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6 指针
实验6无氧功率的测评
实验6 无氧功率的测评【目的】掌握无氧功率的间接测定方法,及评价方法。
【原理】无氧功率是指人体在短时间所能输出的最大功率,反映机体在缺氧的条件下的运动能力。
其供能系统是非乳酸能系统和乳酸系统。
因此,不同的测试方法可反映非乳酸的最大功率及持续时间、乳酸供能的持续时间。
【器材与药品】软黑板、直尺、无氧功率测定仪、12级台阶(每级台阶13-20cm)、体重计、功率自行车、跑表、滑石粉等。
【内容】(一)纵跳法[步骤]1受试者先称体重,然后手指粘些滑石粉,侧向墙壁站立,近侧足应贴近墙根,远侧足置于离墙20cm的白线外缘处。
身体轻贴墙壁,尽量上举手臂,用中指尖在软黑板上点一指印。
2 受试者在距离20cm处用力原地向上跳起,达腾空最高点时用中指点一指印。
上下两指印的垂直距离即纵跳高度。
3 根据下列公式计算功率P=W √0.5gH×9.8P: 功率(J.s-1)W: 体重(kg)g: 重力加速度(m.s-2)H: 纵跳高度(m)(二)玛格里亚卡耳曼测试(Kalamen-Margaria)[1,2][步骤]1 受试者先称体重,然后站在离台阶6米处。
2 令受试者以3级1步的最快速度跑上台阶,如图4-30-1 所示。
一直跑至12级,记录通过由第3级到第9级的时间(电表的开关在第3级和第9级,当受试者脚踏上第3级时,开动计时器,而跑到第9级时计时器停止,通常大约0.5秒左右)。
3 测试3次,取1次最短时间。
4 根据公式计算功率功率(kgm.s-1)=体重(kg)×第3级到第9级的垂直距离(m)第3级到第9级的时间(s)(一)温盖特(Wiingate)无氧功率测试[3][步骤]1 准备活动:受试者在功率自行车上蹬车2-4分钟,使其心率上升到150-160次/分,其间以4-8秒进行2-3次全力蹬车。
2 准备活动后受试者休息3-5分钟。
3 进行测试:发出口令“开始”后,受试者尽力快骑,同时测试者逐渐地调整阻力(2-4秒内调整好),达到规定负荷后,开始计算蹬圈数。
初中物理实验6--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实验06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典例1 (2011年中考·内蒙古包头卷)在用电压表、电流表探究电流和电压关系的实验中,电阻R=10Ω,电源电压U=3V。
(1)小刚根据电路图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小军检查后发现有一根导线连接有误,请你在这根导线上打“×”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连线。
(2)电路改正后,小刚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的示数为电源电压值,取下电阻,两表的示数仍然不变,出现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3)故障排除后,开始进行实验,小刚根据测出的数据,画出了通过电阻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以得出结论:。
为了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小刚还应。
解析:(1)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的电压,应并联在定值电阻两端,图中电压表与定值电阻和滑动变阻器并联了,如下图所示。
(2)①电流表无示数,说明有断路;②电压表的示数为电源电压值,说明电压表测量的是电源电压,电压表→电流表→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这个部分没有断路;③取下电阻,两表的示数仍然不变,说明电阻不起作用,没有连入电路;因此故障是电阻断路了.(3)这是一个正比例函数图象,反应的信息是“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为了寻找普遍规律,应更换电阻进行多次测量。
答案:(1)如上图所示(2)电阻断路(3)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更换电阻,继续实验.点评:电压表和电流表判断电路故障的方法:(1)电压表无示数说明电压表所测量电路中,包含电源的部分电路断路或不包含电源部分短路,再由电路中有无电流来判断是断路还是短路.有电流,则电路为短路;无电流,则电路为断路。
(2)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压表所测量电路中,包含电源的部分电路短路或不包含电源部分断路,再由电路中有无电流来判断是断路还是短路.有电流,则电路为短路;无电流,则电路为断路。
