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毛概思考题第七章(完)
毛概(书后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思考习题1.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是毛泽东1938年在题为《论新阶段》一文中最先提出的。
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称之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其每一表现中都带有中国的特性,带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使其在中国进一步民族化和具体化。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是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丰富和发展理论的过程。
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历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相结合,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3.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第一,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毛泽东思想正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毛概课后思考题答案(1-15章)
第一章思考习题1.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是毛泽东1938年在题为《论新阶段》一文中最先提出的。
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称之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其每一表现中都带有中国的特性,带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使其在中国进一步民族化和具体化。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是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丰富和发展理论的过程。
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历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相结合,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3.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第一,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毛泽东思想正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毛概温习题第七章科学发展观
第七章科学发展观一、单选题1.以()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牢牢抓住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缘期,形成了科学发展观。
A. 江泽民B.毛泽东C.胡锦涛D.邓小平2.科学发展观在()和探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慢慢形成。
A.抗击非典疫情B. 举行世博会C.汶川地震D.举行奥运会3. 2021年5月,胡锦涛在江苏考察工作时指出:“科学发展观总结了二十连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揭露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咱们党对()的新熟悉。
”A. 政治问题B.社会问题C.外交问题D.发展问题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树立和落实()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
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B. 邓小平理论C. 科学发展观D.毛泽东思想5. 以党的()为标志,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走向成熟。
A. 十七大B. 十六大C. 十四大D.十八大6.党的十七大后,来自国际国内经济政治和自然界的严重困难和挑战接连不断,其中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冲击最猛烈、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A.恐怖主义B. 国际金融危机C.经济全世界化D.政治多极化7.坚持把()作为加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A. 经济升级B.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C.改善投资D.发展金融8. 坚持把()作为加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A. 科技进步和创新B.加大投入C. 科技人材D.经济环境9.坚持把()作为加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起点和落脚点。
A.经济增加B. 综合国力增强C. 文化繁荣D.保障和改善民生10.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作为加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A. 经济增加型B.文化繁荣型C. 政治昌明型D.环境友好型11.坚持把()作为加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壮大动力。
A. 改革开放B.社会建设C. 文化建设D.政治建设12.()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A.推动经济社会发展B推动文化繁荣C建设和谐社会D建设美丽中国13.()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A以物为本B以人为本C以自然界文本D以经济为本14.()是科学发展观的大体要求。
毛概题第七章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一、单选题1、改革的性质是()A、一场新的革命B、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C、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自我完善和发展D、社会主义制度和体制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是()A、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B、一项权宜之计C、在现代化建设中实行的政策D、实现现代化后就不必实行对外开放政策3、中国共产党提出改革决策的理论是基础( )A、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理论B、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理论C、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D、党执政规律的理论4、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是重点。
A、经济体制改革B、政治体制改革C、科技体制改革D、文化体制改革5、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靠()A、发展B、改革C、稳定D、公平6、要把()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A、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B、稳定压倒一切C、改革开放D、“三个有利于”7、判断改革是非得失的标准是()A、“三个有利于”B、四项基本原则C、巩固社会主义制度D、生产力标准8、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A、使中国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B、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C、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D、利用国际分工,提高国民经济效益9、我国对外开放的立足点是()A、闭关自守,盲目排外 B、依赖外国,崇洋媚外C、自力更生于依赖外国并重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10、实行对外开放要处理好对外开放与( )的关系A、独立自主 B、自力更生 C、闭关自守 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11、我国已初步形成、逐步推进的开放格局是()。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沿边开放→ 内地开放B、沿海开放城市→ 经济技术开发区→ 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沿边开放→ 内地开放C、经济特区→沿江沿边开放→ 沿海开放城市→内地开放D、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江沿边开放→内地开放12、我国对外开放应实施的战略是()A、“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B、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相结合C、独立自主与自力更生相结合D、对外出口与到海外建厂相结合13、以下不属于对外开放的原因的是 ( )。
毛概第七章习题
精品文档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是()。
A.敌我矛盾B.人民内部矛盾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D.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正确答案是】:D2、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A.阶级斗争B.科学技术的进步C.改革D.对外开放【正确答案是】:C3、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A.八大B.十一届三中全会C.十三大D.十五大【正确答案是】:B4、社会主义社会()理论是我们党提出改革开放的理论基础。
