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国古代史《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导学案设计

合集下载

【导学案】夏商西周的更迭导学案初稿

【导学案】夏商西周的更迭导学案初稿

2)谁能讲讲“姜太公钓鱼的故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千金买笑的故事)。

合 作 探 究 1.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能取得胜利?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2.你一定看过电视连续剧《封神榜》!剧中哪吒和二郎神都是神通广大的英雄,他们帮助周 训练案
、“父死子继,兄终及弟。

”下列制度中符合这一特征的是( )
、等级制 B 、分封制 C 、禅让制 D 、王位世袭制
、20**年暑假,小张到河南安阳旅游回来后告诉同学们以下见闻,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参观了殷墟博物馆 B 、看到了许多商朝青铜器 、拍了二里头宫殿复原图 D 、认识了一些甲骨文
、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是以禹建立夏朝为标志的。

那是因为夏朝 ( )
B 、组建了政府和军队,并制定了法律
、实行了分封制 D 、产生了封建制度 、 使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家天下”取代“公天下”的国王是 ( )
、尧 B 、舜 C 、禹 C 、启
哪吒 二郎神杨戬
5、制作年代标尺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

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②处应该是哪个朝代历史的开始 ( )
约公元前2070年 约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770年
①②③④
A 、夏朝
B 、西周
C 、商朝
D 、东周
二、非选择题
(1)在商朝灭亡的过程中,商朝军队在哪里被彻底打败?在这场战役中出现了奇怪的一幕:商朝军队临阵倒戈,这一现象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2) 表格中的三位亡国之君具有怎样共同的特点?
(3) 通过上述学习,你有何启示?。

〖2021年整理〗《夏、商、西周的更替》名师导学案

〖2021年整理〗《夏、商、西周的更替》名师导学案

《夏、商、西周的更替》名师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说出夏、商、西周更替的基本史实和西周统治者为巩固统治实行的分封制的简况。

2.引导学生用对比的方法去分析原因,从而培养比较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由学生看图说文,提高观察想象能力。

3.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具有进步性;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

重难点:重点:夏朝的建立和分封制难点:对“分封制”的认识和理解自主学习:(一)夏朝1、时间:世纪——世纪2、统治中心: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带3、都城:4、建立者:;亡国者:。

5、特征:(1)“公天下”变成,建立了国家机构。

代替了禅让制。

(二)商朝1、时间:世纪——世纪2、地点:黄河下游地区。

3、都城:商朝曾几次迁都,一直到迁都到,都城才稳定下来。

商朝又叫朝。

4、建立者:;亡国者:。

5、特征: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三)西周1、时间年——年2、地点:渭水流域3、都城:。

4、建立者:;亡国者:。

5、实行分封制:(1)目的:。

(2)内容:。

(3)作用:。

引导点拨:1、制作夏商西周年代标尺。

要求有建立年代、建立者(标注在年代尺上方)灭亡年代、亡国之君(标注在年代尺下方)计算出每个朝代存在了约多少年?2、诸侯从周天子那里得到了什么?他们应向周天子尽哪些义务?3、你能在西周等级示意图上标出每一层人的身份吗?设计一个“金字塔”的示意图。

4、讨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堂检测1.我国历史上最早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是在()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2.西周的都城定在()A.阳城B.镐京C.鹿台D.殷3.右图是把人当作坐骑的暴君,他是()A.纣B.启C.幽王D.桀4.下列内容,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A.舜传位给禹B.禹传位给伯益C.禹传子,家天下D.汤战胜桀5.下面内容不符合西周分封制的是()A.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B.诸侯服从周天子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C.战时带兵随天子作战D.诸侯要按田亩数向周天子纳税6.“夏商周断代工程”是“九五”期间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总目标是制订有科学依据的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年表。

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一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一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夏商周时期的世袭制、说出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2、能力目标:能够归纳出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宗法制与“认祖归宗”的内在关系。

3、情感目标:认识都分封制、宗法制是我国古代人民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伟大创举。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难点: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三、学习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自主学习法图示法四、教学过程宗法制和分封他们,成为诸侯。

在诸侯卿大夫再依次分封。

依此类推,形成森严的等级特权地位,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纠纷,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1)关于中国姓氏起源,唐人柳芳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谥,则文武成宣;氏于事,,则巫乙匠陶。

”由此类推,王、侯、公孙等姓氏应源自()A.族名 B.邑名 C.爵号 D.官名2)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

“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

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3)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

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人的……”。

这反映出贾母()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 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 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4 )“九鼎既成,迁于三国。

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

”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 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 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5)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贤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导学案(经典)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导学案(经典)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学习目标1.了解中国早期国家的特征,概括从文明初期到西周时期的历史演进过程。

2.了解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认识其积极作用。

3.概括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掌握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内容,分析宗法制的深远影响。

