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与避讳文化
汉字与避讳
杜甫诗中无“闲”字
日常闲谈或行文用字时,要求回避父祖以及所有长辈 的名字(尊宗敬祖观念、封建伦理道德) 司马迁父名谈,«史记»中将“谈”改为“同” 杜甫父名闲,杜诗中没有“闲”字 唐代诗人李贺父名“晋肃” , 李贺为避“晋”之嫌名 “进”, 终生不得考进士。 ( 《旧唐书·李贺传》 : ( 李贺)父名晋肃,以是应进士,韩愈为之作《讳辩》 , 贺竟不就试。 )
目 录 一、避讳分类 二、避讳的用字艺术
三、古代避讳对汉字的影响 四、总结
一、避讳分类
以 地名:楚-荆 (秦始皇父亲子楚) 人名:王昭君-王明君 (晋文帝司马昭) 人姓:庄周-严周 (汉明帝刘庄) 物名:薯蓣-山药 (宋英宗赵曙) 干支名:丙-景 (唐高祖的父亲名昞) 节气名:启蛰-惊蛰 (汉景帝刘启) 书名:«春秋»-«阳秋» (晋朝赵太后名阿春) 山水名:玄武湖-元武湖 (康熙名玄烨) 官名:名部尚书-户部尚书 (唐太宗名世明) 菩萨名:观世音菩萨-观音菩萨
二、避讳的用字艺术
笔画或字体变动 改字 使用“曲语”
笔画或字体变动 书写缺笔
改字:
1.改用形近字
2.改用同义字
( 苟-荀
(代-世
丁-千)
盛饭-添饭)
3.改用同音字
4.另造他字
(元来-原来)
曲语(比喻、借代、美言、贱言、巧言、轻言、反言、拆字、
算数、铺陈、空字)
三、古代避讳对汉字的影响
1.缺字 2.出现新的多音字 3.产生异体字 4.造成大量别字 5.出现新义项 6.出现新造字
参考文献:
申小龙 «汉语与中国文化»(修订本) 复旦大学出版社 李梵 «汉字的故事» 暴希明 «汉字文化论稿» 郑州大学出版社 杨寒梅 «图说汉字五千年» 武汉出版社 王彦坤 «历代避讳字汇典»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9年 陈垣 «史讳举例» 上海书店出版社 1997年
汉字与避讳文化
二、避讳的方法
8、用避讳字的变体书写 如清仁宗名颙琰,清人为避其名讳,
将“琰”变体写作“ ”。又如清人景 日昣父名星,景日昣在他所撰的《说篙 》中说,“集中‘星’字,先子讳也, 变笔为‘ ’ ”。
三、避讳和地名
秦:秦始皇父名子楚,改荆为楚。《史记秦始 皇本纪》:)“二十三年秦王复召王使将击 荆。” 汉:汉文帝刘恒,《史记》将恒山改为常山; 三国:孙权立太子孙和,改禾兴为嘉兴; 晋:晋愍帝司马业,将建业改为健康,邺县改 为临漳; 南北朝:梁武帝父名顺之,凡“顺”字地名多 改为“从”。 隋:隋高祖杨坚父名忠,避“中”字,凡中改 为内,中牟改为内牟。
(3)以形似之字代替。唐高祖李渊父名昺,就避嫌名 “秉”,因此,《北史》中的很多“秉”字就用形似的 “康”字代替。如《北史·崔鉴传》改“崔秉”为“崔 康”,《王思政传》将思政子“王秉”写作“王康”。
二、避讳的方法
3、更换偏旁。南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
九记载: “‘民’则易而从‘氏’,
‘昬’、‘愍’、‘泯’之类,至今犹或
言语有特俗,时处须问禁
——汉语汉字和避讳文化
一、什么是避讳 二、利用汉字避讳的方法 三、避讳与地名 四、避讳与人名 五、古代避讳的语言文化学阐释 六、古代避讳对文史学习和研究的影响 七、古代避讳对文史研究的积极意义
一、什么是避讳
避讳有广狭二义。 广义的避讳包括忌讳、憎讳和敬讳。
忌讳: 出于迷信或畏惧心理而讳到须避讳的字,书写时省写笔画。
这种方法起于唐代。陈垣《史讳举例》卷一:“避 讳缺笔,当起于唐高宗之世。”
宋太祖名匡胤,宋高宗御书石经时便省“匡”字下 二横作“ ”。清代周广业《经史避名讳考》卷一: “《诗·小雅·六月》‘以匡王国’,《左传·嘻公二十 六年》‘弥缝其阙而匡就其灾’,《论语·子罕》‘子 畏于匡’等,‘匡’字如此。”或省字上一横作 “ ”。《经史避名讳考》卷一:“荀洵《上宣公 奏议札子》,‘匡’字缺首笔作‘ ’”。 《红楼梦》第二回记载,黛玉母亲名贾敏,因此, 黛玉“写字遇着‘敏’字,又减一二笔。”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独特现象——避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独特现象——避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独特现象——避讳避讳是指民国以前在行文、书信和著述等内容中,凡涉及到君主、父母和祖先等尊者的名字时都要回避的一种文化现象,即所谓为尊者讳为贤者讳。