典例2 (2011年中考·云南玉溪卷)在学习了电路和欧姆定律的知识后,同学们按照老师的要求到实验室进行“欧姆定律”的验证性实验。
c语言实验报告实验
c语言实验报告实验C 语言实验报告实验一、实验目的本次 C 语言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和编程实践,加深对 C 语言基本语法、数据类型、控制结构、数组、指针等重要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提高编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的编程环境为 Visual Studio 2019,操作系统为Windows 10。
三、实验内容1、基本数据类型和运算符的使用定义不同类型的变量,如整数型(int)、浮点型(float、double)、字符型(char)等,并进行赋值和运算操作。
熟悉各种运算符的优先级和结合性,包括算术运算符(+、、、/、%)、关系运算符(>、<、>=、<=、==、!=)、逻辑运算符(&&、||、!)、位运算符(&、|、^、~、<<、>>)等。
2、控制结构的应用使用ifelse 语句实现条件判断,根据不同的条件执行相应的代码块。
运用 switch 语句进行多分支选择,处理不同的情况。
利用 for 循环、while 循环和 dowhile 循环实现重复执行的操作,例如计算数列的和、打印特定的图案等。
3、数组和字符串的操作定义和使用一维数组、二维数组,进行数组元素的访问、赋值和遍历。
掌握字符串的存储和处理方式,使用字符数组和字符串函数(如strlen、strcpy、strcmp 等)进行字符串的操作。
4、指针的应用理解指针的概念和指针变量的定义,通过指针访问变量和数组元素。
实现指针与数组、指针与函数的结合使用,体会指针在程序中的灵活运用。
5、函数的定义和调用编写自定义函数,实现特定的功能,如计算阶乘、判断素数等。
掌握函数的参数传递方式(值传递和地址传递),理解函数的返回值。
6、结构体和共用体的使用定义结构体类型,创建结构体变量,访问结构体成员。
了解共用体的概念和使用场景,比较结构体和共用体的区别。
四、实验步骤1、实验准备打开 Visual Studio 2019 开发环境,创建一个新的 C 语言项目。
C++程序设计实验报告6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实验时间
地点
实验题目
指针
实验目的
1.通过进一步掌握指针的概念,会定义和使用指针变量。
2.能正确使用数组的指针和指向数组的指针变量。
3.能正确使用字符串的指针和指向字符串的指针变量。
4.能正确使用引用型变量。
实验要求
通过实验,能正确使用指针的概念,灵活地运用它,使程序简洁、紧凑、高效。
实验的程序应该包含各种类型的指针以及它们199-200页上的习题1,2,3,6,7,11,12,14,15,17中选择四题进行编程,要求用到实验目的中提到的四种概念。
2.本次实验要求完成四个程序的编写、调试。
算法分析与源程序
1.题目内容
2.算法分析或流程图
3.源程序(应加适当的注释,可读性好)
实验结果及分析
1.测试数据和结果(必要时应准备多组数据)
2.出错及解决方法,上机调试的结果和体会
3.上机结束后,应及时整理实验报告。
其它
成绩考核
指导老师签名: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报告实验六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报告实验六使用指针的程序设计学号姓名一、实验目的1、掌握指针的概念,会定义和使用指针变量;2、能正确使用数组的指针和指向数组的指针变量;3、熟悉指针作为函数参数的定义和调用方法;4、能正确使用字符串的指针和指向字符串的指针变量。
二、实验内容1.分析下面的程序并上机运行程序,要求写出3组以上程序的运行结果。
#include <stdio.h>void main(){int *p1,*p2,*p;int a,b;printf("Input a b please");scanf("%d%d",&a,&b);p1=&a;p2=&b;if(a>b){ p=p1;p1=p2;p2=p;}printf("*p1=%d, *p2=%d\n",*p1,*p2);printf("a=%d, b=%d\n",a,b);}『运行结果:』输入1,2得:*p1=1,*p2=2a=1,b=2输入2,1得:*p1=1,*p2=2a=2,b=1输入56,123得:*p1=56,*p2=123a=56,b=1232.下列程序的功能是分别求出数组中所有奇数之和以及所有偶数之和。
形参n给了数组中数据的个数,利用指针odd返回奇数之和,利用指针even 返回偶数之和。
请在下面空白处将实现这一功能的函数完善,并且调试运行出结果。
