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养殖管理规范
养殖对虾技术

养殖对虾技术
养殖对虾技术是指将对虾放入特定的养殖池中进行养殖,并通过控制水质、饲料、温度等因素,使对虾生长壮大,达到生产目的的一种技术。
以下是养殖对虾的一些技术:
1.选择适宜的养殖池:养殖池的选择应考虑水源、土质、排水等因素,同时池塘应平坦、避免阴凉和积水。
2.维护优良的水质:水质直接影响对虾的生长,保持水中的氧气、酸碱度、温度以及光照等要求恰当,不断净化水体,保证对虾的生长。
3.合理的投喂饲料:对虾一般以小鱼、小虾为食,同时需要适量添加蛋白质、脂肪及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均衡的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的供应将有助于更快的生长。
4.控制温度:对虾对水温的择偶范(°C)在27~30之间,夏季时养殖池的水温易升高,需及时采取降温措施。
5.加强管理和预防疾病:定期管护池塘、清除杂草和残渣,避免病虫害的繁殖,对于群体发病时需要及时治疗。
6.科学运营及定时收获:监测对虾生长的状况,及时增减饲料,切勿盲目增加养
殖规模。
定时收获、销售,环境维护等工作均需具备操作技能。
南美白对虾养殖注意事项

南美白对虾养殖注意事项一、前期准备1.选址:南美白对虾适应性强,但是也需要光照充足、水质清洁、无污染的环境。
选址时要考虑到这些因素。
2.设备:南美白对虾需要氧气充足的水体,所以需要配备好氧气增氧设备。
同时还需要配备好滤网、水泵等设备。
3.种苗:选择健康的种苗,避免传染病和寄生虫的发生。
二、水质管理1. pH值:南美白对虾适应性强,但是对于水质pH值的要求较高,一般在7.5-8.5之间。
如果pH值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其生长和健康。
2. 温度:南美白对虾适应范围广,但是最适宜温度为25-30℃。
如果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其生长和健康。
3. 溶解氧:南美白对虾需要充足的溶解氧来维持其呼吸和代谢活动。
一般要保持在5mg/L以上。
4. 氨氮和亚硝酸盐:南美白对虾对氨氮和亚硝酸盐敏感,一般要控制在0.5mg/L以下。
5. 水质检测:定期检测水质,及时调整水质指标,保证南美白对虾的健康生长。
三、饲料管理1. 饲料种类:南美白对虾适应性强,可以采用多种饲料,如人工合成饲料、天然饵料等。
2. 饲料量:南美白对虾需要适量的饲料来维持其生长和代谢活动。
一般要根据养殖密度和生长情况来调整饲料量。
3. 饵料投放时间:南美白对虾喜欢在夜间觅食,所以最好在晚上投放饵料。
4. 食物质量:选择优质的食物可以提高南美白对虾的生长速度和免疫力。
四、疫病防治1.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养殖池中的南美白对虾是否有异常情况,如死亡、变色、体表有斑点等。
2. 疫苗接种:根据当地情况选择合适的疫苗接种,预防南美白对虾的疾病。
3. 疫病治疗:如果发现南美白对虾出现了疾病,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避免扩散。
五、其他注意事项1. 养殖密度:根据水质和池塘大小等因素来确定适宜的养殖密度。
2. 水深:南美白对虾需要适当的水深来维持其生长和活动。
3. 换水:定期换水可以保持水质清洁,避免污染。
4. 清理残饵:及时清理残饵可以避免水体污染和细菌滋生。
5. 人员管理:南美白对虾养殖需要专业人员进行管理,确保养殖过程顺利进行。
淡水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

淡水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
1、建塘清塘
想要养殖好南美白对虾,就要选择无污染、水质较好的地方建塘,而且良好的生长环境,可以让南美白对虾生长的更快,建塘应该保证水深3m左右,并设置合理的进排水口,合理的增加投料和增氧设备,清除掉池塘的杂物和垃圾之后,暴晒一个星期,然后泼洒生石灰对池塘进行消毒。
2、池塘进水
池塘消毒后,要往池塘注入肥水,一般往新水中投放适当的稀粪肥,保持池水为碱性环境,根据具体的情况,分批次加水,合理的控制池水的透明度,这样对于养殖南美白对虾是有很大好处的。
3、虾苗投放
一般每公顷投放75~100万尾南美白对虾苗,这样合理的放养密度,利于南美白对虾快速育肥,放养过多,就容易导致疾病的发生。
在引进虾苗之前,要对虾苗进行严格的筛查,避免虾苗携带病毒。
4、水质管理
虾苗生长到5cm之前,主要通过培水育肥方式管理水质,水质比较透明时,需要投放有机肥和无机肥。
合理的控制水的透明度,可以提升虾苗的生长速度。
5、投料管理
虾苗想要快速育肥,就要做好饲料的投喂工作,根据南美白对虾的进食情况喂食。
并做好日常巡查工作。
出现投喂过剩或者水中缺氧的现象,就要及时的控制南美白对虾的饲料投喂量,而且要及时更换水质。
6、病虫害防控
南美白对虾容易发生红腿病和烂眼病,红腿病发生后,附肢变成红色,这个时候需要往南美白对虾饲料中添加大蒜素,进行投喂,就可以看到很好的防控效果,烂眼病发生后,虾会潜伏在池塘底部水草中,眼球持续肿胀,后期会腐烂掉,这个时候就需要往饲料中添加抗菌素,连续投喂3~4天即可见效。
对虾养成管理