这种风俗最早出现在周朝,形成于秦,盛行于唐宋,延续至晚清。
了解避讳这一中国历史上的文化现象,可以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内涵。
一、避讳的方法当遇到需要避讳的字的时候,我们的先人是如何处理的呢?这主要有三种方法:1、改字法顾名思义这种方法就是将需要避讳的字改用别的字代替。
例如:秦庄襄王名叫子楚,于是秦时把楚国称做荆国。
它开始盛行于秦朝,历朝历代也都广泛使用。
2、空格法这种方法主要盛行于魏晋时期,就是当遇到需要避讳的字时采用空格,或写“某某”二字。
3、缺笔法这种方法就是把需要避讳的字减损笔画,造出一个新的字来代替原字。
它主要盛行于唐宋时期。
有些经过改造的字甚至沿用至今。
例如:“昏”字,原为“昬”。
唐朝时,为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将“昬”字改造为“昏”。
二、避讳的种类除了在行文中对君王、父母和祖先等进行避讳外,避讳的种类可谓五花八门,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改姓名历史上有不少人为避君王的讳将自己的姓改了。
例如:楚汉之争时,有“籍”姓者为避楚霸王项籍的名讳,将姓改为“席”。
汉明帝名“荘”,当时有“庄”姓者改姓为“严”。
还有人为避讳而改名的。
例如:唐代著名史学家刘知几原名刘子玄,就是因为避唐玄宗的讳而改名的。
2、改物名、地名因避讳更改物名、地名的例子也不少。
如西汉吕后小名叫“雉”,所以将雉鸟改名为野鸡,这一习惯甚至延续至今。
五岳之一的北岳恒山,在汉朝时叫常山,就是因为避汉文帝刘恒的讳。
3、改常用语因避讳而改变人们习惯用语的最著名的例子之一恐怕就是老百姓这一称呼的来历。
为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将“民”改称“老百姓”,并且世代延续成为常用语。
再如:晋朝时为避司马师的名讳,将“太师”改称“太宰”,将“京师”改称“京都”,这些后来也都成为习惯用语。
文化汉字专题
浅谈中国古代避讳避讳,是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一种习俗,也是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
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记述了一个故,“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搒笞。
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
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
吏人遂书榜,揭于市曰‘本州依例防火三日。
’”这个“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典故,就是避讳的典型事例。
避讳起源于周朝。
秦汉以后,随着儒学统治地位的确立,避讳制度才日趋完备。
“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讳,又称名讳,即古代帝王或尊(《说文解字》)古时,对帝王或尊长,即使是已故的帝王或尊长,都不能直呼其名,以此表示对其敬重。
凡遇帝王或尊长之名,必须回避使用该字,即为避讳。
避讳又有国讳、圣讳、官讳和家讳等之分。
国讳,,一般全社会,特别是文人需要回避使用。
官讳,亦称宪讳,是指上司长官之名,下属官员需回避使用。
陆游提到的田登,就属于这类避讳。
家讳,仅限于家族或家庭内部回避。
避讳的不只是相同的字,还包括同音字,甚至连讳字的四声字均不能使用。
避讳起源于周朝。
秦汉以后,随着儒学统治地位的确立,避讳制度才日趋完备。
避讳在社会上存在“国讳”、“家讳”和“‘圣人’讳”三种。
“国讳”主要是避皇帝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讳,有的朝代延伸至避讳皇帝的姓、字、生肖以及陵名等等。
封建帝王出于加强封建统治的需要,要求其统治下的臣民都必须遵守“国讳”,否则,一旦犯讳,就是“大逆不道”,将受到严厉的处罚。
“家讳”指避父祖之名,仅限于亲属内部,体现了封建伦理道德精神。
“‘圣人’讳”多数情况下指避孔子的名讳“丘”。
此外,还存在一种“宪讳”,它是封建官场的下级官员为了巴结讨好上司,主动避长官的名讳。
