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三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六 文言文阅读落实训练高效增分
2020高考语文名校冲刺大二轮跟踪训练:专题六 文言文阅读2
专题跟踪训练(十四)文言文阅读(二)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陈次升字当时,兴化仙游人。
入太学..,时学官始得王安石《字说》,招诸生..训之,次升作而曰:“丞相岂秦学邪?美商鞅之能行仁政,而为李斯解事,非秦学而何?”坐屏斥。
既而第进士,知安丘县。
转运使吴居厚以聚敛进,檄尉罔征税于远郊,得农家败絮,捕送县,次升纵遣之。
居厚怒,将被以文法..,会御史中丞黄履荐,为监察御史。
哲宗立,使察访江、湖。
先是,蹇周辅父子经画江右盐法,为民害,次升举劾之。
绍圣中,复为御史,转殿中。
论章惇、蔡卞植党为奸,乞收还威福之柄。
禁中火,彗出西方,次升请修德求言,以弭天变。
掖庭鞫厌魅狱,次升言:“事关中宫,宜付外参治。
今属于阉寺之手,万一有冤滥,贻后世讥。
”济阳郡王宗景请以妾为妻,论其以宗藩废礼,为圣朝累。
宣仁有追废之议,次升密言:“先太后保佑圣躬,始终无间,愿勿听小人销骨之谤。
”帝曰:“卿安所闻?”对曰:“臣职许风闻,陛下毋诘其所从来可也。
”吕升卿察访广南,次升言:“陛下无杀流人之意,而遣升卿出使。
升卿资性惨刻,喜求人过,今使逞志释憾,则亦何所不至哉?”乃止不遣。
次升累章劾章惇,皆留中。
帝尝谓曰:“章惇文字勿令绝。
”次升退告王巩巩曰君胡不云谏臣耳目也帝王心也心所不知则耳目为之传达既知之何以耳目为居数日,复入见,帝申前旨,乃以巩语对。
帝曰:“然。
顾未有代之者尔。
”讫不克去。
徽宗立,召为侍御史。
极论惇、卞、曾布、蔡京之恶,窜惇于雷,居卞于池,出京于江宁..。
迁右谏议大夫。
崇宁初,以宝文阁待制知颍昌府,降集贤殿修撰,继又落修撰,除名徙建昌,编管循州,皆以论京、卞故。
政和中,用赦恩复旧职。
卒,年七十六。
(节选自《宋史·陈次升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次升退告王巩/巩曰/君胡不云/谏臣/耳目也/帝王/心也/心所不知则耳目/为之传达/既知之/何以耳目为/B.次升退告王巩/巩曰/君胡不云/谏臣耳/目也/帝王/心也/心所不知/则耳目为之传达/既知之/何以耳目为/C.次升退告王巩/巩曰/君胡不云/谏臣/耳目也/帝王/心也/心所不知/则耳目为之传达/既知之/何以耳目为/D.次升退/告王巩/巩曰/君胡不云谏臣/耳目也/帝王/心也/心所不知/则耳目为之传达/既知之/何以耳目为/[解析]解答文言断句题,考生首先要结合上下文弄懂语句的大意,如由“何以耳目为”可知,“耳”在这里不是语气词,“耳目”是一个词,中间不能断开,可排除B项。
浙江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Ⅲ核心突破六精准翻译句子二试题
核心突破六 精准翻译句子(二)——符合“直”“信”“境”.落实得分点一、判断句判断句的判断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1)从特征入手.看是否符合判断句的要求。
判断句的特征之一就是谓语部分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天下所共传宝”是一个名词性短语.符合判断句的特征要求。
(2)看是否能翻译成“是”字句。
所有的判断句都能翻译成“是”字句.如果不能翻译成这种句式.那自然就不是判断句。
(3)看有无外在语言标志。
判断句的主要标志有“……者……也”“……者.……”“…….……也”.此外还有一些副词.如“则、乃、皆、诚、非”等。
如果有这些标志.再结合上面的两种方法做进一步判断即可。
当然有些特殊的没有标志的判断句.也可以根据前两种方法进行判断。
句子中有“是”字不一定是判断句.因为“是”不是判断句标志词。
如“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中的“是”作“这”讲.而句末的“也”才是判断标志。
(1)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A.⎩⎪⎨⎪⎧ ①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B.⎩⎪⎨⎪⎧ ①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②刘备天下枭雄C.⎩⎪⎨⎪⎧ ①《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②妪,先大母婢也D.⎩⎪⎨⎪⎧ 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②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答案 D解析 ①为一般句式.②为判断句。
其他几组均为判断句。
(2)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B .且相如素贱人C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D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答案 C解析 C 项为宾语前置句.其他三项均为判断句。
二、被动句被动句的判断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1)从标志词入手.看是否符合被动句的要求。
被动句的标志词主要有以下几类: ①“为”“为……所……”或“……为所……”。
②“于”或“受……于……”。
③“见”或“见……于……”。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练 古诗文阅读1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练—古诗文阅读(1)一、(2020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胡叟,字伦许,安定临泾人也。
世有冠冕,为西夏著姓。
叟少聪敏,年十三,辨疑释理,知名乡国,其意之所悟,与成人交论,有尠有屈焉。
学不师受,友人劝之,叟曰:“先圣之言,精义入神者,其唯《易》乎?犹谓可思而过半。