#include <stdio.h>#define N 10void fun(int *a,int n,int *odd,int *even){int m;*odd=0; *even=0;for(m=0;m<n;m++)if(*(a+m)%2==0)*even+=*(a+m);else*odd+=*(a+m);}void main(){int a[N]={1,10,2,3,19,6},i,n=6,odd,even;printf("The original data is:\n");for(i=0;i<n;i++)printf("%5d",*(a+i));printf("\n\n");fun(a,n,&odd,&even);printf("The sum of odd numbers:%d\n",odd);printf("The sum of even number:%d\n",even);}『运行结果:』3.编程实现从键盘输入一个字符ch和一个字符串str,利用字符指针实现删除字符串str中和字符ch相等所有字符,然后输出字符串str。
C语言上机实验例题
实验一 C语言的运行环境、运行过程和表达式的使用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Dos、Windows环境下C语言的运行环境,了解所用的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学会独立使用该系统。
2、了解在该系统上如何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一个C程序。
3、通过运行简单的C程序,初步了解C源程序的特点。
4、掌握C语言数据类型,熟悉如何定义一个整型、字符型、实型变量,以及对它们赋值的方法,了解以上类型数据输出时所用的格式转换符。
5、学会使用C的有关算术运算符,以及包含这些运算符的表达式二、实验例题【例1】编程实现在屏幕上显示如下三行文字Hello, world !Wolcome to the C language world!Everyone has been waiting for.在Turbo C的集成环境下,键入如下源文件。
敲Alt+F组合键打开File菜单,File菜单中Write to或save as选项可将默认noname.c文件名改为任意文件名。
程序example.c如下:main(){printf("Hello,World!\n");printf("Wolcome to the C language world!\n");printf("Everyone has been waiting for.\n");}然后用Ctrl+F9执行example.c,用Alt+F5查看结果,即在屏幕上显示题目要求的三行文字。
按回车键重新返回Turbo C的编辑环境。
注意,在运行程序之前最好先存盘。
【例2】输入并运行程序,写出运行结果。
main(){int a,b,sum;a=123;b=456;sum=a+b;printf(“sum is %d\n”,sum);}运行方法同上,最后结果为:sum is 579。
【例3】输入并运行程序,写出运行结果。
main(){int a,b,c;int max(int,int);scanf(“%d,%d”,&a,&b);c=max(a,b);printf(“max=%d”,c);}int max(int x,int y){int z;if (x>y) z=x;else z=y;return(z);}这个程序的功能是对于任意输入的两个整数,输出较大的那个数。
实验6 电位差计的原理和使用
实验6 电位差计的原理和使用电位差计是测量电动势和电位差的主要仪器之一。
用电位差计测量未知电动势,就是将未知电压与电位差计上的已知电压相比较。
由于应用了补偿原理和比较测量实验方法,测量的结果仅仅依赖于准确度极高的标准电池、标准电阻以及高灵敏度的检流计,测量精度可高达0.05%。
它不仅被用来精确地测量电动势、电压、电流和电阻,而且还用来测量电量,如温度、压力、位移和速度等。
在校准电表和直流电桥等直读式仪表上也有重要作用。
电位差计的优点很多,但也有一些缺点,如测量过程比较烦琐,工作时间比较长,工作电流容易变化,易影响测量结果,因此每次使用都采用校准和测量两个步骤。
【实验目的】1. 掌握电位差计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和操作方法;2. 掌握用箱式电位差计测量电动势或电压的基本方法。
【预习检测题】1. 用电位差计测量电动势有何优缺点?并与电压表的测量进行比较并说明。
2. 什么叫补偿法?它有何优点?3. 在使用电位差计进行测量前,必须先对电位差计进行校准,为什么? 【实验仪器】十一线电位差计;标准电池;1#电池;检流计;箱式电位差计;稳压电源。
【实验原理】 一、补偿原理用电压表无法测量电源的电动势。
如图4.19.1 (a)所示的电路中,电压表所测的是电源的端图4.19.1电压u(r I E u X ⋅-=,r 为电源的内阻,I 为流过电源的电流)。
仅在I=0时,端电压u 才等于电动势Ex ,但只要电压表与电源一并联接,I 就不可能为零,故欲测电源电动势,应采用其它的方法。
电位差计是将待测电动势与标准电动势进行比较测量的仪器。
