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散文》练习:阶段过关检测二 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阶段质量检测(三) 高考仿真检测(二)+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阶段质量检测(三) 高考仿真检测(二)+Word版含答案.doc

阶段质量检测(三) 高考仿真检测(二)(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第Ⅰ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守望中国人的精神家园陈晓明乡愁是铭记历史的精神蕴藉。

中国当代文学以乡土叙事为主导,广泛而深远地表现了20世纪中国乡村社会发展的深刻变革。

莫言、贾平凹、陈忠实、张炜、铁凝、王安忆、刘震云、阿来等作家,或者以乡土叙事为主导,或者以不同的方式书写乡村,使20世纪中国社会的变革、进步与转折留下了深刻的历史记忆。

就对农业文明进入现代的艰巨进程的描写而言,中国当代文学在世界文学之林独树一帜,可圈可点。

对乡村的书写构成了中国当代文学的显著特点,体现了中国当代文学独特的情感深度和美学力量,应该构成文学研究关注的重要主题。

怀乡或乡愁是中外文学漫长传统中的重要主题。

中国最早的文学作品《诗经》中就有不少有关乡愁的篇章(如《采薇》),唐诗宋词中表现乡愁主题的更是不在少数。

20世纪中国现代早期的作家,如鲁迅、沈从文、废名、萧红等人,多有书写乡村记忆的作品,作品里流露出他们对乡村陷入现代困境的深切关怀。

乡愁当然也是世界文学传统中的主题,荷马史诗《奥德赛》写的就是奥德修斯历经千辛万苦,在海上漂泊10年,最终回到故土伊萨卡与家人团聚的故事。

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兴起,怀乡是其重要的主题,并且具有了现代意义。

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中则把怀乡的情感表达作为对现代性反思的重要主题。

怀乡或乡愁是人类最基本、最朴素、最普遍的一种情感。

怀乡或者是一种朴素的个人记忆,或者是一种家国情怀,它构成了古往今来文学艺术作品最为重要的主题。

也正因为此,文学成为人类精神寄寓和传统承继的基本载体。

乡愁也表达了作家对现代社会变迁的独特体验,文学作品在这种表达中显示了情感和思想的深度。

20世纪的中国社会历经剧烈的变革,而乡村承受的现代冲击更为激烈。

2020高中语文人教选修《先秦诸子选读》配套习题:第二单元检测(Word版含解析)

2020高中语文人教选修《先秦诸子选读》配套习题:第二单元检测(Word版含解析)

第二单元检测(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一、基础知识(16分)1下列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A .餍.足/笑靥. 庠.序/佯.装 养生丧.死/丧.家之犬 B.溢.出/谥.号 期.年/假期. 千乘.之国/乘.人之危 C.朝觐./谨.慎 参与./相与. 揠.苗助长/偃.旗息鼓 D.庶.民/戍.边 提.防/堤.坝 富商大贾./余勇可贾.解析:A 项,yàn/yè,xián ɡ/yáng ,sāng/sàng ;B 项,yì/shì,jī/qī,shèng/chéng ;C项,jìn/jǐn ,yù/yǔ,yà/yǎn ;D 项,shù,dī,gǔ。

答案:D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 .{寡人之民不加多加之以师旅B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匹夫不可夺志C .{人不得,则非其上矣非恶其声而然也D .{万物皆备于我矣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解析:D 项,动词,具备。

A 项,副词,更加/动词,施加。

B 项,动词,丧失,错过/动词,使改变。

C 项,动词,责怪、非难/动词,不是。

答案:D 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例: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 A .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 B.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 C.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 D.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 解析:B 项与例句相同,均为介词,表示处所,相当于“在”;A 项,介词,相当于“跟”“和”;C 项,为介词,表被动,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D 项,介词,引出动词支配对象,不译。

答案:B4下列加点词与其他三项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3分)A .必先苦.其心志 B.谨.庠序之教C.请轻.之,以待来年然后已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解析:B项,动词,重视。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阶段质量检测(二) 高考仿真检测(一)+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阶段质量检测(二) 高考仿真检测(一)+Word版含答案.doc

阶段质量检测(二) 高考仿真检测(一)(时间:150分,满分:15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第Ⅰ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自然中本没有建筑,人类为了改造自然,让自然更适合人类的生存,建筑便诞生了。

规则的几何形状是建筑广泛的基本特征,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建筑形式,而中国砖木结构建筑却对周围国家产生影响,影响着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各国,这种影响是从盛唐时期开始的。

这一时期的美学思想必然会在建筑及城市规划上有所反映,从位于西安的唐大明宫遗址和史料来看,大明宫主要建筑便把“以肥为美”的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

丹凤门、玄武门相对,世界上最宽的御道贯穿中轴,从中轴向两边对称延展,中国传统的“择中对称,无为而治”的古朴哲学思想,在对称美学中得以体现。

而现今残存的正殿含元殿遗址高十余米,殿宽11间,仅其前端的龙尾道就长达78米,两侧建有“翔鸾”“栖凤”二阁,与主体建筑相连,表现出大唐帝国鼎盛时期浑厚的建筑风格,整个大明宫的面积是明清北京紫禁城的4.5倍,如此庞大的唐朝王宫的建筑群规模是后世无法企及的,这与当时发达的封建社会经济,以及“以势壮为美”的美学倾向是不可分离的。

在古代,传媒工具较为落后,王室的审美会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群体的审美,争相效仿下,这种追求宏大壮丽的审美成为整个唐代的国民符号。