对虾养成管理
1?水环境控制:①进水水质管理。
放苗前,向养成池注入清洁或经消毒清野处理的养成用水。
在放苗后,养成用水要经过蓄水池沉淀、净化处理。
②水量及水交换。
养成前期,每日添加水3~5厘米,直到水位达1米以上,保持水位。
养成中后期,根据水质情况,如透明度过低(低于20厘米),或透明度较大(大于80厘米),有害的单细胞藻过量繁殖时,酌情换水,采取缓慢换水的方式,调节水质。
2?饲料管理:①饲料品质。
配合饲料质量和安全卫生应符合
SC2002和NY5072的规定。
②饲料投喂量。
常规配合饲料日投喂率为3%~5%,鲜杂鱼日投喂率为7%~10%。
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对虾尾数、平均体重、体长及日摄食率,计算出每日理论投饲量,再根据摄食情况、天气状况,确定当日投喂量。
投饲后,继续观察对虾摄食情况,对投饲量进行调整。
③配合饲料的投喂方法。
放苗后的初期,通常日投喂4次,以后随着对虾增长,投饲料量加大,调整每日投喂次数,下午以后的投喂量约占全天投喂量的60%左右。
养成初期,对虾活动
范围小,应全池均匀投喂。
随着对虾的生长,可选择对虾经常聚集处投喂。
3?测定:每日测量水温、溶解氧、pH值、透明度、池水盐度等水质要素。
经常检测池内浮游生物种类及数量变化,有条件者可检测氨、氮等其他水质要素的变化。
每5~10天测量一次对虾生长情况。
可测量对虾体长,也可测量体重,每次测量尾数应大于50尾。
定期估测池内对虾尾数,室外大型养虾池,可用旋网在池内多点打网取样测定。
对虾生态养殖技术规范

对虾生态养殖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对虾(Penaeus)的养殖环境、苗种质量、养殖管理和病害防治的技术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对虾的生态养殖。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GB/T 18407.4 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NY 5051 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 5052 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NY 5070 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NY 5071 无公害食品渔业药物使用准则NY 5072 无公害食品鱼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NY/T 394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2003)第[31]号3.环境条件3.场地选择养殖场地的选择应符合GB/T 18407.4的规定。
3.养殖用水水源水质应符合GB 11607的规定;淡水养殖池塘养殖水质应符合NY 5051的规定;海水养殖池塘养殖水质应符合NY 5052的规定。
4.苗种放养前的准备工作4.清污整池每年收获之后,将养殖池内积水排干,维修堤坝、闸门,并清除池底的污物杂物,特别要清除杂藻。
沉积物较厚的地方,应翻耕曝晒或反复冲洗,促进有机物分解排出。
(不得直接将池中污泥搅起,冲入海中。
--删掉)4.消毒除害清污整池之后,应清除养殖池的敌害生物、致病生物及携带病原的中间宿主。
在苗种放养前15d~30 d,采用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清塘。
生石灰每次用量:1500 kg/ hm2~2250 kg/ hm2(干法消毒);漂白粉(有效氯含量≥30%)每次用量:20mg/ L~30mg/L。
有野杂鱼的养殖池可用茶籽饼进行清除,茶籽饼每次用量:15mg/ L~20mg/L。
无公害对虾养殖技术规范

无公害对虾养殖技术规范无公害对虾养殖技术规范你看过了吗?【常见问题】无公害对虾养殖技术规范是怎么样的?【常见问题】农业部发布的NY/T5059-2001无公害食品对虾养殖技术规范规定了对虾苗种培育、养成和病害防治技术,适用于我国主要的养殖对虾。
一、苗种培育1培育用水:水源水质应符合GB11607的要求,培育水质应符合NY5052的要求。
用水应经沉淀、过滤等处理后使用。
2培育池:以水泥池为宜,面积10~50平方米,排灌、控温、增氧、控光设施齐备。
春末夏初季节,还可在养虾池中采用网箱培育。
3培育密度:仔虾培育密度以(10~20)X104尾/立方米为宜。
4培育管理:①水质,视水质情况更换池水,使溶解氧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保持冲气增氧,及时吸除残饵、污物。
②投饲,所用饲料应符合NY5072的要求。
饲料大小适口,以微颗粒配合饲料为宜,配合饲料日投喂率为5%~15%,生物饵料日投喂率为30%~70%,每日投喂4~8次。
③病害防治,对培养用水进行过滤、消毒处理,药物使用应符合NY5071要求。
5苗种出池:水泥池培育采取虹吸排水,然后开启排水孔排水,集苗出池。
中国对虾苗种应符合GB/T151012的要求,其他对虾参照GB/T151012执行。
苗种出池进行检疫,应是无特异性病原(SPF)的健康虾苗。
二、养成设施1选址:无污染的泥质或砂质荒滩、盐碱地及适于养殖的沿海地区均可。
2水环境:海水水源应符合GB11607的要求,养成水质应符合NY5052的要求。
养殖取水区潮流应通畅。
3设施:①养成池。
滩涂大面积养虾池,长方形,面积1~7公顷,池底平整,向排水口略倾斜,比降02%左右,做到池底积水可排干。
养成池底不漏水,必要时加防渗漏材料。
养成池相对两端设进、排水设施。
高密度精养方式的养殖池分为泥砂质池塘和水泥池,面积01~1公顷,方形或圆形,池水深15~25米,池中央设排污孔。
②养成池配套设施。
在潮间带建虾池,需修建防浪主堤。
南美白对虾养殖方法