预习内容一、从禅让到王位世袭制1.国家出现:。

2.王位世袭制(1)标志:。

(2)特点①。

②。

③。

(3)方式①。

②。

3.夏商行政管理制度(1)中央:。

(2)地方:。

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1.目的:。

2.概况(1)。

(2)。

(3)。

(4)。

3.作用(1)。

(2)。

(3)。

4.瓦解:。

三、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1.目的:。

2.含义:。

3.特点:。

4.内容(1)。

(2)。

5.与分封制的关系:。

6.作用(1)。

(2)。

①内容:。

②评价:。

合作探究1.有人说:禅让制体现了民主,王位世袭制体现了专制。

请思考: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2.分析宗法制的特点;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如何?3.归纳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课堂练习1.“天下为家”代替“天下为公”是历史的进步,主要是因为“天下为家”()A.代表了先进阶级的利益B.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和时代进步的要求C.标志着早期国家的形成D.是封建时代开始的标志2.图像与文字一样承载着历史。

关于下列图片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图1上的动物纹饰,商人认为可以沟通神灵②图2为我们研究商朝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③图3记载的所有内容已被证明是确实可信的④上述三图所代表的史料互相印证,使商朝的历史成为信史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烽火戏诸侯”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典故。

诸侯之所以见到烽火就率兵前来勤王,主要是因为分封制规定()A.“天子适诸侯,曰巡狩。

巡狩者,寻所守也。

”B.“元侯(大国之君)作师,卿率之,以承天子。

”C.“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

述职者,述所职也。

”D.“昔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之制也。

高三历史1.2《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教案 人教版

高三历史1.2《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教案 人教版

第一章祖国历史的开篇一先秦1、线索特征先秦是指中国有史以来至秦统一以前的漫长历史时期。

这段历史涵盖了中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及封建社会初步确立阶段(战国)。

我国原始社会是从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开始,到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前为止。

岁月悠悠,天地有情。

凭借大自然的恩赐和祖先的勤劳勇敢,人类社会从远古人群演进到氏族公社,又从母系氏族公社过渡到父系氏族公社。

其中,母系氏族公社最能说明氏族公社的特点,父系氏族公社则已经孕育着瓦解氏族公社的因素。

黄帝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英雄,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

传说中的尧、舜、禹时期正处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时期。

总之,生产力的不断进步成为历史发展、社会演进和人类进化的根本动力。

奴隶社会是从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开始到公元前476年结束,大约1600年。

这段历史先后经历了夏、商、西周和春秋四个发展阶段。

其中禹建立的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商朝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它的文明在古代世界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西周是奴隶社会的强盛时期。

统治者实行的分封制和井田制,使周王朝成为一个经济发展和疆域空前广大的奴隶制国家。

“国人暴动”成为西周由盛而衰的关键。

此后国家一直动荡不安,最终亡于犬戎。

夏、商、周三代创造了灿烂的文明,甲骨文、青铜器、《周易》是这一时期华夏文化的典型代表。

商朝的“人牲”和“殉葬”制度,反映出奴隶制度的残酷。

商周时期的文化特别是西周的典章制度,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

春秋战国始于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洛邑,止于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统一中国前,历时近千年。

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转型期,中国社会经历了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巨大变革。

政治上,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制崩溃;各民族接触频繁,相互融合;各诸侯国先后变法,封建制度最终确立;经济上,随着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奴隶社会的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新的剥削关系逐步产生;思想文化上,由于社会大变革、大动荡、大发展,文化呈现出异常繁荣局面,其中哲学思想流派纷呈,百家争鸣;文学艺术,百花竞艳;科技进步,取得了不少世界领先的成就。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单元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单元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教学设计
6.鼓励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与夏、商、西周相关的历史书籍、文献,拓展知识面,提高自己的历史素养。
1.完成作业时,要确保内容与学科和课本有关联性,符合教学实际。
2.在写作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力求表达清晰、逻辑严密。
3.作业完成后,认真检查,确保书写规范,避免错别字、语法错误等问题。
4.教师将根据作业完成情况,给予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不断提高。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夏、商、西周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及其对当时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响。
2.难点: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夏、商、西周政治制度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二)教学设想
1.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夏、商、西周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理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及其在当时社会中的作用。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3.教师对练习题进行讲解,针对学生的错误和疑惑,给予解答和指导。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夏、商、西周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影响和评价。
2.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运用,客观、全面地分析历史问题。
3.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深入研究夏、商、西周政治制度,提高自己的历史素养。
2.提问:“同学们,我们知道,中国古代历史经历了夏、商、西周三个重要阶段。那么,这三个时期的政治制度有哪些特点呢?它们对社会历史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逐步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讲授新知
1.教师简要介绍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基本情况,重点讲解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等政治制度。
此外,学生在分析历史问题时,可能会受到现代价值观的影响,对古代政治制度的评价容易产生片面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思维动向,引导他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客观、全面地评价夏、商、西周政治制度。

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导学案

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导学案

第夏商西周的更迭导学案第夏商西周的更迭导学案【学习目标】.了解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

