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被侵权和维护商标权方法有哪些
知识产权保护具体措施有哪些?

知识产权保护具体措施有哪些?知识产权保护具体措施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商标保护措施:商标是企业的重要资产之一,保护商标可以防止他人冒用、侵权、盗用等行为。
商标保护措施包括商标注册、商标监测、商标维权等。
商标注册要遵循相关的法律规定,通过申请商标注册来确保自己的商标权益。
商标监测是及时发现他人篡改、冒用自己商标的行为,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维权。
商标维权包括发送警告函、起诉侵权方、参与仲裁等方式来保护自己商标权益。
2:专利保护措施:专利是保护发明创造的独占权,专利保护措施包括专利申请、专利审查、专利维权等。
专利申请要符合要求,通过专利审查获得专利权。
专利维权包括发出警告函、提起诉讼、参与仲裁等方式来维护自己的专利权益。
3:版权保护措施:版权是保护作品的独占权,版权保护措施包括版权申请、版权登记、版权维权等。
版权申请要符合相关规定,通过版权登记来确保自己的版权权益。
版权维权包括发出警告函、提起诉讼、申请仲裁等方式来保护自己的版权权益。
4:商业秘密保护措施:商业秘密是企业重要的商业资产,商业秘密保护措施包括保密协议、防火墙、员工培训等。
企业可以与商业伙伴签署保密协议,限制商业秘密的泄露。
通过设置防火墙、加密技术等来防止商业秘密被窃取。
对员工进行相关培训,确保员工对商业秘密保密的意识和能力。
5:互联网合规措施: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知识产权的保护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互联网合规措施包括网络侵权监测、网络维权、侵权追责等。
通过监测网络侵权行为,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来维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网络维权可以采取发送警告函、提交举报、起诉侵权方等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侵权追责可以通过与相关部门合作,追究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
附件:本文档附带的附件包括商标注册申请表、专利申请表、版权登记表、商业秘密保密协议范本等。
法律名词及注释:1:商标注册:根据《商标法》的规定,通过申请商标注册来获得对商标的独占权。
2:商标监测:通过定期监测商标的使用情况,及时发现商标侵权行为。
知识产权的保护措施和维权途径

知识产权的保护措施和维权途径知识产权是现代社会中一项非常重要的资产,它承载着创新和智慧的产物。
为了保护知识产权并确保创作者及相关权益人的权益,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保护措施和维权途径。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和维权途径。
一、专利保护专利是一种最常见的知识产权形式,主要用于保护新发明或技术创新。
申请人可以通过向专利局提交专利申请来获得专利权。
专利保护的措施包括专利审查制度、专利无效宣告制度和专利侵权诉讼等。
当他人侵犯了你的专利权时,你可以采取法律途径提起诉讼,维护自己的权益。
二、商标保护商标是商品或服务的标识,用于区分不同来源和品质的商品或服务。
商标保护的主要措施是注册商标权。
通过向商标局提交商标注册申请,可以获得商标权并保护自己的商标。
商标侵权行为包括擅自使用注册商标、仿冒注册商标等情况。
当你发现他人侵犯了你的商标权时,可以通过法律手段申请停止侵权行为和赔偿损失。
三、著作权保护著作权是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保护。
在作品创作完成后,著作权自动产生。
著作权保护的措施包括创作成立、权利归属、著作权登记等。
当他人未经许可擅自复制、传播、展示、表演等你的作品时,构成了著作权侵权。
你可以通过著作权法律途径追究侵权责任,保护自己的权益。
四、商业秘密保护商业秘密是一种不公开披露的商业信息,具有经济价值,并采取了合理的保密措施。
商业秘密保护的措施包括签订保密协议、保密管理制度和诉讼追究等。
一旦商业秘密被披露或泄露,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当他人侵犯了你的商业秘密权时,你可以采取法律手段进行维权,追求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
五、域名保护域名是互联网上标识网站的名称。
域名保护的措施包括及时注册、合理运用和解决争议等。
在互联网发展的过程中,域名的侵权行为逐渐增多。
当你的域名被他人恶意注册或侵犯时,你可以向相关的域名管理机构投诉,或者通过域名仲裁和诉讼等方式来保护自己的域名权益。
综上所述,知识产权的保护措施和维权途径涉及到专利保护、商标保护、著作权保护、商业秘密保护以及域名保护等多个方面。
电商平台的商标与知识产权保护

