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习题新人教版1
2016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同步练习题 (无答案)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1.我们习惯的将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
那么春秋始于()A.国人暴动 B.周平王东迁洛C.齐桓公成为霸主 D.三家分晋2.周平王迁都洛邑之后,出现了“春秋争霸”的局面,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
这说明下列哪一制度开始走向衰落( )A.世袭制 B.禅让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3. 下列关于春秋时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B.大国争霸战争频繁,百姓流离失所C.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的口号,角逐中原,成为春秋首霸D.战争连绵不断,分裂趋势加剧,阻碍历史发展4.春秋时期最主要的社会面貌用下列哪个词汇来概括最为恰当()A.争霸 B.伐虐 C.分封D.变法5.牛耕的使用开始于(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6.我国铁农具开始出现于()A. 夏朝B. 商朝C. 春秋D. 战国7.下列哪一位诸侯国的国君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A.晋文公 B.秦穆公 C.楚庄王 D.齐桓公8.关于春秋争霸战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争霸的背景是周王室的衰微B.争霸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周天子的威信C.争霸的实质是为了获取周天子过去的政治经济特权D.争霸的结果是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但也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9.成语故事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成语源于春秋争霸的是()A.退避三舍B.围魏救赵C.纸上谈兵D.三顾茅庐10.下列即属于春秋时期又存在于战国时期的诸侯国()A.齐国B.晋国C.魏国D.赵国11.“卧薪尝胆”的故事说的是()A.齐桓公 B.晋文公 C.吴王阖闾 D.越王勾践12.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实质是()A.战争频繁 B.诸侯争霸C.百家争鸣 D.社会生产力发展,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和牛耕的推广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子(孔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材料二: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请回答:⑴材料中的“桓公”指的是哪国的国君?⑵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中桓公称霸的条件是什么?⑶这一时期的霸主还有哪些?。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达标训练题(含答案)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达标训练题(含答案)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达标训练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A. 争霸战争激烈,分裂趋势加剧B.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C. 王室采取有力措施而中兴D. 霸主联合,与王室争权2.管仲改革的内容不包括()A. 发展生产B. 改制军制,组建军队C. 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D. 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和功臣3.得人才者昌。
齐桓公任用哪位贤才为相而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A. 管仲B. 伊尹C. 姜尚D. 启4.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只有3次。
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
这反应了春秋战国时期政治方面什么特点()A. 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B. 鲁国主动与齐晋结好C. 天子依附于诸侯D. 周王室地位衰落,诸侯势力强大5.“楚庄王时,楚国大举北进,长驱直入周天子所在伊、洛流域,并向周王室询问九鼎大小重量,有取代周天子地位的架势。
”这个问鼎中原的成语故事所反映的实质是()A. 楚庄王对青铜冶炼很有兴趣B. 楚庄王非常贪婪有野心C. 楚国兵力非常强D. 周王室衰弱、分封制逐开始渐瓦解6.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他是()A. 齐桓公B. 秦穆公C. 楚庄王D. 晋文公7.绍兴是一座历经千年而城址未变的古城,建城史可以上溯到公元前490年越国大夫范蠡受命兴建的“勾践小城”,当时正值()A. 西周时期B. 春秋时期C. 战国时期D. 秦汉时期8.齐桓公、晋文公成为春秋时期霸主的相同因素有()①以“尊王攘夷”为口号②发展生产③整顿内政④注重军队建设.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9.“齐国君王齐桓公,任用丞相叫管仲,‘尊王攘夷’为口号,第一霸主逞威风”。
该歌谣所反映的历史时期是()A. 春秋B. 战国C. 西周D. 商朝10.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
2016年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练习题(解析版)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班级姓名学号成绩一、单选题1. 孔子曾经编了一部记载当时鲁国历史的史书,名叫《春秋》;而这部史书中记载的时间跨度与东周的前期大体相当,所以后人就将东周的前期称为春秋时期。
该时期始于A. 国人暴动B. 周平王东迁洛C. 齐桓公成为霸主D. 韩赵魏三家分晋【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平王东迁是历史学家划分时段的重要事件,亦是周朝国势的转折点。
平王迁都之后的周朝被称为东周,而由周武王立国至周幽王被杀的时期则称为西周。
平王东迁后,周天子王权开始衰落,不能担当共主的责任,诸侯势力不断坐大。
因为平王是由申侯拥立的,间接犯了弑父罪名,开始得不到诸侯的尊重。
而且,周天子无力自保和抗拒外族入侵,须依赖诸侯国保护,致周天子地位不断衰落,最终形成春秋时期群雄争霸的局面。
其他三项都是春秋时期的事件。
所以答案选B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夏、商、西周的兴亡。
2. 《史记》记载:“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霸主)。