古人采用的避讳方法,主要有3种。
其一为改字。
若遇到应避讳的字时,就改用其他的字。
这种避讳的方法出现较早,也较普遍。
如秦始皇讳政,,故曰端。
”(《史记》)汉文帝讳恒,传说的后羿之妻姮娥遂改称嫦娥。
汉光武帝讳秀,秀才改称茂才。
清圣祖讳玄烨,紫禁城的北门玄武门遂改称神武门。
中国古代避讳文化微探
中国古代避讳文化微探摘要:避讳文化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自周朝起便存在避讳的风俗,可谓是源远流长,而且每个朝代的避讳文化特点不尽相同。
古代的避讳文化对中国的古代文学乃至现代社会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将从避讳的分类、产生原因以及避讳的影响浅谈中国古代的避讳文化。
一.避讳的分类所谓避讳,就是在语言文字中的禁忌,即处于畏惧、迷信、憎恨等心理,也可能是由于礼制或者政治等原因,在语文生活中不敢直接成说某物或某人之名而作变异处理的言语替代行为。
[1]避讳分类较多,从广义的角度来说,避讳可以分为三种:敬讳、忌讳、憎讳。
由于古代封建等级森严,出于尊重的原因不敢直称长辈或者位高权重者的名字,甚至禁止使用与尊长名同形或者同音的字,因而产生了敬讳。
国讳即避帝王之讳,是敬讳的一种,同时受法律的保护。
比如避帝王之讳即国讳,也是法定的避讳。
古代等级森严,因此会存在帝主之讳,一旦触及,必然受到严厉惩戒。
雍正八年,清朝翰林官徐骏曾在奏章里把“陛下”写成“狴下”,皇帝将其革职。
后来朝廷又在徐骏的诗集里,找到“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等诗句,由于诗句中含有“清”“明”二字,雍正觉得是对朝廷不满,心存诽谤,倾心明朝,将其斩首。
另外,对圣人名字的避讳即圣讳,也是敬讳的一种。
如孔子和关公。
《宋史》中《地理志》:“大官四年,以暇丘县为暇县,龚丘县为龚县”。
关羽到了元代确立了武圣的地位。
罗贯中在撰写《三国志通俗演义》时对关羽也十分尊敬,始终不敢直呼其名。
[2]俗讳也叫作忌讳,是指民俗方面的忌讳或回避。
古代吴人忌离散,他们把“梨”叫做“圆果”,把伞叫做“竖笠”。
另外一提死亡,人们心理上都会有种不详的感觉,为了逢凶化吉、避免伤心难过,许多关于“死”的委婉语便因此产生,如故、去世、不幸、殁等。
未成年人发生不幸时,由于不忍直言,“殇”便来指代未成年死亡,意思为早夭、悲痛。
《逸周书· 谥法》中说:“短折不成曰殇,未家短折曰殇。
浅议避讳文化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避讳文化的一些基本方面,包括避讳产生的文化因素及其产生发展过程,避讳的分类及方法,还有避讳在文化方面的表现,当然避讳的文化意义、作用和局限也一并论述。
通过众多各朝代的避讳之例来丰富文章内容,加强论证的说服力。
避讳,经过历代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制度,形成了独特的体系,它的存在,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并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对于理解古代的文化、政治是个很好的桥梁。
了解一些避讳文化的基本知识将有利于对古代典籍的阅读,并吸收其积极方面,在日常交际中合理运用。
本文对避讳进行了多方面的论述,却也只是一部分,并不能尽善尽美,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论证。
关键词:避讳;方法;文化AbstractThis article mainly clarifies the taboos’ cultur e from some of the fundamental aspects, including the cultural factors an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the methods of classification. Besides, the expression in the culture is also considered. Of course, taboos’cultural significance, influence and limitations are also be discussed. Lots of