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天津各区中考模拟汇编《曹刿论战》
中考文言文《曹刿论战》原文译文、比较阅读汇编

曹刿论战1.十年春,齐师伐我。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来攻打我们鲁国。
(伐:进攻,攻打。
齐师:齐国的军队。
)2.公将战,曹刿请见。
鲁庄公将要应战。
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
(将:将要。
)3.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他的同乡说:“当权者自会人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与呢?(肉食者:吃肉的人,指居高位、享厚禄的人。
间:参与。
谋:谋划。
)4.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曹刿说:“当权者浅陋无知,不能深谋远虑。
”(鄙:鄙陋。
这里指目光短浅。
远谋:深谋远虑。
)5.乃入见。
问:“何以战?”于是他请求拜见鲁庄公。
曹刿问鲁庄公:“您凭借什么和齐国作战?”(乃:于是,就。
何以战:就是“以何战”,凭什么作战?以,凭、靠。
)6.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鲁庄公说:“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用,一定把它们分给身边的人。
”(衣:衣服。
食:食物。
安:有“养”的意思。
弗:不。
专:个人专有。
)7.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徧:通“遍”普遍,遍及。
惠:恩惠。
从:听从,服从。
8.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猪、牛、羊、玉和丝织品,我不敢虚报,夸大数目。
一定对神说实话。
”牺牲玉帛:古代祭祀用的祭品。
牺牲,指猪、牛、羊等。
玉帛,玉和丝织品。
加:虚报。
信:信用。
9.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曹刿回答说:“这只是小小的信用,不能取得神灵的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
”(孚:为人所信服。
福:赐福,保佑。
)10.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
”狱:案件。
虽:即使。
察:明察。
必:一定。
以:根据。
情:(以)实情判断。
11.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曹刿回答说:“(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
可以(凭这个条件)去打仗。
天津市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解析版

目的。
4. 下列各句中的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很想看看这只北极老鼠是什么样子?便在后面紧追不舍。
B. 文化综艺节目《国家宝藏》将纪录片和综艺两种创作方法融合应用,以文化的
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片的气质,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表达方式。
C. “你瞧,多美啊,”她低声喃喃地说:“可惜碎了。”
D. 天津卫的小吃太粗太土:熬小鱼刺多,容易卡嗓子,炸麻花梆硬,弄不好就咯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12.0 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睥睨(pì) 狡黠(jié) 味同嚼蜡(jiáo) 雕梁画栋(dòng)
B. 惆怅(chóu) 瘦削(xuē) 栩栩如生(xǔ) 吹毛求疵(cī)
第 1 页,共 16 页
批判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不让好人有出路。
B. 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不仅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而且批
判了摧残儿童天性的强制性的封建教育和当时社会不合理的封建思想习俗,揭示出 中国农民的生命和活力被扼杀的根源。
C. 《西游记》中孙悟空拜的第一个师傅是菩提祖师,用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定
C. 渲染(xuàn) 拘泥(nì) 铢两悉称(zhū) 胆小怯懦(què)
D. 伫立(chù) 诡谲(jué) 赫赫扬扬(hè) 信手拈来(niān)
2.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将一门技术掌握到 ________绝非易事,但工匠精神的________远不限于此。
________没有发自肺腑的热爱,怎有废寝忘食的付出?没有超今冠古的追求,怎有
中考文言复习《曹刿论战》

学习方法建议
精读与泛读结合
在复习过程中,既要注重对文言文的精读,理解每一个字 、词、句的含义和用法,也要进行泛读,扩大阅读量,提 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注重知识积累
文言文学习需要长期的积累,要注重对常用词汇、语法、 修辞等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同时也要注意对古代文化 背景的了解。
《曹刿论战》的作者是左丘明,是鲁 国的史官。
左丘明是古代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 ,他的作品《左传》被列为“四书五 经”之一。
《左传》简介
《左传》是一部编年体史书,以鲁国历史为主线,记述了春 秋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内容。
《左传》在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于研究古代历史 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详细描述
《曹刿论战》中还出现了许多其他人物 ,他们各有特点、各有所长,各自担任 不同的角色。
04
主题思想
主题概述
《曹刿论战》讲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如何以弱胜强,通 过战略和勇气击败强大的齐军。
文章以“论战”为核心,重点探讨了战争的性质、目的、 策略和指挥官的素质。
深入分析
曹刿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理论,揭示了战争中士气的起伏变化,强 调了把握时机的重要性。
网络资源推荐
文言文学习网
此网站提供了大量的文言文阅读 材料和相关的知识点讲解,有助 于学生提高文言文阅读和理解能
力。
古诗文网
此网站收录了大量的古代文学作 品和文言文作品,不仅有助于学 生了解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还 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文言文的阅读
水平。
中学文言文网
此网站专门针对中学文言文学习 ,提供了丰富的文言文阅读材料 、知识点讲解和练习题,有助于
03
人物分析
《曹刿论战》中考复习题精选(附参考答案)

《曹刿论战》中考复习题精选(附参考答案)题目分五部分:文学常识、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句子翻译、阅读选择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全称是《》,家经典之一,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一部体历史著作。
二、文言实词1.古今异义(1)肉食者鄙.古义:今义:鄙视(2)又何间.焉古义:今义:隔开,不连接(3)可以..一战古义:今义:表示肯定判断(4)牺牲..玉帛古义:今义: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5)再.而衰古义:今义:又一次(6)小大之狱.古义:今义:监狱2.其他重点实词(1)曹刿请见.见:(2)肉食者鄙.鄙:(3)肉食者谋.之谋:(4)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弗:专:(5)小惠未遍.遍:(6)小信未孚.孚:(7)虽不能察.察:(8)忠之属.也属:(9)战则请从.从:(10)齐师败绩..败绩:(11)公将驰.之驰:(12)下视其辙.辙:(13)登轼.而望之轼:(14)遂逐.齐师逐:(15)既克..既:克:(16)一鼓作.气作:(17)彼竭.我盈.竭:盈:(18)难测.也测:(19)惧有伏.焉伏:(20)望其旗靡.靡:3一词多义(1)师①齐师.伐我②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送东阳马生序》)(2)安①衣食所安.②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③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三、文言虚词1.乃.入见2. 虽.不能察3.战于.长勺4.焉①又何间焉.②惧有伏焉.5.其①其.乡人日②公问其.故6.何①又何.间焉②何.以战7.之①肉食者谋之.②小大之.狱③公与之.乘④公将鼓之.8.以①何以.战②必以.分人③必以.情④可以.一战四、句子翻译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4.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5.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6.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7.彼竭我盈,故克之。
