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的文言文虚词用法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寡人之于国也》含答案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寡人之于国也》含答案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寡人之于国也》含答案(2022秋·浙江·高二学业考试)阅读下在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教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苸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节选自《寡人之于国也》)5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斧斤.以时入山林斤:斧子B.谨庠序..之教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负戴:负担、背负D.王无罪..岁无罪:没有罪过58.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鸡豚狗彘之畜B.臣之壮也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D.不知日之入59.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陈述了“民加多”的措施与统治者应持的态度,侧面阐释了“民本、仁政”思想。

B.从“王道之始”到“王道之成”,说理逻辑明晰,层次递进,显示了孟子雄辩的艺术。

C.选文通过“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的夸张手法,形象地批评了统治者的错误认识。

D.选文描绘了理想社会的图景: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普行教化,老有所安,幼有所教。

参考答案:57.D 58.A 59.D【解析】5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D.“无罪:没有罪过”错,罪:这里活用为动词,归罪。

“无罪”:不要归罪。

故选D。

5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之”,助词“的”,翻译:(对)鸡豚狗彘的饲养。

B.“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寡人之于国也词类活用

寡人之于国也词类活用

《寡人之于国也》是一篇出自《孟子》的文章,其中“寡人”是古代君主自称的一种方式,意指“寡德之人”,是君主的一种谦称。

在这篇文章中,孟子通过与齐宣王的对话,探讨了君王应该如何治理国家,以及仁政的重要性。

在古代汉语中,词类活用是指根据句子的需要,一个词可以根据不同的语法功能变化形态。

在《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典型的词类活用现象,例如:
1. 名词活用作动词:例如,“国”在句子中可以活用为动词,表示“治理国家”的意思。

2.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例如,“仁”在句子中可以活用为动词,表示“行仁政”的意思。

3. 副词活用作动词:例如,“亡”在句子中可以活用为动词,表示“灭亡”的意思。

这些活用方式丰富了句子的表达,使得文章更加生动和有力。

在阅读和理解古代文献时,了解这些词类活用的规则对于准确理解文意是非常重要的。

高考18个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

高考18个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

高考18个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常考的共有18个,分别是之、乎、者、也、因、其、所、与、而、且、乃、于、若、为,则、何、以、焉!它们的意义及用法如下:一、之(一)代词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

有时灵活运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例:(1)太后盛气而揖之。

(《触龙说赵太后》)(2)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3)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

(《与妻书》)2.指示代词:这,此。

例:(1)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季氏将伐颛臾》)(2)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季氏将伐颛臾》)(3)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二)助词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例: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例: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烛之武退秦师》)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师说》)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5.用在时间名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例: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寡人之于国也》)(三)动词,到……去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二、乎(一)语气助词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例:(1)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2)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例: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廉颇蔺相如列传》)3.表揣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例: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例: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离骚》)(二)介词,相当于“于”“在”等,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寡人之于国也》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寡人之于国也》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寡人之于国也》文言文知识点总结第一篇:《寡人之于国也》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寡人之于国也》通假字【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

【无失其时】“无”通“毋”,不要。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夹杂。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