examples in different dynasties are used to enrich and strengthen the essay argues convincingly. Taboo, after all , through many dynasties, it has become a institution and a unique system, which has a deep involvement of the culture and make it easier to have a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ancient culture and also politics .Knowing some basic knowledge of taboos will contribute to the reading of ancient books and absorb the positive aspects in order to use it properly in daily communication. This paper give some aspects of taboos , but only a part, certainly it’s not perfect. Hence, it requires further study and demonstration.Key words:Taboos ;method ;culture第一章避讳产生的文化因素避讳,顾名思义回避、逃避、隐讳、忌讳。
14 文字禁忌
在古代,不但言谈举止有避讳,连书写文字都有避讳。
这种避讳主要体现在对人名书写的避讳上。
主要有“国讳”、“家讳”、“圣讳”三种形式。
一、国讳,即避讳当朝皇帝的名字。
人们认为直呼皇帝的名字是大不敬,甚至连书写时都不能书写皇帝的名字,也有人因此坐牢的,可见当时对国讳是很重视的。
如秦始皇名“嬴政”,秦历中便改“正月”为“端月”。
宋朝的国讳尤其厉害,皇帝的七世祖以上的祖宗名字,都得避讳。
二、家讳,即避讳自家父母祖先的名字。
作为小辈,在日常言行或行文用字时要回避。
著名史学家司马迁的父亲叫“司马谈”,所以在《史记》里,便把跟他父亲名字相同的人一律改名,如“张孟谈”改为“张孟同”、“赵谈”改为“赵同”。
《红楼梦》中林黛玉在写道她母亲的名字时也采取了避讳的办法。
三、圣贤讳,就是避讳圣贤的名字,是为了表示尊敬,主要指避讳圣人孔子。
孔子名“丘”,宋朝时读读书人读到“丘”字时,要念成“某”字,清朝时,天下姓“丘”的人,全都要加耳字旁改姓“邱”,而且还要读成“七”字。
避讳的主要方式有三种一、改字,即不用避讳字,另选他字代替。
(一)改姓。
汉宣帝名“询”,荀与询同音,“荀”姓改姓“孙”,连他们的先人“荀卿”也被冠以“孙卿”,唐玄宗名“李隆基”,姬与基同音,“姬”姓都被迫姓了“周”。
(二)改名。
汉光武帝名“秀”,为避秀字讳,改“秀才”为“茂才”;东晋人为避晋文帝“司马昭”讳,把“王昭君”改名“王明君”;唐太宗名“世民”,为避讳,“世”都改为“代”,“民”都改为“人”。
(三)改地名。
汉文帝“刘恒”,因讳将“恒山县”改为“常山县”;南京本名“建业”,晋元帝司马睿建都建业时,因避晋愍帝“司马邺”讳,改名“建康”。
(四)改物名。
节气“惊蛰”,先秦时叫“启蛰”,为避汉景帝“刘启”的名讳而改;清初,为避康熙(玄烨)之讳,常与生地配伍的中药“玄参”改叫“元参”。
(五)换用近义字:如:正月改为端月,邦改为国,避刘邦之讳。
治改为理,避高宗李治之讳。
避讳
古代避讳和汉字的姻缘山东师范大学2009级应用语言闫婷婷2009020427摘要:避讳是古代封建社会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其影响可以说一直延续到现今社会。
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避讳和汉字结下了不解的姻缘,二者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
关键词:避讳汉字避讳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习俗,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左传》:“周人以讳事神名,终将讳之。
”说明避讳起于周代(这也是现今较为严格的说法),之后避讳之风愈演愈烈,盛行于魏晋南北朝,唐宋时达到鼎盛,明朝时有所放松,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
