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级下册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6e49800af7ec4afe04a1dfd1.png)
『四大行当』 传统戏曲演员专业分工的类别,叫做“行当”。它指的是 什么样的人物应由哪一行的演员来扮演。根据剧中人不同 的性别、年龄、性格、身分来划分人物的类型。京剧行当 的划分,是从昆曲和徽、汉等古老剧种衍化而来的。起初 号称"十门角色",即生、旦、末、外、净、丑、杂、上手 、下手和流行。随着京剧表演艺术的发展和演出剧目的不 断丰富,要求演员适应各类角色的表演需要,遂使原有的 行当逐渐被打破。于是,后来简化成生、旦、净、丑四大 行。行当、脸谱、戏服构成京剧文化。
朝
前
期 的
明朝:汤显祖《牡丹亭》
文 学
昆曲 昆曲与京剧艺术
清朝:洪昇《长生殿》;孔尚任《桃花扇 》
艺
术
乾隆时:四大徽班进京
京剧
19世纪中期:京剧形成
课堂总结
1.下列作品,通过描写四大封建家族的衰亡和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从 而深刻鞭挞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罪恶的是( B ) A.《秦中吟》 B.《红楼梦》 C.《牡丹亭》 D.《本草纲目》
新知导入
唐宋元明清的文学成就
朝代
唐
宋
元
文学成就 诗
词
曲
明清 小说
代表
(唐宋写 李白 代表人, 杜甫 元明清写 白居易 代表人和
作品)
苏轼 李清照 辛弃疾
关汉卿
罗贯中《三国演义》;
《窦娥冤》 施耐庵和罗贯中《水浒
马致远
传》;
《天净沙 吴承恩《西游记》;
秋思》
曹雪芹《红楼梦》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 的巩固与发展
2.代表作:
汤显祖(1550-1616)明 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 家,代表作《牡丹亭》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21.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21.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c9a50237a6c30c2259019ef4.png)
孔尚任的《桃花扇》
《桃花扇》通过 侯方域与李香君 的爱情故事,反 映了南明一代兴 亡。
昆曲发展
清朝前期:昆曲艺术发展到顶峰。 清朝中期以后:逐渐陷入因循守旧的境地。 结果:由于脱离广大民众和现实生活, 昆曲逐渐走向衰弱。
产生过程
①京剧的发端遇到的契机 庆祝乾隆皇帝八十寿辰(1790年)。
②京剧发端的标志事件是什么? 标志事件是徽班进京(三庆、四喜、春台、和春) 。
描写详细
【原文摘录】——出自《红楼梦》第四十一回,凤姐奉贾 母之命,挟了些茄鲞给刘姥姥吃,刘姥姥吃了说:“别哄 我,茄子跑出这味儿来,我们也不用种粮食了,只种茄子 了。” 在刘姥姥二进荣国府之时,她有幸成为上客,有一款菜名 为茄鲞(xiǎng)她尝过觉得很新奇就像王熙凤请教做法, 王熙凤闻之便煞有其事的介绍起来:“这也不难。你把才 下来的茄子把皮籖了,只要净肉,切成碎钉子,用鸡油炸 了,再用鸡脯子肉并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腐干、各色 干果子俱切成钉子,用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 一拌,盛在磁罐子里封严,要吃时拿出来用炒的鸡瓜一拌 就是.”
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原来戏上 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其中的趣味。”想 毕,又后悔不该胡想,耽误了听曲子。 ——选自《红楼梦》第二十三回,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7年版
曹雪芹借悠扬的笛韵,婉转的歌声,把《牡丹亭》 的几句戏文送到黛玉的耳中,为何这一戏曲引起 黛玉的共鸣?
