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通告(卫通[2005]6号)--发布《血小板计数参考方法》等8项标

合集下载

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15年修订版)

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15年修订版)
所有附表的检测报告仅供使用实验室参考。
本《规范》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批准,下发至全国艾滋病检测实验室及有关单位。本《规范》将为国家、相关部委下发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各项政策法规的有效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并具体指导艾滋病实验室技术人员开展日常工作。
本《规范》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
4.2.1.8 样品采集后处理、保存、运输的时限和条件,因不同的检测项目而异,应参见不同检测项目要求。
4.2.1.9 采血完成后的穿刺针头必须丢弃于放置尖锐危险品容器内,妥善处理,防止发生职业暴露。
4.2.2滤纸干血斑
4.2.2.1 根据需要,可将采集的各种血液样品制备成滤纸干血斑,用于检测。最常用的是用抗凝全血、末梢全血和血浆制备滤纸干血斑。
4.2.1.6 PBMC:使用淋巴细胞分离液,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吸出PBMC层,置于合适的容器中,备用。
4.2.1.7 抗凝剂的选择:根据检测要求选用适当的抗凝剂,如CD4+和CD8+T淋巴细胞测定可选用EDTA钠盐或钾盐、枸橼酸钠、肝素钠;HIV-1病毒分离、核酸定性/定量检测可选用EDTA钠盐或钾盐或枸橼酸钠。
4.4
4.4.1全血、血浆的运送应符合生物安全要求,参照《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卫生部第45号令,2006年2月1日执行)。
4.4.2 血液样品运送时应采用三层容器对样品进行包装,随样品应附有与样品唯一性编码相对应的送检单。送检单应标明受检者姓名、样品种类等信息,并应放置在第二层和第三层容器之间。
附件1
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
National Guideline for Detection of HIV/AIDS
(2015年修订版)

版血站技术操作规程

版血站技术操作规程

国卫医发〔2015〕95号附件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5版)2015年12月前言《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2版)》自施行以来,对促进血站规范化管理起到重要的作用。

随着血站核酸检测的全面覆盖和血液管理工作要求的进一步提高,原有的“血液检测”部分内容已经不适应当前需要。

指导血站加强能力建设,规范核酸检测操作流程,进一步提升血液安全水平,我委对“血液检测”部分内容进行了修订完善,组织制定了《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5版)》(以下简称《规程》)。

本《规程》正文包括献血者健康检查、全血采集、血液成分制备、血液检测、血液隔离与放行和质量控制6个部分,对所涉及的关键技术要点做出相应规定。

其中一些原则性的规定,血站在制定自身的操作规程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

以“宜”表述的内容为推荐性内容。

本《规程》的附录为资料性附录,供血站参考。

各血站应当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和标准,以及本《规程》的要求,结合具体工作实际,编制适合本血站使用的技术操作规程。

如有关血液标准、规范与《规程》存在不一致的地方,以《规程》规定为准。

本《规程》自2016年3月1日起施行。

《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2版)》同时废止。

为不断提升血站质量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规程》将每3年修订1次。

目录1 献血者健康检查 (1)2 全血采集 (3)3 血液成分制备 (8)4 血液检测 (15)5 血液隔离与放行 (30)6 质量控制 (32)附录A 献血者血红蛋白检测(硫酸铜目测法) (43)附录B 血液检测方法的确认 (47)附录C 血液检测试剂(血清学检测/核酸检测试剂)进货验收与放行记录表 (64)附录D 血液检测室内质控方法 (65)附录E 微板法ABO血型定型试验 (71)附录F 血液质量控制检查方法 (73)附录G 血袋标签确认方法 (80)附录H 血站使用的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目录 (82)附录I 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 (83)1 献血者健康检查目的按照国家有关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见附录)的规定,对具有献血意向的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做出是否适合献血的结论,保障献血者健康和安全。

