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税收原理

合集下载

税收基本原理

税收基本原理

税收基本原理
税收是政府为了满足公共需求而向个人和企业征收的一种财政手段。

税收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合法性原则:税收的征收必须依法进行,税收法律规定了纳税人、纳税义务以及征收的具体程序和方式。

政府必须依法公正地进行税收征管,确保税收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2. 公平性原则:税收应该具备公平性,即纳税人应该按照其经济能力承担相应的税收负担。

通常情况下,高收入群体往往需要承担更多的税收,而低收入群体则享受相对的减免或补贴。

3. 经济效率原则:税收应该在尽量不影响资源配置的前提下进行征收。

高效税收体系能够减少税收的扭曲效应,提高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效率。

4. 适度原则:税收的征收应该适度,不能过高或过低。

适度的税收可以平衡政府的财政收入和纳税人的负担,同时也能够保持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

5. 稳定性原则:税收应该具备一定的稳定性,以确保政府财政收入的可靠性和可预测性。

稳定的税收制度能够提供一个可持续的财政基础,为政府提供持续投资和公共服务的能力。

综上所述,税收的基本原理包括合法性、公平性、经济效率、适度性和稳定性。

这些原则旨在确保税收的公正、合理和有效
执行,从而满足政府的财政需求,并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七章 税收原理

第七章 税收原理

税收成本由征管成本和遵从成本两部分构成。 征管成本(administrative
cost)是税务当局 为征税而发生的各类费用,如办公大楼的建 造费、办公设备和用品的购置费、税务人员 的工资和津贴等。 遵从成本(compliance cost)是纳税人为履 行纳税义务而发生的各类费用,如保持簿记 资料的费用,申报、缴纳税款的费用,进行 税务和会计咨询的费用等。
现代税收原则强调应当 如何征税来提高经济效率,
促进收入的公平分配。
第一节 税收的概念和特征
一、税收的概念


马克思--“赋税是政府机器的经济基础, 而不是其他任何东西。” 西方经济学-- 主要溯源于托马斯•霍布斯 (T.Hobbes) 的“利益交换说” (Benefit- Exchange-Theory)

第二节 税收制度----构成要素

(一)纳税人



1、法人 2、自然人 对比:----负税人 ----扣缴人 (二)课税对象: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 税的标志 对比:----计税依据:课税对象的具体 量化 ----税源:税收收入的来源


课税基础:建立某一种税或一种税制的 经济基础或依据。不同于课税对象。 (三)课税标准即计税依据: 商品、所得、财产 (四)税率:对课税对象征税的比例。 反映征税的深度,体现国家税收政策。
第七章 税收原理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税收概念和特征 税收制度和构成要素 税收分类 税收效应 税收负担与转嫁
第一节 税收的概念和特征
一、税收的概念
(the nature of taxation) 1899 年,美国最高法院宣布:“征税 权力是最大的权力,是整个国家建筑的 根基。它对一个国家的存在和繁荣的重 要性,就像我们呼吸的空气一样”。

税收学原理第1章 税收概论

税收学原理第1章 税收概论
• 市场经济就是利益经济,其等价交换的基本法则表现为利益的等价交换。 • 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行的等价交换原则,在本质上要求政府模拟市场价格机制
来征税,。 •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完全可以将政府行使其职能为市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
与纳税人的纳税视为双方进行市场式的交换活动。 • 政府与纳税人利益的交换,是税收根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特有表象。
第1章 税收概论
2021/7/3
1
本章主要内容
• 1.1 税收的产生与发展 • 1.2 税收的概念 • 1.3 税收根据 • 1.4 税收职能与作用
2021/7/3
2
1.1 税收的产生与发展
2021/7/3
3
1.1.1 税收的产生
• 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税收制度,是古埃及在公元前3000-2800年间建立的。 • 我国税收的产生
2021/7/3
22
1.3 税收根据
2021/7/3
23
1.3.1 税收根据
• 税收根据是对政府征税侵犯私人利益是否具有合法性作出 的解释和说明。
• 税收根据要回答的是政府为什么有权利向社会成员征税或 社会成员为什么有义务向政府缴税的问题。
2021/7/3
24
1.3.2 西方的税收根据理论
• 公共需要说 主要代表人有法国的波丹和卜攸、德国的克洛克以及意大利的柯萨等。
9
税收确立方式的变化
• 强制课征 专制课征的税收是单纯的由上取下的关系。取什么、取多少和何时取,
取决于专制权。 进入专制课征阶段,是税收开始从不成熟形态走向成熟形态的标志。
• 立宪协赞 政府的税收活动,无论是开征新税、废除旧税,还是制定或修改税法,
都必须以不违反宪法为原则,并经过民选代议机关的同意。 税收法定主义的确立,是税收进入立宪协赞阶段的主要标志。

