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5年来杭州西溪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西溪湿地建设的调查报告

公众宣传教育
加强公众宣传教育,提 高公众对湿地保护和生 态旅游的认识和意识。
04
CATALOGUE
西溪湿地建设的优化方案
优化方案一:加强生态保护
01
02
03
保护生物多样性
保护西溪湿地的生物多样 性,包括植被、水源、动 物和微生物等,维护生态 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强化生态修复
积极推进生态修复工作, 对受损的湿地生态系统进 行修复,提高生态系统的 韧性和稳定性。
调查时间
2022年1月至3月期间进行, 历时三个月。
调查结果和分析
植被丰富度
西溪湿地拥有丰富的植被资源 ,包括荷花、芦苇、茭白等水 生植物,以及鸟类栖息的树木
和草地。
水质改善
通过治理和保护,西溪湿地水 质得到明显改善,主要指标达 到国家二类水质标准。
生态旅游
西溪湿地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 游览,生态旅游已成为当地重 要的产业之一。
鸟类保护
西溪湿地是多种鸟类的繁殖和 越冬地,加强鸟类保护对于维
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调查结论和建议
加强湿地保护
为了维护西溪湿地的生 态环境,应继续加强湿 地保护工作,防止污染
和破坏。
发展生态旅游
在保护的前提下,积极 发展生态旅游,促进当
地经济发展。
加强鸟类保护
建立健全鸟类保护机制 ,加强巡查和监管,防 止非法捕猎和破坏鸟类
西溪湿地建设的调查报告
汇报人:
日期:
CATALOGUE
目 录
• 引言 • 西溪湿地建设现状 • 西溪湿地建设的调查分析 • 西溪湿地建设的优化方案 • 西溪湿地建设的未来展望 • 结论
01
CATALOGUE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分析

•
根据对湿地景观格局的 分析,据此勾画出西溪湿地 自然保护区分区示意图。 • 西溪湿地自然保护区中 包括:一级核心保护区、二 级核心保护区、生态缓冲区、 保护性开发区、外围景观保 护区、旅游区域六个层次。
青 衣
西溪湿地原有水岸特征
• 西溪湿地以“千塘百堰” 的地理形态为其主要特征,而 这些“鱼鳞状”的水塘并不是 天然形成的,而是长久以来人 们围堰养鱼的结果。分割池塘 的是纤细的堤岸,高出水面不 过1 米,堤岸时断时续,一些 毗邻的池塘因此连成一气,形 成珠箔银屏迤逦开”的丰富景 观层次。湿地内也有清晰的较 宽阔的河道以及蜿蜒曲折,窄 小幽暗的河道。水岸多样,概 括起来可以分为:池塘垂直驳 岸、河道驳岸、开阔河岸护坡3 类。 青 衣
路东侧,南起沿山河,北至文
二路延伸段。
青 衣
面积:总面积约50平方公里,其中核心保护区约为10.08平方公里。
目前开放区域3.46平方公里。
湿地生态:水资源、多种植被和水生动物资源保存完好,分布着维
管束植物85科182属221种、浮游植物7门;鸟类有12目26科89种,占
杭州所有鸟类总数近50%。
衣
• 民俗文化展示区: • 位于花蒋路北段两侧,整合现有农居,降低建筑密度,营造良好的湿 地农(渔)耕生态环境,恢复西溪湿地的历史及民俗文化景点。 • 曲水庵湿地景观区: • 位于花蒋路南段西侧,整合现有农居,大幅降低建筑密度,恢复西溪 湿地的历史文化景点,如交芦庵、厉杭二公祠、曲水八景等,恢复种 植传统湿地植物,以历史文化和湿地景观为主题。
青 衣
西溪草堂:为明晚期国子监祭酒冯 梦祯(字开之)(1546-1605)别业。梦 祯工于诗词,喜好收藏,晚年慕西溪山 水幽胜,乃于安乐山永兴寺旁(现留下 西湖高级中学)置地筑山堂别业,名 “西溪草堂”。现移建于此。
西溪湿地度假中心景观规划设计

社区福祉
提供优美的休闲环境, 改善周边居民的生活质 量,增强社区凝聚力。
可持续发展
采用绿色建筑材料和节 能技术,实现景观的可
持续发展。
保障措施与建议
加强项目管理
确保各个阶段的工作按时完成 ,确保项目质量和进度。
强化沟通协作
与相关部门和利益相关者保持 密切沟通,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
注重公众参与
通过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发展生态旅 游和休闲产业,为当地带来经济收益,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现经济、 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推动可持续 发展的实现。
02 景观规划设计理念
生态优先
保护自然环境
在规划设计中,优先考虑保护西 溪湿地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 确保湿地生态功能的完整性和稳
03 景观规划设计方案
总体规划布局
1 2 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规划理念
以生态优先、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为原则,打 造一个集休闲、度假、观光为一体的湿地生态旅 游度假中心。
功能分区
根据用地条件和游客需求,将度假中心划分为湿 地观光区、休闲度假区、户外探险区和服务配套 区等四个功能区。
空间布局
以湿地为中心,各功能区沿周边分布,形成环状 空间布局,保证游客的便捷流动和景观的连续性。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积极邀请 周边居民参与,听取他们的意 见和建议。
落实资金保障
确保项目资金充足,避免因资 金问题影响项目进度和质量。
05 结论与展望
结论
成功打造了生态与人文相融合的度假环境:西溪 湿地度假中心通过合理的景观规划设计,成功地 营造了一个生态与人文相融合的度假环境,为游 客提供了一个亲近自然、体验文化的理想场所。
杭州西溪湿地公园分析与评价

