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秋天的雨(3)
《秋天的雨》
![《秋天的雨》](https://img.taocdn.com/s3/m/f76c933d0722192e4536f693.png)
11 《秋天的雨》定福庄一小唐明明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2、结合课文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
3、通过读课文,观看课件、发挥想象,理解重点词句意思,了解秋雨的特点,感受秋雨的美。
4、激发学生热爱秋天、观察自然、热爱自然的兴趣和感情。
5、通过搜集资料,拓展延伸,培养学生语言感悟、积累和运用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了解课文抓住了哪些景物特点来写秋天的雨。
2、教学难点:通过课文对景物生动贴切的描写,使学生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三、课前准备:配乐《秋日私语》、搜集有关秋天景象的图片、词语、句子等资料、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进入秋雨意境。
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送给大家一首好听的钢琴曲——《秋日私语》。
你们听,那舒缓的节奏似乎在述说着秋天的美丽,有随风起舞的落叶,有馋涎欲滴的水果,还有那淅淅沥沥的秋雨。
谁来说说,秋天的雨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请你随便说。
有位作家把秋天的雨编成了一首散文诗,题目就叫做《秋天的雨》(板书课题),你们想不想知道他在诗里是怎样描写秋雨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秋天的雨》。
出示课题:11 秋天的雨,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体会大意。
1、按自然段指名读。
,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秋天的雨的。
2、指名回答,适时板书:颜色、味道、传递信息师:你是从课文的哪句话看出来的?读一读。
适时出示课件: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
3、这三句话分别是课文的第2—4自然段的第一句,这三个自然段都是围绕第一句话的意思来具体描写的,像这样的段落关系就叫做“总分关系”,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三句话。
生:齐读三个段首中心句。
师:好,下面我们来具体看看作者是怎样为我们描写秋天的雨的?三、细读课文,指导朗读,感悟语言(一)学习第一自然段,体会秋雨是不知不觉就来到人们身边的。
11、秋天的雨(课后修改 推荐)
![11、秋天的雨(课后修改 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2920eff8f90f76c660371a05.png)
)。
, )哪 )。 , )哪 )。
金黄色是给田 野的,看,田野 像金色的海洋。
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 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 呢!
丰收喽!
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
田野像金色的海洋。 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 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 摘呢!
橙红色是 给果树的,橘 子、柿子你挤 我碰,争着要 争 人们去摘呢!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总起句
先总起 后分述
秋天的雨,
带来了秋的五彩缤纷,
带来了秋的芬芳扑鼻。
1、收集描写秋天的语句。 2、把秋天的景物画下来。
为什么说香味躲 在小雨滴里呢?
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梨香香的,菠萝甜甜的,还有苹果、 橘子,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都躲在 小雨滴里呢!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 勾住。
我还知道……
秋天的雨,带给大 一曲丰收的歌 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 一首 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 欢乐的歌。 欢乐的歌
为什么说秋天的雨带给我们的是一首“丰 收、欢乐”的歌?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秋天的雨,吹起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 家,冬天快要来了。
你还发现秋天有什么“宝贝”? 将你的发现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秋的颜色
秋的味道 秋的声音
秋雨打开了了秋天的大门,
我们首先看到是秋天缤纷的色彩!