政府经济学-8章税收原理

政府经济学-8章税收原理
国家和纳税人之间、纳税人和纳税人之间
(二)税收存在的依据:传统观念
公需说
“公共福利说”或“公共负担说”,17世纪资本 主义初期,德国重商主义的官房学派学者K·克洛 克,“租税倘非出于公共福利需要者,即不得征 收,如果征收,即不能认为是正当租税。所以, 征收租税必须以公共福利需要为理由”,“无代 表不纳税” 。
征的进 企业缴纳的部分归中央,其余部分中央与地 房产税、
口环节 方按60%与40%的比例分享;④个人所得 城市房地
增值税 税:除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的个人所得税外, 产税、车
其余部分的分享比例与企业所得税相同;⑤ 船税、契
资源税:海洋石油企业缴纳的部分归中央, 税、屠宰
其余部分归地方;⑥印花税:证券交易印花 税、筵席
从经济学的角度
公共产品的成本支付
从法律学的角度
权利与义务的对称性
(二)税收存在的依据:传统观念
经济调节说
亦称“市场失灵论”或社会政策说,产生于 19世纪末,主要代表人物德国社会政策学派 的财政学者瓦格纳和美国著名财政学家塞里 格曼。
(二)税收存在的依据:现代
为公共商品的供给提供资金保障
税收原则的发展
威廉·配弟——公平负担税收
三条标准:
公平、简便、节省
18世纪德国官房学派攸士第——征税不能 妨碍纳税人的经济活动
六大原则:促进主动纳税;不侵犯臣民的合 理的自由和增加对产业的压迫;平等课税; 具有明确法律依据;挑选征收费用最低的商 品货物征税;纳税手段简便,税款分期缴纳, 时间安排得当
资源税(资源税、城镇土地使 用税)
所得税(企业、个人)
财产税和行为税(房地产税、 车船税、印花税、契税)
特定目的税(筵席税、城市维 护建设税、土地增值税、耕地 占用税、车辆购置税)

税收学原理学习题及答案(1)

税收学原理学习题及答案(1)
人的影响)。(X)分为正效应和负效应
5.均等牺牲说要求每个纳税人因纳税而牺牲的效用绝对相等。比例牺牲说要求每个人因纳税而牺牲的效
用与其税后效用之比相同。(V)他们的含义
6.古典学派亚当•斯密的“确实”、“便利”、“节省”原则实质上就是税收的经济效率。(X)行政效

7.由于经济系统的复杂性,除了一次总付税(人头税)之外,其他任何税制都可能产生额外负担。所以
5.由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来满足的社会共同需要,应有全社会的成员来分担,而这种分担又必须通 过向人民收费来实现。 (X) 人民课税来实现
6.牺牲说产生于19世纪,主要代表人物有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萨伊(法国)、穆勒(英国)以及英国
著名财政学家巴斯泰布尔等。这种学说认为,税收对于人民是一种强制征收,对于国家是一种牺牲。
3.一般说来,从价固定税率的形式有()。
A.产品从价固定税率B.行业从价固定税率C.地区从价固定税率D.幅度从价固定税率
4.减税、免税具体包括()。
A.减税B.免税C.起征点D.免征额
5.对于一个税种来说,按一种商品从生产到消费的过程中被确定的纳税环节的多少,课征制度可以分为
( )。
A.—次课征制B.两次课征制C.多次课征制D.每次课征制
现实中的税收制度只能尽可能地接近中性,以减少额外负担或效率损失。(V) 税收中性
三、选择题
1.在现今理论界比较公认的税收原则有()。
A.财政B.稳定C.公平D.效率
2.瓦格纳的国民经济原则提出了()。
A.充分原则B.弹性原则C.慎选税种原则D.慎选税源原则
3.公平原则包括( )。
A.受益原则B.公正原则C.能力原则D.平等原则
4.税收有哪些职能?研究税收职能意义何在?

税收经济学税收理论与税收政策

税收经济学税收理论与税收政策

税收经济学税收理论与税收政策税收经济学是研究税收对经济行为和经济体系影响的学科,它关注税收的原理、效应、政策和改革等方面。

税收理论是税收经济学的基础,它主要包括税收公平理论、税收效应理论、税收波动理论和税收改革理论等。

税收政策则是国家制定的用于调节和管理经济运行的税收相关的政策措施,旨在实现经济增长、社会公平和财政可持续等目标。

一、税收理论1. 税收公平理论税收公平理论主张税收应该按照个人或企业的经济能力进行征收,即所得高的个人或企业应该承担更重的税负。

这一理论主要有纵向公平和横向公平两个维度,前者强调个人或企业所得应该与其所付税款成正比,后者强调税收承担应当按照不同群体或个人的经济状况进行合理调整。

2. 税收效应理论税收效应理论关注税收对经济行为的影响,主要包括供给侧效应、需求侧效应和分配效应等。

供给侧效应指出降低税率可以激发生产和创新动力,促进经济增长;需求侧效应强调通过调节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来影响个人和企业的支出决策;分配效应则表明税收政策对财富分配有一定影响,可以通过税收政策来减轻贫富差距。

3. 税收波动理论税收波动理论研究税收对经济周期性的影响,认为税收对经济活动和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波动性。