”该材料说明东周时期①周天子威望下降②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命令③诸侯之间经常进行争霸战争④最终秦国完成国家统一A. ①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②③【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分析可知,东周时期周天子威望下降,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命令,诸侯之间经常进行争霸战争。
材料内容没有提到最终秦国完成国家统一,秦完成统一是在战国之后。
故选B。
3. 下列关于春秋时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B. 大国争霸战争频繁,百姓流离失所C. 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的口号,角逐中原,成为春秋首霸D. 战争连绵不断,分裂趋势加剧,阻碍历史发展【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春秋时期的史实。
春秋时期战争连绵不断,分裂趋势加剧,但这种趋势加速了奴隶制度的瓦解,有利于封建制度的形成,是促进了历史发展的,A、B、C项均正确,故选D。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同步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是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农具,对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青铜农具②石斧、石锛③六角形铁锄A.①②③B.③②①C.②①③D.②③①2.在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晋国有位大力士姓牛字子耕,这反映了牛耕技术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
牛耕的使用开始于()A.春秋时期B.战国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时期3.我国春秋时期,农业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主要原因不包括()A.铁制农具的应用B.牛耕的推广C.水利工程的修建D.金属货币的流通4.《史记·周本纪》中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我国的哪一时期()A.尧舜禹时期B.西周C.春秋D.战国5.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只有3次。
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
这说明()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B.鲁国国君很傲慢C.诸侯之间来往十分密切D.周王室地位衰落6、“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
终于成就了春秋之首的伟业。
”材料中的这位历史人物是()A.齐桓公B.晋文公 C.宋襄公D.楚庄王7.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 )A.诸侯争霸B.百家争鸣C.商鞅变法D.铁器与牛耕8.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影响包括()①进了土地的私有化②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③强化了周王朝的统治④引发了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9.请你找出反映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的是()A.普天之下,莫非王土B.国力强盛,社会安定C.王室中兴,王权加强D.王室衰微,诸侯争霸10.对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所造成的社会后果叙述正确的是()①战争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灾难②战后出现了一些较大的诸侯国③中原各族与周边少数民族出现大规模的民族交融④周天子坐收渔利,权力渐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1.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字。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战国时期同步练习(带解析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战国时期同步练习(带解析新人教版)第6课动荡的春秋战国时期一、选择题 1.与其他历史时期相比较,春秋时期最主要的社会面貌可以用下列哪个词汇来概括最为恰当( ) A. 争霸 B. 伐虐 C. 分封 D. 变法【答案】A 【解析】【分析】春秋时期,王室衰弱,诸侯争霸。
先后出现了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五个霸主。
选A。
【点评】考查春秋时期的特点 2.既是春秋五霸的霸主又是战国七雄的诸侯国是()①楚国②晋国③齐国④吴国⑤燕国⑥韩国A. ①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③ D. ④⑤ 【答案】C 【解析】【分析】春秋时期霸主有:齐国的齐桓公,宋国的宋襄公,晋国的晋文公,秦国的秦穆公和楚国的楚庄王。
战国七雄指的是齐国、楚国、秦国、燕国、赵国、魏国和韩国。
既是春秋五霸的霸主又是战国七雄的诸侯国是①③。
故选C。
【点评】本题以春秋争霸和战国争雄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春秋五霸和战国争雄的知识点。
本题考查的是春秋争霸和战国争雄的知识点。
3.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在诸侯支持下,把都城东迁至(),我国历史由此进入东周时期。
A. 镐京 B. 洛邑 C. 西安 D. 咸阳【答案】B 【解析】【分析】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洛邑),东周开始。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东周的开始。
4.请按照称霸的先后顺序正确排列下列霸主()①齐桓公②秦穆公③楚庄王④晋文公A. ①②③④ B. ①④③② C.①④②③ D. ②③④① 【答案】B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春秋时期,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权势,几个大的诸侯国为了拥有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趁机争霸,出现了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等霸主,按先后顺序正确排列是①④③②。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
本题难度适中。
