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科研工作量计算办法

合集下载

河南工业大学教研工作量计算办法.doc

河南工业大学教研工作量计算办法.doc

河南工业大学教研工作量计算办法校政教[2012 ] 58号一、总则(一)教研工作量的计算范围包括:有关教学研究、教学改革、教材建设、课程建设、专业建设等项目的申报、立项、鉴定(结项)、获奖等。

(二)本办法中的各类计分项目均以学校教务处登记备案的资料为准。

申报者须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原件和复印件)。

(三)各类项目、奖励的级别以立项、鉴定(结项)授奖部门的签章为准。

(四)教研经费以考核年度内实际到款额为准,学校提供的配套经费不计算教研经费工作量。

(五)教研业绩的完成单位必须是河南工业大学。

各类教研业绩若由多人完成,由第一负责人负责分配分值。

(六)在统计年限内已奖励过的教研业绩只计分不重复计酬,低于计酬标准的以统计年标准补齐。

二、教研工作量计算的依据(一)奖成果1•教学成果奖表1教学成果奖工作量标准2.教学类成果奖表2教学研究报告和论文奖工作量标准3.电教类(信息技术、多媒体等)成果奖二等奖4注:(1)教学成果奖分国家级、省级和校级三个层次,获奖成果工作量以获奖的级别为依据。

校级教学成果奖由学校组织评选,省级教学成果奖由教育厅组织评选,国家级由教育部组织评选;(2)奖励证书发证机构均应为政府机关,统计时应提供评奖主办单位的活动通知、奖项批文和证书原件;(3)一级学科对应的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的评奖按省部级奖励对待;二级学科对应的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的评奖按地厅级奖励对待;(4)同一项目不重复计算,以最高级别为准;(5)校级教学成果奖只计分不计酬。

(二)申报项目表4教研项目申报工作量标准注:以学校相关部门组织评审后报送且对方单位接受的项目为准。

(三)立项项目^5__教研项冃立项工作量标准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校级项目注:(1)教研项目量,以项目经费及项目类别为依据;经费以到帐教研经费为准(过帐经费不计);(2)校级资助项目只计分不计酬,校级自筹经费项目立项不计分;(3)各类纵向无经费的立项项目按计分的50%计酬;(4)分值总量二经费实量燈费权重+项目类别量。

教师工作量计算方法

教师工作量计算方法

教师工作量计算方法(修订)沪商院人(2005)第28号为了合理安排教师的工作,确保教学科研任务的完成,同时为考核教师、评聘教师职务提供必要的依据,按照学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特重新修订教师工作量计算方法如下:一、教师工作量的概念教师工作量是教师在一定质的基础上,完成与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有关的全部工作。

教师工作量=教学工作量+科研工作量+其他工作量。

根据国家法定的工作日制度,结合学院实际,每位教师一般应完成工作量为1600小时/年,其中,教学工作量1280小时,科研工作量160小时,其他工作量160小时。

二、教学工作量的统计范围按照教学工作规范和学院下达的教学任务书,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的,均列入教学工作量统计范围,具体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实训实验指导课、毕业论文(设计)指导等。

实行单独收费付酬的辅修课、重修课、考证辅导课,以及成教和自考项目的教学工作量,不列入本统计范围。

三、教学工作量的计算方法采取“课时”加“系数”的方法计算。

每位教师全年一般应完成320标准课时的教学工作量,每一标准课时相当于4工作小时。

同时,根据授课班级人数、课程难易程度,规定不同的课程系数,按系数计算标准课时课酬。

1、标准课时和标准班级。

除少数课程外,学院教学计划和教学任务书确定的每1节课堂理论课为1个标准课时;授课班级以35-40人为一个标准班,其中,艺术和外语专业以25-30人为一个标准班。

计算标准课时,其授课人数以标准班为基数;非教师原因造成授课班级人数低于标准班人数下限的,其标准课时按标准班计算。

2、合班或大班上课。

以标准班人数上限(40人)为基数1,授课班实际人数在41-80人的,每增加10人,相应增加课程系数0.2;授课班实际人数81人以上的,每增加10人,相应增加课程系数0.1;授课班人数增加不足10人的,采取四舍五入的办法计算系数。