五、阅读选择题曹刿论战①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天津市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卷

中考语文模拟卷一、积累与运用(20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2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观沧海。
(曹操《观沧海》)(2)__________,风烟望五津。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4)欲渡黄河冰塞川,_________。
(李白《行路难(其一)》)(5)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6)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7)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8)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_。
(杜牧《泊秦淮》)(9)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10)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2.有关传统文化常识,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A.元宵节又称正月半、中元节、灯节。
元宵节习俗有赏花灯、猜灯谜、包饺子、迎厕神等。
B.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农历八月在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在八月之中,故称中秋。
中秋节习俗有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等。
C.有关春天的节气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D.古代术数家拿十二种动物配十二地支: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答。
(6分)甲骨文中的“”(象),长着长长的鼻子和健壮的身躯,甲(A.惟妙惟肖B.入木三分),这是象形字;“酒”是将酿酒的瓦瓶“酉”和液体“水”合起来,构成会意字;“徉”由形旁“彳”和声旁“羊”组成形声字……3000多年前,殷墟甲骨文传承下来的文字血脉,一直绵延,在历史的积淀.①(A.dìnɡ B.diàn)中,成为文化精髓。
中考语文专项复习之《曹刿论战》

中考语文专项复习之《曹刿论战》(七年级下)复习指南(背诵篇目,背诵“夫战……故克之”)一、字句理解1.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关键字:师:军队。
伐:攻打。
请:请求。
见:拜见。
译句: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的军队攻打我国,鲁庄公将要迎战。
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
2.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关键字:食:吃。
谋:谋划。
间:参与。
译句:当权者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为什么(何必)要参与呢?3.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关键字:鄙:浅陋无知。
远:长远地。
译句:当权者浅陋无知,不能长远地谋划(深谋远虑)。
4.乃入见。
问:“何以战?”关键字:入:进入。
以:凭。
译句:曹刿于是进入朝廷拜见鲁庄公。
他问鲁庄公:“您凭什么(与齐国)作战呢?”5.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关键字:安:养。
专:独自享有。
译句:衣食这些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有,一定会把它们分给身边的臣子。
6.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关键字:惠:恩惠。
徧:同“遍”,普遍,遍及。
从:听从,顺从。
译句:小小的恩惠没有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顺从您的。
7.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关键字:牺牲: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玉帛:玉器和丝织品。
牺牲玉帛,这里是指祭祀用品。
加:虚报夸大。
信:信实(的态度),这里是指对神说实话。
译句:祭祀用的东西,我不敢虚报夸大,一定会用信实的态度对待神(对神说实话)。
8.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关键字:信:信用。
孚:信任。
福:赐福,保佑。
译句:小小的信用不能取得神的信任,神是不会保佑您的。
9.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关键字:狱:诉讼案件。
虽:即使。
察:明察。
以:根据。
情:实情。
译句: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我也一定会根据实情来合理裁决。
10.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关键字:忠:尽本职。
属:类。
以:凭。
请:请允许我。
从:跟从。
译句: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着这一点来打一仗了。
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从您一起去。
11.公将鼓之,刿曰:“未可。
2020年天津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二)

2020年天津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二)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睥.睨(pì)狡黠.(jié)味同嚼.蜡(jiáo)雕梁画栋.(dòng)B.惆.怅(chóu)瘦削.(xuē)栩栩..如生(xǔ)吹毛求疵.(cī)C.渲.染(xuàn)拘泥.(nì)铢.两悉称(zhū)胆小怯.懦(què)D.伫.立(chù)诡谲.(jué)赫赫..扬扬(hè)信手拈.来(niān)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将一门技术掌握到________绝非易事,但工匠精神的________远不限于此。
________没有发自肺腑的热爱,怎有废寝忘食的付出?没有超今冠古的追求,怎有出类拔萃的卓越?没有物我两忘的________,怎有脚踏实地的淡定?工匠精神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的生命哲学,也有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
A.尽善尽美内容倘若境界 B.尽善尽美内涵即使情境C.炉火纯青内涵倘若境界 D.炉火纯青内容即使情境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对消费场所的各要素进行数字化、智能化处理,人工智能技术开始在实体店应用。
B.黑海局势风云突变,俄乌双方剑拔弩张,乌克兰表示对俄罗斯的军事打击早有准备。
C.岁月如歌,班主任李老师的音容笑貌在我与其分别多年后依然常常在我的耳边回响。
D.实施“校园足球计划”旨在普及足球运动,逐渐提高青少年足球的运动水平为目的。
4.下列各句中的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我很想看看这只北极老鼠是什么样子?便在后面紧追不舍。
B.文化综艺节目《国家宝藏》将纪录片和综艺两种创作方法融合应用,以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片的气质,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表达方式。
C.“你瞧,多美啊,”她低声喃喃地说:“可惜碎了。
”D.天津卫的小吃太粗太土:熬小鱼刺多,容易卡嗓子,炸麻花梆硬,弄不好就咯牙。