南美白对虾养殖方法
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是一种常见的对虾品种,非常适合养殖。
以下是南美白对虾养殖的一般方法:
1. 准备池塘:选择一个适宜的地点和土壤条件,建造一个适当大小的水池。
确保水池具备良好的水源供应和排水系统。
2. 水质管理:维持池塘中的水质是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关键。
定期检测水质的温度、氧气含量、pH值和盐度等指标,确保这些指标符合对虾的要求。
3. 购买种苗:从可靠来源购买健康的南美白对虾种苗。
种苗应该是无臂脚、无疾病和适宜大小的。
4. 饲料供应:提供高质量的对虾饲料,例如鱼粉、豆粉和其他蛋白质源。
根据对虾的生长阶段和数量进行合理的喂养计划。
5. 控制疾病:定期检查对虾的健康状况,并采取预防措施来控制常见的对虾疾病,如白斑病、霉菌病等。
6. 成长管理:定期测量对虾的生长情况,确保它们的生长速度和体重符合预期。
定期清理和维护池塘,保持水体清洁。
7. 收获和处理:根据需求和市场形势,决定何时收获对虾。
使用适当的方法和设备进行对虾的捕捞和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南美白对虾养殖的具体方法可能因地区和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在实施养殖计划之前,最好咨询专业人士或进行详细的市场调查和实地考察。
南美白对虾养殖管理技术要点

南美白对虾养殖管理技术要点养殖南美白对虾具有生长快、适应能力强、产量高等优点,已成为我国南方地区最主要的养殖品种之一。
养殖南美白对虾务必认真抓好9项关键技术,现撰文供广大业者参考。
一、清塘和消毒1.清塘上一茬虾收获后清塘。
若是高位池,用水枪冲洗池底,使底质变白,再曝晒至少7天;若是地膜池,用水枪冲洗四周及池底,冲洗干净后再曝晒;若是普通低位池塘,利用纳潮方式潮进潮出,冲洗多次后晒塘至少10天,使泥质池底龟裂或沙质池底变白。
最后清理池底表层泥土,达到清除残饵、粪便、动植物尸体的目的,亦清除病原体。
2.消毒普通低位池塘,用100kg/亩~150kg/亩的生石灰消毒;若有杂鱼,用35ppm茶麸杀灭;若有杂虾,用2.5ppm 晶体敌百虫杀灭。
高位池或地膜池,用0.4ppm二溴海因消毒。
二、水处理1.普通低位池塘,应提倡”海水一蓄水池(消毒)一过滤(前期用40目~60目筛绢网、中后期用20目筛绢网)进入虾塘一污水处理池(消毒)一排入大海”的水处理方法,消毒药物为0.3ppm二溴海因。
2.高位池,应提倡”海水(沙滤)→沉淀池(消毒)→进入虾塘→污水处理池(消毒)→排入大海”的水处理方法,消毒药物为0.3ppm二溴海因。
三、肥水繁殖基础饵料生物虾塘首次进水70cm(低温期)~100cm(高温期),用0.3ppm二溴海因消毒水体。
施用单胞藻促长素2kg/亩和光合细菌5ppm,隔2天~3天施入单胞藻促长素1kg/亩作为追肥,再经过7天~10天培养,池水水色呈黄绿色或茶褐色,透明度达35cm~40cm,pH7.8~8.8,用虾苗试水确认毒性消失后可考虑放苗。
四、选苗和放苗1.选苗选择大小均匀、体长0.8cm~1.0cm、有活力的虾苗;虾苗体色透明,虾体不变红,鳃部不发黑,附肢干净,无寄生物;第一触角两条小触鞭并拢,尾扇要完全张开,腹节要较长,胃要饱满,将虾苗放在盛有水的盆内转动盆水,健康虾苗逆流游动,而较差的虾苗则沉积于盆的中央久久不动。
国家或地方技术规范: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规范(一)