末世腐儒,粗别刚柔之位,宁有探赜①未兆者哉?就道之义,非在今矣。
”及披读群籍,再阅于目,皆诵于口。
好属文,既善为典雅之词,又工为鄙俗之句。
以姚政将衰,遂入长安观风化,隐匿名行,惧人见知。
时京兆韦祖思,少阅典坟,多蔑时辈,知叟至,召而见之。
祖思习常,待叟不足。
叟聊与叙温凉,拂衣而出。
祖思固留之,曰:“当与君论天人之际,何遽而反乎?”叟对曰:“论天人者其亡久矣,与君相知,何夸言若是也。
”遂不坐而去。
至主人家,赋韦、杜二族,一宿而成,时年十有八矣。
其述前载,无违旧美,叙中世有协时事,而末及鄙黩②。
人皆奇其才畏其笔。
世犹传诵之,以为笑狎。
叟孤飘坎壈,未有仕路,遂入汉中。
刘义隆梁、秦二州刺史冯翊吉翰,以叟才士,颇相礼接。
授叟末佐,不称其怀。
未几,翰迁益州,叟随入蜀,多为豪俊所尚。
时蜀沙门法成,鸠率僧旅,几于千人,铸丈六金像。
刘义隆恶其聚众,将加大辟。
叟闻之,即赴丹阳,启申其美,遂得免焉。
复还于蜀。
法成感之,遗其珍物,价直千余匹。
叟谓法成曰:“纬萧何人,能弃明珠?吾为德请,财何为也?”一无所受。
(节选自《魏书·胡叟传》)【注】①探赜:探索深奥的道理。
②鄙黩:轻贱侮慢。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遂入长安观风化,隐匿名行,惧人见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吾为德请,财何为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明确各句中重点的实词、虚词,如(1)中的“遂”“行”“见”等,(2)中的“请”“何”等,注意把握其中的古今异义词和句式特点,如(1)中的“风化”即“风俗民情”,(2)中的“何为”是宾语前置句。
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组合强化练6语用+文言文+诗歌+名句
组合强化练6 语用+文言文+诗歌+名句(时间:40分钟 赋分:49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智慧之源,承载着中华民族古老而长青的光荣与梦想。
我们要积极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对接融合,用新的体验与知识激活、找回、重组个体身上传输了数千年的中华优秀文化基因,使传统文化再次获得生机与活力。
经典文献是民族传统文化明显的符号系统,是一个民族历经岁月沧桑沉淀的知识精华,具有历久弥新的意义与价值。
挖掘、利用经典文献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同时,应深切领悟传统精髓与智慧,探索传统元素的现代表达。
比如,我国动画艺术曾经汲取传统绘画技法,与现代美术电影相结合,创作出新颖独特的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牧笛》《山水情》等,开创了动画的“中国学派”,让中国传统绘画技艺得到传承和创新。
还有2018年平昌冬奥会的“北京8分钟”,以现代思维和手法,运用智能科技完美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凤凰展翅、龙凤呈祥、梅花、长城、中国结、中国五彩龙等。
通过“北京8分钟”,我们不仅看到了文化的魅力,也看到了科技的力量。
未来,( )。
此外,我们还应从中国传统造物文化中汲取精华,创新文化的传播载体,让中国文化形象更具科技感和现代美感。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用新的体验与知识找回、激活、重组个体身上传输了数千年的中华优秀文化基因,使传统文化再次获得生机与活力。
B.用新的体验与知识激活、找回、重组个体身上传输了数千年的中华优秀文化基因,传统文化再次获得生机与活力。
C.用新的体验与知识激活、找回、重组个体身上传承了数千年的中华优秀文化基因,传统文化再次获得生机与活力。
D.用新的体验与知识找回、激活、重组个体身上传承了数千年的中华优秀文化基因,使传统文化再次获得生机与活力。
2.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运用智能科技完美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凤凰展翅、龙凤呈祥”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这简直就是——说得不客气点儿——无耻的勾当。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五落实训练高效增分文言文阅读三含解析[京津鲁琼版]
文言文阅读(三)一、(2019·湖南雅礼中学高三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
弱冠举乡试,学大进。
顾益好言兵,且善射。
登弘治十二年进士..。
正德元年冬,刘瑾逮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
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
瑾诛,量移庐陵知县。
入觐,迁南京刑部主事。
十四年六月,命戡福建叛军。
行至丰城而宁王宸濠反,知县顾佖以告。
守仁急趋吉安,与伍文定征调兵食,治器械舟楫,传檄.暴宸濠罪,俾守令各率吏士勤王。
七月壬辰朔,宁王袭下九江、南康,薄安庆。
或请救安庆,守仁曰:“不然。
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
不如直捣南昌。
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
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
”众曰:“善”。
宸濠果自安庆还兵。
乙卯遇于黄家渡。
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群臣官军奄至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焚其副舟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凡三十五日而贼平。
帝时已亲征,命安边伯许泰为副将军,偕提督军务太监张忠将京军数千,溯江而上,抵南昌。