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目录前言 (5)第一章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6)一、糖皮质激素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6)(一)严格掌握糖皮质激素治疗的适应证 (6)(二)合理制订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案 (6)(三)重视疾病的综合治疗 (8)(四)监测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 (8)(五)注意停药反应和反跳现象 (8)二、糖皮质激素在儿童、妊娠、哺乳期妇女中应用的基本原则 (9)(一)儿童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9)(二)妊娠期妇女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9)(三)哺乳期妇女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9)第二章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管理 (10)一、管理 (10)二、落实与督查 (10)第三章糖皮质激素的适用范围和用药注意事项 (12)一、适用范围 (12)二、不良反应 (14)三、注意事项 (15)(一)尽量避免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情况 (15)(二)慎重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情况 (15)(三)其他注意事项 (16)四、分类及常用药物(表1~4) (16)第四章糖皮质激素在不同疾病中的治疗原则 (21)一、内分泌系统疾病 (21)(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21)(二)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23)(三)肾上腺皮质危象 (26)(四)Graves眼病 (28)(五)糖皮质激素在内分泌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29)二、呼吸系统疾病 (31)(一)哮喘(成人) (31)(二)特发性间质性肺炎 (32)(三)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 (35)(四)结节病 (36)(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37)(六)变应性鼻炎 (39)(七)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 (40)三、风湿免疫性疾病 (41)(一)弥漫性结缔组织病 (41)系统性红斑狼疮 (41)系统性硬化症 (42)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 (43)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44)类风湿关节炎 (46)系统性血管炎 (47)(二)自身免疫性肝炎 (49)(三)脊柱关节病 (50)强直性脊柱炎 (50)反应性关节炎 (51)银屑病关节炎 (53)未分化脊柱关节病 (54)炎性肠病性关节炎 (55)四、血液系统疾病 (55)(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55)(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57)(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58)(四)淋巴瘤 (59)(五)多发性骨髓瘤 (60)(六)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及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 (62)(七)移植物抗宿主病 (63)五、肾脏疾病 (64)(一)肾小球疾病 (64)肾病综合征 (64)新月体肾炎 (68)狼疮性肾炎 (68)(二)间质性肾炎 (70)六、感染性疾病 (71)(一)结核病 (71)(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74)(三)高致病性人禽流感(简称人禽流感) (76)(四)手足口病 (77)(五)肺孢子菌肺炎 (77)七、消化系统疾病 (78)(一)炎症性肠病 (78)(二)嗜酸细胞性胃肠炎 (79)(三)重症急性胰腺炎 (81)八、神经系统疾病 (82)(一)多发性硬化 (82)(二)重症肌无力 (83)(三)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84)(一)眼表急性炎症和干眼 (87)急性细菌性结膜炎 (87)沙眼急性期 (88)包涵体性结膜炎急性期 (88)腺病毒性结膜炎(急性期) (89)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 (89)急性变应性结膜炎 (90)自身免疫性结膜炎急性发作 (91)细菌性角膜溃疡 (91)真菌性角膜溃疡 (92)角膜病毒感染 (93)棘阿米巴角膜炎 (94)蚕食性角膜溃疡 (94)干眼 (95)(二)急性浅层巩膜炎和巩膜炎 (96)浅层巩膜炎 (96)巩膜炎 (96)(三)葡萄膜炎 (97)(四)视网膜疾病 (99)白塞综合征 (99)V ogt-小柳原田病 (100)视网膜血管炎 (102)(五)视神经炎 (103)(六)外伤性视神经病变 (104)(七)眼科手术后 (105)角膜移植术后 (105)青光眼术后 (107)白内障术后 (107)视网膜扣带术后 (108)玻璃体手术后 (109)十、皮肤疾病 (109)(一)天疱疮 (109)(二)大疱性类天疱疮 (111)(三)药物性皮炎 (112)(四)红皮病 (113)(五)湿疹与皮炎 (114)(六)银屑病 (115)十一、重症患者的加强医疗 (116)(一)休克 (116)感染性休克 (116)过敏性休克 (118)创伤性休克 (119)(二)急性肺损伤和(或)ARDS (119)十二、器官移植排斥反应 (122)(一)肾脏移植排斥反应 (122)(二)肝脏移植排斥反应 (124)十三、骨科疾病 (125)(一)运动系统慢性损伤 (126)(二)急性脊髓损伤 (127)前言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以下简称糖皮质激素)在临床各科多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上广泛应用。

血小板临床应用

血小板临床应用

28
减少血小板输注的措施
儿童使用源于同一献血者的单采血小板的分装制品, 不仅可节约血液资源,而且可减少供者的接触范围 ﹙输血科应添置无菌连接装置﹚; 纠正出血性血小板减少症伴发的凝血功能障碍; 尽可能在手术前停用阿司匹林或其他抗血小板药物;
29
减少血小板输注的措施
CPB病人应避免公式化预防性血小板输注;
血小板的临床应用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广州血液中心 周振海 冯 莹 田兆嵩
1
血小板用量日益增多的原因
医疗机构数量及床位数增多;
大手术,特别是心脏外科手术增多; 器官移植,特别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广泛开展; 严重创伤病人及恶性血液病病人增多; 临床医生对血小板输注指征掌握不严,过多地进 行预防性输注。有不少医生对病情稳定而无出血症 状的病人血小板<20×109/L,甚至< 50×109/L就进行预防性输注。
3
1998年 — 2012年广州市无偿献血人数
60
52.42 53.12 53.26
50
44.33 41.06
40 30 20
9.29 12.31 13.63 15.5 16.32 21.89
37.3 32.2 33.75
万人次
10
3.2
0 1988年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15
预防性血小板输注
对于腰椎穿刺、硬膜外麻醉、胃镜或胃组织活检、 经皮肤的导管置入、支气管活检、肝活检、剖腹手 术或类似操作,血小板计数应至少提高至 50×109/L;
对于关键部位的手术,如脑部或内眼的手术,血小 板计数应提高到75×109/L ~100×109/L。 只要施加表面压迫,可对严重血小板减少症病人施 行骨髓穿刺和体表组织活检而无须输注血小板。

