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理学: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普通植物病理学复习资料
普通植物病理学第三章1.何谓原核生物?植物病原原核生物主要有哪些?原核生物是指含有原核结构的单细胞生物;主要有真细菌和菌原体两大类群,分属于薄壁菌门、厚壁菌门和软壁菌门,统称为真细菌。
2.植物病原细菌如何繁殖?裂殖;杆状细菌的分裂过程:菌体伸长→细胞膜自菌体中部向内延伸→形成新的细胞壁→母细胞从中间分裂为两个子细胞。
3.植物细菌病害的症状、侵染和传播特点?病状:坏死(斑点,溃疡,穿孔等);畸形(癌肿,发根等);萎蔫(青枯);腐烂;病征:脓状物,菌膜,菌胶,细菌溢;植物病原细菌不能直接侵入植物,只能通过自然孔口和伤口侵入。
侵染途径及特点:(1)自然孔口:气孔、水孔、皮孔、蜜腺。
(2)各种伤口:自然伤口(风雨、冰雹、冻害、昆虫),人为伤口(耕作、施肥、嫁接、收获、运输)(3)能从伤口侵入的细菌不一定能从自然孔口侵入,从自然孔口侵入的细菌一般能从伤口侵入。
(4)寄生性弱的细菌一般都是从伤口侵入;寄生性强的细菌则从伤口和自然孔口都能侵入。
(5)假单胞杆菌属和黄单胞杆菌属的细菌引致叶斑病, 一般是从自然孔口侵入。
(6)棒形杆菌属、欧氏杆菌属和土壤杆菌属的细菌引致萎蔫、腐烂和瘤肿, 多半是从伤口侵入。
传播特点:(1)雨水: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风雨易造成伤口,雨露和水滴飞溅有利于细菌菌脓或菌痂的扩散。
(2)昆虫介体:也可传播细菌。
如种蝇的幼虫和菜青虫传播白菜软腐病。
(3)工具传播:切刀可以传播马铃薯环腐病菌。
4.植物病原细菌重要的属有哪些?引起那些病害(举例)?土壤杆菌属、欧氏杆菌属、假单胞杆菌属、黄单胞杆菌属、棒形杆菌属。
土壤杆菌属:根癌土壤杆菌:葡萄根癌,苹果根癌等。
欧氏杆菌属:胡萝卜欧氏菌俗称大白菜软腐病菌:引起肉汁或多汁的组织软腐病。
假单胞杆菌属:丁香疫病假单胞菌:可侵害多种木本、草本植物的枝、叶、花、果实,引起叶斑、坏死斑、茎杆溃疡等症状。
黄单胞杆菌属:(1)野油菜黄单胞菌(),俗称甘兰黑腐病菌,侵染十字花科植物,尤以甘兰受害最重,引起黑腐病。
植物病理学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一、症状识别
1、菌原体病害:
病株矮化或矮缩,枝叶丛生,叶小而 黄化。因此丛生、矮缩、小叶与黄化 相结合是诊断菌原体病害症状时必须 掌握的关键。
2、细菌病害: 病植物表现的症状类型主要有坏死、 萎蔫、腐烂和畸形等类,褪色或变色 的较少;有的还有菌脓(ooze)溢出。
(二)侵染源
1.种子和无性繁殖器官: 如水稻白叶枯病、 柑桔溃疡病、马铃薯环腐病和甘薯瘟等。
2.土壤:如软腐欧氏菌。 3.病株残余体: 4.杂草和其它作物:如桑萎缩病菌原体就可
以侵染葎草并引起病害。 5.昆虫介体:如柑桔木虱是柑桔黄龙病的传
播介体,而菱纹叶蝉则是桑萎缩病菌原体的 主要媒介昆虫。
第三节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主要类群
1、目前该菌还不能人工培养,属名尚待核准。 2、细胞由细胞膜包裹,无细胞壁; 3、圆球状至丝状,形态可变; 4、对四环素类抗生素敏感,对青霉素类抗生素 不敏感;对低渗盐溶液敏感,对洋地黄皂苷有抗性。 5、菌体主要存在于植物韧皮部筛管中,由叶蝉 类昆虫传播,可致植物黄化、矮缩、丛枝等症状。
植原体属和病例
该属模式种为成团泛菌(P. agglomerans),引起
水稻内颖褐变病。
斯氏泛菌P. stewartii,可引起玉米斯氏萎蔫病。
(4)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属于变形菌门。 短杆状,有运动性,极生鞭毛 1 至多根。 严格好气性。
模式种:丁香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yringae)
可引起葫芦科植物叶枯与果腐病。
(6)劳尔氏菌属(Ralstonia)
变形菌门。 短杆状,极生或周生鞭毛运动,或无鞭毛不运动。 该属中较重要的病原为茄劳尔氏菌(R. solanacearum),
植物病理学-农学-第二章 植物病原学-细菌、病毒
7、韧皮部杆菌属(Liberobacter)
新设立的属,这是一类在韧皮
部中寄生危害的病原菌,以柑桔 黄龙病菌为代表,至今尚未能人 工培养,但已在电镜下观察菌体 梭形或短杆状,革兰氏阴性,过 去一直称为类细菌或韧皮部难养 菌( Phloem fastidious bacteria , PFB) 。
马铃薯环腐病
