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医资源—《MRI诊断学》教学大纲
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教学大纲影像
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教学大纲影像医学影像诊断学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使用不同的影像技术来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
在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教学中,影像的选择和使用非常关键,它们必须准确、清晰地展示疾病的特征,以便学生能够有效地学习并提高他们的影像识读能力。
因此,本大纲将介绍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教学的基本原则和实施方法。
一、实验教学目标和要求1. 培养学生的影像识读能力:学生应通过实验教学,掌握正常解剖结构和异常病变在不同影像技术中的显示特征,并能准确地解读和描述影像中的异常改变。
2. 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利用影像信息的能力:学生应能够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其他相关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和判断影像所显示的异常改变的病因和病理过程。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学生应能够与其他团队成员进行有效合作,分享和交流影像学观察、分析和判断的结果,并能与临床医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二、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1. 影像技术介绍:学生将学习和了解常见的影像技术,包括X线、CT、MRI、超声和核医学等。
他们应了解每种技术的基本原理、适应症、优缺点和临床应用。
2. 常见疾病影像学特征:学生将学习和掌握常见疾病在不同影像技术中的显示特征,包括正常解剖结构、异常改变的形态和分布规律。
他们将通过分析和比较正常和异常影像,提高影像识读的准确性和敏感性。
3. 影像与临床关联:学生将学习如何将影像所显示的异常改变与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关联,并综合分析疾病的病因和病理过程。
他们将通过案例讨论和小组讨论来加深对影像与临床关联的理解。
4. 影像质量控制和安全:学生将学习如何评估和提高影像的质量,包括选择合适的设备参数、病人准备和协作等。
他们还将了解和遵守相关的放射安全和放射防护规范。
5. 报告撰写和沟通技巧:学生将学习如何撰写准确、清晰的影像学报告,并提高与临床医生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的能力。
他们将通过模拟病例报告和角色扮演来提高他们的沟通技巧。
《诊断学》教学大纲及学时计划
《诊断学》教学大纲及学时计划 (供社区医疗专业使用) 参考学时教学活动单元内容教学目标一体化实践总结累计方法与手段测验 1。
1。
诊断学的主要1 1 讲解 1。
概述《诊断学》包括的重点绪论内容内容 2. 临床诊断的种2. 说出《诊断学》的学习方法类与步骤与要达到的目标3. 学习诊断学目的、方法和要求 2. 1. 问诊的重要性 1. 概述问诊的方法、技巧及注问诊2. 问诊的内容 3 4 讲授、模拟意事项,学会正确的问诊方法 3. 问诊的方法与 2. 牢记并能详述问诊的内容,技巧特别是主诉、现病史、既往史 4。
问诊的注意事项 3。
常见发热 2 讲授,每个症1. 说出每个常见症状的病因、症状疼痛 1 状的问诊要点临床表现特征、问诊要点。
咳嗽、咳痰、咯1 训练(每2名2. 能根据主要症状特点和不同血同学1组) 的伴随症状对疾病作出初步分呼吸困难 2 析,同时做好鉴别诊断紫绀 0.5 3. 按照每个症状的问诊要点进黄疸 1.5 行问诊训练,力争达到能问清水肿 2 每个症状的特点,并能将问诊呕血、便血、 1 所得到的资料进行归纳、总昏迷 1 结,做好记录 16 重点症状:发热疼痛咯血呼吸困难呕血黄疸水肿意识障碍 1问诊练习 2 (每2名同学1。
通过模拟问诊训练,学会正 1组,互为医确的开展问诊(开放式问阶段总结 2 诊),做好医患沟通,对问诊20 患角色练习问得到的资料进行认真、科学分诊)析、归纳、总结,形成文字记录即病史记录,按病历书写要求记录在病历上 2. 树立科学、认真、实事求是的态度,采集与记录的病史必须具有真实性、系统性和完整性 4。
体格1。
基本检查法 0.5 22 讲、练结合 1。
学会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检查 2. 一般检查 1.5 适时的配合观步骤 ,能正确使用体检工具,全身状态检查看教学光盘、牢记各部体检的内容皮肤录像学习 2. 通过对机体各部的体检练淋巴结(一体化教习,能独立、正确、科学合理一般检查实习 2 的、熟练的对患者进行全面细24 学)。
诊断学教学大纲
《诊断学》教学大纲(供临床医学使用)一、课程性质和任务《诊断学》是论述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重要医学专业课程,是建立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程,是诊断临床各科疾病的基础。