从外部条件来看,唐代自信开放的治世之道也是“以肥为美”观念形成的原因之一,随着中西方社会经济的交流,略带“野性”与“粗犷”的西方文化源源不断地注入东土。

西方文化对唐代建筑风格定位的影响也十分大。

除祭祀、宗教、陵墓用途的建筑外,一般唐代建筑外体不做彩绘,白墙、红柱、青瓦、直棂窗便构成唐代建筑的基本格调,我们不能想象一个崇尚富丽的朝代的建筑会如此洒脱,外墙装饰如此简单。

这就是受西方文化影响的结果,墙体不做装饰,重在建筑屋顶的结构之美。

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单元测评:第二单元测评 Word版含解析

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单元测评:第二单元测评 Word版含解析

第二单元测评(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孔子对民生问题是重视的,但语焉不详。

孟子则把孔子的仁学落实到政治的措施上,要求社会统治者和管理者在解决民生基本问题上体现仁民爱物的思想感情,中国近代的民生主义即发源于此。

首先,要“制民之产”,使百姓丰衣足食。

仁政最核心的内容便是解决好民众的吃穿问题,使他们的物质生活有起码的保障。

其次,“省刑罚薄税敛”,人民的负担要有一个限度,过此即有灾难,所以要省刑罚,必须薄税敛。

第三,救济社会上的孤苦无援者。

第四,加强教育,德化民俗。

孟子认为要在富民的同时,“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使民去恶从善,形成礼义之风。

这样,社会才有秩序,人民才会有真正的安宁寿福。

在早期儒家代表人物中,没有哪一位比孟子更重视民众的社会作用和历史地位。

孔子讲过“民无信不立”的话。

孟子则大大前进了一步,他提出“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这就是民为邦本的思想。

孟子相信天命,但他把天命化为民意,认为这两者是一致的,这实际上是用民本思想重新解释了传统的天命论,大大提高了民众的地位。

他引《太誓》的话:“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百姓的感受和意志,体现了上天的精神,“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君王只要能使百姓满意,就等于服从了天命。

孟子用民众的意志代表天命,从而限制君王的意志,“君权天授”变成了“君权民授”。

孟子提出了一个超越同时代人的口号:“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这个口号一经提出,便使社会震动,响彻了两千多年,成为批判君主专制的有力武器。

这个“民贵君轻”的说法,在先秦诸子之中是极为罕见的,它肯定民众是国家的主体,对于君权至上的制度具有很大的冲击力。

按照孟子这一思想来设立政治体制,至少能发展出开明的君主立宪制。

这是孙中山提出民权主义的思想源头之一。

高中语文 单元过关检测二(4~7单元)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1)

高中语文 单元过关检测二(4~7单元)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1)

语文人教先秦诸子选读单元过关检测二(4~7单元)(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基础知识(24分,其中1~6每小题3分)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自伐.者无功②郑武公欲伐.胡B.①治.之于未乱②未暇治.天下也C.①因释.其耒而守株②子胥出走,边候得之……候因释.之D.①履.危石,临百仞之渊②市罢,遂不得履.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②已.得履B.①其于.大达亦远矣②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C.①我决起而.飞②衣缁衣而.反D.①去以.六月息者也②故先以.其女妻胡君3.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九层之台,起于累土B.而御六气之辩C.卜子妻写弊裤也D.泛然而若辞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情况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任公子得若鱼,离而腊.之A.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B.吾与之友.矣C.将在于众.贤而已D.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最接近的一项是()A.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B.夫大块..载我以形C.欲使无穷..,其可得乎D.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6.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事之以犬马而不受A.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B.之二虫又何知C.以为莫己若者D.乐羊以有功见疑7.名句默写。

(6分,每空1分)(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第六十四章)(2)若夫乘天地之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彼且恶乎待哉!(《庄子·逍遥游》)(3)是以圣人不期修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之备。

(《韩非子·五蠹》)二、阅读理解(6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8~12题。

(20分)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②无所容。

最新人教版选修高中语文《先秦诸子散文》达标习题综合检测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选修高中语文《先秦诸子散文》达标习题综合检测及答案

综合检测(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而提起“中国经典”,就转换成“儒家经典”,这种观念有些偏狭。

中国经典绝不是儒家一家经典可以独占的,也应包括其他经典,就像中国传统是“复数的”传统一样。

首先,中国经典应当包括佛教经典,也应当包括道教经典。

要知道,“三教合一”实在是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不同的地方之一,也是古代中国政治世界的一大特色。

即使是古代中国的皇帝,不仅知道“王霸道杂之”,也知道要“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绝不只用一种武器。

因此,回顾中国文化传统时,仅仅关注儒家的思想和经典,恐怕是过于狭窄了。

即便是儒家,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

应当说,在古代中国,关注政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关注超越世界和精神救赎的佛教,关注生命永恒和幸福健康的道教,分别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共同构成中国复数的文化。

其次,中国经典不必限于圣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它是否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鉴》,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

经典并非天然就是经典,它们都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变成神圣经典的过程,这在学术史上叫“经典化”。

没有哪部著作是事先照着经典的尺寸和样式量身定做的,只是因为它写得好,被引用得多,被人觉得充满真理,又被反复解释,有的还被“钦定”为必读书,于是,就在历史中渐渐成了被尊崇、被仰视的经典。

因此,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需要把它放回产生它的时代里面,重新去理解。

经典的价值和意义,也是层层积累的,对那些经典里传达的思想、原则甚至知识,未必需要亦步亦趋“照办不走样”,倒是要审时度势“活学活用”,要进行“创造性的转化”。

2019-2020学年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人教版)检测:模块检测卷二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人教版)检测:模块检测卷二Word版含解析

模块检测卷二(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汉朝历时四百余年,其时国家统一,经济繁荣,疆土大为扩展,民族空前融合。

