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设计总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坑边坡支护设计总说明
一、工程概况
项目位于贵阳市白云区南湖东路西北侧,场地西北紧临建设小区,建设小区比本项目±0.000高程面低2至4米,东北侧紧临白云区医院现有锅炉房及医院用房,东南侧紧临医院用房及南湖路,西南侧紧靠山体绿地。拟建建筑物住院楼±0.000高程为1299.300m,设两层地下室,框架结构,拟采用柱基(桩基);一号医技楼±0.000高程为1300.000m,设两层地下室,框架结构,拟采用柱基(桩基);二号医技楼±0.000高程为1298.45m,框架结构,拟采用柱基(桩基);根据场地周边现状及项目建筑构成,白云区医院改扩建项目基坑边坡支护工程将形成十三段基坑边坡,总长724.5m,各段边坡工程概况详见表1:
各段边坡特征统计表表1
本项目场地狭小,基坑AB、CWDEJ、FG段无放坡条件,采用垂直开挖;BC、JF、JHF段土层按1:1坡比开挖,岩层采用1:0.3坡比开挖;GYKLMNQ段土层按1:0.3坡比开挖,岩层采用1:0.15坡比开挖;AQ段按1:05开挖施工挡墙后再按施工规范回填,所有基坡均是一级开挖到位。WDEJHFG、AQ段坑顶周围为场内临时便道及材料加工存放场,上部考虑均布荷载30KPa,但距支护结构顶2.0m范围内不许如何形式的附加荷载。基坑边坡若垮塌,造成的不良影响严重,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基坑GYKLMNQ段边坡按永久性边坡进行设计,设计年限与主体结构一致;其余边坡均按临时性边坡进行设计,设计有效支护时间为2年。
受贵阳白云泉福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称“建设单位”)委托,我公司对拟建场地基坑边坡支护工程进行专项设计。
二、岩土工程地质条件
据白云区医院改扩建项目基坑边坡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结合现场踏勘,现将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简述如下:
1、地质地貌
场地位于贵阳市白云区,紧邻南湖路,交通便利。该区域为溶蚀残丘-洼地地貌区,原自然地面起伏较小,地势开阔平坦,南高北低,拟建场地位于坡度较缓的山脚处,经后期平场,勘察期间拟建场地地形较平坦,地面标高在1299.5~1303,最大高差3.5米。
据区域地质资料,场区位于扬子准地台黔北台隆遵义断拱之贵阳复杂构造变形区,场区及附近无区域性断层通过,场地内未发现不良地质构造,无滑坡、泥石流、采空区等不良地质现象,地层分布连续。第四纪以来,本区无构造活动发生,属构造稳定地块,区域构造稳定性较好。场地基岩主要为三叠系下统松子坎组薄-中厚层灰岩,场地基岩呈单斜产出,岩层产状为330°∠15°。
2、基坡岩土构成
据本次工程地质调查及钻探揭露,场地地基岩土构成由上而下为素填土和中风化灰岩。现分述如下:
1)素填土(Qml):碎石及混凝土块,近期回填,系旧房拆迁和平场回填而成,结构松散,固结未完成,场地局部有分布,厚度0-2.9m。
2) 红粘土(Qel+dl):褐黄色,稍湿~湿,可塑,致密,碎石含量25%左右。不均匀分布,厚度0~6.5m。
3)中风化灰岩(T2sz):浅灰、灰白色,薄至中厚层、厚层状,节理发育,局部见锈染,岩心较破碎,呈短柱状、局部呈块状,岩体基本等级为Ⅳ级。钻孔均有揭露,但埋深差异很大。
3、气象、水文地质条件
1).气象
根据《贵州省建筑气象标准》(黔DBJ22-01-89),拟建工程所处高海拔冷暖气流交汇带,副热带湿润气候区,属北亚热带。年平均气温达13.4℃,最冷月1月平均2.7℃,最热月7月平均22.6℃,极端最高31.6℃,极端最低-7.3℃。常年平均降水量1129.80毫米,最大日降雨量133.2毫米,主要集中于夏秋季节,夏季雨量较大,雨量较集中。年平均风速2.5m/s,全年以NE向风为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3%,最大在冬季,最小在春季,为8%左右。全年平均雾日数为27.8天。4-9月为一年中的温湿季,降水量占全年70%,10-3月为一年中的干季,降水量占全年的30%。
2).地表水及地下水
根据周边环境情况、地形地貌及水文地质调查,场地附近无地表水体分布,场地地表水主要为暂时性大气降水,场地开挖高差形成的局部坑洼地带易形成暂时性水坑。拟建场地位于坡度较缓的山脊上,西北高南东低,大气降水主要以面流的形式向低处排泄,不易形成大量积水,对工程建设,基础施工影响较小,但应注意场地内局部坑洼地带的排水工作,以免对场地强风化灰岩浸泡影响其力学性质并影响施工环境。