技能性强、实践操作多是本课程的特点。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疾病诊断的原理,利用正确的方法和技巧学会采集、综合、分析以获取临床资料,在熟悉临床资料的基础上,以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分析作出初步诊断,并能完成规范的病历书写。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大纲适用于临床医学专业。
依据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面向社会、适应未来岗位竞争需要的总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诊断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对疾病作出初步诊断、完成规范病历书写的能力。
具体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分述如下:【知识教学目标】1、掌握各种常见症状的概念、病因与临床表现,熟悉各种常见症状的发生机制,了解各种常见症状的伴随症状。
2、掌握问诊的主要内容,熟悉问诊的方法与技巧,了解问诊的概念和系统问诊要点。
3.掌握体格检查的正确方法,熟悉体格检查内容的正常状态及其临床意义,及其重要阳性体征及其临床意义。
4.掌握实验室检查常见检查项目的参考值,熟悉常见检查项目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了解常见检查项目标本采集的方法。
5.了解常用X线、CT、MRI及超声检查的指征及其临床意义,了解X线检查的基本原理和超声检查的基本原理。
熟悉各系统重要器官X线正常表现和常见疾病X 线表现、重要器官正常声像图和常见疾病异常声像图。
6.熟悉心电图机的操作,初步掌握正常心电图及异常心电图的分析及其改变的意义。
7.熟悉胃、肠镜检查和支气管镜检查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8.掌握病历书写的内容与格式、诊断的内容与格式,熟悉诊断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病历书写的基本要求,了解诊断的步骤和病历的重要意义。
【能力培养目标】1.进行系统的问诊,了解病人的主诉、体征的内在联系和临床意义。
2.能独立进行系统的体格检查、动作规范,结果贴近实际。
《诊断学》教学大纲
《妇产科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1060010课程名称:妇产科学(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学分:4学分总学时:76学时理论课:56学时见习课:20学时先修课程要求: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组织胚胎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等适应专业: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教材:1.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03参考教材:2.乐杰.《妇产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04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妇产科学是一门研究妇女生殖系统的生理、病理以及与妊娠有关的生理和病理的学科,也是一门专业性、技术性、操作性、实用性很强的临床学科。
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综合性与独特性,是高等教育临床医学专业必修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
培养的目标是通过教学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妇产科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生发展规律、诊疗方法以及妇女保健、计划生育措施。
安排大量临床见习;结合临床案例进行PBL、CBL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由此提高学生内科学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能力,最终达到能初步处理妇产科急、难、重症,初步具备妇产科科学研究的能力。
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妇产科临床及其它临床学科的工作奠定较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课程基本要求1.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1)掌握女性生殖系统生理、妊娠诊断、正常分娩;熟悉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妊娠生理、正常产褥;了解孕期监护及保健,自学孕期营养及合理营养。
(2)掌握流产、异位妊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前置胎盘、胎盘早剥、产后出血、产褥感染定义、病因、病理生理、分类、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预防。
(3)掌握子宫颈癌、女性生殖系统炎症、子宫肌瘤、卵巢肿瘤、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定义、病因、病理生理、分类、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预防。