9、螺原体属(Spiroplasma) 菌体的基本形态为螺旋形,繁殖时可产生分枝,分枝亦呈螺 旋形。螺原体在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很小,煎蛋状,直径 1mm 左右,常在主菌落周围形成更小的卫星菌落。菌体无鞭 毛,但在培养液中可以做旋转运动。 传病介体:叶蝉、飞虱等。 引起柑桔僵化病、玉米矮化病等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重要类群
门及特征
薄壁菌门(有细胞壁的格 栏氏阴性细菌) (Gracilicutes) 细胞壁10~13nm,肽聚糖 含量1~3%
重要植物病原属
假单胞菌属 Pseudomonas 土壤杆菌属 Agrobacterium 食酸菌属 Acidovorax 黄单胞杆菌属 Xanthomonas 伯克氏菌属 Burkholderia 嗜木杆菌属 Xylophilus 拉尔氏菌属 Ralstonia 欧氏菌属 Erwinia 草螺菌属 Herbaspirillum 泛菌属 Pantoea 根瘤杆菌属 Rhizobacter 木杆菌属 Xylella 韧皮部杆菌属Liberibacter 棒状杆菌属 Corynebacterium 棒型杆菌属 Clavibacter 短小杆菌属 Curtobacterium 节杆菌属 Arthrobacter 红色球菌属 Rhodococcus 鸭茅草杆菌属 Rathayibacter 链霉菌属 Streptomyces 芽孢杆菌属 Bacillus
new第三章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普罗特斯细菌纲
伯克赫氏菌目(Order Burkholderiales)
未确定地位的属(Genera incertae sedis)
6 嗜木杆菌属(Genus Xylophilus)
葡萄嗜木质菌(Xylop hilusamp elina)
普罗特斯细菌纲(Class proteobacteria)
棒状杆菌亚目(Suborder Corynebacterineae)
诺卡氏菌科(Family Nocardiaceae)
21 诺卡氏菌属(Genus Nocardia)
越桔诺卡氏菌(Nocardia vaccinii)
22 红色球菌属(Genus Rhodococcus)
带化红色球菌(Rhodococcus facians)
欧文证实了梨火疫病是Erwinia amylovora 引起的。
C. Auther(1885)用纯培养细菌接种和再分离, 从而证实细菌是病原物。 Erwin F. Smith (美国)和A. Fisher (德国) (1905):出版了《细菌与植物病害的关系》 (Bacteria in relation to plant diseases),奠定 了植物病原细菌学。
微杆菌科(Family Microbacteriaceae) 17 棒形杆菌属(Genus Clavibacter) 密执安棒形杆菌(Clavibacter michig anense) 18 短小杆菌属(Genus Curtobacterium ) 萎蔫短小杆菌(Curtobacterium f laccumf aciens) 19 赖氏菌属(Genus Leifsonia) 木质部赖氏菌(Leifsonia xyli) 20 鸭舌草杆菌属(Genus Rathayibacter) 小麦鸭舌草杆菌(Rathayibacter tritici)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3、鞭毛 (flagella) 鞭毛的有无、数目,着生位置是重要分 类依
据
4、细胞膜(cell membrane)和间体(mesosome) 5、细胞质(cytoplasm)染色反应 6、无固定细胞核 (核物质集中在细胞质中央,形成核质区,
肽聚糖含量8~10%,G-,菌体球形,卵圆形,短杆形,丝状或 螺旋状,少数有荚膜,二分裂方式繁殖,少数出芽繁殖,大多有 鞭毛,游动,少数可滑行或不运动,光能或化能营养型。 2、厚壁菌门(Phylum Firmicutes)G+
胞壁厚10~50nm,肽聚糖含量高,50%~80%,G+,菌体球 状,杆状或不规则杆状,丝状或分枝(fēn zhī)丝状,三分裂方式繁 殖,少数可产生芽孢(内生孢子)或外生孢子,都是化能营养型。
植物病原原核(yuán hé) 生物
2021/11/8
第一页,共78页。
概述(ɡài shù) 原核生物 (Procaryotes)
1、定义: 一般是由细胞(xìbāo)膜和细胞(xìbāo)壁或只有细胞(xìbāo)膜包围细
胞(xìbāo) 质所组成的单细胞(xìbāo)生物。
没有真正的细胞(xìbāo)核,遗传物质( DNA ) 分散在细胞(xìbāo) 质中,无核膜包围,核质区,无内质网、线粒体,含 有小分子量(70S)的核蛋白体。
第三页,共78页。
第一节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一般(yībān)性状