它的基本原理如图4.19.1 (b)所示。
设0E 为一连续可调的标准电源电动势,而X E 为待测电动势。
若调节0E ,使流过检流计G 中电流为零(即回路中电流I=0),则0E =X E 。
上述过程的实质是,不断地用已知的标准电动势0E 与X E 比较,直到检流计指示电路中电流为零时,说明二者已相等。
材料力学实验(6)
第三章基本实验部分§3-1 拉伸实验一、目的1、测定低碳钢的屈服极限σs、强度极限σb、延伸率δ和断面收缩率ψ;2、测定铸铁的强度极限σb;3、观察拉伸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屈服、强化、颈缩、断裂特征等),并绘制拉伸图(P-ΔL 曲线);4、比较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力学性质特点。
二、原理将划好刻度线的标准试件,安装于万能试验机的上下夹头内。
开启试验机,由于油压作用,便带动活动平台上升。
因下夹头和蜗杆相连,一般固定不动。
上夹头在活动平台里,当活动平台上升时,试件便受到拉力作用,产生拉伸变形。
变形的大小可由滚筒或引伸仪测得,力的大小通过指针直接从测力度盘读出,P-ΔL曲线可以从自动绘图器上得到。
低碳钢是典型的塑性材料,试样依次经过弹性、屈服、强化和颈缩四个阶段,其中前三个阶段是均匀变形的。
用试验机的自动绘图器绘出低碳钢和铸铁的拉伸图(如图3-1)。
对于低碳钢试件,在比例极限内,力与变形成线性关系,拉伸图上是一段斜直线(试件开始受力时,头部在夹头内有一点点滑动,故拉伸图最初一段是曲线)。
低碳钢的屈服阶段在试验机上表现为测力指针来回摆动,而拉伸图上则绘出一段锯齿形线,出现上下两个屈服荷载。
对应于B′点的为上屈服荷载。
上屈服荷载受试件变形速度和表面加工的影响,而下屈服荷载则比较稳定,所以工程上均以下屈服荷载作为计算材料的屈服极限。
屈服极限是材料力学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确定Ps时,须缓慢而均匀地使试件变形,仔细观察。
(a)低碳钢拉伸图图3-1 (b)铸铁拉伸图试件拉伸达到最大荷载P b以前,在标距范围内的变形是均匀分布的。
从最大载荷开始便产生局部伸长的颈缩现象;这时截面急剧减小,继续拉伸所需的载荷也减小了。
试验时应把测力指针的副针(从动针)与主动针重合,一旦达到最大荷载时,主动针后退,而副针则停留在载荷最大的刻度上,副针指示的读数为最大载荷P b。
铸铁试件在变形极小时,就达到最大载荷P b,而突然发生断裂。
实验6 用非平衡电桥研究热电阻的温度特性(090923)
实验6 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测量注意事项:(1) 本实验内容与教材差别较大,实验前请认真阅读实验室提供的讲义和实验牌,以及任课教师的演示讲解。
(2) 先按实验讲义将电路连接好,经教师检查后再开电源。
(3) 完成实验后,先关闭仪器电源,再关总电源。
实验内容:本实验采用直流电阻平衡电桥(QJ23型)、台式数字万用表(MS8050型)、LCR 数字电桥(YB2811型)三种设备,在室温至100℃范围类分别测量铜电阻Cu R 、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 R 、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 R 三种电阻的阻值,并作图分析三种电阻的温度特性。
三种电阻的温度由FB203型多档恒流智能控温实验仪控制。
这是本学期中使用仪器设备最多的实验,实验前必须认真阅读讲义和使用说明书,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
1.测量不同温度下铜电阻Cu R 、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 R 、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 R 的阻值。
从室温至100℃,每隔5℃测一组数据并记录。
升温过程和降温过程各测一组,取平均值作为被测电阻的阻值。
*下标Cu 是铜的化学式,P 代表Positive ,N 代表Negative 。
2.作Cu R 、P R 、N R 随温度的变化关系曲线,温度T 为横坐标。
3.计算Cu R 、P R 、N R 三种电阻的温度系数。
思考题:为什么热敏电阻有对温度高度灵敏的特性?实验仪器使用方法1.QJ23型直流电阻电桥电桥原理如图1,被测铜电阻Cu R 接面板上的x R 端口,取工作电压E =2V ,按下开关B 并锁定,使电桥工作。
轻按开关G ,观察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情况,松开G 。
旋转面板上的几个电阻调节旋钮改变C R 值,再轻按G ,观察指针偏转。
如此循环操作,直至按下G 时指针指向零点不动。
此时电桥平衡,Cx Cu R R R ==。