忠、泰故纵京军犯守仁,或呼名谩骂。
守仁不为动,抚之愈厚。
病予药,死予棺,遭丧于道,必停车慰问良久始去。
京军谓“王都堂爱我”,无复犯者。
忠、泰轻守仁文士,强之射。
徐起,三发三中。
京军皆欢呼,忠、泰益沮。
世宗甫即位,拜守仁南京兵部..。
..尚书。
守仁不赴,请归省守仁病甚,疏乞骸骨,举郧阳巡抚林富自代,不俟命竟归。
行至南安卒,年五十七。
守仁天资异敏,谪龙场,穷荒无书,日绎旧闻。
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
”遂笃信不疑。
其为教,专以致良知为主。
学者翕然从之,世遂有“阳明学”云。
(选自《明史·王守仁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群臣官军奄至/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焚其副舟/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B.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群臣/官军奄至/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焚其副舟/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C.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群臣/官军奄至/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焚其副舟/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D.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群臣/官军奄至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焚其副舟/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解析:选B。
2025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复习任务群3古诗文阅读专题6古代诗歌阅读整体阅读指导课件
5.语言变形特点 古诗语言是语言的变形,它离开了口语与一般书面语,成为一种特 异的语言形式,既遵循语言规范,又时时欲超出语言规范。古诗语言的 “变形”:在语言方面,建立格律以营造音乐美;在用词、造句方面, 改变词性、改变词序、省略成分等;在修辞方面,常常是互文见义。由 此取得“新、巧、奇、警”的艺术效果;增加语言容量,以取得多义的 效果;强化语言的启发性,以取得写意传神的效果。但语言的“变形” 都是服从表情达意的目的,而非文字游戏。
(1)“读”标题揭示的写作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 (2)“读”标题交代的写作缘由或目的; (3)“读”标题暗含的情感或奠定的作品感情基调; (4)“读”标题揭示的作品线索; (5)“读”标题表明的诗歌题材; (6)“读”标题暗示的诗歌表达技巧。
2.“知”作者 诗歌鉴赏讲究“知人论世”,即鉴赏诗歌时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当 时所处环境。如陶渊明、王维、孟浩然,他们的诗多表现远离浊世、向 往朴素的田园生活和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趣,多具有质朴、清新、恬 淡、闲适的风格。王昌龄、王之涣、岑参、高适等人的诗多描写戍边将 士杀敌立功的慷慨激昂及“捐躯赴国难”的悲壮,同时也包含望月思乡 的苍凉和长年征战的悲苦之情。杜甫、白居易、李绅等人的诗多关心民 生疾苦,感情深沉,风格多沉郁、顿挫、朴素、凝重。作者蕴含的信息 可以从两方面来考虑:
一是显性词语。首先抓表明诗眼的字词,因为这些字词往往直接透 露了诗的主旨。如陆游的《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 斑”中的“空”是诗眼,流露出作者自许塞上长城、满怀报国热忱,一 直到老却报国无门的惆怅。然后抓诗歌中揭示情感的字词,如杜甫《登 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中的“悲”字就是情感语 言,它表明作者客居他乡又逢深秋时不尽的伤感之情。
3.章法结构特点
(福建专用)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训练(十)默写+古代诗歌阅读+文言文阅读配套作业(解析版
(福建专用)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训练(十)默写+古代诗歌阅读+文言文阅读配套作业(解析版专项训练(十) [默写+古代诗歌阅读+文言文阅读]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长太息以掩涕兮,____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2)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其五)》](3)____________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声声慢》)(4)______________,无以至千里。
(《荀子·劝学》)(5)人非生而知之者,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6)而或长烟一空,______________。
(范仲淹《岳阳楼记》)二、古代诗歌阅读(6分)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落花①李商隐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注] ①这首咏物诗作于会昌六年,李商隐陷于牛李党争后闲居永乐期间。
(1)请简要分析颔联中“送”字的精妙之处。
(3 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2)全诗意蕴深厚,请结合尾联简要分析。