奢侈
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 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 黄。 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 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馀禾黍 香。
【原文摘录】——出自《红楼梦》第三十八回,写贾府爽秋赏桂花吃螃 蟹,把酒赏菊,临池垂钓。贾府的这顿螃蟹宴吃掉螃蟹七八十斤,正巧 又来了刘姥姥,她说当时螃蟹市价为五分银子一斤,包括酒菜这顿小宴 花费二三十两银子。刘姥姥感叹的说:“阿弥陀佛!这一顿的钱够我们 庄稼人过一年了。”然而这种水平的小吃在贾府中还算是“节俭”的。
部编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部编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fd08c4a7fab069dc502201c6.png)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二、昆曲与京剧艺术
3、京剧:
(1)京剧是怎么形成的? 清朝中后期,戏班荟萃北京城。后来, 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 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 在道光年间逐渐形成一个新的剧种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二、昆曲与京剧艺术
3、京剧:
(2)京剧为什么能够成为我国 最主要的剧目?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金陵十二钗 贾元春 贾探春 妙玉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二、昆曲与京剧艺术
1、清代戏剧创作的特点:
清代的戏剧创作,紧密联系社会 现实,反映人民心声,受大众的喜 爱。清朝时期的戏剧,剧种不断增 多,剧目繁多,内容丰富多彩,流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二、昆曲与京剧艺术
京剧在当时得到皇室的扶持,又 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经过表演艺 术家的不断创新,日趋完善,逐渐
相 关 史 事:
京剧的角色行当有明确的划分,早期分为生、 旦、净、末、丑、武行、流行等七行,以后归 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又将唱、念、做、 打相结合,全面和集中的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 华。京剧是中华文化的“国粹”之一,被誉为
2、昆曲:
(1)明朝形成全国性剧种。代表作 有汤显祖创作的《牡丹亭》。
(2)清朝前期昆曲艺术发展到顶 峰,代表作有洪昇的《长生殿》、 孔尚任的《桃花扇》。
相 关 史 事:
《长生殿》写的是唐明皇李隆基 和杨贵妃的故事,叙事严谨,文词华 美,音律严格,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 义相结合的佳作。《桃花扇》借助秦 淮歌妓李香君与侯方域的恋爱故事, 表现出人民的亡国之痛,人物形象鲜 明,情节起伏跌宕,词句谨严凝练。 当时的观众在观看这两部剧时,多流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课件(23张PPT)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课件(2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70fd538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50.png)
2、 京剧
(1)1790年,乾隆皇帝80岁寿辰时, 四大徽班先后进京献艺,誉满京城。
(2)后来,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 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又带有北 京的地方特色,以后就被称为“京戏” 或“京剧”。
(3)道光年间,徽、秦、汉的合流,为 京剧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京剧四大行当
生
旦
净
丑
京剧脸谱 颜色的不 同寓意:
《
红
楼
梦
》
主
要
贤德妃
人
贾府最大靠山
物
关
系
图
贾府最高权
位者
倾国倾城
才气过人
贾府的实际 施政者
小说男主角 大观园中唯一
男性
金陵十二钗
贾元春 贾探春 薛宝钗 贾迎春 贾惜春 林黛玉 李 纨 秦可卿 贾巧姐 王熙凤 史湘云 妙 玉
(第九十六回)宝玉病重,贾母决定让 宝玉娶亲冲喜,凤姐道:“依我想,这件 事只有一个掉包儿的法子。”也就是用宝 钗暗代黛玉的掉包之计。宝玉听说娶的பைடு நூலகம் 黛玉,身子也健旺起来。黛玉听说宝玉结 婚的消息后,病情日重。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葬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花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吟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煞葬花人.
独倚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
葬
一杯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花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吟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试看春残花渐落,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1d49c44e844769eae009edd8.png)
首页
末页
能力提升
( D )9.“操琴司鼓奏皮黄,字正腔圆韵味香。念白抑扬含顿 挫,唱腔委婉透激昂。”这首诗描述的应该是
A.宋词
B.元曲
C.昆曲
D.京剧
首页
末页
能力提升
( B )10.中国古代的戏曲艺术发展到清代,进入了一个更为繁 荣的时期。清朝时期的戏剧,最有影响力的有
A.昆曲、秦腔
B.昆曲、京剧
首页
末页
能力提升 ( B )4.曹雪芹在《红楼梦》开篇中写道:“满纸荒唐言,一 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反映出 A.作品具有高度的思想和艺术价值 B.作者对旧制度和传统礼教的批判 C.作者对社会下层人民的深刻同情 D.作品对人民的反抗精神予以肯定
首页
末页
能力提升 ( B )5.“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19世纪 初流行的这句话主要说明了 A.饱读诗书已经没有价值 B.《红楼梦》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C.《红楼梦》能替代其他一切文学作品 D.《红楼梦》已被纳入科举考试的范围
首页
末页
能力提升 ( B )6.从唐、宋、元到明清,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 形式分别由诗、词转变到曲再到小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由 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这一变化过程适应了 A.统治阶级文化生活的需要 B.市民阶层文化生活的需要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需要 D.提高儒家思想地位的需要
首页
末页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 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能力提升
( C )1.明清时期,以市井芸芸众生为主人公的世情小说兴起, 这些作品,有的描绘小手工业者之间真诚互助的新型职业道