国家或地方技术规范: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规范(一)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呼声不断增大,南美白对虾逐渐被重视起来。
南美白对虾是一种生长快,耐寒耐酸碱等优点十分突出的水产动物。
为了有序、健康发展南美白对虾养殖事业,技术规范必不可少,以下是关于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规范的一些细节分析。
一、建设规划建设规划是对养殖场基本情况的掌握及监管的总体规划。
1. 养殖场地址:选址要避免污染源以及流量过小、水位过浅的区域;2. 池塘设计:池塘数量、布局、尺寸、深度、边坡、利用率等应合理设计;3. 养殖设施:养殖场设施如养殖池塘、办公室、宿舍、饲料库等规划范畴;4. 生产保障设施:生产辅助设施如电力、水源、供氧等规划范畴。
二、水体准备水体准备是对水体的净化及涉及养殖水域的环境进行整治的过程,对养殖健康至关重要。
1. 水体调整:清除淤泥、残渣、草根等杂质、保持水体透明度不低于20cm;2. 消毒处理:对养殖水体进行消毒处理,预防疾病的发生。
三、种苗筛选选择种苗是养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与养殖成本及产出成果直接相关。
1. 健康状况:笔者认为南美白对虾的健康大致可从待养分配、通风、食欲、浸泡冰水的反应来判断;2. 体重大小:根据自然养殖生态规律,生长适中的种苗是要优于生长缓慢或过快的苗种;3. 成本分析:如购买种苗的费用、种苗抵御疾病的能力等。
四、饲料投喂饲料投喂是南美白对虾生长的重要保证之一,一般而言,选择较为优质的饲料应当优先考虑。
1. 食物种类:可供选择的食物非常多,如鱼粉、豆腐渣等;2. 饲料比例:饲料比例1:3-1:5最佳;3. 定时投喂:按区域、时间计算,合理安排投喂饮食的间隔时间,及时清理剩下的饲料。
五、预防与处置此点亦称南美白对虾养殖场防疫措施。
笔者认为,南美白对虾养殖场的防疫应分为预防与处置两个大的方面。
1. 预防:注重卫生与检查,作出合理防疫预案;2. 处置:一旦出现疾病,应及时处理,并制定相应措施。
六、细节创新内容较为宽泛,笔者认为在养殖过程中,应对一些不同的细节进行改良、创新,以实现良好养殖效果。
中国对虾生产操作规程(3篇)

第1篇一、引言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是我国重要的经济虾类之一,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为了提高中国对虾养殖产量和品质,保障养殖环境,确保产品质量安全,特制定本规程。
二、生产流程1. 前期准备(1)选地:选择水质清新、土壤肥沃、交通便利、供电稳定的地区。
(2)整地:根据养殖规模,合理规划养殖区域,整地平整,深翻土壤,清除杂草。
(3)搭建养殖设施:包括虾塘、增氧机、投饵机、水质监测设备等。
2. 苗种放养(1)选择健康、无病害的优质苗种,确保养殖成功率。
(2)苗种运输:采用封闭式运输,保持水温稳定,防止苗种应激。
(3)放养密度:根据养殖区域、水源、水质等因素,合理确定放养密度。
3. 养殖管理(1)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清新,定期检测氨氮、亚硝酸盐、溶解氧等指标,确保水质稳定。
(2)投喂管理:选用优质配合饲料,根据虾的生长阶段、摄食量等因素,合理调整投喂量。
(3)病害防治:定期对虾塘进行消毒,发现病害及时治疗,防止疫情蔓延。
4. 收获与销售(1)根据市场需求和虾的生长情况,确定收获时间。
(2)收获过程中,注意保护虾体,减少损伤。
(3)销售:通过合法渠道,确保产品质量,实现经济效益。
三、技术要求1. 养殖区域:养殖区域应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远离工业、生活污染源。
2. 养殖设施:虾塘建设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确保养殖环境安全。
3. 苗种:选用健康、无病害的优质苗种,确保养殖成功率。
4. 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清新,定期检测氨氮、亚硝酸盐、溶解氧等指标,确保水质稳定。
5. 投喂管理:选用优质配合饲料,根据虾的生长阶段、摄食量等因素,合理调整投喂量。
6. 病害防治:定期对虾塘进行消毒,发现病害及时治疗,防止疫情蔓延。
四、注意事项1. 养殖过程中,应密切关注虾的生长状况,及时调整养殖策略。
2. 养殖区域应定期进行水质检测,确保水质安全。
3. 加强病害防治,防止疫情蔓延。
4. 合理安排生产计划,确保产品质量。
养虾管理制度

养虾管理制度一、养虾的选址1. 养虾场应远离工业污染源,避开农田农药、肥料流入的河流或湖泊。
2. 应选择水源清澈、氧含量充足、水温适宜的地方,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3. 应避开沼泽地、污水排放口等不适宜养殖的地方。
二、养虾场的建设1. 养虾场应具备良好的防渗漏措施,防止水源外泄,造成环境污染。
2. 养虾场应建设完善的水循环系统,确保水质清澈,保持氧含量充足。
3. 应建设良好的养虾池塘或网箱,保证充足的生长空间和适宜的水深。
三、养虾的饲料管理1. 应选择优质的饲料,包括鱼粉、虾子、藻类等,以保证虾的充分营养。
2. 应按照养殖密度和虾的生长情况,合理控制饲料的投喂量,避免造成水质污染和浪费。
3. 饲料投喂应分散均匀,避免造成饲料过度积累和浪费。
四、养虾的生长管理1. 应定期检查养虾池塘或网箱,确保虾的生长环境良好。
2. 应定期清理废弃的虾壳和虾粪,保持水质清澈。
3. 应定期排放部分池塘水,换入新鲜水源,保持水质清洁。
五、养虾的疾病防控1. 应定期检查虾的生长状态,及时发现异常症状,进行隔离治疗。
2. 应经常检测水质,包括pH值、氧含量、氨氮等指标,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调整。
3. 应加强虾苗的健康检疫,确保养殖环境不受传染病菌感染。
六、养虾的环境保护1. 养虾场应设立完善的废水处理设施,确保排放废水符合环保标准。
2. 应加强水源的保护,避免污染源的侵入,保障水质清洁。
3. 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员工和周边居民的环保意识,共同保护养虾环境。
七、养虾的营销管理1. 应加强市场调研,了解虾市场需求和价格走势,制定合理的养殖计划。
2. 应加强对虾的品质管理,提高虾的养殖质量,以吸引更多的销售渠道。
3. 应加强宣传推广,提升虾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以上是养虾管理制度的一些基本要点,通过严格执行这些管理制度,能够保证养虾的健康生长,提高虾的质量和产量,促进养虾产业的健康发展。
对虾养殖技术规范