古代避讳分为公讳、圣讳、家讳、宪讳。
其中还是古代所采用的避讳方法对中国古代汉字的形、音、义的演变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古人采用汉字避讳的方法其一是通过改变汉字的形体进行避讳,主要有两种。
1、改字。
如果遇到应该避讳的字,就改写成其他的字。
这种避讳的方法在古代比较普遍。
如秦始皇名叫“嬴政”,于是将“正月”改为“端月”;汉朝时吕后的讳是“雉”,后人遍避其讳,将“雉”改叫“野鸡”。
2、缺笔。
指在书写某个字的时候,故意缺一笔以达到避讳的目的,也是古代常用的避讳的方法。
如孔子名“丘”,后人为避孔子讳,就将“丘”的第四笔省去不写;清代为避康熙帝“玄烨”的讳,便将“玄”的最后一笔省去。
唐太宗名李世民,唐代人就把“世”缺笔写作“•F”。
3、拆字。
一个汉字是由几个部件组成的,为了不犯君主的讳,便只取字的某一部分以避开原字。
五代晋君主是石敬瑭,姓敬的人便改姓文。
4、用形似字代替。
五代后周君主名郭威,一个叫郭彦威的人就用“成”代替“威”,改名为郭彦成。
5、把须避讳之字写成草书。
《朱子语类》卷一三八所谓:“见人名讳同,不可遽改,只半真半草写之。
”即是这种情况。
6、将避讳字和他字连写。
李延寿《北史》中为避唐高祖李渊名讳,在卷七十八《张大渊本传》中把张大渊写作“张”,即是此类。
7、用避讳字的变体书写。
如清人景日昣父名星,景日昣在他所撰的《说篙》中说:“集中‘星’字,先子讳也,变笔为‘日生’。
专题四:避讳制度
汉字与古代避讳制度文字本来是人民群众发明创造的,它是描摹事物、表达思想和记录语言的符号。
因此,本应属于全民族所有成员。
但是,在中国这一有着悠久专制统治传统的国家,为了显示权威和尊严,在使用文字的过程中,出现了由于某些字是最高统治者名字使用过的,于是就不准平民百姓再使用的极不公平的专制现象。
这种现象,就是中国历史上特有的避讳制度。
所谓“讳”,旧时代称死去了的帝王、圣人或祖宗尊长的名。
讳具有神圣不可侵犯的性质,犯讳就是一种亵渎和犯上的行为。
因而凡是帝王、圣人或祖宗尊长名中使用过的字,后代和其它人就不能再使用,在交际中也不能直言其名,而要改变说法。
避讳,从文化发生学的角度来看,与迷信有直接的关系。
弗洛伊德曾从巫术的角度论述说:“在原始氏族的观念里,人名是一个人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所以当一个人获知某一个人或某一个灵魂的名字时,他同时也将得到它的一部分力量。
”弗雷泽也曾说过:“如果敌人知道了自己名字就会运用巫术加害自己。
”“许多未开化的民族把自己的名字看作自己生命的重要部分。
”(《金枝》)到了文明时代,就演变为对权威及祖宗神灵的神圣不可侵犯的一种伦理观念。
通过改换文字的方式来达到避讳的目的,是中国所特有的,它取决于避讳的本质属性和中国文字的特点而决定的。
避讳肇端于周代,形成于秦,盛行于唐宋,直至民国前夕,流传近三千年之久。
这种用改换文字的方式来达到避讳的目的,由于要避讳,所以,每每要把此前文献中的帝王名、祖先名或其它物名的用字加以改换。
其结果,给文献的正常流布造成许多混乱,流弊极大。
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凡避讳者,皆须得其同训以代换之:桓公名白,博有五皓之称;厉王名长,琴有修短之目。
”“文字迷信一旦与皇权崇拜相结合,那就变成一股又吓人又惑人的封建势力:皇权崇拜赋予文字迷信一尊严性,文字迷信又增添皇权崇拜的神秘性。
……”弗洛伊德曾分析过原始民族中禁忌的情形说:“禁忌的来源是归因于附着在人或鬼身上的一种特殊神秘力量(玛那),他们能够利用无生命的物质作媒介而加以传递。
什么是避讳字 古时候人们是如何避讳字的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什么是避讳字古时候人们是如何避讳字的
导语:避讳字,是指中国古代回避君主和尊长的名字而改写的字。
避讳字有以下几种情形:第一是用同义字或义近字代替。
秦始皇名正,秦代避讳“正
避讳字,是指中国古代回避君主和尊长的名字而改写的字。
避讳字有以下几种情形:
第一是用同义字或义近字代替。
秦始皇名正,秦代避讳“正”,因此,用“端”代替“正”。
比如,把“正月”改为“端月”。
汉高祖名邦,汉代人便以“国”代替“邦”。
古代叫邦家,汉代就叫国家,一直沿用到今天。
东汉光武帝名秀,避讳“秀”字,于是把秀才改为茂才。
第二是用同音字或音近字代替。