血小板

血小板


形态改变
病理性幼稚型血小板
☆体积较大,呈圆形,胞膜无丝状“树突”伸出, 胞质蓝色,颗粒缺乏,为未成熟巨核细胞所脱落;
☆正常人见不到。
☆↑:见于特发性和反应性血小板病。
☆当骨髓巨核细胞增生时,尤其在特发性血小板减 少性紫癜出现PLT减少危象和粒细胞性白血病时, 可以见到大量蓝色和巨大的血小扳。
形态改变
方法学评价
优点:重复性好,准确性高,能同时提供血小板 缺点:仪器不能区分PLT与其他类似大小的物
质,如:RBC碎片、WBC碎片、灰尘等
杂物。因此,有时仍需目视法做校正,
因而国外仍然将目视法(特别是相差显
微镜法)作为参考方法。
目视计数法
目 视 显 微 镜 计 数 法 普 通 显 微 镜 法 直接法
ACD保养液
【质量保证】
原则:避免血小板被激活、破坏,杂物污染。
1.检测前 (1)采血是否顺利:采血时血流不畅可导致血小 板破坏,使血小板计数假性降低; (2)选用的抗凝剂是否合适:肝素抗凝不能用于 血小板计数;EDTA-2K抗凝血标本取血后1h内 结果不稳定,少数患者可引起血小板聚集; (3)储存时间是否适当:标本保存于室温,低温 可激活血小板,储存时间过久可导致PLT计数 偏低。
Plt计数
血小板计数(目视计数法)
•原 理:
P P P P P
• 与白细胞计数基 本相同。 • 不同点:计数中 央大方格内5个 中方格的Plt数。
Plt计数
血小板计数(目视计数法)
• 国内最常用的血小板直接计数法: • 1、草酸铵溶血法(首选) • 2、复方尿素溶血法 (次选) • 无论是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法或显微镜计 数法,多以草酸铵溶血法作为参考方法, 国内将其作为首选方法。

血小板计数与凝血指标联合检测在肝硬化早期中的诊断价值

血小板计数与凝血指标联合检测在肝硬化早期中的诊断价值

中国乡村医药血小板计数与凝血指标联合检测在肝硬化早期中的诊断价值朱红霞肝硬化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肝脏性疾病,常由慢性肝炎、长期饮酒、脂肪肝等导致,临床表现为进行性肝纤维化和肝细胞弥漫性变性坏死。

肝硬化早期患者由于症状较轻或缺乏典型症状往往难以发现和确诊,延误了疾病的治疗。

肝硬化会导致患者的血小板和凝血指标出现异常变化,给肝硬化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思路[1]。

本研究对肝硬化高危者进行血小板计数(P LT)和凝血指标的联合检测,以判断其对于肝硬化早期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慢性肝病患者80例,其中慢性乙肝39例(48.8%),脂肪肝23例(28.8%),酒精性肝炎18例(22.5%)。

纳入标准:①病程>5年;②未进行过肝组织活检;③无明显门静脉高压、静脉曲张出血等肝硬化症状;④无血液系统疾病及凝血障碍;⑤无肿瘤、输血史、采用过血制品或相关药物治疗。

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37~71岁,平均(57.3±12.6)岁;伴有高血压19例(23.8%),糖尿病12例(15.0%),高脂血症10例(12.5%)。

1.2 检测方法患者取晨起空腹静脉血4ml,分为2份,分别进行血常规和凝血指标检测。

血常规样本使用EDTA-2K 抗凝,采用Sysmex血球仪(日本希森美康公司)测定PLT,结果<100×109/L为血小板减少。

凝血指标检测采用枸橼作者单位:314400 浙江海宁市人民医院检验科通信作者:朱红霞,Email:zhuhongxia9916@ 酸钠抗凝,采用ACL-7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西班牙沃芬公司)检测。

各指标正常范围:凝血酶原时间(P T)11~13s,凝血酶时间(TT)16~18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31~43s,纤维蛋白原(FIB)2~4g/L。

1.3 观察指标以PLT<100×109/L且FIB<2g/L、PT>13s、TT>18s、APTT>43s为肝硬化诊断临界值。

血站基本标准

血站基本标准

血站基本标准卫医发[2000]448号卫生部关于印发《血站基本标准》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保证临床用血安全,我部对1993年颁布的《血站基本标准》进行了修订。