2.了解夏、商、西周三朝成立的时刻、成立者、都城,及三朝更替的顺序。

3.归纳夏代、商朝衰亡缘故相同的地方,明白“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前预习】你明白我国最先的国家是如何成立起来的吗?请同窗们认真阅读文第22页“`家天下'的夏代”一目的内容,在文中圈划出来,并回答以下问题:1.夏代的成立时刻:成立者:都城:阻碍:______代替了,开始了“家天下”。

仿照上面的知识结构图示法,请同窗们认真阅读文23页“商汤灭夏”和2-26页“武王伐纣”两个子目的内容,找出每一个子目包括的知识点,并列出其知识结构:2.商朝的成立(商汤灭夏)3.西周的兴亡【堂探讨】新标第一网.你必然看过电视持续剧《封神榜》!剧中的哪吒和二郎神都是神通广大的英雄,他们帮忙周武王打败了商纣王。

你以为历史上武王伐纣是正义的仍是非正义的?说说你的理由2你的疑点、难点:【归纳整理】填表:夏、商、西周的更替朝代成立时刻衰亡时刻都城建国君主亡国之君夏商西周【拓展练习】(拾级而上,顺达到功的顶峰!)(一)选择题.把全国划为“九州”,并铸造象征最高权利的“九鼎”的是()A.商纣王B.武王.大禹D.夏桀2.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出此刻()A.约公元前771年B.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2070年D.约公元前1046年3.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的成立者是()A.汤B.黄帝.禹D.舜4.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A.禹传位给伯益B.禹传子,家天下.舜传位给禹D.启打败有扈氏.商朝在历史上又被称为殷,是因为以下哪一事()A.商汤灭夏B.武王伐纣.盘庚迁都D.平王东迁6.为西周的成立奠定基础的关键战役是:()A.阪泉之战B.打败有扈氏.逐鹿之战D.牧野之战7.在建筑物上利用瓦开始于以下哪个朝代?()A.夏代B.东周.西周D.商朝8.夏代成立于公元前2070年,这一年是()A.21世纪70年代B.公元前21世纪70年代.公元前20世纪70年代D.20世纪70年代(二)材料解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必修一人教版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优秀教学导学案

必修一人教版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优秀教学导学案

高一历史导学案(编号:)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制作人:邵鸽 2011-9-8 【重点难点】1、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2、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宗法制【自主探究导引】一、从禅让到王位世袭【基础知识梳理】1、王位世袭制⑴出现:夏朝启的继位,标志着原始社会后期的被王位世袭制度取代,的局面逐渐形成。

⑵继承:建立后,也采用王位世袭制,有时有时。

⑶评价:从“禅让”到“世袭”,从“公天下”到“家天下”,是和的产物,是的必然趋势,此制度以鲜明的体现了社会的重大进步。

2、以神权强化王权:⑴目的:最高统治者为,⑵表现: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国家大事由来决定,使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3、夏商的行政管理制度⑴夏商时期已初步建立起一套行政管理制度。

⑵中央:最高统治者称,王权具有;中央设等,掌管。

⑶地方:封侯、伯,侯、伯是臣服于商朝的,【针对训练】1、古书记载,夏朝中央官吏有“六卿”,还有“庖正”“牧正”和“九州之伯”等地方官吏。

又记载“夏有乱政,而作‘禹刑’”,监狱称为“圜土”等。

上述材料有助于说明:()①夏朝已经有了国家权力机构②夏朝设置了官职、监狱,制定了刑法③夏朝实行内服与外服制度④夏朝统治后期政局动荡,国王加强了法治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④C ①② D③④2、在商代占卜师商王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国家大事都通过占卜的方式来决定。

这种方式:()A 减少了商王决策的盲目性B 是行政机构不健全的必然产物C 使王权充满了神秘的色彩D 解决了贵族在权利分配上的矛盾3、商朝初年的伊尹辅佐商汤灭夏,拥有参与商王决策的权利,商朝末年的姬昌是西部方国首领,请问伊尹和姬昌最可能被商王赐予什么官名:()A、师、侯B、卿士、王C、相、伯D、师、伯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基础知识梳理】1、目的:进行有效的统治,巩固国家政权2、推行者:3、内容:⑴分封对象:⑵诸侯权力:⑶诸侯义务:4、作用:A、积极作用: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巩固了王权;②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导学案

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导学案

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夏、商、西周更替的基本史实和西周统治者为巩固统治实行的分封制的简况。

2.指导学生用对比的方法去分析原因,从而培养比较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认识到: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具有进步性;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是世界着名的文明古国。

重点:夏朝的建立和分封制难点:分封制二、知识准备(复习上节课内容和与本节课知识有关联的历史知识)三、学习内容自主学习夏朝的兴衰(用5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本P20-21,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并记忆。

)1夏朝第二代国王是_________。

从此,_________代替了_________,_________变成了_________。

2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_________的产生。

夏朝的统治中心地区,在今________和________一带。

相传,禹把都城建在_____________。

3夏朝经历了四百多年。

_______是夏朝最后一个国王。

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用5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本P21-23,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并记忆。