(一)、形状(xíngzhuàn) 和大小
杆状 0.5 ~ 0.8×1 ~3um,
球状 0.5~1.3um,
螺旋状 1.5um ×13 ~14um,
链丝状 少数,如 链霉菌属(Streptomyces)
园艺植物病理学 第三章(4) 其它病原生物
9
植物病毒的复制和增殖 病毒核酸的复制需要寄主提供复制的场所、复制所需 的原材料和能量、部分寄主编码的酶以及膜系统。 病毒进入活细胞后脱壳,病毒 核酸复制,亚基因组核酸翻译出3 种蛋白,其中包括衣壳蛋白,然后 核酸和衣壳蛋白组成新的病毒粒体。 植物病毒的传播和移动 植物病毒从一个植株转移或扩 散到其他植物的过程称为传播;而 从植物的一个局部到另一局部的过 程称为移动。
细菌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大都单生,也有双生和串 生。植物病原细菌多为杆状, 约为0.5-0.8*1-3 um。多数周围 有鞭毛,无芽孢,很少有荚膜。 格兰氏染色反应多为阴性,能 在一般培养基上生长。 芽孢的抗逆性很强。
3
二、原核生物的繁殖、遗传和变异 原核生物都是以裂殖的方式繁殖。细菌繁殖很快,如 大肠杆菌在条件适宜时,20分钟可繁殖一代。 核区内的DNA为细菌的遗传物质。 变异主要由两种原因造成:突变,和细菌结合。 三、主要类群 普罗特斯门(Proteobacteria):革兰氏染色阴性,形态各 异、厌氧性; 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革兰氏染色阳性,好氧性、 DNA中G+C含量高,65-72%; 厚壁菌门(Firmicutes):DNA中G+C含量低,25-50%。
10
植物病毒的常见传播方式
种子和其他繁殖材料的传播 嫁接传播 机械传播(汁液传播) 土壤传播 昆虫介体传播 非持久性:昆虫获毒后立刻就能传毒,但很快失去传毒能力。 半持久性:昆虫获毒后不能马上传毒,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 传毒。传毒时间10-100 h。 持久性:昆虫获毒后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传毒。终生可保持 传毒能力。
7
第三节 植 物 病 毒
1、 病毒:由核酸和蛋白质构成的可自我复制的
亚显微分子生物,细胞内专性寄生,无细胞膜
第五章-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4)芽胞(endospore)
芽胞形成 于细菌细 胞内,对 热、干 燥、幅射 和毒素等 异常环境 具有抗 性。
细菌的细胞
三、细菌的营养、代谢及代谢产物
(一) 细菌的营养 植物病原细菌属于化能有机异养型、 碳源(糖、蛋白质)、氮源(有机或无机) (二)细菌的代谢 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 (三)细菌的代谢产物 工业生产和细菌的鉴定
(二)分类等级
1、种以上分类等级:
域(domain)、界(kingdom)、门(phylum)、纲 (class)、目(order)、科(family)、 属 (genus)。 种(species):细菌种是由一些具有许多共同特征 的菌系组成的群体。 菌系(Strains):是由分离获得的纯培养物的单个菌 落繁衍的后代组成。一个细菌种具有一个典型 菌株(type strain)或称代表菌株、模式菌株。
肽聚糖的结构:A、肽聚糖亚单位 B、肽聚糖组分结构
肽聚糖层的厚薄和结构决定了革兰氏染色的差异
G+细胞壁 较厚(30~ 40nm)肽聚 糖层达20层 占细胞壁 60~90%, 对青霉素敏 感
G-细胞壁薄 (15~20nm) 肽聚糖层薄, 仅占细胞壁 10%左右, 对青霉素较 不敏感
3、细胞质膜(cytoplasmic membrene),或称质膜(plasma membrene:
(三)分类方法
1、传统方法 2、数值分类方法 3、核酸分子生物学方法 4、化学分类方法 5、多项分类方法
(四)原核生物的分类系统
目前国际上大都采用“伯杰氏系统细菌手 册”(Bergey’s Manual of Systematic Bacteriology)中的分类系统。在这个手册的 第二版中原核生物分成两个域(Domains): 古细菌域(Archaea)和真细菌域 (Bacteria)。古细菌域包括一些极端嗜盐、 嗜热和产甲烷的细菌。
第三章 第二节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旋形,主要寄主是双子叶植物和昆虫。如柑桔僵化
病和蜜蜂的爬蜂病等都是螺原体侵染所致。
叶蝉是传染螺原体的媒介昆虫,从吸食到传染必
须经 2—3 周的循回期,潜育期约 4—6 周。螺原体也 可以在多年生宿主假高梁的体内越冬存活,也可在 介体叶蝉体内越冬。