电商平台的商标与知识产权保护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电商平台的商标与知识产权保护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本文将从商标保护和知识产权保护两个方面探讨电商平台如何有效维护自身的利益和合法权益。
一、商标保护商标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标识,具有识别和区分商品或服务的功能。
在电商平台中,商标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是电商平台进行商标保护的几种方法:1. 商标注册商标注册是商标保护的首要步骤。
电商平台应在国家相关机构注册自己的商标,并获得专属的商标权。
只有注册成功的商标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平台方才能对侵权行为进行维权。
2. 商标监测电商平台可以通过专业的商标监测系统,监控市场上的商标侵权行为。
一旦发现有侵权行为,及时采取措施阻止侵权方的销售活动,保护自己的商标权益。
3. 建立举报渠道电商平台应建立完善的举报渠道,鼓励用户、商家一起共同维护商标权益。
任何人发现侵权行为,都可以通过举报渠道进行举报,并由电商平台进行调查处理。
二、知识产权保护除了商标保护外,电商平台还需要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包括版权保护、专利保护等。
1. 版权保护电商平台作为信息发布和交易的平台,必须保护用户的版权。
平台方应建立严格的版权审核机制,禁止用户在平台上发布侵权内容,确保用户的作品受到版权法律的保护。
2. 专利保护对于一些在电商平台上销售的具有专利权的产品,平台方应与品牌方合作,确保产品的专利权得到充分保护。
同时,平台方还应建立专利保护的举报渠道,及时处理侵犯专利权的行为。
三、合作共赢除了上述措施外,电商平台还可以与知识产权持有者展开合作,实现合作共赢。
1. 维权技术支持电商平台可以与知识产权保护机构合作,共同开发技术工具,实现侵权行为的自动检测和删除,提供更加高效的维权管理。
2. 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培训计划电商平台可以联合知识产权专业机构,为平台上的商家提供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培训,提高商家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总结:在电商平台中,商标与知识产权的保护至关重要。
商标侵权抗辩事由有哪些

商标侵权抗辩事由有哪些商标是企业对其产品或服务的标识,具有识别和区分商品或服务来源的作用。
商标侵权是指未经权利人许可,他人在相同或相似商品或服务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相似的标识,导致公众混淆的行为。
然而,在商标侵权纠纷中,被告可能会提出抗辩事由以反驳原告的指控。
本文将介绍商标侵权抗辩的几个常见事由。
一、正当使用正当使用是商标侵权抗辩的一大事由,即被告在使用涉嫌侵权商标时符合合理目的、符合公平竞争和合法经营的范围。
正当使用通常适用于具有描述性质的商标,因为这类商标指代的是相关产品或服务的特点,而非单一企业的独有标识。
二、权利消灭商标权利可能会在某些情况下被消灭,这是商标侵权抗辩的另一个常用事由。
权利消灭可能是由于商标权利人未按法律规定的期限续展商标注册、商标未经任何实际使用等情况所致。
在这种情况下,被告可以主张商标权利已被法律所消除,从而抗辩商标侵权指控。
三、合理变形合理变形是商标侵权抗辩的一种事由,指被告在使用与原商标相似的标识时,对商标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变形或修改,从而避免了与原商标产生混淆的可能。
合理变形通常需要考虑到商标的整体外观、音韵特征和含义,确保对公众不会产生混淆的误导。
四、先使用权先使用权是商标侵权抗辩事由中的常见一种,意指被告在与原商标权利人相争时,可以主张自己在同一或类似商品或服务上先使用该商标,并已取得一定的知名度和声誉。
先使用权的确立通常需要被告提供相关证据,如商标的具体使用时间、市场影响力等。
五、合理使用范围商标权是有限的,只在特定商品或服务范围内有效。
如果被告在与原商标权利人相争的商品或服务范围之外使用相同或相似的商标,且不会产生公众混淆,被告可以主张合理使用范围的限制,作为商标侵权抗辩的理由。
六、权利人默示授权权利人对他人的实际使用行为表示默示授权,即被告主张权利人在事实上默许其使用该商标。
例如,原商标权利人对被告的商标使用行为长期未提起纠纷或提出异议,可以被视为对被告使用行为的默示授权。
商标注册和侵权保护的法律规定

商标注册和侵权保护的法律规定在市场经济的赛场上,商标作为企业品牌的重要象征和形象载体,越来越受到各方关注。
商标的注册和保护是企业在锁定市场,保障自身利益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就商标注册和侵权保护的法律规定进行详细介绍。
一、商标的注册1、商标注册的目的商标注册的本质是获得商标专用权,即确立商标主体对一定商品或服务的专用使用权,保障其在经营活动中的利益。
商标注册对于企业建立自身品牌,加强竞争优势,防止他人侵占使用等方面都有重大意义。
2、商标注册的条件商标注册需符合以下条件:商标具有显著特征;商标能够区别同一种类商品或服务其他企业的商品或服务;商标不与他人的先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
同时,还应注明商标的商品或服务范围。
3、商标注册的申请商标注册之前需进行商标搜索,确认申请的商标是否与已注册商标重名或过近。
如确定商标没有被注册,可向商标局递交申请书。
申请材料包括商标申请书、商标使用证明以及商标图样等。
商标局会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若审查通过,会在商标公报上公示,若180天内没有异议,就会核准注册。
二、商标侵权保护1、侵权概念商标侵权是指未经商标专用权人许可,在同一或近似商品或服务上将商标作为自己商品或服务的标识,或者同类或相关商品或服务中使用与权利人商标近似的标识,而导致消费者产生混淆或误认的行为。
2、商标权的救济措施商标权人对于商标侵权可以采取以下救济措施:邮寄警告信,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请求立案调查;提起商标权权利诉讼,寻求司法救济;与侵权方协商和解。
其中,商标诉讼是商标侵权的主要手段,诉讼流程包括立案、庭前程序、一审审理、二审审理等环节。
3、免责条款在商标侵权诉讼中,被告方可能会以免责条款为据,声称已经取得商标专用权或取得许可使用商标。
免责条款的适用需经过严格的判断,包括免责申请是否合法、商标登记是否有效、商标的范围等方面。
综上所述,商标注册和侵权保护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法律手段。
企业需要重视商标的注册和侵权保护,增强自身品牌的知名度和信誉度,同时提升自身商业价值。
商标保护措施