在经济增长高速期,一方面税收收入增长,另一方面通过提高税率或扩大税基来抑制过热经济;而在经济衰退期,为了刺激经济增长,政府可能通过减税来促进消费和投资。

4. 税收改革理论税收改革理论关注如何优化税制,提高税收的效率和公平性。

常见的税收改革措施包括降低税率、扩大纳税人范围、简化税收程序等。

此外,还有一些新兴的税收改革思路,如环境税、资源税和财产税等,旨在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税收政策1. 经济增长目标税收政策在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减税、激励和扶持等手段,促进投资和创新,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和增长。

同时,税收政策也可以通过调节财政支出和财政赤字等方面来影响经济增长。

2. 社会公平目标税收政策在社会公平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调整税率结构和改革进步税制等手段,实现财富公平分配和社会经济的公正。

第十章税收原理

第十章税收原理
起征点与免征额有相同点,即当课税对 象小于起征点和免征额时,都不予征税。
本质区别:当课税对象大于起征点和免 征额时,起征点制度要求对课税对象的 全部数额征税,而免征额制度则要求仅 对课税对象超过免征额部分征税
2020/10/14
第十章 税收原理
10
二、税收分类
(一)按税负是否能转嫁分类 (二)按课税对象的性质分类 (三)按税收的计量标准分类 (四)按税种的隶属关系分类
2020/10/14
第十章 税收原理
45
(二)局部均衡分析的局限性
局部均衡分析忽略了很可能在其他市场上发生 的将影响相对效用水平的许多相对价格的变化。
局部均衡分析可以处理的税收类型非常有限, 即只能处理适用于特定市场的税收。
局部均衡分析忽略了政府收入的使用问题。
2020/10/14
第十章 税收原理
第十章 税收原理
17
(一)课税原则的提出
1. 配第的课税原则 2. 尤斯蒂的课税原则
2020/10/14
第十章 税收原理
18
1. 配第的课税原则
➢ 公平 ➢ 便利 ➢ 节省
2020/10/14
第十章 税收原理
19
2. 尤斯蒂的课税原则
➢国库原则 ➢促进自发纳税的课税方法 ➢不得侵犯臣民的合理的自由和加重对人民生活及工商
纳税总额 ATR 税基价值
(2)边际税率(marginal tax rate,MTR):
纳税总额的增加额 MTR 税基价值的增加额
2020/10/14
第十章 税收原理
9
(四)起征点与免征额
起征点(tax threshold):税法规定的对课 税对象开始征税的数额。
免征额(tax exemption):税法规定的对课 税对象全部数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

第1章+税收原理(1)

第1章+税收原理(1)

第二节 税收的影响


二、替代效应 征税除了使纳税人减少了可支配的收入以外,还 可能产生另外一种经济上的影响。例如,一个喜 欢喝茶的人,在政府征收茶税后可能会减少喝茶 的次数,或者转而喝其他的替代饮品。也就是说, 政府征收茶税,不仅减少了纳税人可以支配的收 入,而且还改变了纳税人的经济行为,使纳税人 用一种经济行为去替代另一种经济行为。 由于这种经济行为的改变纯粹是由于征税而引起 的,因此税收理论把这种经济影响称为税收的 “替代效应(Substitution Effect)”,意思是 征税使纳税人的经济行为发生了变化。
2018/10/30
第一节 税收的概念和特征


另一种表述是:“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 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按照法律规定,参与国民 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这个定义强调了以 下几层含义:第一,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 的一种形式,第二,国家征税的目的是为了实 现其职能,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第三,税收 征收主体是国家,征税依据是国家政治权力; 第四,税收借助于法律形式进行征收;第五, 税收是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许建国、李大明、庞凤喜主编:《国家税收》 (修订本)第6页,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4年。
第1章 税收原理


三个税收基本问题 (1)什么是税收? (2)税收会产生什么影响? (3)政府征税有什么正当目的?
2018/10/30
第一节 税收的概念和特征


一、税收的概念 税收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范畴。税收存在的 历史非常悠久。一般认为,税收是同国家 的出现相联系的。也就是说,税收是在国 家产生之后才出现的。 但也有的学者认为,在原始社会中,虽然 没有国家,但就已经存在税收了。
2018/10/30

经济学原理之税制的设计

经济学原理之税制的设计

经济学原理之税制的设计简介税制的设计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课题。

税制的合理设计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而不当的税制设计则可能引发经济不稳定和社会不满。

本文将介绍税制的设计原理,包括税基选择、税率确定、税收分配等内容。

税基选择税基是税收征管的对象,税基的选择直接影响税收的规模和分布。

税基的选择应该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公平性:税基应该能够在广泛范围内实现公平的征税,避免对特定群体的过度征税或激励逃税。