多义词辨析【王】然而不王者:读wàng,名作,动称王;梁惠王曰:读wáng,名词,君王;【食】谷不可胜食也:动词,吃狗彘食人食:名词,食物【时】不违农时:名词,季节无失其时:名词,机会、时机【以】请以战喻:介词,用可以无饥矣:介词,凭借以时入山林:介词,按照申之以孝悌之义:介词,把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动词,认为【于】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介词,比寡人之于国也:介词,对颁白者不复戴于道路矣:介词,在【之】填然鼓之:音节助词,无义王道之始也:结构助词,主谓间取消独立性;无义五亩之宅:结构助词,的申之以孝悌之义:代词,百姓【然】河内凶亦然:代词,这样填然鼓之:形容词词尾,…的样子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连词,然而、但是赵太后曰:“然”:形容词,对的、认为…对的【则】则移其民于河东:顺接连词,就、那么人死,则曰:“非我也,兵也”:转接连词,却词类活用【填然鼓之鼓】一般“鼓”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打鼓【七十者衣帛食肉】一般“衣”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穿【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一般“王”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为王、称王、统一天下【树之以桑】一般“树”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种植【王无罪岁】一般“罪”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归罪、归咎【请以战喻】一般“战”是战斗(动词),在此活用为名词:战争【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一般“生”是活着(动词),在此活用为名词:活着的人一般“死”是死去(动词),在此活用为名词:死去的人【谨庠序之教】一般“谨”是谨慎(形容词),在此活用为动词:认真从事【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一般“移”是移动,在此是使动用法:使……迁移词语古今异义【河内凶】古义:谷物收成不好,荒年今义:常指人或运动暴躁,心肠狠【邻国之民不加少】古义:更,再,副词今义:常指增加【或百步而后止】古义:有人,有时今义:选择连词【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今义:兵器古义:战士,士兵;【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古义:逃跑今义:行【谷不可胜食也】古义:尽今义:胜利【数罟不入洿池】古义:细、密今义:数字或者数数【树之以桑】古义:种植,动词今义:常指较高大的林木【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同意认可固定句式【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直……耳,是…也:只是……罢了,那还是……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或……或……:有的……有的……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是何异于……:这与……有什么不同呢?特殊句式【判断句】1、是亦走也这也是逃跑。

《寡人之于国也》文言知识点整理完全

《寡人之于国也》文言知识点整理完全

《寡人之于国也》文言知识点整理完全一、《寡人之于国也》的含义二、《寡人之于国也》的使用场景1.君主自称:在古代,君主常常使用“寡人”来谦称自己,表达自己对百姓的关怀和责任感。

例如,《诗经·小雅·小旻》中就有“寡人之于邦,不吴不敖”的句子,表达了君主对国家的执着和忠诚。

2.君主与臣下对话:在与臣下的对话中,君主可以使用“寡人之于国也”来表达自己对国家事务的关注和重视,并表示自己会依靠臣下的智慧和才能来治理国家。

例如,《庄子·天运》中有“寡人之虑天下也,忧心劳悴,地动山摇,莫之能救者”一句,表达了君主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3.官员对百姓言行的自述:州官、县官等地方官员在对百姓的言行中,也可以使用“寡人之于国也”来表达自己对国家和百姓的关注和尽职尽责的态度。

例如,《红楼梦》中贾政曾对贾琏说:“寡人之于家,虽幸托母神圣之襟抱,然亦未之敢恃也。

”三、《寡人之于国也》的用法特点1.谦称自身:寡人是君主自称的一种谦称,突出君主不是高高在上的统治者,而是与百姓一样平凡的存在,用以表达自己的谦逊和对百姓的关心。

2.强调责任感:《寡人之于国也》的用法中,强调君主对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君主通过使用这种表达方式,表明自己愿意尽力为国家和百姓做出贡献。

3.表达关怀:《寡人之于国也》的用法中,君主使用这种表达方式来表示对百姓的关怀和对国家大事的关注。

通过这种方式,君主希望能够倾听百姓的声音,体察民情,更好地治理国家。

四、其他表达方式的比较分析1.君臣之间:在君臣对话中,除了使用《寡人之于国也》这种表达方式外,君主还可以使用其他的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比如“朕”、“余”等。

这些不同的用法可以根据具体的语境和君主的身份来选择使用。

2.官员对百姓:在官员对百姓的言行中,可以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对百姓的关怀和责任感。

比如,“朝廷”、“本官”等词语可以用于表示自己的身份和职责,突出自己在官府工作中对百姓的关心和维护。

2014年高考文言文复习:常用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2014年高考文言文复习:常用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2014年高考文言文复习:常用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贵州印江民族中学施毅敏以一、用法归纳介词表工具、方法等王好战,请以战喻。

《寡人之于国也》奚以知其然也。

《逍遥游》余船以次俱进。

《赤壁之战》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表提宾秦亦不以城予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把表原因且吾以捕蛇独存。

《捕蛇者说》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烛之武退秦师》因、由于表时间、处所,同“于”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苏武牧羊》在、从表对象,同“与”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