商标保护措施
一、及时注册商标
对公司形成和使用的所有商标根据国家商标法及时注册,使其成为受国家法律保护的注册商标,以保护商标的专用权。
二、按需要进行防御注册
为了防止他人在不同类别的商品上使用其相同或近似的商标,可以在与该商标类似或非类似商品类别让将其商标分别进行防御注册,以有效地防止该商标的商标权遭受侵害。
三、密切关注国家注册商标动态,进行商标监测
公司商标管理小组密切关注国家工商局颁布的每一期《商标公告》,了解掌握国家商标主管机关对商标注册、变更、转让、许可、撤销等内容向社会公布的专业性公告,它的特殊作用在于让社会各界监督商标工作,维护国家法律的严肃性,保护商标专用权。
企业有了注册商标后,应密切关注国家工商局颁布的每一期《商标公告》,如有发现与自己的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被商标局初步审定公告时,可及时向国家工商局提出异议,以免自己的商标权受侵害。
四、如发现假冒、侵权行为,应及时处理
如发现自己的商标遭受侵害时,可以向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请求处理,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为了迅速、有效地制止、查处商标侵权行为,公司管理部门应向受理机关提交《投诉书》或《起诉书》,同时提供被侵害人的《商标注册证》复印件、侵权商标的图样、包装、发票、实物等有关侵权的证据。
《投诉书》或《起诉书》中要载明被侵权人的全称、住所、注册商标名称及图样、商标注册证明、商标销售情况、侵权发生地、侵权事实、请求处理的要求等内容,配合执法部门迅速、有效地制止、查处商标侵权行为。
商标保护声明

商标保护声明商标是企业的重要资产之一,具有独立的价值和意义。
为了保护企业的商标权益,本公司特发表此商标保护声明,向社会各界宣示我方权利,强调对商标的保护,并警示可能侵犯商标权的行为。
一、商标权的归属及说明1.1 "XXX" 商标(以下简称"本商标")是由我方注册申请、获得商标局核准并登记的商标。
1.2 本商标的权益归属于本公司,享有相应的商标权利。
我方拥有在本商标使用范围内的一切权利,包括但不限于使用、许可他人使用、进行商标控制等。
1.3 未经我方书面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使用、复制或模仿本商标,并不得以任何形式侵犯本公司的商标权益。
二、商标权的保护原则2.1 我方将依法维护我方商标权益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护商标不受侵犯。
2.2 使用与本商标相似、相同、近似的商标,且可能引起困惑、误认的行为,将被视为侵犯我方商标权益。
我方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2.3 任何未经授权而使用本商标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商标侵权、假冒侵权、冒用色调、名称、标识等,均属侵权行为,将面临法律诉讼的风险。
2.4 对于恶意注册、侵犯我方商标权益的行为,我方将采取法律手段追究其法律责任,并争取最大的赔偿。
三、商标保护的建议为了确保商标权益的有效保护,我们向所有单位和个人提出以下合理且必要的建议:3.1 充分了解商标法律法规,加强对商标权益的保护意识。
3.2 提高商标保护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不侵犯他人商标权益。
3.3 如在商标使用或注册过程中发现他人存在侵权行为,应立即向我方举报,以维护公平竞争秩序和市场环境。
3.4 任何单位或个人如需使用本商标,应事先取得我方书面许可,并遵守许可协议中的约定。
3.5 如发现他人的商标侵权行为,应及时向我方进行投诉,并提供充分的证据和资料。
3.6 本声明未尽事宜,即使未明文列举,亦应依照商标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执行。
四、声明效力及变更4.1 本商标保护声明自发布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五年。
商标侵权及防范措施

在同一种商品或类似商品上使用
02
商标侵权行为必须发生在与注册商标核定使用的商品相同或类
似的商品上。
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
03
使用的商标必须与注册商标在视觉上基本无差别,或者足以使
相关公众对商品的来源产生误认。
商标侵权法律责任
民事责任
商标侵权行为需承担停止侵害、 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商品、罚款等。
寻求海关保护
对于涉及进出口的商标侵权行为 ,企业可以向海关申请知识产权
保护,防止侵权商品进出境。
加强企业内部管理,防止泄密
建立保密制度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保密制度,明确保密范围和保密责任,加强对 涉密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控制商标使用范围
企业应严格控制商标的使用范围,避免商标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被 使用或泄露。
案例
某印刷厂未经授权,擅自制造了某知名品牌的注册商标标识,并将其销售给不 法商家。
反向假冒行为
定义
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行为 。
案例
某商家购买了某知名品牌的商品,将其商标更换为自己的商标后重新销售,误导 消费者。
03 商标侵权防范措施
CHAPTER
增强商标保护意识
商标侵权分类
根据侵权行为的性质和情节,商标侵权可分为直接侵权和间 接侵权。直接侵权是指直接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 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间接侵权则指为直接侵权行为提供 便利条件或帮助的行为。
商标侵权行为构成要件
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
01
使用他人注册商标必须获得商标注册人的明确许可,否则构成
侵权。
了解商标法律法规
深入学习商标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商 标权益保护范围及侵权行为的法律责 任。
刑法与民法对于假冒伪劣与商标侵权的打击与保护