3、“双语”课。

教师使用外文原版教材,50%以上用外语讲授专业课,教学效果良好,其课程系数为标准课时×2,双语课不实行合班上课。

教研组工作量化考核细则

教研组工作量化考核细则

教研组工作量化考核细则教研组工作量化考核细则是对教研组成员在教学活动中具体工作的量化标准和评估方法的规定。

它旨在对教研组成员的工作进行科学管理和合理评估,以提高教研质量和效益。

下面是一份包含1200字以上的教研组工作量化考核细则:一、教学科研工作量计算1.课堂教学工作量(1)以每节课50分钟计算,按授课班级总人数计算;(2)讲授本人所任教科目每节课60人以上,按每节课增加5名学生计算;(3)辅导课、实验课按班级总人数增加2名学生计算。

2.教研活动工作量(1)阶段性教研活动计划支出工作量按计划实际开展的活动次数计算;(2)参与学科组讨论、教研课题研究、教材教法探讨等,按每次活动计算。

3.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工作量(1)纸质教材、课件、教案、试卷等编写,根据篇幅和质量计算;(2)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发表在学术刊物或获奖计算。

二、教学工作量考核标准1.教学质量考核(1)课堂教学反馈考核:学生满意度、学业进展情况、课堂纪律等综合评定;(2)学业成绩考核:根据学生实际表现和学期末考试成绩综合评定。

2.教研活动考核(1)参与活动次数:每学期至少参与教研活动2次以上;(2)活动质量及成果:讨论的深入程度、发表成果等。

3.教育教学科研成果考核(1)科研成果发表:发表在核心期刊或获得省级以上奖励;(2)教材或课程建设:参与编写的教材或课程评定等级。

三、考核细则1.教学工作量占总工作量的比例(1)教学工作量比例不低于60%;(2)教研活动工作量比例不低于20%;(3)科研成果工作量比例不低于10%;(4)其他工作量占比不超过10%。

2.考核评分方法(1)教学工作量根据学生满意度、学业成绩等综合评定,按百分制计分;(2)教研活动工作量根据参与活动次数和活动质量综合评定,按百分制计分;(3)科研成果工作量根据成果的质量和影响力综合评定,按百分制计分。

3.考核结果和奖惩措施(1)考核结果按评分等级确定,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2)优秀者将获得相应的奖励措施和加分激励;(3)不合格者将受到相应的惩罚措施和减分扣罚。

工作量计算方法

工作量计算方法

1工作量计算方法一、科研工作量计算方法1.科研任务分配当量数按照校科研分配当量数进行计算,讲师1、副教授2、教授4、博导5、实验师1/2、高级实验师1。

2.科研任务计算公式T e e r r r r y =+++++)5.0245(211234 (1-1)式中,y 为科研工作量基数,T 为科研指标, 14~r r 分别为博导、教授、副教授、讲师的人数,1e 和2e 分别为高级实验师和实验师的人数。

博导、教授、副教授、讲师、高级实验师和实验师完成的任务分别计为0c (1), 0c (2), 0c (3), 0c (4), 0c (5), 0c (6),则得到:⎪⎪⎪⎪⎩⎪⎪⎪⎪⎨⎧======yc y c y c y c y c y c 5.0)6(1)5(1)4(2)3(4)2(5)1(000000 (1-2) 注:有学校学科建设、211工程等资助的教师,科研任务上浮20%。

2 3.科研工作量由科研项目经费和科研奖励经费两项组成。

● 科研项目经费:以科研处核实为准,第i 位教师的科研项目经费计为)(0i Y 。

● 科研奖励经费:科研奖励包括论文、著作、获奖、在校举办学术会议和专利等5方面。

第i 位教师的科研奖励经费计算公式如下:⎪⎩⎪⎨⎧⨯==∑=)3()()()(01171c i k i Y k i k j j (1-3) 式中,)(1i Y 为第i 位教师的科研折算经费数,)(i k 为第i 位教师的科研奖励折算成科研经费的总系数(年),)3(0c 为当年副教授应完成的科研指标(万元/年),j k (j =1-16表示奖励项数)为科研奖励项折算成科研经费的计算系数,如表1-1所示。