高盐细菌。
(二)、植物病原细菌的分类单元
长期以来,植物病原细菌仅限于5个属:土壤杆 菌属、欧氏杆菌属、假单胞杆菌属、黄单胞杆 菌属和棒杆菌属。近十年来,又陆续新建了一 些植物病原细菌属。现在植物病原细菌的主要 类群有14个属
植物病原细菌常见五个属的主要特征
菌体形 鞭毛数目 态 及种类
G
菌落形状、 颜色
(4)大多是好气菌,PH为中性、微碱性(PH7.2)
三、植物病原细菌分类
植物界 菌物界 动物界
原生生物界
原核生物界
病毒界
(一)、原核生物界分类系统
原核生物界通常分为4个门,7个纲,35个组群。 薄壁菌门:有壁较薄。G-,包括大多数植物病原细菌。
厚壁菌门:有壁较厚。G+,包括棒杆菌属、芽孢菌属和链霉菌属。 软壁菌门:菌体无壁。包括菌原体、类菌原体。 疵壁菌门:属于没有进化的原细菌或古细菌。包括产甲烷细菌和
4.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假单胞菌属是假单胞菌科的模式 属。 严格好气性,代谢为呼吸型。无 芽孢。 植病细菌有一半属于此属,主要 引起叶斑、腐烂和萎蔫等症。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桑疫病等。 现已分离出噬酸菌属、布克氏菌 属、劳尔氏菌属。
5.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s)
黄单胞菌属是薄壁菌门一
植物病原细菌大多G- ,少数是G+ 。 革兰氏染色反应与细菌其他性状有关。如,G+能耐高浓 度的盐,不易被蛋白酶分解,对于碱性染料和除垢剂 (肥皂)则较敏感。 对抗菌素的反应也不同,青霉素对G+ 作用大,对阴性 菌作用则较小。链霉素则对G+ 和G-都有杀灭作用,因 为植物病原细菌大多G- ,因此农用链霉素广泛应用。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精)
植物病原原核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物
• 2.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主要类群
• • • •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共有23个属,均在细菌域的3个门中。 α-普罗特斯纲 根瘤菌目 根瘤菌科
壤 杆 菌 属
• 土
(Agrobacterium) :1~4 根周鞭,菌落圆形、隆起、 光滑,灰白至白色 • 引起症状:肿瘤、畸形 • 多种植物根癌病
韧皮部杆菌属(待定属)(Liberobacter) :无鞭毛。 • 引起症状:黄化、萎蔫 柑橘黄龙病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 • • • 厚壁菌门 柔膜菌纲 无胆甾原体目 无胆甾原体科
• 植原体属(待定属)(Phytoplasma) • 引起症状:黄化、花变叶、丛枝、矮缩 板栗丛枝病 泡桐丛枝病 枣疯病 梨衰退病 葡萄黄叶病 桑萎缩病 • 虫原体目 • 螺原体科 • 螺原体属(Spiroplasma) :菌落煎蛋状 • 引起症状:矮化、丛枝、小叶、畸形 柑桔僵化病 辣椒脆根病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 γ-普罗特斯纲 • 假单胞杆菌目
• 假单胞杆菌科
• 假单胞杆菌属(Pseudomonas) :极生1~4根或多根鞭 毛,菌落圆形、隆起,灰白色或浅黄色 • 引起症状:叶斑、腐烂和萎蔫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 肠杆菌目 • 肠杆菌科 • 欧文氏杆菌属(Erwinia) :周生多根鞭毛。菌落圆形、 隆起、灰白色 • 引起症状:萎蔫、叶斑 梨火疫病 果胶杆菌属(Pectobacterium) :周生鞭毛。菌落圆形、 隆起、灰白色 • 引起症状:腐烂 白菜软腐病
• 植物病原细菌大多是杆状 菌,大小为(0.5~0.8) μ m×(1~5) μ m,少数是 球状。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欧文氏菌-大白菜软腐病
伤口侵入 分泌果胶酶,破坏中胶层,导致细
胞离析,组织解体 病株、病残体、堆肥或土壤中越冬 昆虫、雨水、灌溉水、农事活动传
播 防治:
– 抗病品种 – 栽培措施 – 储藏条件
欧文氏菌-梨火疫病
isopropy
3. 假单胞菌属 (Pseudomonas)
– 原为最大的植物病原细菌类群 – 根据rRNA的同源性,分出新的属:
一、原核生物的一般性状和分类
(一)原核生物的形态和结构 (二)染色反应 (三)生长、繁殖和遗传变异 (四)分类地位与主要类群
(一)原核生物的形态和结构
1. 一般原核生物