德,有的宣扬蔑视金钱等级、贵在知心互重的婚恋观念,也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教学设计2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教学设计2](https://img.taocdn.com/s3/m/b9d46a4a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44.png)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主要内容包括:诗歌、戏曲、小说等艺术形式的发展。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及其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发展历程,对于诗歌、戏曲、小说等艺术形式有一定的认识。
但对于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及其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还需进一步深入探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清朝前期诗歌、戏曲、小说等艺术形式的发展,掌握其主要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及其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自豪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清朝前期诗歌、戏曲、小说等艺术形式的发展及其特点。
2.教学难点:清朝前期文学艺术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基本情况。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及其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3.案例分析:通过具体作品,分析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2.辅助材料:相关诗歌、戏曲、小说等作品。
3.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本课内容,引导学生关注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及其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清朝前期诗歌、戏曲、小说等作品,让学生初步感受其艺术风格。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及其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总结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强调其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学生对照教材,巩固所学内容。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清朝前期文学艺术对后世的影响,以及其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b53c71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d1.png)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和发展历程;2.能够理解和阐释文学艺术对社会的影响;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评价该时期的典型作品。
【教学重点】1.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2.较为具有代表性的文学艺术作品。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文学艺术对社会的影响。
【教学方法】1.讲授法;2.情景演绎法;3.小组讨论法;4.案例分析法。
【教学手段】1.教学PPT;2.多媒体设备;3.课件。
【教学过程】一、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多媒体设备以及教学资料;2.学生做好听讲、笔记和讨论的准备。
二、知识导入1.利用PPT播放清朝前期绘画作品,让学生通过图片来猜测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2.通过学生的发言来导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三、内容讲解1.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1.1 概述: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末代王朝,文学艺术在此时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基本特点是继承和发展元明时期文学艺术的传统,同时又受到机制和意识形态的影响。
1.2 顺应时势,体现思想觉悟。
清初时期是思想解放和变革的时期,文学艺术往往是政治、社会、文化生活的反映,折射出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和情感,显示出社会各阶层的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
1.3 体裁多样,创作活跃。
除了继承元明时期的文学艺术传统,清初文学家又在其基础上自然演化出了各种不同的文学体裁,例如:小说、诗歌、杂文、坊体文等等。
1.4 民间艺术的兴盛。
清朝前期民间艺术被激活,表现为艺术家们对民间生活、民间风俗、民间习惯的关注和创作。
2.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代表作品、代表人物和成就:2.1 文学的成就:清朝前期的文学成就是深厚的,影响广泛。
2.2 代表作品:清朝前期在文学方面的代表作品有:《金瓶梅》、《红楼梦》、《聊斋志异》、《东周列国志》等等。
2.3 代表人物: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代表人物有:曹雪芹、吴敬梓、蒲松龄、凌蒙初等等。
四、案例分析案例一:《金瓶梅》1.简介:《金瓶梅》是中国明清小说连续体小说之一,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经典之作。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28页)【优秀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28页)【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09e86e1c850ad02de8041ef.png)
京剧在清朝广泛流传的原因有 群众喜爱
皇室支持
, 艺术家的创新
, 。Βιβλιοθήκη 正式形成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28页)【优秀 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28页)【优秀 课件】
探究2:京剧为什么被称为“国粹”?
请从京剧的人物、服饰、表现手法等方面 进行思考? 京剧可以当做多种艺术形式进行欣赏,如 美术,那京剧还可以当做哪些艺术形式进 行欣赏?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28页)【优秀 课件】
京剧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28页)【优秀 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28页)【优秀 课件】
京剧知识卡片
京剧的形成过程: 初步形成
1790年,乾隆皇帝80寿辰,四大徽班 到北京献艺。后
来,徽调吸收昆曲、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在 道光年间形成新的剧种 皮黄戏 。后来被称为 京剧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28页)【优秀 课件】
京剧服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28页)【优秀 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28页)【优秀 课件】
四大行当
生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28页)【优秀 课件】
旦
净
丑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28页)【优秀 课件】
材料2:在家族的欺骗下,贾宝玉娶薛宝钗。黛玉是在宝玉 新婚夜焚诗稿,断痴情,呕血身亡。
思考:12..是作什者么想造表成 达了 什思林 么想黛 样玉 的价贾 思值宝 想玉?高的爱情悲剧?