2023年天津市滨海新区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3年天津市滨海新区中考语文模拟试卷1. 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怯.懦(què)径.自(jìng)舵.手(duò)伤痕累.累(léi)B. 荣膺.(yīng)拘泥.(ní)拜谒.(yè)矫.揉造作(jiāo)C. 簇.新(cù)盘桓.(huán)阔绰.(chuò)战战兢.兢(jīng)D. 旷.远(guǎng)驱.除(qū)亵.渎(xiè)孜.孜不倦(zī)2.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ㅤㅤ历史街区保存了丰富的历史建筑和文物遗产资源,较为完整并真实地____________着地域传统文化,是我国城乡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
天津市近代外来历史文化街区____________了天津的地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相互碰撞的发展过程,____________着天津重要的历史文化信息。
A. 传承证明记实B. 传递证明记实C. 传递见证承载D. 传承见证承载3. 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句是()①阅读是人类自有文字以来的一种美好体验,可是人类与书本深度接触,且甘之如饴的情景,似已渐行渐远。
②随着电脑的便携化和手机的智能化,使阅读变得无比简洁、丰富和多元。
③电子化阅读几乎已将从前那种手不释卷的阅读方式挤兑得无地自容。
④事实证明,这种方式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浅阅读”的盛行和阅读的“碎片化”。
A. 第①句B. 第②句C. 第③句D. 第④句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文学创作中的“无言”到底指什么□它又美在何处?作者以文学、音乐等各类艺术作品为例,分析了言不必尽意、无声胜有声、含蓄不露等所表现出来的“无言之美”,最后归纳出自己的观点:“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这一观点也启示我们□欣赏艺术作品时,不仅要注意有形有象的部分,还要关注其中的“空白”,懂得感受作品的“无言之美”。
《曹刿论战》中考文言文对比阅读题及答案

《曹刿论战》中考文言文对比阅读题及答案《曹刿论战》中考阅读材料原文东营市中考语文《曹刿论战》《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对比阅读(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乙)宋公及楚人战于泓①。
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
司马②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公曰:“不可。
”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
公曰:“未可。
”既陈③而后击之,宋师败绩。
公伤股,门官歼焉。
国人皆咎公。
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④。
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
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
”子鱼曰:“君未知战。
勍⑤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
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皆我敌也。
虽及胡耇,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
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
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⑥可也。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注释:①宋公:宋襄公。
泓:泓水。
②司马:统帅军队的高级长官,此指子鱼。
③陈:同“阵”,此处意为摆好阵势。
④禽:通“擒”。
二毛:头发斑白的人。
⑤勍(qng):强而有力。
⑥儳(chn):杂乱不整齐,此指不成阵势的军队。
《曹刿论战》中考文言文阅读题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分)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②公伤股,门官歼焉。
③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
④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
11.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12.从军事指挥的角度来看,造成两场战争不同结局的具体原因分别是什么?(2分)13.概括说明两文在写作目的或写法上的相同之处。
(2分)《曹刿论战》中考文言文阅读题答案10.答案:①鼓:击鼓进军②歼:被杀死③重:再次④以:凭,靠评分:两小题1分,共2分。
《曹刿论战》天津中考模拟汇编

《曹刿论战》天津中考模拟汇编一、(河西结课)阅读《曹刿论战》一文,回答9~11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鄱,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9。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A。
齐师伐我伐:攻打B。
肉食者鄙鄙:卑鄙C.又何间焉间:参与D.必以信信:实情10.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小大之狱.,虽不能察B.牺牲..玉帛,弗敢加也C.阡陌交通..,鸡犬相闻D.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11.下面对文意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从“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一句,足见乡人对“曹刿”和国事的冷漠态度。
B.两个“未可”、两个“可矣”展现了曹刿卓越的指挥才能,印证了“肉食者鄙”的观点。
C.选文第三段采用补叙的记叙方法,写曹刿从道理论述了战争取胜的原因。
D.本文侧重写论战,突出曹刿“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后发制人”的主张。
答案:B D A二、(河北结课)阅读《曹刿论战》一文,回答9~11题。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肉食者鄙鄙:目光短浅B.对曰对:回答,一般用于下对上的回答C.小大之狱狱:监狱,牢房D.辙乱旗靡靡:倒下10.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神弗福也B.公将鼓之C朝服衣冠 D.弗敢加也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通过战前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及战争的结果,说明只要政治上取信于民,就一定能取得战争的全面胜利。
天津市南开区三年(2020-2022)中考语文模拟卷分题型分层汇编-09课内文言文阅读

天津市南开区三年(2020-2022)中考语文模拟卷分题型分层汇编-09课内文言文阅读一、课内阅读(2020·天津南开·统考一模)阅读《富贵不能淫》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诚:真正,确实B.丈夫之冠.也冠:行冠礼C.往之女.家女:同“汝”,你D.得志,与民由.之由:由于,因为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不是使动用法的一项是()A.是焉.得为大丈夫乎B.富贵不能淫.C.贫贱不能移.D.威武不能屈.3.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是真正的大丈夫,因为他们具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的威力。
B.景春提出观点时使用了一个对偶句,而孟子则针锋相对,同样用一个对偶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焉得”一语不仅仅是对景春所持观点的否定,也包含了对景春的不屑和鄙视。
C.在孟子看来,大丈夫要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无论得志与否,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更不能为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部因素所迷乱、动摇、屈服。
D.“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三句,采取排比的形式,气势磅礴、义正词严地指出了大丈夫精神的实质,三个“天下之”的反复,也将大丈夫精神的崇高性推到极致。