一、对虾养殖技术规范1、虾池选址(1)高位池为了寻求更好的水源进行养虾,开始将目光转移到开敞性海区的沿岸。
外海区的海水交换好,水质清澈,但风浪大,人们只好选择在不受风浪袭击的潮上带沿岸建造虾池,依靠动力提水养殖对虾。
这种虾池的池底高程比海区的最高潮位高,被称为潮上带提水式对虾精养池,俗称高位池。
2.3.1 水源水质好,取水容易在外海区的沿岸建造高位池其目的是为了取得良好的养殖水源,提高对虾养殖的成功率。
所以海水水质是选择场址的第一考虑因素。
应选择水交换量大,海水透明度大、清澈,周围没有工农业污染的海区作为建场的场址,海区底质以礁石或砂砾较好。
开敞性海区风浪大,流沙现象严重,建造供水工程难度大,增加工程投资,所以在考虑海水水质的同时,应尽量选择风浪较小、取水容易的海区沿岸作为建场的场址。
高位池通常建造防渗护坡,对建场的土质没有特别的要求。
2.3.2 交通运输便利对虾养殖场的产品要用运出,许多生产资料要运进。
作为一个生产企业,每年进进出出的运输量很大,便利的交通条件是规模化生产所必需的。
建场的地方最好能选择临近乡镇公路。
2.3.3 电力供应保证、方便高位池养虾属于高密度精养方式。
水泵、增氧机的运转,场区的夜间照明及生活区的室内照明,每天都离不开电,且用电负载较大,特别在对虾养殖的中后期全天24小时不能停电。
所以,选择场址时必须考虑电力供应的问题。
最好由国家电网供电,使用管理方便,且成本低。
海南省是受台风影响较大的地区,为确保养殖生产的正常进行,养殖场应自备两台功率与全场用电负荷相匹配的发电机组,以便在电网停电时能保证养殖场的正常供电,一台运转发电,一台备用。
2.3.4 淡水水源充足:由于高位池建在开敞性海区的沿岸,海水盐度通常在25以上,若养殖场附近有较充足的淡水资源,在对虾养殖中后期可加入淡水调节池水盐度,更有利于对虾的生长发育。
(2)低位池2.1.1 地形、地貌和土质海区的地形、地貌关系到虾场的建筑形式、投资规模和经济效益等问题。
对虾养殖管理规范

对虾养殖管理规范第一篇:对虾养殖管理规范饲养员岗位职责饲养员除协助技术员做好各项工作外,还必须做到:一、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1、服从工作安排,遵守劳动纪律2、团结友爱,做到既分工、又协作3、认真参加技术学习,提高养虾技术水平二、执行劳动定额,遵守考勤制度,不迟到、不早退、不旷工,有事要请假,需经生产主管同意,一天以上需向场长申请,原则上不允许请假两天以上三、严格贯彻各项操作规程1、对所负责的养殖生产任务要按时、按质、按量完成2、工作要认真细致,投喂要沿边均匀抛洒,用药要全池均匀泼洒3、搞好场所、虾池卫生清洁工作,包装废弃物要集中处理;发现大棚及配套设施损坏后要及时上报维修4、每天观察鱼虾生长状态、吃食情况,准确判断鱼虾是否缺氧、患病和水质是否正常,从而为采取合理措施提供依据5、如发现死鱼、病虾,及时向技术人员报告6、爱惜劳动工具和基础设施设备,如发现有意破坏和丢失,将对当事人严惩7、早中餐不准饮酒,工作期间不准打牌、赌博技术员工作职责1、技术员负责鱼虾病害防治和水质监测,监督负责药品发放和疫情汇报。
2、依各个季节不同病害,依据本场(区)实际情况采取主动积极的预防措施3、技术员应根据对虾病害和水质情况开出当日处方用药并监督饲养员正确使用4、技术员应每日早中晚观察对虾吃食及生长情况,对病害应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对异常突变天气进行正确判断,制定相应对策5、如发生重要疫情等重要事项时,应及时做好隔离措施。
6、建立完整的药品购进记录。
记录内容包括:药品的品名、用药剂量、规格、有效期、生产厂商、供货单位、购进数量、购货日期。
7、饲料进仓应由技术员与仓库管理员当面交接,并填写入库单,技术员还必须清点进仓饲料数量及质量。
饲料调配应由技术员根据实际情况配制和投量,并做好详细记录奖惩责任制度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将得到一定的奖励1、对养殖场(区)的疾病防治得力,挽救养殖场(区)重大损失的;2、进行自主创新,节约成本,成效显著的;3、进行立体综合养殖,效益明显的;4、管理措施有力,使养殖场(区)连续12个月没有发生事故的,等等。
南美白对虾养殖规章制度