园林景观yuan lin jing guan70杭州西溪湿地公园分析与评价◎潘淼 魏静宇摘要:近年来,我国不断提高建设数量,许多大型湿地公园也逐渐成为旅游胜地,并且低位逐渐增强。
西溪湿地公园是国家级湿地公园位于浙江省杭州市,面积约10平方公里,属“杭州三西”之一。
无论是湿地规模还是公园建设水平都是在城市次生湿地中罕见的。
本文主要对西溪湿地公园的立意、主题、布局、要素组织等方面进行分析,来为今后湿地公园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湿地公园;西溪;评价;分析近年来,生态旅游的发展逐渐成为我国越发强烈。
湿地公园称为建设的热点,湿地公园被社会各界高度重视。
直至今日,西溪还拥有大量的动植物,两栖类,鸟类,爬行类,鱼类等动物种类繁多,拥有植物数百种。
是国内建设较为成功的国家级湿地公园之一。
该园内景观优美,主要景点统称为“三堤十景”,并有多个核心景点。
本在最初建造的立意过程中就不单单是为了建造一个简单的公园,在布局和要素组织方面也是别具一格,具有自身的特点。
这些也为其成为湿地公园的代表典型奠定了基础。
一、立意立意是指在设计过程中的总体意图以及设计思想观念。
(一)意在笔先园林建设中自古便有“意在笔先”一说。
立意要在开始进行设计前便有所构思,人的在设计的同时让要设计产物与人的思想意识相结合,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意境,不然就成了单纯的机械设计,便是没有灵魂的设计。
(二)神韵和意趣在构思园林中的各个要素的配置以及与场地相融合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寓情于景的神韵。
让山水在整个场景中有机融合。
西溪湿地公园的立意集文化,功能和环境于一身。
说到文化,西溪湿地文化底蕴深厚,早在上百年前便有无数的名人诗人到此留下千古名诗,例如《梅竹山庄图》《西溪秋雪庵 》等。
在功能方面,提供了公园的所能满足的所有基本需求,在保持真实性、完整性的前提下制定合理、科学的规划。
环境方面则是极力原保留始环境发展,按照可持续理念进行设计。
在进行设计中立意在所有准备之前,立意便是一个设计成果的灵魂所在,西溪湿地很好地利用了这一理念。
湿地公园的植物景观设计研究——以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为例

人文主题特色设计简析
• 西溪文化积淀深厚。从东晋至民国,这里建起了众多的寺 庙庵堂和藏书楼,成为赏景、修行、栖居、耕读、唱和、 祭祀的场所,历朝文人雅士歌咏西溪的诗文辞赋、笔墨丹 青不胜枚举,还有数不清的传说故事、典故和轶闻,构成 了西溪宝贵的历史文化,即所谓的西溪“梵、隐、俗、闲 ”文化。设计者通过文化与植物配置的相结合,使得西溪 湿地成为具有浓厚人文特色的湿地公园。
2弘扬名人文化
• 在造景中,借鉴“朱门何足荣,未若托 蓬莱”,“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 、《文心雕龙》中所述“辞之待骨,如 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骨”的 立意,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好赐予。树 木配置蓊郁苍翠,花卉布局姹紫嫣红, 既体现园林的天然野趣,也增添浓郁的 生活气息。 在处理西溪“三雪”胜景上,即梅花( 意寓香雪)、桃花(意寓绛雪)、芦花 (意寓飞雪),营造“千顷蒹葭十里洲 ,溪居宜月更宜秋。鸥凫栖水高僧舍, 鹳鸠巢云名士楼。瞻葡叶分飞鹭羽,荻 芦花散钓鱼舟。黄橙红柿紫菱角,不羡 青 人间万户侯”的氛围。
论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我国景观生态设计的理论研究起步 较晚,尤其是湿地公园出现的时间 并不长。针对我国用地高度紧张, 自然湿地破坏严重的现状,决定了 我们不能照搬国外的理论。在保护 自然湿地原生态格局的情况下,针 对我国建设的需要在城市内部及周 边建设大量的城市湿地公园,在景 观生态设计和城乡绿地系统建设中 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004年,《西溪湿地保护区总体规划》
青 衣
被杭州市政府正式批复。
西溪且留下。(宋高宗) 十里清溪曲,修篁入望森。暖催梅竹早,水落草痕深 。(康熙)
秋芦飞雪
蒹葭泛月
莲滩鹭影
龙舟胜会
渔村烟雨 洪园余韵
曲水寻梅
西溪湿地建设的调查报告

03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水质改善措施
污染源控制
加强对周边工业企业和农业污染 源的监管,减少废水排放,确保
水质安全。
水质监测
建立定期水质监测机制,对水质进 行实时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 决问题。
水生态修复
采用生物、生态等综合措施,对受 损水体进行修复和改善,提高水体 自净能力。
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
生态系统保护
加强执法力度
加大对湿地保护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破坏湿地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 。
加强科研与技术推广应用
加强科研合作
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开展西溪湿地生态系统的科学研究,深入 了解湿地的生态功能和价值。
推广先进技术
引进和推广国内外先进的湿地保护技术,提高湿地保护和修复的效 率和质量。
培养专业人才
加强湿地保护领域的人才培养,提高专业人才的素质和能力,为湿地 保护工作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积极推广绿色旅游理念,加强环保意识教 育,引导游客文明旅游、绿色消费,促进 生态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06
结论与展望
调查结论总结
生态保护成效显著
西溪湿地建设在生态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湿地的水 质得到明显改善,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为城市生态 环境做出了积极贡献。
旅游产业蓬勃发展
西溪湿地建设推动了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吸引了大量游 客前来观光游览,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西溪湿地建设的调查报告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西溪湿地建设现状 •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分析 • 未来发展规划与建议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调查背景与目的
背景
西溪湿地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是杭州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 来,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人类活动的增加,西溪湿地的生态环境面临诸多挑战 。
西溪湿地调研分析