(2020·天津南开·统考二模)阅读《送东阳马生序》的节选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2020-2021天津中考语文文言文综合题汇编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1.阅读《曹刿论战》,回答问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本文选自我国古代史学名著《_____________》,文中提到的战役是历史上有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__________之战。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又何间.焉(_____________)②弗敢专.也(______________)③小大之狱.(_____________)④既克.,公问其故(______________)3.对于“何以战”的问题,曹刿对鲁庄公一再追问,他的目的是什么?4.本文给后人留下的重要的战争思想有哪些?请写出两点来。
5.在这段真实的历史故事中,作者并未对曹刿和鲁庄公作直接评价,而是通过人物的言行来刻画两人不同的性格特点。
请结合文章对曹刿或鲁庄公作简要评价。
【答案】1.左传长勺2.①参与②独自占有③案件④战胜,攻下3.曹刿一再追问的目的就是要让庄公明白取信于民才是战争取得胜利的先决条件的道理。
4.政治上取信于民是战争胜利的保证;审时度势、善于把握作战时机(进攻和追击时机);详察敌情,不冲动草率等。
5.要点参考:曹刿是一个以国家安危为己任的人,他在大敌当前之时,面见庄公,直陈己见,并亲临战场指挥作战,表现了一个爱国者的责任感;他高瞻远瞩,深谋远虑,对战争的分析,对战斗的指挥,对战机的把握,精辟独到,体现了一个军事家的思想智慧。
2020年《曹刿论战》中考试题汇编

SHZXZX 2020年《曹刿论战》中考试题汇编整理编辑:十河中心中学刘兵舰一、课文默写(1)_____________,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2020年成都市)(2)民谚云:“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
”后一句在《曹刿论战》中也有类似的表达。
曹刿对其乡人曰:“,。
”(《左传·曹刿论战》)(2020年黔西南州)【参考答案】(1)一鼓作气(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注意"鄙"的书写)二、课内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15分) (2020年重庆市A卷)曹刿论战《左传》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1)又何间.焉(2)小大之狱.(3)神弗福.也(4)望其旗靡.2、用现代仅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2)彼竭我盈,故克之。
3、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不当..的项是( )(3分)A.鲁庄公看重衣食、祭祀等因素对战争胜负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出其人格的卑鄙B.曹刿对人心向背的重视,对进攻和追击时机的把握,都表现出他的深谋远虑C.文中的对话描写很精彩,人物语言极具个性,符合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
D.本文紧扣“论战”,详写战前准备和战后论述,略写战争过程,材料剪裁得当。
2021天津中考模拟汇编之《曹刿论战》(选择题)

2021天津中考模拟试题汇编之《曹刿论战》(选择题)一、(2021和平区结课)阅读《曹刿论战》,回答9~11题。
9.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 )A.又何间.焉间:参与。
B.弗敢加.也加:给予。
C.神弗福.也福:赐福、保佑D.小大之狱.狱:诉讼事件10.本面句子是省略句的一项是(D )A.何以战B.小惠未遍,民弗从也C.夫战,勇气也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11.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A.本文详细记述了齐鲁长勺之战的过程,揭示了鲁国以少胜多的原因。
B.文中没有对人物直接的评价,但从“请见”“问战““请从”等词语中,可以读出作者对曹刿的赞美。
C.鲁庄公在政治和军事是都体现出“鄙”的特点,但他并非昏君。
D.文章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凸显了叙寡写人的生动效果。
二、(2021红桥区结课)阅读《曹刿论战》一文,回答9~11题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又何间.焉间:参与B.小惠未遍.遍:遍及、普遍C.小大之狱.狱:监狱D.望其旗靡.靡:倒下10.下列句子不是省略句一句是(A )A.十年春,齐师伐我B.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C.可以一战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11.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A.鲁庄公看重衣食、祭祀等因素对战争胜负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出其人格的卑鄙。
B.曹刿对人心向背的重视,对进攻和追击时机的把握,都表现出他的深谋远虑。
C.文中的对话描写很精彩,人物语言极具个性,符合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
D.本文紧扣“论战”,详写战前准备和战后论述,略写战争过程,材料剪裁得当。
三、(2021东丽区一模)阅读《曹刿论战》一文,回答9~11题9.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肉食者鄙.(卑鄙)B.弗敢加.也(虚夸、夸大)C.虽不能察.(.明察)D.一鼓作.气(鼓起)10.下面句子中的“之”字没有指代作用的一项是( B )A.肉食者谋之.B.小大之.狱C.公与之.乘D.望其旗靡,故逐之.11.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第①段在曹刿提出“何以战”之后,步步紧逼,直到庄公说出对“小大之狱”的态度,曹刿才作了“忠之属也,可以一战”的结论,表现了他在政治上取信于民的思想。
天津市滨海新区三年(2020-2022)中考语文模拟卷分题型分层汇编-09课内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天津市滨海新区三年(2020-2022)中考语文模拟卷分题型分层汇编-09课内文言文阅读一、课内阅读(2020·天津滨海新·统考一模)阅读《曹刿论战》,回答小题。
曹刿论战《左传》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①,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鄙:浅陋。
这里指目光短浅。
B.衣食所安,弗敢专也专:专一。
C.公将鼓之鼓:击鼓。
D.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靡:倒下。
2.下面句中不是省略句的一项()A.必以分人。
B.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C.夫大国,难测也。
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通过写曹刿对战争的论述以及弱鲁战胜强齐的例子,表现了曹刿在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卓越的指挥才能。
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忠之属也”这两句说明了政治上取信于民、获得民心,是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C.本文刻画人物精炼传神,如“公将鼓之”“公将驰之”仅八个字就把鲁庄公急于求成、轻率寡谋的特点刻画了出来。
D.本文紧扣“论战”,详写曹刿言论,而对战争的经过一概不提,这样的剪裁,叙事清楚,有力地突出了中心。
(2020·天津滨海新·统考二模)阅读《三峡》,回答小题。
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卷分类汇编(11)文言文阅读(课内)(含答案)

专题11:文言文阅读(课内)一、【2019届天津一中初三下第三次月考】根据课文《曹刿论战》,完成下列小题。
10.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目光短浅)B.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安身)C.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实情)D.彼竭我盈.,故克之(士气正旺盛)11.下列每组句子中,句式不同的一组是()A.必以分人咨臣以当世之事B.战于长勺试用于昔曰C.可以一战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D.忠之属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12.下列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以对比衬托的手法塑造了曹刿这个深谋远虑,军事才能出众的平民英雄形象。
B.之所以说鲁庄公“鄙”,是因为他作为一个君主,大敌当前却不知道该依靠谁战,又如何而战,甚至打胜了也不知道胜在何处。
C.曹刿主动请见时受到其乡人的阻止,说明老百姓相信肉食者的决策能力,同时表现了曹刿对国家大事主动担当的责任感。