司马迁的父亲名谈,司马迁作《史记》,在《赵世家》中就把张孟谈改成张孟同。
清圣祖名玄烨,清代人便以“元”代替“玄”,以“煜”代替“烨”。
第三是字缺笔画。
唐太宗名李世民,唐代人就把“世”缺笔写作“•F”。
第四是拆字。
一个汉字是由几个部件组成的,为了不犯君主的讳,便只取字的某一部分以避开原字。
五代晋君主是石敬瑭,姓敬的人便改姓文。
第五是删字。
有的人是双名,如果其中一字犯了讳,便把它删去变为单名。
如南朝齐开国叫萧道成,一个叫萧道渊的人便把名字里的“道”去掉,改为萧渊。
第六是用形似字代替。
生活常识分享。
中国古代名字避讳的方法
中国古代名字避讳的方法忌讳祖先和先贤的名字汉族起名,一般避祖先的名号。
汉族传统极讲辈分,以祖先名字为名,不但打扰了辈分的排序,而且会被视为对祖先的不敬。
在封建制度下,人们不仅要“尊祖敬宗”,而且要奉为至尊,即使直呼君主的名字也是大逆不道,清代的雍正、乾隆时,仅凭这一条就可以处人死罪并殃及九族。
于是这种忌讳便被称为“国讳”。
但就现代人而言,仅就名论,虽不严格,但一般也不以伟人、名人的名字为名,否则便易造成今古不分。
忌讳生冷字名字是供交际使用的,否则,名字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当今的时代是计算机的时代,绝大多数计算机储存的汉字仅限于常用字。
如果命名时,使用一些生僻字,一般人不认识,必须影响了人与人之间的交际。
命名使用生僻字,只能白白增加别人工作的难度、麻烦。
人们在使名时选用生僻字的动机其实很简单,就是为了不落俗套。
但一般人们认识的常用字,却不过三、四千字,而命名又主要是为了让别人称呼,并不是为了卖弄学问。
命名固然要避免俗套和雷同,但不能靠使用生僻字。
使用生僻字,在正常的交际中也会出现一定的妨碍,可谓得不偿失。
忌讳姓名字体的单调重复有些人命名,喜欢利用汉字的形体结构做文章。
例如:石磊,林森,聂耳这个名字即是此例。
这种命名的审美效果颇佳,可惜我们的姓氏能如此利用的微乎其微。
而且即使石、林、聂三姓,也不可能人人都使用这种方法。
有些人取名如果姓名三个字的部首偏旁完全相同,就会使人产生一种单调之感。
特别是当你在书法签名时,就会更强烈地感觉到,偏旁部首相同的名字,如江浪涛、何信仁等,不论如何安排佈局,都有一种呆板单调之感,不会产生点事纵逸、变化多姿、曲折交替,气韵贯注的美学效果。
我们既然是用汉字取名,就不仅要考虑意义上高雅脱俗的抽像美,而且要注意书写时变化多姿的形象美。
上述例子说明名和姓存在形体结构的搭配问题。
如果形体结构没有变化,姓名就显得呆板,拘谨。
在运用字形命名时,过去有两种技巧,一是拆姓为名,另一是增姓为名。
中国古代的避讳习俗
中国古代的避讳习俗避讳是封建时代等级制度的产物,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习俗。
所谓避讳,就是中国封建时代人们为了尊敬君主、圣人、贤者和长辈,在说话时不直呼其名,在写文章时不照字直书,而用其他的字词代替来加以回避的一种习俗。
这种习俗,在古书用字上造成了许多混乱,给我们阅读古籍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因此,我们学习古代文化,对古代的避讳习俗很有必要认识了解。
避讳起源较早,至少在春秋就有了。
据《公羊传》记载,孔子作《春秋》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左传》《礼记》及《孟子》等书对避讳也有记载和论述,但在整个先秦时代并不普遍。
秦统一六国之后,帝王的地位急剧升高,避讳才逐步盛行起来。
从秦汉到唐宋,避讳的趋势是愈来愈严,在宋代达到极盛。
并且不少朝代的皇帝还另外规定了一些避讳的范围和方法,让臣民必须遵守使用,否则就要砍头问罪。
避讳的范围,历代并无统一规定,但一般来说,多限于国君和长辈。
因此,避讳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避国君或帝王的名字,这是最主要的一类,古人又称这类避讳为“国讳”。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第一次在全国正式实行统一的避讳。
秦始皇名嬴政,全国不得用“政”及其同音字,“正月”或被改称为“端月”,或改读“正”为“征”音。
秦始皇的父亲秦庄襄王的名字也要避讳,因为庄襄王叫嬴子楚,所以秦称楚国为“荆国”。
西汉开国皇帝高祖名刘邦,改战国官名“相邦”为“相国”。
汉文帝名刘恒,改北岳“恒山”为“常山”。
汉武帝名刘彻,秦末汉初辩士蒯彻就被改名为“蒯通”。