3.这体现了它的什么价值?
部编版七年历史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说课稿
![部编版七年历史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8fbecd82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44.png)
部编版七年历史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七年历史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以清朝前期文学艺术成就为主线,介绍了诗词、戏曲、书画等各个领域的杰出代表和特点。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发展,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面对初中七年学生,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定的历史知识,对于文学艺术方面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针对本课内容,他们可能对于一些历史人物、作品和艺术形式的认识尚浅,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拓展知识面,提高文学艺术修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清朝前期诗词、戏曲、书画等文学艺术领域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掌握其主要艺术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清朝前期诗词、戏曲、书画等文学艺术领域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其主要艺术特点。
2.教学难点:对于一些具体作品和艺术形式的欣赏,以及如何理解其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讲授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文献资料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清朝前期的一些诗词、戏曲、书画作品,引起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清朝前期诗词、戏曲、书画等文学艺术领域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3.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各个作品的艺术特点,探讨其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4.教师讲授: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总结,详细讲解一些重点作品和人物,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
5.课堂互动: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历史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思维导图 知识点 过关训练)(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历史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思维导图 知识点 过关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b406e13968011ca200915d.png)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思维导图知识要点一、《红楼梦》1.作者:________ ;初名:《石头记》。
2.成书时间:清代(乾隆晚期)。
3.内容:以贵族青年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示了_______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4.社会意义:歌颂了反抗封建礼教、追求______ 、敢于抗争的精神,批判了以________ 为代表的顽固势力,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5.艺术特色:_____ 严谨、层次清晰、_____ 精练而生动、故事的进展和______ 的形象栩栩如生。
6.地位:思想性强,艺术性高,被译成多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二、昆曲与京剧艺术1.清代戏剧创作发展的特点:(1)戏剧创作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反映人民的心声。
(2)_______不断增多,表演艺术推陈出新,________ 争奇斗艳。
2.昆曲:(1)兴起:原是流行于______ 昆山一带的昆山腔。
(2)发展:明朝时,经过改良,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种,代表作有汤显祖创作的《》。
(3)顶峰:清朝前期昆曲艺术发展到顶峰,洪昇的《》、孔尚任的《》成为昆曲的传世之作。
(4)衰落:清朝中期以后,由于因循守旧及脱离广大民众和现实生活,成为统治阶级和社会上层的玩物。
3.京剧:(1)形成: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__________ 年间逐渐形成一个新的剧种“____________ ”,后被称为“_______ ”或“________ ”。
(2)发展:在广大群众的喜爱和皇室的扶持下,经过表演艺术家的不断创新,日臻完善,成为_______ 的剧种,流传四方。
(3)地位: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之一,被誉为“国剧”。
难点释疑1.明清小说兴盛的原因有哪些?由于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工商业市镇日益增多,市民阶层兴起并不断壮大,迎合广大市民价值诉求和欣赏趣味的小说也就流行开来。
部编版七年历史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历史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60a2acd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81.png)
部编版七年历史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是部编版七年历史下册的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清朝前期我国文学艺术的发展情况。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诗词、戏曲、书画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及其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发展历程,对于诗词、戏曲等有一定的认识。
但对于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及其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
此外,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针对性的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主要形式及其特点,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主要形式及其特点。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等资料,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合作探讨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七年历史下册。
2.课件:相关的历史图片、音频等资料。
3.学习任务单:用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音频等资料,引导学生回顾之前所学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老师简要介绍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主要形式,如诗词、戏曲、书画等,并通过课件展示相关的历史资料。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学习任务单,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及其影响。