《汉书》(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信陵君窃符救赵》和、跟、率领、带领连词表并列或递进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而、又、而且、并且表承接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而、或省去表目的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君臣固守,以窥周室《过秦论》而、来、用来、以致表因果古人……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游褒禅山记》因为表修饰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归去来兮辞》地动词皆以美于徐公。

《邹忌讽齐王纳谏》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九章》认为、以为任用复音虚词以是、是以无以、有以足以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臣恐天下有识之士,闻之有以窥陛下也。

(就能够窥测出您的深浅啦)奚足以语文事?(哪里够得上议论文章的事)因此、无法、有机会、够得上注:所谓“提宾”句,就是宾语前置句,在介词提宾句里,宾语必须置于动词之前(宾语前常用“以”(译为“把”“对”)二、练习巩固(一)解释各句中“以”的意义以及用法。

1、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2、自以寿不得长3、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4、忠不必用矣,贤不必以5、宫之奇以其族行6、如或知尔,则何以哉?7、农民以鬻子者 8、不以物喜,不以己悲9、不赂者以赂者丧 10、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11、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12、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13、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14、请其矢,盛以锦囊15、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16、余船以次进17、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18、高祖以圣武定鼎19、以资政殿学士行 20、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寡人之于国》实虚词资料讲解

《寡人之于国》实虚词资料讲解

《寡人之于国》实虚词《寡人之于国也》实词、虚词和特殊的文言句式梳理1、一词多义:①数愿得补黑衣之数《触龙说赵太后》数目、数量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寡人之于国也》几、若干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命运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shuò 屡次数罟不入洿池《寡人之于国也》cù 密、细密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壁之战》shǔ计算②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爱莲说》与“曲”相对,不弯曲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仅、只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价值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指南录〉后序》径直、直接③发百发百中成语发射发闾左谪戌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征发、派遣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寡人之于国也》打开野花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花开主人忘归客不发《琵琶行》出发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五人墓碑记》发出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记》发出、抒发④兵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兵器穷兵黩武成语战争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军队草木皆兵成语士兵⑤胜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承受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寡人之于国也》尽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胜利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超过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优美的2、通假字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涂有饿殍(涂通途,道路)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3、词的特殊用法:①名词活用作动词填然鼓之(敲起鼓)树之以桑(种植)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穿)然而不王者(称王,此处指一统天下)王无罪岁(归罪,归咎)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吃)②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谨庠序之教(认真从事,作动词)③动词使动用法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使….迁移)④动词活用作名词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活着的人,死去的人)4、特殊句式:①判断句是亦走也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非我也,岁也②倒装句则无望民之多于领国也(介词结构后置)树之以桑(介词结构后置)申之以孝悌之义(介词结构后置)③宾语前置句未之有也(在否定句中,“之”作动词“有”的宾语,放在了“有”的前面。

高考语文教材文言文复习——《寡人之于国也》《劝学》《过秦论》《师说》

高考语文教材文言文复习——《寡人之于国也》《劝学》《过秦论》《师说》

(10)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古义:_崤__山__以__东__,__即__东__方__诸__国__。__ 今义:山东省。 (11)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古义:_黄__河__。__ 今义:泛指河流。 (12)国家无事 古义:_诸__侯__封__地__和__大__夫__封__地__。__ 今义:一个国家的整个区域。
(13)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_泛__指__求__学__的__人__,__读__书__人__。_ 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14)小学而大遗 古义:_小__的__方__面__学__习__。_ 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给儿童、少年以全面的基础教育。
19.解释下列多义词
(1)发
18.解释下列加颜色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寡人之于国也 古义:_古__代__君__主__的__自__称__。__ 今义:形影孤单之人。 (2)河内凶 古义:_黄__河__。_ 今义:泛指河流。 (3)弃甲曳兵而走 古义:_逃__跑__。__ 今义:一般行走。
(4)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古义:_供__养__活__着__的__人__。_ 今义:保养身体。 (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_广__泛__地__学__习__。_ 今义:知识、学识渊博。 (6)蚓无爪牙之利 古义:_爪__子__和__牙__齿__。__比__喻__得__力__的__助__手__。_ 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
4.谨庠序之教 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史记·儒林列传》:“闻三 代之道,乡里有教,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汉书·董仲舒传》:“立大学 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 5.申之以孝悌之义 孝悌:孝,指对父母还报的爱;悌,指兄弟姐妹的友爱,也包括和朋友之间的友 爱。孔子非常重视孝悌,认为孝悌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 6.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君子:特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君子”一词出自《易经》,被全面引用最后上 升到士大夫及读书人的道德品质始自孔子,并被以后的儒家学派不断完善,成为 中国人的道德典范。