5.对齐桓公的“尊王攘夷”口号的正确理解是( ) A. 尊崇天子,抵御周边少数民族的进攻 B. 响应天子号令驱赶进扰的少数民族 C. 尊重大王,攻打诸侯国 D. 自称天子,消灭敌人【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人教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同步课堂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同步课堂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下图中的铁农具最早出现的时间是A.西周时期B.商朝时期C.春秋时期D.秦汉时期2.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一个主要标志,下列生产工具按照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青铜农具-铁制农具B.磨制石器-打制石器-青铜农具-铁制农具C.青铜农具-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铁制农具D.铁制农具-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青铜农具3.关于春秋的争霸战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争霸的背景是周王室日渐衰微②目的是为了维护周天子的威信③争霸的实质是要获取周天子过去的政治经济特权④争霸战争具有两面性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4.从夏、商、周几个朝代,我们可以看到.尽管其灭亡的具体原因不一,但都有相同之处,这就是()A.外族入侵B.下属藩国起兵造反C.诸侯不再听命D.统治者昏庸腐败,丧失民心5.《太史公自序》载“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这段话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诸侯争霸使诸侯国数目减少B.诸侯国之间争夺土地和人口互相残杀C.分封制动摇奴隶制度趋向崩溃D.诸侯国弃国逃跑井田制崩溃6.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只有3次。
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
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政治方面有什么特点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B.鲁国主动与秦晋结好C.天子依附予诸侯D.周王室地位衰落,诸侯势力强大7.“当时(春秋时期)的大小国家,在名义上都承认周王的共主地位,但周王的实权早已消灭,只有霸主才能左右当时的政局。
”这反映了()A.周王室势力大减B.周朝即将灭亡C.分封制得到巩固D.周朝政局稳定8.1988年太原市金胜村赵卿墓出土,据推定墓主人是春秋时期晋国执政之卿赵简子。
赵卿墓是迄今为止所见等级最高、规模最大、随葬品最丰富、资料最完整的晋国的高级贵族墓葬,共出土随葬品3421件,其中颇多精品,如鸟尊和虎形铜灶都是国宝级的珍品。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是春秋时期的铁制器物。
据此可以判断,春秋时期()A.铁制器物开始出现B.铁制武器种类丰富C.铁制农具已经使用D.铁器已经取代铜器2.春秋时期,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的是()A.青铜器的使用B.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C.骨耜的使用D.陶器的使用3.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他是()A.晋文公B.秦穆公C.楚庄王D.齐桓公4.从正反两个角度看问题,是学生思维层次跃升的表现。
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
各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孕育的积极因素是()A.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B.社会更加动荡不安C.战争中大量人员的伤亡D.促进了民族融合5、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下列成语中源自晋楚争霸的是()A.问鼎中原B.纸上谈兵C.卧薪尝胆D.三顾茅庐6.生产生活离不开工具的革新。
下列古代生产工具中,代表了春秋时期较高发展水平的是()A.打制石器B.骨耜C.青铜铲D.铁农具7.“当时(春秋时期)的大小国家,在名义上都承认周王的‘共主’地位,但周王的实权早已消灭,只有霸主才能左右当时的政局。
”这反映了()A.周王室势力大减B.周朝即将灭亡C.分封制得到巩固D.周朝政局稳定8.《史记·周本纪》中记载:“平王之时,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指一方诸侯之长)。
”这一记载说明东周开始时()A.诸侯争霸推动国家走向了统一B.诸侯争霸促进民族之间的交融C.一些较大诸侯国取得霸主地位D.诸侯取代周王室操纵国家政治9.春秋时期,大的诸侯国兵力仅六七万人。
战国时期,军队人数成倍增加,如秦、楚两国的兵力都达百万,齐、赵、魏、韩、燕等国的兵力也都有数十万。
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A.人们踊跃参军作战B.作战方式发生改变C.战争破坏越来越大D.统一已成必然趋势10.据《左传》记载,春秋时期我国境内有大大小小一百多个诸侯国,经过二百多年激烈兼并,到春秋末战国初的时候,只剩下一二十个大国。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习题新人教版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一、单项选择题:1.以“尊王攘夷”谋略称霸的是:()A、齐桓公B、晋文公C、秦穆公D、楚庄王2.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什么时期:()A、形成B、进展C、鼎盛D、瓦解3.城濮大战后,成为中原霸主的是:()A、齐桓公B、宋襄公C、楚庄王D、晋文公4.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是指:()A、春秋时期B、战国时期C、西周D、尧舜禹时期5.下面哪一种情形不符合战国历史:()A.周王室成为大诸侯国的附庸B.齐、晋、楚、秦、鲁等国争霸C.诸侯国内卿医生执掌朝政D.南方楚国率军到洛阳问鼎6.我国奴隶社会瓦解于:()A.西周B.春秋C.战国D.秦朝二、填空题:1.东周分为_____和_______两个时期。
春秋时期从公元前______年到公元前_______年,是我国______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是从公元前______年到公元前______年,是我国_____社会的形成时期。
2.春秋末年,江南的_____国和______国也加入争霸战争,吴王任用______和______为将,攻破楚的都城郢。
三、问答题:1.试分析齐桓公、晋文公称霸中原的一起缘故。
2.“战国七雄”并立的局面是如何显现的?3.请你说说诸侯争霸所起的进步作用。
四、列举题:按顺序列举春秋时期的五位霸主。
(两种说法)参考答案:一、选择题:二、填空题:1.春秋战国770 476 奴隶475 221 封建2.吴国越国伍子胥孙武三、问答题:1.齐桓公、晋文公称霸中原的一起缘故是:二者都实行了改革或整顿内政。
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踊跃改革内政,进展生产,改革军制,使齐国在几年之间国富兵强。
晋文公做国君以后,进展生产,整顿内政,训练军队,使晋国专门快成为北方一大强国。
2.春秋后期,晋国政权为卿医生操纵,战国初年,卿医生中的韩、赵、魏三家分晋,瓜分晋国。
齐国医生田氏完全操纵了齐国政权,后来也取代原先的国君,成立田氏齐国。
如此,就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战国七雄”的局面。