期间,老师进行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老师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
通过这种方式,巩固所学知识。
历史七下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知识点+测试+导学案
![历史七下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知识点+测试+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47d73049649b6649d747a7.png)
【知识梳理】部编历史七下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一、红楼梦1清朝的小说创作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就是?红楼梦?。
2?红楼梦?初名?石头记?作者曹雪芹,后四十回高鹗续写,改名?红楼梦?。
3?红楼梦?以贵族青年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
深化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矛盾,揭露了统治者的奢靡与丑陋,提醒了封建社会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
4?红楼梦?语言构造严谨,层次明晰,精炼而生动。
被译为多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文学名著。
二、昆曲1昆曲又称昆剧、昆腔,原始流行与苏州昆山一带的昆山腔。
2特点昆曲表达了南曲轻柔婉转的提到,保存了北曲大方激昂的声腔,将诗词歌赋糅合在一起,与柔美的舞姿相结合。
代表作是汤显祖的?牡丹亭?。
3传世之作清朝前期,昆曲开展到了顶峰,洪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成为昆曲的传世之作。
4衰落清朝中后期,剧目多是逃避现实和歌功颂德庸俗作品,成为统治阶级和社会上层的玩物,因为脱离广阔民众和现实生活,昆曲逐渐走向衰落。
三、京剧1徽商组织的四大徽班,形成徽调,徽调汲取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作和改进。
2道光年间,徽调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剧种“皮黄戏〞。
皮黄戏博采众长,又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后来被称为“京戏〞或“京剧〞。
3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之一,被誉为“国剧〞。
【导学案】部编历史七下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1.?红楼梦? 、高鹗。
2.以贵族青年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深化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锋利矛盾,揭露了封建社会走向的的历史命运。
3.歌颂了对抗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解放、敢于抗争的精神,批判了以为代表的顽固权力,具有深化的。
4.被译成多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
5.〔1〕清代的戏剧创作,严密联络____________,反映人民的心声。
〔2〕不断增多,剧目繁多,表演艺术推陈出新,流派风格争奇斗艳,雅俗共赏。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精品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26c24e8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63.png)
腐朽没落的封建社会必然走向灭亡
目标导学二:昆曲与京剧艺术
1.背景:中国古代戏曲艺术发展到清代,进入一个更为繁荣的时期
2.清代戏剧特色
苏
(1)戏剧创作紧密联系社会现实,
州
反映人民的心声,受到大众的喜爱。
昆
剧
(2)剧种不断增多,剧目繁多,内
古
容丰富多彩,表演艺术推陈出新,
戏
流派风格争奇斗艳,雅俗共赏。
定稿前80回,高鹗续写后40回
4.地位:清代小说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作品, 我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
5.内容:讲述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 事和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
6.特色
思想 性强
(1)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 矛盾,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2)歌颂了贾宝玉、林黛玉等反抗封建礼教、 追求个性解放的精神以及被奴役、被蹂躏的 奴婢进行抗争的精神,批判了以专制家长为 代表的顽固势力,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至今,《红楼梦》已被译成多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化宝 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影视剧中的《红楼梦》
87版红楼梦黛玉葬花
你能从材料中看出《红楼梦》的主题意义吗?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曹雪芹
(把)《红楼梦》当历史读,这是读(这部)小说的一个重要 视角,一个高明的视角。马克思主义者读《红楼梦》这样的小 说,尤其不能忽视这个视角。
1 了解清朝古典小说《红楼梦》的思想艺术特点和造诣。(重点) 2 掌握清朝昆曲与京剧艺术的繁荣的基本史实。(重点) 3 理解清朝文化的时代特点以及鉴赏文艺作品的基本方法。(难点)
新课探究
目标导学一:《红楼梦》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课件 (23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课件 (23张)](https://img.taocdn.com/s3/m/230abc95cc7931b765ce15f2.png)
京剧
(1)基础:徽调。 (2)形成: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 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逐 渐形成为一个新的剧种“皮黄戏”。皮黄戏博采 其他剧种的优点,又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以后就 被称为“京戏”或“京剧”。
(3)流传原因:京剧深受广大 观众的喜爱,又得到皇室的扶 持,经过表演艺术家的不断创 新,日臻完善,成为最主要的 剧种,流传四方。
(2)艺术性:全书背景广阔、情节复杂,头 绪纷繁,人物众多,书中有姓名的就有700 多人,但作者以严谨的结构、清晰的层次、 精炼而生动的语言,把故事的进展和人物 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在艺术上达 到了极高的水平。
《红楼梦》已被译成多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化 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1.概况:中国古代的戏曲艺术发展到清代,进入 了一个更为繁荣的时期。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昆 曲和京剧。 2.时代性:清代的戏剧创作,紧密联系社会现实, 反映人民的心声,受到大众的喜爱。当时,观看 戏剧已成为城乡民众的一种主要的文化活动。
3.清朝前期,昆曲艺术发展到顶峰。成为昆 曲传世之作的是( ) ①汤显祖的《牡丹亭》 ②洪昇的《长生 殿》 ③王实甫的《西厢记》 ④孔尚任 的《桃花扇》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清朝中期以后,昆曲逐渐走向衰落,主要 原因不包括( ) A.日益脱离广大民众 B.多为宫廷和贵族所观赏 C.多为歌功颂德的庸俗作品 D.京剧成为最主要的剧种
(3)代表作: ①明朝:汤显祖的《牡丹亭》。 ②清朝:洪昇的《长生殿 》、孔 尚任的《桃花扇》。
汤显祖和《牡丹亭》
汤显祖(1550-1616)明朝 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代 表作《牡丹亭》。
《牡丹亭》
昆剧脸谱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0dd33346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59.png)
晴雯(把芳官护在身后):你老人家不省事,克扣她 的钱,不给她洗头的东西,我们饶给她东西,你不嫌 臊,还有脸打她!