现将修订后的《血站基本标准》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血站基本标准二○○○年十二月十四日抄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中国输血协会卫生部办公厅二○○○年十二月十八日印发校对:高光明附件:血站基本标准一、科室设置应有血源管理,体检、采血,检验,成分血制备,贮血、发血,消毒供应,质量控制等功能,并有相宜的科室设置。

二、人员配置(一)血站卫生技术人员数与年采血量参考比例年采供血量(升)卫生技术人员数(人)2000以下2000-1000010000-2000020000-4000040000以上12-2020-7070-120120-200200以上(二)人员任职要求1.具有国家认定资格的卫生技术人员应占职工总数的75%以上,高、中、初级卫生技术职称的人员比较要与其功能和任务相适应。

2.血液中心主任应具有高等学校本科以上学历,中心血站站长应具有高等学校专科以上学历,基层血站站长应具有中等专业学校医学专业以上学历。

3.技术岗位人员应具有中等专业学校医学专业以上学历及初级以上卫生技术职称,并按照有关规定经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培训并考核合格。

4.患有经血传播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采血、供血、成分血制备等相关业务工作。

三、建筑和设施(一)建筑要求1.血站选址应远离污染源;2.业务工作区域与行政区域应分开;3.业务工作区域内污染区与非污染区应分开;4.业务科室的结构布局符合工作流程;人流物流分开;符合卫生学要求;5.应为献血者提供安全、卫生、便利的休息场所;6.特殊需要开放分离血液成分的,必须在100级洁净间(台)操作。

(二)建筑面积1.业务部门建筑面积应能满足其任务和功能的需要;2.业务部门建筑面积与年采供血量参考比例:年采供血量(升)业务部门建筑面积(m2)2000以下2000-1000010000-2000020000-4000040000以上500以上1000-20001500-30003000-45004500以上(三)辅助设施要求1.通讯、给排水、消防等设施应符合有关规定;2.具备双路供电或应急发电设施;3.污水、污物处理及废气排放设施应符合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4.应有与采供血任务相适应的运血车;5.应具有计算机管理设施。

关于印发《公务员录用体检操作手册(试行)》有关修订内容的通知

关于印发《公务员录用体检操作手册(试行)》有关修订内容的通知

关于印发《公务员录用体检操作手册(试行)》有关修订内容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卫生厅局(卫生计生委)、公务员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卫生局,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人事(干部)部门:按照原卫生部关于发布《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常规项目分析质量指标》等8项推荐性卫生行业标准的通告(卫通[2012]23号)要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卫生计生委结合公务员录用体检工作实际,组织医学专家对《公务员录用体检操作手册(试行)》有关内容进行了修订,现印发给你们。

本通知自2013年9月1日起实施。

在具体工作中,遇有问题,请及时反馈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和卫生(卫生计生)行政部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计生委公务员局2013年8月19日《公务员录用体检操作手册(试行)》有关修订内容一、将“第2篇体检项目及操作规程6.1血常规”修订为:6.1 血常规可为血液病的诊断提供线索。

其中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采用仪器法或显微镜计数法,血红蛋白采用仪器法或光电比色法。

必查项目包括以下5项:6.1.1 红细胞总数(RBC)【参考值】男性:(4.3~5.8)×1012/L;女性:(3.8~5.1)×1012/L。

红细胞减少多见于各种贫血,如急性或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

红细胞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6.1.2 血红蛋白(HGB)【参考值】男性:130~175 g/L;女性:115~150 g/L。

血红蛋白减少或增多的临床意义基本同红细胞总数。

6.1.3 白细胞总数(WBC)【参考值】(3.5~9.5)×109/L。

生理性白细胞增多常见于剧烈运动、进食后、妊娠期等。

另外,采血部位不同,也可使白细胞数有差异,如耳垂血平均白细胞数比指血要高一些。

病理性白细胞增多常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尿毒症、白血病、组织损伤、急性出血等。