(3 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6题。
周恭帝幼冲①,太祖英主有度量,将士归心。
将北征,京师喧言:“出军之日,当立点检为天子。
”富室或挈家逃匿,独宫内不知。
太祖惧,密以告家人曰:“外间汹汹若此,将如何?”太祖姊面如铁色,方在厨,引面杖逐太祖,击之曰:“大丈夫临大事,可否当自决,乃来家内恐怖妇女何为耶!”太祖默然出。
2024届高考二轮复习语文试题(新高考新教材) 文言文阅读群文通练 含答案
2024届高考二轮复习语文试题(新高考新教材)文言文阅读群文通练高频主题1爱民如子,执政有方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贞观元年,太宗曰:“朕看古来帝王,以仁义为治者,国祚..延长,任法御人者,虽救弊于一时,败亡亦促。
既见前王成事,足是元龟①。
今欲专以仁义诚信为治,望革近代之浇薄也。
”黄门侍郎王珪对曰:“天下凋丧日久,陛下承其余弊,弘道移风,万代之福。
但非贤不理,唯在得人。
”太宗曰:“朕思贤之情,岂舍梦寐!”给事中杜正伦进曰:“世必有才,随时所用,岂待梦傅说②,逢吕尚..,然后为治乎?”太宗深纳其言。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朕谓乱离之后,风俗难移,比观百姓渐知廉耻,官人奉法,盗贼日稀,故知人无常俗,但政有治乱耳。
是以为国之道,必须抚之以仁义,示之以威信,因人之心,去其苛刻,不作异端,自然安静。
公等宜共行斯事也!”贞观四年,房玄龄奏言:“今阅武库甲仗..,胜隋日远矣。
”太宗曰:“饬兵备寇虽是要事,然朕唯欲卿等存心理道,务尽忠贞,使百姓安乐,便是朕之甲仗。
隋炀帝岂为甲仗不足,以至灭亡?正由仁义不修,而群下怨叛故也。
宜识此心。
”贞观十三年,太宗谓侍臣曰:“林深则鸟栖,水广则鱼游,仁义积则物自归之。
人皆知畏避灾害不知行仁义则灾害不生夫仁义之道当思之在心,常令相继,若斯须懈怠,去之已远。
犹如饮食资身,恒令腹饱,乃可存其性命。
”王珪顿首..曰:“陛下能知此言,天下幸甚!”(选自《贞观政要·仁义》,有删改):比喻可供借鉴的往事。
②梦傅说:借指帝王礼遇贤臣。
傅说,殷高宗武丁的重臣贤相,原来他在傅岩筑墙,后被武丁选拔任用,使商朝国势强盛,殷商中兴。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标点符号,请指出相应位置的标号。
人皆知畏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国祚,既可指国运,又可指皇位,文中指前者。
B.吕尚,即姜子牙,以其封地之名为姓。
他在商周时期辅佐姬昌建立霸业。
文中借傅说、吕尚代指治国贤才。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练 古诗文阅读5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练—古诗文阅读一、基础训练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亲故多劝余为长吏 ②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③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④寻程氏妹丧于武昌A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C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解析: ①朋友;②旧的;③④都是“不久”。
答案: C2.下列各组加点实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六国破亡之故事B .都督阎公之雅望/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C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童子何知,躬逢胜饯D .敢竭鄙怀,恭疏短引/《谏太宗十思疏》解析: A .“故”都是“旧的”意思;B.声望/期望;C.才华出众的/盛大的;D.书、撰写/古代的一种文体。
答案: A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云无心以出岫以:连词,表修饰关系B .识盈虚之有数之: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C .风斯在下矣斯:指示代词,相当于“这”D .实迷途其未远其:句中语气副词,表推测语气,大概解析: C .斯:连词,则、就。
答案: C4.下列两组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①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②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 ③木欣欣以向荣④舟遥遥以轻飏A .①②句中的“且”字相同,③④句中的“以”字不同B .①②句中的“且”字相同,③④句中的“以”字相同C .①②句中的“且”字不同,③④句中的“以”字不同D .①②句中的“且”字不同,③④句中的“以”字相同解析: ①且,连词,表转折;②且,副词,姑且,暂且;③④句中的“以”均为表修饰关系的连词。
答案: D5.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园日涉以成趣A .樯橹灰飞烟灭B .而后乃今将图南C .襟三江而带五湖D .臣具以表闻解析:A句中“灰”与例句中“日”都是名词作状语。
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精准训练精准训练 含解析
精准训练一巧用标志,选准实词义项练前提示关于如何答好实词解释题,考生已经掌握了一些技巧。
在这里,结合考场环境,要重点讲一下实词解释的几种错误标志:①直接拿加点字组词;②词义与现代汉语相同;③代入原句翻译读不通或有矛盾之处;④代入原句发现词性有问题。
利用这些错误标志,可以快速判断解释有误的选项。
另外,特别生僻的词或词义往往是正确解释。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华容县学重修记李东阳岳州华容县学,在县治南,旧地苦水。