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东汉班超出关,他们分别建立和巩固了沟通东西方的“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的开辟使得中外文化的交流进一步增多,为艺术的兴盛创造了条件。

儒家文化虽然是汉代绘画艺术审美中居于主导地位的精神要素,但并不是整个汉代社会唯一的精神源泉。

汉代社会的意识形态与文化架构是由儒家文化、道家文化、阴阳五行文化等多种文化精神要素构成的。

史官文化与巫文化共存,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并举,神话与历史交融,道家学说与儒家伦理道德并行不悖,展现出一片人间的欢腾胜景。

大汉王朝具有勃勃生机和放眼四海的辽阔视野,繁丽多彩的生活场景便成为艺术首要的表现对象。

在这样一个胸怀宽广、勇于开创的时代,传统观念与外来文化碰撞融合,汉代的艺术家为帝国雄伟而繁荣的气象所熏陶,怀着一种空前的喜悦与激情对其予以描述,予以表现。

汉墓壁画那些生动饱满、瑰丽多姿的绘画艺术背后,蕴藏了汉代先民对天地自然、对社会生活的理解,表达了他们对生命世界的永恒追求,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墓室壁画一般出自画工之手,虽然画工的绘制技能比不上后世身份独立的画家,但他们所营造的丰满朴实的意境,流露出的绘画发蒙阶段所特有的简单和笨拙,却是后世空灵精致的艺术所无法替代的。

同时,因来自底层,画工们对人间生活的关注,反而更加真实客观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状况。

画工所反映的集体意识,一方面是上层社会思想的折射,更重要的是广大民众的观念。

汉代人喜好歌舞,任侠重名,恩仇必报,富于积极进取精神,他们率直而少含蓄,开通而少压抑,粗朴而欠圆通,勇敢而鄙怯懦,整个社会弥漫着建功立业的思想,这既是尚武精神的结果,也是华夏民族精神的写照。

汉代墓室壁画中的图式来源于生活,它在农耕文明中孕育,在多民族文化融合中成长,那种蓬勃的生命力,饱满、昂扬的生命状态让我们立刻想到汉墓室壁画中的《车马出行图》:奔腾嘶鸣的骏马,浩荡出行的队伍。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时作业:综合测试卷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时作业:综合测试卷 Word版含解析

综合检测题(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 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儒释道互补与心态和合对于和合文化,可以从多角度来解读。

有人从中读出一种文化战略,有人从中读出一种社会理想,都讲出了一番道理。

我想把和合文化解读为一种健全的心态。

在我看来,“和合”一词中的“合”,应该是指人的多种精神诉求的集合。

道理很简单,只有在具备两个以上要素的情况下,才能谈得上“合”;倘若只是单一要素,根本就谈不上“合”了。

多种要素凑在一起,有可能发生冲突,也未必就一定发生冲突。

即便发生冲突,也未尝不可以化解。

成功地化解冲突,便进入了“和”的状态。

所谓“和”,应该是指多样性的统一,是指冲突的化解。

显而易见,这种意义上的“和”,有别于“同”,故而孔子力主“和而不同”。

要想把人的多方面的精神需求统一起来、协调起来,进入“和”的心态,绝非易事,仅靠一种学说,显然也是不可能做到的,必须综合运用多种学说。

在传统文化资源中,对于和合心态的养成,儒释道三家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三教分别满足中国人精神生活中某方面的需要,帮助人们养成和合的心态。

儒家的精神趣旨,可以概括成三个字,那就是“拿得起”;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有为”;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张”。

儒家主张立德、立功、立言,主张干事,主张积极有为。

道家的精神趣旨是“想得开”;用两个字来说,叫做“无为”;用一个字来说,叫做“弛”。

道家的趣旨与儒家似乎相反,实际上互为补充。

学会紧张,是一门学问;学会放松,同样也是一门学问:对于人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

佛教精神趣旨是“放得下”。

用一个字来说,那就是“空”。

用佛教的术语说,“放得下”就是看破红尘,把精神追求的目标定位在彼岸的极乐世界。

儒道两家是中国固有的学问,主要是讲人生哲学。

儒家告诉人如何堂堂正正地度过一生,道家则告诉人如何轻轻松松地度过一生,至于人死后怎样,两家都不怎么在意。

佛教是从印度引入的学问,主要是讲人死哲学。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模块综合检测+Word版含解析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模块综合检测+Word版含解析

模块综合检测(对应学生用书P133)(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Ⅰ部分阅读题(共计55分)一、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每题2分,计10分)(一)阅读本段,回答1~3题。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

”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

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

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昭公知.礼乎(懂得)B.揖.巫马期而进之(作揖)C.君取.于吴,为同姓(攻取)D.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袒护)解析:C项,“取”同“娶”。

答案:C2.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用法与例句中完全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君而.知礼,孰不知礼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B.揖巫马期而.进之C.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D.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解析:例句和D项中的“而”都是连词,解释为“如果”。

A、B两项均为连词,表承接;C项为连词,表转折。

答案:D3.选出对“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一句理解完全正确的一项()A.孔子承认偏袒鲁昭公是自己的过错,只是无法解决宗法等级与礼数规矩之间的矛盾。

B.孔子不承认偏袒鲁昭公是自己的过错,并巧妙地解决了宗法等级与礼数规矩之间的矛盾。

C.孔子承认偏袒鲁昭公是自己的过错,但不承认宗法等级与礼数规矩之间存在矛盾。

D.孔子不承认偏袒鲁昭公是自己的过错,也不承认宗法等级与礼数规矩之间存在矛盾。

答案:A(二)(浙江高考)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论语·季氏》) 子曰:“孰谓微生高①直?或乞醯②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论语·公冶长》) [注]①微生高:春秋时鲁国人。