1 自然西溪
西溪之胜,独在于水:一曲溪流一缕烟
水是西溪的灵魂,园区约70%的面积为河港、池塘、湖漾、沼泽等水域,正所谓“一曲溪流一曲烟”,整个园区六条河流纵横交 汇,其间分布着众多的港汊和鱼鳞状鱼塘,形成了西溪独特的湿地景致。
1 自然西溪
水生芦苇,鱼游其中;陆盛梅、竹,鹭栖其上;百鸟击空,其观蔚然.
1 自然西溪 亦动亦静,置身其中,怡然自乐,忘乎光阴流淌
1 自然西溪 秋水归谭静不喧
1 自然西溪
一溪千载水潺湲
1 自然西溪 霞落溪光冷,添得满空秋
1 自然西溪
人与物同老,芦花也白头
2 人文西溪
2 人文西溪 西溪民风,淳朴质厚;以其幽寂,吸引文人骚客来此隐居,有着浓郁的人文积淀.
2 人文西溪
To be Continued
3 现代西溪
古典旧楼加钢筋玻璃的现代建筑,传统与现代的很好结合
3 现代西溪
木质面拼贴的墙面,悠闲自然,不乏时尚
3 现代西溪
中式大门着上了湖蓝,砖墙的橙色点缀,西洋风的标牌,有着一种另类而悠闲的感受
3 现代西溪
设计方向2:这块区域
称为“慢生活街区”,建 着一片风格迥异,不同寻 常的酒吧,餐馆等休闲之 地。混搭之风鲜明,一切 以慢为主导,慢下脚步, 这儿体验大不同。
2 现代西溪
西溪,下一站天堂
闹中有隐,隐中有闹;奢享之地。
2 现代西溪
2 现代西溪
2 现代西溪
2 现代西溪
2 现代西溪
在建筑风格上,酒店以传统的江南建筑为基调,配以小桥流水, 树影婆娑,倒映水中,移步异景,宁静中体现江南园林的神韵
2 现代西溪
2 现代水
西溪湿地调研报告
2011.10.6
杭州西溪湿地调查报告

杭州西溪湿地调查报告调查时间调查地点浙江杭州西溪湿地湿地介绍从东晋被发现,唐宋发展,到明清全盛,及至民国衰落,解放后废弃,有关西溪湿地,已经成为近期的热门话题。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5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
这里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西溪风景区在过去是仅次于西湖风景区的杭州市第二大风景区,总面积约60平方公里,已有1000多年历史。
调查内容浙江杭州西溪湿地作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湿地受到许多人的瞩目。
但湿地现状却令人担忧。
千百年来,西溪在高强度人类活动和湿地生态过程的长期交互作用下,形成了以大水面和多鱼塘为主体的人工湿地,体现着较为独特的人工湿地生态学特征。
尤其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类在西溪湿地内的活动更加频繁,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西溪生态环境的破坏。
主要体现在:一、西溪湿地的面积在逐渐减少随着城市发展,西溪湿地面积从历史上的60多平方公里,逐渐缩小到现在规划保护的10.08平方公里。
二、西溪湿地生态环境形势严峻由于基础设施配套的不完善,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垃圾、生活污水严重影响和破坏了西溪湿地的生态环境。
尤其是养猪污染,养猪曾是西溪湿地所处的蒋村乡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2002年全乡有养猪户415户,生猪累计存栏25000余头(按照林水部门的测算,1头猪的污染是1个人的污染的7倍),养猪收入占蒋村农业总产值近70%。
三、湿地监管机制不健全蒋村乡管理体制变更,以及特殊的地理条件,导致湿地内农居管理相对比较薄弱,矛盾比较突出。
如果一味地采取只堵不疏的办法,长期下去,西溪保护与开发的代价将更大。
据测算,每推迟一年实施保护,成本将增加超过亿元。
四、传统文脉逐渐消退湿地的建筑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地消失,前人诗词、匾额、碑刻在不断地流失,周边地区的开发、发展使西溪湿地“冷、野、淡、雅”的意境在不断地湮灭。
杭州之肺-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调查报告

杭州之肺-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调查报告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为湿地生态公园,占地面积约10.08平方公里,目前开放区域3.46平方公里。
环园游步道长约8公里.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5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
这里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西溪被称为“杭州之肺”。
西溪之胜,独在于水。
水是西溪的灵魂,园区约70%的面积为河港、池塘、湖漾、沼泽等水域,正所谓“一曲溪流一曲烟”,整个园区六条河流纵横交汇,其间分布着众多的港汊和鱼鳞状鱼塘,形成了西溪独特的湿地景致。
西溪和西湖,钱塘江,运河构成了贯穿杭州的水溪,是“江南水乡”杭州的旅游名片。
杭州正在打造的“水上巴士游”经过西溪。
西溪之重,重在生态。
为加强生态保护,在湿地内设置了费家搪、虾龙滩、朝天暮漾三大生态保护区和生态恢复区。
入口处设湿地科普展示馆,园区内有三个生物修复池和一块湿地生态观赏区。
西溪还是鸟的天堂,园区设有多处观鸟亭,给游客呈现出群鸟欢飞的壮丽景观。
西溪人文,源远流长。
西溪自古就是隐逸之地,被文人视为人间净土、世外桃源。
秋雪庵、泊庵、梅竹山庄、西溪草堂在历史上都曾是众多文人雅士开创的别业,他们在西溪留下了大批诗文辞章。
深谭口百年老樟树下的古戏台,据说还是越剧北派艺人的首演地。
在新石器时代的中晚期,西溪就有先民生存。
西溪曾是历史上盐税的主要征集地相传,范仲淹初到泰州的西溪上任之际,有人曾劝他不要在这个小地方做税官,范公不以为然,笑而答道:谁道西溪小,西溪出大才。
参知两丞相,曾向此间来。
西溪景区内现有海春轩塔、凤凰泉、度假村及北宋丞相范仲庵的读书堂。
《天仙配》中董永的家乡传说也在这里,现仍保存着董永墓、董永祠、老槐树、土地庙、辞郎河、送子头等遗迹。
如今,作为东台地方文明的发祥地,西溪旅游景区开发工程近期将全面启动。
杭州西溪湿地研究综述