画出表示颜色 的词语
黄色 红色
金黄色
橙红色 紫红色 呵呵,找到了! 淡黄色 雪白色
(银杏树)
我 来 说 一 说
(枫树) (田野)
(橘子)
(柿子) (菊花)
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 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 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 夏天的炎热。
11 11秋天的雨-张红
![11 11秋天的雨-张红](https://img.taocdn.com/s3/m/8b1732166c175f0e7cd137a4.png)
11.秋天的雨教学目标:1、认识“钥、匙”等8个生字,会写“扇、邮”等12个生字。
正确读写“清凉、留意”等词语。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已有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感受语言文字之美。
4、指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5、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受秋天的美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与难点:使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是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思路:《秋天的雨》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第11课,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
文章名为写秋雨,实际在写秋天。
课文的内容丰富多彩,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的丰收景象,还有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
课文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从整体上带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
本课采用个性化教学,以学生原由的知识谨严为基础展开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是他们在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读中迁移。
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灵性服务。
立足本课教材实际,科学的确立三维目标。
教学中紧紧抓住语文学科的特点,以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语文素养的形成为目标,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注重学习过程学习方法的指导,力求使相互交融的三维目标在教学中有效达成。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钥、匙”等8个生字,会写“扇、邮”等12个生字。
正确读写“清凉、留意”等词语。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秋雨的美和作者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认识“钥、匙”等8个生字,会写“扇、邮”等12个生字。
正确读写“清凉、留意”等词语。
教学难点:“爽”“柿”的字形,“扇”的读音。
教学准备:学生:初步预习课文,能读出生字,读通句子。
小学人教版三年级上语文-11.秋天的雨同步阅读(含答案解析)
![小学人教版三年级上语文-11.秋天的雨同步阅读(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6d83bf6ccbff121dc368354.png)
【精品】人教版三年级上语文-11.秋天的雨同步阅读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bīn bīng)纷的颜料。
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
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五彩缤纷:频频:3.给最后一句话加上标点。
4.我能用“五彩缤纷”写一句话。
5.这段话共有句话,是围绕“”这句话写的。
6.找出文中描写颜色的词语,写在横线上。
7.这段话中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有和。
请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并说一说把比作。
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
8.用“”画出文中能表现秋天丰收和欢乐的语句。
阅读《我爱花城》回答问题我刚到花城,便陶醉在花的海洋里……记得,春节时节,那昂立枝头的就是被誉为“英雄花”的木棉花。
它色彩鲜艳,蓬勃向上,给人以坚定、凝重、朴实的感觉。
当热风吹走带有几分寒意的春季时,花城已成为白兰花的天地了。
我漫步在白兰花盛开的树下,陶醉在白兰浓郁的清香里。
继白兰花之后,最美的要数凤凰花了。
它的话似红云,像彩霞,一枝枝,一片片,开满了枝头,看上去一片火红,像一团正在燃烧的火;秋风飒飒,群花中的佼佼者,当然要数菊花了。
当我走进菊花园中,不禁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瞧!菊花有红的、白的、黄的、紫的,还有黑里透黄的……色彩各异,五颜六色。
菊花的姿态更美,有的倒挂枝头,有的一枝独秀,有的千朵成群……真是千姿百态啊!一阵北风吹过,百花凋零。
路边似乎已看不到什么花了,其实不然,在每家的窗台上,不正有一盆亭亭玉立的水仙花!它那碧绿的叶子衬托着白黄色的小花,散发出芬芳,越发惹人喜爱。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1《秋天的雨》 教学设计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1《秋天的雨》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50972bd0029bd64783e2cff.png)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1《秋天的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钥、匙、趁”等8个生字。
会写“盒、扇、邮”等10个字。
能读写“清凉、留意、扇子”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对秋雨的喜爱,感受秋天的美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引导学生通过抓具体的语言文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好课文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感受课文中描写的秋天美景,体会作者对秋雨的喜爱之情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欣赏秋色,激情导入1.同学们,你们喜欢秋天吗?能说说为什么喜欢秋天吗?2.哟,同学们都这么喜欢秋天!瞧,老师今天就给你们带来了一份关于秋天的礼物:秋天的雨景。
你们想看看吗?3.学生说说看到的景象。
过渡:是啊,秋天的雨就是这样的美妙,这样的神奇,这样的令人陶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秋雨的文章:秋天的雨(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生字词。