(4)熟悉异常分娩、早产、胎膜早破、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胎儿窘迫定义、病因、病理生理、分类、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预防。
《诊断学》教学大纲
引言概述:《诊断学》是医学专业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它旨在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方法和技能,从而提高临床诊断能力。
本文将对《诊断学》教学大纲进行详细阐述,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
正文内容: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熟悉临床诊断的整体思路和方法,掌握系统的体格检查技巧和必备的实验室检查项目。
2.培养学生准确判断疾病种类和临床表现,提高诊断能力和临床问题解决能力。
3.培养学生了解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原则和方法,构建临床诊断决策的系统化思维。
4.培养学生独立开展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提高临床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5.培养学生的持续学习能力,了解新的临床诊断技术和方法。
二、教学内容1.体格检查技巧的教学a.检查整体健康状况,包括生命体征、皮肤、头颈、心肺、腹部等主要系统的检查方法和技巧。
b.学习神经系统、肌肉骨骼系统、泌尿系统等特殊系统的检查方法和技巧。
2.实验室检查项目的教学a.熟悉常见的实验室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指标等。
b.学习实验室检查结果的解读和临床诊断的关联。
3.临床病史采集和分析的教学a.学习合理的病史采集流程和技巧,包括主诉、既往史、家族史等内容。
b.熟悉病史分析的步骤和方法,掌握临床问题的提炼和假设的建立。
4.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原则与方法的教学a.掌握诊断学的基本原理,包括疾病的概念、分类和诊断标准的理解。
b.学习常见疾病的诊断标准和诊断方法,如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
5.临床诊断决策的教学a.培养学生构建临床诊断决策的系统化思维,包括问题解剖、病史推理、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方面。
b.学习临床诊断决策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化验结果与临床病情判断的结合等。
三、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a.通过教材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
b.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归纳和总结,提高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实践教学a.定期组织学生参与临床实践,与真实病例接触、观察和分析。
影像专业-《医学影像诊断学》课程基本要求与教学大纲
《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5课程名称:医学影像诊断学英文名称:Medical Imaging课程类型:专业课总学时:54学时讲课学时:36学时见习学时:18学时学分:3适用对象:医学影像学专业选修课程:急救医学、断层解剖学、病理生理前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日新月异,从传统的X线诊断学已发展成为常规X线检查、CT、MRI及血管数字减影成像等多种高科技诊断设备的综合应用,介入放射学的发展又拓宽了医学影像诊断的范畴,从单一的诊断模式向诊断与治疗方面纵深发展,极大丰富了医学影像学的内容。
本大纲是为在读的医学影像学专业本科生学习《医学影像学》专业课时编写的,大纲的内容是由《实用放射学》改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医学影像诊断学》作为选用教材进行编写。
该教材系国内许多知名教授编写,内容丰富,系统性及实用性强,涉及现代医学影像学多学科知识,为了减轻学生负担,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将教材内容作了相应的安排,分为重点掌握,一般了解及自学三部分,达到学以致用、不够再学,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避免了盲目性,从而保证教学质量。
本课程总学时450学时,大课讲授300学时,小课实习150学时。
大课按本大纲进行教学。
课堂讲授与实习课比例为2:1,实习课主要实习要求掌握的内容,要求了解的内容不专门安排实习课。
实习课教学要求见与本大纲配套的《医学影像诊断学》实习指导。
第一章总论一、教学目标根据培养目标及教学内容,重点讲授各种不同成像手段的基本原理、检查方法、诊断原则与步骤和图像的分析方法与临床应用,并对各种成像手段的诊断价值进行评价。