2.高效性:税基应该具备高效征管的特点,可以容易地计算和征收,并且不会引发过多的行政成本。

3.稳定性:税基应该具有一定程度的稳定性,可以保持税收收入的稳定流动,避免大幅度的波动。

4.适应性:税基应该能够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特别是能够适应经济结构的变化。

常见的税基选择包括消费税、所得税和财产税等。

消费税可以通过消费的方式来征税,比较容易征收并且具有稳定的税收收入。

所得税则是通过个人或企业的收入来征税,可以实现一定的社会公平性。

财产税则是以个人或企业的资产来征税,可以避免资源浪费和财富积累的不均衡。

税率确定税率的确定是税制设计中的关键问题之一。

税率的确定应该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效益:税率应该能够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即在不损害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实现最大的税收收入。

2.公平性:税率应该能够实现一定的社会公平性,即按照个人或企业的能力征税,避免过度征税或逃税。

3.激励效应:税率应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个人或企业的行为,鼓励他们增加收入、创造就业和投资创新。

4.稳定性:税率应该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避免频繁的调整和引发不必要的不确定性。

税率的确定应该基于充分的经济分析和模型建立。

一般来说,税率应该根据税基的特征和税收政策的目标来确定。

例如,对于消费税,可以根据消费品的不同确定不同的税率,以实现消费的引导和更好的社会公平性。

税收分配税收分配是税制设计中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税收分配涉及到税收收入的分配和利益的分配。

经济学税收原理教案

经济学税收原理教案

经济学税收原理教案一、引言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

本教案旨在介绍经济学税收原理,帮助学生理解税收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税收对经济运行的影响。

二、税收的基本概念1. 税收的定义税收是国家依法从居民和非居民的经济活动中征收的一种强制性财政收入。

2. 税收的特征(1)强制性:纳税人无权选择是否缴纳税款,必须按照法定规定履行纳税义务。

(2)普遍性:税收适用于所有纳税人,不分贫富、不分行业。

(3)固定性:税收征期、税率和税基等都有明确的规定。

(4)无偿性:纳税人对税收支付通常不能获得直接的等额回报。

三、税收原理与分类1. 税收原理(1)能够负担原则:税收应该根据纳税人的能够负担能力来确定,高收入者应承担更多的税负。

(2)公平原则:税收应当根据纳税人的收入或财产状况进行合理分配,追求社会公平。

(3)简洁易行原则:税收制度应简单明了,便于执行和管理。

(4)经济效率原则:税收制度应当对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2. 税收分类(1)直接税和间接税:直接税是由纳税人直接缴纳的,如个人所得税;间接税是由纳税人间接承担的,如消费税。

(2)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是依据个人所得额或收入来计算的;企业所得税则以企业的纯收入作为基础。

(3)商品和劳务税:商品税是对商品销售额进行征收的税收;劳务税则是对劳务报酬所得应缴纳的税项。

四、税收对经济的影响1. 经济增长与税收税收对经济增长有重要影响,一方面税收收入为国家提供了资金用于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过高的税负会抑制企业的投资和创新,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2. 资源配置与税收税收通过调节经济主体的行为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例如,对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征收环境税可以鼓励企业减少污染排放,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收入分配与税收税收制度可以通过对不同收入群体实施差别化税率来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

适当的增值税或个人所得税可以减少财富不平等的现象。

《经济学原理》第八章应用:税收的代价

《经济学原理》第八章应用:税收的代价

第八章应用:税收的代价在本章中你将——〔〕考察税收如何减少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了解税收无谓损失的意义和原因考虑为什么一些税收的无谓损失大于另一些税收考察税收和无谓损失如何随税收的规模而变动税收往往是热门政治争论的来源。

在1776年美国殖民地对英国税收的愤怒引发了美国革命。

200多年以后,罗纳德·里根以大幅度降低个人所得税为号召中选总统,在他入主白宫的8年期间,个人所得税最高税率从70%下降为28%。

1992年,比尔·克林顿中选的局部原因是因为当时的总统乔治·布什没有遵守他在1988年大选中的诺言:“相信我的话:没有新税。

〞我们在第六章中开始研究税收。

在那里我们说明了,一种物品的税收如何影响它的价格和销售量,以及供应和需求的力量如何在买者与卖者之间划分税收负担。

在本章中,我们要扩大这种分析,并考察税收如何影响福利,即市场参与者的经济福利。

乍看起来,税收对福利的影响似乎是显而易见的。

政府征税是为了增加收入,而这种收入必然来自某人的口袋。

正如我们在第六章中所说明的,当对一种物品征税时,买者和卖者的状况都会变坏:税收提高了买者支付的价格,并降低了卖者得到的价格。

但为了更充分地理解税收如何影响经济福利,我们应该比拟买者和卖者减少的福利和政府增加的收入量。

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的工具使我们可以进行这种比拟。

分析将说明,税收对买者和卖者的本钱超过了政府增加的收入。

税收的无谓损失我们从回忆第六章中一个惊人的结论开始:一种物品的税收是向买者征收还是向卖者征收是不重要的。

当向买者征税时,需求曲线向下移动,移动量为税收的大小;当向卖者征税时,供应曲线向下移动,移动量为税收的大小。

在这两种情况下,当征收税收时,买者支付的价格上升,而卖者得到的价格下降。

最后,无论如何收税,买者与卖者分摊税收负担。

图8-l表示这些影响。

为了简化我们的讨论,尽管供应曲线和需求曲线中必然有一条曲线移动,但图上并没有表示出任何一条曲线的移动。

公共财政与税收政策的经济学原理

公共财政与税收政策的经济学原理

公共财政与税收政策的经济学原理公共财政和税收政策是现代社会经济运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对于国家财务状况、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公共财政以及税收政策的经济学原理。