(1)同位互相指读生字:同桌之间互相用手指着双线格里的8个生字读一读,看谁读得准、记得牢。
(2)集体反馈。
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字词,重点强调“钥匙、菠萝、扇”的读音。
(3)谁愿意当小老师领着大家读一读一组词:橙红色、五彩缤纷、橘子、频频点头、松柏、扇哪扇哪最后一个词还有一个读音,念什么?怎么组词?2.写生字重点指导枚,右边是反文,爽的笔顺,柿,右边横上是一点。
学生书写,当堂展评3.指名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大意。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请一组同学开火车读一读。
一个人读一段,其他同学认真听,一边听一边思考。
(2)读后交流,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谁能说一说,在秋雨里,你都看到什么了?(小青蛙、小松鼠、小喜鹊)小青蛙、小松鼠、小喜鹊准备过冬,是不是?你们除了这些还看到什么了?(银杏树、枫树、柳树、柿子、橘子。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1 秋天的雨_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1 秋天的雨_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b2b115b2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d1.png)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秋天的雨》是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三单元的第三篇课文。
作者用散文的笔触从感觉、颜色、味道、动物的生活习性几方面为我们描绘出了秋雨中大地的多姿与事物的变化。
课文洋溢着童真、童趣, 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 激发想象, 让他们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 感受到秋雨的可爱和秋天的美好。
【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词, 能弄清楚词语大意, 流利地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 能有感情地读课文。
3、品读课文, 通过重点段落的学习体会秋天的美,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秋天的感受。
【教学重点】重点:品读课文, 通过重点段落的学习体会秋天的美,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秋天的感受。
难点:理解各种修饰手法所修饰的表情达意的效果。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秋天景色的图片, 制定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 激发兴趣。
1、一场秋雨一场寒, 夏天还没有走远, 秋天的小雨点就蹦蹦跳跳地把秋天送来了。
2、板书课题《秋天的雨》, 并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学习生字1、自由读课文, 标出识字词, 不会的查字典。
2、生字词的识记来大家准备得很充分, 现在老师考考你们:出示生字, 找同学试读、小老师领读、齐读;出示词语, 男友生比赛读, 个别同学读。
3、写法的指导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 先找同学读, 再说说不好写的字, 教师示范写:“爽”、“紧”。
“爽”的笔画顺序是横, 接着是四个“×”, 最后是竖撇和捺。
“紧”字的第四笔为“点”。
三、再读课文, 整体把握1、打开课本, 跟随视频轻读课文, 并思考:秋天的雨给我们带来什么?2、读后交流读书体会, 并板书:钥匙、颜料、气味、喇叭。
四、细读课文, 感悟情感1、品读第一自然段a、找多人试读第一段, 引导学生读好两个“轻轻地”, 并指导学生要读出秋雨姐姐的“清凉和温柔”。
b、体会“没留意”的含义。
c、齐读第一段, 读出不留一点情感, 感受文本的美。
2、重点学习第二自然段。
这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名为写秋雨,实际在写秋天。课文的内容丰富多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
![这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名为写秋雨,实际在写秋天。课文的内容丰富多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https://img.taocdn.com/s3/m/f6731357b7360b4c2e3f64ca.png)
11、秋天的雨教材分析这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名为写秋雨,实际在写秋天。
课文的内容丰富多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的丰收景象,还有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课文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从整体上带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
使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是编选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这也是本篇课文的教学重点。
课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或把秋雨人格化,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和事物,或很含蓄地抒发感情,这些被艺术化了的语言,会给学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难,是教学上的一个难点。
教学目标设计:1记忆本课中出现的新的生字、生词。
2能够有感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
3能够联系实际,描述秋天景象,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4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找出本课各段的中心句和关键词。
5通过视频播放,清晰地呈现秋天的美丽景象,激发学生对秋天的热爱之情。
6通过多媒体信息的呈现,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意境的理解。
7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述,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1、教学内容:具体描述了秋雨的特征,表达了对秋天的赞美之情,2.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秋天的雨的。
4、创新点: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手段,来改善教学环境,增强教学效果。
教学对象分析1、学生特点: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和模仿能力,反应灵活,活泼好动,对学习新鲜事物有很大积极性。