掌握适应症。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制作的多媒体理论授课,结合实习课现场观看不同的影像设备,领会不同成像技术的原理,通过不同成像技术的影像阅片分析,掌握医学影像学诊断的基本原则和步骤及正确书写诊断报告,为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学影像学医师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学时安排:理论课:16学时,实习课:8学时。
教学课时分配四、教学内容前言了解介绍X线的产生,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历史。
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教学大纲影像
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教学大纲影像一、实验教学目的医学影像诊断学是临床医学的重要学科,它通过使用各种医学影像技术来诊断和评估疾病。
实验教学在医学影像诊断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通过特定的实验教学方案和模拟案例,提供给学生们实践与应用不同影像学诊断技术的机会,培养他们的临床思维和判断能力。
二、实验教学内容1. 入门实验:医学影像设备与操作这一部分主要介绍医学影像设备的分类、原理以及操作要点。
同时,还需要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了解不同设备的性能和操作方法,熟悉医学影像设备的应用环境。
2. 影像解剖学实验在影像解剖学实验中,学生需要通过解析影像学图像,识别和标记人体解剖结构,了解人体内部器官的正常位置、形态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为后续的疾病诊断提供基础。
3. 影像学技术实验这一部分的实验重点是培养学生使用不同影像学技术进行疾病诊断的能力。
学生将通过实验的方式,学习和掌握常见的影像学技术,如:X线、CT、MRI、超声等。
同时,学生还需要学习对比剂的应用和不同影像学技术的优缺点。
4. 影像诊断实验影像诊断实验是医学影像诊断学的核心实验教学内容。
学生将通过分析和比对病例影像,识别不同疾病的影像特征,并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学生需要掌握各种疾病的影像学表现、诊断标准以及鉴别诊断技巧,提高临床思维和判断能力。
5. 实践与研究实验本部分主要包括学生参与医学影像临床实践和科研工作。
学生将通过与临床医师合作,参与实际病例的影像检查与分析,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临床疾病诊断水平。
三、实验教学方法1. 教师讲授和示范教师通过课堂讲授和实验室示范,将相关知识与技能传授给学生。
教师可以使用投影仪或幻灯片展示影像学图像,同时向学生讲解解剖结构、影像表现、疾病诊断准则等。
2. 学生自主探索和实践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教学中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探索和实践的机会。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装置和模拟案例进行操作与分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21页)
《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21页)《诊断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诊断学英文名称:《Diagnostics》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总学时:108学时讲课学时:75学时实习学时:32学时学分:6学分适用对象:医学检验专业、医学影像专业、医学眼视光学专业、口腔医学专业、法医学专业诊断学五年制本科教学大纲基本要求45学时理论讲授和32学时见习学习。
通过专业理论和见习实践的学习,使学生逐步掌握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在诊断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努力学习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通过理论课和自学的学习,掌握上述各章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通过见习课的学习,学会并掌握或熟悉基本技能的操作方法。
在诊断学的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多地运用电子标准化模拟病人、临床典型病例示教及学生互帮互学等形式,使学生积极参加实践,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由于学时教少,有部分需要熟悉或了解的内容必须由学生自学完成。
因此,教师应督促和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应加强学习主动性,以使检体诊断学的课程教学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不断提高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检体诊断学为学期课,学习结束时进行期末考试。
考试内容:(1)理论笔试,卷面成绩100分,占总成绩的70%;(2)课堂纪律及平时成绩30分,占总成绩的30%。