刑法与民法对于假冒伪劣与商标侵权的打击与保护假冒伪劣产品和商标侵权行为在现代社会中屡见不鲜,给商家和消费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法律纠纷。
为了保护商标权益和消费者权益,刑法和民法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对假冒伪劣与商标侵权行为进行打击与保护。
一、刑法对假冒伪劣与商标侵权的打击刑法是国家用来打击和制裁违法犯罪行为的法律规定。
在假冒伪劣与商标侵权行为中,刑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打击:1. 假冒伪劣产品的制造与销售刑法对制造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制造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将被认定为侵犯知识产权罪。
这些罪行包括商标权侵犯罪、专利权侵犯罪、著作权侵犯罪等,违法者将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2. 商标侵权行为的处理刑法对商标侵权行为也有针对性的规定。
对于盗用他人商标、销售伪劣商品、制造假冒商品等行为,刑法将侵权行为定为商标权侵犯罪,侵权者可能会面临刑事处罚。
3. 打击制售劣质商品刑法还规定了对制售劣质商品行为的打击。
制售劣质商品涉及到消费者的权益,对社会也会造成不良影响。
刑法中明确规定对制售劣质商品行为进行打击,并对违法者予以相应刑事处罚。
二、民法对假冒伪劣与商标侵权的保护民法是关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民事关系方面应当遵循的法律规范。
在假冒伪劣与商标侵权的保护方面,民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保护:1. 商标权的民事保护民法明确规定了对商标权益的保护。
商标权作为一种知识产权,受到法律的保护。
当商标权被侵犯时,持有商标权的人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对侵权行为进行制止、赔偿损失等。
民法对商标权保护提供了具体的法律依据。
2. 损害赔偿的要求当假冒伪劣或商标侵权行为导致损失时,民法允许受害人要求赔偿损失。
被侵权者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对侵权者进行经济赔偿,以弥补自身的损失。
民法通过赔偿制度来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3. 违约责任的追究民法中还规定了合同法律关系中的违约责任。
商标权的取得和保护

商标权的取得和保护商标是企业或组织的标志和象征,具有显著性、独立性、可区分性和使用性等特点。
商标权的取得和保护对于企业品牌的建设和维护至关重要,本文将从商标权的取得和保护两方面进行阐述,以便企业全面了解商标权的重要性。
1. 商标权的取得商标权的取得是指企业在符合商标法相关规定的前提下,获得商标使用的独占权。
商标取得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1)自主申请取得。
商标法规定,任何依法组织的法人或其他组织,以及具备商标使用资格的自然人,均可以申请商标权。
自主申请取得商标权的优势是,可以自由选择商标的字形、图形、颜色、组合和范围等信息,体现了企业的个性化和差异化。
(2)转让、继承、复名等方式取得。
商标权可以作为一种商业资产被转让给其他企业或个人,也可以通过继承或复名等方式合法获取。
(3)无偿赠与获取。
商标权可以作为一种无形的社会财富,被企事业单位、社团组织、个人或外国单位无偿赠与。
2. 商标权的保护商标权的保护是指在商标权人取得商标使用权后,防止他人通过侵权行为欺骗、混淆或损害商标权人的商业利益,从而维护商标的合法性、独立性和独占性。
商标权的保护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注册商标。
注册商标是最基本的保护措施,只有注册商标才有法律保障。
商标注册须符合法定要求,且仅对本国境内有效。
一旦商标被注册,商标权人就可以享有商标的独占权利,并可以在该商标与其他商标发生冲突时追究侵权责任。
(2)合理使用商标。
商标权的保护离不开商标合理使用,商标使用的要求包括符合商标权的取得范围、不得规避商标的冲突和误导和侵犯他人权益等方面。
此外,商标权人有义务及时更新商标信息、稳定和调整商标的市场地位,并确保商标授权合法有效的授予策略。
(3)侵权处罚。
一旦发现他人侵犯商标权,商标权人应采取行政、民事或刑事等手段,追究侵权责任。
行政手段包括警告、罚款和撤销商标等,民事手段包括权利声明、确认、停止侵权、赔偿损失等,刑事手段是以犯罪行为的形式打击侵犯商标权的行为。
商标侵权如何有效维权?