A.基本矛盾B.主要矛盾C.阶级斗争D.初级阶段【正确答案是】:A5、我国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其性质是()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根本性变革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D.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确答案是】:C6、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 )。
A.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B.解放思想新时期C.建设和谐社会新时期D.求真务实历史新时期【正确答案是】:A7、我国改革的重点是()。
A.科教体制改革B.经济体制改革C.政治体制改革D.文化体制改革【正确答案是】:B8、改革、发展、稳定三者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发展是改革和稳定的()。
A.前提B.基础C.目的D.手段【正确答案是】:C9、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其中,改革是发展和稳定的()。
A.动力B.目的C.前提D.手段【正确答案是】:A10、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从根本上说是由于()。
A.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我国生产力不发达,经济、科技落后C.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D.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必然结果【正确答案是】:C11、我国已经基本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A.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B.全方位、多形式、宽领域C.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D.全方位、多方向、宽领域【正确答案是】:A12、我们应把对外开放的立足点和归宿点放在()。
毛概 第七章题目
第七章:一、单选题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战略部署,总目标是( A )A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B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C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D 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2.中国30多年改革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并取得历史性成就,根本原因在于(A )A始终坚持了正确的改革方向和改革立场,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B从中国实际出发进行改革C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D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3. 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最核心的是( A)A在改革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C 坚持以人为本D 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4.( B )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潮流的法宝。
A、创新B、改革开放C、发展D、稳定5.改革开放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解决发展进程中的各种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更好的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B )。
A 解放思想B 全面深化改革C 实事求是D 勇于创新6.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 B ),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战略部署。
A《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B《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C《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D《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7全面深化改革要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 B )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A 改革B 发展C 实事求是D 与时俱进8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使( A )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的发挥政府作用。
A市场B法律C改革D计划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 A )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既能够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能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特色和优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七章】思考题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七章】思考题参考答案思考题1[参考答案]人们通常认为,科学社会主义(以下简称“科社”)与空想社会主义(以下简称“空社”)的区别再明显不过——一个是“科学的”,一个是“空想的”。
然而,要以严肃、科学、求实的态度深入研究这个问题,这就非那样简单了。
众所周知,“科社”与“空社”的内容,均包括两个方面,即对旧社会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与否定,对新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或曰共产主义制度)的向往与设想。
因此,要分清“科社”与“空社”的区别,就必须从上述两个方面来考察和分析。
就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认识和批判而言,“科社”与“空社”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点。
16世纪英国的托马斯·莫尔、17世纪意大利的康帕内拉、18世纪法国的摩莱里和马布利、19世纪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他们不同程度地从政治、经济、思想和道德诸方面,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尖锐的批判。
他们指明了私有制是社会存在贫富不均以及其它种种罪恶的“总根源”,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无政府状态是一切灾难中最严重的灾难,断定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不可避免。
总之,他们在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不久,就揭露了这个制度在当时所显示出来的几乎所有弊端,抨击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部基础。
所有这些,同“科社”对资本主义的认识与批判,确有相似之处。
但是,由于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世界观总的来说还是唯心主义的,加之历史所限,所以他们的社会主义思想还存在着严重的不足与缺陷:不了解社会发展规律,因而也不了解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不了解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因而找不到改造资本主义的正确途径;不了解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因而找不到无产阶级这支能够埋葬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社会力量(甚至幻想乞求统治阶级的恩赐来实现美好社会)。
”显然,这些也正是“科社”与“空社”在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社会,特别是在如何推翻和改造资本主义制度问题上的原则性区别。
毛概第七章习题答案
毛概第七章习题答案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A.八大B.十一届三中全会C.十三大D.十五大2. 社会主义社会()理论是我们党提出改革开改的理论基础。
A.基本矛盾B.主要矛盾C.阶级斗争D.初级阶段3. 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是指()A.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C.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D.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4. 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A.革命B.改革C.自力更生D.艰苦创业5.在全面改革中,()是重点。