检体诊断教学时间安排问诊、病历书写、诊断方法 1 4 6心电图12 5 17合计45 32 77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阐述诊断学是研究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的学科。
应用问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等方法,进行调查研究,达到正确认识健康与疾病的一门课程。
学习本门课程,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为指导,努力学习,反复训练,牢固掌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今后掌握临床各科疾病的诊断打下基础。
放射诊断学教学大纲
放射诊断学教学大纲一、引言放射诊断学是医学中重要的诊断工具之一,通过运用射线及放射性同位素等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准确定位和诊断。
本文将介绍放射诊断学的教学大纲,旨在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指南。
二、课程目标1. 了解放射诊断学的基本原理和技术;2. 学会常见的放射性检查方法及其适应症和禁忌证;3. 掌握放射学图像的解读和诊断能力;4. 培养规范操作和安全防护意识;5. 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内容安排1. 放射诊断学基础知识1.1 放射线的物理特性1.2 放射线的相互作用与组织成像原理1.3 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及其特点2. 常见放射性检查方法2.1 X线检查2.1.1 体层X线摄影2.1.2 胸部透视2.1.3 骨骼X线摄影2.2 CT扫描2.2.1 螺旋CT扫描2.2.2 多层螺旋CT扫描2.3 MRI2.3.1 核磁共振成像原理2.3.2 不同部位的MRI应用3. 放射学图像的解读3.1 正常解剖与变异3.2 基本病变表现3.3 鉴别诊断技巧3.4 多模态成像图像的解读4. 放射学诊断和报告书写4.1 影像诊断流程和标准4.2 图像诊断的注意事项4.3 放射学报告的要求和书写规范5. 放射学操作和安全防护5.1 放射设备的操作和调试5.2 患者辐射防护技术5.3 放射性同位素的安全应用6. 临床案例分析与讨论6.1 常见疾病的典型放射学表现6.2 疑难病例的放射学分析与解读6.3 医学团队合作下的放射学诊断策略四、教学方法1. 授课形式:理论授课、案例分析、讨论研究等;2. 实践操作:模拟放射检查、放射学图像解读;3. 独立学习:学生阅读相关书籍、文献综述;4.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病例分享。
五、考核方式1. 课堂表现:参与度、讨论能力;2. 实践操作:放射学图像解读、操作技能;3.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案例分析。
六、教学资源1. 教材:1.1 《放射诊断学导论》1.2 《放射诊断学图谱》1.3 《放射学图像解读与诊断》2. 多媒体教学资源:2.1 放射诊断学经典案例分享2.2 放射学图像解读录像教学七、教学评估教学结束后,将收集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反馈意见,并根据学生的意见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诊断学教学大纲
诊断学教学大纲绪论《教学要求》阐述诊断学是应用问诊、体格检查、化验室检查及器械检查等方法,进行调查研究,达到正确认识健康与疾病的一门课程。
学习本课程,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为指导,发扬“救死扶伤,实行革命人道主义”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教学内容》一、学习诊断学的指导思想。
二、诊断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三、祖国医学对诊断学的贡献。
四、诊断学的基本内容:常见症状、问诊、体格检查,化验室检查,心电图检查,病历编写与诊断思维方法,并概要介绍诊断方法的新进展。
五、学习诊断学的方法和要求《教学时数》3学时《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症状学〔目的要求〕了解常见症状的临床表现、病因分析和诊断意义。
掌握一些比较重要症状的临床表现、发生机理、诊断和鉴别诊断。
〔教学内容〕耳漏、鼻阻、上睑下垂、发热、疼痛、呼吸困难、咳嗽、咳痰与咯血、紫绀、心悸、恶心与呕吐、水肿、腹泻、呕血与便血、黄疸、意识障碍。
一、上睑下垂:上睑下垂的病因及临床意义。
二、耳漏:漏液性质及临床意义。
三、鼻阻:时间规律性及临床意义。
四、发热1.发热的原因:感染性发热,非感染性发热。
2.发热的起病方式(急缓)、过程和临床常见的几种热型(稽留热、驰张热、间歇热、不规则热)。
五、疼痛1.在分析疼痛时应注意:疼痛的位置与传播;疼痛的特点与程序;疼痛的持续时间、频度或间期,诱发加重或减轻的原因;伴随症状与体征。
2.临床常见几种疼痛的特点:头痛;胸痛;腹痛;关节、肌内疼痛。
重点了解疼痛的病因、发生机理及诊断要点。
六、呼吸困难:重点了解呼吸困难的病因、机理与临床表现。
肺原性(呼气性、吸气性及混合性);心源性(左心或右心功能不全);其他原因(如中毒性、神经精神性等)。
七、咳嗽、咳痰、咯血咳嗽的性质、时间及伴随症状;咳嗽时咳痰的原因及临床表现;咯血的原因及临床表现。
八、紫绀:中心性和周围性紫绀的特点和病因。
九、心悸:常见原因和发生机理。
十、恶心与呕吐:发病原因与问诊要点。
《放射诊断学》教学大纲(临床医学)(1).doc