2、学法指导:对小学生而言,一个形象、生动的学习环境可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加深他们对内容的理解。
本课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多媒体技术、角色扮演、朗读竞赛等手段,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保证学生精力集中的进行学习。
教学工具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揭题1、教师谈对春、夏、冬三个季节的雨的感受。
11《秋天的雨》 之三
![11《秋天的雨》 之三](https://img.taocdn.com/s3/m/1c0479760066f5335b812130.png)
11《秋天的雨》之三教学目标1.认识“钥、匙”等8个生字,会写“扇、邮”等12个生字。
正确读写“清凉、留意”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积累好词佳句,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受秋天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过程一、导语渲染,调动情感。
1.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播放.课件)同学们,我们一起伴着绵绵的秋雨走进这快乐的课堂,今天我们就学习《秋天的雨》。
2.齐读课题。
(板书:秋天的雨)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生字词。
(1)同位互相指读生字:同桌之间互相用手指着双线格里的8个生字读一读,看谁读得准、记得牢。
(2)集体反馈。
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字词,重点强调“钥匙、菠萝、扇”的读音。
(3)谁愿意当小老师领着大家读一读?2.指名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大意。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请一组同学开火车读一读。
一个人读一段,其他同学认真听,一边听一边思考。
(2)读后交流,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谁能说一说,在秋雨里,你都看到什么了?(小青蛙、小松鼠、小喜鹊)小青蛙、小松鼠、小喜鹊准备过冬,是不是?你们除了这些还看到什么了?(银杏树、枫树、柳树、柿子、橘子。
)三、深入局部,品读课文。
1.感悟“五彩缤纷”。
(1)学生默读课文,寻找描写的颜色词语。
学生默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把描写颜色的词语画下来。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利用多媒体.课件把描写颜色的词语变成相应的颜色。
(2)美读句子,体会色彩之美。
自己小声读一读这段话,一边读一边把你喜欢的句子画下来,美美地多读几遍。
2.重点体会、美读描写银杏树和枫树的句子。
(1)学生读句子(.课件出示句子)。
(2)去词体会。
如果我把句子当中的“扇哪扇哪、飘哇飘哇’去掉,自己再来读读看,好不好?为什么?(“扇哪扇哪”让我们仿佛看到银杏叶像一把把黄色的小扇子,轻轻地、轻轻地帮我们扇走了夏天的炎热;而“飘哇飘哇”让我们感受到红红的枫叶多像一枚枚邮票,为我们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语文人教版三级上第十一课《秋天的雨》教案
![语文人教版三级上第十一课《秋天的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62b238f5335a8102d220ae.png)
《秋天的雨》教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教学课题:秋天的雨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2、读懂课文,感受秋天的美好。
3、积累好词佳句。
过程与方法1、播放课件,感受景色的美。
2、品读课文,感受语言美。
3、动情朗读,体会秋雨的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对秋雨的喜爱。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课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或把秋雨人格化,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和事物,或很含蓄地抒发感情,这些被艺术化了的语言,给学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难。
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二、教学过程:(一)激趣、感知,话秋雨师:孩子们,你们喜欢雨吗?你喜欢什么样的雨?生:我喜欢春天的雨,细细的,柔柔的。
生:我喜欢夏天的雷雨,因为雷雨过后,可以看到美丽的彩虹。
师:大地经过春雨的滋润,夏雨的洗礼,秋雨姑娘像把钥匙,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课件出示读书要求:①一边读书,一边标出自然段想一想,每个自然段都写了什么内容。
生:认真读书,勾画相关的句子。
生1: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生2: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生3: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生4: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
生5: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二)交流、品读,体秋意抓“钥匙”,悟秋意:⑴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师:每一把钥匙都可以打开一扇门,有人说:“书是一把钥匙,它打开了知识的大门。
”生:为什么说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呢?生:说秋雨带着“清凉”,可又为什么说它还带着“温柔”呢?……师梳理问题,组织学生小组交流。
小组代表:秋天的雨轻轻柔柔地来了,几场秋雨过后,天气凉了,树叶开始落了,果实快要成熟了,意味着秋天来了。
小学语文_11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语文_11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edcd06c360cba1aa911da62.png)
11 秋天的雨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邮票、凉爽”等14个词语,正确美观的书写“爽”。
2.通过想象画面、抓关键词、句子训练,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秋色之美,语言之美。
3.理解“五彩缤纷”等词语,能仿照课文第二段的句子,说几句话。
4.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教学重点:品读课文第二段,理解“五彩缤纷”等词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能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教学准备:1.搜集有关秋天的图片,走进秋天,欣赏秋天景色,品尝秋天瓜果,有条件的同学参加田间劳动。