血小板检查

血小板检查
一.血小板减少: < 100×109/L 1. 血小板生成障碍 2. 血小板破坏或消耗过多 3. 血小板分布异常 二.血小板增多: >400×109/L 1. 原发性增多 2. 反应性增多。
南华大学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南华大学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南华大学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31,血小板直方图异常(血小板聚集引起的除外),应该涂片镜检。 32,有不成熟粒细胞(仪器图像判断),且为首次检查时,应该涂片镜检。 33,有不成熟粒细胞(仪器图像判断), 34,有核左移的图像(仪器图像判断或者提示),应该执行实验室SOP。 35,有异型(变异)淋巴细胞图像(仪器提示有异淋),且为首淋),以前证实过结果,但是 WBC阳性差值失败,应该涂片镜检(希望专家能解释一下本条规则---译者)。 37,有原始细胞图像(仪器提示有原始细胞),且为首次检查时,应该涂片镜检 。 38,有原始细胞图像(仪器提示有原始细胞),以前证实过结果,差值通过或者 对WBC有阴性差值,且在3-7天内检查,应该执行实验室SOP。
南华大学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经验教训:
1、初次到本院检查,血小板<50X109/L的,不管机器是否报“聚集”, 必须进行目测血小板检查。用的就是临检操作规程上的目测方法。看看 有没有聚集,没有聚集就可以发送了。 2、主要仪器报“聚集”,需要重点关注。 2.1此时需进行目测血小板,计数盘中血小板聚集成团,不能计数。 2.2马上通知病人用枸橼酸抗凝管采血,进行全血细胞分析,一般情况 下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 2.3告知病人以后做血常规不能用“紫管”,要用“蓝管”。
坏红细胞。 高铁氰化钾:不能完全破坏红细胞。 复方碘:不破坏红细胞,易长菌,已淘汰。

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原因分析及其对策 赵卫华

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原因分析及其对策 赵卫华

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原因分析及其对策赵卫华发表时间:2018-12-03T10:51:17.083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8期作者:赵卫华[导读] 血细胞分析仪使用中会因为较多因素引起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实际检测中需要重视上述相关因素的影响。

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天津市 300150摘要:目的:总结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原因,从而采取管理对策。

方法:本研究时间在2016.4-2018.4,研究对象为80例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患者,回顾分析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原因,根据分析的原因采取管理对策。

结果:80例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原因为:乙二胺四乙酸引起的45例,冷凝集引起6例,大血小板引起24例,白细胞周围卫星现象2例,原因不明3例。

枸缘酸钠抗凝剂仪器法与手工计数方法在检测结果方面无统计学意义,而采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钾抗凝剂则存在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与上述检测结果相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血细胞分析仪使用中会因为较多因素引起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实际检测中需要重视上述相关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原因分析;应用对策血液分析仪在实际应用中因具有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工作效率高以及检测简单等优势,在临床生化分析检验中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血液分析仪的使用,临床文献报道指出血液分析仪在使用中存在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问题,影响到实际检测结果的可靠性[1]。

为明确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原因,进而为血液分析仪应用中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预防提供依据。

本文结合笔者整理的2016.4-2018.4期间收治的80例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患者,对其原因以及应用情况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时间在2016.4-2018.4,研究对象为80例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患者,所有患者使用血液分析仪实施检查。

其中男性44例+女性36例。

年龄:24—75岁、平均年龄(48.65±5.48)年;所有患者使用血液分析仪检查期间,血小板值明显降低,不足50×109/L。

出血性疾病要检查哪些项 每一项的意义又是什么

出血性疾病要检查哪些项 每一项的意义又是什么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出血性疾病要检查哪些项每一项的意义又是什么
导语:在生活中,有很多问题都是需要注意,尤其是人们的身体健康,也都是需要自我的保护,养生成为了众多人们的话题,养生的方法很多,例如说饮食
在生活中,有很多问题都是需要注意,尤其是人们的身体健康,也都是需要自我的保护,养生成为了众多人们的话题,养生的方法很多,例如说饮食、生活保健都是不错之选,但是依然避免不了人们身体患有一些疾病,因此放心疾病,就要及时的到医院进行检查,那出血性疾病检查该怎么做呢?
对出血性疾病检查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而且这样的问题,在出现的时候,也都是比较盲目不知道该怎么做,下面就详细的介绍下,使得我们对这样的问题,也都是有着更多认识。

出血性疾病检查:
1、血小板计数(PLT)
[正常参考值]
100~300×10的9次方/L(10万-30万个/mm3)。

[临床意义]
血小板计数增高见于血小板增多症、脾切除后、急性感染、溶血、骨折等。

血小板计数减少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尿毒症等。

2、出血时间测定(BT)
[正常参考值]
纸片法:1~5min。

[临床意义]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中国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临床用血(团体标准)