文言文虚词之的用法和例句

文言文虚词之的用法和例句

文言文虚词之的用法和例句文言虚词在文言文中一般不作句子成分,不表示实在的意义,其主要作用是组合语言单位。

虚词种类: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代词七类。

常见文言虚词共20个:之、乎、者、也、虽、然、而、且、因、为、所、以、与、其、焉、则、或、乃、于、何。

文言虚词“之”的常见用法一、用作代词,在句中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第一人称代词,可译为“我”“我们”。

如:“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之:代“我”。

2.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他(他们)”“她(她们)”。

如:“遂使之行成于吴。

”(《勾践灭吴》)之:代大夫文种。

3.近指代词,可译为“这”。

如:“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师说》)之:这样的。

4.代事。

如:“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烛之武退秦师》)之:代“阙秦以利晋”这件事。

5.代物。

如:“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劝学》)之:代木。

6.代军队。

如:“子犯请击之。

”(《烛之武退秦师》)之:代秦军。

二、结构助词,分以下几种情况。

1.宾语的标志。

用于宾语和中心语之间,可译为“的”,有时不译。

如:“是寡人之过也。

”(《烛之武退秦师》)之:可译为“的”。

2.宾语前置的标志。

为了强调宾语,有时借助“之”把宾语从动词后提到动词的前面。

如:“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之”把动词“有”的宾语“何厌”提前到了动词前。

3.定语后置的标志。

通常情况下,古代汉语中定语的位置与现代汉语中的一样,用在中心语之前,但为了强调定语有时将定语放在中心语之后,有时在定语与中心语之间用“之”连接。

翻译时应将后置了的定语调整到中心语之前。

与“之”有联系的定语后置格式有两种。

①“中心语+之+定语”的格式。

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利”“强”分别作中心语“爪牙”“筋骨”的定语。

②“中心语+之+后置定语+者”的格式。

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马说》)“千里”作“马”的定语。

苏教版课内文言文翻译及考点——寡人之于国也

苏教版课内文言文翻译及考点——寡人之于国也

苏教版课内文言文翻译及考点——寡人之于国也【作者简介】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他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

《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文字简约、含蓄,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课文全译】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算是尽了心啦。

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

考察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

邻国的百姓没有更减少,我的百姓没有更增多,这是为什么呢?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让我用战争做比喻吧。

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的兵器已经接触,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

有的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梁惠王说:不行。

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这也是逃跑啊。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

密网不下到池塘里,鱼鳖之类的水产就会吃不完。

按一定的季节入山伐木,木材就会用不完。

粮食和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就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了。

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这是王道的开端。

五亩大的住宅场地,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品了。

鸡、猪、狗的畜养,不耽误它们的繁殖时机,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肉食了。

百亩大的田地,不耽误它的生产季节,几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饥饿了。

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负或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

七十岁的人能够穿上丝织品、吃上肉食,百姓没有挨饿受冻的,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而称王,是不曾有过的事。

寡人之于国也的文言文虚词用法

寡人之于国也的文言文虚词用法

常见的文言文虚词用法1.而1、用作连词。

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蟹六跪而二螯。

(《劝学》)(二)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而且”。

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三)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过秦论》)(四)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五)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如:吾恂恂而起。

(《捕蛇者说》)2、用作代词。

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2.以1、用作介词。

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

例如:乃入见。

问:“何以战?”(《曹刿论战》)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逍遥游》)斧斤以时入山林。

(《寡人之于国也》)(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如: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寡人之于国也》)(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如:罚所及,则无以怒而滥刑。