②醯(xī):醋。

4.第一则材料主要体现了孔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

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课时演练:2.5人和 Word版含解析.doc

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课时演练:2.5人和 Word版含解析.doc

*五、人和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的词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亲戚.(qì)畔.之(pàn)米粟.(sù)B.横.逆(hènɡ) 商贾.(ɡǔ) 疾.其君(jí)C.吾惛.(hūn) 赡.养(shān) 放辟.(pì)D.邪侈.(chǐ) 罔.民(wǎnɡ) 孝悌.(dì)解析:A项,“戚”应读“qi”;C项,“赡”应读“shàn”;D项,“悌”应读“tì”。

答案:B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环.而攻之而不胜环:环绕。

B.与禽兽奚择.哉择:选择。

C.舜为法.于天下法:榜样。

D.礼人不答.答:答应。

解析:A项,环:围。

B项,择:区别。

D项,答:回应。

答案:C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寡助之至,亲戚..畔之B.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C.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D.吾惛,不能进于是..矣解析:B项,终身:一辈子。

古今意义相同。

A项,亲戚:古代指内外亲属。

今义指和自己的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和它的成员。

C项,所以:古义为“……的原因”。

今义是一个连词,用在因果复句中表示结果的分句前面,引出结果。

D项,于是:古代是两个词语。

“于”,引出宾语,不译;“是”,代词,这个道理。

今义是一个词语,表承接或因果。

答案:B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由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参考答案:(1)国家疆界不能限制人民,使国家坚固不靠山河的险要,威行天下不靠兵器、甲胄的精良。

(2)舜给天下树立了榜样,可以流传后世,我还不免是一个乡里的普通人,这就值得忧虑了。

(3)敬重自家的长辈,而推广到敬重别人家的长辈;爱护自家的孩子,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孩子,(这样,)成就王业就像拨弄掌中的东西一样容易。

最新精编高中人教版选修高中语文《先秦诸子散文》达标习题阶段过关检测二及解析

最新精编高中人教版选修高中语文《先秦诸子散文》达标习题阶段过关检测二及解析

阶段检测卷二(4~7单元)(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①自伐者无功②郑武公欲伐胡B.①治之于未乱②未暇治天下也C.①因释其耒而守株②子胥出走 边候得之 候因释之D.①履危石 临百仞之渊②市罢 遂不得履项,①自我夸耀/②进攻,攻打。

B项,①②都是动词,治理。

C项,①放下/②释放,放走。

D项,①动词,踩,踏/②名词,鞋子。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斯恶已②已得履B.①其于大达亦远矣②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C.①我决起而飞②衣缁衣而反D.①去以六月息者也②故先以其女妻胡君项,①语气助词,用法同“矣”/②副词,已经。

B项,①介词,对于/②介词,被。

C项,①②都是连词,表修饰关系。

D项,①介词,凭借/②介词,把。

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50730043)A.九层之台,起于累土B.而御六气之辩C.卜子妻写弊裤也D.泛然而若辞项,累,通“蔂”,盛土的工具。

B项,辩,通“变”,变化。

C项,弊,通“敝”,破旧、破损。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情况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任公子得若鱼,离而腊.之A.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B.吾与之友.矣C.将在于众.贤而已D.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名词活用作动词,做成干肉。

A项,动词的使动用法,使 活。

B项,名词活用作动词,做朋友。

C项,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 众多。

D项,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 美。

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载我以形B.夫大块..,其可得乎C.欲使无穷..D.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项,古义:僵硬。

今义:①形容词,强固有力,不可动摇或摧毁;②动词,使坚强。

B项,古义:大地。

今义:形体相对较大或相对较大的部分。

C项,古义:不困窘。

今义:动词,没有穷尽,没有限度。

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人教版)练习模块检测卷二

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人教版)练习模块检测卷二

模块检测卷二(时间: 150 分钟满分:150分)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 (9 分,每题 3 分)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1~3 题。

宋词中的帘,品种众多,状态各异,就前者言,有珠帘、绣帘、画帘、翠帘等;就后者言,有卷帘、开帘,低帘、高帘,下帘、上帘,疏帘、重帘等。

帘的原始功能在于遮盖和隔断,但这类“遮”和“隔”又有其特别性,它既不像“侯门一入深如海”那样遥不行及,也不像“墙里秋千墙外道”那样难以超越。

能够说,帘之妙处正在于它的隔未全隔,而通未全通,也能够说是隔犹未隔,通犹未通,只看当事人的心态和感觉如何,这便预示帘的隔断功能拥有喜剧性与惨剧性的两重内涵。

以词人常用的“隔帘看未真”一句为例,就能够产生两种感觉截然相反的心理。

第一,乐观的视角:固然隔帘看未真,但毕竟是看到了,这是何等的幸福和安慰;第二,消极的视角:固然朦朦胧胧看到了,但是毕竟得不到真确实在的接触,这又是何等的难过和摧残。