)商汤灭夏夏朝衰败时,_________的商国强大起来。

商朝建立者是________,他任用有才干的_______等人做大臣。

约公元前______年,______战胜______,商朝建立。

后来商王______将都城迁到_________,后人又称商朝为______。

武王伐纣商最后一个国王是_________,是有名的暴君。

那时候,西边_________流域的周国发展起来,国君________重视农业生产,任用贤人_________等,国力逐渐强大。

周文王死后,_________继位,决心伐纣灭商。

公元前_______年,商、周在_______大战。

商纣王逃到________自焚而死。

武王建立周朝,定都______,又称______。

历史上叫做______。

西周的分封制(用5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本P24,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并记忆。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教学设计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教学设计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教学设计1. 引言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聊聊中国古代的三大王朝:夏朝、商朝和西周。

这几个王朝就像是一部精彩的电视剧,每个王朝都有自己的高潮和低谷。

你们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古老的故事,看看它们如何交替更替,如何影响了中国的历史。

2. 夏朝的崛起与灭亡2.1 夏朝的建立首先,我们得从夏朝说起。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后,就建立了这个王朝。

大禹可真了不起,他那一身的功劳不是盖的。

夏朝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刻,就像我们今天的“开天辟地”。

2.2 夏朝的灭亡不过,夏朝并没有一直风光下去。

说到夏朝灭亡,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有点“戏剧性”。

夏朝末期,统治者享乐成风,政治,人民的生活也是“苦不堪言”。

最后,夏朝在一场又一场的内乱中走向了终点。

你们可以想象一下,王朝的衰落就像一部大戏的谢幕,虽然令人惋惜,但历史的车轮还得继续向前滚动。

3. 商朝的兴衰3.1 商朝的兴起接下来,我们聊聊商朝。

商朝是夏朝之后的一个重要朝代,商朝的开创者是成汤。

成汤推翻了夏朝的最后一个统治者,就像是把一部老掉牙的剧本换成了新剧本。

商朝在铜器制作、文字和占卜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可以说是历史上的一大亮点。

3.2 商朝的灭亡但是,商朝也有它的低谷。

商朝晚期的统治者非常奢侈,国家财政吃紧,社会动荡不安。

商朝的最后一个君王,纣王,更是“横行霸道”,让百姓过得十分苦不堪言。

最终,商朝被周朝给替换掉了。

商朝的灭亡,就像是一个英勇的将军在最后的战斗中倒下,虽然辉煌过一时,但历史终究是要翻篇的。

4. 西周的建立与覆灭4.1 西周的建立接下来是西周。

周朝的开创者是周武王,他在经历了“牧野之战”后,彻底打败了商朝的纣王,建立了西周。

西周的建立就像是给中国古代史画上了一个崭新的开篇。

西周一开始时,政治制度比较稳定,社会也比较安定,像是给百姓带来了一段“安居乐业”的时光。

4.2 西周的灭亡不过,天有不测风云。

西周晚期,周王朝的统治也逐渐出现了问题。

《夏商周的更替导学案》

《夏商周的更替导学案》

《夏商周的更替》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夏商周三代的历史背景和特点;2. 掌握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3. 理解夏商周三代的经济状况和文化成就;4. 分析夏商周三代的更替过程及原因。

二、导学内容:1. 夏代的兴起和衰落;2. 商代的兴起和发展;3. 周代的兴起和统一。

三、导学重点:1. 夏商周三代的历史背景;2. 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3. 夏商周三代的社会结构;4. 夏商周三代的经济状况;5. 夏商周三代的文化成就;6. 夏商周三代的更替过程及原因。

四、导学步骤:1. 导入:通过引入一个与夏商周三代相关的故事或事件,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对这一历史时期的探索欲望。

2. 进修:讲解夏商周三代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社会结构、经济状况、文化成就等内容,让学生全面了解这一时期的特点和重要性。

3. 深化:通过分组讨论或小组合作,让学生对夏商周三代的更替过程及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培养其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4.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夏商周三代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塞位和影响,引导学生对历史的重要性和价值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五、导学反馈:1. 提出几个与夏商周三代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检验他们对这一时期的理解和掌握水平;2. 安置相关作业,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书籍,进一步了解夏商周三代的相关知识,拓展其历史视野和知识面。

六、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进修,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或资料,了解更多关于夏商周三代的知识;2.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或参观博物馆,深入了解夏商周三代的历史文化遗迹;3. 鼓励学生进行历史钻研或论文撰写,深入开掘夏商周三代的历史价值和意义。

七、导学案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对夏商周三代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对中国古代历史有了更全面的把握和理解。

希望学生能够通过自主进修和实践活动,进一步深化对夏商周三代的认识,提升历史素养和综合能力。

夏商西周的更替导学案

夏商西周的更替导学案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单元引导: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奴隶制国家的建立。