表1-1 科研奖励项折算成科研经费计算系数i k (i =1-16)3二、教学工作量计算方法教学工作量由教学学时、减免工作量和教学奖励学时3项组成。

● 教学学时:以教务处和研究生处核实为准,第i 位教师的教学工作量计为)(0i W 。

《教科研及教学专项工作量计算办法》

《教科研及教学专项工作量计算办法》

《教科研及教学专项工作量计算办法》为了推动教育科研和教学工作的深入发展,学校需要制定合理的教科研及教学专项工作量计算办法。

本文将介绍一种适用于学校教师的专项工作量计算办法,以便于全面衡量教师在教科研和教学领域的贡献,进而激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和教学工作。

一、教科研及教学专项工作量计算原则1.绩效导向原则:专项工作量计算要围绕绩效进行,对教师的科研和教学成果进行全面、客观评价。

2.贡献导向原则:根据教师在教科研和教学方面所做的实际贡献确定专项工作量计算,鼓励和奖励实际贡献突出的教师。

3.公平合理原则:设定专项工作量计量标准要合理,保证教师在同等条件下有相同的工作量计算标准。

4.激励引导原则:专项工作量计算要有激励机制,激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和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

二、教科研及教学专项工作量计算项目1.科研项目工作量计算:包括科研项目的申报、实施、结题等环节,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参与科研项目的具体情况获得相应的专项工作量。

2.教学成果工作量计算:包括教学成果的产出、教学评价等环节,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在教学领域的贡献获得相应的专项工作量。

3.学术论文工作量计算:根据教师在学术论文发表的数量和质量确定专项工作量,鼓励教师在教育科研方面持续发展。

4.教学评估工作量计算:根据教师参与学生教学评估和教学的工作量确定专项工作量,促进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5.教学竞赛工作量计算:参与教育教学竞赛获奖的教师可以获得相应的专项工作量,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竞赛。

6.其他专项工作量计算:还可以根据教师参与学术交流、学术会议、项目评审等活动确定相应的专项工作量。

三、教科研及教学专项工作量计算标准1.科研项目工作量计算标准:根据项目的级别和规模确定工作量计算,国家级项目、省部级项目、校级项目等有不同的工作量计算标准。

2.教学成果工作量计算标准:根据成果的产出、影响力等确定工作量计算,教师在教学领域的贡献越大,工作量计算越高。

内蒙古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工作量计算办法

内蒙古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工作量计算办法

内蒙古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工作量计算办法(20131223)根据《内蒙古工业大学职工校内岗位津贴发放及管理办法》和《内蒙古工业大学专业技术岗位设置与聘用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结合土木工程学院实际情况,修订学院工作量计算办法,具体条例如下。

第一部分教学系列岗位工作量计算一、教学工作量计算1、理论教学:教学工作量包括所讲授课程的作业批改、辅导答疑工作。

合班系数以自然班数计算。

(1)讲课1)必修课:教学工作量L1=课程理论教学学时数Q1×上课人数K1×合班系数X合班系数X:单班X=0.0314,双班X=0.0186,三班X=0.0143,四班及以上X=0.01212)选修课:教学工作量L1=课程理论教学学时数Q1×合班系数X合班系数X:选课人数≤35时,X=1.1;选课人数为36—70时,X=1.3;选课人数为71—105时,X=1.5;选课人数>105时,X=1.7有助课教师者,助课教师工作量L2=L1×0.15。

同时扣除主讲教师该部分工作量。

(2)出、阅试卷教学工作量L2=出卷工作量S1+阅卷工作量S2出卷工作量S1=3学时/份;阅卷工作量:S2=上课人数K1×0.12、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1)课程设计 (试算结果单班1周:39.9)工作量L3=0.8×M×周数系数K3 + 0.2(N-M)×周数系数K3 + 指导人数K1×0.1周数系数K3:1周取K3=1.3, 2周取K3=1.6。