The real happiness of life lies in being able to contribute to a cause, and I realize that it is a great cause.(页眉可删)商标侵权如何有效维权?商标侵权有效维权的方法有:网络渠道、发送律师函、向工商部门投诉、起诉到法院判决等,对于商标侵权的具体情况可以基于实际侵权行为和造成的伤害后果来进行处理,避免法律适用错误的情况。
一、商标侵权如何有效维权?1、网络渠道维权网上购物消费成为现今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伴随着网络购物的热潮,假冒伪劣现象也日渐涌现,致使网购平台一度因售假而饱受诟病。
因此,平台服务商在加强平台监管方面做出了努力,并纷纷构建了知识产权保护及维权渠道,权利人在网络平台发现侵权行为,可根据平台所设立的维权渠道进行投诉,平台一旦核实侵权行为成立,将主动删除举报人所投诉的产品,从源头上禁止侵权行为。
2、发送ls函ls函由ls接受权利人的委托就相关侵权事实进行披露、评价,并对侵权者提出具体要求,具有法律上的证明作用和事实上的警示作用。
根据前期对侵权者的商业调查结果和后期拟对侵权者采取的法律措施综合评估后,判断是否采取该途径。
3、向工商部门进行侵权投诉我国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负有查处商标侵权行为的职能,商标权人发现侵权行为,可以到侵权方当地工商行政部门投诉,责令其停止侵权行为。
如果被告不履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4、向人民法院提起商标侵权诉讼民事诉讼是商标权利人在遭受商标侵权后,最后的维权救济措施,民事诉讼的主要目的是制止侵权,并旨在解决权利人因侵权所遭受的经济损失及维权费用的经济赔偿问题。
二、具备下述四个构成要件的,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侵权行为:1.必须有违法行为存在,即指行为人实施了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的行为;2.必须有损害事实发生,即指行为人实施的销售假冒商标商品的行为造成了商标权人的损害后果。
保护商标权的重要性以及措施有哪些

保护商标权的重要性以及措施有哪些商标对于⼀个公司来说具有重要价值,也是其他⼈和公司不能侵犯的,国家也会保护商标权,那么保护商标权有哪些意义呢!商标保护的措施是怎样的,相关规定有哪些。
店铺⼩编通过你的问题带来了以下的法律知识,希望对你有帮助。
保护商标权的重要性以及措施有哪些1、树⽴企业的品牌形象,提升企业核⼼竞争⼒商标是⼀个企业的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商誉和知名度的载体,它体现了⼀个企业的品牌形象,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是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之⼀,关系着企业的⽣存和发展问题。
2、有利于企业开拓和占领市场,商标对于消费者⽽⾔,就是商品,服务或者企业的商誉的标志,消费者往往会认牌购货,声誉好的商标使得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或服务的时候产⽣信赖,刺激其再次购买,当商标在消费者的⼼中树⽴了良好的形象后,⾃然就获得了较⼤的市场占有率。
因此,企业通过经营商标,树⽴良好形象,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可以更好的开拓市场,实现利润的⼤化。
3、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商标数量多少,品牌知名度如何,是衡量⼀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名牌产品的发展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领头⽺。
尤其是⼀个地区的着名产业,更应该重视商标保护,积极创⽴品牌,提⾼竞争⼒,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4、有利于防⽌他⼈恶意抢注、搭便车现象,维护企业利益商标作为企业的⽆形资产,是企业市场竞争中重要的竞争⼿段,做好商标的保护⼯作,可以防⽌类似恶意抢注商标,或者混淆商标,搭便车,影响企业的声誉,损害企业的良好形象,侵害企业的利益。
商标保护的措施1、企业要把商标权保护列为品牌战略尽快审查商标注册⼿续是否完备,商标是否到了续展期。
在企业发展到⼀定的规模后,需要尽快申请国际注册。
2、注意积累企业商标的基础资料,评估出商标的价值商标的价值和知名度与企业产品销售的地域范围有密切的关系。
此外,⼴告宣传也是商标知名度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企业产品销售、⼴告合同费⽤等⽅⾯的资料和数据都是验证⼀个品牌知名程度的重要基础性资料,在申报着名商标和驰名商标以及可能进⾏的商标侵权诉讼中,都有重要的意义。
商标权的法律保护

调查终结后,执法人员在应如何对本案进 行定性上存在很大争议。第一种观点认为, 当事人的分装行为属于未经注册商标所有 人同意,更换注册商标行为,构成了《商 标法》第五十二条第(四)项所界定的商 标侵权行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反向假冒 注册商标。第二种观点认为,当事人分装 机油属于生产加工行为,并不构成商标的 反向假冒,但是其行为构成伪造厂名,应 按《产品质量法》的规定进行定性处理。
2、与民法上侵权行为认定的区别;
3、商品质量与此无关。
第二节
商标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
一、民事责任
1、停止侵害、消除影响 ; 2、赔偿损失 ;
二、行政责任
1、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
2、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专门用于制造侵权商
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
3、对侵权人处以罚款 ;
三、刑事责任
(一)侵犯商标权犯罪的构成要件 1、必须侵犯了国家商标管理制度和他人的注册商 标专用权。 2、必须实施了侵犯其他企业已注册商标的行为。
返回
商标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
假冒注册商标行为。未经商标注册人许 可,在同一种或类似商品或服务上使用与 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商标的行为。 销售侵权商品行为。但销售不知道是侵 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商品的行为属于侵权, 但能证明该商品是合法取得的并说明提供 者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 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行为。
商标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
反向假冒行为。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 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 投入市场的行为。简言之,就是将自己的 商标用在他人商品上再投放市场。
给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即除上述侵权行为之外的其他侵权行为。 (《商标法实施条例》第50条)
对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制止