《放射诊断学》教洋大纲适用专业:临床医学、麻醉学专业总学时:64学时,其中理论学时:32学时,实验学时:32学时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放射诊断学是利川X线的特性研究人体结构和器官在疾病过程中显示出来的形态、异常影像和功能的改变,并运用唯物辩证法对这些改变进行综合分析并判断病变性质的一门专业学科。
是一•种特殊诊断方法。
其任务是使学牛了解影像诊断的应用原理、价值和限度,熟悉影像检査前后的注意事项及其应用范国,掌握各系统的止常以及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掌握各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影像学表现与诊断要点。
二、相关课程的衔接先修课程: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断层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
奠定解剖与病理生理基础。
三、教学的基本要求加强思想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正确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循序渐迓原则,推陈出新,反映学科新近展,新成就。
使学生了解影像诊断的应用原理、价值和限度,熟悉影像检查前后的注意事项及其应用范围,掌握各系统的正常以及基木病变的影像学表现,掌握各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影像学表现与诊断要点。
四、课时分配(理论)五、课程考核(理论)本课程为考试课,采川闭卷考试方式考核及结合诊断学进行X线平片阅片考核。
六、教材及主要参考书主编:吴恩惠•《医学影像学>> 第六版•北京市:人民卫牛出版社,2004年5月.七、教学内容(理论)第一篇总论【教学内容】引言阐明放射诊断学的内容,形式与发展概况及应用价值第一章X线成像第一节普通X线成像一、X线成像基本原理与设备(一)X线的产生和特性1、X线产生2、X线特性(1)、穿透性(2)、摄影作用(感光作用)(3)、荧光作用(4)、电离作用(5)、生物作用(二)X线成像基木原理穿透性、摄影作用(感光作用)、荧光作用、自然対比、人工对比(三)X线成像设备二、X线图像特点:灰阶成像叠加影像一定程度放大与失真。
三、X线检查技术(一)普通检查1 .透视(Fluoroscopy) 2•摄片(radiography)(二)特殊检杏1.高千伏摄影2.软线摄影(soft ray radiography)(三)造影检查(人工对比)常用的检查方法.造影剂及引入体内途径、方法和适用部位,造影剂反应及防治等。
《MR诊断学》教学大纲
《MR诊断学》教学大纲(供医学影像专业用)Ⅰ前言磁共振成像(MRI)是利用含有奇数质子或中子的原子核在外加磁场中发生共振后,而产生影像的一种新型的成像方法,随着硬件及软件设备的不为改进,成像时间已从原先的以分钟计发展到现在的以毫秒计,图像质量也明显提高,且新的技术层出不穷,从原先的MRI 发展到现在的磁共振造影(MRA)、弥散张量成像(DTI)等,从原先的形态学诊断向现在功能性及代谢成像,如心脏电影成像、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磁共振波谱(MRS)等。
MR 诊断内容包括:MR成像基本原理、人体正常MR断面解剖及人体生理性及病理性MR改变。
在医学教育中,MR诊断学与前期的解剖学、断层解剖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等有着密切联系,并为临床医学各专业课程提供了相关知识。
本大纲适用于医学影像专业本科学生使用,现将大纲使用中的有关问题说明如下: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
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专业要求和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
三总教学参考学时数为30学时,MR总学时相对少,理论课所占比例将偏高,理论与实验比值为5:1。
Ⅱ正文第一篇 MR总论一教学目的通过了解MR的发展过程,掌握MR机的基本结构及成像基本原理,学习各种射频脉冲序列的成像方法、图像特点及临床应用,各种参数如TR、TE的意义及优化,掌握MR图像特点和及病理及生理组织图像表现,MR造影剂的分型及应用,了解磁共振的新技术及发展前景。
二教学要求(一)了解MR的发展概况。
(二)熟悉MR的基本原理,MR机的基本构造。
(三)熟悉各种射频脉冲序列的原理及图像特点,其中要掌握自旋回波(SE)的原理及图像特点,各种参数的意义及参数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RI诊断学》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9450030课程名称:MRI诊断学(MRI diagnosis)学分:3总学时:54学时理论学时:36实验学时:18先修课程要求:人体解剖学、断层解剖学、病理学、诊断学、影像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急诊医学适应专业:医学影像专业、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影像方向)教材:1、医学影像诊断学,白人驹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8月参考教材:2、磁共振成像(MRI)诊断学,张雪林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年1月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核磁共振成像是随着电脑技术、电子电路技术、超导体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生物磁学核自旋成像技术,将这种技术用于人体内部结构的成像,就产生出一种革命性的医学诊断工具。