人教(部编版2016)七年历史上册同步练习_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解析版)
人教(部编版2016)七年历史上册同步练习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一、选择题1.犬戎之乱后的镐京残破狼藉,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为了便于研究这段历史,史学家将它划分为两个时期,东周前期被称为( )A.西周时期B.商周时期C.战国时期D.春秋时期【解析】选D。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东周分期,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东周前期被称为春秋时期。
2. 牛耕的耕作方式出现在哪个历史时期( )A.商朝B.西周C.春秋D.战国【解析】选C。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牛耕的出现,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图中展现的是牛耕技术,这一技术在春秋后期出现。
3.(2017·北师大附中河南分校月考)春秋时期,手工业规模扩大,专业化水平得到提高,具体表现在( )①青铜业②煮盐业③冶铁业④漆器制作⑤造船业A.①②③⑤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春秋时期手工业发展主要表现在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和漆器制作等方面。
4.春秋时期,商业活动十分活跃,其中很多城市开设了商品交换市场,除此之外,还表现在( )A.玉器雕刻工艺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B.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C.海外贸易兴盛D.集市上出现了纸币【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能力。
春秋时期,随着产品的增加,商业活动活跃,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所以B正确。
A属于手工业,C、D与史实不符。
5. 东周一开始,周王朝就走了下坡路,大权旁落,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争霸战争频仍。
下列这一时期诸侯称霸的先后顺序是( )①晋文公②齐桓公③楚庄王④秦穆公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②①③④D.③①②④【解析】选C。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春秋争霸,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春秋时期,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先后称霸中原。
6.易中天在《品三国》中讲道:“天子是上天派来管理人世间万事万物的,享有神一般的威望。
”春秋时期,“天子”的处境是( )A.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和功臣等B.“防民之口甚于防川”C.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赖强大的诸侯D.自称皇帝,加强中央集权【解析】选C。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同步练习及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同步练习及答案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一、选择题1.对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所造成的社会后果叙述正确的是(A )①战争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灾难②出现了一些较大的诸侯国③中原各族与周边少数民族出现大规模的民族交融④周天子坐收渔利,权力渐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只有3次。
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
这一历史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D )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B.鲁国国君很傲慢C.诸侯之间来往十分密切D.周王室地位衰弱3.春秋时期,促进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条件的是( C ) A.人们重视使用肥料B.水利工程的兴修C.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D.青铜器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4.《史记》记载:“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霸主)。
”该材料说明东周时期 ( B )①周天子威望下降②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命令③诸侯之间经常进行争霸战争④最终秦国完成国家统一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5.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
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 D )A. 奴隶制开始瓦解B. 封建制度确立C. 生产力飞速发展D. 诸侯兼并争霸6.《史记·楚世家》记载:(楚庄王)遂至洛,观兵于周郊。
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
对曰:“在德不在鼎。
”材料主要反映出当时( C )A.尊王攘夷,大国争霸B.迁都频繁,异姓反叛C.王室衰微,诸侯争霸D.列国争战,诸侯兼并7.周顷王是东周第七代国王,他继位时,竟致于无钱办理周襄王的丧事,他只得派人去向鲁国讨钱。
鲁国国君派使者送钱到都城,才安葬了襄王,这时已经是襄王死后第二年的2月了。
这件事充分说明了(D )A.诸侯定期向周天子纳贡B.鲁国比较尊重周天子C.周天子平时比较注重节俭D.周王室地位一落千丈8.春秋时期,社会风雷激荡,烽烟四起,战火连天,诸侯争霸成为春秋时期的时代特征。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练习题附答案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练习题附答案一、选择题:1、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 C )A、西周前期B、西周后期C、东周前期D、东周后期2、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字。
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这反映了牛耕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