D.长勺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鲁国决胜的策略在于“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后发制人、谨慎小心”。
13.下列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剪裁别具匠心,围绕“论战”,详写曹刿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略写战争的过程,突出曹刿的“远谋”。
B.文章巧妙运用了对比,如以曹刿与“乡人”的对比,突出曹刿抗敌御侮的责任感和护家卫国的热情。
C.文章语言十分精炼,如写齐军,仅用“齐人三鼓”四字就表现出他们依仗数量上的优势急切取胜的心理。
D.文章内容前后照应,如“肉食者鄙”与“公将鼓之”“公将驰之”“公问其故”等相照应,表明鲁庄公是一个昏君。
【答案】10.C11.A12.C13.D【解析】【10题详解】C.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案件)。
【11题详解】A必以分人:省略句,省略了“之”,完整的句子是“必以之分人”。
倒装句,“以当世之事咨臣”。
B倒装句。
C省略句。
D省略句。
【12题详解】C项“说明老百姓相信肉食者的决策能力”错误,应是不相信。
天津市2020年初中学生学业模拟考试语文试题7

天津市2021年初中学生学业模拟考试语文试题7一、积累与运用 (28分 )1.以下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 (2分 )A.繁衍.(yǎn) 诓.骗(kuāng) 狡黠.(jié) 心无旁骛.(wù)B.倒坍.(tān)诘.难(jí) 睿.智(ruì)狂妄.自大(wàng)C.蜷.伏(quán) 笃.信(dǔ)陨.落(yǔn) 叱咤.风云(zhà)D.佝偻.(lǒu) 阴霾(mái) 媲美(pì) 强聒.不舍(guā)2.以下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 ( ) (2分 )A.锐不可当瘁然长逝险象叠生相形见绌B.鳞次栉比抑扬顿挫广袤无垠正襟危坐C.德高望众坚韧不拨如坐针毡因地制宜D.前赴后继根深蒂固不可明状玲珑剔透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 (2分 )A.世|界级||大师黄永玉先生的荷花彩墨画 ,已登峰造极.... !B.为了设计出畅销的产品,他匪夷所思....了好长时间.百无聊赖....中 ,随手抓过一本书来 ,科学也好 ,文学也好 ,横竖什么都一样 .优柔寡断....,要果断面对,迎难而上 .4.以下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2分 )A.茫茫宇宙到底有没有外星人 ,生命能不能合成 ,人果真由命运主宰?这一切都引起人们深深地思考 .B.有关专家指出 ,白开水是最||符合人体需要的 "天然饮料〞 .它既洁净 ,又能使硬度过大的水变得适中 - -(因为过多的矿物质煮沸后会沉淀) ,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 . C.我们的肌肤每天受到各种侵害 ,阳光的辐射、空气的污染 ,都会使肌肤变得枯燥、粗糙 .您是否想过给自己的肌肤补充一些营养呢?D. "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妈妈 "咚咚咚〞地敲着我的房门 , "人家来催好几趟了 ,你倒是给人家一个回话呀!〞5.以下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 ( ) (2分 )A.糖就像烟草和酒精一样 ,是一种有潜在危害且容易让人上瘾 .B.通过参加?爸爸去哪儿?综艺节目 ,让孩子们加深了与父亲的感情 .C. 了呼吁大家保护黄河 ,滨州举行了 "万人徒步母亲河〞公益活动 .D. 李爷爷种的辣椒根本上全卖完了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2分 )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少读不能算是羞耻,多读也不能算是荣誉.______ ,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以至||于变化气质;______ ,譬如漫游而归._______ ,如爆发户炫耀家产,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①多读如果彻底②少读如果彻底③多读而不求甚解④少读而不求甚解⑤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⑥世间许多读书人只为装点门面A.②③⑤ B.①③⑥C.②④⑤ D.①④⑥7.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2分 )A. "豆蔻〞 "束发〞是古代特定年龄的别称 , "婵娟〞 "玉盘〞是月亮的美称 .B.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都是词 . "卜算子〞和 "天净沙〞都是词牌名 , "咏梅〞和 "秋思〞都是题目 ."无人问津〞 "一鼓作气〞 "三顾茅庐〞分别出自?桃花源记??曹刿论战??出师表? .D. "唐宋八大家〞是指包括韩愈、苏轼、欧阳修、曾巩等在内的八位著名文学家 .8.默写 . (7分 ) (1 )~ (6 )小题为必做题 , (7 ) (8 )选做一题 ,都做以第 (7 )题为准 .(1 )不信 ,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 (郭沫假设?天上的街市? )(2 ) ,白露为霜 . (?诗经·秦风? )(3 )八百里分麾下炙 , ,沙场秋点兵 .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 )子曰: " ,可以为师矣 .〞 (?<论语>十那么? )(5 )念天地之悠悠 , .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6 )有一种品质叫无私 , ,有一种情感叫无悔 ,把它化作李商隐?无题?中的诗句 ,那便是" ,〞 .(7 )潭西南而望 , , . (柳宗元?小石潭记? )(8 )请写出连续的两句中抒发忧国忧民情怀的古诗词 ., .. (4分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填空 . (2分)"你以为我会留下来,成为你觉得无足轻重的人吗?你以为我是一架自动机器吗?一架没有感情的机器吗?……你以为,因为我穷、卑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 - -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美和一点财富,我就要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 .……因为我们是平等的!〞上面的文字出自?? ,文中的"我〞指 .(2 )选出对名著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 ) (2分)A.?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祥子的故事 .祥子最||初老实、坚韧、自尊好强、吃苦耐劳 ,到小说结尾却变成了麻木、狡猾、好占廉价的行尸走肉 .祥子的这一变化 ,正无情地批判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 -它不让好人有出路 .B.?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一部散文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狗·猫·鼠??琐记??藤野先生?等都是其中的作品 .C.武松是?水浒传?中着力塑造的一位英雄好汉 ,他有仇必复 ,有恩必|报 ,曾经斗杀西门庆 ,醉打蒋门神 ,大闹桃花村 ,血溅鸳鸯楼 ,火烧瓦罐寺 .D.?名人传?表达三位名人在经历肉体和精神上的种种磨难后 ,创造了不朽杰作的故事 ,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10.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 . (3分 )为进一步增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 ,学校开展 "废旧电池回收〞的系列活动 ,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关任务 .⑴右边是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图 ,请用简洁的文字写出该图的主要信息 . (不得出现数字...... ) (2分 )(2 )学校志愿者行动队到某小区发放有关废旧电池危害的宣传单时 ,看见一位小伙子正把几节旧电池扔到草坪上 ,你赶忙上前劝阻 .针对小伙子下面这句话 ,请你结合【相关链接】中的知识对其进行奉劝 ,奉劝时语言得体 ,内容恰当 . (1分 )【相关链接】电池主要成份为锰、汞、锌等重金属 .被遗弃的废电池腐烂后 ,其重金属成份会随渗液溢出 ,造成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 ,并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小伙子说:小毛孩管什么闲事 !我只是扔个破电池而已 ,有什么大不了的 !你说:二、阅读 (42分 )(一 )古诗词鉴赏 . (4分 )11.阅读下面这首||诗 ,完成 (1 )~ (2 )题 .