形态:球状、杆状、螺旋状 结构:单细胞
(一)原核生物的形态和结构
2.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 形态:细菌大多为杆状,少数为链丝状,植原 体为球形或不规则形,螺原体为螺旋状
1. 生长条件:
– 温度:
最适26-30 0C
– 青枯假单孢杆菌生长最适温度37 0C – 马铃薯环腐病菌生长最适温度20-23 0C
致死温度:48-53 0C, 10 min.可杀死多数病原细菌
– pH值:最适7.2,中性略偏碱
真菌通常喜欢微酸环境
– 营养条件:多为非专性寄生
(三)生长、繁殖和遗传变异
2. 繁殖:
– 繁殖方式:细菌裂殖,软体微生物芽殖或 裂殖
– 速度:20 min繁殖一代
(三)生长、繁殖和遗传变异
3. 遗传变异:遗传物质核区双链DNA和质粒
– 基因突变:DNA内部的变异
人工诱变:辐射或化学诱变
自然突变:突变频率1/1x104~1010 – 基因重组:不同来源的DNA重组
接合 (conjugation) 转导 (transduction) 转化 (transformation)
植物病理学(1)
植物病理学第一章植物病理学的意义:为了防止植物受病害侵扰,并且在最大限度上对已经患病的植物进行治疗,并防止传染,以保证生态平衡以及最大经济效益,对植物的病理进行研究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十分迫切的。
这便足以体现植物病理学这门学科的重要性。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保证农作物的健康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因此国高度重视植物病理学的发展。
为了确立防病和治病的方法,还研究形成病原的环境条件、病原体传染途径以及病害的诊断法。
植物病害的定义: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受到病原物的侵染或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其影响或干扰强度超过了植物能够忍耐的限度,植物正常的生理代谢功能受到严重影响,产生一系列病理学变化过程,在生理和形态上偏离了正常发育的植物状态,有的植株甚至死亡,造成显著的经济损失,这种现象就是植物病害。
(植物病害是植物受到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的连续干扰,生理活性受到干扰而表现的异常状态)症状:症状是植物受病原生物和不良环境因素的侵扰后,植物内部的生理活动和外观的生长发育所显示的某种异常状态。
寄生性:寄生性是寄生物能够从寄主体内获取养分和水分等生活物质,以维持生存和繁殖的特性。
致病性:致病性也称为病原性,是病原物所具有的严重影响或破坏寄主并引起病害的特性。
引起植物病害的病原物类群: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原生动物寄生植物第二章菌物的性状:(1)无根、茎、叶分化的异样型生物;(2)有明显的细胞壁(除黏菌的营养体外)和细胞核;(3)菌体形态在基物内外呈变形虫状(爬行)原生质团或假原生质团(无壁、多核)、单细胞、菌丝状(有隔或无隔);(4)营养方式:复生、几声或共生生活;大多为寄生或腐生生物(从动植物的活体或尸体或残枝烂叶分解、吸收营养物质);(5)典型的不动性生物,部分种类可产生游动孢子。
菌物的特点:(1) 具有细胞核;(2) 营养体为丝状体;(3) 典型的异养生物;(4) 细胞壁主要成分为几丁质或纤维素;(5) 没有叶绿素,无法进行光合作用;(6) 通过产生孢子的方式进行繁殖。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门 革兰氏 阴 性菌
表 3—2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主要属和代表种 属名 病原菌代表种 Agrobacterium 土壤杆菌属* A. tumefacians 蔷嶶科根癌病 Acidovorax 嗜酸菌属 A.avenae 燕麦条纹病 Burkholderia 布克氏菌属* A.cepacia 洋葱腐烂病 Erwinia 欧文氏菌属* E.amylovora 梨火疫病 Liberobacter 韧皮部杆菌属* ticum 柑桔黄龙病 Pantoea 泛生菌属* P.ananas 菠萝腐烂病 Pseudomonas 假单胞菌属* P.syringae 丁香疫病 Rhizobzcter 根杆菌属 R.daucus 胡萝卜瘿瘤病 Xanthomonas 黄单胞菌属* X.campestris 甘蓝黑腐病 Xylella 木质部小菌属* X.fastidiosa 葡萄皮尔斯病 Xylophilus 嗜木质菌属 X.ampelinus 葡萄溃疡病 Arthrobacter 节杆菌属 Bacillus 芽孢杆菌属 Clavibacter 棒形杆菌属* Curtobacterium 短小杆菌属* Rhodococxcus 红球菌属 Streptomyces 链丝菌属 Spiroplasma 螺原体属 Pyhtoplasma 植原体属* A.ilicis 冬青叶疫病 B.megaterium 小麦白叶条斑病 C.michiganese 番茄溃疡病 D.flaccumfaciens 菜豆萎蔫病 R.fascians 香豌豆带化病 S.citri 马铃薯疮痂病 S.citri 柑桔僵化病 P.aurantifolia 柑桔从枝病