汉宣帝名刘询,战国后期大思想家荀卿(荀况)就被改称为“孙卿”。
东汉光武帝名刘秀,改读书人“秀才”为“茂才”,鲁迅小说《阿Q正传》“我也曾问过赵太爷的儿子茂才先生”一句中“茂才”即指“秀才”。
汉明帝名刘庄,改光武帝年少游学长安时的同学庄子陵为“严子陵”,庄子陵在富春江上的隐居之地至今仍称为“严子陵钓台”。
汉安帝刘祜的父亲清河孝王名刘庆,于是“庆”氏改姓为“贺”氏,现今的贺姓就是东汉庆姓的后代。
汉字与避讳
汉字与古代避讳摘要:中国的避讳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两千多年之久,这种源远流长的文化现象始终和汉字密切相关。
古人们利用汉字避讳,而同时避讳对汉字也造成了很深的影响。
关键词:汉字;避讳避讳在我国古代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周代就有了避讳的事例,并且盛于唐宋,一直延续到清代。
直到辛亥革命以后,封建社会解体,才逐渐地废弃了这种文化现象。
在《辞海》中,对避讳的解释是:“封建社会对于君主或尊长的名字,避免写出或说出叫避讳。
”古人因避讳之制盛行,对于运用汉字进行避讳有着很多的研究。
一、古代避讳的种类古代的避讳并不是简单的一个方面,广义的避讳包括忌讳、憎讳和敬讳。
出于迷信或畏惧心理而讳用、讳言凶恶、不吉利字眼或其谐音的,这是忌讳。
《红楼梦》第三十九回记述有把“失火”说成“走水”的事:“贾母等听了, 忙问怎么了,丫环回说:‘南院马棚里走了水, 不相干, 已经救下去了。
’”按阴阳五行水能克火,“虽是救下去了”还得避免说出“火”字, 以避凶图吉。
憎讳是指出于对某人或某物的厌恶憎恨心理而讳言、讳用其名的。
《文献征存录·卷一》:“理鬯和,字寒石,西华人。
本姓李,耻其姓与李自成同,曰:‘吾今姓理矣。
’”由于封建礼制礼俗的规定、约束,或出于敬重、畏惧等原因,在书面语中或口头上不敢直呼君主、尊长的名字或其谐音的,这是敬讳。
如汉高祖名邦,因“邦家”一词中的“邦”字和高祖名同形,汉人便将“邦家”改为“国家”,“国家”一词沿用至今。
狭义的避讳便是指敬讳,《公羊传·闵公元年》说:“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敬讳又分为三种,国讳、家讳和圣讳。
国讳指举国臣民,甚至包括皇帝本人,都必须遵循的避讳,比如皇帝本人及其父祖名字。
唐王朝国姓为李,《酋阳杂俎·卷一七》:“国朝律,取得鲤鱼即宜放,仍不得吃,号赤公,卖者杖六十,言鲤为李也。
”至于家讳便是家族内部遵守的避父祖名的作法。
比如,司马迁的父亲名谈,他作《史记》时遇到“谈”字便用音近的“同”字代替,如称张孟谈为“张孟同”,赵谈为“赵同”。
汉字与古代避讳
五、总结
五、总结
汉字与古代丧葬文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通过探讨汉字的形态和含义,我们 可以深入了解古代人们的死亡观念、墓地风水、祭祀仪式和孝道观念。这些信息 为我们研究古代丧葬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线索。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到 汉字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所具有的重要价值。
谢谢观看
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
汉字,作为中国文化的基石,以其独特的形态和含义,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 文化信息。古代丧葬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在汉字中留 下了深刻的印记。本次演示旨在探讨汉字与古代丧葬文化之间的,揭示汉字在古 代丧葬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一、汉字与死亡观念
一、汉字与死亡观念
在古代,人们对于死亡有着独特的理解和观念。汉字中的“死”字,便形象 地表达了人们对于死亡的看法。在甲骨文中,“死”字被描绘为一个人躺在地下, 形象地表现了人死后安息的状态。这种表达方式,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于死亡的认 知,即死亡是生命的终结,但同时也是安息和宁静的开始。
一、汉字中的婚姻象征