菊花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1 )诗中第二句中" 遍绕〞"日渐〞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2分 ).(2 )诗人喜爱菊花的原因是什么?这首||诗寄托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二 )文言文阅读(1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2~17题【甲】甲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安陵君其许寡人 !〞安陵君曰: "大||王加惠 ,以大易小 ,甚善;虽然 ,受地于先||王 ,愿终守之 ,弗敢易 !〞秦||王不悦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安陵君不听寡人 ,何也 ?且秦灭韩亡魏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以君为长者 ,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 ,请广于君 ,而君逆寡人者 ,轻寡人与 ?〞唐雎对曰: "否 ,非假设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虽千里不敢易也 ,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 ,谓唐雎曰: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雎对曰: "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 "天子之怒 ,伏尸百万 ,流血千里 .〞唐雎曰: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秦||王曰: "布衣之怒 ,亦免冠徒跣 ,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 "此庸夫之怒也 ,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 ,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 ,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 ,皆布衣之士也 ,怀怒未发 ,休祲降于天 ,与臣而将四矣 .假设士必怒 ,伏尸二人 ,流血五步 ,天下缟素 ,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 ,长跪而谢之曰: "先生坐 !何至||于此 !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徒以有先生也 .〞 (选自?战国策? )12.以下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 (2 分 )A.轻寡人与.陈太丘与.友期行 B.仓鹰击于.殿上请广于.君C.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以小易.大 D.长跪而谢.之曰千恩万谢.13.句子翻译 . (2 分 )夫韩、魏灭亡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徒以有先生也 ..14.唐雎举 "专诸之刺||王僚、聂政之刺韩傀、要离之刺庆忌〞三个事例的用意是什么 ? (2 分 ).【乙】终南之山有棘满径 ,骨柔而刺密 ,触之者恒胶结 ,不可解 ,不受伤不已 .人畏其刺 ,咸迂其途避之 .一人义形于色① ,骞②裳而入 ,欲节节而断之 .孰知左断于指 ,而右曳③于臂 ,下钩其裾 ,上牵其袖 ,惫已甚 .君子曰: "斯人疾恶是已 ,疾之而不以其道:苟挟斧斤④ ,求⑤其本而刈⑥之 ,何棘不去 .注释:①义形于色:露出义愤的神色②骞 (QIĀN ):揭起③曳:勾住 ,拉住④斧斤:斧子⑤求:寻找⑥刈 (YÌ ):割15.选出以下各组中加点的词意义不同的一项 ( ) (2分 )A.不受伤不已.死而后已. B.欲.节节而断之欲.穷其林C.惫已甚.其家甚.智其子 D.斯人疾.恶是已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1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2分)人畏其刺,咸迂其途避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莽汉用 "节节而断之〞的方式断棘 ,手臂受伤了;文中的 "君子〞提出的断棘方法是:"〞 . (用原文答复 ) .这让你受到什么启发 ?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 )说明文阅读阅读?勤于用脑?完成18 -22题 . (10分 )①常常能听到这样的一种说法: "人的脑子用多了 ,会死掉许多脑细胞 .〞 "人脑多用了会笨 .〞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道理的 .②事实上 ,人的肌体的各个部位 ,几乎都是越用越健康 ,脑子也是一样 .让我们先来看一个数据:经科学家研究证明 ,人的大脑皮层大约有140亿个神经细胞 ,也叫神经元 .这么多数量的脑细胞 ,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说足够足够了 .有人计算过 ,如果一个人活到100岁的话 .经常运用的脑神经细胞只不过10多亿个 ,还有80%~90%的脑神经细胞没动用 .所以 ,根本不会有什么 "脑子多用会笨〞的事情 .③ "生命在于运动〞 ,这是生物界的一个普遍规律 .人的机体 ,用那么灵 ,不用那么衰 .脑子用得勤的人 ,肯定聪明 .因为这些勤于用脑的人 ,脑血管经常处于舒展的状态 ,脑神经细胞会得到很好的保养 ,从而使大脑更加兴旺:防止了大脑的早衰 .相反:那些懒于用脑思考的人 ,由于大脑受到的信息刺激比较少 ,甚至||没有 ,大脑很可能就会早衰 .这跟一架机器一样 ,搁在那里不用就要生锈 ,经常运转就很润滑 .国外就有过这样的研究 ,科学家观察了一定数量的20 -70岁的人 ,发现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人 ,到了60岁时仍能保持敏捷的思维能力 ,而在那些终日无所事事、得过且过的懒人当中 ,大脑早衰者的比例大大高于前者 .④除懂得脑子多用只会聪明不会笨的道理以外 ,我们还应该了解 "多用脑 ,可防老〞的道理 .这对老年人来讲尤为重要 .我们常说 ,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 ,如果大脑迟钝了 ,身体各器官的生理功能当然也不会旺盛 .所以 ,保持大脑的活力 ,就能促进其他机体、器官保持活力;大脑如早衰 ,也会影响其他机体、器官的早衰 .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往往是生理、心理、环境等因素互相影响的结果 ,老年人保持着勤于用脑的好习惯 ,就会有一种很好的心理状态 ,可以使自己的生活、精神充满活力 .⑤ "勤于用脑 ,延缓衰老〞 ,这个道理是很科学的 .老年人如此 ,何况我们青少年呢 ? 18.用一句话概括第②段的内容 .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第③段画线的局部综合运用了等说明方法 ,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 (2分 )20.第④段说明 "多用脑 ,可防老〞的道理 ,谈了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生理方面的 ,就是多用脑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心理方面的 ,就是多用脑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1. "人的机体的各个部位 ,几乎都是越用越健康〞 ,这句话中的 "几乎〞能删去吗 ?为什么 ? (2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22.你在生活中也经常用脑 ,读了这篇文章 ,有些什么体会 ?(请简要答复)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 )记叙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 .完成13一17题 . (15分 )喜旺的年谷凡①窗外飘着雪花 ,有几片有意无意地落到喜旺的身上 .雪花越飘越多 ,不一会儿 ,树上和房子上落了白白的一层 .喜旺注视着飘落的雪花非常沮丧 ,是的 ,他害怕 ,特别特别害怕这场雪下大 ,如果这是一场大雪 ,许多的地方又会不通车 .②噼里啪啦 ,一阵鞭炮声传来 ,听响声 ,这鞭炮是世|界家放的 .再有几天就过年了 ,是世|界的爸爸妈妈从外面回来了 .这几年 ,只要谁的爸爸妈妈从外面打工回来 ,到家后总是要先放一挂鞭炮 .③喜旺的爸爸妈妈今年过年也是要回来的 ,自从他知道爸爸妈妈要回来过年的那天起 ,就天天数日子 ,兴奋得睡不着觉 .腊月二十三 ,腊月二十四……终于熬到了腊月二十八 ,一大早喜旺起床 ,等喜旺把早饭做好 ,老天爷居然飘起了雪花 .④喜旺今年九岁了 ,上小学三年级|| ,本来不是农忙时 ,早上他是不用做早饭的 ,可今天他快乐 ,也想让奶奶快乐 .奶奶60多岁了 ,而且还有高血压 ,平日里 ,这个家里只有喜旺和奶奶两个人 .⑤一边做早饭 ,喜旺一边想着爸爸妈妈会给自己带什么礼物 .老实说 ,他什么都不想要 ,只要爸爸妈妈能回来过年 ,他就快乐 .有一次同学诬陷他偷书 ,喜旺和这个同学打了起来 ,结果被罚站 .喜旺觉得自己非党|委屈 ,他特别想念爸爸妈妈 .⑥雪越下越大 ,喜旺的心越揪越紧 ,他真想上去用身体挡住天上那个下雪的口子 ,让雪不要再下了 . "喜旺 ,你爸爸妈妈回来了 ,快去接哟 !