N-每位教师指导的学生数。

N≤35时,取M=N;N>35时,取M=35(2)毕业设计(试算结果 8人13周:104,多一人多6.5)工作量L4=1.0×M×周数W + 0.5(N - M)×周数W = 0.5(M +N)×WN-每位教师指导的学生数。

N≤8时,取M=N;N>8时,取M=8。

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

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

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为了规范教师教学工作量的计算,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合理安排教师工作,确保教学任务完成,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根据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一、教师工作量的内涵1、教师工作量包括:教学工作量和非教学工作量两部分。

2、教学工作量是指直接用于从事教学的工作量,主要由备课、实践准备、实践指导、授课、批改作业、批改实践报告、课外辅导等组成。

3、非教学工作量包含:教学法研究(观摩教学、教研活动等)、编写教材、教学资料、实验室建设、参加校内外教学与科研学术活动等。

二、教师工作量定额1、专职教师每周额定教学工作量为10课时(每学期平均),完成额定教学工作量可按照本院的薪酬方案计发岗位工资。

原则上每周教学工作量最高为16节,确因教学工作需要,经教务处批准,周课时可超过16节。

专职教师超额定工作量计发课时津贴。

2、教学任务未满额定教学工作量者,按照其实际完成的教学工作量根据本院的薪酬方案计算岗位工资。

3、因公众节假日及学院统一活动导致的停课,不计减教师工作量。

4、对在任专职教师,男满55周岁以上,女满50周岁以上,每学期补贴10课时。

三、教学工作量计算方法1、理论教学工作量计算方法理论教学工作量包括备课、授课、课外辅导(答疑)、批改作业等;每完成一节授课按以下办法计算:(1)已开课:每节按1.0课时系数计算;(2)新开课:每节按1.3课时系数计算;同层次、同教学内容但不同班级只计算一个班为新课。

(3)单班级上课:以45人为标准班,系数为l;45人以上,每多1人加O.02,30人(不含30人)以下,每少1人减0.01,最多减0.1。

(4)合班课:以45名学生为基数,系数为l,每增加10名学生,每节课系数增加0.2。

人数系数最多为:两个班为1.6;三个班为2.2;四个班为2.8。

(5)业余时间上课:指晚上、双休日等时间,系数加O.15。

(6)教学层次系数:中专/技校1.O;高职/大专1.3;本科1.4。

教研活动工作量计算方法

教研活动工作量计算方法

摘要:教研活动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

为了科学、合理地计算教研活动工作量,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工作内容、参与程度、成果形式等多维度的工作量计算方法,旨在为学校、教师提供参考。

一、引言教研活动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教研活动工作量计算方法不统一,导致工作量难以衡量,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工作内容、参与程度、成果形式等多维度的工作量计算方法。

二、教研活动工作量计算原则1. 科学性原则:工作量计算方法应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体现教师实际付出。

2. 合理性原则:工作量计算方法应公平、合理,体现教师贡献。

3. 可操作性原则:工作量计算方法应简单易行,便于实际操作。

4. 发展性原则:工作量计算方法应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和教育教学改革。

三、教研活动工作量计算方法1. 工作内容教研活动工作量计算首先应明确工作内容。

教研活动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备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教材等资料,设计教学方案,撰写教案。

(2)听课、评课:教师参与听课、评课活动,对其他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

(3)教研组活动:教师参与教研组活动,共同研究教育教学问题。

(4)课题研究: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5)教学资源开发:教师参与教学资源开发,如编写教学课件、制作教学视频等。

2. 参与程度教研活动工作量计算应考虑教师参与活动的程度。

参与程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衡量:(1)参与活动次数: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次数。

(2)参与活动时间: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时间。

(3)活动贡献度:教师对教研活动的贡献程度。

3. 成果形式教研活动工作量计算还应考虑成果形式。

成果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论文发表:教师在学术期刊、会议等发表论文。

(2)教学成果: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取得的教学成果,如教学比赛获奖、学生成绩提升等。