当人与人 (往常是帘内的女子和帘外的男子 )隔帘相对时,二者就入了一种奇妙的情境中。

帘内的世界对帘外人言,就成了一种神奇幽静的存在,但这一存在对他而言又是那样的近在眉睫却不行靠近,那样地令人着迷却不行触摸。

而帘外的世界对帘内人而言,则隐喻着一种漂亮但是难以展望的迷惑,一种与当下生计不一样的另同样的激情与热情。

在她心里深处,不论是接受仍是抗拒,那样一种秘密的盼望已经被点燃。

此时的帘,不单分开两个人的身,仿佛也分开了他们的心,起码帘外的人是这样认为的。

帘内的人对这帘外人的态度是不很明亮的,道是无情又似声声呼喊,道是有情又似诸多推拒。

有时,帘内人固然在场,却未出场,即她不过作为一种现实的存在,却未表现出任何感情的颠簸,这对帘外人来说,仿佛更成为一种“多情却被无情恼”的难过。

如舒亶《减字木兰花·蒋园口号》,帘内的她,既不知道自己的存在以前装点过他春日的记忆,也不知道自己的离开触动了一份敏感的心情。

她凌波微步地来,亦是行云流水地去,对于帘外的他来说,显得这片刻间的相遇如同一场迷离的梦。

[精品]新人教版选修高中语文《先秦诸子散文》达标习题阶段过关检测二及答案

[精品]新人教版选修高中语文《先秦诸子散文》达标习题阶段过关检测二及答案

阶段检测卷二(4~7单元)(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①自伐者无功②郑武公欲伐胡B.①治之于未乱②未暇治天下也C.①因释其耒而守株②子胥出走 边候得之 候因释之D.①履危石 临百仞之渊②市罢 遂不得履项,①自我夸耀/②进攻,攻打。

B项,①②都是动词,治理。

C 项,①放下/②释放,放走。

D项,①动词,踩,踏/②名词,鞋子。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斯恶已②已得履B.①其于大达亦远矣②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C.①我决起而飞②衣缁衣而反D.①去以六月息者也②故先以其女妻胡君项,①语气助词,用法同“矣”/②副词,已经。

B项,①介词,对于/②介词,被。

C项,①②都是连词,表修饰关系。

D项,①介词,凭借/②介词,把。

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50730043)A.九层之台,起于累土B.而御六气之辩C.卜子妻写弊裤也D.泛然而若辞项,累,通“蔂”,盛土的工具。

B项,辩,通“变”,变化。

C 项,弊,通“敝”,破旧、破损。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情况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任公子得若鱼,离而腊.之A.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B.吾与之友.矣C.将在于众.贤而已D.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名词活用作动词,做成干肉。

A项,动词的使动用法,使 活。

B项,名词活用作动词,做朋友。

C项,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 众多。

D项,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 美。

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B.夫大块..载我以形C.欲使无穷..,其可得乎D.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项,古义:僵硬。

今义:①形容词,强固有力,不可动摇或摧毁;②动词,使坚强。

B项,古义:大地。

今义:形体相对较大或相对较大的部分。

C项,古义:不困窘。

今义:动词,没有穷尽,没有限度。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阶段质量检测(三) 高考仿真检测(二) 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阶段质量检测(三) 高考仿真检测(二) Word版含解析.doc

阶段质量检测(三)高考仿真检测(二)(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本试题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第Ⅰ部分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几百年来,苏子提出的“诗中有画”这个观点,一直为人津津乐道。

我想大家读王维诗,一定像《红楼梦》里的香菱一样,分明是感到了一种画意,所以才会对苏东坡的见解产生共鸣,关键是对这种画意究竟该如何看待。

莱辛曾说:“一幅诗的图画并不一定就可以转化为一幅物质的图画。

诗人在把他的对象写得生动如在眼前,使我们意识到这对象比意识到他的语言文字还更清楚时,他所下的每一笔和许多笔的组合,都是具有画意的,都是一幅图画。

因为它能使我们产生逼真的幻觉,在程度上接近于物质的图画特别能产生的那种逼真的幻觉。

”这是说,诗的语言有一种造型能力,能像画一样给人近似直观的印象。

比如最典型的例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确有一种宛然在目的逼真感。

但即便如此,也别忘了香菱的鉴赏经验:“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

”这“合上书一想”乃是调动记忆表象的过程,没有读者经验的参与,任何诗都只是一堆语词和概念,和绘画毫不相干。

按克罗齐的说法,“凡是有艺术感的人,都会从一行诗句中,从诗人的一首小诗中既找到音乐性和图画,又找到雕刻力和建筑结构”。

如果说这一结论略显武断,那么我们可以将命题的外延缩小,说凡是有一定美术修养的人都能从诗歌中读到画意。

事实上,正像英国作家王尔德所说的,“我们看见什么,我们如何看见它,这是依影响我们的艺术而决定的”。

或者像德国艺术史家沃尔夫林说的:“人们看见的总是他们所寻找的东西,而且这要求有一个长期的教育来克服天真的知觉,因为它与客体在视网膜上的反映毫无关系。

”“诗中有画”从根本上说,乃是经受美术熏陶的读者用一种特定的欣赏方式(画家的认知框架)去读王维的结果——苏东坡并不是这种读者中最早的一位,更早还有殷璠,他已看到了王维“着壁成绘”的潜能。

人教版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时素养检测 2.2 王何必曰利 Word版含解析

人教版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时素养检测 2.2 王何必曰利 Word版含解析

课时素养检测八王何必曰利(45分钟,58分)一、基础应用(32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征:谋取B.二王我将有所遇.焉遇:契合,投合C.怀利以相接.接:交接、交往D.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徒:弟子【解析】选D。

D项。

徒:类。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孟子遇于.石丘A.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利也B.而相泣于.中庭C.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D.寡人之于.国也【解析】选B。

B项与例句相同,介词,在。

A项,介词,引出宾语,不译;C项,介词,表比较,和;D项,介词,对于。

3.下列句子中,句式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而良人未之知也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C.先生将何之D.孟子遇于石丘【解析】选D。

A、B、C三项皆为宾语前置。

D项,介词结构后置。

4.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解析】选D。

两个“后”都是意动用法。

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的三则短文,都运用了正反对比说理的方法,使文章论证有力,中心突出。