责任编辑
王淼
责任校对
卢 瑶
杭 州 西 溪 湿 地 研 究 综 述
缪丽华 中 湿 博 馆浙 杭 11 ( 国 地 物 ,江 州30 ) 02
摘要 对杭 州西 溪湿地特 别是对其 生物 多样性 、 态环 境 、 生 植被 、 观格局 、 态旅 游资源 开发和保护 方 面的研 究进行 了分析 总结 , 景 生 并提
出 了今 后 西 溪 湿 地 科 研 的 重 点 及 方 向 。 关 键词 研 究动 态 f t r r u o wa d. h u u e we e p tf r r
Ke r Re e r h stain:Xijweln y wo ds s ac i to u x t d:Ha g h u Ciy a n z o t
杭州西 溪湿 地 位 于杭 州 市城 区西 部 ,2 。2 ~10 1 10 0 2 。 6 E,0 1 0 1 总 面 积 约 1 . 8k , 3 。5 ~3 。 7N, 0 0 m 东起 紫 金 港 路 西
¥8 26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 号
01 6 1(09 1 — 54 — 2 5 7— 6 1 20 ) 1 0 0 3 0
Re e c ve o x elnd i Ha z u sar h Re iw fXiiW ta n ng ho
M o ih a ( hn ain l t n s] su L -u C iaN t a l d Mue m,Ha gh u, hj n 0 2) o We a n z o Z ei g3 0 1 a 1
西溪城市湿地的景观设计探究,风景园林硕士论文

西溪城市湿地的景观设计探究,风景园林硕士论文本篇论文快速导航:第1部分:西溪城市湿地的景观设计探究第2部分:经济与生态双赢的湿地景观构建绪论第3部分:城市湿地景观概论第4部分:关于城市湿地景观设计的探讨第5部分:关于城市湿地景观设计的案例分析第6部分:关于城市湿地景观设计的总结第7部分:城市湿地景观建设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摘要自然界中,湿地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它的生物种类非常丰富、生态功能非常高。
湿地作为全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发展做的贡献是久远的可持续的,不仅可以为人类的生活、生产提供富有的资源,还可以为野生植物的提供重要的栖息生存环境。
城市湿地景观经过系统的设计规划后,不仅有自然生态系统的特征同时又具有人文美的特点,是兼具城市人文属性和自然生态功能的特定景观类型。
城市湿地景观不仅能够充分展现城市的气候特征、地理特点、地域文化,还可以满足人类休闲娱乐的需要,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也有重要的贡献。
如今,人们生活越来越好,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想法也愈来愈强烈,建造自然生态城市逐渐成为人们的热点议题。
出于各种原因,城市建设过程中人们营造绿地的面积甚少,因此,保护及合理利用湿地成为了城市景观设计的重要任务。
如何使人们广泛接受并合理利用湿地,充分发挥湿地的生态功能及有效利用景观价值,这已成为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
本文将进行关于城市湿地景观在城市建设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及反之城市建设对城市湿地带来的灾难不良影响的初步探讨,并且对这些问题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及解决方法,通过分析典型城市湿地景观设计案例,剖析如何建设集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特征双赢的湿地景观,使它在维护湿地自然生态系统的基础上,促使湿地系统自然循环与可持续发展,与之同时提供休憩娱乐的空间供人们休闲娱乐。
但是因为城市湿地景观建设理论及实践发展均尚不成熟,本文只做初步探讨,期望可以对城市湿地景观设计建设提供借鉴作用。
最后通过分析西溪湿地的景观设计,结合案例之前的剖析,作出结论性的叙述,进一步对城市湿地景观设计提出更加有建设性的意见。
浅析杭州西溪湿地的开发现状和发展前景精编

浅析杭州西溪湿地的开发现状和发展前景精编杭州西溪湿地是杭州市著名的自然景观之一,也是杭州市区内保存最完整的湿地之一、西溪湿地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级湿地公园,也是杭州市的重要生态旅游景区。
随着杭州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西溪湿地的开发和保护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目前,西溪湿地的开发现状主要集中在提升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方面。
政府投资大量资金进行了基础设施的修复和升级,包括修建了步行道、观景台、游客中心等,使游客更方便地欣赏西溪湿地的自然美景。
同时,还建设了餐饮、住宿等服务设施,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此外,还进行了湿地生态修复工程,采取了多种措施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
大力推动湿地保护教育,加强对游客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对湿地保护的认识。
开展了一系列环保活动,如湿地清洁、湿地植树等,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助力湿地保护事业的发展。
在西溪湿地的发展前景方面,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杭州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西溪湿地将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
这对于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就业机会的增加都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同时,也提醒我们需要加大对湿地保护的力度,保护好湿地的生态环境和珍稀物种。
未来,西溪湿地还可以在旅游资源上进行拓展,打造更多的旅游项目,如开发水上游览项目,开设湿地生态科普馆等,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游览。
此外,可以与周边的文化景点进行联动,共同打造文化旅游线路,从而提升整体的旅游价值。
另外,可以加强与科研机构和大学合作,开展更多的生态科研项目,推动科技与旅游的融合发展。
通过科研的支持,在保护西溪湿地的同时,也可以探索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湿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总之,杭州西溪湿地的开发现状和发展前景较为乐观。
当前正在以提升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为主要目标进行开发,同时加强湿地保护教育和生态修复工程。
未来发展可以通过拓展旅游资源、加强科研合作等方式进行。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下,西溪湿地将成为杭州乃至中国最具特色和魅力的湿地景区之一。
杭州西溪湿地公园调研