A.经济体制改革B.政治体制改革C.文化体制改革D.社会体制改革6.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A.社会主义国家的立国之本B.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C.社会主义强国富民之路D.执政党建设的主要内容7.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前提和基础是()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四项基本原则C.引进、吸收和创新相结合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8.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国新时期最显着的成绩是()A. 改革开放B. 快速发展C.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 给人民带来更多福祉9.我国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其性质是()A.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根本变革C.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D.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0.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表现为()A.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手段B.前者是基础,后者是目标C.前者是内容,后者是形式D.二者相互依赖,相互配合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是()A.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B.我国进入世界十大贸易国行列C.引进外资规模居发展中国家首位D.形成了沿海、沿江、沿边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二、简答题1.简述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发展。
毛概题库 第七章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一、单项选择题1. 在社会主义阶段,解放生产力的正确途径是 ( )A.革命 B.改革 C.政治运动 D.阶级斗争2.我国改革的性质是 ( )A.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B.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统治的政治斗争C.用市场调节代替计划调节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3.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 )A.阶级斗争 B.发展生产力 C.改革 D.物质利益原则4.“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表明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 ( ) A.无需借鉴外国经验 B.可以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积极文明成果C.不能借鉴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 D.可以照搬外国经验5.“三个有利于”标准具有内在的联系性,其中最基本的是( )A.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B.提高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C.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D.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6.“三个有利于”标准()A.是判断姓“社”是姓“资”的标准B.是判断改革及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C.是判断社会制度优劣的标准D.是判断社会进步与否的标准7.“三个有利于”标准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A.生产力标准 B.综合国力的增强 C.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D.整个社会的发展8.改革的重点是()A.经济体制改革 B.政治体制改革 C.科技体制改革 D.文化体制改革9.我国经济特区的“特”在于实行特殊的是()A.政治制度 B.社会制度 C.经济制度 D. 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10.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实行这一国策的前提和基础是()A. 公平合理,互惠互利 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C.发展对外贸易,引进资金和先进技术 D.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11 .我国对外开放()A.是指要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B.是指对发达国家开放C.是指对第三世界国家开放D.是指对发展中国家开放12.1988年,在邓小平倡导下我国决定建立()A.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B.海南经济特区C.沿海十四个城市的经济开发区 D.上海浦东开发区13.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是( )A.1995年1月1日B.2001年12月11日C.1948年1月1日D.1950年3月6日14.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A.靠自己发展B.靠国际形势的发展C.靠经济全球化的发展D.靠世界银行的贷款15.我们应把对外开放的立足点和归宿点放在()A.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上B.发展睦邻友好关系上C.吸收、借鉴世界一切文明成果上 D.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上16.我国的改革()A.是生产关系的根本革命B.目的是改变社会形态C.中心是发展社会生产力D.对象是根本制度17.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从根本上说是()A.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的必然结果B.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C.生产社会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D.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18.实行对外开放是()A.我国的长期基本国策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策C.实现工业化时期的政策D.社会主义发展的权宜之计19.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是()A.引进外资B.自力更生C.引进外资技术D.独立自主20.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标志是()A.从兴办经济特区到广大内地的开放B.从吸引外资到广泛的国际合作C.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D.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基本形成二、多项选择题(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多选、漏选和错选均不得分)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贯穿于社会主义的始终,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B.不是对抗性而是非对抗性矛盾C.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 D.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2.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是()A.全方位 B.多层次 C.宽领域 D.多渠道3.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是()A.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B.自力更生不是闭关自守、盲目排外C.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承的D.把对外开放的立足点和归宿点放在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上4.我国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应遵循的原则是()A.应同我国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相结合 B.应从现实国情出发,力求取得最佳效益C.避免盲目引进、重复引进 D.必须通过内的消化、吸收、运用和创新相结合5.发展对外经济关系,要更好的利用国内国外()A.两个市场 B.两种资源 C.两套本领 D.两种优势6.实行改革开放是()A.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 B.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C.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 D.社会主义国家的一贯政策7.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是()A. 相互依存、相互促进B. 在改革和发展中要保持稳定C. 改革和稳定是为了促进发展D. 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必要条件8.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问题上,邓小平强调改革()A. 也是解放生产力 B.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C.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改变 D. 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9.正确处理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必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 )A.闭关自守,盲目排外的思想 B.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思想C. 照搬照抄,崇洋媚外的思想D.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思想10.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必须明确( )A.合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就是社会主义所需要的和允许的B. 违背“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绝不是社会主义所需要的C. 任何时候首先都要问姓“社”姓“资”D. 不能离开这个标准抽象的谈论社会主义11.“三个有利于”标准是( )A.判断各项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 B. 生产力标准的深化C.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产物D. 实践标准在社会领域的具体化12.我国的对外开放是( )A.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B. 对所有国家的开放C. 经济政治文化全面的开放D. 仅对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开放13.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是( )A.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B. 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C. 各国实行开放政策的结果D. 各国加强联系的结果14.我们的改革( )A.是对体制的革命 B. 目的是改变社会形态C. 中心是发展社会生产力D. 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15.我们的改革( )A.对象是一些具体体制而不是根本制度 B. 目的是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C. 是推进各项事业的动力D. 必须彻底变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2、D3、C4、B5、D6、B7、A8、A9、D 10、B 11、A 12、B 13、B14、A 15、D 16、C 17、C 18、A 19 B、20、C二、多选题1、ABCD2、ABC3、ABCD4、ABCD5、AB6、ABC7、ABCD8、ABD9、AC 10、ABD11、ABCD 12、ABC 13、ABCD 14、ACD 15、ABC。