B.前两则短文中的“仁义”,与第三则短文中的“善”,其内涵是一致的。

C.孟子说理喜欢开门见山。

这正是孟子的主张不被很多诸侯国君接纳的原因。

D.孟子数落宋的真正目的,是希望宋能用“仁义”去劝说秦、楚二王。

【解析】选C。

C项中“孟子说理喜欢开门见山”是对的,可后半部分“这正是孟子的主张不被很多诸侯国君接纳的原因”是错误的,真正的原因应该是孟子的重仁义轻利的主张不合时宜。

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5分)译文:(2)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

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蹠之徒也。

(5分)译文:答案:(1)这样君与臣、父与子、兄与弟舍弃私利,怀着仁义之心来互相交往,这样却不成就王业的,还从未有过。

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散文》练习:2.5 人和 Word版含解析

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散文》练习:2.5 人和 Word版含解析

*五、人 和一、夯基训练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郭:外城B.爱人不亲,反其仁反:返回C.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敬重D.俯不足以畜妻子畜:养活答案:B解析:B项,反:反省。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寡助之至,亲戚畔之B.老吾老以及人之老C.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D.君子以仁存心答案:D解析:A项,古义:父母兄弟等亲属。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B项,古义:推广到。

今义:并列连词,用以连接并列的词或短语。

C项,古义:……之后,跟着(接着)……。

今义:连词,上文表原因、方法等,下文表结果、目的等。

D项,古今义同,居心,用心。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句是( )(导学号50730022)A.固国不以山溪之险B.刑于寡妻,至于兄弟C.域民不以封疆之界D.申之以孝悌之义答案:D解析:A项,固,使动用法,使……坚固;B项,刑,名词用作动词,做楷模;C项,域,名词用作动词,限制;D项,没有词类活用现象。

4.下列各句的文言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B.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C.舜,人也D.其待我以横逆答案:D解析:A、B、C三项均为判断句,D项是状语后置。

二、课内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7题。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孟子·公孙丑下》) 5.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环而攻之而不胜环:围B.是天时不如地利也是:表判断,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C.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委:丢弃,抛弃D.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利:锐利、锋利答案:B解析:B项,是:指示代词,这。

高中语文 单元过关检测二(4~7单元)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高中语文 单元过关检测二(4~7单元)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语文人教先秦诸子选读单元过关检测二(4~7单元)(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基础知识(24分,其中1~6每小题3分)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自伐.者无功②郑武公欲伐.胡B.①治.之于未乱②未暇治.天下也C.①因释.其耒而守株②子胥出走,边候得之……候因释.之D.①履.危石,临百仞之渊②市罢,遂不得履.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②已.得履B.①其于.大达亦远矣②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C.①我决起而.飞②衣缁衣而.反D.①去以.六月息者也②故先以.其女妻胡君3.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九层之台,起于累土B.而御六气之辩C.卜子妻写弊裤也D.泛然而若辞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情况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任公子得若鱼,离而腊.之A.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B.吾与之友.矣C.将在于众.贤而已D.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最接近的一项是()A.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B.夫大块..载我以形C.欲使无穷..,其可得乎D.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6.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事之以犬马而不受A.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B.之二虫又何知C.以为莫己若者D.乐羊以有功见疑7.名句默写。

(6分,每空1分)(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第六十四章)(2)若夫乘天地之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彼且恶乎待哉!(《庄子·逍遥游》)(3)是以圣人不期修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之备。

(《韩非子·五蠹》)二、阅读理解(6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8~12题。

(20分)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②无所容。

2019-2020年高中语文人教选修《先秦诸子选读》配套习题:第二单元检测+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年高中语文人教选修《先秦诸子选读》配套习题:第二单元检测+Word版含解析

第二单元检测(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知识(16分)1下列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A.餍.足/笑靥.庠.序/佯.装养生丧.死/丧.家之犬B.溢.出/谥.号期.年/假期.千乘.之国/乘.人之危C.朝觐./谨.慎参与./相与.揠.苗助长/偃.旗息鼓D.庶.民/戍.边提.防/堤.坝富商大贾./余勇可贾.解析:A项,yàn/yè,xiánɡ/yáng,sāng/sàng;B项,yì/shì,jī/qī,shèng/chéng;C 项,jìn/jǐn,yù/yǔ,yà/yǎn;D项,shù,dī,gǔ。

答案:D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 寡人之民不加多加之以师旅B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匹夫不可夺志C 人不得则非其上矣非恶其声而然也D 万物皆备于我矣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解析:D项,动词,具备。

A项,副词,更加/动词,施加。

B项,动词,丧失,错过/动词,使改变。

C 项,动词,责怪、非难/动词,不是。

答案:D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A.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B.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C.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D.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解析:B项与例句相同,均为介词,表示处所,相当于“在”;A项,介词,相当于“跟”“和”;C项,为介词,表被动,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D项,介词,引出动词支配对象,不译。

答案:B4下列加点词与其他三项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A.必先苦.其心志B.谨.庠序之教C.请轻.之,以待来年然后已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解析:B项,动词,重视。

没有活用。

A项,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遭受困苦。

C项,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轻,减轻。

人教版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练习:素质升级检测2 Word版含解析

人教版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练习:素质升级检测2 Word版含解析

第二单元素质升级检测(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30分,每小题3分)一、(12分)1.下列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A.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B.牺牲..既成,粢盛既洁。

C.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

D.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解析】B牺牲:古义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今义指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C中国:古义指中原地区,今义指中华人民共和国;D丈夫:古义指男子,今义指女子的配偶。