快速变化的梯度磁场的应用,大大加快了核磁共振成像的速度,使该技术在临床诊断、科学研究的应用成为现实,极大地推动了医学、神经生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迅速发展。
MRI诊断学主要依据人体器官内部结构的成像了解组织器官的形态、内部结构及功能状态,通过MRI诊断学的学习让学生掌握MRI成像原理,正常及病变组织器官的MRI表现,通过MRI图像分析,结合临床资料为临床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
二、课程基本要求1、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1)熟悉MRI的基本结构、成像原理、临床应用价值与限度。
2)了解MRA的成像方法、弥散与灌注成像的原理、磁共振造影剂的分类与临床应用。
3)熟悉各系统各器官的正常MRI表现及常见病变的MRI表现及诊断要点。
2、基本技能1)熟悉各系统MRI检查的适应症、检查方法2)掌握MRI图像特点、分析与诊断方法,结合临床资料正确书写MRI诊断报告。
三、学时安排授课内容总学时理论学时试验学时备注总论12 6颅脑 4 2五官 3 2胸部 4 2腹部及盆腔 4 2脊椎与脊髓 3 2骨、关节与软组织 4 2机动 2总计54 36 18四、考核考核方式:理论课考试笔试,实验课采用考核及评估方式评定成绩。
成绩构成:理论考试70%,实验成绩20%,平时成绩10%。
五、课程基本内容总论[目的要求]:1、掌握MRI成像原理、图像特点、临床应用价值与限度2、掌握自旋、进动、纵向驰豫、横向驰豫、T1、T2、TR、TE、T1WI、T2WI、MRA 等基本概念3、掌握几种常用射频脉冲(SE、IR、GRE)的成像机制及临床应用4、熟悉MRI装置的基本结构5、熟悉MRI成像序列及参数的选择原则6、熟悉MRI图像质量的影响因素及质量控制措施7、熟悉MRI造影剂的药理与临床应用8、熟悉MRA的成像原理及临床应用9、熟悉人体正常组织及病理组织的MRI信号分析10、了解MRI的发展概况11、了解磁共振波谱学、MRI弥散成像与灌注成像的原理与临床应用[讲课时数]:12学时[教学内容]:1、发展概况:MRI的概念、发展史、新进展2、MRI装置的基本结构1)磁体系统2)谱仪系统3)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3、MRI成像的基本原理1)基本概念:原子与原子核、原子核的磁矩、自旋、进动2)氢原子磁矩进动学说(经典力学理论)3)原子核的能级跃迁学说(量子力学理论)4)核磁驰豫:纵向弛豫与纵向弛豫时间(T1)、横向驰豫与横向驰豫时间(T2)5)MR信号空间定位:频率编码梯度与相位编码梯度、K空间4、射频脉冲序列1)自旋回波序列(SE)2)反转恢复序列:IR、STIR、FLAIR3)梯度回波序列(GRE)4)EPI5、MRI参数选择:TR与TE6、MRI质量控制1)影响MRI图像质量的因素2)MRI质量控制(1)信噪比及其影响因素(2)空间分辨率及其影响因素(3)对比度及其影响因素(4)信号均匀度及其影响因素(5)激励次数(6)层面厚度(7)层间距(8)交叉对话效应(9)观察野(10)矩阵(11)磁化率(12)伪影及其克服措施7、MRI造影剂的药理和临床应用1)MRI造影剂的分类(1)Gd-DTPA及其临床应用(2)Mn-DPDP(二磷酸吡哚醛锰)及其临床应用(3)超顺磁性氧化铁(superparamgnetic iron oxide,SPIO)及其临床应用8、MRA的成像原理及临床应用1)MRA的概念2)血流的基本类型3)MRI中血流的信号4)MRA的成像方法(1)TOF的原理、分类(2)PC的原理、分类5)MRA的临床应用9、人体正常组织及病理组织的MRI信号分析1)人体正常组织的MR信号特征2)病理组织的MR信号分析(1)水肿(细胞毒性、血管源性、间质性)(2)血肿(超急性期、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3)变性(4)囊变(5)梗塞(超急性期、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6)肿瘤(7)铁沉积(8)碘油10、磁共振波谱学、MRI弥散成像与灌注成像的原理与临床应用。
1)磁共振波谱学概念、临床应用2)MRI弥散成像的原理、临床应用3)MRI灌注成像的原理、临床应用[教学方法]:1、讲授法:以讲授法为主。
2、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穿插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颅脑MRI诊断[目的要求]:1、熟悉颅脑MRI解剖2、掌握脑胶质瘤、垂体瘤、听神经瘤、脑膜瘤、脑卒中、脑出血、脑脓肿、颅脑外伤的MRI诊断3、了解脑先天性畸形和脑白质病[讲课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1、检查方法与适应症1)扫描前准备2)扫描方式3)适应症2、颅脑的正常MRI表现3、常见颅脑病变的MRI表现及诊断要点1)颅内肿瘤(1)颅内肿瘤的基本MRI表现(2)星形细胞瘤(3)少突胶质细胞瘤(4)脑干胶质瘤(5)髓母细胞瘤(6)血管母细胞瘤(7)脑膜瘤(8)听神经瘤(9)垂体瘤(10)颅咽管瘤(11)表皮样囊肿(12)皮样囊肿(13)畸胎瘤(14)脊索瘤(15)转移瘤2)脑血管意外与脑血管疾病(1)脑梗塞(2)高血压脑出血(3)颅内动脉瘤(4)颅内动静脉畸形(5)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3)颅脑外伤(1)硬膜外血肿(2)硬膜下血肿(3)脑内血肿(4)脑挫裂伤(5)弥漫性轴索损伤4)颅内感染性病变(1)脑脓肿(2)化脓性脑膜炎(3)病毒性脑炎(4)颅内结核(5)艾滋病的颅内感染(6)脑囊虫病5)先天性颅脑畸形(1)胼胝体发育不全(2)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3)结节性硬化6)其他颅脑病变(1)多发性硬化(2)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3)脑萎缩(4)脑积水(5)放射性脑病[教学方法]:1、讲授法:检查方法,正常及基本病变MRI表现。