西溪湿地仿古建筑
●建筑:
d.建筑材料:以青砖.花岗岩.木材为主,结合当地传统砌筑 工艺,营造出富有浓郁乡土特征的景观空间,并体现了生态环 保理念。
木结构居民与地方墙体砌筑工艺 乡土材料运用
●游览设施:
a.桥:西溪湿地公园石桥形式简洁,一般跨数少并且距 离短,构造简单,体现乡村田园野趣。
石板桥
石拱桥
●水上游线组织:
西溪湿地公园外围河道较 宽,形成环绕景区的大船 游线,游线较长,串联起 各主要景区。内部水网较 密,形成多个“8”字形 的小船游线,使乘客充分 享受水上魅力。
●色彩组合:
西溪湿地鸟瞰
色彩分析图
西溪湿地侧重于江南水乡特征的塑造,因此色彩组合多采用符 合江南红壤土色系的暖调组合。总色调形成黄绿色中夹杂暖灰 色与白色的色彩组合形式。
2.景观形态组织
●空间层次:西溪湿地公园内除了小规模的居民村落,大部分
区域以自然农田风貌为主,景象单一,缺少层次变化。
天际线单一
2.景观形态组织
●优化景观空间层次:
a.丰富竖向变化
木塔打破平缓单一的天际线
●优化景观空间层次:
b.嵌入中间层次
在河上增设石桥将单一的景观纵深打破,增加中间层次,活化景观。
3.风景游赏规划
●功能分区
a.生态保护培育区:保存现有的 池塘、湖泊、林地、植被,创 造良好的湿地生态环境。 b. 民俗文化游览区 :以西溪民 俗文化为主题的风情游览区。 c.秋雪庵保护区:恢复秋雪庵八 景,复种西溪传统植物,体现 西溪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传统景 观风貌。 d. 曲水庵保护区: 恢复曲水庵 八景及传统植物景观,以文化 风景游览为主题景观。 e.自然景观游览区:按湿地生态 群落调整配置植物。
杭州西溪湿地调查报告

杭州西溪湿地调查报告杭州西溪湿地调查报告调查时间调查地点浙江杭州西溪湿地湿地介绍从东晋被发现,唐宋发展,到明清全盛,及至民国衰落,解放后废弃,有关西溪湿地,已经成为近期的热门话题。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5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
这里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西溪风景区在过去是仅次于西湖风景区的杭州市第二大风景区,总面积约60平方公里,已有1000多年历史。
调查内容浙江杭州西溪湿地作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湿地受到许多人的瞩目。
但湿地现状却令人担忧。
千百年来,西溪在高强度人类活动和湿地生态过程的长期交互作用下,形成了以大水面和多鱼塘为主体的人工湿地,体现着较为独特的人工湿地生态学特征。
尤其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类在西溪湿地内的活动更加频繁,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西溪生态环境的破坏。
主要体现在:一、西溪湿地的面积在逐渐减少随着城市发展,西溪湿地面积从历史上的60多平方公里,逐渐缩小到现在规划保护的10.08平方公里。
二、西溪湿地生态环境形势严峻由于基础设施配套的不完善,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垃圾、生活污水严重影响和破坏了西溪湿地的生态环境。
尤其是养猪污染,养猪曾是西溪湿地所处的蒋村乡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全乡有养猪户415户,生猪累计存栏25000余头(按照林水部门的测算,1头猪的污染是1个人的污染的7倍),养猪收入占蒋村农业总产值近70%。
三、湿地监管机制不健全蒋村乡管理体制变更,以及特殊的地理条件,导致湿地内农居管理相对比较薄弱,矛盾比较突出。
如果一味地采取只堵不疏的办法,长期下去,西溪保护与开发的代价将更大。
据测算,每推迟一年实施保护,成本将增加超过亿元。
四、传统文脉逐渐消退湿地的建筑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地消失,前人诗词、匾额、碑刻在不断地流失,周边地区的开发、发展使西溪湿地“冷、野、淡、雅”的意境在不断地湮灭。
杭州西溪湿地调查报告

杭州西溪湿地调查报告从东晋被发现,唐宋发展,到明清全盛,及至民国衰落,解放后废弃,有关西溪湿地,已经成为近期的热门话题。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5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
这里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西溪风景区在过去是仅次于西湖风景区的杭州市第二大风景区,总面积约60平方公里,已有1000多年历史。
调查内容浙江杭州西溪湿地作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湿地受到许多人的瞩目。
但湿地现状却令人担忧。
千百年来,西溪在高强度人类活动和湿地生态过程的长期交互作用下,形成了以大水面和多鱼塘为主体的人工湿地,体现着较为独特的人工湿地生态学特征。
尤其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类在西溪湿地内的活动更加频繁,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西溪生态环境的破坏。
主要体现在:一、西溪湿地的面积在逐渐减少随着城市发展,西溪湿地面积从历史上的60多平方公里,逐渐缩小到现在规划保护的10.08平方公里。
二、西溪湿地生态环境形势严峻由于基础设施配套的不完善,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垃圾、生活污水严重影响和破坏了西溪湿地的生态环境。
尤其是养猪污染,养猪曾是西溪湿地所处的蒋村乡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2002年全乡有养猪户415户,生猪累计存栏25000余头(按照林水部门的测算,1头猪的污染是1个人的污染的7倍),养猪收入占蒋村农业总产值近70%。
三、湿地监管机制不健全蒋村乡管理体制变更,以及特殊的地理条件,导致湿地内农居管理相对比较薄弱,矛盾比较突出。
如果一味地采取只堵不疏的办法,长期下去,西溪保护与开发的代价将更大。
据测算,每推迟一年实施保护,成本将增加超过亿元。
四、传统文脉逐渐消退湿地的建筑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地消失,前人诗词、匾额、碑刻在不断地流失,周边地区的开发、发展使西溪湿地“冷、野、淡、雅”的意境在不断地湮灭。
浅析西溪湿地的转型发展之路