一、公共财政的基本概念和目标公共财政是指国家和地方政府在管理国家财政收支、调节资源配置以及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方面的一系列活动。

其目标包括维持宏观经济稳定、促进经济增长、改善收入分配和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公共财政通过收入征税和支出运转两个方面来实现经济目标。

税收作为一种主要手段,可以调节资源配置、收取公共财政收入和促进经济增长。

二、税收政策的经济学原理1. 税收基本原理税收基本原理主要包括税收公平原则、税收效率原则和税收简洁原则。

税收公平原则要求税收在征收过程中公正公平,避免过度负担特定群体,提高社会公平。

税收效率原则强调税收应该以最小的经济成本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

税收简洁原则则要求税收制度简单透明,便于纳税人遵守。

2. 税收影响经济行为和资源配置税收的征收和改革会对个人和企业的经济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高税收率可能会抑制生产和消费活动,降低企业盈利和个人收入,减少投资和就业机会。

此外,税收政策还可以通过调整税率来影响资源配置。

例如,提高烟草和酒精饮料的税率可以减少其消费量,保护公共健康。

而降低企业所得税率可以鼓励企业投资和扩大生产,促进经济增长。

3. 税收递进原则和税负分担税收递进原则是指税率应根据纳税人的收入水平逐级递增,以促进收入再分配和减少贫富差距。

税负分担则是指税收应当根据个人或企业的能力进行合理分配,减轻较低收入群体的税收压力。

4. 税收改革和经济增长税收改革是为了提高税收制度的效率和公平性。

通过降低税收负担和减少税收壁垒,可以促进经济活动和投资,进而推动经济增长。

适度的税收竞争和优惠政策有助于吸引外部投资和促进产业升级。

三、公共财政和税收政策的挑战和展望1. 增加公共支出压力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公共需求日益增加,给公共财政带来了巨大压力。

政治经济学与税收原理

政治经济学与税收原理

政治经济学与税收原理
政治经济学是研究政治与经济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主要关注政府在经济中的角色和影响。

税收原理是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研究政府如何通过征收税收来融资,并对经济进行调节和管理。

税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税收目的:税收的主要目的是为政府提供财政收入,用于公共事业的建设和社会福利的提供。

同时,税收也可以用于调节经济,实现经济增长、稳定和公平。

2. 税收原则:税收原则是指在征收税收时应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

常见的税收原则包括公平原则、效率原则、简洁原则和透明原则等。

3. 税收类型:税收可以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

直接税是指由个人或企业直接缴纳的税,如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间接税是指由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和消费环节中收取的税,如增值税和消费税。

4. 税收弹性:税收弹性是指税收收入对税基变动的敏感程度。

税收弹性可以分为完全弹性、部分弹性和完全不弹性。

税收弹性的大小对税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具有重要影响。

5. 税收效应:税收对经济的影响称为税收效应。

税收可以对经济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如对资源配置、生产和消费行为的影响。

税收效应的研究有助于评估税收政策的效果和合理性。

政治经济学与税收原理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和税收对经济的影响,为税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

经济学财政学 第七章 税收原理 2

经济学财政学 第七章 税收原理 2
7
3、税收的固定性 ❖ (1)包括了时间上的连续性和征收数额的限
度性; ❖ (2)固定性是相对而言的,随着社会经济条
件的变化,税法也会作相对应地调整。 ❖ 所以,税收的固定性实质上是征税有一定的标
准,而这个标准又具有相对稳定性。
8
二、税收术语与税收分类
(一)税收术语 1、纳税人 ❖ (1)纳税人:纳税义务人的简称,指税法上
30
2、税负归宿的含义 ❖ 即税负经过转嫁的最终落脚点,也就是税负转
嫁过程的终点。 ❖ 税负归宿可分为法定归宿和经济归宿: ❖ 法定归宿:根据税法应该负有纳税义务的承担
者→纳税人 ❖ 经济归宿:税收负担的最后承担者→负税人
31
3、税负转嫁的方式
前转
后转
方式 散转
消转 税收资本化
❖ (1)前转——提高售价; ❖ (2)后转——压低工资、延时、压低进价等; ❖ (3)散转——混转,即前转和后转并行;
以课税标 以税收与价格 准为标准 的关系为标准
流 所 财行 中 地 共 直 间 转 得 产为 央 方 享 接 接 额 额 课课 税 税 税 税 税 课 课 税税 税税
从从 价量 税税
价价 内外 税税
22
三、税收原则
❖ (一)税收原则思想的发展概述
❖ 税收原则,即一国制定税收政策、建立税收制度 的指导思想,是税务行政、税务管理所遵循的理
❖ (1)概念:税法中规定的纳税人履行纳税义 务的环节,也就是纳税人在征税对象流转过 程中应当缴纳税款的环节。
❖ (2)类型:一个税种按其在商品流转的众多 环节中选择纳税环节的多少,形成三种课征 制度:
❖ ①一次课征制
❖ ②两次课征制
❖ ③多次课征制
17