南美白对虾养殖规章制度一、养殖水体选址1.1 养殖水体应符合环保要求,水质清洁,水温适宜,PH值在7-8之间,氧气充足,无污染源附近。
1.2 养殖水体应具备良好的水循环系统,确保水质稳定。
1.3 养殖水体应充足且适当深度,避免水质过度污染和温度波动。
二、养殖设备和场地2.1 养殖场地应平整、整洁,设备完善,便于管理和维护。
2.2 养殖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防漏、防震,确保养殖效果和生产安全。
2.3 养殖场地应设有应急设备和撤离通道,确保发生意外时及时处置。
三、养殖种苗来源3.1 养殖种苗应来源正规的养殖基地或者经过检疫合格的海洋捕捞渔船。
3.2 养殖种苗应具备健康、生长良好的特点,无明显疾病和畸形。
3.3 养殖种苗应进行病原检测和隔离,确保虾苗无病害。
四、饲料管理4.1 养殖过程中应根据虾的生长阶段和季节变化,合理调整饲料种类和质量。
4.2 饲料应符合国家标准,无添加激素、抗生素或者其他有害物质。
4.3 饲料的投喂量应适量,避免过度投喂造成浪费和水质污染。
五、养殖管理5.1 养殖过程中应定期检查虾苗的生长情况,及时处理发现异常情况。
5.2 养殖过程中应定期清理养殖水体,保持水质清洁。
5.3 养殖过程中应定期检测水质,确保养殖环境符合规定要求。
六、疫病防控6.1 养殖过程中应建立健全的疫病监测制度,随时掌握养殖健康状态。
6.2 养殖过程中应建立健全的隔离制度,病虾要及时隔离治疗,防止疫病传播。
6.3 养殖过程中应避免交叉感染,避免人为因素对养殖健康造成影响。
七、养殖成本7.1 养殖过程中应合理控制成本,减少浪费和节约资源。
7.2 养殖过程中应根据市场需求和价格变动及时调整经营策略。
八、经营规范8.1 养殖企业应依法经营,持证合法经营,遵守相关规章制度。
8.2 养殖企业应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合理规划和生产,保证养殖效益和产品质量。
8.3 养殖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安全教育,确保生产和经营安全。
九、监督检查9.1 监管部门应定期对养殖企业进行检查,确保养殖规章制度的执行和产品质量。
海水养殖斑节对虾的养殖技术标准与规范化建设

海水养殖斑节对虾的养殖技术标准与规范化建设斑节对虾,又称白对虾,是一种重要的海水养殖物种,其肉质鲜嫩、口感美味,在市场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为了保障对虾养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养殖效益和产品质量,建立一套科学的养殖技术标准和规范化管理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一、养殖池的设计与建设斑节对虾是一种亚热带性质的海水养殖物种,适宜生长水温为25-28℃,因此养殖池的设计与建设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池塘选择:选择水质优良、水流量适宜、光照充足且污染源少的海域或河口作为养殖池塘。
2. 池塘大小:池塘的大小应根据养殖规模和用水需求进行合理规划,同时考虑到水质的通畅,保证对虾的生长和产卵。
3. 池塘结构与设施:池塘底部应平整,防渗漏性能良好,同时需要完备的排水和供水设施,以及投喂和观测通道,方便养殖管理。
二、种苗选育与养殖管理1. 种苗选择:选用具备优良生长性能、抗病力强和适应性强的对虾种苗,种苗的来源可通过繁育场、实验室繁殖或引进外来种苗。
2. 饲料供给:对虾的饲料需求量较大,因此在养殖过程中要注意合理供给饲料,根据对虾的生长情况和饲料消耗量进行科学投喂,避免过度投喂或饥饿。
3. 定期监测:定期监测水质、温度、溶解氧等养殖环境因素,确保对虾生长环境的稳定和适宜。
4. 疫病防控:对虾养殖过程中,特别是密度较高的情况下容易出现疾病,因此需要制定科学的疫病防控措施,包括定期检查和隔离感染虾苗,保持水质清洁等。
三、养殖周期与收获管理1. 养殖周期:斑节对虾的养殖周期一般在4-6个月,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养殖时间,掌握适宜的收获时机。
2. 集约养殖模式:通过合理控制养殖密度、投喂饲料、疫病防控等措施,实施集约化养殖模式,提高对虾的产量和质量。
3. 收获管理:在对虾进入收获期前,要对养殖池塘进行清理,适当减少饲料投喂量,避免虾苗食欲下降,影响养殖效益。
四、市场营销与发展前景1. 市场调研:了解对虾市场需求情况和竞争对手的产品特点,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养殖规模和产品定价。
对虾养殖场规章制度