2.欧文氏杆菌属(Erwinia)
属薄壁菌门。菌体短杆状,周生多根鞭毛。 菌落灰白色,革兰氏染色反应阴性。主要引 致腐烂,如大白菜软腐病。 胡萝卜欧文氏菌(E.carotovora)俗称大白菜 软腐病菌,寄生范围很广,包括十字花科、 禾本科、茄科等20多科的数百种果蔬和大田 作物,大多由伤口侵染,或介体动物传带侵 染,引起肉汁或多汁的组织软腐,尤其是在
普通植物病理学课件第六章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下
胡萝卜欧氏菌(E. carotovora)寄主范围广,包括十字花科、 茄科、禾本科等20多科的数百种果树蔬菜和大田作物。引起肉嫩 多汁的组织软腐,尤其在厌氧条件下最易受害,多在仓库贮藏期 间表现症状。
1.薄壁菌门植物病原细菌的重要属和代表种 欧文氏菌属(Erwinia)
1.薄壁菌门植物病原细菌的重要属和代表种 拉尔氏菌属(Ralstonia)
1996年E.Yabuuchi等对布克氏菌属和有关细菌的表型和免疫型 进一步研究后,认为B. solanacearum、B. pickettii、和Alcaligenes eutrophus在属的水平上一致,建议成立新属:
(4)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s)
重要的植物病原
柑桔溃疡病菌(X. Axonopodis pv. Citri) 水稻白叶枯病菌(X. oryzae pv. Oryzae) 甘蓝黑腐病菌(X. campestris pvia)
1993年,E.Yabuuchi等建议将假单胞菌属中的rRNA第二组独
分离梨火疫病菌
1.薄壁菌门植物病原细菌的重要属和代表种 欧文氏菌属(Erwinia)
欧文氏菌侵害植物引起腐烂、萎蔫、坏死以及梢枯、叶斑、溃 疡、瘤肿等症状。
梨火疫病菌(E. amylovora)是外检病害,是美国人皮尼尔(T.
J. Burrill)在1878年报道的首例由细菌引起的植物病害。
1.薄壁菌门植物病原细菌的重要属和代表种
桑树黑枯病
黄瓜角斑病
菜豆细菌性晕疫病
1.薄壁菌门植物病原细菌的重要属和代表种
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s)
菌体短杆状 极生单鞭毛 革兰氏染色反应阴性 好气型 营养琼脂上的菌落圆形,隆起,粘稠,蜜黄色 产生非水溶性黄色素 DNA中G+C mol%含量为63%~70%
《普通植物病理学》第三章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普通植物病理学》第三章植物病原原核生物《普通植物病理学》第三章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第三章植物病原原核生物1、目的要求要求掌握原核生物的一般性状和分类、重要属的特征和重要种引致病害的症状特点。
2、讲授内容(1)植物病原细菌的一般性状(2)分类和鉴定方法(3)植物病原细菌的主要类群3、重点、难点(1)细菌的形态结构和染色反应。
(2)细菌的分类和鉴定。
(3)噬菌体和质粒(尤其是Ti质粒),根癌土壤杆菌的致癌机制。
(4)细菌的遗传变异。
(5)产毒素、酶、激素的重要细菌。
(6)重要属的学名和特征,重要种的生活史及引致病害的症状特点。
(7)软壁菌门的特点。
4、教学方式和手段以自学加重点讲授、课堂提问、课堂讨论等启发式教学方式,并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等电化教学设备及真菌形态挂图等手段。
5、教学内容:第一节原核生物一般概念原核生物(Procaryotes)是指含有原核结构的单细胞生物。
一般是由细胞膜和细胞壁或只有细胞膜包围的单细胞微生物。
无真正的细胞核,遗传物质(DNA)分散在细胞质中,没有核膜包围,没有明显的细胞核,仅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的核区的低等生物,包括细菌、放线菌、蓝细菌(原来的蓝藻现改称为蓝细菌,也属于原核生物界)和菌原体等。
通常以细菌作为原核生物中有细胞壁类群的代表,以菌原体或螺原体作为无细胞壁但有细胞膜类型的典型。