2.MS8050型数字万用表将FB203型多档恒流智能控温实验仪前面板的热敏电阻输出端口接万用表的“COM ”口和“V ΩHz正负极。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总学时90学分 4一、编写说明(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本课程属于信息与计算科学的专业课,C程序设计语言的语法规则、数据类型、数据运算、语句、函数、指针、程序结构等方面的学习,掌握应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技能,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程序开发以及科学与工程计算的软件开发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本大纲制定的依据根据本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所需要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要求,根据本课程的教学性质、条件和教学实践而制定。
(三)大纲内容选编原则与要求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重点落实到“用”上。
在对大纲内容选编时,在注重基本原理、基本概念的同时,特别强调实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做到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
(四)实践环节实验1:C程序的运行环境和运行一个C程序的方法, 2学时主要内容与要求:了解所用的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学会独立使用该系统;了解在该系统上如何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一个C程序;通过运行简单的C程序,初步了解C 程序的特点。
实验2:简单的C程序设计,2学时主要内容与要求:掌握C语言数据类型,熟悉如何定义一个整型、字符型和实型的变量,以及对它们赋值的方法;掌握不同类型数值之间赋值的规律;学会使用C的有关算术运算符,以及包含这些运算符的表达式;掌握赋值语句的使用方法;掌握各种类型数据的输入输出方法,能正确使用各种格式转换符。
实验3:逻辑结构、循环控制程序设计,4学时主要内容与要求:了解C语言表示逻辑量的方法;学会正确的使用逻辑运算符和逻辑表达式;熟练掌握if语句和switch语句;熟悉掌握用while 语句,do while语句和for语句实现循环的方法;掌握在程序设计中用循环的方法实现一些常用算法(如穷举、迭代、递推等);进一步学习调试程序。
实验4:数组、函数,4学时主要内容与要求:掌握一维数组和二维数组的定义、赋值和输入输出方法;掌握字符数组和字符串函数的使用;掌握与数组有关的算法(特别是排序算法);掌握定义函数的方法;掌握函数实参与形参的对应关系以及“值传递”的方式;掌握函数的嵌套调用和递归调用的方法;掌握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动态变量、静态变量的概念和使用方法;学习对多文件程序的编译和运行。
材料力学实验(6)
第三章基本实验部分§3-1 拉伸实验一、目的1、测定低碳钢的屈服极限σs、强度极限σb、延伸率δ和断面收缩率ψ;2、测定铸铁的强度极限σb;3、观察拉伸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屈服、强化、颈缩、断裂特征等),并绘制拉伸图(P-ΔL 曲线);4、比较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力学性质特点。
二、原理将划好刻度线的标准试件,安装于万能试验机的上下夹头内。
开启试验机,由于油压作用,便带动活动平台上升。
因下夹头和蜗杆相连,一般固定不动。
上夹头在活动平台里,当活动平台上升时,试件便受到拉力作用,产生拉伸变形。
变形的大小可由滚筒或引伸仪测得,力的大小通过指针直接从测力度盘读出,P-ΔL曲线可以从自动绘图器上得到。
低碳钢是典型的塑性材料,试样依次经过弹性、屈服、强化和颈缩四个阶段,其中前三个阶段是均匀变形的。
用试验机的自动绘图器绘出低碳钢和铸铁的拉伸图(如图3-1)。
对于低碳钢试件,在比例极限内,力与变形成线性关系,拉伸图上是一段斜直线(试件开始受力时,头部在夹头内有一点点滑动,故拉伸图最初一段是曲线)。
低碳钢的屈服阶段在试验机上表现为测力指针来回摆动,而拉伸图上则绘出一段锯齿形线,出现上下两个屈服荷载。
对应于B′点的为上屈服荷载。
上屈服荷载受试件变形速度和表面加工的影响,而下屈服荷载则比较稳定,所以工程上均以下屈服荷载作为计算材料的屈服极限。