(《谏太宗十思疏》)(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

如: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

(《登泰山记》)(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如: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

(《战国策•周策》)2、用作连词。

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常用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常用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高考文言文复习:常用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以一、用法归纳注:所谓“提宾”句,就是宾语前置句,在介词提宾句里,宾语必须置于动词之前(宾语前常用“以”(译为“把”“对”)二、练习巩固(一)解释各句中“以”的意义以及用法。

1、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2、自以寿不得长3、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4、忠不必用矣,贤不必以5、宫之奇以其族行6、如或知尔,则何以哉?7、农民以鬻子者8、不以物喜,不以己悲9、不赂者以赂者丧 10、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11、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12、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13、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14、请其矢,盛以锦囊15、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16、余船以次进17、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18、高祖以圣武定鼎19、以资政殿学士行20、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21、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22、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23、木欣欣以向荣24、作《师说》以贻之25、举以予人,如弃草芥26、背晋以归梁27、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28、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二)下列加点的“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A.赵亦盛设兵以待B.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C.夫夷以近,则游者众D.余与四人拥火以人E.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F.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G.今以钟馨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H.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为一、用法归纳注:1、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等他来到的时候,请允许我们捆绑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2、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用土)筑台,并(在台上)宣誓,用那两个军官的头祭祀天。

二、练习巩固(一)解释各句中“为”的意义以及用法。

1、君家妇难为。

2、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3、能以经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

4、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5、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6、古人以俭为美德。

7、霓为衣兮风为马。

8、君既为府吏。

9、十七为君妇。

文言虚词“之”的常见用法

文言虚词“之”的常见用法

文言虚词“之”的常见用法“之”是文言文中一个重要的虚词,用法复杂。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言虚词“之”的常见用法,希望能帮到您!一、用作代词,在句中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第一人称代词,可译为“我”“我们”。

如:“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之:代“我”。

2.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他(他们)”“她(她们)”。

如:“遂使之行成于吴。

”(《勾践灭吴》)之:代大夫文种。

3.近指代词,可译为“这”。

如:“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师说》)之:这样的。

4.代事。

如:“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烛之武退秦师》)之:代“阙秦以利晋”这件事。

5.代物。

如:“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劝学》)之:代木。

6.代军队。

如:“子犯请击之。

”(《烛之武退秦师》)之:代秦军。

二、结构助词,分以下几种情况。

1.宾语的标志。

用于宾语和中心语之间,可译为“的”,有时不译。

如:“是寡人之过也。

”(《烛之武退秦师》)之:可译为“的”。

2.宾语前置的标志。

为了强调宾语,有时借助“之”把宾语从动词后提到动词的前面。

如:“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之”把动词“有”的宾语“何厌”提前到了动词前。

3.定语后置的标志。

通常情况下,古代汉语中定语的位置与现代汉语中的一样,用在中心语之前,但为了强调定语有时将定语放在中心语之后,有时在定语与中心语之间用“之”连接。

翻译时应将后置了的定语调整到中心语之前。

与“之”有联系的定语后置格式有两种。

①“中心语+之+定语”的格式。

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利”“强”分别作中心语“爪牙”“筋骨”的定语。

②“中心语+之+后置定语+者”的格式。

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马说》)“千里”作“马”的定语。

4.补语的标志。

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如:“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语文必修三实词虚词归纳

语文必修三实词虚词归纳

语文·必修三文言文总结寡人之于国也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cù)罟(gǔ)不入洿(wū)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zhì)之畜,勿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xiáng)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wàng)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piǎo)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一.文学常识选自《孟子》。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

父名激,母邹氏。

邹(现在山东邹城市)人,是孔子之孙孔彶的再传弟子。

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政治家,是著名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二.通假现象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通“毋”,不要。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同“斑”。

)3.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同“途”,道路。

)三.古今异义1. 寡人之于国也(古:古代国君称自己的谦词。

今:用于形影孤单的人。

)2.河内凶。

(古:黄河。

今义:天然或人工的大水道。

)3.请以战喻(古:请允许我。

今:常用于对方“请坐”,让对方坐下;“请指导”让对方做指导。

《寡人之于国也》虚词、句式、重点句子翻译(整理)