.2. 做导学案:预习课文,自学课文生字词,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大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情景激趣。
同学们,我们常说“一场秋雨一场寒”。
夏天的脚步还没走远,小雨点儿就蹦着跳着把秋天给我们送来了。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11秋天的雨。
(板书课题)二、自主学习,检查预习。
过渡:昨天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下面我们一起来检验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吧。
(一)认读生字词:你看,雨娃娃把生词朋友送来了。
(指名读,其他跟读,排火车读)(二)识字理,学写“爽”。
“凉爽”的“爽”读起来很容易,写起来却不那么容易。
你们看这是甲骨文的,像什么?其实,爽原来是指一个人腋下有火,明亮的意思。
所以我们经常说神清目爽、秋高气爽,后来逐渐演变,变成了现在的样子“爽”。
写这个字要注意笔顺,【演示笔顺】我们一起来用心的写一写吧。
(师范写生写两遍)(三)读多音字【扇子扇哪扇哪】同一个字在两个词里的读音是不一样的,是多音字,一起来读一读。
(四)读轻声词语【衣裳喇叭钥匙】这几个词语最后一个字是轻声,注意读得又轻又短。
三、连句成诗,整体感知。
过渡:钥匙是一种普通但是又很神奇的东西,轻轻一扭,我们就可以打开一扇扇大门。
秋天的雨也是一把钥匙,他为我们打开了什么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文第42页,听老师来读课文,你一边听一边感受,秋天的雨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一)师配乐范读,初步感知。
人教三上语文11秋天的雨精品教案
![人教三上语文11秋天的雨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f45a9251e79b896802268b.png)
《秋天的雨》一、教学内容: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十一课教学时间:2013.10.15二、教材分析《秋天的雨》和《听听,秋的声音》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第11、12课,名为写秋雨、秋的声音,实际都是在写秋天。
作者把雨、声作为一条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联起来,从整体上带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
三、总体设计理念“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本课的教学设计努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积极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读中迁移,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四、教学目标(一)分项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钥、匙、趁”等八个字;会写“扇、枚、柿、邮”三个字。
过程与方法: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章的整体内容:秋雨的神奇;熟读、美读、乐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抓住语言文字感受秋天的五彩缤纷,从秋雨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二)分层教学目标上限目标(发展性):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章的整体内容:秋雨的神奇;抓住语言文字感受秋天的五彩缤纷,从秋雨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下限目标(基础性):认识“钥、匙、趁”等八个字;会写“扇、枚、柿、邮”三个字;整体感知课文;熟读、美读、乐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五、学情分析总体情况:《秋天的雨》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
文章名为写秋雨,实际在写秋天,这一课的生字并不难,对于绝大部分学生来说不足以成为绊脚石,语言文字也较为浅显易懂,但是如何让学生从文字中感受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则是我需要突破的重点。
个别化对象分析:周寒燕、王笑语、陈庆昌、龙晓凤等生字新词掌握不牢固,需特别关注;叶琪、金文琪、王麒润、王贺磊等朗读需要多加训练。
六、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钥、匙、趁”等八个字;会写“扇、枚、柿、邮”三个字;整体感知课文;熟读、美读、乐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难点: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章的整体内容:秋雨的神奇;抓住语言文字感受秋天的五彩缤纷,从秋雨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11秋天的雨3-精品课件
![11秋天的雨3-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e5f735d71fe910ef02df812.png)
•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莫如 树木; 终身之 计,莫 如树人 。2021年4月上 午7时46分21.4.3007:46April 30, 2021
•
16、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 重要。 因为解 决问题 也许仅 是一个 数学上 或实验 上的技 能而已 ,而提 出新的 问题, 却需要 有创造 性的想 像力, 而且标 志着科 学的真 正进步 。2021年4月30日星期 五7时46分42秒07:46:4230 April 2021
金黄色是给田野的, 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
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 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 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它把金黄色给了田野,(金黄的田野 )像
( 一片片金色的海洋 ),(摇)啊(摇 )啊,
( 摇)来了( 丰收的喜悦)。
听读课文,感知内容 要求: 1.听通课文,注意听听语段 之间的时间间隔。 2.找出文中描写“秋天的雨” 的句子。
秋天的雨,( 是一把钥匙。
)
秋天的雨,( 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秋天的雨,( 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
秋天的雨,( 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他
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
)
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
(
我( 来(
说
一( 说(
(
)的银杏树 )的枫树 )的田野 )的橘子 )的柿子
)的菊花
看到的
听到的
闻到的
梨香香的,菠萝甜甜的,还有苹果、 橘子,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都躲在小 雨滴里呢!
