实际技能水平。
三、培养模式(一)课堂讲授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和互动教学方式,使学生主观上能够积极参与课程学习,积极思考问题,促进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
(二)团队合作模式通过课程设计、实验演习、项目实训等实际操作性较强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沟通与组织协调能力,以及工程实践能力。
(三)导师制辅导模式学生导师制辅导模式,能够搭建学生与导师之间的沟通桥梁,指导学生制定人力资源规划,加强学生专业实践经验的积累,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综合素质。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全面体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精神,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修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
同时,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人才市场需求多样化等时代背景,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坚持“多样化、个性化、创新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坚持“强化基础,拓宽专业,注重实践,突出能力,提高素质”的培养思路。
二、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一)培养目标为了适应国际旅游岛建设需要,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主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学、经济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够胜任到各类工商企业、各级党政机关(组织部门与劳动人事部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新闻文化和社会团体、社区组织,特别是各级别星级酒店从事人力资源管理、职业生涯指导的复合型、应用型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二)基本规格1.思想政治和道德素质方面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敬业爱岗,团结合作,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
2.业务素质方面本专业系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定量、定性分析方法;熟悉与人力资源管理有关的方针、政策及法规;了解本学科理论前沿动态;具有人力资源管理所要求的调查分析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 1)系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历史、现状和未来趋势,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基本技能,具备从事相关咨询、培训、教学、科研工作的能力。
( 2)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专业基本知识,能够将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应用于各类工商企业、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社区组织,具备解决招聘、工作分析、薪酬设计、绩效考核、职业生涯指导等实际问题的能力。
浙江工商大学关于制订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 (2)
浙江工商大学关于制订2015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ﻩ为主动适应当前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趋势,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财经类教学研究型大学,营造“学生中心、教师发展、课堂开放"的教学文化,推进“一体多元”课堂教学创新,培养具有“大商科”特色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经研究决定制订2015版(适用2015级-2018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具体意见如下:一、指导思想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遵循的发展规律,充分借鉴国内外一流大学的人才培养经验,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深化协同育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具有“大商科”特色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二、基本原则专业培养方案要以体系合理、内容先进、结构简洁为目标;要以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改革为切入点;强化通识教育,构建科学的通识课程体系;根据学校发展总目标与人才培养要求,构建和设置本科课程体系框架与相关学科专业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最终形成以能力培养为导向,体现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
修订过程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明确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与毕业要求的关系,明确毕业要求与教学环节的关系,明确毕业要求与教学内容的关系;2、注重通识教育,确立适合经管、人文、理工等不同类别学生选修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3、注重大类培养,构建公共基础和学科基础平台课程;4、注重个性发展,灵活设置特色专业方向和各类选修课程;5、以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为导向,注重实践、创新、创业教育,加强创新创业实践环节。
三、培养方案构成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1)培养目标及要求(2)毕业生能力(3)毕业学分要求(4)修业年限与授予学位(5)专业核心课程(6)主要实践教学环节(7)课程与毕业生能力要求的对应关系(8)课程修读说明(9)专业教学计划进程表(10)辅修、双专业教学计划进程表1、培养目标及要求学校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具有“大商科”特色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实践教学
章节副标题
校内实践教学
实验课程: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加深理论理解
校内实训:利用学校资源,模拟企业环境进行实践训练
课程设计:针对课程内容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毕业设计:结合实际项目,进行综合性实践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 素质
实验课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验课程,包括招聘模拟、绩效评估模拟等,帮助学生掌握 实际操作技能。
课程设计:组织设计、薪酬体系设计等课程设计,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实际 项目的设计与实施。
学术竞赛:参加国内外学术竞赛,如“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等,提高学生的实践 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方法
教师参与的学术交流:教师们参 与国内外学术交流的情况,包括 参加学术会议、发表论文等方面 的交流。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教师的实践经验:教师们在企业 或组织中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的经验,以及在解决实际问题中 所获得的实践经验。
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师们在教学 方面的经验,包括教学方法、教 学案例等方面的经验。