《寡人之于国也》虚词、句式、重点句子翻译(整理)

《寡⼈之于国也》虚词、句式、重点句⼦翻译(整理)《寡⼈之于国也》虚词、句式、重点句⼦翻译整理 梁惠王⽈:“寡⼈之于国也,尽⼼焉⽿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如寡⼈之⽤⼼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对⽈:“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

或百步⽽后⽌,或五⼗步⽽后⽌。

以五⼗步笑百步,则何如?”⽈:“不可,直不百步⽿,是亦⾛也。

”⽈:“王如知此,则⽆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不可胜⾷也;数罟不⼊洿池,鱼鳖不可胜;斧⽄以时⼊⼭林,材⽊不可胜⽤也。

⾕与鱼鳖不可胜⾷,材⽊不可胜⽤,是使民养⽣丧死⽆憾也。

养⽣丧死⽆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者可以⾐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失其时,七⼗者可以⾷⾁矣。

百亩之⽥,勿夺其时,数⼝之家可以⽆饥矣。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者⾐帛⾷⾁,黎民不饥不寒,然⽽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不知检,涂有饿莩⽽不知发,⼈死,则⽈:‘⾮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杀之,⽈‘⾮我也,兵也’?王⽆罪岁,斯天下之民⾄焉。

”⼀、虚词的意义⽤法:焉⽿矣。

 1、梁惠王⽈:“寡⼈之于之于国也,尽⼼焉⽿矣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独⽴性 ( 之:于:对于,介词。

于:焉⽿矣:焉、⽿、矣都是句末助词,重叠使⽤,加重语⽓。

) 焉⽿矣:于河内。

其粟于于河东,移其其民于河内凶,则移其 (则:就,便。

副词  (则:于1:到,介词,引进作为的对象。

其:那⾥,代词。

指河内。

于 其:)于2:到,介词,引进作为的对象。

)其:那⾥,代词。

指河东。

于 其:之⽤⼼者。

(之1:结构助词,的。

之2: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独⽴性)之政,⽆如寡⼈之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之民不加多,何也?”邻国之之民不加少,寡⼈之 (两个“之”:结构助词,的。

)孟⼦对⽈:“王好战,请以以:⽤、拿。

介词)以战喻。

《寡人之于国》实虚词

《寡人之于国》实虚词

《寡人之于国》实虚词
寡人之于国,既为实虚词也。

这句话的实虚词可分为三种:实字、虚字和淡字。

实字:“寡人”、“国”。

淡字:“也”。

从这句话的真实含义来看,“寡人”实实在在的存在,是个体的一部分,可以代表一个国家或一个政权,而“国”则是指这个国家或政权。

“之”和“于”具有虚无的意义,可以看作是一个连接词,用来连接“寡人”和“国”,表示“寡人”与“国”之间的关联关系。

而“也”则被称为淡字,它用来表达对“寡人之于国”这句话的肯定,即这句话具有实虚双重含义。

总而言之,“寡人之于国”的实虚词有:实字“寡人”、“国”;虚字“之”、“于”;淡字“也”。

它表达的真实含义是,一个个体在这个国家或政权中所起的作用,可以是改变国家或政权之秩序、影响国家或政权之运行,能够对这个国家或政权有重大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寡人之于国也的文言文虚词用法————————————————————————————————作者: ————————————————————————————————日期:ﻩ常见的文言文虚词用法1.而1、用作连词。

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蟹六跪而二螯。

(《劝学》)(二)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而且”。

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三)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过秦论》)(四)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五)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如:吾恂恂而起。

(《捕蛇者说》)2、用作代词。

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2.以1、用作介词。

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

例如:乃入见。

问:“何以战?”(《曹刿论战》)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逍遥游》)斧斤以时入山林。

(《寡人之于国也》)(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如: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寡人之于国也》)(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如:罚所及,则无以怒而滥刑。

(《谏太宗十思疏》)(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

如: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

(《登泰山记》)(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如: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