看到的
听到的
闻到的
冬天快要来了
秋雨吹起了小喇叭:
三年级语文上册11课《秋天的雨》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11课《秋天的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263e183844769eae109ed45.png)
11.《秋天的雨》教学设计教案背景:《新课程理念》以学生的学位主导,以教师的导为辅,要充分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的获得知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本课采用个性化教学,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使他们在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读中迁移。
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灵性服务。
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
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主动性与创造性,教学中,学生始终是学习活动的主人,他们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中快乐的学习,教师则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与欣赏者,力求实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教学相长的教学思想。
教学课题: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1课《秋天的雨》教材分析:《秋天的雨》是一片抒情味很浓的散文,课文内容丰富多彩,作者抓住了秋天的特点,写了秋天的色彩缤纷和丰收的景象,还有深秋中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明写秋雨,实际写秋天。
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清凉、留意菠萝……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
4、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点:使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课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或把秋雨人格化,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和事物,或很含蓄地抒发感情,这些被艺术化了的语言,会给学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难。
教学方法:朗读感悟法、电教法教学过程:一、续写小诗,导入课题1、同学们,今天老师第一次给你们上课,我要送你们一首诗。
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诗吧。
《课件1》春天的雨像一位报春的使者,用温柔的雨滴滋润着大地万物。
夏天的雨像一个调皮的孩子,总是敲着大鼓、轰隆隆地从天而降。
三年级上册语文11课文秋天的雨
![三年级上册语文11课文秋天的雨](https://img.taocdn.com/s3/m/202029f87cd184254a353528.png)
三年级上册语文11课文《秋天的雨》:《秋天的雨》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语言感悟、积累和运用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感悟课文描写的景物特点,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热爱自然的兴趣和感情。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是抓住哪些景物特点来写秋天的雨的。
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音乐引入情境播放《秋日的私语》)1、同学们,今天黄老师想和大家来谈谈秋天的雨,秋天的雨给你留下什么的印象?(学生各抒己见)2、有位作家说:“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秋天的雨》。
(板书课题)3、请小朋友读读课题。
(展示个人对语言不同的感悟)二、初读课文,读中感悟。
1、个性化读书。
(自主读)要求读准音,读通课文。
2、指名读课文,检查读的情况。
3、通过这次读书你又读懂了什么?(学生说)你是想看看秋的颜色?还是想闻闻秋的味道?还是听听秋的声音呢?三、品读课文,理解体验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喜欢哪段就来学习哪段?)1、说说是怎样体会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的?(因为它不知不觉地就来到了我们身边,打开秋天的大门)(1)请学生读一读不知不觉,文中是用什么词来写的?(学生说轻轻地,轻轻地)(2)请你读一读。
即时评价读得怎样?齐读。
(3)它打开了丰收的大门。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你是怎样理解“五彩缤纷”的?(出示多媒体投影)a.学生读课文边读边思。
指名学生说。
b.这么美的景象,你是如何读的?读读,如何读出五彩缤纷。
c.教师范读指导。
(配音乐朗读)(学生倾听)d.和老师比赛,相信你们读得要比老师好。
学生再读,读出五彩缤纷的味道。
(个别读,齐读)3、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是哪些气味?(学生说)a.请你读一读,黄老师来闻一闻,是不是真的闻到这种气味。
c.齐读第三自然段。
4、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
秋天的雨从哪三个方面写了秋天的雨
![秋天的雨从哪三个方面写了秋天的雨](https://img.taocdn.com/s3/m/7d01c08a2e3f5727a5e962fb.png)
秋天的雨从哪三个方面写了秋天的雨《秋天的雨》是三年级上册11课的课文,作者从秋天的颜色,秋天的气味,还有秋天小动物们和植物如何准备过冬这三个方面来描写的.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梨香香的,菠萝甜甜的,还有苹果、橘子,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都躲在小雨滴里呢!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