结合场区区域地质资料和钻探深度内揭露的地层资料,场地其他区域分布有第四系土层,为场地上层滞水提供了赋存条件,场地内中风化岩体较破碎,岩溶微发育且裂隙较发育,因此有少量基岩岩溶裂隙水赋存,基岩岩溶裂隙水的水量主要受岩溶裂隙发育程度、裂隙充填性质及连通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地下水流速主要受含水介质及裂隙的连通性控制,场地地下水具有富水性较弱,含水极不均匀的特点。基岩裂隙水的补给源为大气降水下渗补给,受大气降水影响。分布不均匀,水量不稳定,连通性及渗透性变化大。
故场区地下水类型按含水介质主要分为第四系土层中的上层滞水和基岩中的岩溶裂隙水。
场区第四系土层中赋存的上层滞水,一般无统一水位,但局部可形成暂时性积水,分布极不均匀,水量小。由大气降水补给,蒸发及下渗排泄,季节性特征明显。
4、场地抗震条件评价
1).场地土类型及场地类别评价
本勘察场地覆盖层为素填土,可塑及软塑红粘土,其中,大部分为可塑红粘土,其承载力160KPa,平均厚度大于3m小于50m,按场地剪切波实验结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表4.1.3和表4.1.6,确定拟建场地为中硬土类型,Ⅱ类建筑场地。
2).场地抗震地段划分
拟建物的场地类别为Ⅱ类,拟建场地属对建筑抗震一般场地,属可进行建筑的一般场地。
3).场地地震特征参数
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附录A第A.0.21条,白云区处于抗震设防烈度6度区域第一组,地震加速度为0.05g,设计特征周期0.35s,根据地微震试验报告场地地基地微振卓越频率为6.121Hz,卓越周期0.163秒,建议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应避开场地地基卓越频率和卓越周期,以避免地基与建筑物产生共振。
5、基坡岩土物理力学指标
据白云区医院改扩建项目基坑边坡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结合区域工程地质经验,根据室内试验数据,本基坑支护设计岩土物理力学指标取值如表2所示:
三、基坑周边环境及安全等级
基坑边坡位于拟建场地四周,场地狭窄,距周边建筑物及用地红线较近,基坑开挖后形成高1.0m~18.0m的岩石及岩土混合基坡。场地东南侧紧临白云区医院现用房,西北侧紧临建设小区红线,西南侧紧靠山体,坡顶还设有场内临时道路及料场,基坡破坏后果严重,基坡安全等级划分为二级。基坑GYKLMNQ段边坡按永久性边坡进行设计,设计年限与主体结构一致;其余边坡均按临时性边坡进行设计,设计有效支护时间为2年。四、基坑开挖情况与支护选择
本项目场地狭小,基坑AB、CWDEJ、FG段无放坡条件,采用垂直开挖;BC、JF、JHF段土层按1:1坡比开挖,岩层采用1:0.15坡比开挖;GYKLMNQ段土层按1:0.3坡比开挖,岩层采用1:0.15坡比开挖;AQ段按1:0.5开挖施工挡墙后再按施工规范回填,所有基坡均是一级开挖到位。为保证拟建场区内的施工安全,该边坡开挖后形成的临时人工边坡为二级边坡,基坑边坡的重要性系数为1.0。综合考虑技术、经济及施工安全等因素,本基坑边坡各坡段支护设计如下:
1.对AB、GF段采用悬臂式抗滑桩支护,桩间距
2.0m,其中AB段桩径1.2,FG 段桩径1.0m,抗滑桩顶采用冠梁连接,抗滑桩为C30混凝土,桩间采用桩间板挡土。
2.对BC、JHF、JF段土层采用1:1、岩层采用1:0.3坡比放坡开挖,挂网喷射混凝土护面,钢筋网为φ10@200的单层双向HPB300钢筋,在水平向每隔
3.0m用φ22的HRB400的钢筋对钢筋网进行固定,面层混凝土为100mm厚的C25喷射混凝土。
3.CW段基坑顶(±0.000)往下3.0m采用1:1坡比放坡,挂网喷射混凝土护面,钢筋网为φ10@200的单层双向HPB300钢筋,在水平向每隔3.0m用φ22的HRB400的钢筋对钢筋网进行固定,面层混凝土为100mm厚的C25喷射混凝土。3.0m以下采用抗滑桩+锚索支护,桩间距3.0m,桩径1.0m,布置两排锚索,在锚索位置设置腰梁连接形成整体,抗滑桩顶采用冠梁连接,抗滑桩为C30混凝土,桩间采用桩间板挡土。
4.WDEJ段采用抗滑桩+锚索支护,桩间距3.0m,桩径1.0m,布置两排锚索,在锚索位置设置腰梁连接形成整体,抗滑桩顶采用冠梁连接,抗滑桩为C30混凝土,桩间采用桩间板挡土。
5.GYKLMNQ段属永久性边坡,其土层按1:0.3、岩层按1:0.15放坡开挖,采用格构+锚杆支护体系,并挂网喷射混凝土对坡面进行防护。格构梁间距2.0m,截面尺寸300mm*400mm,锚杆为φ32的HRB400钢筋。钢筋网为φ10@200的双层双向HPB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