2、病例分析式的教学方法:重点讲解疾病。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五官MRI诊断[目的要求]:1. 了解五官、面颈部的MRI解剖2. 掌握胆脂瘤、鼻咽癌的MRI诊断[讲课时数]:3学时[教学内容]:1、眼及眼眶MRI1)眼及眼眶MRI适应症、扫描技术2)眼眶的正常MRI表现3)眼球与眼眶常见病变的MRI表现及诊断要点A、视网膜母细胞瘤B、脉络膜黑色素瘤C、海绵状血管瘤D、视神经胶质瘤E、眼眶炎性假瘤F、泪腺肿瘤G、格氏眼病H、颈内动脉-海绵窦瘘2、鼻及鼻窦MRI1)鼻及鼻窦MRI适应症、扫描技术2)鼻及鼻窦的正常MRI表现3)鼻及鼻窦常见病变的MRI表现及诊断要点A、鼻窦炎B、鼻窦粘液囊肿与粘膜下囊肿C、鼻及鼻窦息肉D、鼻腔癌E、上颌窦癌3、咽喉部MRI1)咽喉部MRI适应症、扫描技术2)咽喉部的正常MRI表现3)咽喉部常见病变的MRI表现及诊断要点A、鼻咽癌B、喉癌4、耳部MRI1)耳部MRI适应症、扫描技术2)耳部的正常MRI表现3)耳部常见病变的MRI表现及诊断要点5、颈部常见病变的MRI表现及诊断要点1)腮腺病变2)淋巴结肿大[教学方法]:1、讲授法:检查方法,正常及基本病变MRI表现。
2、病例分析式的教学方法:重点讲解疾病。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胸部MRI诊断[目的要求]:1、掌握胸部、心脏大血管的正常MRI表现2、掌握胸部、心脏大血管多发病、常见病变的MRI表现及诊断要点3、熟悉胸部MRI检查的适应症、禁忌症、检查方法[讲课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一)呼吸系统MRI诊断1、胸部的MRI适应症、禁忌症、检查方法2、胸部的正常MRI表现3、胸部常见病变的MRI表现和诊断要点1)纵隔肿瘤和肿瘤样病变A、胸腺瘤B、畸胎瘤C、淋巴瘤D、神经源性肿瘤2)肺内肿瘤A、原发性肺癌B、良性肺肿瘤:错构瘤、血管瘤C、转移性肺癌3)胸膜病变A、胸膜间皮瘤B、胸膜转移瘤C、气胸D、胸腔积液(二)心脏大血管MRI诊断:1、心脏和大血管MRI的适应症、禁忌症、检查方法。
2、心脏和大血管的正常MRI表现3、心脏和大血管常见病变的MRI表现和诊断要点A、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主动脉缩窄B、冠心病:心肌梗死、室壁瘤C、原发性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D、心脏肿瘤:粘液瘤E、心包病变: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C、大血管病变: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教学方法]:1、讲授法:检查方法,正常及基本病变MRI线表现。
2、病例分析式的教学方法:重点讲解疾病。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腹部及盆腔MRI诊断[目的要求]:1、掌握腹部与盆腔的正常MRI表现2、掌握腹部与盆腔的多发病、常见病变的MRI表现及诊断要点3、熟悉腹部与盆腔MRI检查的适应症、检查方法[讲课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一)消化系统MRI诊断1、消化系统MRI的适应症、检查方法2、消化系统的正常MRI表现3、消化系统常见病变的MRI表现及诊断要点1)肝脏常见病变A、原发性肝癌B、转移性肝癌C、肝海绵状血管瘤D、肝囊肿E、肝脓肿F、肝硬化G、Budd-Chiari综合征2)胆道系统常见病变A、胆管癌B、胆囊癌C、胆石症D、先天性胆管囊肿3)胰腺常见病变A、胰腺癌B、胰腺炎4)、胃肠道常见病变:结肠癌与直肠癌(二)泌尿生殖系统MRI1、泌尿生殖系统MRI的适应症、检查方法2、泌尿生殖系统的正常MRI表现3、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病变的MRI表现及诊断要点1)泌尿系统常见病变A、肾脏囊性病变:单纯肾囊肿、多囊肾B、肾错构瘤C、肾癌D、肾盂癌E、膀胱癌F、肾结核G、泌尿系结石与肾积水H、先天性肾畸形2)生殖系常见病变A、前列腺增生B、前列腺癌C、宫颈癌D、子宫内膜癌E、子宫肌瘤[教学方法]:1、讲授法:检查方法,正常及基本病变MRI表现。
2、病例分析式的教学方法:重点讲解疾病。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脊椎与脊髓MRI诊断[目的要求]:1、掌握脊柱和脊髓的正常MRI表现2、熟悉脊柱和脊髓MRI检查的适应症、检查方法3、熟悉脊柱和脊髓常见病变的MRI表现及诊断要点[讲课时数]:3学时[教学内容]:1、脊柱和脊髓MRI检查的适应症、检查方法2、脊柱和脊髓的正常MRI表现3、脊柱和脊髓常见病变的MRI表现及诊断要点1)椎管内肿瘤:髓内肿瘤、髓外硬膜内肿瘤、髓外硬膜外肿瘤、转移瘤、淋巴瘤2)椎骨肿瘤:脊索瘤、转移瘤3)脊柱感染性病变:脊柱结核4)外伤:脊柱外伤、脊髓损伤5)椎间盘病变:椎间盘变性、椎间盘膨出、椎间盘突出[教学方法]:1、讲授法:检查方法,正常及基本病变MRI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