(秋天还是一个果实成熟的季节,果园里的景象更加的迷人,但是他的香气更让人流连忘返。
秋天里,是采摘季的季节,就像上文的“争着”一般,这里,是争着向人们展示好问的气味呢。
怎么勾住?用气味吸引啊。
为什么用勾住?呵呵,你想跑都不行,必须回来闻一闻。
这个“勾”,把“好闻的气味”写的有动作,代表着果实了。
除了“勾住”小朋友,一定还会跟飞来飞去的小虫、小鸟有着非常有趣的对话。
)大青树下的小学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大青树下的小学》一文是按照的时间顺序来写的,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再写课上和课下。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吴然写作的散文,又名《我们的民族小学》,通过描写边疆的一所小学,反映了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大青树下的小学》出自于人教新课标版小学三年级上学期第一组第1篇课文。
课文紧紧围绕一个“情”字行文,内容与文题相互呼应,浑然一体。
片断赏析:第1自然段:写民族小学的学生在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
第2自然段:铃声响了,我们的民族小学开始上课了。
第3自然段:讲孩子们课上认真读书,课下尽情玩耍、游戏的学习生活。
本段赞美了民族小学的学生课上认真读书,课下尽情玩耍、游戏的情景。
这个自然段在写了学生活动的同时,还写了许多的小动物。
第4自然段:讲民族小学的确是一所令人难以忘怀的学校。
这段用“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点题,直接抒发了自豪之情。
写铜钟和凤尾竹的影子,使人联想到钟声悠悠不绝和影子绵绵索绕,自然就会对民族小学产生一种难忘和怀念的情感。
11秋天的雨 (3)
![11秋天的雨 (3)](https://img.taocdn.com/s3/m/e3f33703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8b.png)
11.秋天的雨1.小朋友你们理解我吗?生:不理解师;那老师告诉你们我是谁?我是你们的“小雨姐姐”,想和我做朋友吗?生:想师:那我们把今天的课上好了,我就和你们做朋友,那我们就期待成为好朋友吧。
2.师:孩子们小时候我和你们一样,常听大人们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夏天还没走远,秋天的小雨点就蹦着跳着把秋天给我们送来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秋天的雨,板书课题。
(书写雨字的时候)你瞧,小雨点一滴一滴地落下来啦,谁会读。
生读。
师:雨字读得多响亮啊,让大家一听就明白了课题写的是秋天的生:雨师:一起来响亮地读一读吧。
生响亮地齐读课题。
二、复习生字师:昨天老师让小朋友预习了课文,生字一定都会认了,下面我们就来响亮地读一读这些生字。
好不好生:好师:请看屏幕出示生字:凉爽。
认读,书空,(爽字读起来很容易,写起来可不太容易,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写一遍,用心记住他的笔顺,先写四个小X,再写一个人字托住他)扇子,扇哪扇哪,(两个扇的读音区别,指导读好多音字。
师:第三行生读“衣裳,喇叭,钥匙。
认读。
三、读文感受。
1.老师:钥匙啊,很常见,也很神奇,那它轻轻一转,一扇扇大门就打开了。
秋天的雨也是一把神奇的钥匙,他为我们打开了什么呢?老师来读一读课文,同学们感受一下,秋天的雨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学生:难忘老师:谁让你难忘?学生:秋天的雨老师:我们合作把话说完整了学生:秋天的雨真神奇学生:让秋天更美丽2.老师:在文章中,作者在每个自然段的开头写出了他的感受,自读课文,把相对应的句子画下来。
学生:读课文。
老师:找到了吗?交流学习成果吧。
学生:秋天的雨老师:画句子阿。
学生:读每个自然段开头一句。
老师:看屏幕,这几句话连起来越看越象一首小诗,连起来齐读。
学生:读小诗老师:每句话是每段的意思,第一自然段学生:读第一自然段老师:指名读第一句话,其中有一个词语。
学生:五彩缤纷师:这句话什么意思?换词语理解。
五颜六色,花花绿绿……3.(1)默读第二自然段,找出哪些词是写颜色的?交流:黄黄的/红红的/金黄色/橙红色/雪白/淡黄色/紫红色,(2)这些漂亮的颜色分别给了谁呢?自读第二自然段把什么颜色给了谁读好,好的句子还能够多读几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秋天的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清凉、留意、扇子、炎热、”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
4、积累好词佳句。
【设计理念】
1、以读为本,学生在反复诵读过程中,识字、学词、练句,走进语言文字,体会感悟文本。
2、重视读中积累好词好句。
3、自主合作探究,多种语文实践,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小组交流,探究发现。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是课文的教学重点,课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或把秋雨人格化,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和事物,或很含蓄地抒发感情,这些被艺术化了的语言,会给学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难,是教学上的一个难点。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教学中出示的诗、词语、句子、动物过冬图片、秋天景物的图片)。
2、《秋日私语》音乐录音带。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分解目标〗
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2、结合重点词句,学习生字新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小诗,但是需要你们帮我填完整,填好了就送给大家,好吗?
出示:
秋天的颜色。
谷子说:“秋天是()的。
”
高粱说:“秋天是()的。
”
棉花说:“秋天是()的。
”
松树说:“秋天是()的。
”
土地说:“秋天是()的。
”
小朋友说:“秋天是()的。
”
大家一起来读读吧!
师:秋天的色彩真多呀!你们能用一个词语表达出来吗?