公共经济学与税收理论

公共经济学与税收理论

公共经济学与税收理论公共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领域,旨在研究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角色,以及政府如何干预市场和实施经济政策。

税收理论则是公共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政府如何通过征税来收取资源,并用于满足公共需求,以及税收对经济发展和个体行为的影响。

一、公共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公共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政府干预市场的原因、方式和效果。

它探讨了公共部门的经济角色,以及政府如何通过预算和政策工具来管理经济资源。

公共经济学主要研究政府与市场的相互关系,政府如何调控市场失灵、提供公共产品、实现收入再分配等。

二、税收理论的基本原理税收是政府收取的用于公共支出的资源,也是政府调节经济行为和实现经济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税收理论主要涉及税收的原理、目标和效应。

其中常见的税收原理包括公平性、效率和简易性。

税收目标可以是收入再分配、经济稳定或资源配置等。

税收效应则包括供给侧效应、需求侧效应、行为效应等。

三、税收制度与税种税收制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征税的方法和程序的总称。

税收制度通常包括税务管理体制、纳税人类型、征税方式、税率体系等方面的内容。

不同的税收制度会有不同的税种,常见的税种包括所得税、消费税、营业税、资产税等。

四、税收政策与经济发展税收政策是政府通过税收制度和税率来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

税收政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合理的税收政策可以激励生产、提高投资效率、促进经济增长,同时也可以实现收入再分配、社会公平等目标。

五、税收与个体行为税收对个体行为也有一定的影响。

征税会改变个体的经济行为决策,包括劳动供给、消费选择、投资决策等。

不同的税收体系和税率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也会有所不同。

税收学说研究了税收对个体行为的激励和影响机制。

六、税收实践与挑战税收理论在实践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如何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确保税收公平、防止逃税和避税行为等都是税收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同时,国际税收竞争、全球化背景下的税收规划等也给税收实践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税收经济学第二章

税收经济学第二章

一、公平原则
税收公平的含义 税收公平原则被视作设计和实施税收制度 的最重要或首要的原则,其重要性在很大 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和纳税人对公平的自然 愿望。一方面,税收的公平性对于维持税 收制度的正常运转比不可少;另一方面, 税收矫正收入分配不均后悬殊差距的作用, 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也是比不可少的。
税收公平原则,是指政府征税要使各个纳 税人承受的负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并 使各个纳税人之间的负担水平保持均衡。 它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把握: 一是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相同的人应当缴 纳数额相同的税收,即以相同的方式对待 条件相同的人,税收不应是专断或有差别 的,这称作“横向公平”。
这种说法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它只能 用来解释某些特定的征税范围,而不 能推广到所有场合。就个别税种来说, 按受益原则征税是可能的,也是必要 的,但就税收总体来说,按收益原则 来分摊则是做不到的。这条原则只能 解决税收公平的一部分问题,而不能 解决有关税收公平的所有问题。
基于支付能力原则的分析 支付能力原则,又称作“能力说”, 也就是根据纳税人的纳税能力,判定 其应纳多少税或其税负应为多大,纳 税能力大者应多纳税,纳税能力小者 可少纳税,无纳税能力者则不纳税。 从怎样测度纳税人的纳税能力来说, 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标准,一个是客观 说,以个是主观说。
这一原则又分为:
1.普遍原则,是指课税应毫无遗漏地遍及 社会上的每个人,不能因为身份地位等而 有所区别;但从社会政策观点出发,对低 所得者要予以免税或减税。 2.平等原则,是指社会上的所有人都应当 按其能力的大小纳税,能力大的多纳,能 力小的少纳,无能力的不纳,实行累进税 率。他主张对高收入者税率从高,同时对 财产和不劳而获所得加重课税,以符合社 会政策的要求。
3.税收不可侵及纳税人的最低生活费 他认为赋税是公民换得享受的代价,所以 不应该向得不到任何享受的人征税,就是 说永远不能对纳税人维持生活必须的那部 分收入征税。 4.税收不可以驱使资本流向国外 他支出决不应该因征税而使应纳税的财富 流向国外,因此规定赋税时对于最容易逃 税的财富应该特别慎重考虑。