牛耕的作用开始于( A )A.春秋战国时期B.秦汉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时期3、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 D )A.诸侯争霸B.百家争鸣C.商鞅变法D.铁器与牛耕4、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公作则迟”“分地则速”现象,最主要的是因为( C )A.分封制的推行B.百家争鸣的活跃C.铁器、牛耕的广泛使用D.合纵连横的开展5、春秋战国乱悠悠。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等争霸局面的出现,源自与哪一制度的衰落( C )A.世袭制B.禅让制C.分封制D.郡县制6、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只有3次。
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
这反应了春秋战国时期政治方面什么特点(D)A. 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B. 鲁国主动与齐晋结好C. 天子依附于诸侯D. 周王室地位衰落,诸侯势力强大7、绍兴是一座历经千年而城址未变的古城,建城史可以上溯到公元前490年越国大夫范蠡受命兴建的“勾践小城”,当时正值(B)A. 西周时期B. 春秋时期C. 战国时期D. 秦汉时期8、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
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D)A. 奴隶制开始瓦解 B. 封建制度确立 C. 生产力飞速发展 D. 诸侯兼并争霸9、春秋时期,先后称霸的诸候国不包括( D )A、齐国B、晋国C、楚国D、燕国10、山戎(春秋时期少数民数)特有的“戎菽(大豆)”,因为齐桓公征戎而“布于天下”,对这一现象理解的是( )A、诸候争霸战争促使了山戎的灭亡B、诸候争霸战争了各族经济的交通C、诸候争霸战争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D、诸候争霸战争完成了国家的统一二、判断题。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习题 新人教版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一、单项选择题1.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下图中的铁农具最早出现的时间是( )A.西周时期B.商朝时期C.春秋时期D.秦汉时期2.归纳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
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中应填的是( )夏→商→→→秦→汉A.西周、春秋B.春秋、战国C.西周、东周D.东周、战国3.我们说春秋战国是大变革的时期,是因为()A.战争频繁B.诸侯争霸C.新旧制度更替D.百家争鸣4.下列关于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的评价正确的有()①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②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③在争霸过程中,许多国家都以改革加强了自身的力量④华夏族和其他各族频繁接触,促进民族融合。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第一人。
”这里“他”的封地大约在图中的哪一处( )A. aB. bC. cD.d6.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霸主的原因主要有( )①以“尊王攘夷”为口号②注重发展经济③任用贤臣,改革内政④加强军队建设⑤忍辱负重,卧薪尝胆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二、非选择题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追根溯源探因果】材料一“平王立,东迁于洛邑,避戎寇。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材料二春秋时期,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
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不断进行争霸战争。
材料三《太史公自序》载:“《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1)结合材料一、二分析春秋争霸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春秋争霸的影响。
【后人评说析作用】材料四在评价春秋争霸战争时,有的人说,“春秋无义战”。
列宁曾这样评价战争:“历史上常常有这样的战争,它们虽然像一切战争一样不可避免地带来种种惨祸、暴行、痛苦,但它们仍然是进步的战争,它们促进了人类的发展,加速破坏了极端有害和反动的制度。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练习题(共3套带答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练习题(共3套带答案新人教版)《动荡的春秋时期》基础练习一、选择题 1. 春秋战国时期的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主要是因为() A. 农业重视使用肥料 B. 青铜器在农业中的广泛使用 C. 水利工程的兴修 D. 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2.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公作则迟”“分地则速”现象,最主要的是因为() A. 分封制的推行 B. 百家争鸣的活跃 C. 铁器、牛耕的广泛使用 D. 合纵连横的开展 3. 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
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 A. 奴隶制开始瓦解B. 封建制度确立 C. 生产力飞速发展 D. 诸侯兼并争霸 4. 春秋时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 A. 铁农具的广泛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B. 中原市场的繁荣 C. 肥料的使用和适时的耕种 D. 大兴水利工程 5. 下列反映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发展的是() A. B.C. D. 6.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到“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反映了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A. 分封诸侯众多,离心离德 B. 周王室中兴,王权加强 C. 霸主尊王攘夷,辅助弱小 D. 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7. 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一个主要标志,下列生产工具按照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青铜农具―铁制农具 B. 磨制石器―打制石器―青铜农具―铁制农具 C. 青铜农具―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铁制农具 D.铁制农具―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青铜农具 8. 