国朝洪武初,始迁于北一里许,久乃浸圮..。
天顺间,知县许杰尝修庙庭,备祭器,有意于学,未逮也。
成化己亥,湖广按察佥事李公文中,行部..至县,知学久不治.。
慨然曰:“吾事也,吾不以烦民。
”乃取赢.于官,得白金数百两,命府知事吴正董.其役,剔朽除秽,易为坚完..,焕然大新。
于是县官、师儒合而言曰:“李公之功,吾徒曷敢忘。
惟.刻石纪事,昭于后世,俾引.而无穷者,吾徒事也。
”兵部郎中刘君时雍上京师,则以诸君意属.予,请为记。
予惟.士之学,将以为世用也,然必养而后成。
故其平居,穷理明义,使中有定见,而力足以守之。
于是出而应世酬物,庶几不失其正。
盖必断于取舍得失之际,然后不为利害生死所移易.。
自易及难,由恒达变,涵养成就,岂一朝一夕之故哉!国家之养士,知其不可易而成也,故学校以居.之,师傅以教之,堂庑斋室之居,廪给馔食之制,课.之以书史文艺之业,肄.之以祭祀饮射之礼,申.之以孝悌忠直廉耻之义。
日涵月泳,使学成而德立,然后禄.而官之。
其勤且厚.,固如此。
士之庐居.而馔食者,念夫养我者之厚,必畜德积学以称为士,曰:“其无负兹馔与兹舍也。
”于是出而有守与责,则念夫爵我禄.我者之重,必致志竭力建功业以称为臣,曰:“其无负此爵与此禄也。
”然则士之养于国者,恶可不思所以自养哉!华容文献地,多奇才伟器,登巍.科,名列卿者踵相属.。
方圣天子谒贤图治.,贤有司又振而承之,兴学明教,亦进德修业之基也。
他日有以名行功业,不为物夺.,卓然在天下,使而乡之士不为虚名,今日之举不为美观,而吾之文不为虚言者,非国家建学养士之意哉,亦非吾李公及予之心哉!公暨予同举进士,以刑部员外郎出佐湖臬。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备战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3部分古代诗文阅读复习任务群6古代诗歌鉴赏基础巩
三、托物言志诗
托物言志诗是借吟咏自然景物或社会事物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诗歌。在诗
人笔下,花鸟草虫皆有品,一花一木皆关情。
关注点 特征
标题 意象
或以所咏之物为诗名,或以“咏某物”“题某物”“某物吟”等为题目。 一般是单纯的某物(如松竹梅兰、虫鱼鸟兽),着重对所咏之物的特 征、功能进行刻画,或者着重对所咏之物的某一内蕴、精神进行吟 咏。
史来谈,往往意蕴深厚,典雅含蓄,耐人寻味。 ①对自然山水人性化的观照,折射诗人内心的思考。②对人生困 情感 顿的理解与领悟,产生一种超越世俗的人生观。③在日常的生活 图景中蕴含深刻的思辨,思想情感冲淡平和。 ①用形象思维和比兴手法。②巧借景与事托寓哲思。③借助景物 技法 描写和比喻。④主要运用典故、对比、比拟、象征等艺术手法, 表达作者的哲思。
关注点 特征 标题 标题中往往有“赠”“奉和”“酬”“酬赠”“答”“见赠”“寄”等字。
①对朋友(亲人)的思念、安慰和答谢;②借诗歌表达自己对自由的 情感 向往及厌倦官场的超脱之情;③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怀才不遇的苦
闷。 常用技法:①比兴手法。言在此而意在彼,往往含有比兴之外的深 技法 意。②对比。今昔对比,自己和友人的对比等。 常用抒情手法:①借景抒情,融情于景。②以乐景写哀情(反衬)。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这首诗从大处着眼,并不是针对某个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而作。 B.历代高人贤士一世奔忙,建立功业,但无法避免身后湮没无闻的可能。 C.历史人物在其所处的时代已经难免被误解,在世俗的传言中更会失真。 D.颈联的上下两句反复陈说,表明诗人的观点,堪称这首诗的警策之语。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从诗的内容可以得知,赵伯鱼是一位勤奋好学、转益多师的诗坛后辈。 B.诗中使用了古语“后生可畏”,表现出作者对赵伯鱼的嘉许以及劝诫。 C.面对后辈的请教,作者谦逊地表示,自己所谈不多,也较为简单粗略。 D.诗中以禅理喻诗的内容,既可为赵伯鱼提供指点,也具有普遍的意义。
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辅导通用版(课件)专题6 古代诗歌鉴赏课件6.2.2
2.分析描写,抓住特征。 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很多,可以对人、事、物直接描写,也可以间接描写;既可 以正面渲染,也可以侧面烘托。无论是直接描写,还是间接描写,都必须准确地抓住形象 的特征,以此来体会形象的内在品质。因此,在阅读鉴赏诗歌、分析诗歌形象时,要注意 抓住对形象的描写手法,来分析其特征。
3.立足意象,聚焦对应。 诗歌意象与诗人情感有着相对固定的对应关系。如:
短板2 梳理不全把握,考生容易犯概括不全和理解有误两方面的错误。 1.概括不全,即不能筛选出诗歌中所有的形象,可能会遗漏人、事、景、物、 理中的一项或几项;或者不能对某一形象进行全面概括,比如对某景物形象的概括,可能 会遗漏一点或几点。
2.理解有误,即对形象的特征和体现的意义理解有偏差,对形象进行分析时没有联系诗 歌内容或者分析不到位等。
()
A.首联因不见人烟,所以“对”字组合起来的荒祠、古墓、荆榛之类景物越多,越显汉
寿城的荒凉。
B.颔联写牧竖、行人,增添了景中的生机;颈联写华表、碑文,表现出汉寿城昔盛今衰的
景象。
C.这首诗打破了一般律诗“起、承、转、合”的框架,前三联浑然一体,极力铺陈汉寿 城的景象。
D.在尾联兴和废的慨叹中,诗人阐明了关于事物发展变化的朴素的辩证观点,强化了全 诗的积极思想。
★2.本诗与杜甫的《春望》从各自的角度反映了“安史之乱”的影响。请比较两诗在 形象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简要分析。
☞【这样解】解答这道题,首先要分析两首诗所描写的形象:
诗题 人 事 景
物
《汉寿城春望》
《春望》
“牧竖”“行人” 诗人“白头”“不胜簪”
等
等
诗人春望
诗人春望
春景 战后“野草” 丛生,“荒祠古墓” 等
【2020】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专题文言文阅读练习(含答案)及参考答案