2.下列句子均含通假字的一项是(C)A.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B.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

C.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畜君何尤?”畜君者,好君也。

D.其何能淑?载胥及溺。

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解析】C项与同“欤”,畜同“慉”,A曾同“增”,B慊同“惬”,D无。

3.下列成语,全都出自《孟子》的一组是(A)A.揠苗助长缘木求鱼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举一反三C.自暴自弃目无全牛D.为渊驱鱼,为丛驱雀见危授命【解析】举一反三、见危授命均出于《论语》,目无全牛出于《庄子》。

4.下列有关古代风俗礼仪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C)A.“卿”是对他人的敬称,“陛下”是对皇上的敬称;“愚”是对自己的谦称,“臣”也是谦称。

B.朕就是我的意思,早先没有特殊的含义,无论王公贵族,还是市井小民,都可以自称朕。

从秦始皇开始,成为皇帝专用的自称。

C.霸陵,汉孝文帝刘恒陵寝,有时写作灞陵。

灞,即灞河,河上有桥,名灞桥。

因霸陵靠近灞河,因此得名。

灞桥两边杨柳掩映,是当时人们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也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

D.薨是古代对身故的一种说法,用于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还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皇子公主等。

【解析】“灞桥折柳送别”是唐朝的习俗。

二、(9分)5.下列句子句式不同的一项是(B)A.起予者商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阶段过关检测二(4~7单元)(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①自伐者无功②郑武公欲伐胡B.{①治之于未乱②未暇治天下也C.{①因释其耒而守株②子胥出走,边候得之……候因释之D.{①履危石,临百仞之渊②市罢,遂不得履项,①自我夸耀/②进攻,攻打。

B项,①②都是动词,治理。

C项,①放下/②释放,放走。

D项,①动词,踩,踏/②名词,鞋子。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②已得履B.{①其于大达亦远矣②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C.{①我决起而飞②衣缁衣而反D.{①去以六月息者也②故先以其女妻胡君项,①语气助词,用法同“矣”/②副词,已经。

B项,①介词,对于/②介词,被。

C项,①②都是连词,表修饰关系。

D项,①介词,凭借/②介词,把。

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导学号50730043)A.九层之台,起于累土B.而御六气之辩D.泛然而若辞项,累,通“蔂”,盛土的工具。

B项,辩,通“变”,变化。

C项,弊,通“敝”,破旧、破损。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情况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任公子得若鱼,离而腊之A.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B.吾与之友矣C.将在于众贤而已,吾不知其美也,名词活用作动词,做成干肉。

A项,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活。

B项,名词活用作动词,做朋友。

C项,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众多。

D项,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美。

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B.夫大块载我以形C.欲使无穷,其可得乎,不近人情焉项,古义:僵硬。

今义:①形容词,强固有力,不可动摇或摧毁;②动词,使坚强。

B项,古义:大地。

今义:形体相对较大或相对较大的部分。

C项,古义:不困窘。

今义:动词,没有穷尽,没有限度。

D项,古今意义相同。

6.下列各句的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事之以犬马而不受A.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B.之二虫又何知C.以为莫己若者,状语后置;A项,状语后置;B项,宾语前置;C项,宾语前置;D项,被动句。

二、填空(10分)7.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每空1分)(1)《老子》中“ , ”两句告诫我们:天下的难事产生于易事,天下的大事产生于小事,因此,人必须由易到难,积少成多。

(2)“认定内和外的分别,分清了光荣与耻辱的分界”对应的是《庄子·逍遥游》中的“ , ”两句。

(3)日出而作, , ,而心意自得。

(《庄子·让王》)(4)夫爱人者, ;利人者, 。

(《墨子·兼爱》)(5)是以圣人不期修古, , ,因为之备。

(《韩非子·五蠹》)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2)定乎内外之分 辩乎荣辱之境 (3)日入而息 逍遥于天地之间 (4)人亦从而爱之 人亦从而利之 (5)不法常可 论世之事三、阅读理解(40分)(一)(2015·课标全国高考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8~11题。

(20分)来护儿,字崇善,未识而孤,养于世母吴氏。

吴氏提携鞠养,甚有慈训。

幼而卓荦,初读《诗》,舍书叹曰:“大丈夫在世,会为国灭贼以取功名!”群辈惊其言而壮其志。

及长,雄略秀出,志气英远。

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进位上开府,赏物一千段。

仁寿初,迁瀛州刺史,以善政闻,频见劳勉。

炀帝嗣位,被追入朝,百姓攀恋,累日不能出境,诣阙上书致请者,前后数百人。

帝谓曰:“昔国步未康,卿为名将,今天下无事,又为良二千石,可谓兼美矣。

”大业六年,车驾幸江都,谓护儿曰:“衣锦昼游,古人所重,卿今是也。

”乃赐物二千段,并牛酒,令谒先人墓,宴乡里父老。

仍令三品已上并集其宅,酣饮尽日,朝野荣之。

十二年,驾幸江都,护儿谏曰:“陛下兴军旅,百姓易咨怨。

车驾游幸,深恐非宜。

伏愿驻驾洛阳,与时休息。

陛下今幸江都,是臣衣锦之地,臣荷恩深重,不敢专为身谋。

”帝闻之,厉色而起,数日不得见。

后怒解,方被引入,谓曰:“公意乃尔,朕复何望!”护儿因不敢言。

及宇文化及构逆,深忌之。

是日旦将朝,见执。

护儿曰:“陛下今何在?”左右曰:“今被执矣。

”护儿叹曰:“吾备位大臣,荷国重任,不能肃清凶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何言!”乃遇害。