目的:帮助学生 将理论知识与实 际相结合,提高 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
实施方式:教师 提供案例,学生 分析、讨论并给 出解决方案
优势: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培 养其批判性思维 和创新能力
角色扮演教学法
定义:通过模拟真实情境,让学生扮演特定角色,以培养实际工作能力的教学方法。 目的: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施方式:教师根据课程内容设计情境,学生扮演相关角色,进行互动式学习。 优势:增强学生参与度,提高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人力资源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人力资源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人力资源管理成为各行业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企业发展的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人力资源版本科专业人才,需要有相应的教育教学方法,战略规划和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简介人力资源版本科专业,属于管理类专业,人力资源管理是其培养目标。
此类专业将学生培养成为能够承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升迁和培训、薪资福利、绩效管理、组织文化建设、招聘等工作的高素质管理人才。
此类专业结合了国内市场的需求和国外的学科理论,致力于培养人力资源管理的能力、技能和素质。
二、课程设置专业核心课程包括: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与激励、组织行为学、薪资管理、绩效考核与管理、企业文化和企业社会责任等领域的核心理论和实践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课程教学。
三、实践教学人力资源版本科专业拥有完善的实践教学环节。
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基地”,学生可以体验企业实践,进行调查研究和实际应用,提高他们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环节中的能力和素质。
教学实践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一系列的人力资源管理工具,并熟悉其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连续性。
四、培养目标1.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熟练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在具有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企业或组织中独立片面工作;2.具备较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能够认识到成员在组织中的重要性,能够处理组织内部的冲突和挑战;3. 具备宽广的知识面和信息素养,掌握信息应用技巧,熟悉智能管理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具有创新思想和实践能力。
4. 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和领导能力,处理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并能维护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五、未来就业前景人力资源管理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有着广阔的职业前景。
从企业或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到人力资源咨询机构,包括猎头、招聘代理、薪资福利体系顾问等职业角色,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职能,各类企业均需要管理人才。
六、总结对于未来的此类专业的人才的发展规划,我们必须紧密结合人才培养的需求特点和市场需求,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更新。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科)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四年制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培养目标:本专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主要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知识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和外语、身心健康,能在各企事业组织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岗位的高素质国际化应用型人才。
人才规格: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领域,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相关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基本技能训练,具备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及相关研究的基本能力。
1.具有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了解国情社情民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掌握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了解人力资源管理及相关领域最新的动向和发展趋势;3.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能够发现、辨析、质疑、评价人力资源管理及相关领域的现象和问题,表达个人见解;4.具有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能够对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复杂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或解决方案;5.具有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能够恰当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工具解决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问题;6.具有较强的沟通表达能力。
能够通过口头和书面沟通方式与同行、社会公众进行有效的沟通;7.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
能够与团队成员和谐相处,协作共事,并作为成员或领导者在团队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8.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理解能力。
了解国际动态,关注全球性问题,理解和尊重世界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具备跨文化管理的基本技能;9.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和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能力。
能够通过不断学习,适应社会,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二、学制本专业的标准学制为 4 年,有效学习年限为6 学年。
三、学分要求本专业总学时数是 2256,总学分数为 160,其中专业必修课中的学位课程为 38 学分。