一、汉字中的婚姻象征
在汉字中,有许多与婚姻相关的字,如“婚”、“嫁”、“娶”等。这些字 在形态上与婚姻的仪式和过程密切相关。例如,“婚”字,由“女”和“昏”两 部分组成,表示女性在黄昏时分出嫁的婚礼仪式。这表明,古代婚姻文化中,婚 礼多在黄昏时分举行,女性由此进入男方家庭生活。
四、汉字中的婚姻习俗
组成,表示迎接女方进入男方家庭。这些汉字都反映了古代婚姻习俗中的重 要仪式和象征物。
四、汉字中的婚姻习俗
总之,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通过研 究汉字中的婚姻文化内容,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婚姻文化的特点及其反映出的社 会现象。这些对于我们深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6汉字与姓氏名讳解析
意义相同:
屈原,名平、字原; 鲁国漆雕启,字开; 诸葛亮,字孔明; 清代方东树字植之; 毛泽东,字润之。
意义相关:
孔丘字仲尼; 曾参字子舆,参即为骖,与车有关; 山涛字巨源; 陆游字务观、 秦观字少游; 岳飞字鹏举。
意义相反:
公孙黑字子皙;
3.号
唐宋时期流行、明清最盛,是理想与志趣的委 婉表达。
只要分立家支,就要命氏。
《通鉴·外纪》:“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 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
姓代表母系血统,氏代表氏族分支; 姓是不变的,氏是可以变的; 姓区别血统,氏区别子孙。
氏的复杂来源
诸侯
以封国为氏:郑捷(郑文公)、齐环(齐灵公)
卿大夫及其后裔
或以封邑为氏:屈完、知罂、解狐等; 或以居地为氏:北郭佐、百里术等; 或以官名为氏:卜偃、司马牛、乐正克等; 或以祖先的字或谥号为氏:
其流弊足以淆乱古文书,然反而利用之, 则可以解释古文书之疑滞,辨别古文书之 真伪及时代,识者便焉。 ——陈垣《史讳举例·序》
1、从老庄到“老严”——国讳
“国讳”是最为严重而又最为严格的一种, 是封建王朝统治下的臣民,甚至皇帝本人 也必须遵循的。
“国讳”要避讳的主要是皇帝本人的名讳。 进而,还要避讳皇帝的字,皇后及皇帝的 父祖的名讳;推而广之,连皇帝前代的年 号、帝后的谥号,皇帝的陵名以及皇帝的 生肖和姓氏,也都要避讳。
既非皇帝,又非尊亲,而是周公、孔子一类圣人的 名字,也要避讳,这可以叫做“圣讳”。
姓名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特有的一种历史和 文化现象。在长达数千年的封建时代里,人物 姓名的避讳,是上下臣民不可不懂的一门政治 学问,不能不遵从的一项政治法规。
避讳的历史
避讳,为中国特有之风俗,其俗起于周, 成于秦,盛于唐宋,其历史垂二千年。
高中素材有关于中国古人如何避讳字的来源
有关于中国古人如何避讳字的来源避讳字:在某些正式或非正式场合,相对低地位或阶级的人直呼相对高地位或阶级的人姓,名,字,号是不合礼仪的,为了合乎礼仪,用词必须有所改变。
避讳字,是指中国古代回避君主和尊长的名字而改写的字。
避讳字有以下几种情形:第一是用同义字或义近字代替。
秦始皇名正,秦代避讳“正”,因此,用“端”代替“正”。
比如,把“正月”改为“端月”。
汉高祖名邦,汉代人便以“国”代替“邦”。
古代叫邦家,汉代就叫国家,一直沿用到今天。
东汉光武帝名秀,避讳“秀”字,于是把秀才改为茂才。
第二是用同音字或音近字代替。
司马迁的父亲名谈,司马迁作《史记》,在《赵世家》中就把张孟谈改成张孟同。
清圣祖名玄烨,清代人便以“元”代替“玄”,以“煜”代替“烨”。
第三是字缺笔画。
唐太宗名李世民,唐代人就把“世”缺笔写作“ F”。
第四是拆字。
一个汉字是由几个部件组成的,为了不犯君主的讳,便只取字的某一部分以避开原字。
五代晋君主是石敬瑭,姓敬的人便改姓文。
第五是删字。
有的人是双名,如果其中一字犯了讳,便把它删去变为单名。
如南朝齐开国叫萧道成,一个叫萧道渊的人便把名字里的“道”去掉,改为萧渊。
第六是用形似字代替。
五代后周君主名郭威,一个叫郭彦威的人就用“成”代替“威”,改名为郭彦成。
第七是改读。
孔子名丘,过去读书人把“丘”读成mou,实际上是用“某”的读音。
第八是增加偏旁,构成新字。
比如,为了避孔子的讳,凡是“丘”作地名或姓氏,一律改为“邱”,读qi,以与孔子名讳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