毛概第七章到十二章课后思考题
毛中特课后思考题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1、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1)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改革开放使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大大加快,使中国人民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潮流的重要法宝,是党和国家保持生机活力的关键,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2)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①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②改革是一场革命。
③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
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说,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但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3)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对中国发展历史经验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顺应经济全球化大势和科技发展机遇的客观要求;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了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4)回顾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历程,每一次重大改革都给党和国家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都深化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都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的最重要的成果,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2、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1)党的十八界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①这两句话是一个整体,前一句规定了根本方向,后一句规定了实现路径,我们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个方向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②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的制度体系;③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有了好的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提高治理能力,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才能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
毛概第七章练习题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一、单项选择1.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其性质应该是()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改革B. 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方式的改革C.社会主义原有体制的修补D.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重要结合点是()A.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结合起来B.不断改善人民生活C.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D.靠深化和继续发展解决改革和发展中产生的新问题和新矛盾3.邓小平多次指出,在改革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两条根本原则是()A.不断发展生产,增加社会财富B.扩大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C.实行按劳分配,改善人民生活D.坚持公有制为立体,实现共同富裕4.邓小平指出,一个国家“要摆脱贫困,在经济政策和对外政策上都要立足于自己的实际,不要给自己设置障碍,不要孤立于世界之外。
根据中国的经验,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利的。
”这句话强调的是( )A.改革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B.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C.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D.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5.经过30多年的对外开放,我国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所谓全方位就是指()A.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B. 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不同开放程度的各种形式,形成全国范围的对外开放C.立足我国国情,对国际商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技术市场和国际劳务市场的开放D.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二、多项选择1.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A.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B.是否与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C.是否有利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E.是否坚持党的领导2.把实行对外开放定为基本国策,最重要的依据是()A.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B.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C.世界的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D.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E.世界需要中国3.虽然邓小平指出:“改革是第二次革命”,但并不是说改革与革命没有区别。
毛概第七章复习题
毛概第七章复习题————————————————————————————————作者:————————————————————————————————日期: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的改革开放是A.对原有经济体制细枝末节的修补B.对原有经济体制的自我完善和发展C.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D.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C.经济发展同人口众多、资金短缺、资源贫乏的矛盾D.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3.改革是下列那一项的必然结果A.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运动B.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C.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主要方面运动D.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次要方面运动4.20世纪70年代中国改革在农村拉开序幕,农村改革的第一步是A.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新型集体所有制B.建立人民公社制度建立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新型集体所有制C.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以集体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新型集体所有制D.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以家庭联产承包,分散经营为主的新型集体所有制5.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明确地提出了,评价和判断改革的成败与是非得失的标准是A.坚持“三个有利于”为标准B.坚持“一大二公”为标准C.坚持维护人民利益为标准D.