护儿重然诺,敦交契,廉于财利,不事产业。

至于行军用兵,特多谋算,每览兵法,曰:“此亦岂异人意也!”善抚士卒,部分严明,故咸得其死力。

(节选自《北史·来护儿传》)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B.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C.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D.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要在通读原文的基础上,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句首发语词、句间停顿词和句末语气词,一是句中充当谓语的动词和形容词。

如本题,通过通读可知整个句子大意,一是少时常见战争,立有功名之志;一是平陈之役有功。

其次根据虚词“所”“及”,名词“护儿”“宇文忻”“淮南”“白土村”“疆埸”“军旅”“广陵”“役”等就基本可以判断断句所在。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

B.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哀帝、炀帝。

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通常实行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项,“字”,古代男子成人(20岁),不便直呼其名。

故另取一与本名含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

凡人相敬而呼,必称其表德之字。

后因称字为表字,所以A项正确。

B项,“谥号”是古代君主、诸侯、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所以B项正确。

C项,“嗣”本义是诸侯传位给嫡长子。

嫡长子与最年长的儿子有时候并不是一致的。

所以C项说法错误。

D项,“阙”指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也指皇帝居处,借指朝廷,也可代指京城、宫殿。

所以D项正确。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来护儿少有大志,成年后秀拔于群。

他自幼而孤,得到吴氏教诲,立下为国杀敌、求取功名的志向;长大以后,更是雄略超群,志气英发。

B.来护儿推行善政,深受百姓拥戴。

在瀛州刺史任上,他声名远闻,屡受嘉奖;炀帝时,百姓舍不得他回朝廷任职,上书请愿者达数百人。

C.来护儿直言劝谏,后被奸人杀害。

他谏请炀帝停驾洛阳,不再远游江都,引发炀帝大怒,以致宇文化及杀害他时,炀帝也没有设法保护。

D.来护儿廉于财利,用兵极有谋略。

他信守承诺,注重友情,轻视钱财,不置产业;善待士卒,处事严明,谋略多合兵法,部属争相尽力。

以致宇文化及杀害他时,炀帝也没有设法保护”说法错误,宇文化及杀害来护儿时,炀帝已经怒气消解,之所以没有设法保护他,是因为炀帝自己也已经被抓。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1分)(1)陛下兴军旅,百姓易咨怨。

车驾游幸,深恐非宜。

(5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何言!(6分)陛下兴起战事,易于引起百姓叹息怨恨。

如今又要外出巡游,我很担心不合适。

(2)不能清除凶恶悖逆之人,终致朝廷落到如此地步,我只能抱憾于黄泉之下,还能再说什么呢!关键词:“军旅”,战事;“咨怨”,叹息怨恨;“游幸”,外出巡游。

(2)关键词:“凶逆”,凶恶悖逆之人;“王室”,朝廷;“泉壤”,黄泉。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2~15题。

(20分)(导学号50730044)秦康公筑台三年。

荆人起兵,将欲以兵攻齐。

任妄曰:“饥召兵,疾召兵,劳召兵,乱召兵。

君筑台三年,今荆人起兵将攻齐,臣恐其攻齐为声,而以袭秦为实也,不如备之。

”戍东边,荆人辍行。

齐攻宋,宋使臧孙子南求救于荆。

荆大说,许救之,甚欢。

臧孙子忧而反。

其御曰:“索救而得,今子有忧色,何也?”臧孙子曰:“宋小而齐大。

夫救小宋而恶于大齐,此人之所以忧也;而荆王说,必以坚我也。

我坚而齐敝,荆之所利也。

”臧孙子乃归。

齐人拔五城于宋而荆救不至。

魏文侯借道于赵而攻中山,赵肃侯将不许。

赵刻曰:“君过矣。

魏攻中山而弗能取,则魏必罢。

罢则魏轻,魏轻则赵重。

魏拔中山,必不能越赵而有中山也。

是用兵者魏也,而得地者赵也。

君必许之。

许之而大欢,彼将知君利之也,必将辍行。

君不如借之道,示以不得已也。

”温人之周①,周不纳客。

问之曰:“客耶?”对曰:“主人。

”问其巷人而不知也,吏因囚之。

君使人问之曰:“子非周人也,而自谓非客,何也?”对曰:“臣少也诵《诗》,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今君天子,则我天子之臣也。

岂有为人之臣而又为之客哉?故曰:主人也。

”君使出之。

(《韩非子·说林上》):地名。

这里是指东周时期周国的都城雒邑。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戍东边,荆人辍行 辍:停止B.而荆王说,必以坚我也坚:使……坚定(信心)C.君过矣过:拜访,周不纳客纳:接纳:犯错误。

13.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A.{①荆人起兵,将欲以兵攻齐②而荆王说,必以坚我也B.{①宋使臧孙子南求救于荆②魏文侯借道于赵而攻中山C.{①温人之周②荆大说,许救之D.{①齐人拔五城于宋而荆救不至②是用兵者魏也,而得地者赵也项,①②均为介词,用;B项,①②均为介词,向;C项,①动词,到,往/②人称代词,代指宋国;D项,均为连词,表转折关系。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秦康公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一个国家只要混乱、软弱,只要有机可乘,有缝可钻,就会引来虎视眈眈的敌人。

B.臧孙子是个非常聪明的人,他从楚王高兴的脸色中就看出楚王根本就不会出兵救援,只是要削弱两国罢了,所以他才感到忧虑。

C.赵魏同为战国七雄之一,但赵刻这一招会导致“唇亡齿寒”的后果,并不可取。

D.温人被拘,不把温人当周朝的人,恰恰反映出周天子自己都不自信了。

温人讲《诗经》,对周天子是极大的讽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