婆子:一天叫娘,终身是母!她排揎我,我就打得! 【众人斥责婆子……】 宝玉(着急地):这些老婆子都是些铁心石头肠子, 自己不能,反倒挫折,天长地久,如何是好啊!
晴雯:什么如何是好?都撵出去,不要这些中看不中 吃的东西!
昆
曲贰
艺
术
_昆__曲___,源于江苏昆山。明朝万历末期成为 一个_全__国__性__的剧种,代表作有汤显祖的《__牡__丹__亭__》_; _清__朝__前期达到发展顶峰,代表作有洪昇的《_长__生__殿__》_, 孔尚任的《_桃__花__扇__》_。
京剧脸谱
京剧脸谱有红、紫、黑、白、蓝、绿、黄等色,各有寓意:
红色寓赤胆忠心; 紫色寓智勇刚毅; 黑色寓忠正耿直; 白色寓奸诈狠毒, 蓝色寓刚强豪爽; 绿色寓勇猛莽撞; 黄色寓凶狠残暴。
此外,还有老红、瓦灰、金、银等色,各有寓意。
在如今这个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信息化社会,
诸如古典名著、昆曲、京剧这些传统艺术是否跟 不上时代队伍?是否需要被淘汰?中华传统文化 艺术能为新时代发展注入怎样的动力呢?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文学 《红楼梦》 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
艺术 昆曲和京剧
戏曲繁荣,雅俗共赏
我们要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
感 谢 观 看
【场景】:院子里的老婆子用芳官的月钱买了洗头的 东西,却没有喊芳官来洗。 婆子:春燕,快来呀春燕。
春燕(一脸不愿地):我不想洗,这些东西,是用芳 官姐姐的月钱买的,我自有月钱,何必借这个光? 婆子:不洗拉倒!不识好歹的东西……小鸠儿,你先洗。 [小鸠儿洗好之后,婆子看向芳官]芳官,你也来洗。 芳官(不服的语气):亏你还是干娘,偏心眼!把你 女儿的剩水给我洗,沾我的光不算,反倒给我剩东剩 西的。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版)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5721c3d0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fb.png)
《红楼梦》的英文、德文、法文版
《红楼梦》是我国 古典小说的高峰。是 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 多得的文学名著。
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
①政治: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统治日益腐朽,人民不满情绪日益高涨; ②经济: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对通俗文化的需求量大,
人民反抗压迫、追求自由的愿望不断增强;
③文化:明清时期实行文化专制,高压政策下知识分子寄情于文学创作; ④技术:印刷术的普及; ⑤其它:良好前代小说写作基础,小说本身具有趣味性,贴近现实生活。
剧
1790年,乾隆皇帝80岁寿辰时,由徽商出面组织的来自南方的
四大徽班先后到北京献艺。徽班的唱词通俗易懂,唱调高亢爽朗,
赢得观众喜爱,一时誉满京城。
OPTION 01
在道光年间逐渐形成一个新的剧种 “皮黄戏”
OPTION 02
昆曲
秦腔
徽调
黄皮戏博采众长,又带有北京的地方特 色,后来被称为“京戏”或“京剧”。
——谈谈《红楼梦》的思想:冯其庸在文学馆的演 讲
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等反抗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解放的典型人物形象
艺术特色
1.思想性强
材料三:宝玉病重,贾母决定让宝玉娶亲冲喜……凤姐道:“依我想, 这件事只有一 个掉包儿的法子。”(也就是用宝钗暗代黛玉的掉包之计)……宝玉听说娶的是黛玉, 身子也健旺起来。黛玉听说宝玉结婚的消息后,病情日重……贾府上下忙于娶亲,无 暇顾及黛玉……黛玉病体支离,悄然焚稿断情……咬牙切齿地悲呼:“宝玉! 宝玉!你 好……”气绝身死……宝玉知道真相后病的更重了。
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倾,
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
叹人世,终难定。
——插曲《聪明累》
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 走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10)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10)](https://img.taocdn.com/s3/m/38ff8b9bb14e852458fb5778.png)