坚持是否有利于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为标准6.我国改革的重点是A.政治体制B.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C.经济体制D.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制7.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把A.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作为改革的目标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C.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制度作为改革的目标D.建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为改革的目标8.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A.改革B.开放C.民主D.矛盾9.发展是社会主义的A.目的B.直接动C.结果D.前提10.稳定是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的A.前提B.目的C.直接动力D.目的和直接动力11.对外开放是A.我国的基本国策B.我国的基本原则C.我国的基本路线D.我国的核心利益12.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是A.分步骤、有层次、由点到面、逐步推进、全面展开的开放格局B.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C.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有步骤的开放格局D.有计划、有步骤、由沿海到内地的开放格局13.中国正式成为WTO的成员国是A.2001年12月B.2002年12月C.2003年12月D.2004年12月(二)多项选择题1.我国的改革开放是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探索B.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C.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D.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改革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探索,因为改革开放A.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B.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C.实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D.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3.社会主义改革与革命的不同点是A.目的和作用B.领导力量C.内容和对象D.形式和手段4.改革开放是A.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之路B.中国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C.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D.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 .改革开放是5.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A.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B.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C.是非对抗性的矛盾D.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6.邓小平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明确地提出了评价和判断改革的成败与是非得失的标准,是A.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B.是否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C.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D.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7.发展是A.硬道理B.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C.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D.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8.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是A.改革是动力B.发展是目的C.发展是手段D.稳定是前提9.党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积累起来的经验和主要原则A.保持改革、发展和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B.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C.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D.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10.对外开放,下列表述正确的有A.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B.对外开放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C.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D.对外开放是我们国家的基本国策11.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征是A.全方位B.讲平等C.多层次D.宽领域12.不断提高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必须A.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B.切实维护国家安全C.提高对外贸易效益D.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三、思考题1.如何理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答:(1)当前的改革不是我国原有经济体制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我国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改革是解放生产力,是一场新的革命。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七章 科学发展观试题及答案
第七章科学发展观一.单项选择题1.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在( A )A.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B.2004年3月,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C.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D.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以党的( A )为标志,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走向成熟。
A.十七大B.十六届三中全C.十六届四中全会D.十六届五中全会3.科学发展观,核心立场是(B ),A.发展B.以人为本C.全面协调可持续D.统筹兼顾4.( A )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A.推动经济社会发展B.以人为本C.全面协调可持续D.统筹兼顾5.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 C )A.发展B.以人为本C.全面协调可持续D.统筹兼顾6.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是( D )A.发展B.以人为本C.全面协调可持续D.统筹兼顾7.科学发展观强调,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D )。
A.无产阶级专政B.党的领导C.以法治国D.人民当家作主8.( B )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引领和主导。
A.党的领导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9.科学发展观强调,( A )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A.建设生态文明B.建设和谐社会C.建设文化强国D.建设民主政治10.科学发展观强调,( A )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
A.执政能力建设B.党要管党C.传统文化建设D.以法行政建设11.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现实依据是(B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新的阶段性特征B.党带领人民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探索C.当今世界发展大势D.国外发展的经验教训12.进入21世纪,党中央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提出了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战略布局。
毛概第7章试题精编版
第七章科学发展观单项选择题: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A )。
A.发展B.以人为本C.全面协调可持续D.统筹兼顾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是( B )。
A.发展B.以人为本C.全面协调可持续D.统筹兼顾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C )A.发展B.以人为本C.全面协调可持续D.统筹兼顾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 D )A.发展B.以人为本C.全面协调可持续D.统筹兼顾5、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根本依据是( C )A.国外经验的借鉴B.领导的价值判断C.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D.综合国力的竞争6、科学发展观被写入党章,并成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在党的( D )。