中国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临床用血(团体标准)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输血治疗同意书 .................................................. 8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临床输血申请单 .................................................. 9
附录 C (资料性附录)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 ............................................. 10
I
前言
T/CHAS 10-2-13—2018
《中国医院质量安全管理》分为以下部分: ——第 1 部分:总则 ——第 2 部分:患者服务 ——第 3 部分:医疗保障 ——第 4 部分:医疗管理 《中国医院质量安全管理 第 2 部分:患者服务》包括以下部分: ——第 2-1 部分:患者服务 患者安全目标 ——第 2-2 部分:患者服务 院前急救 ——第 2-3 部分:患者服务 急救绿色通道 ——第 2-4 部分:患者服务 急诊服务 ——第 2-5 部分:患者服务 预约服务 ——第 2-6 部分:患者服务 门诊服务 ——第 2-7 部分:患者服务 门诊处方 ——第 2-8 部分:患者服务 住院服务 ——第 2-9 部分:患者服务 手术服务 ——第 2-10 部分:患者服务 镇痛、麻醉服务 ——第 2-11 部分:患者服务 重症监护 ——第 2-12 部分:患者服务 临床用药 ——第 2-13 部分:患者服务 临床用血 ——第 2-14 部分:患者服务 临床检验 ——第 2-15 部分:患者服务 临床病理 ——第 2-16 部分:患者服务 医学影像 ——第 2-17 部分:患者服务 放射治疗 ——第 2-18 部分:患者服务 介入治疗 ——第 2-19 部分:患者服务 内镜治疗 ——第 2-20 部分:患者服务 血液净化 ——第 2-21 部分:患者服务 器官移植 ——第 2-22 部分:患者服务 疼痛治疗 ——第 2-23 部分:患者服务 高压氧治疗 ——第 2-24 部分:患者服务 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 ——第 2-25 部分:患者服务 日间手术 ——第 2-26 部分:患者服务 多学科联合诊疗 ——第 2-27 部分:患者服务 中医诊疗 ——第 2-28 部分:患者服务 康复治疗 ——第 2-29 部分:患者服务 临床营养 ——第 2-30 部分:患者服务 健康体检 ——第 2-31 部分:患者服务 孕产妇保健 ——第 2-32 部分:患者服务 儿童保健 ——第 2-33 部分:患者服务 随访服务

输血技师模拟题(附参考答案)

输血技师模拟题(附参考答案)

输血技师模拟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患者,男,65岁,贫血貌,近来发现视力减退,肝脾淋巴结大,血常规:WBC2.0×10/L,Hb63g/L,PLT85×10/L,骨髓中浆细胞样淋巴细胞浸润,血清中单克隆IgM为20g/L,该患者可能的诊断是A、多发性骨髓瘤B、巨球蛋白血症C、浆细胞白血病D、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E、恶性淋巴瘤正确答案:B2.在肝脏合成时,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是下面哪一组A、Ⅷ,Ⅸ,Ⅺ,ⅫB、Ⅱ,Ⅴ,Ⅶ,ⅩC、Ⅱ,Ⅶ,Ⅸ,ⅩD、Ⅰ,Ⅲ,Ⅴ,ⅦE、以上均不正确正确答案:C3.流动采血点应达到的标准要求不包括A、保证采血后的休息B、方便的公厕条件C、保证一定的采血时间D、充足的光线E、清洁的水源供应正确答案:C4.一次性医用注射器散包装上不应有下列标志A、制造厂名称或商标B、包装如有破损可以使用C、一次性使用D、产品名称及规格E、生产批号及有效期正确答案:B5.对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处理正确的是A、首先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B、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C、置于专用包装容器内,密封送医疗废物处置单位D、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后倒入垃圾中E、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A6.HIV感染人体后主要导致下列哪个系统受损害A、神经系统B、免疫系统C、血液系统D、肌肉系统E、骨骼系统正确答案:B7.为安全输血,临床医生需对需要输血的病人做下列哪项工作A、放弃用血B、向本院输血科申请C、让病人及家属自行解决D、放弃治疗E、动员患者自身储血,手术回收血,动员亲友献血正确答案:E8.某患者血型正定型为O型,反定型为B型,唾液血型物质测定为阴性。

该患者的血型可以肯定为A、AB、BC、OD、非分泌型E、分泌型正确答案:D9.患者到什么单位做自身储血的采集和贮藏A、手术室B、社区诊所C、病房医护人员D、医院输血科或血库E、采供血机构正确答案:E10.对于HIV,用目前试剂检测平均“窗口期”为A、14天B、28天C、22天D、60天E、35天正确答案:C11.采血.成分制备人员手细菌菌落检查,检查频率和标准是A、每月每人检查1次,手细菌菌落数≤10CFU/mB、每月每人检查2次,手细菌菌落数≤10CFU/mC、每周每人检查1次,手细菌菌落数≤10CFU/mD、每月每人检查1次,手细菌菌落数≤5CFU/mE、每周每人检查1次,手细菌菌落数≤20CFU/m正确答案:A12.新鲜冰冻血浆中Ⅷ因子含量应A、≥0.65IU/mlB、≥0.75IU/mlC、≥0.70IU/mlD、≥0.60IU/mlE、≥0.8IU/ml正确答案:C13.择期用血评估原则是A、根据申请用血的各病种的实际用血情况综合测算,确定为增加库存的血液数量和种类B、根据医生申请用血的数量综合测算,再将全部备血总计后增加一个风险基数,确定为增加库存的血液数量和种类C、根据急诊输血.手术备血.平诊输血的需要综合测算,再将全部备血总计后增加一个风险基数,确定为增加库存的血液数量和种类D、按该病种既往用血数据统计的平均数和手术执行者的用血指征控制水平综合测算,再将全部备血总计后增加一个风险基数,确定为增加库存的血液数量和种类E、按该病种既往用血数据统计的平均数和手术执行者的用血指征控制水平综合测算,确定为增加库存的血液数量和种类正确答案:D14.当发生HIV职业暴露时,下列哪项措施是错误的A、对暴露物的传染性和受伤者暴露程度应进行评估B、用75%酒精消毒伤口C、应进行紧急处理D、及时报告上级部门E、如皮肤有伤口,应当对局部反复使劲挤压正确答案:E15.血液发出后,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样保存于2~6℃冰箱,至少______天,以便对输血不良反应追查原因A、7B、5C、14D、1E、3正确答案:A16.碘附属中效消毒剂,具有中效.速效.低毒,对皮肤黏膜无刺激并无黄染。