新民法典对商标权保护的规定

新民法典对商标权保护的规定商标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资产之一,对于商标权的保护是保障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的重要环节。
新民法典作为我国民法的总纲,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其中也对商标权的保护作出了具体规定。
本文将就新民法典对商标权保护的规定进行探讨。
一、商标的定义和保护范围新民法典对商标的定义作出了明确规定,商标是区别商品或服务的标志,包括文字、图形、字母、数字、颜色组合和声音等。
商标权人依法享有专有权,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使用、转让和排他性地处置自己的商标。
商标权的保护范围主要包括商标的注册权和商标的使用权。
商标的注册权是指商标权人将其商标注册后依法获得的独占权,可以防止他人在同一类似商品或服务上使用相同或类似的商标。
商标的使用权是指商标权人在未注册商标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使用商标来取得商标权,并享有保护。
新民法典强调了对未注册商标的保护,为商标权人提供了更加全面的保护。
二、商标的权利主体和权利的取得方式根据新民法典规定,商标的权利主体可以是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自然人可以根据自己在经营活动中使用商标,获得商标的权利。
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通过注册商标的方式,取得商标的权利。
商标权的取得方式主要有注册和使用两种途径。
商标注册是商标权取得的主要方式,只有经过商标局批准注册的商标才能享有法定保护。
商标的使用也可以取得商标权,但在保护范围和权利优先的问题上,注册商标的权利受到更大的保护。
新民法典对商标注册制度进行了明确规定,加强了对商标权的保护。
三、商标权的行使和保护商标权的行使包括商标的使用、转让和许可使用等。
商标权人对其商标享有独占使用权,可以在商品包装、广告宣传、商品销售等方面使用商标。
商标权人还可以将商标转让给他人,获得相应的利益。
另外,商标权人还可以通过与他人订立许可使用协议,允许他人使用自己的商标,获取许可使用费。
新民法典对商标权的保护也作出了规定,包括禁止商标侵权行为、违法使用商标的行为和商标权的维权等。
商标侵权的民事救济

保护商标权的民事程序,包括民事诉讼程序,仲裁程序,当事人之间的协商程序等。
这里详细介绍民事诉前程序和诉讼程序等。
一、诉前程序所谓诉前程序又称临时措施,是指当事人在向人民法院正式提起有关保护其商标权益的民事诉讼前,请求人民法院采取责令停止侵权、证据保全、财产保全等临时措施的程序。
《商标法》第65条:“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有证据证明他人正在实施或者即将实施侵犯其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如不及时制止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依法在起诉前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责令停止有关行为和财产保全的措施。
”第66条规定:“为制止侵权行为,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依法在起诉前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
”以上规定,为当事人请求人民法院采取有关临时措施提供了法律依据。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为了切实保护商标注册人和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2002年1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以法释(20022号文专门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诉前停止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和保全证据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对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在诉前申请人民法院责令停止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的申请、证据、担保、裁定、执行等作了具体规定。
(一)临时措施的申请人根据商标法的上述规定,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诉前责令停止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或者保全证据的申请。
提出申请的利害关系人,包括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注册商标财产权利的合法继承人。
注册商标使用许可合同被许可人中,独占使用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可以单独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排他使用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在商标注册人不申请的情况下,可以提出申请。
(二)受理法院诉前责令停止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或者保全证据的申请,应当向侵权行为地或者被申请人住所地对商标案件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
可见,诉前临时措施的受理法院与有关商标案件的管辖法院是一致的。
(三)申请的提出根据上述司法解释的规定,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提出诉前停止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的申请,应当递交书面申请状。
如何处理市场监管部门商标侵权纠纷