〞是隔壁二爷的声音 .喜旺顾不上丢下手里的书本 ,转身冲出大门……⑦喜旺一口气跑到村东头的那条路上 ,路上安安静静 ,连爸爸妈妈的影子也没有 .就在喜旺忐忑不安的时候 ,远远地 ,有两个人影从路的另一头走来……喜旺兴高采烈地迎着那两个人跑去 .⑧近了 ,又近了 ,喜旺喘着气 ,爸爸妈妈就在前面 ,喜旺笑出了声 .跑了一会儿 ,喜旺感觉上气不接下气 ,他放慢了脚步 ,准备就这样迎着爸爸妈妈走过去 .喜旺在心里数着 ,二十一步 ,二十二步……是他们 ,就是他们 ,他日日夜夜想念的爸爸妈妈真的出现了 .喜旺走到了爸爸妈妈身边 ,他想张嘴喊爸爸妈妈 ,可不知怎么 ,他居然没有喊出来 .⑨爸爸妈妈走到喜旺身边 ,脚步匆匆 ,他们是那样的急迫 ,恨不能一步就跨到家 ,他们抬头望了一眼喜旺 ,像望一个陌生的孩子 ,然后又急匆匆往前走 .⑩喜旺和爸爸妈妈擦身而过 ,他们居然没有认出自己 .喜旺的鼻子一酸 ,一股莫名的委屈油然而生 .爸爸妈妈已经有3年没有回来过年了 ,他们走时 ,自己才6岁 ,而现在的自己 ,已经长高长大了 .(11 )喜旺还记得 ,上次爸爸妈妈悄悄离开时 ,他整整哭闹了一个星期 ,可不管他怎么闹 ,就是不见爸爸妈妈的影子 .一星期、两星期 ,一个月、两个月 ,他就这样跟着奶奶渐渐长大了 ,大到他们都认不出了 .(12 )爸爸妈妈走的第|一年 ,本来要回来过年的 ,可是没有买到车票;第二年大雪封路;第三年老板要给留下过年不回家的人发红包 .想到这些 ,喜旺的泪水不听话地流了出来 .(13 )这个时候 ,雪住了 ,看着爸爸妈妈进村的身影 ,喜旺忍不住哭出声来……他躲到村头的一面矮墙下 ,呆呆地望着天 ,想起自己向奶奶要20块钱买的鞭炮还没有放呢 !(14 )远处传来奶奶的叫喊声: "喜旺 ,你在哪里 ?你爸爸妈妈回来了……〞(选自?小小说选刊?2021年第2期 ,有删改 )23.喜旺再见到父母前后 ,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3分 )24.赏析句子 (4分 )(1 )请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局部删去 ,再与原句比较 ,说说两者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 (2分 )腊月二十三.....……终于熬到了腊月二十八..... ,腊月二十四(2 )他躲到村头的一面矮墙下 ,呆呆..〞是一种什么神情 (2分 )..地望着天……〞 , "呆呆2①③⑥段对 "雪〞的描写 ,在表达情感上有什么作用 ? (3分 )2⑨段划线局部意蕴丰富 ,富有表现力 ,请简要分析 . (2分 )他们抬头望了一眼喜旺 ,像望一个陌生的孩子 .27.有人说: "留守儿童的存在就像一根刺 ,扎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 ,扎在每个人柔软的心尖 ,融不进去拔不出来 .〞请结合小说内容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 (3分 )三、作文 (50 )28.请从下面两个作文题目中任选一个,按照提示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1)中学生朝气蓬勃 ,充满活力 ,富于梦想 ,心灵深处经常萌发出无数的渴望:渴望得到老师的宽容、微笑和鼓励 ,渴望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和帮助 ,渴望有一位能互倾心曲的好朋友 ,渴望获得成功 ,小到渴望一本好书 ,一条漂亮的裙子 ,一次放松的郊游 ,一个完整的双休日……请你以 "渴望__〞(先补全题目)为题作文 .(2 )岁月如诗 ,人生如歌 ,我们不应该仅仅重视结果 ,更应该咀嚼生命的每一个过程:生活中的一次次磨练;学习中的一次次探索;科技制作中一次次发现;绿菌场上的一次次拼搏;与家长、老师、同学的一次次心灵碰撞……我们的知识在求索中收获 ,能力在创造中提升 ,意志在磨练中坚韧 ,情感在交汇中融合 ,我们的生活由此而丰润美好 ,我们的青春因此而鲜亮精彩 .请以 "感悟美好〞为题作文 .2021年初中学生学业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积累与运用 (28分 )1. C2.B3. (每题2分 )8.(1)请看那朵流星 (2 )蒹葭苍苍 (3 )五十弦翻塞外声 (4 )温故而知新 (5 )独怆然而涕下 (6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7 )斗折蛇行 ,明灭可见 (8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7分 )9. (1 )?简·爱? ,简·爱 (2分 ) (2) C (2分 )10. (1 )大多数人把废旧电池当垃圾扔掉 ,只有少数人将其投入专门回收箱 (极少数人将其存放在家 ) .评分标准:2分 .每点1分 .答案中每出现图中的现成数字一次 ,扣1分 ,扣完为止 .(2 )叔叔 ,小区是我们共同的家 ,我们有责任一起保护它 .你别小看一节废电池 ,它腐烂后 ,对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可大了 ,还会危害我们的身体健康 .评分标准: 1分 .不结合链接知识不得分 .二、阅读 (42分 )11. (1 )表现作者痴迷、流连忘返的情景 . (2分 )(2 )菊花在四季中谢得最||晚 (此花开尽更无花 ) ,寄托作者对高洁隐逸人格的追求和孤傲个性的自我欣赏 . (2分 ) 12. C (2分 )13.韩国、魏国灭亡了 ,然而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 ,只是因为有先生您啊 . (2分 )14.表示自己要效法那三个人 ,与秦||王同归于尽 .表现了唐雎正气凛然、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 . (2分 )15. D 16.人们害怕它的刺 ,都绕开那条路躲避它 .17.启发:解决问题 ,应该用正确的方法 ,找到它的根源 ,而不是鲁莽行事 . (或:作事光靠一股莽劲不可以 ,还要有巧妙的方法 . ) (大意对即可 ) (2分 )18. 人的脑神经细胞足够一生运用 . (2分 )19.作诠释、作比较、打比方 . (答到其中任意两个即可 )脑子用得勤 (的人 ) ,肯定聪明 .或:脑子多用只会聪明 (不会笨 ) . (4分 )20.促进其它肌体、器官保持活力;使生活、精神充满活力 . (2分)21.不能删去 . "几乎〞说明并非全部 ,也有例外 ,删去后不能表达出这层意思 ,与原意不符 , "几乎〞表达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 (2分)22.此题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只要符合题意 ,言之成理即可 . (2分)23.得知父母回家消息后 ,每天就兴奋得朝思暮想 ,急迫盼望 .见父母那一天 ,害怕雪大 ,见雪越下越大越揪心;快乐做好早饭后焦急地等待 ,在忐忑中兴高采烈去迎接父母 .见到父母时 ,因太冲动张嘴喊不出爸妈 ,酸楚委屈油然而生 ,忍不住哭出声来 . (3分 )24. (1 )原句文字照应前面喜旺 "天天数日子〞的生活 ,具体形象地写出了喜旺在漫长等待中那种朝思暮想急迫盼望的煎熬 ,表现了留守儿童对亲情的渴望 .删去后那么无法表达出这样的效果 . (2分 )(2 )写出了喜旺无所适从 (或茫然或失落等 )的神情 . (2分 )①段描写雪 ,表现了喜旺的沮丧害怕心情;第③段反衬了喜旺心情的快乐 ,暗示了希望心情可能发生的变化;第⑥段以雪越下越大 ,写出喜旺的心越揪越紧 .以雪景衬托人物心情 ,表现喜旺盼望父母的急迫心情 ,表现了留守儿童对亲情的渴望 . (3分 )26.动作细节和神态描写生动地表现出父母盼望回家见到亲人见到儿子的急迫心情;喜旺看父母望自己时陌生的感觉 ,一方面表现了希望的失落感心酸感 ,另一方面也深刻表现出三年父母未回家 ,父母和儿子心灵上的陌生感 . (2分 )27.留守儿童问题是中|国的当下存在的普遍现象 ,外出的父母为了生存 ,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和教育条件无奈背井离乡 ,户口入学等诸多现实问题又只能让留守的儿童无奈地留守家乡 .这种空间距离逐渐会演变成亲人间的情感距离、心理距离 .就像文中的喜旺 ,单独留守中盼望父母回家 ,可回家的父母居然不认识自己 ,和自己形如陌路 .这就是中|国当下留守儿童问题的两难境地 ,谁也没有方法解决这个两难问题 . (3分 .合理即可 )三、作文 (50 )作文评分标准及说明符合作文要求二类卷40 -44分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感情真实符合作文要求层次清楚结构完整语言通顺用语比较准确卷面整洁书写标准三类卷35 -39分中|心根本明确内容比较具体感情较真实不偏离作文要求层次清楚结构比较完整语言较通顺有个别语病卷面较整洁书写较标准四类卷30 -34分中|心根本明确内容不够具体层次较清楚结构较完整语言根本通顺有少量语病卷面较整洁书写较标准五类卷29分以下中|心不明确内容不具体偏离题意条理不清结构混乱语句不通顺卷面杂乱字迹不清说明:①对有创新、语言表达突出的要敢于打高分、总分值 .对于确实不能达及格线或低分数的不勉强送分 .打总分值或打低分 (24分以下 )的 (包括因文章观点问题要打低分的 )应提交评分组商议后决定 .②未写标题、擅改标题的均扣2分 .每3个错别字扣1分 ,重复不计 ,扣到3分为止 .③字数每少50个扣1分 .④适当控制低分 .凡文章完整 ,有具体内容 ,字数到达或根本到达要求的原那么上应在35分以上 .⑤阅卷中发现疑似抄袭的文章 ,|报告评分组处理 .⑥严格按照作文评分标准评阅给分 ,不得随意提高或降低标准 ,严禁打 "保险分〞 .2021年初中学生学业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双向细目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天津各区中考模拟汇编《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鄱,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请从。