夏商西周的兴亡更替,推动了奴隶社会的发展,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明。

春秋战国的纷争,在社会的激烈动荡中,奴隶制瓦解;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封建制度得以确立,国家趋向统一。

第1课夏商西周的更替(预学案)编制:谭晓媛审核:娆礼超学习目标:应知:1.掌握夏朝建立的史实,知道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

2.掌握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

3.理解并掌握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和意义。

情感:1.认识到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之一,也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历史发展唯一没有中断的国家,增强民族自豪感。

2.认识到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伟大进步,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

重点与难点:重点:夏朝是我国历史上建立的第一个国家,奴隶制国家机器初具规模;西周的分封制是西周的重要制度,分封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难点:理解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国家机器的概念。

自主学习:一、“家天下”的形成.“家天下”的形成:禹死后,他的儿子夺取王位,并杀死伯益。

从此,中国历史上的“”结束,开始,“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3.夏朝的国家机器:夏朝设各种官吏,制定,修造,以镇压和囚禁罪犯。

三、周初大分封1.目的:为了加强,周王开始分封诸侯。

2.内容(1)分封的范围:周王对、和“授民授疆土”,分封他们为诸侯。

(2)受封诸侯的义务:诸侯要服从周王的命令,有镇守、保卫、交纳,定期朝见等义务。

(3)周朝的继承法:按照周朝的制度,无论是周王,还是诸侯、卿大夫,他们的名分和直接统治的地方都由继承,其余诸子分封为下一级贵族。

3.作用:这种以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网络,维护了西周严格的制度,并且对我国历史产生过深远影响。

4.西周的灭亡:公元前年,攻进镐京,被杀,西周灭亡。

5.东周的建立:公元前年,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东周分和两个时期。

知识脉络图:即学即用:1.2011年4月20日,公祭大禹陵典礼在浙江绍兴大禹陵广场举行。

七年级历史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导学案

七年级历史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导学案

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学习目标】:1、知道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西周的分封制,区别开世袭制与禅让制。

2、通过分析分封制的内容理解分封制的作用3、对比夏商周的兴亡,认识在人【学习重点】:夏朝的建立和西周的分封制【学习难点】:对分封制的理解认识【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自主预习:看了书,填一填1、舜时,黄河流域发生特大洪水,用疏导的办法战胜了洪水。

人们赞扬他治水的功绩,称他为“”。

2、大约公元前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都城在(今河南登封)。

3、禹死后,禹的儿子继承父位。

从此制取代制度。

“天下”变为“天下”。

4、夏朝设置了官吏、和,制订了,建立起一整套国家机构,以巩固自己的统治。

5、公元前年,汤起兵攻打夏的最后一个国王,推翻夏的统治,建立朝,定都(今河南商丘北)。

6、公元前年,商王将都城迁到,商的统治才稳定下来。

因此,商朝又称为朝。

二、合作探究:1.探究点一:大禹治水的传说体现了我国远古民众的什么精神?2.探究点二:禅让制演变到王位世袭制的原因是什么?谈谈你的看法。

3.探究点三:桀悔恨自己没有杀了汤,以至于落得个天下不保的下场,你认为他的想法对吗?三、拓展延伸:我们常说“学史明智”、“以史为鉴”,那么我们从夏朝和商朝的灭亡中得到什么启示?四、巩固练习:1、我国进入奴隶社会的标志是()A、出现了阶级剥削和压迫B、生产力不断提高C、出现了私有制D、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2、有人因触犯法律而被投入监狱受到惩罚,你推断一下他不可能生活在下列哪一时期()A、黄帝B、夏朝C、商朝D、西周3、“执政为民”这种思想,早在几千年前的奴隶社会时期就有所体现。

夏、商、周时期,要求大臣勤于政事,“有功于民”的国王是()A、启B、汤C、武王D、盘庚4、右图是“夏桀把人当坐骑”,它反映的社会情况是( )A.是一种体育活动 B.奴隶地位低下C.夏桀残暴无道D.没有交通工具5、某人因触犯刑法而被投入监狱,最可能是在下列谁的统治时期()A.黄帝 B 舜 C 禹 D 尧6、被后代称作殷的朝代是()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东周7、下面内容中,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A 禹传位给伯益B 禹传子,家天下C 舜传位给禹D 启打败有扈氏8、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夏朝建立于( )A 公元21世纪B 公元16世纪C 公元前21世纪D 公元前16世纪9、下列文学作品以“武王伐纣”为历史背景的()A、《三国演义》B、《封神演义》C、《隋唐演义》D、《西游记》。

高一历史《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导学案

高一历史《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导学案

高一历史必修一LS─11─01─001第一单元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导学案班级组名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2、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重点难点】重点: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难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关系。

【学习方法】本节课主要通过设问、归纳概括等方法,同时配合提问、课堂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结合本节课图片较多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图来讲解,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知识链接】关于大禹治水的传说,同学们却是耳熟能详的。