(3)教学资源:教师开发的教学资源,如教学课件、教学视频等。

教师工作量核算管理办法

教师工作量核算管理办法

教师工作量核算管理办法教师工作量核算是高等教育领域重要的管理工作之一,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合理安排教师的时间和精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教师工作量的定义、计算方法、核算管理办法和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展开回答。

一、教师工作量的定义教师工作量是指教师在教学、科研、教研以及其他相关工作中所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的总和。

教师工作量直接关系到教师的任务分配、绩效评价以及薪酬待遇等问题。

二、教师工作量的计算方法1. 教学工作量的计算教学工作量主要通过课时数进行计算,包括理论课、实验课、实习课等。

一门课的教学工作量由该课程的学分和学时共同决定。

2. 科研工作量的计算科研工作量主要根据教师的科研成果进行计算,包括发表的学术论文、科研项目、获奖等。

不同的科研成果具有不同的权重,计算方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3. 教研工作量的计算教研工作量主要根据教师参与教研项目、研究方向、指导学生论文等情况进行计算。

教研工作量是教师的学术活动和教学的有机结合。

4. 其他相关工作的计算其他相关工作包括教务管理、教材编写、学术交流等,其工作量的计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考量,不能被忽视。

三、教师工作量的核算管理办法教师工作量核算管理应该包括以下几个环节:确定工作量计算标准、制定工作量核算规范、建立工作量核算系统、实施工作量核算管理、监督和评估工作量核算。

同时,管理办法应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教师的专业特点,确保教师工作量的公平和合理分配。

四、教师工作量核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 标准不统一不同学校对于教师工作量的计算标准存在差异,导致了不公平和不合理的问题。

2. 工作量计算方式不科学仅以课时数为依据的工作量计算方式不足以全面评估教师的工作量,科研成果和教学效果等因素应该纳入考虑。

3. 工作量核算不透明教师对于工作量核算的过程和结果有着较少的了解,缺乏对自身工作量的准确评估。

4. 劳动强度过大教师工作量过大,既影响了教学质量和科研能力的提升,也影响了教师的身心健康。

安徽农业大学教科研工作量计算暂行办法-安徽农业大学-人事处

安徽农业大学教科研工作量计算暂行办法-安徽农业大学-人事处

安徽农业⼤学教科研⼯作量计算暂⾏办法-安徽农业⼤学-⼈事处安徽农业⼤学教科研⼯作量计算暂⾏办法教科研⼯作量是教职⼯从事教学科学研究⼯作的业绩反映。

为科学评价教职⼯的教学科研能⼒、学术⽔平及业绩成果,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及教学科研发展需要,特制定本办法。

⼀、教科研⼯作量计量单位教科研⼯作量以“分”为计算单位,按年度考核,由教科研⼯作的项⽬类别及经费、研究成果、获奖情况等综合确定,各类业绩成果累计积分为年度教科研⼯作量。

⼆、教科研项⽬和成果等业绩,⽆论是个⼈完成还是团队协作完成,总分为定值。

团队完成的项⽬和成果等业绩要认可参与者贡献,由主持⼈(论⽂第⼀作者或通讯作者,平台负责⼈)按参与者排名和实际贡献分配参与⼈得分(通过填报科研系统确认参与者贡献率)。

原则上主持⼈(论⽂第⼀作者或通讯作者,平台负责⼈)贡献率应不低于40%,参与⼈员排名靠前的得分应⾼于排名靠后的。

反对⽆实质贡献的虚假挂名,有效排名详见各指标备注栏。

三、标准参照说明1.教科研⼯作量计分标准详见附表中的备注。

2.SCI、SSCI、EI、CSCI、CSSCI收录论⽂以相应单位和部门的检索结果为准,其他论⽂按期刊类别计分,同⼀篇论⽂被多次检索就⾼计算⼀次。

同⼀成果先后获多种奖励按最⾼级别计分,不重复计算科研⼯作量。

3.学术专著、译著、编著导向性出版社:⼈民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三联书店、⾼等教育出版社、科学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译林出版社或⾏业内公认的权威性出版社(由同⾏专家认定)。