对虾养殖场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虾养殖场的生产稳定与安全,维护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所有员工和管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
第三条虾养殖场规章制度的内容包括生产管理、人身安全、环境保护、消防安全、职工权益等方面的规定。
第四条虾养殖场负责人应当加强对本规章制度的宣传和落实,确保每位员工和管理人员都能了解和遵守。
第五条对违反本规章制度的员工和管理人员,将按照规定予以处理。
第六条本规章制度由虾养殖场负责人负责修订并实施,经员工代表大会通过。
第七条虾养殖场负责人应当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加强对虾养殖技术和安全管理的培训,提高员工和管理人员的工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第二章生产管理第一条虾养殖场应当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第二条所有生产操作必须按规定流程进行,禁止擅自变动。
第三条生产操作过程中,必须穿戴工作服和防护用具,确保工作安全。
第四条严禁私自调整饲料配方和使用不合格饲料。
第五条虾养殖场应当定期对虾池水质进行监测,确保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第六条虾养殖场应当建立健全的疫病防控制度,保障虾群健康。
第七条虾养殖场应当妥善处理和回收废弃物,保护环境。
第三章人身安全第一条所有员工和管理人员进入虾养殖场前,必须经过安全培训并戴好安全帽。
第二条生产操作中,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能违反规定。
第三条发现安全隐患,应当及时报告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第四条严禁在生产操作中饮酒、吸烟等行为,以免引发事故。
第五条员工和管理人员必须遵守工作时间,不能擅自调整。
第六条对于违反安全规定的员工和管理人员,将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理。
第七条工作中发生意外事故,应当立即报告,并进行紧急处理。
第四章环境保护第一条虾养殖场应当遵守环保法律法规,加强环保意识。
第二条虾养殖场应当建立废水、废气处理设施,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第三条严格控制化肥、农药等农业化学品的使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第四条虾养殖场应当优化养殖结构,提高养殖效益,减少资源浪费。
中国对虾养殖技术规范

三)中国对虾养殖技术规范本规范适用于我国山东、河北、辽宁、天津等省市,江苏、福建等省也可参考使用。
通过实施本规范,我国北方地区小面积对虾养殖成功率达到80%以上。
规范实施地区无特定病原健康苗种(SPF)应用率90%,亩产200公斤以上。
养殖的对虾产品符合无公害产品标准。
目前,制约该对虾产品竞争力增强、渔业增效、渔民增收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的关键环节有以下几点。
对虾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成为扩大出口的重要障碍药物等有害物残留超标问题比较严重。
多次因质量问题受到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限制;质量保障体系不健全,养殖生产者的质量意识不高,对养殖过程中盲目使用各种抗菌素、消毒剂,水质改良剂等渔药现象突出。
优良苗种覆盖率偏低,种质退化问题较为突出缺乏健康虾苗,所培育的苗种质量难以保证,导致成活率低。
多数养殖生产基础设施条件较差,配套程度不高养殖池塘较大,水深较浅,虾池年久失修,进排水系统设置不合理,增氧机等必要的生产设备配套不足等。
上述问题在北方地区尤为严重。
对虾养殖病害和水环境污染严重,经济损失不断增大目前,由于病害风险,生产者普遍提早收获,造成产品规格偏小,影响了出口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对虾养殖业管理水平不高,监管工作有待加强1、当前先进、成熟、适合在整个产业带推广的核心技术无特定病原健康虾苗培育技术2、主要配套技术对虾健康养殖技术3、养殖技术规范(1)主要设施①育苗室育苗室一般使用玻璃或透光率为70%以上的原色玻璃钢波形瓦覆顶,并开设天窗,使晴天上午10 时室内光强度最低在5000 勒克斯以上。
条件适宜的地区也可建透明塑料薄膜覆顶的育苗室。
②育苗池育苗池以长方形水泥池为宜。
水体20〜50立方米,池深1.8米左右.池壁顶面高于室内地面70〜80厘米左右.在池底排水孔上方的池壁上,在距池底0. 5米处设一孔径为60〜80 毫米的排水孔。
每个育苗池都应设有输水、充气和控温设施。
对虾育苗池兼做亲虾越冬池与蓄养池用时,育苗室内应增设遮光、保温设施。
对虾养殖管理制度