卫生部关于对用于供血员血样检验的体外免疫诊断试剂实行批批国家检定的通知-

卫生部关于对用于供血员血样检验的体外免疫诊断试剂实行批批国家检定的通知-

卫生部关于对用于供血员血样检验的体外免疫诊断试剂实行批批国家检定的通知正文:---------------------------------------------------------------------------------------------------------------------------------------------------- 卫生部关于对用于供血员血样检验的体外免疫诊断试剂实行批批国家检定的通知(1994年2月19日)由于通过血液可以传播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和梅毒等多种严重的传染病。

为了保障临床用血的安全,血液制品的质量,防止供受血之间的交叉感染和采血及血液制品工作者的健康,必须防止上述疾病的感染者进入供血队伍,防止上述疾病病原体阳性血浆直接输注病人或用于血液制品生产。

为此必须用当前质量最好、最可靠的诊断试剂筛查供血员及其血样。

在当前我国各厂家试剂质量良莠不齐,有关机制不健全,并难以实施的情况下,较为可靠的措施是以较高的标准对用于供血员血样检验的体外免疫诊断试剂实行批批国家检定,其程序和要求按所附《用于供血员血样检验的体外免疫诊断试剂实行批批国家检定的程序和要求》执行。

各级药政、药监部门做好监督检查工作,对于在供血员血样检验中擅自使用非国家检定试剂者按生产和使用劣药处理。

附件:用于供血员血样检验的体外免疫诊断试剂实行批批国家检定的程序和要求一、拟实行批批国家检定的体外免疫诊断试剂品种1.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酶联免疫诊断试剂(HBsAgEIA)2.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酶联免疫诊断试剂(抗HCVEIA)3.艾滋病毒抗体酶联免疫诊断试剂(抗HIVEIA)4.梅毒诊断试剂(RPR及USR)二、用于供血员血样检验的体外免疫诊断试剂质量标准和生产经营单位资格审查1.厂房、人员、设备应符合卫药发(1991)第40号文要求的《肝炎诊断试剂生产基本条件》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处方点评指南:血液制品

处方点评指南:血液制品

血液制品处方点评指南一、概述血液制品是指从人类血液提取的任何治疗物质,包括全血、血液成分和血浆源医药产品.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对血液制品的定义为:由健康人血浆或经特异免疫的人血浆,经分离、提纯或由重组DNA技术制备的血浆蛋白组分,以及血液细胞有形成分的统称为血液制品。

本指南所涉及的血液制品主要是指血浆衍生物(从血浆衍生的,不含血细胞成分),如:白蛋白类制剂;免疫球蛋白制剂,包括肌注、静注免疫球蛋白和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等;人凝血因子制剂,包括凝血因子Ⅷ、凝血酶原复合物、纤维蛋白原等。

由于生产的严格管理、血浆来源的短缺、临床用量的增加,血液制品已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况.2012年6月,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指出:世界各地对血液和血液制品的需求不断上升.阎赢等调查发现,目前临床血浆及其血液制品供应不足的状况普遍存在,与诸多因素有关,而医疗特色技术的应用、血液制品供应不足导致临床血浆替代治疗、血液制品流通领域不规范、医疗机构临床输血管理机制不完善等是影响临床用血浆量激增的原因。

为规范血液制品的临床使用,改善血液制品短缺现状,促进血液制品的合理使用,开展血液制品相关处方点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北京市处方点评工作组制定了本指南,为规范、统一血液制品处方点评工作的开展,本指南根据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收录的血液制品品种,结合临床实际常用的品种,确定点评范围为:人血白蛋白、人免疫球蛋白、人凝血酶原复合物、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抗人T—细胞免疫球蛋白、人纤维蛋白原、人凝血因子Ⅷ等血液制品(各种药物的药理作用见表1)。