浅析西溪湿地的转型发展之路西溪湿地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独特生态特征的湿地生态系统。
经过几十年的转型发展,西溪湿地已经成为杭州市的一个重要旅游景点和生态保护区域。
本文将从湿地的历史背景、转型发展的过程和成果以及面临的挑战三个方面,对西溪湿地的转型发展之路进行简要分析。
首先,西溪湿地拥有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
早在唐朝时期,西溪湿地就成为良渚王朝的狩猎场所,后来又成为一些文人雅士的隐居之地。
长期以来,湿地的自然环境和独特风景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的赞美和游览。
在近代,西溪湿地曾经面临过诸多挑战,比如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破坏以及经济发展的压力等,但通过多方努力和保护措施,湿地得以保存和恢复。
其次,西溪湿地的转型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最初的阶段是1980年代初期,当时湿地的主要功能是水资源调节和农业灌溉。
随着杭州市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湿地的重要性,并开始重视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
为此,杭州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修建护坡、禁止捕捞等,力图保护湿地的生态环境。
在此基础上,湿地逐渐开放给游客,成为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
另一个阶段是2000年代初期,当时西溪湿地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湿地,并得到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更多关注和投资。
政府投入巨资,对湿地进行全面整治和生态修复,以提升湿地的生态价值和游客体验。
湿地内的游客设施得到了大幅改善,比如修建了蜿蜒的步道、观鸟台和休闲广场等。
同时,政府还积极引进相关的旅游企业和服务业,丰富了湿地旅游的内涵和特色。
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西溪湿地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
首先,湿地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并成为一片独特的植物和动物栖息地。
其次,湿地的旅游业迅速发展,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
此外,湿地还成为了人们学习和研究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场所,促进了湿地保护和环境教育的普及。
然而,西溪湿地的转型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依然存在困难。
杭州西溪湿地公园 湿地公园的自然风光与文化底蕴的完美结合

杭州西溪湿地公园湿地公园的自然风光与文化底蕴的完美结合杭州西溪湿地公园是一座将自然风光与文化底蕴完美结合的湿地公园。
这个景点位于杭州市西湖区,拥有广袤的湿地区域,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欣赏其独特之美。
本文将探讨杭州西溪湿地公园的自然风光以及其蕴含的文化底蕴。
一、自然风光杭州西溪湿地公园散发着浓郁的自然气息。
在公园的广阔区域内,自然生态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恢复。
公园内的湿地植被种类繁多,其中包括了荷花、芦苇、莲藕等。
特别是在夏季,荷花盛开,带来了一片绚丽多彩的景象,令人陶醉其中。
此外,公园内还有一些自然水系,如小溪和湖泊,这些水域的清澈碧绿令人心旷神怡。
游客可以沿着湖边悠闲漫步,享受一段宁静的时光。
除了植被和水域,杭州西溪湿地公园还拥有丰富的动物资源。
在公园的湖泊边,常可以看到各类水鸟栖息其间。
这里是许多鸟类的栖息地,它们在这里繁衍生息,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游客们可以携带相机,记录下这些美丽的瞬间。
此外,杭州西溪湿地公园还有一些珍稀的动植物,这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场所。
二、文化底蕴除了自然风光,杭州西溪湿地公园还拥有浓厚的文化底蕴。
公园内有一些传统的建筑,这些建筑以其独特的古风建筑风格,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游客可以在这些建筑前欣赏其优雅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
这些建筑受到了古代中国建筑艺术的影响,内部布局精细而独特,让人流连忘返。
此外,杭州西溪湿地公园还有一些文化活动。
在公园内,游客可以观赏到一些传统表演,如古琴演奏、民歌演唱等。
这些表演将传统文化带给游客,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对于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游客来说,这些文化活动提供了一个优质的体验场所。
最后,公园还有一些文化遗迹。
这些遗迹有着悠久的历史,并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游客可以在公园内游览这些遗迹,感受到中国古代文明的底蕴。
这些遗迹包括了古代建筑、雕塑、碑刻等,它们向人们展示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结语杭州西溪湿地公园是一个自然与人文相融合的完美之地。
西溪湿地设计考察报告

西溪湿地设计考察报告1. 引言西溪湿地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是一个具有重要生态和景观价值的湿地保护区。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西溪湿地资源,本次考察旨在探讨西溪湿地设计策略,并提出相应建议。
2. 现状分析2.1 地理环境西溪湿地位于杭州市的西部,地处长江三角洲的支流西溪上。
其水系广泛,生物多样性丰富。
周边地理条件较为优越,交通便利,具备了开展旅游观光的潜力。
2.2 自然资源西溪湿地拥有丰富的湿地生态系统,包括多种珍稀植物和动物。
其中,候鸟迁徙是湿地最大的特色之一。
此外,湿地景观秀丽,四季变化丰富,吸引了大量游客。
2.3 管理现状目前,西溪湿地已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并设有相应的管理机构。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不合理开发,湿地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加强湿地管理和保护迫在眉睫。
3. 设计策略3.1 生态保护生态保护是设计湿地的首要任务。
应加强湿地的水环境管理,提高水质,保证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同时,要严格控制开发和游憩活动对湿地的影响,减少人为干扰,并设立相应的保护区域。
3.2 教育宣传通过教育宣传,提高公众对湿地保护的意识。
可以在湿地内设置教育中心,开展生态教育活动,向游客普及湿地的生态意义和价值。
此外,可以设计科普展览,以吸引更多人参与湿地的保护事业。
3.3 旅游开发在湿地内开展合理的旅游开发,既能满足游客的需求,又能实现湿地保护的目标。
可以设计游览路线,设置观景平台,提供生态导览等服务,以提升游客的体验感。
同时,要合理控制游客数量,避免过度开发带来的负面影响。
3.4 社区参与社区参与是湿地保护的一项重要策略。
应组织社区居民参与湿地保护志愿工作,让他们成为湿地的生态守护者。
可以设立社区园艺中心和研究所,提供相关培训,激发居民的环保责任感和创意潜能。
4. 建议与展望西溪湿地是杭州市重要的自然资源,具有极高的保护和利用价值。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湿地,我们建议:- 加强湿地管理,提高保护力度;- 提高公众对湿地保护的意识,加强教育宣传;- 合理开展旅游开发,既满足游客需求,又保护湿地生态;- 强化社区参与,推动湿地保护事业。
浅析杭州西溪湿地的开发现状和发展前景