四、专业培养模式及特点本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指导思想是:突出管理特色、融合经济、法律、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知识,强调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兼容、理论基础与基本技能并重,使学生毕业后切实能做好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专业代码:110205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开展,系统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律根底理论知识,具备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以及教学、科研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根本培养规格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以及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根本理论和根本知识,受到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根底训练,具备分析和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根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富有献身精神和创新精神,具有爱岗敬业、艰苦奋斗、老实守信的优良品德。
2、掌握管理学、经济学,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理论、根本知识。
3、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法。
4、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组织协调及领导的根本能力。
5、熟悉国家与人力资源管理有关的方针、政策及法规。
6、了解本学科理论前沿与开展动态。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根本方法,具有一定的从事该专业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能力。
三、主干学科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
四、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招聘与录用、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培训与开发、薪酬管理、绩效管理、人员素质测评、财务管理、劳动经济学、劳动关系管理、组织行为学。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1、课程案例教学,以及利用专业实验室进行模拟实验。
2、第六学期暑假组织学生结合所学专业和课程进行专业实践和社会调查,并要求完成3000字左右的社会调查报告。
3、第六学期利用2周安排学生专业见习。
4、第七学期利用8周安排学生专业实习。
5、第八学期利用5周安排学生进行毕业论文〔设计〕。
六、主要专业实验〔一〕验证性实验:主要课程内试验,共122学时。
1、?市场营销学?,第五学期,10学时;2、?人才招聘与录用?,第五学期,10学时;3、?薪酬管理?,第四学期,10学时;4、?统计学?,第四学期,18学时;5、?管理信息系统?,第五学期,36学时6、?绩效管理?,第七学期,10学时7、?电子商务?,第七学期,18学时8、?企业战略管理?〔模拟沙盘〕,第六学期,10学时〔二〕综合设计性实验:主要是独立设课实验和集中综合试验,共36学时。
人力资源管理系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比较扎实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基础和从事具体人力资源管理业务工作的能力,熟悉人力资源管理相关专业的原理性知识,有较高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水平,具有较强的市场经济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能够在企事业单位及其他政府、科研和教学部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和行政办公管理相关工作的应用型女性人才。
二、培养规格和要求培养规格: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为应用型女性人力资源管理人才。
培养要求:(1)掌握人力资源管理及相关学科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2)掌握人力资源管理以及相关学科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3)了解与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相关的政策、法规、制度、准则和国际惯例;(4)能够较好的把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知识与现实经济生活联系起来,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5)掌握计算机及网络基本知识,具有良好的操作技能;能够熟练的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6)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组织协调、信息获取能力。
(7)涉外高级秘书方向应掌握相关的贸易与金融方面的理论知识及相关方针、政策、法规,具有较强的外语沟通能力;(8)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基本的科研能力。
三、学制与学位:学制四年,弹性学习年限为3—6年。
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四、学分与学时:2360学时,160个学分(含3个创新学分)。
五、专业核心课程管理学、组织行为学、会计学、经济法、管理经济学、市场营销、宏观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劳动经济学、统计学、财务管理、管理信息系统六、课程体系的构成和学分分配比例七、教学进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进程一览表八、毕业最低学分要求毕业最低学分要求为160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修满41学分,素质教育通识课程模块修满14学分,学科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修满51学分,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修满35学分,实践教学环节修满16学分,创新学分修满3学分。
10工商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方向)本科生培养方案10.11
工商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方向)本科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一、培养目标1、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思想道德、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备扎实的管理学和经济学基础,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与实际方法,具有创新精神和综合运用管理学、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的能力,能够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等实际工作及相关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专业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学制与学位基本学制四年,实行弹性学制,即修业年限一般为3~6年。
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三、专业方向及特色本专业的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
本专业以完整的工商管理类课程体系为支撑,适应企业和社会的需要,突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学生在人力资源管理的操作技能方面得到广泛训练。