一、形态和结构(一)形态细菌的形态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个体大小差别很大。
细菌大都单生,也有双生、串生和聚生的。
球状细菌的直径为0.5~1.3μm,杆状细菌的大小为0.5~0.8μm×1~5μm,也有更小一些的。
螺旋状细菌较大,有的可达13~14μm×1.5μm。
植物病原细菌大多是杆状菌,大小为0.5~0.8μ m×1~3μm,少数为球状。
因此要用苯酚品红染色后在100×10的油镜下才能观察到。
大多有鞭毛。
极鞭——着生在菌体一端或两端。
周鞭——着生在菌体一侧或四周。
第四章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1、 种子和无性繁殖器官 许多植物病原细菌可以在种子或无性繁殖器官 (如块根、块茎、鳞茎、芽条和插条等)内外越冬 或越夏,是重要的初侵染来源。随着带病种子、种 苗和种薯的调运(远距离传播),病害可以传播到 其他地区。如水稻白叶枯病、马铃薯环腐病、甘薯 瘟、桑青枯病、柑桔溃疡病等。种子上的细菌可以 长期存活。如菜豆萎蔫菌可在菜豆上存活5~24年。
性条斑病。
◆模式种是密执安棒形杆菌(C. michiganensis)。 马铃薯环腐菌亚种(C. m. subsp. sepedonicus)引 起马铃薯环腐病。病菌可侵害5种茄属植物。病 菌大多借切刀的伤口传染,病株维管束组织被破 坏,横切时可见到环状维管束组织坏死并充满黄 白色菌脓,稍加挤压,薯块即沿环状的维管束内 外分离,故称环腐病。 ◆小麦密穗棒杆菌(C. tritici)引起小麦密穗病。
菊欧文菌(E. chrysanthemi):引起多种亚热带 植物和观赏植物软腐病。
玉米细菌性枯萎病(P. stewartii)和梨火疫病(E. amylovara):是我国的对外检疫对象。
■ 野油菜黄单胞菌(X.
campestris)模式种,俗称甘
蓝黑腐病菌。
■
野 油 菜 黄 单 胞 菌 禾 草 致 病 变 种 ( X. c. pv.
种植物,最多的可达200余种,如青枯病菌。
细菌病害对植物的为害是多方面的,如影响植物 正常生长发育以及营养代谢或光合作用等,从而
造成农作物的重大经济损失。
例 如 , 据 从 肯 尼 迪 等 ( H· Kennedy et W·
al,l980)报道,1976年美国3l个州因43种细菌病害
的为害而造成经济损失达2亿多美元; 曾 有 报 道 棉 花 因 角 斑 病 ( 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malvacearum Dye ) 为 害 减 产 达 30%。
08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二、植物病原细菌的病害特点 (一)寄生性与致病性
1.寄生性 寄生性是病菌与寄主建立了寄生关系,能在寄 主体内存活与繁殖的特性。植物病原细菌大都是 非专性寄生,可以在一般人工培养基上培养,但 有少数维管束生活的细菌至今还未能在人工培养 基上培养。植物病原细菌寄生性的强弱有所不同, 寄生性强的可以侵染植物的绿色部分;寄生能力 弱的大都侵染植物的贮藏器官或抵抗力较弱的部 位,有的还要在特别适宜的条件下才能侵染为害。
有些细菌在体表还长有细长的鞭毛。鞭毛的基部 有鞭毛鞘,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是从细胞质 膜下的小粒状鞭毛基体上产生的,穿过细胞壁和 粘质层延伸到体外。各种细菌的鞭毛数目和着生 的位臵不同,数目1至多个不等,着生方式有极生 和周生。着生在菌体一端或两端的称作极生,相 应鞭毛称为极鞭;着生在菌体侧面或四周的称作 周生,相应鞭毛称为周鞭。
第三章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原核生物(Procaryotes)指一类无固定细胞 核的单细胞生物。与真核生物相比,它的遗传 物质(DNA)没有核膜包围而分散在细胞质中, 细胞质中没有内质网、线粒体等细胞器,核蛋 白体分子量小。
原核生物界的成员很多,包括细菌、放线菌、 蓝细菌以及无细胞壁的菌原体等,通常以细菌 作为原核生物中有细胞壁类群的代表,以菌原 体作为无细胞壁但有细胞膜类型的代表。
山区较重。无毒种薯生产可减轻为害。
第一节 植物原核生物的特点
一、细菌的一般性状 主要研究细菌形态、染色反应、培养性状、生长 与营养、生理和生物化学特性、血清学特征、遗
传特性、遗传和变异、鉴定和分类,致病特性、
地理分布、传播方式、流行生态、病原物与寄主
植物互作的物理机制、生理生化机制和分子生物
学机制、细菌病害的防治策略和防治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多糖类物质
许多细菌可产生高分子量的多糖物质,阻塞导 管,引起萎蔫。