而中国国家的形成,与传说中的大禹治水有密切的联系。

大禹治水需要统一指挥和动员各地人民的力量,加强对人民的组织管理。

所以,大禹治水和发展农业的过程就成为打破氏族部落组织,由地域关系代替血缘关系,王权专制代替氏族民主,国家行政管理逐步成长的过程。

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对立的发展,由于战争的频繁,禹的权力越来越大,以致发展成个人专断。

据说有一次禹召集各部落首领开会,一个首领因迟到而被禹杀了。

可见,禹似乎已不是群众的首领,而是至高无上的国王了。

这反映了中国早期的政治管理制度开始具备雏形.【知识导学】一.学生自主学习:朝代时间朝代时间南朝420~589年夏约前2070~约前1600年商约前1600~前1046年北朝439~581年西周前1046~前771年隋581~618年春秋前770~前476年唐618~907年907~960年战国前475~前221年五代十国秦前221一前207年宋北宋960~1127年汉西汉前202~9年南宋1127~1276年东汉25~220年辽907~1125年三国魏220~266年西夏1038~1227年蜀221~263年金1115~1234年吴222~280年元1271~1368年晋西晋266~316年明1368~1644年东晋317~420年清1636~1840年(鸦片战争前)二.知识点一:从禅让到王位世袭1、夏朝的建立(1)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今河南登封)(2)世袭制的确立: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传子”,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______”的局面逐渐形成。

第4课夏商西周的更迭导学案

第4课夏商西周的更迭导学案
主备人
吴英祥
教研组长审核
教学处审批
班级
小组
学生姓名
课题
第四课夏商西周的更迭
课型
新授课
使用时间
年月日星期
课时
1课时
目标要实现
(三维)
1、了解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
2、了解夏、商、西周三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及三朝更替的顺序;
3、归纳夏朝、商朝灭亡原因相同之处,明白“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知识链接
王位世袭制度是指某专权一代继一代地保持在某个血缘家庭中的一种社会概念。由来:禹到了晚年,便四处查访,决定推举夷人首领皋陶为继承人。但是皋陶却先他而逝,无奈,又推举伯益。当禹死后,伯益按照禅让的传统,躲到另一地方表示谦让,由部落联盟中一些有权势的大家族决定继承人,由于伯益的威望和权力都不上启,启即位,(约公元前1988年—1979年),并传给自己的后代。这样,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传子”,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4、历史上把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部分。请问东周的建立者是()
A、周武王B、周幽王C、周文王D、周平王
4、学后反思:
3、当堂检测:Βιβλιοθήκη 1、我国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是在()
A.黄帝时期B.尧舜时期C.禹统治时期D.启统治时期
2、我国早期国家产生的标志是()
A.群居生活的形成B.氏族社会的开始C.禅让制的实行D.夏朝的建立
3、约公元前1300年,把都城迁到殷的是()
A.夏桀B.商汤C.盘庚D.商纣
重点要掌握
培养学生运用合作、讨论、归纳的方法,了解夏、商、西周的更迭。
难点要攻克
归纳夏朝、商朝灭亡原因相同之处,明白爱惜百姓,施行仁政的道理。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1.1《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优教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1.1《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优教导学案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导学案
1.王权承袭: 代替禅让制,王位传承的方式有父子相传和兄终弟及。

2.夏商的政治特点:王权具有 色彩。

(3)影响:起到鼓励农民垦荒的作用,但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兼并。

“封建”一词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西周的分封制(“封邦建国”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二是指(战国之后)以“地主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经济、政治制度,也就是马克思主义所指的社会发展阶段中的封建社会和封建制度。

知识点一:夏、商政治制度 知识点三:宗法制
主干梳理
概念辨析 3.夏、商的 行政制度 (1)中央设有相、卿士等,掌管政务。

(2)地方:封侯和伯,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知识点二:分封制
1.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 上的矛盾。

2.含义: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3.特点:最大特点是嫡长子 ,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

5.影响: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 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宗法制的要点
史料一
轻巧识记 主题一:分封制的特点及其瓦解?
深化探究
4.内容 ①分为大宗和小宗,但大宗和小宗是 的。

②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③周王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史第一章第二节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学案教学目标一、基础知识目标夏、商、西周建立和灭亡的基本情况;三个暴君及他们的暴行;世袭制;盘庚迁殷;国人暴动;井田制和分封制。

二、思想教育目标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是世界上重要的文明古国。

2.通过介绍夏商奴隶的生活,让学生了解奴隶的悲惨生活和奴隶制的残酷。

三、能力目标1.通过介绍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让学生增长具体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进一步明白历史发展中的兴衰之道。