D.俄而/裴寂失律于介州/齐王元吉弃并州还朝/留德威总知府事/元吉才出/武周已至城下/百姓相率投贼.。
【答案】D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德威有才干有谋略,武德元年,李密和王世充作战失败后归附朝廷,德威跟随李密归附朝廷,并屡次受到唐高祖的提拔,死后在献陵陪葬.。
贞观初,历大理、太仆二卿,加金紫光禄大夫.。俄出为绵州刺史,以廉平著称,百姓为之立碑.。寻检校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十一年,复授大理卿.。太宗尝问之曰:“近来刑网稍密,其过安在?”德威奏言:“诚在主上,不由臣下.。人主好宽则宽,好急则急,律文失入减三等,失出减五等.。今则反是,失入则无辜,失出便获大罪.。所以吏各自爱,竞执深文,非有教使之然,畏罪之所致耳.。陛下但舍所急,则‘宁失不经’复行于今日矣.。”太宗深然之.。数岁,迁刑部尚书,兼检校雍州别驾.。十七年,至濮州,闻祐杀长史权万纪,德威入据济州,斩杀李佑,遣使以闻.。诏德威便发河南兵马,以申经略,会遭母忧而罢.。十八年,起为遂州刺史,三迁同州刺史.。
B.刘武周抓获刘德威后,下令德威率领自己的士兵前往浩州招抚百姓.。德威逃回朝廷,得到唐高祖的亲自慰问.。
C.唐朝法律条文规定,因过失判人入罪的官吏要减三等处罚,因过失判人出罪的官吏要减五等处罚,而唐太宗时期法律则刚好相反,出现了“宁失不经”的局面.。
D.刘德威占据济州后,皇帝让刘德威任意调遣黄河以南的兵马,借以施展刘德威的抱负,但恰逢刘德威的母亲去世而作罢.。
士美年十二,通《五经》、《史记》、《汉书》,皆能成诵.。父友萧颖士、颜真卿、柳芳与相论绎,尝曰:“吾曹异日当交二都之间矣.。”未冠为阳翟丞,佐李抱真路州幕府.。以才,历王虔休、李元,皆留不徒.。久乃进房州刺史、黔中经略观察使.。溪州贼向子琪以众八千山且山剽劫,士美讨平之,加检校右散骑常侍,封高平郡公.。迁京兆尹,天子多所咨逮.。
2020高考语文二轮提分广西等课标3卷专用课件:专题6+第2讲 文言文翻译题
文言文翻译,涉及方方面面的文言知识,包括通假字、古今异义、 重要实词、重要虚词、词类活用、文言句式等。所以说文言文翻 译题是一道综合性试题,是高考的重点和难点,二轮复习时,要把它 作为重中之重。
(2019·全国Ⅰ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题。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
-8-
参考译文 贾生名叫贾谊,是洛阳人。在十八岁时就因诵读诗书会 写文章而在本郡闻名。吴廷尉担任河南郡守时,听说贾谊才能优异, 就把他召到衙门任职,并非常器重喜欢他。孝文帝刚即位时,听说 河南郡守吴公政绩天下第一,以前还和李斯是同乡,并且曾向李斯 学习过,于是就调任他做廷尉。吴廷尉于是就向朝廷推荐贾谊年轻 有才华,且精通诸子百家的典籍。孝文帝征召贾谊,让他担任博士。 当时贾谊年仅二十多岁,在博士中是最年轻的。文帝每次下令让博 士们讨论一些问题时,那些年长的老先生们都不能说什么,而贾谊 却能一一回答,人人都觉得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博士们于是都认 为才能比不上贾生。孝文帝也非常喜欢他,对他破格提拔,一年之 内就做到了太中大夫。
-15-
适逢岳飞掌管江西、湖北军务,将通过襄、汉一带谋取中原,朝 廷命令牛皋加入岳家军。岳飞十分高兴,当即任命他为唐、邓、襄、 郢州安抚使,不久又改任牛皋为神武后军中部统领。伪齐派将领李 成联合金军大举入侵,攻破襄阳六郡。敌将王嵩在随州,岳飞派牛 皋出战,带三天的口粮。粮食尚未吃完,牛皋已攻取随州城,擒获并 斩杀王嵩,俘敌五千人,于是收复随州。金军进攻淮西时,岳飞派遣 牛皋渡过长江,自己率兵同牛皋会合。当时伪齐派披甲的骑兵五千 逼近庐州,牛皋出阵,远望着金军大喊:“牛皋在此,你们为什么前来 侵犯我军?”敌众都惊慌失措,不战而溃逃。岳飞对牛皋说:“一定要 追击,不然敌人卷土重来,对我们不利。”牛皋于是乘势追击三十多 里,金军自相践踏而死及被杀死的各占半数,斩杀其副都统及千户 五人,百户数十人,军威大振。
2020高考语文大二轮优选新题:题点六 文言文阅读 题点对点练18
题点对点练18化句为词,逐一对应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王崇古,字学甫,蒲州人。
由郎中..历知安庆、汝宁二府。
迁常镇兵备副使击倭夏港追歼之靖江从巡抚曹邦辅战浒墅已偕俞大猷追倭出海累进陕西按察使河南右布政使四十三年改右佥都御史,巡抚宁夏。
崇古喜谭兵,具知诸边厄塞,身历行阵,修战守,纳降附,数出兵捣巢。
寇屡残他镇,宁夏独完。
隆庆初,加右副都御史。
吉囊子吉能据河套为西陲诸部长,南扰河、湟番族,环四镇皆寇。
其冬,进崇古兵部右侍郎,总督陕西、延、宁、甘肃军务。
崇古奏给四镇旗牌..,抚臣得用军法督战,又指画地图,分授诸大将赵岢、雷龙等。
数有功。
吉能犯边,龙等出花马池、长城关与战,大败之。
吉囊弟俺答纳叛人赵全等,据古丰州地,东入蓟、昌,西掠忻、代。
四年正月诏崇古总督宣、大、山西军务。
崇古禁边卒阑出,而纵其素通寇者深入为间。
又檄劳番、汉陷寇军民,率众降及自拔者,悉存抚之。
归者接踵。
其冬,把汉那吉来降。
把汉那吉者,俺答第三子铁背台吉子也。
崇古念因此制俺答,则赵全等可除也,留之大同,慰藉甚至。
俺答方掠西番,闻变急归,索把汉甚急,使使之。
崇古令把汉绯袍金带见使者。
俺答大喜,屏人语曰:“我不为乱,乱由全等。
天子幸封我为王,永长北方,诸部孰敢为患。
即不幸死,我孙当袭封..,彼受朝廷厚恩,岂敢负耶?”遂遣使,并请互市..。
崇古以闻,帝悉报可。
俺答遂缚全等十余人以献,崇古亦遣使送把汉归。
崇古广召商贩,听令贸易。
布帛、菽粟、皮革远自江淮、湖广辐辏塞下。
崇古仍岁诣弘赐堡宣谕威德。
诸部罗拜,无敢哗者。
自是边境休息。
东起延、永,西抵嘉峪七镇,数千里军民乐业,不用兵革,岁省费什七。
诏进太子太保。
十五年,三封告成。
又二年卒。
赠太保,谥襄毅。