第六章 税收原理

第六章 税收原理
混转、消转
(二)税收的归宿
税收归宿一般指处于转嫁中的税负的最终落脚点。 整个过程如下:政府课税→纳税人纳税(最初受 到税收冲击)→转嫁(通过交易过程转嫁税收负担) →归宿(买方或卖方最终负担税收)。
税收归宿有法定归宿和经济归宿之分。
二、税负转嫁的规律
(一)税负转嫁与价格自由变动的关系 (二)税负与供求弹性之间的关系 (三)税负转嫁与成本变动的关系 (四)税负转嫁与课税制度的关系
图5-1 税收的收入效应
(2)税收的替代效应
税收的替代效应,是指税收对纳税人在商品购买方面的影响
物衣 A
P1 P3
O
E
B
食品
图5-2 税收的替代效应
2、税收的经济影响 (1)税收对生产的影响 (2)税收对消费的影响 (3)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4)税收对居民储蓄的影响 (5)税收对投资的影响
(二)税收的宏观效应
(一)非直接偿还性
税收的非直接偿还性是指国家征税以后,从纳税人手中取得 的税款即为国家所有,不需要直接向纳税人支付任何代价和报 酬;更不需要把税款直接归还给纳税人,而是用于满足社会公 共需要。
(二)税收的强制性
税收的强制性,是指国家凭借政治权力,通过颁布法令强制实 施,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违抗。税收的强制性表现在: 1、国家征税依据的是政治权力 2、纳税人负有纳税义务 3、征纳双方的分配关系是通过法律保证实施,任何单位和个人都 不得违抗
(一)税收的微观经济效应
税收的微观经济效应是税收对个人的经济行为和企业的经济 活动所产生的直接影响和效果。
1、税收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1)税收的收入效应
税收的收入效应,是指税收将纳税人的一部分收入转移到政 府手中,使纳税人的收入下降,从而降低商品购买量和消费 水平。

经济学原理知识:税收和转移支付原理——如何通过税收和转移支付调节收入分配

经济学原理知识:税收和转移支付原理——如何通过税收和转移支付调节收入分配

经济学原理知识:税收和转移支付原理——如何通过税收和转移支付调节收入分配税收和转移支付是现代经济中非常重要的调节收入分配的手段。

通常情况下,国家通过税收来从高收入者那里征收部分收入,然后将这些收入转移给低收入者,以实现收入再分配的目的。

本文将从税收和转移支付的原理出发,阐述如何通过这两种手段来实现收入再分配。

一、税收原理税收是政府从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收入、财产、交易等方面征收的一种财政收入。

税收征收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政策手段,可以用于促进经济发展、调节收入分配、保障社会公共服务、实现宏观经济稳定等多方面的目的。

1.税收的目的税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可支配收入,进而为国家提供财政资金,以支持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社会事业等公共服务。

同时,税收也是促进收入再分配的一种手段,可以减少收入差距,提高社会公正度。

此外,税收还可以用于促进经济发展,并对经济进行调控,防止经济失衡。

此外,税收也可以用于调节生态环境,消除污染和资源浪费等负面影响。

2.税收的分类根据征收的对象和方式,税收可以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

直接税主要是针对个人收入、企业利润等直接征税,如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

间接税是针对商品销售、交易等征收的税费,如增值税、营业税等。

此外,税收还可以根据政府目的的不同,分为收入税、福利税、消费税、财产税等。

收入税主要是针对个人收入征收;福利税主要是针对特定群体收入征税,如油气、烟酒税等;消费税是针对消费行为征收,如增值税等;财产税是针对财富或资产的征收,如房产税、土地税等。

3.税收的原理税收的基本原理是公平原则。

税收是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并直接关系到社会公正性和公群利益。

税收的科学设计需要考虑征收标准的制定、税率的设定等因素,强调公平原则的效应,避免对不同阶层、行业征收相同的税规。

其中,征收标准通过为不同收入、不同性质的税贡献者确定不同的征税标准。

税率的设定考虑到收入分布的情况,避免高收入部分应承担的税额过于低,以及低收入部分承担的税负过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类税直接涉及到中央与地方的 共同利益。
四、税收的经济影响
(一)税收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二)税收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三)税收对企业投资的影响 (四)税收对环境保护的影响
第二节 税收负担与税负转嫁
▪ 一、税收负担 ▪ 二、税负转嫁
一、税收负担
▪ (一)什么是税收负担 ▪ (二)税收负担的衡量指标 ▪ (三)影响税收负担的主要因素
主要内容
▪ 学习目标 ▪ 第一节 税收及经济影响 ▪ 第二节 税收负担与税负转嫁 ▪ 第三节 税收原则 ▪ 第四节 税收制度与税负改革 ▪ 教学总结
学习目标
▪ 理解税收含义、税收的分类,税收特征; ▪ 了解税收对经济的影响 ▪ 理解税收负担的衡量指标,掌握税负的影响
因素 ▪ 掌握现代税收原则的主要内容 ▪ 掌握税收制度构成的基本要素;
这类税一般收入较大,征收范围 广泛。
(2)地方税
地方税是指由地方政府征收和管理使 用的一类税,简称“地税”。如我国 现行的房产税、耕地占用税等。
这类税一般收入稳定,并与地方经济 利益关系密切。
(3)中央与地方共享税
中央与地方共享税是指税收的管 理权和使用权属中央政府和地方 政府共同拥有的一类税,简称 “共享税”。如我国现行的增值 税和资源税等。
(一) 税收负担
▪ 税收负担是指纳税人或负税 人由于履行纳税义务而承受的一 种经济负担。
▪ 它是国家制定税收制度法规和 调整税收政策的主要依据。
(二)税收负担的衡量指标
▪ 1、国民生产总值税负率
国民生产总值税负率
税收总额 T 国民生产总值 GNP
100
%
▪ 2、国内生产总值税负率
国内生产总值税负率
1.以课税对象为标准
(1)流转税 (2)所得税 (3)财产税 (4)行为税 (5)资源税
通常被认为是税收的最重要、最基 本的分类。
(1)流转税
➢流转税是以流转额为课税对象的一类税。 流转税是我国税制结构中的主体税类,目 前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税种。
(2)所得税
➢所得税是指以各种所得额为课税对象的一 类税。所得税也是我国税制结构中的主体 税类,目前包括公司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等税种。
(5)资源税
➢资源税是指对开发和利用国有自然资源的 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类税。我国现行税制 中的各种矿产资源的征税、能源开采的征 税都属于资源税。
2.以计税依据为标准
(1)从量税
以课税对象实物的计量单位(重量、 面积、件数)为依据,按固定税额计征 的一类税。如我国现行的资源税
(2)从价税
指以课税对象的价格为计税依据的税 种。增值税、营业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
二、税收的概念与一般特征
▪ 税收是国家为了履行其职能,凭借其 政治权力,运用法律手段,按法律预先 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参与国民 收入分配,取得财政收入的方式。
对税收概念的理解
▪ 1.税收属于分配的范畴 ▪ 2.税收分配的主体是国家 ▪ 3.税收的征收对象是国民收入 ▪ 4.征税的目的是满足国家行使其职能
的物质需要 ▪ 5.税收是一种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征收
税收的形式特征
▪ (1)强制性: 依法征税、纳税