四、下列情况不能计分:1.违反学校保护知识产权规定将技术秘密公诸于众的论⽂。

2.有产权争议、署名争议的成果。

3.学校认为不应计分的其他项⽬。

五、业绩成果分类标准按照《安徽农业⼤学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以聘代评”聘任条件》(校⼈字〔2010〕22号)⽂件规定的标准执⾏,⼆类论⽂含学校指导性期刊⽬录。

六、教科研⼯作量计分办法由学校教务处、科技处负责解释。

七、本标准⾃发⽂之⽇起执⾏。

科研工作折合教学工作量办法

科研工作折合教学工作量办法

科研工作折合教学工作量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科研管理,保证各系部和教师的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平衡,进一步调动广大教职工科研和教研的积极性,促进教科研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学院年终考核过程中的各系部工作量评比。

各项目所获得的工作量,只在核算有关人员完成年度总工作量时使用,不参与课时绩效工资的计算。

第三条年度考核时,教师教学工作量不足,可申请将本年度本人完成的科研工作折算为教学工作量参加考核。

第四条科研项目、论文、著作、专利等每个大类项目累计的折算课时量上限均为1200学时。

超过的不再增加,不足1200学时的按实际折算量为准。

第五条每年1月1日至当年12月31日为一个考核年度,在此期间完成的相关教科研工作,均可申报折算当年的教学工作量。

第二章指标解释第六条科研工作指以“学院”为署名单位的各级各类科研、教研项目,以及发表论文、出版著作、获专利授权等。

第七条科研项目指学院在岗人员以学院名义申请获得的纵向科研项目和经费转入学院计财处并在教务科研处备案的横向项目。

经费来源性质属于中央或地方财政资金,属于纵向项目,经费来源性质属于社会资金,属于横向项目。

非科研与教育主管部门委托立项的纵向项目参照横向项目计算工作量。

第八条论文指在合法期刊上公开发表的科学研究论文、教学研究论文。

第九条著作指在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出版社出版的著作及国外(不含港澳台地区)正规出版社出版的著作。

第十条专利指职务发明专利,非职务发明专利不在科研工作量计算范围内。

第三章工作量折算第十一条本办法中,我院独立或我院为第一署名单位折算系数为1,第二署名单位折算系数为0.7,第三署名单位折算系数为0.5,第四署名单位折算系数为0.3,第五及以后署名单位折算系数为0.1。

第十二条科研项目、论文和专利等科研工作量折算中涉及多人合作情况,则按下表合作系数来分配。

第十三条科研项目工作量折合教学工作量1. 各类科研项目,以在学院教务科研处登记备案为准(在立项时,应向科学研究处提交与本项目相关的立项批准文件或合同的复印件)。

教师工作量测算方法

教师工作量测算方法

教师工作量测算方法教师工作量是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所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

对于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来说,科学、公正、合理地测算和评价教师工作量是保证教师权益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讨论教师工作量测算方法。

一、教学工作教学工作是教师工作的核心。

教学工作量的测算方法应当综合考虑课时数、备课时间、教案设计时间、批改作业时间、考试阅卷时间等多个方面的因素,确保教师合理合法地支配自己的工作时间。

二、教研工作教研工作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

教师参与教研活动所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应当计入工作量。

教师参与教研项目、开展课题研究、参加教研讨论等活动,都应在工作量测算中得到适当体现。

三、师德建设师德建设是教师工作的基础。

教师投入时间和精力开展师德建设活动应当按正常工作时间测算,以确保教师能够充分履行师德要求,提高教育教学品质。

四、学生指导与管理学生指导与管理是教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投入时间和精力进行学生指导、班级管理、考勤等工作应当计入工作量,以保证教师能够全面地关心和指导学生。

五、学科竞赛指导学科竞赛指导是提高学生学科水平的有效途径。

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所需的时间和精力应当计入工作量,以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科竞赛指导,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能力。

六、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的开发是适应学校特色和需求的重要方式。

教师投入时间和精力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应当计入工作量,以支持和推动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实施。

七、社会服务教师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活动有助于提高学校声誉和教师的社会影响力。

社会服务所需的时间和精力应当计入工作量,以鼓励教师拓展教育事业的外部联系。

八、职称评聘教师职称评聘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教师投入时间和精力进行职称评聘准备、参加评审等工作应当计入工作量,以支持教师专业成长和提升。