(节选自《明史·王崇古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迁常镇兵备副使/击倭夏港/追歼之/靖江从巡抚曹邦辅战浒墅已/偕俞大猷追倭出海/累进陕西按察使/河南右布政使/B.迁常镇兵备副使/击倭夏港/追歼之靖江/从巡抚曹邦辅战浒墅已/偕俞大猷追倭/出海累进陕西按察使/河南右布政使/C.迁常镇兵备副使/击倭夏港/追歼之/靖江从巡抚曹邦辅战浒墅/已/偕俞大猷追倭/出海累进陕西按察使/河南右布政使/D.迁常镇兵备副使/击倭夏港/追歼之靖江/从巡抚曹邦辅战浒墅/已/偕俞大猷追倭出海/累进陕西按察使/河南右布政使/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郎中,战国始置,后从隋唐到清朝,朝廷各部都设立郎中一职,分掌各司事务,位于尚书、侍郎之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六传记体裁不偏离四大题型有顺序文言文阅读(一)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也。
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
举孝廉..、光禄四行。
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案察之。
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
迁光禄勋主事。
时陈蕃为光禄勋,滂执公仪诣蕃,蕃不止之,滂怀恨,投版弃官而去。
郭林宗闻而让蕃曰:“若范孟博者,岂宜以公礼格之!今成其去就之名,得无自取不优之议邪?”蕃乃谢焉。
复为太尉黄琼所辟,后诏三府掾属..举谣言,滂奏刺史、二千石权豪之党二十余人。
尚书责滂所劾猥多,疑有私故。
滂对曰:“臣之所举,自非叨秽奸暴,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哉!以会日迫促,故先举所急;其未审者,方更参实。
若臣言有贰,甘受显戮。
”吏不能诘。
滂睹时方艰,知意不行,因投劾去。
太守宗资先闻其名,请署功曹,委任政事。
滂在职,严整疾恶。
滂外甥西平李颂,公族子孙,而为乡曲所弃。
中常侍唐衡以颂请资,资用为吏。
滂以非其人,寝而不召。
资迁怒,捶书佐朱零。
零仰曰:“范滂清裁,犹以利刃齿腐朽。
今日宁受笞死,而滂不可违。
”资乃止。
后牢修诬言钩党,滂坐系黄门北寺狱。
滂后事释,遂还乡里。
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
诏下,急捕滂等。
督邮吴导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泣。
滂闻之曰:“必为我也。
”即自诣狱。
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引与俱亡,滂曰:“滂死则祸塞,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其母就与之诀,滂白母曰:“滂从龙舒君①归黄泉,得其所矣。
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
”母曰:“汝今得与李、杜②齐名,死亦何恨。
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滂跪受教,再拜而辞。
行路闻之,莫不流涕。
时年三十三。
(选自《后汉书·党锢列传》,有删改) 【注】①龙舒君:范滂之父范显,曾为龙舒侯相,时已故。
②李、杜:指当时的贤臣李膺、杜密。
1.下列对文章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B.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C.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D.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解析:选C。
原文标点为: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
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孝廉,是汉代地方官(太守)向中央举荐任职的“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人。
B.掾属,辅佐三公、郡县主官治政的官吏,其人员由主官自选,不由朝廷任命。
C.传舍,旧时官府的一部分,是古代高级官员在办公之余,休息住宿的处所。
D.印绶,旧时称印信和系印的丝带。
古人印信上系有丝带,佩带于身。
也借指官爵。
解析:选C。
传舍,又称驿舍,邮舍;古代供外交使节和传递政府文书者休息的地方。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滂疾恶如仇,刚正不阿。
弹劾刺史、二千石权豪共二十余人,受到尚书的责备与怀疑,但范滂表示如存私心,检举失实,甘愿受死。
B.范滂反对宦官,遭受陷害。
党锢之祸再起,朝廷下诏缉捕他。
吴导伏床哭泣,欲弃官与他出逃,范滂不肯连累别人,自己投案死于狱中。
C.范滂做事公正,立场坚定。
外甥李颂为同乡人所不齿,范滂在任命他做小官的问题上坚决不通融,即便是举荐他的宗资也无可奈何。
D.范滂慷慨赴难,重情孝母。
他决定以死平息灾祸,但也难以割舍母亲的恩情;他的母亲深明大义,理解他的选择,母子离别的事迹令时人感动流泪。
解析:选B。
“欲弃官与他出逃”的不是吴导,而是县令郭揖,且“反对宦官”于文无据。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范孟博者,岂宜以公礼格之!今成其去就之名,得无自取不优之议邪?译文:(2)范滂清裁,犹以利刃齿腐朽。
今日宁受笞死,而滂不可违。
译文:答案:(1)像范滂这样的人才,难道应该(怎么能够)按照属下参见上司的礼仪来要求他吗(呢)?现在你成全他辞官的美名,恐怕是自己选择了不好的议论吧?(2)范滂(这样做)是公正的裁断,好像用锋利的刀刃切割腐朽的东西。
今天我宁愿受鞭打而死,但范滂(的做法)无法改变。
5.请根据文章第二、三段的内容,概括范滂为官的特点。
答:答案:①同僚相处,耿直自尊;②不畏豪强,揭发佞吏;③志不能伸,率性辞官;④不徇私情,严整疾恶。
参考译文:范滂,字孟博,是汝南征羌人。
从小磨砺出高洁的节操,受到州郡和乡里人的钦佩。
被推举为孝廉、光禄四行。
冀州地区发生饥荒,盗贼纷纷而起,于是(朝廷)任用范滂为清诏使,派他前去巡行查办。
范滂走马赴任,慷慨激昂,有澄清天下污秽的志向。
等他到冀州后,太守、县令知道自己贪污受贿,听说范滂来了的消息,都自动辞官而去。
升迁为光禄勋主事。
当时陈蕃担任光禄勋,范滂执行属下参见上司的礼仪拜访陈蕃,陈蕃没有阻止他,范滂觉得很遗憾,扔下笏板弃官而去。