如何处理市场监管部门商标侵权纠纷近年来,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坚持依法履职,不断加⼤对商标假冒等侵权⾏为的打击⼒度,但还是存在不少漏⽹之鱼,了解⼀定的法律知识刻不容缓。
那么如何处理市场监管部门商标侵权纠纷呢?侵犯商标权⾏为的构成是如何的呢?下⾯由店铺⼩编带您⼀起来了解⼀下相关法律知识吧。
如何处理市场监管部门商标侵权纠纷因侵犯商标权引起纠纷,有3种解决⽅式:1、当事⼈协商解决,商标注册⼈或者利害关系⼈向法院提起诉讼,或请求相关⾏政主管部门处理。
在我国,⼯商⾏政管理部门有权认定侵权⾏为,并采取执法措施责令停⽌侵权⾏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专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具,并可处以罚款2、当事⼈不服责令其停⽌侵权的⾏政处理决定,可依法提起⾏政诉讼;侵权⼈期满不起诉⼜不履⾏的,⼯商⾏政管理部门可以申请⼈民法院强制执⾏。
通过⾏政机关解决侵犯商标权的纠纷在程序上⽐较简单,且从制⽌侵权⾏为的⽬的来看也是有效的,但是被侵权⼈不可能通过这种⾏政查处得到民事赔偿。
⾏政部门只能在查处过程中就民事赔偿问题进⾏调解,如果双⽅⽆法达成协议,⽽被侵权⼈仍希望获得民事赔偿,只能向⼈民法院提起诉讼。
3、发⽣侵权时被侵权⼈也可以直接向⼈民法院提起侵权诉讼,诉讼是最终的解决途径。
即使经过⼯商⾏政管理机关处理的案件,当事⼈不服的仍可向⼈民法院起诉,通过司法途径提出各种民事救济请求。
侵犯商标权⾏为的构成从我国《商标法》的具体规定来看,商标侵权⾏为的构成是以是否存在侵权事实为前提,⽽不是以侵权者主观上是否有过错为条件。
但过错往往也是认定侵权时所考虑的因素。
⼀般⽽⾔侵权⾏为的构成要件主要有:①被侵权⼈拥有受法律保护的商标权;②侵权⼈对被侵权⼈受法律保护的商标权实施了⾮法侵害;③侵权⼈存在主观过错,即故意或过失。
相关法条《民法典》第⼀百⼆⼗三条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是权利⼈依法就下列客体享有的专有的权利:(⼀)作品;(⼆)发明、实⽤新型、外观设计;(三)商标;(四)地理标志;(五)商业秘密;(六)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七)植物新品种;(⼋)法律规定的其他客体。
法律行业的知识产权侵权如何保护客户的知识产权免受侵权

法律行业的知识产权侵权如何保护客户的知识产权免受侵权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经济的蓬勃发展,知识产权的保护变得愈发重要。
在法律行业中,保护客户的知识产权是律师们的重要职责之一。
本文将探讨法律行业中如何保护客户的知识产权免受侵权的措施和方法。
一、维护版权权益保护客户的版权是保护知识产权的首要任务。
针对版权侵权行为,律师可以为客户提供以下几种措施:1.1 版权登记和证明版权登记是维护版权权益的有效手段。
律师可以帮助客户完成版权登记申请,确保客户享有法律保护。
同时,律师还可以帮助客户保留相关证明材料,以应对侵权行为。
1.2 系统监测和维权律师可以协助客户建立版权监测系统,追踪潜在的侵权行为。
一旦发现侵权行为,律师可以代表客户采取法律行动,维护版权权益。
这包括发送警告信函、进行谈判、提起诉讼等手段。
1.3 诉讼和追偿如果侵权行为无法通过谈判解决,律师可以为客户提供诉讼服务。
通过法律程序,律师可以维护客户的权益,并追偿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赔偿。
二、保护商标权益商标是企业的核心资产之一,保护商标权益对于客户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种保护客户商标权益的方式:2.1 商标注册和维护律师可以协助客户进行商标注册,并确保商标的有效维持。
注册商标可以确保客户享有独占权,防止他人恶意侵权,同时也为客户在法律程序中维权提供有力证据。
2.2 监测和处理侵权行为律师可以协助客户建立商标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可疑的侵权行为。
一旦发现侵权行为,律师会与客户共同制定应对策略,采取必要的法律行动,保护客户的商标权益。
2.3 地域扩张和国际保护随着企业的国际化发展,跨境商标保护变得愈发重要。
律师可以协助客户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申请商标保护。
同时,律师还可以协助客户处理跨国商标侵权问题。
三、保护专利权益专利是科技创新的产物,保护专利权益对于企业的竞争力至关重要。
以下是保护客户专利权益的几个关键措施:3.1 专利申请和审查律师可以协助客户完成专利申请,并跟进审查流程。
商标权侵权案件抗辩事由有哪些

商标权侵权案件抗辩事由有哪些商标权侵权案件是指在商标法律框架下,他人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使用他人商标或标识,对商标权人的商标权益造成侵害的行为。
而在面对商标权侵权诉讼时,被告可以提出一系列抗辩事由以维护自身权益。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商标权侵权案件抗辩事由。
1. 无商标权:被告可以辩称自己在使用商标时并不具备商标权。
商标权是指在商标法范围内,对商标享有排他的使用权。
若被告能够证明自己并未注册或使用与原告商标相同或相似的商标,或者商标权已被他人取得,那么可以否定商标权侵权的指控。
2. 欺骗行为:被告可以辩称自己在使用商标时并未存在欺骗消费者的行为。
商标侵权需要满足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使用相同或近似商标,并且可能导致误认的要素。
被告可以通过证明自身的使用行为并未产生混淆误认,譬如使用商标具有明显区别、区域限制等方式,来抗辩欺骗消费者的行为。
3. 先使用权:被告可以主张自己在使用商标时,比原告更早地开始使用该商标,并已在相关领域建立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商誉。
商标申请注册制度是建立在先用原则基础上的,因此如果被告能证明自己具有先使用权,那么可以抗辩商标侵权的指控。
4. 合理使用:被告可以辩称自己在使用商标时并未对原告的商标造成实质性的侵害。
合理使用是指在不导致公众对商品混淆的前提下,对商标进行识别功能上的使用,譬如进行商标评论、讨论、命名食品配料等。
被告可以通过证明其使用商标是在合理范围内进行的,不存在对原告商标权益的侵犯。
5. 无独占性:被告可以辩称原告的商标并未具备独占性,即其他商家也在使用相同或相似的商标,不存在对原告商标权益的侵犯。
要求商标具备独占性是为了避免公众对商品产生混淆以及维护商标权人的权益。
如果被告能够证明原告商标并非具有独占性,那么可否定商标权侵权的指控。
6. 非商标使用:被告可以辩称自己对商标进行的使用并非商标使用。
商标使用是指将商标用于标识商品或服务的行为。
被告可以通过证明自己对商标的使用并非用于标识商品或服务,例如仅为艺术创作、学术研究或描述性使用等,以否定商标侵权的指控。
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整治方案