屈服极限是材料力学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确定Ps时,须缓慢而均匀地使试件变形,仔细观察。
(a)低碳钢拉伸图图3-1 (b)铸铁拉伸图试件拉伸达到最大荷载P b以前,在标距范围内的变形是均匀分布的。
从最大载荷开始便产生局部伸长的颈缩现象;这时截面急剧减小,继续拉伸所需的载荷也减小了。
试验时应把测力指针的副针(从动针)与主动针重合,一旦达到最大荷载时,主动针后退,而副针则停留在载荷最大的刻度上,副针指示的读数为最大载荷P b。
铸铁试件在变形极小时,就达到最大载荷P b,而突然发生断裂。
实验六 指针与引用
实验六指针与引用一、目的和要求1.掌握指针、指针变量、指针常量的基本概念;2.掌握指针与数组、指针与函数的关系及应用。
3.初步掌握引用的概念及简单应用。
二、实验设备及分组1.Windows XP操作系统;2.Visual C++6.0语言环境;3.每人一台PC机。
三、内容和步骤(一)验证实验程序1.指针变量的自加、自减、加n和减n运算。
假设数组a的首地址为1000。
解:# include <iostream.h>void main( ){int a[5]={0,1,2,3,4};int *p;p=&a[0]; //p指向a[0],p=1000p++ ; //p指向下一个元素a[1],p=1004cout<< *p<<'\t'; //输出a[1]的内容1。
p=p+3; //p指向下3个元素a[4],p=1016cout<< *p<<'\t'; //输出a[4]的内容4。
p――; //p指向上一个元素a[3],p=1012cout<< *p<<'\t'; //输出a[3]的内容3。
p=p―3; //p指向上3个元素a[0],p=1000cout<< *p<<'\t'; //输出a[0]的内容0。
}运行结果:1 4 3 02.指出下列程序的错误。
#include <iostream.h>void exchange(int,int);void main(){int a,b;cin>>a>>b;cout<<"Before Exchange:a="<<a<<",b="<<b<<endl;exchange(a,b);cout<<"After Exchange:a="<<a<<",b="<<b<<endl;}void exchange(int x,int y){int t;t=x;x=y;y=t;}分析:本例的目的是在子函数中交换的两个变量的值,在主函数中使用。
C语言实验六实验报告—指针
C语言实验六实验报告—指针实验六:指针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指针的概念和作用;2.掌握指针与数组、函数的关系;3.熟悉指针的运算和指针的应用。
二、实验内容1.指针的定义和初始化;2.指针与数组的关系;3.指针与函数的关系。
三、实验原理1.指针的定义和初始化指针是一个变量,其值为另一个变量的地址。
可以使用指针来访问和修改内存中的数据。
指针的定义格式为:数据类型*指针名;可以使用&运算符来获取变量的地址,并将其赋值给指针。
2.指针与数组的关系数组是一组相同类型的数据的集合,而指针可以指向数组的首地址。
通过指针可以访问数组中的元素。
数组名本身就是一个指针常量,存储了数组的首地址。
定义指针指向数组时,可以使用数组名作为初始化值。
3.指针与函数的关系函数可以接受指针作为参数,通过指针可以修改传递给函数的变量的值。
函数也可以返回指针,指向在函数内部创建的局部变量。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指向局部变量的指针时要小心,因为函数执行完毕后,局部变量会被释放,指针将指向无效的内存地址。
四、实验步骤1.指针的定义和初始化定义一个整型变量a,并使用指针p指向a的地址。
使用*p来访问a 的值,使用&运算符获取a的地址并给指针p赋值。
2.指针与数组的关系定义一个整型数组arr,并使用指针p指向数组的首地址。
使用p[i]来访问数组的元素,使用*(p+i)也可以实现相同的效果。
3.指针与函数的关系定义一个函数,接受一个指针作为参数,并使用指针修改传递给函数的变量的值。
定义一个函数,返回一个指针,指向在函数内部创建的局部变量。
在主函数中调用这两个函数,并打印出相应的结果。
五、实验结果1.指针的定义和初始化定义一个整型变量a,并初始化为10。
指针p指向a的地址,使用*p 来访问a的值。
2.指针与数组的关系定义一个整型数组arr,并初始化为{1, 2, 3, 4, 5}。
指针p指向数组的首地址,使用p[i]来访问数组的元素。
第6章 指针
地址和指针的关系
int *countPtr,count; count = 7; countPtr = &count;
例:指针运算符