(《战国策•周策》)2、用作连词。

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如: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归去来兮辞》)(二)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

可译为“而”或省去。

如:引壶觞以自酌。

(《归去来兮辞》)(三)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

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

如: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季氏将伐颛臾》)(四)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如: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烛之武退秦师》)(五)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来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归去来兮辞》)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于“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3.于“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鸿中”“向”“到”“从”“自”“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

如:得复见将军于此。

门宴》)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寡人之于国也》)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

例如:良曰:“长于臣。

”(《鸿门宴》)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

例如:李氏子蟠,……不拘于时。

(《师说》)4、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一)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

现代汉语也这样用。

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勾践灭吴》)(二)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

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

例如: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在这职业上”《捕蛇者说》)4.为“为”在文言中经常用作动词和介词,也可以用作助词。

用作动词,意思是“做”。

还可作判断词“是”用。

这些都属于实词范围。

下文介绍作虚词用的几种用法。

1、用作介词。

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

(一)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

可译为“向”“对”等。

例如: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二)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

可译为“替”“给”等。

例如:公为我献之。

(《鸿门宴》)(三)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

可译为“当”“等到”等。

例如: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晏子使楚》)(四)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

可译为“为了”“为着”。

如: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

(《触龙说赵太后》)(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

可译为“因为”“由于”。

(六)表示被动关系。

读阳平声,可译为“被”。

“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

例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2、用作助词。

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

可译为“呢?”例如:如今人为刀俎……何辞为?(《鸿门宴》)5.其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一)第三人称代词。

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她)的”“它的”(包括复数)。

如: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勾践灭吴》)(二)第三人称。

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或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

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三)活用为第一人称。

可用作写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我(自己)”。

如:勾践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勾践灭吴》)(四)指示代词,表远指。

作定语,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如:2、用作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

如: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师说》)吾其还也。

(《烛之武退秦师》)其有敢不尽力者乎?(《勾践灭吴》)3、用作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或表选择,可译为“还是”。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送东阳马生序》表假设)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逍遥游》)6.则1、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承接关系。

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

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

例如: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劝学》)(二)表示假设关系。

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

如: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捕蛇者说》)(三)表示并列关系。

这种用法都是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不是表示两词之间)是并列关系。

可译为“就”,或不译。

如: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师说》)(四)表示转折、让步关系。

表示意思有转折时,“则”字用在后一分句,可译为“可是”“却”;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预备下句转入正意时,“则”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虽然”“倒是”。

如: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师说》)2、用作副词。

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

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7.所1、用作助词。

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

“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如: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说》)“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如:2、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如:若属皆且为所虏。

(《鸿门宴》)3、复音虚词“所以”。

“所”和“以”连用,文言文中常见。

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原因,一种表示手段和目的。

如: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出师表》)8.且1、用作连词。

表示递进关系、并列关系。

如: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烛之武退秦师》)有时相当于“尚且”,先让步,后推进一层。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2、用作副词。

相当于“将”“将要”“暂且”“姑且”。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黔之驴》)9.何1、用作疑问代词。

(一)单独作谓语,问原因,且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如: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二)作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

译时,“何”要后置。

如:大王来何操?(《鸿门宴》)(三)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如: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2、用作副词。

(一)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如: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二)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如: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3、复音虚词“何如”“何以”。

(一)“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

如: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二)“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如:何以战?(《曹刿论战》)10.莫1、用作无指定代词,充当主语。

(一)代人时,相当于“没有人”“没有谁”。

如:宫妇左右莫不私王……(《邹忌讽齐五纳谏》)(二)代物时,相当于“没有什么”。

如:2、用作否定副词。

(一)放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表示否定,相当于“不”。

如:(二)放在动词前面,表示劝戒或禁止,相当于“不要”“不能”。

如:11.盖1、用作副词。

“盖”用在句首,作副词,表示下边说的一些话,是带有推测性的断定,相当于现代汉语中“大概”“推想”的意思。

(表示这种意思的“盖”也有用于句中的。

)如: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季氏将伐颛臾》)2、用作连词。

连接上文,起说明原因的作用,也含有不十分确定之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