注重经济学和管理学基础,突出人力资源专业的技能培训,强调实验教学,以市场为导向,紧密结合企业实际,注重实习环节教育,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四、专业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及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必须具有分析和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能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的定性、定量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组织协调及领导的基本能力;4.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科学技术与网络技术基础知识,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5.熟悉与人力资源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6.了解本学科理论前沿与发展动态;7.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初步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及研究的能力;8.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9.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受过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健康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
人力资源学习管理本科专业培养实施方案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专业代码:120206)一、培育目标本专业培育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面向地区发展和行业一线,拥有深沉经济和管理理论基础、系统掌握管理技术与方法、能力强、素质高、适应快,富裕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应用型特意人材。
本专业培育的学生应拥有必定的人力资源管理、计算机应用、社会交流交流、职业指导等方面的能力。
能在公司、事业单位以及国家政府机构,从事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人力资源系统开发和应用、职业指导等方面的工作。
二、培育规格与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规格和要求:(一)知识规格与要求熟习与人力资源管理有关的目标、政策及法例;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管理信息系统和电子商务方面的有关知识;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定性、定量剖析方法;认识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向。
(二)能力规格与要求具备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检查、综合、剖析和解决问题等专业能力;具备有效地组织公司的招聘与录取、绩效考评、薪酬管理、培训等职业能力;职业技术达到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相应职业资格认证的要求或经过有关职业技术判定;拥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交流、组织协调及领导的基本能力;拥有从事本专业有关职业活动所需要的方法能力、社会行为能力和创新能力;具备获取新知识、不停开发自己潜能和适应知识经济、技术进步及岗位要求更改的能力;掌握文件检索、资料查问的基本方法,拥有必定的科学研究和实质工作能力。
(三)基本素质规格与要求政治素质要求:拥有坚定的政治方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人品素质要求:拥有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富裕激烈的社会责任感,拥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品。
职业修养要求:具备优秀的职业道德和必定的职业技术,拥有遵纪守纪、敬业爱岗、团队协作、乐于奉献和勇于创新的职业修养。
三、学制和学位(一)学制基本学制四年。
(二)学位学科门类:管理学授与学位:管理学学士四、毕业要求(一)学分要求1.修完培育方案规定的课程和教课环节,获取毕业要求的最低学分192学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
(2013级本科)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全球化趋势要求,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现代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并能独立分析和解决企业运营实际问题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高级专业人才,满足各类工商企业和其他组织对人力资源专业人才的需求。
二、培养要求
根据“基础扎实、口径拓宽、注重应用、提高素质”原则,经过学习达到如下要求:
1、品格素养
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改革开放方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专业素养。
2、专业知识
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的法律知识;掌握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职业生涯、人员选聘与测评、培训与发展、绩效与薪酬管理等基本专业知识;熟悉我国劳动人事政策与法规,以及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的最新动态。
3、综合能力
具有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人际沟通和组织协调能力、分析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专业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方法,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地开展调研活动,具备基本的研究能力;熟练应用计算机的能力以及一门外语的基本听、说、读、写能力。
三、主要课程设置
企业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英文原版)、组织行为学(英文原版)、组织与职位管理、绩效与薪酬管理、人力资源选评与开发、人事心理学、跨国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软件应用等。
四、学制
四年。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1、模拟实验与软件应用:在人力资源管理实验室中进行招聘面试、个性测验、管理沟通等情景模拟式实验,以及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应用的实际操作。
2、社会实践:结合教学,组织模拟实验、调查、咨询等实践活动。
3、毕业实习:第四学年安排为期12周的毕业实习。
六、授予学位
管理学学士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教学计划时间分配表
(以周计)
注:①实践1:军训(第一学期)(2周,1学分)
②实践2:《组织行为学(英)》课程实践——企业专题调研(2周,1学分)
③实践3:独立研究——专题调研或学术论文训练(2周,1学分)
④实践4:《薪酬与绩效管理》课程实践——企业综合调研(2周,1学分)
毕业实习:共12周,其中第七学期5周,第八学期7周,6学分;毕业论文在第8学期共8周,8学分。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2013级本科指导性教学计划进程表(一)
注:①*为每学期统一考试时间内的考试课程。
②+为安排在该学年实践中教学的课程。
③任意选修课选修要求参见“任意选修课课程一览”中的说明。
④▲为实行分层教学的课程。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2013级本科指导性教学计划进程表(二)
注:①*为每学期统一考试时间内的考试课程。
②+为安排在该学年实践中教学的课程。
③任意选修课选修要求参见“任意选修课课程一览”中的说明。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2013级本科指导性教学计划进程表(三)
注:①*为每学期统一考试时间内的考试课程。
②+为安排在该学年实践中教学的课程。
③任意选修课选修要求参见“任意选修课课程一览”中的说明。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汇总表(四)
注:1、含课内实验(实习、实训、上机)的课程学分按课时比例分配学分。
2、毕业论文(设计)、毕业实习、社会实践等学分列入“专业课”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