春秋时期著名的霸主不包括() A. 齐桓公 B. 晋文公 C. 周平王 D. 楚庄王 9. 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A. 王室得到诸侯的支持 B. 各诸侯听从国王的调遣 C. 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小国 D.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10. 周顷王继位时,王室财政拮据,竟无法办理襄王的丧事,他只得向鲁国要钱才安葬了襄王,这时已经是襄王死后第二年的二月了。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练习题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基础知识】知识点 1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1.农业:春秋后期,________农具和________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
2.手工业:青铜业、________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______________等都有所发展。
3.商业:很多城市出现了商品交换市场,__________被更多地使用。
知识点 2 王室衰微1.原因:春秋时期的社会处于动荡状态,西周的各种制度在春秋时期逐渐遭到破坏,________逐步瓦解。
2.表现:________东迁后,周王室的统治力大减,已无力控制诸侯。
诸侯国势力崛起,不再听从王命,各自为政,也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
3.影响:周王室地位下降,大的诸侯势力崛起。
他们竞相________,操控政治局面,实际上取代了________的地位。
知识点 3 诸侯争霸1.背景:春秋时期,一些强大的诸侯为取得优势,以“__________”的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的地位。
2.霸主:________、晋文公、________、秦穆公等先后称霸中原,号令诸侯。
到春秋末期,长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也先后北上争霸。
3.影响: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
与此同时,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__________。
【达标练习】1.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 )A.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B.农业技术的进步C.水利工程的修建D.农业产量的提高2.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其表现不包括( )A.农业上的深耕细作B.手工业的规模扩大C.商业活动逐渐活跃D.金融业的迅速发展3.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A.国家众多、分裂趋势加剧B.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弱小C.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D.周王室中兴、王权加强4.关于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①争霸的背景是周王室衰微②目的是为了维护周天子的威信③在争霸战争中失败的诸侯国只要承认胜利的诸侯国的霸主地位,就不会被灭掉④争霸战争具有两面性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练习题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一、春秋时期经济的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材料一牛耕铁器1.从材料一的两幅图中,你获取了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说明了什么?2.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有什么历史作用?3.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1)农业(2)手工业(3)商业二、王室衰微与“诸侯争霸”平王东迁以后,东周开始,周王室开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义,而无实际的控制能力。
中原各国也因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大国间争夺霸主的局面出现了,各国的兼并与争霸促成了各个地区的统一。
【影视中的历史】一些影视作品往往反映了某个时代的历史特点,影视作品也是我们熟悉和掌握历史的途径之一,我们通过经典影视作品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
1.影片所示的“春秋”时期属于哪个朝代?春秋时期有哪些诸侯先后成为中原霸主?春秋战国的纷争是西周哪一制度埋下的祸根?2.在电视剧《东周列国.春秋篇》中,东迁后的周平王,摄于郑国的威力,竟与郑庄公做了交换太子互为人质的荒唐交易。
这种情况反映了什么问题?3.结合课本内容总结春秋五霸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史料中的历史】材料春秋无义战。
——孟子4.孟子用这句话来评价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是否恰当?为什么?第二组:连环画第九集第十一集第十三集第十七集5.“第一集”的主人公是谁?“楚庄王图强”后打败哪国军队做了春秋霸主?6.成语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
很多的成语出自春秋时期,请你说出一个来,结合图片,谈谈你的感悟是什么?【自主建构】【巩固练习】1.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字。
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这反映了牛耕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
牛耕的作用开始于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2.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A.诸侯争霸B.百家争鸣C.商鞅变法D.铁器与牛耕3.《国语•晋语》载:“宗庙之牺(祭品),为畎亩之勤(劳力)。
”这说明春秋时期出现了一种新的耕作方式A.耜耕 B.牛耕 C.耧车 D.机耕4.某同学利用右边的地图进行研究性学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练习: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一、单项选择1.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以下是不同历史时期生产工具的图片,其中我国春秋时期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的工具是()A.石制工具B.骨制工具C.铁制工具D.铜制工具2.春秋时期,“耕”“牛”二字经常出现在人名中,如孔子有个学生名冉耕,字伯牛;另一个学生名司马耕,字子牛。