A.十四大B.十五大C.十六大D.十七大7、科学发展观在( B )的过程中逐步形成。
A.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B.抗击非典疫情和探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应对国际国内经济政治挑战D.总结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8、进入21世纪,世界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 A )仍然是时代主题。
A.和平与发展B.战争与发展C.革命与发展D.战争与革命9、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 C )。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B.统筹兼顾C.科学发展D.以人为本10、坚持以人为本,最终是为了实现( A )。
A.人的全面发展B.提高人民生活水平C.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D.维护社会公平11、科学发展观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回答了( B )。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B.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D.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12、科学发展观强调,( D )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
A.以人为本B.促进区域协调发展C.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D.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13、科学发展观强调,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 C )。
毛概第七章思考题参考答案
《毛概》思考题参考答案(第七章)第七章思考习题1.如何认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1)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70年代末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是有其深刻的国内和国际背景的。
从国内情况看,“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
当时,我国政治局面混乱,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停滞。
从国际环境来看,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要增强我国社会主义的生机与活力,解放与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出路只有改革开放。
(2)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它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其进行的根本性变革。
它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
(3)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但这种革命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外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否定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和完善。
(4)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2.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毛泽东以中国实践为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全面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并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
第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它们不但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始终,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第二,系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在基本适应条件下的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因而不是对抗性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1.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1)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改革不是对原有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它既包括经济体制又包括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体制,既涉及生产力又涉及生产关系,既涉及经济基础又涉及上层建筑,既包括体制层面又包括思想观念层面。
3)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来说,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从由此引发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改革开放是一场伟大的革命。
2.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目标任务?
1.重大意义:
①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②解放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和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更好地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③改革开放最重要的是坚持党的领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
2.目标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面深化改革要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要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3.为什么必须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就是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个立国之本。
最核心的是在改革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党是领导的倡导者、推动者、领导者,改革能否顺利推进,关键取决于党,取决于党的领导。
全面深化改革涉及方方面面,涉及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涉及许多重大关系的协调和处理。
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把握改革的正确方向,形成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伟人创举,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发展作出的历史性贡献。
这不仅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遵循,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依托。
4.如何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1.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实施更为主动的开放战略
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推动贸易平衡发展;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提高国际投资合作水平;深化投资、贸易体制改革,完善法律法规,为各国在华企业创造公平经营的法制环境;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牢牢把握国际通行规则,加快形成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基本制度体系和监督模式,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2.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以开放促发展。
通过利用国际有利条件发展对外贸易、合理利用外资等,促进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我国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3.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既要借鉴其他文明,也要推动中国文明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
坚持包容精神,倡导不同社会制度互容、不同文化文明互鉴、不同发展模式互惠。
中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要一起积极谋求更大的话语权,进一步增大“发展成分”和“非西方因素”,促使其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4.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树立开放条件下的安全观,在扩大开放中维护国家安全。
努力实现对外开放与国家安全的有机统一,在扩大开放中动态地谋求更高层次的安全。
切实提高经济安全保障能力,坚持底线思维,守住核心利益;加快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在开放中长大软硬实力,夯实经济安全的根基;做到预防为主、应急为辅,把安全工作前置;采取综合对策,既要注重传统安全,又要注重非传统安全;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