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整治方案一、加强商标注册管理1.增加商标注册部门的人员和执法力度,提高商标注册审核的严谨性和准确性。
2.完善商标注册流程,严格审核商标注册信息,防止重复申请与盗窃他人商标。
3.设立商标投诉举报平台,鼓励公众举报商标侵权行为,加强对商标注册的监督管理。
二、加强商标保护力度1.建立健全商标侵权行为的受理和处理机制,及时处理商标侵权纠纷,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2.加大商标侵权案件的打击力度,依法查处和惩罚商标侵权行为,提高商标侵权的违法成本。
3.加强商标执法人员的培训和法律意识,提高商标执法效果和质量。
三、加强市场监管1.增加市场监管部门的执法力量,提高商标侵权监管的力度和效果。
2.加强对商标侵权行为的巡查和监管,及时发现并打击商标侵权行为。
3.建立健全商标侵权行为的举证和取证标准,提高处理商标侵权案件的效率和公正性。
四、加强宣传教育1.加强对商标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商标保护意识。
2.加强对商标注册和商标权益的教育,引导企业和个人正确理解和运用商标法律法规。
五、加强国际合作1.加强与国际商标组织和国际商标机构的合作,分享经验和信息,共同打击跨国商标侵权行为。
2.加强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商标执法合作,加强对跨境商标侵权行为的打击和协调。
3.提高国际商标保护意识,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国际社会的合作,推动建立公平、公正、高效的国际商标保护体系。
综上所述,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需要加强商标注册管理、加强商标保护力度、加强市场监管、加强宣传教育以及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工作。
通过综合施策,可有效整治侵权行为,提升商标权益的保护力度,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标被侵权和维护商标权方法有哪些企业如何维护商标权,保护自己商标不受侵权,有哪些保护途径?很多公司可能对商标权都存在一些疑问,今天我们来看看维护商标权都有哪些方法,我们先来了解下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行为有哪些和商标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
无论是商标法律理论的完善,商标法律意识的提高;还是商标法律制度的发展,商标执法力度的加大,中国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我国对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主要是通过对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进行制裁而实现的。
我国对商标专用权的保护形式分为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
(一)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行为
该行为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业者违反商标法的规定,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
1.侵权行为构成要件
侵犯商标专用权必须满足以下条件:第一,必须是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的许可而擅自实施的行为;第二,主观上一般须有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两个方面;第三,客观上必须实施了在同一种商品或服务项目或者类似商品或者服务项目上使用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行为;第四,商标侵权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
注册商标的专用权,以核准注册的商标和核定使用的商品为限。
2.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
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行为主要包括以下10类: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相同商标的行为;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近似商标的行为;在类似商品上使用相同商标的行为;在类似商品上使用近似商标的行为;将相同或者近似商标作为商品名称或者商品装潢使用,并足以造成误认的;擅自制造或者销售他人注册商标标识的行为;经销侵权产品的行为;故意为侵权产品提供仓储、运输、邮寄、隐匿等便利条件的行为;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给他人的商标注册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二)商标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
我国《商标法》、《商标法实施细则》以及《刑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注册商标侵权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1.行政责任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应依法给予下列行政处理:对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有权依法查处;涉嫌犯罪的,应当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专门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并可处以罚款。
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处理通知之日起15日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侵权人期满不起诉又不履行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进行处理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当事人的请求,可以就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2.民事责任
民事责任是指企事业单位或个体工商业者因违反商标法的规定,对注册商标所有人的商标专有权造成损害,应依法承担的经济后果。
对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而造成注册商标所有人损失的,工商管理机关和人民法院应当责令或判决侵权人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
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为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或者被侵权人在被侵权期间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包括被侵权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前款所称侵权人因侵权所得利益,或者被侵权人因被侵权所受损失难以确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50万元以下的赔偿。
销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的并说明提供者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3.刑事责任
刑事责任是指企事业单位或个体工商业者及其直接责任人员因违反商标法的规定,损害注册商标所有人的商标专有权,情节严重,触犯刑律而构成犯罪,应依据刑法的刑事处罚后果。
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
事责任。
从事商标注册管理和复审工作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违法办理商标注册、管理和复审事项,收受当事人财物,牟取不正当利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