4)激素
引起畸形,癌肿。
5)III型分泌通道效应分子
侵染途径
植物病原细菌不象真菌那样直接穿过角质层或从表皮侵入。 1自然孔口(气孔、水孔、皮孔、蜜腺) 气孔:如棉花角斑病。 水孔:如水稻白叶枯病和甘蓝黑腐病的病原细菌。 蜜腺:梨火疫病。 2 伤口(wounds) 以维管束病害为多。 自然伤口:风雨、雹、冻害、昆虫等造成。 人为伤口:耕作、施肥、嫁接、移栽、疏芽、疏果、打顶、收获、
五 植物原核生物病害的诊断
(一)症状识别
1 斑点型:植物由假单孢杆菌侵染引起的病害中,有相当数量呈 斑点状。如水稻细菌性褐斑病、黄瓜角斑病、棉花细菌性角斑病 等。
2 叶枯型:多数由黄单孢杆菌侵染引起,植物受侵染后最终导 致叶片枯萎。如稻白叶枯病、黄瓜细菌性叶枯病、魔芋细菌性 叶枯病等。
3 青枯型:一般由假单孢杆菌侵染植物维管束,阻塞输导通 路,致使植物茎、叶枯萎。
强寄生菌:侵染植物的绿色部分,自然孔口入侵 弱寄生菌:侵染植物的贮藏器官或抵抗力较弱的部位。
2.寄主范围多专一,少数较宽,因种而异。
较窄: 水稻白叶枯,仅危害水稻; 棉角斑黄单胞菌只为害棉属植物 。 较宽: 甘蓝黑腐病黄单胞菌可以为害许多十字花科植物; 癌肿土壤杆菌,可以为害643种植物。
致病性
1)毒素
主要破坏寄主细胞的半透性,造成原生质中不溶性物 质转变为可溶性而外渗,造成细胞水分、养分向间隙 外渗,引起腐烂或斑点症状,初期水渍状症状。
2)酶 果胶酶:分解细胞壁组织,引起崩解,引起的症状多半是腐烂。 蛋白酶:使寄主细胞失活,造成细胞坏死,引起坏死症状。 水解酶:分解碳水化合物造成细胞死亡,引起斑点。
4 溃疡型:一般由黄单孢杆菌侵染植物所致,后期病斑木栓化,边 缘隆起,中心凹陷呈溃疡状。如柑桔溃疡病、菜用大豆细菌性斑疹 病、番茄果实细菌性斑疹病等。
5 腐烂型:多数由欧文氏杆菌侵染植物后引起腐烂。如白菜细菌性 软腐病、茄科及葫芦科作物的细菌性软腐病、以及水稻基腐病等。
6 畸型:由癌肿野杆菌侵染所致,使植物的根、根颈成侧 根以及枝杆上造成畸形,呈瘤肿状。如菊花根癌病等。
(二)显微镜检查
喷菌现象(bacteria exudation,BE): 电镜观察:螺原体、植原体。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六 防治
植物细菌病害:很难防治; 防治原则:综合防治; 把杜绝和消灭病菌来源放在首位; 利用抗病品种和农业措施是比较有效的防治方法; 抗菌素及生物防治有很大潜力。
主要病害?
普通植物病理学绪论
---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一、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大小(m) 染色体数目
核膜 呼吸作用场所
核糖体 DNA 繁殖
原核生物 1-10 1 -
原生质膜 70S 环状
无丝分裂
真核生物 〉10 〉1 + 线粒体 80S 线状
有丝分裂
0.6-1.0 um
(1-3) um ×(0.5-0.8 )um (14-60) um ×(1.4-1.7 )um
R Avr
FLS2
SA pathway
HR
MAPK pathway
mRNAs
Susceptible
ETS
Defense proteins
Other defenses
Defense gene
ETI
Basal defense PTI
Group II
PrhA Prh PrhI R PrhJ HrpG
3-OH PAME
运输等造成。 3 叶毛(leaf hairs) 梨火疫病菌可经由未受伤的叶毛侵入。
侵染机制
接触
识别
信号传导
发病
LRR PK
Os11N3
Os8N3
Bacterium Plant cell
pthXo1 pthXo3
Type III effectors Type II secretion
T3SS
PAMPs
PhcB PhcS PhcR PhcA
HrpB
XpsR EPS
prhA
prhJRI
popABC hrp
hrc C hpa
B D F H JK
TN
J
UV
V W XYZ G
Q RS
P
B
HrpD6 HrpF
HrcN
HrpE HrpB1
HrcJ HrcJ
HrcQR SUTV
HrcC
HrpB2
Plant Cell
1 细胞壁
G+
G-
2 鞭毛
二 、细菌的营养和生长繁殖
1 碳氮源 2 温度 3 pH值 4 二分裂 5 速度
三 、细菌的遗传和变异
遗传物质
遗传变异
表现型变异 基因型变异
---基因突变、基因转移、基因重组 ---转化、转导、接合、转座
四、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侵染与传播
寄生性与致病性
1 多数非专性寄生,寄生性的强弱有所不同。少数如植 原体,专性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