九、学术研究与论文发表学术研究与论文发表能够推动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教师投入时间和精力进行学术研究、写作论文等工作应当计入工作量,以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活动。

1219滨州医学院教学研究工作量计较办法

1219滨州医学院教学研究工作量计较办法

滨州医学院教学研究工作量计算办法第一条 为进一步提高我校教育教学研究与教学水平,激励广大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上来,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滨州医学院全体教职人员在教育教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教学研究项目、教学研究论文、教学研究成果奖励、教材(含电子教材、音像资料)、学术活动等。

第三条 计算办法采用分项计分、逐项累加的方法确定。

计算公式为G=G1+G2+G3+G4+G5+G6+G7。

第四条 教学研究项目奖励分(G1)(一)计算公式为G1 =∑λiλi 为各级各类教学研究项目分值(见表1)。

表1:各级各类教学研究项目奖励分(λi )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校级重点一般重点一般重点一般重点一般8万4万2万1万6000400030001000(二)说明1. 国家级教学研究项目指国家教育部下达的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国家教育部教材建设规划项目等。

省部级教学研究项目指除国家教育部以外其它部委、全国高校教学研究中心、省教育厅下达的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和教材建设规划项目等。

上述项目都必须有相关部门下达的批文,凡批文中有明确规定为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的即为相应的重点项目及一般项目,未标明的按一般项目计。

主持或参加教材建设规划中立项教材的撰写视同为主持或参加相应级别的教学研究项目。

通过管线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

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2.以上教研项目在项目结题验收或完成鉴定的当年一次性计算工作量。

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教研、科研工作量计算办法(修订)

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教研、科研工作量计算办法(修订)

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教研、科研工作量计算办法(修订)科研、教研工作量共分六部分:教研、科研立项积分(A1)、论文积分(A2)、成果积分(A3)、教材/著作积分(A4)、学术会议/报告积分(A5)、学术兼职积分(A6)。

一、科研、教研立项积分(A1)科研、教研立项积分A1是以教师在考核期内主持或参与的正式立项课题为依据,分纵向课题和横向课题两种,按不同级别和参与顺序积分,公式为:A1=ΣSiQiPi,式中:Si为第i项课题类别系数,纵向申请课题系数为1.0,横向申请课题系数为0.6;Qi为第i项课题项目的级别分值,具体积分如下表:Pi为第i项课题项目的个人参与系数,具体赋值如下表(注同一立项以高一层次为准计分,不累计积分):注:国家级课题Pi值最高不超过1.4(前9位),省部级课题Pi值最高不超过1.3(前7位),市级课题Pi值最高不超过1.2(前5位),院级课题Pi值最高不超过1.0(前3位)。

横向课题按经费到账额度,20万元计前3人,10万元计前2人,5万元计1人。

二、论文积分(A2)教师考核期内在各类正式刊物上发表的科研、教学论文积分A2,计算公式为:A2=ΣSiWiPi,式中:Si为第i篇论文分值,详见下表:Pi第i篇论文的作者顺序系数,若只有一名作者则P值为1.0;多人完成,第一作者的P值为0.7,第二作者为0.3,其他为0.1。

三、成果积分A3成果以教师在考核期内主持或参与的成果为依据,按不同级别和参与次序计算,公式为:A3=ΣSiWiQiPi,式中:Si为第i项成果是否为省级以上教研、科研成果特等奖的系数,是则系数1.2,否则系数为1.0;Wi学校参与系数,若只有一所学校则W值为1.0;多校完成,第一学校的W值为0.8,第二学校为0.2,其他为0.1;Qi为第i项成果的级别分值,详见下表:Pi为第i项课题的个人参与系数,具体赋值见(表二)个人参与系数表(注同一成果以高一层次为准计分,不累计积分)。

教研科研工作量计算办法

教研科研工作量计算办法

湘商职院发〔2018〕65号教研科研工作量计算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科学统计和评价我校教职工的科研成果,激励教职工积极开展科研活动,不断提高整体科研素质和研究水平,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中科研工作量的计算以“科时”为计量单位,科时作为职称评定、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绩效考核、科研先进集体和个人评定等的参考依据。