说红楼内容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品红楼艺术
“《红楼梦》起于梦,结于梦,表 面写梦,实际并非写梦,这也正是 《红楼梦》的成功之处。”
品红楼艺术
结层语 思 艺 构次言 想 术 严清精 性 性 谨晰炼 强 高
生 动
该剧描写了官家千金杜丽娘对梦中 书生柳梦梅倾心相爱,竟伤情而死,化 为魂魄寻找现实中的爱人,人鬼相恋, 最后起死回生,终于与柳梦梅永结同心 的故事。
该剧是中国戏曲史上杰出的作品之 一,与《西厢记》、《窦娥冤》、 《长生殿》合称中国四大古典戏剧。
徽
北
京
京 戏
剧班 荟萃 Nhomakorabea四 大 徽
班 进 京
调 吸
收 地 方
读 一篇经典名 著 听 一段经典戏 剧
戏 优
皮 黄 戏
京 戏 或
京 剧
点
京 剧
同光十三绝
合作探究
原本广为流传的昆曲,最 终被京剧所取代。我们能从中 得到哪些认识?
合作探究
文艺创作要立足于现实和 人民的需要,不断创新,才能 长远发展。
情感升华
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这 些传统文化呢?
情感升华
提高文艺素养 培养审美情趣 传承优秀文化
课后拓展
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戏 曲 艺 术
黛玉葬花
形成: 南戏,昆山腔
昆 发展:明朝时改良,成为一个全国性剧种 清朝前期,发展到顶峰
曲 衰落:清朝中期以后,逐渐走向衰落 汤显祖《牡丹亭》 代表作: 洪昇《长生殿》 孔尚任《桃花扇》
《牡丹亭还魂记》,简称《牡丹 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创作的剧本, 刊行于明万历四十五年。
【课前自学】部编历史七下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课前自学】部编历史七下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1336aa876c175f0e7dd13754.png)
1、清代小说的创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其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
作者,生前基本定稿前 80 回;高鹗续写了后 40 回。
2、以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通过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和尖锐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与丑陋,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3、中国古代的戏曲艺术发展到代,进入了一个更为繁荣的时期。
最有影响的是和京剧。
4、昆曲,又称昆腔,昆剧,原是流行于苏州一带的昆山腔。
明朝万历末期,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种。
5、昆曲的代表作有汤显祖创作的《》、洪昇的《长生殿》、的《桃花扇》。
6、昆曲既体现了南曲的特点,又保留了部分北曲慷慨激昂的声腔,将等文学形式糅合在一起,与柔美的舞姿结合。
7、昆曲在清朝发展到了顶峰,清朝以后,逐渐走向衰落。
8、徽调不断吸收、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作和改进,在道光年间逐渐成为一个新的剧种“”。
因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后被称为“京戏” 或“京剧”。
参考答案:
1、红楼梦曹雪芹
2、贾王史薛社会现实
3、清昆曲
4、昆山
5、牡丹亭孔尚任
6、轻柔婉转诗词歌赋
7、前期中期
8、昆曲皮黄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色
思想 性强
(1)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 矛盾,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2)歌颂了贾宝玉、林黛玉等反抗封建礼教、 追求个性解放的精神以及被奴役、被蹂躏的 奴婢进行抗争的精神,批判了以专制家长为
代表的顽固势力,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艺术 性高
全书虽背景广阔,情节复杂,头绪纷繁,人 物众多,但作者以严谨的结构、清晰的层次、 精练而生动的语言,把故事的进展和人物的
——毛泽东
腐朽没落的封建社会必然走向灭亡
探究一:《红楼梦》为什么被誉为我国古典小说 的高峰?