对虾养殖管理制度一、虾类养殖场所选址虾类养殖场所的选址对虾类养殖的成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选址要求首先是水质良好,水源清洁,水流量足够,水质稳定,水温适中,PH值适宜,水中无毒物质,水质检测合格;其次是土壤适宜,土壤松软,有机质含量高,通透性好,不含有有害物质;第三是气候条件适宜,光照充足,降水充足,气温适中,湿度适宜,环境条件稳定。
在选址时还需要考虑后期的发展规划以及当地政策法规的规定,选择合适的养殖场地,才能为虾类养殖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二、虾类养殖方式虾类养殖方式有降水养殖和盐水养殖两种。
降水养殖是指在淡水中进行虾类养殖,盐水养殖是指在海洋、河口等盐水环境中进行虾类养殖。
在虾类养殖方式的选择上需要综合考虑当地的资源情况、市场需求、技术条件等因素,选用适合的养殖方式。
在选择虾类养殖场地时要对场地的水质、土壤、气候条件进行评估,确定最适合的养殖方式。
三、虾类养殖技术虾类养殖技术是指养殖过程中对虾类进行的各项管理和技术操作。
包括孵化、育苗、养殖、饲料、水质、环境等方面的技术操作。
虾类养殖技术的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虾种的选用、孵化技术、育苗技术、养殖技术等方面的规范和操作流程。
合理的养殖技术管理制度能够提高虾类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效益,减少疾病和损失。
四、环境保护虾类养殖过程中要对周围环境保护加强管理。
虾类养殖场地需要保持水源清洁,水域周围的环境需要保持整洁,避免环境污染。
虾类养殖过程中需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养殖废水需要进行处理,养殖废弃物需要进行合理处理,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确保养殖过程对环境的友好和可持续。
五、兽医卫生虾类养殖过程中需加强兽医卫生管理,定期对虾类进行健康检查,预防和控制虾类疾病,做好疫病防控工作,保证虾类健康生长。
对虾类疫病的预防和控制,需要做到及时发现、快速反应、合理处理。
六、食品安全虾类养殖过程中需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养殖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投喂饲料的品质,避免使用变质或有毒的饵料,保证虾类的食品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虾养殖管理规范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饲养员岗位职责
饲养员除协助技术员做好各项工作外,还必须做到:
一、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1、服从工作安排,遵守劳动纪律
2、团结友爱,做到既分工、又协作
3、认真参加技术学习,提高养虾技术水平
二、执行劳动定额,遵守考勤制度,不迟到、不早退、不旷工,有事要请假,
需经生产主管同意,一天以上需向场长申请,原则上不允许请假两天以上
三、严格贯彻各项操作规程
1、对所负责的养殖生产任务要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2、工作要认真细致,投喂要沿边均匀抛洒,用药要全池均匀泼洒
3、搞好场所、虾池卫生清洁工作,包装废弃物要集中处理;发现大棚及配套设施损坏后要及时上报维修
4、每天观察鱼虾生长状态、吃食情况,准确判断鱼虾是否缺氧、患病和水质是否正常,从而为采取合理措施提供依据
5、如发现死鱼、病虾,及时向技术人员报告
6、爱惜劳动工具和基础设施设备,如发现有意破坏和丢失,将对当事人严惩
7、早中餐不准饮酒,工作期间不准打牌、赌博
技术员工作职责
1、技术员负责鱼虾病害防治和水质监测,监督负责药品发放和疫情汇
报。
2、依各个季节不同病害,依据本场(区)实际情况采取主动积极的预防措施
3、技术员应根据对虾病害和水质情况开出当日处方用药并监督饲养员正确使用
4、技术员应每日早中晚观察对虾吃食及生长情况,对病害应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对异常突变天气进行正确判断,制定相应对策
5、如发生重要疫情等重要事项时,应及时做好隔离措施。
6、建立完整的药品购进记录。
记录内容包括:药品的品名、用药剂量、规格、有效期、生产厂商、供货单位、购进数量、购货日期。
7、饲料进仓应由技术员与仓库管理员当面交接,并填写入库单,技术员还必须清点进仓饲料数量及质量。
饲料调配应由技术员根据实际情况配制和投量,并做好详细记录
奖惩责任制度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将得到一定的奖励
1、对养殖场(区)的疾病防治得力,挽救养殖场(区)重大损失的;
2、进行自主创新,节约成本,成效显着的;
3、进行立体综合养殖,效益明显的;
4、管理措施有力,使养殖场(区)连续12个月没有发生事故的,等等。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将受到一定的惩罚
1、弄虚作假的,如考勤、采购作假的;
2、经常迟到早退的(一个月累计≥3次
3、无故旷工的(一个月累计≥18小时);
4、打架斗殴的,情节严重的交司法处理;
5、监守自盗或与他人合伙,使养殖场(区)经受损失的,严重的交司法处置;
6、出现养殖场(区)无人看管时间超过1小时情况的等等。
上述具体奖惩规定另行订立。
养殖场管理制度
为保障养殖场(区)顺利进行,安全生产,特建立如下管理制度,希望全体养殖人员遵守执行。
1、不准喝酒、不准打架斗殴、不准拉帮结派,一经发现,严肃处理严重者开除。
2、吸烟应远离易燃物品,同时不影响工作,不影响环境卫生。
3、服从领导指挥,认真完成本职工作。
4、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及时解决。
对每位员工提出的好建议进行鼓励并奖励。
5、保持养殖场(区)环境卫生,不许将生活垃圾乱扔,应采取措施,生活垃圾要选好地址统一堆放,定期销毁。
6、保持宿舍、仓库、餐厅、池塘整洁卫生,工具摆放有序。
7、养殖场(区)物品实行个人责任制,定期清理、保养所管物品如丢失按价赔偿。
如因丢失影响生产,另行处罚。
8、实行请假销假制度。
有事提前请假,以便调整安排,以不耽误生产
为原则。
全体员工应积极配合,扎实工作,以场为家,以场为荣。
有毒有害物质防护措施
1、日常重视四周卫生,及时把死、病物清理到无害化处理场所深埋,及时清理生活垃圾。
2、严格执行专人管理、专库存放制度,制定完整的进仓和领用记录,相关人员必须签名。
3、值班人员遵守相关守则、制度,防止外来人员投毒、投害。
4、下列有毒有害物质禁止进入养殖场(区),汞、甲基汞、砷、无机砷、铅、镉、铜、硒、氟、组胺、甲醛、六六六、滴滴涕、麻痹性贝类毒素腹泻性药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