第二章科研工作量定额第三条科研工作量定额按学历、职称分别确定。

第四条科研工作量以科研成果为基本依据。

第五条各类人员的年度科时定额见科研工作量年度科时定额表:表1 科研工作量年度科时定额表第三章科研工作科时折算第六条科时折算标准:1.获奖成果科时折算标准表2 获奖成果科时折算标准2.课题折算标准表3 课题科时折算标准表说明:课题级别见《教研科研课题管理办法》(湘商职发〔2018〕43号)第三条。

3.论文科时折算标准表4 论文科时折算标准表4. 著作、教材科时折算标准表5 著作、教材科时折算标准表5.艺术作品科时折算标准表6 艺术作品科时折算标准说明:艺术作品展览会的组织者仅限于国家文化部、中国文联或湖南省文化厅、湖南省文联。

第七条计算科时的科研成果原则上为每年向学校申报的教科研成果,未经学校批准申报的成果、课题等,不予计算科时;同一成果多次获奖的按最高科时计,不重复计算。

第八条除当年最后一期公开出版的论文当年未计科时的可跨年度计算科时外,其它均以当年度获得的科研成果计算科时。

第九条集体完成的科研成果,国家级成果记前7名,省级成果记前5名,院级成果记前3名,成果主持人按70%计算,参与人员按30%平均分配。

集体成果根据提供的有效材料核定参与人。

第十条科研成果计算到个人的年度总科时达120分及以上的,经成果申报人申请,可按三年平均分配计算,申报人已申请科时平均分配的,在以后的科时使用中不得再作调整。

科时用于集体考核评比时,所有成果均只记作当年度成果应得科时。

第十一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原《教研科研工作量计算办法》(湘商职院发〔2013〕60号)同时废止,由科研处负责解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商职院发〔2018〕65号
教研科研工作量计算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科学统计和评价我校教职工的科研成果,激励教职工积极开展科研活动,不断提高整体科研素质和研究水平,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中科研工作量的计算以“科时”为计量单位,科时作为职称评定、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绩效考核、科研先进集体和个人评定等的参考依据。

第二章科研工作量定额
第三条科研工作量定额按学历、职称分别确定。

第四条科研工作量以科研成果为基本依据。

第五条各类人员的年度科时定额见科研工作量年度科时定额表:
表1 科研工作量年度科时定额表
第三章科研工作科时折算
第六条科时折算标准:
1.获奖成果科时折算标准
表2 获奖成果科时折算标准
2.课题折算标准
表3 课题科时折算标准表
说明:课题级别见《教研科研课题管理办法》(湘商职发〔2018〕43号)第三条。

3.论文科时折算标准
表4 论文科时折算标准表
4. 著作、教材科时折算标准
表5 著作、教材科时折算标准表
表6 艺术作品科时折算标准
说明:艺术作品展览会的组织者仅限于国家文化部、中国文联或湖南省文化厅、湖南省文联。

第七条计算科时的科研成果原则上为每年向学校申报的教科研成果,未经学校批准申报的成果、课题等,不予计算科时;同一成果多次获奖的按最高科时计,不重复计算。

第八条除当年最后一期公开出版的论文当年未计科时的可跨年度计算科时外,其它均以当年度获得的科研成果计算科时。

第九条集体完成的科研成果,国家级成果记前7名,省级成果记前5名,院级成果记前3名,成果主持人按70%计算,参与人员按30%平均分配。

集体成果根据提供的有效材料核定参与人。

第十条科研成果计算到个人的年度总科时达120分及以上的,经成果申报人申请,可按三年平均分配计算,申
报人已申请科时平均分配的,在以后的科时使用中不得再作调整。

科时用于集体考核评比时,所有成果均只记作当年度成果应得科时。

第十一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原《教研科研工作量计算办法》(湘商职院发〔2013〕60号)同时废止,由科研处负责解释。

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2018年7月10日
主题词:科研工作量办法
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7月14日印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