”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一、河北结课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齐师伐我师:军队
B.对曰对:回答,一般用于下对上的回答
C.小大之狱狱:案件
D.小信未孚孚:赐福,保佑
10.以现代语言习惯来看,下面句子中属于倒装句的一项是()
A.又何间焉
B.何以战
C.必以分人
D.一鼓作气
11.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有两条叙事线索,一条是事件发展的线索:迎战—备战胜战—评战;一条是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请问—参战—释疑。
B.文中鲁庄公认为可以对齐国作战的原因有三,其中得到曹刿认可的是“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
C.本文略写齐鲁两军正面交战的情景,详写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突出了曹刿对有关战争问题的卓越见解读者从中可以看出鲁庄公之“鄙”和曹刿之“远谋”。
D.曹刿的远谋表现在:使鲁庄公认识到取信于民是赢得战争的基础;临阵从容,胸有成竹,明察敌情,把握战机;深谙“勇气”于作战之理,洞察“彼竭我盈”,知道
预防大国设伏,一切行动从实际情况出发。
答案:D B B
二、红桥结课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肉食者鄙鄙:浅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B.弗敢加也加:虚夸,夸大
C.小信未孚孚:使信服
D.忠之属也属:部属,属下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牺牲
..玉帛,弗敢加也
B.忠之属也。
可以
..一战
C.夫战,勇气
..也
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通过写曹刿对战争的论述以及弱鲁战胜强齐的战例,表现了曹刿在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
B.文中“乡人”漠不关心,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而曹刿则是主动参与,关心国事。
C.本文刻画人物精炼传神,如“公将鼓之”“公将驰之”仅八个字就把鲁庄公急于求成、轻率的特点刻画出来。
D.全文紧扣“论战”来写,对曹刿的论战写得简略,而战争经过写得详细,这充分表现了《左传》善于剪裁、言简意赅的特点。
答案:D C D
三、河西一模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间:离间
B.肉食者鄙鄙:浅陋,这里指目光浅短
C.神弗福也福:赐福,保佑
D.登轼而望之轼:车前的横木
2.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B.一鼓/作气,再而,三/而竭
C.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D.一鼓/作气,再而,三而/竭
3.下面是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夫战,勇气也”意思是大丈夫打仗,靠的是勇气“一鼓作气”在选文中的意思是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B.“彼竭我盈”中,“竭”和“盈”意思相对,揭示了敌我双方士气的对比,“彼竭我盈”之时正是反攻的有利时机。
C.选文第一自然段写曹刿在长勺之战前的言行,表现出曹刿的远见卓识和他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
D.选文刻画人物精练传神,如“公将鼓之”“公将驰之”仅仅8个字就刻画出了鲁庄公急于求成,轻率寡谋的特点
答案:A D A
四、2020西青一模
1.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齐师伐.我伐.薪烧炭南山中
B.忠之属.也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C.遂逐齐师.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D.公问其故.温故.而知新
2.下列句子加点词意义及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何以.战以.塞忠谏之路也
B.战则.请从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C.公与之.乘何陋之.有
D.吾视其.辙乱其.真无马邪
3.下面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通过写曹刿对战争的论述以及弱鲁战胜强齐的例子,表现了曹刿在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
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忠之属也。
”这两句说明了政治上取信于民、
获得民心,是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C.本文刻画人物精炼传神,如“公将鼓之”“公将驰之”仅八个字就把鲁庄公急于求成、轻率寡谋的特点刻画了出来。
D.本文紧扣“论战”,详写曹刿言论,而一概不提战争的经过,这样的剪裁,详略得当,叙事清楚,有力地突出了中心。
答案:B B D
五、部分区一模
9.下面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又何间焉间:参与
B.齐人三鼓鼓:击鼓
C.再而衰再:再见
D.难测也测:推测,估计
10.下面加点词在句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牺牲
..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B齐师败.绩。
C.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D.忠之属也。
可以
..一战
11.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是曹刿“请见”的原因,“远谋”是全文的关键。
B.在曹刿心目中,士兵的勇猛无畏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
C.文章有两条线索:事件发展的线索(迎战—备战—胜战—评战)和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论战—参战疑)
D.本文运用中国传统史家笔法,语言简洁精炼,剪裁得当,重点突出,充分体现了《左传》“长于记事”的特点。
答案:C B B
六、滨海一模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鄙:浅陋。
这里指目光短浅。
B.衣食所安,弗敢专也专:专一
C.公将鼓之鼓:击鼓。
D.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靡:倒下
10、下面句中不是省略句的一项是()
A.必以分人。
B.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C.夫大国,难测也
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通过写曹刿对战争的论述以及弱鲁战胜强齐的例子,表现了曹刿在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卓越的指挥才能。
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忠之属也”这两句说明了政治上取信于民、获得民心,是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C.本文刻画人物精炼传神,如“公将鼓之”“公将驰之”仅八个字就把鲁庄公急于求成、轻率寡谋的特点刻画了出来
D.本文紧扣“论战”,详写曹刿言论,而对战争的经过一概不提,这样的剪裁,叙事清楚,有力地突出了中心
答案:B C D
七、外大期末
1.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又何间.焉(参与)
B.必以情.(真情)
C.神弗福.也(赐福,保佑)
D.公将鼓.之(击鼓)
2.下面句子中“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公将驰之
A.肉食者谋之
B.小大之狱
C.公将鼓之
D.登轼而望之
3.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有两条线索:事件发展的线索(备战一迎战一胜战一评战)和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一论战一参战释疑)
B.鲁庄公不察战情,急躁冒进,而曹刿则胸有成竹,指挥若定,前者的“鄙”与后者的“远谋”形成鲜明对比
C.本文略写战争的过程,重点写曹刿战前对作战条件的分析和战后对取胜原因的分析。
D.鲁庄公虽资质平庸无奇,政治见识鄙陋,但他能够广开言路,任人唯贤,因此
并非昏君。
答案:B C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