2.通过介绍武王伐纣,让学生增长综合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王朝更替和分封制。

难点:国家概念的讲解。

【预习学案】一.夏朝的建立(1)建立:建夏朝,继承禹的王位, 制代替禅让制。

建立了初具规模的。

中国进入。

(2)统治:时间:约公元前年至约公元前年,;中心:,相传都城在。

(3)灭亡:暴虐无道。

讨桀灭夏。

◎拓展:1.夏朝建立了奴隶制的国家机器(武装、刑法、监狱、官职等),所以夏朝是一个奴隶制国家。

而奴隶制国家机器的建立是夏朝作为我国奴隶社会开端的根本原因。

2.关于“禅让制”和世袭制问题:①“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军事民主制度。

“世袭制”是私有制发展的产物。

②从“禅让制”到“世袭”,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认识,是私有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从阶级斗争的角度来认识,是阶级对立的结果,其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

因而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二.商朝的兴衰(1)建立:时间约为年,建立者,都城,商中期迁都到殷,故商朝又称“殷朝”,是我国时期。

(2)统治:商生活腐朽,还作残害人民。

商朝奴隶制也非常残酷,实行和。

(3)灭亡:公元前年,伐纣,激战,商朝灭亡。

三.西周的兴衰(1)建立:时间为公元前1046年,建立者,都城,是时期。

(2)灭亡:统治残暴,公元前年爆发“”。

公元前年,攻破镐京,西周灭亡。

公元前年,周平王迁都。

东周开始。

◎拓展:三个朝代的灭亡都是由于统治者的暴虐。

这些残暴统治引起人民的反抗,如国人暴动。

(3)重要制度:西周统治者为巩固统治,经济上实行,政治上实行。

1.井田制:①性质:奴隶社会的,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

②内容:周王把分赐给诸侯臣下世代享用,不得和;诸侯要向周王交纳一定的;周朝的土地由奴隶主贵族强迫奴隶集体耕种;耕地沟洫纵横,如同井字,称为井田。

2.分封制:①目的:巩固统治。

②内容:周王把一定的和分封给、和,建立诸侯国;诸侯要服从周王,贡献财物,随从作战;主要有齐、鲁、燕、卫、宋、晋等。

③作用:巩固了,扩大了疆域。

◎拓展:要掌握分封制的基本情况:一个目的、三类对象、三项义务和六个诸侯国。

要结合课本地图掌握主要诸侯国的地理位置。

【要点透析】1.为什么说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判断一种社会制度的产生是历史进步还是倒退,最主要的标志是这种新的生产关系是否适应当时生产力的要求。

奴隶社会在它确立前后的长时段内,基本上适应并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所以说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进步,而不是倒退。

当然这一进步是以广大奴隶及平民的辛勤劳动及悲惨命运为代价而取得的,因此是一种野蛮的进步。

2.简述分封制和井田制的关系。

(1)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井田制是经济制度,分封制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之上,没有井田制就没有分封制。

(2)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分封制是与井田制相适应的上层建筑。

(3)两种制度都适应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使西周走向强盛。

3.为什么说夏朝已进入奴隶社会?原因:(1)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夏朝已经按地区来划分它的国民(这就是恩格斯所说的国家和氏族制度的一个根本区别)。

(3)夏朝已经有了种种压迫人民的机关——国家机器。

4.武王灭纣的主要原因条件有哪些?其性质是什么?周文王时,任用姜尚、周公旦整顿政治军事,发展生产,为武王伐纣奠定了基础;纣王暴政引起各属国各部落的反抗;商奴隶阵前倒戈,帮助了周军迅速灭商。

武王伐纣的性质是奴隶主贵族领导的推翻暴君的斗争。

5.国人暴动的根本原因及性质。

根本原因:周厉王暴政;性质:平民的武装暴动6.对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的认识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表明“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是生产力的发展,使经济上的私有制扩大到政权私有的结果;从阶级斗争的角度来看,是阶级对立的产物,即原始社会末期逐渐形成了两大对立阶级,世袭从本质上反映了两大阶级的对立,由此可见,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尽管因王位世袭制出现而形成的奴隶制度具有极残酷的一面,但它是人类历史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夏、商生产的发展即是明证),推动人类社会由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早期文明。

总之,从“禅让”到“世袭”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

7.判断夏朝是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的主要依据(1)从国家与氏族的区别来看:氏族按血缘结合在一起,国家按地区来管理,禹治水成功后,就把天下分为九州,派“九牧”去管理,这表明夏已具有国家的职能,而不是靠氏族的血缘关系,这是国家和部落的根本区别。

(2)从管理机构来看:1958年河南二里头出土了宫殿建筑群,达一万平方米,并有一支军队,还有监狱的文物,这些已证明夏的国家机构已初具规模,成为阶级统治的工具,而这些恰恰是原始社会所不具备的。

(3)从阶级关系上看:夏朝的主要阶级有奴隶主阶级、奴隶阶级和平民。

夏王朝的政权性质是奴隶制。

8.正确理解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因为这种制度适应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并促进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

如俘虏不杀作为奴隶保存下来(实际就是保存了劳动力);奴隶主占有大量生产资料可以组织大规模生产,进行简单协作,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劳动分工的扩大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可能;金属工具广泛使用等。