郭林宗听说后,责备陈蕃说:“像范滂这样的人才,难道应该(怎么能够)按照属下参见上司的礼仪来要求他吗(呢)?现在你成全他辞官的美名,恐怕是自己选择了不好的议论吧?”陈蕃于是向范滂道歉。
(范滂)又被太尉黄琼征召,不久皇上下诏三府衙门的属官呈报反映官吏好坏的议论,范滂举奏了二十多个刺史和享有二千石俸禄的权贵。
尚书责备范滂弹劾的人太多了,怀疑他有私心。
范滂回答说:“我检举的,如果不是贪污腐败、奸邪残暴,深深地祸害百姓的人,(我)难道会因为私心而使奏章受到玷污吗?因为召开三公会议的日子迫近了,所以我先举奏了最紧要的;那些没有查清的,将要进一步查实。
如果我的话有与事实不符的地方,我甘愿接受死刑。
”(负责审理的)官吏无话可说了。
范滂看到当今的时势正处于混乱的时候,知道自己的志向不能实现,于是呈递弹劾自己的状文辞官。
太守宗资此前就听说范滂美好的名声,(于是)请求朝廷让范滂暂任功曹,并把政事交给他处理。
范滂在任功曹期间,严厉地整治他痛恶的人和事。
范滂外甥西平人李颂,是王侯之家的子弟,被同乡的人不齿。
中常侍唐衡把李颂请托给宗资,宗资任命他做小官。
范滂却认为他外甥李颂不是合适人选,就把这件事压下不办。
宗资把怒气转嫁到书佐朱零的身上,鞭打书佐朱零。
朱零仰起头说:“范滂(这样做)是公正的裁断,好像用锋利的刀刃切割腐朽的东西。
今天我宁愿受鞭打而死,但范滂(的做法)无法改变。
”宗资于是作罢。
后来牢修诬告朝中有人结党营私,范滂获罪被拘禁在黄门北寺监狱。
后来范滂的案情查清,范滂就回到乡里。
建宁二年,朝廷大肆诛杀结党之人。
诏书下达,紧急缉捕范滂等人。
督邮吴导到县,手捧诏书,(把自己)关在传舍中,伏床哭泣。
范滂听说这件事后,说:“(这)一定是因为我呀!”当即自己赶到县狱。
县令郭揖十分吃惊,走出官衙,丢下官印,拉着范滂要和他一起逃走,范滂说:“我死了灾祸就可以平息了,怎么敢因为我的罪名连累您,又使得您的老母亲流离他乡呢!”范母前来和范滂诀别,范滂告诉母亲说:“我跟随先父去黄泉,是死得其所。
只是希望母亲大人割断这难以割舍的恩情,不要再增添悲伤了。
”他的母亲说:“你现在可以和李膺、杜密齐名了,死了又有什么遗憾呢!已经有了美好的名声,又要追求长寿,(这样的好事)能够同时得到吗?”范滂跪下来接受母亲的教诲,再三拜别而去。
经过的人听见了,没有人不被感动得流泪。
这一年,范滂三十三岁。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
为儿时,门人有被害者,吏就诘,众争辨对,仁杰诵书不置,吏让之,答曰:“黄卷..,调汴州参军。
为..中方与圣贤对,何暇偶俗吏语耶?”举明经吏诬诉,黜陟使...阎立本召讯,异其才,谢曰:“仲尼称观过知仁,君可谓沧海遗珠矣。
”荐授并州法曹参军。
亲在河阳仁杰登太行山反顾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舍其下瞻怅久之云移乃得去同府参军郑崇质母老且疾,当使绝域。
仁杰谓曰:“君可贻亲万里忧乎?”诣长史蔺仁基请代行。
仁基咨美其谊,时方与司马李孝廉不平,相语曰:“吾等可少愧矣!”则相待如初,每曰:“狄公之贤,北斗以南,一人而已。
”稍迁大理丞,岁中断久狱万七千人,时称平恕。
左威卫大将军权善才、右监门中郎将范怀义坐误斧昭陵柏,罪当免,高宗..诏诛之。
仁杰奏不应死,帝怒曰:“是使我为不孝子,必杀之。
”仁杰曰:“汉有盗高庙玉环,文帝欲当之族,张释之廷诤曰:‘假令取长陵一抔土,何以加其法?’于是罪止弃市。
陛下之法,固有差等,犯不至死而致之死,何哉?今误伐一柏,杀二臣,后世谓陛下为何如主?”遂免死。
数日,授侍御史。
左司郎中王本立怙宠自肆,仁杰劾奏其恶,有诏原之。
仁杰曰:“朝廷借乏贤,如本立者不鲜。
陛下惜有罪,亏成法,奈何?臣愿先斥,为群臣戒。
”本立抵罪。
由是朝廷肃然。
使岐州,亡卒数百剽行人,道不通。
官捕系盗党穷讯,而余曹纷纷不能制。
仁杰曰:“是其计穷,且为患。
”乃明开首原格,出系者,禀而纵之,使相晓,皆自缚归。
帝叹其达权宜。
圣历三年卒,年七十一。
赠文昌右相,谥曰文惠。
仁杰所荐进,若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姚崇等,皆为中兴名臣。
中宗即位,追赠司空。
(节选自《新唐书·狄仁杰传》,有删改)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亲在河阳/仁杰登太行山/反顾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舍其下/瞻怅久之/云移乃得去/B.亲在河阳/仁杰登太行山/反顾/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舍其下/瞻怅久之/云移乃得去/C.亲在河阳/仁杰登太行山/反顾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舍/其下瞻怅/久之云移/乃得去/D.亲在河阳/仁杰登太行山/反顾/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舍其下瞻怅/久之云移/乃得去/解析:选B。
首先,通读选文,把握大意;其次,细读画波浪线的部分,理解其内容和句式特点。
“仁杰”“吾亲”为主语,应在其前断开;“反顾”“见”为两种先后进行的行为,中间应断开;“谓……曰”是固定结构,应分别在其前后断开;“舍”为动词,后面应有表地点的宾语“其下”;“久之”作“瞻怅”的时间状语,应在其后断开。
根据以上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卷”指书籍,古时人们为了防止书蠹,多用黄檗来染纸,因纸色发黄,故以之代称。
B.“明经”是选举官员的科目,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明经与进士两科为唐朝科举的基本科目。
C.“黜陟使”是唐代考察地方官吏并提出推荐或贬黜建议的官员,其中“陟”为“贬斥”之意。
D.“高宗”为唐代李治的庙号。
庙号是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追尊的名号,有时帝王会有多个庙号。
解析:选C。
“陟”为“提升,升迁”之意,“黜”为“贬斥”之意。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狄仁杰读书专注。
他小时候家里有门人被害,官吏询问情况,众人都争着对答,只有狄仁杰不为所动,因此受到官吏礼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