#include <iostream.h> int main() { int a; // a is an integer int *aPtr; // aPtr is a pointer to an integer a = 7; aPtr = &a; cout << "The address of a is " << &a << "\nThe value of aPtr is " << aPtr; cout << "\n\nThe value of a is " << a << "\nThe value of *aPtr is " << *aPtr; cout << "\n\nShowing that * and & are inverses of " << "each other.\n&*aPtr = " << &*aPtr << "\n*&aPtr = " << *&aPtr << endl; return 0; }
i g \0
qtr
1000 1003
例6.2 字符串复制
算法分析 ①令指针指向字符串1首地址 ②将当前地址内容送字符串2
③串1地址+1 ④重复②、③直到整个字符串复制完毕为止; ⑤ 用循环语句实现,结束条件是当前值不为0。
实验6-寻址方式与数据处理
用寄存器SI和DI将字符串‘welcome to masm!’复制到它后面的数据区中。
assume cs:codesg,ds:datasg
datasg segment
db 'welcome to masm!'
db '................'
datasg ends
SI称为源变址寄存器,常用做源数据区指针
3.任务:
datasg segment
db '1. file '
db '2. edit '
db '3. search '
db '4. view '
db '5. options '
db '6. help '
datasg ends
编程,将datasg段中每个单词的头一个字母改为大写字母。
用bx作变量,定位每行的起始地址,用3定位要修改的列,用[bx+idata]的方式来对目标单元进行寻址
实验六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了解数据的各种寻址方式
2.学会使用恰当的寻址方式进行数据访问和处理
3.构建双重循环处理二维数组
二、实验内容
1.任务:
数据段中定义了两'
db 'MinIx'
datasg ends
编写完整程序,程序运行后,将字符串“BaSiC”变成全部大写字母;
调试情况:
5.任务:
datasg segment
db '1. display......'
db '2. brows........'
实验6 用非平衡电桥研究热电阻的温度特性(090923)
实验6 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测量注意事项:(1) 本实验内容与教材差别较大,实验前请认真阅读实验室提供的讲义和实验牌,以及任课教师的演示讲解。
(2) 先按实验讲义将电路连接好,经教师检查后再开电源。
(3) 完成实验后,先关闭仪器电源,再关总电源。
实验内容:本实验采用直流电阻平衡电桥(QJ23型)、台式数字万用表(MS8050型)、LCR 数字电桥(YB2811型)三种设备,在室温至100℃范围类分别测量铜电阻Cu R 、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 R 、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 R 三种电阻的阻值,并作图分析三种电阻的温度特性。
三种电阻的温度由FB203型多档恒流智能控温实验仪控制。
这是本学期中使用仪器设备最多的实验,实验前必须认真阅读讲义和使用说明书,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
1.测量不同温度下铜电阻Cu R 、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 R 、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 R 的阻值。
从室温至100℃,每隔5℃测一组数据并记录。
升温过程和降温过程各测一组,取平均值作为被测电阻的阻值。
*下标Cu 是铜的化学式,P 代表Positive ,N 代表Negative 。
2.作Cu R 、P R 、N R 随温度的变化关系曲线,温度T 为横坐标。
3.计算Cu R 、P R 、N R 三种电阻的温度系数。
思考题:为什么热敏电阻有对温度高度灵敏的特性?实验仪器使用方法1.QJ23型直流电阻电桥电桥原理如图1,被测铜电阻Cu R 接面板上的x R 端口,取工作电压E =2V ,按下开关B 并锁定,使电桥工作。
轻按开关G ,观察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情况,松开G 。
旋转面板上的几个电阻调节旋钮改变C R 值,再轻按G ,观察指针偏转。
如此循环操作,直至按下G 时指针指向零点不动。
此时电桥平衡,Cx Cu R R R ==。
2.MS8050型数字万用表将FB203型多档恒流智能控温实验仪前面板的热敏电阻输出端口接万用表的“COM ”口和“V ΩHz正负极。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6(数组、指针和字符串)