这种现象可以用来佐证()A.当时的牲畜是财富的象征B.春秋时期开始饲养牛C.春秋时期已经出现牛耕D.孔子的弟子注重农业3.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下列说法中与当时实际不相符的是()A.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B.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C.商业活动逐渐活跃D.纸币被更多地使用4.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地位下降,这一历史现象开始于()A.周武王B.周厉王C.周平王D.周幽王5.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有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
这说明()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B.鲁国主动与齐、晋结好C.天子依附于诸侯D.周王室衰微6.周平王迁都洛邑之后,出现了“春秋争霸”的局面,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
这说明下列哪一制度开始走向衰落()A.世袭制B.禅让制C.分封制D.郡县制7.史书记载:周平王去世时,丧葬费都筹集不出来。
继位的周桓王只得派人去鲁国,乞求鲁国出些财物,好办丧事。
此事说明东周初年()A.周天子在经济上依附于强大的诸侯国B.周天子已不能对各诸侯国发号施令C.诸侯成为霸主,开始左右周天子D.诸侯国对周天子已不存在纳贡的义务8.春秋时期的社会处于动荡状态,周王室衰微,下列能够体现这一现象的是()①“尊王攘夷”②“问鼎中原”③诸侯争霸④“国人暴动”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9.某同学利用下面的地图进行研究性学习。
他研究的内容应是()A.西周分封B.春秋争霸C.战国七雄D.秦灭六国10.春秋时期,齐国能够迅速强大,首先称霸的原因有()①政治上,改革内政②经济上,发展生产③军事上,加强军队建设④用人上,任用管仲为相⑤打出了“尊天子,攘四夷”的旗号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③④⑤11.成语是中华文化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下列成语与相关人物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 A.尊王攘夷——齐桓公B.退避三舍——晋文公C.问鼎中原——楚庄王D.卧薪尝胆——夫差二、组合列举12.春秋时期,社会动荡,大国争霸不断。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同步训练题(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同步训练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右图的连环画讲述了春秋时期哪位霸主的故事? ()A.齐桓公B.晋文公C.吴王阖闾D.越王勾践2、春秋战国时期,是战乱不休、烽火连天的时代,也是我国思想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 这一时期产生了许多成语典故, 下列成语出自春秋时期的是()A.纸上谈兵B.退避三舍C.完璧归赵D.围魏救赵3、战国时期,战争频繁,争夺激烈。
同学们收集了战国时期的著名战例进行探究学习,其中不能列入的是()A. 桂陵之战B. 马陵之战C. 长平之战D. 涿鹿之战4、假如要在西江苗寨上演一场“武林春秋”争霸赛,展现激情动荡的春秋时代。
在这场演出中,下列哪一历史人物不能出场()A. 齐桓公B. 晋文公C. 秦穆公D. 周厉王5、春秋时期有众多的诸侯国为了自身利益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其中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首先称霸的是()A.齐桓公B.宋襄公C.楚庄王D.晋文公6.周平王迁都洛邑之后,出现了“春秋争霸”的局面,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
这说明下列哪一制度开始走向衰落()A.世袭制B.禅让制C.分封制D.郡县制7.下列哪一位诸侯国的国君打着“尊天子,攘四夷”旗号,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A.晋文公B.秦穆公C.楚庄王D.齐桓公8.下图为春秋时期战车的复原图。
战车自商代晚期崛起,春秋趋于鼎盛,当时大的诸侯国往往号称拥有万乘战车。
随着作战地域的扩大,战车受地形的限制,到战国时开始衰落,并逐渐被灵活的步兵、骑兵所取代。
战车的兴衰直接反映了当时()A.经济的发展B.战争的需要C.运输的需求D.社会的安定9.《论语》中说“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是古人对下列哪一历史时期政治局面的描述()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10.对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所造成的社会后果叙述正确的是()①战争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灾难②战后出现了一些较大的诸侯国③中原各族与周边少数民族出现大规模的民族交融④周天子坐收渔利,权力渐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1.春秋时期,标志着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是()A.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B.农业技术的进步C.水利工程的兴修D.农业产量的提高12.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力飞跃发展的重要阶段是()A.20万年前B.距今10000年左右C.春秋战国时期D.北朝时期13.如图(青铜牛尊)中,牛的鼻子套一圆环,说明牛已被用来干活,由此可推断它的制作应不早于( )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时期14.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同步练习(含答案)
2.6 动荡的春秋时期一、选择题1.“当时(春秋时期)的大小国家,在名义上都承认周王的共主地位,但周王的实权早已消灭,只有霸主才能左右当时的政局。
”这反映了()A.周王室势力大减B.周朝即将灭亡C.分封制得到巩固D.周朝政局稳定2.“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休,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
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明确地、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
”引发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的主要原因是()A.各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B.都江堰的修建C.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并进一步推广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3.周惠王二十二年(公元前655年),齐国与其他诸侯国齐集首止(地名)。
(周)太子郑驾临,将周惠王欲立王子带(太子异母弟)为太子之事告诉齐桓公。