违法则受到制裁
▪ (2)无偿性: 不向原纳税人付报酬
提供共同生产、生活条件
▪ (3)固定性: 按预先规定的比例或数量
连续性征纳
三、税收的分类
税收的分类标准
1.以课税对象为标准 2.以计税依据为标准 3.以税收与价格的关系为标准 4.以税收负担能否转嫁为标准 5.以税收的管理权限为标准
税收总额 T 国民生产总值 GDP
பைடு நூலகம்
100
%
▪ GDP的定义是:一定时期内(一般是一年) 一个国家内部(不考虑生产者的国籍)生产的 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 GNP(国内生产总值)恰恰相反,物品和劳 务的生产者只能是具有本国国籍的公民, 即使是你在国外进行的生产活动创造的价 值,也将计入本国的GNP。
用税等,都属从价税
3.以税收与价格的关系为标准
(1)价内税 (2)价外税
(1)价内税
➢价内税是指税款在应税商品价格内,作为 商品价格一个组成部分的一类税。如我国 现行的消费税和营业税等税种。
➢价内税的优点是: ✓税金包含在商品价格内,容易为人们所接
受; ✓税金随商品价格的实现而实现,有利于及
时组织财政收入;
(2)价外税
➢价外税是指税款不在商品价格之内, 不作为商品价格的一个组成部分的一 类税。如我国现行的增值税(目前商 品的价税合一并不能否认增值税的价 外税性质)。
➢价外税的优点是:税价分离,税负透 明。
4.以税收负担能否转嫁为标准
(1)直接税 (2)间接税
这种分类对于 研究税收归
属、税负转移 等问题具有
第一节 税收及经济影响
▪ 一、税收产生的条件 ▪ 二、税收的概念与一般特征 ▪ 三、税收的分类 ▪ 四、税收的经济影响
一、税收产生的条件
从税收的产生看,需要有两个前提条件:
社会条件
国家的产生和存在;
经济条件
私有制
(当社会存在私有制,国家将一部分属于私人 所有的社会产品转变为国家所有的时候,国 家便动用政治权利,税收这种分配形式就产 生了)
重要意义。
(1)直接税
直接税是指纳税人本身承担税负, 不发生税负转嫁关系的一类税。如 所得税和财产税等。
(2)间接税
间接税是指纳税人本身不是负税人,可 将税负转嫁与他人的一类税。 如流转税。
税负转嫁
➢税负转嫁是指纳税人交纳税款以后,通过 一定的方式将税收负担转移给他人,即税 款的法定纳税人不是税款的最终负担者。
➢税负转嫁的方式有前转 、后转、混转.
5.以税收的管理权限为标准
(1)中央税 (2)地方税 (3)中央与地方共享税 这种分类方法是实行分税 制财政体制的基础。
(1)中央税
中央税是指由中央政府征收和管理 使用或由地方政府征收后全部划解 中央政府所有并支配使用的一类税, 也称“国税”。如我国现行的关税 和消费税等。
(3)财产税
➢财产税是指以纳税人所拥有或支配的财产 为课税对象的一类税。我国现行税制中的 房产税、契税、车船使用税都属于财产税。
(4)行为税
➢行为税是指以纳税人的某些特定行为 为课税对象的一类税。我国现行税制 中的印花税、城建税和车辆购置税都 属于行为税。
➢行为税的主要特点是:
✓课税对象单一;
✓税源分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