(学生用所学习的词语来表达,教师肯定他们的回答。
)
有位朋友告诉我:“秋天是五彩缤纷的。
”想不想去看看?让我们一起走进《秋天的雨》。
(板书课题)
在填诗的过程中,让学生感知秋天的景物,激活了他们的思维,同时也为学习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作好了铺垫。
二、初读课文,指导识记生字,积累好词好句
1、秋天的雨可神奇了。
听老师范读课文,看看秋天的雨给大地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配乐朗诵)
2、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小朋友们也想读读吗?
⑴自由朗读课文,划出课后双线格里的8个生字。
⑵同桌之间互相指读,看谁读得准,记得牢。
⑶集体反馈。
①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字词:“一把钥匙、趁你没留意、菠萝甜甜的、衔来树枝、油亮亮的衣裳”学生自由读、指名读、教师指导两个轻声(钥匙、衣裳)、区分“衔”和“街”、学生齐读。
②出示句子:
“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
“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
这是两个什么句子?(比喻)谁会读?(指导扇的读音)指名读、齐读。
指导“枚、爽”的笔画,学生书空。
③出示句子:
“橘子、柿子倾斜角挤我碰。
”
“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
”
这两句又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拟人)谁来读读、齐读。
指导“柿”字的笔画,区分“喇”和“刺”。
⑷再读②③中的句子,像这样的好句子,课文中还有很多很多,你快去找找看,读一读。
⑸学生展示读,教师适时鼓励。
3、小朋友们读得真好,现在和伙伴们交流交流:课文是从哪能几个方面来写秋天的雨的?
教师适时板书:
是钥匙、是颜料、藏气味、吹喇叭。
4、再读课文,体会秋天的美好。
要求:老师读每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学生读后面的内容,最后一自然段齐读。
(配乐)
从教师的示范读,学生自读,读词语,读句子,再到读课文,不仅读的形式多样,而且读有层次。
学生在反复诵读过程中,识字、学词、练句,走进语言文本,体会感悟文本。
三、课后练习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2、选择你喜欢的词句读一读,背一背,写一写。
第二课时
〖课时分解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秋天的美。
2、结合课文,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是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它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它还会吹金色的小喇叭呢!同学们是想看看秋雨的颜色、想闻闻秋雨的气味,还是想听听秋雨的声音呢?
二、品读课文,读中感悟,体会秋天的美好
1、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小组交流。
(你看到了什么,你闻到了什么,你听到了什么。
)
2、个别汇报,相机点拨,朗读体会:
⑴喜爱秋雨颜色的同学们,看到秋雨的色彩了吗?给大家讲讲。
⑵课件展示(说一说,填一填描写颜色的词语)
()的银杏树()的枫树()的田野
()的果树()的菊花……
你知道秋雨还有哪些颜色吗?想一想,仿照上面短语的形式说一说。
⑶小结:现在你们明白为什么说秋雨“五彩缤纷”了吗?
⑷你喜欢哪种颜色?把有关句子读给大家欣赏。
⑸听说秋天的雨滴里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我们班哪位小朋友们被那诱人的香味勾住了?想象一下,说说看,秋天的雨里还有哪些香味?(说中扩展)
⑹秋天到了,水果成熟了,散发出阵阵诱人的香味,令人陶醉!(引导朗读)
⑺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不喇叭,同学们听到了什么?谁也听到了?(喜鹊、松鼠、青蛙……)引读课文。
⑻小结:
小喇叭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你看──(媒体展示动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图)同学们快快选择一种可爱的动物或植物,说一说它们是怎样过冬的。
⑼同学们喜欢秋天的雨吗?(说说喜欢的原因)
⑽激朗读: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⑾媒体播放“秋天美景”,感受秋天的美。
⑿配乐朗读全文。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小组交流,探究发现。
三、小结
小朋友,学完了这篇课文,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四、自主选择,感情朗读,积累背诵
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读,赛读,评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背诵。
(配乐)
五、拓展延伸,鼓励展示
1、让我们一起再回到“秋天的颜色”这首小诗,现在你能按这个格式自己写一首吗?
2、美丽而又丰收的秋天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学了这篇课文后,此时你最想
做的又是会么?
3、自选作业:
⑴收集描写秋天的词句。
⑵画一幅秋天的图画。
⑶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秋游,把看到的景色写成一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