{ for(i = 0; i < 4; ++ i) //二维数组赋值与输出
{
Array[t][i] = ( t * 4 ) + i + 1;
cout << Array[t][i] << ' ';
}
cout <<endl;
}
return 0;
} z 数组作为函数参数
数组元素作实参,与单个变量一样。
for(int i = 0; i < 4; i ++)
cout << "obs[" << i << "].getx(): " << obs[i].getx() << "\n";
return 0;
}
2. 指针
z 指针:内存地址,用于间接访问内存单元 z 指针变量:用于存放地址的变量
例如: int i; int *i_pointer = &i; //指向整型变量的指针,其中&表示取地址运算符
pint = (int *)pv; //void 指针赋值给 int 指针需要类型强制转换:
z 指向常量的指针
不 能 通 过 指 针 来 改 变 所 指 对 象 的 值 ,但 指 针 本 身 可 以 改 变 ,可 以 指 向 另 外 的 对 象 。例 如 :
int a, b;
int *name1 = &a;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
int Array[10], *va = Array; //第一种访问方式
C语言6-指针
int a; int *p1; 指针p1 变量a
&a 目标变量p1
P1=&a;
&运算和*运算
&运算和*运算都属于单目运算,&要求运算量是变量或数
组元素,(取地址运算符)其形式为: & 变量名或数组元素名 其含义为取指定变量或数组元素的地址 *运算符要求运算量是地址,(指针运算符——间址运 算符)其形式为: *指针变量名或目标变量地址 含义为访问指定地址的目标变量 如: int i , j; int *p_1 , *p_2; p_1=&i; p_2=&j;
可见,指针p±n的运算并非内存地址含义上的运 算,而是C语言含义的地址运算。这种运算,一般 应在相同数据类型的存储区域上操作才有实际意 义,因此指针和数组关系密切,后图表示了这种 情况。
int a[40],*pa; pa-4 pa-3 pa-2 pa-1 pa pa+1 pa+2 pa+3 pa+4 a[ i –4] a[ i –3] a[ i –2] a[ i -1] a[ i ] a[i+1] a[i+2] a[i+3] a[i+4] (pa-4) (pa-3) (pa-2) (pa-1) pa (pa+1) (pa+2) (pa+3) (pa+4) 2004 2006 2008 2010 2012 2014 2016 2018 2020
运行情况如下: a=5,b=9 max=9,min=5
注: 程序中,a和b的值并未改变,但a1、a2的值已经改变, 因为程序始终让a1指向较小者,a2指向较大者,算法采取不 交换整型变量的值而交换指针变量的值的方法。 使用指针处理数据时,指针在使用前必须被赋予一定的地址 值或指定为空指针。一个没有赋值的指针其指向是不定的。 使用指针未定的指针接收数据时,常常会破坏内存中其它领 域的内容,甚至造成系统失控,应注意避免。例如下面对指 针p的使用是不恰当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6 指针
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报告日期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
实验目的:
1熟悉定义指针变量的方法、使用指针变量的方法。
2学会使用指针对数组元素的引用和输出。
实验学时:2学时
实验内容:
第六章习题第2题、第3题
实验步骤:(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步骤)
1 要求上机实验前先编写出程序代码
2 编辑录入程序
3 调试程序并记录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修改程序的过程
4 经反复调试后,运行程序并验证程序运行是否正确。
5 记录运行时的输入和输出。
实验任务的程序运行运行界面及运行结果:
第六章习题第2题错误运行界面
第六章习题第2题正确运行界面
第六章习题第3题正确运行界面
实验总结
通过这次实验,我学会了如何使用指针对数组元素的引用和输出;掌握了指针基本概念,定义指针变量的一般形式为基类型*指针变量名,引用指针变量方法;训练了在C++软件中使用指针对数组元素的引用和输出的编程能力;发现了一个指针变量包括俩方面含义,一是以存储单元编号表示的地址,二是它指向存储单元的数据类型;一个指针变量指向同一类型的变量,在今后学习中应当多思考,多上机操作以提高自己的编程能力。
每个实验任务程序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