浅析杭州西溪湿地的开发现状和发展前景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上海杉达学院学科学期论文论文题目:浅析杭州西溪湿地的开发现状和发展前景学生姓名:沈敏华专业年级: 07届旅游管理指导教师:张媛2010年 5 月 6 日目录:一、绪论二、杭州西溪湿地的现状三、杭州西溪湿地开发中存在问题四、杭州西溪湿地资源开发的对策与建议五、杭州西溪湿地的发展前景六、结论七、参考文献浅析杭州西溪湿地开发现状和发展前景一.绪论西溪湿地国家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5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
这里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自2004年一期工程开始至现在的三期工程,开发遵循科学保护,规划先行;以民为本,妥善安置;生态优先,最小干预的开发原则。
2005年2月,西溪湿地被命名为全国首个国家湿地公园,国家林业局同意杭州市正式开展湿地公园的保护和管理。
国家林业部野生动植物保护司副司长严旬对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建设好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对于全面加强西溪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护生态系统生态特点和基本功能,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1本文介绍了杭州西溪湿地的现状,阐述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对西溪湿地的开发对策与建议,对西溪湿地的发展前景作展望。
本文是作者仅凭自己的学习水平做的报告,仅代表个人观点。
希望对研究西溪湿地的学者有所帮助。
二.杭州西溪湿地的现状2(一)西溪湿地简介西溪湿地位于杭州西北,总面积约50平方公里。
明清时期,西溪已是一个着名风景区,与杭州西湖、西冷并称为“杭州三西”,享有“副西湖”的美称。
西溪湿地作为全国大中城市中唯一的城市湿地,水资源、多种植被和水生动物资源保存完好,2007年2月份,被国家林业局认定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西溪湿地土地美学价值评价研究