《红楼梦》不仅具有很好的思想性,还具有 很强的艺术性。全书规模宏大,人物众多,语 言优美生动,刻画人物细腻传神,塑造了许多 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后人对它的喜爱和评论 经久不绝,逐渐形成了一种专门的学问——红 学。
部编版七级下册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红楼梦》 (作者、成书时间、影响)
昆曲与京剧艺术
昆曲 京剧
明朝:汤显祖《牡丹亭》 清朝:洪昇《长生殿》; 孔尚任《桃花扇》 乾隆时:四大徽班进京
19世纪中期:京剧形成
部编版七级下册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大官生
小官生
部编版七级下册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长李 太
生白 殿
《荆钗记》中的王十朋
部编版七级下册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唐明皇
部编版七级下册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巾生
部编版七级下册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雉尾生 鞋皮生
部编版七级下册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二:昆曲与京剧艺术
1.背景:中国古代戏曲艺术发展到清代,进入一个更
为繁荣的时期
苏
2.清代戏剧特色
州
昆
(1)戏剧创作紧密联系
剧
社会现实,反映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古
民的心声,受到大
戏
众的喜爱
台
(2)剧种不断增多,剧目繁多,内容丰富多彩,表演 艺术推陈出新,流派风格争奇斗艳,雅俗共赏
3.代表 (1)昆曲:原是流行于苏州昆山一带的昆山腔
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
影响 材料: 从最初的摘译、节译到全译,全球已经出现几十 种版本的《红楼梦》译文。其中,英、日、韩等文字 译本又包括不同译者翻译的多个版本,尤以日文和韩 文版本居多,各达十几种。近几年《红楼梦》又出现 了世界语、阿拉伯语译本。意大利、马来西亚、泰国 等国家正在准备出版《红楼梦》的新译本和全译本。 随着汉学的复兴,海外汉学家对《红楼梦》的研究范 围越来越广,研究水平也越来越高。
的 原
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因
表演艺术家的不断创新
部编版七级下册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部编版七级下册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你知道京剧脸谱有 哪些颜色?这些不 同的颜色分别有何 寓意?
部编版七级下册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京剧脸谱有红、紫、 黑、白、蓝、绿、黄 等色,各有寓意:红色 寓赤胆忠心;紫色寓智 勇刚毅; 黑色寓忠正 耿直;白色寓奸诈狠毒; 蓝色寓刚强勇猛;绿色 寓侠骨义肠;黄色寓凶 狠残暴。此外,还有老 红、瓦灰、金、银等 色,各有寓意。
部编版七级下册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根据你所熟悉的四大古典小说里 的人物,绘制一些京剧脸谱。
曹操
部编版七级下册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董卓
张飞
蒋干
部编版七级下册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京剧脸谱
部编版七级下册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部编版七级下册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清 朝 前 期 的 文 学 艺 术
汤显祖和《牡丹亭》
汤显祖(1550-1616)明朝 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代 表作《牡丹亭》。
部编版七级下册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孔尚任和《桃花扇》
孔尚任(1648-1718)清 初诗人、戏剧作家,代表 作《桃花扇》。
部编版七级下册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部编版七级下册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时间 进展
代表
特点
明朝 万历 末期
改良后有 汤显祖的 很大发展,《牡丹亭》 表演艺术 日趋成熟
集中体现南曲清柔婉转的 特点,又保留部分北曲慷 慨激昂的声腔,将诗词歌 赋等文学形式糅合在一起, 与柔美的舞姿相结合
洪昇《长生
清朝 发展到 殿》、孔尚 内容感人,情节跌宕,词
前期 顶峰 任《桃花扇》曲雅致
清朝中期以后,由于脱离广大民众和现实生活,昆曲 逐渐走向衰落
至今,《红楼梦》已被译成多种文字,成 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影视剧中的《红楼梦》
你能从材料中看出《红楼梦》的主题意义吗?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曹雪芹
(把)《红楼梦》当历史读,这是读(这部)小说的 一个重要视角,一个高明的视角。马克思主义者读 《红楼梦》这样的小说,尤其不能忽视这个视角。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一:《红楼梦》
(1)作者:清代小说家 曹雪芹 和高鹗。
(2)主要内容:以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 曹 雪
线,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深刻地反映了封 芹
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与 丑陋,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 走向衰亡 的历史命运。 (3)地位: 思想性 强 、艺术性 高 ,影响最深远。
(2)京剧 ①背景:1790年,四大徽班借乾隆帝80岁寿辰之机
先后进京献艺 ②形成:道光年间
秦腔 京调
昆 徽调 汉
曲
调
……
创造 改进
皮黄戏
博采众长 京剧
北京特色
部编版七级下册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部编版七级下册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③发展:日臻完善,成为最主要的剧种,流传四方
发
得到皇室的扶持
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