9.正确认识井田制、分封制及其关系(1)井田制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

应当运用生产关系概念,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形式三点去分析井田制内容。

①西周的土地所有权属于周王(这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②周王把土地分赐给诸侯臣下,但臣下只能世代享用,不得转让和自由买卖,还要交纳一定的贡赋。

在生产方式上,奴隶主贵族强迫奴隶集体耕种,剥夺奴隶的劳动成果(这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产品的分配形式)。

这一制度曾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与其他制度一同推动西周走向强盛。

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这种生产方式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2)分封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要掌握周初实施分封制的原因。

目的、分封的对象、被封诸侯在政治上、经济上和军事上的三项义务、主要诸侯国(结合课文地图《西周主要诸侯国》,掌握主要封国的地理位置)。

(3)分封制和井田制的关系①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制度。

分封制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之上,没有井田制就没有分封制。

②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分封制是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

③两种制度都适应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从而保证西周了的强盛。

④春秋时期,随着井田制的瓦解,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之上的分封制也就从根本上瓦解了。

10.对西周衰亡的认识:(1)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加剧。

成、康以后,是昭王、穆王统治时期。

从这时起,社会的各种矛盾不断增长,西周逐渐走上衰落的道路。

在铜器铭文和其它文献中,保留了不少西周时期奴隶主贵族内部因分化而争夺耕地劳动人手的记载。

西周中期以后,奴隶主贵族内部矛盾的不断加深,动摇了西周的统治基础,是西周衰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2)与周边部族冲突的加剧。

从西周中期起,周王室先后与周边部落荆楚、犬戎、淮夷等部落发生过冲突和战争,有胜有负,但都使周人兵役加重,农业遭到破坏。

(3)国人暴动和共和行政。

周厉王的贪暴政策,终于在公元前841年,爆发了国人暴动,袭击厉王,厉王出奔于彘(今山西霍县)。

朝政由召穆公、周定公共管,史称“共和行政”。

周宣王继位后(在位47年),虽然企图振兴,但各种社会矛盾无法从根本上得到缓和,西周的统治已接近全面崩溃。

(4)西周灭亡。

周幽王(末代国王)在位期间,王室内部发生了王位继承的斗争,幽王废申后和太子宜臼,立褒姒为后,以其子伯服为太子。

申后是申侯之女。

幽王十一年(前771年),申侯联合缯侯,引犬戎攻周,杀幽王于骊山之下,西周灭亡。

申侯立宜臼为王,是为平王。

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11.注意区分“分封制”和“封建制度”两个不同的概念。

分封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

它是在古代土地王有的前提下,利用宗法血缘纽带分封土地建立诸侯国的制度,实际上是奴隶制国家的地方行政制度,明确了中央政权与地方政权的隶属关系和利权关系。

而封建制度是在奴隶社会解体后出现的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它从最初的“封藩建卫”演变而来,是建立在郡县制度基础之上,以地主阶级掌握土地和政权,压迫、剥削农民阶级为内容的社会制度。

政治上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和经济上的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成为封建制度的主要内容。

12.注意弄清“国人”概念国人是西周的平民,他们拥有自己的土地,平时种地、习武、战时“执干戈以卫社稷”,是兵役、军赋的主要承担者。

西周的政治生活中,还保留着一些原始民主的传统,平民可议朝政即是其中之一。

国王遇有大事,征询平民的意见。

他们的向背,常常起举足轻重的作用。

周厉王贪财好利,结果在公元前841年引发了国人暴动,周厉王惊惶逃跑,后来死在外地。

13.注意区别商代的“人殉”和“人祭(牲)”两个概念在商代,人殉是为侍奉死后的社会或家族中某些特权者而从死的人,有陪臣、妻妾、侍卫和亲信,也有用作仆役的奴隶。

人祭(牲)是祭祀时人像牛羊猪等牲畜一样被供奉给祖先的神灵,被杀者多为战俘和奴隶。

人殉、人牲现象在原始社会末期即已出现,到商代发展到高峰,商代晚期以后逐渐衰退。

陪:王或帝死后,划一块地给某人,此人死后,必须埋于此,不一起死。

殉:墓主人死,你要跟着死。

一起死盛行于商代到秦朝,汉后被俑所替代。

关于人殉和人祭(牲)演变的原因,有人认为:人殉是父权家长制出现,这种不平等关系被确认并得以发展,所以殉人之风盛行。

人祭(牲)主要来源于战俘,在早期奴隶社会,战俘沦为奴隶后不能提供较多的剩余产品反而消耗俘获方的食物,故多用于祭祀;随着奴隶制的完善,一部分青壮年俘虏用于生产,创造财富,因而人牲(祭)数量养活且作为人牲者多为妇女、儿童。

14.注意理解西周、春秋时期的“国”与“野”西周、春秋时,周王和诸侯的都城及其近郊地区,叫做“国”。

“国”分为若干乡,居住者叫“国人”。

四郊以外的地区叫做“野”,也叫“鄙”。

“野”设若干“遂”或“属”。

居住者叫“野人”、“鄙人”或“庶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