西溪湿地土地美学价值评价研究西溪湿地是杭州的一处自然风光胜地,也是国家级湿地保护区。
在这片湿地中,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被誉为“城市绿肺”,也是杭州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在西溪湿地的土地美学价值评价研究中,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探讨它的价值所在。
一、自然景观的美学价值西溪湿地周围群山环绕,湖水清澈,水草丰茂,水鸟翔集,形成了一幅壮丽而又宁静的自然画卷。
在这里,人们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的馈赠,感受土地的美丽、动人和宁静。
人们可以在这里进行生态旅游,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之美,欣赏湿地植被的多样性和湿地生态系统的绚丽。
西溪湿地拥有独特的地形地貌,呈现出多样化的景观特征。
在这片湿地中,山、水、林、草、花交相辉映,形成一道道美丽的自然景观。
山峦连绵,水面波光粼粼,树木葱茏,花草丛生,构成了一幅天然的风景画。
这些独特的地形地貌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无限的美感,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之处。
二、生态环境的美学价值西溪湿地是杭州市的一片重要生态保护区,也是国家级湿地保护区。
在这里,湖水清澈见底,水草丰茂,水鸟翔集,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
这种独特的生态环境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无限的美感。
人们可以在这里观察自然界的奇妙,感受大自然的生机勃勃。
西溪湿地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这里有着各种鸟类、昆虫、植物和动物,构成了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
在这里,人们可以近距离观察不同的鸟类,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之美。
这种独特的生物多样性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无限的魅力,让人们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
三、文化遗产的美学价值西溪湿地是一片具有悠久历史的土地,这里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
在这片土地上,有着众多历史遗迹和传统文化,如古迹、祠堂、古村等,这些文化遗产丰富了这片土地的美学价值。
人们可以在这里感受古老文化的魅力,探寻历史的印记,了解这片土地的文化内涵。
西溪湿地还有着丰富的人文景观,这里有着众多民间艺术、民俗传统、乡村特色等,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无限的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d r a sae d v l p n . h o n n a d c p p so v r n o d n 1 91h v e n r p a e y c n tu t n e l tt e eo me t T e d mi a tl s a e t e fr e a d p n s i 9 a e b e e lc d b o sr c— e n y i s
维普资讯
第 3期
近 1 5年 来杭 州 西溪 湿地 景 观 格 局 变化研 究
31 2
湿地是 一种重要 的 自然 资源 , 国际《 姆萨 拉 尔湿地公 约》 给地 球 表 层 湿 地 下 的 定 义 是 : 地 湿
feln) 指 不 论 其 为 天 然 或 人 工 、 久 或 暂 时 w t d系 a 长
化。 因此 , 今后在 西溪湿地开发 中应十分注重保护和部分恢复池塘和河流等景观类 型 , 以实现可持续利
用
关键词 : 景观生 态学; 遥感; 地理信息 系统 ; 西溪湿地
中 图分 类 号 :2 1 P 7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0 17 1 (0 7 0 — 3 0 0 10 — 192 0 )3 0 2 — 6
维普资讯
Vo .3 No3 1 2 .
M a . 2 07 y 0
科 技 通 报
B UE I C E E AND I HN0L UL T N 0F S I NC EC 0GY
第2 3卷 第 3期
2o 0 7年 5月
近 1 5年来杭 州西溪湿地 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S u iso h a g so n s a e P te n fHa g h u Xi i t d e n t e Ch n e fLa d c p a t r so n z o 】 j 【
W el nd i 5 y a s ta n 1 e r
Y UMi-e n i j,
之 沼 泽地 、 原地 、 炭 地 或 水 域 地 带 , 有 或 静 湿 泥 带
柿 树 、 、 、 、 与 芦 苇 、 草 等 ; 鸟 类 1 茶 竹 梅 桑 革 有 2 目2 6科 8 9种 。 类 3目 6科 , 行 类 3目 6科 , 兽 爬 两 栖 类 1目 3科 ; 四大 家 鱼 等 多 种 鱼 类 , 及 有 以
J n u, i - n XUJ n mig S Jac u aj i — n , HI i-h n a
( olg fE vrn na n suc ce c s Z e in iesy Ha g h u 3 0 2 , ia C l eo n io me tl dReo reS in e , h Ja gUnv ri , n z o 1 0 9 Chn ) e a t
以及 20 0 0年 S O P T影 像作为基本 信息源 ,以 1 : 50 0地形图为参考进行几何精 纠正 。根据遥感 00 影像信 息源 的季相 以及 杭州西 溪湿地 区域生态
环 境 的 特 点 .在 遥 感 图 像 软 件 E D SI G R A MA —
IE . N8 6的支持下 。 先对 3个年份的 T 影像进行 M 研 究 区域 的裁 剪 。 以 地 形 图 为 标 准 , 取 控 制 并 选
浮 游 动物 3 1种 、 游植 物 7门 、 栖 动 物 1 浮 底 7种 。
止 、 流动 、 为淡水 、 咸水或咸 水水 体者 , 或 或 半 包 括 低 潮 时水 深 不 超 过 6m 的水 域 , 以水 成 土 和 并 土 壤水 分饱 和为 其 主要 特 征 _ l _ 地 由于 其 特 殊 。湿 的 水 文 条 件 , 有 涵 养 水 源 、 化 水 质 、 洪 防 具 净 蓄 旱 、 持 区域水 平 衡 、 节 气 候 、 护 丰 富 的生 物 维 调 维 多样性 、 自然 生 产 力 高 等重 要 生 态 功 能 。 杭 州 是 长 江 三 角 洲 的重 要 中心 城 市 , 是 著 也 名 的 国 际旅 游 城 市 。西 溪 湿 地 位 于杭 州 市 西 部 , 距 市 中心 武 林 门约 6k m,是 中 国第 一 个 集 城 市 湿 地 、 耕 湿 地 、 化 湿 地 于 一 体 的 国家 湿 地 公 农 文 园 . 于 20 并 0 5年 5月 向游 客 开 放 。 是 由于 长 期 但
作者 简 介 : 敏 杰 (9 1 ) 男 , 江 桐庐 人 , 士研 究 生 , 事 环 境 遥 感 与信 息 技 术 和 湿 地 动态 变 化 研 究 。 余 18 一 , 浙 硕 从
E ma l mi k e u ma l o — i : n e y @g i . n c
通 讯 作者 : 建军 , — a : uin n j. uc 吴 E m lw j j @z e . i au ud n
遥 感 影 像 是 景 观 特 征 的定 量 化 反 映 , 目前 是
能够快速 、 同步获取 大面积地表覆盖信息的主要
数据源_ 为了分析该地区湿地景观的变化 , 5 J 。 选取
了 19 、9 9和 20 9 119 04年 三 个 不 同年 份 美 国 陆地 卫 星 54、 段 合 成 影 像 ( 面 分 辨 率 为 3 I 、 3波 地 0I) T
波段合成影像作 为信息源 , 选取斑块面积 、 斑块数 、 斑块 分维数 、 斑块破碎 化指数 、 最大斑块 指数 、 多样
性 、 匀 度 等 指 标 , 杭 州 西 溪 湿 地 景 观 格 局 变 化 进 行 了 定 量 分 析 。结 果 表 明 ,9 1 2 0 均 对 19 — 04年 近 1 5年 间。 由于 杭 州城 市 扩 张 及 房 地 产 开 发 等 人 为 因 素 。 塘 和 河 流 等 19 年 最 占优 势 的景 观 类 型 。 2 0 池 91 到 04 年 已变 成 了 建设 用 地 和 农 用地 , 观 格 局 发 生 了显 著 的 变 化 ; 设 用 地 和农 用 地 对 整 个 湿 地 的 控 制 作 景 建 用 不 断增 强 , 致 景 观 多 样性 指 数 降 低 、 物 流 不 畅 、 物 多样 性 下 降 , 导 能 生 环境 污 染 趋 重 , 湿地 生 态 功 能 退
余 敏 杰 , 建 军 , 建 明 , 加春 吴 徐 施
( 江大学 浙 环 境 与 资 源 学 院 , 州 30 2 ) 杭 10 9
摘
要: 在遥感 和地理信息系统支持 下 , 利用 19 年 、9 9 和 20 9 1 19 年 0 4年三个 时期 的 L nstT 、 、 ada M5 4 3 —
不 断被 蚕 食 。 湿 地 自然 景 观 破 坏 、 使 资源 退 化 、 生 态 功 能下 降 。 因此 , 究 杭 州市 西 溪 湿 地 景 观 格 研 局 的 变化 及 成 因 , 湿 地 景 观 和 资 源 保 护 与 可 持 对 续 利 用 、 态 功 能 保 护 和 恢 复 、 至 杭 州 市 的 环 生 乃 境 整 治 、 游西 进 及 国 际 生态 旅 游 城 市 建 设 等 都 旅 具有 十分 重 要 的意 义 。
Abtat Ln st M i aey(ad , a d db d )i er 19 , 9 9ad2 0 eeue td eca gs src: a da T gr b 5 b 4a a 3,nyas 9 1 19 04w r sdt s yt h e m n n n n n o u h n
e a d a d f r a d i 0 4 wh c e a o t lfco v rt e w o e w t d a d r s l d i e r a e a d c p d ln n a mln n 2 0 , i h b c me c n r a t r o e h l e l n e u t n d c e s d ln s a e o s h n a e d v ri n e ,ma e a d e e g o a d bo ie i ,e v r n n a o lt n n d d tro ain o c l gc u c ie t i d x s y trl a n ry f w, i n l n id v r t n io me t p l i ,a ee r t f o o ia f n — s y l uo i o e l t n f h e l d I i u g s t a o s r i g a d p r al e tr g p n sa d r e h u d b r al mp a i d i i so ew t o t n a . t ss g e t h tc n e vn n a t y r so n o d v r s o l e g e t e h sz i l i n i s y e n f t r e eo me to l x e l d f ri u ti a l t i t n uu e d v lp n ft eXi i t } w a ss san b e u i z i . n o t la o
o n s a e p t r so n z o x t d wi e s p o o S I d c tr ee td i h t d n l d d p t h fl d c p at n fHa g h u Xi i a e wel t t u p  ̄ f n a h h GI . n i ao s lce n te s y i cu e a c s u a e s n mb ro ac e ,f ca i n in r g na in i d x a g s ac n e ,d v ri d e e n s n e ec r a , u e fp th s r t d me s ,f me tt n e ,lr e tp th i d x ie t a v n e si d x, t . a l o a o s yn R s l h we a h h g s o a d c p atr s w r in f a tfo 1 91 t 0 4 b c u e o r a x a so e u t s o d t tt e c a e f ln s a e p t n e e s i c n r m 9 o 2 0 e a s fu b s h n e g i n e p i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