表1 常见血液制品的主要药理作用药物主要药理作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本品具有免疫替代和免疫调节的双重治疗作用。

经静脉输注后,能迅速提高受者血液中的IgG水平,增强机体的抗感染能力和免疫调节功能人纤维蛋白原在凝血过程中,纤维蛋白原经凝血酶酶解成纤维蛋白,在凝血因子Ⅷ作用下形成坚实纤维蛋白,发挥有效的止血作用人凝血因子Ⅷ在内源性血凝过程中,凝血因子Ⅷ作为一辅因子,参与凝血因子Ⅹ的激活,从而使凝血过程正常进行.输用每公斤体重1个单位的人凝血因子Ⅷ,可使循环血液中的因子Ⅷ水平增加2%~2。

常见血的的化验指标

常见血的的化验指标

细胞 红细胞 白细胞、脓细胞 上皮细胞
管型
结晶
正常人:4~7HPF可偶见一个红细胞 。 肉眼血尿:每升尿液中含血量超过1ml,肉眼可见到
不同程度混浊红色的尿液。 显微镜血尿:血液含量在0.1%以下,外观无血色,
镜下红细胞平均≥3/HPF的尿液。 血尿原因 泌尿系统自身疾病:泌尿系统的炎症、肿瘤、损伤 全身其它系统的疾病:出血性疾病 泌尿系统附近器官的疾病:如前列腺炎、精囊炎、 盆腔炎等。
3期:(肾衰竭期):
19-10ml/min
4期 (尿毒症期)
Ccr<10ml/min
正常: 80-120ml/min 轻度损害:70-51ml/min 中度: 50-31ml/min 重度: <30ml/min
早期肾衰:<20ml/min 晚期肾衰:<10ml/min
(1)Cockcroft公式
解产物增高
缩短无临床意义
纤维蛋白原即凝血因子Ⅰ,凝血过程中的主要蛋白质 参考值: 2—4g/L 增高:应激、妊娠晚期、急性感染、烧伤、动脉粥样硬化、急
性心肌梗死、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性骨髓瘤、糖尿病等 减少:DIC、原发性先溶亢进、重症肝炎、肝硬化和溶栓治疗时。
APTT↑ PT - → 内凝途径因子缺陷:血友病A,B,XI因子缺乏
内凝途径
外凝途径


凝血活酶


生成期

Ca2+
Ⅷ Ca2+ PF3

Ⅴ Ca2+ PF3

凝血酶

生成期
凝血酶原 (II)
凝血酶
途 径
纤维蛋白 生成期
纤维蛋白原 (I)
纤维蛋白
•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内源性) •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外源性) • 凝血酶时间(TT)(共同) • 纤维蛋白原(FIB)(凝血因子I)

全血与成分血质量要求内容

全血与成分血质量要求内容

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临床输注用全血和成分血的质量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国内临床输注用的全血和成分血。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4232~1993 一次性使用塑料血袋GB18467~2001 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YY0168~1994 血液冷藏箱3 定义本标准采用GB14232中的定义及下列定义。

3.1 保养液以抗凝剂、葡萄糖等为主要成分的用于防止血液凝固、维持血液内各种组分活性和生理功能的一类药剂。

3.2 血液制剂将一定量正常人的血液或血液成分与一定量的保养液混合在一起形成的均一制品。

3.3 添加液对某一种血液制剂进行再加工时,针对某一种血液成分而加入的能保持和(或)营养该血液成分生物活性,维持其生理功能的一类保养液。

3.4 全血将一定量的血液采集到含一定量保养液的采血袋内所制成的血液制剂。

3.5 成分血在一定条件下用物理方法分离出全血内的一种或几种血液成分而制成的血液制剂。

3.6 红细胞成分血以全血内红细胞为主要组成的一类成分血。

3.7 浓缩红细胞将采集到多联袋内的全血中大部分血浆在全封闭的条件下分离出后剩余的部分所制成的红细胞成分血。

3.8 悬浮红细胞将采集到多联袋内的全血中大部分血浆在全封闭的条件下分离出后并向剩余物加入红细胞添加液制成的红细胞成分血。

3.9 浓缩少白细胞红细胞将采集到多联袋内的全血中的大部分白细胞、血小板及血浆在全封闭的条件下去除后制成的红细胞成分血。

3.10 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将采集到多联袋内的全血中的大部分白细胞、血小板及血浆在全封闭的条件下去除后向剩余物加入红细胞添加液所制成的红细胞成分血。

3.11 洗涤红细胞采用物理方式在无菌条件下将保存期内全血、浓缩红细胞、悬浮红细胞血液制剂用大量静脉注射用0.9%的生理盐水洗涤,去除绝大部分非红细胞部分,并将红细胞悬浮在0.9%的生理盐水中制成的红细胞成分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