齐桓公命各诸侯陪伴太子以定太子之位。
惠王闻此大怒。
之后齐国等诸侯与太子郑会盟。
这件事说明()A.周天子已不是天下“共主”B.王位世袭制已崩溃C.诸侯开始建立中央集权制D.王室衰微地位下降4.某历史活动课场景:同学们激烈讨论,畅所欲言,内容涉及铁制农具和牛耕、王室衰微、尊王攘夷、商君治秦。
这堂课正在探究的是()A.魏晋南北朝时期B.三国鼎立时期C.五代十国时期D.春秋战国时期5.战国时魏国最早提出“食有劳而禄有功”,不再以“亲故”而以“功劳”作为赏赐的标准,此后各国相继效仿并不断推陈出新,由此产生的深层影响是()A.贵族尽相追逐利禄B.军队战斗力提高C.新的政治秩序确立D.分封制得到发展6.学习历史要关注文明演进中的重要转型时期。
材料中的“这一时期”是指()……朝后期,中国政治混乱,……正是这一时期的政治混乱才迫使那些思想者不断反思社会的本质以及人们在社会所应该承担的角色,一些人试图找到能够恢复政治和社会秩序的法则。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重要转型时期。
A.夏商周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D.魏晋南北朝时期7.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习题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一、单项选择题1.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下图中的铁农具最早出现的时间是( )A.西周时期B.商朝时期C.春秋时期D.秦汉时期2.归纳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
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中应填的是( )夏→商→→→秦→汉A.西周、春秋B.春秋、战国C.西周、东周D.东周、战国3.我们说春秋战国是大变革的时期,是因为()A.战争频繁B.诸侯争霸C.新旧制度更替D.百家争鸣4.下列关于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的评价正确的有()①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②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③在争霸过程中,许多国家都以改革加强了自身的力量④华夏族和其他各族频繁接触,促进民族融合。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第一人。
”这里“他”的封地大约在图中的哪一处( )A. aB. bC. cD.d6.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霸主的原因主要有( )①以“尊王攘夷”为口号②注重发展经济③任用贤臣,改革内政④加强军队建设⑤忍辱负重,卧薪尝胆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二、非选择题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追根溯源探因果】材料一“平王立,东迁于洛邑,避戎寇。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材料二春秋时期,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
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不断进行争霸战争。
材料三《太史公自序》载:“《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1)结合材料一、二分析春秋争霸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春秋争霸的影响。
【后人评说析作用】材料四在评价春秋争霸战争时,有的人说,“春秋无义战”。
列宁曾这样评价战争:“历史上常常有这样的战争,它们虽然像一切战争一样不可避免地带来种种惨祸、暴行、痛苦,但它们仍然是进步的战争,它们促进了人类的发展,加速破坏了极端有害和反动的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一、单项选择题
1.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下图中的铁农具最早出现的时间是( )
A.西周时期
B.商朝时期
C.春秋时期
D.秦汉时期
2.归纳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
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中应填的是( )
夏→商→→→秦→汉
A.西周、春秋
B.春秋、战国
C.西周、东周
D.东周、战国
3.我们说春秋战国是大变革的时期,是因为()
A.战争频繁
B.诸侯争霸
C.新旧制度更替
D.百家争鸣
4.下列关于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的评价正确的有()
①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②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③在争霸过程中,许多国家都以改革加强了自身的力量④华夏族和其他各族频繁接触,促进民族融合。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第一人。
”这里“他”的封地大约在图中的哪一处( )
A. a
B. b
C. c
D.d
6.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霸主的原因主要有( )
①以“尊王攘夷”为口号②注重发展经济③任用贤臣,改革内政④加强军队建设
⑤忍辱负重,卧薪尝胆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二、非选择题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追根溯源探因果】
材料一“平王立,东迁于洛邑,避戎寇。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
——《史记》材料二春秋时期,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
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不断进行争霸战争。
材料三《太史公自序》载:“《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
(1)结合材料一、二分析春秋争霸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春秋争霸的影响。
【后人评说析作用】
材料四在评价春秋争霸战争时,有的人说,“春秋无义战”。
列宁曾这样评价战争:“历史上常常有这样的战争,它们虽然像一切战争一样不可避免地带来种种惨祸、暴行、痛苦,但它们仍然是进步的战争,它们促进了人类的发展,加速破坏了极端有害和反动的制度。
”
(3)从“春秋无义战”中知道战争的性质是。
(4)从列宁对战争的评价的角度,说说春秋时期的战争对历史前进的积极作用:通过争霸,诸侯国屈指可数,加快了的步伐;民族流动、迁徙,促进了民族的。
参考答案
1.C
2.C
3.C
4.A
5.A
6.A
7.(1)①王室衰微,诸侯强大;②为了争夺土地和人口。
(2)在争霸的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
与此同时,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3)为了争霸而进行的非正义战争。
(4)统一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